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82133A -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82133A
CN103582133A CN201210262984.1A CN201210262984A CN103582133A CN 103582133 A CN103582133 A CN 103582133A CN 201210262984 A CN201210262984 A CN 201210262984A CN 103582133 A CN103582133 A CN 103582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nti
base station
carrying
polymerization
ded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629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82133B (zh
Inventor
付喆
赵亚利
吴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2629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82133B/zh
Priority to EP13823489.3A priority patent/EP2879455B1/en
Priority to KR1020157004597A priority patent/KR101644869B1/ko
Priority to PCT/CN2013/080069 priority patent/WO2014015806A1/zh
Priority to US14/416,834 priority patent/US9801214B2/en
Publication of CN103582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1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821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821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用以在UE聚合不同基站的场景下实现为UE分配C-RNTI。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确定各自需要为该UE分配的C-RNTI,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将各自确定的C-RNTI分配给UE;或者,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由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其中,该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预设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y,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N)的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E-UTRAN由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组成。eNB完成接入网功能,与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通过空中接口通信。UE与eNB之间既存在控制面连接又存在用户面连接。对于每一个附着到网络的UE,由一个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为其提供服务,MME与eNB之间采用控制平面S1接口(S1 for thecontrol plane,S1-MME)相连。S1-MME接口为UE提供对控制面服务,包括移动性管理和承载管理功能。S-GW与eNB之间采用用户平面S 1接口(S1 forthe user plane,S1-U)相连,对于每一个附着到网络的UE,有一个S-GW为其提供服务。S1-U接口为UE提供用户面服务,UE的用户面数据通过S1-U承载在S-GW和eNB之间传输。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以及用户对数据业务速率和容量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宏基站(Macro eNB)单层覆盖网络已经不能满足这种状况。因此,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引入了分层组网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通过在热点区域、家庭室内环境、办公环境等小覆盖环境布设一些低功率的基站(包括Femto/Pico/中继等形式),获得小区分裂的效果,使得运营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数据速率、更低成本的业务。
在如图2所示的现有分层网络中,宏基站(记做Macro eNB)提供基础覆盖,低功率的小型基站(本文称之为Local eNB)提供热点覆盖,Local eNB与Macro eNB之间存在数据/信令接口(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接口),UE可以工作在Macro eNB或Local eNB下。由于Local eNB控制的小区覆盖范围小,服务的UE少,所以,连接到Local eNB的UE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服务质量,如:获得更高的业务速率、更高质量的链路。因此,当连接到Macro eNB的UE进入Local eNB所对应的小区的覆盖范围时,可以转移到Local eNB以获得LocaleNB提供的服务;当UE远离Local eNB所对应的小区覆盖范围时,需要转移到Macro eNB控制的小区,以保持无线连接。
图2所示网络架构可以支持用户承载分离。在Macro eNB小区和Local eNB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时,可以将对应的UE的承载在不同的基站下进行调度和传输。特别的,以下对实现用户面和控制面分离(CP/UP分离)的网络架构进行举例。在该方式下,当UE在只有Macro eNB小区覆盖的区域,UE的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都在Macro eNB,当UE移动到/接近Macro eNB小区和LocaleNB小区重叠覆盖区域时,UE用户面承载(全部或部分)连接被转移到LocaleNB,以获得更高的业务传输速率;控制面连接仍然保持在Macro eNB,以减少频繁切换带来的信令开销。
分层组网情况下为了增强移动性管理或者提高峰值速率,终端可能聚合多个基站的小区的资源,每个基站下独立进行调度。而调度是基于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C-RNTI)寻址,C-RNTI是用于标识一个小区内的有RRC连接的UE,在LTE系统中由各个基站分配,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小区内的各个UE。通常,在UE发起RRC连接时或切换过程中,基站为该UE分配专用的C-RNTI标识。C-RNTI的主要作用有:加扰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指示的动态调度、加扰上行信道、PDCCH命令(order)触发的随机接入和切换过程。
但是,对于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版本11(R11)以及之前的版本来说,其只支持UE聚合同一个eNB下的载波,并由这个基站为UE分配C-RNTI。而在包含Local eNB和Macro eNB的分层网络部署场景下,特别是在承载分离的架构下,UE可以同时聚合来自不同基站下的载波/服务小区为其提供服务。对UE聚合的不同基站来说,如何为此场景下的此类UE分配C-RNTI用于完成动态调度等过程,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了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用以在UE聚合不同基站的场景下实现为UE分配C-RNT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由初始接入基站为UE分配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其中,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集合;
