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53356A -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 Google Patents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53356A
CN102753356A CN2011800103888A CN201180010388A CN102753356A CN 102753356 A CN102753356 A CN 102753356A CN 2011800103888 A CN2011800103888 A CN 2011800103888A CN 201180010388 A CN201180010388 A CN 201180010388A CN 102753356 A CN102753356 A CN 1027533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ydraulic
activator
resin bead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1038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53356B (zh
Inventor
池田亘
富来秋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yc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ayc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yca Corp filed Critical Tay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53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53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533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5Transfer using solv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802Discontinuous or differential coating, impregnation or bond [e.g., artwork, printing, retouched photograph, etc.]

Landscapes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活化剂中添加消光剂、可对通过水压转印获得的装饰层赋予最大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向作为活化剂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添加消光剂和树脂珠凝集剂,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至少具有光聚合性单体的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消光剂包含树脂珠,树脂珠凝集剂包含二氧化硅微粒,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为0.01~0.3,并且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根据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在0.05~1.5的范围进行调整。

Description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若更详细叙述,则涉及为了重现(恢复)需水压转印于需装饰的物品表面的水压转印膜上的干燥印刷图案的附着性,在水压转印前涂布于印刷图案,可对水压转印印刷图案后的装饰层赋予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膜用活化剂的改良。
背景技术
为装饰具有复杂的三维表面的物品表面,采用以下水压转印方法:使在水溶性膜上具有非水溶性印刷图案的水压转印膜浮于转印槽内的水面上,在用水使该水压转印膜的水溶性膜湿润后,在使物品(被转印物)与该水压转印膜的印刷图案接触的同时压入转印层内的水中,此时利用相对于物品表面产生的水压将水压转印膜的印刷图案转印于物品表面,形成装饰层。
为赋予该装饰层消光效果,采用如树脂珠或二氧化硅微粒之类的消光剂,该消光剂通常添加并分散于对物品进行转印获得的装饰层上形成的外涂层中(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不在装饰层上施加外涂层,而在赋予装饰层本身耐磨损性、耐溶剂性等的同时水压转印装饰层的发明(参照专利文献2至6)。在这些方法中,为使水压转印膜的干燥印刷图案重现附着性,若将含有如光聚合性单体之类的非溶剂型活化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涂布于印刷图案上,则通过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活化成分重现印刷图案的附着性,另外以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浸透整个印刷图案的状态将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被转印物上,所以若该印刷图案中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则形成恰好赋予由印刷图案所形成的装饰层紫外线固化性的状态,赋予该装饰层本身耐溶剂性、耐磨损性等化学的、机械的表面保护功能。在该水压转印方法中,当通过添加消光剂赋予消光效果时,将消光剂添加于包含用于活化水压转印膜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活化剂中(专利文献3至6)。
(由消光剂产生的消光显现机制之1)
由消光剂产生的消光作用如下显现:通过存在于装饰层上形成的外涂层表面附近的消光剂,外涂层的表面形成微细凹凸,光因该微细凹凸而散射。因此,如图5所示,当使消光剂分散于外涂层TC中时,由于外涂层TC为物品通过水压转印进行装饰的部分的最外层,所以由消光剂产生的消光作用可比较容易的在外涂层的表面显现。需说明的是,在图5中,符号10表示物品,44表示装饰层。
(由消光剂产生的消光显现机制之2)
另一方面,就如专利文献2至6中公开的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活化剂中添加消光剂而使之分散于装饰层内的方法而言,若活化剂浸透至印刷图案内,在水压转印后对装饰层内的活化剂进行紫外线固化,则赋予装饰层本身表面保护功能,所以不需要外涂层,操作工序简化,但消光剂MA(参照图6)在转印前不均匀分布于转印膜的活化剂涂布表面(转印面一侧)附近,另一方面活化剂的液体成分浸透于印刷图案的油墨层中,因此如图6所示,使得消光剂MA在转印后存在于作为物品10的基材与装饰层44之间,由消光剂导致的装饰层44的微细凹凸的形成程度缩小(与图5对比),若消光剂的添加条件相同,则与使消光剂分散于外涂层中的方法相比,无外涂层而使用添加消光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活化剂的方法无法避免消光效果降低。为规避这种情况,若添加大量的消光剂,则活化剂的粘度升高,使得难以将活化剂涂布于水压转印膜上,与之相伴随的是,使得活化剂难以浸透于水压转印膜的印刷图案中,因此活化功能或表面保护功能降低,或者即使可赋予某种程度的活化功能或表面保护功能,也存在作为物品10的基材与装饰层44的密合性降低的缺点。另外,如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那样,在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活化剂在装饰层表面形成凹凸而赋予指触感的发明中,若活化剂中的消光剂增多,则使得表面凹凸难以产生,存在无法获得所需要的指触感的问题。这样仅转用在外涂层中添加消光剂显现消光图案设计的现有技术,无法在维持转印物品的品质的同时获得足够的消光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25776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4/10843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4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WO2005-77676号公报
专利文献5:WO2007-02357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101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需解决的第1课题在于:提供即使添加少量的消光剂、也可对使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活化剂通过水压转印获得的装饰层赋予最大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
本发明需解决的第2课题在于:提供即使添加少量的消光剂、也可对使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活化剂通过水压转印获得的装饰层赋予最大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方法。
