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4587A -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4587A
CN102654587A CN2012100482289A CN201210048228A CN102654587A CN 102654587 A CN102654587 A CN 102654587A CN 2012100482289 A CN2012100482289 A CN 2012100482289A CN 201210048228 A CN201210048228 A CN 201210048228A CN 102654587 A CN102654587 A CN 1026545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lens
recess
optical element
lens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822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4587B (zh
Inventor
菊池涉
小林大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5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4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4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45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73Optical lamin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819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the inserts being completely encapsul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79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applying surface layers onto injection-moulded substrates inside the mould cavity, e.g. in-mould coating [IM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11/00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s, e.g. lenses or prisms
    • B29D11/00009Production of 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29D11/0048Moulds for lenses
    • B29D11/00538Feed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2045/1682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preventing def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0046Details relating to the filling pattern or flow paths or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moulding material in the mould cav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包括:芯透镜;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其中,芯透镜包括凹进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芯透镜插入到模具中;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和模具之间形成空间;和将覆盖塑料引入到所述空间中,以与芯透镜一体化,其中,芯透镜包括凹进部,通过该凹进部把覆盖塑料引入到所述空间中。

Description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光学装置例如数码相机或复印机中的光学元件和该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使用注射成型法制造厚光学元件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光学元件的厚度增大时,由于在成型过程中先固化的表面塑料层的收缩与随后固化的内塑料部的收缩之间的差异而出现应力增大。因此,会出现在光学元件中产生真空泡(空洞)以及在光学元件中残留有残余内应力的问题。另一个问题是,由于需要显著更长的冷却时间来冷却较厚的光学元件,因此需要相当长的周期时间来成型厚的光学元件。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公开了一种涉及光学元件的发明,该光学元件包括芯透镜,该芯透镜的前后光学表面通过覆盖塑料而彼此一体化(日本专利特开No.8-187793)。随着光学装置例如数码相机和复印件变得越来越紧凑,需要使这些装置的光学元件更小。然而,利用在日本专利特开No.8-187793中描述的方法,在模具中形成比芯透镜外形更大的模腔空间,并将覆盖塑料引入到芯透镜的前后光学表面上。因此,光学元件的外形变得比芯透镜的外形更大,因而利用该方法难以减小光学元件的尺寸。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光学元件包括芯透镜和在芯透镜前后表面上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芯透镜包括凹进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将芯透镜插入到模具中;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和模具之间形成空间;以及,将覆盖塑料引入所述空间中以与芯透镜一体化。芯透镜包括凹进部,并且通过该凹进部把覆盖塑料引入所述空间中。
利用本发明,能够使光学元件(包括彼此一体化的芯透镜和覆盖塑料)的外形和芯透镜的外形彼此相同。因此,能够获得具有更小尺寸的厚光学元件,不用延长成型时间,同时防止了光学元件内产生真空泡(空洞)和残余内应力。
从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A和1B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图2是模具的剖视图。
