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461A - 墨带盒及打印机 - Google Patents
墨带盒及打印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29461A CN102529461A CN2011103678075A CN201110367807A CN102529461A CN 102529461 A CN102529461 A CN 102529461A CN 2011103678075 A CN2011103678075 A CN 2011103678075A CN 201110367807 A CN201110367807 A CN 201110367807A CN 102529461 A CN102529461 A CN 10252946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printing
- china
- band
- printing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2/00—Ink-ribbon cartridges
- B41J32/02—Ink-ribbon cartridges for endless ribb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1/00—Ink ribbons; Renovating or testing ink ribbons
- B41J31/14—Renovating or testing ink ribbons
- B41J31/16—Renovating or testing ink ribbons while fitted in the machine using the ink ribbon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墨带盒及打印机。一种墨带盒保持浸渍有油墨的墨带。壳体(22)包括沿着基本上平行的方向从壳体突出的两个引导部。墨带(21)形成为麦比乌斯环,墨带包括宽度,墨带包括宽度的第一半部和宽度的第二半部,墨带(21)容纳在壳体中,并且从两个引导部的其中一个的自由端退出壳体以及从两个引导部的另一个的自由端进入壳体。油墨供应部在宽度的第一半部中的区域(21a)处将油墨供应到墨带(21),所述区域正面向两个引导部之间的壳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墨带盒以及一种结合有该墨带盒的打印机。
背景技术
用于在打印机中使用的常规内置墨带盒包括收纳形成麦比乌斯环的环状墨带的壳体、以及封闭壳体以保护墨带免于接触环境的盖。
壳体包括两个突出部以便将壳体外部的墨带在两个突出部之间保持拉紧。
壳体收纳拉入机构、推进构件以及麦比乌斯部。拉入机构设置在带入口附近,并且将墨带拉入到壳体中。当将墨带拉出带出口时,推进构件对墨带施加张力。麦比乌斯部以形成麦比乌斯环的方式在带中提供180°的反转或扭转。
常规的内置墨盒遭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内置油墨供应机构,那么就不能高效地使用油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墨仅供应到墨带的一半宽度的墨带盒。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地消耗油墨而不会留下没有使用的油墨的某部分的墨带盒。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低运行成本操作的打印机。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合有所述墨带盒的打印机。
一种墨带盒保持浸渍有油墨的墨带。壳体(22)包括从壳体突出的两个引导部。墨带(21)形成为麦比乌斯环。墨带包括宽度(W)。墨带包括宽度的第一区域(21a+21e或21b+21c)和宽度(W)的第二区域(21b+21c或21a+21e),并且容纳在壳体(22)中。墨带从两个引导部(22a、22b)的其中一个的自由端退出壳体并且从两个引导部的另一个的自由端进入壳体。油墨供应部在宽度的第一区域中的区域(21a)处将油墨供应到墨带(21)。
从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应用性的进一步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该理解,当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时,详细描述和特定示例仅是以例示的方式给出的,因为根据该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变和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附图,本发明将被更充分地理解,附图仅以例示的方式给出并且因此不限制本发明,并且其中:
图1为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2A为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墨带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2B为拉入机构的放大图;
图3为表示在图2A中示出的油墨供应部附近的放大图;
图4为表示油墨供应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作为比较例的墨带盒的放大立体图;
图6为在图5中示出的麦比乌斯部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表示麦比乌斯部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在图2中示出的油墨转印辊的放大立体图;
