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13766A - 主基站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主基站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13766A
CN110113766A CN201910362073.8A CN201910362073A CN110113766A CN 110113766 A CN110113766 A CN 110113766A CN 201910362073 A CN201910362073 A CN 201910362073A CN 110113766 A CN110113766 A CN 1101137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lpn
menb
message
te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620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13766B (zh
Inventor
网中洋明
二木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113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3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13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137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4Reselecting a cell layer in multi-layered ce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5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private Base Stations, e.g. femto Base Stations, home Node B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主基站及其方法。第一基站(1)被配置为将在第二基站(2)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所需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二基站(2)用于C/U‑平面分离方案(S105)。此外,第一基站(1)被配置为即使在第二基站(2)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之后在第一基站(1)中还保持第一配置信息(S109)。例如,因此可以有助于减少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UE在小区之间移动时的路径切换延迟。

Description

主基站及其方法
本申请是于2015年6月29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申请号为PCT/JP2013/004746、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8月6日、中国申请号为201380068880.X、发明名称为“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小小区增强方案中的网络架构。
背景技术
在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长期演进(LTE)第12版中,适应大量本地流量,提高吞吐量和高效利用高频带的“局域增强”或“小小区增强”已经成为讨论的主题之一(参见非专利文献1)。在局部区域增强或小小区增强中,使用形成小小区的低功率节点(LPN)。
此外,已经提出关于小小区增强的C/U-平面分离方案。在C/U-平面分离中,宏小区提供用于移动站(用户设备(UE))的控制面(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和非接入层(NAS)消息传送),小小区提供用于UE的用户面。在C/U-平面分离方案的一个特定示例中,对于控制面(C-平面),宏小区可以通过使用低频带通过宽覆盖与UE保持良好连接且支持UE的移动性。同时,对于用户面(U-平面),小小区可以通过在高频带使用宽带宽为UE提供本地高吞吐量。
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还假设这样的情况:小小区不需要现有小区专用信号/信道(例如,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RS)、主信息块(MIB)和系统信息块(SIB))的传输。这种新小小区可以被称为虚像小区。此外,提供小小区的基站(eNB)或LPN可以被称为虚像eNodeB(PhNB)。
引文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RWS-120010,NTT DOCOMO,"Requirements,CandidateSolutions&Technology Roadmap for LTE Rel-12 Onward",3GPP TSG RAN Workshop onRel-12 and Onwards Ljubljana,Slovenia,11-12 June 2012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已经提出这样的C/U-平面分离方案:在MeNB控制的小区中为UE提供C-平面,在LPN控制的小区中为UE提供U-平面。在下面的秒数中,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提供C-平面的小区被称为主小区(PCell),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提供U-平面的小区被称为辅小区(SCell)。
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对C/U-平面分离方案中UE的小区间移动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发现其中的各种问题。考虑这样的情况:UE在一个MeNB小区(PCell)的覆盖内移动并且相应地移动到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与UE建立数据无线电承载(DRB)的第一LPN小区(SCell)的外部。在此情况下,可以考虑下面将描述的第一和第二移动性方案。
在第一移动性方案中,稀疏地部署第一LPN小区,从而第一LPN小区不与其他LPN小区重叠,因此从第一LPN小区到MeNB小区,UE改变SCell(即,在SCell中建立的DRB)。如果在第一移动性方案中将正常S1切换程序应用到UE移动,则出现信令浪费,这样增加了信道切换延迟(即,数据承载切换延迟时间)。原因是:由于在MeNB小区建立C-面,因此在第一切换方案中不需要改变C-平面。因此,当使用正常切换程序时,浪费了从源小区改变到目标小区的信令。因此,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必须进行特殊考虑。
在第二移动性方案中,第一LPN小区和第二LPN小区紧密部署,从而第一LPN小区与第二LPN小区部分重叠。因此,UE将SCell(即,在SCell中建立的DRB)从第一LPN小区改变到第二LPN小区。与第一移动性方案类似,在第二移动性方案中,出现关于路径切换延迟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当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UE在小区之间移动时,有助于减少路径切换延迟。
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核心网络和移动站。核心网络包括移动管理装置和数据传送装置。第一基站操作第一小区,第二基站操作第二小区。第一基站被配置为建立与移动管理装置的第一信令承载,建立与第二基站的第二信令承载,并且在第一小区建立与移动站的信令无线电承载。第二基站被配置为建立与第一基站的第二信令承载,建立与数据传送装置的数据承载,并且在第二小区建立与移动站的数据无线电承载。第一基站还被配置为经由第二信令承载将在第二基站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所需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二基站。第一基站还被配置为即使在第二基站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之后在第一基站中还保持第一配置信息。
在第二方面,一种第一基站,包括:无线电通信装置,用于操作第一小区;以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被配置为:执行控制,以建立与核心网络的移动管理装置的第一信令承载,建立与操作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的第二信令承载,并且在第一小区建立与移动站的信令无线电承载。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经由第二信令承载将在第二基站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所需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二基站。控制装置还被配置为:即使在第二基站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之后还保持第一配置信息。在第二基站和核心网络中的数据传送装置之间建立数据承载。在第二小区中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建立数据无线电承载。
在第三方面,结合根据上述第一方面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使用移动站,并且移动站包括无线电通信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从第一基站接收关于数据无线电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使用第二小区接收或发送用户数据。
在第四方面,一种在操作第一小区的第一基站中的通信控制方法,包括:
(a)执行控制,以建立与核心网络中的移动管理装置的第一信令承载,建立与操作第二小区的第二基站的第二信令承载,并且在第一小区建立与移动站的信令无线电承载;
(b)经由第二信令承载将在第二基站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所需的第一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二基站,其中,在第二基站和核心网络中的数据传送装置之间建立数据承载,在第二基站和第二小区的移动站之间建立数据无线电承载;以及
(c)即使在第二基站中建立数据承载和数据无线电承载之后在第一基站中还保持第一配置信息。
在第五方面,程序包括使计算机执行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指令。
