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5774B - 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5774B
CN102625774B CN201080037779.4A CN201080037779A CN102625774B CN 102625774 B CN102625774 B CN 102625774B CN 201080037779 A CN201080037779 A CN 201080037779A CN 102625774 B CN102625774 B CN 102625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conveyor
bearing
side extension
supporting guide
central authorit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7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5774A (zh
Inventor
塞西莉亚·维拉托拉
霍尔迪·加瓦尔达莫内德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nderlande Industries BV
Original Assignee
塞西莉亚·维拉托拉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91657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275365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916576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275364A1/en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91790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233286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塞西莉亚·维拉托拉 filed Critical 塞西莉亚·维拉托拉
Publication of CN102625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5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0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for conveying in a circular ar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30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 B65G15/56Belts or like endless load-carriers with edge-protecting or reinfor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02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consisting essentially of struts, ties, or like structur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1/00Supporting or protective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endless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of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65G21/20Means incorporated in, or attached to, framework or housings for guiding load-carriers, traction elements or loads supported on moving surfaces
    • B65G21/22Rails or the like engaging sliding elements or rollers attached to load-carriers or traction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支撑和引导传送带的组件,其包括框架(1),该框架(1)包括至少一个基体元件(1a)和由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1a)支撑的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33a)。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33a)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1a)悬伸,并且在其一侧敞开,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2)能够穿过该敞开侧插入/移除。此外,所述组件还包括用于由至少一个周边引导部支撑和引导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的至少一个机构。本发明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形成该组件的所有元件的维修、修理和更换,从而使故障停机时间最小化,并节省了与等待时间及零件更换相关的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如下类型的传动带的支撑引导组件,该类型的传送带包括支撑传送带本身的框架,以及用于该传送带本身的这些支撑引导机构,例如辊、引导轴承等。
所述支撑引导组件适用于运输和物流业,更具体地,其目的是在机场的不同区域之间运输行李;能够很大程度上简化形成该组件的所有零件的维修、修理和更换,从而使故障停机时间最小化,节省等待成本和要更换的零件的成本。
背景技术
用于将包裹、包装或行李从一点移动至另一点的传送带的安装需要直线形/弯曲部段,以构成从所述物品的起始点至目的点的路径。
如上所述,此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通常用在诸如机场或物流中心的设施中,在所述设施中,该支撑引导组件持续工作,因此其维护管理及故障修理必须非常迅速以减少对应的运输线的故障停机时间。