图3A和3B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图4A至4K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图5A和5B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图6示出了第一实施例。
图7A至7C示出了第二实施例。
图8A至8C示出了第二实施例。
图9A至9C示出了第二实施例。
图10A至10C示出了第二实施例。
图11A至11D是模具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元件。
图13A至13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元件的变例。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包括芯透镜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该芯透镜包括凹进部,用于将覆盖塑料以分叉方式引到芯透镜的前后光学表面上。
第一实施例
图1A至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1A是芯透镜1的平面图,图1B是沿图1A中的线IB-IB截开芯透镜1的剖视图。图1A和1B示出了芯透镜1、芯透镜1的外周2、光学有效区域3、凹进部4、前光学表面5和后光学表面6。在本说明书中,表面5和6被称为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表面5和6中哪一个是前表面、哪一个是后表面并不特别限制。
图2是用于成型根据本发明光学元件的模具的实例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7、光学元件8、光学元件8的前光学表面9和光学元件8的后光学表面10。在本申请中,表面9和10被称为光学元件的前后表面9和10。表面9和10中哪一个是前表面、哪一个是后表面并不作特别限制。图2还示出了主流道11、分流道12、浇口13和覆盖塑料14。采用定位机构(未示出)把芯透镜1插入光学元件注射模具7中。然后,通过芯透镜1的凹进部4引入覆盖塑料14,可把覆盖塑料14引入到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上。结果,如图3A所示,能够使光学元件8的外周15的尺寸减小为芯透镜1的外周2的尺寸。
图3A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8的平面图,图3B是沿图3A的线IIIB-IIIB截开光学元件8的剖视图。图3A示出了光学元件的外周15。芯透镜1包括凹进部4,用于以分叉方式引入覆盖塑料,以便可把覆盖塑料引到图1所示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上。通过凹进部4将覆盖塑料引到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上,在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上形成了由覆盖塑料构成的成型部。也就是说,在芯透镜的前表面上形成的成型部和在芯透镜的后表面上形成的成型部至少通过凹进部而彼此相连。
图4A至5B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凹进部的形状变例。与图1A和1B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重复的描述。图4A至4K是芯透镜的平面图。图4A至4E和4F至4K示出了矩形凹进部16、倒圆角的矩形凹进部17、椭圆形/弧形凹进部18、V形凹进部19和D切口形凹进部20。图5A和5B也是芯透镜的平面图,示出了芯透镜的纵向表面30和拐角31。如这些附图所示,凹进部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并可位于任意位置,只要凹进部能够凹入芯透镜1的外周2而形成一空间即可。例如,如果芯透镜1具有圆形形状,则凹进部可以是图4A所示的矩形凹进部16、图4B所示倒圆角的矩形凹进部17、图4C所示的椭圆形/弧形凹进部18、图4D所示的V形凹进部19或图4E所示的D切口形凹进部20。但是,凹进部不特别限于此。如果芯透镜1具有矩形形状,则凹进部可以是图4F所示的矩形凹进部16、图4G所示倒圆角的矩形凹进部17、图4H所示的椭圆形/弧形凹进部18、图4I所示的V形凹进部19或图4J和4K所示的D切口形凹进部20。但是,凹进部的形状不特别限于此,只要凹进部能够在芯透镜1的外周2中形成一空间即可。在图5A和5B中,凹进部4位于芯透镜1上与图4F至4K所示不同的位置。图5A示出了芯透镜1,其中,凹进部4形成在纵向表面30中;图5B示出了芯透镜1,其中,凹进部4位于拐角31的一个中。但是,凹进部的位置不作特别限制。芯透镜1可以通过注射成型塑料材料来制造。但是,也可以使用其他已有的方法,例如铸塑法或压塑法。塑料材料可以是热塑性。可替换地,可以使用玻璃材料。通过转移在模具上形成的突起形状可以形成凹进部。可替换地,可以使用切割方法或类似方法机械加工成型的芯透镜来形成凹进部。
覆盖塑料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制,只要该材料是热塑性即可。芯透镜1的折射率和覆盖塑料的折射率之间的差可以较小。折射率的差可以在所用波长下等于或小于0.001。如果折射率的差等于或小于0.001,则折射率的差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结果,即使在芯透镜1的光学有效区域3中形成凹进部4,也可以忽略凹进部4和由覆盖塑料14形成的成型部之间界面的存在。图6是示出了芯透镜一个实例的平面图,其中,在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3中形成凹进部4。图6示出了芯透镜36和芯透镜36的外周35。如图6所示,凹进部4可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利用这种布置,可以使芯透镜36的外周35的尺寸小到几乎与光学有效区域3的尺寸一样。结果,能够获得具有更小尺寸的厚光学元件,无需延长成型时间,同时防止光学元件内产生真空泡(空洞)和残留内应力。
参考图3,芯透镜1和覆盖塑料14可由相同的材料构成。材料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α-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芴聚酯。但是,所述材料不作特别限制,只要该材料是热塑性即可。可以使用其中分散有无机颗粒的塑料材料。通过对于芯透镜1和覆盖塑料14使用不同的材料并在每种材料中分散无机颗粒,可以调节芯透镜1的材料折射率和覆盖塑料14的材料折射率。可替换地,通过在两种材料中的一种材料中分散无机颗粒,可以调节芯透镜1的材料折射率和覆盖塑料14的材料折射率。
第二实施例
图7A至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光学元件。与图1A至3B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重复的描述。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中根据本实施例的凹进部4的表面形状的特征在于,该形状连续变化。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中凹进部4的表面形状可以是这样的形状,即,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中dY/dX是连续的,其中,X是光轴方向,Y是在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中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
