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81680A -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81680A
CN104581680A CN201310502885.0A CN201310502885A CN104581680A CN 104581680 A CN104581680 A CN 104581680A CN 201310502885 A CN201310502885 A CN 201310502885A CN 104581680 A CN104581680 A CN 1045816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nti
dual link
link user
mic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028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81680B (zh
Inventor
高兴航
张欢
池连刚
高伟东
潘瑜
林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tevi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0288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5816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45816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16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816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816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包括:A1、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专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B1、宏基站在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C1、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本申请还公开了其他的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本申请方案能够使双连接用户获得在微基站小区中使用的C-RNTI。

Description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宏基站小区与微基站小区重叠覆盖且使用相同/不同频率,或者只存在微基站小区覆盖,小区之间的回传链路非理想的场景,引入了双连接技术。双连接指的是,用户由多个回传链路不理想的网络节点提供无线资源。也就是用户设备(UE)同时与宏基站(MeNB)和微基站(SeNB)存在空口连接,这意味着MeNB与SeNB可以同时为UE提供服务。由于UE与MeNB以及SeNB同时存在连接,UE在宏基站小区内部进行移动并进入或离开一个微基站小区时,可以不进行切换过程,而只是采用类似于资源重配置过程来为UE配置或释放微基站小区资源,不仅能够改善异构网的移动性性能,此外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信令负载。
按照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定义,C-RNTI应该属于小区级的,小区分配并管理C-RNTI。在载波聚合(CA)场景中,UE可能有多个服务小区,但这些服务小区都在同一个基站下,CA用户在所有服务小区中使用相同的C-RNTI,基站内部协调管理;在其他场景中,UE也只有一个基站,UE所用的C-RNTI也是唯一的。但是,在双连接技术中,由于双连接用户同时与两个基站存在连接,双连接用户在不同基站下的服务小区中是否使用相同的C-RNTI还没有讨论确定。如果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中使用相同的C-RNTI,那么就得需要基站间进行通信协调确定所用的C-RNTI;如果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中可以使用不同的C-RNTI,那么就得需要SeNB指示给UE所分配的C-RNTI。因此,非常有必要明确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的服务小区中所用的C-RNTI,以便服务小区通过C-RNTI信息完成对UE的调度等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能够使双连接用户获得在微基站小区中使用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包括:
A1、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专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B1、宏基站在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
C1、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较佳地,步骤C1为:宏基站在向双连接用户进行微基站配置时指示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包括:
A2、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专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B2、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进行随机接入时,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要求分配C-RNTI的请求消息;宏基站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
C2、微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指示将所述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较佳地,步骤A1或步骤A2之前,进一步包括: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用于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C-RNTI范围的信令。
较佳地,所述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为现有标准规定的C-RNTI范围的子集。
较佳地,所述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用于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的信令为:微基站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向宏基站发送一条专门定义的携带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的信令,所述Xn接口为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专用接口。
所述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用于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的信令为:微基站在切换信令中新增一个信元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包括:
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宏基站和微基站进行所述双连接用户的上下文信息交互时,微基站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
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双连接用户。
较佳地,所述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为:微基站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向宏基站发送一条专门定义的携带所述第二C-RNTI的信令,所述Xn接口为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专用接口。
较佳地,所述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为:微基站将所述第二C-RNTI携带在切换信令的一个新增的信元中,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较佳地,所述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双连接用户为:宏基站在向双连接用户进行微基站配置时指示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明确了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所用的C-RNTI,不需要MeNB和SeNB交互信息协商确定C-RNTI的过程,减少了信令开销,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所用的C-RNTI不存在相互制约,充分利用了小区的C-RNTI资源,不会造成C-RNTI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方案一的双连接技术中控制面架构示意图;
图1b为现有技术中方案二的双连接技术中控制面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将SeNB预留的C-RNTI范围通知MeNB以及MeNB向SeNB反馈分配给双连接用户用的C-RNTI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指示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将SeNB预留的C-RNTI范围通知MeNB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SeNB请求C-RNTI分配及MeNB所分配的C-RNTI指示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将SeNB分配给双连接用户用的C-RNTI通知MeNB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指示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的信令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技术原理、特点以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现有技术中双连接技术中控制面架构主要支持如下两种方案,如图1a和图1b所示:
方案一:只有MeNB(锚eNB)产生最终的RRC消息,UE从MeNB中获得所有RRC消息,UE只向该实体反馈响应;
方案二:MeNB(锚eNB)和SeNB(辅助eNB)都能产生最终的RRC消息并向UE发送,UE进行相应的响应。
按照现有的双连接控制面架构方案,可以是只由MeNB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也可以是由MeNB和SeNB都产生最终的RRC。在双连接场景中,双连接用户要先和MeNB进行RRC连接进而进入连接状态,然后再由MeNB通过网络配置和SeNB建立连接。此外,按照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的定义,C-RNTI应该属于小区级,每个小区各自分配并维护小区的C-RNTI资源,小区之间互不制约。