图9为表示在图2A中示出的油墨辊和油墨辊轮的构造的放大立体图;
图10为油墨供应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1表示打印头、墨带以及打印纸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2表示墨带的用于打印操作的区域;
图13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带盒的放大立体图;
图14为在图13中示出的油墨供应部的附近的放大俯视图;
图15为油墨供应部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16为在图13中示出的油墨辊、油墨辊轮以及油墨辊止动件的分解立体图;以及
图17为油墨供应部的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为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打印机10的立体图。
打印机10采用例如撞击式点阵打印机的形式,并且例如从主机装置接收打印数据。打印机10通过使打印针对着打印介质P击打墨带而在打印介质(例如打印纸)P上打印出打印数据。
盒11设置成面向滚筒12并且上面承载打印头17。打印头17(未示出)包括多个打印针,以对着纸P击打墨带来打印字符、符号和图形。滚筒12旋转某个角度以使打印纸P前进预定距离,每次盒完成经过打印纸P的扫描循环。打印纸P穿过在打印头17与滚筒12之间限定的间隙,沿着与盒11移动的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前进。拉起引导部13用来使打印纸的页间偏移最小,如果打印纸P是连续的复写纸的话。
当打印头17在纸P上打印时,盒11沿着滚筒12纵向延伸的方向横过打印纸P以预定间距移动。墨带盒20从上方安装到打印机中。
盖14(仅示出一个)封闭打印机10的侧面部分,以保护打印机10中的各个机构(未示出)免于接触环境。入口盖15保护使用者免于在打印期间无意中触摸到盒11。后部纸张引导部16在手动进纸模式的打印期间供应单张纸张。
图2A为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墨带盒20的分解立体图。图2B为拉入机构29的放大图。
墨带盒20包括壳体22和盖23。壳体22包括收纳墨带21的折叠页部分21f的收纳室28。部分21f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为完全折叠页形式:即交替的松散折叠或环优选地基本上延伸到壳体22的每个相对内壁的内部表面。盖23封闭壳体22中的墨带21、其他机构和结构以保护免于接触环境。
引导部22a和22b是基本上互相平行的,并且沿着与壳体22纵向延伸的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从壳体22的纵向端部侧向地突出。墨带21从引导部22b的自由端伸展到引导部22a的自由端。在由壳体22、引导部22a和22b限定的区域中进行打印期间,盒11在上面承载有打印头17,沿着滚筒12前后移动,并且墨带21伸展到壳体22外部。
用于拉入墨带21的拉入机构29设置在墨带盒20的带入口28a附近。拉入机构29包括驱动齿轮24和从动齿轮25。如图2B所示,驱动齿轮24和从动齿轮25在墨带21位于它们之间的状态下互相啮合接合。当驱动齿轮24旋转时,驱动齿轮24和从动齿轮25互相配合来拉入墨带21通过带入口28a。
推进构件26(例如张力弹簧)在壳体22内部设置在引导部22b附近,并且当墨带21被拉出壳体22时,推进构件26将墨带21推靠于壳体22,从而在墨带上施加一定拉力,使得壳体22外部的墨带21处于张紧中。油墨供应部30相对于墨带21前进的路径设置在推进构件26的紧邻上游。麦比乌斯部27设置在油墨供应部30的紧邻上游,并且使墨带的宽度方向端部竖直地反转或扭转180°。
油墨供应部30包括油墨浸渍体或油墨辊31、油墨辊轮32以及油墨转印辊33。油墨辊31由浸渍有油墨K的毛毡材料形成,并且绕着也可自由旋转的油墨辊轮32自由旋转。油墨辊31与油墨转印辊33弹性接触,以便当墨带21与油墨转印辊33接触地前进时,将油墨K从油墨转印辊33转印到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第一区域)中的区域21a上。
图3为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油墨供应部30附近的放大图。
图4为表示油墨供应部30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麦比乌斯部27设置在油墨供应部30的紧邻上游且在收纳室28的下游,并且当沿着墨带21的行进方向拉动墨带21时,麦比乌斯部27使墨带21的宽度方向端部竖直地反转或扭转180°。
在油墨辊31和麦比乌斯部27之间设置有带引导部34,带引导部34以墨带21不接触油墨辊31的周面的方式引导墨带21。
墨带21被拉出收纳室28并且然后由麦比乌斯部27反转。墨带21移动而与油墨转印辊33接触以接收油墨K。墨带21然后通过引导部22b退出壳体22并且沿着由箭头X(图1)示出的方向从引导部22b前进到引导部22a,穿过打印头17与打印纸P之间的间隙。
图5为作为比较例的墨带盒20A的放大立体图。
墨带盒20A具有与墨带盒20基本上相同的构造,并且不同仅在于没有使用油墨供应部30。
图6为在图5中示出的麦比乌斯部27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表示麦比乌斯部的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应该注意到,在收纳室28的带出口28b的附近没有设置油墨供应部30(图4)。退出收纳室28的墨带21由麦比乌斯部27反转或扭转180°。在反转之后不久,墨带21通过引导部22b退出墨带盒20,并且穿过打印头17与打印纸P之间的间隙。
