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11527A - 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 Google Patents

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527A
CN102711527A CN201080062698XA CN201080062698A CN102711527A CN 102711527 A CN102711527 A CN 102711527A CN 201080062698X A CN201080062698X A CN 201080062698XA CN 201080062698 A CN201080062698 A CN 201080062698A CN 102711527 A CN102711527 A CN 102711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juice
concentration
gross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26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1527B (zh
Inventor
罗赞洙
吴油真
郑镇吾
刘世真
李尚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orepacif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morepacif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morepacific Corp filed Critical Amorepacif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1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1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82Theaceae (Tea family), e.g. camell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18Extraction of water soluble tea constitu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16Tea extraction; Tea extracts; Treating tea extract; Making instant tea
    • A23F3/20Removing unwanted subst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Bird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sme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和对茶叶榨汁,以得到茶汁;以及去除上一步得到的茶汁中的离子,以得到茶水。此外,本发明提供通过去除经酶去活的毛茶叶茶汁中的离子得到的茶水。所述茶水中的皮肤刺激成分减少了。

Description

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背景技术
用于饮用的茶,可通过将存在于山茶科茶树的芽或叶中的氧酶去活,并去除其中的水分来获得。耶稣诞生前的古代,茶就被誉为偏爱的食物。此外,已经证明茶中的活性成分如儿茶精类、氨基酸、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膳食纤维,具有宝贵的药理机制。特别地,已经证明茶中含有的成分具有包括抗氧化作用、抗衰老作用、抗癌作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作用、重金属解毒作用、防止蛀牙作用、消除口臭作用在内的各种作用,并且茶已被高度重视。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旨在通过环保、经济和高效的方式,提供用于制备对皮肤刺激小的茶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提取其中的汁以获得茶汁,以及去除茶汁中的离子以获得茶水。
本发明还旨在提供通过去除毛茶叶茶汁中的离子而获得的茶水,其中酶被去活,所述茶水中含有减少的含量的如己醇、z-3-乙烯醇或芳樟醇等成分,以减轻皮肤刺激。
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对毛茶叶的酶去活、提取其中的汁以获得茶汁,以及去除茶汁中的离子以获得茶水。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通过去除毛茶叶茶汁中的离子获得的茶水,其中毛茶叶中的酶被去活。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含有所述茶水的化妆品组合物、食品组合物和药物组合物。
有益效果
