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7853A -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7853A
CN102717853A CN2012102041026A CN201210204102A CN102717853A CN 102717853 A CN102717853 A CN 102717853A CN 2012102041026 A CN2012102041026 A CN 2012102041026A CN 201210204102 A CN201210204102 A CN 201210204102A CN 102717853 A CN102717853 A CN 1027178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
seat cushion
rib
dash rib
fuel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41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7853B (zh
Inventor
向友森
陈四林
李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achangjia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41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17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17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7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7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7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包括座垫、油箱和与座垫、油箱相互衔接的左、右侧盖,在座垫的下方、右侧盖的内侧处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顶部有负极、正极端子,在所述右侧盖的内侧面上位于座垫、油箱和右侧盖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右上挡水肋,右上挡水肋的前端位于座垫与油箱衔接处的前方,右上挡水肋的后端越过负极端子的后端并向上延伸至右侧盖的上边缘;在所述右侧盖的内侧面上还设置有右下挡水肋,所述右上、右下挡水肋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本发明能阻止水流进入座垫下方的车体内,避免水溅到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转向继电器和保险盒等电器元件上,以防发生短路现象,防水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结构,特别是一种用于防止水流进入到座垫下方车体内的摩托车车体总成。
背景技术
摩托车上安装有前后相衔接的座垫和油箱,油箱位于座垫的前方,在油箱后部至座垫前部的下方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侧盖,座垫、油箱和左、右侧盖之间相互衔接,在座垫的下方、右侧盖的内侧处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顶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负极、正极端子,在蓄电池的后侧方和车宽方向的外侧方分别安装有转向继电器和保险盒,由于造型和舒适度的需要,摩托车上的油箱与左、右侧盖衔接配合处向后下方倾斜,当摩托车在雨天行驶或清洗车身时,水流极易从油箱与右侧盖、座垫的衔接配合处进入到右侧盖内进而滴落带蓄电池的正极、负极端子上,造成短路现象。而当摩托车过水路面行驶时,积水易从右侧盖与车架等缝隙中溅落到转向继电器、保险盒等电器元件上而造成短路现象。这些短路问题的存在,大大的限制了摩托车的使用环境,一旦摩托车在雨中或积水路面行驶,很有可能会造成蓄电池短路或转向继电器、保险盒等电器元件短路,最终导致机车出现故障,给驾驶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摩托车在座垫的下方、靠近左侧盖处一般都会设置有空滤器,空滤器的进气口朝向左侧盖的内侧面,油箱与左侧盖衔接配合处向后下方倾斜,在雨天行驶时,雨水易从油箱与左侧盖、座垫配合处进入左侧盖内表面,行驶过程中,空滤器进气口由于负压作用,将雨水吸附进空滤器,从而影响性能,造成骑行过程中熄火。
并且,空滤器下端无保护,在过水路面行驶时,水流会从左侧盖与车架等之间的缝隙处进入到左侧盖内,空滤器进气口由于负压作用,将水吸附进空滤器,也会影响性能,造成骑行过程中熄火。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能阻止水流进入座垫下方的车体内,避免水溅到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转向继电器和保险盒等电器元件上,以防发生短路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包括前后相衔接的座垫和油箱,油箱位于座垫的前方,在所述油箱后部至座垫前部的下方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侧盖,座垫、油箱和左、右侧盖之间相互衔接,在座垫的下方、右侧盖的内侧处安装有蓄电池,蓄电池顶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负极、正极端子,在所述右侧盖的内侧面上位于座垫、油箱和右侧盖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右上挡水肋,右上挡水肋的前端位于座垫与油箱衔接处的前方,右上挡水肋的后端越过负极端子的后端并向上延伸至右侧盖的上边缘;在所述右侧盖的内侧面的中下部还设置有右下挡水肋,所述右上、右下挡水肋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蓄电池的后侧方和车宽方向的外侧方分别安装有转向继电器和保险盒,所述右下挡水肋位于转向继电器和保险盒的下方,右下挡水肋的前端越过保险盒的前端,右下挡水肋的后端越过转向继电器的后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上挡水肋由前部和后部连接而成,前部为一其前端越过负极端子的倾斜板,后部是呈后高前低的弧形状。