初始接入基站将所述C-RNTI分别通知给UE和与该基站聚合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确定各自需要为该UE分配的C-RNTI;
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将各自确定的C-RNTI分配给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集合;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通知给UE和与初始接入基站聚合的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的分配系统包括:
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
每一基站用于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各自为该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知,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C-RNTI的分配有两套不同的方案:由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或者UE聚合的不同基站确定各自需要为该UE分配的C-RNTI,UE聚合的基站将各自确定的C-RNTI分配给UE。为UE聚合不同基站的场景下C-RNTI的分配,提供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E-UTRAN网络架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分层网络部署场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C-RNTI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初始接入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用户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分层组网场景下,特别是在支持承载分离的架构下,UE聚合的不同基站如何为UE分配C-RNTI的技术方案,用于完成动态调度等过程。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S201: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确定各自需要为该UE分配的C-RNTI;
S202: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将各自确定的C-RNTI分配给UE。较佳的,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对于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在承载分离过程中,聚合的目标基站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并通过初始接入基站将该C-RNTI通知给UE;或者,在承载分离过程中,并且在由UE在聚合的目标基站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中,聚合的目标基站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由初始接入基站为UE分配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其中,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集合;
初始接入基站将所述C-RNTI分别通知给UE和与初始接入基站聚合的基站。
对于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在初始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建立时,或者在承载分离过程中,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聚合的目标基站使用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专用C-RNTI进行通信,初始接入基站同样使用该专用C-RNTI进行通信;或者,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聚合的目标基站使用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专用C-RNTI进行通信,初始接入基站仍然使用在UE发起的初始连接建立过程中初始接入基站分配给UE的C-RNTI进行通信。
下面给出几个具体实施例的说明。
具体实施例一:Macro eNB和Local eNB各自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C-RNTI。在承载分离过程中,目标eNB(如Local eNB)为UE分配在对应小区中使用的C-RNTI,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告知UE的初始接入基站(如MacroeNB),再通过初始接入基站告知UE。
参见图4,具体包括步骤:
S301:C-RNTI的初始分配。
作为UE初始接入的基站,Macro eNB在为UE分配C-RNTI时,可以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专用C-RNTI,例如可以随机为UE分配专用C-RNTI。在UE保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期间,Macro eNB使用此C-RNTI加扰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实现Macro对UE的动态调度等操作。
S302:承载分离时C-RNTI的分配。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针对某UE的基站间的承载分离命令(消息包括:在承载分离中需要转移的承载的配置信息、UE标识等),请求Local eNB为该UE分配UE在Local下专用的C-RNTI。而后,Local eNB将为该UE分配的C-RNTI交互给Macro eNB。Macro eNB向UE发送承载分离命令,并将收到的Local eNB为该UE分配的C-RNTI通知给UE。此通知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或其他全新定义的方式来实现。
S303:C-RNTI的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Macro eNB和Local eNB分别使用各自为UE分配的C-RNTI,完成动态调度等过程。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Local和Macro上分别使用相应的C-RNTI,完成PDCCH解扰、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PUSCH)加扰等操作。
S304:C-RNTI的回收。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通知UE承载聚合命令或承载重分离命令,UE收到此命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删除与原Local对应的C-RNTI)。同时,维持RRC连接的基站(即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为相应UE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Local eNB收到此命令后,释放Local eNB之前为这个UE分配的C-RNTI,并执行其他相应的操作。
所谓承载重分离过程,即由承载分离过程转移的无线承载(RadioBearer,RB)先转移回Macro eNB,再通过新的承载分离命令,将部分/全部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重新转移到另外一个Local eNB;或者由承载分离过程转移的部分/全部RB直接转移到另外一个Local eNB。
具体实施例二:Macro eNB和Local eNB各自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C-RNTI。在承载分离过程中,目标eNB(假设为Macro eNB)为UE分配在对应小区中使用的C-RNTI,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告知UE的初始接入基站(假设为Local eNB),再通过初始接入基站告知UE。
参见图5,具体包括步骤:
S401:C-RNTI的初始分配。
