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25583B - 冲击工具 - Google Patents

冲击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25583B
CN102825583B CN201210166787.XA CN201210166787A CN102825583B CN 102825583 B CN102825583 B CN 102825583B CN 201210166787 A CN201210166787 A CN 201210166787A CN 102825583 B CN102825583 B CN 1028255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ram
hammer
perisporium
ball
anvi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67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25583A (zh
Inventor
平林德夫
杉本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8255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55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255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255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 B25B21/02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with means for imparting impact to screwdriver blade or nut sock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1/00Portable power-driven screw or nut setting or loosening tools; Attachments for drilling apparatus serving the same purpos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成本低且小型的构造实现钻模式的冲击工具。将锤分割为与砧座(10)卡合/脱离的主锤(40)和具有覆盖该主锤(40)的外周的周壁(43)且与主锤(40)分开独立的副锤(42),将副锤(42)能够旋转地配置在后方位置,将周壁(43)与主锤(40)结合为能够一体旋转,在主锤(40)与周壁(43)之间设置有球(56),在主锤(40)位于前进位置时,球(56)在前后方向上将主锤(40)与周壁(43)连接成一体,球能够在两者的连接位置与两者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能够将球分别移动操作至连接位置和解除位置的切换单元,通过将球移动到连接位置,能够限制主锤后退而选择钻模式。

Description

冲击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锤与突出到壳体的前方的砧座卡合/脱离来产生旋转冲击力的冲击改锥(impact driver)等冲击工具。
背景技术
冲击改锥等冲击工具具有:主轴,其在壳体内借助马达而进行旋转;锤,其套装在该主轴上,通过跨在设置于主轴和锤上的槽上与它们嵌合的球被连接,另外在该锤的前表面突出设置有爪;砧座,其与主轴同轴地被壳体支撑且能够旋转,砧座的用于安装工具头的前端突出到壳体的前方,在砧座的后端呈放射状地形成有臂;螺旋弹簧,其向爪与臂在旋转方向上卡合的前进位置对锤施力。即,在砧座的扭矩大时,通过在槽内转动的球进行引导,使锤后退而脱离臂,再借助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一边使锤旋转一边前进,来与臂卡合,通过反复进行这样的动作,使砧座间歇性地产生旋转冲击力(冲击)。
关于这样的冲击工具,例如在预钻孔中紧固螺钉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利用电钻贯穿设置预钻孔,之后利用冲击改锥等冲击工具紧固螺钉,根据作业不同,分别使用工具。因而,需要准备和更换工具,操作性差。虽然在冲击改锥上安装钻头就能够进行穿孔,但若是瓷砖等比较脆的被加工件,则可能因产生冲击而使被加工件发生破损。
因此,如专利文献1所示,发明了一种冲击工具,在主轴的后部形成有直径与锤的直径相等的凸缘,在锤及凸缘的外周设置有连接套筒,且该连接套筒能够被操作而在仅与锤相卡合的前进位置和跨在锤和凸缘上与锤和凸缘卡合的后退位置之间切换,在连接套筒处于前进位置时,允许锤后退而以冲击模式使用冲击工具,另一方面,在连接套筒处于后退位置时,在旋转方向上通过连接套筒将锤和主轴连接,而能够选择锤总是与主轴一体旋转的钻模式。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0/750号说明书
