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9385A -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9385A
CN104349385A CN201310321046.9A CN201310321046A CN104349385A CN 104349385 A CN104349385 A CN 104349385A CN 201310321046 A CN201310321046 A CN 201310321046A CN 104349385 A CN104349385 A CN 104349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erminal
information
data
m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210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9385B (zh
Inventor
付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3103210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93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93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93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用于解决在承载分流的场景下,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与终端之间如何传输数据,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包括在多个基站调度下工作的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所述终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 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该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从而实现了在承载分流场景下,实现了终端与调度该终端的不同基站间进行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E-UTRAN)由eNB(演进基站)组成,E-UTRAN的网络架构参见图1所示,其中,eNB完成接入网功能,与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通过空口通信。UE与eNB之间既存在控制面连接,又存在用户面连接。
对于每一个附着到网络的UE,有一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Management Entity,MME)为其提供服务,MME与eNB之间采用S1-MME接口连接,S1-MME接口为UE提供控制面服务,包括移动性管理和承载管理功能;对于每一个附着到网络的UE,有一个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为其提供服务。S-GW与eNB之间采用S1-U接口相连,S1-U接口为UE提供用户面服务,UE的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承载在S-GW和eNB之间传输。
随着用户对数据业务速率和业务容量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宏基站单层覆盖网络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化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引入了分层网络部署,分层网络的网络架构参见图2所示,宏基站(Macro eNB)提供基础覆盖,低功率的本地节点(如图中的辅基站(Secondary eNB,SeNB))提供热点覆盖,本地节点与Macro eNB之间存在数据/信令接口(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接口),UE可以工作在Macro eNB或本地基站下。由于本地节点控制的小区(如小小区(SmallCell)等)覆盖范围小,服务的UE数量少,所以,连接到本地节点的UE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如:获得更高的业务速率,更高质量的链路等。因此,当连接到Macro eNB的UE进入本地节点控制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时,可以转移到本地节点以获得本地节点提供的服务;当UE远离本地节点控制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时,需要转移到Macro eNB控制的小区,以保持无线连接。图2所示网络架构可以支持承载分离。承载分离场景下在MeNB小区和SeNB小区的重叠覆盖区域内,支持承载分离的UE可以同时工作在MeNB和SeNB下,使用多个基站的资源。通常认为:提供宏覆盖的基站即Macro eNB为MeNB(Master eNB),提供热点覆盖的基站即本地节点为SeNB。
当UE在只有MeNB小区覆盖的区域,UE的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都在MeNB,当连接到MeNB的UE进入SeNB所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时,MeNB可以根据信号强度或负载均衡等考虑,将UE的部分或全部的数据/信令转移到SeNB上,以使UE获得SeNB提供的服务,继而得到更高的业务传输速率;而将控制面连接仍然保持在MeNB上,以减少频繁切换带来的信令开销;其中被分离到SeNB上传输的承载可以包括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和/或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
支持承载分离的UE,可以进一步通过承载分流(bearer split)使得UE的同一个承载RB能够同时在MeNB和SeNB上进行传输。目前较为主流的承载分流架构如下(目前较为倾向使用承载分流架构1):
承载分流架构1:独立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分流;
此架构下,参见图3所示,在网络侧,与UE对应的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实体在MeNB,MeNB和SeNB有对应同一承载的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等实体,MeNB通过流控制等技术将PDCP实体的数据发送给MeNB RLC和SeNBRLC、或接收来自MeNB RLC和SeNB RLC的数据。
承载分流架构2:主基站控制(master-slave)RLC分流;
此架构下,参见图4所示,在网络侧,与UE对应的PDCP实体在MeNB,MeNB作为锚点将来自MeNB和SeNB的数据通过S1-U发给S-GW,或由MeNB RLC分流数据到SeNB传输。MeNB侧的RLC实体称为主RLC(MasterRLC),负责RLC序列号(Serial Number,SN)分配、分流RLC PDU、传输时延敏感的数据等,SeNB侧的RLC实体称为Slave RLC,负责对来自MasterRLC的PDU进行重分段以适配SeNB MAC提供的调度资源(对下行(DownLink,DL)),传输时延不敏感的数据等RLC操作。对于上行数据,Slave RLC只需要将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Master RLC。
下面对RLC层进行说明。
RLC层的功能通过RLC实体来实现。eNB内的RLC实体总是和UE内的RLC实体一一对应,构成数据传输的收发端。
一个RLC实体从高层(对于公共控制信道(Common Control Channel,CCCH)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其它情况下为PDCP子层)接收RLC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通过分段/级联等操作封装成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并传递给低层(即MAC层)进行传输;对端RLC实体从低层(即MAC层)收到RLC数据PDU后,通过重组等操作恢复出原始RLC SDU并递交给高层,完成数据的收发过程。
在与高层交互时,每个RLC实体与一个服务接入点(Serving Access Point,SAP)一一对应,即仅从该SAP上接收来自高层的RLC SDU,或者只通过该SAP向高层传递RLC SDU;在与低层交互时,每个RLC实体与一个逻辑信道一一对应,即仅从该逻辑信道上接收来自低层的RLC PDU,或者只通过该逻辑信道向低层传递RLC PDU。
一个RLC实体可以配置工作在透明模式(Transparent Mode,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和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对应地,RLC实体可以依据其工作模式划分为TM RLC实体、UM RLC实体和AM RLC实体。RLC子层总体模型参见图5所示。
对于TM RLC实体,透明模式数据(Transparent Mode Data,TMD)PDU即RLC SDU。发送TM RLC实体不对RLC SDU进行分段/级联等操作,也不附加RLC头,直接通过逻辑信道向低层递交RLC SDU。
对于UM RLC实体,非确认模式数据(Unacknowledged Mode Data,UMD)PDU指对RLC SDU进行分段/级联等操作,并添加UM模式RLC头得到的RLCPDU,在RLC头中包含此UMD PDU对应的SN。
对于AM RLC实体,确认模式数据(Acknowledged Mode Data,AMD)PDU指对RLC SDU进行分段/级联等操作,并添加AMD PDU头得到的RLCPDU,在AMD PDU头中包含此AMD PDU对应的SN;AMD PDU分段是指对等待重传的AMD PDU或AMD PDU片段承载的有效数据进行重分段,并添加AMD PDU分段头得到的RLC PDU,一个AMD PDU分段只包含单个AMDPDU的部分有效数据,在AMD PDU分段头中将SN设置为对应AMD PDU的SN;状态PDU(STATUS PDU)包含AM RLC实体接收侧经过重排序后判断丢失的AMD PDU或AMD PDU片段的相关信息,并指示未判断丢失且SN小于指定值的AMD PDU或AMD PDU片段都已经正确接收,在STATUS PDU中不包含这些正确接收的AMD PDU或AMD PDU片段的SN。
综上所述,在承载分流的场景下,特别是承载分流架构1,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与终端之间如何传输数据,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在承载分流的场景下,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与终端之间如何传输数据,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种承载分流的网络架构,该方法包括:
在多个基站调度下工作的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
所述终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业务数据单元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无线承载RB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所述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在承载分流场景下,终端能够接收来自调度该终端的不同基站调度的下行数据。
在实施中,所述终端的物理层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并通知给所述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以及