作为UE初始接入的基站,Local eNB在为UE分配C-RNTI时,可以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专用C-RNTI。
S402:承载分离时C-RNTI的分配。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Local eNB或采用切换过程,将UE先切换到MacroeNB,再由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过程;或由Local eNB直接发起承载分离过程。对于UE先切换到Macro eNB的情况,其承载分离和C-RNTI的使用与实施例1一致。以下仅对Local eNB直接发起的承载分离过程进行描述。
Local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Macro eNB针对某UE的基站间的承载分离命令(消息包括:在承载分离中需要转移的SRB等承载的配置信息、UE标识等),请求Macro eNB为该UE分配UE在Macro eNB下专用的C-RNTI。而后,Macro eNB将为该UE分配的C-RNTI交互给Local eNB。Local eNB向UE发送承载分离命令,并将收到的Mcaro eNB为该UE分配的C-RNTI通知给UE。此通知可通过RRC连接重配置过程、或其他全新定义的方式来实现。承载分离成功后,UE的RRC连接在Macro上维持。
S403:C-RNTI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Macro eNB和Local eNB分别使用各自为UE分配的C-RNTI,完成动态调度等过程。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Local和Macro上分别使用相应的C-RNTI,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S404:C-RNTI回收。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通知UE承载聚合命令或承载重分离命令,UE收到此命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删除与原Local对应的C-RNTI)。同时,维持RRC连接的基站(即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为相应UE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Local eNB收到此命令后,释放Local eNB之前为这个UE分配的C-RNTI,并执行其他相应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三:Macro eNB和Local eNB各自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Local eNB在UE发起Local RA时为UE分配的Local下UE专用的C-RNTI。
参见图6,具体包括步骤:
S501:C-RNTI的初始分配。
作为UE初始接入的基站,Macro eNB在为UE分配C-RNTI时,可以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专用C-RNTI。在UE保持RRC连接期间,Macro eNB使用此C-RNTI加扰的PDCCH,实现Macro对UE的动态调度等操作。
S502:通知进行承载分离。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针对某UE的eNB间的承载分离命令(消息包括:在承载分离中需要转移的承载的配置信息、UE标识等)。同时,Macro eNB向UE发送承载分离命令。
S503:UE发起无线接入(Radio Access,RA)过程。
UE收到此命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激活另外一套对应Local eNB的物理层(Physical Layer,PHY)和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实体,而后用与Local eNB对应的这套PHY和MAC实体,在Local发起RA过程。Local eNB在UE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为UE分配Local下UE专用的C-RNTI。
S504:C-RNTI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Macro eNB和Local eNB分别使用各自为UE分配的C-RNTI,完成动态调度等过程。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Local和Macro上分别使用相应的C-RNTI,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S505:C-RNTI回收。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通知UE承载聚合命令或承载重分离命令,UE收到此命令后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删除与原Local对应的C-RNTI)。同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为相应UE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Local eNB收到此命令后,回收为这个UE分配的在Local下的专用C-RNTI,并执行其他相应的操作。
具体实施例四:Macro eNB和Local eNB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在承载分离时,由UE的初始接入基站分配(假设为Macro eNB)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C-RNTI,并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交互的方式,通知目标eNB(假设为Local eNB)该UE在Local eNB对应的小区中使用的C-RNTI取值。
参见图7,具体包括步骤:
S601:交互基站共同维护RNTI专用集合。
为避免C-RNTI的使用冲突,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称为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预留给基站交互C-RNTI时使用。上述基站共同维护的RNTI专用集合,可由OAM配置,或也可通过Local eNB和MacroeNB之间的X2接口,或是S1接口,或是全新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
S602:C-RNTI的初始分配。
作为UE初始接入的基站,Macro eNB在为初始接入的UE分配C-RNTI时,可以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C-RNTI,此C-RNTI的取值范围在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之外。
S603:承载分离时C-RNTI的分配。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过程。Macro eNB在预留的RNTI专用集合中,选择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Macro和Local使用的C-RNTI(记为承载分离专用C-RNTI),并将这个承载分离专用C-RNTI通知给UE。此通知可以采用RRC连接重配置过程、或使用切换过程、或使用PDCCH调度C-RNTI MAC CE方式、或其他全新定义的方式来实现。同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将UE标识、Macro为UE分配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转移的DRB配置等信息通知Local eNB(进一步,Macro eNB将为UE分配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交互给与Macro eNB聚合的所有Local eNB)。在UE收到Macro eNB告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并正确解码后,UE使用承载分离专用C-RNTI,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在收到UE的反馈在承载分离状态下,基站使用承载分离专用C-RNTI完成动态调度等操作。
对于Macro eNB在初始接入时为UE分配的C-RNTI,基站可以重新分配给其它UE,也可以为该UE保留供后续使用(基站可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分离完成消息后进行处理)。
