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8692A - 挠性管用接头 - Google Patents

挠性管用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8692A
CN102588692A CN2012100306304A CN201210030630A CN102588692A CN 102588692 A CN102588692 A CN 102588692A CN 2012100306304 A CN2012100306304 A CN 2012100306304A CN 201210030630 A CN201210030630 A CN 201210030630A CN 102588692 A CN102588692 A CN 10258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lexible tube
sealing
accommodation section
adapt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06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岸本裕司
东野刚年
木村充志
植田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FE Pipe Fitting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8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8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5/00Constructive types of pipe joi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L13/00 - F16L23/00 ; Details of pipe joi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F16L25/0036Joints for corrugated pipes
    • F16L25/0054Joints for corrugated pipes with specially shaped sealing 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5/00Constructive types of pipe joi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16L13/00 - F16L23/00 ; Details of pipe joi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or insulating means
    • F16L25/0081Pipe joints comprising a liquid or fusible se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ses of meta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8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for hoses with one end terminating in a radial flange or colla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挠性管用接头。该挠性管用接头难以发生流体泄漏。挠性管用接头(10)的接头主体(20)具有插入口(40)、第1收容部(42)、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和第2收容部(44)。密封件(22)具有胴部(60a)和单一环状部(60c)。胴部(60a)被收容在接头主体(20)内的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压入到第2收容部(44)的深处。单一环状部(60c)通过使胴部(60a)压入到第2收容部(44)的深处而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中。单一环状部(60c)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中时在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的作用下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其在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中之后将第2收容部(44)的内周和挠性管(300)的外周之间密封。

Description

挠性管用接头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980128649.9(其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09/064127)、申请日为2009年8月10日、发明名称为“挠性管用接头”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难以发生液体泄漏且由意外的事态导致无法使用的可能性较低的挠性管用接头。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图8所示的挠性管用接头。该挠性管用接头包括接头主体200、套筒202、环形弹簧204、O型密封圈206、密封件208和压环210。
在接头主体200中,自入口侧顺序形成有大径孔200a、中径孔200b和小径孔200c。套筒202滑动自由地安装于接头主体200的中径孔200b,其与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分卡合。套筒202的入口侧延伸至接头主体200的大径孔200a。环形弹簧204形成为环状,利用弹性变形扩展或收缩,其在未施加载荷的状态下嵌入到挠性管300的谷部312的外周,在扩径的状态下安装于套筒202的入口侧外表面。压环210旋装于接头主体200的入口侧。在压环210与接头主体200之间嵌入有O型密封圈206。在压环210的内周面安装有密封件208。压环210的内深处端附近的内径小于环形弹簧204嵌入于谷部312的外周时该环形弹簧204的外径。
专利文献2公开了图9(A)、(B)所示的挠性管用接头。该挠性管用接头包括接头主体250、定位抵住物(日文:リテ一ナ部材)252、压环254和防水密封件256。
接头主体250具有管插入孔270。在管插入孔270中插入有挠性管300。
定位抵住物252配置在管插入孔270中。定位抵住物252具有后方突起252a。后方突起252a插入到挠性管300外表面的谷部312中。
在将定位抵住物252的后方突起252a插入到挠性管300外表面的谷部312中的状态下固定压环254。另外,压环254在接头主体250的管插入孔270内沿着轴线方向滑动。因而,压环254能够在定位抵住物252的后方突起252a未嵌入到挠性管300的谷部312中的位置与保持定位抵住物252的后方突起252a嵌入到挠性管300的谷部312中的状态的位置之间位移。
防水密封件256将挠性管300和接头主体250之间密封。
而且,在图9(A)、(B)所示的挠性管用接头上还设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如下所述的状态下锁定压环254。该状态是指后方突起252a嵌入到谷部312中的状态。该锁定机构由止动环构件258、第1槽260、第2槽262和第3槽264构成。
