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570A - 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570A
CN102667570A CN2010800576228A CN201080057622A CN102667570A CN 102667570 A CN102667570 A CN 102667570A CN 2010800576228 A CN2010800576228 A CN 2010800576228A CN 201080057622 A CN201080057622 A CN 201080057622A CN 102667570 A CN102667570 A CN 102667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mentioned
endoscope objective
objective lens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76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570B (zh
Inventor
片平裕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67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07Optical details
    • G02B23/2423Optical details of the distal end
    • G02B23/243Objectives for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6Optic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86Optical arrangements with imaging fil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63Optical arrangements
    • A61B1/00188Optical arrangements with focusing or zooming fea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s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小型且高像素的摄像元件中适用、并且结构简单的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该内窥镜用物镜(1)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FG)、孔径光阑(S)、以及后透镜组(BG)构成,前透镜组(FG)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L2),并且该前透镜(FG)具有滤光器(FL),后透镜组(BG)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L3)、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L5)构成或由双凸透镜(L4)与负凹凸透镜(L5)构成的接合透镜(E45),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n3)为第3透镜(L3)的折射率,v3为第3透镜(L3)的阿贝数。n3>-v3/12+5.5。

Description

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小型且高像素的摄像元件中适用、并且结构简单的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关于使用于医疗等的内窥镜,为了提高操作性、减轻患者的负担,期望内窥镜插入部细径化、内窥镜插入部的顶端硬质部缩短化。因而,将所安装的物镜构成为外径较小且整个长度较短是不可缺少的。作为这种内窥镜用物镜,已知有小型且结构简单的内窥镜用物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另一方面,在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内窥镜的情况下,需要向物镜中插入激光截止滤光器或颜色校正滤光器等滤光器。已知有具有这种滤光器的内窥镜(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3至专利文献5)。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避开向滤光器的入射角较大的孔径光阑的正后方,在像面附近配置有滤光器。在专利文献5的实施例9中,在最靠近像面的位置处配置有滤光器。在专利文献5的实施例11中,在孔径光阑的正前方、以及在孔径光阑与配置在其后段的接合透镜之间配置有滤光器。
另一方面,若要提高内窥镜下的诊断能力,重要的是校正各种光学像差并提高图像质量。内窥镜用物镜是在孔径光阑的物侧配置有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组、并在孔径光阑的像侧配置有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组这种反远距类型的构造,从而实现了广角化。但是,由于是对于孔径光阑非对称的结构,因此特别难以进行倍率的色像差校正。已知有良好地校正了这种倍率的色像差的物镜(参照专利文献6)。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45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91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229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574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4-35488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7-249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的物镜由于结构简略,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例如即使良好地校正了色像差,像面弯曲、球面像差等也变差,像差平衡变差。
此外,近年来,伴随着摄像元件的小型化及高像素化,期望有更小型且高性能的物镜。在这种小型摄像元件使用在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内窥镜中的情况下,与使用常规尺寸的摄像元件的情况相同,需要在物镜内确保配置颜色校正滤光器、红外截止滤光器等光学滤光器的间隔。
此时,作为第1问题,若如专利文献1、3、4及专利文献5的实施例9那样将滤光器配置在最靠近像面的一侧,则滤光器配置在物镜保持框的最后端或摄像元件保持框的最前端。即,由于滤光器在外部直接露出,因此存在在装配作业中破损、缺损等损伤滤光器表面的风险。作为第2问题,可列举上述倍率的色像差校正。但是,专利文献5的第9实施例及第11实施例的倍率色像差(F线与C线之差)分别为半视角ω=60°且大到焦距的1.2%或1.0%。如以上那样,在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5的物镜中存在不能够同时解决上述第1及第2问题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6的第1实施例为小型并且简单的光学系统,同时将倍率色像差(F线与C线之差)良好地校正为半视角ω=50°且焦距的0.04%。但是,存在明显没有用于配置光学滤光器的间隔、无法采用于需要光学滤光器的内窥镜中这一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小型且高像素的摄像元件中适用、并且结构简单的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方法。
