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84520A - 一种1,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1,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84520A
CN102584520A CN2011104562894A CN201110456289A CN102584520A CN 102584520 A CN102584520 A CN 102584520A CN 2011104562894 A CN2011104562894 A CN 2011104562894A CN 201110456289 A CN201110456289 A CN 201110456289A CN 102584520 A CN102584520 A CN 102584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or drum
catalyst
hcfc
catalyzer
knockout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628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84520B (zh
Inventor
罗孟飞
谢遵运
程永香
谢冠群
鲁继青
彭小波
蔚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Yuanhua Town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JNU
Priority to CN20111045628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845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84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45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845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845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一种1,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在反应器I中前端填入氟化催化剂,后端为Pd/AlF3/C催化剂,两者的体积比为3~1∶1~2;反应器II中为Pd/AlF3/C催化剂;1,1,2,3-四氯丙烯与氟化氢气体按摩尔比1∶10~50,温度:250~400℃、空速:600~1000h-1、常压下在反应器I中发生反应,产生的氟化氢、HCFC-1233xf、氯化氢、HFO-1234ze进入分离塔2;分离后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HF和HCFC-1233xf进入分离塔3,分离后HCFC-1233xf和部分HF按摩尔比1∶5~45进入反应器II在温度:250~400℃、空速:600~1000h-1、常压下发生反应,尾气循环至分离塔2;进入精馏塔的气体经过精馏塔分离,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HFO-1234ze经碱洗干燥后包装。该方法该工艺路线简单,1,1,1,3-四氟丙烯选择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1,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成氢氟烯烃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1,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1,1,3-四氟丙烯(HFO-1234ze),具有较低的温室效应潜能值(GWP)和零臭氧消耗潜能值(ODP),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1,1,1,2-四氟乙烷HFC-134a的新一代ODS替代品之一,广泛用作制冷剂、发泡剂、气溶胶喷射剂、溶剂等。此外,HFO-1234ze是合成具有高热稳定性高弹性热塑性材料的基本材料,广泛应用于消防、航天、航空等领域。
在已知HFO-1234ze制备方法中,美国专利US6124510,US5986151,日本专利JP10007605,JP11140002等专利公开了一种在强碱作用下,1,1,1,3,3-五氟丙烷HFC-245fa脱氟化氢得到HFO-1234ze的制备方法。
美国专利US2005/0020862和中国专利CN1852880等公开了一种氟化合成HFO-1234ze的方法。该方法以1-氯-3,3,3-三氟丙烯(HCFC-1233zd)为原料,首先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在反应器中进行HF气相氟化HCFC-1233zd反应,得到1-氯-1,3,3,3-四氟丙烷和HFC-245fa(1,1,1,3,3-五氟丙烷),然后在强碱作用下,1-氯-1,3,3,3-四氟丙烷和HFC-245fa脱卤化氢得到HFO-1234ze。
上述的HFO-1234ze的制备方法中,原料HCFC-1233zd和HFC-245fa不易获得,需要制备原料HCFC-1233zd和HFC-245fa。且价格较高,经济性差,并需要在强碱作用下脱卤化氢步骤,工艺复杂,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工艺路线简单,高1,1,1,3-四氟丙烯选择性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I).CCl2=CCl-CH2Cl+3HF→CF3CCl=CH2(HCFC-1233xf)+3HCl
(II).CF3CCl=CH2+HF→CF3CH=CHF(HFO-1234ze)+HCl
一种1,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器I和反应器II中分别装入催化剂;反应器I中氟化催化剂分两段分别充填,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为氟化催化剂,后端为Pd/AlF3/C催化剂,反应器I中氟化催化剂与Pd/AlF3/C催化剂的装填量体积比为3~1∶1~2,反应器II中为Pd/AlF3/C催化剂;
(2)、将1,1,2,3-四氯丙烯与氟化氢气体按摩尔比1∶10~50混合,经加热后进入反应器I;在反应器I中,温度:250~400℃、空速:600~1000h-1、常压下发生反应;反应式(I),这步反应,如果反应温度低于250℃时,1,1,2,3-四氯丙烯转化率很低;高于400℃,催化剂的活性和HCFC-1233xf(CF3CCl=CH2)及HFO-1234ze(1,1,1,3-四氟丙烯)的选择性下降;
(3)、将步骤(2)产生的尾气经分离塔1分离,分离出的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循环再利用;氟化氢、HCFC-1233xf、氯化氢、HFO-1234ze进入分离塔2;
(4)、经过分离塔2分离,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HF和HCFC-1233xf进入分离塔3;
(5)、经过分离塔3的分离,HCFC-1233xf和部分HF按照HCFC-1233xf与HF摩尔比1∶5~45进入反应器II,剩余HF循环至反应器I;反应器II的温度:250~400℃、空速:600~1000h-1、常压下发生反应;反应式(II)
(6)、将步骤(5)产生的尾气循环至分离塔2;
(7)、步骤(4)中进入精馏塔的气体经过精馏塔分离,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HFO-1234ze经碱洗干燥后包装。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氟化催化剂为Cr2O3-AlF3催化剂,其中Cr与Al的摩尔比为9∶1或8∶2或7∶3或6∶4;Pd/AlF3/C催化剂中Pd含量为载体活性炭质量的0.2%~2%,优选1%,AlF3含量为载体活性炭质量的1%~5%,优选3%。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反应器I中1,1,2,3-四氯丙烯与氟化氢的摩尔比1∶20~30、空速600~1000h-1、反应温度300~350℃;步骤(5)中HCFC-1233xf与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5、空速为600~1000h-1、反应温度300~350℃。
步骤(1)中所述的反应器I中氟化催化剂任何已知的氟化催化剂均适合于本发明,例如:氧化铬、氟化铬、氟化氧化铬、氟化铝、氟化的氧化铝、负载于活性炭上、氟化铝、氟化镁上的氧化铬含有多种金属(如Zn、Co、Ni、Ge、In等)的氧化铬等,优选Cr2O3-AlF3催化剂
上述步骤(4)中分离塔2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上述步骤(5)中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上述步骤(6)中的尾气组分为氟化氢、氯化氢、HCFC-1233xf、HFO-1234ze等。
本发明所用的原料为1,1,2,3-四氯丙烯,此原料不仅易得而且价格低廉,克服了已有专利中原料HCFC-1233zd和HFC-245fa不易获得,需要制备原料HCFC-1233zd和HFC-245fa,且价格较高,经济性差等缺点,并且此工艺路线简单。
本发明采用两个反应器,反应器I主要进行HF氟化1,1,2,3-四氯丙烯的反应,主要发生反应(1),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1,1,2,3-四氯丙烯的转化率可达到96%,主要产物为1-氯-3,3,3-三氟丙烯(HCFC-1233xf);反应器II主要进行HF氟化HCFC-1233xf的反应,发生反应(2),反应产物为HFO-1234ze。
反应器I中催化剂采用分段填充不同催化剂的目的是:这样可以提高1,1,2,3-四氯丙烯的转化率及HFO-1234ze的选择性,提高反应效率。同时反应器II的尾气循环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HCFC-1233xf的转化率及HFO-1234ze的选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混合物A: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
