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9557A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69557A CN102469557A CN2010105483611A CN201010548361A CN102469557A CN 102469557 A CN102469557 A CN 102469557A CN 2010105483611 A CN2010105483611 A CN 2010105483611A CN 201010548361 A CN201010548361 A CN 201010548361A CN 102469557 A CN102469557 A CN 1024695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subscriber equipment
- macro base
- little
- comma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41000209094 Oryz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21186 dish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属于通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当前宏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当接收到该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该用户设备与该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该微基站,该上下文信息包括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基站包括: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和第一标识维护模块。用户设备包括: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和数据面连接建立模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二代通信系统中,用户的信息交流需求主要是语音通话和短消息,这对频谱效率的要求不高,系统主要受制于覆盖区域的大小,因此普遍采用宏基站的组网方式,基站间距普遍较大,这种组网方式的成本较低。但随着第三、四代通信系统的发展,数据传输成为新的需求,尤其是实时视频的传输,对频谱效率和网络吞吐量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但由于宏基站的覆盖范围大容纳用户多,使得宏基站的吞吐量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宏基站覆盖有一个或多个人口密集区域时,对宏网络的吞吐量需求进一步增加,此时使用单层宏基站覆盖只能满足用户基本的语音业务需求,而不能满足高速数据传输需求。可见现有的宏基站组网方式不能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针对宏基站的上述缺点,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采用了宏基站和微基站在热点共存的多层异构网络架构(参见图1a),由宏基站提供大范围连续的广覆盖,由微基站提供热点区域覆盖。用户在只有宏基站网络的区域接入宏基站,在有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的区域优先选择接入微基站以分流宏基站网络的流量,得到更好的服务。宏基站和微基站是两个独立的网络,当用户选择接入一个基站后,基站同时与该用户建立控制面和数据面连接,为用户提供空口无线传输,基站为该用户分配并维护一个在该基站下唯一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用于识别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和在调度中唯一识别该用户。当用户在基站间切换时,由源基站将C-RNTI标识等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过骨干网发送到目的基站,目的基站为用户分配新的C-RNTI标识,并通过源基站由空口通知用户更新,同时源基站维护的C-RNTI标识在基站切换成功后释放。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
在多层异构网络架构下,由于微基站覆盖面积小,在用户设备在移动中时,每接入一微基站,都需要由该微基站为用户设备分配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并经由无线传输通知用户更新,这不仅降低了基站效率,同时增加了骨干网及无线网络的信息传输,降低无线资源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宏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所述微基站,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一种接入基站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并接收所述宏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上报监测到的微基站测量报告,并接入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微基站测量报告选择的微基站,与所述宏基站选择的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所述微基站通过接收所述宏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获知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一种基站包括:
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第一标识维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所述微基站,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一种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并接收所述宏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上报监测到的微基站测量报告,并接入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微基站测量报告选择的微基站,与所述宏基站选择的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所述微基站通过接收所述宏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获知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针对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的场景,通过由宏基站统一进行接入控制并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以较大加速接入过程及后续的切换过程,有效降低快速移动用户的掉话概率,提高了基站效率及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宏基站和微基站在热点共存的多层异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3a的场景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3b的场景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3c的场景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7的场景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场景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针对图9的场景的一种接入基站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介绍本发明提供的接入基站方法之前,首先对本发明的基础知识进行简要的介绍:
区别于核心网中标识用户的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国际移动用户标识)/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标识),在无线网络中使用16比特来标识RRC连接和在传输中唯一识别一个移动用户,这些标识主要包括:
Temporary C-RNTI:随机接入过程中由服务基站分配用于识别不同的用户,用户在收到基站返回的碰撞解决成功反馈后把Temporary C-RNTI升级成C-RNTI;
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如上所述,在随机接入后,基站会把Temporary C-RNTI升级为C-RNTI。用户在通话过程中只要停留在源基站覆盖的小区内不作基站切换,保持这个C-RNTI值不变;如果用户移动到别的基站覆盖的小区内,由目的基站为该用户重新分配一个新的C-RNTI标识。在用户结束通话后,释放C-RNTI标识;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RNTI:用法和C-RNTI相同,只是它仅在使用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这种调度方式的时候才用。
实施例1
为了提高基站效率,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基站方法,参见图1b,该方法包括:
101:当前宏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102:当接收到该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该用户设备与该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该微基站,该上下文信息包括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103,当该用户设备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未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时,该当前宏基站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
其中,所述用户设备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是指在该用户设备所在的区域中,只有宏基站覆盖;而未为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是指经过宏基站判断,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中没有适用于当前用户设备使用的微基站。
本发明针对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的场景,通过由宏基站统一进行接入控制并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以较大加速接入过程及后续的切换过程,有效降低快速移动用户的掉话概率,提高了基站效率及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2
为了提高基站效率,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基站方法,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初始时所要接入的基站由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因此在用户接入基站时,需分别与宏基站和微基站建立控制面和数据面连接,参见图2,该方法包括:
201: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进入基站后,接收到基站广播的系统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广播的系统信息包括:带宽、帧序号等,该系统信息具体用于用户接入时选择信道和后续的通信过程中,该部分与现有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202:UE对基站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向宏基站A发出接入请求;
该步骤202中所述的UE对基站进行识别还可以为:通过物理层基站标识识别,如在表示物理层基站标识的公式NID cell=3NID (1)+NID (2)中,NID(1)取0到167之间的整数值,表示物理层基站标识组,NID(2)取0到2之间的整数值,表示物理层基站标识组内的物理层基站标识。此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NID(1)和NID(2)值分别表示宏基站和微基站。如NID(1)=1表示宏基站,其余NID(1)值表示微基站;或NID(2)=0表示宏基站,其余NID(2)值表示微基站。用户在基站搜索中获得时频同步,同时获得NID(1)和NID(2)值并由此判断基站类别。当识别出基站的类别后,UE再向其中的宏基站发起接入请求。
203:宏基站A接收到接入请求后,与UE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UE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该步骤为宏基站A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UE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该UE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具体为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2-步骤203是UE先对基站类型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向宏基站发起接入请求的过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过程还可以替换为:当UE接入由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共同覆盖的小区时,根据小区接入控制策略,由UE向其测量得到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或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值高的基站发起接入请求;如果宏基站RSRP/RSRQ值高,则由宏基站分配C-RNTI标识并建立控制面连接;如果微基站RSRP/RSRQ值高,微基站拒绝/不响应(即,拒绝或不响应)该接入请求,UE通过向RSRP/RSRQ值次高的基站重新发起接入请求直至找到同覆盖的宏基站。
在该过程中,只有宏基站接受并处理UE发起的接入请求,一旦微基站接收到接入请求,该微基站拒绝/不响应接入请求,使得UE在入网时,首先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的联系,并由宏基站为UE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204:宏基站A建立到MME(Mobility Mangment Entity,移动管理单元)的控制面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在完成用户合法性和QoS鉴权后,即可建立宏基站A到MME的控制面连接。
205:UE向建立了控制面连接的宏基站A上报检测到的微基站及微基站的信号质量;
206:当宏基站A接收到UE的上报后,为UE选择接入的微基站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UE选择接入的微基站的考虑因素包括基站负载、用户业务或用户的移动速度等。
207:宏基站A向UE发送接入微基站B的通知;
208:UE接收到宏基站A发送的通知后,接入微基站B并与微基站B建立数据面连接;
209:宏基站A向微基站B转发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中包括为该用户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203-步骤209是用户在宏基站和微基站同覆盖场景下的入网流程,此后UE和微基站B使用步骤209中得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在上下行调度中唯一识别该UE。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入网时,可根据自身的速度选择性的接入基站,当用户设备的速度超过预设阈值,也即是用户设备为高速用户设备时,该高速用户设备可以和宏基站建立数据面和控制面的连接,且,用户设备的速度是变化的,一旦该高速用户设备的速度降到预设阈值以下,则宏基站可以根据该高速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控制用户设备将数据面连接到指定的微基站。另外,对于Idle(空闲)用户来说,可以仅接收宏基站的控制信息,以便保持与宏基站间的联系,便于宏基站对其进行指示,一旦该Idle用户开始活跃,则先和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再由宏基站指示其与指定的微基站或该宏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以进行进一步通信。
步骤205-209为当接收到该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该用户设备与该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该微基站,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步骤209后,此时的UE已经与宏基站A建立了控制面连接,并且与微基站B建立了数据面连接,当UE移动时,当前宏基站A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如果是,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数据面连接或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而由于宏基站和微基站覆盖的范围,可以有三种情况:
