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424B - 缓冲器的阻尼阀 - Google Patents

缓冲器的阻尼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1424B
CN104011424B CN201380004452.0A CN201380004452A CN104011424B CN 104011424 B CN104011424 B CN 104011424B CN 201380004452 A CN201380004452 A CN 201380004452A CN 104011424 B CN104011424 B CN 1040114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ide panel
valve
inner circumferential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44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1424A (zh
Inventor
山田秀树
Original Assigne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yab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yab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14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4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14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4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20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16F9/321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pist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9/00Springs, 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or similarly-constructed movement-dampers using a fluid or the equivalent as damping medium
    • F16F9/32Details
    • F16F9/34Special valve constructions; Shape or construction of throttling passages
    • F16F9/348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 F16F9/3484Throttling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annular discs or other plate-like elements which may or may not have a spring action, oper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or singly, e.g. annular discs positioned on top of the valve or piston body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annular discs per se, singularly or in combin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2226/00Manufacturing; Treatments
    • F16F2226/04Assembly or fixing methods; methods to form or fashion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缓冲器的阻尼阀,该缓冲器的阻尼阀包括:活塞,其具有一侧盘和另一侧盘;端口,其包括形成于一侧盘和另一侧盘的通孔;活塞杆;以及螺母,其螺合安装在活塞杆的顶端;在一侧盘与另一侧盘的各接合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以及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各通孔在各内周阀座表面与各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开口,另一侧盘的通孔沿内周阀座表面与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在通孔之间形成有弹性变形部,在以不拧紧螺母的方式使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与另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在一侧盘的内周阀座表面与另一侧盘的内周阀座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拧紧了螺母的状态下,另一侧盘的弹性变形部变形,各内周阀座表面相接触。

Description