本发明需解决的第3课题在于:提供即使添加少量的消光剂、也可对具有使用添加有消光剂的紫外线固化型活化剂获得的装饰层的水压转印品的装饰层赋予最大消光效果的水压转印品。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当使用包含树脂珠(树脂制微粒)的消光剂时,通过以将多个树脂珠凝集形成块状的珠群(以下称珠块,ビーズランプ)的形态使消光剂排列于装饰层与被转印物之间,可不增加树脂珠的添加量而提高消光效果,本发明正是基于这样的见解而完成。
本发明的第1课题解决手段在于提供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将水溶性膜上具有干燥的印刷图案的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物品表面时,在上述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上涂布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至少具有光聚合性单体的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用于在通过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重现上述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的同时,使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浸透并混杂于上述印刷图案的整体中,所述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在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添加有消光剂,其中,上述消光剂含有树脂珠(多个),并且上述活化剂中除上述消光剂外还添加有作用于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将上述树脂珠每若干个树脂珠凝集成块状的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为0.01~0.3,并且相对于上述树脂珠的上述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根据上述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在0.05~1.5的范围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2课题解决手段在于提供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包含如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和消光剂的活化剂:在将水溶性膜上具有干燥的印刷图案的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物品表面时,在上述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上涂布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通过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恢复上述转印膜的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的同时,将上述活化剂全体浸透至上述印刷图案的全部厚度中,然后将上述转印膜的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物品表面,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至少具有光聚合性单体的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水压转印后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其中,上述消光剂含有树脂珠(多个),并且上述活化剂中除上述消光剂外还添加有作用于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将上述树脂珠每若干个树脂珠凝集成块状的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为0.01~0.3,并且相对于上述树脂珠的上述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根据上述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在0.05~1.5的范围进行调整。
本发明的第3课题解决手段在于提供水压转印品,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第2课题解决手段的方法形成,具有光泽度依据日本工业规格Z8741-1997“方法3-60度镜面光泽”测定不足55的装饰层。
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课题解决手段中,上述树脂珠优选为PE(聚乙烯)珠、氨基甲酸乙酯珠、硅酮珠中的任意1种或任意2种以上的组合,并且该珠直径为5~20μm。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1和第2课题解决手段中,上述树脂珠凝集剂优选为触变剂,特别是二氧化硅微粒。需说明的是,上述触变剂指作为本发明的活化剂的构成成分,具有使活化剂的流变学呈现出触变性的作用的添加剂。
该二氧化硅微粒优选为疏水性二氧化硅,并且其粒径为0.005~10μm,特别希望对该疏水性二氧化硅实施硅烷类或硅氮烷类表面处理。
在本说明书中,“树脂珠凝集剂”指在活化剂中具有作用于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在将多个树脂珠凝集成块状形成大量珠块(珠的块)的同时,在转印时使这些珠块易排列于装饰层与被转印物之间的功能的成分,该“树脂珠凝集剂”与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协同作用,与树脂珠单一成分相比,有助于消光效果的提高,其详细内容在下文中叙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与如二氧化硅微粒之类的树脂珠凝集剂并用,该树脂珠凝集剂赋予活化剂触变性,通过该触变性,树脂珠凝集成块状,形成大量珠块,因而在装饰层的表面形成大的微细凹凸,因此即使树脂珠的添加量少,也可赋予装饰层大的消光效果,而且活化剂的涂布浸透提高,可维持装饰层的良好膜性(表面保护功能、密合性)。
另外,由于装饰层内的消光剂的分散性提高,所以不仅对黑色油墨,对蓝、红、黄色也可赋予良好的消光效果,可实现独创的消光图案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使用本发明的消光活化剂实施的水压转印的示意图。
图2:以(A)至(H)示意性示出使用本发明的消光活化剂对物品进行水压转印的方法的各工序的图。
图3:通过图2的方法获得的具有消光装饰层的物品的放大截面图。
图4:以(A)至(C)依次示出在将本发明的消光活化剂涂布于转印膜上时,消光剂由于树脂珠凝集剂而变为多个块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消光剂的分布状态的外涂层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6:示出根据现有技术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活化剂浸透于印刷图案中转印后固化所获得的装饰层内消光剂的分布状态的装饰层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7:示出在本发明的活化剂浸透于印刷图案中转印后固化所获得的装饰层内消光剂的分布状态的放大横截面图。
图8:按照工序顺序以(A)至(F)示意性地示出形成指触感的图案设计的水压转印方法的图。
图9:按照工序顺序以(A)至(G)示意性地示出形成指触感的图案设计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水压转印方法的图。
图10: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凹凸图案设计性赋予用转印膜的印刷图案放大并与尺寸一同示出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则图1示意性的示出本发明所适用的一般的水压转印方法,该水压转印方法为将包含施加有印刷图案40的水溶性膜(载体膜)30的转印膜20供给并浮于转印槽内的水50上,使印刷图案40为上面,将需要水压转印的物品10介由该转印膜20压入水50中来进行水压转印的方法。
水溶性膜30包含吸收水而湿润并软化的例如以聚乙烯醇为主要成分的水溶性材料。该水溶性膜30在水压转印时接触转印槽内的水50,软化附着于需要装饰的物品上,使得可进行水压转印。印刷图案40在一般的水压转印的情况下通过凹版印刷等预先施加于水溶性膜30上,为了将转印膜在筒卷等状态下保管,在水压转印前转印膜处于完全丧失附着性的干燥固化状态。需说明的是,该印刷图案40除严格意义下的图案外也包含素地(无图案)的印刷层。