进一步,所述右侧盖的表面具有凹凸的结构造型,右下挡水肋位于右侧盖的凹凸面相结合的位置处。
进一步,所述右下挡水肋包括沿凹凸面结合处纹路走向的右前、后倾斜部和位于转向继电器下方位置的水平部,右后倾斜部与水平部之间通过第一过渡肋连接,右前、后倾斜部之间通过第二过渡肋连接,右前、后倾斜部、水平部和第一、二过渡肋共同形成一凹形挡水带。
优选地,在所述座垫的下方、靠近左侧盖处安装有空滤器,空滤器的进气口朝向左侧盖的内侧面,左侧盖上位于底座、油箱和左侧盖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左上挡水肋,所述左上挡水肋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并在所述进气口的上方越过进气口。
进一步,所述左上挡水肋的后端越过所述座垫、油箱和左侧盖三者的衔接处,并向上延伸至左侧盖的上边缘,左上挡水肋的前端位于所述衔接处的前方。
进一步,所述左侧盖内侧面上位于空滤器进气口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左下挡水肋,左下挡水肋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并越过进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右侧盖上设置右上挡水肋,使得摩托车在雨天行驶或清洗车身时,从右侧盖、座垫和油箱三者衔接处进入的水流不会滴落到蓄电池的正、负极端子上,避免产生相应的短路问题;通过在右侧盖上设置右下挡水肋,使得摩托车过水路面行驶时,从右侧盖与车架等之间缝隙处进入的水流不会溅到转向继电器和保险盒等电器元件上,避免了相应的短路问题。另外,左侧盖上设置的左上、左下挡水肋使得摩托车在雨天或水路面行驶时,进入左侧盖内的水不会被空滤器的进气口在负压作用下吸附进到空滤器中而影响其性能,避免发生骑行过程中熄火现象。这使得采用本发明所述防水结构的摩托车能够在任何雨天或水路面行驶,大大的拓宽了摩托车的行驶环境,杜绝了水流进入到正、负极端子等电器元件上而发生短路现象和水被吸附进空滤器发生行驶过程中熄火现象,减小了摩托车的维修量,降低了使用者的费用支出,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能很好的应用在摩托车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座垫、油箱和右侧盖三者之间的衔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蓄电池及其上转向继电器、保险盒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右上、右下挡水肋在右侧盖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蓄电池与右上、右下挡水肋等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右侧盖与油箱之间相互衔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左上、左下挡水肋在左侧盖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空滤器与左上、左下挡水肋等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隐藏掉油箱和座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本发明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包括前后相衔接的座垫1和油箱2,油箱2位于座垫1的前方,前方是以摩托车的行进方向作为前方,图1至图7中的箭头所指方向表示摩托车的行进方向,即本实施方式中“前方”、“前侧”所指向的方向。在所述油箱2后部至座垫1前部的下方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侧盖3、4,座垫1、油箱2和左、右侧盖3、4之间相互衔接,在座垫1的下方、右侧盖4的内侧处安装有蓄电池5,蓄电池5顶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负极、正极端子51、52,在蓄电池5的后侧方和车宽方向的外侧方分别安装有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在所述右侧盖4的内侧面上位于座垫1、油箱2和右侧盖4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右上挡水肋6,右上挡水肋6一体成型在右侧盖4的内侧面上且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右上挡水肋6的前端位于座垫1与油箱2衔接处的前方,右上挡水肋6的后端越过负极端子51的后端并向上延伸至右侧盖4的上边缘,使得右上挡水肋6的后端封闭,当水流从如图1所示的摩托车座垫1、油箱2和右侧盖4三者衔接处A进入到右侧盖4内时,水流会滴落到右上挡水肋6,若水流流速较急,则水流直接冲击到右上挡水肋6的后端,因为右上挡水肋6是向前下方倾斜的,因此,水流在右上挡水肋6的作用下会最终从右上挡水肋6的前端滴落排走,避免了水流滴落到正极端子52和负极端子51上,杜绝了相应的短路现象;考虑到油箱2通过安装支耳21固定安装在车架上的,为使得右上挡水肋6让位于油箱2后部边缘和安装支耳21,所述右上挡水肋6由前部61和后部62连接而成,前部61为一其前端越过负极端子51的倾斜板,后部62是呈后高前低的弧形状,使得右上挡水肋6同油箱2的边沿走向相适配。
在所述右侧盖4的内侧面的中下部还设置有右下挡水肋7,右下挡水肋7一体成型在右侧盖4的内侧面上且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右下挡水肋7位于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的下方。这样,当摩托车在水路面行驶时,路面上溅起的水花从右侧盖4与车架等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右侧盖4内后会被右下挡水肋7挡住,阻止水花直接溅落到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上,避免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等电器元件发生短路现象。