本发明的第1方式为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其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构成,上述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并且该前透镜具有滤光器,上述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由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
(1)n3>-v3/12+5.5
其中,n3为上述第3透镜的折射率,v3为上述第3透镜的阿贝数。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为了得到小型且光学全长较短的内窥镜,将光学元件的构成个数设为最小限度,成为由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这三组构成的简单结构。并且,为了得到对应于高像素摄像元件的良好图像质量,设为如下结构: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
而且,为了得到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内窥镜,设为如下结构:在前透镜组中配置激光截止滤光器、颜色校正滤光器等光学滤光器。在以往的内窥镜用物镜中,滤光器等多为在配置于孔径光阑的像侧处的后透镜组中,避开光线射入滤光器的入射角较大的孔径光阑正后方而配置在像面附近。但是,若如此设置,则滤光器的位置成为物镜保持框的最后端或摄像元件保持框的最前端。即,由于滤光器直接暴露在外侧,因此可能会在装配作业中破损、缺损等损伤滤光器表面。将滤光器配置在前透镜组中是为了避开该风险。
条件式(1)限定了后透镜组中正的第3透镜的折射率及阿贝数。在校正色像差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后透镜组的正透镜中配置阿贝数较大的组成材料。通过在孔径光阑的正后方配置具有分散的较小组成的正透镜,能够良好地校正倍率的色像差。若偏离条件式(1)的范围,则难以在整个系统中校正色像差。
本发明的第2方式为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其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组成,上述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并且该前透镜组在上述第1透镜与上述第2透镜之间具有滤光器,上述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由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式,为了得到对应于激光治疗等的内窥镜,设为如下构造:在第1透镜与第2透镜之间配置激光截止滤光器、颜色校正滤光器等光学滤光器。这是为了避开在装配作业中破损、缺损等损伤滤光器表面的风险。此外,通过将滤光器等配置于比孔径光阑靠物侧的位置处,使光线射入滤光器的入射角变小。由此,能够有效地进行颜色校正或截止红外波长区域的光线,故为最优选的方式。
在上述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式(1):
(1)n3>-v3/12+5.5
其中,n3为上述第3透镜的折射率,v3为上述第3透镜的阿贝数。
在上述第1及第2方式中,优选的是,满足以下条件式(2)及条件式(3):
(2)|f3/r3|>1.3
(3)2.0>df/Ih>1.5
其中,f3为上述第3透镜的焦距,r3为上述第3透镜的像面侧曲率半径,df为自上述第1透镜的凹面顶至上述孔径光阑的面间距与光学元件厚度之和,Ih为最大像高。
条件式(2)限定了后透镜组中正的第3透镜的焦距与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之比。为了在小型的内窥镜用物镜中缩短整个长度、并且极力缩小像面入射角的偏差,需要利用孔径光阑之后的小数量透镜来进行光线的折曲。关于透镜加工性能、装配精度,也优选的是透镜曲率半径为一定值以上。因此,需要取第3透镜的焦距及像面曲率半径的平衡。若低于条件式(2)的下限1.3,则由于第3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变大,因此虽然能够将像面入射角校正为与光轴平行,但是难以进行整个系统下的像差校正,透镜加工条件也变得严峻。
而且,若要将滤光器配置于前透镜组,需要对摄像元件尺寸在前透镜组中确保足够空间。条件式(3)限定了自第1透镜的凹面顶至孔径光阑的面间距与光学元件厚度之和相对于最大像高的比。若低于条件式(3)的下限1.5,则难以充分地确保用于配置滤光器等的空间。若高于条件式(3)的上限2.0,则虽然能够确保用于配置滤光器等的空间,但是需要加长自孔径光阑之后到像面的距离。其结果,可能导致像面入射角变大,产生暗影现象。
本发明的第3方式为一种内窥镜,其包括上述任一方式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第1方式至第3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在对于激光治疗等的小型且高像素的摄像元件中适用、并且结构简单的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3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4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8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5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图10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6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7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8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17是表示图16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9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19是表示图18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10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21是表示图20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11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23是表示图2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24是表示实施例1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图25是表示图24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球面像差、像散、倍率色像差、M方向的彗形像差以及S方向的彗形像差的像差图。
图26是表示实施例13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的透镜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物镜1。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物镜1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FG、孔径光阑S、以及后透镜组BG构成。
前透镜组FG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L1和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的正的第2透镜L2,在第1透镜L 1与第2透镜L2之间具有滤光器FL。作为滤光器FL,能够适宜使用激光截止滤光器、颜色校正滤光器、透射滤光器、吸收滤光器、反射滤光器、偏光滤光器等各种滤光器。
