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2832A - 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2832A
CN102692832A CN2011103017509A CN201110301750A CN102692832A CN 102692832 A CN102692832 A CN 102692832A CN 2011103017509 A CN2011103017509 A CN 2011103017509A CN 201110301750 A CN201110301750 A CN 201110301750A CN 102692832 A CN102692832 A CN 1026928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image
parts
softening temperature
vicat soft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0175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2832B (zh
Inventor
小林纮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Xero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Xerox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Xerox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928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8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2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28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2Quinacridon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21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5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hemical properties, e.g. acidity, molecular weight, sensitivity to reactan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7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viscosity, solubility, melting temperature, softening temperatur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1Azo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Colouring agent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06Organic dyes
    • G03G9/0918Phthalocyanine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97Plasticisers; Charge controlling agents
    • G03G9/09708Inorgan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2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 G03G2215/021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 G03G2215/025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using contact charging means having lateral dimensions related to other apparatus means, e.g. photodrum, developing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02Developer
    • G03G2215/0604Developer solid typ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约30℃~约60℃,并且在这些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5℃。本发明涉及能够抑制具有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开裂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

Description

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打印机和复印机为代表的图像形成装置得以广泛普及,并且与构成图像形成装置的多种要素有关的技术也得以广泛分布。在那些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使用电子照相系统的多种图像形成装置中,通过使用充电装置来对感光体(图像保持体)电学式充电,并在该充电的感光体上形成电势不同于环境电势的静电潜像来形成待打印的图案。由此形成的静电潜像用色调剂显影,随后最终转印到诸如记录纸等记录介质上。
例如,专利文件1(日本特开2004-151196号)提出了一种色调剂粘合剂用树脂组合物,其包括:(A1)大于或等于60质量份~小于100质量份的乙烯基芳族烃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和(B)大于0质量份且小于或等于40质量份的苯乙烯树脂;或包括:(A2)60质量份~100质量份的在两端均具有乙烯基芳族烃嵌段并具有作为中间嵌段的乙烯基芳族烃-共轭二烯共聚物嵌段的嵌段共聚物,和(B)0质量份~40质量份的苯乙烯树脂,其中成分(A1)或(A2)是如下嵌段共聚物:其乙烯基芳族烃和共轭二烯的比率为95/5~60/40,重均分子量为30,000~200,000,且维卡软化点为50℃~80℃。
专利文件2(日本特开2004-279740号)提出了一种色调剂粘合剂用树脂组合物,其包括:(A)55质量份~100质量份的乙烯基芳族烃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B1)5质量份~40质量份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5000的苯乙烯树脂,和(B2)大于0质量份~小于或等于45质量份的下述苯乙烯树脂,该苯乙烯树脂包含任一种或多种由乙烯基芳族烃和(甲基)丙烯酸酯组成的(B-I)苯乙烯树脂和重均分子量为3,000,000~7,000,000的(B-II)苯乙烯树脂,其中成分(A)乙烯基芳族烃与共轭二烯的嵌段共聚物为乙烯基芳族烃和共轭二烯的比率为95/5~60/40、重均分子量为30,000~200,000且维卡软化点为50℃~80℃的嵌段化合物。
另外,专利文件3(日本特开平11-202555号)提出了一种色调剂用树脂组合物,其含有熔点为60℃~180℃的乙烯型烯烃聚合物和乙烯基类共聚物,其中乙烯型烯烃聚合物的含量为整个组合物的15重量%以下,并且至少部分乙烯型烯烃聚合物被接枝到乙烯基类共聚物的高分子量寡聚物上,所述色调剂用树脂组合物含有乙烯类共聚物和皂化度为2~30且维卡软化点为30℃~90℃的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其中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的含量为整个组合物的15重量%以下,且至少部分乙烯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被接枝到乙烯基类共聚物的高分子量寡聚物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的优点在于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所述色调剂组抑制在具有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该色调剂组包含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其中,上述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约30℃~约60℃,并且在这些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该色调剂组还包括黑色色调剂,其中,所述黑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为约30℃~约6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约35℃~约55℃。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在上述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在上述色调剂中,至少一种上述色调剂的着色剂是具有偶氮基的颜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黄色色调剂的着色剂是具有偶氮基的颜料。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色调剂的外添剂含有具有不同体积平均粒径的两种金属氧化物颗粒。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该显影剂组包括,所述第一方面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中的各个色调剂,以及分别对应于这些色调剂的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如第八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其中,在上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的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组,所述处理盒组可拆卸式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处理盒组包括多个处理盒,所述处理盒为显影单元的处理盒,所述显影单元容纳如第八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并使用所述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保持体;使所述图像保持体电学式充电的充电单元;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单元;多个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容纳第八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并使用所述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将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和使转印到所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了如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定影单元是一对转动体,在所述转动体之间夹持所述待转印的介质并进行定影,所述转动体对被设置为以宽度为约3mm~约10mm的接触面积彼此接触,并且所述定影单元的定影时间可以为约10ms~约40ms。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了如第十一方面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中的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图像保持体充电;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使用第八方面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将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并使转印到所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了如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形成图像的方法,其中,使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是借助一对转动体来夹持所述待转印的介质并在约10ms~约40ms的定影时间内进行定影的过程,所述转动体对被设置为以宽度为约3mm~约10mm的接触面积彼此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六方面,提供了如第十四方面所述的形成图像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中的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与全部彩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且全部彩色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的情况相比,该色调剂组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与全部彩色色调剂均不含有具有偶氮基的颜料作为着色剂的情况相比,该色调剂组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与黄色色调剂不含有具有偶氮基的颜料作为着色剂的情况相比,该色调剂组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与全部彩色色调剂不含至少两种具有不同体积平均粒径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外添剂的情况相比,该色调剂组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第九方面和第十方面,可以提供一种静电图像显影剂组和处理盒,与使用了其中全部彩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且全部彩色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的情况相比,所述静电图像显影剂组和处理盒均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和第十三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使用了其中全部彩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且全部彩色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的情况相比,该图像形成装置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甚至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易于出现开裂的定影条件下,仍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和第十六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形成图像的方法,与使用了其中全部彩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且全部彩色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并未落入上述范围内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的情况相比,所述形成图像的方法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形成图像的方法甚至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易于出现开裂的定影条件下,仍能够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附图说明
现将基于以下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构造图;和
图2A和2B是用于说明根据待再现颜色来构成定影图像的色调剂的层积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下文称为“色调剂组”)由至少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组成。必要时,色调剂组可具有黑色色调剂以及其他中间色的色调剂。