本发明所适用的水压转印方法为如下进行的方法:如图2所示,对物品10进行水压转印前(参照图2A),在转印膜20的印刷图案40上涂布含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62的活化剂60 (参照图2B),在通过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重现印刷图案40的附着性的同时,使印刷图案40整体(全部面积、全部厚度)浸透吸收活化剂60,使活化剂60 (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62)混杂在印刷图案40中(参照图2C)。这样一来,印刷图案40的油墨组合物与涂布于印刷图案40上并浸透至印刷图案40中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62混合,形成两者一体化的混杂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印刷图案46 (参照图2D)。
具有这样通过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62重现附着性、且将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62混杂于印刷图案40整体(全部表面和全部厚度)所形成的混杂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印刷图案46的转印膜20,在将转印膜20水压转印于物品10上后(参照图2E),若对该物品10照射紫外线70 (图2F),则由于混杂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印刷图案46中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与印刷图案浑然一体化而固化,所以使其恰好等同于为印刷图案40本身赋予紫外线固化性。因此,通过混杂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印刷图案46的转印所形成的装饰层44 (参照图3),分散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通过进行紫外线固化而使其本身具有表面保护功能。
图2F的紫外线70的照射优选在将水压转印膜20的水溶性膜30缠绕于转印了混杂有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印刷图案46的物品10的期间进行,因此紫外线照射工序虽未图示,但优选在物品尚在水中时,或将物品从水中取出后且在进行用于除去水溶性膜的水洗操作前进行。需说明的是,紫外线70可使用包含高压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光源和照射器(灯箱)的公知的紫外线固化装置进行照射。
然后,如图2G所示,通过喷淋器72等对物品10进行水洗,除去覆盖物品10上形成的装饰层44的上面的水溶性膜(膨润溶解膜层),进而如图2(H)所示,通过热风74对表面进行干燥,完成在物品10的表面水压转印有装饰层44的装饰品12 (参照图3)。
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如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形成在装饰层形成微细凸出部分、有指触感的图案设计(以下也称凹凸图案设计)的水压转印方法。若叙述该方法的大致工序,则如图8(A)和图9(A)所示,印刷图案40包含具有油墨层40I的第1区41A和不具有油墨层或具有比第1区41A更薄的油墨层的第2区41B,第2区41B内具有凝集活化剂的剩余部分所必需的空间,并且在印刷图案40上准备不具有全部外表面花纹固定层的转印膜20,如图8(B)和图9(B)所示,若将活化剂60涂布于转印膜20上,则该活化剂60在渗透至印刷图案40的第1区40A的油墨层40I中的同时,活化该油墨层40I,恢复与油墨层在印刷时的状态相同的附着性,使印刷图案40的水压转印成为可能,与此同时,在物品10的表面水压转印转印膜20的印刷图案40而形成的装饰层(装饰层)的毗邻的第1区(油墨印刷部分) 41A之间的第2区(中间空间) 41B,将活化印刷图案40所使用的活化剂60的剩余部分60R凝集呈凸出状,同时使之转移,在该中间空间41B形成比油墨印刷部分41A更高的凸出部分60BP,赋予立体的凹凸触感。该凸出部分60BP被认为以以下形态进行:如图8(C)~(E)所示,使转印膜20上涂布的活化剂的剩余部分60R注入印刷图案40的油墨印刷部分41A之间,转印时在使该剩余部分60R在油墨印刷部分41A之间凝集的同时使其向物品表面转移的形态,或如图9(C)~(E)所示,在使活化剂的剩余部分60R通过因印刷图案40的第1区41A的油墨层40I的排斥(はじき)作用和活化剂60的凝集力而在第区41B凝集成凸出状后,在转印时使第2区41B的活化剂凸出状凝集部分60BP在物品表面凹凸翻转的形态,或将这些形态两者相互结合地进行。
作为本发明的活化剂60的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为可通过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在较短时间内固化的树脂,如专利文献2~6中所记载,根据用途采取紫外线固化型涂料、紫外线固化型油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等形态,但基本上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处于通过紫外线照射固化前的液体状态,含有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必需成分,光聚合性成分以光聚合性单体为必需成分,作为第二成分可含有光聚合性低聚物。如上所述,该光聚合性低聚物虽然不是必需成分,但在提高紫外线固化后的膜强度或密合性的目的下优选与光聚合性单体一同含有。另外,本发明的活化剂的特征在于:在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添加之后详细叙述的消光剂等而形成。需说明的是,该活化剂当然需要具有规定的粘度和油墨溶解度。
本发明的水压转印膜用活化剂(消光活化剂)含有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为树脂珠的消光剂和作用于该消光剂提高消光效果的树脂珠凝集剂,其中,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含有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光聚合性成分至少含有(2)光聚合性单体作为必需成分,此外它们中可含有(1)光聚合性低聚物,若示出这些(1)~(3)的成分的掺混比例,则以(1)~(3)的成分的合计按100%重量计,可以下列掺混比例含有
(掺混比例)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02
需说明的是,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也可含有下列(4)~(6)的添加剂,这些添加剂的量的掺混比例为相对于(1)~(3)的合计(100%重量)的比例。因此,使得含有添加剂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整体的%重量超过100%重量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04
光聚合性低聚物为可通过光化学作用进一步固化的聚合物,或称为光聚合性不饱和聚合物,或称为基础树脂或光聚合性预聚物,可单独或任意组合使用丙烯酸类低聚物、聚酯类低聚物、环氧丙烯酸酯类低聚物、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类低聚物等中的任意物质,有助于赋予装饰层机械物性或化学特性。
光聚合性单体为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在发挥稀释光聚合性低聚物的作用的同时,具有溶解干燥固化的印刷图案(油墨)的溶解性,为印刷图案赋予附着性,并且在紫外线固化时光聚合性单体本身发生固化反应,有助于为装饰层本身赋予固化性。作为该光聚合性单体,优选2官能单体,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丙烯酸环己酯、二丙烯酸二丙二醇酯等为适宜的,若考虑对油墨的渗透性和溶解力、更适宜的SP值,则优选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二丙二醇酯。此外,可将2官能单体和4官能单体等多官能单体组合使用。
光聚合引发剂为用于引发光聚合性低聚物和光聚合性单体的光聚合反应的物质,在本发明的活化剂中,由于使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溶解渗透干燥固化的油墨,所以光聚合引发剂优选含有表面固化型光聚合引发剂和内部固化型光聚合引发剂两者。表面固化型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使用羟基酮类,而内部固化型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使用酰基氧化膦类。
在上述(4)~(6)的添加剂中,非反应性树脂可设定为丙烯酸聚合物等,该非反应性树脂具有使水压转印形成的装饰层的机械特性或化学特性等物性与被转印物和装饰层的密合性并存的作用。另外,耐光剂可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以下称UV-A)或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以下称HALS),在特定范围的掺混比例下,可在维持密合性的同时提高耐光性,另外流平剂可不损害装饰层的密合性而调整涂布剂的流动性。