图7A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芯透镜的透视图,图7B是沿穿过凹进部4且平行于光轴的平面VIIB截开芯透镜的剖视图,图7C是沿穿过凹进部4并平行于光轴且垂直于平面VIIB的平面VIIC截开芯透镜的剖视图。图7A示出了光轴方向X、垂直于光轴的方向Y、穿过凹进部4并平行于光轴的平面VIIB、以及穿过凹进部4并平行于光轴且垂直于平面VIIB的平面VIIC。图7A和7B示出了表示切开芯透镜1的平面VIIB和凹进部4的表面的相交线的X的函数的极值a。图7A和7C示出了表示切开芯透镜1的平面VIIC和凹进部4的表面的相交线的X的函数的极值b和c。图8A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平面图,图8B是沿图8A的线VIIIB-VIIIB截开光学元件的剖视图,图8C是示出了透镜中的位置和透镜在光轴方向的平均折射率之间关系的概念图。
如图7B和7C所示,芯透镜1的凹进部4的表面和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的相交线41和42仅包括平滑曲线。也就是说,相交线的形状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内连续变化。该形状可以是使得dY/dX是连续的。
已经发现,如果凹进部4具有这种形状,则结合界面变得几乎不可见。这是因为,在光学元件中,芯透镜和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已通过覆盖塑料而彼此一体化,光学元件没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而是具有折射率在整体结构上平滑变化的结构。
当凹进部4具有这种形状时,即使凹进部4设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也能够保持光学元件的光学性能。因此,能够相对于光学设计值而言将光学有效区域扩展到尽可能接近光学元件的外周。也就是说,光学元件的外周不需要设计成具有用于凹进部的余量。结果,能够提供具有更小尺寸的光学元件。此外,由于结合界面变得几乎不可见,因此能够获得具有更高光学性能的光学元件。
例如,图7A示出的芯透镜1从光轴方向来看为圆形。然而,根据本发明的芯透镜的形状不限于该圆形。从光轴方向来看芯透镜的外形可以是矩形、椭圆形、卵形或多边形。如果芯透镜1例如为矩形透镜,则凹进部4可布置在芯透镜1外周短边的中心附近、外周长边的中心附近、或者从光轴方向来看的对角附近。同样地,凹进部4的位置不作特别限制,即使从光轴方向来看芯透镜1具有不同的外形。
如图8B所示,光学元件的芯透镜的凹进部4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仅包括平滑曲线。也就是说,凹进部4的形状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连续变化。凹进部4的形状可以为这样的形状,即,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中dY/dX是连续的,其中,X是光轴方向,Y是在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中与光轴方向垂直的方向。由于凹进部的形状连续变化,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在从光轴方向来看时没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而是具有折射率连续变化的结构。这样,结合界面是不可见的(参见图8C)。因此,能够使光学有效区域扩展到尽可能接近光学元件的外周,从而能获得具有更小尺寸的光学元件8。
在本实施例中,芯透镜1具有弯月形。但是,根据本发明的透镜形状不限于此形状。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透镜,例如凸透镜、凹透镜、柱面透镜、fθ透镜和菲涅尔透镜。
图9A至10C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芯透镜的凹进部的变例。与图7A至8C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重复的描述。
图9A至9C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变例的芯透镜1。图9A是芯透镜1的透视图,图9B是沿穿过凹进部4且平行于光轴的平面IXB截开芯透镜1的剖视图,图9C是沿穿过凹进部4并平行于光轴且垂直于平面IXB的平面IXC截开芯透镜的剖视图。如图9B所示,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芯透镜1的凹进部4的表面和平行于光轴的平面IXB的相交线41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不与光轴平行的直线部,并且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连续变化。相交线的形状可以是使得dY/dX是连续的。穿过凹进部4且平行于光轴的平面IXC和芯透镜1的凹进部的表面的相交线42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不与光轴平行的直线部,并且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连续变化。相交线的形状可以是使得dY/dX是连续的。
利用这种形状,芯透镜和覆盖塑料已彼此一体化的这种光学元件没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而是具有折射率在整体结构上平滑变化的结构。因此,结合界面变得不可见。结果,由于即使凹进部4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也能够保持光学性能,因而不必把光学元件的外形设计成使得光学元件相对于光学设计值具有用于凹进部的余量,从而能够提供具有更小尺寸的光学元件。