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通信控制方法和程序,当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UE在小区之间移动时,有助于减少路径切换延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承载架构的一个示例的示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中承载架构的另一示例的示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基站(例如,MeNB)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基站(例如,LPN)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站(例如,UE)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装置(例如,MME)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据传送装置(例如,S-GW)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的一个示例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根据移动站的移动的承载切换程序的序列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基站(例如,MeNB)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基站(例如,LPN)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站(例如,UE)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移动管理装置(例如,MME)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据传送装置(例如,S-GW)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根据移动站的移动的承载切换程序的序列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第一基站(例如,MeNB)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的配置示例的示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根据移动站的移动的承载切换程序的序列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第一基站(例如,MeNB)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23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第二基站(例如,LPN)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将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整个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组件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并且为了描述清楚,重复的说明将适当地省略。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基站1、第二基站2、移动站4和核心网络5。第一基站1和第二基站2分别操作第一小区10和第二小区20。核心网络5包括移动管理装置6和数据传送装置7。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描述简洁,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是LTE系统的情况作为示例。因此,第一基站1对应于MeNB,第二基站2对应于LPN,移动站4对应于UE,核心网络5对应于分组核心演进(EPC),移动管理装置6对应于移动管理实体(MME),数据传送装置7对应于服务网关(S-GW)。
根据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将C/U-平面分离应用到小区10和20。也就是说,LPN2在小区20为UE 4提供U-平面服务。换句话说,LPN 2与UE 4建立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并且传送UE 4的用户数据。MeNB 1在小区10为与LPN 2建立DRB的UE 4提供C-平面服务。换句话说,MeNB 1与UE 4建立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并且提供RRC信令,例如,以建立和修改LPN2的小区20中的DRB以及EPC 5与UE 4之间的NAS消息传送。在小区10的下行链路信道上(例如,物理广播信道(PBCH)或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MeNB 1可以发送关于LPN 2的小区20的主信息(例如,系统带宽和发射天线的数量)和系统信息(例如,关于小区20中的DRB的参数)。
MeNB 1可以不提供关于UE 4的所有C-平面服务。例如,LPN 2可以控制关于为LPN2建立的数据无线电承载的层1(物理层)和层2(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和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子层)。具体地,LPN 2可以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上行链路数据信道(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控制信号(例如,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ACK、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和秩指示符(RI))。LPN 2可以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将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ACK/NACK等发送到UE 4。
EPC 5是通常由提供移动通信范围的运营商管理的网络。EPC 5具有控制面(C-平面)功能,包括UE 4的移动管理(例如,位置寄存和位置更新)和承载管理(例如,承载建立、承载修改和承载释放),以及用户面(U-平面)功能,包括在MeNB 1与外部网络(未示出)之间和LPN 2与外部网络之间传送UE 4的用户数据。MME 6有助于EPC中的C-平面功能。S-GW 7有助于EPC中的U-平面功能。S-GW 7被布置在EPC 5与包括MeNB 1和LPN 2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之间的边界。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参照图2和图3描述根据此实施例的承载架构。图2示出与小区20中的用户数据传送相关的承载架构的第一示例。上面已经描述了无线电承载。也就是说,MeNB 1建立与UE 4的SRB,并且在小区10提供包括RRC信令的C-平面服务,例如,以建立和修改小区20上的DRB以及EPC 5与UE 4之间的NAS消息传送。同时,LPN 2建立与UE 4的DRB,并且在小区20发送和接收UE 4的用户数据。
接下来,将描述EPC 5和MeNB 1之间以及EPC 5和LPN 2之间的承载。在MME 6和MeNB 1之间建立与EPC 5的信令承载(即,使用S1-MME接口的S1信令承载)。MeNB 1建立与MME 6的S1信令承载,将S1应用协议(S1-AP)消息发送到MME 6以及从MME 6接收S1应用协议(S1-AP)消息。同时,在S-GW 7和LPN 2之间建立与EPC 5的数据承载(即,使用S1-U接口的S1承载)。LPN 2建立与S-GW 7的S1承载,并且将UE 4的用户数据发送到S-GW 7以及从S-GW 7接收UE 4的用户数据。
此外,MeNB 1建立与LPN 2的信令承载。例如使用X2接口建立MeNB 1与LPN 2之间的信令承载。X2接口是eNB之间的接口。可以考虑在eNB和LPN之间将LPN 2定义为新节点以及定义与X2接口不同的新接口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该新接口建立MeNB 1与LPN 2之间的信令承载。在本说明书中,该新接口临时被称为X3接口。MeNB 1被配置为经由X2/X3信令承载将承载配置信息(以下称为E-UTRAN无线电接入承载(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LPN2,对于在LPN 2建立与S-GW 7的S1承载以及与UE 4的DRB,该承载配置信息是必需的。E-RAB是无线电接入承载,包括DRB和S1承载。
根据图2所示的承载架构,LPN 2不需要与MME 6的S1信令承载,并且可以基于MeNB1提供的E-RAB配置信息建立DRB和S1承载。另外,在上述承载架构中,S1承载(S1-U承载)的终止点与S1信令承载的终止点不同。也就是说,LPN 2,而不是MeNB 1终止S1承载。也就是说,在图2所示的架构中,不仅对于RAN中的信令,而且对于EPC 5和RAN之间的接口,分离C/U面。其结果是,仅需要MeNB 1来执行信令,以建立UE 4经由小区20和LPN 2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所需的S1承载和DRB。换句话说,在一个示例中,MeNB 1不需要终止用于UE 4经由小区20通信的S1承载(即,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并且也不需要在S1承载和DRB之间转发用户数据包。这些处理由LPN 2执行。因此,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减少MeNB 1上的处理负载。
S1承载是GTP隧道,用户数据(数据包)被封装在GTP隧道包中在S-GW 7和LPN 2之间传送。例如,封装用户数据的GTP隧道包通过S-GW 7和LPN 2之间布置的路由器进行路由和转发到达LPN 2。因此,在图2所示的承载架构中,典型地,在不通过MeNB 1的情况下转发GTP隧道包。在此情况下,MeNB 1不需要执行用于终止S1承载的处理,因此可以减少MeNB 1上的处理负载。此外,由于GTP隧道包不流过MeNB 1和LPN 2之间的接口,因此可以减轻X2/X3接口的容量性能要求、延迟等。例如,可以使用非光纤线路(例如,无线通信路径)用于X2/X3接口。
然而,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可以经由MeNB 1在S-GW 7和LPN 2之间传送封装用户数据的GTP隧道包。在此情况下,MeNB 1可以用作路由器(例如,互联网协议(IP)路由器),并且可以执行GTP隧道包的路由和转发。可以通过设置S-GW 7、LPN 2和MeNB 1中包括的路由表实现通过MeNB 1的GTP隧道包。
图3示出承载架构的第二示例。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MeNB 1执行GTP隧道包的路由和转发。MeNB 1可以具有代理功能,转换GTP隧道包的IP地址。具体地,MeNB 1和LPN 2经由X2/X3接口设置隧道80(例如,GTP隧道)。MeNB 1还封装GTP隧道包,GTP隧道包封装S-GW 7和LPN 2之间的S1承载上的用户数据,并且使用隧道80转发封装的GTP隧道包。可以省略隧道80。也就是说,MeNB 1可以直接转发GTP隧道包,而不对GTP隧道包执行进一步封装。
图3所示的示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MeNB 1不需要终止S1承载。仅需要MeNB作为转发GTP隧道包的路由器而不需要执行解封装处理来检索用户包。因此,不会发生由于GTP隧道终止导致的MeNB 1上处理负载增加。