止动环构件258是C字形的构件。第1槽260形成于接头主体250。第1槽260与止动环构件258的外周部卡合。第2槽262也形成于接头主体250。第2槽262也与止动环构件258的外周部卡合。第3槽264形成于压环254的外周面。第3槽264与止动环构件258的内周部卡合。止动环构件258在内周部卡合于第3槽264的状态下,与压环254的滑动相应地自第1槽260向第2槽262滑动。
在止动环构件258的外周部卡合于第1槽260时,压环254以半插入状态暂时固定于接头主体250。此时的压环254的位置是后方突起252a未嵌入到谷部312中的位置。在止动环构件258的外周部卡合于第2槽262时,压环254被锁定。此时,后方突起252a保持为嵌入到谷部312中的状态。压环254的压入量被设定为与上述第1槽260和第2槽26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采用该挠性管用接头,在压入压环254时,能够在维持良好的密封性的状态下连接挠性管300。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1856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768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挠性管用接头存在易于发生流体泄漏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为了解决该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难以发生流体泄漏的挠性管用接头。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遵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挠性管用接头10、12包括接头主体20、21和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件22、23。密封件22、23收容在接头主体20、21内。在接头主体20、21内插入挠性管300。在挠性管300的外周部上,沿着管轴线方向交替地并列设有在圆周方向整周上延伸的山部310和谷部312。在密封件22、23的中央形成有管插入孔60h。在管插入孔60h中插入挠性管300。密封件22、23在插入到管插入孔60h中的挠性管300的外周面和接头主体20、21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接头主体20、21具有插入口40、41、第1收容部42、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和第2收容部44。在插入口40、41中插入挠性管300。第1收容部42形成在插入口40、41的深处,连通于该插入口40、41。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形成在第1收容部42的与插入口相反的一侧,随着远离第1收容部42而缩窄。第2收容部44形成在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的深处,收容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和该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外周的密封件22、23。密封件22、23具有胴部60a、61a和密封作用部60c、61c、61g。胴部60a、61a利用收容在接头主体20、21内的挠性管300的前端部被压入到第2收容部44的深处。通过将胴部60a、61a压入到第2收容部44的内侧而将密封作用部60c、61c、61g引入到第2收容部44中。密封作用部60c、61c、61g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中时在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的作用下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其被向第2收容部44中引入之后将第2收容部44的内周和挠性管300的外周之间密封。
密封作用部60c、61c、61g将第2收容部44的内周和其挠性管300的外周之间密封。在该密封时,使密封作用部60c、61c、61g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因此,能够使密封性的提高和使密封作用部60c、61c、61g较深地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并存。由于它们能够并存,因此,难以发生流体泄漏。
另外,上述密封作用部也可以具有多个环状部61c、61g。这些环状部61c、61g在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和第1收容部4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并列地配置。并且,相邻的环状部61c、61g也可以互相连接。
密封作用部所具有的多个环状部61c、61g互相连接。这些环状部61c、61g在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和第1收容部42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由此,在胴部60a、61a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的深处时,这些环状部61c、61g被依次引入到第2收容部44中。这些环状部61c、61g分别啮合于挠性管300的多个谷部312。由于多个环状部61c、61g分别啮合于多个谷部312,因此,难以发生流体泄漏。
另外,上述密封作用部也可以具有在挠性管的圆周方向整周上延伸的1个环状部60c。并且,环状部60c也可以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
另外,期望上述挠性管接头还包括压环24。压环24配置在相对于密封件22、23靠接头主体20、21的插入口40、41一侧的位置而连接于接头主体20、21。压环24具有供挠性管300贯穿的筒部76a。在筒部76a中的、配置在插入口40、41中的一侧的端部设有压环锥形面82b。压环锥形面82b朝向插入口40、41的深处扩开。并且,期望密封件22、23还具有防脱部60e。防脱部60e配置在相对于密封作用部60c、61c、61g靠近插入口40、41的位置。在防脱部60e的外周设有外周锥形面62。外周锥形面62朝向插入口40、41的方向缩窄。外周锥形面62与压环锥形面82b相对。在对挠性管300向自接头主体20、21拉拔的方向施加拉拔力时,若接触于压环锥形面82b的外周锥形面62自压环锥形面82b受到反作用力,则防脱部60e中的、配置在外周锥形面62的背面侧的部分63将该反作用力传递到挠性管300,阻止拔出挠性管300。
或者,期望上述挠性管用接头10、12还包括外径利用弹性变形而变化的弹性挡环106。并且,期望在筒部76a中的与接头主体20、21的内周相对的面设有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并且,期望弹性挡环106的内周嵌入到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中。并且,期望在接头主体20、21的内周设有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和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设置在相对于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远离插入口40、41的位置。在弹性挡环106的外周嵌入到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中时,若压环24被压入到插入口40、41中,则弹性挡环106自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滑出,嵌入到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