图10A至10C示出了根据本实施例另一个变例的芯透镜1。图10A是芯透镜1的透视图,图10B是沿穿过凹进部4且平行于光轴的平面XB截开芯透镜1的剖视图,图10C是沿穿过凹进部4并平行于光轴且垂直于平面XB的平面XC截开芯透镜1的剖视图。如图10B所示,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芯透镜1的凹进部4的表面和平行于光轴的平面XB的相交线41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平行于光轴的直线部,并且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连续变化。相交线的形状可以是使得dY/dX是连续的。穿过凹进部4且平行于光轴的平面XC和芯透镜1的凹进部的表面的相交线42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平行于光轴的直线部,并且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连续变化。相交线的形状可以是使得dY/dX是连续的。利用这种形状,芯透镜和覆盖塑料彼此一体化的这种光学元件没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而是具有折射率在整体结构上平滑变化的结构。因此,结合界面变得不可见。结果,由于即使凹进部4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也能够保持光学性能,因而不必把光学元件的外形设计成使得光学元件相对于光学设计值具有用于凹进部的余量,从而能够提供具有更小尺寸的光学元件。
图9A至10C示出的根据本实施例典型变例的芯透镜形状是例子。
根据本实施例的覆盖塑料的材料不作特别限制,只要该材料是热塑性即可。芯透镜1和覆盖塑料之间的折射率之差可以很小。该折射率之差可以在所用波长下等于或小于0.001。如果折射率的差等于或小于0.001,则折射率的差对光学性能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结果,即使在芯透镜1的光学有效区域3中形成凹进部4,也可以忽略凹进部4和由覆盖塑料14形成的成型部之间界面的存在。
芯透镜1和覆盖塑料14可由相同的材料构成。材料的实例包括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环烯烃聚合物、环烯烃-α-烯烃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芴聚酯。但是,所述材料不作特别限制,只要该材料是热塑性即可。可以使用其中分散有无机颗粒的塑料材料。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并在每种材料中分散无机颗粒,可以调节芯透镜1的材料的折射率和覆盖塑料14的材料的折射率。可替换地,通过在两种材料中的一种材料中分散无机颗粒,可以调节芯透镜1的材料的折射率和覆盖塑料14的材料的折射率。
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参考图11A至13D,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的实例。与图1A至3B所示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并省略重复的描述。
首先,使用注射成型法制造芯透镜。然后,将芯透镜插入注射模具的型腔中,并通过凹进部把覆盖塑料引入模具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接着,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使芯透镜和成型部彼此一体化,从而制造出光学元件。
图11A至11D是根据本实施例制造光学元件的模具的剖视图。图11A和11B示出了芯透镜注射模具40、型腔41、突出部42和浇口47。图12是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制造的光学元件的剖视图。如图12所示,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具有厚度51和52,芯透镜具有厚度53。图13A至13D是利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制造的光学元件的变例的剖视图。
图11A示出了用于形成芯透镜的芯透镜注射模具40,和型腔41。芯透镜注射模具40具有对应于芯透镜凹进部的突出部42,使得能够在芯透镜中形成凹进部。如图11B所示,通过主流道45、分流道46和浇口47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引入型腔41中,从而形成具有凹进部4的芯透镜1。此时,浇口47和突出部42之间的位置关系是任意的。
接着,使用定位机构(未示出)将芯透镜1插入到图11C所示的光学元件注射模具7中。光学元件注射模具7配置成使得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5和6与模具表面49和50之间形成空间。此外,在芯透镜的凹进部和光学元件注射模具7之间形成空间。然后,如图11D所示,通过主流道11、分流道12和浇口13将覆盖塑料14引入到光学元件注射模具7和芯透镜1的凹进部4之间的空间中。通过将熔融的覆盖塑料引入凹进部4和模具之间的空间中,能够把熔融的覆盖塑料顺畅地引入到芯透镜的前后表面5和6与模具表面49和50之间的空间中。随后,通过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未示出),获得了光学元件8,其中,芯透镜1和覆盖塑料14彼此一体化。由于覆盖塑料14被引入模具和芯透镜1的凹进部4之间的空间中,因此光学元件的外周不必比芯透镜1的外周更大。因此,能够获得具有大厚度和更小尺寸的光学元件8。
芯透镜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制。该形状可以是图12所示的弯月形、图13A所示的双凸形、图13B所示的双凹形、图13C所示的平凸形或图13D所示的平凹形。前后表面的形状(特别是光学表面的形状,即光学有效区域3的形状)不作特别限制。前后表面各自可以是球面、非球面或自由曲面。但是,如图12所示,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的形状可以与光学元件8的前后表面9和10的形状大体上相似。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覆盖了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的覆盖塑料14的成型部的厚度51和52可以大体上相同。至少在光学有效区域3中,覆盖了芯透镜1的前后表面5和6的覆盖塑料的厚度总和可以等于或小于芯透镜1的厚度53。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小成型后由于收缩导致的光学元件变形。
在根据本发明的光学元件制造方法中,成型部可由具有与芯透镜1相同折射率的材料形成。
实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实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例。
实例1
将描述实例1。
首先,将芯透镜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并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环烯烃)引入模具。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芯透镜。芯透镜是凹凸透镜,具有6mm的中央厚度,以及高度为16mm、宽度为18mm的卵形。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具有高度为12mm、宽度为14mm的卵形。凹进部的宽度为4mm、深度为2mm。凹进部沿拔模斜度形成,且凹进部的一部分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
