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0375A -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 Google Patents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0375A
CN102700375A CN2012102081894A CN201210208189A CN102700375A CN 102700375 A CN102700375 A CN 102700375A CN 2012102081894 A CN2012102081894 A CN 2012102081894A CN 201210208189 A CN201210208189 A CN 201210208189A CN 102700375 A CN102700375 A CN 102700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ck absorber
rear shock
backboard
foundation
fa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081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0375B (zh
Inventor
隋军
吴霞
金爱君
李国林
李宏华
李功赋
吴成明
赵福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Hangzhou Branch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081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0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0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0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0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0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包括:后减震器加强板,其具有:平面形第一基座面板,第一基座面板形成有第一安装孔,从第一基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向第一基座面板所在平面之外延伸的第一侧板;后减震器座,其安装在后减震器加强板上,后减震器座具有:平面形第二基座面板,第二基座面板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准的第二安装孔,第二基座面板与第一基座面板相面对,并且通过点焊连接,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向第二基座面板所在平面之外延伸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面对,且第二侧板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侧板通过点焊连接。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能够有效避免因应力集中导致的后减震器座和后减震器加强板焊点开裂。

Description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通常包括后减震器加强板以及后减震器座,其中后减震器加强板焊接至汽车的后轮罩内板,后减震器座焊接在后减震器加强板上。现有的后减震座与后减震器加强板之间的接触面或者说安装面一般为平面,并且通过点焊相互连接。当汽车在路况较差的道路上行驶时,尽管后减震器会吸收路面传递过来的大部分载荷,但是后减震器座和后减震器加强板在复杂的变幅变频载荷下容易出现焊点开裂和隐裂的问题,给安全带来隐患。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减震器座与后减震器加强板接触面积小,在竖直方向上受力集中,不能有效地将地面传递过来的载荷合理分散到车身的其他部位所致。一般的解决办法是加厚减震器座和减震器加强板的厚度,以提高此处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该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可以有效解决应力集中导致后减震器座和后减震器座加强板焊点开裂和隐裂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包括:
后减震器加强板,其用于安装至汽车的后轮罩内板,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具有:
平面形第一基座面板,所述第一基座面板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和
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向第一基座面板所在平面之外延伸的第一侧板;
后减震器座,其安装在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上,所述后减震器座具有:
平面形第二基座面板,所述第二基座面板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基座面板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相面对,并且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准;和
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向第二基座面板所在平面之外延伸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二侧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点焊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减震器座的第二侧板的一部分与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的第一侧板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第一侧板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的后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后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一背板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二背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背板可以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第二背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背板之间可以留有间隙。
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可以分别包括由左平面背板、中平面背板和右平面背板顺序连接构成的U型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一对中平面背板之间可以通过点焊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一对左平面背板和一对右平面背板中的一对平面背板之间可以通过点焊相互连接,另一对平面背板之间可以留有间隙。
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留有间隙的一对平面背板可以分别与一外翻的侧翼连接,所述侧翼之间可以通过点焊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一前板,所述第二侧板还可以包括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一前板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二前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点焊连接至所述第一前板。
作为优选,对于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在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之间、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之间、和/或第一背板的所述左平面背板和所述右平面背板与所述中平面背板之间,可以分别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面板连接;对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在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之间、和/或第二背板的所述左平面背板和所述右平面背板与所述中平面背板之间,可以分别通过第二弧形过渡面板连接;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的第一弧形过渡面板与所述后减震器座的第二弧形过渡面板的相面对的部分之间可以留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后减震器座与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所留有的所述间隙至少为2mm。