本发明中使用的活化剂60与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一样,要求具有优选的粘度范围和SP值范围,具体而言要求具有10~500CPS (25℃)的粘度和以SP值计7以上的油墨溶解度,其理由与在专利文献5中叙述的相同。即,若粘度(25℃)不足10CPS,则光聚合性单体的比例过多,无法获得充分的涂膜物性,所以即使为浑然一体化并进行紫外线固化的装饰层,在此后的相对于二甲苯等溶剂的擦拭试验中也无法获得良好的结果。反之,若超过500CPS,则光聚合性单体的比例过少,未充分渗透至印刷图案40的干燥油墨整体中,无法重现良好的油墨附着性。另外,若油墨溶解度以SP值计不足7,则即使可渗透至印刷图案40的干燥油墨中而恢复油墨的附着性,在水压转印后,印刷图案40即装饰层44也难以附着于物品10表面。
需说明的是,将本发明的活化剂的SP值优选范围设定为比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为现有活化剂SP值下限值的“10”更低的“7”,这是在发明本发明的活化剂的过程中发现的,其原因在于:由于印刷图案的油墨组合物与活化剂的亲和性等,即使在不足 7~10的范围的SP值下,也可获得实际使用上不存在问题的程度的油墨溶解性。
另外,光聚合性单体若具有3~30CPS (25℃)的粘度和以SP值计7以上的油墨溶解度,则易于制备具有10~500CPS (25℃)的粘度和以SP值计7以上的油墨溶解度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
需说明的是,若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本身的溶解度以SP值计在7以上,则接近印刷图案40的油墨组合物的溶解度,所以可呈现出充分的油墨溶解力。
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粘度中的“CPS”如专利文献4所述为厘泊的简称,本说明书的数值为使用株式会社东京计器公司制的B型粘度计(型号BM)测定的结果。
另外,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油墨溶解度中的“SP值”同样如专利文献4所述为溶解性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的简称,根据SUE (K.W.SUE)和CLARKE (D.H.CLARKE)发表的浊度滴定法得到,该浊度滴定法记载于“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PARTA-1, Vol.5, 1671-1681(1967)”中。
本发明的活化剂60的特征在于:除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外,以规定的掺混比例添加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和作用于该树脂珠而提高消光效果的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量,以相对于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的重量比表示,该重量比为0.01~0.3,并且上述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量以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重量比表示,该重量比根据树脂珠的掺混量在0.05~1.5的范围内调整。若在这样的范围内掺混消光剂和树脂珠凝集剂,则如之后详细叙述的,在可获得所希望的消光效果的同时,可获得涂装性和固化后的膜密合性也优异的装饰层,而且当应用于凹凸图案设计形成方法时,可在形成有效的表面凹凸的同时,赋予所希望的消光效果。反之,若超出该范围,则不仅难以获得所希望的消光效果,而且易发生涂装性或固化后的膜密合性降低等缺陷,而且难以通过凹凸图案设计形成方法形成有效的表面凹凸,故不优选。
关于消光剂和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量范围,若更详细地叙述,则如下所示。
(1) 若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量以上述重量比计不足0.01,则无法获得所希望的消光效果,若超过0.3,则即使获得消光效果,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流动性也降低,涂装性或固化后的膜密合性变差,在凹凸图案设计形成方法中难以形成有效的表面凹凸。
(2) 树脂珠与树脂珠凝集剂的重量比,为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和与装饰层的形成及性能有关的诸多特性(代表性的为涂装性或固化后的膜密合性等)两者,以及将本发明应用于凹凸图案设计形成方法时易于形成有效的表面凹凸,所必需的条件。根据消光效果与上述诸多特性的程度或它们之间的平衡,在树脂珠与树脂珠凝集剂的重量比范围内进行调整。树脂珠与树脂珠凝集剂的重量比下限值为,与上述树脂珠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掺混比例上限值相对应的树脂珠凝集剂必要最少量相当的值,另一方面,树脂珠与树脂珠凝集剂的重量比上限值为,与上述树脂珠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掺混比例下限值相对应的必要最大量相当的值。
(3) 树脂珠凝集剂若其掺混量少,则使树脂珠凝集的作用减小,另一方面若其掺混量增多,则发挥使活化剂的粘度升高的作用,所以对应于树脂珠掺混量的树脂珠凝集剂掺混量的调整如下进行。
(a) 当树脂珠的掺混量少(下限一侧)时,进行调整使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增大(达到上限一侧),可使少的树脂珠凝集,易形成珠块,实现消光效果的显现及其恰当的程度。
(b) 当树脂珠的掺混量多(上限一侧)时,不仅树脂珠易凝集,而且活化剂的粘度升高,所以进行调整使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减小(达到下限一侧),提高活化剂的流动性,由此可在确保活化剂的涂装性、其的膜密合性和形成凹凸图案设计的同时,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
(c) 若示出此类调整的优选的一个实例,则当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树脂珠的重量比为0.15以上时,将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重量比设定为不足0.7。
(d) 为易于平衡性良好地调整消光效果与涂装性、对凹凸图案设计的适用性等诸多特性,优选将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上述树脂珠的重量比设定为0.015~0.25,将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设定为0.1~1.2,进一步优选将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树脂珠的重量比在0.02~0.2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将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在0.15~1.0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后述实施例20、21与其它实施例的对比)。
(4) 如根据上述内容所理解的那样,若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超出0.05~1.5的范围,则即使将树脂珠的掺混量设定为上述优选的范围内,也无法获得本发明的效果。因此,为获得本发明的效果,重要的是,将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量设定为优选的范围,并且根据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在优选的范围内设定相对于树脂珠的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需说明的是,在含有后述溶剂时,作为树脂珠掺混重量比基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重量应为减去溶剂重量后的重量。其理由是由于:在活化剂成分中,有助于消光效果的为在活化剂固化后作为固化物浑然一体化而包含于印刷层中的成分,如溶剂之类在水压转印工序中挥发消失的成分对消光效果无贡献。
本发明的活化剂60的粘度根据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粘度和相对于活化剂整体的消光剂及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量而发生变化,从活化剂的涂装性的观点出发,优选按达到1000CPS以下(25℃)来确定消光剂和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量。若活化剂60的粘度超过1000CPS,则活化剂60 (更具体而言为紫外线固化树脂成分)未充分渗透至印刷图案40的干燥油墨整体中,无法重现良好的油墨附着性。需说明的是,活化剂的粘度使用株式会社东京计器社制B型粘度计(型号BM)测定。
