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39898A -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39898A
CN102739898A CN2012100995415A CN201210099541A CN102739898A CN 102739898 A CN102739898 A CN 102739898A CN 2012100995415 A CN2012100995415 A CN 2012100995415A CN 201210099541 A CN201210099541 A CN 201210099541A CN 102739898 A CN102739898 A CN 1027398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ing device
control unit
power
communication uni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95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39898B (zh
Inventor
山崎壮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739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9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39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398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40Details not directly involved in printing, e.g. machine management, management of the arrangement as a whole or of its constitutive parts
    • G06K15/4055Managing power consumption, e.g. standby m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4Electronic sequencing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其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控制单元,用于能够通信地连接至所述通信单元以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电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针对所述通信单元的电力供给。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来判断是否使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判断,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进行电力供给,并使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对于经由网络接口(I/F)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的图像形成设备,已提出了如下的技术:当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省电模式时,可以经由该网络接口(I/F)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日本特开2005-094679论述了如下的图像处理设备,其中该图像处理设备包括:主中央处理单元(CPU),用于控制该设备的主体的控制器;以及子CPU,用于控制网络I/F以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该图像处理设备在省电模式下停止向其内部的除了对控制子CPU必要的电路以外的单元进行电力供给。在从省电模式恢复时,由子CPU控制该图像处理设备。在省电模式下,子CPU经由网络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
根据日本特开2005-094679,图像形成设备在省电模式下停止向包括主CPU的多个单元进行电力供给。因而,可以在能够进行该图像形成设备和网络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实现图像处理设备的电力消耗降低。
然而,根据日本特开2005-094679,图像处理设备在省电模式下需要诸如使得能够与网络进行通信的专用子CPU等的控制电路。在图像处理设备中安装有该控制电路的情况下,需要除了对主CPU的电力供给以外的不同的电力供给。此外,需要用于驱动该子CPU的专用电路以对省电模式进行控制。这些因素导致成本增加。
因而,在对低制造成本的要求极为严格的消费类产品中,难以提供对省电模式进行控制所需的专用电路造成了不便。
然而,在不具有用于网络通信的专用电路的图像处理设备中,难以实现大幅省电。结果,在消费类产品中,当在省电模式期间抑制电力消耗时,需要实现省电和成本降低这两者。
同时,用户要求节省能源。另外,为了符合诸如将于2013年实施的能源相关产品(ErP)指令Lot6等的电力监管,要求作为消费类产品的与网络进行通信的图像形成设备实现大幅省电。该ErP指令要求对与能量有关的各产品进行设计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该Lot6分别规定休眠模式和关机模式的电力消耗的限制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提供如下的一种具有简单机构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该图像形成设备避免了成本增加并实现了电力消耗的大幅降低,同时保持了该图像形成设备对于使用网络I/F与诸如网络和USB等的外部终端进行通信的用户而言的便利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控制单元,用于能够通信地连接至所述通信单元以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电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针对所述通信单元的电力供给。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判断,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并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控制单元,用于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通信单元以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电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针对所述通信单元的电力供给;以及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是否允许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设置单元所设置的内容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判断,对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进行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向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和用于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控制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基于该判断来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并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典型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控制单元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电源单元、控制单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操作面板的CPU以及这三者之间所传输的控制信号的框图。
图4是操作面板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控制单元的CPU对图像形成设备所进行的、从作为电力消耗状态的正常模式到省电模式A或省电模式B的电力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操作面板的CPU所进行的电力控制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图5的步骤S508中CPU为了检测网络I/F的通信状态所进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电力状态。
图9示出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省电模式选择画面的示例。