但是,就专利文献l所开示的模式切换机构,因为还在锤的外周套装连接套筒,所以冲击机构部在径向上变大,而妨碍小型化。另外,不仅增加了连接套筒,还需要在主轴上设置凸缘,从而导致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以成本低且小型的构造实现钻模式的冲击工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锤分割为与砧座卡合/脱离的位于内侧的主锤和具有对该主锤的外周进行覆盖的周壁且与主锤分开独立的位于外侧的副锤,副锤配置于在周壁覆盖主锤的外周的状态下允许主锤前后移动的后方位置且能够旋转,并且将周壁与主锤结合为能够一体旋转,在主锤与周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构件,在主锤位于前进位置时,该连接构件在前后方向上将主锤与所述周壁连接成一体,并且该连接构件能够在主锤和周壁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与两者的连接状态解除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能够从壳体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将连接构件分别移动至连接位置和解除位置,通过切换单元将连接构件移动至连接位置,能够选择对主锤的后退进行限制且砧座与主轴一体旋转的钻模式。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的结构中,连接构件是能够沿着周壁的半径方向在连接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球,其中,在所述球处于连接位置时,该球保持在副锤的周壁上且从周壁的内周面突出,嵌合在沿着周向设置在主锤的外周上的嵌合槽中,在所述球处于解除位置时,该球没入周壁的内周面,离开嵌合槽。切换单元包括切换环,切换环具有套装在周壁上并能够滑动地与周壁的外周面接触的小径部和与外周面相分离的大径部,并能够操作所述切换环,使其在大径部位于球的外侧并允许球向解除位置移动的第一滑动位置与小径部位于球的外侧并将球向连接位置按压的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滑动。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的结构中,螺旋弹簧配置在主锤与副锤之间,所述螺旋弹簧向副锤与承受部相抵接的后方位置对副锤施力,承受部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后端,另一方面,在副锤的后表面设置有环槽,在环槽内容置有从后表面突出且与承受部的前表面抵接的多个球。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不仅能够以原有的冲击模式使用,还能够以不产生冲击的钻模式使用。由此,不需要分别使用工具,使得操作性良好。另外,通过利用分割而成的副锤限制主锤的后退实现钻模式,因而不会使冲击机构部在径向上变大,能够维持小型化,并且能够以少的部件数量进行模式切换,还能够抑制成本增加。当然,能够通过副锤追随主锤进行的旋转动作确保必要的旋转冲击力。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的效果,还能够在壳体内的空间中,以小型的结构可靠地实现主锤与副锤的连接以及解除两者的连接。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不仅具有技术方案1或2的效果,还能够利用冲击模式用的螺旋弹簧将副锤简单地配置在后方位置,并且即使该螺旋弹簧向后方位置按压副锤也能够降低作用于副锤的旋转阻力而使副锤顺畅地追随主锤进行旋转。另外,在轴向上能够以小型的结构承受作用于副锤的推力载荷。
附图说明
图1是冲击改锥的局部纵剖视图。
图2是内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主体壳以外的壳体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冲击改锥的局部纵剖视图(冲击模式)。
图5是冲击改锥的局部纵剖视图(钻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作为冲击工具的一个例子的冲击改锥1,图2示出了冲击改锥1的内部机构的一部分。该冲击改锥1具有组装左右的半壳体3、3而形成的主体壳2,从后方(以图1的右侧作为前方)起在主体壳2内分别容置有马达4、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主轴7。另外,在主体壳2的前部安装有容置了主轴7和冲击机构9的筒状的内侧壳体8,在主轴7的前方同轴地配置的砧座10能够旋转地被内侧壳体8及固定在该内侧壳体8的前端的前壳体 12支撑,并且该砧座10向前方突出。13是嵌在前壳体12的前端的橡胶制环状的减振器。在主体壳2的下方,向下延伸地设置有把手14,在把手14内容置有具有扳机16的开关15。