所述后减震器座和/或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可以通过一体冲压成型而成。
本发明的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焊接方便。由于增大了后减震器座与后减震器加强板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减震器安装面处的强度。在本发明中,后减震器座与后减震器加强板在非水平面上通过点焊连接,可以很好地将后减震器在运动中产生的力分散出去,避免应力过于集中。本发明的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可以降低现有的后减震器加强板的厚度,从而降低整车质量。本发明的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可以有效解决由应力集中导致后减震器座和后减震器加强板焊点开裂和隐裂的问题,对车身结构强度和轻量化设计都有积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安装在汽车后轮罩内板上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沿图2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包括后减震器加强板1和后减震器座2。后减震器加强板1可以通过点焊连接在汽车的后轮罩内板3上,后减震器座2可以通过点焊连接在后减震器加强板2上。
参见图2,后减震器加强板1可以具有平面形第一基座面板101,在第一基座面板101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02。从第一基座面板101的后侧边缘向上可以延伸有第一背板。第一背板与第一基座面板101之间可以通过弧形过渡面板109连接。第一背板可以包括由左平面背板103、中平面背板104和右平面背板105顺序连接构成的U型结构。右平面背板105可以连接一外翻的侧翼106。左平面背板103和右平面背板105与中平面背板104之间、侧翼106与右平面背板105之间可以分别通过弧形过渡面板108连接。后减震器加强板1还可以包括从第一基座面板101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一前板107。第一前板107与第一基座面板101之间可以通过弧形过渡面板110连接。在本申请中,后减震器加强板1中的第一背板和/或第一前板均可称为第一侧板,后减震器加强板1中用于相邻面板之间的弧形过渡面板108、109、110可统称为第一弧形过渡面板。后减震器加强板1可以通过一体冲压成型而成。
后减震器座2的结构具体可参见图3。该后减震器座2具有平面形第二基座面板201,在第二基座面板201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202。从第二基座面板201的后侧边缘向上延伸有第二背板,第二背板与第二基座面板201之间可以通过弧形过渡面板209连接。第二背板也可以包括由左平面背板203、中平面背板204和右平面背板205顺序连接构成的U型结构。后减震器座2的右平面背板205也可以连接一外翻的侧翼206。左平面背板203和右平面背板205与中平面背板204之间、右平面背板205与侧翼206之间可以分别通过弧形过渡面板208连接。后减震器座2也还可以包括从第二基座面板201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前板207,第二前板207与第二基座面板201之间可以通过弧形过渡面板210连接。在本申请中,后减震器座2中的第二背板和/或第二前板均可称为第二侧板,后减震器座2中用于相邻面板之间的弧形过渡面板208、209、210可统称为第二弧形过渡面板。后减震器座2也可以通过一体冲压成型而成。
如图4所示(图中黑点示意为点焊标识),本发明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在安装使用时,将后减震器座2置于后减震器加强板1上,使得第二基座面板201、左平面背板203、中平面背板204、右平面背板205、侧翼206以及第二前板207,分别与后减震器加强板1的第一基座面板101、左平面背板103、中平面背板104、右平面背板105、侧翼106以及第一前板107相面对。并且第二安装孔201与第一安装孔101相对准。然后将第二基座面板201与第一基座面板101之间、中平面背板204与104之间、左平面背板203与103之间、侧翼206与106之间通过点焊相互连接。作为优选,前板207与107的部分面板之间也可以通过点焊相互连接。通过增加焊接面,使后减震器座2和后减震器加强板1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能够使应力更快速的传导至车身,避免应力集中,对汽车在崎岖路面行驶时所受后悬架径向应力的有效分散十分有利。
图5是图4所示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A-A方向的截面图。从图5可以看出,后减震器座2和后减震器加强板1的右平面背板205和105之间,以及弧形过渡面板208、209和108、109之间留有间隙。作为优选,后减震器座2和后减震器加强板1的相面对的非焊接面之间都可以留有空隙。该空隙最好设置在2mm以上。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在车身电泳时利于电泳液的流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后减震器加强板1与后减震器座2之间距离过近,相互摩擦而引起异常响动。
上述仅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还可以有多种变形,例如后减震器加强板1可以包括第一前板和/或第一背板;相应地,后减震器座2可以对应地包括第二前板和/或第二背板。又例如后减震器加强板1以及后减震器座2的前板和/或后板的形状可以根据汽车后轮罩内板的具体构造而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变形,均应当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包括:
后减震器加强板,其用于安装至汽车的后轮罩内板,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具有:
平面形第一基座面板,所述第一基座面板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和
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向第一基座面板所在平面之外延伸的第一侧板;
后减震器座,其安装在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上,所述后减震器座具有:
平面形第二基座面板,所述第二基座面板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基座面板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相面对,并且通过点焊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准;和
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至少一部分边缘向第二基座面板所在平面之外延伸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二侧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侧板通过点焊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的第二侧板的一部分与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的第一侧板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的后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一背板,所述第二侧板包括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后侧边缘向上延伸的第二背板,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一背板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二背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背板通过点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背板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背板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分别包括由左平面背板、中平面背板和右平面背板顺序连接构成的U型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一对中平面背板之间通过点焊相互连接,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一对左平面背板和一对右平面背板中的一对平面背板之间通过点焊相互连接,另一对平面背板之间留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的留有间隙的一对平面背板分别与一外翻的侧翼连接,所述侧翼之间通过点焊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还包括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一前板,所述第二侧板还包括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的前侧边缘向下延伸的第二前板,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一前板相面对,并且所述第二前板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点焊连接至所述第一前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在所述第一背板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之间、所述第一前板与所述第一基座面板之间、和/或第一背板的所述左平面背板和所述右平面背板与所述中平面背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一弧形过渡面板连接;
