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27281A - 栓体及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栓体及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27281A
CN102727281A CN2012100819998A CN201210081999A CN102727281A CN 102727281 A CN102727281 A CN 102727281A CN 2012100819998 A CN2012100819998 A CN 2012100819998A CN 201210081999 A CN201210081999 A CN 201210081999A CN 102727281 A CN102727281 A CN 102727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component
pawl
main body
oral area
bo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819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27281B (zh
Inventor
山根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27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7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27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27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31Accessories for endoscopes
    • A61B1/00137End pieces at either end of the endoscope, e.g. caps, seals or forceps plu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6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over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栓体及内窥镜,不会再使用未伴随着破坏的钳子栓等的栓体。钳子栓(21)包括筒状的栓主体(26)和在栓主体(26)的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的筒状的固定构件(27)。在固定构件(27)的内周面设有一对卡合用爪(38)。在栓主体(26)的内周面与固定构件(27)的外周面之间设有棘轮机构(40),该棘轮机构(40)允许固定构件(27)依次向装入位置、安装位置、固定位置、取下位置的移动,但阻止向已经移动过的位置的再次移动。从金属口(20)取下的使用过的钳子栓(21)的固定构件(27)由棘轮机构(40)来阻止安放在固定位置的情况,因此无法固定于金属口(20)。能够不再使用未伴随着破坏的使用过的钳子栓(21)。

Description

栓体及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内窥镜的通道的口部的无法再使用的内窥镜用的栓体及具备该栓体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医疗领域中,在患者的体内插入内窥镜的插入部,从而不仅进行体内的观察,也进行对体内的被观察部位的各种处置。具体而言,将钳子、切开工具等各种处置工具从设于内窥镜的操作部上的钳子口的金属口穿过插入部内的钳子通道并从插入部前端突出,由此进行被观察部位的切除、提取等各种处置。
在钳子口的金属口安装有在进行处置时能够供处置工具穿过的钳子栓(参考专利文献1及2)。该钳子栓防止由于体内的内压的变化等而使体内的体液、污物、空气等在钳子通道内逆流并从钳子口的金属口向外部泄出的情况。作为这样的钳子栓,一般而言,由于因使用而附着体液等,因此从防止感染的观点出发,在每次使用时均要更换为新的钳子栓,故其属于无法再使用的可随意处理类型的构件。
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栓体的一部分断裂而能够从钳子金属口取出的钳子栓。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由栓主体、与钳子口的金属口卡合的卡合部构成且在两者之间形成切口的钳子栓。该钳子栓通过对栓主体的拉伸操作而在栓主体和卡合部之间发生断裂,从而无法再使用。在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的钳子栓中,从钳子口的金属口的取出之际伴随有破坏,故无法再使用。其结果是,防止了发生错误而再使用已使用过的钳子栓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0422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8334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0437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055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的钳子栓中,在从钳子口的金属口取下时伴随着破坏,因此因该破坏而产生的破片可能会进入钳子通道内。这种情况下,产生会对钳子通道内的清洗·消毒处理带来障碍这样的问题。而且,在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的钳子栓中,需要形成切口等脆弱部。因此,将钳子栓安装在钳子口的金属口时,可能因失误而破坏脆弱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再使用未伴随着破坏的钳子栓等内窥镜用的栓体及具备该栓体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栓体设置在内窥镜的外表面且安装在与内窥镜内的通道连通的筒状的口部,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栓主体,其插入到口部;筒状的固定构件,其由栓主体保持成旋转或滑动自如,具有供口部插入的插入孔和在形成插入孔的内周面上设置的爪,能够向包含卡合位置和非卡合位置在内的各位置移动,该卡合位置是爪与被卡合部卡合的位置,该被卡合部设置在插入到插入孔中的口部的外周,该非卡合位置是爪与被卡合部未卡合的一个以上的位置;棘轮机构,其设置在栓主体与固定构件的相互对置的面,允许所述固定构件按照规定的顺序向所述各位置的移动,但阻止所述固定构件向已经移动过的位置的再次移动。需要说明的是,筒状是指中空管状,与其轴线方向正交的截面例如为圆状、椭圆状、多边形形状。
优选的是,非卡合位置包括从口部取下栓主体时的取下位置,棘轮机构允许固定构件按照卡合位置、取下位置的顺序的移动。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在栓主体的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且比栓主体向口部的里侧延伸,在延伸部设有所述爪,并且,非卡合位置包括向插入孔插入口部时的安装位置,棘轮机构允许固定构件按照安装位置、卡合位置、取下位置的顺序向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而阻止向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的旋转。
优选的是,棘轮机构具有防旋部,该防旋部阻止固定构件从取下位置进一步向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
优选的是,在固定构件的外表面上,且在该固定构件处于安装位置时向外部露出而该固定构件处于卡合位置或取下位置时由栓主体覆盖的位置上,设有表示未使用的未使用标记。