S604:C-RNTI的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在Macro eNB和Local eNB的对应小区中分别使用Macro为UE分配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完成各小区的动态调度等过程。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使用该承载专用C-RNTI,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S605:承载聚合或重分离中的处理。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
对于承载聚合过程,Macro eNB需要确定聚合后UE使用的C-RNTI:
若在UE初始接入时Macro eNB分配的C-RNTI仍然保留,则可以直接使用该保留的C-RNTI作为聚合后该UE在Macro eNB对应小区的标识;
若不保留UE初始接入时Macro eNB分配的C-RNTI,则需要采用与初始接入类似的方式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之外的C-RNTI取值。
同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为相应UE发起承载聚合过程,之前分配给UE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聚合完成后被Macro和local eNB回收(Local eNB保留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也可在收到Macro eNB发起承载聚合过程通知时回收)(进一步,当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一并告知给所有与Macro eNB聚合的基站时,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从与Macro eNB聚合并被告知的其他Local eNB回收)。相应的,UE收到Macro eNB发送的携带新的C-RNTI的通知并正确解码后,UE使用新的C-RNTI,完成后续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同时,UE删除这个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聚合完成后,基站使用新的C-RNTI完成动态调度等操作。
所谓承载重分离过程,即由承载分离过程转移的RB先转移回Macro eNB,再通过新的承载分离命令,将部分/全部DRB重新转移到另外一个Local eNB;或者由承载分离过程转移的部分/全部RB直接转移到另外一个Local eNB。
对于先转移回Macro eNB的承载重分离,其基本处理与承载聚合过程一致;对于直接从Local eNB1转移到Local eNB2的重分离过程,需要采用步骤2类似的手段为Macro eNB和Local eNB2重新分配一个新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进一步,可将此新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交互给与Macro eNB聚合的所有Local eNB),并将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从Macro eNB和LocaleNB1回收(进一步,当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一并告知给所有与Macro eNB聚合的基站时,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从与Macro eNB聚合并被告知的其他Local eNB回收)。(相应的,UE删除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之后使用新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具体做法如:分配给UE的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重分离完成后被Macro eNB回收。相应的,在Macro eNB通知UE发起承载重分离命令时,告知UE后续使用的新承载分离专用C-RNTI(简称C-RNTI1),UE收到携带C-RNTI1的通知并正确解码后,UE使用C-RNTI1,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同时,UE删除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重分离后,基站使用C-RNTI1完成动态调度等操作);或者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即告知所有与其聚合的基站承载分离专用C-RNTI时,Local eNB2直接使用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进行后续处理和操作;又或者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仅告知聚合的目标基站承载分离专用C-RNTI时,此时Macro eNB将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直接分配给LocaleNB2,并且进一步可以回收Local eNB1上的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的取值(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Local eNB1可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重分离完成后回收,也可在Local eNB1收到Macro eNB发起承载重分离过程通知时回收)。
具体实施例五:Macro eNB和Local eNB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在承载分离时由UE的初始接入基站(假设为Macro eNB)为目标eNB(假设为Local eNB)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并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交互的方式,通知目标eNB(假设为Local eNB)。在整个过程中不需要改变UE在Macro eNB所对应小区的C-RNTI的取值。
参见图8,具体包括步骤:
S701:交互基站共同维护的RNTI专用集合。
为避免C-RNTI的使用冲突,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称为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预留给基站交互C-RNTI时使用。上述基站共同维护的RNTI专用集合,可由OAM配置,或也可以通过Local eNB和MacroeNB之间的X2接口,或是S1接口,或是全新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
S702:C-RNTI的初始分配。
作为UE初始接入的基站,Macro eNB在为初始接入的UE分配C-RNTI时,可以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C-RNTI,此C-RNTI的取值范围在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之外。
S703:承载分离时C-RNTI的分配。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过程。Macro eNB在预留的RNTI专用集合中,选择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Local eNB对应小区使用的C-RNTI(记为承载分离专用C-RNTI),并将这个承载分离专用C-RNTI通知给UE。此通知可以采用RRC连接重配置过程、或其他全新定义的方式来实现。同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将UE标识、承载分离专用C-RNTI、转移的DRB配置等信息通知Local eNB(进一步,Macro eNB将为UE分配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交互给与Macro eNB聚合的所有Local eNB)。
S704:C-RNTI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在Macro eNB和Local eNB的对应小区中使用不同的C-RNTI完成对UE的动态调度等操作:Macro中使用初始接入时为UE分配的C-RNTI,Local中则使用Macro eNB分配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Local和Macro上分别使用相应的C-RNTI,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S705:承载聚合或重分离中的处理。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