因此,本发明提出的解决方案基本思想是:不约束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中使用的C-RNTI是否相同。UE需要分别维护在MeNB和SeNB中使用的C-RNTI。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由SeNB来管理。本申请还根据目前双连接技术中支持的控制面架构,提出了SeNB如何将分配给双连接用户的C-RNTI指示给UE。
目前的协议中,还没有确定是否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以下通过四个实施例,分别针对四种不同的场景讨论SeNB如何将分配的C-RNTI指示给双连接用户。
实施例一方案针对如下场景:只有MeNB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且不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
一般用户在服务小区中使用的C-RNTI都是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获得的(切换场景除外)。在该场景下,由于只有MeNB能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也就意味着SeNB中不存在双连接用户对应的RRC实体,由于C-RNTI的管理属于RRC实体功能,因此,SeNB无法完成双连接用户所用C-RNTI的分配功能;又不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SeNB也无法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向双连接用户指示为其分配的C-RNTI。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案提出:由MeNB负责SeNB的一部分RRC功能。为避免与SeNB中普通用户复用一个C-RNTI,SeNB预留一部分C-RNTI取值范围作为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将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通过SeNB与MeNB间的接口指示给MeNB;或者,在MeNB和SeNB中分别预留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且两者范围相同。为了与现有标准兼容,所述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为现有标准规定的C-RNTI范围的子集。
如果不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MeNB在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指定一个C-RNTI分配给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进行用户上下文信息交互时就可以指示给SeNB;然后,由MeNB将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指示给双连接用户。具体流程如下:
A1、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B1、宏基站在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
C1、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如图2所示,可以通过新定义Xn或X2接口信令消息,或使用现有X2接口信令消息增加IE方式实现如下功能:将SeNB预留的C-RNTI范围通知MeNB以及MeNB向SeNB反馈分配给双连接用户用的C-RNTI。例如,微基站在切换信令中新增一个信元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如图3所示,可以通过新定义一条空口信令消息或在已有空口信令消息中增加IE指示实现如下功能:指示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例如可以在向双连接用户进行SeNB配置时指示在SeNB中使用的C-RNTI。
实施例二方案针对如下场景:只有MeNB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且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
由于只有MeNB能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也就意味着SeNB中不存在双连接用户对应的RRC实体,由于C-RNTI的管理属于RRC实体功能,SeNB无法完成双连接用户所用C-RNTI的分配功能,也就无法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为双连接用户所分配的C-RNTI。
本申请实施例二方案提出:由MeNB负责SeNB的一部分RRC功能。为避免与SeNB中普通用户复用一个C-RNTI,SeNB将预留一部分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将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通过与MeNB间的接口指示给MeNB;或者,在MeNB和SeNB中分别预留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且两者范围相同。在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时,SeNB向MeNB请求在指示的C-RNTI范围内分配一个C-RNTI给双连接用户,然后将分配的C-RNTI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指示给双连接用户。具体流程如下:
A2、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B2、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进行随机接入时,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要求分配C-RNTI的请求消息;宏基站在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
C2、微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指示将所述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如图4所示,通过新定义Xn或X2接口信令消息,或使用现有X2接口信令消息增加IE的方式将SeNB预留的C-RNTI范围通知MeNB。例如,微基站在切换信令中新增一个信元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如图5所示,通过新定义Xn或X2接口信令消息,或使用现有X2接口信令消息增加IE的方式,SeNB请求C-RNTI分配及MeNB所分配的C-RNTI指示。
实施例三方案针对如下场景:MeNB和SeNB都能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且不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
由于SeNB也能产生最终的RRC消息并向UE发送,也就意味着SeNB中存在双连接用户对应的RRC实体,SeNB可以完成双连接用户所用C-RNTI的分配功能。但是如果要实现SeNB向双连接用户发送RRC消息,前提应该是双连接用户知道在SeNB中使用的C-RNTI,否则无法接收发送RRC消息的资源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三方案提出:
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宏基站和微基站进行所述双连接用户的上下文信息交互时,微基站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
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双连接用户。
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新定义Xn或X2接口信令消息,或使用现有X2接口信令消息增加IE的方式,将SeNB分配给双连接用户用的C-RNTI通知MeNB。例如,微基站将所述第二C-RNTI携带在切换信令的一个新增的信元中,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新定义一条空口信令消息,或在已有空口信令消息中增加IE的方式,指示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使用的C-RNTI,例如可以在向双连接用户进行SeNB配置时指示在SeNB中使用的C-RNTI。
实施例四方案针对如下场景:MeNB和SeNB都能产生最终的RRC消息,且需要双连接用户在SeNB中进行随机接入。在该场景下,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完成双连接用户C-RNTI的分配,再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将在SeNB中使用的C-RNTI指示给双连接用户。
本申请技术方案明确了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所用的C-RNTI,不需要MeNB和SeNB交互信息协商确定C-RNTI的过程,减少了信令开销,双连接用户在MeNB和SeNB所用的C-RNTI不存在相互制约,充分利用了小区的C-RNTI资源,不会造成C-RNTI资源的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1、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专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B1、宏基站在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
C1、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1为:宏基站在向双连接用户进行微基站配置时指示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
3.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2、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专用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B2、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进行随机接入时,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要求分配C-RNTI的请求消息;宏基站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内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将所分配的第二C-RNTI通知微基站;