或者,期望上述挠性管用接头10、12还包括树脂层110。树脂层110接合于压环24的筒部76a中的嵌入预定部77。嵌入预定部77是在弹性挡环的外周嵌入到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中时自接头主体露出、且在弹性挡环的外周嵌入到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中时配置在插入口中的部分。并且,期望压环24除了筒部76a之外,还在筒部76a的外周具有凸缘部76b。凸缘部76b隔着嵌入预定部77地与接头主体20、21相对。
另外,期望上述挠性管用接头10、12还包括耐火密封件104。耐火密封件104在第1收容部42的内周上配置在密封件22、23的外周。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能够难以发生流体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压入密封件之前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2是以压入密封件完成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3是以插入挠性管完成之后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4中,(a)是密封件的半剖图,(b)是密封件的后视图,(c)是密封件的侧视图。
图5是以压入密封件之前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6是以压入密封件完成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7是以插入挠性管完成之后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8是第1以往例的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图9中,(A)是以插入挠性管中途的状态表示第2以往例的挠性管用接头的剖视图,(B)是以插入挠性管完成之后的状态表示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及功能也相同。因而,不对它们反复进行详细地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是以压入密封件22之前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挠性管用接头10的半剖图。图2是以压入密封件22中途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10的半剖图。图3是以插入挠性管300完成之后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10的半剖图。图4的(a)是密封件22的半剖图。图4的(b)是密封件22的后视图。图4的(c)是密封件22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挠性管用接头10包括接头主体20、密封件22和压环24等。在接头主体20的一端部形成有接受口部30。在接头主体20的另一端部的外周形成有连接用外螺纹32。接受口部30是接受金属制的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部分。密封件22收容在该接头主体20的接受口部30的内部。压环24以留出压入量的半插入状态连接于该接头主体20。压环24配置在比密封件22靠后述插入口40侧的位置。
如图1所示,挠性管300在其外周部上,沿着管轴线方向交替地并列设有在圆周方向整周上延伸的山部310和谷部312,由氯乙烯等合成树脂层314包覆其外周。
如图1所示,在接头主体20的接受口部30内设有插入口40、第1收容部42、第2收容部44。其中最靠近入口侧的是插入口40。其中最靠近深处侧的是第2收容部44。挠性管300插入到插入口40中。第1收容部42形成在插入口40的深处。第1收容部42连通于插入口40。另外,在本发明的说明中,“连通”的意思是指通过通路使两个空间成为连接状态。这里所说的“通路”不仅是管状的构件,也包含单纯的孔。第2收容部44收容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和上述密封件22。在第2收容部44的内深处端有止动部46。止动部46与第2收容部44相比向接头主体20的中心轴线方向突出。在第1收容部42和第2收容部44之间存在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设置在第1收容部42的与插入口40相反的一侧。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是随着远离第1收容部42而缩窄的形状。在第1收容部42和插入口40之间存在防脱缩径引导部50。防脱缩径引导部50是随着远离插入口40而缩窄的形状。
如图4(a)~(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密封件22具有胴部60a、管端承受部60b、单一环状部60c、连结部60d和防脱部60e。在密封件22的中央形成有管插入孔60h。在管插入孔60h中插入挠性管300。胴部60a、管端承受部60b、单一环状部60c、连结部60d和防脱部60e成为一体。胴部60a为筒状。胴部60a的内径与挠性管300的山部310的外径大致相同。管端承受部60b在该胴部60a的前端部向内突出。通过使单一环状部60c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接头主体20的内周面与挠性管300的外周面密封。单一环状部60c在胴部60a的后端部向外突出。连结部60d设置在该单一环状部60c的后方,将单一环状部60c和防脱部60e连结起来。连结部60d的内径大于胴部60a的内径。防脱部60e配置在该连结部60d的后端部、即相对于单一环状部60c靠近插入口40的位置。在接头主体20中收容有密封件22时,防脱部60e的内径小于连结部60d的内径,大于挠性管300的山部310的外径。在接头主体20中收容有密封件22时,防脱部60e的外径大于连结部60d的外径。
胴部60a、单一环状部60c及连结部60d为橡胶制。在可用作这些原料的橡胶的例子中存在丁腈橡胶(NBR)、丁苯橡胶(SBR)、三元乙丙橡胶(EPDM)等。
在管端承受部60b中埋入有黄铜制垫圈等加强垫片60f。管端承受部60b的材质既可以由与胴部60a、单一环状部60c及连结部60d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与其不同的材料形成。
防脱部60e由比胴部60a、单一环状部60c及连结部60d硬的材料形成。作为这种材料的例子,存在黄铜等金属材料、硬质树脂。防脱部60e的一部分为圆弧状。多个防脱部60e连接于连结部60d的后端部。这些防脱部60e在圆周方向上并列地配置。防脱部60e彼此空开间隔地分离。在防脱部60e的后端外周设有外周锥形面62。该外周锥形面62朝向插入口40的方向、即后端缩窄。
