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4983A - 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工位的方法及纱线接头装置 - Google Patents

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工位的方法及纱线接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4983A
CN102514983A CN2011102805923A CN201110280592A CN102514983A CN 102514983 A CN102514983 A CN 102514983A CN 2011102805923 A CN2011102805923 A CN 2011102805923A CN 201110280592 A CN201110280592 A CN 201110280592A CN 102514983 A CN102514983 A CN 1025149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yarn
splicing
spelling joint
connecting device
moun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805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4983B (zh
Inventor
O·内比格
S·斯查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da Automatic Wind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4510648&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02514983(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Oerlikon Textile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2514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4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4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4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9/00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 B65H69/06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 B65H69/061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interconnecting successive lengths of material; Knot-tying devices ;Control of the correct working of the interconnecting device by splic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30Facilitating or easing
    • B65H2601/32Facilitating or eas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324Removability or inter-changeability of machine parts, e.g. f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的方法,其具有带拼接头的纱线接头装置,拼接头具有分配器体和可更换的拼接棱柱体,分配器体具有用于压缩空气管路的连接孔和用于可更换的保持及开松管的容纳孔,其中,保持及开松管借助于盖板固定在分配器体中,拼接棱柱体具有可被施以压缩空气的拼接通道,保持及开松管和拼接棱柱体两者均针对特定纱线来构造。本发明规定,拼接头被设计为预装配的结构单元,该预装配的结构单元具有可从正面接近的、用于在工位的安装座上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在更换批次时,将拼接头作为整体从设置在拼接器壳体上的安装座以及从压缩空气管路上取下,并更换为新的拼接头,其纱线处理元件专门匹配于当前纱线批次。