在第1透镜L1的玻璃材料中,优选的是使用蓝宝石。蓝宝石由于阿贝数较大(vd=71.79)故有利于倍率的色像差校正,并且由于折射率较高(nd=1.7682)故有利于彗形像差的校正。而且,由于蓝宝石具有被称为高压灭菌的高温高压水蒸气灭菌中的耐灭菌性、以及通常在内窥镜中进行的、使用药品的清洗中的耐药品性,因此优选用作在外部露出的第1透镜L1。也可以使用氧化锆、钇稳定化氧化锆、合成石英、透射性YAG、尖晶石等耐灭菌性及耐药品性较高的玻璃材料来取代蓝宝石。
后透镜组BG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L3、以及由平凸透镜或双凸透镜(在图示的例中为平凸透镜)L4和负凹凸透镜L5构成的接合透镜E45。后透镜组BG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n3>-v3/12+5.5
其中,n3为第3透镜L3的折射率,v3为第3透镜L3的阿贝数。
此外,内窥镜用物镜1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以及条件式(3)。
(2)|f3/r3|>1.3
(3)2.0>df/Ih>1.5
其中,f3为第3透镜L3的焦距,r3为第3透镜L3的像面侧曲率半径,df为自第1透镜L1的凹面顶至孔径光阑S的面间距与光学元件(滤光器FL与第2透镜L2)厚度之和,Ih为最大像高。
根据如此构成的内窥镜用物镜1,通过在透镜L1、L2之间配置激光截止滤光器等光学滤光器FL,能够降低装配作业时等损伤滤光器FL的风险。此外,通过同时满足条件式(1)至条件式(3),能够在以良好的平衡校正包含倍率的色像差在内的整个光学像差的同时成为小型的结构。因而,能够也适合使用于安装有小型且高像素的摄像元件的、在激光治疗等中所使用的的内窥镜。此外,通过在更靠近物侧的位置配置滤光器FL,使光线射入滤光器FL的入射角变小,从而能够更高效地进行颜色校正、切割红外波长区域的光线。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后透镜组BG包括多个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例如,也可以使用具有正的折射率的第6透镜作为光学构件3。这样,由于能够在像面附近配置正光焦度的透镜来将像面入射角校正成与光轴平行,因此有利于校正像面的弯曲。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光路的中途位置配置棱镜等光路转换元件。
例如,将棱镜配置在摄像元件的物侧,将光路转换为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由此,即使在使用了大型的摄像元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该摄像元件的摄像面配置成与光轴平行,能够缩小内窥镜的顶端直径。但是,光路的转换方向并不限定于相对于光轴垂直。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滤光器FL配置于前透镜组FG的第2透镜L2的后段。即使如此,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防止滤光器FL的破损,并且能够一边良好地校正各种像差一边达成小型化。
实施例
接着,以下参照图2至图26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在参照的透镜剖视图中,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面间隔,r及d的后面所标注的数字表示面编号。在各像差图中,(a)表示球面像差,(b)表示像散,(c)表示倍率色像差,(d)表示M方向的彗形像差,(d)表示S方向的彗形像差。此外,在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587.56nm)作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关于球面像差、倍率色像差、彗形像差,还示出C线(656.27nm)、F线(486.13nm)、g线(435.83nm)的像差。此外,彗形像差是针对放射线方向(M方向)与同心圆方向(S方向)示出。透镜数据中所记载的折射率为对d线的折射率。
(实施例1)
图2示出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在下方示出其透镜数据。图3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构成。前透镜组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滤光器、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的正的第2透镜构成。后透镜组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接合透镜构成。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111
(实施例2)
图4示出实施例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在下方示出其透镜数据。图5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实施例3)
图6示出实施例3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图7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131
(实施例4)
图8示出实施例4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图9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实施例5)
图10示出实施例5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图11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151
(实施例6)
图12示出实施例6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13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实施例7)
图14示出实施例7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15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实施例8)
图16示出实施例8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17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在后透镜组的接合透镜的后段处具有凸面朝向物侧的正的平凸透镜作为第6透镜,这一点与实施例1的结构不同。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181
(实施例9)
图18示出实施例9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19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8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191
(实施例10)
图20示出实施例10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21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具有与实施例8相同的结构。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201
(实施例11)
图22示出实施例11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23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在滤光器配置在第2透镜的后段这一点、以及在第4透镜中使用双凸透镜这一点与实施例1的结构不同。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211
