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09798B - 透镜架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架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09798B
CN102809798B CN201210163940.3A CN201210163940A CN102809798B CN 102809798 B CN102809798 B CN 102809798B CN 201210163940 A CN201210163940 A CN 201210163940A CN 102809798 B CN102809798 B CN 1028097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lens mount
driving means
coi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39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09798A (zh
Inventor
高岛孝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809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9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09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097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H02K41/035DC motors; 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2Unipolar motors
    • H02K41/0354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 H02K41/0356Lorentz force motors, e.g. voice coil motors moving along a straight pa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镜架驱动装置。相对于驱动线圈的向光轴方向的冲击力,抑制(防止)驱动线圈从透镜架剥离。透镜架驱动装置具有保持透镜部件的透镜架、以及固定在透镜架上的环状的驱动线圈。透镜架在透镜架的筒状部上具有用于分别利用粘结剂粘结驱动线圈的内周面的N个粘结面,N为2以上的整数。N个粘结面的至少一个具有剥离抑制机构,该剥离抑制机构在利用粘结剂分别将驱动线圈的内周面的N个部位粘结在该N个粘结面上后,抑制驱动线圈从透镜架剥离。

Description

透镜架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架驱动装置,尤其涉及驱动线圈相对于透镜架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普遍在带摄像机便携式电话等便携终端安装有小型摄像机。在这种小型摄像机上使用自动聚焦用透镜架驱动装置。以往,提出有多种自动聚焦用透镜架驱动装置的方案。作为这种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驱动源(驱动方法),已知有使用了音圈马达(VCM)的VCM方式。在VCM方式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作为驱动源(驱动部),具备由驱动线圈(线圈)、轭铁及永久磁铁构成的磁路。透镜架驱动装置也被称为驱动器。VCM方式的驱动源(驱动部)大致分为“动圈方式”的驱动部、“动轭铁方式”的驱动部。
另一方面,这种透镜架驱动装置具备保持透镜部件(透镜)的透镜架(透镜支撑体)。在具备“动圈方式”的驱动部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架(透镜支撑体)上固定上述驱动线圈(线圈)。以往采用多种固定结构。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10237号公报)中公开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在透镜保持体的外周侧固定线圈。透镜支撑体具备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的多个线圈固定部,在这些线圈固定部上固定线圈的底面部。
另外,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65210号公报)中公开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将线圈粘结固定在一体地设在透镜支撑体上的线圈固定部上。线圈固定部从透镜支撑体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因此,将线圈的底面部粘结固定在透镜固定部上。
在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08427号公报)所公开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所具备的凸缘部上设置线圈安装部,在该线圈安装部上粘结固定线圈的底面部。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在线圈安装部的表面形成多个凹凸,扩大粘结剂的粘结面积,提高线圈的粘结强度。在该场合,在线圈的底面部和线圈安装部的凹凸之间填充粘结剂而粘结固定线圈。