图3所示的示例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MeNB 1可以监控GTP隧道包。例如,MeNB 1可以监控将被转发的GTP隧道包的流量。通过监控GTP隧道包的流量,MeNB 1可以自主地估计小区20上的负载或LPN 2上的负载。因此,根据实施例的MeNB 1可以基于MeNB 1监控的GTP隧道包的流量确定小区20或通过LPN 2的E-RAB的去活。
接下来,将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装置的配置和操作。根据实施例的MeNB1被配置为在用于在LPN 2建立DRB和S1承载的初始数据承载建立程序期间保持从MME 6接收的E-RAB配置信息,而不丢弃(释放)E-RAB配置信息。换句话说,MeNB 1被配置为即使在基于E-RAB配置信息在LPN 2建立DRB和S1承载之后也在MeNB 1中保持E-RAB配置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当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的端点(终止点)从LPN 2改变到另一基站(例如,另一eNB或另一LPN)时,MeNB 1可以将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另一基站,而不需要将建立S1承载的请求(或S1切换请求)重新发送到MME 6。在另一示例中,当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的端点(终止点)从LPN 2改变到MeNB 1时,MeNB 1可以通过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在MeNB 1中建立S1承载和DRB,而不需要将建立S1承载的请求(或S1切换请求)重新发送到MME 6。当在MeNB 1中建立用于UE 4的DRB时,此DRB可以被配置在小区10上,或者可以被配置在不同于小区10的MeNB 1的小区(辅小区)上。
如上面已经指出,根据此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采用C/U分离架构。因此,MeNB1不仅负责MeNB 1的C-平面,而且负责MeNB 1的小区10中布置的LPN 2的小区20的C-平面。因此,只要在小区10内移动,MeNB 1就负责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的C-平面,而不管MeNB1、LPN 2或小区10中的另一LPN中的哪一个提供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基于此,根据实施例的MeNB 1不丢弃(释放)在初始数据承载建立程序期间从MME 6接收的E-RAB配置信息,并且保持E-RAB配置信息。当S1承载和DRB的端点由于UE 4在小区10中的移动改变到MeNB 1或另一基站时,MeNB 1重新使用一直保持在MeNB 1中的E-RAB配置信息。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省略至少一部分在MeNB 1和MME 6之间执行的切换处理。因此,此实施例有助于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减少UE 4在小区之间移动时的路径切换延迟(即,数据承载切换延迟时间)。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MeNB 1、LPN 2、UE 4、MME 6和S-GW 7的配置示例。图4是示出MeNB 1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无线电通信单元11经由天线接收从UE 4发送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存储接收的上行链路信号。经由通信单元14将获得的接收数据传送到另一网络节点(例如,MME 6或S-GW 7)。例如,将在小区10从UE 4接收的上行链路用户数据传送到S-GW 7。此外,将从UE 4接收的控制数据之中的NAS数据传送到MME 6。此外,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从控制器15接收将被发送到LPN 2或MME 6的控制数据,并且经由通信单元14将该控制数据发送到LPN 2或MME 6。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从通信单元14获取送往UE 4的用户数据,并且通过对该用户数据执行纠错编码、速率匹配、交织等生成传输信道。然后,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通过将控制信息添加到传输信道的数据序列来生成传输符号序列。无线电通信单元11通过基于传输符号序列、频率变换和信号放大执行诸如载波调制的处理来生成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生成的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UE 4。此外,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从控制器15接收将被发送到UE4的控制数据,并且经由无线电通信单元11将控制数据发送到UE 4。
控制器15经由信令承载与MME 6、LPN 2和UE 4执行信令,以使UE 4通过LPN 2操作的小区20接收或发送用户数据。具体地,控制器15经由S1信令承载将S1承载或E-RAB的建立请求发送到MME 6。控制器15经由X2/X3信令承载将在LPN 2建立S1承载和DRB所需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LPN 2。控制器15经由小区10中的SRB将在小区20上UE 4中建立DRB所需的DRB配置信息发送到UE 4。
此外,控制器15被配置为即使在基于E-RAB配置信息在LPN 2中建立S1承载和DRB之后也保持E-RAB配置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当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的端点(终止点)从LPN 2改变到另一基站(例如,另一eNB或另一LPN)时,控制器15可以将MeNB 1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另一基站,而不需要将建立S1承载的请求(或S1切换请求)重新发送到MME 6。在另一示例中,当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的端点(终止点)从LPN 2改变到MeNB 1时,控制器15可以通过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在MeNB 1中建立S1承载和DRB,而不需要将建立S1承载的请求(或S1切换请求)重新发送到MME 6。
注意:当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的端点从LPN 2改变到MeNB 1或另一基站时,控制器15可以生成DRB配置信息,以基于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在MeNB 1或另一基站与UE 4之间建立DRB。控制器15可以经由小区10上与UE 4的SRB将生成的DRB配置信息发送到UE 4。
此外,控制器15可以将S1承载的端点信息从LPN 2改变到MeNB 1或另一基站通知给MME 6。MME 6将接收的S1承载的端点信息发送到S-GW 7,并且S-GW 7更新S1承载的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侧端点。
此外,控制器15响应于来自UE 4或LPN 2的触发通知确定将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从LPN 2切换到MeNB 1或另一基站。
图5是示出LPN 2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图5所示的无线电通信单元21、发送数据处理单元22、接收数据处理单元23和通信单元24的功能和操作与图4所示的基站1的相应元件,即,无线电通信单元11、发送数据处理单元12、接收数据处理单元13和通信单元14的功能和操作类似。
LPN 2的控制器25经由X2/X3信令承载从MeNB 1(控制器15)接收E-RAB配置信息,并且根据X2/X3建立与S-GW 7的S1承载和与UE 4的SRB。
图6是示出UE 4的配置示例的框图。无线电通信单元41与小区10和小区20通信。另外,无线电通信单元41可以支持不同eNB操作的多个小区的载波聚合。在此情况下,无线电通信单元41可以同时使用多个小区10和20发送或接收用户数据。无线电通信单元41经由天线从eNB 1和LPN 2中的一个或两个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发送数据处理单元42存储来自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数据,并且将接收数据发送到数据控制器43。数据控制器43根据其目的使用接收数据。发送数据处理单元44和无线电通信单元41使用从数据控制器43提供的传输数据生成上行链路信号,并且将上行链路信号发送到eNB 1和LPN 2中的一个或两个。
UE 4的控制器45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41在小区10上建立与MeNB 1的SRB。然后,控制器45从MeNB 1接收DBB配置信息,以与LPN 2建立DRB,以及控制无线电通信单元41通过小区20发送或接收用户数据。因此,UE 4可以基于与MeNB 1的信令经由DRB与LPN 2通信。
此外,当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的端点从LPN 2改变到MeNB 1或另一基站时,控制器45可以通过小区10上的SRB从MeNB 1接收DRB配置信息,以在MeNB 1和另一基站与UE 4之间建立DRB。因此,UE 4可以基于与MeNB 1的信令将连接DRB的目的地从LPN 2改变到MeNB1或另一基站。
图7是示出MME 6的配置示例的框图。通信单元61与MeNB 1和S-GW 7通信。承载设置控制器62经由通信单元51与MeNB 1和S-GW 7通信,并且控制这些装置中数据承载或信令承载的设置。具体地,响应于从MeNB 1接收数据承载(E-RAB或S1承载)的设置请求,承载设置控制器62请求S-GW 7设置S1承载,并且将关于E-RAB的S1承载的承载配置信息(即,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MeNB 1。
此外,承载设置控制器62可以从MeNB 1接收指示已经被配置给LPN 2的S1承载的端点已经改变到MeNB 1或另一基站的消息(例如,路径切换请求),并且可以指示S-GW 7响应于该消息改变S1承载的端点配置。
图8是示出S-GW 7的配置示例的框图。通信单元71建立与LPN 2的S1承载,并且通过S1承载将用户数据发送到LPN 2或从LPN 2接收用户数据。通信单元71可以建立与MeNB 1的S1承载,以由UE 4通过小区10接收或发送用户数据。通信单元74在EPC 5中设置与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的S5/S8承载,并且将用户数据发送到另一数据传送装置或从另一数据传送装置接收用户数据。
发送数据处理单元72从通信单元74接收送往UE 4的下行链路用户数据,并且基于上行链路侧S5/S8承载与下行链路侧S1承载之间的映射将下行链路用户数据转发到S1承载。接收数据处理单元73从通信单元71接收上行链路用户数据,并且基于S5/S8承载与S1承载之间的映射将上行链路用户数据转发到S5/S8承载。
