CN102878636A - 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8636A
CN102878636A CN2012102367073A CN201210236707A CN102878636A CN 102878636 A CN102878636 A CN 102878636A CN 2012102367073 A CN2012102367073 A CN 2012102367073A CN 201210236707 A CN201210236707 A CN 201210236707A CN 102878636 A CN102878636 A CN 102878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entioned
refrigeration
heating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3670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8636B (zh
Inventor
太宰龙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zbi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zbi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zbil Corp filed Critical Azbi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78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8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8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8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mean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e.g. bimetal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44Systems in which all treatment is given in the central station, i.e. all-ai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54Heating and cooling, simultaneously or alternative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其能够应对同时要求制冷和供暖。从各VAV控制器(13)向空调机控制器(8)发送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10)的当前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在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空调机控制器(8)确定能够应对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以及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交替地切换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在供给冷风的情况下,供暖要求的VAV控制器13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的供气。在供给暖风的情况下,制冷要求的VAV控制器(13)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的供气。

Description

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被控制区域的负荷状况对从空调机向多个被控制区域供给的供气风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按照使来自空调机的供气的温度与供气温度设定值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在VAV控制系统中,在从空调机向被控制区域供气的供给通路中设有风量调节单元(VAV单元),根据被控制区域的室内温度和室内温度的设定值(室内温度设定值)之间的温度偏差来对该VAV单元的风门的开度进行控制,调节向被控制区域供气的风量。在该情况下,针对VAV单元附设VAV控制器,使用VAV控制器进行VAV单元的风门的开度控制。该VAV单元和VAV控制器作为改变风量单元,设置于每个被控制区域。
另一方面,针对空调机设有空调机控制器,从各VAV控制器向空调机控制器发送VAV单元的当前的控制状态(表示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的控制状态),空调机控制器根据各VAV单元的控制状态和空调机的控制状态来判断作为被控制区域整体的负荷状况,并基于此来决定来自空调机的供气的温度(供气温度设定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04333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的现有的VAV控制系统中,在全部VAV单元中供气温度为相同的温度,所以无法应对同时要求制冷和供暖。即,由于由空调机控制器决定的供气温度设定值为一个,所以例如,能够针对要求制冷的被控制区域进行应对,但针对要求供暖的被控制区域则无法应对,会对要求供暖的被控制区域供给冷风。因此,要求供暖的被控制区域的室内温度会相对于室内温度设定值变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应对同时要求制冷和供暖的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是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具有:多个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其根据被控制区域的负荷状况对从空调机向多个被控制区域供给的供气风量进行控制;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其按照使从空调机向多个被控制区域供给的供气温度与供气温度设定值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上述空调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各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具有要求信息发送机构,该要求信息发送机构将表示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还是要求供暖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向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发送,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具有冷风暖风切换机构,该冷风暖风切换机构接收从各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发送来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在该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确定能够应对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冷风温度设定值以及暖风温度设定值,将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地切换成该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