(1)参见图3a,当源基站和目的基站均为被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即UE从同一宏基站范围内的一个微基站移动到另一微基站,这种情况是指一宏基站覆盖多个微基站,而UE从其覆盖的一个微基站移动到另一个;
此时,当前宏基站保留上述控制面连接,并向UE发送第一切换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UE将UE和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2)参见图3b,当源基站为为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目的基站为当前宏基站时,即UE从同一宏基站范围内的微基站移动到该宏基站内;这种情况是指一宏基站至少覆盖一个微基站,而UE从该微基站内移动到该微基站外,但仍在该宏基站范围内;
此时,当前宏基站保留上述控制面连接,并向UE发送第一切换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UE将UE和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3)参见图3c,当源基站为当前宏基站,目的基站为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即UE从宏基站覆盖的该微基站以外的区域移动进微基站的范围内,这种情况是指一宏基站至少覆盖一个微基站,而UE从该微基站以外的区域移动到该微基站以内的区域,但仍在该宏基站范围内;
此时,当前宏基站保留上述控制面连接,并向UE发送第一切换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UE将UE和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对于第(1)种情况,参见图4,图4为UE从同一宏基站范围内的一个微基站移动到另一微基站时的接入基站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E从同一宏基站范围内的一个微基站移动到另一微基站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401:UE周期性的或通过事件触发向覆盖微基站B和C的宏基站A上报测量报告;
由于用户设备的移动,需要不断的向为其服务的基站发送测量报告,如,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用户设备需要发送A2事件测量报告,在A2事件测量报告中主要包含RSRP或RSRQ,基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发生切换。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01是UE检测服务基站和相邻基站的信号质量并向当前服务的宏基站上报信道状态的过程。
402:宏基站A接收到测量报告,当根据测量报告确定UE需要切换基站时,为用户选择微基站C;
该步骤401-402为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的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宏基站A根据预设策略及接入控制策略选择目的基站,该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切换的具体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且,宏基站A中有宏基站范围内各个微基站的资源使用和用户信息,由宏基站进行目的基站的选择及完成接入控制。该步骤与现有技术中的不同之处在于,省略了由源基站向目的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信令,同时还省略了目的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令,节约了切换的时间。
403:宏基站A通知源基站(即微基站B)向目的基站(即微基站C)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404:宏基站A通知UE进行基站切换,即,宏基站A向UE发送第一切换指令;
405:当源基站接收到来自宏基站A的转发通知后,向目的基站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同一个宏基站范围内移动时,一直保持着与宏基站的控制面连接,当需要进行微基站的切换时,则只将数据面切换到目的基站。
406:UE与目的基站之间进行数据面上行同步;
407:UE接收到进行基站切换的通知并执行基站切换后,通知宏基站A基站切换完毕;
408:宏基站A接收到UE的通知后,将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的基站,其中,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步骤408,由宏基站通知目的基站该UE使用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而不需要由目的基站重新分配并通过源基站下发至用户进行更新,较大提高了基站的效率,减少了通信中交换的信令信息量,节约了空中接口资源。
409:目的基站与核心网进行数据面切换;
步骤401-步骤409是基站切换的过程,该过程之后还可以包括:
410:宏基站A通知源基站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411:源基站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综上所述,当该源基站和该目的基站均为被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即步骤404中通知切换时所用的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用户设备和该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目的基站。
对于第(2)种情况,参见图5,图5为UE从宏基站范围内的一个微基站移动到宏基站时的接入基站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E从宏基站范围内的一个微基站移动到宏基站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501:UE从宏基站A范围内的微基站B的区域进入微基站B以外的区域后,向宏基站A上报测量报告;
502:宏基站A接收到测量报告,当根据测量报告确定UE需要切换基站时,为UE选择宏基站A;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进入宏基站A中不覆盖微基站B的区域,则宏基站A根据接入控制策略选择目的基站,该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切换的具体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且,宏基站A中有宏基站范围内各个微基站的资源使用和用户信息,由宏基站进行目的基站的选择及完成接入控制。该步骤省略了由源基站向目的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信令,同时还省略了目的基站向源架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令,节约了切换的时间。
503:宏基站A通知源基站(即微基站B)向目的基站(即宏基站A)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504:宏基站A通知UE进行基站切换,即,宏基站A向UE发送第一切换指令;
505:当微基站B接收到来自宏基站A的转发通知后,向宏基站A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在同一个宏基站范围内移动时,一直保持着与宏基站的控制面连接,当需要进行基站的切换时,则只将数据面切换到目的基站。
506:UE接收到进行基站切换的通知并执行基站切换后,通知宏基站A基站切换完毕;
507:目的基站与核心网进行数据面切换;
508:宏基站A接收到UE的通知后,通知源基站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宏基站A已经有UE的上下文信息,也已经获得同步,因此对上下文信息和同步的处理信令也已经省略。
509:源基站接收到释放UE上下文信息的通知后,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综上所述,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该目的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即步骤504中通知切换时所用的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用户设备和该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
对于第(3)种情况,参见图6,图6为UE从宏基站未覆盖微基站的区域移动到微基站时的接入基站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E从宏基站中微基站未覆盖到的区域移动到微基站为例,详细介绍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601:UE从宏基站A范围内微基站B以外的区域进入微基站B的区域后,向宏基站A上报测量报告;
602:宏基站A接收到测量报告,当根据测量报告确定UE需要切换基站时,为UE选择微基站B;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进入宏基站A中微基站B的区域,则宏基站A根据接入控制策略选择目的基站,该基站根据用户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确定用户设备是否需要切换的具体过程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且,宏基站A中有宏基站范围内各个微基站的资源使用和用户信息,由宏基站进行目的基站的选择及完成接入控制。该步骤省略了由源基站向目的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的信令,同时还省略了目的基站向源架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信令,节约了切换的时间。
603:宏基站A向目的基站(即微基站B)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604:宏基站A通知UE进行基站切换,即,宏基站A向UE发送第一切换指令;
605:UE和目的基站(微基站B)进行数据面上行同步;
606:UE接收到进行基站切换的通知并执行基站切换后,通知宏基站A基站切换完毕;
607:宏基站A接收到UE的通知后,将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目的基站(微基站B),其中,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为UE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该步骤601-607与步骤501-509不同之处在于宏基站A需要向微基站B发送包含C-RNTI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便用于后续控制通话过程中,且由于源基站是控制接入的宏基站,所以无需进行释放步骤。
综上所述,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该目的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即步骤604中通知切换时所用的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用户设备和该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将该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目的基站。
上述三种实施例中,当该源基站和该目的基站均为被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将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目的基站;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该目的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将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目的基站。省略了源微基站和目的微基站之间的切换请求信令交互,而由宏基站统一进行接入控制并直接向用户发送切换命令可以较大加速切换过程,有效降低快速移动用户的掉话概率,提高了基站效率及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留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可以简化微基站功能,而且无需经源微基站由空口下发该信息给用户可以节省骨干网和无线资源开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源基站为当前宏基站,目的基站为第二宏基站,且与UE建立数据面连接的微基站跨越当前宏基站和第二宏基站时,当前宏基站保留微基站与UE的数据面连接,并向UE发送第二切换指令,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UE将控制面连接从当前宏基站切换到第二宏基站。针对这种情况,具体流程为:
如图7所示,当源基站和目的基站为跨越两个宏基站A、D的同一微基站B,则将用户设备的控制面从源基站B所在的第一宏基站A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所在的第二宏基站D,具体的,在一个微基站跨越多个宏基站的场景中,用户在同一个微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多个宏基站之间切换时,保留原来和微基站建立的数据面连接,只将控制面连接从源宏基站切换到目的宏基站,参见图8,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801:UE周期性的或通过事件触发向当前服务的宏基站A(即源基站)上报测量报告;
802:宏基站A接收到测量报告,当根据测量报告确定UE需要切换基站时,为用户选择宏基站D(即目的基站);
803:宏基站A向宏基站D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携带源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_S,其中后缀S代表这个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是由源基站分配的;
804:宏基站D接收到切换请求后,进行网络进入及为用户分配一(C-RNTI)_T标识,后缀T代表由目的基站重新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_T;
因为在目的基站不需要为用户重新分配数据面无线传输资源,因此原来在目的基站侧的接入控制在这里可以简化为网络进入,即只需要进行控制链路传输资源分配。
805:宏基站D向宏基站A发送确认切换消息,该消息中携带宏基站D为用户分配的(C-RNTI)_T标识;
806:宏基站A通知UE进行基站切换,即宏基站A向UE发送第二切换指令。该切换命令中携带宏基站D为用户分配的(C-RNTI)_T标识;
目的基站为用户重新分配(C-RNTI)_T标识并通过源基站(宏基站A)对用户进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更新。
807:UE接收到基站切换通知后,与宏基站D进行控制面上行同步;
808:UE接收到进行基站切换的通知并执行基站切换后,通知宏基站D基站切换完毕;
809:UE和宏基站D建立控制面连接后,宏基站D通知微基站B更新UE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为(C-RNTI)_T;
需要说明的是,该由宏基站D通知的(C-RNTI)_T即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在接下来的数据调度中使用该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_T唯一识别该用户设备。
810:宏基站D通知宏基站A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其中,该上下文信息包括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811:宏基站A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综上所述,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该目的基站为第二宏基站,且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的微基站跨越该当前宏基站和该第二宏基站时,保留该微基站与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切换指令(即步骤806中通知切换时所用的指令),该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控制面连接从该当前宏基站切换到该第二宏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切换过程只涉及控制面连接的切换,而用户数据面的连接一直保留着,所以不会产生掉线,不会影响用户数据传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宏基站D接收到来自其它宏基站(即宏基站A)的切换基站请求时,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并将该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其它宏基站,以使得该其它宏基站对该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进行更新,该切换基站请求携带该其它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该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通知该其它宏基站释放关于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包括该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源基站为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目的基站为第三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当前宏基站向上述UE发送第三切换指令,第三切换指令用于指示UE将UE的数据面连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的基站,并将控制面连接从当前宏基站切换到第三宏基站。针对这种情况,具体流程为:
如图9所示,当该源基站和该目的基站分别为在不同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具体地,以宏基站A覆盖微基站B,宏基站D覆盖微基站C,且用户从微基站B的范围内移动到微基站C的范围内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0,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1001:UE向覆盖微基站B的宏基站A上报测量报告;
1002:宏基站A接收到测量报告,当根据测量报告确定UE需要切换基站时,为用户设备选择宏基站D;
1003:宏基站A向宏基站D发送切换请求,该切换请求携带源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_S,其中后缀S代表这个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是由源基站分配的;
1004:宏基站D接收切换请求,进行网络进入及为用户分配一(C-RNTI)_T标识,并根据接入控制策略为UE选择微基站C;
1005:宏基站D向宏基站A发送确认切换消息,该消息中携带宏基站D为用户分配的(C-RNTI)_T标识;
1006:宏基站A通知微基站B向微基站C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1007:宏基站A通知UE进行基站切换,即,宏基站A向UE发送第三切换指令,该切换命令中携带宏基站D为用户分配的(C-RNTI)_T标识;
1008:当微基站B接收到来自宏基站A的转发通知后,向微基站C转发当前传输状态及尚未发送的缓存数据包;
1009:UE与宏基站D之间进行控制面上行同步;
1010:UE与微基站C之间进行数据面上行同步;
1011:UE接收到进行基站切换的通知并执行基站切换后(即,将控制面连接从宏基站A切换到宏基站D,将数据面连接从微基站B切换到微基站C),通知宏基站D基站切换完毕;
1012:宏基站D接收到UE的通知后,将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微基站C,其中,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包括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_T;
1013:微基站C与核心网进行数据面切换;
1014:宏基站D通知宏基站A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1015:宏基站A通知微基站B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1016:微基站B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1017:宏基站A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
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的基站分别为在不同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将用户设备的数据面从该源基站切换到该目的基站,并将该用户设备的控制面从覆盖该源基站的宏基站切换到覆盖该目的基站的宏基站,包含了微基站之间数据面的切换和宏基站之间控制面的切换,由目的基站为用户分配新的C-RNTI,并通知UE更新,根据该新的C-RNTI在上下行调度中唯一识别该UE。
综上所述,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该目的基站为第三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三切换指令,该第三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的基站,并将控制面连接从当前宏基站切换到第三宏基站。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通知该当前宏基站释放关于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包括该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用户控制面通过宏基站连接到MME,用户数据面通过微基站连接到S-GW,S-GW和MME两个功能体可以位于同一个物理实体内或通过高速链路直连或通过骨干网有逻辑连接。
本发明针对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的场景,通过由宏基站统一进行接入控制并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以较大加速接入过程及后续的切换过程,有效降低快速移动用户的掉话概率,提高了基站效率及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基站切换时,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将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面或控制面切换到目的基站;并当目的基站为和源基站在当前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通知目的基站用户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以保留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可以简化微基站功能,而且无需经源基站由空口下发该信息给用户设备,可以节省骨干网和无线资源开销。且将在微基站覆盖范围内用户的部分控制功能,如用户管理及移动管理功能,由微基站上移到宏基站进行集中处理,省略了源微基站和目的微基站之间的切换请求信令交互。
实施例3
为了提高基站效率,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1101: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并接收该宏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1102:上报监测到的微基站测量报告,并接入该宏基站根据该微基站测量报告选择的微基站,与该宏基站选择的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该微基站通过接收该宏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获知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1103,当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该宏基站未选择微基站时,与该宏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
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1104,上报测量报告给所述宏基站,以使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
1105,在需要进行切换时,根据该宏基站的指示将该数据面连接或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步骤1105中,根据该宏基站的指示将该数据面连接或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上述宏基站的第一切换指令时,保留上述控制面连接,并将上述数据面连接切换到上述目的基站;
当接收到上述宏基站的第二切换指令时,保留上述数据面连接,并将上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上述目的基站;
当接收到上述宏基站得第三切换指令时,将上述数据面连接从上述源基站切换到上述目的基站,并将上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覆盖上述目的基站的宏基站。
针对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的场景,通过由宏基站统一进行接入控制并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以较大加速接入过程及后续的切换过程,有效降低快速移动用户的掉话概率,提高了基站效率及无线资源的利用率。
实施例4
为了提高基站效率,提高无线资源利用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初始时所要接入的基站由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因此在用户接入基站时,需分别与宏基站和微基站建立控制面和数据面连接,参见图12,该基站包括:
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1201,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第一标识维护模块1202,用于当接收到该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该用户设备与该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该微基站,该上下文信息包括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参见图13,该基站还包括:
数据面建立模块1203,用于当该用户设备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未为该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时,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
该基站还包括:
切换模块1204,用于根据该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如果是,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数据面连接或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该切换模块1204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1204a,用于当该源基站和该目的基站均为被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用户设备和该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
第二切换单元1204b,用于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该目的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用户设备和该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
第三切换单元1204c,用于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该目的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该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用户设备和该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
第四切换单元1204d,用于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该目的基站为第二宏基站,且与该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的微基站跨越该当前宏基站和该第二宏基站时,保留该微基站与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并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切换指令,该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该控制面连接从该当前宏基站切换到该第二宏基站。
第五切换单元1204e,用于当该源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该目的基站为第三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该当前宏基站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第三切换指令,该第三切换指令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将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从该源基站切换到该目的基站,并将该控制面连接从该当前宏基站切换到该第三宏基站。
该基站还包括:
第二标识维护模块1205,用于当该目的基站为该当前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将该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目的基站。
第三标识维护模块1206,用于当接收到来自其它宏基站的切换基站请求时,为该用户设备分配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并将该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该其它宏基站,以使得该其它宏基站对该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进行更新,该切换基站请求携带该其它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该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该第三标识维护模块1206还用于通知该其它宏基站释放关于该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该上下文信息包括该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具体可以为宏基站,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1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1401,用于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并接收该宏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第二连接建立模块1402,用于上报监测到的微基站测量报告,并接入该宏基站根据该微基站测量报告选择的微基站,与该宏基站选择的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该微基站通过接收该宏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获知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该数第二连接建立模块1402还用于当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该宏基站未选择微基站时,与该宏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
该用户设备还包括:
上报模块1403,用于上报测量报告给上述宏基站,以使上述宏基站根据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
用户切换模块1404,用于在需要进行切换时,根据该宏基站的指示将该数据面连接或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该用户切换模块1404包括:
第一用户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该宏基站的第一切换指令时,保留该控制面连接,并将该数据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
第二用户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该宏基站的第二切换指令时,保留该数据面连接,并将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该目的基站;
第三用户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该宏基站得第三切换指令时,将该数据面连接从该源基站切换到该目的基站,并将该控制面连接切换到覆盖该目的基站的宏基站。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具体可以为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针对宏基站网络和微基站网络同覆盖的场景,通过由宏基站统一进行接入控制并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可以较大加速接入过程及后续的切换过程,有效降低快速移动用户的掉话概率,提高了基站效率及无线资源的利用率。在进行基站切换时,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将该用户设备的数据面或控制面切换到目的基站;并当目的基站为和源基站在当前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通知目的基站用户设备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以保留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可以简化微基站功能,而且无需经源基站由空口下发该信息给用户设备,可以节省骨干网和无线资源开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当前宏基站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当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所述微基站,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未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前宏基站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如果是,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宏基站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具体包括:
当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的基站均为被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所述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所述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所述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第二宏基站,且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的微基站跨越所述当前宏基站和所述第二宏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保留所述微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切换指令,所述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控制面连接从所述当前宏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宏基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还包括:
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第三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切换指令,所述第三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并将所述控制面连接从所述当前宏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三宏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所述目的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来自其它宏基站的切换基站请求时,所述当前宏基站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并将所述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所述其它宏基站,以使得所述其它宏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进行更新,所述切换基站请求携带所述其它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所述目的基站,之后包括:
所述当前宏基站通知所述其它宏基站释放关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9.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并接收所述宏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上报监测到的微基站测量报告,并接入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微基站测量报告选择的微基站,与所述宏基站选择的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所述微基站通过接收所述宏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获知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所述宏基站未选择微基站时,与所述宏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上报测量报告给所述宏基站,以使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
在需要进行切换时,根据所述宏基站的指示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宏基站的指示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具体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宏基站的第一切换指令时,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将所述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当接收到所述宏基站的第二切换指令时,保留所述数据面连接,并将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当接收到所述宏基站得第三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数据面连接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并将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覆盖所述目的基站的宏基站。
1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面连接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设备的接入请求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控制面连接,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第一标识维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微基站测量报告时,根据预设策略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使得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通知给所述微基站,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数据面建立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未为所述用户设备选择微基站时,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如果是,根据源基站和目的基站的类型,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源基站和所述目的基站均为被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所述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第二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时,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所述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第三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一切换指令,所述第一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源基站的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第四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第二宏基站,且与所述用户设备建立数据面连接的微基站跨越所述当前宏基站和所述第二宏基站时,保留所述微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二切换指令,所述第二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所述控制面连接从所述当前宏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二宏基站。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还包括:
第五切换单元,用于当所述源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所述目的基站为第三宏基站覆盖的微基站时,所述当前宏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第三切换指令,所述第三切换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将用户设备的数据面连接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并将所述控制面连接从所述当前宏基站切换到所述第三宏基站。
18.根据权利要求15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二标识维护模块,用于当所述目的基站为所述当前宏基站覆盖范围内的微基站时,将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所述目的基站。
19.根据权利要求15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标识维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其它宏基站的切换基站请求时,为所述用户设备分配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并将所述第二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通知给所述其它宏基站,以使得所述其它宏基站对所述用户设备的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进行更新,所述切换基站请求携带所述其它基站分配给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标识维护模块还用于通知所述其它宏基站释放关于所述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所述上下文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2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与宏基站建立控制面连接,并接收所述宏基站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第二连接建立模块,用于上报监测到的微基站测量报告,并接入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微基站测量报告选择的微基站,与所述宏基站选择的微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所述微基站通过接收所述宏基站转发的用户设备的上下文信息以获知用户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建立模块还用于当所在区域没有微基站覆盖或所述宏基站未选择微基站时,与所述宏基站建立数据面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上报模块,用于上报测量报告给所述宏基站,以使所述宏基站根据所述测量报告判断是否进行基站切换;
用户切换模块,用于在需要进行切换时,根据所述宏基站的指示将所述数据面连接或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目的基站。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切换模块包括:
第一用户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宏基站的第一切换指令时,保留所述控制面连接,并将所述数据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第二用户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宏基站的第二切换指令时,保留所述数据面连接,并将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
第三用户切换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宏基站得第三切换指令时,将所述数据面连接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的基站,并将所述控制面连接切换到覆盖所述目的基站的宏基站。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8361.1A CN102469557B (zh) | 2010-11-15 | 2010-11-15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PCT/CN2011/074218 WO2011137784A1 (zh) | 2010-11-15 | 2011-05-18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13/895,021 US9572078B2 (en) | 2010-11-15 | 2013-05-15 | Method for accessing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48361.1A CN102469557B (zh) | 2010-11-15 | 2010-11-15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69557A true CN102469557A (zh) | 2012-05-23 |
CN102469557B CN102469557B (zh) | 2014-08-13 |
Family
ID=4490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48361.1A Active CN102469557B (zh) | 2010-11-15 | 2010-11-15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572078B2 (zh) |
CN (1) | CN102469557B (zh) |
WO (1) | WO2011137784A1 (zh) |
Cited By (7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1843A1 (zh) * | 2012-06-08 | 2013-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
WO2014000682A1 (zh) * | 2012-06-28 | 2014-01-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14000684A1 (zh) * | 2012-06-28 | 2014-01-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8A (zh) * | 2012-06-28 | 2014-01-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接入点切换过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1A (zh) * | 2012-06-29 | 2014-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Drb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3533589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
WO2014012192A1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system with local cluster, central controller,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acro base station |
CN103546898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区分信令来源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14015728A1 (zh) * | 2012-07-24 | 2014-01-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03582050A (zh) * | 2012-07-19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82124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82029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策略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3582133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03581998A (zh) * | 2012-08-09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切换或承载分离的判决及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
CN103582044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702320A (zh) * | 2013-12-30 | 2014-04-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3888963A (zh) * | 2012-12-21 | 2014-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站点和用户设备 |
WO2014094564A1 (zh) * | 2012-12-21 | 2014-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和设备 |
WO2014110799A1 (en) * | 2013-01-18 | 2014-07-2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asurements in multiple connection systems |