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容置在组装于主体壳2内的筒状的齿轮箱17内。在齿轮箱17的后部能够旋转地支撑有嵌在马达4的输出轴5上的小齿轮18,并且该小齿轮18突出到齿轮箱17内。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具有:第一行星架20,其用于对在第一齿轮部19内进行行星运动的第一级行星齿轮21、21……进行保持;第二行星架23,其用于对在第二齿轮部22内进行行星运动的第二级行星齿轮24、24……进行保持。使第一级行星齿轮21、21……与小齿轮18啮合。另外,第二行星架23一体地形成在主轴7的后端,在内侧壳体8内能够旋转地被球轴承25支撑。
在此,第一齿轮部19在内周前侧具有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的多个内齿26、26……,另一方面,第二齿轮部22在外周前侧具有环状的卡合槽27,并且在外周后侧具有周向上隔开规定间隔地突出设置的多个外齿28、28……。另外,第二齿轮部22能够在前进位置与后退位置之间滑动,其中,在第二齿轮部22位于前进位时,第二齿轮部22与一体地连接在第二行星架23的后方的正齿轮29和第二级行星齿轮24双方啮合,在第二齿轮部22位于后退位置时,第一齿轮部19的内齿26与第二齿轮部22的外齿28相卡合而第二齿轮部22仅与第二级行星齿轮24啮合。
该正齿轮29是被用于支撑行星齿轮24的支撑销30贯通并位于第二行星架23与行星齿轮24之间的另外的齿轮,第二行星架23的外径小于包括齿顶的正齿轮29的外径。在此,如果正齿轮29与第二行星架23是一体的,则为了组装球轴承25需要使第二行星架23的外径大于正齿轮29的外径并且需要使用直径大的球轴承25。但是,通过将正齿轮29形成为与第二行星架23分开独立的构件,能够在组装了球轴承25后组装正齿轮29,不需要使第二行星架23的外径及球轴承25的内径大于正齿轮29的外径。这样,第二行星架23及球轴承25在径向上不会变大,因而能够使齿轮箱17、内侧壳体8甚至主体壳2在径向上小型化。36是在齿轮箱17内保持球轴承25的保持环。
在第二齿轮部22的外侧设置有滑动环31,该滑动环31能够沿着齿轮箱 17及内侧壳体8的内周面前后滑动,在半径方向上从滑动环31的外侧进行贯通的卡合销32与第二齿轮部22的卡合槽27相卡合。在滑动环31的上部外周设置有突出到齿轮箱17的上部的突起33,该突起33通过前后的螺旋弹簧35、35保持在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主体壳2上的滑钮(slide button)34上。
由此,能够通过向前后方向对滑钮34进行滑动操作,来通过滑动环31沿着前后方向切换第二齿轮部22的位置。即,在图1及图4所示的第二齿轮部22的前进位置,成为第二齿轮部22与正齿轮29一体旋转而解除行星齿轮24的行星运动的高速模式,在图5所示的第二齿轮部22的后退位置,成为第二齿轮部22被固定且使行星齿轮24进行行星运动的低速模式。
并且,冲击机构9的结构为,使锤与设置在砧座10的后端上的一对臂11、11卡合/脱离,此处的锤分为:筒状的主锤40,其套装在主轴7的前端,在前表面突出设置有用于与臂11、11相卡合的一对爪41、41;副锤42,其在主锤40的后方,与主轴7同轴地且松配合地外套在主轴7上,且形成为前方开口的有底筒状,副锤42的周壁43从后方套装在主锤40上。也就是说,将主锤40和副锤42的周壁43配合后的外径与以往锤的外径相等。
首先,主锤40通过跨在山形槽44、44和V字槽45、45上且与山形槽44、44和V字槽45、45嵌合的球46、46与主轴7连接,其中,山形槽44、44从前端向后方凹入设置在主锤40的内周面上,而且越到后端越细,V字槽45、45形成为顶端朝向前方地凹入设置在主轴7的外周面上。
另一方面,在主锤40与副锤42之间,在主轴7上套装有螺旋弹簧47,该螺旋弹簧47向使爪41与臂11卡合的前进位置对主锤40施力,另一方面向后方对副锤42施力。在副锤42与第二行星架23之间,在主轴7上套装有作为承受部的垫圈48,在凹入设置在副锤42的后表面上的环槽49中容置有从后表面突出的多个球50、50……而形成推力轴承。由此,被螺旋弹簧47向后方施力的副锤42以能够旋转的状态被按压在球50抵接在垫圈48上的后方位置。
另外,在副锤42的周壁43的内周面上沿着周向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引导槽51、51……,多个引导槽51、51……在轴向上从周壁43的内周面的前端向后方延伸,在主锤40的外周沿着周向以与引导槽51的间隔相等的间隔 形成有比引导槽51短的多个长圆槽52、52……,圆柱状的连接销53、53……跨在引导槽51和长圆槽52上并嵌合在引导槽51和长圆槽52中。由此,主锤40和副锤42,通过连接销53以允许各自沿着轴向移动的状态,在旋转方向上连接成一体。
而且,在主锤40的外周面上,在后端,沿着周向凹入设置有环状的嵌合槽54,另一方面,在副锤42的周壁43上,在引导槽51的后端位置,在引导槽51、51之间形成有在半径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圆形孔55、55……,在该圆形孔55中分别嵌合作为连接构件的球56。