因为本发明公开的茶水的制备方法使用了毛茶叶,能量消耗低,丢弃的副产物最小化,从而降低产品成本并为环保做出贡献。此外,该方法无需对茶叶进行加工,因此可以更快速和有效的方式提供茶水。
此外,本发明公开的茶水含有低含量的皮肤刺激成分,从而基本不会引起皮肤刺激。因此,含有茶水的化妆品组合物和药物组合物基本不会引起皮肤刺激。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了茶水制备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使用气相色谱对实施例1定量分析结果的图;
图3为使用气相色谱对实施例2定量分析结果的图;
图4为使用气相色谱对比较实施例2定性分析结果的图;
图5为使用气相色谱对比较实施例3定性分析结果的图;
图6为使用气相色谱对实施例1定性分析结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毛茶叶含有80-85%的水、10-15%的纤维蛋白、2-5%的多酚以及1-5%其它成分。一般情况下,化妆品组合物与水结合的情况下,使用具有几种类型或低含量溶解于水中的离子的纯净水。这是因为水中含有的大量离子可影响含有表面活性剂、乳化剂等的化妆品组合物的效果,同时可影响化妆品组合物的稳定性。特别地,大量的离子随着时间会降低粘性组合物的粘度。一般情况下,通过浸泡加工茶叶获得的液体,每100g水中F-, Cl-, NO3 -, PO4 - 和 SO4 -的浓度分别为100-3000、500-2500、0-200、200-5000和50-3000μg。因此,考虑到浸泡加工茶叶获得液体中含有这些离子,水中浸泡茶叶的时间应尽可能最短(不论用于饮用所需的浓度),以获得很低的浓度。然而,这种情况下,通过浸泡茶叶得到的液体可能不含有茶叶原有的有价值的成分。
与相关技术茶水的制备方法不同,本发明公开的茶水制备方法包括毛茶叶的酶去活、提取其中的汁以及去除这种离子。这样,可获得仍含有水和毛茶叶中的有价值成分的茶水。
茶叶的加工,最简单的表述,指以恒定的速率去除茶叶中含有的水。在茶叶的这种加工中,需要相当数量的能量去除茶叶中含有的水分。因为根据相关技术茶水使用的是加工茶叶,需要额外的能量和加工来浸泡茶叶,这些茶叶在热加工中已经消耗了大量能量。这要求高的生产成本,导致过多能量消耗,这样不利于环保。此外,应丢弃加工茶叶浸泡后的固体存留,导致额外的排放。
相反,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是用毛茶叶、未经加工的茶叶,从而热处理引起的能量消耗低,以减少能量消耗。此外,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对环境保护会有贡献。而且,根据本发明制备茶水后的茶固体残留会被引入到用于生产一般茶饮料产品的加工中,或当使用额外地使用干燥加工时可适合作为绿茶的原材料。因此,可以说本发明公开的方法,降低了能量消耗,将要丢弃的副产物最小化,是一种生态友好的方法。
此外,与根据相关技术通过使用额外的溶解水从茶叶制备茶水的方法不同,本发明公开的茶水制备方法的特点包括:毛茶叶的酶去活、提取茶汁、去除获得茶水中的离子以及老化茶水。
这里使用的术语“茶水”,从广义上来说,指从茶叶得到的各种类型的液体。具体地,茶水包括浸泡非加工或加工茶叶获得的水、茶叶提取物、冷凝加热茶叶产生的蒸汽得到的液体、汽蒸茶叶或加入冷水或离子水以及进行提取得到的液体等。所述茶水含有的有益于人类的成分以及茶叶中含有的水分。
下面将对本发明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一方面,提供用于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
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和提取毛茶叶汁以得到茶汁,和
去除茶汁中的离子以得到茶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获得所述茶水后对其进行老化。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术语“茶叶”指无论各种类型或质量的茶树的根或叶。具体地,可使用在春、夏和秋三季收获的茶,以及使用遮光剂而具有增加的含量的叶绿素的玉露茶,但是可使用的茶叶并不仅局限于此。根据一个具体实施例,术语“毛茶叶”指非加工茶叶。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得到茶汁前,毛茶叶可经过预处理。这种预处理一般包括从茶树上收集茶叶、用纯净水清洗茶叶去除外部物质并使用脱水系统去除茶叶表面附着的水滴。可将所述茶叶储存在4-10℃的低温条件下,以补偿茶叶产生的热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为了得到所述方法中的茶汁,毛茶叶叶需经过汽蒸、加热或加压,以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根据另一个实施例,为了得到所述方法中的茶汁,毛茶叶需经过汽蒸,以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当汽蒸毛茶叶时,汽蒸的温度条件为100-150℃,特别是102-121℃,更特别是105-112℃。