在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316395号公报)所公开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侧部固定线圈。在该专利文献4中,在该图2中,图示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侧部形成与光轴方向平行地穿设的槽。该槽在粘结时,为用于使用于将线圈固定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侧部的粘结剂流入的填充用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10237号公报(图5、[0016])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65210号公报(图3、[0026])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08427号公报([0019]~[0022])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7-316395号公报(图2、[0021])
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4所公开的透镜架驱动装置中,在透镜支撑体的线圈固定部(线圈安装部)上粘结固定线圈的底面部。
在安装了使用具有这种固定结构的自动聚焦用透镜架驱动装置的小型摄像机的便携终端,由于使该便携终端落下等时的冲击,驱动线圈相对于透镜架向光轴方向移动(转移),驱动线圈有可能从透镜架剥离。
例如,在专利文献3中,由于在线圈的底面部和线圈安装部的凹凸之间填充粘结剂而粘结固定线圈,因此相对于线圈相对于透镜支撑体的向光轴方向的冲击力,难以抑制(防止)线圈从透镜支撑体剥离。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侧部与光轴方向平行地穿设的填充用槽用于在粘结时使粘结剂流入,不是上述专利文献3那样的、用于提高线圈相对于透镜支撑体的粘结强度。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相对于驱动线圈的向光轴方向的冲击力抑制(防止)驱动线圈从透镜架剥离的透镜架驱动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随着说明的进行而变得明确。
本发明的方式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是具备具有用于保持透镜部件的筒状部140的透镜架14和以位于上述筒状部的外周围的方式固定在该透镜架上的环状的驱动线圈16的透镜架驱动装置,该透镜架驱动装置10的特征在于,上述透镜架14在上述筒状部140上具有用于分别利用粘结剂32粘结上述驱动线圈16的内周面的N(N为2以上的整数)个部位的N个粘结面142,上述N个粘结面142的至少一个具有剥离抑制机构142a,该剥离抑制机构142a在利用上述粘结剂32分别将上述驱动线圈16的内周面的上述N个部位粘结在该N个粘结面上后,抑制上述驱动线圈16从上述透镜架14剥离。
在上述本发明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中,透镜架驱动装置10具备一对板弹簧22、24,该一对板弹簧22、24设在上述透镜架的筒状部的光轴O方向两侧,以在径向上定位的状态下能使上述透镜架14在光轴O方向上位移地支撑上述透镜架14。在该场合,上述剥离抑制机构由例如以在与同上述光轴O方向平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上述N个粘结面142的至少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剥离防止用槽142a构成。优选包括多个上述剥离防止用槽142a。期望上述不同的方向是与同上述光轴O方向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优选上述透镜架14在上述筒状部140上还具备用于使上述粘结剂32相对于上述N个粘结面142流入的填充机构142b。上述填充机构例如由在上述筒状部140上从上述N个粘结面142向上方倾斜地形成的倾斜通道142b构成。
在上述本发明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中,上述N例如等于4。在该场合,上述四个粘结面142期望绕上述光轴O以90°的等角度间隔设置,优选从上述光轴O到上述四个粘结面142的各个的距离比从上述光轴O到上述驱动线圈16的内周面的上述四个部位的各个的距离稍短。上述剥离抑制机构形成在例如上述四个粘结面142中的、至少在中间隔着上述光轴O互相相对的两个粘结面上。上述透镜架驱动装置10具备与上述驱动线圈相对的永久磁铁18、保持该永久磁铁的轭铁20。在该场合,上述轭铁20具有在内壁面配置上述永久磁铁18的筒状的屏蔽轭铁202,该屏蔽轭铁202呈四角筒状。在该场合,上述驱动线圈16呈八角筒状,由四个长边部162、配置在该四个长边部间的四个短边部164构成,将上述四个短边部164的内周面粘结固定在上述透镜架14的上述四个粘结面142上。上述永久磁铁18由安装在上述屏蔽轭铁202的四角的四个大致三角柱状的永久磁铁片182构成。
另外,上述参照符号是为了容易理解而附加的,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当然未限定于这些。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了能够抑制在粘结面上由于冲击而使驱动线圈从透镜架剥离的剥离抑制机构,因此能够相对于驱动线圈的向光轴方向的冲击力,防止驱动线圈从透镜架剥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镜架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透镜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驱动线圈粘结固定在透镜架上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更详细地表示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使粘结剂(粘结树脂)相对于粘结面流入的样式的、透镜架的主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罩的仰视图。
图8是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架的俯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透镜架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透镜架的仰视图。
图11是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驱动器基体的俯视图。