在本发明中,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在从各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发送来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确定能够应对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将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地切换成该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由此,来自空调机的供气温度在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之间变动,反复进行冷风的供气和暖风的供气。
在此,例如,如果在冷风的供气时,切断向供暖要求的被控制区域的供气(向制冷要求的被控制区域的供气会吹出),在暖风的供气时,切断向制冷要求的被控制区域的供气(向供暖要求的被控制区域的供气会吹出),就能够应对同时要求制冷和供暖。
根据本发明,接收从各供气风量控制机构送来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在该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确定能够应对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冷风温度设定值以及暖风温度设定值,将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地切换成该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因此来自空调机的供气的温度在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之间变动,反复冷风的供气和暖风的供气,在冷风的供气时,切断向供暖要求的被控制区域的供气,在暖风的供气时,切断向制冷要求的被控制区域的供气等,能够应对同时要求制冷和供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VAV控制系统的检测仪表与控制装置配置图。
图2是说明该VAV控制系统中的VAV控制器所具有的供气切断功能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该VAV控制系统中的空调机控制器所具有的冷风暖风切换功能的流程图(实施方式1)。
图4是表示该空调机控制器中在供气是冷风时决定暖风温度设定值以及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之际所使用的表的图。
图5是表示该空调机控制器中在供气是暖风时决定冷风温度设定值以及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之际所使用的表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通过该空调机控制器实施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时序图。
图7是例示供气温度设定值被切换成冷风温度设定值的情况下的VAV控制系统的控制状态的图。
图8是例示供气温度设定值被切换成暖风温度设定值的情况下的VAV控制系统的控制状态的图。
图9是在成为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触发器的VAV系统的环境变为室内温度设定值≈室内温度的情况下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实施方式2)。
图10是在除了成为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环境大幅脱离设定的情况下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
图11是例示被控制区域的室内温度的变化状态(预测到产生供暖负荷的情况)的图。
图12是空调机控制器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框图。
图13是VAV控制器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空调机,2…冷水阀,3…冷水盘管,4…热水阀,5…热水盘管,6…逆变器,7…供气扇,8…空调机控制器(空调机控制器),9…供气管道,10(10-1~10-4)…被控制区域,11…供气温度传感器,12…(12-1~12-4)温度传感器,13(13-1~13-4)…VAV控制器,14(14-1~14-4)…VAV单元,15…回气管道,16…排气调整用风门,17…回气调整用风门,18…外部空气调整用风门,19…回气温度传感器,20(20-1~20-4)…改变风量单元,8-1…制冷供暖要求信息接收部,8-2…制冷要求/供暖要求混在一起判断部,8-3…控制参数决定部,8-4…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切换部,8-5…供气温度控制部,13A…冷风/暖风判断部,13B…制冷供暖要求判断部,13C…第一供气切断部,13D…第二供气切断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VAV控制系统的检测仪表与控制装置配置图。
在图1中,1为空调机,并且具有:经由冷水阀2供给冷水CW的冷水盘管3、经由热水阀4供给热水HW的热水盘管5、和经由逆变器6控制其转速的供气扇7。8是控制空调机1的动作的空调机控制器。
在该VAV控制系统中,通过冷水盘管3、热水盘管5由供气扇7吹出的来自空调机1的供气SA,经由供气管9被供给到被控制区域10-1~10-4。供气管9中设有检测来自空调机1的供气SA的温度的供气温度传感器11。供气温度传感器11检测出的供气温度tSpv被发送给空调机控制器8。
在被控制区域10-1~10-4中按各区域设有检测室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12-1~12-4,温度传感器12-1~12-4检测出的室内温度tpv1~tpv4分别被给予局部地设置的VAV控制器13-1~13-4。
VAV控制器13(13-1~13-4)基于室内温度tpv(tpv1~tpv4)和室内温度设定值tsp(tsp1~tsp4)之间的温度偏差Δt(Δt1~Δt4)以及由空调机控制器8发送来的供气温度tSpv,运算对被控制区域10(10-1~10-4)的要求风量,并将其发送给空调机控制器8,而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该要求风量,边观察实际风量Q(Q1~Q4)边对VAV单元14(14-1~14-4)的风门的开度θ(θ1~θ4)进行控制。
在该VAV控制系统中,由VAV控制器13-1和VAV单元14-1构成改变风量单元20-1,由VAV控制器13-2和VAV单元14-2构成改变风量单元20-2,由VAV控制器13-3和VAV单元14-3构成改变风量单元20-3,由VAV控制器13-4和VAV单元14-4构成改变风量单元20-4。
空调机控制器8接收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要求风量,根据该接收到的要求风量求出系统整体的总要求风量,为了确保该总要求风量,而控制空调机1的供气扇7的转速。而且,向VAV控制器13-1~13-4发送当前的供气温度tSpv。
另一方面,VAV控制器13(13-1~13-4)定期地使用VAV单元14(14-1~14-4)的控制状态或室内温度tpv(tpv1~tpv4)、室内温度设定值tsp(tsp1~tsp4)、供气温度tSpv等信息,判断被控制区域10(10-1~10-4)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还是要求供暖,在判断为要求制冷的情况下将“制冷要求”作为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向空调机控制器8发送,而在判断为要求供暖的情况下将“供暖要求”作为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向空调机控制器8发送。
