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74078B -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74078B
CN102874078B CN201210405688.2A CN201210405688A CN102874078B CN 102874078 B CN102874078 B CN 102874078B CN 201210405688 A CN201210405688 A CN 201210405688A CN 102874078 B CN102874078 B CN 1028740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rod mechanism
roof construction
vehicle body
top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4056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74078A (zh
Inventor
胡立众
陈继福
毕连生
韦兴民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40568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74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74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4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74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74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软顶篷布,支撑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均固定于车身左右两侧,分别与车身组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与车身相连连架杆的为L型连架杆,L型连架杆与车身转动连接。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结构可以绕车身上的固定点旋转运行,当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反向运动时,软顶篷布被撑开,使得敞篷软顶结构开启,当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相向运动并停靠与后横梁时,软顶篷布随之收起,使得敞篷软顶结构关闭,该敞篷软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具有防止漏水、漏风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软顶敞篷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汽车顶盖大部分为车身钣金的硬顶结构,采用分段折叠的方式实现敞篷的效果,但是此种硬顶结构的敞篷比较占用后备箱空间,对于车内空间的大小有较高要求。软顶结构相对而言,占用空间较少,但是由于软顶的结构和安装都比较复杂,设计成本较高,因此一般只在部分高端车型、跑车上使用,导致在中低档车型上无法普遍推广使用敞篷软顶。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敞篷软顶结构,以为各种中低档车型提供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敞篷软顶结构,可应用于各种车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软顶篷布,所述软顶篷布包裹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均固定于车身左右两侧,分别与车身组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与车身相连的连架杆为L型连架杆,所述L型连架杆与车身转动连接。
所述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的L型连架杆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转动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固定于车辆上。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L型连架杆末端设有球状连接头,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所述L型连架杆的连接处设有球形内腔,所述球状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球形内腔中。
所述软顶篷布与所述车辆顶盖的相连的连接边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连接边的内外两侧。
所述固定装置为快速卡接锁紧机构。
所述软顶篷布与所述车辆顶盖的连接处设有双道密封条。
所述软顶篷布与后车厢相连的三条下周边上分别设有多个倒钩板,软顶结构撑开时,所述倒钩板勾合车身,拉紧所述软顶篷布所述软顶与所述车厢的背门相连的下周边的连接处的设有密封条。
所述软顶篷布为PVC复合针织面料。
所述车辆后车厢与所述软顶篷布的三条下周边相连的车身底板上设有车身卷边,所述倒钩与所述车身卷边相勾合,拉紧所述软顶篷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的敞篷软顶结构可以实现手动快速拆卸和安装使用,本发明的敞篷敞篷软顶结构采用可以绕车身上的固定点旋转运行且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两根独立的连杆机构,分别与车身配合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当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反向运动时,软顶篷布被撑开,使得敞篷结构开启,当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相向运动并停靠与后横梁时,软顶篷布收起,使得敞篷结构关闭,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该敞篷敞篷软顶结构与与车身配合上使用双道密封结构和手动固定卡扣,防止漏水、漏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软顶结构打开时的连杆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软顶结构关闭时的连杆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软顶结构与车身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的与车身连接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快速锁紧机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道密封条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密封条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软顶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支撑架上的软顶篷布1,软顶篷布1包裹支撑架,随着支撑架的张开与闭合实现软顶篷布1的撑开与关闭。支撑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均固定于车身左右两侧,与车身转动连接,分别与车身组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与车身相连的连架杆为L型连架杆。
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安装于半敞开型车辆的车身后半部,上下平行设置,支撑整个软顶篷布1,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均为一体成型杆,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中与车辆平行设置的连杆的长度根据不同车型的车身宽度设置,与车身宽度相等,L型连架杆的高度根据车辆的后车厢高度以及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的安装高度确定,以实现敞篷软顶结构打开时,软顶篷布1被撑开的高度正好与车辆的顶盖相同,从而方便与车身的相连接。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支撑整个软顶篷布1,当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反向运动时,软顶篷布1打开,实现软顶结构整体的撑开,当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相向运动并停靠于车辆的后横梁位置时,软顶篷布随之收起,软顶结构闭合。
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既可以安装在车身上的原有结构上,也可以另行在车身上设置安装架。若设计固定在车身原有结构上时,可以选用车辆的侧围内板、加强梁等位置固定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本实施例中,车身两侧分别另行设置设有第一立柱4以及第二立柱5,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5分别位于车身两侧,两者间距离与车宽相等。第一连杆机构2与第二连杆机构3的L型连架杆分别转动连接固定于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上。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机构2、第二连杆机构3的连架杆末端设有球状连接头,L型连架杆与车身的连接处的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5上分别设有球形内腔,球状连接头设置在球形内腔中。从而实现第一连杆机构2、第二连杆机构3与车身的转动连接,以带动软顶结构的打开与闭合。