并且,在副锤42的周壁43上套装有切换环57。该切换环57的后侧为能够滑动地与周壁43的外周面接触的小径部58,该切换环57的前侧为沿半径方向与周壁43的外周面分离的大径部59,由此具有两级的直径,在小径部58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凹槽60。另外,切换环57仅能够在设置于内侧壳体8的内周上的前侧阶梯部61和设置在周壁43的后端外周上的后侧阶梯部62之间前后滑动。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内侧壳体8上套装有连接套筒63,位于主体壳2的前方的操作套筒64以能够与该连接套筒63一体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连接套筒63的前端外周。在连接套筒63的外周的点对称位置形成有在前后方向上为长圆形的一对贯通孔65、65,在沿着各贯通孔65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比贯通孔65大一圈的四边形的引导凹部66。
在该贯通孔65中穿过筒状的引导架(guide holder)67,该引导架67形成在外侧端部嵌合在引导凹部66中的正方形的凸缘部68上,该引导架67在半径方向上向连接套筒63的轴心侧突出,并且通过引导凹部66对凸缘部68的引导,引导架67能够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在内侧壳体8上形成有引导架67所穿过的由前侧槽70、后侧槽71以及连通前侧槽70和后侧槽71的倾斜槽72构成的导向槽69,其中,所述前侧槽70沿着周向形成在与贯通孔65的前端相对应的位置,所述后侧槽71沿着周向形成在与贯通孔65的后端相对应的位置。在引导架67上从内侧壳体8的轴心侧插入引导销73,使引导销73的头部74嵌合在切换环57的凹槽60中。
由此,在从前方观察连接套筒63的情况下操作操作套筒64使其向右旋转时,引导架67也在周向上向右旋方向移动。并且,在引导架67在导向槽 69内移动到达后侧槽71时,引导架67位于贯通孔65的后端。于是,如图4所示,通过引导销73而与引导架67连接的切换环57处于使大径部59位于球56的外侧的后退位置(第一滑动位置)。在该后退位置,球56能够向进入周壁43的内周面而离开主锤40的嵌合槽54的解除位置移动,成为允许主锤40后退的冲击模式。
另一方面,在从前方观察连接套筒63的情况下操作操作套筒64使其向左旋时,引导架67也在周向上向左旋方向移动。并且,在引导架67在导向槽69内移动到前侧槽70时,引导架67位于贯通孔65的前端。于是,如图5所示,切换环57处于使小径部58位于球56的外侧的前进位置(第二滑动位置)。在该前进位置,球56被小径部58按压而被固定在与主锤40的嵌合槽54嵌合的连接位置,因而在前后方向将主锤40和副锤42连接而形成为限制主锤40后退的钻模式。该切换环57、导向槽69、具有贯通孔65的连接套筒63、操作套筒64、引导架67及引导销73为本发明的切换单元。
此外,使突出设置在主轴7的前端的小径的前端部76嵌合在形成于砧座10的后表面轴心的轴承孔75中,由此砧座10以与主轴7同轴地支撑主轴7的前端,且使其能够旋转。在轴承孔75中容置有球78,该球78被螺旋弹簧77按压在前端部76的端面上,来承受推力方向上的载荷。
而且,在从前壳体12突出的砧座10的前端形成有工具头安装孔79,为了防止插入在安装孔79中的工具头脱落而设置有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具有在后退位置将设置在砧座10上的球81(图2)按压在安装孔内的套筒80等。
在如上那样构成的冲击改锥l中,首先对通过旋转操作操作套筒64而使切换环57移动至后退位置的图4的冲击模式下的动作进行说明。当操作设置在把手14上的扳机16来驱动马达4时,输出轴5的旋转经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6传递至主轴7,使主轴7旋转。主轴7经由球46使主锤40旋转,从而与主锤40相卡合的砧座10旋转,因而能够通过安装在砧座10的前端的工具头紧固螺钉等。此时,通过连接销53在旋转方向上连接的副锤42也与主锤40一体地旋转。
当随着紧固螺钉而砧座10的扭矩变大时,主锤40的旋转与主轴7的旋转之间产生偏离,所以通过球46沿着V字槽45转动,主锤40一边相对于 主轴7旋转一边克服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后退。此时,幅锤42允许主锤40后退,并且通过连接销53与主锤40一体地旋转。
然后,当主锤40的爪41脱离臂11时,借助螺旋弹簧47的作用力,且通过球46向V字槽45的前端转动,主锤40一边旋转一边前进。由此,主锤40的爪41再次与臂11卡合而产生旋转冲击力(冲击)。通过反复与该砧座10的卡合/脱离来继续紧固。
此时,副锤42也随着主锤40而旋转,因而通过两锤40、42的质量与砧座10卡合/脱离。因而,即使将锤分割也不会降低旋转冲击力。另外,在旋转时,后表面的球50在垫圈48的前表面上转动,从而减小旋转阻力,因而即使螺旋弹簧47随着主锤40的前后运动而伸缩,副锤42也能够顺畅地旋转。而且,即使在产生冲击时主锤40反复前后运动,副锤42也维持在后方位置而不会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因而能够抑制产生冲击时的振动。