空调机控制器8接收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基于该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来决定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并控制冷水阀2、热水阀4的开度,以便使通过供气温度传感器11检测到的供气温度tSpv与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一致。即,控制向冷水盘管3、热水盘管5供给的冷热水的供给量。
在该VAV控制系统中,通过VAV单元14-1~14-4而供给给被控制区域10-1~10-4的供气SA,在对被控制区域10-1~10-4中的空调控制做出贡献后,经过回气管道15并经由排气调整用风门16被排出,但其一部分经由回气调整用风门17作为回气RA返回空调机1。然后,相对于返回该空调机1的回气RA,经由外部空气调整用风门18获取外部空气OA。
此外,排气调整用风门16、回气调整用风门17、外部空气调整用风门18的开度根据来自空调机控制器8的指令而进行调整。而且,在返回空调机1的回气RA的通路中设有回气温度传感器19。回气温度传感器19检测出的回气温度tRpv被发送到空调机控制器8。
空调机控制器8通过由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构成的硬件、和与这些硬件配合而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来实现,并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功能具有冷风暖风切换功能。而且,VAV控制器13也通过由处理器和存储装置构成的硬件、和与这些硬件配合而实现各种功能的程序来实现,并且作为本实施方式特有的功能具有供气切断功能和运算冷暖要求的大小的功能。
首先,对VAV控制器13所具有的供气切断功能进行说明。
VAV控制器13具有第一供气切断功能和第二供气切断功能,作为供气切断功能。在第一供气切断功能中,在被控制区域10的当前的负荷状况要求供暖、且供气温度tSpv低于室内温度tpv的情况下(tSpv<tpv),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冷风,而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的供气。在第二切断功能中,在被控制区域10的当前的负荷状况要求制冷、且供气温度tSpv高于室内温度tpv的情况下(tpv<tSpv),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暖风,而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的供气(参照图2)。
接下来,说明VAV控制器13具有的对冷暖要求的大小进行计算的功能。
VAV控制器13在供气为冷风时(tSpv<tpv),通过下述的(1)式求出制冷要求的大小,通过下述的(2)式求出供暖要求的大小,并作为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向空调机控制器8发送。
制冷要求=(tpv(室内温度)-tSpv(供气温度))×Q(计测风量)····(1)
供暖要求=(tsp(室内温度设定值)-tpv(室内温度))····(2)
VAV控制器13在供气为暖风时(tpv<tSpv),通过下述的(3)式求出制冷要求的大小,通过下述的(4)式求出供暖要求的大小,并作为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发送到空调机控制器8。
制冷要求=(tpv(室内温度)-tsp(室内温度设定值))····(3)
供暖要求=(tSpv(供气温度)-tpv(室内温度))×Q(计测风量)····(4)
此外,将回气温度tpv发送到VAV控制器13,通过回气温度tRpv和供气温度tSpv的比较,判断供气是冷风还是暖风,在上述(1)~(4)式中,代替室内温度tpv而使用回气温度tRpv也是可以。而且,也可以在空调机控制器8侧设置运算该冷暖要求的大小的功能。
〔实施方式1〕
接下来,作为实施方式1,根据图3所示的流程图,对空调机控制器8所具有的冷风暖风切换功能进行说明。
空调机控制器8接收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以及要求风量(步骤S101),判断在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是否混在一起(步骤S102)。
如果在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没有混在一起(步骤S102的否),则空调机控制器8进行通常的供气温度控制(步骤S103)。在该通常的供气温度控制中进行负载复位控制等。
在负载复位控制中,例如,即使使供气扇7的转速为最大,也无法满足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制冷供暖的要求的情况下,谋求来自空调机1的供气温度的能力提升,而解除该不满足状态。即,在无法满足制冷要求的情况下,降低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消除该不满足状态。在无法满足供暖要求的情况下,提高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消除该不满足状态。
如果在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步骤S102的是),则空调机控制器8决定用于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控制参数(步骤S104)。该情况下,作为控制参数,确定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交替地切换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时的时间长度(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以及实施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时间(冷风暖风切换控制实施时间)TC。在该例中,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以及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基于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大小的关系而确定,冷风暖风切换控制实施时间TC设为预先设定的时间。
〔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以及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的决定〕
空调机控制器8利用从VAV控制器13-1~13-4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如下述那样确定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以及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
首先,分别对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进行合计。而且,对供气温度tSpv和回气温度tRpv进行比较,在供气温度tSpv低于回气温度tRpv的情况下(tSpv<tRpv),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冷风,在供气温度tSpv大于回气温度tRpv的情况下(tSpv>tRpv),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暖风。
然后,在供气为冷风时,利用图4(a)所示的表TB1来决定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根据图4(b)所示的表TB2来决定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即,在供气为冷风时,根据供暖要求合计,决定供暖要求合计越多就越大的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并根据制冷要求合计,决定制冷要求合计越少就越长的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此外,对于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而言,将此时的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作为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