图8为在图1中示出的油墨转印辊33的放大立体图。油墨转印辊33是基本上圆柱形的可旋转体。油墨转印辊33与油墨辊31接触地旋转,以便将油墨K从油墨辊31供应到油墨转印辊33。油墨转印辊33具有转印部33a和非转印部33b。转印部33a接触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中的区域(例如21a),并且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非转印部33b具有比转印部33a小的直径,并且因此不接触墨带21。转印部33a具有在其中形成有笔直凹槽33c的周面、或者滚花表面。笔直凹槽33c有效地将油墨保持在其中。墨带盒20安装到打印机10中,其中油墨转印辊33的朝向设定为,转印部33a沿着重力方向处于下部位置,而非转印部33b处于上部位置。
图9为表示在图1中示出的油墨辊31和油墨辊轮32的构造的放大立体图。
油墨辊31由浸渍有油墨K的圆柱形毛毡材料形成。油墨K被从油墨辊31的周面供应到油墨转印辊33。油墨辊轮32延伸通过油墨辊31的中心并且驱动油墨辊31旋转。油墨辊31将油墨K逐渐地供应到油墨转印辊33。油墨辊31中的油墨由于离心力而从油墨辊31的旋转中心附近的部分转移到外周面,以便能够彻底地使用墨带31内部的油墨K,而不会留下相当大部分的油墨没被使用。油墨辊31以大约0.5rps的速度旋转。
图10为油墨供应部30的放大剖视图。油墨辊31的下半部中的区域将油墨K保持在其中。打印头17构造来击打墨带的宽度W的下半部中的区域以在打印纸上打印。由于这个原因,油墨辊31的上半部(第二区域)不与油墨转印辊33接触,并且仅油墨转印辊33的下半部或转印部33a与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接触。由于墨带21构成麦比乌斯环,所以每次墨带21完成完整的旋转,油墨K就被供应到墨带21的宽度W的两个半部,交替地供应到上半部和下半部。
墨带21的运转使得油墨转印辊33旋转,并且油墨转印辊33的旋转使油墨辊31旋转。
图11表示打印头17、墨带21以及打印纸P之间的位置关系。打印头17承载在盒11(图2A)上,并且沿着与打印纸平行的方向以预定间距横过打印纸P运转,同时针击打墨带21以在打印纸P上打印。应该注意到,针击打墨带21的环的内侧,油墨K由油墨转印辊33供应在墨带21上。这样将墨带21中的油墨K转印到打印纸P上,使得墨带中的油墨污染打印纸P的机会最小。
图12表示墨带的用于打印操作的区域。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具有在墨带21的两个连续旋转的前一旋转期间正面向打印头17的针的区域(例如21a)。墨带的宽度W的上半部具有在墨带21的两个连续旋转的后一旋转期间正面向打印头17的针的区域(例如21b)。设置缓冲区域21c、21d和21e来隔离区域21a和21b。墨带21的朝向设定为,墨带21的下半部(第一区域)低于墨带21的纵向中心线并且墨带21的上半部(第二区域)高于纵向中心线。因此,一旦墨带盒已经附接至打印机,墨带21的宽度的朝向就设定为,宽度W的下半部和宽度W的上半部大致竖直地对齐,但是朝向可以不设定为完全沿着重力方向。
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参考图2A,墨带21由拉入机构29拉入通过收纳室28的入口28a,墨带21沿着X方向运转。拉入机构29和张力弹簧26配合来以其中的张力拉动墨带21。
参考图3和图12,墨带21因此由拉入机构29拉动,以便墨带21由麦比乌斯环部27竖直地反转或扭转180°。在已经穿过麦比乌斯环之后,墨带21移动而与油墨转印辊33接触,以便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墨带21然后通过引导部22b退出并且经过打印头17与打印纸P之间的间隙。
参考图10,油墨辊31的下半部将大部分油墨K保持在其中,并且将油墨K供应到油墨转印辊33。
油墨转印辊33与墨带21接触。当墨带21运转时,油墨转印辊33由于墨带21与油墨转印辊33之间的摩擦而被驱动旋转。
第一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墨带盒20提供下述效果。
(1)油墨供应部30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从而与没有油墨供应部30的墨带盒相对,确保墨带盒20的延长打印操作。
(2)油墨供应部30设置在尽可能靠近带出口28b的位置,以使供应到墨带21的新鲜油墨在打印中被迅速地消耗。该构造提供鲜明的打印结果。
(3)浸渍的油墨K趋于聚集在油墨辊31的下部。考虑这种趋势,将转印部33a形成在油墨转印辊33的下半部。因此,油墨K可以被高效地使用。
(4)油墨供应部30相对于墨带的行进方向设置在麦比乌斯部27的下游并且在打印头17的上游。这意味着油墨K总是供应到墨带21在麦比乌斯部27与打印头17之间的环的内部。该构造使墨带21污染打印纸P的机会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10使用墨带盒20。因为墨带盒20具有很长的寿命,所以不需要频繁地更换墨带盒20。此外,因为打印是在油墨K被供应到墨带21之后不久执行的,所以打印者能够打印鲜明的图像。
第二实施例
图13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带盒20A的放大立体图。
墨带盒20A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墨带盒20的构造基本上相同。墨带盒20A与墨带盒20的不同在于,没有使用油墨转印辊33而是使用了油墨供应部30A。墨带盒20A 包括壳体22和盖33。壳体22包括收纳墨带21的部分21f的收纳室28,部分21f以这样的方式设置成完全折叠页形式:即交替的松散折叠或环优选地基本上延伸到壳体22的每个相对内壁的内部表面。盖23覆盖壳体22中的墨带21、以及其他机构和结构以保护它们免于接触环境。壳体22包括收纳室28、引导部22a和22b、驱动齿轮24、空转齿轮25、张力弹簧26、麦比乌斯部27以及油墨供应部30A。