混合物B:HCFC-1233xf,HF,HFO-1234ze,HCl
混合物C:HCFC-1233xf,HFO-1234ze,HF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办法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9∶1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个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0.2%(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3∶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0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3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2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5,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杂质成分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2%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2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8∶2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个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0.2%(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氟化催化剂的前驱物;氟化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2∶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3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0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4%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3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7∶3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个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0.5%(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氟化催化剂的前驱物;氟化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氟化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1∶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0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15,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0%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4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6∶4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2%(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氟化催化剂的前驱物;氟化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2∶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40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40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5,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3%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5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8∶2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2%(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2∶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30,空速为10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0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少量馏分循环再利用,主要馏分HFO-1234ze纯度可达99.56%以上,最后将HFO-1234ze经干燥后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6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7∶3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3%(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0.5%(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1∶2,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3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1%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7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8∶2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4%(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2%(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2∶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2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10,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2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5,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0%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8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6∶4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3%(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2%(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1∶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0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7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0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45,空速为7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49%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9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9∶1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2%(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2∶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30,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5,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92%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0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7∶3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4%(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3∶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40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50,空速为10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15,空速为8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2%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1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8∶2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3%(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2%(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3∶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0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10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5,空速为10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0%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2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9∶1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5%(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0.2%(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1∶2,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2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40,空速为7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2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0,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48%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实施例13
催化剂A制备。首先按照Cr与Al摩尔比为6∶4称取Al2O3·H2O和Cr(NO3)3·9H2O,用适量的水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铵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在120℃下烘干。将烘干后的沉淀物成型后在500℃、N2气氛中焙烧10小时,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A。
催化剂B,按照AlF3负载量3%(活性炭质量分数),分别称取Al(NO3)3·9H2O和活性炭,加入适量水混合、烘干后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再按照Pd负载量1%(活性炭质量分数),量取H2PdCl4溶液与上述焙烧后产物混合、浸渍过夜、烘干,在400℃N2气氛中焙烧5小时后得到催化剂的前驱物;催化剂的前驱物用HF在350℃下处理5小时,得到催化剂B。
参照图1:将上述催化剂A、B装入反应器I,其中催化剂A、B装填体积比(堆积体积)为2∶1,催化剂A在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催化剂B在后端;将催化剂B装入反应器II中。反应器I升温至350℃,通入HF和1,1,2,3-四氯丙烯进行反应,控制HF与1,1,2,3-四氯丙烯的摩尔比为10,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后的气体经分离塔1分离出的HF、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等气体循环利用,剩余气体再经分离塔2分离后,HFO-1234ze和HCl进入精馏塔,HCFC-1233xf和HF进入分离塔3。经分离塔3分离,部分HF循环至反应器I,剩余HF及分离出的HCFC-1233xf进入反应器II。反应器II升温至350℃,通入HF和HCFC-1233xf进行反应,控制HF与HCFC-1233xf的摩尔比为25,空速为600h-1,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器II尾气进入分离塔2分离出的HCl、HFO-1234ze进入精馏塔进行精馏,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主要馏分HFO-1234ze经过碱洗、干燥后,纯度可达99.50%以上,最后将HFO-1234ze进行包装。分离塔2、分离塔3的分离压力与反应系统一致。
在反应过程中,对I,II反应器的尾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1。
表1.反应器I,反应器II尾气分析结果
Figure BDA0000127458100000141
通过表1中反应器I尾气分析结果,综合考虑1,1,2,3-四氯丙烯转化率及HCFC-1233xf和HFO-1234ze的选择性可知反应器I的较优反应条件为:1,1,2,3-四氯丙烯与氟化氢的摩尔比1∶20~30、空速600~1000h-1、反应温度300~350℃;通过表1中反应器II尾气分析结果,综合考虑HCFC-1233xf的转化率和HFO-1234ze的选择性可知反应器II的较优反应条件为:HCFC-1233xf与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5、空速为600~1000h-1、反应温度300~350℃。

Claims (4)

1.一种1,1,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器I和反应器II中分别装入催化剂;反应器I中氟化催化剂分两段分别充填,前端首先接触反应气部分为氟化催化剂,后端为Pd/AlF3/C催化剂,反应器I中氟化催化剂与Pd/AlF3/C催化剂的装填量体积比为3~1∶1~2,反应器II中为Pd/AlF3/C催化剂;
(2)、将1,1,2,3-四氯丙烯与氟化氢气体按摩尔比1∶10~50混合,经加热后进入反应器I;在反应器I中,温度:250~400℃、空速:600~1000h-1、常压下发生反应;
(3)、将步骤(2)产生的尾气经分离塔1分离,分离出的1,1,2,3-四氯丙烯、2,3-二氯-1,1-二氟丙烯、1,2,3-三氯-1-氟丙烯循环再利用;氟化氢、HCFC-1233xf、氯化氢、HFO-1234ze进入分离塔2;
(4)、经过分离塔2分离,HCl、1,1,1,3-四氟丙烯进入精馏塔,HF和HCFC-1233xf进入分离塔3;
(5)、经过分离塔3的分离,HCFC-1233xf和部分HF按照HCFC-1233xf与HF摩尔比1∶5~45进入反应器II,剩余HF循环至反应器I;反应器II的温度:250~400℃、空速:600~1000h-1、常压下发生反应;
(6)、将步骤(5)产生的尾气循环至分离塔2;
(7)、步骤(4)中进入精馏塔的气体经过精馏塔分离,馏分HCl及其他副产物被分离出来,1,1,1,3-四氟丙烯经碱洗干燥后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氟化催化剂为Cr2O3-AlF3催化剂,其中Cr与Al的摩尔比为9∶1或8∶2或7∶3或6∶4;Pd/AlF3/C催化剂中Pd含量为载体活性炭质量的0.2%~2%,AlF3含量为载体活性炭质量的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Cr2O3-AlF3催化剂中Cr与Al的摩尔比8∶2,Pd/AlF3/C催化剂中Pd含量为载体活性炭质量的1%,AlF3含量为载体活性炭质量的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2)中反应器I中1,1,2,3-四氯丙烯与氟化氢的摩尔比1∶20~30、空速600~1000h-1、反应温度300~350℃;步骤(5)中HCFC-1233xf与氟化氢的摩尔比为1∶15~25、空速为600~1000h-1、反应温度300~350℃。
CN2011104562894A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5845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62894A CN102584520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62894A CN102584520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4520A true CN102584520A (zh) 2012-07-18
CN102584520B CN102584520B (zh) 2013-11-27

Family

ID=46473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62894A Active CN102584520B (zh) 2011-12-30 2011-12-30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8452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3386A (zh) * 2012-12-31 2013-05-01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WO2014094587A1 (zh) * 2012-12-19 2014-06-26 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1,3,3,3-四氟丙烯的工艺
