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48726B -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48726B
CN102848726B CN201210218371.8A CN201210218371A CN102848726B CN 102848726 B CN102848726 B CN 102848726B CN 201210218371 A CN201210218371 A CN 201210218371A CN 102848726 B CN102848726 B CN 102848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shower nozzle
line shower
recording medium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83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48726A (zh
Inventor
矢野健
青山哲也
笠原奖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48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8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48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4872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41J2/155Arrangement thereof for line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ve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fan for blowing or sucking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无法得到良好的光亮性的记录介质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且良好的光亮性图像,并且能够应对大尺寸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行式喷头(1),其向记录介质(10)喷出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且不含有着色剂的聚合性油墨形成基底层;行式喷头(2),其喷出光亮性油墨重叠在基底层上形成光亮性图像;行式喷头(3),其喷出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搬运机构(11)、(12),使记录介质(10)移动;照射部(20),对基底层照射活性化能量线;加热部(30),使光亮性油墨干燥。行式喷头(1)与行式喷头(2)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行式喷头(3)与行式喷头(2)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Description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形成具有光亮性的图像的记录物的需求增高。作为用于记录光亮性图像的方法,以往使用了如下方法,即,在表面平滑的记录介质上压附金属箔的方法;对塑料膜真空蒸镀金属的方法;以及在记录介质上涂布光亮性油墨,进而进行加压加工的方法等。但是,由于这些方法的记录工序繁杂,并且记录介质受限等问题,所以提出了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使用喷墨方式记录光亮性图像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47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利用上述喷墨方式的图像形成,在为不吸收油墨的介质或吸收性极低的介质、或表面粗糙的介质(例如,布帛、普通纸、涂布了粒径大的颜料的介质等)的情况下,存在涂布了的光亮性颜料无法得到充分的平滑性、由于光发生漫反射而无法得到良好的光亮性这种问题。另外,由于必须重新进行含有光亮性颜料的油墨的涂布、进行光亮性基底层的形成,所以也存在难以应对高速化、大尺寸化的需求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行式喷头,其向记录介质喷出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且实质上不含有着色剂的聚合性油墨来形成基底层;第2行式喷头,其向基底层喷出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油墨形成光亮性图像;搬运机构,使记录介质移动;照射部,对基底层照射活性化能量线,其中,第1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第1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以在利用光亮性油墨形成图像的部分,能够利用聚合性油墨预先形成更平滑的基底层。其结果,能够得到光亮性更高的(例如有金属光泽)图像。另外,由于喷墨头由行式喷头构成,所以可以提供能够应对大尺寸且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良好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第3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第3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进一步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所以能够重叠在具有光亮性的基底层上形成着色油墨的图像。其结果,能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彩色金属图像等)。另外,由于喷墨头由行式喷头构成,所以可以提供能够应对大尺寸且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3]在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第4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第4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以能够向记录介质先喷出含有粒度较粗的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再重叠在其上来形成聚合性油墨的层。其结果,能够形成更平滑地形成的基底层。而且能够在层上形成光亮性油墨的图像,所以光亮性颜料能够平滑地排列、发挥高光泽(光亮性)。因此,可以提供能够应对大尺寸且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4]在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第3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第4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第3行式喷头与应用例1中的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第4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因此,能够重叠在具有光亮性的基底层上形成着色油墨的图像。例如,当提高亮度等,基底油墨使用含有粒度较粗的白色系颜料的白色系油墨等时,也能够形成具有光亮性的基底层,其结果,能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高亮度的光亮性彩色图像(彩色金属图像等)。另外,由于喷墨头由行式喷头构成,所以可以提供能够应对大尺寸且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的、亮度高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5]在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第3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第4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从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依次配置有第3、第1、第2、第4行式喷头,所以能够向记录介质依次喷出着色油墨、聚合性油墨、光亮性油墨、基底油墨。其结果,例如,在基底油墨使用白色系油墨,在具有透明性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时,能够形成如下的图像:从图像形成面的里侧,也就是透明的记录介质的一侧能够看到高精细的、良好的高亮度的光亮性彩色图像。
[应用例6]在应用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中,进一步具备: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第3行式喷头和第4行式喷头能够相互替换地构成,能够实现如下的第1配置和第2配置:所述1配置中,第3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第4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述第2配置中,第3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第4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第3行式喷头和第4行式喷头能够相互替换,所以能够提供应用例4和应用例5的构成可替换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7]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光亮性油墨是水系或溶剂系油墨。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光亮性油墨是水系或溶剂系油墨,所以能够提供光亮性颜料的分散稳定、且能够形成更优异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8]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加热部,加热部隔着记录介质配置在与第2行式喷头对置的位置、或者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加热部隔着记录介质配置在与第2行式喷头对置的位置、或者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所以向记录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时,或者在喷出后,能够使在图像形成部分残留的溶剂干燥。其结果,能够提供可形成更优异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9]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着色油墨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所述喷墨记录装置进一步具备一个以上的第3行式喷头和一个以上的照射部,进一步具备的一个以上的第3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照射部不配置在第2行式喷头和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第3或第4行式喷头之间,照射部与第3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本应用例,每次喷出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的着色油墨时,通过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照射部照射的活性化能量线能够使着色油墨硬化。