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33512A -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33512A
CN102833512A CN 201210192821 CN201210192821A CN102833512A CN 102833512 A CN102833512 A CN 102833512A CN 201210192821 CN201210192821 CN 201210192821 CN 201210192821 A CN201210192821 A CN 201210192821A CN 102833512 A CN102833512 A CN 102833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address
switch
transmitting channel
connection st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19282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隆
立野竜也
大口谅
齐藤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33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33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内容再现设备,包括:输入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输出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以及开关,其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并且采取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之一,所述设备在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Description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例如经由HDMI线缆(cable)与广播接收设备连接的内容再现设备,以及一种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数字家用电器的AV接口,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已经广泛使用。HDMI是用于高速发送包含图像信号(移动图像)和伴随图像的声音信号的基带信号的数字接口。HDMI标准是通过将声音发送功能和版权保护功能添加到DVI(数字视觉接口)作为PC(个人计算机)和显示器的连接标准的为AV(视听)设备安排的标准。
存在3种类型的经由HDMI源、HDMI信宿(sink)、和HDMI中继器(repeater)的HDMI连接的设备。HDMI源是经由HDMI输出图像和声音信号的设备,并且HDMI信宿是接收并再现图像和声音信号的设备。HDMI中继器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端子和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子并且具有信号分发和切换的功能的设备,并且在HDMI源和HDMI信宿之间中继。
HDMI具有用于经由必要的HDMI中继器从HDMI源向HDMI信宿发送基带的图像和声音信号的内容发送信道(信号信道)。HDMI具有用于交互地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数据)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控制信道)。控制信号发送信道是用于DDC(显示数据信道)和CEC(消费者电子控制)的发送信道。DDC发送描述像素数量和显示大小的属性的EDID(扩展显示识别数据)。CEC是控制经由HDMI连接的设备的功能。在一条HDMI线缆中集中这些发送信道、5V电源、接地用于各个信号。
经由HDMI线缆连接的设备可以使用CEC远程地操作。例如,当按下通过HDMI线缆连接到广播接收设备的再现设备的播放按钮时,广播接收设备的电源打开并且使得将广播接收设备的输入端切换到再现设备连接的输入端的操作成为可能。为了实现输入切换,使用指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称作“物理地址”)。
位于连接树顶点的广播接收设备(根)具有物理地址“0.0.0.0”。连接到广播接收设备的设备响应于该设备连接的输入端子得到不同的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存储在广播接收设备内部的EDID-ROM中。在“2.0.0.0”被作为物理地址存储于广播接收设备的输入端子中的情况下,与该输入端子连接的设备(例如,AV放大器)通过DDC(显示数据信道)通信获取物理地址,并且识别获取的物理地址作为设备的物理地址。此外,与AV放大器连接的蓝光盘(BD,注册商标)播放器读出与播放器连接的端子的EDID-ROM并且获取物理地址“2.1.0.0”。
连接的各自设备通过物理地址可以掌握互连接关系。例如,与广播接收设备连接的各自的源使用CEC命令发送获取的物理地址。广播接收设备根据接收的物理地址可以确定输入端子内容数据从哪里提供,并且选择适当的输入端。
专利文献1(JP-A-2009-2465140)公开了一种对以下引起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出现以当电源处于待机状态时不可读取的其自身EDID-ROM指定的设备。
发明内容
作为具有多个输入端子的中继器,例如,AV放大器,存在以下类型的设备,其当在HDMI输出端子侧的信宿的物理地址改变时,可以不更新在多个HDMI输入端子中除了与所选择的源设备连接的多个HDMI输入端子以外的其它HDMI输入端子的物理地址。在该设备的情况下,当选择了具有尚未更新的物理地址的设备时,存在没有进行预定的CEC控制的问题。