如图4所示,敞篷软顶结构与车辆顶盖的相连的连接边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装置6,固定装置6位于连接边的内外两侧。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固定装置6为快速卡接锁紧机构。在软顶篷布与顶盖相连的外侧位置,软顶篷布的外侧与顶盖用两个快速卡接锁紧机构将软顶篷布固定于顶盖锁钩处,可防止强风把软顶吹起而导致的漏水现象,另外,在软顶内侧也设置了一个快速卡接锁紧机构,如图6所示,该内侧快速卡接锁紧机构一端与软顶横梁相连,另一端与车身顶盖相连,进一步的实现敞篷软顶结构与车身之间的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该敞篷软顶结构的密封性,软顶与车辆顶盖的连接处设有双道密封条7,双道密封条7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经由流水槽连接。软顶与车辆顶盖的连接处采用双道密封条技术,可以有效的阻挡空气流动和声音传播,起很好的隔音、隔温以及防尘作用。
敞篷软顶结构与后车厢相连的三条下周边上还分别设有多个倒钩板,为配合该倒钩板,车辆后车厢与软顶篷布1的三条下周边相连的车身底板上设有车身卷边,当敞篷软顶结构撑开时,倒钩板与车身卷边相配合,起到拉紧布料与防止漏水的作用。敞篷软顶结构打开后,软顶篷布1覆盖整个后车厢,但由于软顶篷布1与左右两个车窗侧以及后车门侧相连的三条边上无固定装置,若有强风时,车顶篷布会从两侧或后侧吹开,因此在软顶结构与车辆后车厢相连的三个下周边上设置倒钩板,能够拉紧软顶篷布1,起到防漏水作用。倒钩板采用PP塑料(聚丙烯)制成,既能满足牢固性的要求,又可防止倒钩板刮伤或者刮破软顶篷布1。
此外,如图7所示,敞篷软顶结构与车厢的背门连接处上也设有密封条9。本实施例中,背门后横梁上设有密封条9,密封条固定在后横梁上,敞篷软顶结构打开后,通过敞篷软顶结构与背门后横梁配合,挤压密封条9,以达到密封的效果。
软顶篷布1要求具有防雨防风的性质,本实施例中,软顶篷布1采用PVC复合针织面料制成。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以及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软顶篷布,所述软顶篷布包裹所述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均固定于车身左右两侧,与车身转动连接,并分别与车身组成第一平行四边形机构与第二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与车身相连的连架杆为L型连架杆;
所述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还包括设置于车身两侧的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L型连架杆与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转动连接,将所述第一连杆机构与所述第二连杆机构固定于车辆上;
所述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的L型连架杆末端设有球状连接头,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所述L型连架杆的连接处设有球形内腔,所述球状连接头设置于所述球形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与所述车辆顶盖的相连的连接边上设有至少两个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连接边的内外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为快速卡接锁紧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与所述车辆顶盖的连接处设有双道密封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与后车厢相连的三条下周边上分别设有多个倒钩板,软顶结构撑开时,所述倒钩板勾合车身,拉紧所述软顶篷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与所述车厢背门相连的下周边的连接处设有密封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篷布为PVC复合针织面料。
8.一种设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后车厢与所述软顶篷布的三条下周边相连的车身底板上设有车身卷边,所述车身卷边与所述倒钩板相勾合,拉紧所述软顶篷布。
CN201210405688.2A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Active CN102874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5688.2A CN102874078B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405688.2A CN102874078B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4078A CN102874078A (zh) 2013-01-16
CN102874078B true CN102874078B (zh) 2015-10-28

Family

ID=47475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405688.2A Active CN102874078B (zh) 2012-10-22 2012-10-22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740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5706B (zh) * 2013-01-18 2015-12-0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客货两用汽车货舱的快速装卸软顶及快速安装方法
CN103129351B (zh) * 2013-03-08 2015-07-1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软篷
CN108454363A (zh) * 2018-03-01 2018-08-28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软蓬及汽车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9146A (en) * 1993-06-21 1996-02-06 Dura Convertible Systems, Inc. Substitute top for convertibles
EP0763439A1 (de) * 1995-09-13 1997-03-19 Dr.Ing.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deck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Cabriolet
CN201457002U (zh) * 2009-08-19 2010-05-12 李顺祥 一种手动软顶折叠机构
CN201756050U (zh) * 2010-07-20 2011-03-0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卷收式汽车顶棚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28168B2 (ja) * 1992-09-30 2001-01-29 スズキ株式会社 幌付自動車の幌構造
DE102006009264B4 (de) * 2006-02-28 2008-01-17 Webasto Ag Faltverdeck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89146A (en) * 1993-06-21 1996-02-06 Dura Convertible Systems, Inc. Substitute top for convertibles
EP0763439A1 (de) * 1995-09-13 1997-03-19 Dr.Ing.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Verdeck für ein Fahrzeug, insbesondere Cabriolet
CN201457002U (zh) * 2009-08-19 2010-05-12 李顺祥 一种手动软顶折叠机构
CN201756050U (zh) * 2010-07-20 2011-03-09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卷收式汽车顶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74078A (zh) 2013-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106908U (zh) 一种皮卡型货车的可折叠车厢盖及其防水结构
CN102874078B (zh) 一种可拆卸式敞篷软顶结构及设有该结构的车辆
CN101138949B (zh) 用于篷式汽车的车篷
CN106114169A (zh) 一种汽车前挡车窗流水槽
CN203864398U (zh) 一种汽车电动天窗
CN201068081Y (zh) 汽车天窗
CN101920646A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副密封条
US7819461B2 (en) Convertible top with trim covered panels
CN204172644U (zh) 一种汽车用通风口结构
CN103129351B (zh) 一种车用软篷
CN204609653U (zh) 一种房车及其车窗
CN202806326U (zh) 汽车全景天窗固定密封结构
CN205498829U (zh) 汽车
CN212797123U (zh) 一种全盖开启的保温方舱
CN205034012U (zh) 一种新型拖挂车挂车篷
CN209454659U (zh) 一种行李托架车内安装构件
CN106240323A (zh) 汽车天窗结构
CN103963719B (zh) 一种汽车电动天窗的排水系统
CN207916533U (zh) 一种新型的防水皮卡车厢盖
CN104527809A (zh) 一种双层密封的客车发动机罩
CN203651417U (zh) 挡水条及设有该挡水条的车辆
CN217574819U (zh) 天窗挡风网、汽车天窗总成及汽车
CN220682495U (zh) 一种充气式皮卡车车厢结构
CN214450220U (zh) 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
CN218400360U (zh) 汽车用的防水硬升顶卧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