缓冲器的阻尼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的阻尼阀。
背景技术
公知有一种缓冲器的阻尼阀,该缓冲器的阻尼阀例如应用于车辆用缓冲器的活塞部等,包括:活塞,其在缓冲器内划分出一室和另一室;端口,其形成于该活塞且将一室和另一室之间连通;以及叶片阀,其落座在将与该端口的出口端相连接的窗孔的外周包围的阀座,通过使该叶片阀的外周侧挠曲而将端口开放。
而且,在车辆用缓冲器中,为了使车辆的乘车舒适度良好,优选通过在活塞速度较低的区域提升阻尼力而使车辆的振动充分地衰减,并且当活塞速度某种程度地成为高速时通过减小阻尼系数而避免阻尼力过多,为了实现这样的阻尼特性(阻尼力相对于活塞速度的变化),完成了各种提案。
例如,JP2008-138696A中公开了这样一种缓冲器的阻尼阀:活塞被分割为一侧盘、以及与一侧盘叠合设置的另一侧盘,在活塞上形成有在缓冲器伸长时容许工作流体通过的一侧端口、以及在缓冲器压缩时容许工作流体通过的另一侧端口。
一侧盘和另一侧盘在其各接合面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以及形成于内周阀座表面的外侧的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在另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上形成有环状的突起。而且,通过利用螺母的拧紧力压扁突起,使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与另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密合,能够防止工作流体自一侧的端口中途泄漏。
另外,在JP1996-261268A中公开有这样一种构造:借助密封使外周阀座表面密合,而防止工作流体自形成于被分割的活塞的端口的中途泄漏。
然而,在上述的阻尼阀应用于车辆用缓冲器的情况下,虽然能够实现较佳的阻尼特性且使车辆的乘车舒适度良好,但存在以下这样的问题。
在JP2008-138696A所记载的阻尼阀中,由于利用螺母的拧紧力压扁突起,因此,需要较大的拧紧力。
另外,由于另一侧盘以成为固定端的内周侧为支点且使外周侧向叶片阀侧挠曲,因此,阀座的直径变化,阻尼力的偏差变大。
在JP1996-261268A所记载的阻尼阀中,由于在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与另一侧盘的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夹装密封,因此,结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螺母的拧紧力并且减少阻尼力的偏差,且不会使构造复杂的缓冲器的阻尼阀。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某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缓冲器的阻尼阀,该缓冲器的阻尼阀包括:阀盘,其具有一侧盘和与上述一侧盘叠合地设置的另一侧盘,且由该阀盘划分出一室和另一室;端口,其包括通孔,该通孔形成于上述一侧盘和上述另一侧盘,上述端口将上述一室和上述另一室之间连通;轴构件,其贯穿上述阀盘;以及螺母,其螺合安装在上述轴构件的顶端且将上述阀盘固定在上述轴构件上,在上述一侧盘与上述另一侧盘的各接合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以及形成于上述内周阀座表面的外侧的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上述各通孔在上述各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各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开口,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通孔沿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在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通孔之间形成有弹性变形部,在以不拧紧上述螺母的方式使上述一侧盘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在上述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在拧紧了上述螺母的状态下,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弹性变形部变形,上述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相接触。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第1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另一侧盘的俯视图。
图3A是表示拧紧螺母前的、一侧盘与另一侧盘的接触部的剖视图。
图3B是表示拧紧螺母后的、一侧盘与另一侧盘的接触部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应用了第2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应用了比较例的阻尼阀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阻尼阀的、一侧盘与另一侧盘的接触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另外,多个附图中标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部件或相对应的部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应用于缓冲器的活塞部,由一侧圆盘1和与一侧圆盘1叠合地设置的另一侧圆盘2组成,包括:活塞P,其为划分形成一室A和另一室B的阀盘;一侧端口3a,其包括分别形成于圆盘1、2的通孔10、20,且是将一室A和另一室B之间连通的端口;活塞杆4,其为贯穿活塞P的轴构件;以及螺母N,其螺合安装于活塞杆4的顶端41且将活塞P固定在活塞杆4上。