图12表示罩和透镜架之间的限制部位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透镜架和驱动器基体间的限制部位的说明图。
图14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轭铁的立体图。
图15是从底面侧观察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所使用的透镜架的立体图。
图16是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17是图1所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的侧视图。
图18是图17的线XVIII-XVIII的剖视图。
图中:10—透镜架驱动装置(驱动器),12—驱动器基体,12a—圆形开口部,12b—插入孔,122—突起,124—基体突出部,14—透镜架,140—筒状部,140a—阴螺纹,142—粘结面,142a—剥离防止用槽(剥离抑制机构),142b—倾斜通道(填充机构),144—定位突起(环端部),146—架上侧突出部,148—架下侧突出部,16—驱动线圈,162—长边部,164—短边部,18—永久磁铁,182—大致三角柱状的永久磁铁片,20—轭铁,202—屏蔽轭铁(外筒部),204—环状端部,204a—嵌入孔,22—上侧板弹簧(前侧弹簧),222—内周侧端部,224—外周侧端部,224a—贯通孔,226—臂部,24—下侧板弹簧(后侧弹簧),24-1、24-2—板弹簧片,242—内周侧端部,244—外周侧端部,244a—嵌入孔,246—臂部,28—罩,28a—开口部,282—突起,284—罩突出部,30-1、30-2—电极端子,32—粘结剂(粘结树脂),O—光轴(驱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透镜架驱动装置(驱动器)10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透镜架驱动装置(驱动器)1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透镜架驱动装置(驱动器)10所使用的透镜架14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透镜架14的局部剖视图。
在此,如图1至图3所示,使用直角坐标系(X、Y、Z)。在图1至图3所示的状态下,在直角坐标系(X、Y、Z)中,X轴方向是前后方向(进深方向),Y轴方向是左右方向(宽度方向),Z轴方向是上下方向(高度方向)。并且,在图1至图3所示的例子中,上下方向Z是透镜的光轴O方向。
但是,在实际的使用状况下,光轴O方向、即Z轴方向为前后方向。换言之,Z轴的上方向为前方向,Z轴的下方向为后方向。
图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是具备作为驱动源(驱动方向)使用了音圈马达(VCM)的“动圈方式”的驱动部(VCM方式)的透镜架驱动装置。
图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包含于带能自动调焦的摄像机的便携式电话、俊俏电话、笔记本式电脑、平板电脑、便携式游戏机、Web摄像机及车载用摄像机等便携终端。透镜架驱动装置10用于使能安装透镜部件(透镜筒)(未图示)的透镜架14(后述)在光轴O方向上移动。因此,光轴O是驱动轴。透镜架驱动装置10具有配置在Z轴方向(光轴O方向)的下侧(后侧)的驱动器基体12。在该驱动器基体12的下部(后部)安装有未图示的配置在传感器电路板上的摄像元件。该摄像元件对由透镜部件成像的被摄像体进行摄像并变换为电信号。摄像元件例如由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式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式图像传感器等构成。因此,通过透镜架驱动装置10、传感器电路板、摄像元件的组合,构成摄像机组件。
另外,驱动器基体12的材质优选尺寸精度良好且耐热性优异的材料,例如由液晶聚合物(LCP)构成。
透镜架驱动装置10具备:具有用于保持透镜部件(透镜筒)的筒状部140的透镜架14;以位于筒状部140的周围的方式固定在该透镜架14上的驱动线圈16;与该驱动线圈16相对地配置的永久磁铁18;保持该永久磁铁18的轭铁20;设在透镜架14的筒状部140的光轴O方向两侧的一对板弹簧22、24。
另外,透镜架14的材质优选耐热性优异的材料,例如聚酰胺(PA)。
由永久磁铁18和轭铁20构成磁路。通过磁路18、20和驱动线圈16的组合,构成动圈方式的驱动部。
一对板弹簧22、24以在径向上定位的状态能沿光轴O方向位移地支撑透镜架14。一对板弹簧22、24中的一板弹簧22被称为上侧板弹簧,另一板弹簧24被称为下侧板弹簧。
另外,如上所述,在实际的使用状况下,Z轴方向(光轴O方向)的上方向为前方向,Z轴方向(光轴O方向)的下方向为后方向。因此,上侧板弹簧22也称为前侧弹簧,下侧板弹簧24也称为后侧弹簧。
上侧板弹簧(前侧弹簧)22及下侧板弹簧(后侧弹簧)24例如由不锈钢或铍铜等金属构成。并且,上侧板弹簧(前侧弹簧)22及下侧板弹簧(后侧弹簧)24由相对于规定的薄板的冲压加工、或使用了照相平板印刷术的蚀刻加工制造。另外,比起冲压加工,优选蚀刻加工。其理由在于,在蚀刻加工中,在板弹簧上没有残留应力。
如图1所示,轭铁20呈四角筒状。即,轭铁20由四角筒形状的外筒部202和在该外筒部202的上端向外筒部的内侧延伸的四边形的环状端部204构成。外筒部202也被称为屏蔽轭铁。
另一方面,驱动线圈16呈八角筒状。即,驱动线圈16由四个长边部162、配置在这四个长边部间的四个短边部164构成。透镜架14的筒状部140具有绕光轴O以90°的角度间隔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的四个粘结面142。如后所述,在这四个粘结面142上利用粘结剂(粘结树脂)粘结固定有驱动线圈16的四个短边部164的内周面。另外,透镜架14在其下端部具有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用于对驱动线圈16的底面部进行定位的定位突起144。定位突起144也被称为环端部。
即,透镜架14在筒状部140上具有用于分别利用粘结剂(粘结树脂)粘结驱动线圈16的内周面的四个部位(在该例子中,四个短边部164的内周面)的四个粘结面142。