承载控制器75与MME 6通信,并且根据MME 6的控制设置LPN 2与通信单元71之间的S1承载。当S1承载的端点已经从LPN 2改变到MeNB 1或另一基站时,承载控制器75可以根据MME 6的指示改变S1承载的RAN侧端点配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参照图9所示的序列图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特定示例。在步骤S101,MeNB 1使用属于小区10的UE 4的MME 6建立与UE 4相关联的S1连接。也就是说,MeNB 1在S1-MME界面上建立与MME 6的S1信令承载。此外,MeNB 1在小区10上建立与UE 4的RRC连接。因此,在UE 4与MeNB 1之间,MeNB 1与MME 6之间以及UE 4与MME 6之间传送控制数据。
在步骤S102至S107,执行经由LPN 2建立S1承载和DRB的处理。在步骤S102,MeNB 1确定在辅小区(SCell)设置数据承载。MeNB 1将通过LPN 2为UE 4建立E-RAB的请求(例如,E-RAB SETUP消息)发送到MME 6。在此,辅小区表示LPN 2的小区20。换句话说,MeNB 1可以确定为UE 4设置辅小区。例如,MeNB 1可以响应于来自UE 4的请求或来自EPC 5的请求确定小区20中的数据承载设置。可选地,MeNB 1可以响应于来自UE 4的指示可以使用小区20的通知确定小区20中的数据承载设置。可选地,MeNB 1可以响应于小区10中UE 4的用户数据量增加确定小区20中的数据承载设置。可选地,当小区10具有高负载时,MeNB 1可以确定小区20中的数据承载设置,以卸下小区10的流量。可选地,MeNB 1可以根据经由MME 6从订户服务器(即,归属订户服务器(HSS))接收的UE 4的订户数据(例如,UE 4的类别、联系人信息)确定小区20中的数据承载设置。
响应于来自MeNB 1的E-RAB建立请求,MME 6发起S1承载的设置程序(步骤S103)。更具体地,MME 6请求S-GW 7设置与LPN 2的S1承载。S-GW 7设置与LPN 2的S1承载,并且将包括S1承载内容(例如,U-平面中S-GW 7的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的响应发送到MME 6。TEID指示GTP隧道的S-GW 7侧端点作为S1承载。在步骤S104,MME 6将包括S1承载内容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MeNB 1。例如,使用从MME 6发送到MeNB 1的E-RAB SETUPRESPONSE消息发送E-RAB配置信息。
在步骤S105,MeNB 1经由X2/X3信令承载将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LPN 2。E-RAB配置信息包括S1承载配置信息和DRB配置信息。LPN 2根据E-RAB配置信息设置S1承载和DRB。S1承载配置信息包括建立与S-GW 7的S1承载所需的信息。例如,S1承载配置信息包括E-RABID、质量等级指示符(QCI)、S-GW 7的IP地址、GTP隧道的S-GW 7侧TEID(S1承载)、安全密钥和分配给UE 4的临时移动用户标识(TMSI)中的至少一个。DRB配置信息包括与UE 4建立DRB所需的配置信息。例如,DRB配置信息包括E-RAB ID、质量等级指示符(QCI)和物理层和MAC子层的配置信息。
在步骤S106,MeNB 1在小区10的SRB上将小区20上的DRB的配置信息发送到UE 4。使用RRC重新配置消息发送DRB的配置信息。UE 4根据DRB的配置信息设置DRB。
在步骤S107,MeNB 1将指示E-RAB设置完成的消息(CREATE BEARER RESPONSE)发送到MME 6。此消息包括关于S1承载的LPN 2侧的配置信息(例如,TEID和LPN 2的地址)。MME6将包括的消息发送到S-GW 7。S-GW 7通过从MME 6接收的TEID和LPN 2的地址更新S1承载配置。
根据上面的步骤S102至S107的处理,在UE 4和S-GW 7之间配置通过LPN 2的E-RAB。在步骤S108,UE 4通过小区20和LPN 2接收或发送用户数据。
在步骤S109,MeNB 1保持关于LPN 2的信息,即,在LPN 2中建立的E-RAB的配置信息,即使在LPN 2中已经设置E-RAB也不释放该信息。在MeNB 1中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包括在步骤S104从MME 6接收的建立E-RAB的E-RAB配置信息。例如,在MeNB 1中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包括E-RAB ID、QCI、S-GW 7的IP地址、GTP隧道的TEID(S1承载)、安全密钥和分配给UE 4的TMSI中的至少一个。
第二实施例
图10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实例。此实施例示出UE 4在MeNB 1的小区10内移动的示例。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将描述在小区10中LPN 2的小区20和LPN 3的小区30紧邻部署从而小区20和小区30部分重叠且UE 4从LPN 2的小区20移动到LPN 3的小区30的示例。
在此实施例中,当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的端点从改变LPN 2到LPN 3时,MeNB 1将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LPN 3。由于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因此MeNB 1不必将在LPN 3中建立E-RAB的E-RAB建立请求或切换请求单独发送到MME 6。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减少UE 4在LPN之间移动时与MME 6的信令以及减少UE4在LPN之间移动时的路径切换延迟(即,数据承载切换延迟时间)。
图11是示出根据小区10内UE 4的移动的承载切换程序的一个示例的序列图。步骤S201相应于图9所示的步骤S109。也就是说,MeNB 1保持在LPN 2中已经建立的关于E-RAB的E-RAB配置信息。此时,UE 4位于LPN 2的小区20内。因此,UE 4通过小区10和MeNB 1发送和接收控制数据(步骤S202),通过小区20和LPN 20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步骤S203)。
在步骤S204或S205,MeNB 1从LPN 2或UE 4接收触发通知(PATH SWITCHTRIGGER)。触发通知包括MeNB 1确定路径切换的信息。MeNB 1基于来自LPN 2或UE 4的触发通知确定数据承载路径从LPN 2切换到LPN 3(即,辅小区(SCell)的切换)。因此,在图11所示的示例中,LPN 2是源LPN,LPN 3是目标LPN。
从UE 4到MeNB 1的触发通知可以基于UE 4测量的LPN 2的无线电质量被发送,或者可以指示LPN 2的无线电质量。当LPN 2的无线电质量低于预定阈值时,UE 4可以发送触发通知。从UE 4到MeNB 1的触发通知可以基于UE 4测量的另一基站(例如,LPN 3)的无线电质量被发送,或者可以指示另一基站的无线电质量。当另一基站(例如,LPN 3)的无线电质量超过预定阈值时,UE 4可以发送触发通知。例如,无线电质量可以是下行链路接收功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或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
另一方面,从LPN 2到MeNB 1的触发通知可以基于指示LPN 2上负载的负载信息被发送,或者可以指示负载信息。当LPN 2上的负载超过预定阈值时,LPN 2可以发送触发通知。例如,LPN 2上的负载可以是小区20中无线电资源的利用率(例如,物理资源块(PRB)的利用率)。从LPN 2到MeNB 1的触发通知可以基于中测量的UE 4的连接状态被发送,或者指示连接状态。当UE 4的连接状态比基准值更恶化时,LPN 2可以发送触发通知。例如,UE 4的连接状态可以是基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ARQ)来自UE 4的重传请求的出现次数或出现率。
在步骤S206,MeNB 1将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发送到LPN 3。目标LPN 3使用从MeNB 1接收的E-RAB配置信息执行LPN 3中S1承载和DRB的端点配置。LPN 3将用于UE 4的S1承载的LPN 3侧端点信息发送到MeNB 1。MeNB 1更新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以反映从LPN 3接收的S1承载的LPN 3侧端点信息。换句话说,MeNB 1生成反映LPN 3中的数据承载配置的E-RAB配置信息,并且继续保持生成的E-RAB配置信息。
在步骤S207,MeNB 1基于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生成在UE 4和目标LPN 3之间建立DRB的DRB配置信息。MeNB 1通过小区10上的SRB将DRB配置信息发送到UE 4。UE 4从MeNB 1接收DRB配置信息,并且在小区30上设置DRB。
步骤S208至S210是切换S1承载的路由的程序(即,将RAN侧端点从LPN 2切换到LPN3的程序)。在步骤S208,MeNB 1将请求E-RAB切换的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发送到MME6。此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指示S1承载的RAN侧端点已经从LPN 2改变到LPN 3。例如,此消息(PATH SWITCH REQUEST)可以包括E-RAB标识符(或S1承载标识符)、LPN 3的地址和LPN 3中S1承载的端点标识符(TEID)。在步骤S209,MME 6将用于更新S1承载的请求(BEARER MODIFY)发送到S-GW 7。例如,用于更新S1承载的请求包括LPN 3的TEID和地址。S-GW 7根据从MME 6接收的LPN 3的TEID和地址更新S1承载配置。在步骤S210,MME 6将指示S1承载的路由切换完成的消息(PATH SWITCH RESPONSE)发送到MeNB 1。
根据步骤S210和S211的上述处理,在UE 4和S-GW 7之间配置通过LPN 3的E-RAB。在步骤S211,UE 4通过小区10和MeNB 1发送和接收控制数据,与UE 4与LPN 2通信的情况类似(步骤S202),在步骤S212,UE 4通过小区30和LPN 3接收或发送用户数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根据实施例的MeNB 1、LPNs 2和3、UE 4、MME 6和S-GW 7的操作。图12是示出MeNB 1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301,MeNB 1(控制器15)确定UE 4的辅小区是否从LPN 2切换到另一LPN(在此示例中,LPN 3)。当确定切换辅小区时(步骤S301中是),MeNB 1确定MeNB 1是否已经保持E-RAB配置信息(步骤S302)。当MeNB 1没有保持E-RAB配置信息时(步骤S302中否),MeNB 1执行正常承载设置程序(例如,切换程序),并且将用于UE 4的数据承载从LPN 2切换到LPN 3(步骤S303)。另一方面,当MeNB 1已经保持E-RAB配置信息时(步骤S302中是),MeNB 1执行步骤S304的处理和以下处理。