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为30℃~60℃(或约30℃~约60℃),并且在这些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1℃~5℃(或约1℃~约5℃)。
另外,在使用黑色色调剂和其他中间颜色的色调剂时,理想的是,该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为30℃~60℃(或约30℃~约60℃)。
此处,常规已知的是,出于减少定影不良(例如,定影图像的熔融不规则性和起皱(抗折曲性))的目的而控制作为色调剂(色调剂颗粒)主成分的粘合剂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软化温度或熔体粘度。通常,玻璃转化温度或软化温度较低,并且定影温度在处于特定温度的熔体粘度减小时降低。但是,因为定影图像渗透进入纸张,或者高温下易于出现粘污,因此理想的是,将玻璃转化温度、软化温度或熔体粘度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然而,已知即使通过上述控制减少了定影不良(例如,定影图像的熔融不规则和起皱(抗折曲性)),在连续打印彩色定影图像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仍会出现图像剥落或开裂。
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此种开裂的机制设想如下。
通常,通过由定影装置提供的定影热,由于色调剂颗粒之间的粘附来将在待转印的介质(下文可描述为纸张)上形成未定影图像的色调剂通过粘附于纸张而得到定影。
这时,构成色调剂的粘合剂树脂的体积在加热下膨胀,但是通常,随着纸张在定影后排出图像形成装置,粘合剂树脂将与空气接触并得到冷却而收缩。
但是,在连续打印的情况下,因为一页新定影的纸张将堆叠在另一张已定影的纸张上,则上述接触空气并冷却的时间得到限制。结果,定影后形成在纸张上的定影图像的热量得以积聚,并使上述体积保持膨胀。这种现象尤其在通过高速地大量形成图像而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使得定影图像的体积膨胀变得显著。
因此,据认为,在其中构成色调剂的粘合剂树脂已经膨胀的定影图像中,定影图像的热量将缓慢冷却,但是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收缩模式不同。
例如,在形成青色(C)、品红色(M)和黄色(Y)颜色时,上述颜色用CMY的各个颜色的色调剂来进行再现,而且根据再现的颜色,定影图像可具有多个色调剂层,该色调剂层可以是从由CMY的每一颜色的色调剂形成的单层(一层)所组成的色调剂层,乃至由全部三种CMY颜色的色调剂层积在一起形成的三个层所组成的色调剂层。
具体地,如图2所示,例如在形成黑色(K)、绿色(G)和黄色(Y)颜色的定影图像时(见图2B:图2B为定影图像的顶视图),K(黑)颜色的定影图像由诸如青色色调剂层(图2中由C表示)、品红色色调剂层(图2中由M表示)和黄色色调剂层(图2中由Y表示)的三层层积体组成,而且G(绿)颜色的定影图像由诸如青色色调剂层和品红色色调剂层的两层层积体组成。K(黑)颜色的定影图像由黄色色调剂层的单层组成(见图2A:图2A是未定影图像的截面图)。
出于此原因,定影图像因待再现的颜色而在色调剂层的堆叠上不同。因此,据认为,色调剂的粘合剂树脂根据定影图像的颜色而具有不同的收缩速率,而且不同的收缩速率将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见图2A中椭圆包围的区域)引起应力差。
也就是,由于层积了色调剂层,由多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比由单一色调剂层花费更长的时间来冷却。因此,据认为应力可能在具有不同厚度的色调剂层的晶界区域处集中,而且这将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见图2A中椭圆包围的区域)之间引起应力差,同时造成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
另外,据认为,当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间的应力差变得过大时,这种过大的应力差会造成图像剥落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相反,由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具有上述组成,因此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得到了抑制。另外,与开裂一同出现的图像剥落也得到了抑制。
此处,维卡软化温度也称作维卡渗透温度(Vikat Formbestandigkeit),并且是显示作为定影后所得定影图像的色调剂的热特性的指标。该温度为显示在弱于由常规流动测试仪测得的熔体粘度的热或力作用下的形变性能的指标。
也就是,据认为,在维卡软化温度受到控制时,作为定影后所得定影图像的色调剂的热形变性能也受到了控制。
为此,据认为,在将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的软化温度调节到30℃~60℃时,然后将这些色调剂中的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调节为1℃~5℃的值,则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即具有不同厚度的色调剂层的定影图像之间)在加热下形变程度之间的差异(即加热下粘合剂树脂的膨胀程度和冷却下粘合剂树脂的收缩程度)将减小,由此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晶界区域处出现的应力集中将得到缓解。结果,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得到了抑制。
即使在色调剂组特别用于如下图像形成装置(例如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一对转动体以及定影装置,所述转动体使得纸张(待转移的介质)夹持在转动体之间并进行定影,且所述转动体被设置为以宽度为3mm~10mm(或约3mm~约10mm)的接触面积彼此接触,而所述定影装置的定影时间被调节为10ms~40ms (或约10ms~约40ms))时,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也能抑制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其中,据认为该图像形成装置易于出现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图像剥落或开裂,并且其中在定影过程中不易对定影图像施加热或压力,而且定影后获得的纸张可以在短时间内堆叠,以至于定影图像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冷却时间)较短。
在采用作为热特性的常规指标的基于流动测试仪的熔体粘度时,可能不会测得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热形变的微小差异。另外,由于玻璃转化温度或软化温度几乎不反映色调剂中组成成分的流动性的微小变化,因此玻璃转化温度或软化温度并不充当显示定影图像的热特性的指标。
因此,虽然各个色调剂在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软化温度或熔体粘度方面显示出彼此接近的值,但是在常规的色调剂组的情形中,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没有减少。
对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虽然不同颜色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均为30℃~60℃(或约30℃~约60℃),但是维卡软化温度优选为35℃~55℃(或约35℃~约55℃),更优选为40℃~50℃(或约40℃~约50℃)。
如果该维卡软化温度过高,则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粘合剂树脂的膨胀体积差将变大,结果,体积收缩差将增大。随后,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将易于出现开裂,并易于出现图像剥落。
如果该维卡软化温度过低,则只有构成定影图像的色调剂层的上层能够容易地熔融,由此部分定影图像可能会剥落。
另外,在全部彩色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下文称作维卡软化温度差)为1℃~5℃(或约1℃~约5℃),但理想的是1℃~3℃(或约1℃~约3℃)。
如果该维卡软化温度差过大,则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粘合剂树脂的体积收缩差较大,并且易于引起开裂或图像剥落的出现。
如果该维卡软化温度差过小,则需要调节颜料的量。因为存在许多颜色显影能力因颜料种类而有所不同的情况,并且难以控制颜料浓度,例如,在通过使用具有较弱颜色显影能力的着色剂再现中间色的情形中,在具有较弱颜色显影能力的着色剂的影响下,中间色的再现性将劣化。
另外,在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可以是任何色调剂;但是,例如,理想的是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是黄色色调剂,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是另一颜色的色调剂(例如,青色色调剂和品红色色调剂的任一种)。
这是因为,与其它颜色相比,黄色色调剂(黄色色调剂颗粒)中含有的黄色着色剂通常具有较弱的颜色显影能力,理想的是,在通过大量加入着色剂并赋予着色剂以填充剂(填充材料)的功能来增大黄色色调剂的颜色显影能力的同时增大维卡软化温度。
为了调节各个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例如可以采用:(1)选择粘合剂树脂类型的方法,(2)调节着色剂类型和用量的方法,(3)调节防粘剂的类型和用量的方法,(4)调节外添剂的类型和用量的方法,和(5)调节调色剂的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更具体的方法包括:(1)通过使用具有较高极性的树脂来增大分子量的方法,(2)使用更多的具有偶氮基的颜料的方法,(3)使用大量具有高熔融温度的防粘剂的方法,(4)使用更多的具有较大和较不规则的形状的外添剂的方法,和(5)使色调剂颗粒具有芯-壳结构的方法。实际上,通过将这些方法结合,可以以高准确性来调节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
维卡软化温度是根据JIS K7206测得的值。
具体而言,使用目标色调剂生产规定样品,并将生产的样品置于加热浴中。当具有一定截面积(根据JIS K7206为1mm2)的端面受压降至样品中心时,升高加热浴的温度。将端面透入样品一定深度处时的温度定义为维卡软化温度(参见JIS K7206)。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中的各色调剂的构成。
另外,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由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黄色色调剂,以及必要时的其他颜色的色调剂(如黑色色调剂)组成。但是,因为理想的是调色剂具有除着色剂外主要成分相同的构成,因此下文将各种色调剂共同称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并将说明该色调剂的构成。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构造为含有色调剂颗粒和外添剂。
现描述色调剂颗粒。
色调剂颗粒包括例如,粘合剂树脂、着色剂以及必要时的诸如防粘剂等其他添加剂。
对粘合剂树脂没有特定限制,但是粘合剂树脂的实例包括:诸如苯乙烯、对氯苯乙烯和α-甲基苯乙烯等苯乙烯类;诸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月桂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具有乙烯基的酯类;诸如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等乙烯基腈类;诸如乙烯基甲基醚和乙烯基异丁基醚等乙烯基醚类;诸如乙烯基甲基酮、乙烯基乙基酮和乙烯基异丙基酮等乙烯基酮类;诸如由诸如乙烯、丙烯、丁二烯等单体形成的聚烯烃等均聚物;和可通过混合两种以上的这些单体而获得的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另外的实例包括,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纤维素树脂、聚醚树脂、非乙烯基缩合树脂;这些和上述乙烯基树脂的混合物;和通过在这些单体的共存下聚合乙烯基类单体得到的接枝聚合物。
通过例如单独或以适当组合的方式使用苯乙烯类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已知方法来获得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树脂。术语“(甲基)丙烯酸”是包括“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的表达。
通过从多价羧酸和多羟基醇中选择合适的单体组合,并通过使用诸如酯交换法或缩聚法等常规已知的方法来合成树脂,来获得聚酯树脂。
当苯乙烯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和这些树脂的共聚物树脂用作粘合剂树脂时,优选使用重均分子量Mw为20,000~100,000、数均分子量Mn为2,000~30,000的树脂。另一方面,当聚酯树脂用作粘合剂树脂时,优选使用重均分子量Mw为5,000~40,000、数均分子量Mn为2,000~10,000的树脂。
现描述着色剂。
根据预定着色剂的颜色,着色剂可选自已知的着色剂。
青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铜酞菁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葸醌化合物和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具体实例包括,青色颜料,如C.I.颜料蓝1、C.I.颜料蓝2、C.I.颜料蓝3、C.I.颜料蓝4、C.I.颜料蓝5、C.I.颜料蓝6、C.I.颜料蓝7、C.I.颜料蓝10、C.I.颜料蓝11、C.I.颜料蓝12、C.I.颜料蓝13、C.I.颜料蓝14、C.I.颜料蓝15、C.I.颜料蓝15:1、C.I.颜料蓝15:2、C.I.颜料蓝15:3、C.I.颜料蓝15:4、C.I.颜料蓝15:6、C.I.颜料蓝16、C.I.颜料蓝17、C.I.颜料蓝23、C.I.颜料蓝60、C.I.颜料蓝65、C.I.颜料蓝73、C.I.颜料蓝83、C.I.颜料蓝180;C.I.Vat青1、C.I.Vat青3、C.I.Vat青20;普鲁士蓝、钴蓝、碱性蓝色淀、酞菁蓝、无金属的酞菁蓝、酞菁蓝的部分氯化产物、坚牢天蓝和阴丹士林蓝BC;以及诸如C.I.溶剂青79和162等青色染料。
品红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缩合偶氮化合物、二酮基吡咯并吡咯化合物、葸醌、喹吖啶酮化合物、碱性染料色淀化合物、萘酚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硫靛化合物和二萘嵌苯化合物。具体实例包括,品红色颜料、如C.I.颜料红1、C.I.颜料红2、C.I.颜料红3、C.I.颜料红4、C.I.颜料红5、C.I.颜料红6、C.I.颜料红7、C.I.颜料红8、C.I.颜料红9、C.I.颜料红10、C.I.颜料红11、C.I.颜料红12、C.I.颜料红13、C.I.颜料红14、C.I.颜料红15、C.I.颜料红16、C.I.颜料红17、C.I.颜料红18、C.I.颜料红19、C.I.颜料红21、C.I.颜料红22、C.I.颜料红23、C.I.颜料红30、C.I.颜料红31、C.I.颜料红32、C.I.颜料红37、C.I.颜料红38、C.I.颜料红39、C.I.颜料红40、C.I.颜料红41、C.I.颜料红48、C.I.颜料红49、C.I.颜料红50、C.I.颜料红51、C.I.颜料红52、C.I.颜料红53、C.I.颜料红54、C.I.颜料红55、C.I.颜料红57、C.I.颜料红58、C.I.颜料红60、C.I.颜料红63、C.I.颜料红64、C.I.颜料红68、C.I.颜料红81、C.I.颜料红83、C.I.颜料红87、C.I.颜料红88、C.I.颜料红89、C.I.颜料红90、C.I.颜料红112、C.I.颜料红114、C.I.颜料红122、C.I.颜料红123、C.I.颜料红163、C.I.颜料红184、C.I.颜料红202、C.I.颜料红206、C.I.颜料红207、C.I.颜料红209、颜料紫19;品红色染料,如C.I.溶剂红1、C.I.溶剂红3、C.I.溶剂红8、C.I.溶剂红23、C.I.溶剂红24、C.I.溶剂红25、C.I.溶剂红27、C.I.溶剂红30、C.I.溶剂红49、C.I.溶剂红81、C.I.溶剂红82、C.I.溶剂红83、C.I.溶剂红84、C.I.溶剂红100、C.I.溶剂红109、C.I.溶剂红121;C.I.分散红9;C.I.碱性红1、C.I.碱性红2、C.I.碱性红9、C.I.碱性红12、C.I.碱性红13、C.I.碱性红14、C.I.碱性红15、C.I.碱性红17、C.I.碱性红18、C.I.碱性红22、C.I.碱性红23、C.I.碱性红24、C.I.碱性红27、C.I.碱性红29、C.I.碱性红32、C.I.碱性红34、C.I.碱性红35、C.I.碱性红36、C.I.碱性红37、C.I.碱性红38、C.I.碱性红39和C.I.碱性红40;红铁氧化物、镉红、铅丹、硫化汞、镉、永固红4R、立索尔红、吡唑啉酮红、华琼红、钙盐、色淀红D、亮洋红6B、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茜素色淀和亮洋红3B。