相对于此,永久磁铁18由分别与驱动线圈16的四个长边部162相对地配置的四个大致三角柱状的永久磁铁片182构成。四个永久磁铁片182配置在轭铁20的外筒部(屏蔽轭铁)202的四角的内壁面。总之,永久磁铁18由配置在轭铁20的四角筒形状的外筒部(屏蔽轭铁)202的四角的四个大致三角柱状的永久磁铁片182构成。这样,与驱动线圈16隔有间隔地在轭铁20的外筒部(屏蔽轭铁)202的四角的内周面上配置永久磁铁18。
上侧板弹簧22配置在透镜架14的光轴O方向的上端侧,下侧板弹簧24配置在透镜架14的光轴O方向的下端侧。
上侧板弹簧22具有安装在透镜架14的上端部的内周侧端部222、和如后述那样安装在轭铁20的环状端部204上的外周侧端部224。在内周侧端部222和外周侧端部224之间设有四个臂部226。各臂部226连接内周侧端部222和外周侧端部224。
上侧板弹簧22的外周侧端部224夹在轭铁20的环状端部204和罩28之间并固定。若详述,则罩28在中央部具有开口部28a,呈四方环形状。罩28在其四角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四个突起282。上侧板弹簧22的外周侧端部224具有这四个突起282贯通的四个贯通孔224a。并且,轭铁20的环状端部204在其四角具有四个突起282嵌入的四个嵌入孔204a。因此,罩28的四个突起282通过上侧板弹簧22的外周侧端部224的四个贯通孔224a嵌入轭铁20的环状上端部204的四个嵌入孔204a。通过对罩28的四个突起282的前端进行热熔敷,并且使用热固化性环氧树脂将罩28粘结在轭铁20的环状端部204上,将罩28固定在轭铁20上。
另外,罩28的材质例如由聚碳酸酯(PC)构成。
下侧板弹簧24具有安装在透镜架14的下端的内周侧端部242、如后所述那样安装在驱动器基体12上的外周侧端部244。内周侧端部242和外周侧端部244利用四个臂部246连接。
下侧板弹簧24的内周侧端部242固定在透镜架14的下端侧。
另一方面,下侧板弹簧24的外周侧端部244固定在驱动器基体12上。若详细叙述,则驱动器基体12在中央部具有圆形开口部12a,呈四方环形状。驱动器基体12在其四角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四个突起122。下侧板弹簧24的外周侧端部244具有这四个突起122嵌入的四个嵌入孔244a。通过对这四个突起122的前端进行热熔敷,并且使用热固化性环氧树脂将下侧板弹簧24的外周侧端部244粘结在驱动器基体12上,将下侧板弹簧24的外周侧端部244固定在驱动器基体12上。
如图3所示,在透镜架14的筒状部140的内周壁上切有阴螺纹140a。另一方面,未图示,在透镜部件(透镜筒)的外周壁上切有与上述阴螺纹140a螺纹结合的阳螺纹。因此,为了将透镜部件(透镜筒)安装在透镜架14上,通过将透镜部件(透镜筒)相对于透镜架14的筒状部140绕光轴O旋转且沿光轴O方向螺纹结合,将透镜部件(透镜筒)容纳在透镜架14内,并利用粘结剂等互相接合。
返回图1,透镜架驱动装置10具备用于向驱动线圈16供给电力的第一及第二电极端子30-1、30-2。驱动器基体12具有用于插设这些第一及第二电极端子30-1、30-2的一对插入孔12b。另外,下侧板弹簧24由互相电绝缘的第一及第二板弹簧24-1、24-2构成。第一及第二电子端子30-1、30-2分别利用焊接(未图示)电连接在第一及第二板弹簧24-1、24-2的外周侧端部244上。
另一方面,未图示,驱动线圈16具有第一及第二端部。驱动线圈16的第一及第二端部分别捆在第一及第二板弹簧24-1、24-2的内周侧端部242上并焊接(未图示)。透镜架14在这些焊接部分附近具有回避部(未图示),实施热对策。
因此,通过从第一及第二电极端子30-1、30-2通过第一及第二板弹簧片24-1、24-2向驱动线圈16通电,并通过永久磁铁18的磁场和由在驱动线圈16中流动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相互作用,能在光轴O方向上对透镜架14(透镜部件)进行位置调整。
在上述透镜架驱动装置10中,保持透镜部件的透镜架14和驱动线圈16的组合作为配置在中央部的柱状的可动部14、16起作用。另外,驱动器基体12、永久磁铁18、轭铁20及罩28的组合作为配置在可动部14、16的周围的筒状的固定部12、18、20、28起作用。
接着,参照图1至图3及图4至图6对驱动线圈16相对于透镜架14的固定结构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利用粘结剂(粘结树脂)32将驱动线圈16粘结固定在透镜架14上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是更详细地表示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6是表示使粘结剂(粘结树脂)相对于粘结面流入的样式的、透镜架14的主视图。
如图4所示,从光轴O到四个粘结面142的各个的距离比从光轴O到驱动线圈16的短边部164的内周面的各个的距离稍短。
如图5所示,驱动线圈16具有将导线卷绕为环状的形状(结构)。因此,填充在透镜架14的粘结面142和驱动线圈16的短边部164之间的间隙的粘结剂(粘结树脂)32(图4)从驱动线圈16的内周面向驱动线圈16的导线间的间隙浸透。
在图示的例子中,如图3所示,在四个粘结面142中的、将光轴O夹在中间而互相相对的两个粘结面142的各个上,两个剥离防止用槽142a形成在与同光轴O方向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在图示的例子中,形成有这些剥离防止用槽142a的两个粘结面142将光轴O夹在中间而在前后方向X上互相相对。
这些剥离防止用槽142a在利用粘结剂(粘结树脂)32分别将驱动线圈16的内周面的四个部位(在本例子中,四个短边部164的内周面)粘结在四个粘结面142上后,作为抑制驱动线圈16从透镜架14剥离的剥离抑制机构起作用。
这样,通过在两个粘结面142上形成作为剥离抑制机构的剥离防止用槽142a,能够显著提高透镜架14和驱动线圈16之间的粘结强度。