在步骤S304,MeNB 1基于MeNB 1中已经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即,关于LPN 2的E-RAB配置信息)将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目标LPN 3。在步骤S305,MeNB 1确定是否已经从目标LPN 3接收E-RAB设置完成通知。当已经接收到E-RAB设置完成通知时(步骤S305中是),MeNB 1生成反映LPN 3中DRB配置的DRB配置信息,并且将生成的DRB配置信息发送到UE 4(步骤S306)。在步骤S307,MeNB 1确定是否已经从UE 4接收到DRB设置完成通知。当已经接收到DRB设置完成通知时(步骤S307中是),MeNB 1将路径切换请求(即,S1承载的路径的切换请求)发送到MME 6(步骤S308)。当从MME 6接收到路径切换完成通知时,MeNB 1完成图12的处理(步骤S309)。
图13是示出LPN 2和3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尽管在下面的描述中将描述LPN 2,但是LPN 3的操作与LPN 2的操作类似。在步骤S401中,LPN 2(控制器25)确定是否已经从MeNB1接收到E-RAB配置信息。当已经接收到E-RAB配置信息时(步骤S401中是),LPN 2根据接收的E-RAB配置信息设置与S-GW 7的S1承载和与UE 4的DRB(步骤S402和S403)。在步骤S404,LPN 2向MeNB 1通知E-RAB配置完成。
图14是UE 4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501,UE 4(控制器45)从MeNB 1接收DRB配置信息。在步骤S502,UE 4根据DRB配置信息设置DRB(例如,小区20中与LPN 20的DRB或者小区30中与LPN 3的DRB)。
图15是示出MME 6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601,MME 6(承载设置控制器62)确定是否已经从MeNB 1接收到路径切换请求。当已经接收到路径切换请求时(步骤S601中是),MME 6将改变S1承载的路径的请求(即,承载更新请求)发送到S-GW 7(步骤S602)。在步骤S603,MME 6确定是否已经从S-GW 7接收到完成改变S1承载的路径的通知。当已经接收到完成通知时(步骤S603中是),MME 6将路径切换完成(即,完成S1承载的路径切换)通知给MeNB 1(步骤S604)。
图16是示出S-GW 7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701,S-GW 7(承载控制器75)确定是否已经从MME 6接收到改变S1承载的路径的请求(即,承载更新请求)。改变S1承载的路径的请求指示用于UE 4的S1承载的RAN侧端点从LPN 2改变到LPN 3。当已经接收到改变S1承载的路径的请求时(步骤S701中是),S-GW 7根据S1承载配置信息更新用于UE 4的S1承载的配置(步骤S702)。也就是说,S-GW 7将用于UE 4的S1承载的RAN侧端点从UE 4改变到LPN3。在步骤703,S-GW 7将完成S1承载的路径改变(更新完成)通知给MME 6。
第三实施例
图17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此实施例示出UE 4在MeNB 1的小区10内移动的示例。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在MeNB小区10稀疏地部署包括LPN2的至少一个LPN,并且LPN小区20与另一LPN小区(例如,LPN小区30)不重叠。因此,在此实施例,将描述用于UE 4的数据承载从通过LPN 2的路径改变到通过MeNB 1的路径。
在此实施例中,当用于UE 4的S1承载和DRB的端点从LPN 2改变到MeNB 1时,MeNB1通过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在MeNB 1中建立S1承载和DRB。由于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因此MeNB 1不需要向MME 6发送在MeNB 1中建立E-RAB的E-RAB建立请求或切换请求。因此,在此实施例中,可以减少UE 4从LPN 2移动到MeNB 1时与MME 6的信令以及减少UE 4在小区之间移动时的路径切换延迟(即,数据承载切换延迟时间)。
当在MeNB 1中建立用于UE 4的DRB时,此DRB可以被配置在小区10上或者可以被配置在不同于小区10的MeNB 1的小区(辅小区)上。当在小区10上配置用于UE 4的DRB时,此小区操作模式是相同小区提供C-平面和U-平面的典型模式。另一方面,当在不同于小区10的MeNB 1的小区上配置用于UE 4的DRB时,此小区操作模式对应于所谓的基站间载波聚合(eNB内载波聚合)。
图18是示出根据UE 4在小区10内移动的承载切换程序的一个示例的序列图。图18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5的处理与图11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5的处理类似。具体地,MeNB 1基于步骤S204或S205中的触发通知,数据承载路径从LPN 2切换到MeNB 1。在步骤S806,MeNB 1通过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在MeNB 1中设置DRB和S1承载。图18所示的步骤S207至S211的处理与图11所示的步骤S207至S211的处理类似。也就是说,MeNB 1将在UE 4与MeNB 1之间建立DRB的DRB配置信息发送到UE 4。然后,MeNB 1请求MME 6切换S1承载的路径。在图18所示的步骤S812中,UE 4通过小区10或MeNB 1的另一小区接收或发送用户数据。
图19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MeNB 1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901,MeNB 1(控制器15)确定用于UE 4的辅小区是否从LPN 2切换到MeNB 1。除了辅小区被切换到MeNB 1而不是LPN 3,图19所示的步骤S302至S303的处理与图12所示的步骤S302至S303的处理类似。在步骤904,MeNB 1通过重新使用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即,关于LPN 2的E-RAB配置信息)在MeNB 1中设置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除了辅小区被切换到MeNB 1而不是LPN 3之外,图19所示的步骤S305至S309的处理与图12所示的步骤S305至S309的处理类似。
第四实施例
图20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无线电通信系统的配置示例。此实施例示出第二实施例的修改示例。具体地,在此实施例中,存在候选LPN 3A和3B,在LPN 2中建立的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可以被切换到候选LPN 3A和3B。在确定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应该从LPN 2改变到另一LPN之前,MeNB 1将E-RAB配置信息通知给候选LPN 3A和3B。然后,MeNB 1确定数据承载将被切换到的目标LPN(即,LPN 3A),并且指示目标LPN(LPN 3A)激活数据承载。因此,可以使候选LPN预先使用从MeNB 1接收的E-RAB配置信息执行关于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的至少部分配置。因此,在此实施例中,还可以减少当UE 4在小区之间移动时的路径切换延迟(即,数据承载切换延迟时间)。
图21是示出根据UE 4在小区10内移动的承载切换程序的一个示例的序列图。图21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3的处理与图11所示的步骤S201至S203的处理类似。在图21所示的步骤S1004,MeNB 1将MeNB 1中一直保持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多个候选LPN 3A和3B。步骤S1005的处理与图11所示的步骤S204和S205的处理类似。具体地,MeNB 1从LPN 2或UE 4接收触发通知。
在步骤S1006,MeNB 1从多个候选LPN 3确定目标LPN。目标LPN是在LPN 2(源LPN)中已经建立的用于UE 4的DRB和S1承载的端点将被切换到的目的地。MeNB 1可以多个候选LPN中满足预定条件的候选LPN作为目标LPN。例如,预定条件涉及下列条件中的至少一个:(a)UE 4测量的每个候选LPN的无线电质量;(b)每个候选LPN上的负载;(c)UE 4的移动速度。MeNB 1可以从每个候选基站接收每个候选LPN的无线电质量信息或每个候选LPN的负载信息。MeNB 1可以从UE 4接收每个候选LPN的无线电质量信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MeNB 1可以收集每个候选LPN的负载信息,并且选择负载低于预定阈值的候选LPN作为目标LPN。可选地,MeNB 1可以收集每个候选LPN的无线电质量信息,并且选择无线电质量低于预定阈值的候选LPN作为目标LPN。
在步骤S1007,MeNB 1将承载激活信息(E-RAB ACTIVATION)发送到从多个候选LPN选择的目标LPN。在图21所示的示例中,LPN 3A被选择为目标LPN。响应于接收承载激活信息,LPN 3A在小区30A设置用于UE 4的DRB。图21所示的步骤S207至S211的处理与图11所示的步骤S207至S211的处理类似。
图22是示出根据此实施例的MeNB 1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1101,MeNB 1(控制器15)初步地将关于已经在LPN 2中配置的E-RAB的E-RAB配置信息发送到候选LPN。图22所示的步骤S301至S303的处理与图12所示的步骤S301至S303的处理类似。在步骤S1104,MeNB 1从多个候选LPN选择目标LPN。在S1105,MeNB 1将E-RAB激活信息发送到目标LPN。图22所示的步骤S306至S309的处理与图12所示的步骤S306至S309的处理类似。
图23是示出根据此实施例的候选LPN,及LPN 3A(或3B)的操作示例的流程图。在步骤S1201,LPN 3A预先从MeNB 1接收E-RAB配置信息,并且预先设置与S-GW 7的S1承载。在步骤S1202,LPN 3A确定是否已经从MeNB 1接收到E-RAB激活信息。图23所示的步骤S403和S404中的处理与图13所示的步骤S403和S404的处理类似。也就是说,当已经接收到E-RAB激活信息时(步骤S1202中是),LPN 3A在小区30A上设置与UE 4的DRB(步骤S403)。LPN 3A将E-RAB设置完成通知给MeNB 1。
其他实施例
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例如,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或者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可以彼此组合。在此情况下,MeNB 1可以基于UE 4的移动速度或在小区之间移动的频率确定用于UE 4的DRB的S1承载的端点是否改变到MeNB 1或LPN 3。例如,当UE 4的移动速度或小区间移动的频率超过预定阈值,则MeNB 1可以选择MeNB 1作为UE 4的承载端点将被改变到的目的地。因此,可以抑制频繁发生由于UE 4在LPN之间的频繁移动发生的改变承载路径的处理。另一方面,当UE 4的移动速度或小区间移动的频率在阈值之下时,MeNB 1可以选择LPN 3作为UE 4的承载端点将被改变到的目的地。