首先,由于磨损或者由于破坏造成的更换传送带本身会使运输线的操作停止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必须拆解其许多部件,以便能够接近并移除所述传送带。传送带一般组装在框架上,该框架在其端部设置有两个活动辊,而传送带在所述活动辊上滑动。这些辊从两端被紧固至传送带的框架,所以为了能够移除它,有必要先拆解所有保护性的引导和张紧元件,从而能够接近辊的紧固件。一旦松开活动辊的端部,则可以移除传送带。
因此,传送带的更换表现为复杂而费力的任务,其需要多个有资质的操作者参与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意味着带来经济损失。
本领域中已知的美国专利US20080041702描述了一种用于传送带的可枢转支撑装置,由于这种支撑装置相对于其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铰接,故而其允许减少带更换时间。此解决方案减少了传送带更换时间,但也引起高度复杂性,这是因为传送带仍支撑在框架的两端部上,所以仍然有必要拆解大量部件才能够枢转传送带。
如上文所述,绝大部分问题和故障产生于弯曲部段中,不排除直线形部段但程度较小,因为弯曲部段需要周边支撑引导机构以便使弯曲传送带正确工作。这些机构包括轴承式滚动装置,该轴承式滚动装置通过周边引导型材保持并引导所述弯曲传送带,该周边引导型材为此目的设置在传送带的外周边上,并且与上述轴承接触。
现有技术状况中已知的专利EP0706489、EP0716034、DE29502064和DE19535757描述了与上文所描述类似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穿过框架的外表面安装在曲线的外侧。
在这种类型的支撑引导装置中,由于带所特有的径向振荡,在带上产生过应力,造成经常性故障、振动和轴承卡死。
在故障的情况下,有必要为传送带查找已经发生故障的支撑引导装置的位置,拆解该支撑引导装置,更换该支撑引导装置,并再次启动传送带,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故障停机时间。
此外,专利US2006/108207描述了一种支撑引导装置,其包括相对于传送带对称设置的一对轴承,但该支撑引导装置具有很大的缺陷,即为了查找失效部位的位置,为了进行修理或仅仅为了目视检查,必须拆解该装置,造成长时间停机及延长的维修时间。
由于在上述专利中描述的装置安装在曲线外侧,而内轴承由传送带本身遮蔽,故障位置的查找及其修理迫使拆解其许多部件,增加了这样做所必需的时间。用于检查和修理带有这种类型的支撑引导装置的弯曲传送带中的故障的故障停机时间过高,这产生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引导装置还包括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通过与上述周边型材中所包括的伸出部相接触而保持并引导传送带。
现有技术状况中已知的欧洲专利EP0349830描述了一种用于传送带的引导型材,其包括在引导轴承之间受驱动的伸出部,所述伸出部设置有径向附件,该径向附件设置有用于容纳传送带的端部的管道。所述专利中描述的型材的缺陷在于其过于刚硬,这导致传送带中的振动、噪声和故障。
弯曲传送带中产生径向振荡的原因如下:
-不可能产生带的周边的完全圆弧形区段。
-带本身的构成,因为带由具有交联增强缆索的结构获得,这导致了按照内部结构的分布而不同的径向性能表现。
这些径向振荡在用于带的不同支撑引导元件上引起周期性过应力,其产生恼人的噪声、振动和疲劳,从而造成机器故障和停机。
已知专利DE4412931,其中周边型材包括能够部分吸收引起的振动的弹性区域,但即使如此,其也经历径向振荡,而且额外地,与轴承接触的所述弹性区域经受高磨损,导致工作寿命大大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完全地并且令人满意地解决了以上所述的问题,故而其允许很大程度上简化形成该组件的所有零件的维修、修理和更换,从而使故障停机时间最小化,并节省等待成本和要更换的零件的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用于传送带的框架包括:
至少一个基体元件;和
由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支撑的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
所述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伸出,并且在其一侧敞开,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能够穿过该敞开侧引入/移除,并且其中,
在工作位置,所述至少一个传动带靠近所述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的平表面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工作位置理解为,在这样的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移动并且定位为靠近扁平结构的平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使得其能够移动行李或类似物体。
通过框架的此几何上的布置,可以观察大致扁平结构如何伸出、并且由此包括用于纳入/移除所述传送带的侧向可接近区域,从而产生无需将多个额外元件从整个组件上拆下(例如,不移除辊)的优点,减少了带本身以及其相关元件的检查和更换时间。
所述框架可以采取各种构型,但是所有构型均包括如下技术特征:具有伸出的大致扁平结构,传送带靠近该大致扁平结构定位,这允许其简单操作。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所述大致扁平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片状盖,所述传送带在所述片状盖上滑动;由于传送带的插入/移除无需拆解其部件,故而无需移除片状盖就能接近所述传送带的内部保持部件。
还设想了如下可能性:至少一个封装盖定位在大致扁平结构的上侧上,
并且所述至少一个封装盖包括用于所述至少一个封装盖的提升装置,从而允许放置/移除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即,无需移除所述至少一个封装盖。
由此,特别是在弯曲部段中(但不排除直线形部段),防止了传送的物品撞击诸如轴承的下部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封装盖还形成为防止吹风的保护装置,这进一步防止了异物被包含到整个组件内。此外,由于设置了所述提升装置,其允许放置/移除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或者例如放置/移除周边引导型材的通过。
所述至少一个提升装置可选地包括:
多个弹簧,所述多个弹簧在一侧联接至伸出的上部子结构的上部,另一侧则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封装盖;和