在供气为暖风时,利用图5(a)所示的表TB3来决定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利用图5(b)所示的表TB4来决定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即,在供气为暖风时,根据制冷要求合计,决定制冷要求合计越多就越小的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根据供暖要求合计,决定供暖要求合计越少就越长的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此外,对于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而言,将此时的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作为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
〔冷风暖风切换控制〕
然后,空调机控制器8开始冷风暖风切换控制实施时间TC的计时(步骤S105),同时开始使用在步骤S104中决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和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步骤S106)。即,如图6(a)所示,在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内,开始将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交替地切换为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的控制。
在该冷风暖风切换控制中,来自空调机1的供气的温度在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之间变动,反复进行冷风的供气和暖风的供气。该冷风暖风切换控制在由步骤S105开始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实施时间TC的计时已结束的时刻结束(步骤S107的是)。在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结束后,返回步骤S101,重复上述的动作。
图6(b)示出在冷风暖风切换控制中使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为18℃、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为30℃的情况下的供气温度tSpv的变化。该情况下,在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为18℃时,例如图7所示那样,减少向热水盘管5提供的热水HW的量,进行冷风的供气。在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为30℃时,例如如图8所示那样,增加向热水盘管5提供的热水HW的量,进行暖风的供气。
在此,例如,VAV控制器13-1和13-2进行制冷要求,VAV控制器13-3和13-4进行供暖要求。
该情况下,进行制冷要求的VAV控制器13-1以及13-2在利用自身的供气切断功能(第二供气切断功能),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暖风的情况下(tpv<tSpv),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1以及10-2的供气(参照图6(c)、图8)。由此,仅在作为供气供给冷风的情况下,进行调节向被控制区域10-1以及10-2的风量Q的供气(参照图6(c)、图7)。
而且,进行供暖要求的VAV控制器13-3以及13-4利用自身的供气切断功能(第一供气切断功能),在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冷风的情况下(tSpv<tpv),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3以及10-4的供气(参照图6(d)、图7)。由此,仅在作为供气供给暖风的情况下,进行调节向被控制区域10-3以及10-4的风量Q的供气(参照图6(d)、图8)。
该情况下,在被控制区域10-1以及10-2中成为冷风被反复吹出的间歇运转,在被控制区域10-3以及10-4中成为暖风被反复吹出的间歇运转,但这样的间歇运转在空调控制中为通常的控制,所以居住者很少感到不舒服,不会成为特别大问题。而且,即使从空调机1来看,也由于是小加热、大加热的切换,所以尤其是不会引起混合损耗。
由此,针对来自VAV控制器13-1以及13-2的制冷要求、和来自VAV控制器13-3以及13-4的供暖要求,即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制冷和供暖的同时要求,在时间轴上能够顺利地分配冷风和暖风而进行应对。这样一来,在本实施方式中,实现时间切换型的冷暖自如的VAV控制系统。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空调机控制器8中,供气为冷风时,利用供暖要求合计求出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参照图4(a)),利用制冷要求合计求出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参照图4(b)),但也可以利用制冷要求合计求出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利用供暖要求合计求出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而且,也可以利用任意一种的要求的合计,求出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在供气为暖风时也是同样。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中,仅实施了预先设定了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实施时间TC,但也是可以在成为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触发器的VAV系统的环境变为室内温度设定值≈室内温度的情况下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或者在除成为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环境大幅脱离设定的情况下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
〔实施方式2〕
作为实施方式2,图9示出在成为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触发器的VAV系统的环境变成室内温度设定值≈室内温度的情况下,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
在该情况下,空调机控制器8从VAV控制器13-1~13-4接收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步骤S201),如果确认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步骤S202的是),则确定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和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作为控制参数(步骤S204),并存储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步骤S205)。