一侧圆盘1和另一侧圆盘2在各接合面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11、21、以及形成于内周阀座表面11、21的外侧的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12、22,各通孔10、20在各内周阀座表面11、21与各外周阀座表面12、22之间开口。
在使一侧圆盘1的外周阀座表面12与另一侧圆盘2的外周阀座表面22接触时,在一侧圆盘1的内周阀座表面11与另一侧圆盘2的内周阀座表面21之间形成有间隙S(图3A)。
另外,沿另一侧圆盘2的内周阀座表面21与另一侧圆盘2的外周阀座表面22之间形成有多个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图2),在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之间形成有弹性变形部24。
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缓冲器包括:缸体5,其用于容纳工作流体;盖构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缸体5的上端;活塞杆4,其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贯穿盖构件;活塞P,其固定于活塞杆4的安装部;一室A和另一室B,其利用活塞P划分形成;密封构件(未图示),其用于密封缸体5的下端侧;以及储存室(未图示)或空气室(未图示),其用于补偿与进入缸体5内的活塞杆4的体积量相对应的缸体内容积变化。
若活塞P与活塞杆4一起相对于缸体5沿上下方向移动,则工作流体借助端口3a、3b在一室A和另一室B之间交换。而且,通过利用各自相对应的叶片阀6a、6b对该工作流体的流动施加阻力而使该工作流体的流动产生预定的压力损失,使缓冲器产生预定的阻尼力。
以下,详细地说明阻尼阀。
活塞P被上下分割,在一室A侧配置有一侧圆盘1,在另一室B侧配置有另一侧圆盘2。
另外,在活塞P上形成有容许工作流体自一室A向另一室B通过的一侧的端口3a,以及容许工作流体自另一室B向一室A通过的另一侧的端口3b。
一侧的端口3a包括:通孔10,其形成于一侧圆盘1的内周侧且位于一侧的端口3a的入口侧;以及通孔20,其与通孔10连通,并且形成于另一侧圆盘2且位于一侧的端口3a的出口侧。另一侧端口3b以其入口不被另一侧圆盘2闭塞的方式形成于一侧圆盘1的外周侧。
另外,在一侧圆盘1上形成有与另一侧端口3b的出口端相连接的窗孔14,以及包围窗孔14的花瓣状的阀座15。在阀座15的外侧形成有开口窗孔16,使得相对于阀座15分离或落座的叶片阀6b不会闭塞一侧的端口3a的入口。
在另一侧圆盘2上形成有与一侧的端口3a的出口端相连接的环状的窗孔25,以及形成于窗孔25的外周侧的环状的阀座26。
另外,圆盘1、2在其各接合面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11、21,以及形成于内周阀座表面11、21的外侧的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12、22,在各内周阀座表面11、21与各外周阀座表面12、22之间分别形成有环状槽13、23。
另外,上述相对应的位置只要是在叠合圆盘1、2时使圆盘1、2的内周阀座表面11、21与外周阀座表面12、22分别配合的位置即可,内周阀座表面11、21、外周阀座表面12、22、环状槽13、23不必设为完全相同的位置、形状。
在一侧圆盘1的环状槽13上相连接地形成有一侧圆盘1的通孔10,在另一侧圆盘2的环状槽23上相连接地形成有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通孔10、20借助环状槽13、23连通,且构成一侧的端口3a。
在圆盘1、2的轴心部贯穿有活塞杆4的安装部40,该安装部40自活塞P突出。
活塞杆4的安装部40的外径形成为小于活塞杆4的外径,该外径不同的部分形成为台阶部42。
另外,在安装部40的顶端41形成有螺纹槽(未标注)且螺合安装有螺母N。在螺母N与台阶部42之间自台阶部42侧依次地夹持有阀挡7、衬垫8、叶片阀6b、一侧圆盘1、另一侧圆盘2、垫片9、叶片阀6a、衬垫8。
多个叶片阀6a的内周侧夹持在螺母N与台阶部4之间且固定于活塞杆4的安装部40,并且,多个叶片阀6a的外周侧与另一侧圆盘2的阀座26相抵接,从而闭塞一侧的端口3a的出口端。
多个叶片阀6b的内周侧夹持在螺母N与台阶部42之间且固定于活塞杆4的安装部40,并且,多个叶片阀6b的外周侧与一侧圆盘1的阀座15相抵接,从而闭塞另一侧端口3b的出口端。
因而,叶片阀6a、6b通过使其内周侧为固定端且使其外周侧挠曲,能够开放端口3a、3b。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过拧紧螺母N而将活塞P、叶片阀6a、6b固定在活塞杆4的安装部40时,另一侧圆盘2的座部27与阀座26的高度设为阀座26高于座部27。
因而,在将用于打开或关闭一侧的端口3a的叶片阀6a固定在活塞杆4的安装部40时,能够对叶片阀6a的外周侧施加初始挠曲。
另外,在叶片阀6a与另一侧圆盘2之间,与叶片阀6a、6b相同,形成为不闭塞一侧的端口3a的出口端的大小的环板状的垫片9以内周侧为固定端地固定于活塞杆4的安装部40。