图10是示出图5的步骤S 508中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控制单元的CPU所进行的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操作面板的CPU和控制单元的CPU之间传输的控制信号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典型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将说明第一典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打印单元12、读取单元11、操作面板14、电源单元13以及用于控制上述组件的控制单元10。
控制单元10从读取单元11、作为外部设备的主计算机或者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线路(即,公共线路)连接至控制单元10的传真设备接收图像数据。基于这些图像数据,控制单元10进行图像处理。例如,打印单元12将处理后的数据的图像形成在薄片上。
读取单元11将原稿读取为图像数据,并将所读取的图像发送至控制单元10。读取单元11包括扫描器单元和薄片进给单元(均未示出)。薄片进给单元具有用以将放置在原稿进给器上的原稿薄片输送至扫描器单元的功能。扫描器单元具有用以读取从该薄片进给单元输送来的原稿薄片上的图像的功能。
打印单元12输送记录薄片,利用电子照相方法等将从控制单元10接收到的图像数据打印到这些记录薄片上作为可视图像,并将这些薄片从设备1排出。打印单元12包括薄片进给单元、标记单元和薄片排出单元(均未示出)。薄片进给单元包括多种记录薄片所用的盒,并且具有用以将薄片从其中一个记录薄片盒输送至标记单元的功能。标记单元将图像数据转印和定影到从该薄片输送单元输送来的记录薄片上。薄片排出单元具有用以对由该标记单元打印有图像的记录薄片进行整理、订钉并将这些记录薄片从设备1排出的功能。
操作面板14用于基于来自操作员(即,用户)的指示来输入在使用打印单元12根据读取单元11所读取的原稿数据形成图像时的各种设置。操作面板14例如是具有触摸面板的用户接口。操作面板14具有用以接受要形成的图像的数量、与形成图像时的颜色浓度有关的信息、对扫描器单元读取图像所用的分辨率(例如,300dpi和600dpi)的选择的功能。
电源单元13是从交流商用电源(AC电源)输入了电力的电源电路。电源单元13生成电压15,其中电压15被作为直流电压或交流电压馈送至控制单元10、读取单元11、打印单元12和操作面板14。电源单元13响应于来自控制单元10的控制信号16或来自操作面板14的控制信号17来改变电压15。
如图2所示,控制单元10包括CPU 10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3、时钟单元125、只读存储器(ROM)104、打印单元I/F 106、读取单元I/F 108、调制解调器(MODEM)111、线路I/F112、通用串行总线(USB)I/F 115以及网络I/F 118。这些块经由系统总线105相互连接。
CPU 102根据各种控制程序来总体控制这些块。这些控制程序以计算机可读方式存储在ROM 104的程序区域(程序ROM)中,并由CPU 102进行读取和执行。可选地,对被存储和压缩到ROM 104的程序区域中的数据进行解压缩,并将该数据载入RAM 103中以由CPU 102来执行。这些控制程序可以以压缩状态或非压缩状态存储在硬盘驱动器(HDD)(未示出)中。
网络接口(网络I/F)118经由网络(例如,局域网(LAN))120与主计算机117(在图2中由PC来表示,以下称为PC)进行通信。网络I/F 118经由诸如LAN线缆119等的通信线缆连接至网络120。
MODEM 111经由线路I/F 112连接至公共线路网络114以与其它的图像形成设备、传真设备和电话(均未示出)进行通信。线路I/F 112通常使用电话线路113连接至公共线路网络114。
USB接口(I/F)115用于将计算机连接至外围装置。打印单元I/F 106用于将图像信号输出至打印单元12(打印机引擎)。读取单元I/F 108用于接收来自读取单元11(扫描器引擎)的读取图像信号。CPU 102对从读取单元I/F 108输入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这些信号作为记录图像信号输出至打印单元I/F 106。
CPU 102使用存储在ROM 104的字体区域(字体ROM)中的字体信息来将字符和符号显示在操作面板14的显示单元405(参见图4)上,并经由操作面板14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
ROM 104包含例如存储有与图像形成设备1有关的信息、用户电话簿信息和部门管理信息的数据区域(数据ROM)。存储在ROM 104中的信息由CPU 102根据需要进行读取和更新。ROM104的数据区域(数据ROM)是可重写的。
时钟单元125由一次电池(未示出)支持,以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基于用户所预设的日历信息对日期计数。时钟单元125所计数的信息由CPU 102读取并存储到RAM 103和ROM 104的预定区域中。
电源单元13基于连接至CPU 102的输出端口的控制信号16以及连接至操作面板14内的后面所述的CPU 141的输出端口的输出信号17(图3),改变馈送至各单元的电源电压15。
如图3所示,电源单元13包括直流(DC)电源生成单元131、晶体管单元132和电源开关133。DC电源生成单元131对从商用电源(AC 100V)供给的电力进行整流和变压,并将DC电源15a、15b、15c和15d馈送至图像形成设备1的各单元(后面所述的第一块~第三块)。
晶体管单元132例如包括场效应晶体管(FET)。晶体管单元132a基于从CPU 141输出的控制信号17来控制要馈送至控制单元10的DC电源15a的接通/断开。控制信号17连接至CPU 141的输出端口P1。晶体管单元132b和132c基于来自CPU 102的控制信号16b和16c来分别控制要馈送至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的DC电源15b和15c的接通/断开。控制信号16b和16c分别连接至CPU 102的输出端口P2和P3。
换言之,晶体管单元132b和132c是如下的第一切换单元,其中该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基于来自控制单元10的CPU 102(即,第一控制芯片)的信号,针对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供给至第一块(即,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的电力而使电力状态在供给和停止之间进行切换。晶体管单元132a是如下的第二切换单元,其中该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基于来自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即,第二控制芯片)的信号,针对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供给至第二块(即,控制单元10)的电力而使电力状态在供给和停止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利用与晶体管单元132的功能相同的其它装置来替换晶体管单元132。
电源开关133内包括开关135和136。通过用户的手动操作来控制开关135和136的连接和断开。该连接/断开使电源开关133接通/断开。在电源开关133为接通的情况下,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第三块(即,操作面板14)供给电力。
参考图4和11来详细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面板14。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读取单元11和打印单元12所提供的复印功能、以及读取单元11和通用串行总线(USB)I/F115所提供的扫描功能。另外,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MODEM 111所提供的传真功能、以及用以响应于经由USB 116或网络120来自PC 117的指示打印图像的打印功能。
将说明操作面板14。操作面板14配置有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功能键(401~403)。用户按下其中一个键使得执行与所按下的键相对应的功能。
显示单元405向用户显示设置信息以及与图像形成设备1有关的状态信息。
箭头键406用于使显示在显示单元405上的光标移动。箭头键406具有指向上下左右方向的四个按钮(参见图4)。在箭头键406的中央具有用作针对设置和询问的“确定键”的OK键407。例如,当用户想要改变复印设置(例如,薄片大小)时,用户按下复印功能按钮401以显示如下的复印功能画面,其中在该复印功能画面中,用户使用箭头键406选择要改变的项(即,薄片大小),并按下OK键407。该操作调用配置有可选择的项的设置画面。然后,用户使用箭头键406使光标在该设置画面上移动至用户想要选择的设置的位置,并且按下OK键407以选择该设置。
数字键盘408例如用于输入要打印的份数以及传真功能所用的电话号码。
可以通过使用单色开始键409或彩色开始键410来开始复印、扫描和传真功能。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彩色复印功能,由此设置彩色开始键410以执行该彩色复印功能。在仅具有单色读取功能或单色打印功能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以仅设置单色开始键409。在具有用以在读取原稿时判断该原稿是单色还是彩色的功能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还可以设置除图4的开始键409和410以外的其它开始键。