起消光剂作用的优选树脂珠为树脂制微粒,例如可使用PE (聚乙烯)珠、氨基甲酸乙酯珠、硅酮珠等之类具有消光功能的公知材料中的1种或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这些树脂珠的优选粒径(以下称珠径)为5~20μm,可使用单一珠径的材料或混合使用不同珠径的材料。使用不同珠径的树脂珠的理由在于:若不同珠径的树脂珠凝集形成珠块,则含有大量大直径的树脂珠所形成的大珠块的缝隙被含有小直径的树脂珠的小珠块填满,可不在消光材中产生缝隙。这样,与毗邻的珠块之间存在缝隙的情况相比,可以增强由珠块所产生的消光效果,故优选。若树脂珠的珠径不足5μm,则活化剂的粘度增加,往往在满足涂装性的添加量范围内难以获得足够的消光效果,另一方面若树脂珠的珠径超过20μm,则虽然消光效果提高,但使得图案设计面成为不光滑的粗糙状态,或使得消光剂的分布疏密,出现产生消光不均等缺陷的情况,故不优选。需说明的是,树脂珠的形状若为可发挥消光效果的形状则无特殊限定,但从活化剂的涂装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球形(含接近球形的多面体)。
另外,树脂珠凝集剂在防止活化剂中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沉积的同时,如已经叙述的,通过为活化剂赋予触变性,凝集多个树脂珠形成多个珠块群,从而提高消光剂的消光效果。作为此类树脂珠凝集剂,可使用赋予触变性的成分,例如有机类增稠剂或无机类二氧化硅微粒等,但由于二氧化硅微粒对活化剂的增稠作用高,而且对活化剂所要求的物性和贮藏稳定性的不良影响极小,所以特别优选。
作为该二氧化硅微粒,可使用具有亲水性、疏水性中的任一或两者的各种公知的物质,但亲水性二氧化硅由于与水分之间具有亲和性,存在因活化剂吸水导致紫外线固化品的物性产生缺陷的情况,所以当有需要规避减少该缺陷时,优选使用疏水性二氧化硅。该疏水性二氧化硅包括干法合成的形态和湿法合成的形态,二者均可使用,但特别优选因在活化剂中的分散性或分散结构(之后叙述的网状形成状态)产生的与消光剂的协同效应优异的干法合成的二氧化硅微粒。另外,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径(呈链状凝集前的一次粒子的粒径)小于树脂珠的粒径,由于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径越小,为活化剂赋予触变性的作用越大,所以消光效果增大。需说明的是,由于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径越小,使得在活化剂中的均匀分散越困难,易出现涂装性或固化后的图案设计性降低等现象,所以考虑到消光效果与涂装性、图案设计性的平衡,优选选择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径。具体的二氧化硅微粒的优选一次粒径为0.005~10μm,更优选为0.007~1μm,进一步优选为0.010~0.1μm。若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不足0.005μm,则虽然可获得消光效果,但存在涂装性降低,或图案设计面成品粗糙的情况,故不优选,若二氧化硅微粒的粒径超过10μm,则为活化剂赋予触变性的作用小,所以存在树脂珠难以凝集,消光效果显著降低的情况,故不优选。优选的干法合成的二氧化硅微粒包括以Nippon Aerosil Co., Ltd. (日本アエロジル社)的AEROSIL (注册商标)或Tokuyama Corporation (トクヤマ社)的REOLOSIL (注册商标)、CABOT公司的CAB-O-SIL (注册商标)为代表的煅制二氧化硅。另外,湿法合成的二氧化硅包括日本シリカ工业社的NIPSIL (注册商标)、Fuji Silysia Chemical Ltd. (富士シリシア社)的Sylisia (注册商标)、Tokuyama Corporation (トクヤマ社)的TOKUSIL (注册商标)等。需说明的是,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径的数值为:在通过SEM或TEM (透射型电子显微镜)可观察到一次粒子的放大倍数的图像中,测定随机选择的1000个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子图像各自轮廓的最长直径,相加平均而得到的数值。
二氧化硅微粒的疏水性处理可通过公知的处理方法进行,但优选利用硅烷类或硅氮烷类的处理。作为利用硅烷类的处理,优选利用二甲基二氯硅烷类、三甲基氯硅烷类等氯硅烷类,辛基硅烷类等烷基甲硅烷基化剂的处理;作为硅氮烷类处理,优选利用六甲基二硅氮烷等的处理,从消光剂的取向(掺混)效果、以及固化前的涂装性与固化后的消光效果的平衡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利用二甲基二氯硅烷类的处理。
在以规定比例向作为活化剂中添加的消光剂的树脂珠中掺混二氧化硅微粒作为树脂珠凝集剂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二氧化硅微粒FS在活化剂中以树脂珠RB为核,在其周围呈链状相连,形成线状或网眼状结构(称为网状结构)。由于通过该网状结构为活化剂赋予触变性,所以若使剪切力作用于涂装前的活化剂,搅拌活化剂,则二氧化硅微粒FS的网状结构断开,使得树脂珠易均匀分散(参照图4A),另一方面,在不使剪切力工作的涂装后,因剪切力而切断的二氧化硅微粒FS的网状结构再次形成,与此同时均匀分散的树脂珠RB通过二氧化硅微粒FS的网状结构凝集,形成粒子群(参照图4B、图4C),该粒子群发挥如大粒径树脂珠的作用,其结果,即使树脂珠RB的添加量少,也如图7所示,不仅可为装饰层44赋予大的消光效果,而且活化剂的涂布性和对印刷图案的油墨的渗透性提高,可维持装饰层44的良好的膜性(表面保护功能、密合性)。
作为树脂珠凝集剂的其它实例的增稠剂,可使用公知的脂肪酰胺类或聚链烯烃类等物质。在向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中掺混这些增稠剂作为树脂珠凝集剂的实施方式中,与二氧化硅微粒的情况同样,通过该增稠剂为活化剂赋予触变性,所以当在涂装前搅拌活化剂时树脂珠易均匀分散,另一方面,在涂装后通过网状结构再次凝集,形成粒子群,形成大的粒径,所以即使在树脂珠RB的少的添加量下也可为装饰层44赋予大的消光效果,而且活化剂的涂布性和对印刷图案油墨的渗透性提高,可维持装饰层44的良好的膜性(表面保护功能、密合性)。
若装饰层44内的消光剂的分散性提高,则不仅对黑色油墨,对蓝色、红色、黄色的油墨也可赋予良好的消光效果,实现独创的消光图案设计。
如专利文献6所公开的,在赋予由微细凸出部分产生的具有指触感的图案设计(凹凸图案设计)的水压转印方法中,根据现有技术的由消光剂产生的消光效果与具有指触感的图案设计的效果相反,但若在这样的水压转印方法(相当于如图8和图9所示的方法)中使用本发明的消光活化剂,则可不增加消光剂的添加量而获得良好的消光效果,所以可同时实现消光效果和具有指触感的图案设计的效果,因此本发明的消光活化剂对赋予此类指触性的图案设计的如图8和图9所示的水压转印方法特别有效。
本发明的消光活化剂也可含有用于分散作为粘度调节剂和添加剂的非反应性树脂的溶剂。应理解该消光活化剂中含有的“溶剂”应在不妨碍通过作为活化剂主要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光聚合性单体对印刷图案的活化的特性(溶解力)和添加量下使用。溶剂类活化剂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性活化成分的根本性差异在于:就前者活化剂而言,由于在涂布后溶剂成分挥发,所以因油墨的附着性的重现导致的可塑状态经时变化,但就后者活化剂(本发明中使用的活化剂成分)而言,由于通过不挥发的光聚合单体成分重现油墨的附着性,所以油墨的过疏状态不发生变化。本发明的活化剂若其光聚合单体的掺混量在特定的范围,则即使溶剂在满足上述条件的范围内共存也不会损害油墨的过疏状态。这样的目的在于分散非反应性树脂的溶剂的优选添加量为,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光聚合性低聚物、光聚合性单体和光聚合引发剂的合计,为5%重量~50%重量。
实施例
(实施例1至36以及比较例1至13)
以下在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至36与比较例1至13进行比较的同时进行说明。在这些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实施例1至13、实施例16至32和实施例34至36以及比较例1至13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具有如表1所示的组成,而实施例14、15和33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具有表2的组成
[表1]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表2]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08
另外,实施例1至36以及比较例1至13中的树脂珠的粒径、添加量、树脂珠凝集剂的成分、添加量及其它条件(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处理及一次粒径、相对于消光剂的重量比)分别如表3至11所示。需说明的是,这些实施例(实施例22至25除外)、比较例中使用的各种粒径的树脂珠为PE (聚乙烯)珠,各粒径分别使用住友精化社制的Flow-Beads (フロービーズ) LE-1080 (粒径6μm)、Flow-Beads (フロービーズ) LE-2080 (粒径11μm)和Flowsen (フローセン) UF-80 (粒径20μm)。另外,在实施例22、23、24中使用硅酮树脂珠,具体而言分别使用信越化学工业社制硅酮复合粉末KMP-600(粒径5μm)、KMP-605(粒径2μm)、KMP-602(粒径30μm),实施例25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珠(大日精化工业社制Dynamic beads UCN-8070CM Clear (ダイナミックビーズUCN-8070CMクリア) (粒径7μm))。需说明的是,这些树脂珠的粒径为依据JIS Z8825-1的激光衍射法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分布测定装置(岛津制作所SALD-2000J)测定并平均化的值(中位径:D50)。另外,二氧化硅微粒的一次粒径使用TEM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日立ハイテク社)制H-8100)测定。