接着,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使用定位机构把芯透镜插入光学元件注射模具。然后,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芯透镜的凹进部把覆盖塑料(环烯烃)引入到在模具表面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光学元件。
光学元件的外部尺寸和芯透镜的外部尺寸相同,每个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的厚度为3mm。这样,获得了内部不会产生真空泡(空洞)且外部尺寸减小为与芯透镜外部尺寸相同的光学元件。
实例2
将描述实例2。在本实例中,表1所示的熔融塑料组合用于芯透镜和覆盖塑料。
表1
  芯透镜   覆盖塑料
 组合1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
 组合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组合3   环烯烃   环烯烃
 组合4   环烯烃-α-烯烃共聚物   环烯烃-α-烯烃共聚物
 组合5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
 组合6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组合7   芴聚酯   芴聚酯
首先,将芯透镜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引入模具。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芯透镜。芯透镜是凹凸透镜,其具有6mm的中央厚度,以及高度为14mm、宽度为16mm的卵形。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具有高度为12mm、宽度为14mm的卵形。凹进部的宽度为4mm、深度为2mm。凹进部沿拔模斜度形成,且凹进部的一部分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
接着,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使用定位机构把芯透镜插入光学元件注射模具。然后,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芯透镜的凹进部把覆盖塑料引入到在模具表面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光学元件。
对于上述材料的每种组合,光学元件的外部尺寸与芯透镜的外部尺寸相同,且每个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的厚度为3mm。这样,获得了内部不会产生真空泡(空洞)且外部尺寸减小到与芯透镜外部尺寸相同的光学元件。
实例3
下面将描述实例3。
首先,将芯透镜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并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引入模具中。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芯透镜。芯透镜是凹凸透镜,其具有6mm的中央厚度,以及高度为20mm、宽度为15mm的卵形。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扩展到尽可能接近芯透镜外周。凹进部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并且宽度为3mm、深度为2mm。凹进部和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的相交线仅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凹进部的形状在光学有效区域中连续变化。
接着,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使用定位机构把芯透镜插入到光学元件注射模具中。然后,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芯透镜的凹进部把覆盖塑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引入到在模具表面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中,从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光学元件。
光学元件的外部尺寸和芯透镜的外部尺寸相同,每个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的厚度为3mm。光学元件不具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而是从光轴方向来看折射率平滑变化的结构,使得结合界面完全不可见。这样,获得了内部不会产生真空泡(空洞)且外部尺寸减小到与芯透镜外部尺寸相同的光学元件。
实例4
下面将描述实例4。
首先,将芯透镜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并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环烯烃)引入模具中。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芯透镜。芯透镜是凹凸透镜,其具有6mm的中央厚度,以及外径为15mm的圆形。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扩展到尽可能接近芯透镜外周。凹进部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并且宽度为3mm、深度为2mm。凹进部和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的相交线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直线部,且凹进部的形状在光学有效区域连续变化。具体地,凹进部包括圆部、二次曲线部和θ=10°的直线部,这三部分彼此平滑相连。这里,θ表示直线部和光轴X之间的夹角。
接着,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使用定位机构把芯透镜插入光学元件注射模具中。然后,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芯透镜的凹进部把覆盖塑料(环烯烃)引入到在模具表面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光学元件。
光学元件的外部尺寸和芯透镜的外部尺寸相同,每个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的厚度为3mm。光学元件的透镜中没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但从光轴方向来看折射率平滑变化,使得结合界面完全不可见。这样,获得了内部不会产生真空泡(空洞)且外部尺寸减小到与芯透镜外部尺寸相同的光学元件。
