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9297B - 阻尼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阻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9297B
CN102549297B CN201080042470.4A CN201080042470A CN102549297B CN 102549297 B CN102549297 B CN 102549297B CN 201080042470 A CN201080042470 A CN 201080042470A CN 102549297 B CN102549297 B CN 102549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body
mentioned
axial region
intercommunicating pore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24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9297A (zh
Inventor
小泉一贵
原田明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f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f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fco Inc filed Critical Nif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549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9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9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92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2Throttling passages operating with metering p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02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using gas only or vacuum
    • F16F9/0209Telescopic
    • F16F9/0218Mono-tubular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阻尼装置,其具备缸体及活塞体,通过至少将缸体及活塞体的一方侧安装在制动对象物上,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行制动。在缸体的深处部形成有连通缸体的内外的连通孔,并且具备阀体,该阀体根据由活塞体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压力变化,一边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从基准位置移动而减少通过上述连通孔的流体的流量。

Description

阻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缸体及活塞体,通过至少将缸体及活塞体的任一方侧安装在制动对象物上,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行制动的阻尼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作为具备缸体、活塞体、将轴部插入形成在缸体的深处部的通气孔中的栓状体、及对该栓状体加力的弹簧的阻尼装置有在本申请人公开的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装置。在该阻尼装置中,若活塞体向离开缸体的深处部的方向移动,则由于缸体内成为负压,通过上述弹簧的加力,栓状体的轴部向通气孔的进入量变大。由此,限制通过了通气孔的空气向缸内的导入,因此对活塞体的移动作用有制动力,并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作用该制动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51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的问题点在于,能以更简单且容易组装的结构提供具备这种缸体及活塞体而成的阻尼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通过使阻尼装置具备缸体及活塞体,并至少将缸体及活塞体的一方侧安装在制动对象物上,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行制动的阻尼装置,
在缸体的深处部形成有连通缸体的内外的连通孔,
并且具备阀体,该阀体根据由活塞体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变化,一边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从基准位置移动而减少通过上述连通孔的流体的流量。
若通过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使活塞体向离开缸体的深处部的方向移动或相对移动,则该深处部和活塞体间的压力室成为负压,因此上述阀体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而从基准位置移动。若进行该移动,则通过上述连通孔的流体的流量减少,难以将流体从外部导入压力室内,对活塞体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作用有制动。由此,能够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作用制动力。因为阀体的移动量根据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的速度增减,因此根据该阻尼装置,能够将与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的速度相应的制动力作用在该制动对象物上。即,该阻尼装置是所谓的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阀体通过上述弹性变形从基准位置移动,因此,能够利用上述一部分的弹性复位向基准位置复位移动。
作为优选的一个实施方式,通过使栓状体嵌入筒状主体的筒一端构成上述缸体的深处部,并且在该栓状体上设置连通孔和阀体而构成阻尼装置。
另外,作为优选的另一方式,通过由具备进入连通孔的轴部、以及相对于形成在缸体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的金属制的弹簧体构成上述阀体而构成阻尼装置。