例如,在图1中,如果到此为止VAV控制器13-1~13-4发送制冷要求,而VAV控制器13-4开始发送供暖要求,则存储VAV控制器13-4的系统作为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
另外,与图3所示的步骤S106同样,开始使用在步骤204中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和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步骤S206)。然后,在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的环境变成室内温度设定值≈室内温度的时刻(步骤S207的是),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
例如,如果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是VAV控制器13-4的系统,则在被控制区域10-4的室内温度tpv4与室内温度设定值tsp4大致相等的时刻,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
〔实施方式3〕
作为实施方式3,图10示出在除成为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环境大幅脱离设定的情况下,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的情况的流程图。
在该情况下,空调机控制器8从VAV控制器13-1~13-4接收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步骤S301),如果确认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步骤S302的是),则确定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和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作为控制参数(步骤S304),并存储除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VAV系统(步骤S305)。
例如,在图1中,若到此之前VAV控制器13-1~13-4发送制冷要求,而VAV控制器13-4开始发送供暖要求,则存储VAV控制器13-1~13-3的系统作为除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VAV系统。
而且,与图3所示的步骤S106同样,开始使用在步骤304中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和冷暖风的切换时间长度T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步骤S306)。然后,在除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VAV系统的环境大幅脱离设定的时刻(步骤S307的是),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
例如,如果除成为控制开始的触发器的VAV系统以外的VAV系统是VAV控制器13-1~13-3的系统,则即使在被控制区域10-1~10-3的室内温度tpv1~tpv3中的一个大幅脱离室内温度设定值tsp1~tsp4的时刻,也结束冷风暖风切换控制。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空调机控制器8中设置如下功能:在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没有混在一起的情况下,根据被控制区域10-1~10-4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来预测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的混在一起,在进行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的交替切换前,将除预测为混在一起的制冷供暖的要求源之外的被控制区域的室内温度设定值向成为过负荷的方向修正。
例如,在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没有混在一起的情况下,在空调机控制器8中,根据被控制区域10-1~10-4中的室内温度tpv的温度微分值等变化预想(参照图11),预测恒定时间后是否产生供暖负荷、制冷负荷。
在此,例如,如果来自被控制区域10-1~10-4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全部是制冷要求,预测为在被控制区域10-4中产生供暖负荷,则在进行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的交替切换之前,除了作为预测为混在一起的制冷供暖的要求源(该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被预测为与当前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相反状态的制冷供暖的要求源)的被控制区域10-4将被控制区域10-1~10-3的室内温度设定值tsp1~tsp3修正为比当前的室内温度设定值更低的室内温度设定值(低1~3℃左右的值)。
由此,在被控制区域10-1~10-3中,进行冷风暖风切换控制之前,成为进行过冷却控制,在实际的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时,使环境并没那么恶化。
此外,在该实施方式4中,被控制区域10-1~10-3的过冷却控制可以在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时继续地进行,也可以在冷风暖风切换控制时返回通常的控制。
而且,在该实施方式4中,根据室内温度tpv的温度微分值的变化预想来预测供暖负荷、制冷负荷的产生,但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冷暖要求的大小的关系来预测供暖负荷、制冷负荷的产生。
图12示出上述的空调机控制器8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框图。空调机控制器8具有:制冷供暖要求信息接收部8-1,其接收来自VAV控制器13-1~13-4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制冷要求/供暖要求混在一起判断部8-2,其对通过制冷供暖要求信息接收部8-1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是否混在一起进行判断;控制参数决定部8-3,其在利用制冷要求/供暖要求混在一起判断部8-2确认了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决定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等控制参数;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切换部8-4,其基于由控制参数决定部8-3决定的控制参数来进行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的交替切换;供气温度控制部8-5,其将通过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切换部8-4交替地切换的冷风温度设定值tSspC和暖风温度设定值tSspH设为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按照使供气温度tSpv与该供气温度设定值tSsp一致的方式控制供气温度。