图14为在图13中示出的油墨供应部30A的附近的放大俯视图。图15为油墨供应部30A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油墨供应部30A包括油墨辊轮32、油墨辊31A以及油墨辊止动件35。油墨辊轮32和油墨辊止动件35配合来保持油墨辊31A就位。
图16为在图13中示出的油墨辊31A、油墨辊轮32以及油墨辊止动件35的立体图。
油墨辊轮32延伸通过油墨辊31A和油墨辊止动件35,以便油墨辊31A、油墨辊轮32以及油墨辊止动件35是同心的。油墨辊31A具有接近第一实施例的油墨辊31的一半轴向长度的轴向长度。油墨辊31A由与油墨辊31A接触地前进的墨带21驱动旋转。当墨带21前进时,油墨辊31A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
油墨辊止动件35具有比油墨辊31A的直径D1小的直径D2。墨盒20A安装到打印机10中(图2A),其中油墨辊31A定位在油墨辊止动件35下方,并且油墨辊31A和油墨辊止动件35沿着重力方向对齐。
图17为油墨供应部30A的放大剖视图。油墨辊31将油墨K保持在其中。打印头17构造来击打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以在打印纸P上打印。油墨辊31A与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接触。
图13表示设置在出口28b附近的油墨供应部30。油墨辊31A轴支在油墨辊轮32上并且可自由旋转。油墨辊止动件35位于油墨辊31A上方,并且防止油墨辊31A被拉离油墨辊轮32。油墨辊31A浸渍有油墨K,并且与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接触。在墨带21的宽度W的上半部与油墨辊止动件35的周面之间具有小间隙。
当墨带21与油墨辊31A接触地运转时,油墨辊31A借助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与油墨辊31A之间的摩擦被驱动旋转。
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参考图13,墨带21由拉入机构29拉入通过收纳室28的入口28a,墨带21沿着X方向运转。拉入机构29和张力弹簧26配合来以其中的张力拉动墨带21。
参考图13和图14,墨带21因此由拉入机构29拉入,以便墨带21由麦比乌斯环部27竖直地反转或扭转180°。在已经穿过麦比乌斯环之后,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移动而与油墨辊31A接触,以便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的宽度W的下半部。墨带21然后通过引导部22b退出壳体22,并且经过打印头17与打印纸P之间的间隙。
参考图15,油墨辊31A的下半部将大部分油墨K保持在其中,并且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油墨辊31与墨带21接触并且当墨带21运转时被驱动旋转。油墨辊31A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的与油墨辊31A接触的区域。
第二实施例的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墨带盒20A除了提供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以外,还提供下述效果。
第二实施例不使用油墨转印辊33。因此,第二实施例可以没有油墨K的不良转印,其否则会由于油墨转印辊33的磨损和/或不当旋转导致。
根据本发明的打印机10使用墨带盒20A。因为墨带盒20A没有不当的油墨转印操作,所以打印机10能够以良好且可靠的打印结果打印。
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修改
可以对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修改可以包括下面所述的修改。
(1)已经关于作为用于计算机的输出装置的针点撞击式打印机10描述了第一和第二实施例。打印机10可以是包括自动取款机(ATM)在内的自动装置、或者结合在收银机中并且打印收据的打印机。
(2)打印机10不限于针点撞击式打印机,而是可以为打印头具有字符的铅字打印机。
(3)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可以被修改,以便实施可以被转化为具有油墨供应部的墨带盒或没有油墨供应部的墨带盒的墨带盒。
(4)第一和第二实施例可以被修改,以实施麦比乌斯部设置在墨带进入壳体的壳体入口附近的墨带盒。
本发明被这样描述,显然可以以许多方式改变本发明。这些变形不被认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所有这些修改旨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1)
1. 一种墨带盒,包括:
壳体(22),其包括从该壳体突出的两个引导部(22a、22b);
形成为麦比乌斯环的墨带(21),墨带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墨带(21)容纳在壳体(22)中,并且从两个引导部的其中一个的自由端退出壳体(22)以及从两个引导部的另一个的自由端进入壳体(22);以及
油墨供应部(30、30A),其在第一区域中的区域处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墨带(21)具有设置成折叠页形式并且容纳在壳体(22)中的部分(21f);
其中所述墨带盒还包括麦比乌斯部(27),其使得墨带的宽度方向端部扭转180°,麦比乌斯部(27)相对于墨带(21)的行进方向设置在油墨供应部(30、30A)的紧邻上游。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油墨供应部(30)包括:
其中浸渍油墨的油墨保持构件(31);以及
油墨转印辊(33),其包括与油墨保持构件(31)的圆柱形表面接触的表面区域,所述表面区域还与墨带(21)接触,其中油墨转印辊(33)在从油墨保持构件(31)接收油墨(K)时以及在将接收到的油墨(K)供应到墨带(21)时旋转。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墨带(21)的朝向设定为,墨带的第一区域低于墨带的纵向中心线,墨带的第二区域高于纵向中心线,其中油墨保持构件(31)与油墨转印辊(33)接触地旋转,并且表面区域接触墨带的第一区域中的区域,以便将油墨供应到墨带(21)的第一区域中的区域(21a)。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墨带(21)的朝向设定为,墨带的第一区域低于墨带的纵向中心线,墨带的第二区域高于纵向中心线,其中墨带供应部(30A)与墨带(21)的第一区域中的区域接触,以将油墨(K)供应到墨带(21)的第一区域中的区域(21a)。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第一区域是墨带的宽度的第一半部,并且第二区域是墨带的宽度的第二半部。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带盒,其中油墨供应部(30)包括:
转印部(33a),面向墨带的第一区域并且对第一区域供应油墨;
和非转印部(33b),面向墨带的第二区域并且不对第二区域供应油墨。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带盒,该墨带盒还包括:
麦比乌斯部(27),其使得墨带的宽度方向端部扭转180°;
和带引导部(34),其位于油墨供应部的上游并且在麦比乌斯部的下游;
其中油墨供应部(30)包括油墨保持构件,带引导部引导墨带使得墨带远离油墨保持构件。
9. 一种打印机,结合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所述的墨带盒并且还包括:
打印机构(17),其包括击打构件,该击打构件击打墨带,以将墨带中的油墨转印到打印介质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印机,其中当墨带盒已经附接至打印机时,击打构件面向第一区域中的区域。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打印机,其中击打构件是在打印操作期间击打第一区域的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259102 | 2010-11-19 | ||
JP2010259102A JP5345602B2 (ja) | 2010-11-19 | 2010-11-19 |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印刷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9461A true CN102529461A (zh) | 2012-07-04 |
CN102529461B CN102529461B (zh) | 2016-10-05 |
Family
ID=45217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67807.5A Active CN102529461B (zh) | 2010-11-19 | 2011-11-18 | 墨带盒及打印机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56513B2 (zh) |
EP (1) | EP2455226B1 (zh) |
JP (1) | JP5345602B2 (zh) |
CN (1) | CN10252946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3507A (zh) * | 2014-06-30 | 2016-02-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式打印机、带盒和墨带 |
CN112793296A (zh) * | 2020-12-30 | 2021-05-14 | 海南金橡晨星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制品表面图案印刷机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7512A (en) * | 1975-06-30 | 1976-08-31 | The Singer Company | Ribbon cassette and ribbon advance |
US4227820A (en) * | 1977-04-21 | 1980-10-14 | Honeywell Inc. | Endless ink-ribbon cartridge |
JPS59102363U (ja) * | 1982-12-27 | 1984-07-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ボンカセツト |
US4968161A (en) * | 1988-07-27 | 1990-11-06 | Citizen Watch Co., Ltd. | Ribbon cassette for reinking only one longitudinal half of a Mobius ribbon |
JPH08156377A (ja) * | 1994-12-05 | 1996-06-18 | General Kk |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