黄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缩合偶氮化合物、异吲哚酮化合物、葸醌化合物、偶氮金属络合物、次甲基化合物和烯丙基酰胺化合物。具体实例包括,黄色颜料,如C.I.颜料黄2、C.I.颜料黄3、C.I.颜料黄15、C.I.颜料黄16、C.I.颜料黄17、C.I.颜料黄97、C.I.颜料黄180、C.I.颜料黄185和C.I.颜料黄139。
黑色着色剂的实例包括,炭黑(乙炔黑、炉黑、热裂炭黑、槽法炭黑和科琴炭黑)、氧化铜、二氧化锰、苯胺黑、钛黑、活性炭、非磁性铁氧体和磁石。
在这些颜料中,具有偶氮基的颜料(例如,缩合偶氮化合物和偶氮金属络合物)适用作着色剂。
由于具有偶氮基的颜料相比于其他着色剂具有较弱的颜色显影能力,因此该颜料在就色调剂颗粒而言的含量上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并从可容易调节多种颜色的色调剂的维卡温度和多种颜色的色调剂之间的维卡温度差的角度来看是有利的。另外,具有偶氮基的颜料相比于其他着色剂具有多样的结构,并且如果存在相似的部分,即使所述相似的部分是在与作为比颜料相对简单的一系列单体组成成分的树脂结构的一部分中,则通过加入颜料也可以缓解容易使热量保留的状态。因此,据认为该颜料实现了降低粘合剂树脂的热反应性(即,例如抑制粘合剂树脂由于热而引起的膨胀)的功能。结果,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容易得到抑制。
特别是,由于黄色着色剂相比于其他颜色具有较弱的颜色显影能力,为了诱发必要的颜色显影能力,存在需要在色调剂颗粒中大量包含黄色着色剂的倾向。因此,在使用具有偶氮基的颜料作为黄色着色剂时,其有利于增大黄色色调剂的颜色显影能力,同时调节黄色色调剂的维卡温度。结果,容易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
具有偶氮基的颜料例如,在以盐酸为代表的无机酸的存在下通过偶氮化反应合成的颜料,而且具体实例包括,坚牢黄、双偶氮黄、吡唑啉酮红、螯合物红、亮洋红和对位棕。
关于着色剂,必要时可使用表面处理过的着色剂,并可以与分散剂组合使用。另外,还可组合使用多种类型的着色剂。
理想的是,着色剂的含量基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为1质量份~30质量份。
现描述防粘剂。
防粘剂的实例包括,烃类蜡;诸如巴西棕榈蜡、米蜡、小烛树蜡等天然蜡;诸如褐煤蜡等合成或矿物/石油类蜡;和诸如脂肪酸酯和褐煤酸酯等酯类蜡;然而实例并不旨在受限于这些。
从贮存稳定性角度而言理想的是,防粘剂的熔融温度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另外,从抗粘污性角度而言理想的是,熔融温度为11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下。
理想的是,防粘剂的含量为1质量%~15质量%,更优选为2质量%~12质量%,甚至更优选为3质量%~10质量%。
现描述其他添加剂。
其他外添剂的实例包括,磁性物质、电荷控制剂和无机粉末。
现描述色调剂颗粒的特性。
色调剂颗粒可具有单层结构,或者可具有由芯部和涂覆该芯部的涂层组成的结构(所谓的芯/壳结构)。
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为2μm~15μm,优选为3μm~10μm。
作为测量色调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的方法,可将测量样品以0.5mg~50mg的量加入到2ml的作为分散剂的表面活性剂(理想的是烷基苯磺酸钠)的5质量%水溶液中,并将该混合物加入至100ml~150ml的电解液中。使用超声分散机对其中悬浮有测量样品的电解液进行约1分钟的分散处理,并使用具有孔径为100μm的孔的II型Coulter Multisizer(Beckman Coulter,Inc.制造)测量出粒径为2.0μm~60μm的颗粒的粒径分布。将要测量的颗粒数目设定为50,000。
相对于通过划分由此获得的粒径分布而得的粒径范围(通道),从粒径较小的一侧起生成体积累积分布,并将累积百分数为50%时的粒径定义为体积平均粒径D50v。
现描述外添剂。
外添剂的实例包括无机颗粒,具体实例包括SiO2、TiO2、Al2O3、CuO、ZnO、SnO2、CeO2、Fe2O3、MgO、BaO、CaO、K2O、Na2O、ZrO2、CaO·SiO2、K2O·(TiO2)n、Al2O3·2SiO2、CaCO3、MgCO3、BaSO4和MgSO4
特别地,有利的是使用至少两种体积平均粒径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偏钛酸)作为外添剂,具体地,例如有利的是使用至少两种下述金属氧化物颗粒,如体积平均粒径为5nm~40nm(优选为8nm~20nm)的小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钛酸)和体积平均粒径为60nm~300nm(优选为80nm~200nm)的大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单分散的球形二氧化硅)。
在使用至少两种体积平均粒径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作为外添剂时,小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体积平均粒径为5nm~20nm的小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易于在色调剂颗粒的表面不均匀的凹处局部化。但是,当使大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体积平均粒径为80nm~300nm的大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附着于色调剂颗粒的表面不均匀的凹处时,小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能够容易更均匀地附着在色调剂颗粒的表面,而不发生局部化。
结果,作为外添剂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可能处于均匀地附着在色调剂颗粒表面各处的状态。
另外,有利的是在用小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体积平均粒径为5nm~20nm的小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处理前,首先使用大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体积平均粒径为80nm~300nm的大尺寸金属氧化物颗粒)进行色调剂颗粒的外添剂处理。
此处,如上所述,据认为由于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中色调剂层的堆叠不同,因此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是由热膨胀的色调剂的粘合剂树脂的不同收缩速率引起的。也就是,据认为由于不同颜色的构成定影图像的色调剂层的厚度不同,因此热量也不同。
另一方面,如果作为外添剂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处于均匀地附着在色调剂颗粒表面各处的状态,则外添剂也可以更均匀地存在于由相关色调剂得到的定影图像的内部。
另外,这些处于均匀地分散在定影图像内部的状态的金属氧化物颗粒具有比树脂更低的导热率,因此该金属氧化物颗粒起到导热材料的作用,并将热量转移到在这些具有不同热量的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中具有更低热量的定影图像中。
具体地,例如,热量被从具有大量热量的由三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转移到由两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中,或者被从由三个或两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转移到由单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中。也就是,最难冷却的由三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的冷却变得容易,同时最易冷却的由单个色调剂层组成的定影图像的冷却变得更为困难。结果,据认为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的色调剂的膨胀粘合剂树脂的收缩速率的差异得以减小,并且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图像的边界区域)出现的应力集中得以缓解。结果,容易抑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
从这点来看,特别有利的是使用至少两种体积平均粒径不同的金属氧化物颗粒(例如,二氧化硅(SiO2)和二氧化钛(TiO2))作为外添剂。
外添剂(金属氧化物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是通过使用激光衍射型粒径分布分析仪(LA-700:Horiba,Ltd.制造)测得的值。
具体地,关于测量方法,调节处于分散液形式的样品,使得固体含量达到约2g,并向样品加入离子交换水以将体积调节至约40ml。将该分散液引入到样品池中至适当的浓度,并使样品静置约2分钟。当样品池内部的浓度基本稳定时,进行测量。从体积平均粒径较小的一侧累积由此获得的各通道的体积平均粒径,并将累积50%处的值定义为体积平均粒径。
外添剂的表面可以预先进行疏水化处理。例如通过将无机颗粒浸入疏水剂中来进行疏水化处理。对疏水剂没有特别限制,但其实例包括硅烷类偶联剂、有机硅油、钛酸盐类偶联剂和铝类偶联剂。这些疏水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将两种以上类型组合使用。
疏水剂的量通常例如基于100质量份的无机颗粒为约1质量份~10质量份。
外添剂的外添量基于100质量份的色调剂颗粒可以是0.5质量份~2.5质量份。
现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色调剂的方法。
首先,可以采用任何干式制造法(例如捏合粉碎法)和湿式制造法(例如,凝集融合法、悬浮聚合法、溶液悬浮造粒法、溶液悬浮法或溶液乳化凝集融合法)来制造色调剂颗粒。对这些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采用公知的制造方法。
在通过凝集融合法制造色调剂颗粒时,例如提供含有粘合剂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并必要时提供含有着色剂颗粒的分散液和含有防粘剂颗粒的分散液,并混合这些分散液。这样,各自的颗粒发生凝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凝集颗粒的分散液。随后,例如将这些凝集颗粒加热至等于或高于粘合剂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的温度,进而使凝集颗粒熔化并进行融合。由此获得色调剂颗粒。
另外,在通过凝集融合法制造具有芯/壳结构的色调剂颗粒时,例如提供含有粘合剂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并必要时提供含有着色剂颗粒的分散液和含有防粘剂颗粒的分散液,并混合这些分散液。这样,各自的颗粒发生凝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凝集颗粒的分散液。随后,将含有粘合剂树脂颗粒的分散液和其中分散有凝集颗粒的分散液混合,并使各自的颗粒附着于凝集颗粒的表面。随后,例如将这些凝集颗粒加热至等于或高于粘合剂树脂的玻璃转化温度的温度,进而使其表面上附着有各自的颗粒的凝集颗粒熔化并进行融合。由此获得色调剂颗粒。
例如,通过向由此获得的色调剂颗粒添加外添剂,并混合色调剂颗粒和外添剂来制备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可以使用例如V型搅拌机、亨舍尔混合机或Redige混合机来进行混合。另外,必要时,可通过使用振动粉碎机、气流粉碎机等来除去色调剂的粗大颗粒。
(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包括多种颜色的显影剂,其各自含有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中的各色调剂。
所述多种颜色的显影剂可以是仅含有一种色调剂的单组份显影剂,或者是在混合物中含有色调剂和载体的双组份显影剂。
对载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使用已知的载体。载体的实例包括树脂涂覆型载体、磁性分散型载体和树脂分散型载体。
理想的是,双组份显影剂中的色调剂和载体的混合比(质量比)使得色调剂:载体的比率为约1∶100~30∶100,更理想为约3∶100~20∶100。
(图像形成装置、处理盒组等)
接下来,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保持体;使图像保持体充电的充电单元;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容纳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并使用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将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和使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
使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方法包括:对图像保持体充电;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使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将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并使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定影。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该单元使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向在待转印的介质上形成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也就是,作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例如,图像保持体;使图像保持体表面充电的充电单元;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单元;使用显影剂(色调剂)来使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色调剂图像的显影单元;将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转印单元;以及必要时的诸如清洁图像保持体上的转印残余成分的清洁单元等其他单元;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使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色调剂图像(多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当然,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形成单元可具有共用图像保持体或转印单元的构造。
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定影单元可包括一对转动体,使得转印介质夹持在其间并进行定影,该转动体被设置为彼此接触,使得接触区域的宽度(隙宽)为3mm~10mm,且定影时间设定为10ms~40ms。此处,定影时间是指待转印的介质(纸张)通过一对辊的接触区域所花费的时间。更具体地,当接触区域的宽度例如为6mm时,纸张的通过速率为180mm/秒,通过时间为6÷180=0.0333秒,即定影时间为33.3毫秒(ms)。
具体地,定影单元可包括例如,作为转动体对的加热元件和加压元件,并且这些元件可以是带元件或辊元件。
也就是,定影单元可以是辊-辊体系、辊-带体系或带-辊体系中的任何体系(前者:加热元件的形状,后者:加压元件的形状)。
包括该定影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归类为所谓的高速机的装置,并且如上所述,是下述图像形成装置:凭借该装置,色调剂图像在定影中不容易受热或受压,并且在定影后纸张(待转印的介质)可以在短时间内堆叠,使得定影图像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冷却时间)较短。但是,在使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时,在不同颜色的定影图像之间出现的图像剥落或开裂的出现得到了更令人满意地抑制。
此处,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包括容纳有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的显影单元的部分可以具有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的盒结构(处理盒组),或者容纳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色调剂组中的各个色调剂作为提供给显影单元的补充色调剂的部分可以具有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的盒结构(处理盒组)。
