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74621B -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74621B
CN101674621B CN2008101197454A CN200810119745A CN101674621B CN 101674621 B CN101674621 B CN 101674621B CN 2008101197454 A CN2008101197454 A CN 2008101197454A CN 200810119745 A CN200810119745 A CN 200810119745A CN 101674621 B CN101674621 B CN 101674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base station
establishment
message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197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674621A (zh
Inventor
陈刚
邓辉
胡雪南
惠敏
刘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197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674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674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674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74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移动终端所在源基站向切换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目标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源基站向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核心网络侧接收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根据确定结果向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移动终端切换失败。该方法综合考虑数据链路切换和网络层切换,在两层切换条件均满足时,再实施切换,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避免了网络层切换失败时数据链路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尤指一种基于通用分组无线业务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GTP)的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性管理是实现无线通信系统中业务连续性提供的重要手段,相关的移动性管理机制也从多个层面展开。相关标准中,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组(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izationSector,ITU-T)对不同移动性管理机制进行了分类,从实施的不同层次划分,可分别从2层移动性管理和3层移动性管理两个层面来分别考虑。
2层移动性管理发生在移动终端和不同接入基站的无线链路之间。移动性控制可以由移动终端或网络节点来初始,其切换依据主要是对比移动终端相连的各无线链路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当新的无线连接质量明显优于现有无线连接时,基站和基站之间的无线链路切换(即2层切换过程)被触发执行;切换流程通过源基站和目标基站之间的资源协调和信令交互来完成切换的整体过程。
3层移动性管理相对2层移动性管理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在于移动终端移动过程将涉及到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移动终端的移动发生在不同的IP子网间,移动到新子网的移动终端将被赋予新的IP地址来完成通信的交互;同时,原有的发往移动终端的数据包也将被路由到移动终端新的IP地址上来。可见3层切换是在网络侧,不同的子网之间发生的,对服务网关进行重定位的过程,即网络层的切换。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实现移动终端移动过程中业务连续性,移动性管理往往同时经历2层和3层的切换过程。目前在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3rd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3G)系统、长期演进/系统体系结构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System Architecture Evolution,LTE/SAE)系统,的移动性管理中,多采用了2层移动性管理和3层移动性管理相分离的技术方案。移动终端在无线基站间发生移动时,其切换过程主要考虑了新、旧基站间资源的协调,而未考虑移动终端的移动是否引发了系统网络侧的3层切换。例如在LTE/SAE系统中,当服务基站发起切换请求并通过目标基站的准入控制后,服务基站即会向移动终端发起切换命令,并将服务基站所缓存的状态信息以及业务数据向目标基站进行发送,由目标基站进行缓存。在移动终端确认接入目标基站后,目标基站会通过移动管理实体(Mobile ManagementEntity,MME)来触发服务网关和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 Network,PDN)网关来进行3层切换的流程。
以目前在LTE/SAE系统中进行移动切换为例,其流程如图1,包括如下步骤:
1、网络通过系统信息或专用信令配置移动终端UE进行同频、异频或其它测量类型,当条件满足时,触发UE发起测量报告。
2、根据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算法,服务基站决定执行切换,由于目标基站与服务基站存在X2接口,所以服务基站通过X2接口向目标基站发起切换。
3、目标基站执行准入控制,在网络资源允许接入的情况下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4、服务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重配消息给UE,指示UE切换到目标基站所在的小区。
5、服务基站将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序列号信息发给目标基站。
6、服务基站将缓存的下行数据有选择的转发给目标基站。
7、如果可能,服务基站可以将上行缓存的乱序的数据转发给目标基站。
8、UE接入目标小区,发起RRC连接重配完成消息。
9、目标基站通过路径切换请求消息请求移动管理实体MME更新下行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TEID),即分配给移动终端设备的ID。
10、MME发送用户平面更新请求消息给当前服务网关,请求更新目标基站的IP地址及TEID等。
11、服务网关向分组数据网网关发起用户平面更新请求。
12、分组数据网网关向服务网关返回用户平面更新响应消息。
13、服务网关返回用户平面更新响应消息。
14、MME返回路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15、目标基站给服务基站通知释放资源请求消息,触发服务基站释放UE相关的无线链路资源及UE的控制平面资源。
16、如果服务基站缓存的上行/下行数据还没有转发完毕,则继续转发。
17、此时UE的分组数据便可以通过目标基站进行上下行传输。
其中步骤1-3为2层切换的准入控制过程;步骤4-8为2层切换的数据转移(即无线链路数据转移)过程;步骤9-12为3层切换的判决准入控制过程;步骤13-15为3层切换完成后的数据转移(即网络层数据转移)及资源释放过程。
在以上流程中,当2层切换和数据转移完成后,如需进行服务网关的重定位(即需要进行3层切换),GTP隧道更新过程具体为通过确定目标服务网关在目标基站和PDN网关间建立起新的GTP隧道,并完成包括TEID信息的更新、分组数据协议(Packet Data Protocol,PDP)动态地址的请求和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机制的协商等网络资源的协调。由于PDN网关上承载众多的用户服务以及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地址耗尽等问题的出现,当用户移动到一个新的子网时,在GTP隧道更新过程中,由于新区域中用户数量和业务量的动态性,网络侧在某时刻资源消耗较大,可能会发生“所有的动态IP地址都被占用”、“无资源可用”、“无内存可用”等资源缺乏的问题,导致新的GTP隧道建立失败的发生机率将大大的增加,3层切换过程也将因此而中断,从而导致整个切换过程的失败,使业务会话产生中断。
可见,现有的切换流程使得用户移动过程中切换成功率会因3层切换失败而降低;且系统在完成2层切换后,即会在服务基站和目标基站上完成业务数据的转移和缓存,而后若3层切换的失败,也将造成了演进的通用地面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侧链路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解决了先完成2层切换后,由于3层资源暂时缺乏而导致的3层切换失败时2层链路资源的浪费以及切换成功率低的问题。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所在源基站向切换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所述目标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源基站向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
所述核心网络侧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以及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络侧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失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核心网络侧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具体包括:
所述核心网络侧的移动管理装置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并通过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核心网络侧的资源管理装置;
所述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具体包括:
所述资源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装置解析出所述创建承载回复消息中携带的所述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或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指示信息包括: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
所述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资源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出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以及
确定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
所述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括: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
所述确定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包括:
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不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
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非重传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当确定出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重传标识时,所述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具体包括:
若为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以及将所述重传次数值作为所述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0值作为所述非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时,还包括:
若为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确定所述重传控制消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
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重传标识修改为非重传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移动管理装置解析出携带的所述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装置解析出所述指示信息包含的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并确定出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具体包括:
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不是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所述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具体为:
计算已知的业务时延与获取的数据包的回程时延的差值,以及计算传输时延与设置的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的时间间隔的和值,用所述差值除以所述和值,得到所述重传次数的初始值;所述传输时延为数据包在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和资源管理装置之间传输的时延。
一种移动切换系统,包括:源基站、目标基站、核心网络和移动终端;
所述源基站,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以及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络侧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络侧返回的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失败;
所述目标基站,用于接收到所述无线链路切换请求后,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核心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并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源基站的指示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失败的通知。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系统,所述核心网络包括:移动管理装置和资源管理装置;
所述移动管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后,通过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以及
解析出接收到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资源管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一种移动管理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基站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以及接收资源管理装置发送的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路径更改请求后,通过请求的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以及,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便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确认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回复消息后,解析出所携带的所述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控制第一发送模块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装置,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解析子模块和控制子模块;
所述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出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的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并确定出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表示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表示不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
所述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重传标识时,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不是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一种资源管理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管理装置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后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其中,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发送所述路径更改请求;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装置,所述指示信息,包括: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和第二确定子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出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具体包括: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不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所述非重传标识。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装置,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计算子模块;
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在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确定所述重传控制消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以及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并将所述重传次数值通知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重传次数值作为所述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0值作为所述非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移动终端所在源基站向切换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所述目标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源基站向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所述核心网络侧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以及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所述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失败。该方法综合考虑数据链路切换和网络层切换(即2层切换和3层切换),在2/3层切换条件均满足时,再实施切换,提高了切换的成功率,避免了由于3层资源缺乏引起的切换成功率低,以及3层切换失败时2层链路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SAE系统中的移动性管理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重传机制的3层切换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重传控制信息的内容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2/3层联合切换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切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组数据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切换方法,对数据链路切换和网络层切换(即2/3层切换)综合考虑,在2/3层切换均满足切换条件时实施切换;且3层切换过程中可以采用重传机制来提高3层切换的成功率。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执行步骤如下:
步骤S101:移动终端所在源基站向切换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即发起2层切换流程。
步骤S102:目标基站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无线链路切换请求,并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目标基站接收到无线链路切换请求后,执行准入控制,在无线链路资源允许接入的情况下,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给源基站。同时目标基站预留出切换需要的无线链路资源。
步骤S103:源基站向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即发起3层切换流程。具体为:
源基站发送路径更改请求给核心网络侧的移动管理装置。
步骤S104:核心网络侧的移动管理装置接收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
步骤S105:移动管理装置通过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
步骤S106:确定核心网络侧是否允许切换。
核心网络侧资源管理装置接收移动管理装置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后,获取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根据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相应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包括: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接受请求响应类型。
确定出相应的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对应的响应类型。若网络资源能够满足切换需求,则确定相应类型为接受请求;若网络资源不能满足切换需求,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类型为:例如,无可用资源(No resourcesavailable),所有动态PDP地址已被占用(All dynamic PDP addresses areoccupied)或无内存可用(No memory is available)等不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
根据网络资源状况和业务需求确定重传控制信息,重传控制信息中至少包含表示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表示不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用于控制是否需要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具体包括:
当网络资源状况能够满足切换需求时,确定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
当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时,根据业务需求确定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在网络资源不能满足切换需求时,对于实时性要求比较高的业务,不启用重传,在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对实时性要求比较低的业务,采用重传,在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特别,若第一次接收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既不是重传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并根据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控制消息中需要包含重传标识时,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此时确定的是重传次数的初始值。
若非第一次接收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即重传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重传次数递减1,当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重传指示标识修改为非重传标识。
特别的,可以在重传控制消息中携带重传次数。具体为:
若为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
若非第一次接收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重传次数递减1;以及将变化后的重传次数值作为重传标识包含在重传控制信息中,发送携带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移动管理装置。
当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0值作为非重传标识包含在重传控制信息中,发送携带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移动管理装置。
资源管理装置确定出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后,通过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移动管理装置,其中,指示信息包括确定出的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
移动管理装置接收创建承载回复消息并解析出携带的指示信息,包括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
若解析出的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重传标识,则确定需要重新发起切换,此时返回执行步骤S105,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
若解析出的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则执行步骤S107。
若解析出的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不是接受请求,包括,无可用资源、所有动态PDP地址已被占用、无内存可用等,则执行步骤S109。
步骤S107:向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S108: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完成切换。
步骤S109:向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步骤S110: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移动终端切换失败。
下面以LTE/SAE网络为例,具体说明综合考虑2/3层切换、在3层切换过程中采用重传机制的移动切换流程,如图3所示,执行步骤如下:
在LTE/SAE网络中,移动管理实体MME实现移动管理装置的功能,分组数据网关实现资源管理装置的功能。
步骤S201:源基站(Source eNB)发送测量控制(Measurement Control)消息给移动终端,用来配置移动终端测量功能,并等待移动终端返回测量报告。
步骤S202:移动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报告,对周围各基站的信号强度和信道质量等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通过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s)反馈给源基站。
步骤S203:源基站接收到测量报告后,根据测量报告和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信息作出切换决策,并完成目标基站(Target eNB)的选择。
步骤S204: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消息给所选择的目标基站,触发2层切换。
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必要的切换信息,例如:移动终端X2信令的上下文、移动终端UE的S1接口、演进分组核心(Evolved Packet Core,EPC)上下文信息、目标小区的ID以及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业务质量需求(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信息等。
步骤S205: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执行准入控制。
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的EPS QoS需求信息来执行准入控制,以此来提高2层切换的成功率,若目标基站能够满足切换请求消息中所要求的QoS资源,则目标基站将会对相关的无线资源做出预留。
步骤S206:目标基站向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消息。
在能够满足切换所需求的QoS资源时,则目标基站准备1/层2的切换,并返回包含目标基站所使用的安全算法以及一系列的接入参数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步骤S207:当源基站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发起网络层切换,即3层切换流程。