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配置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其可以解决当诸如AV放大器的多个HDMI输入端子的所有物理地址不能通过识别与其HDMI输出端子连接的设备的物理地址来更新时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针对一种内容再现设备,包括:输入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输出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以及开关,其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并且采取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以及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之一,以及所述设备在所述开关的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经由控制信号发送信道发送的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所述开关的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针对一种内容再现控制方法,包括:通过输入单元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通过输出单元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通过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开关,切换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以及在所述开关的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经由控制信号发送信道发送的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所述开关的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根据实施例,当切换单元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内容再现设备传递内容和地址。在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信宿设备的地址并且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其自身的地址。因此,当切换单元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时,不会造成不能实现预定CEC功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适用的内容再现系统的一般配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适用的内容再现系统的连接关系的连接图。
图3是示出图2中所示的内容再现系统中的物理地址的示例的连接图。
图4是示出具有附加AV放大器的内容再现系统中的物理地址的示例的连接图。
图5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内容再现系统中的物理地址的示例的连接图。
图6是示出图4中所示的内容再现系统中的物理地址的示例的连接图。
图7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的物理地址的示例的连接图。
图8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解释实施例。以下解释的实施例是优选的特定示例并且被提供各种技术优选限制,然而,在没有特定限制以下解释中的本公开的描述的情况下,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实施例。
<系统概要>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例如广播接收设备(图中的TV)100的信宿设备,例如头戴式显示器(图中的HMD)200的内容再现设备经由HDMI线缆101与其连接。蓝光盘播放器(下文中,称作“BD播放器”)300经由HDMI线缆102与头戴式显示器200连接。广播接收设备100可以接收电视广播,可以连接到因特网,并且可以再现因特网上的内容。
头戴式显示器200包括切换单元201和3D(三维)再现单元202。3D再现单元202配备有在例如附在头部的带部分的背面的显示部分,该显示部分包括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两个有机EL面板。例如显示部分的分辨率被设置成(1280×720)。两个有机EL面板使能3D显示。例如,在带部分的末端分别配备耳机并且使能虚拟5.1信道音频再现(channel audio reproduction)。从切换单元201经由线缆203提供视频/音频数据到3D再现单元202。替代线缆203,可以经由无线发送来发送视频/音频数据。
<系统的连接配置>
图2示出了关于广播接收设备100、头戴式显示器200、和BD播放器300之间连接的配置。图2仅示出了关于设备之间的配置,并且为了简洁关于诸如BD播放器300的信号再现的信号处理的内容数据处理的配置被省略。
BD播放器300将从BD再现的视频/音频数据提供到发送单元301。发送单元301将视频/音频数据以HDMI格式经由HDMI线缆102提供到头戴式显示器200。HDMI线缆101和102每个具有视频/音频总线L1、I2C总线L2、和CEC总线L3。
I2C总线使用串行时钟和交互式串行数据两个信号线提供通信的同步串行通信。多个从单元(slave)可以与总线连接,并且主单元(master)可以通过指定从单元的地址选择从单元并且与从单元通信。
视频/音频总线L1包含用于多信道的TMDS(转换最小化差分信号)的差分信号信道和时钟信号发送信道。I2C总线L2发送描述诸如像素的数量和大小的显示器性能的DCC(显示数据信道),并且还发送对于内容保护功能必要的HDCP(高带宽数字内容保护)的数据。CEC总线L3发送用于控制通过HDMI连接的设备的数据。
例如,在图1的内容再现(显示)系统中,广播接收设备100具有作为HDMI信宿的功能并且BD播放器300具有作为HDMI源的功能。头戴式显示器200的切换功能是作为HDMI中继器(切换类型)的功能,并且头戴式显示器自身的内容再现功能是作为HDMI信宿的功能。形成内容再现系统的各自设备分别遵从于CEC,并且可以响应于BD播放器300中的再现操作和关机操作以及广播接收设备中的选择操作来进行协同操作。
I2C总线L2和CEC总线L3与用于BD播放器300的HDMI/CEC控制的控制器302连接。HDMI/CEC控制的控制器302包括经由内部总线连接的CPU(中央处理单元)、快闪ROM、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用于HDMI/CEC控制的其它控制器205和104具有相同配置。
头戴式显示器200的切换单元201具有物理开关204、用于HDMI/CEC控制的控制器205、以及接收部分206、以及EDID(扩展显示识别数据)-ROM(非易失性存储器)207。在切换单元201中,I2C总线L2和CEC总线L3从输入端子和开关204之间与用于HDMI/CEC控制的控制器205连接。头戴式显示器200的物理地址存储在EDID-ROM 207中。
开关204由用于HDMI/CEC控制的控制器205控制,并且将与HDMI线缆102连接的HDMI输入端子(下文中,适当处简称为“输入端子”)连接到端子A(下文中,适当处简称为“A侧”)和端子B(下文中,适当处简称为“B侧”)中的一个。A侧与信宿侧连接。广播接收设备100经由HDMI输出端子(下文中,适当简称为“输出端子”)和HDMI线缆101与A侧连接。B侧与切换单元201内的接收部分206连接。3D再现单元202经由线缆203与接收部分206连接。
