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4978B - 节点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节点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34978B CN102834978B CN201180010553.XA CN201180010553A CN102834978B CN 102834978 B CN102834978 B CN 102834978B CN 201180010553 A CN201180010553 A CN 201180010553A CN 102834978 B CN102834978 B CN 10283497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connectors
- circuit board
- coupling
- body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44—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gear tee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通过电路板而彼此连接,并通过连接端子而连接至第三连接器。电路板安装在第三连接器的中央,该第三连接器在位于主体壳体的上区中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之下,并与主体壳体一体地形成在其下区。主体壳体的上区限定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覆盖构件附连至电路板的下表面而覆盖电路板。由于连接器彼此连接且没有线,并且所有连接器插入主体壳体中,因而节点连接器组件具有减小的体积,允许将节点连接器组件安装在小空间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点连接器(jointconnector),并且更特别地涉及节点连接器组件,在该节点连接器组件中,多个连接器经由电路板以及连接端子的直接接触而彼此电连接,而不是使用多根连接线,并且所有这些组成元件安装至主体壳体。
背景技术
通常,由连接器壳体和连接端子构成的连接器被广泛地使用,例如,洗衣机、电冰箱以及汽车等的电源电路。当这样的连接器应用于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时,能够预先将多个单独的元件彼此组装,然后将成品组件插入最终产品中,结果,显著地简化了上述器械的保养、维修以及生产。
在欲将一个连接器联接至另一个连接器的情况下,分别设在两个连接器的端子应当电连接。在此,可以考虑向一个连接器提供多个端子,并且向另一个连接器提供连续地连接至多个端子的母线型端子。如上所述的连接器被称为节点连接器。节点连接器用于在电子产品中将多种组成元件彼此电连接。
在涉及与汽车一起使用的连接器的具体示例中,参照图8A,多根电源线向着车体框架面板700的前后侧和左右侧而安装,且通过连接器机构710而连接至汽车的组成元件。例如,多根电源线可以包括发动机线721、空调线723以及音响线725,该发动机线721连接至安装在汽车的前区的发动机,该空调线723连接至安装在汽车的左区和右区的空调,该音响线725连接至安装在汽车的后区的音响系统。
如上所述,连接器机构710包括分别连接至上述线721、723、725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711、713、715。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711、713、715分别设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线711’、713’、715’以将相应的连接器711、713、715彼此连接。
参照图8B,连接器机构710通过穿过穿孔于车体框架面板700的安装孔701而插入,从而安装至汽车的车体框架面板700的一个表面。
在上述构造中,连接至汽车的前后区的多种电源线721、723、725在汽车的有限且狭小的空间内的布置非常复杂,结果,连接器和线的组装效率恶化。
此外,当使用工具安装连接器机构时,多种线由于与工具发生摩擦接触或者被折叠至一侧以提供工具的操作所需要的空间,因而可能受损。
此外,汽车的结构限制使得多根线应当安装在同一位置且急剧地弯曲,因而起因于布置疲劳的对线的损坏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由于线之间的摩擦接触,将多根线安装在同一位置使损坏恶化。
同时,如图8B所示,连接器710应当穿过穿孔于车体框架面板700的安装孔701而插入,并需要用于覆盖安装孔701的独立构件,由此,引起安装过程的数量增加且车体框架面板700的强度恶化。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多个连接器通过电路板以及连接端子而彼此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被接收在其上区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连接至被接收在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下区的第三连接器,同时彼此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一种主体壳体,节点连接器组件的多个连接器中的一些连接器与该主体壳体一体地形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联接单元,利用该连接器联接单元,将节点连接器组件的联接至主体壳体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彼此联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滑动构件联接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并用于经由其向下移动而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入主体壳体中。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滑动构件与杆构件啮合,并与杆构件的枢转联动地向下移动,由此,允许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同时地连接至第三连接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该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主体壳体可以直接地联接至车体框架,或者可以通过托架而联接至车体框架。
问题的解决办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能够通过提供节点连接器组件而达到以上和其他的目的,该节点连接器组件包括通过电路板而彼此连接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附近且通过连接端子而分别直接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第三连接器。
电路板可以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之下,并且可以安装在第三连接器。