对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在所述第二背板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之间、所述第二前板与所述第二基座面板之间、和/或第二背板的所述左平面背板和所述右平面背板与所述中平面背板之间,分别通过第二弧形过渡面板连接;
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的第一弧形过渡面板与所述后减震器座的第二弧形过渡面板的相面对的部分之间留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与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所留有的所述间隙至少为2mm。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减震器座和/或所述后减震器加强板通过一体冲压成型而成。
CN201210208189.4A 2012-06-20 2012-06-20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Active CN102700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8189.4A CN102700375B (zh) 2012-06-20 2012-06-20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08189.4A CN102700375B (zh) 2012-06-20 2012-06-20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0375A true CN102700375A (zh) 2012-10-03
CN102700375B CN102700375B (zh) 2015-07-08

Family

ID=4689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08189.4A Active CN102700375B (zh) 2012-06-20 2012-06-20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037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615A (zh) * 2020-01-08 2020-05-15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座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2268B1 (fr) * 2000-07-12 2006-03-03 Mannesmann Sachs Ag Articulation du train de roulement sur une superstructure de vehicule
JP2010241289A (ja) * 2009-04-07 2010-10-28 Suzuki Motor Corp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ー取付け部構造
CN102166935A (zh) * 2011-03-19 2011-08-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的减震器安装座安装结构
CN201951202U (zh) * 2011-01-17 2011-08-31 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板簧连接的加强u型横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12268B1 (fr) * 2000-07-12 2006-03-03 Mannesmann Sachs Ag Articulation du train de roulement sur une superstructure de vehicule
JP2010241289A (ja) * 2009-04-07 2010-10-28 Suzuki Motor Corp ショックアブソーバー取付け部構造
CN201951202U (zh) * 2011-01-17 2011-08-31 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汽车的板簧连接的加强u型横梁
CN102166935A (zh) * 2011-03-19 2011-08-3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轿车的减震器安装座安装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52615A (zh) * 2020-01-08 2020-05-15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座
CN111152615B (zh) * 2020-01-08 2022-01-04 上海龙创汽车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0375B (zh) 2015-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98721U (zh) 后悬置支架、发动机悬置系统及汽车
KR101856240B1 (ko) 쇽업쇼버 하우징 및 그의 체결구조
CN102700375B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组件
CN204110177U (zh) 一种汽车后悬架减振器轮罩上固定点侧向动态加强结构
CN207106147U (zh) 前悬置的安装结构
CN202624375U (zh) 汽车机舱纵梁的副车架安装支架总成处强度加强结构
CN102658835B (zh) 一种中重型汽车转向机固定支架
CN101648510B (zh) 一种发动机左安装支架
CN102372035A (zh) 汽车侧围总成与后裙板总成及后地板总成的连接结构
CN105235748B (zh) 车架、底盘及工程机械
CN214396392U (zh) 一种焊接可调式发动机安装座、轻型矿车车架及轻型矿车
CN204821114U (zh) 发动机前悬置
CN202071885U (zh) 汽车纵梁结构
CN204055351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安装结构
CN101695902A (zh) 汽车发动机右安装支架
CN202624376U (zh) 重型车车架横梁
CN202782545U (zh) 一种组合式摆臂支架总成结构
CN206749502U (zh) 一种汽车电池固定组件
CN103387009A (zh) 全地形车纵梁
CN201092242Y (zh) 汽车减振器安装托架
CN217170817U (zh) 车辆翼子板与车身的安装结构及其车辆
CN202499182U (zh) 车架尾梁
CN206086614U (zh) 横梁的安装支架和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02267492B (zh) 一种汽车纵梁结构
CN209381718U (zh) 一种汽车前减震器座加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9

Address after: 317000 east gate of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228 No. 206 Farmer's Second House in Linjiang Industrial Park, Xiaosh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Co-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Branch, Zhejiang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o-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