可以通过使用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半导体处理设备实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描述的MeNB 1、LPN 2、LPN 3、UE 4、MME 6和S-GW 7在C/U-平面分离方案中的所有通信控制方法。可选地,可以通过使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微处理器、微处理单元(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计算机系统执行程序来实现这些方法。具体地,可以创建包括使计算机系统执行流程图和序列示图所示的算法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可以将这些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这些程序和将这些程序提供给计算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等)、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和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闪速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将这些程序提供给计算机。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者无线通信线路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
在上述第一至第四实施例中,主要描述了LTE系统。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除了LTE系统之外的无线电通信系统,例如,3GPP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3GPP2CDMA2000系统(1xRTT、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系统或WiMAX系统。
此外,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获得的技术思想应用的示例。毋容置疑,这些技术思想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来改变。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2年12月28日提交的第2012-288209号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的利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参考全部合并于此。
附图标记列表
1 基站(MeNB)
2 基站(LPN)
3,3A,3B 基站(LPN)
4 移动站(UE)
5 核心网络(EPC)
6 移动管理装置(MME)
7 数据传送装置(S-GW)
15 控制器
25 控制器
45 控制器
62 承载设置控制器
75 承载控制器
80 隧道

Claims (28)

1.一种用于主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源基站接收用于将用户平面(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转移到另一基站的触发,其中,所述U-平面路径将数据传送装置通过所述源基站连接到用户设备(UE);
向目标基站发送请求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源基站转移所述U-平面路径而不改变所述主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U-平面路径的标识符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侧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所述第一TEID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
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对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包括所述目标基站侧的第二TEID,所述第二TEID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
向移动性管理装置发送请求所述移动性管理装置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TEID,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目标基站的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基于所述触发的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触发包括下述中的一项:
所述源基站的加载信息;
所述源基站的资源利用率;
在所述源基站中测量的所述UE的连接状态;
重传请求的发生次数;以及
所述重传请求的发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第一TEID保存在所述主基站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向所述UE发送包括数据无线电承载配置(DRB配置)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反映了所述目标基站中的DRB配置,其中,所述DRB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并且所述DRB在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UE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TEID的第一隧道是所述源基站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之间的S1-U接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TEID的第二隧道是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之间的S1-U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用于所述UE的S1-MME接口在所述主基站中终止,并且
用于所述UE的S1-U接口在所述源基站或所述目标基站中终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S1-MME接口用于控制平面,并且
所述S1-U接口用于用户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S1-MME接口和所述S1-U接口同时使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是E-RAB ID。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数据传送装置是S-GW。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移动性管理装置是MME。
14.一种主基站,包括:
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器被配置为:从源基站接收用于将用户平面(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转移到另一基站的触发,其中,所述U-平面路径将数据传送装置通过所述源基站连接到用户设备(UE);
第一发送器,所述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向目标基站发送请求所述目标基站从所述源基站转移所述U-平面路径而不改变所述主基站与所述UE之间的连接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U-平面路径的标识符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侧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所述第一TEID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
第二接收器,所述第二接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目标基站接收对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所述第一响应包括所述目标基站侧的第二TEID,所述第二TEID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
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发送器被配置为:向移动性管理装置发送请求所述移动性管理装置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二TEID,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目标基站的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基于所述触发的接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所述触发包括下述中的一项:
所述源基站的加载信息;
所述源基站的资源利用率;
在所述源基站中测量的所述UE的连接状态;
重传请求的发生次数;以及
所述重传请求的发生率。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第一TEID保存在所述主基站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进一步包括:
第三发送器,所述第三发送器被配置为:向所述UE发送包括数据无线电承载配置(DRB配置)的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中反映了所述目标基站中的DRB配置,其中,所述DRB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并且所述DRB在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UE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第一TEID的第一隧道是所述源基站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之间的S1-U接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第二TEID的第二隧道是所述目标基站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之间的S1-U接口。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用于所述UE的S1-MME接口在所述主基站中终止,并且
用于所述UE的S1-U接口在所述源基站或所述目标基站中终止。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S1-MME接口用于控制平面,并且