US5902057A (en) * | 1997-09-09 | 1999-05-11 | Genicom Corporation | Print ribbon cartridge with re-inker assembly |
US6017158A (en) * | 1998-09-08 | 2000-01-25 | Tally Printer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reinking the ribbon of a printer ribbon cartridge |
JP2002036686A (ja) * | 2000-07-19 | 2002-02-06 | Fujicopian Co Ltd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717076C3 (de) | 1977-04-18 | 1981-11-12 | Nixdorf Computer Ag, 4790 Paderborn | Farbbandeinrichtung für Druckwerke |
JPS54122911U (zh) * | 1978-02-16 | 1979-08-28 | ||
US4213013A (en) | 1978-02-17 | 1980-07-15 | Bunker Ramo Corporation | Telephone network/subscriber interface device |
US4279522A (en) | 1978-12-07 | 1981-07-21 | Data Packaging Corporation | High speed printer cartridge |
US4247209A (en) * | 1979-04-19 | 1981-01-27 | Teletype Corporation | Printer ribbon cartridge having lap spliced ribbon and reinking means |
JPS59102363A (ja) | 1982-12-01 | 1984-06-13 | Toyo Suisan Kk | 麺の製造方法 |
JPH0222858A (ja) | 1988-07-11 | 1990-01-25 | Nec Corp | 半導体装置 |
DE4025758A1 (de) * | 1990-08-14 | 1992-02-20 | Buettner Ag Franz | Farbband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
JPH04107068U (ja) * | 1991-02-26 | 1992-09-1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ツト |
JPH0516505A (ja) * | 1991-07-09 | 1993-01-26 | Tokyo Electric Co Ltd | インクリボン装置 |
US5230575A (en) * | 1992-05-20 | 1993-07-27 | Mannesmann Tally Corporation | Segmented ink reservoir |
JPH0723557U (ja) * | 1993-10-12 | 1995-05-02 |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 インクリボンサブカートリッジ |
JPH07132668A (ja) * | 1993-11-10 | 1995-05-23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
US5511888A (en) * | 1994-09-20 | 1996-04-30 | Mannesmann Tally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re-inking the ribbon of a printer ribbon cartridge |
US5746522A (en) * | 1996-12-11 | 1998-05-05 | Ncr Corporation | Liquid tank re-inker using ball transfer mechanism |
WO2002032684A1 (en) * | 2000-10-17 | 2002-04-25 | Gtech Rhode Island Corporation | Printer ribbon cartridge with reinking roller |
-
2010
- 2010-11-19 JP JP2010259102A patent/JP5345602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11-18 CN CN201110367807.5A patent/CN102529461B/zh active Active
- 2011-11-18 US US13/300,400 patent/US9056513B2/en active Active
- 2011-11-18 EP EP11189658.5A patent/EP245522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977512A (en) * | 1975-06-30 | 1976-08-31 | The Singer Company | Ribbon cassette and ribbon advance |
US4227820A (en) * | 1977-04-21 | 1980-10-14 | Honeywell Inc. | Endless ink-ribbon cartridge |
JPS59102363U (ja) * | 1982-12-27 | 1984-07-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リボンカセツト |