因而,叶片阀6a的初始挠曲量能够利用垫片9的厚度进行调整,通过设定该挠曲量,能够调整叶片阀6a自另一侧圆盘2的阀座26分开从而开放一侧的端口3a时的阀打开压力。
另外,在落座在阀座26、15上的叶片阀6a、6b的外周侧分别设有切口60、61,且形成有节流孔。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形成于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沿另一侧圆盘2的环状槽23形成为圆弧状,相同形状的通孔20以等间隔配置在三个部位。而且,在这些通孔20之间分别形成有容易变形的弹性变形部24。而且,这些通孔20的各自的开口面积(端口径)的总和(总开口面积)设为大于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开口面积(端口径)的总和(总开口面积),从而不利用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节流一侧的端口3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以与活塞杆4的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切断通孔10、20时的通孔10、20各自的截面积从入口至出口的整个范围内设为相等,因此,通孔10、20各自的截面积的总和相当于通孔10、20各自的总开口面积。但是,在通孔10、20局部缩径的情况下,通孔10、20的最大程度缩径的部分的各自的截面积的总和相当于通孔10、20各自的总开口面积。
如图1、3A、3B所示,在弹性变形部24上,沿环状槽23以圆弧状形成有截面呈倒梯形的槽24a,通过减薄弹性变形部24的壁厚而形成更容易变形的形状。
另外,如图3A所示,圆盘1、2中的外周阀座表面12、22与内周阀座表面11、21的高度设定为在使一侧圆盘1的外周阀座表面12与另一侧圆盘2的外周阀座表面22接触时,在一侧圆盘1的内周阀座表面11与另一侧圆盘2的内周阀座表面21之间产生间隙S。
而且,若拧紧螺母N,则利用该拧紧力使另一侧圆盘2的弹性变形部24变形,如图3B所示,比另一侧圆盘2的环状槽23靠内周侧的位置向一侧圆盘1的方向平行移动。
因而,内周阀座表面11、21之间的间隙S压扁,并且由于在一侧圆盘1的外周阀座表面12上压入且密合有另一侧圆盘2的外周阀座表面22,因此,工作流体不会自一侧的端口3a的中途泄漏。
接着,参照本发明的比较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作用效果。
首先,在活塞P向一室A的方向移动、即缓冲器伸长时,一室内A的内压升高,一室A内的工作流体通过开口窗孔16和一侧的端口3a欲向另一室B内移动。
在缓冲器的伸缩速度、即活塞速度位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工作流体通过利用设于叶片阀6a的外周侧的切口60而形成的节流孔。
若活塞速度上升而脱离低速区域到达中高速区域,则工作流体使叶片阀6a的外周侧挠曲而通过叶片阀6a与阀座26之间的间隙。
另一方面,在活塞P向另一室B的方向移动、即缓冲器收缩时,另一室B内的压力升高,另一室B内的工作流体通过另一侧端口3b欲向一室A内移动。
在活塞速度位于低速区域的情况下,工作流体通过利用设于叶片阀6b的外周侧的切口61而形成的节流孔。
若活塞速度上升而脱离低速区域到达中高速区域,则工作流体使叶片阀6b的外周侧挠曲而通过叶片阀6b与阀座15之间的间隙。
也就是说,缓冲器在伸长时的活塞速度较低的区域中由利用切口60而形成的节流孔特有的、成为自乘特性的阻尼特性(相对于活塞速度的阻尼力变化)发挥阻尼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闭塞一侧的端口3a的叶片阀6a施加有初始挠曲,因此,能够提升阻尼力而使车辆的振动充分地衰减。
而且,同样在伸长时,若活塞速度升高,则缓冲器使叶片阀6a自阀座15分离而开放一侧的端口3a,且利用阻尼系数因节流孔而变小的阻尼特性发挥阻尼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活塞P被分割为一侧圆盘1和另一侧圆盘2,因此,能够将包围与一侧的端口3a的出口端相连接的窗孔25的阀座26形成为环状,并且,能够将阀座26的直径形成得较大。因而,能够增大叶片阀6a的直径。
由此,能够使缓冲器伸长时产生阻尼力的叶片阀6a容易挠曲,在活塞速度位于中高速区域的情况下,能够减小阻尼系数,能够防止阻尼力变得过多。因而,包括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缓冲器能够实现期望的阻尼特性,能够使车辆的乘车舒适度良好。
图5是表示应用了比较例的阻尼阀的缓冲器的活塞部的剖视图。另外,图6是表示比较例的阻尼阀的、一侧盘与另一侧盘的接触部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比较例的阻尼阀的活塞P被分割为一侧圆盘100,以及与一侧圆盘100叠合地设置的另一侧圆盘200。在活塞P上形成有在缓冲器伸长时容许工作流体通过的一侧的端口300a,以及在缓冲器压缩时容许工作流体通过的另一侧的端口300b。
一侧的端口300a包括:通孔110,其形成于一侧圆盘100的内周侧;以及通孔210,其与通孔110连通且形成于另一侧圆盘200,另一侧的端口300b以不利用另一侧圆盘200闭塞其入口的方式形成于一侧圆盘100的外周侧。
也就是说,通过在另一侧圆盘200形成一侧的端口300a的出口,将打开或关闭一侧的端口300a的叶片阀600所分离或落座的阀座201形成为环状,并且将阀座201形成为大径。
另外,在另一侧圆盘200的叶片阀600侧形成有环状的座部202,该座部202用于设置叶片阀600的固定端即内周侧。座部202配置于低于阀座201的位置,由此,对叶片阀600施加有初始挠曲。
因而,在缓冲器伸长时的活塞速度较低的区域中,由于叶片阀600难以自阀座201分离,因此,能够良好地提升阻尼力。
