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59754A - 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59754A
CN102859754A CN2011800187915A CN201180018791A CN102859754A CN 102859754 A CN102859754 A CN 102859754A CN 2011800187915 A CN2011800187915 A CN 2011800187915A CN 201180018791 A CN201180018791 A CN 201180018791A CN 102859754 A CN102859754 A CN 102859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resettlement section
conductor
connecting portion
electrica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87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59754B (zh
Inventor
向笠博贵
加藤润之
吉冈伸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59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9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59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59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98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ing of battery pa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7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of two or more busbars within a container structure, e.g. busbar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nection, e.g. mixed connections
    • H01M50/51Connection only in s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2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21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524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其能够削减将扁平电线的导体与母线连接的工时以防止成本高涨。母线模块(5)包括:连接电池集合体(2)的相互邻接的电池(3)的正电极(11)与另一个电池(3)的负电极(12)的母线(6);和具有相互平行的多个导体(25)和包覆多个导体(25)的片状的被覆部(26)的扁平电线(7a、7b),扁平电线(7a、7b)的每个导体(25)与一条母线(6)连接。扁平电线(7a、7b)与多个母线(6)相邻,且导体(25)的长度方向与多个电池(3)重叠的方向(X)平行。母线(6)包括:与电池集合体(2)重叠的母线主体(20);和与母线主体(20)连接且与扁平电线(7a、7b)重叠,并且与多个导体(25)中的一个导体(25)连接的连接片(21)。

Description

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等的电源装置的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动机行驶的电动车和并用引擎和电动机行驶的混合动力车等中,搭载有作为上述电动机的驱动源的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具备一端设有正电极、另一端设有负电极的多个电池构成的电池集合体,将上述多个电池串联连接以得到期望的电压。该多个电池以正电极与负电极相互邻接的状态沿着单一方向排列。
上述电源装置具备母线模块,该母线模块通过连接部件将电池集合体的相互邻接的各电池的正电极与负电极连接,从而将电池集合体的多个电池串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母线模块包括:由绝缘性合成树脂构成的绝缘框体;将相互邻接的电池的电极互相连接的多条母线;和作为平面电路体的FPC。
绝缘框体重叠于电池集合体上。上述母线安装于绝缘框体,将相互邻接的电池的电极彼此电连接。FPC设置于绝缘框体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且沿着该绝缘框体的长度方向布线。FPC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导体和包覆这些导体的绝缘膜,整体形成为扁平的带状。导体与母线1对1地对应设置。FPC在绝缘膜的导体间的位置形成有切口,将各导体与其他导体分离后,各导体被弯折成朝向所对应的母线。然后,将各导体安装于对应的母线。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母线模块,通过由母线将相互邻接的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从而将电池集合体的多个电池串联连接,并且由于FPC的导体与母线相连接,从而能够测定各电池的电极间的电位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140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母线模块通过将FPC的导体与对应的母线连接,各母线将正电极和负电极以相互邻接的状态沿着单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电池中的任意两个电池的电极彼此连接。上述FPC是通过在全部导体为相同长度的状态下形成上述切口或除去不需要的部分之后,将各导体朝向对应的母线弯折而得到的。这样,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母线模块特别是在将作为平面电路体的FPC的导体与母线连接时,具有所需要的工时增加、成本高涨的倾向。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其能够削减导体、特别是平面电路体(扁平电线)与母线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防止成本高涨。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母线,其通过将由多个电池重叠而构成的电池集合体的相互邻接的一个电池的正电极与另一个电池的负电极连接,从而将上述多个电池串联连接;和扁平电线,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导体和包覆上述多个导体的片状的被覆部,上述扁平电线的每一个上述导体分别与多条母线的其中一条母线连接,上述扁平电线设置为与上述多条母线相邻,且上述导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与上述多个电池重叠的方向平行,上述母线包括:母线主体,其与设置有相互邻接的电极的电池重叠;和连接部,其与上述母线主体连接且与上述扁平电线重叠,并且与上述多个导体中的一个导体连接。