停止键411用于发出用以停止各功能的操作的指示。同时,作为用于停止操作的工具,用户可以使用状态检查/取消键412。状态检查画面用于检查图像形成设备1上的当前运行处理。用户可以通过该状态检查画面使用状态检查/取消键412来选择要停止的处理。同样,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箭头键406和OK键407来进行选择和确定。
省电键404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状态。通过按下省电键404,用户可以将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状态从后面所述的正常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或者从省电模式切换为正常模式。
菜单键413用于进行图像形成设备1的各种设置。当按下菜单键413时,例如,用户可以使用箭头键406和OK键407从显示在显示单元405上的各种设置的列表中选择设置项,并使用数字键盘408来进行设置。通过该操作,例如,用户可以设置当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后面将说明的省电模式时的模式转变时间(Tsla和Tslb)。
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对上述的键操作进行检测。CPU 141在检测到键操作时,向控制单元10的CPU 102通知该键操作。控制单元10的CPU 102在从操作单元14的CPU 141接收到通知时,根据该通知识别所按下的键,并进行与该键相对应的控制。例如,当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处于正常模式时,如果按下省电键404,则操作面板14的CPU 141检测到按下了省电键404,并将表示按下了省电键404的标志存储在操作面板14的CPU141内的存储区域中。于是,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向控制单元10的CPU 102通知操作面板14上的键操作。控制单元10的CPU102在从操作面板14的CPU 141接收到通知时,读取存储在操作面板14的CPU 141中的针对键操作的检测标志。当所读取的标志与省电键404的操作有关时,进行电力控制以将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状态从正常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
如图11所示,操作面板14配置有键组1101和显示单元405。键组1101包括图4所示的键401~404以及406~413。当如上所述、CPU 141检测到用户所进行的键操作时,使用控制信号1102。控制信号1103用于在显示单元405上显示画面,并用于向显示单元405供给电力。显示单元405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背光灯(未示出)。
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处于正常模式的情况下,当按下省电键404以将正常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时,CPU141基于从CPU 102发送来的控制信号1103停止向显示单元405进行电力供给,这是因为在省电模式下不使用显示单元405。更具体地,在省电模式下,停止向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面板14的LCD以及背光灯进行电力供给。然而,在省电模式下,向图像形成设备1的操作面板14的CPU 141供给电力。
在图8中,标记(○,×)表示在各电力模式下针对各单元的电力供给的状态。标记“○”表示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各单元供给电源15a、15b、15c和15d,并且标记“×”表示不进行供给。
针对各单元的电力供给是基于经由CPU 141的输出端口P1以及CPU 102的输出端口P2和P3发送来的信号来进行控制的。
当电源开关133为接通时,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正常模式。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控制单元10、打印单元12、读取单元11和操作面板14供给电力,使得用户可以进行图像形成设备1的所有操作。
省电模式A(即,第一省电模式)是指在按下操作面板14的省电键404时或者在用户未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经过了预定的省电模式A转变时间(Tsla)时、处于正常模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所转变为的电力消耗模式。针对当用户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菜单键413时所显示的显示单元405上的设置项,可以预先设置转变时间Tsla。当进行了该设置时,转变时间Tsla被存储在ROM104中且可由CPU 102读取。在省电模式A中,与正常模式相比,图像形成设备1消耗的电力较少。
在省电模式A中,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控制单元10和操作面板14供给电力,但不向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供给电力。控制单元10对经由输出端口P2和P3发送的控制信号16b和16c进行切换以控制晶体管单元132b和132c,从而停止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供给电源15b和15c。
在省电模式A中,在接收到来自CPU 102的通知时,CPU 141停止向操作面板14中的一些在省电模式A中不使用的部件进行电力供给。例如,操作面板14接受来自用户的针对键组1101或者该键组1101中的至少一个的操作,因而不向除用于检测键组1101的操作的CPU 141以外的部件供给电力。结果,可以停止向显示单元405(例如,LCD和背光灯)进行电力供给,从而在操作面板14中省电。
在省电模式A中,当用户进行以下的操作(1)~(4)的其中一个时,CPU 102检测到该操作并对经由输出端口P2和P3发送的控制信号16b和16c进行切换,从而向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分别供给电源15b和15c。这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再进入正常模式。
(1)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操作键
(2)从网络I/F 118输入图像信号
(3)从USB I/F 115输入图像信号
(4)从MODEM 111输入传真接收信号
省电模式B(即,第二省电模式)是指图像形成设备1根据后面将说明的USB I/F 115和网络I/F 118的使用状态而转变为的电力消耗状态。
例如,在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省电模式A而没有进行操作(1)~(4)中的任意操作之后、在未检测到与USB I/F 115或网络I/F118和PC 117之间的通信的情况下已经过预定的省电模式B转变时间(Tslb)时,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省电模式B。针对用户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菜单键413时所显示的显示单元405上的设置项,可以预先设置转变时间Tslb。当进行了该设置时,转变时间Tslb被存储在ROM 104中且可由CPU 102读取。
在省电模式B中,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操作面板14供给电力,但不向打印单元12、读取单元11和控制单元10供给电力。控制单元10对经由输出端口P2和P3发送的控制信号16b和16c进行切换以分别控制晶体管单元132b和132c,从而停止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供给电源15b和15c。另外,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对经由输出端口P1所输出的控制信号17进行切换以控制晶体管单元132a,从而停止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控制单元10供给电源15a。
在省电模式B中,可以检测到针对操作面板14上的键组1101的操作。例如,当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操作键时,操作面板14的CPU 141检测到该操作,并对经由输出端口P1所输出的控制信号17进行切换。这使得将电源15a供给至控制单元10,并且图像形成设备1从省电模式B再进入省电模式A。可选地,在将电源15a供给至控制单元10之后,当CPU 141检测到按下了操作面板14上的操作键时,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从省电模式A再进入正常模式。
在省电模式B中,由于不向控制单元10供给电力,因此针对需要控制单元10进行检测的以下操作(2)~(4),图像形成设备1不返回至在省电模式A下可能返回至的其它模式。
(2)从网络I/F 118输入图像信号
(3)从USB I/F 115输入图像信号
(4)从MODEM 111输入传真接收信号