实例5
下面将描述实例5。
首先,将芯透镜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环烯烃)引入模具。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芯透镜。芯透镜是凹凸透镜,其具有6mm的中央厚度,以及外径为15mm的圆形。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扩展到尽可能接近芯透镜外周。凹进部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并且宽度为3mm、深度为2mm。凹进部和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的相交线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直线部,且凹进部的形状在光学有效区域连续变化。具体地,凹进部包括圆部、二次曲线部和θ=0°的直线部,这三部分彼此平滑相连。这里,θ表示直线部和光轴X之间的夹角。接着,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使用定位机构把芯透镜插入光学元件注射模具。
然后,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芯透镜的凹进部把覆盖塑料(环烯烃)引入到在模具表面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光学元件。光学元件的外部尺寸和芯透镜的外部尺寸相同,每个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的厚度为3mm。
光学元件的透镜中没有折射率急剧变化的部分,但从光轴方向来看时折射率平滑变化,使得结合界面完全不可见。这样,获得了内部不会产生真空泡(空洞)且外部尺寸减小到与芯透镜外部尺寸相同的光学元件。
实例6
将描述实例6。
首先,将芯透镜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把用于形成芯透镜的熔融塑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引入模具。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芯透镜。芯透镜是凹凸透镜,其具有6mm的中央厚度,以及高度为20mm、宽度为15mm的卵形。芯透镜的光学有效区域扩展到尽可能接近芯透镜外周。凹进部布置在光学有效区域中,并且宽度为3mm、深度为2mm。凹进部和平行于光轴的横截面的相交线包括平滑的弯曲部和直线部。凹进部的形状在光学有效区域连续变化。具体地,凹进部包括圆部、二次曲线部和具有角度θ的直线部,这三部分彼此平滑相连。使用五种芯透镜,它们包括角度θ为0°、0.5°、1°、5°和10°的直线部。
接着,将光学元件注射模具放置在注射成型机中。使用定位机构把五种芯透镜分别插入光学元件注射模具。然后,通过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和芯透镜的凹进部把覆盖塑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引入到在模具表面和芯透镜前后表面之间的空间,从而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形成成型部。随后,执行冷却处理、模具打开处理和脱模处理而获得光学元件。
光学元件的外部尺寸和芯透镜的外部尺寸相同,每个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的厚度为3mm。表2示出了这些光学元件的目测结果。表2中,“较好”表示虽然光学元件具有较好的质量,但是结合界面对肉眼是不可见的,但在反射显微镜下可见。表2中,“好”表示结合界面对肉眼以及甚至在反射显微镜和透射显微镜下都是不可见的。
表2
  θ=0°   θ=0.5°   θ=1°   θ=5°   θ=10°
  较好   较好   好   好   好
因此,当直线部和光轴X之间的角度θ等于或大于1度时,获得了结合界面不可见且具有改进光学性能和更小尺寸的光学元件。
尽管已经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涵盖所有修改和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1)

1.一种光学元件,包括:
芯透镜;和
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上由覆盖塑料形成的成型部,
其中,芯透镜包括凹进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在芯透镜前后表面上形成的成型部通过凹进部彼此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凹进部的表面形状在光学有效区域中连续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当在与光轴平行的横截面中凹进部包括直线部时,光轴和直线部之间的角度等于或大于1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芯透镜和覆盖塑料具有相同的折射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元件,其中,芯透镜和覆盖塑料由相同的材料构成。
7.一种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芯透镜插入到模具中;
在芯透镜的前后表面和模具之间形成空间;和
将覆盖塑料引入到所述空间中,以与芯透镜一体化,
其中,芯透镜包括凹进部,通过该凹进部把覆盖塑料引入到所述空间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凹进部的表面形状在光学有效区域中连续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当在与光轴平行的横截面中凹进部包括直线部时,光轴和直线部之间的角度等于或大于1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芯透镜和覆盖塑料由具有相同折射率的材料注射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芯透镜和覆盖塑料由相同的材料构成。
CN201210048228.9A 2011-03-04 2012-02-28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4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47830 2011-03-04
JP2011047830A JP5836610B2 (ja) 2011-03-04 2011-03-04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4587A true CN102654587A (zh) 2012-09-05
CN102654587B CN102654587B (zh) 2015-11-11

Family