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是在技术方案1的母线模块中,通过将上述连接部重叠在上述扁平电线的上述被覆部上,并实施超声波焊接,将上述连接部与上述导体接合。
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是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母线模块中,还包括安装有上述多条母线和上述扁平电线,并重叠在上述电池集合体上的母线板,上述母线板包括电线收容部和母线收容部,上述电线收容部收容上述扁平电线,上述母线收容部具有多个收容室,该多个收容室各自收容一条母线,并沿着上述电池集合体的多个电池相互重叠的方向排列,并且,上述母线收容部与上述电线收容部之间设置有分隔壁,上述母线收容部安装于上述电线收容部,上述分隔壁上设置有使分别收容于上述收容室的上述母线的上述连接部穿过的狭缝。
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是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3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母线模块中,设置有多条长度各不相同且其靠近电池集合体一端的电池的端部相互重叠的扁平的电线作为上述扁平电线,并且从长度较短的扁平电线起,依次将上述导体与靠近上述电池集合体一端的上述母线连接。
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是在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4中的任一方案所述的母线模块中,将上述母线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电线收容部之间夹入上述扁平电线的位置。
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是在技术方案5的母线模块中,上述连接部包括与上述母线主体的两个表面共面的连接部主体,在上述电线收容部设置有能够使上述连接部主体隔着上述扁平电线进入的凹部。
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是在技术方案5的母线模块中,上述连接部包括:与上述母线主体的两个表面共面的连接部主体;和从该连接部主体的两端缘朝向上述电线收容部竖立的一对侧壁部,在上述电线收容部设置有能够隔着上述扁平电线进入上述一对侧壁部之间的凸部。
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集合体,其具备多个一端具有正电极且在另一端具有负电极的电池;和母线模块,其安装于上述电池集合体,并将该电池集合体的多个电池串联连接,具备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7中任一方案所述的母线模块作为上述母线模块。
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因为将扁平电线与多个母线相邻设置,并在母线上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母线主体连接且与扁平电线重叠,并且与一个导体连接,因此无需在扁平电线的导体间的被覆部形成切口,并且无需将扁平电线的各导体朝向所对应的母线弯折。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由于连接部通过超声波接合与导体接合,所以能够利用超声波接合时产生的摩擦热从导体与连接部之间除去被覆部,因此不需要除去被覆部的工序就能够连接扁平电线的导体与各母线的连接部。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在收容母线的母线收容部与收容扁平电线的电线收容部之间的分隔壁上设置有使母线的连接部穿过的狭缝,因此能够通过狭缝将连接部与扁平电线的各导体可靠地连接。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设置有多个长度不同且靠近电池集合体的一端的电池的端部相互重叠的扁平电线,并且从较短的扁平电线起依次将导体与靠近上述电池集合体的一端的母线的连接部连接,因此能够提高扁平电线的材料成品率。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在母线的连接部与电线收容部之间夹着扁平电线,因此即使拉拽扁平电线,也能够防止连接部与导体相互剥离。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母线的连接部主体隔着扁平电线进入到设置于电线收容部的凹部内,因此即使拉拽扁平电线,该应力也由凹部的内壁面支撑,而不会直接作用于连接部主体与导体的连接部位。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部与导体的相互剥离。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的母线模块,设置于电线收容部的凸部隔着扁平电线进入到母线的一对侧壁部之间,因此即使拉拽扁平电线,该应力也由凸部的表面和/或侧壁部的内表面支撑,不会直接作用于连接部与导体的连接部位。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部与导体相互剥离。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的电源装置,由于具备上述母线模块,所以无需将扁平电线的各导体朝向所对应的母线弯折。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因为无需在扁平电线的导体间的被覆部形成切口,并且无需将扁平电线的各导体朝向所对应的母线弯折,因此通过在多条母线并列配置扁平电线,就能够将该扁平电线的导体与母线的连接部连接。因此,能够削减在将扁平电线的导体与母线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从而防止成本的高涨。
根据技术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不需要除去被覆部的工序就能够将扁平电线的导体与各母线的连接部接合,因此能够确实削减在将扁平电线的导体与母线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
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在收容母线的母线收容部与收容扁平电线的电线收容部之间的隔壁上设置有狭缝,因此能够穿过该狭缝将连接部与扁平电线的各导体可靠地连接。
根据技术方案4所述的本发明,由于能够提高扁平电线的材料的成品率,所以能够可靠地防止成本的高涨。
根据技术方案5所述的本发明,即使拉拽扁平电线,也能够防止连接部与导体相互剥离。
根据技术方案6所述的本发明,即使拉拽扁平电线,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部与导体相互剥离。
根据技术方案7所述的本发明,即使拉拽扁平电线,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部与导体相互剥离。