另一方面,在通过对操作套筒64的旋转操作使切换环57移动至前进位置的图5的钻模式下,当操作扳机16驱动马达4时,主锤40及副锤42随着主轴7的旋转而旋转,来使砧座10一体地旋转。
并且,即使砧座10的扭矩变大,由于通过球56限制主锤40后退,因而不会进行主锤40相对于砧座10的卡合/脱离动作。由此,不会产生冲击,砧座10与主轴7一体旋转。
这样,上述方式的冲击改锥1,将锤分割为与砧座10卡合/脱离的位于内侧的主锤40和具有对该主锤40的外周进行覆盖的周壁43且与主锤40分开独立的位于外侧的副锤42,副锤42能够旋转地配置于在周壁43覆盖主锤40的外周的状态下允许主锤40前后移动的后方位置,并周壁43能够与主锤40一体旋转地与主锤40结合,在主锤40与周壁43之间设置有在主锤40位于前进位置时在前后方向上将主锤40和周壁43连接成一体的连接构件(球56),并且连接构件(球56)能够在主锤40和周壁43的连接位置与解除了两者的连接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另一方面,设置有能够从主体壳2的外部将连接构件分别移动到连接位置和解除位置的切换单元,通过切换单元将连接构件移动到连接位置,从而能够选择对主锤40的后退进行限制并使砧座10与主轴7一体旋转的钻模式。
通过采用该结构,不仅能够以原有的冲击模式使用,还能够以不产生冲 击的钻模式使用。由此,不需要分别使用工具而使操作性良好。另外,通过利用分割而成的副锤42来限制主锤40后退而实现钻模式,因而不会使冲击机构部在径向上变大,能够维持小型化,而且能够以少的部件数来进行模式切换,还能够抑制成本增加。而且,副锤42仅进行追随主锤40的旋转动作,不前后移动,因而减少冲击模式下的振动的产生。当然,能够通过副锤42追随主锤40进行的旋转动作确保需要的旋转冲击力。
尤其是,在此,将连接构件形成为能够在周壁43的半径方向上在连接位置与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球56,其中,在球56位于连接位置时,球56保持在副锤42的周壁43上且从周壁43的内周面突出,嵌合在沿着周向设置在主锤40的外周上的嵌合槽54中,在球56位于解除位置时,球56没入周壁43的内周面而离开嵌合槽54。切换单元为包括切换环57的结构,切换环57具有套装在周壁43上并能够滑动地与周壁43的外周面接触的小径部58和离开外周面的大径部59,另外能够操作切换环57使其在大径部59位于球56的外侧而允许球56向解除位置移动的第一滑动位置与小径部58位于球56的外侧并向连接位置按压球56的第二滑动位置之间滑动。从而能够在内侧壳体8内的空间中,以小型的结构可靠地实现主锤40与副锤42的连接以及解除两者的连接。
另外,将螺旋弹簧47配置在主锤40与副锤42之间,螺旋弹簧47向副锤42与设置在主轴7的后端的垫圈48抵接的后方位置对副锤42施力,另一方面,在副锤42的后表面凹入设置有环槽49,在环槽49内容置有从后表面突出的多个球50,使球50抵接在垫圈48的前表面上,因而能够利用冲击模式用的螺旋弹簧47简单地在后方位置配置副锤42,并且即使该螺旋弹簧47向后方位置按压副锤42也能够降低对副锤42的旋转阻力,能够追随主锤40顺畅地进行旋转。另外,能够在轴向上以小型的结构承受作用于副锤42的推力载荷。
此外,作为连接构件,不限于球,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构件,可以使用在半径方向上以松配合地插入在周壁中并且前后端形成为半球状的销等。不妨碍数量的增减。
另外,就切换环而言,在上述方式中,小径部位于后方,大径部位于前方,在处于后退位置时形成冲击模式,但是可以颠倒切换环的朝向,在处于 前进位置时形成冲击模式。
而且,除了切换环以外的切换单元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可以将引导架和引导销形成为一体,也可以不成为设置导向槽来将连接套筒的旋转变换为切换环的前后运动的构造,而如速度切换那样使与切换环连接的滑钮前后运动来达到切换环的滑动位置等的结构。
另一方面,就主锤与副锤在旋转方向上的结合而言,不限于上述方式的使用连接销的构造,可以采用键结合、花键结合。副锤的后表面处的推力轴承,可以省略垫圈,可以采用滚针来代替球。
另外,不限于使用冲击模式用的螺旋弹簧向后方位置对形成为有底筒状的副锤施力的构造,可以形成为单纯地将套筒状的副锤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在主锤的后方位置的结构。
其他,例如关于壳体,可以是没有内侧壳体的结构,或者是内侧壳体和前壳体都没有,而结合有在主体壳的前方容置冲击机构的锤箱的结构。另外,行星齿轮减速机构的方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能够采用进行三挡以上的速度切换的方式,没有速度切换机构的方式等。当然,除了冲击改锥以外,在角型冲击改锥、冲击扳手等其他冲击工具中,也能够通过采用本发明而附加钻模式。

Claims (3)

1.一种冲击工具,
具有:
主轴,其在壳体内借助马达进行旋转,
砧座,其位于该主轴的前方,与该主轴同轴且能够旋转地被所述壳体支撑,该砧座的用于安装工具头的前端向所述壳体的前方突出,
