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2075A -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2075A
CN102492075A CN2011104061689A CN201110406168A CN102492075A CN 102492075 A CN102492075 A CN 102492075A CN 2011104061689 A CN2011104061689 A CN 2011104061689A CN 201110406168 A CN201110406168 A CN 201110406168A CN 102492075 A CN102492075 A CN 102492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phere
microballoon
spacerarm
vinylbenzene
nan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061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冬梅
徐亮
赵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11040616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207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2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20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Micro-Caps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作为混合单体,水为反应媒介,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A。在偶联剂EDC和Sulfo NHS的存在下,将4-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或8-氨基辛酸连接到微球的表面,制备得到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在纳米微球的表面引入了间隔臂,降低了偶联大分子的空间位阻,提高了大分子的活性和利用率,减少了大分子与聚苯乙烯微球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同时该微球的粒径通过调节乳化剂的用量,间隔臂的长度和表面密度也可以调节。因此,该纳米微球作为载体和模板在免疫诊断和固相萃取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纳米材料制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分子微球由于具有球形度好、尺寸小、比表面积大和表面易于通过共聚、改性等方式赋予多种功能基团等特点,在医疗和医学、生物化学和新型材料等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应用在生物科学领域,对临床诊断,检验,免疫技术,细胞学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江兵兵,张洪涛,分散聚合法制备微米级聚苯乙烯微球[J]胶体与聚合物,2000,18(4):31)自从70年代以来,众多的研究者已经开发出乳液聚合、微乳液聚合、分散聚合和悬浮聚合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微球制备方法。乳液聚合是进行微球设计和合成的主要手段之一,可以制备得到粒径小于0.5μm且分布均匀的单分散型微球。可以很好的适应多种需求。
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单体,价廉易得,同时具有很成熟的制备工艺,可以通过控制制备条件得到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微球。但是由于苯乙烯中苯环的反应活性低,且对生物大分子具有很强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限制了聚苯乙烯微球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通过将苯乙烯与其他有机单体共聚的方法可以在微球的表面引入反应活性强的基团,提高共聚微球的反应活性和应用范围,同时也能克服苯乙烯的非特异性吸附作用。陈建定等人采用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的方法制备了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公开号CN 1793187A),在聚苯乙烯微球的表面引入了羧基基团。王娟等采用苯乙烯与聚乙二醇200二甲基丙双烯酸酯交联共聚的方法,制备得到了粒径在3μm左右,表面富集羟基的聚苯乙烯微球(公开号CN 1603348A)。这些活性强的基团的引入,大大增加了聚苯乙烯微球的反应活性,可以在其表面偶联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吕军等在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的表面交联C反应蛋白的抗体(申请号201010192601.9),用于医学免疫检测。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由于具有很大的分子量以及一定的空间结构,因此都具有较大的分子体积。在以微球为载体的表面偶联生物大分子时,必然会造成一定的空间位阻,从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偶联率和生物活性。以上研究所制备的各种粒径和具有不同表面基团的聚苯乙烯微球都不能克服这种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间隔臂的羧基化纳米级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以本方法可以制备具有间隔臂的羧基化纳米微球,其结构式如下图,其中n取不同的值时(n=1-5)可以调节间隔臂的长度。间隔臂在空间的伸展可以降低偶联生物大分子时的空间位阻,提高大分子的偶联率和活性利用率,同时降低大分子与微球表面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微球的粒径和分布,以及表面的羧基密度都可以调控,可以很好的适应不同的需求,同时制备的微球具有很好的单分散性和长期稳定性。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加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结构式如下:
其中A为羧化聚苯乙烯微球;n=1-5,偶联间隔臂后微球的粒径为40-300nm。
本发明的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为:
(1)乳液聚合:配制浓度为0.05%-0.3%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加入浓度为0.006%-0.2%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超声使SDS完全溶解得到乳液聚合反应的水相;加入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混合单体,混合单体中苯乙烯的加入量占90%-99.5%,丙烯酸的入量占0.5%-10%,混合单体的总质量与得到的水相质量比1∶9;通入氮气除去氧气,在振荡器上乳化30min后;置于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60-80℃,在200转/min的转速下反应10-24h,制备得到无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A;
(2)微球表面活化:取步骤(1)透析好的纳米微球A,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微球羧基密度,分别加入与测得的羧基密度等量的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ulfo NHS),室温反应20-60min,将微球表面的羧基活化;
(3)偶联间隔臂分子:向(2)制得的微球中加入间隔臂分子,其加入量为微球羧基密度的1-3倍,37℃反应3-12h;反应结束后,以水为透析液,将剩余的反应物透析除去,收集此纳米微球,于4℃保存。
所述的间隔臂分子为4-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或8-氨基辛酸。