CN104069878A (zh) * 2014-07-07 2014-10-01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HFC-245fa裂解制备HFO-1234yf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743A (zh) * 2015-07-30 2015-12-09 浙江衢州巨新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2,3,3,3-四氟丙烯的生产方法
CN105753641A (zh) * 2014-12-13 2016-07-13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2A (zh) * 2014-12-13 2016-07-13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联产1,3,3,3-四氟丙烯与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0A (zh) * 2014-12-13 2016-07-13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7533969A (zh) * 2015-04-06 2018-01-02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干法蚀刻气体以及干法蚀刻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7842A1 (en) * 2004-04-29 2007-08-2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flu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s
CN102001911A (zh) * 2010-09-20 2011-04-06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211974A (zh) * 2011-04-08 2011-10-12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249846A (zh) * 2011-05-31 2011-11-2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2-氯-3, 3, 3-三氟丙烯和2, 3-二氯-1, 1-二氟丙烯的联产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97842A1 (en) * 2004-04-29 2007-08-23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flu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s
CN102001911A (zh) * 2010-09-20 2011-04-06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211974A (zh) * 2011-04-08 2011-10-12 北京宇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249846A (zh) * 2011-05-31 2011-11-23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2-氯-3, 3, 3-三氟丙烯和2, 3-二氯-1, 1-二氟丙烯的联产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彭小波等: "四氯丙烯气相氟化AlF3催化剂的失活机理研究", 《化工生产与技术》, vol. 18, no. 6, 25 December 2011 (2011-12-25), pages 1 - 5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94587A1 (zh) * 2012-12-19 2014-06-26 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1,3,3,3-四氟丙烯的工艺
CN103073386A (zh) * 2012-12-31 2013-05-01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4069878A (zh) * 2014-07-07 2014-10-01 浙江师范大学 一种用于HFC-245fa裂解制备HFO-1234yf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3642B (zh) * 2014-12-13 2018-06-08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联产1,3,3,3-四氟丙烯与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1A (zh) * 2014-12-13 2016-07-13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2A (zh) * 2014-12-13 2016-07-13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联产1,3,3,3-四氟丙烯与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0A (zh) * 2014-12-13 2016-07-13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0B (zh) * 2014-12-13 2018-07-31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753641B (zh) * 2014-12-13 2018-08-31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7533969A (zh) * 2015-04-06 2018-01-02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干法蚀刻气体以及干法蚀刻方法
CN107533969B (zh) * 2015-04-06 2021-01-29 中央硝子株式会社 干法蚀刻气体以及干法蚀刻方法
CN105130743B (zh) * 2015-07-30 2017-05-24 浙江衢州巨新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 2,3,3,3‑四氟丙烯的生产方法
CN105130743A (zh) * 2015-07-30 2015-12-09 浙江衢州巨新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2,3,3,3-四氟丙烯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84520B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4520B (zh)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US10329227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2,3,3,3-tetrafluoropropene
US892779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tetrafluoropropenes
KR101349634B1 (ko) 플루오르화된 유기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JP5713020B2 (ja) 2,3,3,3−テトラフルオロプロペンの製造方法
CN100488925C (zh) 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US20090203945A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fluorinated organic compounds
JP2016513138A (ja) 塩素化プロパンの生成プロセス
CN102686542A (zh) 1233xf到1234yf的催化气相氟化
CN102001911A (zh) 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666452A (zh) 243db到1234yf的催化气相氟化
CN102001910A (zh) 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4710274B (zh) 联产制备1,3,3,3‑四氟丙烯和/或2,3,3,3‑四氟丙烯的工艺
CN103073386B (zh) 一种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2211974B (zh)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5237334B (zh) 一种联产制备1,1,2-三氟三氯乙烷和1,1,1-三氟二氯乙烷的方法
CN116143583B (zh) 一种2,3,3,3-四氟丙烯和1,3,3,3-四氟丙烯的联产制备方法
CN105481638B (zh) 一种1,3,3,3-四氟丙烯的合成方法
CN101935268B (zh) 2,3,3,3-四氟丙烯的制备方法
CN107382657B (zh) 制备四氟丙烯的方法
CN107434759A (zh) 一种制备1,1,3,3,3-五氟丙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0

Address after: 314416 No.318, Nanjie Road, Yuanhua Town,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aining Yuanhua Town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004 No. 688 Yingbin Road, Zhejiang, Jinhua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