其结果,可以提供一种在重叠喷出着色油墨的情况等时能够形成无渗色的良好的图像且能够形成更优异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应用例10]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能够与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对应地改变搬运机构所致的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能够与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对应地改变搬运机构所致的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所以能够进行图像形成时间的优化。具体而言,形成光亮性图像时,必须使形成该基底层的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干燥到必要充分的程度。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多时,通过使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减慢,能够增多活性化能量线的照射量或加热部的热量,能够使聚合性油墨充分硬化,或使光亮性油墨充分干燥。另一方面,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少时,由于能够加快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所以能够进行图像形成时间的优化。
[应用例11]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第1行式喷头和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1,将第2行式喷头和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2时,照射部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照射部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所以能够降低第1行式喷头的喷嘴的堵塞。具体而言,由于从照射部照射的活性化能量线的反射或漏泄等的折回,有时附着在第1行式喷头的喷嘴部的聚合性油墨硬化。通过将照射部配置在成为离开第1行式喷头的R1>R2的关系的位置,能够降低由附着在喷嘴部的聚合性油墨的硬化导致的喷嘴的堵塞。
[应用例12]在上述应用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将第1行式喷头和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1,将第2行式喷头和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2时,照射部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
根据本应用例,由于照射部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所以能够降低第2行式喷头的喷嘴的堵塞。具体而言,由于照射部的发热,有时附着在第2行式喷头的喷嘴部的光亮性油墨硬化。通过将照射部配置在成为离开第2行式喷头的R1<R2的关系的位置,能够降低由附着在喷嘴部的光亮性油墨的硬化导致的喷嘴的堵塞。
[应用例13]本应用例的记录物,其特征在于,利用包括上述中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而成。
根据本应用例,通过利用包含上述中记载的喷墨记录装置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的记录物,能够提供具有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的大尺寸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构成事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简图。
图2(a)、(b)是说明构成事例2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简图。
图3是说明构成事例3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简图。
图4是说明构成事例4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简图。
图5是说明构成事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的简图。
符号说明
1~7…行式喷头,10…记录介质,11、12…搬运机构,13…导轨,20…照射部,30…加热部,100、200、201、300、400、500…喷墨记录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将本发明具体化了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记录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的记录是通过利用喷墨式记录头,喷出油墨并使其附着在记录介质上而进行的。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是使用该记录头向记录介质上喷出油墨并使其附着在记录介质上而形成点群的喷墨记录装置。另外,该喷墨记录装置没有特别限定,但能够在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μm以上的记录介质、布帛、普通纸、或者表面形成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颜料层的记录介质等上高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
应予说明,图像是指包含文字或符号的视觉信息。
1.1.喷墨式记录头
作为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记录头的方式,例如,可使用如下方式:用放置在喷嘴和喷嘴的前方的加速电极间的强电场使油墨成液滴状从喷嘴连续喷射,在油墨滴飞行期间由偏转电极赋予印刷信息信号来记录的方式;或者不偏转油墨滴而根据印刷信息信号喷射的方式(静电吸引方式);用小型泵对油墨施加压力,用晶体振荡器等使喷嘴机械振动,由此强制地喷射油墨滴的方式;利用压电元件根据印刷信息信号对油墨施加压力,喷射、记录油墨滴的方式(压电方式);根据印刷信息信号用微小电极使油墨加热发泡,喷射、记录油墨滴的方式(热发泡方式)等。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是使用上述记录头的方法中的任一个,或者不限于上述方法,只要是使油墨成液滴状喷射,在记录介质上形成点群进行记录的方法即可。
1.2.喷墨式记录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装置具备喷墨式记录头、装置主体、搬运机构、油墨收纳容器、照射部、加热部、控制板等。
喷墨式记录头由能够应对记录的高速化、大尺寸化的行式喷头构成。行式喷头是长度与印刷用纸等记录介质的宽度几乎相同的喷出头,在喷出头呈线状配置多个喷出喷嘴。通过固定行式喷头一边移动记录介质一边在记录介质上进行油墨的喷出来进行记录。油墨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应予说明,行式喷头是表示沿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记录头的记录装置中的1个喷头。应予说明,优选行式喷头被固定,但也可以可扫描地构成。
搬运机构控制装置主体内的记录介质的移动。
油墨收纳容器中收容了可全彩色印刷的油墨、聚合性油墨、光亮性油墨、白色系油墨等油墨组。
照射部具有照射用于使喷出到记录介质上的聚合性油墨聚合、硬化的活性化能量线的功能。
加热部具有通过对喷出到记录介质上的油墨进行加热使其干燥的功能。
控制板进行油墨喷出的控制以及搬运机构、照射部、加热部的控制等。
应予说明,关于本发明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具体的构成事例、油墨组,在之后说明。
2.记录介质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方法中使用的记录介质的例子,例如,可使用涂料纸、美术纸、铸涂纸等表面加工纸,以及不论透明、不透明的氯乙烯片、PET膜等树脂膜。应予说明,记录介质不限于这些,也可以是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μm以上的记录介质、布帛、普通纸、或者表面形成含有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以下,称为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颜料层的记录介质等。
2.1.关于油墨吸收性
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是指不具备油墨的接受层或缺乏油墨的接受层的记录介质。进一步定量而言,是表示在布里斯托(Bristow)法中记录面从开始接触到30msec1/2为止的吸水量为10mL/m2以下的记录介质。该Bristow法是作为短时间测定液体吸收量的方法中最普及的方法,也被日本制浆造纸技术协会(JAPANTAPPI)采用。试验方法的详细内容在“JAPANTAPPI纸浆试验方法2000年版”的标准No.51“纸和板纸-液体吸收性试验方法-布里斯托法”中叙述。
2.2.油墨非吸收性记录介质
作为油墨非吸收性记录介质,例如,可举出喷墨记录用的未进行表面处理的(即,实质上不具有油墨接受层)塑料膜(介质)、在纸等基材上涂布有塑料的记录介质、粘合有塑料膜的记录介质、玻璃、金属等。作为这里所说的塑料,可举出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等。
2.3.油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
作为油墨低吸收性记录介质可举出涂布纸,作为涂布纸,可举出轻涂纸、美术纸、涂料纸、亚光纸、铸涂纸等记录本纸(印刷本纸)等。
涂布纸是在表面涂布涂料,提高美感和平滑度的纸。涂料是将滑石、叶蜡石、粘土(高岭土)、氧化钛、碳酸镁、碳酸钙等颜料和淀粉等粘合剂混合而制作的。涂料在纸的制造工序中使用涂布机来进行涂布。对于涂布机,有通过与抄纸机联机而将抄纸、涂布作为1个工序的机上式,和作为与抄纸不同工序的机外式。涂布纸主要用于记录,在日本经济产业部的“生产动态统计分类”中分类成印刷用涂布纸。
轻涂纸是指涂料的涂布量为12g/m2以下的记录用纸。
美术纸是指在高级记录用纸(优质纸、化学纸浆使用率为100%的纸)上涂布了涂布量为40g/m2左右的涂料的记录用纸。
涂料纸是指涂布了涂布量为20g/m2~40g/m2左右的涂料的记录用纸。
铸涂纸是指通过将美术纸或涂料纸用称为铸涂鼓的机器在表面施加压力,进行精加工以使得光泽和记录效果变得更高的记录用纸。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涂布量是指记录用纸的两面的涂布值的总计值。
2.4.表面粗糙度
对于记录介质,喷出光亮性油墨的一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20μm~100μm。
应予说明,算术平均粗糙度Ra例如可使用表面粗糙度计、光干涉型显微镜进行测定,作为具体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定装置,有阶差·表面粗糙度·微细形状测定装置P-15(KLA-Tencor公司制)等。