另外,作为优选的又一方式,通过由具备进入连通孔的轴部、相对于形成在缸体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以及与形成在缸体侧的支撑部抵接的弹性片部构成上述阀体而构成阻尼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是,根据本发明,能够由缸体、活塞体和该阀体这三个部件适当地构成上述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第一例的阻尼装置的栓状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第一例的阻尼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3是第一例的阻尼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4是构成第二例的阻尼装置的阀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5是第二例的阻尼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6是第二例的阻尼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图7是构成第三例的阻尼装置的阀体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第三例的阻尼装置的主要部分立体结构图。
图9是第三例的阻尼装置的截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图9对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阻尼装置具备缸体1及活塞体2,通过至少将缸体1及活塞体2的任意一方侧安装在未图示的制动对象物上,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行制动。
例如,若将活塞体2侧安装在作为可动体的制动对象物上,将缸体1侧安装在未图示的固定体上,则由于制动对象物的移动使活塞体2移动,能够借助于该活塞体2对制动对象物的该移动进行制动。
另外,若将活塞体2侧安装在作为可动体的制动对象物上,并且将缸体1侧安装在作为另一可动体的制动对象物上,则通过两个制动对象物的互相接近的方向的、或离开方向的移动,则使缸体1和活塞体2双方移动,能够对两个制动对象物的该移动分别进行制动。
缸体1能使活塞体2在沿缸体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移动地容纳活塞体2。在图示的例子中,缸体1构成为呈使筒两端都敞开的圆筒状。在缸体1的筒一端侧上形成有隔壁10,该隔壁10的朝向缸体1的另一端侧的一面侧作为内侧而成为缸体1的深处部11,该深处部11和活塞体2之间成为压力室12。
在图示的例子中,活塞体22由呈具备与缸体1的内径大致相等的外径的短尺寸圆柱状的头20、以及将一端连接在该头20上且从缸体1的筒另一端向外部突出的杆21构成。能够利用该杆21将活塞体22安装在上述制动对象物等上。在头20的外周部上形成有圆周槽20a,利用该圆周槽20a将密封环20b嵌入头20的外周部。在缸体1的筒另一端嵌合有端帽13,杆21的另一端侧通过形成在该端帽13的中央的贯通孔13a向外部突出。
另外,在上述缸体1的深处部11形成有连通缸体1的内外的连通孔14。并且,阻尼装置具备阀体3,该阀体3根据由上述活塞体2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变化,一边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从基准位置移动而减少通过上述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
若通过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使活塞体2向离开缸体1的深处部11的方向移动或相对地移动,则该深处部11和活塞体2之间的压力室12成为负压,因此上述阀体3一边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从基准位置移动。若进行该移动,则减少通过上述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流体难以从外部导入压力室12内,对活塞体2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作用有制动。由此,能够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作用制动力。由于阀体3的移动量根据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速度增减,因此根据该阻尼装置,能够将与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速度相应的制动力作用在制动对象物上。即,该阻尼装置是所谓的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阀体3通过上述弹性变形而从基准位置移动,因此,通过上述一部分的弹性复位向基准位置复位移动。由此,根据该阻尼装置,能够由缸体1、活塞体2和该阀体3这三个部件适当地构成上述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
在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将栓状体15嵌入筒状主体1′的筒一端而构成缸体1的深处部11,并在该栓状体15上具备连通孔14和阀体3而构成阻尼装置。栓状体15构成为呈封闭筒一端,而敞开筒另一端的圆筒状。在图示的例子中,该栓状体15的外径与构成缸体1的筒状主体1′的内径大致相等。并且,在该例子中,通过将封闭该栓状体15的该筒一端侧作为前端从上述筒状主体1′的敞开的筒一端嵌入该筒状主体1′内,利用该栓状体15的被封闭的该筒一端构成上述隔壁10,并且构成上述深处部11。在图示的例子中,在该栓状体15的侧部的外表面部形成有卡合爪15a,在向筒状主体1′内的规定的嵌入位置,该卡合爪15a以弹力进入形成于筒状主体1′的筒一端侧的卡合孔16并与其卡合。连通孔14形成在隔壁10的大致中心。就阀体3而言,在缸体1的成为压力室12外的一侧,将片一端一体地连接在栓状体15的内侧部并朝向隔壁10的中心延伸,并且将该片另一端作为位于连通孔14上的板状弹性片30而构成。在基准位置,阀体3与隔壁10大致平行且在与隔壁10之间形成有间隔。若由于上述活塞体2的移动或相对移动,压力室12成为负压,则阀体3使该片另一端向接近连通孔14的方向弹性变形,由此,减少通过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图中符号15b是栓状体15的外表面和筒状主体1′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环,符号15c是用于在使用合成树脂材料对栓状体15进行注塑成形时用于使上述阀体3成形的模具脱模的开口。在该图1~图3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将该栓状体15组装在筒状主体1′上,能够容易地构成具备缸体1、活塞体2和阀体3的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