本发明者在相对于具备具有这种驱动线圈16相对于透镜架14的固定结构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的带能自动调焦的摄像机的便携式电话(模拟机箱)进行落下试验的结果,在所有的方向(前方向、后方向、右方向、左方向、上方向、下方向)的落下中,确认驱动线圈16未从透镜架14剥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四个粘结面142中的互相相对的两个粘结面142上形成剥离防止用槽142a,但也可以在全部四个粘结面142上形成剥离防止用槽142a,也可以至少在一个粘结面142上形成剥离防止用槽142a。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粘结面142上形成两个剥离防止用槽142a,但剥离防止用槽142a的个数未限定于两个,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三个。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剥离防止用槽142a向与同光轴O方向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但延伸的方向未限定于此,也可以向与同光轴O方向平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剥离抑制机构,列举了形成在粘结面142上的剥离防止用槽142a的例子,但未限定于此,只要抑制驱动线圈16从透镜架14剥离,可以是任何形状(结构)。例如,可以在粘结面142上形成多个凹部,形成多个突起部,形成多个凹凸部。
在图示的透镜架驱动装置10中,透镜架14在其筒状部140上还具备从四个粘结面142向上方倾斜地形成的倾斜通道142b。
这些倾斜通道142b如图6的箭头所示,作为用于相对于四个粘结面142使粘结剂(粘结树脂)32流入的填充机构起作用。另外,填充机构当然未限定于这种倾斜通道142b。
接着,参照图7至图13对透镜架14的上下方向的限制器进行说明。图7是罩28的仰视图,图8是透镜架14的俯视图。图9是透镜架14的主视图。图10是透镜架14的仰视图,图11是驱动器基体12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罩28和透镜架14之间的限制部位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透镜架14和驱动器基体12之间的限制部位的说明图。
如图7所示,罩28具有向半径方向内侧突出的四个罩突出部284。另一方面,如图8所示,透镜架14的筒状部140具有从其上端向上方突出的四个架上侧突出部146。
如图12所示,在透镜架14向上方移动时,这四个架上侧突出部146利用罩28的分别对应的四个罩突出部284卡定。即,罩28的四个罩突出部284作为限制透镜架14的上方向的移动的上侧限制器(卡定部件)起作用。
如图11所示,驱动器基体12在圆形开口部12a的周围具有向上方突出的六个基体突出部124。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透镜架14的环端部144具有向下方突出的六个架下侧突出部148。
如图13所示,在透镜架14向下方移动时,这六个架下侧突出部148利用驱动器基体12的分别对应的六个基体突出部124卡定。即,驱动器基体12的六个基体突出部124作为限制透镜架14的下方向的移动的下侧限制器(卡定部件)起作用。
接着,参照图14至图18对透镜架14的旋转限制机构进行说明。图14是从底面侧观察轭铁20的立体图,图15是从底面侧观察透镜架14的立体图。图16是透镜架驱动装置10的俯视图,图17是透镜架驱动装置10的侧视图,图18是图17的线XVIII-XVIII的剖视图。
如图14所示,轭铁20的外筒部202具有内壁面202a。另一方面,如图15所示,透镜架14的环端部144大致呈具有八个顶点部144a的八边形的外形。环端部144的八个顶点部144a与轭铁20的外筒部202的内壁面202a隔开规定的间隙地相对。
因此,如图18所示,若透镜架14相对于轭铁20绕光轴O以箭头A所示的方式旋转,则在图18的B所示的位置,透镜架14的环端部144的任一个顶点部144a与轭铁20的外筒部202的内壁面202a接触(卡定),因此限制透镜架14的旋转。
以上,利用该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从业者显然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范围内进行种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透镜架14在其筒状部140具有四个粘结面142,但粘结面142的个数N一般为两个以上即可。在该场合,N个粘结面142优选以绕光轴O(360°/N)的等角度间隔设置。

Claims (7)

1.一种透镜架驱动装置,其具备:具有用于保持透镜部件的在上侧具有上侧外周面的筒状部的透镜架;以及以与上述上侧外周面具有间隙的状态且以位于上述筒状部的外周围的方式固定在该透镜架上的环状的驱动线圈,该透镜架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透镜架在上述筒状部上具有用于分别利用粘结剂粘结上述驱动线圈的内周面的N个部位的N个粘结面,N为2以上的整数,该N个粘结面从在上述筒状部的上述上侧外周面延伸的面向上述筒状部的下侧、且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地设置,
上述N个粘结面的至少一个具有剥离抑制机构,该剥离抑制机构在利用上述粘结剂分别将上述驱动线圈的内周面的上述N个部位粘结在该N个粘结面上后,抑制上述驱动线圈从上述透镜架剥离,
上述剥离抑制机构由以在与同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上述N个粘结面的至少一个上的、至少一个剥离防止用槽构成,
上述透镜架在上述筒状部上还具备用于使上述粘结剂相对于上述N个粘结面流入的填充机构,
上述填充机构由在上述筒状部上从上述N个粘结面向上方倾斜地形成的倾斜通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对板弹簧,该一对板弹簧设在上述透镜架的筒状部的光轴方向两侧,以在径向上定位的状态下能使上述透镜架在光轴方向上位移地支撑上述透镜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多个上述剥离防止用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镜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不同的方向是与同上述光轴方向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透镜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N等于4,
四个上述粘结面绕上述光轴以90°的等角度间隔设置,