优选的是,在固定构件的外表面上,且在该固定构件处于取下位置时向外部露出而该固定构件处于安装位置或卡合位置时由栓主体覆盖的位置上,设有表示使用过的使用过标记。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在栓主体的内周被保持成沿着口部的轴向滑动自如,并且取下位置是比卡合位置偏向口部的里侧的位置,在栓主体的内周设置卡合解除部,在伴随着将栓主体向口部的跟前侧拉拽的取下操作而固定构件从卡合位置向取下位置相对地移动时,该卡合解除部解除爪与被卡合部的卡合。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具有对该固定构件的局部进行切口而形成、沿着轴向较长地延伸且里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的臂部,在自由端设有爪,并且,卡合解除部具有从相对于爪偏向里侧的位置朝着爪突出的形状,在固定构件移动到取下位置时,卡合解除部按压爪,使臂部向该爪从口部的外周远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来解除爪与被卡合部的卡合。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具有对该固定构件的局部进行切口而形成、沿着轴向较长地延伸且里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的臂部,在自由端的与口部对置的一面上设置爪,并且在一面的相反侧的另一面上设置突出部,该突出部朝着栓主体的内周突出,接受来自该内周的按压而使臂部向朝着口部的外周这样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来维持使爪与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卡合解除部是嵌合槽,该嵌合槽形成在栓主体的内周,在固定构件移动到取下位置时供突出部嵌合,在突出部与嵌合槽嵌合时,臂部复位成原来的形状,由此解除爪与被卡合部的卡合。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在栓主体的内周或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非卡合位置包括向栓主体插入口部时的安装位置,并且,棘轮机构允许固定构件按照安装位置、卡合位置的顺序向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而阻止向与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的旋转,在固定构件处于卡合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将栓主体向口部的跟前侧拉拽的取下操作时,爪由位于该爪的跟前侧的被卡合部按压而弯曲,由此来解除爪与被卡合部的卡合,而从口部取下栓主体。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在栓主体的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且比栓主体向口部的里侧延伸,爪设置在延伸部。
优选的是,固定构件在栓主体的内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在固定构件处于安装位置时,爪与口部的前端的引导槽卡合,该引导槽从相对于被卡合部偏向反旋转方向的口部前端位置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到被卡合部,在爪与引导槽卡合之后,进行将栓主体向口部按压的安装操作时,爪沿着引导槽移动到被卡合部,并且伴随着爪的移动而固定构件从安装位置向卡合位置旋转。
优选的是,在棘轮机构设有防旋部,该防旋部阻止固定构件从卡合位置进一步向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具备:与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的操作部;设置在操作部,且与穿过插入部内的通道连通的筒状的口部;安装在口部的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栓体。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栓体及内窥镜中,固定构件由栓主体保持成向包括与口部的外周卡合的卡合位置和未卡合的一个以上的非卡合位置在内的各位置移动自如,该固定构件由棘轮机构阻止向已经移动过的位置的再次移动,因此在栓体的取下之后,无法使固定构件返回原来的位置。由此,无法将使用过的栓体固定或安装于口部,因此能够防止未伴随着栓体的破坏的使用过的栓体的再使用。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破坏而产生的破片进入通道内等的故障的发生。而且,由于无需在栓体上形成切口等脆弱部,因此不会发生在将栓体向口部安装时误将脆弱部破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内窥镜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立体图。
图3是金属口及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4是钳子栓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钳子栓的从上方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沿着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装入位置上的状态。
图7是沿着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安装位置上的状态。
图8是沿着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固定位置上的状态。
图9是沿着图3中的A-A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取下位置上的状态。
图10是安装于金属口之前的钳子栓的立体图。
图11是安装于金属口之后的钳子栓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2是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固定位置上时的钳子栓的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钳子栓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4是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取下位置上时的钳子栓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的钳子栓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16是用于说明使用过的钳子栓变得不能再使用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金属口及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1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1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剖视图,表示固定构件相对于栓主体相对地移动到取下位置时的状态。
图21是用于说明使用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钳子栓变得不能再使用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2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金属口及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2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2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分解立体图。