[表3]
[表4]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12
[表5]
[表6]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16
[表7]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18
[表8]
Figure 2011800103888100002DEST_PATH_IMAGE020
[表9]
[表1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表1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在表3至表11中,所使用的二氧化硅微粒如表12所示,另外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处理的处理剂的记载分别如下所示:
Silan-a:二甲基二氯硅烷
Silan-b:辛基硅烷
Silan-c:甲基丙烯酰氧基硅烷
Silazane:六甲基硅氮烷
Siloxane:二甲基硅氧烷。
需说明的是,表12中的A~K为疏水性二氧化硅微粒,L~N为亲水性二氧化硅微粒。需说明的是,在疏水性二氧化硅中,I、J、K为将未经疏水性处理的二氧化硅微粒通过以下工序进行疏水化处理而成的物质。
(a) 向100ml的烧瓶内加入26g的二氧化硅微粒、150g的蒸馏水和51g的异丙醇。
(b) 将得到的水性混悬液搅拌5分钟,接着向搅拌的混悬液中在继续搅拌的同时于3分钟内一边滴入一边添加11g的二甲基二氯硅烷。
(c) 接着,在继续搅拌的同时加热混悬液,回流30分钟。向冷却的混悬液中加入200ml的甲苯。
(d) 搅拌得到的2相体系,使疏水性二氧化硅转移至甲苯相中,在分液漏斗内从甲苯相中分离水性相。
(e) 将含有疏水性沉积二氧化硅的甲苯相用300ml的蒸馏水洗涤3次。
(f)通过共沸蒸馏从洗涤的甲苯相中除去残留的水,然后为除去甲苯而进行蒸馏。
(g) 使回收的疏水性沉积二氧化硅在烘箱内于130℃干燥24小时。
[表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另外,表3的实施例5、35和36以及比较例11至13中使用的增稠剂为脂肪酰胺类触变剂(商品名:楠本化成株式会社制Disparlon (ディスパロン) 6900-10X)。
通过这些实施例1至36以及比较例1至13得到的消光活化剂按照以下方法使用,进行水压转印。
(1) 凹凸图案设计性赋予用转印膜
如图10所示,使用如下的物品:具有包含散布有椭圆形的斑点的印刷图案部分(第1区)与斑点间的无印刷图案部分(第2区)的印刷图案,本申请人株式会社タイカ在水压转印技术获得许可前以称为“Starbuck (スターバック) SI”的商品名销售的商品,其中,来自该商品但不具有全部外表面花纹固定层或全部面油墨层的物品。需说明的是,若对“Starbuck (スターバック) SI”的转印膜图案进行具体说明,则如图10所示,具有呈以A部分(纵) 400μm、B部分(横) 600μm的排列间隔交替排列的椭圆(C部分(横) 470μm、D部分(纵) 590μm)循环状、包含珠光颜料类油墨层的印刷图案,该椭圆循环状油墨层具有约2μm的厚度,而水溶性膜具有约40μm的厚度。需说明的是,实际销售的商品为在其全部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包含银色颜料油墨等的全部外表面固定层的物品,但在本发明中使用设置全部外表面固定层前的状态的转印膜。
(2) 光泽赋予用转印膜
使用在市售PVA (聚乙烯醇)膜(商品名Hiselon (ハイセロン) E-100)上按照干燥后的膜厚达到3μm、用刮棒涂布机涂布形成了黄、红、蓝、黑分别的单色图案的转印膜。需说明的是,形成各单色图案的油墨使用以下The InkTec Co., Ltd. (ザ・インクテック社)制的油墨:
黄色油墨:KLCF耐光40黄(改-3)
红色油墨:KLCF耐光15红(改-3)
蓝色油墨:KLCF61蓝(改-3)
黑色油墨:KLCF91黑(改-3)。
(3) 活化剂的涂装
活化剂通过线棒法在(1)(2)的转印膜上涂布成10μm的厚度。
(4) 被转印体
作为属于非转印体的物品,使用10cm×20cm×3mm的ABS树脂制的平板(UMG ABS Ltd. (ユーエムジー・エービーエス株式会社)制TM20),对于该物品,当使用(1)的转印膜时,按照如图9所示的工序顺序,当使用(2)的转印膜时,按照如图2所示的工序顺序,进行水压转印。
以下叙述表3至9的评价结果中各评价项目中每个的评价方法。
(涂装性)
在临将转印膜导入转印槽内之前,将各活化剂通过线棒涂布法在转印膜的印刷图案上以约20μm的厚度进行涂布时,分别针对(1)的转印膜和(2)的转印膜,当涂布操作性良好时判定为“○”,当至少对任一种转印膜的涂布困难时判定为“×”。
(光泽性)
针对使用(2)的转印膜制得的水压转印品,使用Suga Test Instruments Co.,Ltd. (スガ试验机株式会社)制光泽计(型号HG-268),依据Z8741-1997“方法3-60度镜面光泽”测定光泽度值。将黄色、红色、蓝色的光泽度值全部不足55、且加和平均值为20以下者判定为“◎”(优良),将超过20且30以下判定为“○”(良),将超过30且不足55者判定为“△”(可),将黄色、红色、蓝色中任一种的光泽度值为55以上者判定为“×”(不可)。
(凹凸图案设计性)
针对使用(1)的转印膜制得的水压转印品,通过激光显微镜(Keyence Corporation (キーエンス社)制VK8710)测定装饰物品表面凹凸的高低差,将高低差不足6μm判定为“×”(不可),将6~不足10μm的范围判定为“△”(可),将10~不足20μm的范围判定为“○”(良),将20μm以上判定为“◎”(优良)。
(密合性)
针对使用(1)和(2)的转印膜制得的各水压转印品,使用Sellotape (セロテープ) (注册商标) (Nichiban (ニチバン)制),对每个试验片通过划格试验(依据旧JIS K5400-8.5)观察剥离状态,分别评价密合性。当在所有水压转印品中印刷层(表面装饰层)均完全未剥离时判定为“○”,当至少有一种水压转印品的印刷层出现剥离时判定为“×”。
若对实施例1至36与比较例1至4进行比较,则可知,即使为以往消光效果不足的树脂珠的添加量(相对于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重量比为0.35以下),作为树脂珠凝集剂,通过在特定的掺混比例范围内添加作为赋予触变性的成分的二氧化硅微粒(实施例1至4以及6至34)或增稠剂(实施例5和35至36),光泽度值明显降低(光泽程度降低),在保持良好的涂装性和密合性的同时,消光效果显著提高。反之,如表10中的比较例7至10、表11中的比较例12和13的评价所示,可知若超出特定的掺混比例范围,则消光作用或涂装性变差,不优选。另外,若过量添加树脂珠凝集剂、树脂珠,则即使与树脂珠凝集剂并用,涂装性也明显变差,特别是当树脂珠凝集剂为二氧化硅微粒时该趋势明显(参照比较例7、8及13)。
需说明的是,虽然在表3至表11中未记载,但即使在应用凹凸图案设计膜的情况下,当对实施例1至36与比较例1至13 (比较例7、8除外)的目测下的消光效果进行比较时,可确认实施例1至36与比较例1至13 (比较例7、8除外)相比消光效果更为良好。
另外,在所有实施例中,可确认即使在通常认为比黑色油墨更难以获得消光效果的黄色、红色、蓝色油墨体系中也可获得高的消光效果。特别是对于光泽性的评价为“◎”和“○”的实施例而言,黄、红、蓝的光泽度值基本相等,可确认平衡性良好地获得高的消光效果。
即使在使用低聚物/单体类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实施例14、15和33中,如表5和表8的“评价”所示,可确认获得同样的效果。
如表3~8中的实施例1至4以及6至34的“评价”所示,可知若在特定的掺混比例范围内添加树脂珠和树脂珠凝集剂,则即使树脂珠为聚乙烯或硅酮、氨基甲酸乙酯中的任一材质,也可获得同样的消光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22至24中,若比较树脂珠粒径的影响,则在与实施例22相比粒径小的实施例23中,涂装性比实施例22低,另一方面,在实施例24中虽然涂装性和消光效果不存在问题,但虽然表6中未记载,可是装饰层表面变得粗糙,由这些结果可知,优选将树脂珠的粒径设定为5~20μm的范围。
另外,当树脂珠凝集剂为二氧化硅微粒时,由实施例6、16和17可知,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越增大,赋予的触变性的程度越减小,所以消光效果减小(光泽度值增大),如实施例17所示,若平均粒径超过10μm,则可见涂装性也有降低的趋势。另外,若对二氧化硅微粒相对于树脂珠的重量比和树脂珠直径相同地掺混的实施例7和10进行比较,则可知若二氧化硅微粒的平均粒径小于0.01μm (10nm),则活化剂增稠,可见涂装性有降低的趋势。由这些结果可知,作为树脂珠凝集剂的二氧化硅微粒更优选平均粒径为0.005~10μm的范围。需说明的是,虽然实施例1至4、6至25以及29至34中使用的二氧化硅微粒均为疏水性物质,但由实施例26至28可知即使为亲水性二氧化硅也可同样实现消光效果。
这样,可知本发明的活化剂也可良好地适用于易受树脂珠添加量影响的凹凸图案设计。另外,若对二氧化硅微粒的表面处理条件不同的实施例1、3、4的光泽度值进行比较,则可知二氧化硅微粒经二甲基二氯硅烷进行表面处理后消光效果特别高。
若对实施例7至11与比较例4进行比较,则为了通过树脂珠单一成分获得同等的消光效果,如比较例4所示,需要使树脂珠的添加量达到实施例7至11的添加量的至少2倍,但若这样增加树脂珠的添加量,则虽然消光效果提高,但涂装性变差,无实用性。由此可知,如本发明所示,通过在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中并用树脂珠凝集剂,可采用比以往少的量的树脂珠实现优异的消光效果,所以可使涂装性和消光效果共存。