另外,通过将阀座201形成为大径环状,能够增大叶片阀600的直径。因而,能够容易挠曲叶片阀600,能够在活塞速度较高的情况下抑制阻尼力变得过多,通过实现较佳的阻尼特性能够使车辆的乘车舒适度良好。
另外,一侧圆盘100和另一侧圆盘200在其各接合面的相对应的位置分别具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101、203、形成于该内周阀座表面101、203的外侧的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102、204、以及形成于内周阀座表面101、203与外周阀座表面102、204之间且与各通孔110、210连通的环状槽103、205。
如图6所示,在另一侧圆盘200的外周阀座表面204上形成有环状的突起204a。而且,通过利用螺母N的拧紧力压扁突起204a,使一侧圆盘100的外周阀座表面102与另一侧圆盘200的外周阀座表面204密合,而防止工作流体自一侧的端口300a的中途泄漏。
如上所述,在比较例的阻尼阀应用于车辆用缓冲器的情况下,通过实现较佳的阻尼特性,能够使车辆的乘车舒适度良好。
然而,在比较例的阻尼阀中,由于利用螺母N的拧紧力压扁突起204a,因此,存在需要较大的拧紧力的问题。另外,由于另一侧圆盘200以成为固定端的内周侧为支点,且外周侧向叶片阀600侧挠曲,因此,存在阀座201的直径变化而阻尼力的偏差变得较大的问题。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另一侧圆盘2包括在通孔20之间容易变形的弹性变形部24,因此,能够减小使一侧圆盘1的外周阀座表面12与另一侧圆盘2的外周阀座表面22密合所需的螺母N的拧紧力。
另外,由于通过弹性变形部24变形,使另一侧圆盘2的内周阀座表面21向一侧盘的方向平行移动,因此,能够抑制另一侧盘在阀座26周围的变形。因而,能够抑制阀座26的直径变化,而能够减少阻尼力的偏差。
另外,作为使外周阀座表面12、22密合的构造,由于仅通过以弹性变形部24能够变形的程度设定形成于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之间的间隔即可,因此,不会使阻尼阀复杂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缓冲器在伸长时,若活塞速度到达高速区域且叶片阀6a某种程度地打开,则将产生由工作流体通过一侧的端口3a时的阻力导致的端口特性的阻尼力。
在本实施方式中,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的总开口面积设为大于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总开口面积。也就是说,由于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设定为不将一侧的端口3a节流,因此,能够以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总开口面积设定端口特性的阻尼力。
因而,理所当然地通过更换为通孔10的总开口面积(端口径)不同的一侧盘,能够改变活塞速度位于高速区域时的阻尼力,在欲提升中高速区域的阻尼力的情况下,能够仅使用一侧圆盘1,从而能够实现各种各样的阻尼力特性。
另外,通过增大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的总开口面积,能够使通孔20之间的间隔自然地变窄,能够将通孔20之间设为弹性变形部24。
另外,由于在一侧圆盘1的内周阀座表面11与外周阀座表面12之间形成有环状槽13,在另一侧圆盘2的内周阀座表面21与外周阀座表面22之间形成有环状槽23,因此,即使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位置与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的位置偏移也能够始终使通孔10、20连通,而不需要位置对准。
另外,在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形成为圆状或椭圆状,且沿环状槽23设有多个的情况下,认为由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相对于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位置(相位)导致阻尼力变化,阻尼力的偏差变大。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形成为圆弧状,因此,能够将通孔20沿环状槽23的周向形成地较长。因而,能够抑制由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相对于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位置(相位)导致的阻尼力的变化。
另外,由于在另一侧圆盘2上以等间隔形成有相同形状的通孔20,因此,在弹性变形部24变形,且另一侧圆盘2的比环状槽23靠内周侧和外周侧的部分沿轴向偏移时能够平行地偏移。
第2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仅在用于对打开或关闭一侧的端口3a的叶片阀6a施加初始挠曲的结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由于其他的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多个叶片阀6a的任一部位夹装环63,并对层叠于比环63靠螺母N侧的叶片阀6a施加初始挠曲。
因而,与通过改变另一侧圆盘2的座部27和阀座26的高度而使层叠于另一侧圆盘2的叶片阀6a所有的外周侧挠曲的第1实施方式相比,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阀6a在开放一侧的端口3a之后,容易落座于阀座26,而能够迅速地闭塞一侧的端口3a。