该密封件22在插入挠性管300之前(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地配置。即,在初始状态下,将密封件22配置为管端承受部60b和胴部60a位于第2收容部44内,单一环状部60c位于第1收容部42内,而且,防脱部60e位于插入口40内。
如图1所示,在接头主体20内的止动部46配置有前端卡挂构件70。前端卡挂构件70由金属、硬质树脂等形成。前端卡挂构件70具有扩径缩径自由的C形的环部72a、及弹性变形自由的多个止回爪72b。环部72a的外径部卡合在设置于止动部46的外径侧的圆周槽74a内。止回爪72b自环部72a的内径部的多个部位朝向第2收容部44内突出。
如图1所示,压环24具有筒部76a和凸缘部76b。筒部76a和凸缘部76b成为一体。筒部76a配置在接头主体20的插入口40侧,连接于接头主体20。在插入口40中,筒部76a能够在轴线方向上移动。挠性管300能够贯穿在筒部76a中。凸缘部76b设置在该筒部76a的入口侧后端部的外周。凸缘部76b隔着后述的嵌入预定部77地与接头主体20相对。凸缘部76b的外径大于插入口40的孔径。
筒部76a具有密封件槽78。密封件槽78设置在筒部76a的入口侧后端的内周。密封件槽78形成在圆周方向上。在密封件槽78中嵌入有防水密封件80。防水密封件80由EPDM等制作。防水密封件80的截面为T形。在防水密封件80的圆周方向多个部位埋设有销形状的选择透过性构件100。选择透过性构件100使气体透过,但不使固体、液体透过。由此,能够检查漏气。选择透过性构件100例如是包含连续多孔质膜的密封件、或者具有连续气孔的多孔质体。前者的连续多孔质膜能够通过成形四氟乙烯树脂粉体来获得。后者的多孔质体能够通过由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甲酯(日文:ポリメチルアクリレ一ト)等热塑性树脂粉体成形来获得。
在筒部76a中的配置于插入口40中的一侧的端部的外周设有引导锥形面82a。引导锥形面82a的形状为前端细的形状。引导锥形面82a的坡度与设置于接头主体20的防脱缩径引导部50大致相同。在筒部76a中的配置于插入口40中的一侧的端部的内周设有压环锥形面82b。压环锥形面82b是朝向插入口40的深处扩展的尖宽(日文:先拡がり)形。
如图1所示,在筒部76a中的与接头主体20的内周相对的面设有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设置在圆周方向上。另一方面,在接头主体20的插入口40的内周设有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和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它们分别沿着圆周方向延伸。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设置在相对于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距插入口40较远的位置。在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内的前侧槽壁形成有槽锥形面90a。槽锥形面90a朝向第1收容部42的方向缩窄。
在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的后侧设有防水密封件槽86。在该防水密封件槽86中嵌入有防水密封件102。在接头主体20的第1收容部42的内周,以包围密封件22的外周的方式设有耐火密封件槽94。在该耐火密封件槽94中嵌入有由含有热膨胀性石墨的橡胶等构成的耐火密封件104。
本实施例的挠性管用接头10包括第1定位保持机构和第2定位保持机构。第1定位保持机构将压环24的前端部定位保持在初始位置。图1表示压环24被定位保持在初始位置的状态(半插入状态)。由图1可明确,这里所说的初始位置的意思是指挠性管300插入之前密封件22的防脱部60e之后。第2定位保持机构将压环24的前端部定位保持在完全压入的位置。图3表示压环24的前端部被定位保持在完全压入的位置的状态。由图3可明确,这里所说的完全压入的位置的意思是指随着插入挠性管300而将密封件22压入到第2收容部44内之后、在与密封件22的防脱部60e之间隔开微小间隙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1定位保持机构由压环24的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弹性挡环106、接头主体20的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包覆树脂层110构成。弹性挡环106具有缺缘部,其外形利用弹性变形而变化。在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中嵌入收容有弹性挡环106的内周部。在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中卡合有弹性挡环106的外周部。包覆树脂层110以紧贴于半插入状态的压环24中的自接头主体20露出的部分的外表面和接受口部3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的方式覆盖。与它们紧贴的的目的在于,通过覆盖于压环24上之后被加热,包覆树脂层110收缩。由此,包覆树脂层110会接合于嵌入预定部77。嵌入预定部77是这样的部分,即,是压环24的筒部76a中的、在弹性挡环106的外周嵌入到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中时自接头主体20露出、而且在弹性挡环106的外周嵌入到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中时配置在插入口40中的部分。结果,凸缘部76b隔着嵌入预定部77地与接头主体20相对。包覆树脂层110的厚度大于插入口40的内周面和压环24的筒部76a之间的间隙,而且包覆树脂层110由热收缩性的塑料制的膜构成。也可以替代热收缩性的塑料制的膜,而由热收缩性的塑料制的片或者由这样的塑料制成的管来构成。作为包覆树脂层110的原料,优选为聚苯乙烯收缩膜、聚烯烃收缩膜、聚酯收缩膜、聚戊二烯收缩膜等考虑到环境的非氯乙烯系原料。
利用第1定位保持机构,压环24被定位保持在上述初始位置。由此,即使对半插入状态的压环24施加意外的力,也难以将其压入到接头主体20中。
第2定位保持机构由压环24的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弹性挡环106、接头主体20的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构成。如上所述,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在接受口部30的内周,与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并列地设置在相对于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距插入口40较远的位置。拆下包覆树脂层110之后,将半插入状态的压环24压入到插入口40中时,弹性挡环106自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的槽锥形面90a滑出。之后进一步压入压环24时,弹性挡环106嵌合于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由此,压环24的前端部被定位保持在完全压入的位置。如上所述,图3表示弹性挡环106嵌合于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的状态。
另外,压环24的压入量、即行程长度S(参照图2)被设定为与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和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