(实施例12)
图24示出实施例12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此外,图25示出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的像差图。
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在第3透镜中使用正凹凸透镜,这一点与实施例1的结构不同。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221
(实施例13)
图26示出实施例13的内窥镜用物镜的结构,以下示出其透镜数据。本实施例的内窥镜用物镜自第1透镜至接合透镜具有与实施例1的内窥镜用物镜相同的结构,并在摄像元件的物侧配置有将光线转换成垂直方向的光路转换元件P。
透镜数据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231
表1示出实施例1至实施例13中的各参数值及条件式(1)至条件式(3)的值。
Figure BDA00001778851800241
(附记)
另外,可以从这些实施例中导出以下结构的技术方案。
(附记1)
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其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构成,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并且该前透镜组具有滤光器,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由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且满足以下条件式
(1):
(1)n3>-v3/12+5.5
其中,n3为第3透镜的折射率,v3为第3透镜的阿贝数。
(附记2)
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其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构成,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并且该前透镜组在第1透镜与第2透镜之间具有滤光器,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由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满足以下条件式(1):
(1)n3>-v3/12+5.5
其中,n3为第3透镜的折射率,v3为第3透镜的阿贝数。
(附记4)
根据附记1至附记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以及条件式(3):
(2)|f3/r3|>1.3
(3)2.0>df/Ih>1.5
其中,f3为第3透镜的焦距,r3为第3透镜的像面侧曲率半径,df为自第1透镜的凹面顶至孔径光阑的面间距与光学元件厚度之和,Ih为最高像高。
(附记5)
根据附记1至附记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后透镜组包含多个正透镜。
(附记6)
根据附记1至附记5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滤光器是不限于红外截止滤光器及颜色校正滤光器的光学滤光器。
(附记7)
根据附记1至附记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第1透镜由具有耐药品性或耐灭菌性的材质构成。
(附记8)
根据附记1至附记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上述内窥镜用物镜具有棱镜等光路转换元件。
(附记9)
一种内窥镜,其包括附记1至附记8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窥镜用物镜
FG  前透镜组
BG  后透镜组
FL  滤光器
L1  第1透镜
L2  第2透镜
L3  第3透镜
L4  第4透镜(平凸透镜或双凸透镜)
L5  第5透镜(负凹凸透镜)
E45 接合透镜
S   孔径光阑
P   光路转换元件

Claims (5)

1.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其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构成,
上述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并且该前透镜具有滤光器,
上述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由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且满足以下条件式(1):
(1)n3>-v3/12+5.5
其中,n3为上述第3透镜的折射率,v3为上述第3透镜的阿贝数。
2.一种内窥镜用物镜,其由自物侧依次排列的前透镜组、孔径光阑、以及后透镜组构成,
上述前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凹面朝向像侧的负的第1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侧且在像侧具有平面或凹面的正的第2透镜,并且该前透镜组在上述第1透镜与上述第2透镜之间具有滤光器,
上述后透镜组自物侧依次包括凸面朝向像侧的正的第3透镜、以及由平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或由双凸透镜与负凹凸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1)n3>-v3/12+5.5
其中,n3为上述第3透镜的折射率,v3为上述第3透镜的阿贝数。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其中,
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及条件式(3):
(2)|f3/r3|>1.3
(3)2.0>df/Ih>1.5
其中,f3为上述第3透镜的焦距,r3为上述第3透镜的像面侧曲率半径,df为自上述第1透镜的凹面顶至上述孔径光阑的面间距与光学元件厚度之和,Ih为最大像高。
5.一种内窥镜,其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用物镜镜。
CN201080057622.8A 2009-12-24 2010-12-10 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Active CN102667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92371 2009-12-24
JP2009292371 2009-12-24
PCT/JP2010/072245 WO2011077972A1 (ja) 2009-12-24 2010-12-10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内視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570A true CN102667570A (zh) 2012-09-12
CN102667570B CN102667570B (zh) 2014-12-10

Family

ID=4419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7622.8A Active CN102667570B (zh) 2009-12-24 2010-12-10 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449127B2 (zh)
EP (1) EP2498114A4 (zh)
JP (1) JP5031930B2 (zh)
CN (1) CN102667570B (zh)