本发明的苯乙烯最好进行预处理,将苯乙烯用5%NaOH溶液洗涤四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苯乙烯至中性,分去水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经减压蒸馏后得到精制的苯乙烯,于4℃保存备用。
首先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得到无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步骤1),然后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ulfoNHS)将微球表面活化(步骤2),最后将具有一定链长的间隔臂分子偶联到微球的表面,制备得到具有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步骤3)。
本发明的关键技术说明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作为混合单体,水为反应媒介,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磺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在偶联试剂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Sulfo NHS)的存在下,将具有一定链长的分子(如4-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8-氨基辛酸)连接到微球的表面,制备得到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该制备工艺在纳米微球的表面引入了间隔臂,降低了偶联大分子的空间位阻,提高了大分子的活性和利用率,减少了大分子与聚苯乙烯微球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同时该微球的粒径通过调节乳化剂的用量,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可控制备(50-300nm),间隔臂的长度和表面密度也可以调控。因此,该纳米微球作为载体和模板在免疫诊断和固相萃取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实验确定SDS用量的调节。SDS的用量影响到纳米微球的粒径和粒度分布。通过调节SDS的用量可以调节微球的粒径为40-300nm。通过实验确定苯乙烯和丙烯酸的配比。苯乙烯和丙烯酸的配比将影响到纳米微球的羧基密度,进而影响间隔臂的密度。同时丙烯酸具有两亲性,其加入量会影响微球的粒径和单分散性。随着丙烯酸用量的增加,纳米微球的羧基密度逐渐增大,同时微球的粒径将减小。采用水浴摇床进行聚合反应,与传统的机械搅拌相比,水浴摇床反应条件更温和,有利于制备单分散的粒径分布窄,球性度好的纳米微球。通过实验确定对间隔臂链长的调控。通过使用碳原子数不同的间隔臂分子(如4-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8-氨基辛酸等),可以制备具有不同链长的间隔臂,进而,更好的适应实际的需要。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工艺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其明显的优势在于,制备所用仪器设备简单经济;粒径可调且单分散性好;表面羧基密度可以调节,进而可以调节间隔臂的密度;制备的纳米微球具有间隔臂,可以大大降低抗体等生物大分子偶联的空间位阻,提高生物分子的偶联率和利用率,减弱大分子与聚苯乙烯微球表面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间隔臂末端为羧基基团,可以与含有氨基、羟基等分子发生反应,克服了聚苯乙烯微球反应活性低的缺点,扩大了此纳米微球的应用范围,在免疫检测和诊断、固相萃取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平均粒径为296nm的微球的粒度分布图;
图2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偶联间隔臂前后红外光谱对照图(A无间隔臂羧化聚苯乙烯微球;B偶联间隔臂的羧化聚苯乙烯微球);
图3平均粒径为133nm的微球透射电镜照片;
图4平均粒径为133nm的微球的粒度分布图;
图5平均粒径为43.3nm的微球的粒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苯乙烯用5%NaOH溶液洗涤四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苯乙烯至中性,分去水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干燥后的苯乙烯经减压蒸馏后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配制浓度为0.05%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移取40ml的过硫酸钾溶液加入到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0.0024g(0.006%)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待SDS完全溶解后,加入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混合单体共4ml(混合单体与水相的质量比为1∶9),其中苯乙烯为3.6ml,丙烯酸为0.4ml。通入氮气10分钟,以除去氧气,然后在振荡器上乳化30min。将此三角瓶置于6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200转/min的转速下反应10h,制备得到无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A。将制备得到的纳米微球置于透析袋中,用蒸馏水透析3天,以除去反应中剩余的反应物。精密收集透析好的微球溶液,并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用0.1M NaOH为滴定液按电位滴定法测定其表面羧基密度为:0.825mmol/g(干球)。取透析好的上述纳米微球20ml置于三角瓶中,分别加入的0.158g(0.825mmol)EDC和0.179g(0.825mmol)sulfo NHS,水浴摇床中,37℃反应60min,使微球表面的羧基全部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的0.294g 4-氨基丁酸(加入量为羧基密度的3倍),反应12h。反应结束后,以水为透析液透析3天,将剩余的反应物透析除去,收集此纳米微球,保存于4℃冰箱中。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粒度分布,测定其平均粒径为296nm,粒径分布系数(pdI)为0.021(图1)。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了具有间隔臂的羧化微球的结构并与偶联间隔臂前的微球的结构进行了比较(图2),从红外光谱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接入间隔臂分子后,1630cm-1处出现了一个尖锐的吸收峰,此吸收峰为酰胺Ⅰ带,1600cm-1处为氨基酸上羧酸中羰基的吸收峰,而偶联间隔臂前羧酸羰基吸收峰出现在1710cm-1处,同时在1130cm-1处出现了C-N单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以上结果有力的证明了间隔臂的成功引入。微球的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17445560000041
实施例2:
将苯乙烯用5%NaOH溶液洗涤四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苯乙烯至中性,分去水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干燥后的苯乙烯经减压蒸馏后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配制浓度为0.1%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移取40ml的过硫酸钾溶液加入到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0.016g(0.04%)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待SDS完全溶解后,加入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混合单体共4ml(混合单体与水相的质量比为1∶9),其中苯乙烯为3.8ml,丙烯酸为0.2ml。通入氮气10分钟,以除去氧气,然后在振荡器上乳化30min。将此三角瓶置于7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200转/min的转速下反应16h,制备得到无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A。将制备得到的纳米微球置于透析袋中,用蒸馏水透析3天,以除去反应中剩余的反应物。精密收集透析好的微球溶液,并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电位滴定法测定其表面羧基密度为:0.284mmol/g(干球)。取透析好的上述纳米微球20ml置于三角瓶中,分别加入的54mg(0.284mmol)EDC和62mg(0.284mmol)sulfo NHS,水浴摇床中,37℃反应30min,使微球表面的羧基全部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的75mg 6-氨基己酸(加入量为羧基密度的2倍),反应6h。反应结束后,以水为透析液透析3天,将剩余的反应物透析除去,收集此纳米微球,保存于4℃冰箱中。取少量微球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测其形貌,参见图3,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微球粒径及粒度分布,测得平均粒径为133nm,粒径分布系数(pdI)为0.017(图4)。