因此,在开关204选择A侧的第一连接状态中,BD播放器300再现的视频/音频(内容)数据通过切换单元201经由HDMI线缆101提供至广播接收设备100。在开关204选择B侧的第二连接状态中,BD播放器300再现的视频/音频(内容)数据和控制数据经由开关204提供至接收部分206,并且3D再现单元202进行3D再现。例如根据来自用户接口(未示出)的指令进行开关204的切换。
广播接收设备100具有接收单元103、用于HDMI/CEC控制的控制器104、以及EDID-ROM 105-2。从接收单元103输出的视频/音频数据提供至诸如液晶显示器的监视器。在EDID-ROM 105-2中,存储要被提供到与广播接收设备100的输入端子连接的上游(upstream)设备的EDID。在广播接收设备100具有多个输入端子的情况下,提供EDID-ROM 105-1、105-2、105-3、105-4、105-5,其中关于每个输入端子EDID不同。
<连接关系和物理地址>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其中开关204选择A侧(广播接收设备100侧)的状态和其中开关选择B侧(头戴式显示器200侧)的状态的任何一个中,CEC起作用。作为物理地址存储在EDID-ROM中的物理位置信息指定CEC控制的操作。关于物理地址,通过在最低游(lowermost stream)侧的根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广播接收设备100或头戴式显示器200)提供的物理地址确定经由HDMI连接的所有设备的物理地址。
当切换单元201的开关204选择A侧时,广播接收设备100用作根设备(即,其自身的物理地址是“0.0.0.0”)(见图3)。切换单元201与广播接收设备100提供给BD播放器300的物理地址的值是“2.0.0.0”的输入端子的位置连接。即,在EDID-ROM 105-2中存储的物理地址是“2.0.0.0”。注意到物理地址“1.0.0.0”、“3.0.0.0”、“4.0.0.0”、“5.0.0.0”分别存储在广播接收设备100的其它输入端子的位置上的EDID-ROM 105-1、105-3、105-4、105-5中。
另一方面,当开关204切换到选择B侧时,头戴式显示器200用作根设备(即,其自身物理地址是“0.0.0.0”)。通过开关204的B侧向BD播放器300提供的物理地址“1.0.0.0”。
因此,当开关204选择A侧时,BD播放器300的物理地址是“2.0.0.0”,并且当开关204选择B侧时,BD播放器300的物理地址是“1.0.0.0”。BD播放器300的物理地址响应于开关204的切换操作动态地改变。BD播放器300以该值进行后续CEC操作。在系统配置中,多数情况下不出现CEC控制的问题。
在用户已经具有包括AV放大器的内容再现系统的情况下,采用图4所示的系统配置。即,例如BD播放器300-1和300-2的两个播放器分别经由HDMI线缆303-1和303-2与AV放大器400的输入端子401-1和401-2连接。例如“2.1.0.0”的物理地址存储在与输入端子401-1相关联的EDID-ROM 402-1中,并且例如“2.2.0.0”的物理地址存储在与输入端子401-2相关联的EDID-ROM 402-2中。
头戴式显示器200的切换单元201的输入端子经由HDMI线缆102与AV放大器400的输出端子连接。切换单元201和广播接收设备100之间的HDMI连接与图3中所示的相同。
如图4所示,当开关204选择A侧时,广播接收设备100提供物理地址“2.0.0.0”到AV放大器400。因为AV放大器400的物理地址是“2.0.0.0”,AV放大器400提供物理地址“2.1.0.0”到与输入端子401-1连接的BD播放器300-1,并且提供物理地址“2.2.0.0”到与输入端子401-2连接的BD播放器300-2。
下面,图5示出了开关204已经从图4所示的连接关系切换至B侧的状态。当开关204选择B侧时,头戴式显示器200自身接收发送自BD播放器300-1或300-2的视频/音频数据。因此,由头戴式显示器200向AV放大器400提供的物理地址被切换到“1.0.0.0”。当开关204切换到B侧时,在EDID-ROM 402-1中存储的物理地址立即更新到“1.1.0.0”,在EDID-ROM402-2中存储的物理地址立即更新到“1.2.0.0”。
如图5所示,当开关204从A侧切换到B侧时,由AV放大器400提供给与AV放大器400连接的BD播放器300-1和300-2的物理地址被分别切换到“1.1.0.0”和“1.2.0.0”。如果存储在与AV放大器400的所有连接端子相关联的EDID-ROM中的物理地址的值以上描述的方式立即响应地更新,则没有问题出现。
但是,在HDMI标准中,如以上描述的,当开关204从A侧切换到B侧时,没有指定遵从于实时物理地址之间的切换。因此,作为AV放大器,当切换到下游(downstream)信宿设备时,可能存在其中仅更新当前选择的输入端子的物理地址的配置。在AV放大器具有该配置的情况下(AV放大器400’),可能出现问题。
将参照图6解释问题的出现。图6示出了在开关204从图4中的状态从A侧切换到B侧之后的状态。当前,当在AV放大器400’中选择与BD播放器300-1连接的输入端子401-1时,在与所选择的输入端子401-1相关联的EDID-ROM 402-1中存储的物理地址立即更新成“1.1.0.0”。另一方面,在与未选择的输入端子401-2相关联的EDID-ROM 402-2中存储的物理地址没有立即更新并且保持“2.2.0.0”。结果,提供给BD播放器300-2的物理地址没有更新。物理地址不能被更新到“1.2.0.0”,直至用户通过AV放大器400’中的手动操作选择输入端子401-2。
如以上描述的,可能存在以下AV放大器400’,通过该AV放大器400’BD播放器300-2保持具有HDMI标准的老地址。在其中BD播放器300-2具有图6中所示的物理地址的状态中,当从BD播放器300-2进行CEC的一触播放(one-touch play)时,从BD播放器300-2发布具有物理地址“2.2.0.0”的命令。
一触播放是指使用CEC的设备之间的互控制的功能,通过该功能当进行BD播放器的操作(插入盘、按下播放键)时,AV放大器的电源开启并且自动进行输入切换。为了完成一触播放功能,最初,必要的是以物理地址“1.2.0.0”发布命令。因此,在AV放大器400’中,出现禁止自动选择与BD播放器300-2连接的输入端子401-2的切换操作的麻烦等。
本发明解决该问题。即,当头戴式显示器200的开关204从A侧切换到B侧时,如果头戴式显示器200向AV放大器400(或AV放大器400’)提供物理地址的值没有改变,则向在AV放大器400的上游侧连接的BD播放器300-1或300-2提供的物理地址没有改变。因此,通过CEC的设备之间的互控制的功能在开关204切换之前或之后没有恶化。
本公开将头戴式显示器200的物理地址设置成与广播接收设备100的物理地址相同。即,提供了镜像物理地址的机制,并且因此,由头戴式显示器200向AV放大器400提供的物理地址在开关204从A侧到B侧的切换之前或之后可以相同。
图7中的连接关系示出像图6中的连接关系那样的开关204从A侧切换到B侧之后的状态。在头戴式显示器200的切换单元201的EDID-ROM 207中,存储具有与广播接收设备100的输入端子的EDID-ROM 105-2的值相同的值的物理地址“2.0.0.0”。