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例如是顺序重复将保留在图像形成体上的多种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介质上的图像形成装置,或者可以是其中多个配备有各个颜色的显影单元的图像保持体串联地设置在中间转印介质上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1是示出了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例的示意性构造图。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的图像形成装置涉及其中安装有多个感光体(即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作为图像保持体的串联式构造。
另外,将描述包括形成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各色调剂图像的三个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本发明不旨在限制于此,而且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是包括形成黑色的色调剂图像或其它中间颜色的色调剂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的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使得形成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各色调剂图像的三个图像形成单元50Y、50M和50C以一定间距平行(以串联模式)排列。各图像形成单元以图像形成单元50Y、50M和50C的顺序沿中间转印带33的转动方向的下游侧排列。
此处,由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0Y、50M和50C除各个单元中容纳的显影剂中的色调剂颜色外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本文将以形成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50Y作为代表来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图像形成单元50Y的那些相同的部分将指定表示品红色(M)和青色(C)的附图标记,而非表示黄色(Y)的附图标记,且将不重复图像形成单元50M和50C的描述。
黄色图像形成单元50Y包括感光体11Y作为图像保持体,而且该感光体11Y制作为沿附图中箭头A的方向由驱动单元(未示出)以预定的处理速度进行旋转驱动。作为感光体11Y,例如可使用在红外区内有灵敏度的有机感光体。
在感光体11Y的上部区域设置有充电辊(充电单元)18Y,而且通过电源(未示出)对充电辊18Y施加预定电压,并且使感光体11Y的表面充电具有预定电势。
在感光体11Y周围,沿感光体11Y的转动方向比充电辊18Y更下游侧上设置有使感光体11Y表面曝光并形成静电图像的曝光装置(静电图像形成单元)19Y。另外,从有效利用空间的角度而言,本文中使用能够小型化的LED阵列作为曝光装置19Y;但是,曝光装置不限于此,有利的是还可使用其他利用激光束等的静电图像形成单元。
在感光体11Y的周围,沿感光体11Y的转动方向比曝光装置19Y更下游侧上设置有显影装置(显影单元)20Y,该显影装置20Y包括保持黄色显影剂的显影剂保持体。显影装置20Y具有使用黄色色调剂使感光体11Y表面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并在感光体11Y表面上形成色调剂图像的构造。
在感光体11Y的下部,进行感光体11Y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的一次转印的中间转印带(一次转印单元)33被设置为穿过三个感光体11Y、11M和11C的下部。该中间转印带33被一次转印辊17Y而压在感光体11Y的表面上。另外,使中间转印带33被诸如驱动辊12、支持辊13和偏压辊14等三个辊拉紧,并使其沿箭头B的方向以等于感光体11Y的处理速度的移动速率作圆周移动。黄色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的表面上,并且进一步将品红色和青色的各个色调剂图像按顺序一次转印至其上,并进行层积。
另外,在感光体11Y的周围,沿感光体11Y的转动方向(箭头A的方向)比一次转印辊17Y更下游侧上设置用于清洁感光体11Y表面上的任何残余色调剂和再转印色调剂的清洁装置15Y。清洁装置15Y中的清洁刮板被安装为以反方向与感光体11Y的表面受压接触。
在对中间转印带33施加张力时,二次转印辊(二次转印单元)34与支持偏压辊14受压接触,而使中间转印带33置于其间。经一次转印并层积在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于偏压辊14和二次转印辊34之间的压力接触区域被静电转印到从纸盒(未示出)供给的记录纸张(待转印的介质)P的表面上。
为了使色调剂图像成为永久图像,在二次转印辊34的下游设置用于使多重转印至记录纸张P上的色调剂图像在热和压力下定影在记录纸张P的表面上的定影器(定影单元)35。
定影器35的实例包括,在各个表面使用以氟树脂成分或有机硅类树脂为代表的低表面能材料的具有带形状的定影带和圆筒形的定影辊。
接下来,将描述形成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各图像的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0Y、50M和50C的操作。由于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0Y、50M和50C的操作在各单元中是相同的,因此将描述作为代表性情况的黄色图像形成单元50Y的操作。
在黄色显影单元50Y中,感光体11Y沿箭头A以预定的处理速度转动。通过充电辊18Y使感光体11Y充负电至预定电势。然后通过曝光装置19Y对感光体11Y的表面进行曝光,并由此根据图像信息形成静电图像。随后,使已通过显影装置20Y充有负电的色调剂进行反向显影,并在感光体11Y的表面处将形成在感光体11Y表面上的静电图像转变成可视图像,以形成色调剂图像。随后,通过一次转印辊17Y将感光体11Y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一次转印后,处理感光体11Y,以刮掉感光体11Y表面上诸如残余色调剂等转印残留成分,并通过清洁装置15Y的清洁刮刀进行清洁,并将感光体11Y供给至下一图像形成步骤。
对各个图像形成单元50Y、50M和50C进行上述操作,并将感光体11Y、11M和11C各表面上已可见的色调剂图像依次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在彩色模式中,不同颜色的各个色调剂图像以黄色、品红色和青色的顺序进行多重转印,另外在双色和三色模式中,只有那些所需颜色的色调剂图像以这种顺序进行单转印或多重转印。
然后,通过二次转印辊34,将已单转印或多重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的色调剂图像二次转印到已从纸张收纳容器(未示出)输送过来的记录纸张P表面上,并且随后通过在定影器35中加热和加压使色调剂图像定影。二次转印后,对中间转印带33使用由清洁刮刀组成的带清洁器16来清洁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3表面上的任何色调剂。
将黄色图像形成单元50Y构造为下述处理盒,其中整合有包括保持黄色静电图像显影剂的显影剂保持体、感光体11Y、充电辊18Y和清洁装置15Y的显影装置20Y,并且该处理盒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上拆卸下来。另外,如同图像形成单元50Y的情形,图像形成单元50C和50M也被构造为处理盒。
色调剂处理盒40Y、40M和40C是保持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并能够从图像形成装置上拆卸下来的处理盒。各色调剂处理盒经由图中未示出的色调剂供给管连接到相应的各颜色显影装置。当各调色剂处理盒中接收的色调剂量减少时,可替换该色调剂盒。
实施例
以下,将基于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非意在限于以下实施例。除非另外特别指出,单位“份”是指“质量份”。
[聚酯树脂的合成]
-聚酯树脂(1)的合成-
在经加热和干燥的双颈烧瓶中,放入80摩尔份作为原材料的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0摩尔份乙二醇、10摩尔份环己二醇、80摩尔份对苯二甲酸、10摩尔份间苯二甲酸和10摩尔份正十二烯基丁二酸,并加入作为催化剂的二丁基氧化锡。将氮气引入到该容器中以保持惰性环境,并升高温度。随后,在150℃~230℃的温度进行共缩聚反应约12小时。随后,在210℃~250℃的温度缓慢减压,由此合成聚酯树脂(1)。
由此获得的聚酯树脂(1)的重均分子量(Mw)为17,200。聚酯树脂(1)的酸值为12.4mg KOH/g。
另外,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量聚酯树脂(1)的玻璃转化温度,并通过根据JIS标准(见JIS K-7121)的分析来获得该值。
结果,没有观察到清晰的峰,而是观察到热吸收的步进式变化。从热吸收的步进式变化的中点取得的玻璃转化温度(Tg)为59℃。
[聚酯树脂分散液的制备]
-聚酯树脂分散液(A1)的制备-
·聚酯树脂(1)    100质量份
·乙酸乙酯       70质量份
·异丙醇         15质量份
将上述乙酸乙酯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引入5升的可分离烧瓶中,并缓慢地将树脂引入该混合溶剂中。用三一电机搅拌该混合物以溶解树脂,由此获得油相。
使用滴管将10质量%的氨水溶液缓慢逐滴加入正受到搅拌的油相中,使得氨水溶液总量为3.5质量份。另外,以10ml/分钟的速率将230质量份离子交换水缓慢逐滴加入该混合物中,以诱发反相乳化。在减压下于蒸发器中除去溶剂,并由此获得含有“聚酯树脂(1)”的“聚酯树脂分散液(A1)”。分散在该分散液中的树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182nm。使用离子交换水将分散液的树脂颗粒浓度调节到20质量%。
-聚酯树脂(2)的合成和聚酯树脂分散液(A2)的制备-
用与聚酯树脂(1)的合成中相同的方式合成聚酯树脂(2),不同的是将用于聚酯树脂(1)的成分变成70摩尔份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0摩尔份乙二醇、75摩尔份对苯二甲酸和15摩尔份正十二烯基丁二酸。重均分子量(Mw)为16,100,玻璃转化温度(Tg)为54℃。
用与聚酯树脂分散液(A1)的制备中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树脂分散液(A2)。
-聚酯树脂(3)的合成和聚酯树脂分散液(A3)的制备-
用与聚酯树脂(1)的合成中相同的方式合成聚酯树脂(3),不同的是对苯二甲酸的量变成78摩尔份,并加入了2份偏苯三酸酐。重均分子量(Mw)为17,500,玻璃转化温度(Tg)为59℃。
用与聚酯树脂分散液(A1)的制备中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树脂分散液(A3)。
-聚酯树脂(4)的合成和聚酯树脂分散液(A4)的制备-
用与聚酯树脂(1)的合成中相同的方式合成聚酯树脂(4),不同的是用于聚酯树脂(1)的成分变成70摩尔份聚氧丙烯(2,2)-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0摩尔份乙二醇、60摩尔份对苯二甲酸和30摩尔份正十二烯基丁二酸。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玻璃转化温度(Tg)为51℃。
用与聚酯树脂分散液(A1)的制备中相同的方式制备聚酯树脂分散液(A4)。
[着色剂分散液的制备]
-着色剂分散液(B1)的制备-
·青色颜料        1000份
(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颜料蓝15:1(铜酞菁))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5份
(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
·离子交换水        9000份
混合并溶解这些成分,并使用高压冲击型分散机Ultimizer (Sugino Machine,Ltd.制造,HJP30006)分散该混合物约1小时。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着色剂(颜料)的着色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中着色剂(颜料)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16μm,固体浓度为20%。
-着色剂分散液(B2)~(B5)的制备-
用与着色剂分散液(B1)的制备中相同的方式获得各个着色剂分散液,不同的是如表1所示改变了着色剂(颜料)的类型。
表1
  着色剂分散液编号   着色剂(颜料)   颜色
  B1   B15:1(酞菁)   青色
  B2   Y17(偶氮)   黄色
  B3   Y110(异吲哚酮)   黄色
  B4   R122(喹吖啶酮)   品红色
  B5   R57:1(偶氮)   品红色
表1中着色剂(颜料)的细节如下。
·B15:1=青色颜料(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C.I.颜料蓝15:1(铜酞菁));
·Y17=黄色颜料(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SEIKA坚牢黄2400(B)(双偶氮黄:具有偶氮基的颜料),C.I.颜料黄17);
·Y110=黄色颜料(BASF Corp.制造,CROMOPHTAL黄2RLP(异吲哚酮),C.I.颜料黄110);
·R122=品红色颜料(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CHROMOFINE品红6887(喹吖啶酮),C.I.颜料红122);
·R57:1=品红色颜料(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SEIKA坚牢品红1476T-7(具有偶氮基的颜料)C.I.颜料红57:1)。
[防粘剂分散液的制备]
-防粘剂分散液(C1)的制备-
·固体石蜡(Nippon Seiro Co.,Ltd.制造,HNP-9,熔融温度:75℃):5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0.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这些成分并加热至95℃,并使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ies,Ltd.制造,ULTRA-TURRAX T50)分散该混合物。随后,使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GaulinCorp.)对分散体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防粘剂(固体浓度20%)的防粘剂分散液。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3μm。
-防粘剂分散液(C2)的制备-
·聚乙烯蜡(Baker Petrolite Corp.制造,POLYWAX 655,熔融温度:93℃):5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0.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这些成分并加热至95℃,并使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ies,Ltd.制造,ULTRA-TURRAX T50)分散该混合物。随后,使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GaulinCorp.)对分散体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防粘剂(固体浓度20%)的防粘剂分散液。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8μm。
-防粘剂分散液(C3)的制备-
·聚乙烯蜡(Clariant Corp.制造,PEl30,熔融温度:125℃):5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0.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这些成分并加热至95℃,并使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ies,Ltd.制造,ULTRA-TURRAX T50)分散该混合物。随后,使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GaulinCorp.)对分散体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防粘剂(固体浓度20%)的防粘剂分散液。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7μm。
-防粘剂分散液(C4)的制备-