根据技术方案8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具备上述母线模块,所以能够削减将扁平电线的导体与母线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防止成本的高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的母线模块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母线模块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母线模块的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母线模块的其它主要部分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是沿着图1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母线模块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母线模块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9是沿着图8中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的母线模块的母线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侧面看图10所示的母线和母线板的剖视图。
图12是从侧面看将图11所示的母线安装于母线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从侧面看图11所示的母线和母线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4是从侧面看将图12所示的母线安装于母线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0所示的母线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6是从侧面看图15所示的母线和母线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7是从侧面看将图15所示的母线安装于母线板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    电源装置
2    电池集合体
3    电池
5    母线模块
6、6a、6b、6c、6d、6e、6f、6g、6h、6i、6j    母线
7    FFC(扁平电线)
7a    短FFC(扁平电线)
7b    长FFC(扁平电线)
8    母线板
11    极(正的电极)
12    负极(负的电极)
20    母线主体
21    连接片(连接部)
23    凹部
25    导体
26    绝缘片(被覆部)
27    母线收容部
28    电线收容部
29    收容室
31    壁(分隔壁)
32    狭缝
36    载置壁
42    连接片主体(连接部主体)
43    侧壁部
44    凹部
45    凸部
X    重叠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6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1搭载在利用电动机的驱动力行驶的电动车以及利用引擎及电动机两者的驱动力行驶的混合动力车等中,向上述电动机供给电力。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电源装置1包括电池集合体2、未图示的一对电源电缆和安装于电池集合体2的母线模块5。电池集合体2包括多个电池3和将该多个电池3相互重叠地固定(捆扎固定)的固定部件4。
如图1所示,多个电池3分别包括方形的电池主体10、正电极(下文称为正极)11和负电极(下文称为负极)12。正极11设置于电池主体10的一端。负极12设置于电池主体10的另一端。正极11和负极12由导电性的金属构成且形成为圆柱状。正极11和负极12从电池主体10的一个端面(下文称为一端面)10a向相同方向突出,并且相互并行(平行)地配置。
如图1所示,上述结构的多个电池3在一端面10a相互位于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以使得相互邻接的电池3彼此的正极11与负极12相互邻接的方式,沿着单一方向(图1中的箭头X)排列。即,多个电池3以正极11与负极12交替成为相反方向的状态重叠。此外,在本说明书的下文中,上述箭头X记为电池3彼此重叠的方向,将与上述一端面10a平行且垂直(相交)于重叠的方向X的方向记为宽度方向Z,将与上述重叠的方向X和宽度方向Z两者均垂直(相交)的方向记为高度方向Y。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3设置有21个。
固定部件4包括箍带(Restraint band)14和一对端板13。一对端板13分别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且形成为方形。如图1所示,一对端板13以在相互之间夹着上述多个电池3的形态分别配置于电池集合体2的多个电池3彼此重叠的方向X的两端。
箍带14由绝缘性的材料构成且呈带板状。箍带14设置有多个(图示例子中为4个),如图1或图2所示,配置于电池集合体2的多个电池3的一端面10a上和该一端面10a的反面侧的底面上。多个箍带14与多个电池3彼此重叠的方向X平行地配置,并且在与多个电池3彼此重叠的方向X相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地设置。
如图1所示,上述结构的固定部件4将上述多个电池3夹在一对端板13之间,多个箍带14各自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用螺栓等与各端板13固定,由此将多个电池3束集即一体化而保持。
一对电源电缆分别是具有导电性的芯线和包覆该芯线的绝缘性被覆部的公知的被覆电线。一对电源电缆分别在终端安装有能够与各电池3的正极11或负极12连接的端子。
一对电源电缆的端子与电池集合体2的多个电池3中的、上述重叠方向X的一端的电池3a(下文以符号3a表示)的正极(总+端子)11连接。而且,一对电源电缆中的另一条电源电缆的端子与电池集合体2的多个电池3中的、上述重叠方向X的另一端的电池3b(下文以符号3b表示)的负极(总-端子)12连接。这些电源电缆与上述汽车的电动机连接,向该电动机供给行驶用的电力。
母线模块5用于将上述多个电池3串联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括:将多个电池3串联连接的多条母线6;作为分别与该多条母线6连接的多条扁平电线的FFC7;和将它们收容的合成树脂制的母线板8。
母线6是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实施模压加工等而得到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共设置有20个。母线6在上述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面10a的宽度方向Z的两端各设置有10个,沿着上述重叠方向X呈直线状排列。如图3所示,母线6包括平板状的母线主体20和联结在该母线主体20上的作为连接部的连接片21。