此外,如比较例5、6、11的评价所示,明确凭借二氧化硅微粒单一成分或增稠剂单一成分无法获得消光效果。由此可知,通过作为消光剂的树脂珠与作为树脂珠凝集剂的二氧化硅微粒或增稠剂的协同作用,方才达成作为本发明课题的消光效果。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活化剂以规定的掺混比例添加消光剂(树脂珠)和树脂珠凝集剂(例如二氧化硅微粒),由于树脂珠凝集剂将树脂珠凝集且粒子群化,所以可不妨碍涂装性,为装饰层赋予大的消光效果,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高。
符号说明
10 物品
20 转印膜
30 水溶性膜(载体膜)
40 印刷图案
40I 油墨层
41A 第1区
41B 第2区
50 水
60 活化剂
60R 活化剂的剩余部分
60BP 凸出部分
62 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
70 紫外线
72 喷淋器
74 热风。

Claims (12)

1.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将水溶性膜上具有干燥的印刷图案的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物品表面时,在上述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上涂布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至少具有光聚合性单体的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用于在通过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重现上述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的同时,使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浸透并混杂于上述印刷图案的整体中,所述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在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添加有消光剂,其中,上述消光剂含有树脂珠,并且上述活化剂中除上述消光剂外还添加有作用于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而使上述树脂珠粒子群化的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为0.01~0.3,并且相对于上述树脂珠的上述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根据上述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在0.05~1.5的范围进行调整。
2. 权利要求1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珠为PE(聚乙烯)珠、氨基甲酸乙酯珠、硅酮珠中的任意1种或任意2种以上的组合,并且其粒径为5~20μm。
3. 权利要求1或2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珠凝集剂为触变剂。
4. 权利要求3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触变剂为二氧化硅微粒。
5. 权利要求4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氧化硅微粒为疏水性二氧化硅,并且其粒径为0.005~10μm。
6. 权利要求4或5的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其特征在于,对上述疏水性二氧化硅实施硅烷类或硅氮烷类表面处理。
7. 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涂布包含如下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和消光剂的活化剂:在将水溶性膜上具有干燥的印刷图案的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物品表面时,在上述水压转印膜的上述印刷图案上涂布的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通过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中的非溶剂活化成分恢复上述转印膜的印刷图案的附着性的同时,将上述活化剂整体浸透至上述印刷图案的全部厚度中,然后将上述转印膜的印刷图案水压转印于物品表面,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包含至少具有光聚合性单体的光聚合性成分和光聚合引发剂,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在水压转印后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固化,其中,上述消光剂含有树脂珠,并且上述活化剂中除上述消光剂外还添加有作用于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而使上述树脂珠粒子群化的树脂珠凝集剂,相对于上述紫外线固化树脂组合物的作为上述消光剂的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为0.01~0.3,并且相对于上述树脂珠的上述树脂珠凝集剂的掺混重量比根据上述树脂珠的掺混重量比在0.05~1.5的范围进行调整。
8. 权利要求7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珠为PE(聚乙烯)珠、氨基甲酸乙酯珠、硅酮珠中的任意1种或任意2种以上的组合,并且其粒径为5~20μm。
9. 权利要求7或8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树脂珠凝集剂为触变剂。
10. 权利要求9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触变剂为二氧化硅微粒。
11. 权利要求10的水压转印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二氧化硅微粒为疏水性二氧化硅,并且其粒径为0.005~10μm。
12. 水压转印品,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7~11中任一项的方法形成,具有光泽度依据日本工业规格Z8741-1997“方法3-60度镜面光泽”测定不足55的装饰层。
CN201180010388.8A 2010-02-22 2011-02-21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33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36277 2010-02-22
JP2010-036277 2010-02-22
PCT/JP2011/053671 WO2011102509A1 (ja) 2010-02-22 2011-02-21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用艶消し活性剤、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53356A true CN102753356A (zh) 2012-10-24
CN102753356B CN102753356B (zh) 2014-12-10

Family

ID=44483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1038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53356B (zh) 2010-02-22 2011-02-21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327546B2 (zh)
JP (1) JP4943570B2 (zh)
CN (1) CN102753356B (zh)
HK (1) HK1177719A1 (zh)
TW (1) TWI516384B (zh)
WO (1) WO20111025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603B (zh) * 2011-02-23 2016-08-31 株式会社大华 水压转印用表面处理剂、使用其的水压转印方法以及水压转印品
AU2012248309A1 (en) * 2011-04-27 2013-12-05 Taica Corporation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method, coating agent for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film, and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article