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可以位于主体壳体的上区,第三连接器可以与主体壳体一体地形成以位于主体壳体的下区,主体壳体的上区可以限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安装在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中,电路板可以安装在第三连接器的中央,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之下,并且,覆盖构件可以附连至电路板的下表面以覆盖电路板。
主体壳体可以设有连接器联接单元,该连接器联接单元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中,以允许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联接至相应的第三连接器。
连接器联接单元可以包括滑动构件和杆构件,该滑动构件设在主体壳体的横向两侧并具有形成在滑动构件的上端的突起,以插入形成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横向两侧的凹部中,该滑动构件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入主体壳体的上区中,该杆构件具有与相应的滑动构件的下端啮合的两端,并适于从主体壳体的前表面向上枢转。
滑动构件的下端可以设有线形锯齿部,并且,杆构件的两端可以设有分别与线形锯齿部啮合的圆形锯齿部。
主体壳体可以在其后表面设有安装表面联接结构,以允许主体壳体联接至车体框架的安装表面。
安装表面联接结构可以包括联接导向件和托架,该联接导向件形成在主体壳体的后表面,该托架具有联接导向件所插入的联接轨和联接至汽车底盘的安装表面的车体框架联接片。
安装表面联接结构能够包括,该车体框架联接片形成在主体壳体的后表面,以允许主体壳体直接地联接至车体框架的安装表面。
发明的有利效果
在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中,其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通过电路板以及连接端子而彼此连接,结果,减小了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体积。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被接收在主体壳体,并且特别地,第三连接器与主体壳体一体地形成,这允许将节点连接器组件安装在小空间中。
此外,由于第三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直接地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并且第一和第二连接器通过电路板而彼此连接,因而不需要额外的线来将相应的连接器彼此连接,结果,简化了节点连接器组件的构造。
此外,由于被接收在主体壳体的上区中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分别连接至被接收在主体壳体的下区中的第三连接器,因而即使将线连接至目标对象的单独的前区和后区,也能够防止由于线的急剧弯曲而导致的对连接至相应的连接器的线的损坏。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联接单元,能够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联接至主体壳体,并且允许连接端子实现多个连接器的同时的电连接且没有电干扰的风险。
此外,根据本发明,布置了节点连接器的主体壳体联接至安装表面联接单元而联接至目标安装表面。这可以不再需要常规地穿孔于车体框架的目标安装表面的安装孔,由此,允许将主体壳体简单地安装在任何种类的汽车且不降低车体框架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根据以下的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以及其他优点,其中: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所包括的电路板和覆盖构件的联接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显示第一连接器联接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主体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第一和第二连接器联接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主体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杆构件枢转而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完全地联接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显示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线的透视图;以及
图8A、8B是显示常规连接器的构造和操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3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所包括的电路板和覆盖构件的联接关系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包括多个连接器,例如,彼此电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0、第二连接器20以及第三连接器30。第一连接器10和其中一个第三连接器30经由它们的第一连接端子10’和一个第三连接端子30’而彼此直接地连接。类似地,第二连接器20和另一个第三连接器30经由它们的第二连接端子20’和第三连接端子30’而彼此直接地连接。另外,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通过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而彼此连接。
例如,从电力分配装置3分配的电力通过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而传输至第三连接器30。电力也可以从第一连接器10通过电路板410而传输至第二连接器20。基于欲传输的信号的类型,可以将通过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10、20、30的电力传输路线设定成多种方式。
如图2所示,节点连接器10、20、30如上所述地构成节点连接器组件。
节点连接器组件由主体壳体40和电路板410构成,在该主体壳体40中,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布置在上区且第三连接器30布置在下区,该第三连接器30与主体壳体40一体地形成,该电路板410安装在第三连接器30的中央,并用于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彼此连接。
主体壳体40在内部并在其上区限定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用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插入。第三连接器30位于主体壳体40的中央,以竖直地将主体壳体40划分为上区和下区。