对于承载聚合过程,Macro eNB仍然使用初始接入时分配的C-RNTI。同时,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通知Local eNB为相应UE发起承载聚合过程,之前分配给UE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被Macro和local eNB回收(承载分离专用C-RNTI可在UE反馈承载聚合完成后回收,也可在Local eNB收到Macro eNB发起承载聚合过程通知时回收)(进一步,当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一并告知给所有与Macro eNB聚合的基站时,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从与Macro eNB聚合并被告知的其他Local eNB回收)。相应的,在UE反馈承载聚合完成后或UE收到Macro eNB发送的承载聚合命令并成功解码后,UE删除这个承载分离专用C-RNTI。
对于先转移回Macro eNB的承载重分离过程,其基本处理与承载聚合过程一致;对于直接从Local eNB1转移到Local eNB2的重分离过程,需要采用步骤2类似的手段为Local eNB2重新分配一个新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进一步,可将此新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交互给与Macro eNB聚合的所有LocaleNB),并将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从Macro eNB和Local eNB1回收(进一步,当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一并告知给所有与Macro eNB聚合的基站时,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从与MacroeNB聚合并被告知的其他Local eNB回收)(相应的,UE删除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之后使用新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具体做法类似实施例4中所述);或者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即告知所有与其聚合基站承载分离专用C-RNTI时,Local eNB2直接使用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进行后续处理和操作;又或者在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时仅告知聚合的目标基站承载分离专用C-RNTI时,此时Macro eNB将原来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直接分配给Local eNB2,并且进一步可以回收Local eNB1上的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的取值(原承载分离专用C-RNTI,Local eNB1可在收到UE反馈的承载重分离完成后回收,也可在Local eNB1收到Macro eNB发起承载重分离过程通知时回收)。
具体实施例六:Macro eNB和Local eNB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由UE初始接入的基站(假设为Macro eNB)在连接建立之初即分配UE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C-RNTI,并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交互的方式,在UE建立RRC连接后即通知目标基站(假设为Local eNB)该UE在Local eNB对应的小区中使用的C-RNTI取值。
参见图9,具体包括步骤:
S801:交互基站共同维护的RNTI专用集合。
为避免C-RNTI的使用冲突,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称为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预留给基站交互C-RNTI时使用。上述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可由OAM配置,或也可以通过Local eNB和Macro eNB之间的X2接口,或是S1接口,或是全新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
S802:C-RNTI初始分配。
Macro eNB为初始接入的UE分配C-RNTI时,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C-RNTI(记为C-RNTI1),此C-RNTI1的取值范围在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之外。
S803:对承载分离专用C-RNTI的预先分配。
建立RRC连接以后,当Macro eNB获知UE具备支持承载分离的能力时,重新为该UE分配在Macro eNB以及后续Local eNB中使用的C-RNTI(记为C-RNTI2,归属于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C-RNTI2在分配后,即由Macro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告知所有可能进行聚合的Local eNB,同时告知的还有UE标识;同时Macro eNB告知UE将使用的C-RNTI由C-RNTI1改为C-RNTI2(此后C-RNTI1可以分配给其他的UE)。UE收到并成功解码MacroeNB告知的C-RNTI2后,使用C-RNTI2完成后续的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过程。Macro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将UE标识、转移的DRB配置等信息通知Local eNB;此时不需要告知Local eNB为该UE分配的C-RNTI。
S804:C-RNTI的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Macro eNB和Local eNB均使用C-RNTI2完成相关的操作。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使用C-RNTI2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S805:C-RNTI的变更。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
对于承载聚合过程、先转移回Macro eNB的承载重分离过程、以及直接从Local eNB1转移到Local eNB2的重分离过程,Macro eNB仍然使用C-RNTI2。相应的,UE使用C-RNTI2完成对应的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对于直接从Local eNB1转移到Local eNB2的重分离过程,由于Macro eNB在根据UE能力分配C-RNTI2之后,所有可能进行聚合的Local eNB均将C-RNTI2预留给该UE了,因此此时不需要告知Local eNB2该UE的C-RNTI取值。
具体实施例七:Macro eNB和Local eNB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由UE初始接入的基站(假设为Local eNB)在连接建立之初即分配UE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C-RNTI,并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交互的方式,在UE建立RRC连接后即通知目标基站(假设为Macro eNB)该UE在承载分离时使用的C-RNTI取值。
参见图10,具体包括步骤:
S901:交互基站共同维护的RNTI专用集合。
为避免C-RNTI的使用冲突,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一段RNTI的取值范围(称为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预留给基站交互C-RNTI时使用。上述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可由OAM配置,或也可以通过Local eNB和Macro eNB之间的X2接口,或是S1接口,或是全新定义的接口进行交互。