图2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剖视图,表示固定构件相对于栓主体相对地移动到取下位置时的状态。
图26是用于说明使用过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钳子栓变得不能再使用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2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2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沿着图27中的B-B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装入位置上的状态。
图30是沿着图27中的B-B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安装位置上的状态。
图31是沿着图27中的B-B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固定位置上的状态。
图32是用于说明从金属口取下第四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取下处理的说明图。
图33是用于说明使用过的第四实施方式的钳子栓变得不能再使用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4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立体图。
图35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第五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剖视图。
图37是金属口的立体图。
图38是沿着图36中的C-C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安装位置上的状态。
图39是沿着图36中的C-C线的剖视图,表示将固定构件安置在固定位置上的状态。
图40是安装于金属口之前的钳子栓的立体图。
图41是用于说明沿着凸轮槽移动的卡合用爪的移动路径的说明图。
图42是固定于金属口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从下方侧观察到的立体图。
图43是用于说明从金属口取下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钳子栓的取下处理的说明图。
图44是用于说明使用过的第五实施方式的钳子栓变得不能再使用的情况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0内窥镜
16钳子通道
17钳子口
20、86钳子口的金属口
21、50、70、80、87钳子栓
24凸部
26、51、71、93栓主体
27、52、72、94固定构件
38、57、101卡合用爪
40、59、81、102棘轮机构
89凸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内窥镜10为例如插入气管的气管镜,且具有插入到气管内的插入部11、与插入部11的基端部相连设置的操作部12及与操作部12连接的通用软线13。通用软线13与未图示的处理器装置和光源装置等连接。
在插入部11内配设有用于供钳子等处置工具14穿过的钳子通道16。钳子通道16的一端在插入部11的前端面上开口,另一端与设于操作部12的钳子口17连接。另外,钳子通道16也被用作从插入部11的前端面的开口吸引血液等体液或体内污物等固态物等的路径。在操作部12内配设有从钳子通道16分支的吸引通道(未图示),且该吸引通路与设于操作部12的吸引按钮19连接。
吸引按钮19在操作部12之外与负压源(未图示)连接。吸引按钮19通过按压操作或该按压操作的解除而切换吸引通路与负压源的连通/切断。
如图2所示,在钳子口17经由相当于本发明的口部的钳子口的金属口(以下简称为“金属口”,参考图3~图5)20而安装有能够供处置工具14穿过的可随意处理类型的钳子栓(栓体)21。钳子栓21在利用处置工具14进行处置之际,防止体内的体液、污物、空气等在钳子通道16内逆流而从金属口20向外部泄漏的情况。
如图3至图5所示,金属口20具有与钳子通道16连通的内部管路23,且固定在钳子口17的开口部。从该开口部突出的金属口20的前端部(以下称为金属口前端部)20a形成为比其他的部位小一圈。
在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外周面,以180°间距形成有一对凸部24。钳子栓21的一部分与该凸部24卡合。以下,将内部管路从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开口延伸的朝着里侧的方向称为“下方”,将从前端部20a的开口不存在内部管路的朝着跟前侧的方向称为“上方”。另外,钳子栓21的各部的下方侧的端部、端面分别称为“下端部、下端面”,各部的上方侧的端部、端面分别称为“上端部、上端面”。
钳子栓21由塑料等树脂材料形成。该钳子栓21包括:筒状的栓主体26;在栓主体26的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的筒状的固定构件27。
栓主体26包括将固定构件27保持成旋转自如的固定构件保持部(以下简称为保持部)26a和与该保持部26a的上端相连设置的头部26b。保持部26a具有供金属口前端部20a插入的内侧插入孔29。而且,在保持部26a的外周面的下端部形成有凸缘30。
内侧插入孔29的深度形成得与凸部24在金属口20的轴向(以下简称为金属口轴向)的长度相同。而且,在内侧插入孔29一体地形成有供凸部24插入的凸部插入孔29a。
在头部26b形成有与内侧插入孔29同轴的处置工具入口32。该处置工具入口32的直径形成得比内侧插入孔29的直径小一圈。由此,处置工具入口32的下端侧的开口周缘部与插入到内侧插入孔29中的金属口前端部20a抵接。在处置工具入口32内设有堵塞其内部的由弹性材料构成的狭缝板33。
狭缝板33在其中心具有狭缝33a。狭缝33a在处置工具14未穿过的状态下借助弹性力而成为密接状态,从而保持水密·气密状态。另一方面,狭缝33a在处置工具14穿过的状态下,借助弹性力,成为狭缝内周面与处置工具14的外周面密接的状态,防止体液等的逆流引起的泄漏。处置工具入口32及狭缝33a在金属口前端部20a插入到内侧插入孔29内时配置在与内部管路23同轴上。因此,处置工具14通过处置工具入口32、狭缝33a及内部管路23而插入到钳子通道16内。
固定构件27具有位于内侧插入孔29的外侧的外侧插入孔35。保持部26a从该外侧插入孔35的上端侧的开口插入,金属口前端部20a及凸部24从下端侧的开口插入。在形成外侧插入孔35的固定构件27的内周面沿着其周向形成有与凸缘30卡合的卡合槽36。由此,固定构件27在保持部26a的外周被保持为旋转自如。
另外,固定构件27具有延伸部27a,该延伸部27a的下端部比栓主体26的下端部向下方延伸。在延伸部27a的内周面形成有彼此对置的一对卡合用爪38。卡合用爪38朝着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外周面突出,并塞住凸部插入孔29a的开口的一部分。
在保持部26a与固定构件27的相互对置的面的局部设有对固定构件27的旋转进行限制的棘轮机构40。该棘轮机构40包括:在保持部26a的外周面的上端部(以下称为外周面上端部)26c形成的多个棘轮槽41;以180°间距形成在固定构件27的内周面的上端部,并与棘轮槽41卡合的一对棘爪42;以180°间距形成在外周面上端部26c的一对防旋槽43。
棘轮槽41具有如下的形状:在从钳子栓21的跟前侧观察下使固定构件27沿顺时针(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时,棘爪42能够越过棘轮槽41,但逆时针旋转时,将棘爪42卡止。由此,将固定构件27的旋转方向仅限定为顺时针方向。以下,顺时针的情况以从钳子栓的跟前侧观察时为基准。
在凸缘30形成有与以180°间距形成的一对棘轮槽41分别连通的一对引导槽30a。在向栓主体26装入固定构件27时,引导槽30a将棘爪42向棘轮槽41引导。以下,将与引导槽30a连通的棘轮槽41称为“装入用棘轮槽41a”。
防旋槽43形成在沿着顺时针方向将两个棘轮槽41夹在其与装入用棘轮槽41a之间的位置。防旋槽43通过将棘爪42卡止,来防止固定构件27的顺时针/逆时针的旋转。