所述S1-U接口用于用户平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S1-MME接口和所述S1-U接口同时使用。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U-平面路径的标识符是E-RAB ID。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数据传送装置是S-GW。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基站,其中
所述移动性管理装置是MME。
27.一种用于主基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源基站发送请求所述源基站配置用户平面(U-平面)路径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U-平面路径将数据传送装置通过所述源基站连接到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U-平面路径的标识符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侧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所述第一TEID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
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转移到另一基站的触发;
向所述UE发送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消息的一部分生成的数据无线电承载配置(DRB配置)的第二消息,用于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转移到所述主基站;
向移动性管理装置发送请求所述移动性管理装置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主基站的第二消息,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主基站侧的所述第二TEID,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主基站的地址。
28.一种主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器,所述第一发送器被配置为:向源基站发送请求所述源基站配置用户平面(U-平面)路径的第一消息,其中,所述U-平面路径将数据传送装置通过所述源基站连接到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U-平面路径的标识符和所述数据传送装置侧的第一隧道端点标识符(TEID),所述第一TEID对应于所述U-平面路径;
第一接收器,所述第一接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源基站接收用于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转移到另一基站的触发;
第二发送器,所述第二发送器被配置为:向所述UE发送包括基于所述第一消息的一部分生成的数据无线电承载配置(DRB配置)的第二消息,用于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转移到所述主基站;
第三发送器,所述第三发送器被配置为:向移动性管理装置发送请求所述移动性管理装置将所述U-平面路径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主基站的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主基站侧的所述第二TEID,所述U-平面路径的所述标识符、和所述主基站的地址。
CN201910362073.8A 2012-12-28 2013-08-06 主基站及其方法 Active CN110113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88209 2012-12-28
JP2012-288209 2012-12-28
CN201380068880.XA CN104885517B (zh) 2012-12-28 2013-08-06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CT/JP2013/004746 WO2014103098A1 (ja) 2012-12-28 2013-08-06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880.XA Division CN104885517B (zh) 2012-12-28 2013-08-06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13766A true CN110113766A (zh) 2019-08-09
CN110113766B CN110113766B (zh) 2022-09-13

Family

ID=5102024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880.XA Active CN104885517B (zh) 2012-12-28 2013-08-06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1910359904.6A Active CN110225529B (zh) 2012-12-28 2013-08-06 主基站及其方法
CN201910362073.8A Active CN110113766B (zh) 2012-12-28 2013-08-06 主基站及其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68880.XA Active CN104885517B (zh) 2012-12-28 2013-08-06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201910359904.6A Active CN110225529B (zh) 2012-12-28 2013-08-06 主基站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10440630B2 (zh)
EP (2) EP3399796B1 (zh)
JP (3) JP6160630B2 (zh)
CN (3) CN104885517B (zh)
ES (1) ES2703055T3 (zh)
MX (1) MX353577B (zh)
TR (1) TR201819072T4 (zh)
WO (1) WO20141030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75673A4 (en) * 2012-07-17 2016-05-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ACTIVE USER PLANE INTERCELLULAR TRANSFERS
CN104885517B (zh) * 2012-12-28 2019-05-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160143015A1 (en) * 2013-06-17 2016-05-19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Cell operation concept
CN104469869B (zh) * 2013-09-23 2019-08-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小区切换方法和基站
KR102287928B1 (ko) 2013-09-27 2021-08-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70445A1 (zh) * 2013-11-15 2015-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无线承载的方法及基站
CN107027095B (zh) 2014-01-30 2020-10-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机器对机器(m2m)终端、基站和方法
US9967775B2 (en) * 2014-03-18 2018-05-08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Transmitting an offloadable APN via a broadcast signaling method
CN106797587B (zh) 2014-10-08 2021-01-12 富士通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移动站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05578513B (zh) * 2014-10-11 2019-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80049200A1 (en) * 2015-03-11 2018-02-15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device,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frequency band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08370593B (zh) * 2015-10-06 2021-08-17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向基站发送数据/从基站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027436A1 (en) * 2016-07-22 2018-01-25 Aruba Networks, Inc. Radio health monitoring
CN107734571B (zh) * 2016-08-12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通道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307387B (zh) 2016-09-27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JP7030708B2 (ja) * 2016-10-07 2022-03-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341225B2 (en) * 2016-12-30 2019-07-02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Bonding of satellite terminals
ES2948486T3 (es) * 2017-01-09 2023-09-13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étodo y aparato para adquirir y enviar información de sistema
US11507947B1 (en) * 2017-07-05 2022-11-22 Citibank, 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stateless application
CN108471633B (zh) * 2018-03-07 2020-12-04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与通信系统