·聚丙烯蜡(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P200,熔融温度:145℃):5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0.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这些成分并加热至95℃,并使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ies,Ltd.制造,ULTRA-TURRAX T50)分散该混合物。随后,使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GaulinCorp.)对分散体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防粘剂(固体浓度20%)的防粘剂分散液。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9μm。
-防粘剂分散液(C5)的制备-
·山嵛酸酯蜡(Riken Vitamin Co.,Ltd.制造,EW861,熔融温度:60℃):5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NEOGEN RK):0.5份;
·离子交换水:200份。
混合这些成分并加热至95℃,并使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ies,Ltd.制造,ULTRA-TURRAX T50)分散该混合物。随后,使用Manton Gaulin高压均质器(GaulinCorp.)对分散体进行分散处理,由此制备出其中分散有防粘剂(固体浓度20%)的防粘剂分散液。防粘剂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0.21μm。
表2
  防粘剂分散液编号   防粘剂(蜡)   熔融温度(℃)
  C1   HNP-9(固体石蜡)   75
  C2   POLYWAX655(聚乙烯蜡)   93
  C3   PE130(聚乙烯蜡)   125
  C4   P200(聚丙烯蜡)   145
  C5   EW861(山嵛酸酯蜡)   60
表2中防粘剂(蜡)的细节如下。
·HNP-9=固体石蜡(Nippon Seiro Co.,Ltd.制造);
·POLYWAX655=聚乙烯蜡(Baker Petrolite Corp.制造);
·PE130=聚乙烯蜡(Clariant Corp.制造);
·P200=聚丙烯蜡(Mitsui Chemicals,Inc.制造);
·EW861=山嵛酸酯蜡(Riken Vitamin Co.,Ltd.制造)。
[青色色调剂的制造]
-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
·聚酯树脂分散液(A1)                 320份
·着色剂分散液(B1)                    25份
·防粘剂分散液(C1)                    40份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eyca Power)    2.0份
将上述原材料引入2L圆筒形不锈钢容器中,并通过使用均质器(IKA Laboratories,Ltd.制造,Ultra-Turrax T50)分散原材料10分钟来混合原材料,将均质器的转动速度设定为4000rpm,同时施加剪切力。随后,向该混合物中缓慢逐滴加入1.75份聚氯化铝的10%硝酸水溶液作为凝集剂。通过分散该混合物来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并将均质器的转动速度设定为5000rpm,由此获得原材料分散液。
然后,将原材料分散液转移到配备有搅拌装置和温度计的聚合釜中,并在覆套式加热器上开始加热原材料分散液,从而在42℃加快凝集颗粒的生长。此时,通过使用0.3N的硝酸或1N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来将原材料分散液的pH调节到3.2~3.8。将原材料分散液静置约2小时,同时将pH保持在上述范围内,由此形成凝集颗粒。这些凝集颗粒的体积平均粒径为5.4μm。
随后,向原材料分散液中另外加入11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由此使聚酯树脂(1)的树脂颗粒附着于凝集颗粒的表面。另外,将原材料分散液加热到44℃,并在使用光学显微镜和Multisizer-II检验颗粒尺寸和形状的同时,调整凝集颗粒。随后,为了使凝集颗粒融合,向原材料分散液中逐滴加入NaOH水溶液以将pH调节到7.5,并随后将原材料分散液加热到95℃。然后,将原材料分散液静置3小时,从而使凝集颗粒融合。使用光学显微镜确认凝集颗粒已融合,随后以1.0℃/分钟的降温速率冷却原材料分散液。
在由此得到的原材料分散液中,形成了着色树脂颗粒。
接下来,过滤原材料分散液,并通过将着色树脂颗粒分散在30℃且20倍于着色树脂颗粒固体含量的离子交换水中,而用水清洗固液分离后得到的着色树脂颗粒。
重复水洗10次,然后使用循环型气流干燥器通过旋风收集来对着色树脂颗粒进行干燥和分级。由此获得青色色调剂颗粒。
通过加入二氧化硅并使用20L亨舍尔混合机在搅拌桨尖端的圆周速度为10m/s时混合该成分20分钟,来向100份由此得到的青色色调剂颗粒中外添1.5份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体积平均粒径140nm,经HMDS处理)。另外,通过加入二氧化钛颗粒并使用20L亨舍尔混合机在搅拌桨的圆周速度为55m/s时搅拌该混合物15分钟,来向青色色调剂颗粒中外添1.3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随后,通过使用孔径为45μm的网目筛除去粗大颗粒,并由此制得青色色调剂1。
-青色色调剂2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2,不同的是使用了4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6份防粘剂分散液(C5)。
-青色色调剂3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3,不同的是使用防粘剂分散液(C2)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青色色调剂4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4,不同的是使用防粘剂分散液(C5)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青色色调剂5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5,不同的是使用聚酯树脂分散液(A2)来替换聚酯树脂分散液(A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青色色调剂6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6,不同的是使用了36份防粘剂分散液(C2)和4份防粘剂分散液(C3)来代替防粘剂分散液(C1)。
-青色色调剂7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7,不同的是使用聚酯树脂分散液(A3)来替换聚酯树脂分散液(A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3)。
-青色色调剂8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8,不同的是使用聚酯树脂分散液(A4)来替换聚酯树脂分散液(A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青色色调剂9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9,不同的是使用30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15份防粘剂分散液(C5)来替换32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
-青色色调剂10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0,不同的是使用31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3)来替换32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
-青色色调剂11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1,不同的是使用防粘剂分散液(C3)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青色色调剂12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2,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青色色调剂13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8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3,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青色色调剂14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4,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青色色调剂15的制造-
使用班布里捏合机对83质量份聚酯树脂(1)、3质量份聚酯树脂(3)、5质量份作为着色剂的前述青色颜料(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颜料蓝15:1(铜酞菁))和9质量份作为防粘剂的固体石蜡(HNP-9)进行熔融捏合。冷却后,对混合物进行粗粉碎,并使用喷射式微粉碎机进行进一步粉碎。随后,使用气流分级机(Elbow-Jet,EJ-LABO)对粉碎颗粒进行分级,并由此制得体积平均粒径为7μm的青色色调剂颗粒。
通过加入二氧化硅并使用20L亨舍尔混合机在搅拌桨尖端的圆周速度为10m/s时混合该成分20分钟,来向100份由此得到的青色色调剂颗粒中外添1.5份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体积平均粒径140nm,HMDS处理过的)。随后,通过加入二氧化钛颗粒并在搅拌桨的圆周速度为55m/s时搅拌该混合物15分钟,来向青色色调剂颗粒中进一步外添1.3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随后,通过使用孔径为45μm的网目筛除去粗大颗粒,并由此制得青色色调剂15。
-青色色调剂16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5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6,不同的是使用聚酯树脂(4)来替换聚酯树脂(1)。
-青色色调剂17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5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青色色调剂17,不同的是青色色调剂15的制造中使用的HNP-9变为PE130(聚乙烯蜡(Clariant Corp.制造))。
[品红色色调剂的制造]
-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不同的是其成分变成了31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份着色剂分散液(B5)、5份着色剂分散液(B4)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
-品红色色调剂2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2,不同的是使用了4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6份防粘剂分散液(C5)。
-品红色色调剂3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3,不同的是用防粘剂分散液(C2)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品红色色调剂4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4,不同的是用防粘剂分散液(C5)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品红色色调剂5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5,不同的是用聚酯树脂分散液(A2)来替换聚酯树脂分散液(A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品红色色调剂6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6,不同的是使用38份防粘剂分散液(C2)和2份防粘剂分散液(C3)来替代防粘剂分散液(C1)。
-品红色色调剂7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7,不同的是用336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和4份防粘剂分散液(C5)来替换34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3)。
-品红色色调剂8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8,不同的是用聚酯树脂分散液(A4)来替换聚酯树脂分散液(A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品红色色调剂9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9,不同的是用30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防粘剂分散体(C1)和15份防粘剂分散液(C5)来替换32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
-品红色色调剂10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0,不同的是用31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防粘剂分散体(C1)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4)来替换32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
-品红色色调剂11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1,不同的是用防粘剂分散液(C3)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品红色色调剂12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2,不同的是使用了4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6份防粘剂分散液(C5)。
-品红色色调剂13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3,不同的是用聚酯树脂分散液(A4)来替换聚酯树脂分散液(A1),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30份,且未使用防粘剂分散液(B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也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品红色色调剂14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3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4,不同的是用防粘剂分散液(C3)来替换防粘剂分散液(C1)。
-品红色色调剂15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5,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品红色色调剂16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8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6,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品红色色调剂17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7,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品红色色调剂18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5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8,不同的是其成分变成82质量份聚酯树脂(1)、3份聚酯树脂(3)、5份作为着色剂的R57:1(Dainichiseika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SEIKA坚牢品红1476T-7)、1份R122(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CHROMOFINE品红6887)和9质量份固体石蜡(HNP-9)。