所述终端的MAC层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RLC层中与所述基站调度的无线承载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所述终端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息。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
所述终端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调度的UL grant所在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具体的,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所述终端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所述终端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若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 grant;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所述终端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分流场景下的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调度终端的各基站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基站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的PDCP层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MeNB的PDCP层根据以下步骤为所述基站的RLC实体分配PDCP PDU:
所述基站的RLC实体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通知信息;以及所述MeNB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所述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RLC实体;
或者,
所述MeNB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若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所述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RLC实体。
具体的,所述MeNB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在实施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MeNB分别配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为所述各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各基站;或者,
所述基站配置自身所调度的RB,并将自身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所述MeNB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所述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则: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于承载分流场景,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
RLC实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AC SDU进行处理,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所述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
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针对所述下行数据,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并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在调度的UL grant所在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在实施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若本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本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grant;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应用于承载分流场景下,该终端包括收发信机、以及与该收发信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收发信机被配置用于:接收下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下行数据传递处理器;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 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所述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收发信机还被配置用于: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传递至处理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针对所述下行数据,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息。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收发信机还被配置用于: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并将接收到UL grant传递至处理器;
相应的,该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在调度的UL grant所在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进一步,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该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该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若本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本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收发信机被配置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 grant;
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
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多基站调度下工作时,能够针对不同基站的下行调度及上行调度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与各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应用于承载分流场景下,该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若所述基站为所述MeNB,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 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其中,所述通知信息是由所述各基站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的;或者,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传输的PDCP PDU,若该基站有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PDU发送给该基站。
在实施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在实施中,所述基站还包括第四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第四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配置本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本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或者,接收MeNB为本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本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五处理模块,其中:
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本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应用于承载分流场景下,该基站包括收发信机、以及与该收发信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在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以及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触发收发信机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基站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本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若本基站为所述MeNB,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
收发信机还被配置用于:接收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
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其中,所述通知信息是由所述各基站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的;或者,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传输的PDCP PDU,若该基站有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
在实施中,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
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在实施中,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配置本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本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或者,接收MeNB为本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