此种棘轮机构40允许固定构件27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依次移动到下述的装入位置、安装位置、固定位置、取下位置这总计四个位置,但阻止向已经移动过的位置的再次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位置相当于本发明的卡合位置,其他的三个位置相当于本发明的非卡合位置。
如图6所示,装入位置是从引导槽30a引导来的棘爪42与装入用棘轮槽41a卡合的位置。因此,该装入位置是固定构件27被装入栓主体26时最初被安放的位置。
如图7所示,安装位置是棘爪42沿着顺时针方向与装入用棘轮槽41a的第一个相邻的棘轮槽41卡合的位置。在安装位置上,卡合用爪38从凸部插入孔29a上退避。该安装位置是向金属口前端部20a安装钳子栓21时安放钳子栓21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钳子栓21出厂时,固定构件27被安放在安装位置。
如图8所示,固定位置是棘爪42沿着顺时针方向与装入用棘轮槽41a的第二个相邻的棘轮槽41卡合的位置。在固定位置上,卡合用爪38覆盖凸部插入孔29a的一部分。该固定位置是将钳子栓21固定于金属口前端部20a时安放钳子栓21的位置。
如图9所示,取下位置是棘爪42与防旋槽43卡合的位置。在取下位置上,卡合用爪38从凸部插入孔29a上退避。该取下位置是从金属口前端部20a取下钳子栓21时安放钳子栓21的位置。
返回图5,在固定构件27的上端面形成有表示钳子栓21未使用的情况的未使用标记45a和表示钳子栓21使用过的情况的使用过标记45b。未使用标记45a在固定构件27处于安装位置时向外部露出,在其他的位置上由栓主体26覆盖。使用过标记45b在固定构件27处于取下位置时向外部露出,在其他的位置上由栓主体26覆盖。需要说明的是,未使用标记45a及使用过标记45b的方式和形成位置可以适当变更。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钳子栓21的安装及取下处理。钳子栓21的固定构件27在从制造商出厂时的阶段被安放在安装位置。由此,栓主体26与固定构件27不能分离。而且,在固定构件27被安放在安装位置时,未使用标记45a向外部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判别钳子栓21是否为未使用的钳子栓。
如图10所示,进行钳子栓21的位置调整,以使外侧插入孔35及内侧插入孔29的中心与金属口前端部20a的中心一致且使凸部24与凸部插入孔29a一致。在该位置调整后,将钳子栓21朝着金属口前端部20a按压。由此,金属口前端部20a及凸部24分别经由外侧插入孔35而插入到内侧插入孔29、凸部插入孔29a内。
接下来,如图11所示,使固定构件27从安装位置沿顺时针(图中为逆时针)旋转,安放在图12所示的固定位置。由此,如图13所示,卡合用爪38以覆盖凸部插入孔29a的一部分的方式移动,而卡合用爪38与凸部24卡合。如此,钳子栓21被固定于金属口20。
以上,完成钳子栓21的安装处理。并且,将插入部11插入到患者的气管内之后,处置工具14从钳子栓21插入钳子通道16而实施各种处置。在包括处置工具14进行的处置在内的内窥镜10的检查·治疗(以下,简称为内窥镜检查·治疗)全部结束之后,开始钳子栓21的取下处理。
如图14所示,使固定构件27从固定位置沿顺时针旋转而安放在取下位置。由此,如图15所示,卡合用爪38与凸部24的卡合被解除,而能够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21。接下来,通过将钳子栓21向上方进行拉拽操作,而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21。
另外,在将固定构件27安放在取下位置时,棘爪42卡止于防旋槽43。由此,如图16所示,无法使固定构件27沿顺时针及逆时针旋转,因此无法将固定构件27再次安放在固定位置。其结果是,无法在金属口20固定钳子栓21,因此能防止钳子栓21的再使用。而且,由于使用过标记45b向外部露出,因此能够容易地判别钳子栓21是否为使用过的钳子栓。
通过在钳子栓21设置棘轮机构40,能够防止未伴随钳子栓21的破坏而再次使用钳子栓21的情况。由此,能够防止因破坏而产生的破片进入钳子通道16内等的故障的发生。而且,由于无需形成切口等脆弱部,因此不会发生在将钳子栓21安装于金属口20时误将脆弱部破坏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17至图19,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钳子栓21中设置了旋转式的棘轮机构40,但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钳子栓设置滑动式的棘轮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部分,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除了在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前端形成有凸缘49且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钳子栓50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为相同的结构。
钳子栓50由塑料等树脂材料形成,包括筒状的栓主体51和在该栓主体51的内周侧被保持成滑动自如的筒状的固定构件52。
栓主体51包括将固定构件52保持成沿着金属口轴向滑动移动自如的保持部51a和具有处置工具入口32及狭缝板33的头部51b。保持部51a具有供金属口前端部20a插入的外侧插入孔54。固定构件52在外侧插入孔54的上端部侧被保持成滑动自如。
固定构件52具有供金属口前端部20a插入的内侧插入孔55。在该固定构件52通过对其一部分进行切口而以180°间距形成一对臂部56。臂部56是沿着金属口轴向较长延伸的形状,下端部成为自由端。臂部56的下端部比固定构件52的下端部向下方突出。而且,在臂部56的下端部设有朝着固定构件52的中心轴突出的卡合用爪57和朝着下方突出的固定解除用爪58。
卡合用爪57覆盖内侧插入孔55的开口的一部分,并与插入到内侧插入孔55内的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凸缘49卡合。该固定解除用爪58的前端面成为随着从固定构件52的中心轴远离而逐渐向下方侧倾斜的倾斜面58a。
在保持部51a的内周面和固定构件52的外周面设有滑动式的棘轮机构59。棘轮机构59包括形成在固定构件52的外周面上的棘爪60和形成在保持部51a的内周面上的棘齿61。棘爪60以180°间距形成在固定构件52的外周面的上端部。
棘齿61以180°间距形成在保持部51a的内周面的上端部。通过棘齿61与棘爪60卡合,而将固定构件52的上端面维持成与头部51b抵接的状态。而且,棘齿61允许棘爪60向下方侧越过,但阻止越过该棘齿61的棘爪60返回原来的位置。
此种棘轮机构59允许固定构件52按照下述的固定位置、取下位置的顺序移动的情况,但阻止已经移动到取下位置的固定构件52的向固定位置的移动。
固定位置是棘爪60与棘齿61卡合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位置上,也向金属口20安装钳子栓50。而且,取下位置是棘爪60移动到棘齿61的下方侧的位置(参照图20)。
在保持部51a的内周面上的与臂部56对置的位置形成有凹部63。而且,朝着固定解除用爪58突出的固定解除用爪(固定解除部)64形成在凹部63的下方侧的壁面。固定解除用爪64的前端面成为与倾斜面58a大致平行的倾斜面64a。该倾斜面64a接近处于固定位置的固定构件52的固定解除用爪58。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钳子栓50的安装及取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构件52在从制造商出厂时的阶段被安放在固定位置。
首先,进行钳子栓50的位置调整,以使外侧插入孔54及内侧插入孔55的中心与金属口前端部20a的中心一致。接下来,将钳子栓50朝着金属口前端部20a按压。由此,通过凸缘49来按压卡合用爪57,臂部56朝着从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外周面远离的方向弯曲成圆弧状。并且,在凸缘49越过卡合用爪57之前继续进行按压操作。
当凸缘49越过卡合用爪57时,臂部56复位成原来的形状。由此,卡合用爪57与凸缘49卡合。如此,钳子栓50被固定于金属口20。以上,完成钳子栓50的安装处理。并且,在内窥镜检查·治疗结束之后,开始钳子栓50的取下处理。