作为具有上述粗糙面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举出优质纸“55PW8R”、XeroxP(FujiXerox公司制;算术平均粗糙度Ra=29.2μm)、普通·绘图纸黑卡纸(Tochiman(株)公司制;算术平均粗糙度Ra=30.2μm)、和特级纸(SeikoEpson株式会社制;Ra=36.6μm)、B楞型瓦楞纸板(Rengo公司制;算术平均粗糙度Ra=39.9μm)等。
2.5.布帛
作为布帛,可举出棉、麻、人造纤维、醋酸纤维、丝绸、羊毛、尼龙纤维或聚酯纤维或者由它们中的2种以上的混纺构成的布帛等。
2.6.普通纸
普通纸是指在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复印机等记录中广泛使用的用纸,例如作为商品名可举出表示为“普通纸”的用纸、以“普通纸”这种称呼而被识别的用纸等,是主要由纤维素纤维等构成、实质上没有设置聚氨酯树脂等树脂形成的膨润层或二氧化硅、氧化铝等无机粒子形成的空隙层的用纸。作为普通纸的代表例,可举出两面优质普通纸<再生纸>(SeikoEpson株式会社制)、XeroxP(FujiXerox公司制)、佳能普通纸·白色(Canon株式会社制)、画彩精加工普通纸(Fujifilm株式会社制)、BROTHER专用A4优质普通纸(Brother株式会社制)、KOKUYOKB用纸(共用纸)(Kokuyo株式会社制)等。
2.7.颜料层
本实施方式中颜料层是指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颜料层。这样含有平均粒径大的颜料的颜料层,表面变得不平滑,记录光亮性油墨时无法得到良好的光泽度。另外,本实施方式即便在平均粒径大时也能良好地发挥效果,平均粒径也可以为250nm以上或300nm以上。应予说明,对颜料层记录光亮性油墨时,形成有颜料层的记录介质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Epson纯正照相用纸<光泽>(SeikoEpson株式会社制)这样的平滑性、吸收性高的记录介质。另外,颜料可以是公知的青色颜料、品红色颜料、黄色颜料、黑色颜料等中任一种,但作为优选例可举出后述的白色系颜料。
3.油墨组
接着,对上述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使用的油墨组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用的油墨组是使用喷墨记录装置对上述那样特定的记录介质记录具有光亮性的图像所使用的油墨组,至少具备聚合性油墨和光亮性油墨。
应予说明,可以成为分别单独具备或具备多种上述各油墨的油墨组,也可以成为进一步具备含有一种或多种其它油墨的油墨的油墨组。作为可在油墨组中具备的其它油墨,可举出青色、品红色、黄色、淡青色、淡品红色、暗黄色、红色、绿色、蓝色、橙色、紫色等彩色油墨(着色油墨),黑色油墨、淡黑色油墨等。
3.1.聚合性油墨
本实施方式中的聚合性油墨至少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单体等聚合性化合物和聚合引发剂,通过由能量线的照射引起聚合反应而进行硬化。另外,聚合性油墨实质上不含有着色剂。作为着色剂,可举出公知的染料、颜料,例如属于美国专利申请2010/0086690、美国专利申请2005/0235870、WO2011/027842中记载的着色剂。
应予说明,“实质上不含有”是指例如,油墨中不含有0.1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不含有0.05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不含有0.01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不含有0.005质量%以上,最优选不含有0.001质量%以上。
以下,对构成油墨的各成分进行详细说明。应予说明,聚合性油墨可以是含有30质量%以上、优选50质量%以上的水的水系聚合性油墨。
3.1.1.聚合性化合物
聚合性油墨中使用的聚合性化合物只要是通过后述的聚合引发剂的作用在照射紫外线等能量线时进行聚合、固化的化合物,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具有单官能团、2官能团、以及3官能团以上的多官能团的各种单体和低聚物。
作为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衣康酸、巴豆酸、异巴豆酸和马来酸等不饱和羧酸及它们的盐或酯、氨基甲酸酯、酰胺及其酸酐、丙烯腈、苯乙烯、各种不饱和聚酯、不饱和聚醚、不饱和聚酰胺、以及不饱和氨基甲酸酯。另外,作为低聚物,例如,可举出直链丙烯酸低聚物等由上述单体形成的低聚物、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脂肪族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芳香族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聚酯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作为其它单官能单体或多官能单体,可以含有N-乙烯基化合物。作为N-乙烯基化合物,可举出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乙酰胺、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己内酰胺、丙烯酰吗啉,以及它们的衍生物等。
作为单体,上述列举的化合物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的酯,即(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中,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十八烷基酯、2-乙基己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丁基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乙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氧基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乙烯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内酯改性可挠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中,作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9-壬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羟甲基-三环癸烷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EO(环氧乙烷)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的PO(环氧丙烷)加成物二甲基丙烯酸酯、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以及聚四亚甲基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中,作为3官能以上的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EO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甲基丙烯酸酯、甘油丙氧基三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乙氧基四甲基丙烯酸酯、以及己内酰胺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
它们中,从硬化时的涂膜的伸长性高且是低粘度,所以容易得到喷墨记录时的射出稳定性这种观点考虑,作为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含有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此外,从增加涂膜的硬度这种观点考虑,更加优选并用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上述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进而,优选上述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具有选自芳香环骨架、饱和脂环骨架和不饱和脂环骨架中的1种以上的骨架。上述聚合性化合物是具有上述骨架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由此能够降低油墨的粘度。
作为具有芳香环骨架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另外,作为具有饱和脂环骨架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环己酯和甲基丙烯酸二环戊基酯。另外,作为具有不饱和脂环骨架的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乙基酯。
聚合性油墨中的聚合性化合物的量优选含有5质量%以上。另外,如果是水系聚合性油墨,则优选为5质量%~50质量%,非水系聚合性油墨时含有聚合性化合物50质量%以上,优选含有70质量%以上。通过满足这些条件从而成为良好的聚合性油墨。
3.1.2.聚合引发剂
油墨中含有的聚合引发剂只要利用紫外线等活性能量线的能量生成自由基或阳离子等活性种,引发上述聚合性化合物的聚合,就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自由基聚合引发剂、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其中优选使用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
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举出芳香族酮类、酰基膦化合物、芳香族盐化合物、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合物、六芳基联咪唑化合物、酮肟酯化合物、硼酸酯化合物、吖嗪(Azinium)化合物、金属茂化合物、活性酯化合物、具有碳卤键的化合物、以及烷基胺化合物。
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具体例,可举出苯乙酮、苯乙酮苄基缩酮(アセトフエノンベンジルケタ一ル)、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呫吨酮、芴酮、苯甲醛、芴、蒽醌、三苯胺、咔唑、3-甲基苯乙酮、4-氯二苯甲酮、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4,4'-二氨基二苯甲酮、米蚩酮、苯偶姻丙醚、苯偶姻乙醚、苯偶酰二甲基缩酮、1-(4-异丙基苯基)-2-羟基-2-甲基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噻吨酮、二乙基噻吨酮、2-异丙基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2,4-二乙基噻吨酮、以及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