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本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在实施中,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本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在收发信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通过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调度下行数据时,实现在了多个基站间分配PDCP PDU,进一步实现了与各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E-UTRAN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分层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第一种承载分流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第二种承载分流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RLC层总体模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分流场景下终端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承载分流场景下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承载分流的场景下,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与终端之间如何传输数据,目前还没有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针对第一种承载分流架构,提供了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RLCTM模式、RLC UM模式及RLC AM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支持承载分流,调度该终端的基站也支持承载分流,且调度该终端的基站中存在一个主基站MeNB(如宏基站),其余基站均为辅基站SeNB(如本地节点),本发明实施例不对SeNB的数量进行限定,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MeNB与SeNB的架构参见图3所示的承载分流网络架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定RB(也称为支持承载分流的RB)是指终端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中可以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该多个基站可以为调度该终端的所有基站,也可以为调度该终端的部分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中,UE侧架构与基站侧对等,即UE侧的MAC层仅有一个MAC实体,而对于每个特定RB,UE侧的RLC层上分别有对应每个基站的RLC,例如,该UE侧有对应MeNB的RLC实体和对应SeNB的RLC实体,每个特定RB对应的PDCP实体为同一个。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承载分流场景的终端侧的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61、在多个基站调度下工作的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
本步骤中,由于该终端工作在多个基站的调度下,终端在接收到来自网络侧的下行数据后,先判断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其中,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可以是MeNB,也可以是SeNB。
在实施中,终端根据预先配置的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所对应的基站。
其中,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网络侧预先配置给该终端,如由MeNB预先配置给该终端或由SeNB预先配置给该终端,也可以是由网络侧与终端侧约定的对应关系。
步骤62、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SDU,传递到该终端的与该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该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具体的,步骤62中,终端根据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 Priority,LCP)规则,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组包处理,并将生成的MAC SDU。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以及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 SDU,传递到该终端的与该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从而实现了在承载分流场景下,接收来自不同基站调度的下行数据。
在实施中,步骤61中的判断过程可以在该终端的物理层完成,并由该终端的物理层通知给该端的MAC层,也可以在该终端的MAC层完成,具体的:
方法一、上述判断过程可以在该终端的物理层完成,则:
步骤61具体为:该终端的物理层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并通知给终端的MAC层;
其中,该终端的MAC层仅有一个MAC实体。
在实施中,终端的物理层根据预先配置的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所对应的基站。
具体的,该终端的物理层根据预先配置的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确定获知对应的MAC PDU由哪个基站调度传输,并通知给该终端的MAC层;该终端的MAC层成功解码接收到的MAC PDU后,根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类型解复用MAC PDU,并组包生成该MACPDU对应的MAC SDU。
步骤62具体为:终端的MAC层将解复用处理得到的MAC SDU,传递到该终端的RLC层中与确定的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具体的,该终端根据承载该MAC PDU传输的小区对应的基站,将生成的MAC SDU通过的逻辑信道(其中,MAC PDU子头中指示了该逻辑信道)递交给与该基站的用于传输该MAC PDU的RB对应的RLC实体,即MeNB RLC实体或者SeNB RLC实体。
方法二、上述判断过程可以在该终端的MAC层完成,则:
步骤61具体为:该终端的物理层接收下行数据,并将该信息数据传递给该终端的MAC,该终端的MAC根据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该下行数据的基站;
其中,该终端的MAC层仅有一个MAC实体。
在实施中,终端的MAC层根据预先配置的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确定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所对应的基站。
具体的,该终端的MAC层根据预先配置的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确定获知对应的MAC PDU由哪个基站调度传输,该终端的MAC层成功解码接收到的MAC PDU后,根据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类型解复用MAC PDU,并组包生成该MAC PDU对应的MAC SDU。
步骤62具体为:终端的MAC层将解复用处理得到的MAC SDU,传递到该终端的RLC层中与确定的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具体的,该终端的MAC层根据承载该MAC PDU传输的小区对应的基站,将生成的MAC SDU通过的逻辑信道(其中,MAC PDU子头中指示了该逻辑信道)递交给与该基站的用于传输该MAC PDU的RB对应的RLC实体,即MeNB RLC实体或者SeNB 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的,采用上述方法一实现终端侧的下行数据接收和处理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承载分流场景下,终端的某个或某些RB可以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即由MeNB和SeNB共同调度,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该终端的RLC层均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进一步,对于每个特定RB,该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在处理时,分别独立维护各自的状态变量(接收端状态变量和发送端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一个RB或逻辑信道的下行传输由MeNB和SeNB共同调度执行的情况来说,终端对RLC SDU按照per eNB per RB/per逻辑信道的方式处理,即该终端的RLC层中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各自执行RLC SDU重排序,并将得到的RLC SDU递交给该终端的PDCP层,该终端的PDCP层再确定COUNT值,并对递交上来的RLC SDU进行排序等处理,其中,针对每个特定的RB,该终端在处理过程的重排序定时器、状态变量均针对每个基站(per eNB)进行维护。该终端中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均采用独立的SN编号对来自不同基站的下行数据进行组包处理,例如,该终端中对应MeNB的UE RLC实体处理来自MeNB的下行数据,该终端中对应SeNB的UE RLC实体处理来自SeNB的下行数据。
特别的,对RLC AM模式来说,由某个基站调度传输的下行数据(下行AMD PDU或AMD PDU片段)的传输状态肯定或否定确认,即上行RLC状态PDU,由UE在该基站的对应小区上进行传输反馈,或者在其他基站有上行传输机会是有其他基站传输并发送给对应基站。
在实施中,该方法还包括:针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该终端在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该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ACK/NACK信息。
具体的,对HARQ来说,该终端的MAC层在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对应的基站反馈ACK/NACK信息。
在实施中,对RLC AM模式来说,基站向终端调度的下行数据(如下行AMD PDU或AMD PDU片段)对应的状态肯定确认或状态否定确认,即上行RLC状态PDU(RLC STATUS PDU),由终端在该基站的对应小区上进行反馈,或者在其他基站有上行传输机会时,将该基站的RLC状态PDU反馈给其他基站,并在该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该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相应的,其他基站在接收到该RLC状态PDU后,根据该RLC状态PDU携带的标识信息,将该RLC状态PDU发送给该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ACK/NACK反馈时(即上行数据的传输),是按照基站指示的UL grant进行传输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上行数据的调度,具体包括:
终端接收UL grant;
终端根据该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出发送该UL grant的基站;以及
终端按照与该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在该基站的能够传输上行数据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数据传输进一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若发送该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该终端按照与该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该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UE MAC层根据配置在MeNB传输的RB和对应MeNB的LCP进行处理,确定每个对应MeNB的逻辑信道和每个对应MeNB的UE RLC实体需要发送的数据量,并指示给相应的UE RLC实体(即与需要发送上行数据的RB对应的UE RLC实体);进一步,对应MeNB的UE RLC实体按照UE MAC层的指示,进行组包处理,并将得到的RLC PDU发送给UE MAC层,同时针对MeNB更新该UE RLC实体的发送端状态变量和/或重排序定时器;进一步,该UE MAC层收到来自对应MeNB的UE RLC实体的RLC PDU后,组包生成MAC PDU,传递给UE的物理层;该UE的物理层将接收到的MAC PDU在MeNB cell上发送。
第二种情况、若发送该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该终端按照与该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该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具体的,UE MAC根据配置在SeNB传输的RB和对应SeNB的LCP进行处理,确定每个对应SeNB的逻辑信道和每个对应SeNB的UE RLC实体需要发送的数据量,并指示给相应的UE RLC实体(即与需要发送上行数据的RB对应的UE RLC实体);进一步,对应SeNB的UE RLC实体按照UE MAC层的指示进行组包处理,并将得到的RLC PDU发送给UE MAC层,同时针对SeNB更新UE侧RLC实体的发送端状态变量和/或重排序定时器;进一步,UE MAC层收到来自对应SeNB的UE RLC实体的RLC PDU后,组包生成MAC PDU,传递给UE的物理层;该UE的物理层将接收到的MAC PDU在SeNB cell上发送。
相应的,调度UE的各基站(如MeNB和SeNB)分别从各自的小区上接收UE发送的上行数据(即上行MAC PDU),并各自处理该MAC PDU。
具体的,各基站解码和解复用MAC PDU后,按照逻辑信道标识(LogicalChannel IDentifier,LCID)将MAC SDU递交给本基站的RLC层中与该UE对应的RLC实体;进一步,该RLC实体对该MAC SDU进行重排序等操作,并按序递交给主基站MeNB(即调度该终端的多个基站中的主基站)对应该UE的PDCP层;进一步,该PDCP层执行确定COUNT值,对递交的RLC SDU进行重排序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对RLC AM模式来说,由某个基站调度的上行数据(如上行AMD PDU或AMD PDU片段)的传输状态肯定或否定确认,即下行RLC状态PDU,在该基站的对应小区上进行反馈。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若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该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该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如MeNB或SeNB),则仅该指定小区对应的基站(如MeNB)可以调度该终端的上行数据传输:
终端接收该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 grant;以及
终端根据该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传输的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该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举例说明,若UE在当前子帧只支持在一个MeNB cell传输上行数据,则仅有该MeNB cell对应的MeNB可以调度该UE的上行数据传输,UE根据MeNB指示的UL grant传输上行数据。具体如下:
UE按照MeNB对应的LCP规则组包生成MAC PDU,并在该MeNB cell上向MeNB发送生成的MAC PDU;进一步,MeNB成功解码并解复用该上行MAC PDU后,获知该MAC PDU中有对应SeNB的RLC状态PDU,MeNB通过非理想回程将该RLC状态PDU或该状态PDU对应的信息(如哪些SN对应的PDU正确接收,哪些SN对应的PDU没有正确接收)通知给SeNB,以便SeNB获知本基站下该UE的RLC PDU的传输状态。
在实施中,终端在传输的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该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包括以下两种数据发送方式:
第一种发送方式、终端将向各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组包在一起,发送给该指定小区所属的基站,则:
该终端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该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该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或者,
该终端在MAC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该指定小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本基站对应的MAC SDU和MAC CE以及其他基站对应的MAC SDU和MAC CE,并将不属于本基站的MAC SDU和MACCE发送给相应的基站;
该指定小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获取本基站对应的MAC PDU以及其他基站对应的MACPDU,并将不属于本基站的MAC PDU发送给相应的基站。
第二种发送方式、终端将向指定小区所属的基站发送的上行数据以及各基站对应的RLC STATUS PDU组包在一起,发送给该指定小区所属的基站,则:
该终端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该RLC STATUS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该指定小区所属的基站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该上行数据中的RLC STATUS PDU所携带的标识信息,将不属于本基站的RLC STATUS PDU发送给相应的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对RLC AM模式,需要对RLC STATUS PDU格式或上行MAC PDU格式进行扩展,用于携带该PDU对应的基站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终端接收每个调度该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
终端接收调度该终端的基站中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该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该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
优选的,RLC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SN、探询PDUPollPDU、探询字节PollByte、重排序定时器T-Reordering、状态报告禁止定时器T-StatusProhibit;
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各基站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确定该终端对应的RB中哪些是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哪些仅由一个基站调度;或者,针对由多个基站调度的特定RB,在该RB配置信息中增加用于表示该RB是否为特定RB的标识信息,以使终端能够获知该终端对应的RB中哪些是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哪些仅由一个基站调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承载分流场景下的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参见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71、调度终端的各基站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其中,调度终端的各基站可以是MeNB,也可以是SeNB。
对于下行调度来说,各基站可以精确地获取终端的每个逻辑信道缓冲区在本基站上待发送的数据量以及新数据的到达时刻;进一步,各基站通过终端上报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信息确定下行信道质量,通过物理层指示的ACK/NACK反馈确定HARQ重传需求。
步骤72、基站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并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该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终端。
具体的,对于每个特定RB来说,通过该特定RB向终端调度数据的各基站仅包含一个与该终端对应的PDCP层,该PDCP层设置于MeNB,因此,由MeNB的PDCP层为各基站的RLC实体分配待传输的PDCP PDU。
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度终端的各基站在通过特定RB向该终端调度下行数据时,统一由MeNB为各基站分配待传输的PDCP PDU,各基站确定需要通过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根据MeNB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并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该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终端,从而完成了各基站对终端的下行数据的调度。