母线主体20的平面形状呈矩形,在其长度方向隔开间隔设置有2个电极通孔22。连接片21设置在母线主体20的电池集合体2的宽度方向Z上的靠近内侧的边缘,且从该靠近内侧的边缘的长度方向上的中央处竖立。在连接片21设置有凹部(indent)23(图6所示),该凹部从该连接片21朝着保持在后述的母线板8上的FFC(Flexible FlatCable,柔性扁平电缆)7突出。凹部23的平面形状呈圆形或多边形,与连接片21的其它部分相比,更向FFC7侧突出。相邻的母线6的凹部23设置在其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相互不同的位置。此外,在图示例子中,与上述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面10a的宽度方向Z上的各端部重叠的10个母线6中,随着从上述一端的电池3a朝向另一端的电池3b,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至第五条母线6为止,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逐渐变远。另外,随着从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朝向一端的电池3a,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起至第五条母线6为止,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逐渐变近。
即,如图3所示,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六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相等;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二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七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相等;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三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八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相等;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四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九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相等;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五条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与最靠近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的凹部23距母线主体20的表面的距离相等。此外,各凹部23之间的间隔与FFC7的后述的导体25之间的间隔大致相等。
上述结构的母线6重叠于相互邻接的电池3的上述一端面10a上,并且,后述的卡止爪40卡止于母线主体20的外缘,并且电极11、12穿过电极通孔22内,通过将螺母24拧入该电极11、12,将相互邻接的电池3的电极11、12相互连接。于是,母线6设于连接片21与后述的电线收容部28的载置壁36之间夹入FFC7a、7b的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作为FFC7,长度短的短FFC7a和比短FFC7a的长度长的长FFC7b分别各设置有2根。1根短FFC7a和1根长FFC7b相互重叠,分别设置于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面10a上的宽度方向的两端。这1根短FFC7a和1根长FFC7b在靠近一端的电池3的端部相互重叠。
如图6所示,短FFC7a和短FFC7a呈扁平的带状,各自包括相互隔开间隔平行设置的5根导体25和作为包覆上述导体25的被覆部的绝缘片26。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说的扁平电线是指整体呈扁平的带状,包括相互隔开间隔平行设置的多个导体和包覆这些导体的绝缘性的被覆部的扁平电线。导体25由铜或铜合金等导电性的金属构成。绝缘片26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形成为片状。
另外,上述短FFC7a的长度,与从最靠近上述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的连接片21至第五根母线6的连接片21的距离大致相等。长FFC7b的长度,与从最靠近上述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的连接片21至最靠近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距离大致相等。
短FFC7a的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上述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起的第五根母线6一一对应。在将短FFC7a保持于母线板8时,该短FFC7a的导体25与设置于相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相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图4中位于最下方的导体25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6a)的凹部23相对,图4中从下数第二根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6a)起的第二根母线6(6b)的凹部23相对,图4中从下数第三根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6a)起的第三根母线6(6c)的凹部23相对,图4中从下数第四根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6a)起的第四根母线6(6d)的凹部23相对,图4中位于最上方的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一端的电池3a的母线6(6a)起的第五根母线6(6e)的凹部23相对。
短FFC7a的绝缘片26与母线6的连接片21重叠,在使它们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加压,施予超声波振动,由此将导体25与连接片21之间的绝缘片26熔融除去,使得导体25与对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超声波接合。由此将短FFC7a的导体25与对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连接。
长FFC7b的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起的第五根母线6一一对应。在将长FFC7b保持于母线板8时,该长FFC7b的导体25与设置于相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相对。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图5中位于最上方的导体25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6j)的凹部23相对,图5中从上数第二根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6j)起的第二根母线6(6i)的凹部23相对,图5中从上数第三根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6j)起的第三根母线6(6h)的凹部23相对,图5中从上数第四根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6j)起的第四根母线6(6g)的凹痕23相对,图5中位于最下方的导体25与从最靠近上述另一端的电池3b的母线6(6j)起的第五根母线6(6f)的凹部23相对。