作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IRGACURE651(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IRGACURE184(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DAROCUR1173(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IRGACURE2959(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IRGACURE127(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IRGACURE907(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丙烷-1-酮)、IRGACURE369(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基苯基)-丁酮-1)、IRGACURE379(2-(二甲基氨基)-2-[(4-甲基苯基)甲基]-1-[4-(4-吗啉基)苯基]-1-丁酮)、DAROCURTPO(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IRGACURE819(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IRGACURE784(双(η5-2,4-环戊二烯-1-基)-双(2,6-二氟-3-(1H-吡咯-1-基)-苯基)钛)、IRGACUREOXE01(1.2-辛二酮,1-[4-(苯硫基)-,2-(O-苯甲酰肟)])、IRGACUREOXE02(乙酮,1-[9-乙基-6-(2-甲基苯甲酰基)-9H-咔唑-3-基]-,1-(O-乙酰基肟))、IRGACURE754(羟基苯乙酸、2-[2-氧-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基酯和羟基苯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基酯的混合物)(以上,BASF公司制)、DETX-S(2,4-二乙基噻吨酮)(日本化药公司(NipponKayakuCo.,Ltd.)制)、LucirinTPO、LR8893、LR8970(以上,BASF公司制)、以及UBECRYLP36(UCB公司制)等。
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应予说明,通过使用活性能量线聚合性的化合物作为上述的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以省略添加聚合引发剂,但使用聚合引发剂能够容易调节聚合的引发,所以优选。
3.1.3.水、溶剂
聚合性油墨可以含有水或有机溶剂。
3.1.4.其它成分
聚合性油墨可以含有除上述举出的成分以外的成分。例如,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也可以含有树脂成分等。
作为表面活性剂,例如作为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聚酯改性有机硅、聚醚改性有机硅,特别优选使用聚醚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聚酯改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具体例,可举出BYK-347、BYK-348、BYK-349、BYK-UV3500、3510、3530、3570(均可从BYKJapanKK得到)。
另外,可以添加阻聚剂。通过添加阻聚剂,提高油墨的保存稳定性。作为阻聚剂,例如,可以使用受阻胺系阻聚剂的IRGASTABUV-10、和受阻酚系阻聚剂的IRGASTABUV-22(以上,可从CibaInc.得到)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油墨可以含有聚合促进剂、润滑剂、渗透促进剂、和湿润剂(保湿剂)、以及其它添加剂。作为其它添加剂,例如可举出定影剂、防霉剂、防腐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螯合剂、pH调节剂、和增稠剂。
3.2.光亮性油墨
光亮性油墨含有光亮性颜料,可以是含有水50质量%以上的水系油墨,或可以是含有水低于50质量%的非水系油墨。非水系时,可以是含有50质量%以上的有机溶剂的溶剂系油墨。以下,将水系油墨的情况作为具体例说明各成分。作为光亮性油墨中含有的光亮性颜料,在能够通过喷墨记录方法喷出该油墨的液滴的范围内,可以使用任意的光亮性颜料。在光亮性油墨附着在树脂油墨的层上时,光亮性颜料具有赋予光亮性的功能,并且,能够对附着物赋予光亮性。作为这样的光亮性颜料,可举出珠光颜料、金属粒子。作为珠光颜料的代表例,可举出二氧化钛被覆云母、鱼鳞箔、氧氯化铋等具有珍珠光泽或干涉光泽的颜料。另一方面,作为金属粒子,可举出铝、银、金、铂、镍、铬、锡、锌、铟、钛、铜等粒子,可以使用选自它们的单质或者它们的合金及它们的混合物中的1种。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亮性颜料,从光泽度(光亮性)高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银,或者从成本的观点考虑优选使用铝。作为铝,可以优选使用美国专利7828888中记载的铝。以下,使用银油墨作为光亮性油墨的具体例进行说明。
3.2.1.银粒子
本实施方式的银油墨含有银粒子。银油墨通过含有银粒子(特别是通过同时含有满足规定条件的蜡),能够形成具有优异的金属光泽的图像。另外,由于银在各种金属中是白色度高的金属,所以通过与其它颜色的油墨重叠,能够显现出金色、铜色等各种金属色。
银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100nm,更优选为20nm~65nm。由此,能够使利用银油墨形成的图像的光泽感(光亮性)和耐擦性特别优异。另外,能够使利用喷墨方式的油墨的喷出稳定性(着落位置精度、喷出量的稳定性等)特别优异,能够长时间更可靠地形成所希望的画质的图像。应予说明,“平均粒径”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是指与上述同样体积基准的平均粒径。平均粒径可以利用以激光衍射散射法作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进行测定。作为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可使用以动态光散射法作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仪(例如,“MICROTRACUPA”日机装株式会社制)。
银油墨中的银粒子的含有率优选为0.5质量%~30质量%,更优选为5.0质量%~15质量%。由此,能够使油墨基于喷墨方式的喷出稳定性、油墨的保存稳定性特别优异。另外,制成记录物时的记录介质上的银粒子的密度(单位面积的含量)从低到高,能够在广泛的密度范围实现良好的画质、耐擦性。
银粒子可以用任何方法制备,例如可以准备含有银离子的溶液,将该银离子还原,由此可以适当地形成。
3.2.2.树脂
银油墨可以含有树脂,通过含有树脂,提高定影性、耐擦性。作为树脂,可举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基丙烯酸、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丁二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氯丁二烯共聚物、氟树脂、偏氟乙烯、聚烯烃树脂、纤维素、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聚丙烯酸异丁酯、聚丙烯腈、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缩醛、聚酰胺、松香系树脂、聚乙烯、聚碳酸酯、偏氯乙烯树脂、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物、氯乙烯树脂、聚氨酯、松香酯、石蜡、聚乙烯蜡、巴西棕榈蜡等,但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3.2.3.聚合性化合物
光亮性油墨可以含有上述聚合性化合物。也就是说,光亮性油墨可以是利用活性能量线进行硬化的油墨。
另一方面,优选光亮性油墨实质上不含有聚合性化合物。此时的“实质上不含有”是指例如,油墨中不含有5质量%以上,更加优选不含有1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不含有0.1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不含有0.01质量%以上,最优选不含有0.001质量%以上。
光亮性颜料与现有使用的青色、品红色等彩色颜料相比,存在难以适用于聚合性油墨的问题。充分考虑将来解决了课题的情况,本实施方式不限于实质上不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的光亮性油墨,但例如,美国专利7828888中记载的金属颜料,存在在聚合性油墨中被氧化难以发挥良好的光泽度这种问题。另外,聚合性化合物硬化时,存在金属颜料不能良好地排列无法良好地得到光亮性这种问题。因此,优选光亮性油墨实质上不含有聚合性化合物。
3.2.4.多元醇
优选光亮性油墨含有多元醇。将光亮性油墨适用于喷墨式记录装置时,多元醇能够抑制油墨的干燥、防止油墨在喷墨式记录头部分引起的堵塞。
作为多元醇,例如,可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1,2,6-己三醇、硫代乙二醇(チオグリコ一ル)、己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1,2-丁二醇、1,2-戊二醇、1,2-己二醇、1,2-庚二醇、1,2-辛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等。其中,优选碳原子数为4~8的链烷二醇,更优选碳原子数为6~8的链烷二醇。由此,能够使对记录介质的渗透性特别高。油墨中的多元醇的含有率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0.1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5质量%~10质量%。
上述的多元醇中,优选油墨含有1,2-己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由此,能够使油墨中的银粒子的分散稳定性特别优异,能够使油墨的保存稳定性特别优异,并且能够使油墨的喷出稳定性特别优异。
3.2.5.二元醇醚
优选光亮性油墨含有二元醇醚。通过含有二元醇醚,能够提高对记录介质等的被记录面的润湿性,提高油墨的渗透性。
作为二元醇醚,可举出乙二醇单甲基醚、乙二醇单乙基醚、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乙二醇单甲基醚、二乙二醇单乙基醚、二乙二醇单丁基醚、二丙二醇单甲基醚、二丙二醇单乙基醚、三乙二醇单甲基醚、三乙二醇单丁基醚、三丙二醇单甲基醚等多元醇的低级烷基醚。其中,如果使用三乙二醇单丁基醚,则能够得到良好的记录品质。油墨中的二元醇醚的含有率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2质量%~20质量%,更优选为0.3质量%~10质量%。
3.2.6.表面活性剂
光亮性油墨可以优选使用阴离子性、非离子性、阳离子性、两性的表面活性剂。其中,优选含有氟系表面活性剂、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特别是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或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对记录介质等的被记录面的润湿性,提高油墨的渗透性。
作为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举出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3,6-二甲基-4-辛炔-3,6-二醇、3,5-二甲基-1-己炔-3-醇、2,4-二甲基-5-己炔-3-醇等。另外,炔二醇系表面活性剂可以利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OLFINEE1010、STG、Y(以上,日信化学公司制),SURFYNOL104、82、465、485、TG(以上,AirProductsandChemicalsInc.制)。
作为聚硅氧烷系表面活性剂,可以利用市售品,例如,可举出BYK-347、BYK-348、BYK-349(BYKJapanKK公司制)等。
另外,本发明的油墨可以含有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其它表面活性剂。