在省电模式B中,由于不允许通过上述操作返回至其它模式,因此可以停止向控制单元10进行电力供给,这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降低。
然而,在省电模式B中,为了执行这些操作,用户需要移动至图像形成设备1以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操作键(或者用于返回至省电模式的其它特定键、或用户可以按下的任意键)。因此,要求想要在不离开PC 117的情况下进行打印的用户按下操作面板14上的操作键。这使得图像形成设备1不如在省电模式A中便利。然而,不必从PC 117进行打印的用户(例如,仅需进行复印的用户)可以在保持图像形成设备1的便利性的情况下,积极地转变为省电模式B从而与省电模式A相比降低电力消耗。
即使对于从PC 117进行打印的用户,如果该用户不经常进行打印,或者如果与图像形成设备1在省电模式A下的便利性(在从PC 117进行打印时图像形成设备1从省电模式自动再进入正常模式)相比、该用户更重视该设备1的省电,则省电模式B也是有用的。
参考图5~7来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控制。在该电力控制中,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状态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和PC117之间的经由网络I/F 118的通信状态而从正常模式切换为省电模式A或省电模式B。
控制单元10的CPU 102基于存储在控制单元10的ROM 104中的程序(或从ROM 104载入RAM 103的程序)来进行图5的流程图中的处理。
在步骤S 501中,CPU 102将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正常模式经过时间(Tpnr)的值初始化为“0”。
在步骤S 502中,CPU 102判断是否进行了操作。当从操作面板14、网络I/F 118、USB I/F 115或MODEM 111输入了信号时,CPU 102判断为用户进行了操作(步骤S502中为“是”),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11。
在步骤S511中,CPU 102判断步骤S502中所检测到的操作是否是省电键404的操作。当CPU 102判断为该操作来自于操作面板14并基于与操作面板14的CPU 141的通信判断为该操作是按下了省电键404时(步骤S511中为“是”),该处理进入步骤S505。
当判断为该操作与省电键404无关时(步骤S511中为“否”),CPU 102进行与针对该操作的信号相对应的操作,并继续在正常模式下工作。该处理进入步骤S501。
在步骤S502中,当从操作面板14、网络I/F 118、USB I/F 115和MIDEM 111均没有输入信号时,CPU 102判断为用户没有进行操作(步骤S502中为“否”),并且在步骤S503中,CPU 102更新存储在ROM 104中的经过时间Tpnr的值。该处理进入步骤S504。
在步骤S504中,CPU 102将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省电模式A转变时间(Tsla)的值与经过时间Tpnr的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经过时间Tpnr是否大于转变时间Tsla(Tpnr>Tsla)。
当CPU 102判断为经过时间Tpnr不大于转变时间Tsla(Tpnr≤Tsla)时(步骤S 504中为“否”),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02。
另一方面,当CPU 102判断为经过时间Tpnr大于转变时间Tsla(Tpnr>Tsla)时(步骤S 504中为“是”),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05。
在步骤S505中,CPU 102进行控制以对输出端口P2和P3进行切换,从而停止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供给电源15b和15c。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从正常电力消耗状态转变为省电模式A。
在步骤S512中,CPU 102将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省电模式A经过时间(Tp sa)的值初始化为“0”。在步骤S506中,CPU 102判断是否进行了操作。当从操作面板14、网络I/F 118、USB I/F 115或MODEM 111输入了信号时,CPU 102判断为用户进行了操作(步骤S 506中为“是”),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07。
在步骤S507中,CPU 102进行控制以对输出端口P2和P3进行切换,以使得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将电源15b和15c分别供给至打印单元12和读取单元11。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从省电模式A转变为正常模式。
当未从操作面板14、网络I/F 118、USB I/F 115和MODEM111输入信号时,CPU 102判断为没有进行操作(步骤S506中为“否”),并且在步骤S508中,CPU 102检测网络I/F 118的通信状态。
在步骤S508中,当CPU 102检测到与网络120的通信时,设置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网络120检测标志(Fnw)(Fnw=“1”)。在图7中详细说明步骤S508的处理。
在步骤S509中,CPU 102从ROM 104的数据区域读取作为步骤S508中所设置的检测结果的网络120检测标志(Fnw),并判断是否检测到与网络120的通信。
当设置了检测标志Fnw时(Fnw=“1”),CPU 102判断为检测到与网络120的通信(步骤S 509中为“是”),并使该处理返回至步骤S506,以进行用以将图像形成设备1保持在省电模式A的控制。
当未设置检测标志Fnw时(Fnw=“0”),CPU 102判断为没有检测到与网络120的通信(步骤S509中为“否”),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13。
在步骤S513中,CPU 102更新存储在ROM 104中的经过时间Tpsa,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14。
在步骤S514中,CPU 102将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省电模式B转变时间(Tslb)的值与经过时间Tpsa的值进行比较,以判断经过时间Tpsa是否大于转变时间Tslb(Tpsa>Tslb)。
当CPU 102判断为经过时间Tpsa不大于转变时间Tslb(Tpsa≤Tslb)时(步骤S514中为“否”),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06。另一方面,当CPU 102判断为经过时间Tpsa大于转变时间Tslb(Tpsa>Tslb)时(步骤S514中为“是”),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510。
在步骤S510中,CPU 102访问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并使CPU 141开始向省电模式B的转变控制(换言之,CPU 102发出向省电模式B的转变指示),并且结束该流程图中的处理。在步骤S510中,操作面板14的CPU 141进行如以下所述的图6中的处理。
图6的流程图中的处理与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基于存储在操作面板14内的ROM(未示出)中的(或CPU 141内的ROM(未示出)中的)程序所进行的电力控制相对应。
在该处理中,在图5的步骤S510中从控制单元10的CPU 102接收到电力控制的通知时、CPU 141停止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控制单元10进行电力供给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状态转变为省电模式B。
在步骤S601中,CPU 141检测到来自控制单元10的CPU 102的通知(步骤S601中为“是”),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602。在步骤S602中,CPU 141判断来自控制单元10的CPU 102的通知是否指示转变为省电模式B。
当判断为来自控制单元10的CPU 102的通知不是用以转变为省电模式B的指示时(步骤S 602中为“否”),CPU 141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603。在步骤S603中,CPU 141根据来自控制单元10的CPU 102的控制进行操作面板14的正常控制(例如,来自控制单元10中的CPU 102的显示单元405上所进行的显示),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当判断为来自控制单元10的CPU 102的通知是用以转变为省电模式B的指示时(步骤S602中为“是”),CPU 141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604。在步骤S604中,CPU 141进行控制以对输出端口P1进行切换,从而停止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控制单元10供给电源15a,并且关闭控制单元10。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省电模式B。在该处理中,在操作面板14中,不向显示单元405等供给电力,而是仅向需要电力供给以检测键组1101的操作的部件(即,CPU 141)供给电力。