长FFC7b与对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重叠,在使它们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加压,施予超声波振动,由此将导体25与连接片21之间的绝缘片26熔融除去,使得导体25与对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超声波接合。由此将长FFC7b的导体25与对应的母线6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连接。这样,上述短FFC7a和长FFC7b按照从较短的FFC7a、FFC7b起依次将导体25与靠近一端的母线6连接。上述FFC7a、FFC7b的各导体25与未图示的电压检测电路相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2个母线板8。母线板8沿着上述重叠方向X呈直线状延伸,设置于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面10a上的宽度方向Z的两端。如图2和图3所示,母线板8各自包括母线收容部27和电线收容部28。母线收容部27和电线收容部28分别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
母线收容部27具有形成一体的沿着上述重叠方向X排列且形成为框状的收容室29和将相邻的收容室29彼此连接的弹性连结片30。母线收容部27的长度与电池集合体2的长度大致相等。在图示例中,收容室29的设置数目与沿着上述重叠方向X排列的母线6的条数相同,即10个。收容室29的内侧空间的平面形状形成为与母线6的母线主体20的平面形状大致相等的矩形。每个收容室29收容1条母线6。母线收容部27的各收容室29的在电池集合体2的宽度方向Z上的靠近内侧的壁31构成本发明的分隔壁。在作为各收容室29的分隔壁的壁31上,如图6等所示,贯通有使上述连接片21穿过的狭缝32。狭缝32使连接片21穿过到内侧,使该连接片21突出到电线收容部内即FFC7a、FFC7b一侧。此外,弹性连结片30设置成能够自由弹性变形,通过弹性变形能够改变相邻的收容室29的相对位置。此外,在收容室29的壁31和与该壁31相对的壁31a,分别设置有与母线6的母线主体20的外缘卡止的卡止爪40(图6等所示)。
电线收容部28形成为长度与上述母线收容部27大致相等的板状。电线收容部28以与母线收容部27大致平行的状态安装于该母线收容部27。电线收容部28具有形成一体的与各收容室29对应设置且沿着上述重叠方向X排列的多个收容部主体33和将相邻的收容室主体33彼此连接的弹性连结片34。在图示例中,收容部主体33的设置数目与沿着上述重叠方向X排列的母线6的条数相同,即10个。当电线收容部28安装于母线收容部27后,收容部主体33就被安装于收容室29的壁31上。收容部主体33具有形成一体的重叠于收容室29的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面10a上的重叠壁35和从该重叠壁35竖立并且与上述收容室29的壁31隔开间隔平行设置的载置壁36,收容部主体33的截面形成为L形。收容部主体33分别将上述FFC7a、FFC7b重叠于载置壁36的表面上,收容该FFC7a、FFC7b。由此,收容在电线收容部28内的FFC7a、FFC7b与多条母线6相邻,上述导体25的长度方向设置成与上述重叠方向X平行。此外,弹性连结片34设置成能够自由地弹性变形,能够通过弹性变形来改变相邻的收容室29的相对位置。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电源装置1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预先分别制造出母线模块5的母线板8、母线6、FFC7a、7b等,将各母线6嵌入到各母线板8的母线收容部27的收容室29内。此外,上述各母线6也可以通过嵌入成形而配置在各收容室29内。此外,使各母线6的连接片21穿透到狭缝32内。
然后,在使FFC7a、7b的上述端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将FFC7a、7b叠置于各母线6的连接片21,通过超声波接合将导体25连接在相互对应的连接片21的凹部23。然后,将电线收容部28安装于母线收容部27。这样,将母线6和FFC7a、7b安装于母线板8。
将这样组装而成的母线板8与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面10a的宽度方向Z上的两端重叠,并且使得除了上述连接电源电缆的电极11、12以外的相互邻接的电池3的电极11、12穿透至母线6的电极通孔22内,在该电极11、12上拧入螺母24。这样,通过将各母线6固定于电池集合体2,将母线模块5安装于电池集合体2。然后,将电源电缆安装于上述电极11、12。
如上所述,将安装有母线6和FFC7a、7b的母线板8即母线模块5的整体与电池集合体2重叠地安装于该电池集合体2,由此组装电源装置1。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与多个母线6相邻地设置FFC7a、7b,并且在母线6设置有与母线主体20连接并与FFC7a、7b重叠,而且与一根导体25连接的连接片21,所以无需在FFC7a、7b的导体25间的绝缘片26形成缺口,并且也无需将FFC7a、7b的各导体25朝向所对应的母线6弯折。因此,通过在多条母线6上并列设置FFC7a、7b,就能够将该FFC7a、7b的导体25与母线6的连接片21连接。因此,能够削减在将FFC7a、7b的导体25与母线6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从而防止成本的高涨。
此外,由于通过超声波接合将连接片21与导体25接合,所以能够通过超声波接合时产生的摩擦热从导体25与连接片21之间除去绝缘片26,因此不需要除去绝缘片26的工序就能够将FFC7a、7b的导体25与各母线6的连接片21接合。因此,能够可靠地削减在将FFC7a、7b的导体25与母线6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
而且,由于在收容母线6的母线收容部27与收容FFC7a、7b的电线收容部28之间的壁31设置有使母线6的连接片21穿过的狭缝32,所以能够穿过狭缝32将连接片21与FFC7a、7b的各导体25可靠地连接。
由于电线收容部28上具有与壁31平行且表面上重叠了FFC7a、7b的载置壁36,所以能够以相对于母线6的母线主体20竖立的状态将FFC7a、7b收容在电线收容部28内。因此,能够防止FFC7a、7b布线上所需的空间增大。由此,能够防止母线模块5和具备该母线模块5的电源装置1的大型化。
由于具备长度不同且靠近电池集合体2的一端的电池3a的端部相互重叠的短FFC7a和长FFC7b,并且从较短的短FFC7a依次将导体25与上述靠近一端的母线5的连接片21连接,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使短FFC7a的长度约为长FFC7b的长度的一半,能够提高FFC7a、7b的材料成品率。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成本的高涨。