当对栓主体51进行拉拽操作时,凸缘49与卡合用爪57的卡合得以维持,因此在棘爪60与棘齿61的卡合被解除之后,棘爪60越过棘齿61而向下方侧移动。由此,如图20所示,固定构件52相对于栓主体51相对地向取下位置移动。
另外,由于固定构件52向取下位置移动,而固定解除用爪64的倾斜面64a与固定解除用爪58的倾斜面58a进行压力接触。由此,臂部56朝着从金属口前端部20a的外周面远离的方向弯曲成圆弧状,而卡合用爪57与凸缘49的卡合被解除。如此,能够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50。通过继续进行拉拽操作,而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50。
如图21所示,钳子栓50的固定构件52的向固定位置的移动由棘齿61限制。其结果是,无法在金属口20固定钳子栓50,因此能防止钳子栓50的再使用。由此,能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22至图24,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钳子栓50中,通过固定解除用爪64来解除卡合用爪57与凸缘49的卡合,但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臂部的弹性复位力来解除两者的卡合。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基本上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对于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钳子栓70具备:筒状的栓主体71;在该栓主体71的内周侧保持为滑动自如的筒状的固定构件72;棘轮机构59。栓主体71包括:将固定构件72保持成沿着金属口轴向滑动自如的保持部71a;具有处置工具入口32及狭缝板33的头部71b。
固定构件72除了取代固定解除用爪58而在臂部56的下端部设有突出部74的点之外,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固定构件52基本上为相同的结构。突出部74朝着保持部71a的内周面突出。该突出部74形成为远长于保持部71a的内周面与自然状态的臂部56之间的距离。由此,突出部74接受来自保持部71a的内周面的按压,使臂部56朝着金属口前端部20a弯曲成大致圆弧状。其结果是,能够将卡合用爪57维持成与凸缘49卡合的状态。
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棘轮机构59允许固定构件72按照固定位置、取下位置的顺序移动,但阻止移动到取下位置的固定构件72的向固定位置的移动。
保持部7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持部51a基本上为相同的结构。但是,取代凹部63及固定解除用爪64,而在保持部71a的内周面形成供突出部74嵌合的嵌合槽75。嵌合槽75形成在当固定构件72相对于保持部71a相对地移动到取下位置时供突出部74嵌合的位置。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钳子栓70的安装及取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钳子栓70的安装处理基本上与第二实施方式相同。但是,由于突出部74与保持部71a的内周面抵接,因此在钳子栓70的按压操作时,卡合用爪57被凸缘49按压而发生弹性变形,从而能够进行钳子栓70的安装。并且,在内窥镜检查·治疗结束之后,开始钳子栓70的取下处理。
如图25所示,在对栓主体71进行拉拽操作时,由于凸缘49与卡合用爪57的卡合,而固定构件72相对于栓主体71相对地向取下位置移动。由此,突出部74与嵌合槽75嵌合,臂部56复位成原来的形状,从而将凸缘49与卡合用爪57的卡合解除。通过继续进行拉拽操作,而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70。
如图26所示,钳子栓70的固定构件72的向固定位置的移动由棘轮机构59限制,因此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能防止钳子栓70的再使用。由此,能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27至图29,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无法将使用过的钳子栓21固定于金属口20,由此来防止钳子栓21的再使用。相对于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阻止使用过的钳子栓向金属口20的安装,来防止钳子栓的再使用。
第四实施方式的内窥镜除了凸部24的下端面成为随着从金属口20的中心轴远离而逐渐向上方侧倾斜的倾斜面24a,且具备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钳子栓80的点之外,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0为相同的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钳子栓80具备栓主体26及固定构件27、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棘轮机构81。当时,卡合用爪38的上端面成为与倾斜面24a大致平行的倾斜面38a。
棘轮机构81包括形成于外周面上端部26c的棘轮槽41、一对装入用棘轮槽41a、一对防旋槽43、形成在固定构件27的内周面上的一对棘爪42。而且,在棘轮机构81中,当棘爪42与防旋槽43卡合时,以卡合用爪38覆盖凸部插入孔29a的开口的一部分的方式变更防旋槽43的位置。而且,在装入用棘轮槽41a与防旋槽43之间形成有一个棘轮槽41。
此种棘轮机构81允许固定构件27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依次向下述的装入位置、安装位置、固定位置这总计三个位置移动的情况,但阻止向已经移动到的位置的再次移动。
如图29所示,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装入位置是棘爪42与装入用棘轮槽41a卡合的位置。如图30所示,安装位置是棘爪42与棘轮槽41卡合的位置,是向金属口前端部20a安装钳子栓80时安放钳子栓80的位置。
如图31所示,固定位置是棘爪42与防旋槽43卡合的位置。固定位置是将钳子栓80固定于金属口前端部20a时安放钳子栓80的位置,在该位置上,卡合用爪38覆盖凸部插入孔29a的一部分。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钳子栓80的安装及取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钳子栓80的安装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上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具体的说明。但是,将固定构件27安放于固定位置时,棘爪42由防旋槽43卡止,因此无法使固定构件27沿顺时针及逆时针的任何方向旋转。并且,在内窥镜检查·治疗结束之后,开始钳子栓80的取下处理。
如图32所示,在对栓主体26进行拉拽操作时,卡合用爪38的倾斜面38a被凸部24的倾斜面24a按压,而卡合用爪38向下方弯曲成圆弧状。当克服卡合用爪38的弹性力而继续进行拉拽操作时,该卡合用爪38的弯曲量逐渐增加。并且,当卡合用爪38的弯曲量超过一定值时,卡合用爪38与凸部24的卡合被解除,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80。
如图33所示,从金属口20取下的钳子栓80的固定构件27被卡止在固定位置,因此凸部插入孔29a的开口的一部分成为由卡合用爪38覆盖的状态。因此,在将金属口前端部20a插入到内侧插入孔29时,凸部24与卡合用爪38发生干涉,因此无法使金属口前端部20a进入到内侧插入孔29的深处。其结果是,无法在金属口20安装钳子栓80,因此能防止钳子栓80的再使用。由此,能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使用图34至图37,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窥镜。在上述第四实施方式中,利用手动操作将固定构件27从安装位置安放到固定位置。相对于此,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将钳子栓向金属口安装时,自动地将固定构件安放在固定位置。