通过这样汽蒸处理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此外,这种汽蒸处理会使植物细胞组织柔软,因此增加了茶汁的产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已经过酶去活的毛茶叶通过汁提取得到茶汁,所述汁提取可通过选自以下的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基于齿轮的汁提取、基于压力的汁提取、基于挤压的汁提取以及基于酶分解的汁提取。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得到茶汁后,可进一步通过筛网。这样,去除了残留在茶汁中的固体。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筛网的尺寸可为10-400目。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筛网的尺寸可为30-200目。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筛网的尺寸为80-120目。
根据一个实施例,得到茶水时,通过汽化和液化方法,或渗透过滤方法从所述茶汁中去除离子。这样做能去除可影响化妆品组合物的预期效果、或可影响所述组合物稳定性的离子。下面将更详细解释汽化和液化方法。加热所述茶汁进行汽化,其中可在压力下、温度为100-121℃下进行加热。在一个变变更例,可在环境压力、温度为80-100℃下进行加热。在另一个变更例中,可在减压下、温度为40-80℃下进行加热。
根据一个实施例,去除所述茶汁中的离子得到茶水后,还可对所述茶水进行离心分离、膜分离或蒸馏分离,以去除和分离不想要的成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被去除和分离不想要的成分的所述茶水可与预定量的有机溶剂混合,接着通过蒸馏选择性的去除溶剂,从而可选择性地分离或去除具有低优先级的成分或不想要的成分。根据一个实施例,有机溶剂可以是乙醇。乙醇的使用量可以占茶水总重量的5-40wt%(质量百分数)。
根据一个实施例,获得出水后,还可对所述茶水进行老化。通过这种老化,能够去除对皮肤有刺激的成分,如己醇、Z-3-己烯醇和芳樟醇。当老化茶水时,可在0-120℃进行12-24h的老化。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在压力下80-120℃进行12-24h的老化,这个条件下水分不会从茶水中蒸发。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在环境压力下, 40-80℃下进行12-24h的老化。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可在减压下, 4-40℃下进行12-24h的老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在茶水的制备方法中,产生的茶水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5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2μg/mL或更低,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为0.2μg/m或更低。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茶水的制备方法中,产生茶水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至少为1μg/mL、己醇的浓度至少为0.1μg/mL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至少为0.1μg/m。根据另一个实施例茶水的制备方法中,产生茶水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0.5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02μg/mL或更低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为0.02μg/mL或更低。因此,本发明公开的所述茶水含有非常低含量的包括己醇、z-3-己烯醇或芳樟醇的皮肤刺激成分,从而基本不会引起皮肤刺激。
另一方面,提供了通过去除经酶去活毛茶叶茶汁中离子得到的茶水。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茶水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5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2μg/mL或更低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为0.2μg/m或更低。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所述茶水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1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1μg/mL或更低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为0.1μg/m或更低。