如图3所示,第三连接器30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底部附近,并且分离地布置在主体壳体40的前后位置。电路板410插入并紧固在分离的第三连接器30之间,即,插入并紧固至第三连接器30的中央。
优选地,覆盖构件420还附连至电路板410的下表面,并用于防止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10、20、30的连接端子10’、20’、30’与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电干扰。
与插入其中的电路板410发生接触的第三连接器30设有联接突起31、33。联接突起31、33用于紧固覆盖构件420。覆盖电路板410的下表面的覆盖构件420设有与联接突起31、33相对应的联接凹部423、425。在该情况下,将自然地理解电路板410也可以与覆盖构件420类似地具有联接凹部,以与第三连接器30联接。
再次参照图2,端子保护构件600安装在主体壳体40中。端子保护构件600用于防止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10、20、30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端子10’、20’、30’和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在插入时弯曲并导致对端子的损坏。
更详细地考虑端子保护构件600的功能,在安装相应的连接器时,或者在连接器接地以在其间电连接时,从相应的连接器向外突出的连接端子具有弯曲的风险。端子保护构件600具有多个孔601,该孔601在与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10、20、30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端子10’、20’、30’和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的插入位置相对应的位置穿孔。由此,在将连接器安装或接地时,相应的连接端子插入孔601中,因而端子保护构件600能够保护连接端子免于弯曲的风险。
主体壳体40还设有连接器联接单元500。连接器联接单元500用于将插入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中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连接至与主体壳体40的下区一体地形成的第三连接器30。
连接器联接单元500包括滑动构件510和杆构件520。滑动构件510分别设在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的相反侧。杆构件520适于与滑动构件510联动地枢转,由此,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插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中。
滑动构件510插入滑动构件接收槽41,该滑动构件接收槽41被限定于主体壳体40的横向两侧,而且,滑动构件510的下端通过缝隙45而暴露至主体壳体40的外侧,该缝隙45在主体壳体40的底部被切削成紧接着位于相应的滑动构件接收槽41之下。
滑动构件510为连结至杆构件520的联接构件,并且,通过被杆构件520向下移动,从而用于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插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中。滑动构件510在其上端设有突起511,并且,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在其相反端设有与滑动构件510的突起511相对应的凹部11、21,凹部11、21构造成包围突起511。一旦滑动构件510的突起511完全地插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凹部11、21中,那么滑动构件510联接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
为了允许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容易地装配至滑动构件510的突起511,如图2所示,突起511起初插入的各个插入凹部11、21的入口可以比突起511更大。
更详细地,凹部11的入口构造成使得其下端比突起511的下端更宽,但是,凹部11的宽度沿突起511的插入方向逐渐地减小,以与突起511的宽度相等。
在上述构造中,因为凹部11的入口比突起511更大,所以为了防止第一连接器10由于凹部11和突起511之间的间隙而无意地移动,突起511在其与装配至突起511的凹部11的入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插入线515。优选地,插入线515具有与凹部11的入口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由此,通过联接至第一连接器10的凹部11的入口,从而用于消除第一连接器10和滑动构件510之间的间隙的存在,即使凹部11比突起511更大。
各个滑动构件510在其下部设有线形锯齿部513。线形锯齿部513通过主体壳体40的对应的缝隙45而暴露至主体壳体40的外侧。
杆构件520具有U形状,并在其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与相应的滑动构件510的线形锯齿部513相对应的圆形锯齿部523。
杆构件520的圆形锯齿部523构造成与线形锯齿部513啮合,该线形锯齿部513形成在滑动构件510的下部,并通过主体壳体40的缝隙45暴露至外侧。因此,当杆构件520枢转时,经由线形锯齿部513和圆形锯齿部523的啮合而连结至杆构件520的滑动构件510向着主体壳体40的下方滑动。
在此,考虑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联接至滑动构件510的上端的顺序,首先将第一连接器10装配至突起511以联接至主体壳体40的后端,然后,将第二连接器20装配至突起511以联接至主体壳体40的前端。
杆构件520在其横向两侧设有第一和第二枢转抑制孔525、527,以限制杆构件520的枢转范围。第二连接器20在其横向两侧设有第一枢转抑制凸起23,以在杆构件520向上枢转时插入第一枢转抑制孔525中,并且,主体壳体40在其横向两侧设有第二枢转抑制凸起46,以在杆构件520向上枢转时插入第二枢转抑制孔527中。在此,第一枢转抑制凸起23形成于第二连接器20的紧固至相应的滑动构件510的外表面的特定部。
主体壳体40还在其横向两侧的上下位置设有第一和第二枢转防止凸起49a、49b,以防止杆构件520的枢转。具体而言,一对第一和第二枢转防止凸起49a、49b用于抓住杆构件520的某个横向侧,以防止保持在向下枢转的位置的杆构件520被无意地向上枢转。所以,在没有对杆构件520施加外力时,第一和第二枢转防止凸起49a、49b能够用于支撑杆构件520的某个横向侧而没有枢转的风险。然而,如果在期望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联接至第三连接器30时,使用者施加外力以枢转杆构件520,那么,能够通过经过第一枢转防止凸起49a而向上枢转杆构件520。
这样,已经向下枢转至主体壳体40的前表面以向下移动滑动构件510的杆构件520能够向上枢转,直到第二连接器20的第一枢转抑制凸起23和主体壳体40的第二枢转抑制凸起46插入杆构件520的第一和第二枢转抑制孔525、527中。