在步骤S605中,当检测到按下了省电键404时(步骤S605中为“是”),CPU 141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606。在步骤S606中,CPU141进行控制以对输出端口P1进行切换,以使得从DC电源生成单元131向控制单元10供给电源15a,并且开启控制单元10。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省电模式A。
参考图7来说明用于检测网络I/F 118的通信状态的处理。
在该处理中,控制单元10的CPU 102检测图像形成设备1的网络I/F 118的通信状态,并设置网络120检测标志(Fnw),以使得在图5的步骤S509中可以判断有无与网络120的通信。
在网络120没有连接至网络I/F 118的情况下、或者在网络120连接至网络I/F 118但在这两者之间没有检测到通信的情况下,CPU 102判断为从图像形成设备1的网络I/F 118没有检测到通信,并且CPU 102不设置检测标志(Fnw=“0”)。当网络120连接至网络I/F 118并且在这两者之间检测到通信时,CPU 102判断为从图像形成设备1的网络I/F 118检测到通信,并且CPU 102设置检测标志(Fnw=“1”);以下将详细说明该情况。
在步骤S 701中,CPU 102清除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网络120检测标志(Fnw)(即,将检测标志Fnw设置为“0”),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702。
在步骤S702中,CPU 102检测网络I/F 118和网络120之间的链路状态(即,有无链路脉冲通信),并判断二者之间有无链路。
当判断为网络I/F 118和网络120之间不存在链路(即,二者之间无链路脉冲通信)时(步骤S702中为“否”),CPU 102不设置针对网络120的检测标志(Fnw)(换言之,该标志Fnw仍为“0”),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当判断为存在链路(即,二者之间存在链路脉冲通信)时(步骤S702中为“是”),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703。在步骤S703中,CPU 102从网络I/F 118检测与网络120的通信(有无来自网络120的以图像形成设备1为目的地的包通信),以判断有无与网络120的通信。
当判断为不存在通信(不存在包通信)时(步骤S703中为“否”),CPU 102不设置网络120的检测标志(Fnw)(换言之,标志Fnw仍为“0”),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当判断为存在通信(存在包通信)时(步骤S703中为“是”),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704。在步骤S704中,CPU 102设置针对网络120的检测标志(Fnw=“1”)以将该检测标志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正常模式和省电模式A这两种模式作为除省电模式B以外的电力消耗状态,但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具有任意数量的除省电模式B以外的电力消耗状态,只要该数量为2以上即可。当图像形成设备1具有3个以上的电力消耗状态时,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的结构来进行改变:例如,增加从电源单元13供给的电源的数量,或者增加来自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源的供给目的地。
在本典型实施例中,在图7的流程图中,已说明了针对网络I/F 118的通信状态的检测,但可以通过对USB I/F 115的通信状态进行检测来进行同样用以转变为省电模式B的控制。可以通过对经由USB I/F 115所提供的USB的VBUS电源电压进行检测、以及对经由USB I/F 115的来自PC 117的通信进行检测来进行针对USB I/F 115的通信状态的检测。换言之,使图7的步骤S701的处理改变为清除USB检测标志,使步骤S702的处理改变为检测USB的VBUS电源电压,使步骤S703的处理改变为检测与PC 117的通信,并且使步骤S704的处理改变为设置USB检测标志。通过这些改变,可以在图7的处理中检测USB I/F 115的通信状态。
另外,在本典型实施例中,使用操作面板14的省电键404来控制从省电模式B返回至正常模式,但可以使用控制单元10的各块中不影响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的其它控制电路来进行返回。
例如,在控制单元10的各块中,使用与操作面板所用的电源相同的电源来从电源单元13向线路I/F 112供给电力。另外,将从线路I/F 112输出的传真接收信号设置成由CPU 141进行检测而不是由CPU 102进行检测。这些配置还使得能够在接收到传真接收信号时使图像形成设备1返回至正常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图5的步骤S511中的处理改变为省电键404的操作或者针对有无线路I/F 112的通信的检测。
代替USB I/F 115,可以使用美国公司Intel Corporation所制造的高速接口Thunderbolt(开发代码名称:Light Peak)。
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如下的电力消耗状态(即,省电模式B),其中在该电力消耗状态下,停止向与诸如网络和USB等的外部终端进行通信的外部I/F以及控制单元10进行电力供给。结果,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可以大幅降低电力消耗。
此外,图像形成设备1根据外部I/F的使用状况而转变为省电模式B。因而,图像形成设备1向频繁使用外部I/F的用户提供了其它的电力消耗状态(即,正常模式和省电模式A)。结果,可以在防止设备1对用户的便利性下降的同时,实现降低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
此外,当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省电模式B时,停止向控制单元10进行电力供给,这样降低了图像形成设备1在省电模式B下的电力消耗。
在第一典型实施例中,在图7的流程图中,基于针对网络I/F118的通信的检测来判断用户对网络I/F 118的使用状况。作为对比,在第二典型实施例中,在操作面板14的显示单元405上显示如图9所示的用于选择省电模式的画面,以使得用户可以选择图像形成设备1要转变为省电模式A或B。该选择画面还显示表示在省电模式B中使用网络120的打印(NW打印)不可用的信息,以使得用户可以识别出转变为省电模式B时使用上的差异。
图9示出省电较小(NW打印可用)按钮901。当用户按下按钮901时,即使在预定时间段(即,针对省电模式B的转变时间(Tsla))内不存在来自用户的操作,图像形成设备1也不转变为省电模式B而是转变为省电模式A,这是使用网络120的打印可用的设置(第一省电模式设置)。
图9还示出省电较大(NW打印不可用)按钮902。如果用户按下按钮902,则即使不存在来自用户的任何操作,在预定时间段(即,针对省电模式B的转变时间(Tsla))之后,图像形成设备1也转变为省电模式B。这是使用网络120的打印不可用的设置(第二省电模式设置)。
在第二省电模式中,停止向控制单元10进行电力供给,由此,与向控制单元10供给电力的第一省电模式相比在更大程度上抑制了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当在省电模式选择画面上按下按钮901和902中的任一个时,将与按钮选择有关的信息(即,表示所选择的省电模式的信息)从操作面板14的CPU 141发送至CPU 102,并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
参考图10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二典型实施例的控制单元10的CPU 102在图5的步骤S 508中所进行的处理。控制单元10的CPU 102基于存储在控制单元10的ROM 104中的程序(或者从ROM 104载入RAM 103的程序)来进行图5的流程图中的处理。
在图10的处理中,预先将用户经由操作面板14的省电模式选择画面(参见图9)所选择的设置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并从ROM 104读取该设置,以使得CPU 102判断是否使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省电模式B。将详细说明该处理。
在步骤S 1001中,CPU 102清除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网络120检测标志(Fnw)(Fnw=“0”),并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2。
在步骤S1002中,CPU 102从ROM 104读取用户经由操作面板14的省电模式选择画面所选择的并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的设置。
在步骤S1003中,CPU 102判断是否经由操作面板14的省电模式选择画面选择了省电较大(NW打印不可用)按钮902并设置了第二省电模式。
当判断为选择了省电较小(NW打印可用)按钮901并设置了第一省电模式时(步骤S1003中为“否”),CPU 102不重新设置针对网络120的检测标志(Fnw)(即,Fnw仍为“0”),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判断为选择了省电较大(NW打印不可用)按钮902并设置了第二省电模式时(步骤S1003中为“是”),CPU 102使该处理进入步骤S1004。