ID=45654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822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54587B (zh) 2011-03-04 2012-02-28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283719B2 (zh)
EP (1) EP2495096B1 (zh)
JP (1) JP5836610B2 (zh)
CN (1) CN10265458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6445A (zh) * 2018-06-15 2018-10-16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分层注塑的成型核心、厚壁件产品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110167478A (zh) * 2016-12-28 2019-08-23 小林制药株式会社 齿间清洁具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22503B2 (en) 2009-10-30 2019-09-24 Ideal Industries Lighting Llc One-piece multi-lens optical memb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12250510A (ja) * 2011-06-06 2012-12-20 Seiko Epson Corp 射出成形金型、射出成形品及び射出成形方法
US10400984B2 (en) 2013-03-15 2019-09-03 Cree, Inc. LED light fixture and unitary optic member therefor
US9920901B2 (en) 2013-03-15 2018-03-20 Cree, Inc. LED lensing arrangement
JP6189613B2 (ja) * 2013-03-18 2017-08-30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非球面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511941B2 (ja) * 2015-04-28 2019-05-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樹脂光学成形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619637B1 (ko) * 2015-07-24 2023-12-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JP6387386B2 (ja) * 2016-12-28 2018-09-05 小林製薬株式会社 歯間清掃具の製造方法
US11579341B2 (en) * 2017-01-26 2023-02-14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Lens, camer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I637208B (zh) 2017-10-27 2018-10-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透鏡、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47480B (zh) 2018-01-30 2019-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雙色模造光學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JP2019213151A (ja) * 2018-06-08 2019-12-12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20055196A (ja) * 2018-10-01 2020-04-09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周囲に鍔部を備えた樹脂レンズの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用金型
TWI692400B (zh) 2018-12-14 2020-05-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鏡頭及電子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8601A (ja) * 1983-04-11 1984-10-26 Hitachi Ltd プラスチツクレンズ
JPH08187793A (ja) * 1995-01-09 1996-07-23 Nisshin Koki Kk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02106A (ja) * 1998-01-14 1999-07-30 Asahi Optical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US6219191B1 (en) * 1997-03-05 2001-04-17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lastic lens
US6466376B2 (en) * 1999-12-24 2002-10-15 Konica Corporation Plastic len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409144A (zh) * 2001-09-27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棒状非球面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15217A (ja) * 1987-06-18 1988-12-22 Ishida Koki Seisakusho:Kk レンズ製造方法
JPH04326604A (ja) * 1991-04-26 1992-11-16 Murata Mfg Co Ltd レンズアンテナ
US5405557A (en) * 1993-04-21 1995-04-11 Sola Group Ltd. Method of making a moulded photochromic lens
DE10138696A1 (de) * 2001-08-07 2003-03-06 Schott Glas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Beschichten und Formen eines dreidimensionalen Körpers
GB0120835D0 (en) * 2001-08-28 2001-10-17 Smithkline Beecham Plc Process