另外,叶片阀6a的初始挠曲量能够利用环63的厚度进行调整,通过设定该挠曲量能够使叶片阀6a自另一侧圆盘2的阀座26分开,而能够调整将一侧的端口3a开口时的阀打开压力。
另外,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的缓冲器中,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在活塞速度较低的区域中提升阻尼力使车辆的振动充分地衰减,并在活塞速度升高时减小阻尼系数而避免阻尼力过多,能够使车辆的乘车舒适度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阻尼阀中,由于包括弹性变形部24,因此,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不会使构造复杂,能够以较小的拧紧力使一侧圆盘1的外周阀座表面12与另一侧圆盘2的外周阀座表面22密合,能够减少阻尼力的偏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仅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的一部分,其宗旨并不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阻尼阀设为应用于缓冲器的活塞部,但也可以应用于缓冲器的基阀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另一侧圆盘2配置于活塞杆4的顶端侧,但也可以是一侧圆盘1配置于活塞杆4的顶端侧。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的总开口面积设为大于一侧圆盘1的通孔10的总开口面积,但并不限定于此,各通孔10、20的大小能够适当地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一侧圆盘1上形成有环状槽13,在另一侧圆盘2上形成有环状槽23,但也可以仅在任一者上形成与通孔10、20连通的环状槽,该情况也不必进行位置对准。另外,若能够使通孔10、20位置对准,则可以不形成环状槽13、23。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圆弧状的通孔20沿另一侧圆盘2的环状槽23形成于三个部位,但只要能够在通孔20之间形成容易变形的弹性变形部24,则通孔20的形状和数量能够适当地变更。
另外,在另一侧圆盘2的通孔20为一个的情况下,通孔20沿内周阀座表面21与外周阀座表面22之间(环状槽23)形成为圆弧状,在通孔20的两端部之间形成有弹性变形部24。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弹性变形部24的一侧圆盘1侧形成有圆弧状的槽24a,但也可以在弹性变形部24的叶片阀6a侧形成圆弧状的槽,或在两侧形成槽,从而使弹性变形部24容易变形,另外,只要弹性变形部24能够变形,也可以不设置槽。
本申请基于2012年3月14日向日本国特许厅申请的日本特愿2012-14056845要求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编入到本说明书中。

Claims (7)

1.一种缓冲器的阻尼阀,该缓冲器的阻尼阀包括:
阀盘,其具有一侧盘和与上述一侧盘叠合地设置的另一侧盘,且由该阀盘划分出一室和另一室;
端口,其包括通孔,该通孔形成于上述一侧盘和上述另一侧盘,上述端口将上述一室和上述另一室之间连通;
轴构件,其贯穿上述阀盘;以及
螺母,其螺合安装在上述轴构件的顶端且将上述阀盘固定在上述轴构件上;
在上述一侧盘与上述另一侧盘的各接合面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有环状的内周阀座表面、以及形成于上述内周阀座表面的外侧的环状的外周阀座表面,
上述各通孔在上述各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各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开口,
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通孔沿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之间形成有多个,
该缓冲器的阻尼阀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通孔之间形成有弹性变形部,
在以不拧紧上述螺母的方式使上述一侧盘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接触的状态下,在上述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在拧紧了上述螺母的状态下,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弹性变形部变形,上述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内周阀座表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的阻尼阀,其中,
上述另一侧盘中的上述各通孔形成为圆弧状,并且具有相同形状且以等间隔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的阻尼阀,其中,
在上述一侧盘中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之间、以及上述另一侧盘中的上述外周阀座表面与上述内周阀座表面之间的至少任一者形成有与上述各通孔连通的环状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的阻尼阀,其中,