因此,在开关204切换之前和之后,向AV放大器400(或AV放大器400’)提供的物理地址没有改变。这意味着,在AV放大器400中,分别更新与连接到BD播放器300-1和300-2的输入端子相关联的EDID-ROM 402和402-2是不必要的。因此,即使当AV放大器400是不可能更新与包括未选择的输入端子的所有输入端子相关联的EDID-ROM(AV放大器400’)的类型时,可以防止通过CEC的设备协同控制的故障。
将参照图8中的流程图解释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处理。步骤S1是初步准备(或初步设置)。在步骤S1,在头戴式显示器200的切换单元201中,当开关204选择A侧时,来自BD播放器300-1的视频/音频数据经由HDMI线缆303-1、AV放大器400、HDMI线缆102、开关204、和HDMI线缆101提供至广播接收设备100,并且数据在广播接收设备100中再现。
鉴于此,BD播放器300-1使用I2C总线进行广播接收设备100的EDID性能的读取和验证操作(步骤S2)。BD播放器300-1与广播接收设备100经由I2C总线通信的内容包含有广播接收设备100向BD播发器300-1提供的物理地址信息。
在步骤S3,头戴式显示器200截取BD播放器300-1经由I2C总线与广播接收设备100通信的数据。具体地,切换单元201的控制器205截取数据。在控制器205可以从通信内容读取由广播接收设备100向BD播发器300-1提供的物理地址的情况下,物理地址的值存储在控制器205的存储器(RAM、EEPROM等)中,并且进一步,控制器205在EDID-ROM 207中存储读取物理地址的值(步骤S4)。
在执行步骤S4之后,如步骤S5所示,即使当开关204从A侧切换到B侧时,提供到BD播放器300-1的物理地址没有改变。使用该机制,如果使用指定使输入端子具有当开关204切换到B侧时未立即更新的物理地址的AV放大器400’,不会出现问题。
即,如图7的示例所示,在开关204切换之前和之后,向AV放大器400提供的物理地址保持“2.0.0.0”而不改变。因此,当开始未选择的BD播放器300-2的再现操作时,进行AV放大器400的输入切换,并且可以进行通过其由广播接收设备100经由头戴式显示器200(通过CEC的设备协同操作的示例)再现视频/音频数据的内容的一触播放,而没有麻烦。
可以将本公开实施为以下配置。
(1)
一种内容再现设备,包括:
输入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
输出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以及
开关,其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并且采取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之一,以及
所述设备在所述开关的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经由控制信号发送信道发送的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所述开关的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2)
根据(1)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所述源侧包括中继器,该中继器与多个源连接并且选择一个源。
(3)
根据(1)或(2)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所述源侧包括中继器,该中继器与多个源连接并且选择一个源,以及
当所述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时,仅更新由所述中继器向多个源提供的地址的部分。
(4)
根据(1),(2)或(3)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遵从于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标准。
(5)
根据(1),(2),(3)或(4)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第一显示设备与所述信宿侧连接,并且所述内容再现单元是第二显示设备。
(6)
根据(1),(2),(3),(4)或(5)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广播接收设备与所述信宿侧连接,并且所述内容再现单元是头戴式显示器。
(7)
一种内容再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输入单元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
通过输出单元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
通过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开关,切换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以及
在所述开关的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经由控制信号发送信道发送的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所述开关的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本公开包含涉及2011年6月17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1-135147中公开的主题的主题,其整体内容通过引用并入于此。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根据设计需求和其它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内容再现设备,包括:
输入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
输出单元,其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以及
开关,其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并且采取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之一,
所述设备在所述开关的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经由控制信号发送信道发送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所述开关的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所述源侧包括中继器,该中继器与多个源连接并且选择一个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所述源侧包括中继器,该中继器与多个源连接并且选择一个源,以及