在3层切换中,如果由于网络资源缺乏而导致3层切换失败,则MME将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准备失败(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消息结束整体切换过程;如果3层切换完成,则通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确认(Path Switch RequestAcK)消息来指示3层切换的完成。
在3层切换失败时,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采用重传机制。多次发起切换,以提高切换的成功率。
步骤S208:源基站接收到3层切换完成的消息后,将向移动终端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 Command),即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
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中包含有接收到的切换请求确认(Handover RequestAcknowledge)消息的内容,引导移动终端接入目标基站。
步骤S209:源基站发送服务网络状态转移(Serving Network Status transfer,SN状态转移)消息给目标基站。服务网络状态包括相关的上、下行链路的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服务网络接收方和发送方的状态等,当相关PDCP状态完成同步后。源基站将向目标基站完成用户业务数据包的转发,以保持业务在移动过程中连续性。
步骤S210:当移动终端成功的接入目标基站后,移动终端发送切换确认(Handover Confirm)消息。
切换完成后目标基站即可以向移动终端转发业务数据。
步骤S211: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移动终端上下文释放(UE ContextRelease)消息,通知源基站释放该移动终端所占用的网络资源。
切换完成后,移动终端和分组数据网关就均可以通过目标基站进行数据包传输了。
仍以LTE/SAE网络中GTP切换流程为例,且以采用重传次数作为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为例,基于重传机制的3层切换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301:源基站eNode发送路径更改请求(Path Switch Request)来触发3层的切换流程。
步骤S302:移动管理实体MME接收到来自源基站的路径更改请求后,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给目标服务网关(Target Serving GW),同时添加相应的TEID标识。
当移动管理实体MME收到来自源基站的触发信息时,则将会向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Create Bearer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除了包含目标分组数据网关的地址、TEID标识和目标基站地址外,还需携带重传控制信息。
重传控制信息的内容如图5所示,其中:
类型(Type),用以重传控制信息的类型。
长度(Length),表示该重传控制信息的长度。
扩展标识(Extension identifier),将遵从IETF RFC 1700中所定义的私有企业标识。
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用于控制是否需要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由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携带上去时,初始值设置为0或设置为空。
以重传次数作为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时,重传次数RN的初始值也可以设置为0或设置为空。
步骤S303:目标服务网关接收到该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后,转发给分组数据网关(PDN GW)。
步骤S304:分组数据网关接收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后,确定指示信息。
具体为:解析出携带的重传控制信息,根据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响应类型和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然后更新重传控制信息中的标识部分,得到包含指示信息(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包括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
以重传次数作为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为例,每次接到重传的创建承载请求时将重传次数减1。其中,重传次数非零时为重传标识,重传次数为零时为非重传标识。
特别的还可以以任何预先约定的标识作为重传标识和非重传标识,重传次数可以设定也可以不设定,当设定时且不用作标识时,由分组数据网关在每次接到重传的创建承载请求时将设定的重传次数减1,并当未递减到0时发送预先预定的重传标识;当递减到0时发送预定的非重传标识。
以创建承载请求中携带了重传控制信息,且以重传次数作为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携带的初始值为零为例,具体为:
分组数据网关根据解析出的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次数RN的值,根据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响应类型,对携带的重传控制信息进行更新,主要是对重传次数RN的值进行重配置。
当RN=0(包括初始值为零和递减到零的情况)和RN≠0(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的情况),对重传次数RN的值进行重配置的各种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GDA0000079210880000171
Figure GDA0000079210880000181
其中,若RN=0,且响应类型为:无可用资源、所有动态PDP地址已被占用或无内存可用等不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时,则需要配置重传次数RN的值。
由于重传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将引入额外的信令传输时延,因此重传次数RN的重配置值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业务质量需求计算得到。
以LTE/SAE系统为例。其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n = T delay _ tolerant - T RTT 2 T MME - > PDNGW + T re _ delay
其中,n为重传次数RN的重配置值;
Tdelay_tolerant为业务时延,每类业务的时延视为已知;
TRTT为数据包的回程时延,可通过网络中的路测系统来获得,并记录于分组数据网关中,即该时延是可以直接获取到;
TMME->PDNGW为数据包在MME和PDN GW之间传输的时延,可以从记录中获取;
Tre_delay为创建承载请求消息重传的时间间隔,为设定值。
不同类别的业务具有不同的业务时延,例如:各类业务的时延Tdelay_tolerant值可以参见表2。
表2
消息重传的时间间隔Tre_delay的设置将综合考虑各类业务时延限制范围以及由于重发给分组数据网关所造成的处理负担,其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实际系统部署情况来确定,一般Tre_delay的值设置在50ms~250ms范围内。
可见,计算得到的n值与不同业务类型相关,如流业务、交互类业务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得到n值比较小;而背景类业务等实时性要求不高的业务,得到n值比较大,以提高3层切换的成功率。
特别的,若创建承载请求消息中未携带重传控制信息,根据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响应类型和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然后构建重传控制信息,得到包含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
步骤S305:向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指示信息(包括更新后的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Create Bearer Response)消息。
步骤S306:目标服务网关转发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MME。
步骤S307:MME对收到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中的重传控制信息进行解析,并根据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例如,RN的值)和响应类型进行后续操作,具体参见表3所示。
表3
Figure GDA0000079210880000201
当RN≠0时,执行步骤S307b,重新发送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给目标服务网关。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后,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的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使用定时器完成。
然后重复执行步骤S303-S307(图4中的步骤S308~S312),此处不再赘述。
当RN=0时,若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则执行步骤S307a,MME发送隧道建立完成消息给源基站,由源基站指示移动终端接入目标基站。
当RN=0时,若响应类型为无可用资源、所有动态PDP地址已被占用、无内存可用或其他,则执行步骤S307c,MME发送隧道建立失败消息给源基站,由源基站通知移动终端接入失败。
因此,在执行基于GTP协议的3层切换流程时,在3GPP TS 29.060-GTP协议基础上,在发送创建PDP上下文消息/更新PDP上下文消息时携带重传控制信息,若用户移动到一个新的子网中(即新的服务网关服务的区域),新的子网中网络资源缺乏,则可以多次请求,随着原有用户退出和业务量的减小,核心网络侧将可以提供新用户加入所需的网络资源,避免了现有移动性管理方法中一次切换请求失败导致整体切换中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可以构建一种移动切换系统,如图6所示,包括:源基站10、目标基站20、核心网络30和移动终端40。