第五实施方式的内窥镜除了具备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金属口86和钳子栓87的点之外,与第四实施方式基本上为相同的结构,对于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在功能·结构上相同的部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其说明。
金属口86具有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的金属口前端部86a。一对轨道88和一对凸轮槽89交替以90°间距形成在该金属口前端部86a的外周面。而且,在金属口前端部86a的后端形成有环状槽90。
轨道88具有从金属口前端部86a的前端朝着环状槽90沿着金属口轴向较长地延伸的形状。
凸轮槽89包括引导部89a和被卡合部89b。引导部89a沿着大致倾斜方向从金属口前端部86a的前端延伸到与该前端沿顺时针方向错开且环状槽90的附近的位置。被卡合部89b从引导部89a的终点沿着顺时针方向延伸。形成该被卡合部89b的两壁面中的上方侧的壁面成为随着从金属口86的中心轴远离而逐渐向上方侧倾斜的倾斜面91a,下方侧的壁面成为垂直面91b。
钳子栓87包括筒状的栓主体93和在该栓主体93的内周侧被保持为旋转自如的筒状的固定构件94。栓主体93包括将固定构件94保持为旋转自如的保持部93a和具有处置工具入口32及狭缝板33的头部93b。
保持部93a具有供金属口前端部86a插入的外侧插入孔95。在该外侧插入孔95的形成开口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与轨道88卡合的一对主体突起97和与环状槽90卡合的一对主体爪98。
固定构件94具有供金属口前端部86a插入的内侧插入孔100。以180°间距与凸轮槽89卡合的一对卡合用爪101形成在固定构件94的内周面。而且,卡合用爪101的上端面成为与倾斜面91a大致平行的倾斜面101a。
在保持部93a的内周面与固定构件94的外周面之间设有旋转式的棘轮机构102。棘轮机构102包括:以180°间距形成在固定构件94的外周面上的一对棘爪103;形成在保持部93a的内周面且供棘爪103卡合的一对爪卡合槽104(参照图38);形成于爪卡合槽104的棘齿105(参照图38)。
棘齿105将棘爪103维持成与爪卡合槽104的逆时针方向的一端部抵接的状态(参照图38)。而且,棘齿105允许棘爪103向爪卡合槽104的顺时针方向的另一端部移动的情况,但阻止从另一端部向一端部返回的情况。
此种棘轮机构102允许固定构件27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依次移动到下述的安装位置、固定位置这总计两个位置的情况,但阻止向已经移动到的位置的再次的移动。
如图38所示,安装位置是棘爪103处于爪卡合槽104的一端部时的位置。在该安装位置上,主体突起97与卡合用爪101交替以90°间距配置。需要说明的是,在钳子栓87出厂时,固定构件94被安放在安装位置。
如图39所示,固定位置是棘爪103处于爪卡合槽104的另一端部时的位置。在主体突起97与轨道88卡合时,调整该固定位置,以使卡合用爪101和被卡合部89b位于与金属口轴向平行的同一直线上。
接下来,说明上述结构的钳子栓87的安装及取下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固定构件94在从制造商出厂时的阶段被安放在安装位置。如图40及图41的带括弧的数字(1)所示,进行钳子栓87的位置调整,以使主体突起97、卡合用爪101分别位于金属口前端部86a的轨道88及引导部89a上。
在钳子栓87的位置调整后,将该钳子栓87朝着金属口前端部86a按压。由此,金属口前端部86a被插入到外侧插入孔95及内侧插入孔100内,并且主体突起97及卡合用爪101分别被引导至轨道88、引导部89a内。当继续进行钳子栓87的按压操作时,由于主体突起97与轨道88的卡合,而钳子栓87沿着轨道88向下方移动。
伴随着钳子栓87向下方的移动,如图41的带括弧的数字(2)所示,卡合用爪101沿引导部89a朝着被卡合部89b向倾斜下方移动。由此,对于固定构件94施加顺时针方向的力。该力随着钳子栓87的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
如图41的带括弧的数字(3)所示,当持续进行钳子栓87的按压操作时,棘爪103越过棘齿105而向爪卡合槽104的另一端部移动,从而将固定构件94安放在固定位置。而且,卡合用爪101从引导部89a被引导至被卡合部89b内而与被卡合部89b卡合。并且,当卡合用爪101与被卡合部89b的垂直面91b抵接时,钳子栓87的进一步向下方的移动被限制。
另外,在卡合用爪101与垂直面91b抵接之前的期间,如图42所示,主体爪98与环状槽90卡合。由此,钳子栓87被固定于金属口86。在将钳子栓87向金属口86安装时,能够自动地将固定构件94安放在固定位置,因此能够省去使用者利用手动进行安放的麻烦。
以上,完成钳子栓87的安装处理。并且,在内窥镜检查·治疗全部结束之后,开始钳子栓87的取下处理。
如图43所示,当对钳子栓87进行拉拽操作时,主体爪98与环状槽90的卡合被解除,而钳子栓87沿着轨道88向上方移动。
当继续对钳子栓87进行拉拽操作时,如图41中的带括弧的数字(4)所示,卡合用爪101的倾斜面101a由被卡合部89b的倾斜面91a按压,而卡合用爪101向下方弯曲成圆弧状。此外,当克服卡合用爪101的弹性力而继续进行拉拽操作时,卡合用爪101从倾斜面91a越过金属口前端部86a的外周面而从金属口前端部86a的前端脱落。由此,从金属口20取下钳子栓87。
如图44所示,使用过的钳子栓87的固定构件94无法借助棘轮机构102而从固定位置返回安装位置。因此,在将使用过的钳子栓87向金属口86安装时,若进行轨道88与主体突起97的位置对合,则在引导部89a与卡合用爪101之间会产生位置错动。其结果是,金属口前端部86a与卡合用爪101发生干涉,因此无法将钳子栓87向金属口86安装。由此,防止钳子栓87的再使用,因此能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旋转式或滑动式的棘轮机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无法使固定构件返回已经移动过的位置那样的结构即可,其种类或结构并未特别限定。而且,在上述第一、第四、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式的棘轮机构中,允许固定构件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且阻止逆时针方向的旋转,但也可以与之相反。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钳子口17的金属口20安装的钳子栓21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直接安装在钳子口17的开口部17a上的钳子栓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与钳子通道16连通的金属口20上安装的钳子栓21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例如在与吸引通道、送气送水通道等的内窥镜10的内部配设的各种通道或管路连通的口部上安装的栓体而言,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插入气管的内窥镜10为例进行了说明,不过,对于例如插入大肠的大肠内窥镜等各种医疗用内窥镜或工业用途等其他用途中所使用的内窥镜等而言,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Claims (14)

1.一种栓体,其设置在内窥镜的外表面且安装在与内窥镜内的通道连通的筒状的口部,其中,具备:
筒状的栓主体,其插入到所述口部;
筒状的固定构件,其由所述栓主体保持成旋转或滑动自如,具有供所述口部插入的插入孔和在形成所述插入孔的内周面上设置的爪,能够向包含卡合位置和非卡合位置在内的各位置移动,该卡合位置是所述爪与被卡合部卡合的位置,该被卡合部设置在插入到所述插入孔中的所述口部的外周,该非卡合位置是所述爪与所述被卡合部未卡合的一个以上的位置;