当所述开关从第一连接状态切换到第二连接状态时,仅更新由所述中继器向多个源提供的地址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遵从于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注册商标)标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第一显示设备与所述信宿侧连接,并且所述内容再现单元是第二显示设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容再现设备,其中,广播接收设备与所述信宿侧连接,并且所述内容再现单元是头戴式显示器。
7.一种内容再现控制方法,包括:
通过输入单元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源侧连接,
通过输出单元经由用于发送内容的内容发送信道和用于发送表示设备的物理连接关系的地址的控制信号发送信道与信宿侧连接,
通过被提供在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开关,切换所述输入单元和所述输出单元之间的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连接所述输入单元和内容再现单元的第二连接状态,以及
在所述开关的第一连接状态中获取经由控制信号发送信道发送的所述信宿侧的地址,并且在所述开关的第二连接状态中将获取的地址设置为提供给所述源侧的地址。
CN 201210192821 2011-06-17 2012-06-12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28335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5147 2011-06-17
JP2011135147A JP2013005265A (ja) 2011-06-17 2011-06-17 コンテンツ再生装置およびコンテンツ再生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33512A true CN102833512A (zh) 2012-12-19

Family

ID=46125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92821 Pending CN102833512A (zh) 2011-06-17 2012-06-12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72626B2 (zh)
EP (1) EP2536128A1 (zh)
JP (1) JP2013005265A (zh)
CN (1) CN102833512A (zh)
BR (1) BR102012013900A2 (zh)
RU (1) RU201212412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81977B2 (en) * 2011-12-13 2014-03-25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Enabling/disabl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access to enable/ disable 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US8713316B2 (en) 2011-12-13 2014-04-29 Crestron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abling/disabling display data channel access to enable/disable high-bandwidth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WO2013168288A1 (ja) * 2012-05-11 2013-11-14 パイオニアデジタルデザインアンドマニュファクチャリング株式会社 中継装置
TWI523531B (zh) * 2012-08-29 2016-02-21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訊號輸入控制系統與方法及其影音裝置
EP3139620B1 (en) 2014-05-01 2022-03-30 Sony Grou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o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6344140B2 (ja) * 2014-08-22 2018-06-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装置
JP7196418B2 (ja) 2018-05-11 2022-12-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接続装置、表示装置、接続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12551B2 (ja) 2006-07-28 2011-11-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08013132A1 (en) 2006-07-28 2008-01-3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apparatus
JP5240491B2 (ja) * 2007-06-26 2013-07-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受信装置
JP2009031407A (ja) * 2007-07-25 2009-02-12 Necディスプレイ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JP2009071396A (ja) 2007-09-11 2009-04-02 Sony Corp アドレス設定方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送信機器
JP5171345B2 (ja) 2008-03-28 2013-03-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864933B2 (ja) 2008-04-28 2012-02-01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
JP2009284374A (ja) 2008-05-26 2009-12-03 Panasonic Corp 機器アドレス割り当て方法、入力機器、及び入力専用機器