图13示出上述的VAV控制器13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框图。VAV控制器13具有:冷风/暖风判断部13A,其对供气温度tSpv和室内温度tpv进行比较,在供气温度tSpv低于室内温度tpv的情况下(tSpv<tpv),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冷风,在供气温度tSpv高于室内温度tpv的情况下(tpv<tSpv),判断为作为供气供给暖风;制冷供暖要求判断部13B,其对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10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还是要求供暖进行判断;第一供气切断部13C,其在制冷供暖要求判断部13B判断为供暖要求,并且冷风/暖风判断部13A判断为冷风的情况下,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的供气;第二供气切断部13D,其在制冷供暖要求判断部13B判断为制冷要求,并且冷风/暖风判断部13A判断为暖风的情况下,切断向被控制区域10的供气。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将控制器分为空调机控制器8和VAV控制器13(13-1~13-4)的系统构成,但也可以将空调机控制器8的功能和VAV控制器13(13-1~13-4)的功能安装在同一控制器(控制装置),利用这一个控制装置使之进行向被控制区域10(10-1~10-4)提供的供气风量的控制和来自空调机1的供气的温度的控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作为根据被控制区域的负荷状况对从空调机供给给多个被控制区域的供气风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按照使来自空调机的供气的温度与供气温度设定值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能够用于V AV控制系统等多回路系统的空调控制系统。

Claims (12)

1.一种空调控制系统,其具备:多个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其根据被控制区域的负荷状况对从空调机向多个被控制区域供给的供气风量进行控制;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其按照使从上述空调机向上述多个被控制区域供给的供气温度与供气温度设定值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上述空调控制系统的特征在于,
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具有要求信息发送机构,该要求信息发送机构将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向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发送,该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是表示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还是要求供暖的信息,
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具有冷风暖风切换机构,该冷风暖风切换机构接收从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发送来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在该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确定能够应对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冷风温度设定值以及暖风温度设定值,将上述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地切换成该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被安装在按每个上述被控制区域设置的VAV控制器中,
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被安装在设置于上述空调机的空调机控制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以及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被安装在同一控制装置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具有:
第一供气切断机构,其在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供暖,但上述空调机作为供气供给冷风的情况下,切断向该被控制区域的供气;
第二供气切断机构,其在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但上述空调机作为供气供给暖风的情况下,切断向该被控制区域的供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上述冷风暖风切换机构基于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大小的关系,确定上述冷风温度设定值、上述暖风温度设定值以及交替地切换上述冷风温度设定值和上述暖风温度设定值时的时间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没有混在一起的情况下,上述冷风暖风切换机构根据各上述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来预测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的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进行上述冷风温度设定值和上述暖风温度设定值的交替切换之前,将除预测为其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成为与当前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相反状态的制冷供暖的要求源之外的被控制区域的室内温度设定值向成为过负荷的方向进行修正。
7.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其用于具有多个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和供气温度控制机构的系统,上述多个供气风量控制机构根据被控制区域的负荷状况对从空调机向多个被控制区域供给的供气风量进行控制,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按照使来自上述空调机的供气温度与供气温度设定值一致的方式进行控制,上述空调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要求信息发送步骤,从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发送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该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是表示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还是要求供暖的信息;
冷风暖风切换步骤,接收从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发送来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在该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确定能够应对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冷风温度设定值以及暖风温度设定值,将上述供气温度设定值交替地切换成该确定的冷风温度设定值和暖风温度设定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被安装在按每个上述被控制区域设置的VAV控制器中,
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被安装在设置于上述空调机的空调机控制器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以及上述供气温度控制机构被安装在同一控制装置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空调控制方法具有:
第一供气切断步骤,在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中,在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供暖,但上述空调机作为供气供给冷风的情况下,切断向该被控制区域的供气;
第二供气切断步骤,在各上述供气风量控制机构中,自身控制的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是要求制冷,但上述空调机作为供气供给暖风的情况下,切断向该被控制区域的供气。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风暖风切换步骤中,在上述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混在一起的情况下,基于此时的制冷要求以及供暖要求的大小的关系,确定上述冷风温度设定值、上述暖风温度设定值以及交替地切换上述冷风温度设定值和上述暖风温度设定值时的时间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风暖风切换步骤中,在上述接收到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中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没有混在一起的情况下,根据各上述被控制区域的当前的负荷状况来预测制冷要求和供暖要求的混在一起的情况,在进行上述冷风温度设定值和上述暖风温度设定值的交替切换之前,将除被预测为其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成为与当前的制冷供暖的要求信息相反状态的制冷供暖的要求源之外的被控制区域的室内温度设定值向成为过负荷的方向进行修正。
CN201210236707.3A 2011-07-11 2012-07-09 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878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52506A JP5793359B2 (ja) 2011-07-11 2011-07-11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JP2011-152506 2011-07-1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8636A true CN102878636A (zh) 2013-01-16
CN102878636B CN102878636B (zh) 2014-11-05

Family

ID=47480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36707.3A Active CN102878636B (zh) 2011-07-11 2012-07-09 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17575B2 (zh)
JP (1) JP5793359B2 (zh)
KR (1) KR101388757B1 (zh)
CN (1) CN1028786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6962A (zh) * 2020-05-25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多空调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305015D0 (en) * 2013-03-19 2013-05-01 Invensys Controls Uk Ltd Indoor temperature control
JP6148987B2 (ja) * 2014-01-10 2017-06-14 アズビル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および空調制御方法
US9845963B2 (en) * 2014-10-31 2017-12-1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Economizer having damper modulation
JPWO2016092671A1 (ja) * 2014-12-11 2017-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ダクト式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11054160B2 (en) * 2015-07-01 2021-07-06 Carrier Corporation Simultaneous heating and cooling of multiple zones
US10274217B2 (en) * 2015-07-24 2019-04-30 Aeolus Building Efficiency Integrated airflow control for variable air volume and air handler HVAC systems to reduce building HVAC energy use
US11131467B2 (en) * 2019-04-11 2021-09-28 Gene Osheroff HVAC system with volume modulating valve
JP6740491B1 (ja) * 2019-09-18 2020-08-12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室外機、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747416B (zh) * 2019-10-31 2022-04-05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能耗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254320B (zh) * 2020-10-22 2021-08-24 重庆大学 基于ai的空调变流量水系统自适应变压差控制方法
US11946661B2 (en) * 2021-01-29 2024-04-02 Robert M. Rohde Variable airflow energy efficient HVAC systems and methods
EP4273457A1 (de) * 2022-05-05 2023-11-08 Viessmann Climate Solutions SE Verfahren, system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zum steuern eines wärme- und/oder kälteerzeuger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2909A (ja) * 1994-07-29 1996-02-16 Showa Tekko Kk 空調システム
JPH10300171A (ja) * 1997-04-22 1998-11-13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コントローラ
KR20040088629A (ko) * 2003-04-10 2004-10-20 바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최적제어에 의한 에너지절약 및 유지관리가 용이한 한국형가변풍량 제어 시스템
CN101561171A (zh) * 2009-05-19 2009-10-21 张向东 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66348A (ja) * 1985-12-27 1987-1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US4811897A (en) * 1986-02-20 1989-03-14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uct typ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KR900001894B1 (ko) * 1986-09-22 1990-03-26 미쓰비시덴기 가부시기가이샤 공기 조화기