锤,其套装在所述主轴上,被螺旋弹簧向该锤与所述砧座的后端卡合的前进位置施力,根据所述砧座的扭矩变化进行前后移动来与所述砧座卡合/脱离,将所述主轴的旋转作为旋转冲击力传递至所述砧座;
该冲击工具的特征在于,
所述锤分割为与所述砧座卡合/脱离的位于内侧的主锤和具有对该主锤的外周进行覆盖的周壁且与所述主锤分开独立的位于外侧的副锤,所述副锤配置于在所述周壁覆盖所述主锤的外周的状态下允许所述主锤前后移动的后方位置且能够旋转,并且所述周壁与所述主锤结合为能够一体旋转,
在所述主锤与所述周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构件,在所述主锤位于前进位置时,该连接构件在前后方向上将所述主锤与所述周壁连接成一体,并且该连接构件能够在所述主锤和所述周壁相连接的连接位置与两者的连接状态解除的解除位置之间移动,
另一方面,设置有切换单元,该切换单元能够从所述壳体的外部进行操作,来将所述连接构件分别移动至所述连接位置和所述解除位置,
通过利用所述切换单元将所述连接构件移动至所述连接位置,能够选择对所述主锤的后退进行限制且所述砧座与所述主轴一体旋转的钻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是能够沿着所述周壁的半径方向在所述连接位置与所述解除位置之间移动的球,在所述球处于所述连接位置时,所述球保持在所述副锤的所述周壁上且从所述周壁的内周面突出,嵌合在沿着周向设置在所述主锤的外周上的嵌合槽中,在所述球处于所述解除位置时,所述球没入所述周壁的内周面,离开所述嵌合槽,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切换环,所述切换环具有套装在所述周壁上并能够滑动地与所述周壁的外周面接触的小径部和与所述外周面相分离的大径部,并能够在第一滑动位置与第二滑动位置之间对所述切换环进行滑动操作,该第一滑动位置是指,所述大径部位于所述球的外侧,允许所述球向所述解除位置移动的位置,该第二滑动位置是指,所述小径部位于所述球的外侧,将所述球向所述连接位置按压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工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弹簧配置在所述主锤与所述副锤之间,所述螺旋弹簧向所述副锤与承受部相抵接的所述后方位置对所述副锤施力,所述承受部设置在所述主轴的后端,另一方面,在所述副锤的后表面设置有环槽,在所述环槽内容置有从所述后表面突出且与所述承受部的前表面抵接的多个球。
CN201210166787.XA 2011-06-17 2012-05-25 冲击工具 Active CN1028255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35439A JP5468570B2 (ja) 2011-06-17 2011-06-17 打撃工具
JP2011-135439 2011-06-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25583A CN102825583A (zh) 2012-12-19
CN102825583B true CN102825583B (zh) 2015-06-03

Family

ID=46149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6787.XA Active CN102825583B (zh) 2011-06-17 2012-05-25 冲击工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318548A1 (zh)
EP (1) EP2535147B1 (zh)
JP (1) JP5468570B2 (zh)
CN (1) CN102825583B (zh)
RU (1) RU2596551C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1105222B4 (de) * 2011-05-09 2018-08-23 Zhengyang Technology Co., Ltd. Vorrichtung zum automatischen Umschalten zwischen Vor- und Rückwärtsdrehung einer elektrischen Bohrmaschine
JP2013094864A (ja) * 2011-10-31 2013-05-20 Hitachi Koki Co Ltd インパクト工具
DE102013209173A1 (de) * 2013-05-17 2014-11-20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r Spindellockvorrichtung
EP2842697A1 (de) * 2013-09-02 2015-03-04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13218675A1 (de) * 2013-09-18 2015-03-19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WO2015182511A1 (ja) * 2014-05-30 2015-12-0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打撃工具