S902:C-RNTI初始分配。
Local eNB为初始接入的UE分配C-RNTI时,按照现有的规则为UE分配C-RNTI(记为C-RNTI1),此C-RNTI1的取值范围在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之外。
S903:对承载分离专用C-RNTI的预先分配。
建立RRC连接以后,当Local eNB获知UE具备支持承载分离的能力时,重新为该UE分配在该Local eNB以及后续承载分离状态下在Macro eNB使用的C-RNTI(记为C-RNTI2,归属于承载分离专用RNTI集合)。C-RNTI2在分配后,即由Local eNB通过基站之间的接口告知Macro eNB(Macro eNB再告知与其聚合的其他Local eNB),同时告知的还有UE标识;同时Local eNB告知UE将使用的C-RNTI由C-RNTI1改为C-RNTI2(此后C-RNTI1可以分配给其他的UE)。UE收到并成功解码Local eNB告知的C-RNTI2后,使用C-RNTI2完成后续的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当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Local eNB采用切换过程,将UE先切换到MacroeNB,再由Macro eNB发起承载分离过程。此时不需要交互为该UE分配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
S904:C-RNTI的使用。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在Macro eNB和Local eNB均使用C-RNTI2完成相关的操作。相应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使用C-RNTI2完成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S905:C-RNTI的变更。
当Macro eNB判定Local eNB不再满足承载分离条件时,将发起承载聚合过程或承载重分离过程。
对于承载聚合过程、先转移回Macro eNB的承载重分离过程、以及直接从Local eNB1转移到Local eNB2的重分离过程,Macro eNB仍然使用C-RNTI2。相应的,UE使用C-RNTI2完成对应的PDCCH解扰、PUCCH/PUSCH加扰等操作。
对于直接从Local eNB1转移到Local eNB2的重分离过程,由于基站根据UE能力分配并交互C-RNTI2之后,所有可能进行聚合的基站均将C-RNTI2预留给该UE了,因此此时不需要告知Local eNB2该UE的C-RNTI取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系统,该系统包括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
每一基站用于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各自为该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
较佳的,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对于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所述聚合的目标基站,具体用于在承载分离过程中,为UE分配在该聚合的目标基站小区的C-RNTI,并通过UE的初始接入基站将该C-RNTI通知给UE;或者,在承载分离过程中,并且在由UE在聚合的目标基站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并将该C-RNTI通知给UE。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站,参见图11,该基站包括:
分配单元1001,用于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集合;
通知单元1002,用于将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通知给UE和与该基站聚合的基站。
较佳的,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所述分配单元1001,具体用于:
对于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分配单元1001可以在初始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建立时,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期间使用的C-RNTI;也可以在承载分离过程中,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期间的C-RNTI。
较佳的,该基站为初始接入基站。
较佳的,该基站既有可能是宏基站,也有可能是本地基站。
较佳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聚合的目标基站使用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C-RNTI进行通信,初始接入基站同样使用该分配的C-RNTI进行通信;或者,在承载分离状态下,聚合的目标基站使用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的在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C-RNTI进行通信,初始接入基站仍然使用在UE发起的初始连接建立过程中初始接入基站分配给UE的C-RNTI进行通信。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用户聚合多个基小区资源的场景下,特别是在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下,UE聚合的不同基站为UE分配C-RNTI的方法,用以完成基站对UE的动态调度等过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由初始接入基站为UE分配承载分离状态下使用的承载分离专用C-RNTI,其中,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集合;
初始接入基站将所述C-RNTI分别通知给UE和与初始接入基站聚合的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始接入基站为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包括:
在初始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建立时,或者,在承载分离过程中,初始接入基站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承载分离状态下,UE聚合的基站使用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进行通信,或者,UE聚合的基站中的初始接入基站使用在UE发起的初始连接建立过程中初始接入基站分配给UE的C-RNTI进行通信,而UE聚合的基站中初始接入基站之外的基站使用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进行通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接入基站,为宏基站或本地基站。
6.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确定各自需要为该UE分配的C-RNTI;
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将各自确定的C-RNTI分配给UE。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聚合的目标基站将需要为UE分配的C-RNTI分配给UE,包括:
在承载分离过程中,UE聚合的目标基站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并通过UE的初始接入基站将该C-RNTI通知给UE;或者,
在承载分离过程中,并且在由UE在聚合的目标基站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中,UE聚合的目标基站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并将该C-RNTI通知给UE。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分配单元,用于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属于UE聚合的基站共同维护的承载分离专用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集合;