Description

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工位的方法及纱线接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用于操作工位的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的纱线接头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的操作,使用纱线接头装置来气动连接纱线是早已公开的,并且已在大量专利文献中进行了详细描述。
利用这种纱线接头装置,在卷绕中断之后(例如在断纱或者清纱器受控切断纱线之后)所形成的两支纱头以气动方式再次连接,以便建立纱线几乎一致的纱线连接。为实现此目的,借助于工位自身的吸嘴拾取所谓的上纱线(其在卷绕中断之后卷绕到保持在工位筒子架中的交叉卷绕筒子的表面上),并将上纱线送入纱线接头装置的拼接棱柱体的拼接通道中。另外,几乎同时还通过钳纱管从定位在退绕位置处的退绕筒子上拾起所谓的下纱线,并且同样将其送入拼接棱柱体的拼接通道,在拼接通道中上纱线和下纱线最终以气动方式彼此连接。为了使得所形成的纱线连接具有纱线几乎一致的外观以及近似相等的纱线强度,那么就必须精确地截短纱头、按照规定准备好纱头、并且整齐地气动拼接两支纱头。这意味着,这种纱线接头装置必须具有纱线夹持切割装置,而且还要具有拼接头,该拼接头具有可气动驱动的保持及开松管以及可气动驱动的拼接棱柱体。
因为在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上可能要处理各种不同的纱线材料,这些纱线材料不仅在其准备方面而且在拼接过程中常常有完全不同的要求,所以在已知的纱线接头装置中,保持及开松管以及包含拼接通道的拼接棱柱体以可更换的方式固定在拼接头中。也就是说,保持及开松管正如在DE 10058211A1中所示的那样通过盖板固定,可更换地支承在分配器体的容纳孔中,在此通过这些容纳孔连接在压缩空气管路上。在盖板上(该盖板自身通过在DE 10058211A1中未进一步描述的螺栓固定在分配器体上的),借助于另一螺栓固定拼接棱柱体,其拼接通道同样连接在压缩空气管路上。在现今使用的纱线接头装置中,由纱线引导环包围的分配器体通过两个可在其背面拧入的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该安装座同样通过螺栓连接在纱线接头装置的拼接器壳体上。然而这种方式构造的纱线接头装置在实践中反复被证实具有如下缺点,在更换批次时按规定改换纱线接头装置所需的成本相当高,进而太费时间。为了在新纱线批次中始终保证可以按照规定连接纱线,往往需要纺织机械工位的纱线接头装置与目前现有的纱线材料相配合。为实现此目的,纱线接头装置通常必须具有新的纱线处理元件(保持及开松管和拼接棱柱体),它们配合于新纱线材料的要求。
因为在拼接头装配好后,保持及开松管尤其是不可更换的,而且将拼接头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固定螺栓仅可从背面接近,所以至今首先是从卷绕工位壳体拧下拼接器壳体,以便从拼接器壳体上取下支承拼接头的安装座连同所属的压缩空气管路。在松开盖板之后可以从分配器壳体上取出旧的保持及开松管,并更换与新纱线材料更好地配合的保持及开松管。与此相关,大多数情况下也将拼接棱柱体更换为更适合的拼接棱柱体,将压缩空气管路重新连接在保持及开松管以及拼接棱柱体上。
在改换结束时,配合于新纱线材料的拼接头借助于安装座再次安装在拼接器壳体上,并且拼接器壳体重新固定在卷绕工位壳体上。前述工作不仅相当繁琐费时,而且也存在在改换期间装入错误构件或者没有按照规定安装构件的危险,这两种情况对随后的纱线连接都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在改装纱线接头装置期间总是至少有一部分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停止工作,这通常会导致不小的生产损失。
另外,通过DE 3239848A1已知一种纱线接头装置,其中,纱线拼接通道以及配套的保持及开松沟道按照X形布置方式开设在一体的、也就是复杂的、块状体中。在两侧分别有一个保持沟道和开松沟道连接在居中设置的、圆形横截面的纱线拼接通道上,喷入喷嘴通入该纱线拼接通道,其中,开松沟道同样具有喷入喷嘴,这些喷入喷嘴根据待处理纱线的捻向来定位。这意味着,该一体的块状体相应地或者用于处理右捻纱线,或者用于处理左捻纱线。
这种已知纱线接头装置的缺点在于,在准备可择一使用的两个块状体时仅可以顾及到待拼接纱线的捻向。然而材料变化、纱线纤度不同等也要求使用不同的拼接通道和不同的开松装置。为了考虑这些情况,必须提供相应不同的块状体,也就是总共要提供多个这种在制造中相当昂贵进而增加成本的块状体。因而根据DE 3239848A1的纱线接头装置不能令人信服,在实践中也没有投入使用。
发明内容
从前述类型的纱线接头装置出发,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发展出一种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廉价的纱线接头装置,以便在更换批次时可以明显简化纱线接头装置所需的改换措施。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描述的方法来解决,以及通过根据权利要求2的纱线接头装置来解决。
本发明的有利构造方式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用于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的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在更换批次时,被设计为预装配结构单元的拼接头可以作为整体借助于可从正面接近的固定装置快速顺利地从设置在拼接器壳体上的所述安装座以及安装在那里的压缩空气管路上取下,并且更换为新的拼接头,所述拼接头的预装配的纱线处理元件,如所述拼接棱柱体和所述保持及开松管匹配于当前的纱线批次。以这种方式可以如此简化所需的改换工作,以使这些工作也可以由不熟练的操作人员执行,其中,必需的时间成本也明显降低进而将自动交叉卷绕机的机器停机时间减至最少。
此外,利用本发明方法也可以尽可能保证在改换纱线接头装置时不会不小心组装了错误的纱线处理元件或者错误地安装了纱线处理元件,这在之后建立纱线连接时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如权利要求2所述,还规定,所述拼接头被设计为预装配的、针对特定纱线来构造的结构单元,所述拼接头具有固定装置并且被如此构造,以使所装配的所述拼接头与固定安装的压缩空气管路以及固定在所述拼接器壳体上的安装座精确配合,从而能够快速顺利地更换所述拼接头。这意味着,对于操作人员而言不太费事,在更换批次之后,将不符合新纱线批次要求的拼接头更换为其纱线处理元件(如拼接棱柱体和保持及开松管)最佳匹配于当前纱线批次的拼接头。因而利用本发明纱线接头装置可以始终以简单方式保证最佳工作效果,而不会在更换批次时如至今通常出现的那样需要作相当复杂和费时的改换工作。
在此固定所述拼接头的固定装置可以如权利要求3、4和5所示的那样具有各种不同实施方式。如在权利要求3中所述且在实践中优选应用的那样,这些固定装置例如可以通过螺栓来构成。也就是说,所述拼接头通过螺栓固定,这些螺栓分别贯穿设置在盖板和分配器体中的孔,并且与安装座中的螺纹孔配合。这种螺纹连接是在机械制造中被证实有效的固定装置。
然而如在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那样作为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也可以应用形锁合的夹子连接。