所述多个弹簧的多个保持元件,其允许锁定/释放所述弹簧。
所述保持元件可以是保持销,使得保持销包括至少一个倾斜的侧部凸缘,所述销通过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的至少一个相应的孔穿入框架,使得其允许所述至少一个销通过,并且能够穿过所述凹口以进行随后的保持。因此,借助于在封装盖上进行按压,每个销均被引入其对应的孔内,并且通过经由销的外部的头部对所述销进行旋转,封装盖被靠着所述框架紧固。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设想了如下可能性:框架包括:
多个上横向元件和多个下横向元件,所述多个上横向元件和多个下横向元件定位成垂直于所述传送带的每个点处的运动方向,并且位于两个高度水平,
多个竖向元件,所述多个竖向元件分别联接在每一对位于同一个竖向平面中的横向元件的端部,使得它们限定一端敞开的C形子结构,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能够穿过所述敞开端引入/移除;
其中,联接在所述竖向元件的上端部处的上横向元件允许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元件在上横向元件上滑动,并且限定伸出的大致扁平结构,
并且,连接在所述竖向元件的下端部的所述下横向元件允许支撑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在下横向元件上的滑动,并且限定下部子结构。
因此,大致扁平结构与下部子结构一起限定出这样的空间,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经过该空间移除/插入,而无需拆解整个支撑引导组件中包括的大量元件,从而简化了上文所述的更换和维修任务。
基于之前描述的C形构型,设想了如下可能性:对各个上横向元件与各个下横向元件进行附接的竖向元件包括两个平行零件,在所述两个平行零件之间,在上部区域中设置有支架,在下部区域中设置有下扁平杆。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在上、下横向元件、竖向元件以及框架的端部联接有至少一个桁条,该桁条的几何构型遵循所述传送带的部段的几何形状。
还设想了如下可能性:下部子结构包括多个轴承,所述多个轴承定位成使得它们允许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的滑动。可以将所述轴承联接至分别包括旋转轴的多个臂;并且所述多个臂能够相对于旋转轴线摆动,从而允许操作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以进行其维修。
框架可选地联结有至少一个支撑引导机构,其中每个支撑引导机构均联接有至少一对轴承,使得在支撑引导组件的工作位置,在一对轴承中的两个轴承中,它们的旋转轴线朝向框架会聚,并且垂直于周边引导型材。
在执行至少一个支撑引导机构的纳入时,该支撑引导机构被联结至框架本身,由于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与联接至所述传动带的周边引导型材接触,故而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在所述至少一对轴承的帮助下滑动。
轴承位置的空间构型为:每个轴承的旋转轴线均朝向框架会聚,并且垂直于周边引导型材,使得它们完全适应于所述周边引导型材的几何构型。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将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引导机构联接至伸出的大致扁平结构的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
可选方案之一是:所述轴承在靠近框架的内侧上联接至每个支撑引导结构,使得所述轴承允许从远离框架的外侧观察和操作。由于轴承通过联接至支撑引导机构本身的内侧——此侧靠近框架,其允许从外部区域观察轴承,并且操作者位于该外部区域内进行目视检查及可能的维修。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下部子结构包括多个孔,所述多个孔意于联接框架的支撑元件,这种支撑元件能够为例如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
一种支撑引导机构包括:
中央紧固基体,所述中央紧固基体包括两个倾斜表面,所述两个倾斜表面朝向所述框架会聚并且垂直于周边引导型材,并且中央轴承在与框架相对的区域中联接至所述倾斜表面,使得它们允许从外部观察和操作;和
两个侧延伸部,所述两个侧延伸部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枢转,其中,每个侧延伸部均联接有外部轴承,使得:
-一对上轴承由更靠近一个侧延伸部的上轴承和中央轴承形成,而
-一对下轴承由更靠近另一个侧延伸部的上轴承和中央轴承形成,
每对轴承均定位成相对于所述传送带对称。
因此,并且与现有技术状况不同,支撑引导机构包括两个明显不同的零件:
-中央紧固基体包括两个轴承,所述两个轴承能够从外部操作而无需完全拆解该机构,从而能够移除有缺陷的轴承,这是由于轴承联接至所述中央紧固基体零件并且允许沿向外方向——即朝向操作者的位置——移除轴承。
-侧延伸部联接至中央紧固基体,并且每个侧延伸部均包括轴承,所述轴承也能够从外部移除,从而便于其组装、拆解及其观察。
在将轴承设置在该机构中的情况下,观察它们如何形成两对轴承,上对轴承通常意于用于传送带的出离方向,而对应的上对轴承用于所述传送带的返回。
每对(上和下)轴承均包括一定角度,使得形成一对的轴承相对于穿过它们滑动的传送带对称。
实施方式可选方案之一是,至少一个中央紧固基体形成框架的一部分;这样,所述中央基体在所述框架中成形,并且侧延伸部直接联接于所述中央基体。
可以与前述实施方式可选方案相组合的另一实施方式可选方案是,至少一个中央紧固基体联接至框架的后部;因此,所述中央紧固基体是独立于框架的元件,能够由与侧延伸部相同的材料构成。
根据第二可选方案,设想了如下可能性:通过联接至中央紧固基体的至少两个紧固元件将支撑引导机构紧固至框架,这种紧固元件为例如螺钉,并且能够从所述支撑引导机构的外部直接接近并操作。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联接有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引导机构、或者至少一个中央紧固基体形成其一部分的框架是包括如下部分的框架:
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其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伸出,并且在其一侧敞开,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能够穿过所述敞开侧引入/移除。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每个侧延伸部均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弯曲扁平元件,所述两个弯曲扁平元件借助于定位在两个弯曲元件最远离中央紧固基体的端部处的附接元件附接,使得每个外部轴承均在外表面联接至各个附接元件,这允许从与框架相对的外部区域观察和操作。