CN103957557A (zh) * | 2014-04-25 | 2014-07-30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 |
WO2014117334A1 (zh) * | 2013-01-30 | 2014-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无线资源控制协议功能的方法、宏基站及微小区节点 |
WO2014117742A1 (en) * | 2013-02-01 | 2014-08-07 | Mediatek Inc. | Low overhead mobility in local area wireless network |
CN104010330A (zh) * | 2013-02-26 | 2014-08-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协同工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053146A (zh) * | 2013-03-12 | 2014-09-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
CN104053196A (zh) * | 2013-03-12 | 2014-09-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激活与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4139405A1 (zh) * | 2013-03-12 | 2014-09-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
CN104105207A (zh) * | 2013-04-01 | 2014-10-15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 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
WO2014169431A1 (zh) * | 2013-04-16 | 2014-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4144453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上下文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
WO2014183528A1 (zh) * | 2013-08-08 | 2014-1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
WO2014186961A1 (zh) * | 2013-05-22 | 2014-11-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
CN104254066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状态信息传递、去激活的方法、站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4284357A (zh) * | 2013-07-02 | 2015-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数据传输异常的方法及系统、宏基站 |
CN104349301A (zh) * | 2013-08-09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基站 |
CN104349385A (zh) * | 2013-07-26 | 2015-0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4581843A (zh) * | 2013-10-21 | 2015-04-29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端的处理交递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CN104581698A (zh) * | 2013-10-14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双连接用户标识确定方法及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 |
CN104581699A (zh) * | 2013-10-23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确定方法 |
CN104581680A (zh) * | 2013-10-23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
CN104812088A (zh) * | 2014-01-28 | 2015-07-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直接通信接口以支持双连接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CN104885517A (zh) * | 2012-12-28 | 2015-09-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4904290A (zh) * | 2012-12-28 | 2015-09-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4904267A (zh) * | 2012-12-28 | 2015-09-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4969653A (zh) * | 2013-04-07 | 2015-10-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回程链路的建立方法和设备 |
WO2015157959A1 (zh) * | 2014-04-17 | 2015-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的方法和基站 |
WO2015165100A1 (zh) * | 2014-04-30 | 2015-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
CN105101360A (zh) * | 2014-05-23 | 2015-11-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装置、基站及通信系统 |
CN105210416A (zh) * | 2013-03-22 | 2015-12-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双连接模式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WO2016000092A1 (zh) * | 2014-06-03 | 2016-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异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宏基站、微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5307177A (zh) * | 2014-07-22 | 2016-02-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
EP2982176A1 (en) * | 2013-04-04 | 2016-02-1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mall cell offloading command |
WO2016019541A1 (en) * | 2014-08-07 | 2016-02-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
CN105554849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超密集组网的接入方法及系统、控制节点及数据节点 |
WO2016065590A1 (zh) * | 2014-10-30 | 2016-05-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站间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5580430A (zh) * | 2013-09-27 | 2016-05-11 | 阿尔卡特朗讯 | 减少由于用户设备在小型小区之间的频繁小区改变所导致的至核心网的信令负载 |
WO2016165661A1 (en) * | 2015-04-17 | 2016-10-20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WO2016177175A1 (zh) * | 2015-08-20 | 2016-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标识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604343A (zh) * | 2016-11-25 | 2017-04-26 | 厦门大学 |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658425A (zh) * | 2015-11-03 | 2017-05-10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分层异构组网的e-MBMS配置方法及微基站 |
CN103702422B (zh) * | 2012-09-28 | 2017-06-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
WO2017114284A1 (zh) * | 2015-12-31 | 2017-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切换方法和控制器、终端、基站以及系统 |
CN106941733A (zh) * | 2016-01-04 | 2017-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实现重配置的方法、主服务基站及辅服务基站 |
CN106961702A (zh) * | 2016-01-11 | 2017-07-18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327246A (zh) * | 2012-12-28 | 2019-02-1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核心网络及其方法 |
CN109495918A (zh) * | 2018-12-06 | 2019-03-19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9743787A (zh) * | 2012-09-28 | 2019-05-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10062428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0087332A (zh) * | 2012-10-05 | 2019-08-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
CN110291816A (zh) * | 2016-12-27 | 2019-09-27 |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多连接性建立方法、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
EP2999267B1 (en) * | 2013-06-27 | 2020-04-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
CN111200850A (zh) * | 2018-11-19 | 2020-05-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CN112514450A (zh) * | 2018-11-29 | 2021-03-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411851A (zh) * | 2013-06-18 | 2021-09-17 | 索尼公司 | 通信装置 |
CN114040454A (zh) * | 2016-05-13 | 2022-02-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wt节点及其方法 |
WO2023165480A1 (zh) * | 2022-03-04 | 2023-09-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83440B (zh) | 2011-07-15 | 2015-11-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宽带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3428783B (zh) * | 2012-05-22 | 2018-06-1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检测rlf或者切换失败原因的方法 |
CN102833802B (zh) * | 2012-08-15 | 2015-09-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
EP2888920B1 (en) * | 2012-08-22 | 2018-09-1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Handling radio link failure |
JP6061562B2 (ja) * | 2012-08-29 | 2017-01-1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
WO2014056163A1 (en) * | 2012-10-10 | 2014-04-17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handovers |
JP2014096664A (ja) * | 2012-11-08 | 2014-05-22 | Ntt Docomo Inc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
WO2014073132A1 (ja) * | 2012-11-09 | 2014-05-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リソース設定方法、基地局、無線リソース設定システム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US8837290B2 (en) * | 2012-12-04 | 2014-09-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Handover in a soft cell network |
US9832717B2 (en) | 2012-12-19 | 2017-11-28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ayer 3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
US9271324B2 (en) * | 2012-12-19 | 2016-02-23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isted serving cell configuration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architecture |
CN103916917B (zh) * | 2013-01-06 | 2018-08-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分离场景下进行切换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JP5878134B2 (ja) * | 2013-01-09 | 2016-03-08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上位基地局、下位基地局、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4982088A (zh) * | 2013-01-11 | 2015-10-1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
EP2947936B1 (en) * | 2013-01-15 | 2018-02-28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SG11201505444VA (en) * | 2013-01-15 | 2015-08-28 | Nec Corp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WO2014161192A1 (zh) * | 2013-04-03 | 2014-10-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
KR20140136365A (ko) * | 2013-05-20 | 2014-11-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효과적인 무선 랜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
US20160095029A1 (en) * | 2013-05-20 | 2016-03-3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improved access for efficient cell change |
US20160135103A1 (en) * | 2013-07-17 | 2016-05-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procedur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4349300A (zh) * | 2013-08-08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核心网网元 |