上述另一侧盘的上述通孔的总开口面积设定为大于上述一侧盘的上述通孔的总开口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的阻尼阀,其中,
上述缓冲器的阻尼阀还包括叶片阀,该叶片阀以内周侧为固定端配置于上述另一侧盘,并用于打开或关闭上述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冲器的阻尼阀,其中,
上述缓冲器的阻尼阀包括多个上述叶片阀,
上述缓冲器的阻尼阀还包括夹装于多个上述叶片阀中的任一部位的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器的阻尼阀,其中,
上述端口为容许工作流体自上述一室向上述另一室通过的一侧的端口,并且上述一侧盘的上述通孔形成于上述一侧盘的内周侧,
在上述一侧盘的外周侧形成有容许工作流体自上述另一室向上述一室通过的另一侧的端口。
CN201380004452.0A 2012-03-14 2013-02-18 缓冲器的阻尼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14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056845A JP5833957B2 (ja) 2012-03-14 2012-03-14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12-056845 2012-03-14
PCT/JP2013/053799 WO2013136910A1 (ja) 2012-03-14 2013-02-18 緩衝器の減衰バル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424A CN104011424A (zh) 2014-08-27
CN104011424B true CN104011424B (zh) 2015-11-25

Family

ID=49160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445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011424B (zh) 2012-03-14 2013-02-18 缓冲器的阻尼阀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85008B2 (zh)
EP (1) EP2787242A4 (zh)
JP (1) JP5833957B2 (zh)
KR (1) KR101598316B1 (zh)
CN (1) CN104011424B (zh)
WO (1) WO20131369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85510B2 (ja) * 2012-03-14 2015-09-30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5941359B2 (ja) * 2012-07-10 2016-06-29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6408818B2 (ja) * 2014-07-23 2018-10-17 Kyb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の製造方法
CN107208728B (zh) * 2015-01-30 2019-12-1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流体压缓冲器
JP6487804B2 (ja) * 2015-08-07 2019-03-20 Kyb株式会社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19163769A (ja) * 2016-07-26 2019-09-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JP6803924B2 (ja) * 2016-12-26 2020-12-23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02017010876B4 (de) * 2017-11-24 2023-06-01 Günther Zimmer Zylinder-Kolben-Einheit mit lastabhängiger Drossel
US11255399B2 (en) * 2018-03-14 2022-02-22 Zf Friedrichshafen Ag Damping valve for a vibration damper
CN112984023B (zh) * 2021-02-04 2022-07-08 大连科技学院 一种双级伸张阀减振器活塞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729A (zh) * 2004-05-25 2006-01-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缓冲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336186A (fr) * 1962-07-09 1963-08-30 Dispositif opposant à l'écoulement d'un fluide une résistance pratiquement indépendante de sa viscosité, notamment dans les amortisseurs hydrauliques