在步骤S1004中,CPU 102重新设置针对网络120的检测标志(Fnw)(Fnw=“1”),将该检测标志(Fnw)存储在ROM 104的数据区域中,并结束该流程图的处理。
如上所述,为了大幅降低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用户可以选择第二省电模式(即,用户按下省电较大(NW打印不可用)按钮902)。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如下的省电模式(即,省电模式B),其中在该省电模式下,不向包括与诸如网络和USB等的外部终端进行通信的外部I/F(例如,网络I/F 118和USB I/F115)的控制单元10供给电力。
频繁使用外部I/F的用户可以选择第一省电模式(即,用户按下省电较小(NW打印可用)按钮901)。结果,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如下的省电模式(即,省电模式A),其中在该省电模式下,向包括与诸如网络和USB等的外部终端进行通信的外部I/F的控制单元10供给电力。
如上所述,当图像形成设备1处于比正常电力消耗状态省电的省电模式A时,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1与网络的通信状态来判断是否使图像形成设备1转变为比省电模式A省电的省电模式B。换言之,当在图像形成设备1和网络之间没有检测到通信时,图像形成设备1不太可能使用控制单元10的网络I/F 118和USB I/F 115。因而,停止向控制单元10进行电力供给以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实现进一步省电。
另一方面,当在图像形成设备1和网络之间检测到通信时,图像形成设备1很有可能使用控制单元10的网络I/F 118和USBI/F 115以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因而,向网络I/F 118和USB I/F115供给电力以使得能够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根据本典型实施例,电力模式选择使得通过不使成本增加的简单机构大幅降低图像形成设备1的电力消耗,同时防止了设备1对于使用外部I/F与诸如网络和USB等的外部终端通信的用户而言的便利性下降。
在上述典型实施例中,已说明了图像形成设备,但本发明还可应用于服务器、个人计算机和具有外部I/F的其它电子装置。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网络附加储存(NAS)。
各种数据的结构及其内容不限于上述这些结构和内容,而是可以根据其期望应用和目的来以多种方式形成。
已说明了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但本发明例如可以体现为系统、设备、方法、程序或存储介质。更具体地,本发明可应用于包括多个装置的系统、或者包括单个装置的设备。上述典型实施例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并且这些组合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处理来实现。该处理通过以下来进行:经由网络或存储介质向系统或设备提供软件(例如,程序)以实现上述典型实施例的功能,并且该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CPU或微处理单元(MPU))读取并执行该程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典型实施例,并且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将包括(这些典型实施例的任意有机组合的)各种变形例添加至本发明,并且这些变形例未被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外。换言之,上述典型实施例及其变形例的任意组合也将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或者CPU或MPU等装置)和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各方面,其中,系统或设备的计算机例如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器装置上的程序以进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来进行上述方法的各步骤。由于该原因,例如经由网络或者通过用作存储器装置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该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包括:通信部件,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控制部件,用于能够通信地连接至所述通信部件以对从所述通信部件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电力控制部件,用于控制针对所述通信部件的电力供给;以及设置部件,用于设置是否允许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其中,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处于向所述控制部件和所述通信部件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基于所述设置部件所设置的内容来判断是否使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所述电力控制部件基于所述控制部件所进行的判断来进行是否使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的控制。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控制单元,用于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通信单元以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以及
电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针对所述通信单元的电力供给,
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
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判断,进行控制以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并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是基于针对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的检测来判断的,
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是否检测到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
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判断,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并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未检测到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时,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
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的判断,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并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时,所述控制单元判断为不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
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不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的判断,进行控制以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是否检测到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基于所述通信单元是否从所述外部设备接收到以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为目的地的包来判断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是网络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是将计算机连接至外围装置的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是调制解调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控制单元检测对用户接口所进行的操作,并控制针对所述通信单元的电力供给,以及