-品红色色调剂19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8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19,不同的是用聚酯树脂(4)来替换酯树脂(1)。
-品红色色调剂20的制造-
用与品红色色调剂18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品红色色调剂20,不同的是品红色色调剂18的制造中使用的固体石蜡变成了PE130(聚乙烯蜡(Clariant Corp.制造))。
[黄色色调剂的制造]
-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
·聚酯树脂分散液(A1)        255份
·聚酯树脂分散液(A2)         50份
·着色剂分散液(B2)           35份
·着色剂分散液(B3)            5份
·防粘剂分散液(C1)           10份
·防粘剂分散液(C2)           30份
用与青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不同的是,使用的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为上述量。
-黄色色调剂2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0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10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
-黄色色调剂3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6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4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2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0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4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3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7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10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5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5,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6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4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1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5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6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6,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4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6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5)。
-黄色色调剂7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7,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1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5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8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8,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30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黄色色调剂9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9,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黄色色调剂10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0,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6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4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
-黄色色调剂11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1,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9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1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12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2,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4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5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13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3,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4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14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4,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8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5份防粘剂分散液(C3)。
-黄色色调剂15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5,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5份防粘剂分散液(C3)。
-黄色色调剂16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6,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8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黄色色调剂17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7,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30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7.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5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黄色色调剂18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8,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3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7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19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19,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9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1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5)。
-黄色色调剂20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0,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9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1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35份防粘剂分散液(C2)和5份防粘剂分散液(C3)。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3)。
-黄色色调剂21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1,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6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4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22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2,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8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3)。
-黄色色调剂23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3,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8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3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10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24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4,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6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4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25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5,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3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6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5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26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6,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6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4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2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27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7,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7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3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2)。
-黄色色调剂28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8,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28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和40份防粘剂分散液(C2)。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3)。
-黄色色调剂29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29,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35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着色剂分散液(B3)、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3)。
-黄色色调剂30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0,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8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2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30份防粘剂分散液(C2)和10份防粘剂分散液(C3)。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3)。
-黄色色调剂31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1,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着色剂分散液(B3)、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2)。
-黄色色调剂32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2,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3)、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33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3,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6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24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3)、2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0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34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4,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5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5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着色剂分散液(B3)、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5份防粘剂分散液(C3)。
-黄色色调剂35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5,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8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2)、40份着色剂分散液(B3)、30份防粘剂分散液(C2)和10份防粘剂分散液(C3)。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3)。