由于在连接片21上设置有凹部23,所以能够将FFC7a、7b的导体25与连接片21可靠地连接。此外,设置于连接片21的凹部23与其他部分相比朝向电线收容部28即FFC7a、7b突出,所以通过该凹部23能够容易地掌握导体25的与连接片21接合的接合部位。由此,能够防止将错误的导体25与连接片21连接。
此外,由于母线6的连接片21在其与电线收容部28的载置壁36之间夹入FFC7a、7b,所以即使拉拽FFC7a、7b,也能够防止连接片21与导体25相互剥离。
由于上述结构的电源装置1具备上述母线模块5,所以能够削减在将FFC7a、7b的导体25与母线6连接时所需要的工时,从而防止成本的高涨。
接着,参照图7~图9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1。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图8和图9所示,母线6的连接片21与母线主体20形成在同一面。即,连接片21与母线主体20的两个表面形成在同一面上。此外,电线收容部28与母线收容部27形成为一体,载置壁36从壁31沿着与其垂直的方向竖立,与收容室29的底壁大致形成在同一面。此外,电线收容部28具备从载置壁36的远离壁31的一侧的边缘竖立的保护壁41。此外,图7、图8和图9表示母线模块5的靠近另一端的电池3b的端部。
接着,参照图10~图14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源装置1。此外,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图14所示,母线6的连接片21具有形成一体的与母线主体20同一面的作为连接部主体的连接片主体42和一对侧壁部43。即,连接片主体42与母线主体20的两个表面形成在同一面。一对侧壁部43从连接片主体42的电池3彼此重叠的重叠方向X上的两边缘向远离电池3的方向竖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图13所示,在电线收容部28的载置壁36,设置有用于使母线6的连接片主体42进入的凹部44。FFC7a、7b重叠于凹部44,而且重叠于该FFC7a、7b上的母线6的连接片主体42进入凹部44。于是,如图12~图14所示,连接片主体42能够隔着FFC7a、7b进入凹部44。
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之外,由于母线6的连接片主体42隔着FFC7a、7b进入设置于电线收容部28的凹部44内,所以即使拉拽FFC7a、7b,也由凹部44的内壁面支承该应力,而不会直接作用于连接片主体42与导体25的连接部位。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片21与导体25相互剥离。
此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如图15和图16所示,一对侧壁部43从连接片主体42的电池3彼此之间的重叠方向X的两边缘朝向接近电池3的方向即电线收容部28竖立,在电线收容部28的载置壁36,设置有进入母线6的一对侧壁部43间的凸部45。此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并省略说明。
凸部45上重叠有FFC7a、7b,并且进入重叠于该FFC7a、7b上的母线6的一对侧壁部43之间。于是,如图17所示,凸部45能够隔着FFC7a、7b进入一对侧壁部43之间。
在图15~图17所示的情况下,因为设置于电线收容部28的凸部45隔着FFC7a、7b进入母线6的一对侧壁部43间,所以即使拉拽FFC7a、7b上部,也会由凸部45的表面或侧壁部43的内表面支承该应力,而不会直接作用于连接片21与导体25的连接部位。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片21与导体25相互剥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FFC(Flexible Flat Cable)7a、7b作为扁平电线,但是在本发明中不限于FFC7a、7b,也可以使用公知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等。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并实施本发明。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FFC使用了具有并排的多根导体的扁平电线,但是也可以并排地使用多根宽度窄的FFC本身。
产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能够作为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等所使用的电源装置的多个电池串联连接的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加以利用。

Claims (8)

1.一种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条母线,其通过将由多个电池重叠而构成的电池集合体的相互邻接的一个电池的正电极与另一个电池的负电极连接,将所述多个电池串联连接;和
扁平电线,其包括相互平行的多个导体和包覆所述多个导体的片状的被覆部,
所述扁平电线的每一个所述导体分别与所述多条母线的其中一条母线连接,
所述扁平电线设置为与所述多条母线相邻,且所述导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为与所述多个电池重叠的方向平行,
所述母线包括:母线主体,其与设置有相互邻接的电极的电池重叠;和连接部,其与所述母线主体连接且与所述扁平电线重叠,并且与所述多个导体中的一个导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连接部重叠在所述扁平电线的所述被覆部上,并实施超声波焊接,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导体接合。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母线板,所述母线板安装有所述多条母线和所述扁平电线,并重叠在所述电池集合体上,
所述母线板包括电线收容部和母线收容部,所述电线收容部收容所述扁平电线,所述母线收容部具有多个收容室,所述多个收容室各自收容一条母线,并沿着所述电池集合体的多个电池相互重叠的方向排列,并且,所述母线收容部与所述电线收容部之间设置有分隔壁,所述母线收容部安装于所述电线收容部,
所述分隔壁上设置有狭缝,以使分别收容于所述收容室的所述母线的所述连接部穿过。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条长度各不相同的扁平的电线作为所述扁平电线,所述扁平电线的靠近电池集合体一端的电池的端部相互重叠,并且
从长度较短的扁平电线起,依次将所述导体与靠近所述电池集合体一端的所述母线连接。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线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线收容部之间夹入所述扁平电线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母线主体的两个表面共面的连接部主体,
在所述电线收容部设置有能够使所述连接部主体隔着所述扁平电线进入的凹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线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与所述母线主体的两个表面共面的连接部主体;和从所述连接部主体的两端缘朝向所述电线收容部竖立的一对侧壁部,