因此,每个侧延伸部均由借助于桥式附接元件附接的两个弯曲元件限定,并且能够设想双C形几何形状,并且其中最出色的技术特征是轴承在对应的附接元件中的位置,由于被分别设置在外表面上,所以它们可以由操作者容易地操作或观察,而无需拆解支撑引导机构。
还设想了如下可能性:每个侧延伸部均被铰接在铰接点,所述铰接点位于两个弯曲元件最靠近中央紧固基体的端部处,使得
每个延伸部都能够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枢转,并且能够在操作者希望移除时被移除,并且
铰接点位于每个弯曲元件的内部,使得由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的运动施加在每对轴承上的转矩引起确保引导所述传送带的引导几何形状的力矩,而不需要用于每个侧延伸部的额外的紧固元件。
两个侧延伸部都能够枢转的可能性便于更换其中包含的轴承,以及对侧延伸部本身的可能的更换。同样,铰接点相对于每对(上和下)轴承的位置导致迫使支撑引导机构在操作时进入关闭位置/工作位置,这是因为传送带的滑动产生转矩,而所述转矩在侧延伸部的旋转轴线的辅助下,导致沿每个侧延伸部的关闭/工作方向的力矩,而不需要用于每个侧延伸部的额外的紧固元件。
观察到,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弯曲扁平元件的每个侧延伸部的结构的中央空间均敞开,从而允许从外部观察和操作轴承。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引导机构优选地包括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所述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将侧延伸部定位并锁定在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的确定位置。
因此,操作者可以操作该定位锁定装置,以根据所需维修任务移动侧延伸部,而无需拆解整个支撑引导机构。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包括滑动装置,该滑动装置将侧延伸部定位并锁定在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的三个操作位置:
a)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两个侧延伸部都能够自由枢转,
b)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侧延伸部中的一个被锁定在工作位置,而另一个能够自由枢转;和
c)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两个侧延伸部被锁定在工作位置。
因此,有可能使侧延伸部——例如上侧延伸部——自由,使得不必释放另一侧延伸部,并且能够移除它而不引起被锁定的侧延伸部的异常运动或者力。
还设想了如下可能性:滑动装置包括具有U形几何形状的零件,所述零件与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的主表面共面,使得
滑动装置的侧分支穿过在所述中央紧固基体中成形的空腔联接至中央紧固基体,
滑动装置的基体分支定位成允许操作者从外部操作该基体分支,并且限定所述三个操作位置,而
滑动装置的每个侧分支包括用于联接侧延伸部的两个孔,其中,对应于一个侧延伸部的两个第一孔比对应于另一个侧延伸部的另外两个第二孔具有更大的长度,从而其允许依次地锁定限定在操作位置a)和b)的侧延伸部。
换言之,由于存在附接一个侧延伸部的两个孔,并且这些孔相对于另一个侧延伸部的孔具有更大的长度,故而有可能锁定第一侧延伸部,并且限定三个操作位置:
a)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两个侧延伸部都能够自由枢转,
b)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侧延伸部中的一个被锁定在工作位置,而另一个能够自由枢转;和
c)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两个侧延伸部被锁定在工作位置,并且所有这些均借助于简单、结实耐用、易于维修的构型实现。
联接至传送带的侧周边、并且与至少一对轴承接触的周边引导型材包括:
伸出部,至少一对轴承在所述伸出部上接触;并且所述伸出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周边引导型材的横向对称轴线对称的通孔,
弹性区域,所述弹性区域位于所述伸出部之后,
U形延伸部,所述U形延伸部位于所述弹性区域之后,并且传送带的周边边缘联接在所述延伸部处。
因此,所述周边引导型材与现有技术状况不同,因为虽然其包括吸收由传送带引起的径向振荡和振动的弹性区域,但其还包括可以呈圆形构型的通孔,这就能够变形并且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吸收由所述传送带引起的上述振荡/振动,除此以外还允许减小因周边引导型材通过各个辊上方的过程中(在运动方向改变时)的弯曲而引起的应力,由此延长其疲劳寿命,减少损坏的可能性,并且减小运动传递辊的半径。
所述周边引导型材优选地与如下框架连接,该框架包括:
至少一个基体元件;和
由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支撑的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大致扁平结构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基体元件伸出,并且在其一侧敞开,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能够穿过该开口引入/移除。
设想了如下可能性:存在于所述伸出部与所述弹性区域之间的区域包括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限定出轴承与弹性区域之间的无接触空间,从而防止轴承与所述弹性区域接触,确保每个轴承的圆柱表面均与伸出部接触。由于所述技术特征提供了阻碍轴承与弹性区域——该弹性区域并不非常耐受轴承本身的锋锐边缘——接触的空间,故而其提供了高度的安全性,改进了所述周边引导型材的工作寿命及引导性能,由此通过凹槽使整个支撑引导组件的功率消耗最小化。
还设想了如下可能性:所述U形延伸部包括相对于彼此倾斜的两个分支;这使得能够紧固所述传送带的周边边缘,确保其不会分离,并且不会产生工作故障。
弹性区域可选地包括这样的部段,所述部段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部段的等效平均厚度,在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区域的部段的长度包括在5mm与30mm之间。