-黄色色调剂36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6,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9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4)、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和55份防粘剂分散液(C5)。另外,额外加入的聚酯树脂分散液是聚酯树脂分散液(A4)。
-黄色色调剂37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7,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3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7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10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30份防粘剂分散液(C4)。
-黄色色调剂38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8,不同的是,将聚酯树脂分散液、着色剂分散液和防粘剂分散液的量变成下述量:225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1)、90份聚酯树脂分散液(A3)、40份着色剂分散液(B2)、5份防粘剂分散液(C1)和25份防粘剂分散液(C4)。
-黄色色调剂39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39,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黄色色调剂40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2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0,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黄色色调剂41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5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1,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黄色色调剂42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30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2,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黄色色调剂43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26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3,不同的是未加入单分散的球形溶胶二氧化硅,而是加入了2份二氧化钛颗粒(体积平均粒径20nm)。
-黄色色调剂44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15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4,不同的是其成分变成71质量份聚酯树脂(1)、10质量份聚酯树脂(2)、3质量份聚酯树脂(3)、作为着色剂的7份Y17(Dainichiseika Color & Chemicals Manufacturing Co.,Ltd.制造,SEIKA坚牢黄2400(B))和1份Y110(BASF Corp.制造,CROMOPHTAL黄2RLP),以及作为防粘剂的2质量份HNP-9和6份POLYWAX655。
-黄色色调剂45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44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5,不同的是其成分变成8质量份聚酯树脂(1)、63质量份的代替聚酯树脂(2)的聚酯树脂(4)、作为着色剂的7份Y17和1份Y110,以及作为防粘剂的1质量份HNP-9和10份EW861。
-黄色色调剂46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44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6,不同的是,粘合剂树脂的量变成71份聚酯树脂(1)和13份聚酯树脂(3),而且防粘剂的量变成1质量份HNP-9和7份PE130。
-黄色色调剂47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44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7,不同的是,粘合剂树脂的量变成12份聚酯树脂(1)、3份聚酯树脂(3)和69份聚酯树脂(4);着色剂的量变成8份Y17;而且防粘剂的量变成4质量份HNP-9和4份EW861。
-黄色色调剂48的制造-
用与黄色色调剂44的制造中相同的方式制造黄色色调剂48,不同的是,粘合剂树脂的量变成81份聚酯树脂(3)和3份聚酯树脂(2);着色剂的量变成8份Y17;而且防粘剂的量变成6质量份POLYWAX655和2份PE130。
[实施例1~57和比较例1~10]
通过根据表3和表4将青色色调剂1~17(可描述为C1~C17)、品红色色调剂1~20(可描述为M1~M20)和黄色色调剂1~48(可描述为Y1~Y48)组合来分别制备实施例和比较例的色调剂组。
表3和表4示出了在各个实施例中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色调剂组中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差(最大-最小: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
[评价]
-显影剂组的制造-
将8质量份在各实施例中获得的色调剂组的各个色调剂和92质量份的下示载体引入V-搅拌机中,并搅拌20分钟。随后,使用孔径为212μm的孔筛对该混合物进行分级,从而制备出各个显影剂,由此制备出各个实施例的显影剂组。
-载体的制备-
·铁氧体颗粒(平均粒径:35μm)    100质量份
·甲苯                            14质量份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全氟辛基乙酯共聚物(共聚比8∶2),Mw 76000,
                                 1.6质量份
使用砂磨机分散这些成分,并使用搅拌机对分散体搅拌10分钟以制备出涂层形成用液体。随后,将该涂层形成用液体和铁氧体颗粒(45μm)引入真空脱气捏合机中,并在60℃的温度搅拌30分钟。随后,在减压下蒸馏出甲苯,并形成涂层。由此获得载体。
-机器评价-
使用由富士施乐株式会社制造的Color 1000Press的改装打印机(将该机器改装为纸张通过速度和辊隙宽度是可变的;即使显影机中不存在多种显影剂,只要显影机中存在至少一种显影剂就能够打印;定影装置为辊-辊体系,其中将接触宽度设定为6mm;并将定影时间设定为24ms),并将由此获得的显影剂组中的各个显影剂填充在各个颜色的显影机中,同时将由此获得的色调剂组中的各个色调剂填充在各个颜色的盒中。(a)在温度为15℃且湿度为30%的环境中以3g/m2的色调剂加载量连续打印100张实心图像。(b)随后,将打印机在温度为30℃且湿度为85%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静置后,打印出100,000张日本成像协会(Imaging Society of Japan)的第5-1号测试图的图像。(c)完成后,将打印机在温度为15℃且湿度为30%的环境中静置24小时。重复进行步骤(a)~(c)的操作直至打印出500,000张。以100,000张为间隔进行评价,并且通过目视检查来评价图像区域中“果实部分”的边界区域。
评价标准如下。
A:确认到第500,000张时无开裂或图像剥落。
B:确认到第400,000张时无开裂或图像剥落,但是确认在第500,000张时出现开裂或图像剥落。
C:确认到第300,000张时无开裂或图像剥落,但是确认在第400,000张时出现开裂或图像剥落。
D:确认到第200,000张时无开裂或图像剥落,但是确认在第300,000张时出现开裂或图像剥落。
E:确认到第100,000张时无开裂或图像剥落,但是确认在第200,000张时出现开裂或图像剥落。
F:确认在第100,000张时出现开裂或图像剥落。
*1:“果实”图像的颜色再现性存在问题。
另外,将上述评价命名为“评价1”,并在下述条件下进一步进行诸如“评价2”~“评价13”等评价。评价标准与“评价1”的标准相同。
评价2:将接触宽度设定为3mm,定影时间设定为10ms。
评价3:将接触宽度设定为10mm,定影时间设定为40ms。
评价4:将接触宽度设定为3mm,定影时间设定为40ms。
评价5:将接触宽度设定为10mm,定影时间设定为10ms。
评价6:将接触宽度设定为2.8mm,定影时间设定为10ms。
评价7:将接触宽度设定为3mm,定影时间设定为9.8ms。
评价8:将接触宽度设定为10mm,定影时间设定为9.8ms。
评价9:将接触宽度设定为10.2mm,定影时间设定为10ms。
评价10:将接触宽度设定为10.2mm,定影时间设定为40ms。
评价11:将接触宽度设定为10mm,定影时间设定为40.2ms。
评价12:将接触宽度设定为3mm,定影时间设定为40.2ms。
评价13:将接触宽度设定为2.8mm,定影时间设定为40ms。
评价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0096386010000421
表4
Figure BDA0000096386010000431
表5
Figure BDA0000096386010000441
表6
Figure BDA0000096386010000451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与比较例相比,图像区域中果实部分的边界区域(不同颜色的定影区域之间)的开裂或图像剥落得到了抑制。另外,可以看出,在维卡软化温度过低,或不同颜色之间的维卡软化温度差较小时,将存在颜色再现性的问题,而不是开裂或图像剥落。
提供本发明的前述描述和示例性实施方式是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非试图穷尽本发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或将本发明限于所披露的精确形式。显然,许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明显的。选择并描述所述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最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用途,由此使得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适用于预计的特定用途的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和各种改进方案。本发明的范围由下述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限定。

Claims (16)

1.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所述色调剂组包含青色色调剂、品红色色调剂和黄色色调剂,
其中,所述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约30℃~约60℃,并且
在所述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所述色调剂组还包括黑色色调剂,其中,所述黑色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为约30℃~约6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分别为约35℃~约5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在所述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在所述色调剂中,至少一种所述色调剂的着色剂是具有偶氮基的颜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黄色色调剂的着色剂是具有偶氮基的颜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其中,所述色调剂的外添剂含有具有不同体积平均粒径的两种金属氧化物颗粒。
8.一种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所述显影剂组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中的各个色调剂以及分别对应于所述色调剂的载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其中,在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的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10.一种处理盒组,所述处理盒组可拆卸式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述处理盒组包括显影单元的多个处理盒,所述显影单元容纳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并使用所述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保持体;
使所述图像保持体电学式充电的充电单元;
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的静电图像形成单元;
多个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容纳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并使用所述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将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转印单元;和
使转印到所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的定影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定影单元是一对转动体,在所述转动体之间夹持所述待转印的介质并进行定影,所述转动体对被设置为以宽度为约3mm~约10mm的接触面积彼此接触,并且所述定影单元的定影时间为约10ms~约40ms。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在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中的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14.一种形成图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对图像保持体充电;
在充电的图像保持体上形成静电图像;
使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静电图像显影用显影剂组中的各个静电图像显影剂来使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静电图像显影为各个颜色的色调剂图像;
将所述图像保持体上形成的所述色调剂图像转印到待转印的介质上;并且
使转印到所述待转印的介质上的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形成图像的方法,其中,使所述色调剂图像定影是借助一对转动体来夹持所述待转印的介质并在约10ms~约40ms的定影时间内进行定影的过程,所述转动体对被设置为以宽度为约3mm~约10mm的接触面积彼此接触。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形成图像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静电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中的色调剂中,维卡软化温度最高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最低的色调剂的维卡软化温度之间的差异为约1℃~约3℃。
CN201110301750.9A 2011-03-23 2011-10-08 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26928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64676 2011-03-23
JP2011064676A JP5724502B2 (ja) 2011-03-23 2011-03-23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2832A true CN102692832A (zh) 2012-09-26
CN102692832B CN102692832B (zh) 2016-01-06

Family