Figure BDA0000117445560000051
实施例3:
将苯乙烯用5%NaOH溶液洗涤四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苯乙烯至中性,分去水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干燥后的苯乙烯经减压蒸馏后放置于4℃冰箱中保存。配制浓度为0.3%的过硫酸钾(KPS)水溶液,移取40ml的过硫酸钾溶液加入到250ml的三角瓶中,加入0.08g(0.2%)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待SDS完全溶解后,加入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混合单体共4ml(混合单体与水相的质量比为1∶9),其中苯乙烯为3.98ml,丙烯酸为0.02ml。通入氮气10分钟,以除去氧气,然后在振荡器上乳化30min。将此三角瓶置于80℃恒温水浴振荡器中,200转/min的转速下反应24h,制备得到无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A。将制备得到的纳米微球置于透析袋中,用蒸馏水透析3天,以除去反应中剩余的反应物。精密收集透析好的微球溶液,并精密量取该溶液10ml,电位滴定法测定其表面羧基密度为:0.030mmol/g(干球)。取透析好的上述纳米微球20ml置于三角瓶中,分别加入的5.8mg(0.030mmol)EDC和6.5mg(0.030mmol)sulfo NHS,水浴摇床中,37℃反应20min,使微球表面的羧基全部反应。然后向其中加入的4.8mg 8-氨基辛酸(加入量为羧基密度的1倍),37℃反应3h。反应结束后,以水为透析液透析3天,将剩余的反应物透析除去,收集此纳米微球,保存于4℃冰箱中。取少量微球用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及粒度分布,结果参见图5,由图可知平均粒径为43.3nm,粒径分布系数(pdI)为0.056。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0117445560000052

Claims (4)

1.一种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其特征是结构式如下:
Figure FDA0000117445550000011
其中A为羧化聚苯乙烯微球;n=1-5,偶联间隔臂后微球的粒径为40-300nm。
2.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
(1)乳液聚合:配制浓度为0.05%-0.3%的过硫酸钾水溶液,加入浓度为0.006%-0.2%十二烷基磺酸钠,超声使十二烷基磺酸钠完全溶解得到乳液聚合反应的水相;加入苯乙烯和丙烯酸的混合单体,混合单体中苯乙烯的加入量占90%-99.5%,丙烯酸的加入量占0.5%-10%,混合单体的总质量与得到的水相质量比1∶9;通入氮气除去氧气,在振荡器上乳化30min后;置于恒温水浴振荡器中,在60-80℃,在200转/min的转速下反应10-24h,制备得到无间隔臂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A;
(2)微球表面活化:取步骤(1)透析好的纳米微球A,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微球羧基密度,分别加入与测得的羧基密度等量的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室温反应20-60min,将微球表面的羧基活化;
(3)偶联间隔臂分子:向(2)制得的微球中加入间隔臂分子,其加入量为微球羧基密度的1-3倍,37℃反应3-12h;反应结束后,以水为透析液,将剩余的反应物透析除去,收集此纳米微球,于4℃保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间隔臂分子为碳原子数为4-8个,带有氨基和羧基的化合物(如4-氨基丁酸、6-氨基己酸或8-氨基辛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苯乙烯进行预处理,将苯乙烯用5%NaOH溶液洗涤四次,然后用蒸馏水洗涤苯乙烯至中性,分去水层,加入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经减压蒸馏后得到精制的苯乙烯,于4℃保存备用。
CN2011104061689A 2011-12-08 2011-12-08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24920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61689A CN102492075A (zh) 2011-12-08 2011-12-08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061689A CN102492075A (zh) 2011-12-08 2011-12-08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2075A true CN102492075A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8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061689A Pending CN102492075A (zh) 2011-12-08 2011-12-08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2075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4814A (zh) * 2013-01-16 2013-04-2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药物交联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278521A (zh) * 2012-11-30 2013-09-04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检测生物大分子的磁共振免疫传感方法
CN103308698A (zh) * 2013-06-17 2013-09-18 北京北检·新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含氨基的分子共价偶联至微球上的偶联方法
CN104198723A (zh) * 2014-08-11 2014-12-10 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氨基酸间臂的ngal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4402003A (zh) * 2014-09-24 2015-03-11 海狸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偶联含伯氨基生物配基的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869A (zh) * 2015-08-03 2017-05-10 瑞安市伊普西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S/cPGMA核壳型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2045A (zh) * 2017-04-28 2017-08-08 福隆医用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胶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167A (zh) * 2017-12-21 2018-04-20 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亲水性的聚苯乙烯微球