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电力模式、并且所述电力控制单元检测到对所述用户接口所进行的操作时,所述电力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
10.一种信息处理设备,其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控制单元,用于以能够通信的方式连接至所述通信单元以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
电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针对所述通信单元的电力供给;以及
设置单元,用于设置是否允许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其中,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向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设置单元所设置的内容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
所述电力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进行的判断,对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信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
12.一种信息处理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能够在第一电力模式和第二电力模式下工作,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处于向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单元和用于对从所述通信单元发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的控制单元供给电力的所述第一电力模式的情况下,基于所述通信单元和所述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状态来判断是否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以及
基于该判断来停止向所述通信单元供给电力,并使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转变为所述第二电力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是图像形成设备。
CN201210099541.5A 2011-04-06 2012-04-06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9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4812A JP5808129B2 (ja) 2011-04-06 2011-04-06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084812 2011-04-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39898A true CN102739898A (zh) 2012-10-17
CN102739898B CN102739898B (zh) 2015-04-22

Family

ID=45999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9541.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39898B (zh) 2011-04-06 2012-04-06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57247A1 (zh)
EP (1) EP2509030B1 (zh)
JP (1) JP5808129B2 (zh)
KR (1) KR101515268B1 (zh)
CN (1) CN10273989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308A (zh) * 2013-09-17 2015-03-25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时间设置方法、时间设置系统和程序
CN105208237A (zh) * 2014-06-19 2015-12-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156345A (zh) * 2016-12-06 2018-06-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1656734A (zh) * 2018-02-05 2020-09-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65539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6694B2 (ja) * 2012-11-29 2017-01-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33177A (ja) * 2014-06-09 2015-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6057788A (ja) 2014-09-08 2016-04-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6068521A (ja) 2014-10-01 2016-05-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05812605B (zh) * 2015-01-21 2020-05-01 佳能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16201077A (ja) * 2015-04-14 2016-1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と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9774753B2 (en) 2015-05-28 2017-09-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storage medium
JP6672001B2 (ja) * 2016-02-08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装置
JP2017185636A (ja) * 2016-04-01 2017-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JP2017185637A (ja) * 2016-04-01 2017-10-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制御方法
US10564700B2 (en) * 2016-07-22 2020-0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991812B2 (ja) 2017-09-26 2022-01-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接続された外部装置と通信可能であって省電力状態に移行が可能なコントローラを備える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204388B2 (ja) 2018-09-14 2023-01-1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0033A (zh) * 2008-06-02 2009-12-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US20110058822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08819A (en) * 1995-10-10 1998-01-13 Standard Microsystems Corporat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power management events in a computer system
JP4046917B2 (ja) * 2000-02-04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5041214A (ja) * 2003-07-10 2005-02-17 Canon Inc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5094679A (ja) 2003-09-19 2005-04-07 Ricoh Co Ltd ネットワークに接続された省エネルギーモード機能を備えた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350202A (ja) * 2005-06-20 2006-12-28 Ricoh Co Ltd 電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源制御方法
JP2007036956A (ja) * 2005-07-29 2007-02-08 Ricoh Co Ltd デジタル複合機