接着,参照图1~图3说明在上述挠性管用接头10上连接挠性管300的要领。
在如图1所示地连接挠性管300之前挠性管用接头10的库存、保管时、输送时等情况下,第1定位保持机构难以发生半插入状态的压环24不小心被压入的事态。即,利用弹性挡环106的外周部和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的卡合作用、设置于嵌入预定部77的包覆树脂层110的支承作用,能够防止上述事态发生。
在连接挠性管300时,首先,将挠性管300(该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分的合成树脂层314被预先剥离。结果,该挠性管300的山部310露出。)从压环24的入口侧插入到接头主体20的插入口40内。挠性管300在密封件22中按照防脱部60e、连结部60d、单一环状部60c、胴部60a的顺序通过。之后,挠性管300的前端部抵接于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此时,由于密封件22的单一环状部60c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形状,因此,在插入挠性管300时,该单一环状部60c不会成为阻碍。挠性管300的前端部能够顺畅地插入到密封件22内。
挠性管300插入到与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抵接时,密封件22的胴部60a被压入到第2收容部44的深处。随着该压入,密封件22的单一环状部60c向密封件缩经引导部48的窄侧移动。单一环状部60c被压到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中而向内缩径变形。单一环状部60c刚一通过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而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内,就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此时,单一环状部60c紧贴于谷部312的斜面312a。与此同时,密封件22的防脱部60e向防脱缩径引导部50的窄侧移动。防脱部60e被防脱缩径引导部50向缩径方向压入、并被引入到第1收容部42中。由此,如图2所示,能够利用密封件22将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和接头主体20的第2收容部44的内周面之间可靠地密封。通过将这里密封,能够防止在挠性管300内流动的流体从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经过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外周和接头主体20的第2收容部44内周之间漏出。即使挠性管300稍稍变形,该效果也几乎不会降低。另外,即使在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和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之间,也能够期待密封功能。
接着,挠性管300插入到与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抵接时,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的内径部和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卡合于前端卡挂构件70的止回爪72b。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的内径部和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卡合于止回爪72b是在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的内径部和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在止回爪72b和第2收容部44的内周面之间通过之后。止回爪72b在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的内径部和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通过的期间里弹性变形。在该管端承受部60b通过止回爪72b时,施工人员的手会有感觉。由此,施工人员能够确实感觉到挠性管300已插入到规定深度。
并且,通过那样地使挠性管300的前端部卡合于前端卡挂构件70的止回爪72b,且防脱部60e进入到谷部312中,能够抑制挠性管300晃动。图2表示密封件22的管端承受部60b的内径部和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在止回爪72b和第2收容部44的内周面之间通过,挠性管300的前端抵靠于止动部46的状况。
在插入挠性管300完成之后,将包覆树脂层110自压环24拆下。在拆下包覆树脂层110时,将压环24以压入量(图2所示的行程长度S)完全压入。随着该压入,弹性挡环106在内周部嵌入到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4内的状态下,沿着接头主体20的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的槽锥形面90a自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滑出。由于弹性挡环106沿着槽锥形面90a移动,因此,弹性挡环106以缩径的方式弹性变形。然后,在压环24完全压入的时刻,弹性挡环106的外周部嵌合于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在弹性挡环106的外周部嵌合于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2时,至此缩径的弹性挡环106扩径。由此,能够防止密封件22向接受口部30的入口侧方向返回移动。图3表示压环24完全压入的状态。压环24的前端部保持在位于密封件22的防脱部60e的后侧的完全压入位置。此时,由图3可明确,能够确保密封件22的密封状态。
另外,随着压环24的完全压入,压环24的前端部的压环锥形面82b接近密封件22的防脱部60e的外周锥形面62,且与其相对。之后,在对挠性管300向自接头主体20拉拔的方向施加拉拔力时,外周锥形面62向插入口40的方向稍稍移动而接触于压环锥形面82b。外周锥形面62接触于压环锥形面82b时,自压环锥形面82b受到反作用力。在外周锥形面62自压环锥形面82b受到反作用力时,作为防脱部60e的一部分配置在外周锥形面62的背面侧的嵌入部分63嵌入到挠性管300的谷部312中。由于外周锥形面62自压环锥形面82b受到反作用力,而且,嵌入部分63将该反作用力传递到挠性管300的谷部312,因此能够阻止拔出挠性管300。
第2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图5是以压入密封件23之前的状态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图6是以压入密封件23完成中途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图7是以插入挠性管完成之后的状态表示的该挠性管用接头的半剖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挠性管用接头12包括接头主体21、密封件23和压环24等。在接头主体21的一端部形成有接受口部31。在接头主体21的另一端部的外周形成有连接用外螺纹32。接受口部31是接受金属制的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部分。密封件23收容在该接头主体21的接受口部31的内部。压环24以留出压入量的半插入状态插入到接受口部31内。