在图4~图6所示的例子中,由具备进入连通孔14的轴部31a、相对于形成在缸体1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31b的金属制弹簧体31构成阀体3,从而构成阻尼装置。该弹簧体31呈带板状,并且在其两端间弯曲成大致直角。在该弯曲位置与弹簧体31的一端之间形成有成为上述卡合部31b的方形的卡合孔31c。另外,在弹簧体31的另一端且位于上述弯曲内侧的面上一体地连接有呈销状的轴部31a的一端并向与该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另外,在该轴部31a与上述弯曲位置之间,弹性体31以使轴部31a的突出侧为弯曲内侧的方式弯曲。在该例子中,缸体1的隔壁10形成于在与该缸体1的筒一端之间隔开间隔的位置。在缸体1的筒一端侧的外侧在沿缸体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形成有能使弹簧体31的一端侧插通的插通部17,并且在该插通部17内形成有作为相对于上述卡合孔31c的上述被卡合部的卡合爪17a。在该例子中,通过使弹簧体31的一端侧通过形成在缸体1的筒一端与隔壁10之间的切口部17b插通到上述插通部17中而是卡合爪17a与卡合孔31c卡合,从而在以使弹簧体31的另一端侧与隔壁10的外表面大致平行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将弹簧体31组装在缸体1上。在基准位置,在弹簧体31与隔壁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隔。另外,上述轴部31a从外侧进入到设置于隔壁10的大致中央的连通孔14中。轴部31a和连通孔14之间成为流体的流道。若压力室12由于上述活塞体2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而成为负压,则构成阀体3的弹簧体31使其另一端向靠近隔壁10的方向弹性变形,轴部31a向连通孔14的进入量增加,因此首先利用基于流体的粘性的阻力,减少通过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图示虽省略,但将轴部31a做成向其基部侧渐渐地变粗的结构,如果构成为在轴部31a上形成沿其轴线方向的槽,并且使该槽朝向轴部31a的基部侧渐渐地变浅,则伴随轴部31a的进入量的增加,能够进一步减小流体的流道的截面积,从而减少通过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在该图4~图6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将该弹簧体31组装在缸体1上,能够容易地构成具备缸体1、活塞体2和阀体3的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上述连通孔14设在比上述隔壁10的中心偏向外缘侧的位置。
在图7~图9所示的例子中,使阀体3为具备进入连通孔14的轴部32a、相对于形成在缸体1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与形成在缸体1侧的支撑部18抵接的弹性片部32b的部件,从而构成阻尼装置。在该例子中,缸体1的隔壁10形成于在与该缸体1的筒一端之间隔开间隔的位置。阀体3使呈销状的轴部32a的一端一体地连接在与该缸体1的内径大致相同大小的圆板状部32的一面侧的大致中心。轴部32a向与圆板状部32的一面正交的方向突出。在圆板状部32的直径方向两侧分别形成有比该圆板状部32的外周向外侧突出的弹性片部32b。在缸体1的一端侧,在直径方向两侧分别设有切割从该一端到该一端与隔壁10的大致中间位置之间的切口部18a。在图示的例子中,阀体3以使弹性片部32b进入该切口部18a,将其深处部11作为上述支撑部18并使该弹性片部32b抵接的方式将圆板状部32容纳在缸体1内。在未使弹性片部32b变形的状态下,在圆板状部32的一面与隔壁1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隔并且两面为大致平行。另外,在该例子中,在一对弹性片部32b、32b间形成有沿圆板状部32的边缘部包围该圆板状部32的一面侧的圆周壁32c。在与设有上述弹性片部32b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在该圆周壁的突出端的前端形成有上述卡合部。在图示的例子中,该卡合部在从圆周壁向前方突出的舌片32d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卡合爪32e。在隔壁10的外侧,在缸体1的一端侧形成有作为被卡合部的窗孔19,构成该卡合部的卡合爪32e伴随圆板状部32从该一端侧的进入而弹性地与被卡合部卡合。该窗口19在沿缸体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的开口尺寸比卡合爪32e的该方向的尺寸大,卡合部虽与被卡合部卡合,但容许圆板状部32从该卡合状态在沿缸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的移动。在基准位置,阀体3的圆板状部32的一面与隔壁10的外表面大致平行。另外,上述轴部32a从外侧进入设在隔壁10的中心的连通孔14。轴部32a与连通孔14之间成为流体的流道。若压力室12由于上述活塞体2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而成为负压,则构成阀体3的弹性片部32b使圆板状部32向接近隔壁10的方向弹性变形,轴部32a向连通孔14的进入量增加,因此首先利用基于流体的粘性的阻力,减少通过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图示虽省略,但将轴部32a构成为使其朝向其基部侧渐渐地变粗,若构成为在轴部32a上形成沿其轴线方向的槽,并且使该槽向轴部32a的基部侧渐渐地变浅,则伴随轴部32a的进入量的增加,能够进一步减小流体的流道的截面积,从而减少通过连通孔14的流体的流量。在该图7~图9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将具备该弹性片部32b的阀体3组装在缸体1上,能够容易地构成具备缸体1、活塞体2和阀体3的速度应答式阻尼装置。
在以上说明的例子中,将流体设为空气(气体),但在将流体设为液体的场合也具有与以上说明的例子相同的功能。例如,在将制动对象物浸泡在液体中使用的场合,或者将缸体1进一步容纳在未图示的外部壳体中并利用液体充满该外部壳体内等的场合也能够利用这些液体对制动对象物进行制动。
在此引用了2009年9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9-220202号的说明书、技术方案的范围、附图及说明书摘要的全部内容,作为本发明的说明书公开的内容而被采用。

Claims (3)

1.一种阻尼装置,其具备缸体及活塞体,通过至少将缸体及活塞体的一方侧安装在制动对象物上,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行制动,该阻尼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缸体的深处部形成有连通缸体的内外的连通孔,
并且具备阀体,该阀体根据由活塞体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压力变化,一边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从基准位置移动而减少通过上述连通孔的流体的流量,
由具备进入连通孔的轴部、以及相对于形成在缸体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的金属制的弹簧体构成上述阀体,
将上述轴部做成向其基部侧渐渐地变粗的结构,且构成为在上述轴部上形成沿其轴线方向的槽,并且使该槽朝向轴部的基部侧渐渐地变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使栓状体嵌入筒状主体的筒一端而构成缸体的深处部,
并且在该栓状体上具备连通孔和阀体。