通知单元,用于将所述承载分离专用C-RNTI通知给UE和与该基站聚合的基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具体用于:
在初始无线链路控制RRC连接建立时,或者,在承载分离过程中,为该UE分配承载分离专用C-RNTI。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为UE的初始接入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为宏基站或本地基站。
14.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UE的初始接入基站和UE聚合的目标基站:
每一基站用于在用户设备UE聚合多个基站小区资源的场景下,各自为该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为支持承载分离的分层组网场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的目标基站,具体用于:
在承载分离过程中,为UE分配在该聚合的目标基站小区的C-RNTI,并通过UE的初始接入基站将该C-RNTI通知给UE;或者,
在承载分离过程中,并且在由UE在聚合的目标基站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中,为UE分配与本基站对应的C-RNTI,并将该C-RNTI通知给UE。
CN201210262984.1A 2012-07-26 2012-07-26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35821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2984.1A CN103582133B (zh) 2012-07-26 2012-07-26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EP13823489.3A EP2879455B1 (en) 2012-07-26 2013-07-25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c-rnti
KR1020157004597A KR101644869B1 (ko) 2012-07-26 2013-07-25 C-rnti의 할당 방법 및 시스템
PCT/CN2013/080069 WO2014015806A1 (zh) 2012-07-26 2013-07-25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US14/416,834 US9801214B2 (en) 2012-07-26 2013-07-25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C-RNT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62984.1A CN103582133B (zh) 2012-07-26 2012-07-26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82133A true CN103582133A (zh) 2014-02-12
CN103582133B CN103582133B (zh) 2017-06-23

Family

ID=4999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62984.1A Active CN103582133B (zh) 2012-07-26 2012-07-26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801214B2 (zh)
EP (1) EP2879455B1 (zh)
KR (1) KR101644869B1 (zh)
CN (1) CN103582133B (zh)
WO (1) WO2014015806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1846A1 (zh) * 2014-07-22 2016-01-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472600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C-rnti配置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5493537A (zh) * 2014-12-29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7690172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0612774A (zh) * 2017-08-28 2019-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416697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WO2020258085A1 (en) * 2019-06-26 2020-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CN114554502A (zh) * 2020-11-18 2022-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23434B1 (ko) * 2013-08-09 2020-06-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셀룰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쥴링 요청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81552A1 (zh) * 2013-12-06 2015-06-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59351A1 (ja) * 2014-04-14 2015-10-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
WO2017086496A1 (ko) * 2015-11-17 2017-05-26 엘지전자(주)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식별자를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1191A1 (en) * 2009-07-23 2011-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control for lte-advanced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1998550A (zh) * 2009-08-11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06655A (zh) * 2009-08-31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73505B2 (en) * 2009-03-12 2014-10-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omponent carrier-specific reconfiguration
CN101873614A (zh)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lte-a系统中多载波聚合小区的配置方法和设备
CN101998636B (zh) 2009-08-14 2013-07-3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终端标识的使用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1156769A1 (en) 2010-06-10 2011-12-1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econfiguration and handover procedures for fuzzy cells
CN104797007B (zh) 2010-08-12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
CN102438247B (zh) 2011-11-03 2018-02-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小区标识分配及获取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EP2801222B1 (en) * 2012-01-03 2017-08-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ssigning a short-lived c-rnti