如图5所示,在接头主体21的接受口部31内设有插入口41、第1收容部42、第2收容部44。
如图5所示,密封件23具有胴部61a、管端承受部60b、第1环状部61c、第2环状部61g、连结部60d和防脱部60e。胴部61a、管端承受部60b、第1环状部61c、第2环状部61g、连结部60d和防脱部60e成为一体。胴部61a为筒状。胴部61a的长度小于第1实施方式的胴部60a的长度。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为环状。第1环状部61c在该胴部61a的后端部向外突出。第2环状部61g连接于第1环状部61c的后端部。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的间隔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的间隔大致相同。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起到与第1实施方式的单一环状部60c大致相同的作用。连结部60d设置在第2环状部61g的后方,将第2环状部61g和防脱部60e连结起来。
胴部60a、第1环状部61c、第2环状部61g及连结部60d为橡胶制。作为它们原料的橡胶的例子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插入挠性管300之前(初始状态)如图5所示地配置该密封件23。即,在初始状态下,将密封件23配置为管端承受部60b和胴部61a位于第2收容部44内,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位于第1收容部42内,而且,防脱部60e位于插入口41内。
其他部分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相同。它们的功能也相同。因而,在此不对它们反复进行详细地说明。
接着,参照图5~图7说明在上述挠性管用接头12上连接挠性管300的要领。
在如图5所示地连接挠性管300之前挠性管用接头12的库存、保管时、输送时等情况下,第1定位保持机构难以发生半插入状态的压环24不小心被压入的事态。
在连接挠性管300时,首先,将挠性管300从压环24的入口侧插入到接头主体21的插入口41内。挠性管300在密封件23中按照防脱部60e、连结部60d、第2环状部61g、第1环状部61c、胴部60a的顺序通过。之后,挠性管300的前端部抵接于密封件23的管端承受部60b。此时,由于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形成为向外突出的形状,因此,在插入挠性管300时,它们不会成为阻碍。挠性管300的前端部能够顺畅地插入到密封件23内。
挠性管300插入到与密封件23的管端承受部60b抵接时,密封件23利用挠性管300被压入到第2收容部44的深处。随着该压入,密封件23的第1环状部61c向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的窄侧移动。第1环状部61c被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推压而向内缩径变形。第1环状部61c刚一通过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而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内,就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
在第1环状部61c沿着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移动的期间里,第2环状部61g沿着第1收容部42的内周面向第2收容部44移动。在第1环状部61c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时,第2环状部61g开始啮合于与第1环状部61c所啮合的谷部312相邻的谷部312。之后,在通过第1收容部42后的第2环状部61g沿着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移动时,第2环状部61g被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推压而向内缩径变形。之后,第2环状部61g刚一通过密封件缩径引导部48而被引入到第2收容部44内,就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由此,如图6所示,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和接头主体21的第2收容部44的内周面之间被密封件23可靠地密封。此时,第1环状部61c紧贴于谷部312的斜面312a。第2环状部61g也紧贴于谷部312的斜面312a。通过它们紧贴,在挠性管300内流动的流体漏出的可能性低于第1实施方式的挠性管用接头10。
在第1环状部61c、第2环状部61g移动的期间里,密封件23的防脱部60e向防脱缩径引导部50的窄侧移动。防脱部60e被防脱缩径引导部50向缩径方向压入、并被引入到第1收容部42中。
另外,如图6所示,挠性管300插入到与密封件23的管端承受部60b抵接时,密封件23的管端承受部60b的内径部和挠性管30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与前端卡挂构件70的止回爪72b卡合。
在插入挠性管300完成之后,将包覆树脂层110自压环24拆下。在拆下包覆树脂层110时,将压环24以压入量完全压入。由此,能够防止密封件23向接受口部31的入口侧方向返回移动。图7表示压环24完全压入的状态。压环24的前端部保持在密封件23的防脱部60e后侧。因而,能够确保密封件22的密封状态。
另外,随着压环24的完全压入,即使之后对挠性管300施加拉拔方向的外力,也能够可靠地阻止拔出挠性管300。其原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例示。不言而喻,本发明的范围并未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受到限制,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变更各种设计。
例如,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在接头主体20或者接头主体21的一端形成有接受口部30或者接受口部31、在接头主体20或者接头主体21的另一端的外周形成有连接用外螺纹32的外螺纹挠性管用接头。不言而喻,本发明例如也能够应用于其它构造,例如,在两端具有接受口部的左右对称的管座形的挠性管用接头、弯管接头型的挠性管用接头等。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由密封件密封挠性管300的谷部312中的一个部位或者两个部位。密封件中的、紧贴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的部分也可以是3个部位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只要胴部60a的内径为挠性管300的外径以下即可,管端承受部60b和加强垫片(日文:芯金)60f并不是必需的。其原因在于,利用作用于胴部60a和挠性管300之间的摩擦力,密封件被引入到接头主体的第2收容部中。在没有管端承受部60b和加强垫片60f的情况下,不需要前端卡挂构件70。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的间隔也可以小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的间隔。其原因在于,第1环状部61c和第2环状部61g的间隔在啮合于挠性管300的谷部312时会因弹性变形而扩大。