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制,所述茶水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0.5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02μg/mL或更低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至少为0.02μg/mL或更低。因此,本发明公开的所述茶水中含有的皮肤刺激成分的量明显降低。此外,所述茶水符合适用于化妆品组合物的标准。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有通过去除酶去活毛茶叶茶汁中的离子得到的茶水的化妆品组合物。具体地,本发明公开的所述茶水可用作用于化妆品组合物的碱。
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包括美容或皮肤可接受的介质或碱。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包括适用于局部应用的任何形式,例如:溶液、凝胶、固体、无水浆状产品、水包油型乳液、油包水型乳液、多效乳液、悬浮液、微乳液、微胶囊、微粒或离子(脂质体)和非离子型滤泡分散、或霜、薄膜(skin)、润肤露、粉、软膏、喷雾剂、洁肤剂或遮瑕笔。本发明公开的所述组合物可以使用的形式为含有加压推进剂的泡沫或气溶胶组合物。
所述化妆品组合物还包括其它佐剂,这些佐剂不能相反地影响主要预期效果或提供与主作用的协同作用。除了所述活性成分,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化妆品组合物的具体剂型或目的,可容易地选择和加入其它成分。
例如,所述化妆品组合物还可进一步含有皮肤吸收增强物质,以提高其作用。此外,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化妆品组合物还可包括选自水溶性维生素、油溶性维生素、聚合物肽、多糖、鞘脂(spingolipids)和海藻提取物中的物质。另外,除了所述活性成分,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化妆品组合物还含有当前化妆品领域使用的其它成分,例如,油和脂肪成分、保湿剂、润肤剂、表面活性剂、有机或无机颜料、有机粉体、紫外吸收剂、防腐剂、消毒剂、抗氧化剂、植物提取物、pH改性剂、醇类、染料、芳香族、血液循环刺激剂、冷却剂、止汗剂、纯净水等。可被添加到本发明公开的所述化妆品组合物中的成分并不局限于以上所列的物质,并以不会产生与本发明目的和效果相反的方式使用这些物质。
所述化妆品组合物没有具体的剂型限制,可以选择任意想要的剂型。例如,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可以是选自以下剂型的一种或多种剂型:皮肤软化剂(润肤露或乳液)、滋养乳液、精华素、营养霜、按摩霜、粉、唇膏、粉底、粉底液(foundation)、贴剂、喷剂、面膜、凝胶、精华素、眼霜、眼部精华、清洁霜、清洁泡沫、清洁水、洗面奶、润肤露、身体霜、身体油和身体精油,但并不仅局限于此。
茶水的使用量占所述化妆品组合物总重量的0.01-100wt%。
另一方面,提供含有通过去除酶去活毛茶叶茶汁中的离子得到的茶水的食品组合物。所述食品组合物的形式没有特殊限制。所述食品组合物可以提供为固体或饮剂。所述茶水的使用量占所述食品组合物总重量的0.01-100wt%。
另一方面,提供含有通过去除酶去活毛茶叶茶汁中的离子得到的茶水的药物组合物。具体地,所述茶水可用作药物组合物的碱。
当将本发明公开的所述组合物应用于药品时,将传统的无机或有机载体加入所述组合物中,以便组合物能被制成用于口服或肠胃外给药的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剂型。可通过当前使用的方法很容易制备所述组合物。此外,可以合适的方式使用表面活性剂、媒介物、着色剂、香料、稳定剂、防腐剂、抗菌剂、保湿剂、乳化促进剂、悬浮剂、盐和/或用于控制渗透压的缓冲物,以及其它传统佐剂。
对于口服给药,可以使用片剂、丸剂、颗粒剂、软和硬胶囊、粉剂、细颗粒、粉体、液体、乳液、糖浆和丸剂等。除了有效成分,这些剂型还可包括稀释剂(例如乳糖、葡萄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纤维素或甘氨酸)、润滑剂(例如硅石、滑石粉、硬脂酸及其镁或钙盐、或聚乙二醇)、或粘合剂(如硅酸铝镁、淀粉糊、明胶、黄芪胶、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或聚乙烯吡咯烷酮)。如有需要,这些剂型还可含有其它药物添加剂,例如崩解剂(如淀粉、琼脂、褐藻酸及其钠盐)、吸附剂、着色剂、香料或甜味剂。可通过传统混合、造粒或包衣方法制备片剂。
同时,用于肠胃外给药的剂型包括皮肤应用配方,或注射配方、滴剂、洗剂、软膏、凝胶、霜、悬浮剂、乳液、栓剂、贴剂或喷雾剂配方,但并不仅局限于此。
本发明公开的所述药物组合物可通过口服、肠胃外、直肠、局部、透皮、静脉注射、肌肉注射、腹腔、皮下路线等途径给药。
此外,活性成分的剂量会随待处理对象的年龄、性别和体重,处理的特定疾病或病理状态,疾病或病理状态的严重性,给药途径和开药者的判断的不同而不同。根据以上提及的因素,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确定有效剂量。