EP2836011B1 (en) * | 2013-08-09 | 2016-05-25 | Alcatel Lucent |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Base Station Transceivers and for a Mobile Transceiver Relating to Change of Payload Data Reception |
CN104378793B (zh) * | 2013-08-12 | 2019-06-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主控基站及受控基站 |
US9992711B2 (en) | 2013-10-28 | 2018-06-0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KR20150111798A (ko) * | 2014-03-26 | 2015-10-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송파 결합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6108566A1 (en) * | 2014-12-30 | 2016-07-07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inter-menb handover without senb chang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6150823B2 (ja) * | 2015-01-05 | 2017-06-2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基地局、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KR102037298B1 (ko) | 2015-01-16 | 2019-11-26 | 텔레호낙티에볼라게트 엘엠 에릭슨(피유비엘) | 송신 포인트들 사이에서 라디오 서비스를 트랜스퍼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WO2016163544A1 (ja) * | 2015-04-10 | 2016-10-13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ハンドオーバ手順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基地局 |
EP3275227B1 (en) * | 2015-04-24 | 2019-06-12 | MediaTek Inc. | An on-demand reconfigurable control plane architecture (orca) integrating millimeter-wave small cell and microwave macro cell |
GB2541392A (en) * | 2015-08-14 | 2017-02-22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746018B2 (en) * | 2016-05-24 | 2020-08-18 |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dentifying two or more charges into reservoir using downhole fluid analysis |
CN107734569B (zh) * | 2016-08-11 | 2021-0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0493849B (zh) * | 2016-12-30 | 2020-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方法、接入网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393024A (zh) * | 2017-01-23 | 2019-10-29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9246839B (zh) * | 2017-05-05 | 2023-11-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失败处理方法、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CN110602235B (zh) * | 2019-09-23 | 2022-08-23 | 北京中农信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Pb级遥感影像数据服务发布与切片方法 |
US11632271B1 (en) | 2022-02-24 | 2023-04-18 | T-Mobile Usa, Inc. | Location-based channel esti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8057A (zh) * | 2007-04-13 | 2010-02-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位置路由区域更新过程 |
CN101772108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微微蜂窝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01816209A (zh) * | 2007-10-03 | 2010-08-25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重定位到微微基站期间的接入控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16402B (zh) | 2008-06-23 | 2012-04-2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终端切换时分配持续调度c-rnti的方法和系统 |
CN101447980B (zh) | 2008-12-25 | 2012-04-11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抗碰撞的统一用户标识公私钥对映射方法 |
US20100304748A1 (en) * | 2009-04-27 | 2010-12-02 | Tero Hentton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andov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100329206A1 (en) * | 2009-06-30 | 2010-12-30 | Thome Timothy A | Dual idle-traffic stat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2010
- 2010-11-15 CN CN201010548361.1A patent/CN102469557B/zh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5-18 WO PCT/CN2011/074218 patent/WO201113778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
- 2013-05-15 US US13/895,021 patent/US957207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58057A (zh) * | 2007-04-13 | 2010-02-2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位置路由区域更新过程 |
CN101816209A (zh) * | 2007-10-03 | 2010-08-25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重定位到微微基站期间的接入控制 |
CN101772108A (zh) * | 2008-12-31 | 2010-07-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微微蜂窝通信系统越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Cited By (18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9171B (zh) * | 2012-06-08 | 2018-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
EP2861020A1 (en) * | 2012-06-08 | 2015-04-1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3609171A (zh) * | 2012-06-08 | 2014-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
WO2013181843A1 (zh) * | 2012-06-08 | 2013-1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站、用户设备及通信方法 |
US9380618B2 (en) | 2012-06-08 | 2016-06-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s method |
EP2861020A4 (en) * | 2012-06-08 | 2016-01-27 | Huawei Tech Co Ltd |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3517358A (zh) * | 2012-06-28 | 2014-01-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接入点切换过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14000684A1 (zh) * | 2012-06-28 | 2014-01-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14000682A1 (zh) * | 2012-06-28 | 2014-01-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6A (zh) * | 2012-06-28 | 2014-01-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8B (zh) * | 2012-06-28 | 2017-02-0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接入点切换过程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TWI503016B (zh) * | 2012-06-28 | 2015-10-01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 Tech | A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the system and apparatus |
CN103517356B (zh) * | 2012-06-28 | 2017-04-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7B (zh) * | 2012-06-28 | 2017-11-07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7A (zh) * | 2012-06-28 | 2014-01-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17351A (zh) * | 2012-06-29 | 2014-01-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Drb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3517351B (zh) * | 2012-06-29 | 2016-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Drb建立方法及设备 |
CN103533589A (zh) * | 2012-07-04 | 2014-01-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
CN103533589B (zh) * | 2012-07-04 | 2018-03-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 |
US10425872B2 (en) | 2012-07-04 | 2019-09-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switching method, system, and network side device |
CN103546898A (zh) * | 2012-07-11 | 2014-01-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区分信令来源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CN103582050A (zh) * | 2012-07-19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14012192A1 (en) * | 2012-07-20 | 2014-01-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Network system with local cluster, central controller, micro base station and macro base station |
CN103582029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策略控制方法及设备 |
US9930675B2 (en) | 2012-07-24 | 2018-03-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licy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CN103582029B (zh) * | 2012-07-24 | 2018-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策略控制方法及设备 |
CN103582132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03582124A (zh) * | 2012-07-24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WO2014015728A1 (zh) * | 2012-07-24 | 2014-01-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03582124B (zh) * | 2012-07-24 | 2016-12-2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业务建立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CN103582133B (zh) * | 2012-07-26 | 2017-06-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US9801214B2 (en) | 2012-07-26 | 2017-10-24 |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C-RNTI |
CN103582133A (zh) * | 2012-07-26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03581998B (zh) * | 2012-08-09 | 2019-01-04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切换或承载分离的判决及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
CN103581998A (zh) * | 2012-08-09 | 2014-02-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切换或承载分离的判决及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
CN108601051B (zh) * | 2012-08-10 | 2021-10-08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8601051A (zh) * | 2012-08-10 | 2018-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582044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WO2014023269A1 (zh) * | 2012-08-10 | 2014-0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3582044B (zh) * | 2012-08-10 | 2018-04-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743763B (zh) * | 2012-09-28 | 2023-03-3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3702422B (zh) * | 2012-09-28 | 2017-06-3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本地承载管理方法及设备 |
CN109743763A (zh) * | 2012-09-28 | 2019-05-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9769277A (zh) * | 2012-09-28 | 2019-05-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9743786A (zh) * | 2012-09-28 | 2019-05-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9743787B (zh) * | 2012-09-28 | 2022-11-22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9769277B (zh) * | 2012-09-28 | 2022-04-2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09743787A (zh) * | 2012-09-28 | 2019-05-1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 |