同时,主体壳体40在其后表面设有安装表面联接结构,用于将主体壳体40联接至车体框架的目标安装表面。
安装表面联接结构可以包括联接导向件47和托架50,该联接导向件47设于主体壳体40的后表面,该托架50具有联接轨51,联接导向件47滑动地插入该联接轨51使得托架50联接至主体壳体40。托架50还具有从其后表面突出的多个联接片53。由于联接片53牢固地插入穿孔于车体框架的安装表面的小联接孔中,因而托架50联接至车体框架。
因此,托架50在其一侧与主体壳体40的后表面联接,且在其另一侧与车体框架的安装表面联接,由此,托架50用于将主体壳体40与车体框架联接。
虽然在附图中未显示,但是,作为备选,允许主体壳体40直接地与车体框架联接而不使用托架50,欲插入车体框架的小联接孔中的联接片53可以设在主体壳体40的后表面,或者主体壳体40的联接导向件47所插入的联接轨51可以设在车体框架的安装表面。
以下,将详细地描述具有上述构造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的联接顺序。
图4是显示第一连接器安装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主体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并且图5是显示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安装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主体壳体的状态的透视图。同样,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杆构件枢转而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完全地联接的状态的透视图。
最初地,将电路板410安装在与主体壳体40一体地形成的第三连接器30的中央,以允许将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10’、20’连接至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在该情况下,将自然地理解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连接端子10’也连接至对应的第三连接器30的第三连接端子30’,并且,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连接端子20’也连接至对应的第三连接器30的第三连接端子30’。
由于第三连接器30的联接突起31、33插入覆盖构件420的联接凹部423、425,因而覆盖构件420附连至电路板410的下表面。覆盖构件420用于防止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与第三连接器30的第三连接端子30’电干扰。
此外,端子保护构件600从顶侧插入主体壳体40,以位于第三连接器30和电路板410之上。
接着,如图4所示,将形成在第一连接器10的横向两侧的凹部11装配至插入主体壳体40的横向两侧的滑动构件510的突起511。在该情况下,凹部11的入口比突起511更大,以能够容易地安装第一连接器10。一旦将第一连接器10的凹部11装配至突起511,那么形成在突起511的特定位置的插入线515与凹部11紧密地联接,由此,消除突起511和凹部11之间的间隙的存在。
接着,参照图5,与第一连接器10类似,将形成在第二连接器20的横向两侧的凹部21装配至滑动构件510的突起511的前端。
在该情况下,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就位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的顶部并在其间形成预定距离,而不是插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中。
接着,参照图6,如果使用者将杆构件520枢转至主体壳体40的顶部,那么,当杆构件520的圆形锯齿部523沿着滑动构件510的线形锯齿部513旋转时,具有与杆构件520的圆形锯齿部523啮合的线形锯齿部513的滑动构件510向下移动。在该情况下,杆构件520枢转,直到第二连接器20的第一枢转抑制凸起23插入第一枢转抑制孔525中且主体壳体40的第二枢转抑制凸起46插入第二枢转抑制孔527中,由此,用于引导滑动构件510的向下移动的位置。
关于上述操作,端子保护构件600、第一连接器10以及第二连接器20向下移动进入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插座100、200中,使得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子10’、20’插入端子保护构件600的孔601中而没有损坏的风险,并且同时直接地连接至第三连接器30的第三连接端子30’。此外,电路板410的电路板连接端子411连接至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的连接端子10’、20’。
这样,第一和第二连接器10、20通过电路板410而彼此电连接,并且,第一连接器10和第三连接器30之间的电连接、第二连接器20和第三连接器30之间的电连接由相应的连接端子10’、20’、30’实现。
图7是显示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的线的图。
如上所述,相应的连接器10、20、30彼此电连接的节点连接器组件1的主体壳体40可以通过托架50而附连至车体框架的目标安装表面,或者可以直接地附连至车体框架的目标安装表面。
例如,分别连接至根据本发明的节点连接器组件1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连接器10、20、30的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线19、29、39可以具有如图所示的布置,结果,更容易地安装节点连接器组件1并减小已安装的节点连接器组件1的体积。
发明模式
在用于实施发明的最佳模式中已经描述了多种实施例。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在例如洗衣机、电冰箱以及汽车等的多种电气器械和电子器械的电源电路中所使用的节点连接器组件。
虽然出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公开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公开的本发明的范围和要旨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领悟到多种修改、添加和代替是可能的。
Claims (7)
1.一种节点连接器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通过电路板而彼此连接;以及
第三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附近,并且通过连接端子而分别直接地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位于主体壳体的上区,并且,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主体壳体一体地形成以位于所述主体壳体的下区;
所述主体壳体的所述上区限定第一连接器插座和第二连接器插座,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分别安装在该第一连接器插座和第二连接器插座中;以及