油墨中的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有率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01质量%~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05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0.1质量%~1.0质量%。
3.2.7.其它成分
光亮性油墨可以含有除上述以外的成分(其它成分)。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举出pH调节剂、渗透剂、有机粘合剂、脲系化合物、烷醇胺(三乙醇胺等)等干燥抑制剂、硫脲等。
3.3.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油墨(基底油墨)
本油墨是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油墨。作为颜料,具体而言,可举出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对应这些,例如,可使用白色系颜料、炭黑、不溶性偶氮颜料、缩合偶氮颜料、偶氮色淀、螯合偶氮颜料等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苝及紫环酮颜料、蒽醌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烷颜料、硫靛颜料、异吲哚啉酮颜料、喹呔酮颜料等多环式颜料,染料螯合物、染色色淀、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苯胺黑、日光荧光颜料等。上述颜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作为颜料,优选白色系颜料。应予说明,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以激光衍射散射法作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进行测定。作为粒度分布测定装置,例如,可以使用以动态光散射法作为测定原理的粒度分布仪(例如,“MICROTRACUPA”日机装株式会社制)。
作为油墨中添加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构成。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与光亮性油墨组合物中使用的物质是相同的。
3.3.1.白色系颜料
白色系颜料是指例如能够记录社会上普遍称呼为“白”的颜色的颜料,也包含微量着色的颜料。另外,含有该颜料的油墨也包含以“白色系油墨(ink),白油墨(ink)”等之类的名称称呼的颜料。另外,含有该颜料的油墨包含以下颜料:使用分光光度计Spectrolino(商品名,GretagMacbeth公司制),将测定条件设定为D50光源、观测视野为2°、浓度为DINNB、白色基准为Abs、滤光器为No、测定模式为Reflectance,测定记录于爱普生纯正照片用纸<光泽>(SeikoEpsonCorporation制)上的油墨的亮度(L*)和色度(a*、b*)时,显示出70≤L*≤100、-4.5≤a*≤2、-6≤b*≤2.5的范围。
作为白色系颜料,例如,可举出二氧化钛、氧化锌、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粒子或具有中空结构的粒子。其中,从白色度优异这种观点考虑,优选使用将二氧化钛制成粉末状的二氧化钛粒子。
另外,使用金属氧化物粒子时,其平均粒径d50(体积基准),优选为250nm~440nm。由此,能够记录具有良好的白色度的层。
作为二氧化钛粒子,可以使用市售的二氧化钛粒子,例如,可举出超微粒氧化钛TTO系列(株式会社石原产业制)、微粒氧化钛(Tayca株式会社制)、NanoTek(R)Slurry(CI化成株式会社制)等。
白色系颜料中也含有具有中空结构的粒子。作为具有中空结构的粒子,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粒子。例如,可以优选使用美国专利第4880465号等说明书中记载的粒子。另外,具有中空结构的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粒子可以使用市售的粒子。作为市售品有sx866系列(JSR株式会社制)等。具有中空结构的粒子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0nm~1μm。
作为白色系油墨中使用的添加剂,可以优选使用上述光亮性油墨中记载的添加剂。
3.4.着色油墨
着色油墨是含有颜料或染料作为着色剂的油墨。染料和颜料可以优选使用美国专利申请2010/0086690、美国专利申请2005/0235870、WO2011/027842中记载的染料和颜料等。更加优选着色油墨含有颜料。作为颜料,从耐光性、耐候性、耐气体性等保存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有机颜料。
具体而言,可使用不溶性偶氮颜料、缩合偶氮颜料、偶氮色淀、螯合偶氮颜料等偶氮颜料,酞菁颜料、苝及紫环酮颜料、蒽醌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烷颜料、硫靛颜料、异吲哚啉酮颜料、喹呔酮颜料等多环式颜料,染料螯合物、染色色淀、硝基颜料、亚硝基颜料、苯胺黑、日光荧光颜料等。上述颜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着色油墨中使用的添加剂,可以优选使用上述光亮性油墨中记载的添加剂。
4.喷墨记录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喷墨记录是通过使用上述喷墨记录装置,喷出上述油墨组的油墨组合物,附着在上述记录介质上来进行。以下,对记录的各工序进行说明。
4.1.基底层形成工序
基底层形成工序是将聚合性油墨赋予到规定的记录介质或颜料层,形成基底层的工序。采用喷墨记录方法,在图像记录需要的任意位置(赋予光亮性油墨的部位)选择性地形成基底层。该基底层作为光亮性油墨的接受层发挥功能,光亮性油墨中的溶剂渗透到基底层,从而使光亮性颜料在记录介质上平坦地取向。聚合性油墨的液滴重量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ng~20ng,基底层的平均膜厚优选为0.1μm~30μm,更优选为1μm~15μm。由此,能够形成具有更优异的光亮性的图像。
4.2.照射工序
照射工序通过对如上述那样形成的基底层照射活性能量线而使基底层硬化。作为活性能量线,只要能够利用该照射赋予可由聚合引发剂产生引发种的能量就没有特别限制,广泛地包含α射线、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线、电子束等。其中,从硬化感度和装置获得容易性的观点考虑,作为活性能量线,优选紫外线和电子束,特别优选紫外线。通过具有这样的工序,能够使基底层作为油墨接受层的功能更优异,能够更加提高形成的图像对记录介质的密合性。
基底层的照射工序,作为照射活性能量线的光源可以使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发光二极管(LED:LightEmittingDiode)等。通过控制作为优选方式使用的LED的输入电流的大小,能够容易地改变照射能量。
基底层的照射工序中的照射源,优选在350nm~450nm的范围,更优选在380nm~450nm的范围具有峰值波长。LED如果在上述范围内具有峰值波长,则能够得到成本降低这种有利的效果。
对硬化的照射能量没有限制,根据油墨组成而不同,作为紫外线照射能量优选为10000mJ/cm2以下,更优选为100~1000mJ/cm2
4.3.记录工序
本工序中,使用上述喷墨装置,在基底层上喷出光亮性油墨的液滴并附着于记录介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另外,根据需要,喷出着色油墨、黑色油墨、淡黑色油墨等,形成图像。由此得到记录物。
图像的膜厚优选为0.02~10μm,更优选为0.05~5μm。如果光亮性层的膜厚低于0.02μm,则有时无法在记录面得到光亮性。
4.4.加热工序
基底层形成工序之后,可以具备适当加热工序(加热部)。作为进行加热的方法,只要是促进油墨中存在的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的方法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加热工序中使用的方法,可举出对被记录介质加热的方法、对被记录介质上的油墨吹风的方法、进而组合它们的方法等。具体而言,优选使用强制空气加热、辐射加热、传导加热、高频干燥、微波干燥等。加热工序中赋予热时的记录介质表面的温度范围只要能够促进油墨中存在的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就没有特别限制,40℃以上时能得到该效果,优选为40℃~130℃,更优选为40℃~110℃的范围。应予说明“温度”是指油墨接触的被记录介质表面的温度。
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加热工序时,优选光亮性油墨组合物是实质上不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的水系油墨或溶剂系油墨。光亮性油墨是水系或溶剂系油墨时,即便对聚合性油墨照射活性能量线,水系或者溶剂系油墨也不干燥、固化或硬化。此时,即便被聚合性油墨的层吸收时,在记录速度优先的情况下,有时必须以光亮性油墨不能充分干燥、固化、硬化的状态搬运记录介质。因此,通过设置加热工序,能够补充干燥、固化或硬化,成为更加良好的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另外,设置加热工序时,也优选聚合性油墨是水系聚合性油墨,近年来从环境的观点考虑,一直在进行水系聚合性油墨的开发。对于这样的油墨的情况,如果仅照射活性能量线则有时无法得到良好的干燥、固化、硬化的效果,通过设置加热工序,能够提供更加良好的记录装置、记录方法。
5.实施例
以下,通过几个实施例具体地说明本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例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5.1.油墨的制备
5.1.1.聚合性油墨的制备
聚合性油墨按表1中记载的组成混合光聚合引发剂、聚合性化合物、阻聚剂、以及表面活性剂进行制备。应予说明,使用IRGASTABUV-22(Ciba公司制)作为阻聚剂,使用BYK-UV3500(BYKJapanKK制)作为表面活性剂。
表1
5.1.2.光亮性油墨的制备
光亮性油墨如下进行制备。
首先,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重均分子量10000)在70℃的条件下加热15小时,其后在室温冷却。将1000g该PVP添加到500ml乙二醇溶液制备PVP溶液。向另一个容器中加入500ml乙二醇,加入128g硝酸银用电磁搅拌器充分搅拌制备硝酸银溶液。将PVP溶液在120℃的条件下边使用顶置式搅拌机搅拌,边添加硝酸银溶液加热约80分钟进行反应。然后在室温冷却。将得到的溶液用离心分离机在2200rpm的条件下进行10分钟离心分离。其后,取出分离出来的银粒子,为了除去剩余的PVP,添加到500ml乙醇溶液中。然后,再进行离心分离,取出银粒子。进而,将取出的银粒子用真空干燥机在35℃、1.3Pa的条件下干燥。在上述制造的10质量%的银粒子中添加10质量%的丙二醇、5质量%的1,2-己二醇、5质量%的2-吡咯烷酮、1质量%的有机硅系表面活性剂(BYK-348),进一步添加作为剩余部分的离子交换水,形成光亮性油墨。
5.1.3.白色系油墨的制备
白色系油墨按二氧化钛(体积平均粒径330nm)(NanoTek(R)_Slurry:CI化成株式会社制)为10质量%、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为2质量%、1,2-己二醇为5质量%、甘油为10质量%、三乙醇胺为0.9质量%、BYK-348(BYKJapanKK株式会社)为0.5质量%、离子交换水为剩余部分来制备。
5.2.喷墨记录装置的构成
接着,参照附图对上述喷墨记录装置的具体的构成事例进行说明。以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不限定本发明。应予说明,以下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说明,有时以与实际不同的尺度记载。
5.2.1.构成事例1
图1是说明构成事例1的喷墨记录装置100的简图。