附图标记说明
10、12、挠性管用接头;20、21、接头主体;22、23、密封件;24、210、254、压环;30、31、接受口部;32、连接用外螺纹;40、41、插入口;42、第1收容部;44、第2收容部;46、止动部;48、密封件缩径引导部;50、防脱缩径引导部;60a、61a、胴部;60b、管端承受部;60c、单一环状部;60d、连结部;60e、防脱部;60f、加强垫片;60h、管插入孔;61c、第1环状部;61g、第2环状部;62、外周锥形面;63、嵌入部分;70、前端卡挂构件;72a、环部;72b、止回爪;74a、圆周槽;76a、筒部;76b、凸缘部;77、嵌入预定部;78、密封件槽;80、102、防水密封件;82a、引导锥形面;82b、压环锥形面;84、弹性挡环收容保持槽;86、防水密封件槽;90、第1弹性挡环卡合槽;90a、槽锥形面;92、第2弹性挡环卡合槽;94、耐火密封件槽;100、选择透过性构件;104、耐火密封件;106、弹性挡环;110、包覆树脂层;200、250、接头主体;200a、大径孔;200b、中径孔;200c、小径孔;202、套筒;204、环形弹簧;206、环;208、密封件;252、定位抵住物;252a、后方突起;256、防水密封件;258、止动环构件;260、第1槽;262、第2槽;264、第3槽;270、管插入孔;300、挠性管;310、山部;312、谷部;312a、斜面;314、合成树脂层;S、行程长度。

Claims (2)

1.一种挠性管用接头,该挠性管用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和收容在上述接头主体内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件;
在上述接头主体内插入挠性管;在上述挠性管的外周部上,沿着管轴线方向交替地并列设有在圆周方向整周上延伸的山部和谷部;在上述密封件的中央形成有管插入孔以插入上述挠性管;上述密封件在插入到上述管插入孔中的挠性管的外周面和上述接头主体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头主体具有:插入口,其供上述挠性管插入;第1收容部,其形成在上述插入口的深处,连通于该插入口;密封件缩径引导部,其形成在上述第1收容部的与上述插入口相反的一侧,随着远离上述第1收容部而缩窄;第2收容部,其形成在上述密封件缩径引导部的深处,收容上述挠性管的前端部和该挠性管的前端部的外周的密封件;
上述密封件具有:胴部,其被收容在上述接头主体内的挠性管的前端部向上述第2收容部的深处压入;密封作用部,通过将上述胴部向上述第2收容部的深处压入而将该密封作用部引入到上述第2收容部中;上述密封作用部在被向上述第2收容部中引入时在上述密封件缩径引导部的作用下啮合于上述挠性管的谷部,在被向上述第2收容部中引入之后将上述第2收容部的内周和上述挠性管的外周之间密封;
上述密封作用部具有在上述密封件缩径引导部和上述第1收容部的中心轴线方向上并列地配置的多个环状部;
相邻的上述环状部互相连接。
2.一种挠性管用接头,该挠性管用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和收容在上述接头主体内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件;
在上述接头主体内插入挠性管;在上述挠性管的外周部上,沿着管轴线方向交替地并列设有在圆周方向整周上延伸的山部和谷部;在上述密封件的中央形成有管插入孔以插入上述挠性管;上述密封件在插入到上述管插入孔中的挠性管的外周面和上述接头主体的内周面之间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头主体具有:插入口,其供上述挠性管插入;第1收容部,其形成在上述插入口的深处,连通于该插入口;密封件缩径引导部,其形成在上述第1收容部的与上述插入口相反的一侧,随着远离上述第1收容部而缩窄;第2收容部,其形成在上述密封件缩径引导部的深处,收容上述挠性管的前端部和该挠性管的前端部的外周的密封件;
上述密封件具有:胴部,其被收容在上述接头主体内的挠性管的前端部向上述第2收容部的深处压入;密封作用部,通过将上述胴部向上述第2收容部的深处压入而将该密封作用部引入到上述第2收容部中;上述密封作用部在被向上述第2收容部中引入时在上述密封件缩径引导部的作用下啮合于上述挠性管的谷部,在被向上述第2收容部中引入之后将上述第2收容部的内周和上述挠性管的外周之间密封;
上述密封作用部具有在上述挠性管的圆周方向整周上延伸的1个环状部;
上述环状部啮合于上述挠性管的谷部。
CN2012100306304A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Pending CN1025886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08418A JP5202178B2 (ja) 2008-08-13 2008-08-13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2008-208418 2008-08-13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86499A Division CN102105732B (zh)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8692A true CN102588692A (zh) 2012-07-18

Family

ID=4166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0629.1A Active CN102563263B (zh)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CN2012100306304A Pending CN102588692A (zh)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CN2009801286499A Active CN102105732B (zh)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0629.1A Active CN102563263B (zh)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286499A Active CN102105732B (zh) 2008-08-13 2009-08-10 挠性管用接头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5202178B2 (zh)
KR (1) KR101267691B1 (zh)
CN (3) CN102563263B (zh)
HK (1) HK1154415A1 (zh)
RU (1) RU2451863C1 (zh)
WO (1) WO20100188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3083B2 (ja) * 2009-06-09 2014-04-09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5978129B2 (ja) * 2012-03-06 2016-08-24 Jfe継手株式会社 リテーナ及び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6267519B2 (ja) * 2014-01-16 2018-01-24 株式会社サンコー フレキ管継手