棘轮机构,其设置在所述栓主体与所述固定构件的相互对置的面,允许所述固定构件按照规定的顺序向所述各位置的移动,但阻止所述固定构件向已经移动过的位置的再次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非卡合位置包括从所述口部取下所述栓主体时的取下位置,
所述棘轮机构允许所述固定构件按照所述卡合位置、所述取下位置的顺序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在所述栓主体的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且比所述栓主体向朝着所述口部的开口的里侧这样的下方侧延伸,在所述延伸部设有所述爪,并且,
所述非卡合位置包括向所述插入孔插入所述口部时的安装位置,
所述棘轮机构允许所述固定构件按照所述安装位置、所述卡合位置、所述取下位置的顺序向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而阻止向与所述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的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棘轮机构具有防旋部,该防旋部阻止所述固定构件从所述取下位置进一步向所述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栓体,其中,
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外表面上,且在该固定构件处于安装位置时向外部露出而该固定构件处于所述卡合位置或所述取下位置时由所述栓主体覆盖的位置上,设有表示未使用的未使用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栓体,其中,
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外表面上,且在该固定构件处于取下位置时向外部露出而该固定构件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或所述卡合位置时由所述栓主体覆盖的位置上,设有表示使用过的使用过标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在所述栓主体的内周被保持成沿着所述口部的轴向滑动自如,并且所述取下位置是比所述卡合位置偏向朝着所述口部的开口的里侧这样的下方侧的位置,
在所述栓主体的内周设置卡合解除部,在伴随着将所述栓主体向朝着所述口部的开口的跟前侧这样的上方拉拽的取下操作而所述固定构件从所述卡合位置向所述取下位置相对地移动时,该卡合解除部解除所述爪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对该固定构件的局部进行切口而形成、沿着所述轴向较长地延伸且所述下方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的臂部,在所述自由端设有所述爪,并且,
所述卡合解除部具有从相对于所述爪偏向所述下方侧的位置朝着所述爪突出的形状,
在所述固定构件移动到所述取下位置时,所述卡合解除部按压所述爪,使所述臂部向该爪从所述口部的外周远离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来解除所述爪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对该固定构件的局部进行切口而形成、沿着所述轴向较长地延伸且所述下方侧的端部成为自由端的臂部,
在所述自由端的与所述口部对置的一面上设置所述爪,并且在所述一面的相反侧的另一面上设置突出部,该突出部朝着所述栓主体的内周突出,接受来自该内周的按压而使所述臂部向朝着所述口部的外周这样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由此来维持使所述爪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状态,
所述卡合解除部是嵌合槽,该嵌合槽形成在所述栓主体的内周,在所述固定构件移动到所述取下位置时供所述突出部嵌合,
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嵌合槽嵌合时,所述臂部复位成原来的形状,由此解除所述爪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在所述栓主体的内周或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
所述非卡合位置包括向所述栓主体插入所述口部时的安装位置,并且,
所述棘轮机构允许所述固定构件按照所述安装位置、所述卡合位置的顺序向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而阻止向与所述规定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反旋转方向的旋转,
在所述固定构件处于所述卡合位置的状态下,进行将所述栓主体向朝着所述口部的开口的跟前侧这样的上方侧拉拽的取下操作时,所述爪由位于该爪的所述上方侧的所述被卡合部按压而弯曲,由此来解除所述爪与所述被卡合部的卡合,而从所述口部取下所述栓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在所述栓主体的外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且比所述栓主体向所述口部的方向侧延伸,
所述爪设置在延伸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栓体,其中,
所述固定构件在所述栓主体的内周被保持成旋转自如,
在所述固定构件处于所述安装位置时,所述爪与所述口部的前端的引导槽卡合,该引导槽从相对于所述被卡合部偏向所述反旋转方向的口部前端位置沿着倾斜方向延伸到所述被卡合部,
在所述爪与所述引导槽卡合之后,进行将所述栓主体向所述口部按压的安装操作时,所述爪沿着所述引导槽移动到所述被卡合部,并且伴随着所述爪的移动而所述固定构件从所述安装位置向所述卡合位置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栓体,其中,
在所述棘轮机构设有防旋部,该防旋部阻止所述固定构件从所述卡合位置进一步向所述规定的旋转方向的旋转。
14.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与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的基端部连接的操作部;
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且与穿过所述插入部内的通道连通的筒状的口部;
安装在所述口部的权利要求1~4、7~12中任一项所述的栓体。
CN201210081999.8A 2011-03-29 2012-03-26 栓体及内窥镜 Active CN1027272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72280 2011-03-29
JP2011072280A JP5238844B2 (ja) 2011-03-29 2011-03-29 栓体及び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7281A true CN102727281A (zh) 2012-10-17
CN102727281B CN102727281B (zh) 2015-07-22

Family

ID=4593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81999.8A Active CN102727281B (zh) 2011-03-29 2012-03-26 栓体及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52032B2 (zh)
EP (1) EP2505119B1 (zh)
JP (1) JP5238844B2 (zh)