喷墨记录装置100是采用喷墨记录方法在记录介质10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喷墨记录装置100具备作为第1~第3行式喷头的行式喷头1~3、搬运机构11、12、导轨13、照射部20、加热部30等,与控制板、油墨收纳容器等共同构成装置主体(控制板、油墨收纳容器、装置主体未图示)。
记录介质10通过搬运机构11、12,被支撑于导轨13地在装置主体内部移动。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图1所示的X方向)的上游侧具备搬运机构11,在下游侧具备搬运机构12。应予说明,搬运机构的设置不限于上游、下游两个位置,并且记录介质的移动也不限于沿直线状(平面状)一个方向。例如,在搬运机构设置弯曲部,搬运路线可以构成为曲线状(曲面状)。因此,X方向不是表示直线方向,而是表示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
行式喷头1~3各自具备成线状配置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多个喷出喷嘴。行式喷头1、2、3,沿着从记录介质10移动的上游侧到下游侧的方向(X方向)依次配置有行式喷头1、2、3。
行式喷头1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聚合性油墨。
行式喷头2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光亮性油墨。
行式喷头3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着色油墨。
照射部20设置在行式喷头1和行式喷头2之间,对行式喷头1喷出的聚合性油墨照射活性化能量线。对于照射部20,使用发光二极管(例如,波长395nmUVLED)。另外,对于行式喷头1和照射部20的间隔R1、行式喷头2和照射部20的间隔R2,没有特别限定,但是照射部20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
应予说明,构成照射部20的照射装置主体的位置不一定必须设置在行式喷头1和行式喷头2之间,对行式喷头1喷出的聚合性油墨照射活性化能量线,该照射的部分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即可。
加热部30不是本申请发明中必需的构成,设置在行式喷头2和行式喷头3之间,具有加热行式喷头2喷出的光亮性油墨且促进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的功能。
应予说明,构成加热部30的加热装置主体的位置不一定必须设置在行式喷头2和行式喷头3之间,例如,可以附带在与行式喷头2对置的滚筒上。也就是说,加热的部分配置在能够加热行式喷头2喷出的光亮性油墨且促进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的位置即可。
控制板进行油墨喷出的控制和搬运机构11、12、照射部20、加热部30的控制等。另外,控制板能够与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对应地改变搬运机构11、12所致的记录介质10的移动速度。具体而言,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多时,减慢记录介质10的移动速度,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少时,加快记录介质10的移动速度。另外,在不喷出和喷出光亮性油墨的情况下,喷出时可以以低速移动记录介质。此时,光亮性油墨是所谓的水系、溶剂系的情况下,很多时候该油墨不像聚合性油墨干燥(硬化)快,考虑该干燥时间也可以减慢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
根据该构成,由于行式喷头1与行式喷头2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以在形成光亮性油墨的图像的部分,能够利用聚合性油墨预先形成更平滑的基底层。
另外,由于行式喷头3与行式喷头1相比,进一步与行式喷头2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所以能够重叠于具有光亮性的基底层形成着色油墨的图像。
另外,由于光亮性油墨是水系油墨所以能够使光亮性颜料的分散稳定。
另外,由于加热部30与行式喷头2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所以向记录介质10喷出光亮性油墨后,能够使残留在图像形成部分的溶剂干燥。
另外,由于能够与聚合性油墨或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对应地改变搬运机构11、12所致的记录介质10的移动速度,所以能够进行图像形成时间的优化。
另外,由于照射部20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所以能够降低行式喷头1的喷嘴的堵塞。具体而言,由于由照射部20照射的活性化能量线的反射或漏泄等的折回,有时附着在行式喷头1的喷嘴部的聚合性油墨硬化。通过将照射部20配置在成为离开行式喷头1的R1>R2的关系的位置,能够降低由附着在喷嘴部的聚合性油墨的硬化引起的喷嘴的堵塞。
应予说明,根据照射部20中使用的光源、装置主体的构成,不能避开光源的发热,由于对流或辐射热等,有时附着在行式喷头2的喷嘴部的光亮性油墨快速干燥,发生孔堵塞。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限制由照射部20照射的活性化能量线的反射或漏泄等的折回,能够降低行式喷头2的喷嘴部的堵塞,所以可以将照射部配置在离开行式喷头2的R1<R2的关系的位置,由此,能够降低由附着在喷嘴部的光亮性油墨的硬化引起的喷嘴的堵塞。
如上述那样,根据本构成事例的喷墨记录装置100,将聚合性油墨选择性地喷出到赋予光亮性油墨的部位并使其硬化而形成基底层,将该基底层作为光亮性油墨的接受层发挥功能,由此能够使光亮性颜料平坦地取向在记录介质10上,能够发挥高光亮性。其结果,记录介质10即使是油墨非吸收性或低吸收性的记录介质、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20μm以上的记录介质、布帛、普通纸、或者表面由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颜料层形成的记录介质等,也能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彩色金属图像等)。另外,由于喷墨头由行式喷头构成,所以可以提供能够应对大尺寸并且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5.2.2.构成事例2
图2(a)、(b)是说明构成事例2的喷墨记录装置200、201的简图。
喷墨记录装置200如图2(a)所示,相对于构成事例1,进一步具备作为第4行式喷头的行式喷头4。行式喷头4与行式喷头1相比设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除此以外,与构成事例1的构成相同。
行式喷头4具备成线状配置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多个喷出喷嘴。另外,行式喷头4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白色系油墨。
根据该构成,由于行式喷头4与行式喷头1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以能够重叠于行式喷头4喷出的白色系油墨形成聚合性油墨的层。
光亮性图像因作为光亮性油墨中含有的光亮性颜料的金属片(例如铝片)、金属粒子(例如银粒子)等影响,有图像的亮度下降的趋势。对此,通过重叠于白色的基底(基底图像)形成光亮性图像,能够实现亮度的提高。然而,基底的白色系油墨中含有的白色系颜料,通常平均粒径为200nm以上,粗糙的情况多。此时,存在无法得到所希望的光亮性(光泽度)的问题。
对此,根据本构成事例的喷墨记录装置200,根据上述构成,重叠于白色系油墨喷出聚合性油墨来形成基底层,由此能够得到受白色系颜料的粒度的影响降低的基底层。也就是说,能够在更平滑地形成的亮度高的基底层上形成光亮性油墨的图像。其结果,可以提供能够应对大尺寸并且能够高速形成高精细的、亮度高的良好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接着,喷墨记录装置201如图2(b)所示,相对于喷墨记录装置200的构成,替换了行式喷头3和行式喷头4的位置。也就是说,行式喷头3与行式喷头1相比设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行式喷头4与行式喷头2相比设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根据该构成,由于从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依次配置有行式喷头3、1、2、4,所以能够向记录介质10依次喷出着色油墨、聚合性油墨、光亮性油墨、白色系油墨。其结果,例如记录介质10是具有透光性的记录介质时,能够形成从图像形成面的里侧,也就是说从透光的记录介质的一侧看到的图像(高精细、亮度高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应予说明,此时,白色基底(基底图像)作为介由记录介质辨识图像时的基底发挥功能。
应予说明,喷墨记录装置200和喷墨记录装置201可以构成为不同的装置,但优选成为可简便替换行式喷头3和行式喷头4的位置的构成的一个装置。由此,能够实现如下的第1配置和第2配置:第1配置中第3行式喷头与上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上述第4行式喷头与上述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第2配置中第3行式喷头与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第4行式喷头与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5.2.3.构成事例3
图3是说明构成事例3的喷墨记录装置300的简图。
该构成事例是使用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的着色油墨形成图像时的优选例。
喷墨记录装置300如图3所示,相对于构成事例1,进一步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具备2个行式喷头3。另外,包括构成事例1的行式喷头3,在各个行式喷头3的下游侧具备照射部20。应予说明,行式喷头3和在其下游具备的照射部20的组,不限定于上述数目,可以根据需要的着色油墨的种类,适当增设。应予说明,如果光亮性油墨实质上不含有聚合性化合物,则由于用聚合性油墨制成的层作为基底层具有一定的吸收性所以可以不设置加热部30。此时,变成在行式喷头2和行式喷头3之间不设置照射部20和加热部30。
根据该构成,每次喷出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的着色油墨时,通过配置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照射部20照射的活性化能量线,能够使着色油墨硬化。其结果,可以提供在重叠喷出着色油墨的情况下能够形成无渗色的良好的图像并能够形成更优异的光亮性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
5.2.4.构成事例4
图4是说明构成事例4的喷墨记录装置400的简图。
喷墨记录装置400,相对于构成事例2的喷墨记录装置201,进一步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具备行式喷头5~7、和照射部20、加热部30。
如下所示,行式喷头5~7实质上与行式喷头1~3相同。
行式喷头5~7各自具备成线状配置在与X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多个喷出喷嘴。另外,沿着从记录介质10移动的上游侧到下游侧的方向,依次配置有行式喷头5、6、7。
行式喷头5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聚合性油墨。
行式喷头6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光亮性油墨。
行式喷头7喷出由油墨收纳容器供给的着色油墨。