从上述光轴到四个上述粘结面的各个的距离比从上述光轴到上述驱动线圈的内周面的四个上述部位的各个的距离稍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透镜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剥离抑制机构形成在四个上述粘结面中的、至少在中间隔着上述光轴互相相对的两个粘结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透镜架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与上述驱动线圈相对的永久磁铁、保持该永久磁铁的轭铁,
上述轭铁具有在内壁面配置上述永久磁铁的筒状的屏蔽轭铁,该屏蔽轭铁呈四角筒状,
上述驱动线圈呈八角筒状,由四个长边部、配置在该四个长边部间的四个短边部构成,
将上述四个短边部的内周面粘结固定在上述透镜架的四个上述粘结面上,
上述永久磁铁由安装在上述屏蔽轭铁的四角的四个大致三角柱状的永久磁铁片构成。
CN201210163940.3A 2011-05-25 2012-05-24 透镜架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9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16736 2011-05-25
JP2011-116736 2011-05-25
JP2012-046177 2012-03-02
JP2012046177A JP5825487B2 (ja) 2011-05-25 2012-03-02 レンズホルダ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09798A CN102809798A (zh) 2012-12-05
CN102809798B true CN102809798B (zh) 2016-11-02

Family

ID=4721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394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809798B (zh) 2011-05-25 2012-05-24 透镜架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60221B2 (zh)
JP (1) JP5825487B2 (zh)
CN (1) CN1028097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3023B2 (en) * 2012-08-17 2016-04-26 Tdk Taiwan Corporation Lens focusing device
JP6084847B2 (ja) 2013-01-21 2017-02-22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タイミング制御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15041096A (ja) * 2013-08-23 2015-03-02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273507B2 (ja) * 2014-03-14 2018-02-07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977219B2 (en) 2014-07-11 2018-05-22 Lg Innotek Co., Ltd. Unit for actuating lens,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apparatus
KR102322840B1 (ko) * 2014-11-18 2021-11-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04932079B (zh) * 2015-06-01 2017-07-07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摄像头装置和电子设备
TWI614544B (zh) 2016-11-04 2018-02-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1070152B2 (en) * 2016-12-21 2021-07-20 Tdk Taiwan Corp. Optical driving mechanism
CN108957681B (zh) * 2017-05-17 2021-12-03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
WO2019058817A1 (ja) * 2017-09-19 2019-03-28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21006835A (ja) * 2017-09-19 2021-01-21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11527433A (zh) * 2017-12-27 2020-08-11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透镜驱动装置以及照相机模块
JP6719699B2 (ja) * 2017-12-28 2020-07-08 新シコー科技株式会社 レンズホルダ、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703402B (zh) * 2018-07-10 2024-01-19 新思考电机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装置、照相机装置、电子设备及这些的制造方法
CN213846506U (zh) * 2020-12-18 2021-07-30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的抗扭转结构
CN114726183A (zh) * 2020-12-18 2022-07-08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音圈马达的抗扭转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11957A (ja) * 1998-01-23 1999-08-06 Nikon Corp レンズ保持部材