所述弹性区域的弹性(Klinear)将基本取决于三个参数:取决于用于获得型材的材料的弹性模量(E);取决于等效平均厚度(GME);并且取决于形成该弹性区域的部段的长度(L)。
用于制造型材的材料和弹性部段的等效平均厚度(GME)将由通过传送带系统中的力产生的压力确定。其长度(L)将等于或大于所述部段的等效平均厚度(GME)。
由于制造U形延伸部和周边引导型材的材料的性质,所述伸出部和U形延伸部设置有可以吸收小部分径向振荡的一定弹性。其吸收容量是易变的并且难以量化,因为其取决于许多情况,例如伸出部的几何变形、以及分支与传送带的端部之间的确切连结点。所述弹性部段的结合使得能够精确地确定并计算用于吸收径向振荡的弹性容量,因为其不受其他环境因素影响。
因此,根据所描述的发明,本发明提出的用于传送带的框架在迄今所使用的框架中是先进的,并且按照以下方式完全地且令人满意地解决了上文所阐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简化了形成该组件的所有元件的维修、修理和更换,从而使故障停机时间最小化,并节省等待成本及零件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补充所进行的描述,并且为了更好地理解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附上一组图作为该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已经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性质示出了如下附图:
图1示出了用于弯曲传送带的框架的立体图,图中可见形成该框架的部分,还包括所述传送带的引导辊;
图2示出了相对于伸出的大致扁平结构联接/移除传送带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具有C形轮廓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中观察到伸出的大致扁平结构和下部子结构;
图4示出了框架的立体图,该框架带有紧固在伸出的大致扁平结构上的片状盖,传送带在该盖上滑动;
图5示出了框架的局部立体图,其中传送带放置在工作位置,而封装盖关闭在工作位置;
图6示出了框架的局部立体图,其中部分地移除了传送带,并且升起了封装盖;
图7示出了处于升起位置的封装盖的提升装置的保持销的详细立体图;
图8示出了处于保持位置的封装盖的提升装置的保持销的详细立体图;
图9示出了框架的立体图,图中可见用于支撑引导传送带的可摆动轴承的布置;
图10示出了弯曲传送带的立体图,图中可见结合在一起形成该弯曲传送带的所有元件,包括多个作为本发明目的的支撑引导机构;
图11示出支撑引导机构中包括的不同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示出了弯曲传送带的局部径向剖视图,图中可见将所述支撑引导组件在底架上布置在外部,使传送带的出离和返回部段由对应的轴承适当地引导;
图13示出了支撑引导机构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中可见轴承的位置及其从外部可接近性;
图14示出了类似于前一个图的中央纵向剖视图,图中已经示出了侧延伸部的铰接点的位置的区域;
图15通过用于依次锁定支撑引导机构的滑动装置的各详细示图、示出了支撑引导机构处于其三个操作位置的顺序;
图16示出了传送带的周边引导型材的部段的立体图,图中可见伸出部的弹性区域和轴向孔;
图17示出了型材的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图,其中弹性部段适当地定尺寸;
图18示出了型材的横截面,图中已显示了引导轴承以示出其操作;
图19示出了适当地组装有周边型材的传送带的立体图,图中可见周边型材的几何构型。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所讨论的附图而言,可以观察到作为本发明的目的的、用于传送带(2)的框架(1)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如何描述的;其中,所述框架(1)包括:
基体元件(1a);
一对辊(3),其中,所述一对辊(3)中的一个借助于电动马达(4)驱动;
多个上横向元件(32a)和多个下横向元件(32b),所述多个上横向元件(32a)和多个下横向元件(32b)定位成垂直于所述传送带(2)的每个点的运动方向,并且位于两个高度水平;
多个竖向元件(31),所述多个竖向元件(31)分别联接在每一对位于同一个竖向平面中的横向元件(32a、32b)的端部,从而其限定一端敞开的C形子结构,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2)能够穿过所述敞开端引入/移除;
其中,联接在所述竖向元件(31)的上端部处的上横向元件(32a)允许所述传送带元件(2)在所述上横向元件(32a)上滑动,并且限定大致扁平结构(33a),
并且,联接在所述竖向元件(31)的下端部处的下横向元件(32b)允许支撑所述传送带(2)在所述下横向元件(32b)上的滑动,并且限定下部子结构(33b)。
其中,所述大致扁平结构(33a)包括片状盖(34),所述传送带(2)在所述片状盖(34)上滑动。
并且,封装盖(35)定位在大致扁平结构(33a)的上侧上,使得封装盖(35)包括用于所述封装盖(35)的提升装置,从而允许放置/移除所述传动带(2)。
提升装置包括:
多个弹簧(36),所述多个弹簧(36)一方面联接至大致扁平结构(33a)的上部,另一方面联接至封装盖(35);和
所述多个弹簧(36)的多个保持销(37),所述多个保持销(37)允许锁定/释放所述弹簧。
所述保持销(37)包括倾斜的侧部凸缘(41),所述销通过设置有凹口(43)的相应孔(42)穿入框架,从而允许销(37)通过,并且可以穿过所述凹口(43)以便于随后的保持。然后,通过在封装盖(35)上进行按压,将每个销(37)均引入其对应的孔(42)内,并且通过经由外部的头部(44)对销(37)进行旋转,封装盖(35)被靠着所述框架(1)紧固。
此外,下部子结构(33b)包括多个轴承(38),所述多个轴承(38)联接至多个臂(39),所述多个臂(39)分别包括旋转轴(40);其中,所述臂(39)能够相对于旋转轴线摆动,从而允许操作所述传送带(2)。
下部子结构(33b)包括多个孔(25),所述多个孔(25)意于联接用于框架的支撑元件,这种支撑元件能够为例如用于支撑在地面上的支撑腿(19)。
此外,在上横向元件(32a)和下横向元件(32b)、竖向元件(31)、以及框架(1)的端部处联接有至少一个桁条(larguero)(45),该桁条(45)的几何构型遵循所述传送带(2)的部段的几何形状。
基于C形构型,对各个上横向元件(32a)与各个下横向元件(32b)进行附接的竖向元件(31)包括两个平行零件(46a、46b),在所述两个平行零件(46a、46b)之间,在上部区域中布置有支架(47),并且在下部区域中布置有下扁平杆(48)。
作为补充,支撑引导机构(5)包括:
中央紧固基体(6),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联接至框架(1)的后部,其中,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包括两个倾斜表面(17),所述两个倾斜表面(17)朝向所述框架(1)会聚并且垂直于周边引导型材,并且其中,两个中央轴承(8b、9b)在与框架(1)相对的区域中联接至所述倾斜表面(17),使得两个中央轴承(8b、9b)允许从外部观察和操作;和
两个侧延伸部(7a、7b),所述两个侧延伸部(7a、7b)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6)枢转,其中,每个侧延伸部(7a、7b)均联接有外部轴承(8a、9a),使得:
-一对上轴承(8a、8b)由更靠近一个侧延伸部(7a)的上轴承(8a)和中央轴承(8b)形成,而
-一对下轴承(9a、9b)由更靠近另一个侧延伸部(7b)的上轴承(9a)和中央轴承(9b)形成,
每对轴承(8a、8b)、(9a、9b)均定位成相对于所述传送带(2)对称。
每个侧延伸部(7a、7b)均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弯曲扁平元件(12),所述两个弯曲扁平元件(12)借助于定位在两个弯曲元件(12)最远离中央紧固基体(6)的端部处的附接元件(13)附接,使得每个外部轴承(8a、9a)均在外表面(11)处联接至各个附接元件(13),这允许从与框架(1)相对的外部区域观察和操作外部轴承(8a、9a)。
此外,每个侧延伸部(7a、7b)均在铰接点(16)处铰接,所述铰接点(16)位于两个弯曲元件(12)最靠近中央紧固基体(6)的端部(15)处,使得每个侧延伸部(7a、7b)均能够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6)枢转,并且能够在操作者希望移除时被移除。
每个支撑引导机构(5)均包括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所述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将侧延伸部(7a、7b)定位并锁定在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6)的确定位置;其中,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包括滑动装置(20),所述滑动装置(20)将侧延伸部(7a、7b)定位并锁定在相对于中央紧固基体(6)的三个操作位置:
a)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两个侧延伸部(7a、7b)均能够自由枢转,
b)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侧延伸部(7a、7b)中的一个被锁定在工作位置,而另一个则能够自由枢转;和
c)第三位置,在第三位置,两个侧延伸部(7a、7b)被锁定在工作位置。
并且,滑动装置(20)包括具有U形几何形状的零件,所述零件定位成与所述至少一个传送带(2)的主表面共面,使得
滑动装置(20)的侧分支(21)穿过在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中成形的空腔(22)联接至中央紧固基体(6),
滑动装置(20)的基体分支(10)定位成允许操作者从外部操作基体分支(10),并且限定三个操作位置,并且
滑动装置(20)的每个侧分支(21)包括用于联接侧延伸部(7a、7b)的两个孔(23),其中,对应于一个侧延伸部(7a、7b)的两个第一孔(23a)比对应于另一个侧延伸部(7a、7b)的另外两个第二孔(23b)具有更大的长度,从而其允许依次地锁定限定在操作位置a)和操作位置b)的侧延伸部(7a、7b)。
周边引导型材包括:
伸出部(14),各对轴承(8a、8b)、(9a、9b)在所述伸出部(14)上接触;并且所述伸出部(14)包括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周边引导型材的横向对称轴线(29)对称的通孔(28),
弹性区域(27),所述弹性区域(27)位于所述伸出部(14)之后,
U形延伸部(26),所述U形延伸部(26)位于所述弹性区域(27)之后,其中,传送带(2)的周边边缘联接在所述延伸部(26)处;其中,所述U形延伸部(26)包括相对于彼此倾斜的两个分支(26a、26b),这使得能够紧固所述传送带(2)的周边边缘。
弹性区域(27)包括这样的部段,所述部段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所述部段的等效平均厚度,所述弹性区域(27)的部段的长度包括在5mm与30mm之间。
最后,存在于所述伸出部(14)与所述弹性区域(27)之间的区域包括对应的凹槽(30),所述凹槽(30)限定出轴承(8a、8b、9a、9b)与弹性区域(27)之间的无接触空间,使得轴承(8a、8b、9a、9b)不与所述弹性区域(27)接触。
针对此描述及该组图示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已经描述的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本发明的目的内以许多方式组合。已经根据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很明显地,在不超出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目的的情况下,可以将许多变型引入所述优选实施方式中。

Claims (7)

1.一种用于支撑和引导传送带(2)的支撑引导机构(5),所述支撑引导机构(5)包括:
中央紧固基体(6),其中,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包括两个倾斜表面(17),所述两个倾斜表面(17)朝向用于传送带(2)的框架(1)会聚并且垂直于用于传送带(2)的周边引导型材,并且,中央轴承(8b、9b)在与所述框架(1)相对的区域中联接至所述倾斜表面(17),使得两个中央轴承(8b、9b)允许从外部观察和操作;和
两个侧延伸部(7a、7b),所述两个侧延伸部(7a、7b)相对于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枢转,其中,每个侧延伸部(7a、7b)均联接有外部轴承(8a、9a),使得:
-一对上轴承(8a、8b)由更靠近一个侧延伸部(7a)的上轴承(8a)和中央轴承(8b)形成,而
-一对下轴承(9a、9b)由更靠近另一个侧延伸部(7b)的上轴承(9a)和中央轴承(9b)形成,
所述上轴承(8a、8b)和下轴承(9a、9b)中的每对轴承(8a、8b、9a、9b)均定位成相对于所述传送带(2)对称,