进一步具备的照射部20,设置在行式喷头5和行式喷头6之间,对行式喷头5喷出的聚合性油墨照射活性化能量线。
另外,进一步具备的加热部30,设置在行式喷头6和行式喷头7之间,加热行式喷头6喷出的光亮性油墨并促进液体介质的蒸发飞散。
即,换言之,喷墨记录装置400相对于喷墨记录装置201,成为进一步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具备喷墨记录装置100的构成。但是,搬运机构11、12在上游侧和下游侧仅设置一组。
因此,根据喷墨记录装置400的构成,能够提供兼具喷墨记录装置100和喷墨记录装置201的效果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结果,例如记录介质10是有透光性的记录介质时,能够形成可从具有透光性的记录介质的表里两侧看到的图像(高精细的、亮度高的良好的光亮性彩色图像)。
5.2.5.构成事例5
图5是说明构成事例5的喷墨记录装置500的简图。
该构成事例是将上述的构成事例1~4组合成一个的构成。
具体而言,相对于喷墨记录装置201的构成,是在记录介质1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喷墨记录装置300的构成。但是,搬运机构11、12在上游侧和下游侧仅设置一组。该配置时,如图5所示,变成还包括喷墨记录装置100和喷墨记录装置200的构成。
根据该构成,能够提供兼具构成事例1~4的效果的喷墨记录装置。
5.3.记录物的制作
接着,简易地制作喷墨记录装置500,说明改变记录介质、油墨、照射能量等制成记录物的实施例。
5.3.1.实施例1~11
以规定占空比(duty)的规定图案,对表2所示的记录介质记录表1中记载的聚合性油墨。然后,照射表2中记载的照射能量。应予说明,照射工序按照每100%占空比为表2中记载的照射能量来进行。其后,对聚合性油墨的基底层,以表2中记载的占空比进行光亮性油墨的记录。
应予说明,200%占空比是指进行2次100%占空比的记录。
5.3.2.实施例12
实施例12,以规定占空比的规定图案对表2所示的记录介质记录表1中记载的聚合性油墨。并且,其后以表2中记载的占空比进行光亮性油墨的记录。最后,照射表2中记载的照射能量。应予说明,照射工序按照每100%占空比为表2中记载的照射能量来进行。
5.3.3.实施例13
实施例13,对表2所示的记录介质将上述记载的白色系油墨以100%占空比进行记录。其后以表2所示的规定占空比的规定图案,记录表1中记载的聚合性油墨。然后,照射表2中记载的照射能量。应予说明,照射工序按照每100%占空比为表2中记载的照射能量来进行。最后以表2中记载的占空比进行光亮性油墨的记录。
5.3.4.比较例1~4
以表2所示的%占空比的规定图案,对表2所示的记录介质赋予表2所示的光亮性油墨,形成图像。
5.3.5.比较例5
比较例5,不记录聚合性油墨且不进行照射工序,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3同样地制作记录物。
此处,“占空比”是指由下式算出的值。
%占空比=实际记录点数/(纵分辨率×横分辨率)×100
式中,“实际记录点数”是单位面积的实际记录点数,“纵分辨率”和“横分辨率”分别是单位长度的分辨率。
表2
5.4.光泽度的评价
对于上述各实施例和各比较例的记录物的记录面,使用光泽度仪(MINOLTAMULTIGLOSS268),测定转向角度60°的光泽度,根据以下基准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一并记于表2。
A:60度光泽度为400以上。
B:60度光泽度为300以上且低于400。
C:60度光泽度为100以上且低于300。
D:60度光泽度为10以上且低于100。
E:60度光泽度为低于10。

Claims (14)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行式喷头,其向记录介质喷出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且实质上不含有着色剂的聚合性油墨形成基底层,
第2行式喷头,其向所述基底层喷出含有光亮性颜料的光亮性油墨形成光亮性图像,
搬运机构,其使所述记录介质移动,
照射部,其照射活性化能量线;
所述第1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
所述第3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
所述第4行式喷头与所述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
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
所述第3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所述第4行式喷头与所述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
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
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
所述第3行式喷头与所述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
所述第4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进一步具备:
第3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着色剂的着色油墨形成彩色图像,
第4行式喷头,其喷出含有平均粒径200nm以上的颜料的基底油墨形成基底图像;
所述第3行式喷头和所述第4行式喷头,能够相互替换地构成,
能够实现如下的第1配置和第2配置:所述第1配置为,所述第3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所述第4行式喷头与所述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述第2配置为,所述第3行式喷头与所述第1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上游侧,所述第4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性油墨是水系或溶剂系油墨。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加热部,
所述加热部,隔着所述记录介质配置在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对置的位置、或者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9.根据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具备加热部,
所述加热部,隔着所述记录介质配置在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对置的位置、或者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着色油墨含有活性能量线聚合性化合物,所述光亮性油墨是水系或溶剂系油墨,
进一步具备一个以上的所述第3行式喷头和一个以上的所述照射部,
所述第3行式喷头与所述第2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所述照射部不配置在所述第2行式喷头和所述第3行式喷头之间,
所述照射部与所述第3行式喷头相比配置在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与所述聚合性油墨或所述光亮性油墨的喷出量对应地改变所述搬运机构所致的所述记录介质的移动速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行式喷头和所述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1,将所述第2行式喷头和所述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2时,所述照射部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1行式喷头和所述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1,将所述第2行式喷头和所述照射部的间隔设为R2时,所述照射部配置在成为R1<R2的关系的位置。
14.一种记录物,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进行记录而成。
CN201210218371.8A 2011-06-29 2012-06-27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87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3847A JP5866822B2 (ja) 2011-06-29 2011-06-29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1-143847 2011-06-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8726A CN102848726A (zh) 2013-01-02
CN102848726B true CN10284872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7390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837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48726B (zh) 2011-06-29 2012-06-27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30002777A1 (zh)
JP (1) JP5866822B2 (zh)
CN (1) CN1028487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702092D0 (en) * 2007-02-02 2007-03-14 Fracture Code Corp Aps Graphic Code Appl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6244628B2 (ja) * 2013-01-24 2017-12-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JP2016513740A (ja) * 2013-03-08 2016-05-16 オセ−テクノロジーズ ビーブイ インクセット
JP6102385B2 (ja) * 2013-03-19 2017-03-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070365B2 (ja) * 2013-03-29 2017-02-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EP3052701B1 (en) * 2013-10-04 2017-06-28 Basf Se High gloss metal effect papers
JP2015212018A (ja) 2014-05-01 2015-11-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857319B2 (ja) * 2016-09-08 2021-04-1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方法、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物
CN111345119A (zh) * 2017-11-14 2020-06-26 爱克发-格法特公司 导电图案的制造方法