在所述电线收容部设置有能够隔着所述扁平电线进入所述一对侧壁部之间的凸部。
8.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集合体,其具备多个一端具有正电极且在另一端具有负电极的电池;和
母线模块,其安装于所述电池集合体,并将所述电池集合体的多个电池串联连接,
其中,所述母线模块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母线模块。
CN201180018791.5A 2010-10-22 2011-10-20 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Active CN1028597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7809 2010-10-22
JP2010-237809 2010-10-22
JP2011-047686 2011-03-04
JP2011047686A JP5748511B2 (ja) 2010-10-22 2011-03-04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該バスバ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PCT/JP2011/074128 WO2012053581A1 (ja) 2010-10-22 2011-10-20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該バスバ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59754A true CN102859754A (zh) 2013-01-02
CN102859754B CN102859754B (zh) 2015-03-25

Family

ID=45975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8791.5A Active CN102859754B (zh) 2010-10-22 2011-10-20 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748511B2 (zh)
CN (1) CN102859754B (zh)
WO (1) WO2012053581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1838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
CN108336284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模块
CN109417149A (zh) * 2015-10-23 2019-03-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US10326181B2 (en) 2016-11-04 2019-06-1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system
US10454080B2 (en) 2016-07-13 2019-10-22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syste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10710A (ja) 2010-03-12 2011-10-2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157460B2 (ja) * 2012-05-31 2017-07-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002488B2 (ja) 2012-07-20 2016-10-0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6068059B2 (ja) * 2012-08-30 2017-01-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
JP6062266B2 (ja) 2013-01-30 2017-01-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バスバ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源装置
JP6043660B2 (ja) * 2013-03-15 2016-1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体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この接続構造が用いられた電源装置
DE112014006025T5 (de) 2013-12-25 2016-10-20 Yazaki Corporation Sammelschienenmodul und Batteriepack
DE102014205465A1 (de) * 2014-03-24 2015-09-24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er zur Verbindung von zellenförmigen elektrischen Elementen und Verfahren zur Installation eines solchen Verbinders auf einer Batterieeinheit
JP6426945B2 (ja) 2014-08-27 2018-11-21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6370256B2 (ja) * 2015-04-07 2018-08-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蓄電モジュール
JP6581959B2 (ja) * 2016-12-19 2019-09-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用導体モジュール
JP6717788B2 (ja) * 2017-08-04 2020-07-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体モジュール
JP7199817B2 (ja) * 2018-03-16 2023-01-0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6114A1 (en) * 1998-09-09 2000-03-15 Yazaki Corporation Battery-connecting plate
EP1054461A2 (en) * 1999-05-18 2000-11-22 Yazaki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ion plat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788392A (zh) * 2003-05-15 2006-06-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头连接器块