源基站10,用于向目标基站20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以及向核心网络30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移动终端40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移动终端40切换失败。
目标基站20,用于接收到无线链路切换请求后,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核心网络30,用于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20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并根据确定结果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核心网络30包括:移动管理装置31和资源管理装置32。
移动管理装置31,用于接收源基站10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后,通过目标基站20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32;以及解析出接收到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32、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移动管理装置31,如图7所示,包括:第一接收模块311、第一发送模块312和控制模块313。
第一接收模块311,用于接收源基站10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以及接收资源管理装置32发送的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
第一发送模块312,用于第一接收模块311接收到路径更改请求后,通过请求的切换目标基站20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32;以及,接收控制模块313的控制,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32、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控制模块313,用于第一接收模块311接收到创建承载回复消息后,解析出所携带的指示信息;并根据该指示信息,控制第一发送模块312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32、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较佳的,控制模块313进一步可以包括:解析子模块3131和控制子模块3132。
解析子模块3131,用于解析出上述指示信息中包含的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并确定出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表示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表示不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
控制子模块3132,用于当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确定重新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32;当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时,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当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不是接受请求时,向源基站10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资源管理装置32,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根据目标基站20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并通过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移动管理装置31。
资源管理装置32,如图8所示,包括:第二接收模块321、确定模块322和第二发送模块323。
第二接收模块321,用于接收移动管理装置31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
确定模块322,用于根据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指示信息。
较佳的,确定模块322进一步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3221和第二确定子模块3222。
第一确定子模块3221,用于根据目标基站20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
第二确定子模块3222,用于确定出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具体包括:若网络资源状况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不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若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确定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所述非重传标识。
确定模块322,还包括:计算子模块3223,用于在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确定所述重传控制消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以及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并将所述重传次数值通知第二确定子模块3222。
第二确定子模块3222,还用于将所述重传次数值作为所述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0值作为所述非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
第二发送模块323,用于通过目标基站20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确定模块322确定出的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移动管理装置31。
移动终端40,用于根据源基站10的指示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接收源基站10发送的切换失败的通知。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移动终端所在源基站向切换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所述目标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源基站向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所述核心网络侧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以及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所述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失败。这一种综合考虑2/3层移动切换(数据链路切换和网络层切换)条件的移动切换方法,有效地解决无线通信系统(包括GPRS系统、3G系统、LTE/SAE系统等)中2层切换完成后,由于3层资源缺乏(包括IP资源的缺乏、核心网元硬件资源的紧缺等)而引起的切换中断,致使切换成功率低、业务中断、链路资源浪费等问题,提高了切换的可靠性和成功率。
通过在创建承载请求中携带重传控制信息,通过启用重传机制,实现了网络资源短时缺乏情况下的多次请求和主动配置过程,避免了由于网络资源短时缺乏所导致的3层切换一次性失败导致整体切换中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移动切换成功率。
同时由于综合2/3层切换条件,在2/3层切换条件都满足后才执行切换,进行业务数据和通信状态的转移,避免了2层切换成功、3层切换失败过程时所造成的无线网络侧链路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整体切换过程中无线网络资源的耗费,实现可靠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替换或应用到其他类似的装置,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移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终端所在源基站向切换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所述目标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源基站向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
所述核心网络侧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以及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络侧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失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侧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具体包括:
所述核心网络侧的移动管理装置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并通过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核心网络侧的资源管理装置;
所述确定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具体包括:
所述资源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切换请求失败消息,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装置解析出所述创建承载回复消息中携带的所述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或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
所述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资源管理装置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出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以及