在实施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各基站的RLC层均包含于该特定RB对应的RLC实体,且各基站的对应该特定RB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各基站的对应该特定RB的RLC实体各种维护独立的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该基站为MeNB,则下行数据的调度具体为:当MeNB的MAC层(以下简称MeNB MAC)根据MeNB cell信道质量、终端在该MeNB上的下行待传输数据量、终端优先级等信息,确定调度该终端传输时,MeNBMAC使用对应MeNB的LCP规则分配给该终端的每个逻辑信道(即承载在MeNB上传输的RB)具体下发的数据量,并向对应的MeNB RLC实体请求数据;进一步,该对应的MeNB RLC实体按照MeNB MAC提供的传输机会,组包生成RLC PDU并发送给MeNB MAC,同时,对应RLC实体更新对应MeNB的发送端状态变量和/或定时器(具体的状态变量更新和定时器维护方法与R8相同);进一步,该MeNB RLC下发的RLC PDU在MeNB MAC组包后,由MeNB对应的小区发送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若该基站为SeNB,则下行数据的调度具体为:当SeNBMAC根据SeNB cell信道质量、终端在SeNB上的下行待传输数据量、终端优先级等信息,确定调度该终端传输时,SeNB MAC(即SeNB的MAC层)使用对应SeNB的LCP规则分配该终端的每个逻辑信道(即承载在SeNB上传输的RB)具体下发的数据量大小,并向对应的SeNB RLC实体(即SeNB的RLC实体)请求数据;进一步,该对应的SeNB RLC实体按照SeNB MAC提供的传输机会组包得到RLC PDU,并发送给SeNB MAC,同时,该对应的RLC实体更新对应SeNB的发送端状态变量和/或定时器(具体的状态变量更新和定时器维护方法与R8相同);进一步,该SeNB RLC下发的RLC PDU在SeNBMAC组包后,由SeNB对应的小区发送给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支持承载分流的RB(即特定RB)或逻辑信道来说,各基站对应的RLC实体的状态变量和定时器均是每个基站各自维护的(即以per eNB进行维护)。
在实施中,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MeNB的PDCP层根据以下任一方式为各基站的RLC实体分配PDCP PDU:
第一种方式、当任一基站的RLC实体在确定本基站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MeNB发送通知信息,以通知该MeNB该基站有传输机会;进一步,MeNB根据该通知信息,选定由该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的RLC实体;
具体的,当SeNB有数据传输机会时,SeNB RLC实体计算本次调度中哪些RB被调度以及可传输的RLC实体待传输的数据量,并通知MeNB PDCP层,该通知信息至少包括RB的标识信息、每个RB提供的可传输数据量;进一步,该MeNB PDCP层根据SeNB RLC的通知信息,将MeNB PDCP层中暂存的待传输PDCP PDU发送给该SeNB RLC实体进行传输。
第二种方式、MeNB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终端的各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当任一基站的下行数据到达时,该MeNB将预先选定由该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的RLC实体。
具体的,该方式下,由MeNB控制支持承载分流的RB(即特定RB)对应的PDCP PDU在MeNB和SeNB分配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当SeNB的下行数据到达时,MeNB将分配由SeNB传输的PDCP PDU发送给SeNB;进一步,该SeNB暂存这些待传输的PDCP SDU,并在有传输机会时下发这些待传输的下行数据。
优选的,MeNB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方式下,MeNB需要预先知道各SeNB的负荷、干扰情况以及之前为各SeNB分配的待传输数据的传输情况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才能实现对特定RB对应的PDCP PDU在MeNB和SeNB分配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本发明实施中,在进行数据调度之前,还需要配置各基站能够调度的RB,RB的配置具体包括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A、由MeNB统一为各基站进行RB配置,具体为:
MeNB分别配置调度该终端的各基站(包括MeNB和SeNB)所调度的RB,并将为各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相应的基站;
其中,该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
优选的,RLC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SN、PollPDU、PollByte、T-Reordering、T-StatusProhibit;
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在RB配置过程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MeNB为各基站配置的RLC配置信息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MeNB根据信道条件、各基站处理能力,对同一个RB在MeNB和SeNB进行RLC配置。
方式B、由调度该终端的各基站(包括MeNB和SeNB)自行配置并在及中间件进行交互,具体为:
调度该终端的各基站(包括MeNB和SeNB)自行配置自身所调度的RB,并将自身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其他基站;
其中,该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
优选的,RLC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SN、PollPDU、PollByte、T-Reordering、T-StatusProhibit;
逻辑信道配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在RB配置过程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各基站自行配置的RLC配置信息的取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进一步,在完成各基站的RB配置后,需要将各基站的RB配置发送给各基站共同调度的终端,具体为:
由MeNB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调度该终端的各基站(包括MeNB和SeNB)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或者,
各基站分别通过RRC信令通知该终端该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优选的,初始配置时,由MeNB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调度该终端的各基站(包括MeNB和SeNB)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进一步,若任一基站对终端调度的RB进行了重配置,该基站可将重配置后的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通知给MeNB,并由MeNB通过RRC信令通知给终端;或者,由该基站自行将重配置后的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通知给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基站的RB配置信息可以使用单独的RRC信令通知给终端,也可以由网络侧(MeNB或SeNB)通过RRC重配置消息,通知给该终端,其中,通过RRC重配置消息发送给终端的信息还包括:为其服务的基站的标识信息、各基站的服务小区的标识信息,基站和小区间的映射关系等。
相应的,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网络侧发送的重配置信息,获知自身当前处于承载分流支持状态、以及进行对承载分流的RB(即特定RB)进行承载重配和无线资源重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承载分流场景下,MeNB和SeNB有各自的RLC实体、MAC实体,对于下行数据的调度,除了PDCP数据需要分流外,MeNB和SeNB的数据调度传输是相互独立。另外,对应同一个MAC PDU的下行数据第一次传输、重传由同一个基站调度,并在同一个小区上进行传输;进一步,该下行数据相应的HARQ ACK/NACK也要在相同的小区上进行反馈。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该终端的上行数据的调度,承载分流场景下,每个基站独立调度UL grant。另外,对应同一个MAC PDU的下行数据第一次传输、重传由同一个基站调度,并在同一个小区上进行传输;进一步,该下行数据相应的HARQ ACK/NACK也要在相同的小区上进行反馈。
对上行调度来说,调度该终端的各基站根据上行信道质量和/或该终端上报的上行缓冲区状态报告,确定该终端待传输的数据量,并将分配的UL grant通过PDCCH指示给该终端,从而实现了在承载分流场景下,调度终端的各基站对该终端的上行数据的调度过程。
相应的,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UL grant所在小区、小区和基站的对应关系以及每个基站承载的RB情况,判断出由哪个基站调度了该终端的上行数据传输、以及在每个UL grant上可以传输的数据大小和承载;针对调度了该终端的上行数据传输的每个基站,该终端根据该基站配置的RB和该基站发送的ULgrant,按照该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该基站对应的UL grant以及该基站的各个逻辑信道当前待传输的数据量,指定为该基站的每个逻辑信道分配的资源,并对应该基站进行组包处理。
在实施中,若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某个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则:
该基站在接收到该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该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该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上述方法处理流程可以用软件程序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当存储的软件程序被调用时,执行上述方法步骤。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由于该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6所示的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参见图8所示,该终端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81,用于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
第二处理模块82,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
RLC实体83,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AC SDU进行处理,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本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1还用于:
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
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82还用于:
针对所述下行数据,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息。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1还用于: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并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出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82还用于: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基站的能够传输上行数据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进一步,对于上行调度,所述第三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若本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本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81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grant;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8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二处理模块82根据以下方式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由于该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上述图7所示的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相似,因此该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参见图9所示,该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91,用于在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处理模块92,用于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为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并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若所述基站为所述MeNB,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93,用于接收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 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其中,所述通知信息是由所述各基站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的;或者,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传输的PDCP PDU,若该基站有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PDU发送给该基站。
在实施中,所述第三处理模块93还用于:
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在实施中,所述基站还包括第四处理模块94,其中:
所述第四处理模块94具体用于:配置本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本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或者,接收MeNB为本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所述第四处理模块94还用于:
通过RRC信令通知终端本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在实施中,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五处理模块95,其中:
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本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下面结合具体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8的实施例中,终端包括收发信机、以及与该收发信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收发信机被配置用于:接收下行数据,并将接收到的下行数据传递处理器;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 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所述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收发信机还被配置用于: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以及接收到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传递至处理器进行处理。
在实施中,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针对所述下行数据,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ACK/NACK信息。
在实施中,对于上行调度,收发信机还被配置用于: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并将接收到UL grant传递至处理器;
相应的,该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在调度的UL grant所在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进一步,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该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该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在实施中,若本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本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收发信机被配置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 grant;
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具体的,处理器被配置具体用于:
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硬件结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的结构、处理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9的实施例中,该基站包括收发信机、以及与该收发信机连接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
处理器被配置用于在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以及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触发收发信机发送给所述终端。
本基站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本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若本基站为所述MeNB,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
收发信机还被配置用于:接收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
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其中,所述通知信息是由所述各基站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的;或者,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传输的PDCP PDU,若该基站有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
在实施中,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
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在实施中,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配置本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本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或者,接收MeNB为本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进一步,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
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本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在实施中,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本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处理器还被配置用于:在收发信机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1)

1.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多个基站调度下工作的终端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
所述终端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业务数据单元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无线承载RB对应的无线链路控制RLC实体进行处理;
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所述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的物理层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并通知给所述终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所述终端的MAC层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RLC层中与所述基站调度的无线承载RB对应的RLC实体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针对接收到的所述下行数据,所述终端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
所述终端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逻辑信道优先级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调度的UL grant所在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所述终端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所述终端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 grant;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