CN (1) CN1027272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5953A (zh) * 2016-01-21 2016-07-06 深圳市鹏瑞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 一种腹腔硬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9315B2 (en) * 2017-04-28 2020-07-14 Hoya Corporatio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endoscopic connection
GB201816769D0 (en) * 2018-10-15 2018-11-28 Meditech Endoscopy Ltd Connector
WO2020089864A2 (en) 2018-11-02 2020-05-07 Boston Scientific Limited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ealable access to a working channel
US10766672B2 (en) 2018-12-12 2020-09-08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US11970313B2 (en) 2018-12-12 2024-04-30 Yeti Coolers, Llc Insulating container
JP6868760B1 (ja) * 2020-01-10 2021-05-12 オグラ宝石精機工業株式会社 光コネクタ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0262B1 (en) * 1998-03-17 2001-03-1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orceps stopper for endoscope
CN1879550A (zh) * 2005-06-16 2006-12-2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栓体
US20070167685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Fujinon Corporation Endosco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9679A (en) * 1986-11-19 1989-03-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Forceps plug for endoscopes
US5104379A (en) * 1989-04-03 1992-04-1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Medical instrument and valve to be mounted on a mount piece of that instrument
JPH02283345A (ja) * 1989-04-25 1990-11-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医療用栓体
JP2993973B2 (ja) 1989-07-08 1999-12-27 日本コロムビア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媒体
US6745065B2 (en) * 2001-08-02 2004-06-01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apparatus
WO2006013796A1 (ja) * 2004-08-04 2006-02-09 Olympus Corporation 内視鏡用栓体
JP4594670B2 (ja) * 2004-08-04 2010-1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処置具栓
JP2006055446A (ja) * 2004-08-20 2006-03-02 Pentax Corp 内視鏡用鉗子栓
JP4383473B2 (ja) 2007-09-11 2009-12-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栓体
US20100087710A1 (en) * 2008-05-19 2010-04-08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Integrated Locking Device With Fluid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00262B1 (en) * 1998-03-17 2001-03-1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Forceps stopper for endoscope
CN1879550A (zh) * 2005-06-16 2006-12-20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栓体
US20070167685A1 (en) * 2006-01-13 2007-07-19 Fujinon Corporation Endoscop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25953A (zh) * 2016-01-21 2016-07-06 深圳市鹏瑞智能技术应用研究院 一种腹腔硬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27281B (zh) 2015-07-22
JP2012205671A (ja) 2012-10-25
JP5238844B2 (ja) 2013-07-17
US8652032B2 (en) 2014-02-18
US20120253128A1 (en) 2012-10-04
EP2505119B1 (en) 2015-03-25
EP2505119A1 (en)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27281A (zh) 栓体及内窥镜
JP4932266B2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4839035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JP5172298B2 (ja) 胃瘻カテーテルの留置位置確認具
JP2010193994A (ja) クリップパッケージ及び連発式クリップシステム、並びに連発式クリップシステムの誤装填防止機構
JP5285122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
JP2006346197A (ja) 内視鏡用栓体
US10905312B2 (en) Endoscope system
JP5442079B2 (ja) 栓体及び内視鏡
JP2008043774A (ja) 内視鏡用栓体
CN102727282B (zh) 栓装置及内窥镜
EP3106078B1 (en) Over-tube device for endoscopes
JP4594670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栓
CN112842229A (zh) 一种内窥镜组件
CN102697441B (zh) 栓体及内窥镜
JP5686711B2 (ja) 内視鏡用栓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内視鏡
JP2005137814A (ja) 内視鏡用鉗子栓
JP2002136475A (ja) 内視鏡用鉗子栓
JP5618953B2 (ja) 鉗子栓及び内視鏡
CN214760999U (zh) 一种内窥镜组件
JP5226830B2 (ja) 内視鏡
JP2005230083A (ja) 内視鏡
JP2009183546A (ja) 分離型内視鏡
JP2013085746A (ja) 栓及び内視鏡
JP2010029317A (ja) 内視鏡の洗浄補助具および内視鏡、並びに内視鏡の洗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