CN110433738A (zh) * 2019-08-15 2019-11-12 四川朴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抗非特异性结合的聚苯乙烯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储存方法
CN110511314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螯合聚苯乙烯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49731A (zh) * 2019-10-18 2020-02-04 北京协和洛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定量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时间分辨免疫层析试剂盒及应用
CN111308089A (zh) * 2020-02-27 2020-06-19 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
CN111812335A (zh) * 2020-07-22 2020-10-23 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抗原-荧光微球偶联物中抗原活性的方法以及在新冠病毒抗体层析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CN112007620A (zh) * 2019-05-30 2020-12-01 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链霉亲和素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830495A (zh) * 2020-12-31 2021-05-25 苏州国纳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胶体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4790003A (zh) * 2022-03-29 2022-07-26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单可控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3187A (zh) * 2005-12-05 2006-06-28 华东理工大学 粒径连续可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250245A (zh) * 2008-04-03 2008-08-27 武汉昂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相变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244A (zh) * 2008-04-03 2008-08-27 武汉昂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6672A (zh) * 2010-05-07 2010-09-29 天津大学 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3187A (zh) * 2005-12-05 2006-06-28 华东理工大学 粒径连续可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1250245A (zh) * 2008-04-03 2008-08-27 武汉昂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相变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50244A (zh) * 2008-04-03 2008-08-27 武汉昂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空心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46672A (zh) * 2010-05-07 2010-09-29 天津大学 基于聚合物微球变化的编码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俊秋等: "免疫诊断用羧化聚苯乙烯载体微球的制备", 《兽医大学学报》, vol. 13, no. 4, 31 December 1993 (1993-12-31), pages 379 - 382 *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8521A (zh) * 2012-11-30 2013-09-04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一种检测生物大分子的磁共振免疫传感方法
CN103054814A (zh) * 2013-01-16 2013-04-2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药物交联的多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308698B (zh) * 2013-06-17 2015-04-29 北京北检·新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含氨基的分子共价偶联至微球上的偶联方法
CN103308698A (zh) * 2013-06-17 2013-09-18 北京北检·新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含氨基的分子共价偶联至微球上的偶联方法
CN104198723A (zh) * 2014-08-11 2014-12-10 南京普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氨基酸间臂的ngal快速检测试剂盒
CN104402003B (zh) * 2014-09-24 2016-03-16 海狸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偶联含伯氨基生物配基的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02003A (zh) * 2014-09-24 2015-03-11 海狸纳米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用于偶联含伯氨基生物配基的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869A (zh) * 2015-08-03 2017-05-10 瑞安市伊普西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S/cPGMA核壳型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2869B (zh) * 2015-08-03 2018-09-25 瑞安市伊普西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S/cPGMA核壳型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2045A (zh) * 2017-04-28 2017-08-08 福隆医用材料(中国)有限公司 胶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22045B (zh) * 2017-04-28 2019-07-02 福隆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胶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6167A (zh) * 2017-12-21 2018-04-20 苏州希尔盖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亲水性的聚苯乙烯微球
CN112007620A (zh) * 2019-05-30 2020-12-01 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链霉亲和素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2007620B (zh) * 2019-05-30 2023-08-01 苏州海狸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链霉亲和素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433738A (zh) * 2019-08-15 2019-11-12 四川朴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抗非特异性结合的聚苯乙烯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储存方法