所述终端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10.一种承载分流场景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调度终端的各基站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所述基站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的PDCP层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所述终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MeNB的PDCP层根据以下步骤为所述基站的RLC实体分配PDCP PDU:
所述基站的RLC实体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通知信息;以及所述MeNB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所述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RLC实体;
或者,
所述MeNB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若所述基站的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所述基站的RLC实体传输的PDCP PDU发送给所述基站的RLC实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eNB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MeNB分别配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为所述各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各基站;或者,
所述基站配置自身所调度的RB,并将自身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MeNB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或者,
所述基站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所述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所述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则:
所述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1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下行数据,根据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下行数据的基站;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下行数据进行解复用处理,并将生成的MACSDU,传递到所述终端的与所述基站调度的RB对应的RLC实体;
RLC实体,用于根据接收到的MAC SDU进行处理,其中,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RB,所述终端包括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所述特定RB,所述终端的对应不同基站的RLC实体分别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
接收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通过RRC信令发送的该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或者,
接收主基站MeNB通过RRC信令发送的每个调度所述终端的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
针对所述下行数据,在承载所述下行数据的小区上向所述小区对应的基站,反馈肯定确认ACK/否定确认NACK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7或20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上行调度UL grant,并根据所述UL grant所在的小区,确定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用于:按照与所述基站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在调度的UL grant所在的小区上进行传输。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MeNB,则按照与所述M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M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若发送所述UL grant的基站为SeNB,则按照与所述SeNB对应的LCP规则进行组包处理,并在所述SeNB的小区上发送上行数据。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若本终端在当前子帧中仅支持在一个指定小区传输上行数据,其中,所述指定小区归属于调度本终端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则: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指定小区归属的基站发送的ULgrant;
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UL grant,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在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上行数据中各信息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每个MAC S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S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以及在每个MAC CE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CE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MAC PDU子头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MAC 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或者,在RLC状态PDU中携带用于表示所述RLC状态PDU对应的基站的标识信息。
2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确定需要调度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向终端传输下行数据时,确定出需要传输的下行数据的数据量;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调度终端的各基站中的MeNB为本基站的RLC实体分配的PDCP PDU,进行组包处理,将得到的下行数据在所述基站的小区上发送给所述终端。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个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所述基站的RLC实体采用独立的SN、状态变量和重排序定时器进行处理。
27.如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由多个基站共同调度的特定RB,若所述基站为所述MeNB,则所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发送的通知信息,根据所述通知信息,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 PDU,并将选定的PDCP PDU发送给该基站,其中,所述通知信息是由所述各基站在确定自身有数据传输机会时,向所述MeNB发送的;或者,预先选定分别由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传输的PDCP PDU,若该基站有下行数据到达时,将预先选定由该基站传输的PDCPPDU发送给该基站。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处理模块还用于:
根据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的待传输数据量信息、小区信道测量信息、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中除自身之外的辅基站的负荷信息及辅基站的干扰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调整PDCP PDU在调度所述终端的各基站上的传输比例或传输数据量。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四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第四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配置本基站所调度的RB,并将本基站所调度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发送给调度所述终端的其他基站;或者,接收MeNB为本基站配置的RB的标识信息以及RB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RB配置信息至少包括RLC配置信息和逻辑信道配置信息,所述逻辑信道配置信息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逻辑信道组和逻辑信道的对应关系、以及逻辑信道优先级信息。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模块还用于:
通过RRC信令通知所述终端本基站所调度RB的标识信息和RB配置信息。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五处理模块,其中:
若所述终端当前仅支持在本基站的一个指定小区上传输上行数据,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根据所述上行数据中携带的标识信息,将所述上行数据中不属于本基站的信息通知给该信息携带的标识信息对应的基站。
CN201310321046.9A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43493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1046.9A CN104349385B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21046.9A CN104349385B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385A true CN104349385A (zh) 2015-02-11
CN104349385B CN104349385B (zh) 2018-01-19

Family

ID=52503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21046.9A Active CN104349385B (zh) 2013-07-26 2013-07-26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9385B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4567A (zh) * 2016-03-05 2016-07-06 臧利 多基站的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