JP4459150B2 (ja) * 2005-10-07 2010-04-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595794B2 (ja) * 2005-11-25 2010-12-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36672B2 (ja) * 2006-04-05 2009-03-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587985B2 (ja) * 2006-04-10 2010-11-2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5052177B2 (ja) * 2006-05-15 2012-10-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の省電力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65372B2 (ja) * 2007-08-08 2010-05-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67088B2 (ja) * 2007-09-13 2012-11-0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
JP2011060047A (ja) * 2009-09-10 2011-03-24 Murata Machinery Ltd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電力制御方法
JP4982550B2 (ja) * 2009-11-05 2012-07-2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情報機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01330A (ja) * 2009-11-09 2011-05-19 Murata Machinery Ltd 画像処理装置
JP5091267B2 (ja) * 2010-02-18 2012-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ならびに操作方法
JP5249262B2 (ja) * 2010-02-18 2013-07-3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5199295B2 (ja) * 2010-02-18 2013-05-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JP4975129B2 (ja) * 2010-03-23 2012-07-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操作機器、その操作機器を備えた電子機器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ならびにその操作機器における情報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0033A (zh) * 2008-06-02 2009-12-09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装置
US20110058822A1 (en) * 2009-09-04 2011-03-10 Fuji Xerox Co., Ltd.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0308A (zh) * 2013-09-17 2015-03-25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时间设置方法、时间设置系统和程序
CN104460308B (zh) * 2013-09-17 2019-03-08 索尼公司 电子装置、时间设置方法、时间设置系统和程序
CN105208237A (zh) * 2014-06-19 2015-12-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003706B2 (en) 2014-06-19 2018-06-1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to shift power states
CN105208237B (zh) * 2014-06-19 2019-05-03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156345A (zh) * 2016-12-06 2018-06-1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8156345B (zh) * 2016-12-06 2020-05-2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11656734A (zh) * 2018-02-05 2020-09-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11500441B2 (en) 2018-02-05 2022-11-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11693469B2 (en) 2018-02-05 202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2565539A (zh) * 2019-09-25 2021-03-26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08129B2 (ja) 2015-11-10
EP2509030A2 (en) 2012-10-10
CN102739898B (zh) 2015-04-22
KR20120114164A (ko) 2012-10-16
KR101515268B1 (ko) 2015-04-24
EP2509030B1 (en) 2020-06-17
US20120257247A1 (en) 2012-10-11
JP2012218248A (ja) 2012-11-12
EP2509030A3 (en)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9898B (zh) 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488169B2 (en) Information equipmen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ffectively displaying specific information and method of display
CN10410211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773683B2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951453B (zh) 具有省电模式的信息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3314353A (zh) 网络打印系统、打印装置、打印数据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JP5355369B2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での表示を制御する表示制御方法
JP2006330843A (ja) 情報機器
CN104113651A (zh) 处理控制设备、图像处理设备和处理控制方法
US8970878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ocument for combined-page output
US111467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01877755A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系统
JP2015114395A (ja) シート管理装置、シート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JP5038241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TWI532360B (zh) 複印系統
CN111669474A (zh) 影像形成系统
CN103227881B (zh) 图像输出装置、图像输入装置、计算机、画面显示方法
US7574532B2 (en) Multi-functional peripheral combina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3916555A (zh) 电源管理系统
CN102195834B (zh) 信息处理设备、网络系统及节能控制方法
CN102025862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349857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3685813B (zh) 电子设备及节能控制方法
JP2002033865A (ja) 画像入力装置および画像出力装置
KR100571793B1 (ko) 복사 기능 선택 가능한 호스트 장치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22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