JP2006108306A (ja) * 2004-10-04 2006-04-20 Yamaha Corp リードフレー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半導体パッケージ
TWI261539B (en) * 2005-10-07 2006-09-11 Asia Optical Co Inc Optical elements
TW200822975A (en) * 2006-10-02 2008-06-01 Pentax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optical film, and optical article
JP4812592B2 (ja) * 2006-10-27 2011-11-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複合光学部品の製造方法
EP2116882A4 (en) * 2007-02-19 2012-03-07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ILLUMINATING LENS, PICTURE DEVICE, PORTAB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LLUMINATING LENS
JP5804692B2 (ja) * 2010-11-24 2015-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8601A (ja) * 1983-04-11 1984-10-26 Hitachi Ltd プラスチツクレンズ
JPH08187793A (ja) * 1995-01-09 1996-07-23 Nisshin Koki Kk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219191B1 (en) * 1997-03-05 2001-04-17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lastic lens
JPH11202106A (ja) * 1998-01-14 1999-07-30 Asahi Optical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US6466376B2 (en) * 1999-12-24 2002-10-15 Konica Corporation Plastic lens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409144A (zh) * 2001-09-27 2003-04-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棒状非球面透镜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7478A (zh) * 2016-12-28 2019-08-23 小林制药株式会社 齿间清洁具的制造方法
US11351705B2 (en) 2016-12-28 2022-06-07 Kobayas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terdental cleaning tool
CN108656445A (zh) * 2018-06-15 2018-10-16 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分层注塑的成型核心、厚壁件产品的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95096A2 (en) 2012-09-05
US9283719B2 (en) 2016-03-15
EP2495096B1 (en) 2019-09-04
US20120224267A1 (en) 2012-09-06
CN102654587B (zh) 2015-11-11
JP5836610B2 (ja) 2015-12-24
JP2012183703A (ja) 2012-09-27
EP2495096A3 (en) 2016-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4587A (zh) 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804692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および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CN103424785B (zh) 塑料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281765A (ja) 光学素子の表面精度改善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7113369B (zh) 圆顶形罩、制造圆顶形罩的方法、形成圆顶形罩的模具以及相机
CN102529449A (zh) 树脂模制品、用于制造树脂模制品的方法和打印机
CN104718482A (zh) 模制透镜的透镜单元结构与模制透镜的成型模具
KR20190061552A (ko) 금속 3d 프린팅과 주조 방식을 융합한 상태의 금형 코어 및 그 제작 공법
JP2008100481A (ja) 絞り一体型レンズ、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075712B (zh) 车辆用灯具
CN104002411A (zh) 用于形成眼科装置的铸杯组件
US20150102513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device
CN100581779C (zh) 隐形眼镜片模具的注塑成型机
JP2006227348A (ja)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成形用金型及び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
JP7163096B2 (ja) 多層成形レンズ
KR101988595B1 (ko) 다촛점 작동 콘택트렌즈 캐스팅 성형방법
CN105093361A (zh) 透镜和包括该透镜的透镜模块
JP2004341048A (ja) 光学反射ミラー
CN113226695B (zh) 树脂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2206720B1 (ko) 안내 렌즈들을 제조하기 위한 삽입 어셈블리
KR101113523B1 (ko) 렌즈 사출 금형
KR101655335B1 (ko) 렌즈용 사출 성형품
US20100247813A1 (en) Injection molded produc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18109658A (ja) プラスチック光学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21928A (ja) 光学素子および金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