所述茶水的用量占所述药物组合物总质量的0.01-100wt%。
实施例
下面描述实施例、比较实施例和测试实施例。下面的实施例、比较实施例和测试实施例仅用作说明目的,并非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1]
首先,使收获数小时后的2kg毛茶叶在100℃的条件下与蒸汽接触2-3分钟进行酶去活,接着引入到两个螺旋齿轮型榨汁机中,以分离固体中的茶汁。将所述茶汁通过80目的筛网,去除残留的固体。将所述茶汁引入到减压浓缩系统中,在40-80℃的条件下蒸馏,然后将产生的蒸汽冷凝,得到茶水。将产生的茶水在无菌洁净台上经0.2μm杀菌过滤器在杀菌条件下进行包装,以提供实施例1。
[实施例 2]
将从实施例1得到的茶水引入减压浓缩系统,在28℃、40 mmHg和10 rpm的条件下老化24小时。将老化后的茶水在无菌洁净台上经0.2μm灭菌过滤器在杀菌条件下进行包装,以提供实施例2。
[实施例 3]
首先,使收获数小时后的毛茶叶2kg在100℃的条件下与蒸汽接触蒸2-3分钟,以进行酶去活,接着将其引入到双螺旋齿轮型榨汁机,以分离固体中的茶汁。将所述茶汁通过80目的筛网去除残留的固体。将所述茶汁引入到减压浓缩系统中,在40-80℃的条件下蒸馏,然后将产生的蒸汽冷凝以得到茶水。向产生的茶水中加入茶水总质量5wt%的97%乙醇,接着混合3分钟。接着,在30-50℃的条件下使用减压蒸馏系统通过蒸馏分离乙醇。将去除甲醇后的茶水在无菌洁净台上经0.2μm杀菌过滤器在杀菌条件下进行包装,以提供实施例3。
[比较实施例 1]
首先,取收获数小时后的毛茶叶20g,浸泡在含有液氮的胶砂中立即冷冻,然后磨碎,以使细胞完全粉碎。接着,将处理过的茶叶通过200目的筛网,通过使用螺旋齿轮型榨汁机提取,以提供比较实施例1。
[比较实施例 2-3]
将与实施例1中使用的毛茶叶收获时间相似的茶叶通过汽蒸-研磨和干燥(joyu)-研磨(yunyum)-热空气下研磨(jeungyu)-修剪和干燥(jungyu)-干燥方法进行预处理。然后,将20g所述预处理的茶叶浸泡在70℃的纯净水中2分钟,并通过200目的筛网过滤,以提供比较实施例2。通过加热-过滤-切割-茎选择(stem selection)-混合方法进一步处理所述预处理的茶叶,然后将20g进一步处理的茶叶浸泡在70℃的纯净水中2分钟,并通过200目的筛网过滤,以提供比较实施例3。
[测试实施例1] 产量的评价
首先,将2 Kg的毛茶叶不经过汽蒸,而直接使用榨汁机进行汁提取,随后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上层清液作为产物。此外,所述茶汁,根据实施例1从经过汽蒸的茶叶提取得到的汁,使其进行离心分离,以得到上层清液作为产物。在茶叶的基础上,评估这两种上层清液产物和根据比较实施例1通过提取汁得到的产物的产率。结果列于下表1中。根据以下数学公式1计算每种产率。
[数学公式 1]
产率 = (通过提取汁得到的液体 / 毛茶叶) X 100
[表 1]
Figure 20108006269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所述汽蒸的茶叶具有最高的产率,而通过液氮冷冻和粉碎得到的茶叶具有最低的产率。据认为,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经汽蒸软化植物细胞后得到的提取汁能够分离大量的水。
[测试实施例2] 成分的评价
对实施例1和2和比较实施例2和3进行固相微提取(SPME)的气相色谱分析。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实施例1和2的气相色谱分析分别展示在图2和3中。具体地,实施例1的结果也展示在下表2中。
 [表 2]
 
在茶的主要成分中,那些具有低感觉阈值,从而使人类立即分辨它们的成分包括以下三种:己醇、Z-3 -己烯醇和芳樟醇。具体地,已知芳樟醇直接接触皮肤会引起过敏。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含有较低含量的芳樟醇。
下表3展示了实施例1和2的气相色谱分析的结果,主要关于具有低感觉阈值的所述三种成分。
[表 3]
 
Figure 20108006269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与实施例相比,实施例2的所述三种成分中的每一种的浓度都明显降低。具体地,引起皮肤过敏的芳樟醇的浓度降低了约56%。因此,可以看出与未老化的茶水相比,老化的茶水展示了较低程度的皮肤过敏。在实施例3的情况下,通过用乙醇处理具有低分量子的己醇略有下降,但是其它两种成分由于缺乏老化时间,并没有明显减少。
 同时,对比较实施例2和3进行定性分析后得到的气相色谱分别展示于图4和图5中。此外,比较实施例2和3与实施例1比较的定性分析之后得到的气相色谱展示于图6中。与图6的峰对应的成分展示于下表4中。参考图4和图5,图6中未出现的一些峰出现了。据认为,这些峰源自哌嗪类芳香成分,其具有好口味,从毛茶叶的独特成分中修改而来。这些成分可引起皮肤刺激,从而不适合用于化妆品组合物和药物组合物。
 [表 4]
 
[测试实施例3] 基本分析
对实施例1进行基本分析,以确定pH、折射率、比重、重金属含量、细菌或真菌的数量,等等。结果展示于表5中。
[表 5]
 
Figure 20108006269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5