JP2019162741A (ja) * 2018-03-19 2019-09-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363778B2 (ja) * 2018-06-19 2023-10-1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活性光線硬化型インク、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物、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139732B2 (ja) * 2018-07-06 2022-09-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CN108973372A (zh) * 2018-07-23 2018-12-11 库尔兹压烫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高速应用型冷烫箔
JP7131241B2 (ja) * 2018-09-21 2022-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9278412A (zh) * 2018-10-19 2019-01-29 广州精陶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轻介质的打印方法及打印系统
JP7318467B2 (ja) * 2019-10-01 2023-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吐出装置、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6219A2 (en) * 1987-03-09 1988-10-12 Videojet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Opaque ink composition containing hollow microspheres for use in ink jet printing
EP1527892A1 (en) * 2003-10-29 2005-05-0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048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01791915A (zh) * 2009-01-27 2010-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0327B2 (en) * 2001-10-22 2004-12-1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ecure ink-jet printing for verification of an original document
JP4587069B2 (ja) * 2004-03-22 2010-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水性インク組成物
JP4907419B2 (ja) * 2006-06-21 2012-03-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07414B2 (ja) * 2006-09-29 2012-03-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258270B2 (ja) * 2007-01-29 2013-08-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4907447B2 (ja) * 2007-02-19 2012-03-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下塗り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4907448B2 (ja) * 2007-02-16 2012-03-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下塗り液、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239951A (ja) * 2007-03-01 2008-10-09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セ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記録物
JP2008246794A (ja) * 2007-03-29 2008-10-16 Fujifilm Corp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8246837A (ja) * 2007-03-30 2008-10-16 Fujifilm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187000B2 (ja) * 2008-05-27 2013-04-24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5298640B2 (ja) * 2008-05-27 2013-09-2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10090270A (ja) * 2008-10-08 2010-04-22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式の印刷方法
JP2010221533A (ja) * 2009-03-24 2010-10-07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記録物
JP2011020362A (ja) * 2009-07-16 2011-02-03 Seiko Epson Corp 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2011062946A (ja) * 2009-09-18 2011-03-31 Seiko Epson Corp 記録方法、記録物および白色インク
JP5459479B2 (ja) * 2009-12-09 2014-04-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JP5685824B2 (ja) * 2010-03-23 2015-03-1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光硬化型インク組成物、なら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物
US9308761B2 (en) * 2010-08-11 2016-04-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ing method, ink set, and printed matter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6219A2 (en) * 1987-03-09 1988-10-12 Videojet Systems International, Inc. Opaque ink composition containing hollow microspheres for use in ink jet printing
EP1527892A1 (en) * 2003-10-29 2005-05-04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CN101204877A (zh) * 2006-12-19 2008-06-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CN101791915A (zh) * 2009-01-27 2010-08-0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及记录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8726A (zh) 2013-01-02
JP2013010236A (ja) 2013-01-17
JP5866822B2 (ja) 2016-02-24
US20130002777A1 (en) 201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48726B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记录物
US9187657B2 (en)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 recorded material, and ink set
CN102218905B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油墨组
CN103358742B (zh) 喷墨记录方法、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喷墨记录装置
JP4595535B2 (ja) エネルギー線硬化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組成物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694826B2 (ja) 黒色系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2187918A (ja) 水性光硬化型樹脂組成物、水性インク、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ユニット、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光重合開始剤
JP2014185235A (ja) 白色インク組成物、複層形成用インクセット、画像形成方法及び印画物
JP5575594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024830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20080206487A1 (en) Ink-jet ink and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CN102741055B (zh) 喷墨油墨接受层形成用涂布剂、使用其的记录介质以及印刷物
WO2018180284A1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水性インク組成物、画像形成方法及び樹脂微粒子
JP2007099834A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方法
JP5683910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85968B2 (ja) 黒色系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204240A (ja) インク、それ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光重合開始剤
JP2005126585A (ja) 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20082740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3105241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用インク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JP2007099836A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画像記録方法
JP2012097143A (ja) 黒色系インク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2012097142A (ja) 黒色系インク組成物およびインクセット
JP7185012B2 (ja)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2192721A (ja) 印刷物および印刷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