这种夹子连接的优点在于,它可以迅捷地松开或者固定,这进一步降低改换所需的时间。如在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那样,应用磁性耦合也可以实现非常短的改换时间。
在这种磁性耦合中,例如将永磁体装入由塑料制成的拼接头分配器体中,该永磁体与铁磁性安装座互相配合。磁性耦合一方面保证将拼接头可靠地固定在安装座上,另一方面在需要时取下拼接头也是相当简单的。
在权利要求4和5中所述的固定装置的优点还在于,它是无需工具可手动操作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阐述本发明的其他细节。图中:
图1以侧视图示出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其具有根据本发明构造的纱线接头装置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方法;
图2是本发明纱线接头装置的立体图,其拼接头被拆下,该拼接头被设计为预装配的结构单元;以及
图3以分解图示出根据图2的拼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侧视图示意示出总体以附图标记1标识的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在该实施例中为自动交叉卷绕机。如已知,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1在其端部机架(未示出)之间具有多个相同类型的工位2,在本发明情况下这些工位2是卷绕工位。在这些工位2上将例如在环锭纺纱机(未示出)上制造的管纱9倒筒成大卷装的交叉卷绕筒子15,在制成交叉卷绕筒子15之后,借助于自动工作的服务机组(同样未示出)将该交叉卷绕筒子15转交至沿机器纵向设置的交叉卷绕筒子传输装置21。
在本实施例中,这种自动交叉卷绕机1具有机器自身的运输供应装置,其呈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3形式,其中,在图1中仅示出管纱供给区4、可逆向驱动的储存区5、通向卷绕工位2的横向输送区6以及套筒返回区7。
在该管纱及套筒输送系统3中,管纱9或者空套筒按照竖立在输送盘8上的方式循环运行。在此,所提供的管纱9在退绕位置AS处被倒筒成大卷装的交叉卷绕筒子15,这些退绕位置AS相应位于工位2的横向输送区6区域内。
为此目的,如已知的因而仅示意性示出的那样,各个工位2具有各种保证这些工位正常运行的装置。其自身为已知的这些装置例如是卷绕工位计算机29,可围绕摆动轴线16运动且可被施以负压的吸嘴12、可围绕摆动轴线13运动且可被施以负压的钳纱管11以及气动的纱线接头装置10。
气动的纱线接头装置10相对正常纱线行进路径略微靠后布置,并利用其拼接器壳体31固定在卷绕工位壳体33上。如已知的、且在下面结合图2和图3进一步示出的那样,这种纱线接头装置10除了具有带可气动驱动的拼接通道25的拼接棱柱体32之外,还具有上方纱线夹持切割装置23A和下方纱线夹持切割装置23B、可枢转支承的纱线喂给装置以及同样可枢转支承的盖元件,该盖元件在拼接过程中封闭拼接通道25。
拼接棱柱体32其自身设置在分配器体17上,可气动驱动的保持及开松管26A或26B插入该分配器体17。
在卷绕过程中,交叉卷绕筒子15在卷绕装置24的筒子架28中以可自由转动方式保持,在此例如以其表面紧贴槽筒14,槽筒14摩擦驱动交叉卷绕筒子15,并且负责使在卷绕工作期间运行到交叉卷绕筒上15的纱线按照规定方式横动。
图2以立体图示出拼接器壳体31,安装座30借助于螺栓43固定在拼接器壳体31上,其具有螺纹孔38用于固定拼接头18。
压缩空气管路27固定在安装座30中,压缩空气管路27的端部件在安装状态下与拼接头18的分配器体17中的对应的孔互相配合。也就是说,在拼接头18的装配状态下,压缩空气管路27一方面与通入拼接棱柱体19的拼接通道20的喷入开口相连,另一方面与保持及开松管26A、26B的容纳孔42相连,并且压缩空气管路27通过相应管路(该管路中例如设有电磁阀)连接在压缩空气源上。
如图2所示,拼接头18被设计为预装配结构单元,其可借助于螺栓36作为整体固定在安装座30上。螺栓36在安装状态下分别贯穿盖板22的其中一个孔45、分配器体17的其中一个孔37,并拧接在安装座30的其中一个螺纹孔38中。
如图3所示,拼接头18具有分配器体17、用于保持及开松管26A、26B的容纳孔42、用于向拼接棱柱体19供给的压缩空气孔46以及用于固定装置44的孔37,该固定装置44在本实施例中被设计为螺栓36。
此外隔板34固定在分配器体17上,该隔板34在纱头进入纱线接头装置时协助穿纱。专门配合于特定纱线材料的保持及开松管26A、26B通过盖板22保持在容纳孔42中,此外盖板22固定O形环41,O形环41紧贴在保持及开松管26A、26B上。在此,盖板22自身借助于螺栓39连接在分配器体17上。在中间设有O形环40的情况下,拼接棱柱体19固定在盖板22上,拼接棱柱体19的可被施以压缩空气的拼接通道20也相应针对特定纱线来构造,也就是说,例如拼接通道的形状和/或通入拼接通道的拼接空气喷嘴的设置方式和构造方式与确定的纱线材料相配合。
另外,导纱板35A、35B设置在拼接棱柱体19上,导纱板负责使得待连接的纱头按照规定方式滑入拼接棱柱体19的拼接通道20。
本发明纱线接头装置的功能如下:
如已知的那样,在卷绕工作期间通过在图1中仅示意性示出的清纱器监控运行中的纱线,该清纱器检测纱线的各种不正常状况,并将其报告给卷绕工位计算机29。卷绕工位计算机29据此立刻开始按照预定方式切割纱线。也就是说,通过纱线切割装置将运行中的纱线分为上纱线和下纱线。上纱线卷绕到被施加制动力矩的交叉卷绕筒子15的表面,与此同时下纱线通常保持在纱线张紧器中。随后,为了清除有瑕疵的纱线段并且为了建立新的纱线连接,再次拾取卷绕到交叉卷绕筒子15上的上纱线。也就是说,吸嘴12向上方摆动并以其可被施以负压的开口定位在交叉卷绕筒子15的表面区域。同时,交叉卷绕筒子15缓慢地沿退绕方向旋转。一旦吸嘴12拾取到上纱线,则借助于设置在吸嘴12区域中的纱线切割装置(未示出)分离并清除有瑕疵的纱线段。随后将现在已无瑕疵的上纱线通过吸嘴12穿入纱线接头装置10的拼接棱柱体19的拼接通道20,此时该纱线还也受到隔板34和导纱板35A、35B引导。在此,吸嘴12将该上纱线31定位在上纱线夹持装置23A中以及定位在下纱线切割装置23B的刀具之间。同时或者与拾取上纱线的时间稍微错开地拾取下纱线。也就是说,钳纱管11拾起纱线张紧器上的下纱线(该下纱线在受控的纱线切割之后通常固定在纱线张紧器中),也将该下纱线送入纱线接头装置10的拼接棱柱体19的拼接通道20。
在此同上纱线一样,下纱线也穿入相应下方纱线夹持装置23B以及上方纱线切割装置23A。一旦两支纱线进入拼接通道20并机械地固定在纱线夹持装置23A、23B中时,则通过对阀进行相应控制来向保持及开松管26A、26B施加压缩空气,并通过纱线切割装置23A、23B截短纱线。
上纱线和下纱线的自由纱头吸入保持及开松管26A、26B,并且通过经由切向孔流入保持及开松管26A、26B的压缩空气按照规定以气动方式准备该自由纱头。也就是说,使得上纱线和下纱线的被吸入保持及开松管26A、26B的纱头被尽量地解捻并去除其中的短纤维。
之后如已知且未进一步示出的那样,将准备好的纱头通过所谓的线圈拉紧器(Schlaufenzieher)拉入纱线接头装置10的拼接棱柱体19的拼接通道20并在那里以气动方式连接。也就是说,卷绕工位计算机29通过信号线路如此控制电磁阀,以便经由其中一个压缩空气管路27将拼接空气喷入拼接通道20,该拼接空气使得两个纱头的最初几乎平行的纤维彼此纠缠在一起,并且形成纱线几乎一致的纱线连接。