US4968161A (en) * | 1988-07-27 | 1990-11-06 | Citizen Watch Co., Ltd. | Ribbon cassette for reinking only one longitudinal half of a Mobius ribbon |
JPH08156377A (ja) * | 1994-12-05 | 1996-06-18 | General Kk | インクリボンカートリッジ |
US5902057A (en) * | 1997-09-09 | 1999-05-11 | Genicom Corporation | Print ribbon cartridge with re-inker assembly |
US6017158A (en) * | 1998-09-08 | 2000-01-25 | Tally Printer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reinking the ribbon of a printer ribbon cartridge |
JP2002036686A (ja) * | 2000-07-19 | 2002-02-06 | Fujicopian Co Ltd | インクリボンカセット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13507A (zh) * | 2014-06-30 | 2016-02-10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式打印机、带盒和墨带 |
CN105313507B (zh) * | 2014-06-30 | 2019-04-16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形成自层压式打印标签的带式打印机、带盒和墨带 |
CN112793296A (zh) * | 2020-12-30 | 2021-05-14 | 海南金橡晨星塑料有限公司 | 一种塑料制品表面图案印刷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345602B2 (ja) | 2013-11-20 |
CN102529461B (zh) | 2016-10-05 |
US9056513B2 (en) | 2015-06-16 |
EP2455226A2 (en) | 2012-05-23 |
US20120128398A1 (en) | 2012-05-24 |
EP2455226B1 (en) | 2018-10-31 |
EP2455226A3 (en) | 2013-01-23 |
JP2012111041A (ja) | 2012-06-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3697C (zh) | 带有枢转齿轮机构的打印机 | |
US4904100A (en) | Cartridge and printer system for using roll print media | |
EP2927008B1 (en) | Ink ribbon cartridge and printing device | |
US9044985B2 (en) | Printing device | |
CN100522751C (zh) | 打印机带盒 | |
US20050200681A1 (en) | Paper discharge mechanism for a printer, and a printer | |
CN202784939U (zh) | 可视卡输送机构及可视卡打印装置 | |
CN102529461A (zh) | 墨带盒及打印机 | |
EP1075959B1 (en) | Drum-type hard copy apparatus | |
CN114502386A (zh) | 打印用带盒 | |
JP5140454B2 (ja) | シート材搬送機構およびプリンタ | |
EP2644390B1 (en) | Printer | |
CN208035691U (zh) | 一种具有可连续快速走纸装置的打印机 | |
JP6324062B2 (ja) | プリンタ | |
CN114450170A (zh) | 打印装置及打印用盒 | |
CN102673195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KR102006195B1 (ko) | 일체형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이용하는 라벨 프린터 | |
JP3864865B2 (ja) | テープ印字装置用のラベル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 | |
CA2475992A1 (en) | Pager with built-in printer | |
JP5959411B2 (ja) | プリンタ | |
JP4122153B2 (ja) | プリンタ | |
CN116348305A (zh) | 打印用盒及打印装置 | |
JP2021017353A (ja) | 印刷装置 | |
JP2001146005A (ja) | 手動式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4328108B2 (ja) | カッター及びプリン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1 Address after: Tiger gate, 1, 7, 12, Tokyo harbour, Japan Patentee after: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ki Data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