TWI692950B (zh) * 2018-05-11 2020-05-01 瑞昱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擴展式有線網路裝置
WO2020026835A1 (ja) * 2018-08-01 2020-02-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局、無線通信方法、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7331383B2 (ja) 2019-02-28 2023-08-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転電機
CN113766584B (zh) * 2020-06-05 2022-07-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辅节点小区变更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309A (zh) * 2007-03-09 2010-0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及高层节点
US20100297998A1 (en) * 2007-10-30 2010-11-25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833802A (zh) * 2012-08-15 2012-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17071D0 (en) 2001-07-13 2001-09-0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ierarchical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X2009006070A (es) * 2006-12-15 2009-07-07 Sharp Kk Sistema de radio de comunicacion y metodo de control de trayectoria de transmision de radio.
JP5354642B2 (ja) * 2008-04-09 2013-11-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CN101635962B (zh) * 2008-07-24 2012-01-0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时获取承载状况的方法和mme
US8625582B2 (en) * 2008-08-14 2014-01-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a bearer path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674621B (zh) * 2008-09-0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KR101521886B1 (ko) * 2009-01-23 2015-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지티피 처리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JP4910019B2 (ja) 2009-07-27 2012-04-04 三智商事株式会社 無線icタグに対するデータ書き込み装置
WO2011020239A1 (zh) 2009-08-18 2011-0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切换处理方法与终端路径更改方法及设备
US8693367B2 (en) 2009-09-26 2014-04-08 Cisco Technology, Inc. Providing offload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JP5274422B2 (ja) 2009-09-29 2013-08-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CN101730032A (zh) * 2010-01-18 2010-06-09 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前转的方法和一种施主基站
CN102835180B (zh) * 2010-04-09 2016-08-0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02238656A (zh) * 2010-04-28 2011-11-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
KR101784264B1 (ko) * 2010-04-28 2017-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24371B1 (ko) 2010-05-28 2017-04-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셀들이 중첩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2457915B (zh) * 2010-10-26 2016-03-0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管理x2接口的方法、切换方法、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KR20120070038A (ko) * 2010-12-21 2012-06-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경쟁 기반 상향 링크 전송 방법
US8982838B2 (en) * 2011-02-11 2015-03-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175973B2 (ja) 2011-04-28 2013-04-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
EP2536070A1 (en) * 2011-06-15 2012-12-19 BAE Systems Plc Data transfer
US8811347B2 (en) * 2011-06-16 2014-08-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M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obile relay node
CN104350774B (zh) * 2012-05-07 2018-07-27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及其移动性方法
JP5758351B2 (ja) * 2012-06-22 2015-08-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10087332B (zh) 2012-10-05 2024-02-02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基站、用户设备及其通信方法
CN104885517B (zh) * 2012-12-28 2019-05-3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47309A (zh) * 2007-03-09 2010-02-1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及高层节点
US20100113022A1 (en) * 2007-03-09 2010-05-06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upper node
US20100297998A1 (en) * 2007-10-30 2010-11-25 Ntt Docomo,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02469557A (zh) * 2010-11-15 2012-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入基站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2833802A (zh) * 2012-08-15 2012-12-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41050B1 (en) 2018-09-19
EP3399796B1 (en) 2022-02-16
MX2015008255A (es) 2015-09-16
US20160198390A1 (en) 2016-07-07
EP2941050A1 (en) 2015-11-04
CN110225529A (zh) 2019-09-10
JP2019037010A (ja) 2019-03-07
WO2014103098A1 (ja) 2014-07-03
US20190342818A1 (en) 2019-11-07
CN104885517A (zh) 2015-09-02
US11356924B2 (en) 2022-06-07
JPWO2014103098A1 (ja) 2017-01-12
CN104885517B (zh) 2019-05-31
EP3399796A1 (en) 2018-11-07
JP6160630B2 (ja) 2017-07-12
JP2017175654A (ja) 2017-09-28
ES2703055T3 (es) 2019-03-06
EP2941050A4 (en) 2016-08-03
CN110225529B (zh) 2022-05-10
CN110113766B (zh) 2022-09-13
MX353577B (es) 2018-01-19
JP6451783B2 (ja) 2019-01-16
US10440630B2 (en) 2019-10-08
JP6645563B2 (ja) 2020-02-14
TR201819072T4 (tr) 201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5517B (zh)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361791B2 (ja) マスターeNB及びその方法
US10506654B2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station, radio terminal, network apparatus, bearer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10225571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무선 단말,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매체
JP629960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移動局、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904267B (zh) 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站、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