3.一种阻尼装置,其具备缸体及活塞体,通过至少将缸体及活塞体的一方侧安装在制动对象物上,对制动对象物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进行制动,该阻尼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缸体的深处部形成有连通缸体的内外的连通孔,
并且具备阀体,该阀体根据由活塞体的移动或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压力变化,一边使其至少一部分弹性变形一边从基准位置移动而减少通过上述连通孔的流体的流量,
上述阀体具备进入连通孔的轴部、相对于形成在缸体侧的被卡合部的卡合部、以及与形成在缸体侧的支撑部抵接的弹性片部,
将上述轴部做成向其基部侧渐渐地变粗的结构,且构成为在上述轴部上形成沿其轴线方向的槽,并且使该槽朝向轴部的基部侧渐渐地变浅。
CN201080042470.4A 2009-09-25 2010-09-07 阻尼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9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20202A JP2011069424A (ja) 2009-09-25 2009-09-25 ダンパー装置
JP2009-220202 2009-09-25
PCT/JP2010/065343 WO2011037007A1 (ja) 2009-09-25 2010-09-07 ダンパ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9297A CN102549297A (zh) 2012-07-04
CN102549297B true CN102549297B (zh) 2014-05-07

Family

ID=4379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247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49297B (zh) 2009-09-25 2010-09-07 阻尼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211317A1 (zh)
EP (1) EP2481947A1 (zh)
JP (1) JP2011069424A (zh)
CN (1) CN102549297B (zh)
WO (1) WO20110370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59164B2 (ja) 2011-07-19 2016-08-02 株式会社ニフコ ダンパー装置
DE102012206458B3 (de) * 2012-04-19 2013-07-18 Zf Friedrichshafen Ag Kolben-Zylinderaggregat
CN103552530B (zh) * 2013-11-15 2017-02-08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汽车防碰撞装置
CN107806483A (zh) * 2017-11-13 2018-03-1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凸轮轴转速液压衰减器
US20210078697A1 (en) * 2019-09-13 2021-03-18 Shake N Bake Llc Shock absorbing foot piece for small apparatu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266A (zh) * 2007-03-30 2010-03-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阻尼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0127U (ja) * 1983-09-29 1985-04-26 リズム自動車部品製造株式会社 エアダンパ−用バルブ装置
JPS64734U (zh) * 1987-06-20 1989-01-05
JPH0348425Y2 (zh) * 1987-09-28 1991-10-16
JP2557064Y2 (ja) * 1992-03-25 1997-12-08 株式会社パイオラックス 収納箱等のダンパ−装置の構造
JPH064734U (ja) * 1992-06-22 1994-01-21 株式会社ライティングアジア モニター内蔵演説台
JP2004162755A (ja) * 2002-11-11 2004-06-10 Haimekku:Kk エアダンパ−
JP2005291327A (ja) * 2004-03-31 2005-10-20 Piolax Inc エアダンパ
JP2009220202A (ja) 2008-03-14 2009-10-01 Techway Industrial Co Ltd 電気式研磨ガン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5266A (zh) * 2007-03-30 2010-03-17 株式会社利富高 阻尼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4-734U 1989.01.05
JP特开20041-62755A 2004.06.10
JP特开2005-291327A 2005.10.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9297A (zh) 2012-07-04
US20120211317A1 (en) 2012-08-23
JP2011069424A (ja) 2011-04-07
EP2481947A1 (en) 2012-08-01
WO2011037007A1 (ja)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9297B (zh) 阻尼装置
CN104819240B (zh) 缸体装置
CN104565176B (zh) 减震器用活塞阀组件
CN106949182B (zh) 具有液压止挡装置的液压阻尼器
US20160215552A1 (en) Damping assembly, in particular for a flap of a vehicle
CN104343766B (zh) 缸体装置
CN104011424B (zh) 缓冲器的阻尼阀
CN103527805B (zh) 被捕获的止回球阀筒
CN104011441B (zh) 溢流阀
CN105387117A (zh) 缓冲器
CN102525330B (zh) 流体阻尼铰链
CN102235540A (zh) 螺线管滑阀
CN106122344B (zh) 减振器
CN102472351B (zh) 阻尼装置
US20210033208A1 (en) Check valve
CN105392983A (zh) 用于制造限压阀的方法、限压阀和燃料喷射系统的部件
CN109854664A (zh) 可变阻尼的筒式减振器
CN106029997A (zh) 限制阀和阀组件
CN207536442U (zh) 单向阀和具备单向阀的补胎胶水瓶
CN108006146B (zh) 磁流变单管阻尼支柱
CN202484365U (zh) 简化整体式阀门
CN215371155U (zh) 一种节水装置
CN202056385U (zh) 电磁转换阀
CN103347752A (zh) 用于控制流体的电磁阀
CN217539807U (zh) 一种电磁阀及其膜片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