所述电路板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器的中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下,并且,覆盖构件附连至所述电路板的下表面以覆盖所述电路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主体壳体设有连接器联接单元,该连接器联接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入所述第一连接器插座和第二连接器插座中,以允许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连接至相应的所述第三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联接单元包括:
滑动构件,设在所述主体壳体的横向两侧,并具有形成于所述滑动构件的上端的突起,以插入形成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横向两侧的凹部中,所述滑动构件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插入至所述主体壳体的所述上区中;以及
杆构件,具有与相应的所述滑动构件的下端啮合的两端,并适于从所述主体壳体的前表面向上枢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滑动构件的所述下端设有线形锯齿部,并且,所述杆构件的两端设有分别与所述线形锯齿部啮合的圆形锯齿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主体壳体在其后表面设有安装表面联接结构,以允许所述主体壳体联接至车体框架的安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安装表面联接结构包括:
联接导向件,形成在所述主体壳体的所述后表面;以及
托架,具有所述联接导向件所插入的联接轨和联接至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安装表面的车体框架联接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连接器组件,其中,
所述安装表面联接结构包括车体框架联接片,该车体框架联接片形成在所述主体壳体的所述后表面,以允许所述主体壳体直接地联接至所述车体框架的所述安装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00015746A KR101668487B1 (ko) | 2010-02-22 | 2010-02-22 | 조인트 커넥터 어셈블리 |
KR10-2010-0015746 | 2010-02-22 | ||
PCT/KR2011/000109 WO2011102602A2 (en) | 2010-02-22 | 2011-01-07 | Joint connector assembl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34978A CN102834978A (zh) | 2012-12-19 |
CN102834978B true CN102834978B (zh) | 2015-11-25 |
Family
ID=44483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1055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34978B (zh) | 2010-02-22 | 2011-01-07 | 节点连接器组件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85468B2 (zh) |
EP (1) | EP2539965B1 (zh) |
JP (1) | JP5669147B2 (zh) |
KR (1) | KR101668487B1 (zh) |
CN (1) | CN102834978B (zh) |
BR (1) | BR112012017444A2 (zh) |
WO (1) | WO2011102602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52626B2 (ja) * | 2012-04-19 | 2016-07-1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基板コネクタ |
CN106898905B (zh) * | 2015-12-18 | 2019-04-12 |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稳定端子位置度的电气盒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9506A (en) * | 1991-10-21 | 1994-01-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
JP2003123918A (ja) * | 2001-10-16 | 2003-04-25 | Yazaki Corp | 多重通信用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US7125285B2 (en) * | 2003-11-27 | 2006-10-24 | Yazaki Corporation | Joint connector |
JP2007335095A (ja) * | 2006-06-12 | 2007-12-27 | Yazaki Corp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US7485012B2 (en) * | 2007-06-28 | 2009-02-03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wafer connectors |
CN101373887A (zh) * | 2007-07-10 | 2009-02-2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129286A1 (de) * | 1981-07-24 | 1983-03-10 | Kaltenbach & Voigt Gmbh & Co, 7950 Biberach | Zahnaerztliches handstueck |
FR2589286B1 (fr) * | 1985-10-25 | 1988-05-13 | Cit Alcatel | Ensemble d'interconnexion de cartes de circuits imprimes orthogonales et reseaux de commutation en faisant application |
JPH01143231U (zh) * | 1988-03-25 | 1989-10-02 | ||