DE4315457C2 (de) * 1993-05-10 1996-08-22 Fichtel & Sachs Ag Ventil für einen hydraulischen Teleskop-Schwingungsdämpfer
JPH08261268A (ja) 1995-03-24 1996-10-08 Tokico Ltd 油圧緩衝器
JPH10103512A (ja) * 1996-09-30 1998-04-21 Showa:Kk 油圧緩衝器のピストン構造
US6199671B1 (en) * 1998-09-14 2001-03-13 New Joules Engineering (Sales) Proprietary) Limited Shock absorber
DE10343875B4 (de) * 2003-09-23 2006-01-26 Zf Friedrichshafen Ag Schwingungsdämpfer mit hubabhängiger Dämpfkraft
JP2006275216A (ja) * 2005-03-30 2006-10-12 Hitachi Ltd 油圧緩衝器のピストン構造
JP2008138696A (ja) 2006-11-30 2008-06-19 Showa Corp 油圧緩衝器の分割ピストン構造
JP4898563B2 (ja) * 2007-06-06 2012-03-14 カヤバ工業株式会社 ピストン
JP5290701B2 (ja) * 2008-03-26 2013-09-1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流体圧緩衝器
JP2011080573A (ja) 2009-10-09 2011-04-21 Kyb Co Ltd 緩衝器のバルブ構造
JP2011179550A (ja) * 2010-02-26 2011-09-15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緩衝器
JP5648790B2 (ja) * 2010-08-31 2015-01-0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緩衝器
DE102010050868B4 (de) * 2010-11-09 2013-09-26 Gkn Sinter Metals Holding Gmbh Herstellung mehrteiliger, gefügter Ventilbauteile in hydraulischen Anwendungen mit Fügedichtprofile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1729A (zh) * 2004-05-25 2006-01-18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液压缓冲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36910A1 (ja) 2013-09-19
CN104011424A (zh) 2014-08-27
JP5833957B2 (ja) 2015-12-16
KR20140114049A (ko) 2014-09-25
JP2013190044A (ja) 2013-09-26
US20150008083A1 (en) 2015-01-08
EP2787242A1 (en) 2014-10-08
US9285008B2 (en) 2016-03-15
KR101598316B1 (ko) 2016-02-26
EP2787242A4 (en) 2015-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1424B (zh) 缓冲器的阻尼阀
CN104094012B (zh) 缓冲器的阻尼阀
CN203223617U (zh) 一种减速式电子膨胀阀
CN104976376B (zh) 流路切换阀用阀芯
KR20210000285U (ko) 전자 팽창 밸브
CN102797920B (zh) 流体通道连接装置和具有该流体通道连接装置的制冷循环设备
KR102391133B1 (ko) 진동 댐퍼용 댐핑 밸브
US20080122187A1 (en) Gasket, cover with gasket, and pneumatic cylinder with cover and gasket
CN204900968U (zh) 一种改进阀芯结构的精密减压阀
CN203906638U (zh) 具有液压止挡结构的液压阻尼器
CN203500175U (zh) 一种液压缸恒节流缓冲装置
CN104903610A (zh) 缓冲器
CN202418609U (zh) 一种阀座导向密封阀
CN105937635B (zh) 一种用于流向切换及流量控制的装置
CN104968963A (zh) 缓冲器
CN102032020B (zh) 发动机及其机油限压阀
CN204312710U (zh) 一种灌装阀
CN209444654U (zh) 一种液压元件
CN205824271U (zh) 一种用于流向切换及流量控制的装置
CN205331568U (zh) 电磁阀
CN204420184U (zh) 一种空调四通阀的活塞部件
CN205896215U (zh) 改良线性迷宫式调节阀
CN106062411A (zh) 用于轴向减振的液力轴承的喷嘴盘
CN215059844U (zh) 一种无隙闸阀的封边防水结构
CN205013845U (zh) 截止阀芯、截止阀以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KAYABA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Kayaba Indust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