JP3821718B2 (ja) * 2002-01-28 2006-09-13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4677534B2 (ja) 2005-01-25 2011-04-27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582415B2 (ja) 2005-10-17 2010-11-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JP2007316395A (ja) 2006-05-26 2007-12-06 Shicoh E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4942187B2 (ja) * 2006-06-30 2012-05-30 シコ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US7885019B2 (en) * 2006-08-25 2011-02-08 Pioneer Corporatio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lens driving apparatus
KR101181117B1 (ko) * 2006-11-23 2012-09-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용 모터
JP2008310237A (ja) 2007-06-18 2008-12-25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JP4946921B2 (ja) * 2008-03-05 2012-06-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09265210A (ja) 2008-04-23 2009-11-12 Shicoh Engineering Co Ltd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及びカメラ付き携帯電話
JP2010091894A (ja) * 2008-10-10 2010-04-22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3007999A (ja) 2013-01-10
JP5825487B2 (ja) 2015-12-02
US20120300322A1 (en) 2012-11-29
CN102809798A (zh) 2012-12-05
US9160221B2 (en) 2015-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09798B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
US11579402B2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CN106662722B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和搭载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
CN113759489B (zh) 透镜移动装置及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103226232B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
TWI468769B (zh) 3d立體電路導腳結合簧片之結構
CN106537215A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和搭载有摄像机移动终端
CN106537213A (zh) 透镜架驱动装置以及搭载有摄像机的移动终端
CN105372784A (zh) 透镜移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移动装置的摄像头模块
JP201902828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US7852579B2 (en) Camera module
US9042043B2 (en) Lens holder driving device capable of ensuring linearity of wide range in driving response
CN101533146A (zh) 透镜驱动装置及相机模块
US20210294070A1 (en) Lens dri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JP2013250299A (ja) 手振れ補正機能付きレンズ駆動装置
JP689068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及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JP2017207555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JP2019028289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5717601A (zh) 备有支持手段的相机模块
JP2019066568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カメラ搭載装置
CN102480588A (zh) 摄像机模块
CN107544123B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2020154254A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6814434B (zh) 透镜驱动装置
JP6826212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レンズ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