JP2016055401A (ja) * 2014-09-12 2016-04-2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CN105751134A (zh) * 2014-12-18 2016-07-13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冲击扳手
JP6397325B2 (ja) * 2014-12-22 2018-09-26 株式会社Tjmデザイン 回転工具
US10471573B2 (en) 2016-01-05 2019-11-1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Impact tool
JP6607502B2 (ja) * 2016-08-31 2019-11-2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回転工具
JP6832509B2 (ja) 2017-03-27 2021-02-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回転打撃工具
JP6995591B2 (ja) * 2017-11-30 2022-01-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工具
CN213319858U (zh) * 2018-02-19 2021-06-01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冲击工具
CN215789519U (zh) * 2018-12-21 2022-02-11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冲击工具
RU194064U1 (ru) * 2019-07-09 2019-11-26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Восточно-Сиби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технологий и управления" Гайковёрт ручной ударны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CN211805940U (zh) * 2019-09-20 2020-10-30 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冲击工具和锤头
WO2021131495A1 (ja) * 2019-12-26 2021-07-01 工機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回転工具
JP2022106194A (ja) * 2021-01-06 2022-07-19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工具
JP2023090351A (ja) * 2021-12-17 2023-06-29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工具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2904A (en) * 1972-10-27 1976-01-20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mpany Ab Combination tool
CN201128146Y (zh) * 2007-12-21 2008-10-08 强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型态切换装置
CN101342693A (zh) * 2007-07-12 2009-01-1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1321A (en) * 1968-09-04 1970-05-12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 Hammer drill
SU1380930A1 (ru) * 1986-09-01 1988-03-15 Д.А.Юнусов Ударно-сверлильна машина
JP2828640B2 (ja) * 1988-11-15 1998-11-2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回転衝撃工具
JP3372318B2 (ja) * 1993-11-25 2003-02-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パクト機構付回転工具