如上面所示,实施例1至3满足适用于化妆品组合物的标准。
[测试实施例4] 皮肤刺激性的安全测试
对使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后的、平均年龄为41.3岁(21-49岁)的40名成年男性和女性受试者(39名女性和1名男性)进行测试。这里,应排除患有牛皮癣、痤疮、湿疹或其它皮肤疾病的受试者,怀孕或哺乳期女性,或服用抗组胺剂及类似物的受试者。
覆盖贴剂上面的敷料含有浓度为100%的测试物质,将其以20 μL/室(IQ室)的剂量附着到每个受试者的背部24小时,观察所述测试部分48小时。评价皮肤刺激的表达程度作为分数,其中分数小于1当作I级(没有皮肤刺激),分数小于3当做II(轻微皮肤刺激),分数小于5当做III级(中等皮肤刺激),分数为5或高于5当做IV级(严重的皮肤刺激)。每个级别基于由CTFA GUIDELINE (1981) 和 Frosch & Kligman (1979)限定的测试标准的修改,所述标准展示于表6中。测试结果展示于下表7中。
[表 6]
关于炎症程度的贴剂测试标准
 
Figure 20108006269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6
[表7]
 
Figure 201080062698X100002DEST_PATH_IMAGE007
由表7可以看出,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显示了较小的皮肤刺激。换句话说,与未老化的茶水相比,老化的茶水引起较小的皮肤刺激。从这样的结果中可以得到的事实是:老化茶水中含有较低含量的皮肤刺激成分,如己醇、z-3-己烯醇和芳樟醇。 

Claims (10)

1.用于制备茶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毛茶叶进行酶去活并从中提取汁,以获得茶汁;和
去除所述茶汁中的离子,以获得茶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得到所述茶汁时,通过汽蒸、加热或加压对所述毛茶叶进行酶去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得到所述茶汁时,通过汽化和液化方法,或渗透过滤方法从所述茶汁中去除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得到所述茶水后,老化所述茶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5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2μg/mL或更低,以及z-3-己烯醇的浓度为0.2μg/mL或更低。
6.茶水,所述茶水通过去除经过酶去活的毛茶叶的茶汁中的离子而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水,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至少满足以下条件之一:芳樟醇的浓度为5μg/mL或更低、己醇的浓度为0.2μg/mL或更低,z-3-己烯醇的浓度为0.2μg/mL或更低。
8.一种化妆品组合物,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6或7所限定的茶水。
9.一种食品组合物,所述食品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6或7所限定的茶水。
10.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6或7所限定的茶水。
CN201080062698.XA 2009-11-30 2010-11-30 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Active CN1027115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116703 2009-11-30
KR10-2009-0116703 2009-11-30
PCT/KR2010/008517 WO2011065799A2 (ko) 2009-11-30 2010-11-30 차수 제조 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수득된 차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527A true CN102711527A (zh) 2012-10-03
CN102711527B CN102711527B (zh) 2015-03-11

Family

ID=44067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2698.XA Active CN102711527B (zh) 2009-11-30 2010-11-30 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251635A1 (zh)
EP (1) EP2508085B1 (zh)
JP (1) JP5976544B2 (zh)
KR (1) KR101253433B1 (zh)
CN (1) CN102711527B (zh)