WO (1) WO201107797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7891A (zh) * 2013-07-19 2015-01-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和内窥镜
CN107045195A (zh) * 2016-02-08 2017-08-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以及内窥镜
CN108431649A (zh) * 2015-08-31 2018-08-21 诺瓦达克技术公司 偏振依赖滤波器、使用其的系统以及相关联的工具包和方法
CN109031599A (zh) * 2018-08-14 2018-1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031606A (zh) * 2018-08-14 2018-1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522081A (zh) * 2020-05-26 2020-08-11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透镜、变焦内窥镜物镜、内窥镜及变焦方法
CN114839743A (zh) * 2022-04-19 2022-08-02 拾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内窥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3243B2 (ja) * 2011-02-10 2015-01-1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光学系、及び内視鏡
EP2648026B1 (en) * 2011-06-23 2017-09-27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JP5567224B2 (ja) * 2011-11-09 2014-08-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および内視鏡
JP5450909B1 (ja) * 2012-05-17 2014-03-2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対物光学系
EP3037858A4 (en) * 2013-08-22 2017-03-15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WO2015131281A1 (en) 2014-03-04 2015-09-11 Novadaq Technologies Inc. Spatial and spectral filtering apertures and optical imaging system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076967B (zh) * 2015-09-07 2020-09-01 Hoya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变倍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WO2017145264A1 (ja) * 2016-02-23 2017-08-31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変倍光学系及び内視鏡
EP3508900A4 (en) * 2016-09-01 2020-05-06 Olympus Corporation LENS OPTICAL SYSTEM FOR AN ENDOSCOPE
JP6404531B1 (ja) * 2016-12-21 2018-10-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JP2018112677A (ja) * 2017-01-12 2018-07-19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553270B1 (ja) * 2018-08-14 2019-07-31 エーエーシー テクノロジー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撮像光学レンズ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6001A (en) * 1986-01-28 1989-02-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for an endoscope
JPH06308381A (ja) * 1993-04-23 1994-11-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対物レンズ
US5777797A (en) * 1995-09-11 1998-07-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system for endoscopes having an image transfer optical fiber bundle
US6327101B1 (en) * 1999-03-12 2001-12-0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for variable viewing depth endoscope
US6558316B2 (en) * 2001-06-27 2003-05-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optical system including composition having durability to a sterilization treatment
US20060203361A1 (en) * 2005-03-10 2006-09-14 Takayuki Kato Image pickup unit for endoscope
JP2007249189A (ja) * 2006-02-14 2007-09-27 Fujinon Corp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JP2008083316A (ja) * 2006-09-27 2008-04-10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対物光学系
JP200822484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Olympus Corp 対物光学系
CN101396258A (zh) * 2007-09-27 2009-04-01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光学系统、内窥镜的摄像装置
CN101426416A (zh) * 2006-04-21 2009-05-0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以及透镜单元
JP2009163256A (ja) * 2009-03-03 2009-07-23 Olympus Corp 光学系
CN101551509A (zh) * 2008-04-04 2009-10-07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0280A (ja) 1993-02-02 1994-08-19 Canon Inc 2群ズームレンズ
JP3574484B2 (ja) 1994-12-22 2004-10-06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JP3792847B2 (ja) 1997-08-01 200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4012504A (ja) 2002-06-03 2004-01-15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光学機器
JP4106980B2 (ja) 2002-06-25 2008-06-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超広角レンズ