CN110087332A (zh) * | 2012-10-05 | 2019-08-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
CN110087332B (zh) * | 2012-10-05 | 2024-02-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
US11589241B2 (en) | 2012-10-05 | 2023-02-21 | Nec Corporatio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WO2014094564A1 (zh) * | 2012-12-21 | 2014-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方法和设备 |
CN103888963A (zh) * | 2012-12-21 | 2014-06-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站点和用户设备 |
WO2014094661A1 (zh) * | 2012-12-21 | 2014-06-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站点和用户设备 |
CN104885517B (zh) * | 2012-12-28 | 2019-05-3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225529A (zh) * | 2012-12-28 | 2019-09-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基站及其方法 |
CN110225529B (zh) * | 2012-12-28 | 2022-05-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基站及其方法 |
CN108200621A (zh) * | 2012-12-28 | 2018-06-2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072261A (zh) * | 2012-12-28 | 2019-07-3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110149667A (zh) * | 2012-12-28 | 2019-08-2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
CN109327246B (zh) * | 2012-12-28 | 2022-02-0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核心网络及其方法 |
CN104904290A (zh) * | 2012-12-28 | 2015-09-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0113766A (zh) * | 2012-12-28 | 2019-08-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基站及其方法 |
CN109327246A (zh) * | 2012-12-28 | 2019-02-1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核心网络及其方法 |
CN109392052A (zh) * | 2012-12-28 | 2019-02-26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站及其方法 |
CN110113766B (zh) * | 2012-12-28 | 2022-09-13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主基站及其方法 |
CN110149667B (zh) * | 2012-12-28 | 2021-09-14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方法 |
CN108200621B (zh) * | 2012-12-28 | 2021-07-16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4904267B (zh) * | 2012-12-28 | 2019-05-2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9587748A (zh) * | 2012-12-28 | 2019-04-0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核心网络及其方法 |
CN105722157A (zh) * | 2012-12-28 | 2016-06-2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和通信控制方法 |
CN104885517A (zh) * | 2012-12-28 | 2015-09-02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4904267A (zh) * | 2012-12-28 | 2015-09-09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04904290B (zh) * | 2012-12-28 | 2019-12-10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站、无线电终端、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WO2014110799A1 (en) * | 2013-01-18 | 2014-07-24 | Broadcom Corporation | Measurements in multiple connection systems |
US10111210B2 (en) | 2013-01-30 | 2018-10-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tocol function, macro base station, and micro cell node |
WO2014117334A1 (zh) * | 2013-01-30 | 2014-08-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无线资源控制协议功能的方法、宏基站及微小区节点 |
US9877307B2 (en) | 2013-01-30 | 2018-01-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protocol function, macro base station, and micro cell node |
WO2014117742A1 (en) * | 2013-02-01 | 2014-08-07 | Mediatek Inc. | Low overhead mobility in local area wireless network |
US9439112B2 (en) | 2013-02-01 | 2016-09-06 | Mediatek, Inc. | Low overhead mobility in local area wireless network |
CN104010330A (zh) * | 2013-02-26 | 2014-08-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宏基站和小型基站协同工作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053146A (zh) * | 2013-03-12 | 2014-09-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
CN104053196A (zh) * | 2013-03-12 | 2014-09-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激活与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4139405A1 (zh) * | 2013-03-12 | 2014-09-18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
CN104053146B (zh) * | 2013-03-12 | 2017-09-1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的激活与去激活方法及设备 |
CN104053196B (zh) * | 2013-03-12 | 2018-03-2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小区承载激活与去激活的方法及设备 |
CN105210416B (zh) * | 2013-03-22 | 2019-11-2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双连接模式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EP2978261A4 (en) * | 2013-03-22 | 2016-11-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EXECUTING AN INTERCELLULAR TRANSFER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A DOUBLE CONNECTION MODE,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
JP2016524826A (ja) * | 2013-03-22 | 2016-08-1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二重接続モードを支援する無線接続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ハンドオーバーを行う方法及びこ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
CN105210416A (zh) * | 2013-03-22 | 2015-12-3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支持双连接模式的无线接入系统中执行切换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
CN104105207A (zh) * | 2013-04-01 | 2014-10-15 | 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 | 网络系统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
US10645621B2 (en) | 2013-04-04 | 2020-05-05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mall cell offloading command |
EP2982176A1 (en) * | 2013-04-04 | 2016-02-10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Small cell offloading command |
EP2982176A4 (en) * | 2013-04-04 | 2016-09-2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OFFLOAD COMMAND FOR SMALL CELLS |
CN104969653A (zh) * | 2013-04-07 | 2015-10-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回程链路的建立方法和设备 |
CN104969653B (zh) * | 2013-04-07 | 2019-07-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回程链路的建立方法和设备 |
US9749913B2 (en) | 2013-04-16 | 2017-08-2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
US11638185B2 (en) | 2013-04-16 | 2023-04-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
WO2014169431A1 (zh) * | 2013-04-16 | 2014-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US10575221B2 (en) | 2013-04-16 | 2020-02-2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ell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
CN108650691A (zh) * | 2013-04-16 | 2018-10-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8419280A (zh) * | 2013-04-16 | 2018-08-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4247504B (zh) * | 2013-04-16 | 2018-05-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4247504A (zh) * | 2013-04-16 | 2014-12-2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区切换方法及设备 |
CN104144453B (zh) * | 2013-05-10 | 2018-03-20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上下文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
WO2014180192A1 (zh) * | 2013-05-10 | 2014-11-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上下文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
CN104144453A (zh) * | 2013-05-10 | 2014-11-12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上下文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
CN110087269B (zh) * | 2013-05-22 | 2022-03-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
CN104641689A (zh) * | 2013-05-22 | 2015-05-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
CN104641689B (zh) * | 2013-05-22 | 2019-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
CN110087269A (zh) * | 2013-05-22 | 2019-08-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
US9942809B2 (en) | 2013-05-22 | 2018-04-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device |
US11172416B2 (en) | 2013-05-22 | 2021-11-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device |
WO2014186961A1 (zh) * | 2013-05-22 | 2014-11-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户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和接入设备 |
US10419986B2 (en) | 2013-05-22 | 2019-09-1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accessing network by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device |
CN113411851A (zh) * | 2013-06-18 | 2021-09-17 | 索尼公司 | 通信装置 |
EP2999267B1 (en) * | 2013-06-27 | 2020-04-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of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and system |
CN104254066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状态信息传递、去激活的方法、站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4254066B (zh) * | 2013-06-28 | 2019-05-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状态信息传递、去激活的方法、站点设备和终端设备 |
CN104284357A (zh) * | 2013-07-02 | 2015-01-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数据传输异常的方法及系统、宏基站 |
CN109068365A (zh) * | 2013-07-02 | 2018-12-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处理数据传输异常的方法及系统、宏基站 |
CN104349385A (zh) * | 2013-07-26 | 2015-02-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4349385B (zh) * | 2013-07-26 | 2018-01-1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4349500B (zh) * | 2013-08-08 | 2018-1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