Claims (5)

1.一种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的工位的方法,
所述工位具有带拼接头的纱线接头装置,
所述拼接头具有分配器体和可更换的拼接棱柱体,
所述分配器体具有用于压缩空气管路的连接孔和用于可更换的保持及开松管的容纳孔,
其中,所述保持及开松管借助于盖板固定在所述分配器体中,
所述拼接棱柱体具有可被施以压缩空气的拼接通道,
所述保持及开松管和所述拼接棱柱体两者均针对特定纱线来构造,
其特征在于,
所述拼接头(18)被设计为预装配的结构单元,所述预装配的结构单元具有可从正面接近的、用于在所述工位的安装座(30)上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44),
在更换批次时,将所述拼接头(18)作为整体从设置在拼接器壳体(31)上的所述安装座(30)以及从所述压缩空气管路(27)上取下,并更换为新的拼接头(18),所述新的拼接头的纱线处理元件,如拼接棱柱体(19)和保持及开松管(26A、26B),均专门匹配于当前的纱线批次。
2.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的纱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构成为预装配的结构单元的拼接头(18)配备有固定装置(44),并且如此构造所述拼接头(18),以使所安装的所述拼接头(18)与固定安装的压缩空气管路(27)以及固定在所述拼接器壳体(31)上的安装座(30)互相配合,从而能够快速地顺利更换所述拼接头(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头(18)能够借助于螺栓(36)固定在所述安装座(30)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头(18)能够借助于形状配合的夹子连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座(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纱线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头(18)能够借助于磁性耦合固定在所述安装座(30)上。
CN201110280592.3A 2010-08-21 2011-08-17 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工位的方法 Active CN102514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0035067.2 2010-08-21
DE102010035067A DE102010035067A1 (de) 2010-08-21 2010-08-21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sowie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4983A true CN102514983A (zh) 2012-06-27
CN102514983B CN102514983B (zh) 2016-12-14