JP4229754B2 (ja) 2003-05-15 2009-02-2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対物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内視鏡
JP4245985B2 (ja) 2003-05-30 2009-04-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6001A (en) * 1986-01-28 1989-02-2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for an endoscope
JPH06308381A (ja) * 1993-04-23 1994-11-04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対物レンズ
US5777797A (en) * 1995-09-11 1998-07-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system for endoscopes having an image transfer optical fiber bundle
US6327101B1 (en) * 1999-03-12 2001-12-04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Objective lens for variable viewing depth endoscope
US6558316B2 (en) * 2001-06-27 2003-05-0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optical system including composition having durability to a sterilization treatment
US20060203361A1 (en) * 2005-03-10 2006-09-14 Takayuki Kato Image pickup unit for endoscope
JP2007249189A (ja) * 2006-02-14 2007-09-27 Fujinon Corp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CN101426416A (zh) * 2006-04-21 2009-05-06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系统以及透镜单元
JP2008083316A (ja) * 2006-09-27 2008-04-10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内視鏡対物光学系
JP2008224842A (ja) * 2007-03-09 2008-09-25 Olympus Corp 対物光学系
CN101396258A (zh) * 2007-09-27 2009-04-01 富士能株式会社 摄像光学系统、内窥镜的摄像装置
CN101551509A (zh) * 2008-04-04 2009-10-07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JP2009163256A (ja) * 2009-03-03 2009-07-23 Olympus Corp 光学系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7891A (zh) * 2013-07-19 2015-01-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和内窥镜
CN108431649A (zh) * 2015-08-31 2018-08-21 诺瓦达克技术公司 偏振依赖滤波器、使用其的系统以及相关联的工具包和方法
CN108431649B (zh) * 2015-08-31 2021-08-24 史赛克欧洲运营有限公司 偏振依赖滤波器、使用其的系统以及相关联的工具包和方法
CN107045195A (zh) * 2016-02-08 2017-08-1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物镜以及内窥镜
CN109031599A (zh) * 2018-08-14 2018-1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031606A (zh) * 2018-08-14 2018-12-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522081A (zh) * 2020-05-26 2020-08-11 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透镜、变焦内窥镜物镜、内窥镜及变焦方法
CN114839743A (zh) * 2022-04-19 2022-08-02 拾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内窥镜
CN114839743B (zh) * 2022-04-19 2023-10-10 拾斛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4932A1 (en) 2012-06-21
JP5031930B2 (ja) 2012-09-26
JPWO2011077972A1 (ja) 2013-05-02
EP2498114A1 (en) 2012-09-12
WO2011077972A1 (ja) 2011-06-30
EP2498114A4 (en) 2012-11-07
US8449127B2 (en) 2013-05-28
CN102667570B (zh) 2014-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7570B (zh) 内窥镜用物镜及使用该内窥镜用物镜的内窥镜
JP4681921B2 (ja) 内視鏡対物レンズ系
US7085064B2 (en) Object lens and endoscope using it
JP5370109B2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1624747B (zh) 光学成像系统以及摄像装置
US9703089B2 (en) Objective lens for endoscopes and endoscope
JP6197147B1 (ja) 対物光学系
CN102713717A (zh) 内窥镜物镜单元及内窥镜
CN106461920B (zh) 斜视物镜光学系统以及具备斜视物镜光学系统的内窥镜
CN107430260B (zh) 斜视物镜光学系统和具备该斜视物镜光学系统的斜视用内窥镜
JP2009103874A (ja) 撮影光学系
JP2008116794A (ja) 撮像レンズ
CN103890631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CN103299230A (zh) 内窥镜用光学系统
JP2016061937A (ja)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6646824B (zh) 物镜光学系统
US9488800B2 (en) Wide angle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H09230232A (ja) レトロフォーカス型レンズ
JPWO2017216969A1 (ja) 明るいリレー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硬性鏡用光学系、硬性鏡
JP2008083316A (ja) 内視鏡対物光学系
CN111856709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及内窥镜
CN207408660U (zh) 光学透镜系统
JPH08179226A (ja) 内視鏡用対物光学系
CN104914560B (zh) 一种大视场大景深内窥镜物镜
CN109073866A (zh) 内窥镜用物镜光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1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