WO (1) WO2011065799A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876A (zh) * 2012-06-29 2015-03-04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含有茶水的用于防止皮肤老化的组合物
CN106456596A (zh) * 2014-02-28 2017-02-22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不含儿茶素的茶水及包含该茶水的组合物
CN106857909A (zh) * 2017-04-12 2017-06-20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冲泡时芽叶可快速下沉的黄山毛峰加工方法
CN109566802A (zh) * 2018-12-03 2019-04-05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善心血管的饮品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4928B2 (ja) * 2019-01-25 2022-04-15 ハラダ製茶株式会社 茶エキス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49A (zh) * 1993-01-20 1993-09-08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茶露的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39375A (en) * 1983-08-12 1987-01-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Enzymatic treatment of black tea leaf
US5198259A (en) * 1986-11-14 1993-03-30 Thomas J. Lipton, Inc. Concentrated tea extract
DK0547370T3 (da) * 1991-12-19 1996-12-09 Nestle Sa Fremstilling af antioxidanter
JP3256883B2 (ja) * 1992-10-06 2002-02-18 日研フード株式会社 低カフェインの茶葉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
JPH0881325A (ja) * 1994-09-09 1996-03-26 Kose Corp 化粧料
JP3579496B2 (ja) * 1995-05-10 2004-10-20 三井農林株式会社 渋味を低減した茶抽出物または茶飲料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8678A (ja) * 1997-07-07 1999-01-26 Yamanashi Yagen Kk お茶葉液汁の製造方法
KR100398023B1 (ko) * 2000-11-23 2003-09-19 주식회사 태평양 녹차엽수를 함유하는 피부 외용제 조성물
KR100384308B1 (ko) * 2001-02-12 2003-05-14 노일섭 즉석 분말 인삼녹차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395464B1 (ko) * 2001-02-12 2003-08-25 노일섭 카테킨류의 신규한 추출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테킨 함유음료
JP2003252720A (ja) * 2001-12-26 2003-09-10 Akira Konagaya 緑茶含有物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化粧品、食品、入浴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抽出方法
JP3803709B2 (ja) * 2004-03-31 2006-08-02 島根県 茶の製造方法
WO2006004759A2 (en) * 2004-06-29 2006-01-12 Mcclellan Stephanie N Topical compositions for anti-aging
JP2006061125A (ja) * 2004-08-30 2006-03-09 T Hasegawa Co Ltd 容器詰緑茶飲料
GB0425305D0 (en) * 2004-11-17 2004-12-15 Givaudan Sa Bactericidal formulations
JP4828135B2 (ja) * 2005-03-01 2011-11-30 小川香料株式会社 コレステロールの脂質ミセルへの取込抑制剤
JP4560596B2 (ja) * 2005-09-25 2010-10-13 英幸 小畑 茶および茶の製造方法
ES2373400T3 (es) * 2006-03-27 2012-02-03 Nestec S.A. Micelas de proteína láctea.