JP5994541B2 (ja) 2012-04-27 2016-09-2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102158B2 (ja) * 2012-09-28 2017-03-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205786B2 (ja) * 2013-03-28 2017-10-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製造用転写箔、水圧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6205787B2 (ja) * 2013-03-28 2017-10-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製造用転写箔、水圧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US9989919B2 (en) * 2013-07-30 2018-06-05 Daigin Chemical Co., Ltd. Method for forming a hydraulic transfer film, hydraulic transfer film, and patterned article
TWI589459B (zh) * 2014-09-26 2017-07-01 Daigin Chemical Co Ltd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method for producing relief touch
JP6718156B2 (ja) * 2018-12-12 2020-07-0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
KR102264384B1 (ko) * 2019-06-07 2021-06-14 한국과학기술원 액상 물질 플랫폼을 이용한 박막의 선택적 박리 및 전사 방법
US11397382B2 (en) * 2019-06-07 2022-07-26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 for selective delamination and transfer of thin film using liquid platfor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8434A1 (ja) * 2003-06-02 2004-12-16 Cubic Co., Ltd.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WO2007023577A1 (ja) * 2005-08-23 2007-03-01 Taica Corporation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用塗布剤、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JP2008201918A (ja) * 2007-02-21 2008-09-04 Fujifilm Corp 液圧転写用インク組成物、液圧転写用インクセット、液圧転写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液圧転写用フィルム、液圧転写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液圧転写体
CN101293440A (zh) * 2007-04-28 2008-10-29 台湾加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压转印膜及水压转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4074330A1 (ja) * 2003-02-18 2006-06-01 コニシ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2005014604A (ja) 2003-06-02 2005-01-20 Cubic:Kk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JP4020113B2 (ja) 2003-09-30 2007-12-12 大日本インキ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水圧転写用フィルム及び水圧転写体
EP1724120B1 (en) 2004-02-18 2013-03-06 Taica Corporation Hydraulic transfer method
JP5242990B2 (ja) 2007-10-25 2013-07-24 株式会社タイカ 水圧転写方法、水圧転写用転写フィルム及び水圧転写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108434A1 (ja) * 2003-06-02 2004-12-16 Cubic Co., Ltd. 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WO2007023577A1 (ja) * 2005-08-23 2007-03-01 Taica Corporation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用塗布剤、水圧転写方法及び水圧転写品
JP2008201918A (ja) * 2007-02-21 2008-09-04 Fujifilm Corp 液圧転写用インク組成物、液圧転写用インクセット、液圧転写用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液圧転写用フィルム、液圧転写体の製造方法及び液圧転写体
CN101293440A (zh) * 2007-04-28 2008-10-29 台湾加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压转印膜及水压转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516384B (zh) 2016-01-11
JPWO2011102509A1 (ja) 2013-06-17
US20120321862A1 (en) 2012-12-20
HK1177719A1 (zh) 2013-08-30
CN102753356B (zh) 2014-12-10
WO2011102509A1 (ja) 2011-08-25
TW201141715A (en) 2011-12-01
JP4943570B2 (ja) 2012-05-30
US9327546B2 (en) 2016-05-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53356B (zh) 水压转印膜用消光活化剂、水压转印方法及水压转印品
CN103298622B (zh) 水压转印方法、水压转印用转印膜、转印膜用墨以及水压转印品
KR101051289B1 (ko) 수압전사방법 및 수압 전사품
CN102438840B (zh) 水压转印方法、水压转印品及水压转印膜用涂布剂
CN106132706B (zh) 装饰片及使用其的装饰板
CN107405889A (zh) 片材
CN101475774A (zh) 硬涂层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和硬涂膜
JP6094054B2 (ja) 記録物の製造方法
CN102816467B (zh) 一种人造革用离型涂料及利用该离型涂料制备的离型纸
CN103492193B (zh) 水压转印方法、水压转印膜用涂布剂及水压转印品
ITPI20090097A1 (it) Substrato patinato per la stampa e relativo metodo di produzione
JP6094123B2 (ja)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加飾成形品及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KR20120095931A (ko) 수압전사 필름용 활성제, 수압전사 방법 및 수압전사품
KR100971509B1 (ko) 로터리 스크린 인쇄용 조성물, 상기를 포함하는 인테리어 벽지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7052277B2 (ja)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7530883A (ja) シボ面を有するエラストマースキンを製造する方法
JPH073193A (ja) コテ塗り作業性に優れる塗材
JP7067542B2 (ja) 加飾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263422B2 (ja) 水圧転写フィルム用活性剤組成物
JP6746955B2 (ja) 化粧シート、化粧材及び化粧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2017177571A (ja) 水圧転写方法
US11111389B2 (en) Composite particles having hydrophilic and hydrophobic surface coatings
JP6550853B2 (ja) 加飾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198588A5 (zh)
JP2021154727A (ja) 水圧転写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7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771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