CN110433738B (zh) * 2019-08-15 2021-11-19 四川微康朴澜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抗非特异性结合的聚苯乙烯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储存方法
CN110511314B (zh) * 2019-08-30 2021-09-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螯合聚苯乙烯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511314A (zh) * 2019-08-30 2019-11-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金属螯合聚苯乙烯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749731A (zh) * 2019-10-18 2020-02-04 北京协和洛克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定量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时间分辨免疫层析试剂盒及应用
CN111308089A (zh) * 2020-02-27 2020-06-19 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
CN111308089B (zh) * 2020-02-27 2022-04-08 上海捷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类风湿因子测定试剂盒
CN111812335A (zh) * 2020-07-22 2020-10-23 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抗原-荧光微球偶联物中抗原活性的方法以及在新冠病毒抗体层析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CN111812335B (zh) * 2020-07-22 2021-03-02 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保持抗原-荧光微球偶联物中抗原活性的方法以及在新冠病毒抗体层析检测试剂中的应用
CN112830495A (zh) * 2020-12-31 2021-05-25 苏州国纳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胶体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2830495B (zh) * 2020-12-31 2023-12-29 苏州国纳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分散胶体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14790003A (zh) * 2022-03-29 2022-07-26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单可控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4790003B (zh) * 2022-03-29 2024-02-27 中触媒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单可控的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92075A (zh) 具有间隔臂的纳米级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及制备方法
Puoci et al. New restricted access materials combined to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 for selective recognition/release in water media
Yang et al. One-pot synthesis of hydrophilic molecularly imprinted nanoparticles
CN103833915B (zh) 适于纯生物样品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Gao et al. Selective extraction of sulfonamides from food by use of silica-coate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nanospheres
CN101812157B (zh)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凹凸棒土复合水凝胶的合成方法
CN101838375A (zh) 温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及其制备
CN103570870B (zh) 多模板单分散三七活性皂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7335A (zh) 适于生物样品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传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9309B (zh) 一种具有高吸水速率的耐盐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2492250A (zh) 一种温度敏感聚合物/金纳米粒子杂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877A (zh) 一种单分散聚合物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289005B (zh) 磺胺类药物分子印迹固相萃取小柱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845127B (zh) 丹参酮类化合物芯-壳结构复合纳米表面分子印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Wei et al. Fabrication of core-shell sol-gel hybrid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based on metal–organic framework
CN107746841A (zh) 一种两性离子磁性复合水凝胶固定化酶载体及制备方法
CN104910339B (zh) 用于检测莱克多巴胺的磁性分子印迹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153367A (zh) 一种双氰胺介孔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265666A (zh) 马拉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及马拉硫磷限进介质-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5859958A (zh) 智能型树枝化聚合物、其纳米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Lu et al. Improvement of surface hydrophilicity and biological sample-compatibility of 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 microspheres by facile surface modification with α-cyclodextrin
CN103599755B (zh) 苯乙醇胺a分子印迹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693363B (zh) 青蒿琥酯表面分子印迹多孔磁性纤维素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590998B (zh) 一种磺胺类二甲基嘧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02617772B (zh) 一种用于重金属离子水处理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