TW201012225A (en) * 2008-09-02 2010-03-16 Weltrend Semiconductor Inc Multimedia system with CEC right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0098699A (ja) * 2008-10-20 2010-04-30 Canon Inc 受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238468B2 (ja) 2008-11-28 2013-07-17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315083B2 (ja) 2009-02-17 2013-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592806B1 (ja) 2009-06-18 2010-12-08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通信装置
JP4940279B2 (ja) 2009-09-29 2012-05-30 株式会社東芝 中継装置
JP2011135147A (ja) 2009-12-22 2011-07-07 Kddi Corp 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異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259118A (ja) 2010-08-19 2010-11-11 Sharp Corp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JP2012141461A (ja) * 2010-12-29 2012-07-26 Sony Corp 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US20130304860A1 (en) * 2011-01-17 2013-11-1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ceiving of content
JP5874176B2 (ja) * 2011-03-06 2016-03-0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並びに中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36128A1 (en) 2012-12-19
RU2012124127A (ru) 2013-12-20
BR102012013900A2 (pt) 2013-07-02
US8972626B2 (en) 2015-03-03
JP2013005265A (ja) 2013-01-07
US20120320275A1 (en) 201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9161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5210244B2 (ja) 映像制御装置及び映像制御装置を制御する制御方法
CN102833512A (zh) 内容再现设备和内容再现控制方法
KR100841434B1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의 edid 정보 변경 방법
US8966566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US8365232B2 (en) Method, device, system,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JP2009003882A (ja) 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US11012733B2 (en) Device controller,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
WO2008013132A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717503B2 (en) Audio output device connectable with plurality of device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090036408A (ko) 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의 edid 정보 제공 방법
JP2012119924A (ja) 映像表示装置及び映像表示方法、音声再生装置及び音声再生方法、映像音声同期制御システム
EP265827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JP4823373B2 (ja) 映像・音声処理装置および映像・音声処理方法
KR20180067108A (ko) 외부 전자 장치의 상태를 ui에 나타내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JP2012212452A (ja) データ受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送受信方法
JP5597038B2 (ja) シンク機器、シンク機器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KR20110041143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그의 소프트웨어 업그레이드 방법
KR2010008932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928243B2 (ja) コンテンツ送受信装置
JP2014007615A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電子機器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240073355A1 (en) Sink device, source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240029322A (ko) 싱크 장치, 소스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924458B (zh) 用于具有hdmi扩展通道的edid数据改写方法、装置及显示终端
JPWO2017187976A1 (ja) 電子機器、電子機器の電力供給方法、電子機器の電力受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タフェース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