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延伸部(7a、7b)包括彼此平行的两个弯曲扁平元件(12),所述两个弯曲扁平元件(12)借助于定位在两个弯曲扁平元件(12)最远离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的端部处的附接元件(13)附接,使得每个外部轴承(8a、9a)均在外表面(11)处联接至各个所述附接元件(13),这允许从与所述框架(1)相对的外部区域观察和操作所述外部轴承(8a、9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中央紧固基体(6)形成所述框架(1)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中央紧固基体(6)联接至所述框架(1)的后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侧延伸部(7a、7b)均在铰接点(16)处铰接,所述铰接点(16)位于两个弯曲扁平元件(12)最靠近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的端部(15)处,使得
每个所述侧延伸部(7a、7b)都能够相对于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枢转,并且能够在操作者希望移除时被移除,并且
所述铰接点(16)位于每个弯曲扁平元件(12)的内部,使得由至少一个传送带(2)的运动施加在每对轴承(8a、8b)、(9a、9b)上的转矩引起确保引导所述传送带(2)的引导几何形状的力矩,而不需要用于每个侧延伸部(7a、7b)的额外的紧固元件。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支撑引导机构(5)包括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所述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将所述侧延伸部(7a、7b)定位并锁定在相对于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的确定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定位和锁定的装置包括滑动装置(20),所述滑动装置(20)将所述侧延伸部(7a、7b)定位并锁定在相对于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的三个操作位置:
a)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两个侧延伸部(7a、7b)均能够自由枢转,
b)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侧延伸部(7a、7b)中的一个被锁定在工作位置,而另一个能够自由枢转;和
c)第三位置,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两个侧延伸部(7a、7b)被锁定在工作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引导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装置(20)包括具有U形几何形状的零件,所述零件定位成与至少一个传送带(2)的主表面共面,使得
所述滑动装置(20)的侧分支(21)穿过在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中成形的空腔(22)联接至所述中央紧固基体(6),
所述滑动装置(20)的基体分支(10)定位成允许操作者从外部操作所述基体分支(10),并且限定所述三个操作位置,并且
所述滑动装置(20)的每个侧分支(21)包括用于联接所述侧延伸部(7a、7b)的两个孔(23),其中,对应于一个侧延伸部(7a、7b)的两个第一孔(23a)比对应于另一个侧延伸部(7a、7b)的另外两个第二孔(23b)具有更大的长度,从而其允许依次地锁定限定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侧延伸部(7a、7b)。
CN201080037779.4A 2009-07-17 2010-07-15 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 Active CN1026257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9165764.3 2009-07-17
EP09165774A EP2275365A1 (en) 2009-07-17 2009-07-17 Support and guiding system for curved conveyor belts
EP09165764A EP2275364A1 (en) 2009-07-17 2009-07-17 Guide means fixed to curved conveyor belts
EP09165774.2 2009-07-17
EP09179053.5 2009-12-14
EP09179053A EP2332860A1 (en) 2009-12-14 2009-12-14 Self- supporting frame for removable conveyor belts
PCT/ES2010/070491 WO2011007040A2 (es) 2009-07-17 2010-07-15 Conjunto de soporte y guiado para bandas transportadora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774A CN102625774A (zh) 2012-08-01
CN102625774B true CN102625774B (zh) 2016-03-16

Family

ID=43449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779.4A Active CN102625774B (zh) 2009-07-17 2010-07-15 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97976B2 (zh)
EP (2) EP3398884B1 (zh)
CN (1) CN102625774B (zh)
BR (1) BR112012001158B1 (zh)
ES (2) ES2685897T3 (zh)
WO (1) WO2011007040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121515A1 (it) * 2012-09-14 2014-03-15 Rexnord Marbett Srl Apparato per assistere lo scorrimento di una catena
NL2009721C2 (nl) * 2012-10-29 2014-05-01 Rexnord Flattop Europe Bv Eindaandrijving voor een transporteur, transporteur voorzien van een eindaandrijving, en aandrijftandwiel voor een eindaandrijving.