US9763226B2 (en) * 2012-01-11 2017-09-1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econdary cell preparation for inter-site carrier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21191A1 (en) * 2009-07-23 2011-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oss-carrier control for lte-advanced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1998550A (zh) * 2009-08-11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聚合系统中rnti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06655A (zh) * 2009-08-31 2011-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中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11846A1 (zh) * 2014-07-22 2016-01-2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307177A (zh) * 2014-07-22 2016-02-0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307177B (zh) * 2014-07-22 2019-06-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5493537A (zh) * 2014-12-29 2016-04-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US10772077B2 (en) 2014-12-29 2020-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C-RNTI allo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5493537B (zh) * 2014-12-29 2019-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05472600A (zh) * 2015-11-20 2016-04-06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C-rnti配置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5472600B (zh) * 2015-11-20 2019-03-12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C-rnti配置方法和装置及系统
CN107690172B (zh) * 2016-08-05 2019-12-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07690172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网络中的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0612774A (zh) * 2017-08-28 2019-12-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416697A (zh) * 2019-01-07 2020-07-1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配置方法及设备
WO2020258085A1 (en) * 2019-06-26 2020-12-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US11838090B2 (en) 2019-06-26 2023-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sharing
CN114554502A (zh) * 2020-11-18 2022-05-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CN114554502B (zh) * 2020-11-18 2023-08-2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879455A4 (en) 2016-01-13
EP2879455B1 (en) 2017-11-22
US20150208448A1 (en) 2015-07-23
KR101644869B1 (ko) 2016-08-02
EP2879455A1 (en) 2015-06-03
CN103582133B (zh) 2017-06-23
WO2014015806A1 (zh) 2014-01-30
KR20150036743A (ko) 2015-04-07
US9801214B2 (en) 2017-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2133A (zh)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US11706829B2 (en) Method for data forwarding in a small cell system
CN104685911B (zh) 网络辅助的邻近服务发现管理
EP3675579B1 (en) Data scheduling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JP616433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通信制御装置
WO2016004903A1 (zh) 基于网络共享的设备到设备的通信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0694170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和基站及ue
KR20140073077A (ko) 셀룰러 기반 단말간 직접통신의 스케쥴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5307220A (zh) D2d业务的切换实现方法及装置
EP3090599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oximity-based service
US2016018331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s,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3582054A (zh) 一种进行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65032A (zh) 一种在d2d通信中建立用户组的组头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21160B (zh) 一种连接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1698A (zh) 双连接用户标识确定方法及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
CN103582050A (zh) 一种承载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4581680A (zh)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CN103582132B (zh) 一种c-rnti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17032176A1 (zh) 设备到设备d2d授权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EP40688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stem information
JP6257457B2 (ja) 基地局
CN104581699A (zh)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确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