WO2017096589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WO2017128609A1 (zh) * 2016-01-30 2017-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710861A (zh) * 2015-07-03 2018-02-16 诺基亚通信公司 针对多连接性的分割承载增强
WO2018059414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37214A (zh) * 2017-01-20 2018-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8810990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复制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
CN109644392A (zh) * 2017-09-26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233056A1 (zh) * 2018-06-07 2019-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030058A1 (en) * 2018-08-08 2020-02-1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ac pdu
CN110932986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5750A (zh) * 2019-12-18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CN112889337A (zh) * 2018-10-25 2021-06-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蜂窝无线电接入技术在无线回程上的承载映射
CN113784387A (zh) * 2017-01-05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3000253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系统
CN103517357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46928A (zh) * 2012-07-11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3000253A1 (zh) * 2011-06-30 2013-0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协作多点传输系统中信息的交互方法及协作多点传输系统
CN103517357A (zh) * 2012-06-28 2014-01-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546928A (zh) * 2012-07-11 2014-01-2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10861A (zh) * 2015-07-03 2018-02-16 诺基亚通信公司 针对多连接性的分割承载增强
CN107710861B (zh) * 2015-07-03 2021-05-14 诺基亚通信公司 针对多连接性的分割承载增强
WO2017096589A1 (en) * 2015-12-10 2017-06-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US10701715B2 (en) 2016-01-30 2020-06-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PDCP) data packets
WO2017128609A1 (zh) * 2016-01-30 2017-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744567A (zh) * 2016-03-05 2016-07-06 臧利 多基站的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
WO2018059414A1 (zh) * 2016-09-29 2018-04-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888341A (zh) * 2016-09-29 2018-04-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784387A (zh) * 2017-01-05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8337214A (zh) * 2017-01-20 2018-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08337214B (zh) * 2017-01-20 2020-0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US11063704B2 (en) 2017-05-05 2021-07-13 Zte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data packet duplication func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10990B (zh) * 2017-05-05 2020-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复制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
CN108810990A (zh) * 2017-05-05 2018-11-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复制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装置、通信设备
US11728935B2 (en) 2017-05-05 2023-08-15 Zte Corpor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 data packet duplication func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644392A (zh) * 2017-09-26 2019-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19233056A1 (zh) * 2018-06-07 2019-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数据的接收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0030058A1 (en) * 2018-08-08 2020-02-13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ac pdu
US11317461B2 (en) 2018-08-08 2022-04-26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MAC PDU
CN110932986A (zh) * 2018-09-20 2020-03-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32986B (zh) * 2018-09-20 2023-04-0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包分流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89337A (zh) * 2018-10-25 2021-06-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蜂窝无线电接入技术在无线回程上的承载映射
CN112889337B (zh) * 2018-10-25 2024-01-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蜂窝无线电接入技术在无线回程上的承载映射
CN110995750A (zh) * 2019-12-18 2020-04-1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9385B (zh) 2018-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9385A (zh) 一种承载分流场景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5684501B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多个载波传送/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JP7369240B2 (ja) 無線端末
CN105532067B (zh) 用于低时延回程的针对移动云的调度虚拟化
CN103888222B (zh)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80419B (zh) 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4348589B (zh) 一种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5999269B2 (ja) マルチrat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通信
CN109937587A (zh) 缓冲区状态报告传输方法及其设备
CN103891191B (zh) 混合自动重传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ue及基站
CN107484183B (zh) 一种分布式基站系统、cu、du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4333908B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782569B (zh) 数据处理装置和方法
CN107580330A (zh) 用于支持经由中继节点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4303578B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82378A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41102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640558A (zh) 在使用中继节点的通信系统中的传输
CN102655448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媒质访问控制层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4349461A (zh) 一种bsr上报方法、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及其设备
KR101927017B1 (ko) Rlc 데이터 패킷 오프로딩 방법 및 기지국
US105305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41239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49483A (zh) 一种协作多点传输场景下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3596213A (zh) 异构网络下的层二测量及信息交互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2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