JP2016159768A (ja) * 2015-03-02 2016-09-0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線保護部材
CN111102410B (zh) * 2018-10-26 2023-05-02 光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挠性管用接头及该接头用的卡止件
KR102362653B1 (ko) * 2019-06-21 2022-02-14 샘찬에너지(주) 튜브 피팅 조립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3383A (ja) * 1993-10-05 1995-04-18 Hitachi Metals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H07110087A (ja) * 1993-10-12 1995-04-25 Hitachi Metals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2002048280A (ja) * 2000-08-04 2002-02-15 Toyoda Gosei Co Ltd ホースの接続構造体
CN1421634A (zh) * 2001-10-04 2003-06-04 东京瓦斯株式会社 插入式管接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2547Y2 (ja) * 1989-12-29 1994-08-24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H0393682U (zh) * 1990-01-11 1991-09-25
JPH06185680A (ja) * 1992-12-17 1994-07-08 Tokyo Gas Co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4749616B2 (ja) * 2001-07-19 2011-08-1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差込式管継手
DE10310938A1 (de) * 2003-03-13 2004-09-23 Brugg Rohr Ag, Holdin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Verbindung zwischen einem Wellrohr und einem Anschlußstück
CN1191442C (zh) * 2003-06-17 2005-03-02 张申正 一种用于波纹金属软管的快速接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3383A (ja) * 1993-10-05 1995-04-18 Hitachi Metals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H07110087A (ja) * 1993-10-12 1995-04-25 Hitachi Metals Ltd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JP2002048280A (ja) * 2000-08-04 2002-02-15 Toyoda Gosei Co Ltd ホースの接続構造体
CN1421634A (zh) * 2001-10-04 2003-06-04 东京瓦斯株式会社 插入式管接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3263A (zh) 2012-07-11
KR20110028549A (ko) 2011-03-18
CN102563263B (zh) 2014-12-10
CN102105732A (zh) 2011-06-22
HK1154415A1 (en) 2012-04-20
JP5202178B2 (ja) 2013-06-05
JP2010043706A (ja) 2010-02-25
RU2451863C1 (ru) 2012-05-27
KR101267691B1 (ko) 2013-05-24
CN102105732B (zh) 2012-10-17
WO2010018809A1 (ja) 201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05732B (zh) 挠性管用接头
US10107427B2 (en) Secured in place gasket for sealing plastic pipelines,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US8794639B2 (en) Sealing assembly having liquid-filled seal
US6575430B1 (en) Hydraulic coupling with dovetail seal having multiple radial sealing surfaces
CN101878390B (zh) 用于受压流体系统的管连接系统
US10648602B2 (en) Sealing gasket with specialized reinforcing ring for sealing plastic pipelines
JPH11500517A (ja) 低流出高流量急速結合弁アセンブリ
US6237966B1 (en) Co-extruded dual durometer hardness pipe gasket
JP2007195933A (ja) 雄ルアーコネクター
KR102273554B1 (ko) 상하수도관의 연결구조
US7363944B2 (en) Sealing mechanism for diaphragm tank
AU2011239251A1 (en) System for remediating a wellbore annulus
JP5194187B2 (ja)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CN216447594U (zh) 一种管道接头结构
CN215111214U (zh) 可快速连接的给排水管节
US20220163156A1 (en) Pipe joint insert device, pipe join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forming same
JP2010096282A (ja)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CN219453014U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阀体
JP5255982B2 (ja) フレキシブル管用継手
CN210510602U (zh) 一种承插式排水管
AU2006203094B2 (en) End Fitting for Pipe
GB2602103A (en) Urostomy bag outlet
EP1561999A2 (en) Sealing mechanism for diaphragm tank
GB2621442A (en) Hydraulic coupling with dovetail seal having multiple radial sealing surfaces and inner biasing element
ZA200600402B (en) Anti-extrusion pressure seal for pi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