US4997030A (en) * 1989-01-24 1991-03-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having remote controller in a plurality of room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H04161750A (ja) * 1990-10-25 1992-06-05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方式
US5725148A (en) * 1996-01-16 1998-03-10 Hartman; Thomas B. Individual workspace environmental control
US5769314A (en) * 1996-03-20 1998-06-23 Johnson Service Company Variable air volume HVAC system controller and method
US5976010A (en) * 1997-06-27 1999-11-02 York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Energy efficient air quality maintenance system and method
US6250560B1 (en) * 1998-12-21 2001-06-26 Acutherm L.P. Variable-air-volume diffuser actu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JP3452831B2 (ja) 1999-04-23 2003-10-06 株式会社山武 Vav制御システム
JP4657654B2 (ja) * 2004-08-27 2011-03-23 三機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ット空調装置
US8055743B2 (en) * 2005-01-19 2011-11-08 Siemens Industr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 network after replacing a node
US8793022B2 (en) * 2010-02-26 2014-07-29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Automated air source and VAV box associ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2909A (ja) * 1994-07-29 1996-02-16 Showa Tekko Kk 空調システム
JPH10300171A (ja) * 1997-04-22 1998-11-13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コントローラ
KR20040088629A (ko) * 2003-04-10 2004-10-20 바스코리아 주식회사 최적제어에 의한 에너지절약 및 유지관리가 용이한 한국형가변풍량 제어 시스템
CN101561171A (zh) * 2009-05-19 2009-10-21 张向东 变风量中央空调末端控制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06962A (zh) * 2020-05-25 2020-09-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多空调系统
CN111706962B (zh) * 2020-05-25 2021-05-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多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014927A1 (en) 2013-01-17
KR101388757B1 (ko) 2014-04-28
US9217575B2 (en) 2015-12-22
CN102878636B (zh) 2014-11-05
JP5793359B2 (ja) 2015-10-14
JP2013019582A (ja) 2013-01-31
KR20130007962A (ko) 2013-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78636B (zh) 空调控制系统以及空调控制方法
EP3034966B1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US9534804B2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method for server room
US20120234527A1 (en) Server room manag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1178242A (zh) 操作空调系统的设备及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
US20120216555A1 (en) Mediat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JP2009063231A (ja) 熱源制御装置および熱源制御方法
JP2011208808A (ja)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空調制御方法
EP3093568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AU2016392133A1 (en) Air-conditioning control system and remote control device
EP2607805A1 (en) Outdoor-air treating air conditioner and multi-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same
KR100728316B1 (ko) 가변풍량방식 공조 제어시스템
EP3686501A1 (en) Heat exchanging type ventilation system
JP2015152192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5936714B2 (ja) 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設備管理システム、デマンド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49265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能源管理方法
US20220003450A1 (en) Personal workspace air supply and comfort conditioning unit
JP5772157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5371583B2 (ja) 空調機
JP2010032073A (ja) 空調システム
JPWO2020003447A1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425641B2 (ja) 換気装置、熱交換換気装置、換気システムおよび熱交換換気システム
JP6627913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37972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2026586A (ja) 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