JP5704292B2 (ja) * 2006-05-09 2015-04-22 独立行政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茶葉抽出組成物
JP5111096B2 (ja) * 2007-12-27 2012-12-26 花王株式会社 茶抽出物の製造法
DE602008005639D1 (de) * 2007-11-05 2011-04-28 Unilever Nv Verfahren zur isolierung von verbindungen aus tee
KR100950780B1 (ko) * 2007-11-30 2010-04-02 한국식품연구원 차의 생엽으로부터 고품질의 추출물을 추출하는 방법
JP2009249318A (ja) * 2008-04-03 2009-10-29 Toyo Shinyaku Co Ltd 浸透促進素材並びにこれを含む皮膚外用剤
CN101366425B (zh) * 2008-09-16 2011-02-09 无锡太阳绿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富硒速溶绿茶粉的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849A (zh) * 1993-01-20 1993-09-08 南昌洪婺名茶开发公司 茶露的生产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 SCHREIER, W MICK: "Aroma of black tea: Preparation of a tea concentrate by reverse osmosis and its analytical characterization", 《ZEITSCHRIFT FUER LEBENSMITTEL-UNTERSUCHUNG UND FORSCHUNG》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94876A (zh) * 2012-06-29 2015-03-04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含有茶水的用于防止皮肤老化的组合物
CN106456596A (zh) * 2014-02-28 2017-02-22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不含儿茶素的茶水及包含该茶水的组合物
US10987397B2 (en) 2014-02-28 2021-04-27 Amorepacific Corporation Catechin-free tea water and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ame
CN106456596B (zh) * 2014-02-28 2021-06-11 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不含儿茶素的茶水及包含该茶水的组合物
CN106857909A (zh) * 2017-04-12 2017-06-20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冲泡时芽叶可快速下沉的黄山毛峰加工方法
CN106857909B (zh) * 2017-04-12 2019-12-27 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冲泡时芽叶可快速下沉的黄山毛峰加工方法
CN109566802A (zh) * 2018-12-03 2019-04-05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善心血管的饮品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线
CN109566802B (zh) * 2018-12-03 2022-05-17 陕西汇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改善心血管的饮品的生产工艺及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08085A4 (en) 2013-06-26
KR20110060857A (ko) 2011-06-08
US20120251635A1 (en) 2012-10-04
KR101253433B1 (ko) 2013-04-11
JP2013512237A (ja) 2013-04-11
EP2508085A2 (en) 2012-10-10
WO2011065799A2 (ko) 2011-06-03
US20150044307A1 (en) 2015-02-12
WO2011065799A3 (ko) 2011-11-03
US10111922B2 (en) 2018-10-30
JP5976544B2 (ja) 2016-08-23
CN102711527B (zh) 2015-03-11
EP2508085B1 (en) 2019-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8442B (zh) 一种复方中药提取物及其在美白保湿抗衰老护肤品中的应用
CN103356446A (zh) 一种含黑茶提取物的天然抗衰老护肤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11527B (zh) 茶水的制备方法以及通过该方法制得的茶水
CN108653013A (zh) 一种植物保湿水润晒后修复霜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81020A (zh) 一种玛咖美白护肤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4248522A (zh) 植物精华爽肤水
JP2008184440A (ja) 紫外線細胞障害改善用皮膚外用剤
CN107095820A (zh) 一种三白草美白乳液的制备方法
KR101921086B1 (ko) 수소수 및 카무카무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혈행촉진 및 피부톤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04346045A (ja) 海洋深層水を使用する酒造時に得られる酒粕抽出エキス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化粧料添加剤、入浴剤及び健康食品類
KR101744889B1 (ko) 항산화, 미백 및 주름개선 효과를 갖는 조성물
CN110279630A (zh) 一种甘蔗醋沐浴包及其制备方法
JP6241718B2 (ja) 頭皮・頭髪用化粧料
CN106999527A (zh) 用于预防掉发或刺激头发生长的包含伞形花序蒿提取物的组合物
CN110151662A (zh) 一种植物精华素面部护理液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03400B1 (ko) 제주 용암해수, 제주 보리누룩 및 천연식물을 이용한 발효물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장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585074B (zh) 玫瑰精油香膏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JP4247091B2 (ja) 皮膚老化防止剤
KR20180050798A (ko) 생강과 식물의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항상성 무독성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512148B1 (ko) 자연식물 추출성분으로 이루어진 기능성 입욕제 조성물 및그 제조방법
JP2004035425A (ja) むくみ改善剤
KR102441142B1 (ko) 인삼 추출물의 제조 방법, 인삼 추출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항노화 화장료 조성물
JP7316647B2 (ja) カテプシンv活性促進剤及びgata-3産生抑制剤
KR102533237B1 (ko) 한방복합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탈모방지 또는 두피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2621398B1 (ko) 콘민트, 유칼립투스, 레몬그라스 및 알로에베라잎 혼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포함하고, 피부 쿨링 및 진정 효능을 갖는 화장료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