ID=46858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01750.9A Active CN102692832B (zh) 2011-03-23 2011-10-08 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20120244465A1 (zh)
JP (1) JP5724502B2 (zh)
CN (1) CN1026928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9010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组和色调剂盒组
CN109426105A (zh) * 2017-08-21 2019-03-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5890B1 (fr) 2013-12-27 2016-02-05 Oreal Dispositif pour le maquillage par transfert des matieres keratiniques
FR3015870B1 (fr) 2013-12-27 2016-02-05 Oreal Dispositif pour le maquillage par transfert des matieres keratiniques.
FR3016054B1 (fr) * 2013-12-27 2017-05-19 Oreal Imprimante laser cosmetique
FR3015872B1 (fr) 2013-12-27 2017-03-24 Oreal Dispositif de maquillage comportant une pluralite d'encres cosmetiques
FR3015889B1 (fr) 2013-12-27 2016-02-05 Oreal Dispositif pour le maquillage par transfert des matieres keratiniques
FR3015888B1 (fr) 2013-12-27 2017-03-31 Oreal Dispositif de maquillage par transfert des matieres keratiniques
FR3015887B1 (fr) 2013-12-27 2017-03-24 Oreal Dispositif et procede pour le maquillage par transfert des matieres keratiniques
FR3015927A1 (fr) 2013-12-27 2015-07-03 Oreal Procede de maquillage par transfert et dispositif associe.
JP6828345B2 (ja) * 2016-09-26 2021-02-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セット、静電荷像現像剤セット、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セット、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136A (zh) * 2006-07-28 2008-01-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墨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1226347A (zh) * 2007-01-12 2008-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备调色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调色剂
US20090286176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toner
CN101788771A (zh) * 2009-01-22 2010-07-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绿色调色剂及其使用
US20110053072A1 (en) * 2009-08-26 2011-03-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set, developer s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51647A (en) * 1979-05-16 1980-11-26 Denki Kagaku Kogyo Kk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development
JPH11202555A (ja) * 1997-04-15 1999-07-30 Sekisui Chem Co Ltd トナー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トナー
JP2002372820A (ja) * 2001-06-14 2002-12-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65516C (zh) * 2002-05-20 2008-01-30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US6929893B2 (en) * 2002-09-19 2005-08-16 Fuji Xerox Co., Ltd. Electrostatic image dry toner composition,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latent ima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3973537B2 (ja) 2002-10-29 2007-09-12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バインダー用樹脂組成物
US7266319B2 (en) * 2003-01-30 2007-09-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Heat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eating method incorporating same
JP3986452B2 (ja) * 2003-03-17 2007-10-03 電気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バインダー用樹脂組成物
JP4239835B2 (ja) * 2004-01-28 2009-03-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静電荷像現像用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352116A (ja) * 2004-06-10 2005-12-22 Fuji Xerox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用現像剤、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98651A (ja) * 2004-09-29 2006-04-13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28617A1 (en) 2005-03-15 2009-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xing apparatus, heating roller, and image forming device
US20100167197A1 (en) * 2005-09-21 2010-07-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Ton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U2006309691B2 (en) * 2005-11-02 2010-03-0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s, toner kits, and image formation equipment
JP4677909B2 (ja) * 2006-01-19 2011-04-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及び電子写真用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JP4668887B2 (ja) * 2006-11-22 2011-04-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9258688A (ja) * 2008-03-26 2009-11-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フルカラートナーキ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US20100151377A1 (en) 2008-12-17 2010-06-17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Ton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oner
JP2010181773A (ja) * 2009-02-09 2010-08-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855808B2 (ja) 2009-02-26 2016-02-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潜像現像用トナー
JP2011022187A (ja) * 2009-07-13 2011-02-03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フルカラートナーキット、画像形成方法
US20110207037A1 (en) * 2010-02-23 2011-08-2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forming full color image and full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540779B2 (ja) * 2010-03-08 2014-07-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4136A (zh) * 2006-07-28 2008-01-3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静电潜像显影剂、墨盒以及成像装置
CN101226347A (zh) * 2007-01-12 2008-07-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制备调色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备的调色剂
US20090286176A1 (en) * 2008-05-16 2009-11-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color toner
CN101788771A (zh) * 2009-01-22 2010-07-2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图像显影用绿色调色剂及其使用
US20110053072A1 (en) * 2009-08-26 2011-03-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Toner set, developer se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39010A (zh) * 2016-03-29 2017-10-1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静电荷图像显影剂组和色调剂盒组
CN107239010B (zh) * 2016-03-29 2022-03-29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和色调剂盒组
CN109426105A (zh) * 2017-08-21 2019-03-05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
CN109426105B (zh) * 2017-08-21 2022-05-03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调色剂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209768A1 (en) 2016-07-21
US9829819B2 (en) 2017-11-28
JP2012203032A (ja) 2012-10-22
US9785076B2 (en) 2017-10-10
JP5724502B2 (ja) 2015-05-27
CN102692832B (zh) 2016-01-06
US20120244465A1 (en) 2012-09-27
US20150023690A1 (en) 2015-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2832A (zh) 色调剂组、显影剂组、处理盒组、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JP5420018B2 (ja) シアントナー、マゼンタトナー、イエロートナー、ブラックトナー、及び、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CN102768481B (zh) 电子照相用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装置
US8722293B2 (en)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ing toner, electrostatic charge image developer, toner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KR100512284B1 (ko) 정전하 현상용 토너, 그 제조방법, 화상형성방법,화상형성장치 및 토너 카트리지
CN104932215A (zh) 静电荷图像显影用调色剂、静电荷图像显影剂、调色剂盒、以及处理盒
CN102998921A (zh) 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图像形成装置和方法
CN102193348A (zh) 色调剂、显影剂、色调剂盒、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KR100285182B1 (ko) 토너 및 화상 형성 방법
CN101995780B (zh) 静电图像显影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静电图像显影剂
US20110229815A1 (en) Light fixable toner and two-component developer
JPH11344829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1807017B (zh) 用于使静电潜像显影的调色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80552B (zh) 调色剂,调色剂收纳单元,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JP2004271638A (ja) 画像形成方法、補給用トナー、及び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US20150079513A1 (en) Toner for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ment, two-component developer for replenishing, image-formation method using same, and image-formation device
JPH06282099A (ja) 電子写真用現像剤
US20180246440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295341A1 (en) Use of fluorescing toners for imaging
US9052624B2 (en) Use of fluorescing toners for imaging
JP4945614B2 (ja) 光定着トナー、および該光定着トナーを含む1成分現像剤、2成分現像剤
JP3969967B2 (ja) 重合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910114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939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4511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 Xerox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