Family

ID=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0081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机的接纱器的接纱棱柱体单元
CN113651188A (zh) * 2021-09-01 2021-11-16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纱线接头元件
CN115196432A (zh) * 2021-04-08 2022-10-18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4798A (en) * 1981-03-18 1983-11-15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plicing apparatus for spun yarns
JPS61178761U (zh) * 1985-04-11 1986-11-07
US4693066A (en) * 1985-05-22 1987-09-15 W. Schlafhorst & Co. Compressed air thread splicing device
JPH06166471A (ja) * 1992-07-10 1994-06-14 W Schlafhorst Ag & Co 糸端部を準備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1182658A (zh) * 2006-11-16 2008-05-21 美斯丹(意大利)公司 用于丝线或纱线的气流连接的模块化装置
CN201890671U (zh) * 2010-09-10 2011-07-06 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 高速空气捻接器捻接块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4798A (en) * 1981-03-18 1983-11-15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plicing apparatus for spun yarns
JPS61178761U (zh) * 1985-04-11 1986-11-07
US4693066A (en) * 1985-05-22 1987-09-15 W. Schlafhorst & Co. Compressed air thread splicing device
JPH06166471A (ja) * 1992-07-10 1994-06-14 W Schlafhorst Ag & Co 糸端部を準備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1182658A (zh) * 2006-11-16 2008-05-21 美斯丹(意大利)公司 用于丝线或纱线的气流连接的模块化装置
CN201890671U (zh) * 2010-09-10 2011-07-06 马佐里(东台)纺机有限公司 高速空气捻接器捻接块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90081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机的接纱器的接纱棱柱体单元
CN112390081B (zh) * 2019-08-16 2023-07-14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纺织机的接纱器的接纱棱柱体单元
CN115196432A (zh) * 2021-04-08 2022-10-18 卓郎纺织解决方案两合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
CN113651188A (zh) * 2021-09-01 2021-11-16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纱线接头元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71518B2 (ja) 2016-03-01
DE102010035067A1 (de) 2012-02-23
EP2420466A3 (de) 2013-02-27
JP2012041191A (ja) 2012-03-01
EP2420466B1 (de) 2014-04-30
EP2420466A2 (de) 2012-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30167747A1 (en) Device for the pneumatic joining of yarns
KR0139907B1 (ko) 그리퍼 및 포물체 직기의 위사 공급기
CN1789099B (zh) 接头装置
EP1428783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Inbetriebnahme einer Arbeit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N107934682B (zh)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接纱装置
CN101522550B (zh) 纺织机的工位
CN107161800B (zh) 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用的纱线捻接装置
CN102101611B (zh) 用于操作络纱机的工位的方法和络纱机的工位
CN109205395B (zh) 用于气流接合纱线头的接纱装置
EP1928774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Z20022314A3 (cs) Způsob k opětovnému zapřadení a dopřádací stroj k jeho provádění
CN101016129B (zh) 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纱线捻接装置
CN106494937A (zh) 纱线卷绕装置、自动络纱机、纤维机械系统及喂纱纱管异常检测方法
CN101429690A (zh) 用于操作自由端转子纺纱机的方法和装置
CZ303928B6 (cs) Servisní zarízení k opetovnému zapredení pracovních míst doprádacího stroje
DE102016115732A1 (de) Fadenspleißvorrichtung für eine Arbeitsstelle einer Kreuzspulen herstellenden Textilmaschine
CN101291863B (zh) 纱线连结装置
JPH02145833A (ja) 織機用糸通し装置
EP2876071A1 (en) Bobbin holding device, bobbin setting device, and yarn winding machine
CN101955085B (zh) 用于操作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14983A (zh) 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工位的方法及纱线接头装置
CN109911710B (zh) 用于制造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的工位的旋转接纱器
CN105369404B (zh) 纺织机
JP2740915B2 (ja) ボビン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514983B (zh) 操作自动交叉卷绕机工位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3102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24

Address after: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Applicant after: Saurer Germany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leiwo Guselu No. 65

Applicant befor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K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Bach-Palenbe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Patentee before: Saurer Germany GmbH & Co.K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Germany Yubach-Parenberg

Patentee after: Lida Automatic Winder Co.,Ltd.

Address before: Bach-Palenberg, Germany

Patentee before: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