考虑到摩托车整车外观的需要,所述右侧盖4的表面具有凹凸的结构造型,右下挡水肋7位于右侧盖4的凹凸面相结合的位置处,右下挡水肋7的前端越过保险盒54的前端,右下挡水肋7的后端越过转向继电器53的后端。将右下挡水肋7设置在右侧盖4的凹凸面相结合的位置,使得右下挡水肋7与右侧盖4的凹凸纹路相适配,避免了右侧盖4和右下挡水肋7在成型时在右侧盖4的外表面产生缩水痕,很好的保证了摩托车整车外观的需求;溅起的水花主要由位于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正下方部分的右下挡水肋7阻挡,将右下挡水肋7的前端越过保险盒54的前端,右下挡水肋7的后端越过转向继电器53的后端,能够更进一步确保水花不会溅到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等电气元件上。
当右侧盖4表面的凹凸结构造型如图1和图3所示时,所述右下挡水肋7包括沿凹凸面结合处纹路走向的右前、后倾斜部71、72和位于转向继电器53下方位置的水平部73,右前、后倾斜部71、72与图1中的纹路B和纹路C的走向相适配,水平部73能更好的阻止水花溅落到转向继电器53上,右后倾斜部72与水平部73之间通过第一过渡肋74连接,右前、后倾斜部71、72之间通过第二过渡肋75连接,右前、后倾斜部71、72、水平部73和第一、二过渡肋74、75共同形成一凹形挡水带,该凹形挡水带结构对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等形成一个半包围形态,极大的阻止了水花溅落到相应的电气元件上。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改进,在所述座垫1的下方、靠近左侧盖3处安装有空滤器8,空滤器8的进气口81朝向左侧盖3的内侧面,左侧盖3上位于底座1、油箱2和左侧盖3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左上挡水肋9,所述左上挡水肋9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并在所述进气口81的上方越过进气口81。当水流从摩托车座垫1、油箱2和左侧盖3三者衔接处进入到左侧盖3中后便会被左上挡水肋9给挡住,因为左上挡水肋9呈向前下方倾斜,故水流能够快速的从左上挡水肋9的前低端排走而不会落在空滤器8的进气口81所在区域,避免水流会被进气口81的负压吸附进空滤器8,杜绝了相应的行驶过程中熄火现象。
考虑到左侧盖3安装支耳的存在,可将所述左上挡水肋9的后端越过所述座垫1、油箱2和左侧盖3三者的衔接处,并向上延伸至左侧盖3的上边缘,左上挡水肋9的前端位于所述衔接处的前方。即左上挡水肋9具有与右上挡水肋6相像的一弧形段91和一倾斜段92,以对左侧盖3的安装支耳和后侧边沿形成让位。
为避免摩托车在经过水路面时溅起的水花从左侧盖3与车架等之间的缝隙处溅落到空滤器8的进气口81所在位置而被进气口81的负压吸附进空滤器8,所述左侧盖3内侧面上位于空滤器8进气口8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左下挡水肋10,左下挡水肋10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并越过进气口81。路面溅起的水花进入到左侧盖3后被左下挡水肋10所阻挡,因左侧盖3的表面也具有凹凸的结构造型,故可将左下挡水肋10设置在位于左侧盖3的凹凸面相结合的位置处,左下挡水肋10具有与右下挡水肋7相似的结构造型,以避免左侧盖3成型时,在其外表面上产生缩水痕。
本发明通过在右侧盖4上设置右上挡水肋6,使得摩托车在雨天行驶或清洗车身时,从右侧盖4、座垫1和油箱2三者衔接处进入的水流不会滴落到蓄电池5的正、负极端子52、51上,避免产生相应的短路问题;通过在右侧盖4上设置右下挡水肋7,使得摩托车过水路面行驶时,从右侧盖5与车架等缝隙处进入的水流不会溅到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等电器元件上,避免了相应的短路问题。另外,左侧盖3上设置的左上、左下挡水肋9、10,使得摩托车在雨天或水路面行驶时,进入左侧3内的水不会被空滤器8的进气口81在负压作用下吸附进到空滤器8中而影响其性能,避免发生骑行过程中熄火现象。这使得采用本发明所述防水结构的摩托车能够在任何雨天或水路面行驶,大大的拓宽了摩托车的行驶环境,杜绝了水流进入到正、负极端子等电器元件上而发生短路现象和水被吸附进空滤器发生行驶过程中熄火现象,减小了摩托车的维修量,降低了使用者的费用支出,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能很好的应用在摩托车上。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包括前后相衔接的座垫(1)和油箱(2),油箱(2)位于座垫(1)的前方,在所述油箱(2)后部至座垫(1)前部的下方两侧分别安装有左、右侧盖(3、4),座垫(1)、油箱(2)和左、右侧盖(3、4)之间相互衔接,在座垫(1)的下方、右侧盖(4)的内侧处安装有蓄电池(5),蓄电池(5)顶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负极、正极端子(51、5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侧盖(4)的内侧面上位于座垫(1)、油箱(2)和右侧盖(4)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右上挡水肋(6),右上挡水肋(6)的前端位于座垫(1)与油箱(2)衔接处的前方,右上挡水肋(6)的后端越过负极端子(51)的后端并向上延伸至右侧盖(4)的上边缘;在所述右侧盖(4)的内侧面的中下部还设置有右下挡水肋(7),所述右上、右下挡水肋(6、7)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电池(5)的后侧方和车宽方向的外侧方分别安装有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所述右下挡水肋(7)位于转向继电器(53)和保险盒(54)的下方,右下挡水肋(7)的前端越过保险盒(54)的前端,右下挡水肋(7)的后端越过转向继电器(53)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挡水肋(6)由前部(61)和后部(62)连接而成,前部(61)为一其前端越过负极端子(51)的倾斜板,后部(62)是呈后高前低的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盖(4)的表面具有凹凸的结构造型,右下挡水肋(7)位于右侧盖(4)的凹凸面相结合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下挡水肋(7)包括沿凹凸面结合处纹路走向的右前、后倾斜部(71、72)和位于转向继电器(53)下方位置的水平部(73),右后倾斜部(72)与水平部(73)之间通过第一过渡肋(74)连接,右前、后倾斜部(71、72)之间通过第二过渡肋(75)连接,右前、后倾斜部(71、72)、水平部(73)和第一、二过渡肋(74、75)共同形成一凹形挡水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座垫(1)的下方、靠近左侧盖(3)处安装有空滤器(8),空滤器(8)的进气口(81)朝向左侧盖(3)的内侧面,左侧盖(3)上位于底座(1)、油箱(2)和左侧盖(3)三者衔接处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左上挡水肋(9),所述左上挡水肋(9)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并在所述进气口(81)的上方越过进气口(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上挡水肋(9)的后端越过所述座垫(1)、油箱(2)和左侧盖(3)三者的衔接处,并向上延伸至左侧盖(3)的上边缘,左上挡水肋(9)的前端位于所述衔接处的前方。