JP2003059598A (ja) * | 2001-08-21 | 2003-02-28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3954915B2 (ja) * | 2002-05-29 | 2007-08-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と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4311223A (ja) | 2003-04-08 | 2004-11-04 |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4302539B2 (ja) | 2004-01-16 | 2009-07-29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727464B2 (ja) | 2006-03-10 | 2011-07-2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08178240A (ja) * | 2007-01-19 | 2008-07-31 | Fujikura Ltd | 電気接続箱 |
JP4553953B2 (ja) * | 2008-04-17 | 2010-09-29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防水構造及び防水コネクタ |
-
2010
- 2010-02-22 KR KR1020100015746A patent/KR101668487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
- 2011-01-07 EP EP11744844.9A patent/EP2539965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1-01-07 CN CN201180010553.XA patent/CN10283497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1-07 WO PCT/KR2011/000109 patent/WO2011102602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1-07 JP JP2012553806A patent/JP56691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1-07 BR BR112012017444A patent/BR112012017444A2/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
- 2012-08-03 US US13/566,238 patent/US938546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79506A (en) * | 1991-10-21 | 1994-01-18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Connector |
JP2003123918A (ja) * | 2001-10-16 | 2003-04-25 | Yazaki Corp | 多重通信用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US7125285B2 (en) * | 2003-11-27 | 2006-10-24 | Yazaki Corporation | Joint connector |
JP2007335095A (ja) * | 2006-06-12 | 2007-12-27 | Yazaki Corp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US7485012B2 (en) * | 2007-06-28 | 2009-02-03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having wafer connectors |
CN101373887A (zh) * | 2007-07-10 | 2009-02-2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用于机动车辆的电接线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539965A4 (en) | 2014-09-24 |
JP2013520766A (ja) | 2013-06-06 |
WO2011102602A3 (en) | 2011-11-24 |
JP5669147B2 (ja) | 2015-02-12 |
EP2539965A2 (en) | 2013-01-02 |
BR112012017444A2 (pt) | 2016-04-19 |
US20130005161A1 (en) | 2013-01-03 |
WO2011102602A2 (en) | 2011-08-25 |
CN102834978A (zh) | 2012-12-19 |
EP2539965B1 (en) | 2017-03-15 |
KR20110096349A (ko) | 2011-08-30 |
US9385468B2 (en) | 2016-07-05 |
KR101668487B1 (ko) | 2016-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875115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CN102855962B (zh) | 板金属部件、汇流排和具有汇流排的电气接线盒 | |
US7663065B2 (en) | Shield box | |
CN109421627B (zh) | 车辆电路体 | |
US11052837B2 (en) | Wire harness | |
EP1077162A2 (en) | Wire harness circuit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wire harness | |
CN102834978B (zh) | 节点连接器组件 | |
US10601154B2 (en) | Electrical junction box | |
US6780020B2 (en) | Structure for connecting instrument panel-side connector and vehicle body-side connector | |
CN102017347A (zh) | 带端子电路箱 | |
CN113135155A (zh) | 线束 | |
CN103811891A (zh) | 连接块组件 | |
JP5800628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JP2010049815A (ja) | 車載電装品制御ユニット及び制御部品 | |
JP5128179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JP7168533B2 (ja) | ワイヤハーネス | |
KR20120018843A (ko) | 자동차용 정션박스 | |
JP2007509471A (ja) | 負荷を電気的に接触させるための差込みコネクタ | |
JP3991634B2 (ja) | 自動車用電気接続箱 | |
JP5088946B2 (ja) | ジャンクションボックス | |
JP6145343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JP5841847B2 (ja) | 電気接続箱 | |
KR102123953B1 (ko) | 와이어링 구조를 가지는 차량용 블럭 및 그 제조방법 | |
WO2021153324A1 (ja) | コネクタモジュール及び基板構造体 | |
JP3501056B2 (ja) | 電気接続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