CN104261051A (zh) * 2014-09-16 2015-01-07 潍坊盛丰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输送带用滚珠式夹子
CN104355040A (zh) * 2014-10-13 2015-02-18 苏州艾斯特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90°转弯皮带机
CN106494822B (zh) * 2016-11-28 2019-05-10 浙江品创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转弯角度可调的转弯输送设备
CN107185862B (zh) * 2017-07-14 2019-05-28 安徽中科光电色选机械有限公司 基于色选机设备的输送装置
CN109969686B (zh) * 2019-05-15 2021-03-16 枣庄学院 一种生产线的自动化输送装置
CN112758608B (zh) * 2019-11-05 2022-11-18 隆回县好树衣柜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护功能的家具生产传送带用传动装置
CN112678418B (zh) * 2020-12-31 2022-08-23 南通嘉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弯滚筒线机构及其使用工艺
IT202200007400A1 (it) * 2022-04-13 2023-10-13 Mech Sistemi S R L Nastro trasportatore curvo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531A (en) * 1996-02-13 1998-03-03 Mannesmann Dematic Rapistan Corp. Belt turn conveyor
EP0849192A1 (en) * 1996-12-21 1998-06-24 Thames Co., Ltd. curved conveyor
DE102006024536A1 (de) * 2006-05-23 2006-12-07 Logcomp Gmbh Kurvengurtförder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22824A1 (de) * 1988-07-06 1990-02-01 Transnorm System Gmbh Gurtkurve fuer foerderbandanlagen
FR2663309B1 (fr) * 1990-06-15 1994-06-17 Rozier Jean Michel Convoyeur a bande transporteuse a demontage et remontage rapide de la bande.
IT227686Y1 (it) * 1992-11-20 1997-12-15 Hitech Systems Srl Convogliatore per lo smaltimento di generici prodotti a macchine con- fezionatrici o inscatolatrici
US5394977A (en) 1993-07-08 1995-03-07 Portec,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replacing conveyor belts
DE4412931A1 (de) 1994-04-15 1995-10-19 Transnorm System Gmbh Gurtkurve für Förderbandanlagen
NL9402081A (nl) 1994-12-09 1996-07-01 Vanderlande Ind Nederland Transportinrichting.
DE29502064U1 (de) 1995-02-10 1995-06-01 Transnorm System Gmbh Kurvengurtförderer
DE19535757A1 (de) 1995-09-26 1997-03-27 Transnorm System Gmbh Flächiges Tragelement
US7232030B2 (en) * 2004-11-24 2007-06-19 Transnorm System Inc. Quick release holder for a beading of a conveyor belt and method of using quick release holder
US7497326B2 (en) 2006-08-15 2009-03-03 Transnorm System, Inc. Pivotable support for a conveyor and method of replacing a damaged conveyor bel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22531A (en) * 1996-02-13 1998-03-03 Mannesmann Dematic Rapistan Corp. Belt turn conveyor
EP0849192A1 (en) * 1996-12-21 1998-06-24 Thames Co., Ltd. curved conveyor
DE102006024536A1 (de) * 2006-05-23 2006-12-07 Logcomp Gmbh Kurvengurtförder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8884B1 (en) 2021-03-03
CN102625774A (zh) 2012-08-01
ES2685897T3 (es) 2018-10-15
WO2011007040A2 (es) 2011-01-20
US20120125740A1 (en) 2012-05-24
BR112012001158A2 (pt) 2018-03-13
US8997976B2 (en) 2015-04-07
EP2455308A2 (en) 2012-05-23
EP2455308B1 (en) 2018-07-04
ES2867861T3 (es) 2021-10-21
WO2011007040A8 (es) 2011-11-10
EP2455308A4 (en) 2016-12-28
WO2011007040A3 (es) 2011-07-21
BR112012001158B1 (pt) 2020-04-07
EP3398884A1 (en) 2018-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5774B (zh) 用于传送带的支撑引导组件
EP2459454B1 (en) Cutting unit for labelling machines
US7673732B2 (en) Transfer plate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to a belt
US9878359B2 (en) Bending device for metallic plate
US20120132739A1 (en) Moveable shaft assembly
JP2007321902A (ja) ケーブル類保護案内装置用スケーティング台車
US9120247B2 (en) Wind turbine blade mould side shape adjustment device
JP6391019B2 (ja) 脱輪防止装置
US9061841B2 (en) Stacking device
JP5603203B2 (ja) ウェブ切断装置
EP2711100B1 (en) Rolling mill bearing chock positioning device
US20170259316A1 (en) Bending device for meatllic plate
EP2275365A1 (en) Support and guiding system for curved conveyor belts
CN105270829A (zh) 一种输送皮带输送机
CN207658556U (zh) 一种皮带尾端的张紧和调偏机构
CN211593930U (zh) 一种防掉落的物流输送带设备
KR19980028907U (ko) 보조지지롤을 갖춘 벨트콘베이어
CN108045854A (zh) 一种输送机
EP1210186B1 (en) Auxiliary chain for drawing assembly in drawing machines
JP4584859B2 (ja) ガイド装置
CN211360078U (zh) 铝板轧机入口导板活动头
US4469286A (en) Free floating rider roll beam mounting
US20190375170A1 (en) Creel structure integrated on the fiber placement head of automated fiber placement equipment
FI87590C (fi) Kalander i pappers- eller kartongmaskin
CN207844204U (zh) 一种转弯机的皮带张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24

Address after: Holland Fei he

Patentee after: Vanderlande Ind Nederland

Address before: Barcelona

Patentee before: Vila Torra Cecili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