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盖(3)内侧面上位于空滤器(8)进气口(81)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左下挡水肋(10),左下挡水肋(10)在车宽方向上向车的内侧延伸并越过进气口(81)。
CN201210204102.6A 2012-06-19 2012-06-19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Active CN102717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4102.6A CN102717853B (zh) 2012-06-19 2012-06-19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4102.6A CN102717853B (zh) 2012-06-19 2012-06-19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7853A true CN102717853A (zh) 2012-10-10
CN102717853B CN102717853B (zh) 2014-01-15

Family

ID=46943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4102.6A Active CN102717853B (zh) 2012-06-19 2012-06-19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178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9227A (ja) * 2002-03-29 2003-10-17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リレーボックスの水抜き構造
JP2006100126A (ja) * 2004-09-29 2006-04-13 Gs Yuasa Corporation:Kk 蓄電池
DE102006021585B3 (de) * 2006-05-09 2007-09-27 Iq Power Licensing Ag Batterie mit Elektrolytdurchmischungsvorrichtung
TW201119115A (en) * 2009-11-23 2011-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Motorcycle battery container structure
CN201922913U (zh) * 2010-12-25 201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安装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9227A (ja) * 2002-03-29 2003-10-17 Nissan Diesel Motor Co Ltd リレーボックスの水抜き構造
JP2006100126A (ja) * 2004-09-29 2006-04-13 Gs Yuasa Corporation:Kk 蓄電池
DE102006021585B3 (de) * 2006-05-09 2007-09-27 Iq Power Licensing Ag Batterie mit Elektrolytdurchmischungsvorrichtung
TW201119115A (en) * 2009-11-23 2011-06-01 Kwang Yang Motor Co Motorcycle battery container structure
CN201922913U (zh) * 2010-12-25 2011-08-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7853B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6858C (zh) 鞍乘型车辆的风挡装置
CN205674948U (zh) 一种可自动清洗的汽车后视镜
CN203638000U (zh) 骑乘式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1847736A (zh) 蓄电池安装结构
CN101868401A (zh) 骑乘型车辆
CN202669984U (zh) 一种摩托车侧罩
CN102398650B (zh) 鞍乘型车辆的腿部遮护板结构
CN102717853B (zh) 一种摩托车车体总成
CN102530142B (zh) 鞍乘型车辆
CN205098309U (zh) 一种防飞溅汽车挡泥板和汽车
CN202783627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
CN106043457A (zh) 一种卡车挡泥板防飞溅结构
CN102815353A (zh) 两轮机动车的车体罩
CN207631400U (zh) 一种摩托车挡水结构
CN210707734U (zh) 一种雨天防溅水功能的自行车
CN204055678U (zh) 四轮电动车的前机盖格栅
CN103010349A (zh) 车辆的前部结构
CN204821733U (zh) 一种汽车后轮挡泥板
CN107021159B (zh) 跨坐型车辆
CN214057782U (zh) 车辆的挡泥结构
CN207631398U (zh) 一种电动车前挡泥板组件结构
CN205168449U (zh) 一种速配功能型无骨雨刮器接头
CN205086851U (zh) 一种防翻滚边三轮车
CN205075976U (zh) 边三轮车
CN218400799U (zh) 一种电动车排水坐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