JP4405900B2 (ja) * 2004-03-10 2010-01-2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EP2815850B1 (en) * 2007-02-23 2016-02-03 Robert Bosch Gmbh Rotary power tool operable in either an impact mode or a drill mode
TWM332537U (en) * 2007-12-18 2008-05-21 Power Network Industry Co Ltd Switching device for output configuration
ATE554883T1 (de) * 2008-07-01 2012-05-15 Metabowerke Gmbh Schlagschrauber
EP2140976B1 (de) 2008-07-01 2011-11-16 Metabowerke GmbH Schlagschrauber
JP5280286B2 (ja) * 2009-04-13 2013-09-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
US8631880B2 (en) * 2009-04-30 2014-01-21 Black & Decker Inc. Power tool with impact mechanism
JP4457170B1 (ja) * 2009-06-03 2010-04-28 株式会社空研 インパクトレンチ
TWM367039U (en) * 2009-06-17 2009-10-21 Top Gearbox Industry Co Ltd Output style-switch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32904A (en) * 1972-10-27 1976-01-20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mpany Ab Combination tool
CN101342693A (zh) * 2007-07-12 2009-01-14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动力工具
CN201128146Y (zh) * 2007-12-21 2008-10-08 强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输出型态切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35147A1 (en) 2012-12-19
CN102825583A (zh) 2012-12-19
EP2535147B1 (en) 2013-07-24
RU2596551C2 (ru) 2016-09-10
US20120318548A1 (en) 2012-12-20
JP5468570B2 (ja) 2014-04-09
RU2012125071A (ru) 2013-12-20
JP2013000846A (ja) 2013-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5583B (zh) 冲击工具
CN102829161B (zh) 电动工具
CN102909682B (zh) 具有震动机构的电动工具
CN102909681B (zh) 电动工具
US7124839B2 (en) Impact driver having an external mechanism which operation mode can be selectively switched between impact and drill modes
JP5270197B2 (ja) 打撃工具
EP1946895B1 (en) Power tool
EP2508303B1 (en) Percussion driver drill
CN100558513C (zh) 冲击工具的夹头机构
US20050173139A1 (en) Impact driver
US20080134840A1 (en) Screw driver
JP5340881B2 (ja) 打撃工具
JP4391921B2 (ja) 震動ドリル
JP2001088052A (ja) インパクト機構付回転工具
CN102294681B (zh) 冲击工具
JP5284856B2 (ja) 打撃工具
JP4249635B2 (ja)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JP2005254374A (ja) インパクトドライバ
JP4458018B2 (ja) 打撃工具
WO2024024682A1 (ja) 作業機
JP2001088048A (ja) 油圧式インパクト機構付回転工具
CN112847257A (zh) 一种可稳定切换工作状态的电锤
JP2018051713A (ja) 電動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