WO2014183528A1 (zh) * | 2013-08-08 | 2014-11-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
CN104349500A (zh) * | 2013-08-08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处理方法、装置及基站 |
CN104349301A (zh) * | 2013-08-09 | 2015-02-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的实现方法、系统及基站 |
CN105580430A (zh) * | 2013-09-27 | 2016-05-11 | 阿尔卡特朗讯 | 减少由于用户设备在小型小区之间的频繁小区改变所导致的至核心网的信令负载 |
CN104581698A (zh) * | 2013-10-14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双连接用户标识确定方法及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 |
CN104581698B (zh) * | 2013-10-14 | 2018-01-30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双连接用户标识确定方法及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 |
CN104581843A (zh) * | 2013-10-21 | 2015-04-29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端的处理交递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CN104581843B (zh) * | 2013-10-21 | 2018-07-03 |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端的处理交递方法及其通信装置 |
CN104581680B (zh) * | 2013-10-23 | 2018-06-05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
CN104581680A (zh) * | 2013-10-23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
CN104581699A (zh) * | 2013-10-23 | 2015-04-29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确定方法 |
CN104581699B (zh) * | 2013-10-23 | 2018-10-30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确定方法 |
CN103702320A (zh) * | 2013-12-30 | 2014-04-02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3702320B (zh) * | 2013-12-30 | 2017-05-17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4812088A (zh) * | 2014-01-28 | 2015-07-29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直接通信接口以支持双连接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CN104812088B (zh) * | 2014-01-28 | 2019-05-17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直接通信接口以支持双连接的方法和网络节点 |
WO2015157959A1 (zh) * | 2014-04-17 | 2015-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的方法和基站 |
CN103957557B (zh) * | 2014-04-25 | 2017-11-10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 |
CN103957557A (zh) * | 2014-04-25 | 2014-07-30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 一种终端测量上报方法 |
WO2015165100A1 (zh) * | 2014-04-30 | 2015-11-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接入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
CN105101360B (zh) * | 2014-05-23 | 2019-02-0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装置、基站及通信系统 |
CN105101360A (zh) * | 2014-05-23 | 2015-11-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接入基站的方法、装置、基站及通信系统 |
CN105453642A (zh) * | 2014-06-03 | 2016-03-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异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宏基站、微基站和用户设备 |
WO2016000092A1 (zh) * | 2014-06-03 | 2016-01-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异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宏基站、微基站和用户设备 |
CN105307177B (zh) * | 2014-07-22 | 2019-06-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5307177A (zh) * | 2014-07-22 | 2016-02-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
WO2016019541A1 (en) * | 2014-08-07 | 2016-02-11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S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
US10827405B2 (en) | 2014-10-30 | 2020-1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r-small cell handove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US10219194B2 (en) | 2014-10-30 | 2019-02-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ter-small cell handover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WO2016065590A1 (zh) * | 2014-10-30 | 2016-05-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小站间切换方法、设备及系统 |
WO2016165661A1 (en) * | 2015-04-17 | 2016-10-20 |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US10771985B2 (en) | 2015-04-17 | 2020-09-08 | Hfi Innovation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 connectivit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
WO2016177175A1 (zh) * | 2015-08-20 | 2016-11-1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标识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6658425B (zh) * | 2015-11-03 | 2020-05-05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分层异构组网的e-MBMS配置方法及微基站 |
CN106658425A (zh) * | 2015-11-03 | 2017-05-10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适用于分层异构组网的e-MBMS配置方法及微基站 |
CN105554849B (zh) * | 2015-12-14 | 2019-03-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超密集组网的接入方法及系统、控制节点及数据节点 |
CN105554849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超密集组网的接入方法及系统、控制节点及数据节点 |
CN106937340A (zh) * | 2015-12-31 | 2017-07-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切换方法和控制器、终端、基站以及系统 |
US10638390B2 (en) | 2015-12-31 | 2020-04-2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Terminal handover method, controller,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ystem |
WO2017114284A1 (zh) * | 2015-12-31 | 2017-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终端的切换方法和控制器、终端、基站以及系统 |
CN106941733A (zh) * | 2016-01-04 | 2017-07-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实现重配置的方法、主服务基站及辅服务基站 |
CN106961702A (zh) * | 2016-01-11 | 2017-07-18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06961702B (zh) * | 2016-01-11 | 2019-11-19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在宏基站之间进行虚拟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CN114040454A (zh) * | 2016-05-13 | 2022-02-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基站、wt节点及其方法 |
CN106604343B (zh) * | 2016-11-25 | 2020-04-10 | 厦门大学 |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604343A (zh) * | 2016-11-25 | 2017-04-26 | 厦门大学 | 一种小区虚拟化的方法及装置 |
US11172529B2 (en) | 2016-12-27 | 2021-11-09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Multi-connectivity establishment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er equipment and access point |
CN110291816B (zh) * | 2016-12-27 | 2022-09-06 |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多连接性建立方法、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
CN110291816A (zh) * | 2016-12-27 | 2019-09-27 | 诺基亚通信系统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多连接性建立方法、通信系统、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
CN110062428A (zh) * | 2018-01-19 | 2019-07-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11200850A (zh) * | 2018-11-19 | 2020-05-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2058575B2 (en) | 2018-11-19 | 2024-08-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
CN112514450A (zh) * | 2018-11-29 | 2021-03-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514450B (zh) * | 2018-11-29 | 2024-0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09495918A (zh) * | 2018-12-06 | 2019-03-19 |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23165480A1 (zh) * | 2022-03-04 | 2023-09-0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572078B2 (en) | 2017-02-14 |
WO2011137784A1 (zh) | 2011-11-10 |
CN102469557B (zh) | 2014-08-13 |
US20140004863A1 (en) | 2014-01-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69557B (zh) |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
CN101998244B (zh) | 一种配置mbms控制信息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1262696B (zh) | 一种实现系统间通信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终端设备 | |
CN102164385B (zh) | 切换方法和中继节点 | |
CN102217368B (zh) | 一种多载波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130165130A1 (en) |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inter-cell handover method for ue, and macro base station | |
CN101087447A (zh) | 一种集群系统中用户终端越区切换的方法 | |
US8457646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source exchange in cognitive radio (CR)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000001838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주파수간 하드 핸드오프의시점 결정방법 및 하드 핸드오프 환경 설정 방법 | |
CN101137227B (zh) | 数字集群系统中硬切换方法 | |
CN103222326A (zh) | 在通信系统中运用调度器行为认知预测性资源选择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4168624A (zh) |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02511174A (zh) | 无网络援助下支持连续接收多媒体广播多点服务的方法 | |
KR20030007225A (ko)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의 타임 슬롯 할당방법, 신호전송 방법, 무선 기지국 제어장치, 무선 기지국 및 이동국 | |
CN105530690A (zh) | 在使用多模式基站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4756587A (zh) | 用于在多播/广播与单播服务之间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338513A (zh) | 设备到设备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
KR100272109B1 (ko) | 효율적 무선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무선통신 장치 및 그 운용 방법 | |
CN101568158A (zh) | 一种用户设备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 |
CN1997219A (zh) | 一种数字集群终端跨调度客户端的切换方法 | |
CN102204331A (zh) | 在基站之间的同步方法、无线电通信系统及其基站 | |
CN104980980A (zh) | 一种建立连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 |
CN102857969A (zh) | 一种拥塞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2388650A (zh) | 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 |
CN101588610A (zh) |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小区切换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