CN101662035A (zh) * 2008-08-27 2010-03-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源单元
JP2010114025A (ja) * 2008-11-10 2010-05-20 Denso Corp 電池パックの高電圧検出モジュール装置
WO2011111678A1 (ja) * 2010-03-12 2011-09-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モジュール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01730B2 (ja) * 2001-07-31 2007-10-3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源装置
JP5242237B2 (ja) * 2008-05-13 2013-07-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温度検出モジュールの取付構造
JP5416932B2 (ja) * 2008-08-27 2014-02-12 株式会社東芝 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10257750A (ja) * 2009-04-24 2010-11-1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バッテリモジュール、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動車両
JP2011018473A (ja) * 2009-07-07 2011-01-27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電池接続アセンブリ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86114A1 (en) * 1998-09-09 2000-03-15 Yazaki Corporation Battery-connecting plate
EP1054461A2 (en) * 1999-05-18 2000-11-22 Yazaki Corporation Battery connection plat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788392A (zh) * 2003-05-15 2006-06-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头连接器块
CN101662035A (zh) * 2008-08-27 2010-03-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源单元
JP2010114025A (ja) * 2008-11-10 2010-05-20 Denso Corp 電池パックの高電圧検出モジュール装置
WO2011111678A1 (ja) * 2010-03-12 2011-09-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モジュール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7149A (zh) * 2015-10-23 2019-03-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CN109417149B (zh) * 2015-10-23 2021-08-3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US10454080B2 (en) 2016-07-13 2019-10-22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system
CN107871838A (zh) * 2016-09-26 2018-04-0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汇流条模块
US10326181B2 (en) 2016-11-04 2019-06-1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battery system
CN108336284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连接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748511B2 (ja) 2015-07-15
JP2012109196A (ja) 2012-06-07
WO2012053581A1 (ja) 2012-04-26
CN102859754B (zh) 2015-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59754B (zh) 母线模块和具备该母线模块的电源装置
CN102804452B (zh) 电池模块
JP6118306B2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7604507B1 (en) Battery interface assembly
WO2011111676A1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6953060B (zh) 汇流条模块和汇流条模块制造方法
EP2817839B1 (en) Wire arranging device for batteries
JP2016018741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20013655A (ja) 回路体及び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816538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9417149A (zh) 汇流条模块和电池组
CN102810702A (zh) 电压分接部位/温度测量部位与监控单元连接的线路系统
JP6224132B2 (ja) バスバー及びバスバーモジュール
CN103151483A (zh) 电池连接体
US10249406B2 (en) Cable harness
JP6190894B2 (ja) 電線接続構造
US8692418B2 (en) Electric junction box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6043660B2 (ja) 導体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との接続構造及びこの接続構造が用いられた電源装置
JP6518508B2 (ja) 被覆導電部材
EP1378964A2 (en) Circuitry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13080621A (ja) 電池用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08198525A (ja) 電源装置
JP2017010687A (ja)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13302792B (zh) 用于制造电池单体接触导通系统的方法、电池单体接触导通系统以及电池模块
CN114762177B (zh) 线束、蓄电模块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