C2、微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指示将所述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或步骤A2之前,进一步包括: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用于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C-RNTI范围的信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为现有标准规定的C-RNTI范围的子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用于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的信令为:微基站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向宏基站发送一条专门定义的携带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的信令,所述Xn接口为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专用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基站向宏基站发送用于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的信令为:微基站在切换信令中新增一个信元指示预留的双连接用户专用C-RNTI范围,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8.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双连接用户与宏基站进行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在RRC连接过程中,宏基站分配第一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宏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第一C-RNTI通过空中接口通知所述双连接用户;
宏基站和微基站进行所述双连接用户的上下文信息交互时,微基站分配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并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
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双连接用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为:微基站通过Xn接口或X2接口,向宏基站发送一条专门定义的携带所述第二C-RNTI的信令,所述Xn接口为宏基站与微基站之间的专用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二C-RNTI通知宏基站为:微基站将所述第二C-RNTI携带在切换信令的一个新增的信元中,并将所述切换信令通过X2接口传输至宏基站。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宏基站将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通过空口消息通知双连接用户为:宏基站在向双连接用户进行微基站配置时指示第二C-RNTI作为双连接用户在微基站中使用的C-RNTI。
CN201310502885.0A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16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2885.0A CN104581680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02885.0A CN104581680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1680A true CN104581680A (zh) 2015-04-29
CN104581680B CN104581680B (zh) 2018-06-05

Family

ID=53096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0288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581680B (zh) 2013-10-23 2013-10-23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58168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018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WO2019157985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622575A (zh) * 2017-05-19 2019-1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非自立模式中提供网络图标的选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36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标识的使用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143501A (zh) * 2011-03-31 2011-08-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对受干扰移动终端的识别和干扰避免方法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843742A (zh) * 2012-09-20 2012-12-26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8636A (zh) * 2009-08-14 201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标识的使用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143501A (zh) * 2011-03-31 2011-08-0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对受干扰移动终端的识别和干扰避免方法
CN102843742A (zh) * 2012-09-20 2012-12-26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分配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 "《3GPP TSG-RAN WG2 #83bis》", 11 October 2013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7018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US10772146B2 (en) 2017-01-06 2020-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CN110622575A (zh) * 2017-05-19 2019-12-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非自立模式中提供网络图标的选项
WO2019157985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0167199A (zh) * 2018-02-14 2019-08-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1832322B2 (en) 2018-02-14 2023-11-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backhaul communic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167199B (zh) * 2018-02-14 2024-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回传通信处理方法和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81680B (zh) 2018-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34293B2 (en) D2D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ntrol node
US9961685B2 (en) Progressive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EP2494810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network access structure
CN103139764B (zh) 业务调度方法及装置
US10075871B2 (en) BSR reporting method, evolved node B, U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US98012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C-RNTI
JP2020530245A (ja) Rna割り当て方法、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
WO2006005238A1 (fr)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de l'agencement de ressources de frequences et d'informations de frequences sur la cellule a frequences multiples
CN104168624A (zh) 一种无线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338531A (zh) 基站控制方法、基站控制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6604330B (zh) 异构网络中SeNB 的切换方法、通信系统以及MeNB
US20160198351A1 (en) Method for changing cell cluster,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CN103687012B (zh) 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频谱资源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81680A (zh) 一种双连接用户标识的指示方法
CN105191401A (zh) 通信系统中确定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
WO2017181678A1 (zh) 授权频谱的终端化小小区配置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5323853B (zh) 一种双连接网络中服务小区索引值的分配方法
CN102378372B (zh) 分量载波调度方法
CN102075945B (zh) Lte无线接入网中分布式物理小区标识的分配方法
CN103702320A (zh) 一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的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4581679A (zh) 一种双连接网络中的bsr上报方法
CN104581698B (zh) 双连接用户标识确定方法及宏小区基站和小小区基站
CN105101154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授权信息配置方法、装置及网元设备
WO2014082444A1 (zh) 一种集群通信中组资源调度方法和系统
CN102111821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