确定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
所述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具体包括:
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括: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
所述确定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包括:
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不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
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非重传标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确定出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重传标识时,所述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具体包括:
若为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以及将所述重传次数值作为所述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0值作为所述非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发送携带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时,还包括:
若为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确定所述重传控制消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
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重传标识修改为非重传标识。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理装置解析出携带的所述指示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移动管理装置解析出所述指示信息包含的所述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并确定出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重传标识或非重传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具体包括:
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具体包括:
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不是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具体为:
计算已知的业务时延与获取的数据包的回程时延的差值,以及计算传输时延与设置的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的时间间隔的和值,用所述差值除以所述和值,得到所述重传次数的初始值;所述传输时延为数据包在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和资源管理装置之间传输的时延。
9.一种移动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源基站、目标基站、核心网络和移动终端;
所述源基站,用于向目标基站发送无线链路切换请求,以及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之后向所述核心网络侧发送网络层切换请求;并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络侧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指示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根据接收到的核心网络侧返回的切换请求失败消息通知所述移动终端切换失败;
所述目标基站,用于接收到所述无线链路切换请求后,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核心网络,用于接收所述网络层切换请求,确定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当前网络资源状况是否允许切换,并根据确定结果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根据所述源基站的指示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失败的通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网络包括:移动管理装置和资源管理装置;
所述移动管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后,通过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以及
解析出接收到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资源管理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相应指示信息,并通过所述目标服务网关返回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11.一种移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源基站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以及接收资源管理装置发送的携带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路径更改请求后,通过请求的切换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创建承载请求给资源管理装置;以及,接收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便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确认消息指示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链路和网络层的数据转移实现切换,或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所述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回复消息后,解析出所携带的所述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控制第一发送模块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或向所述源基站返回所述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解析子模块和控制子模块;
所述解析子模块,用于解析出所述指示信息中包含的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和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并确定出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的表示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表示不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
所述控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重传标识时,确定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给所述资源管理装置;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为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当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所述非重传标识,且响应类型不是接受请求时,向所述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失败消息。
13.一种资源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第二发送模块;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管理装置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路径更改请求后发送的创建承载请求;其中,所述移动管理装置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发送所述路径更改请求;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请求切换到的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目标基站所属子网中的目标服务网关发送携带所述指示信息的创建承载回复消息给所述移动管理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重传控制信息和响应类型,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和第二确定子模块;
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站所属子网的网络资源状况确定出表示是否接受请求的响应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出表示是否需要所述移动管理装置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控制信息,具体包括: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能够满足切换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不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非重传标识;若所述网络资源状况不能满足切换需求,则根据当前业务需求,确定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包含表示需要重新发送所述创建承载请求的重传标识或所述非重传标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还包括:计算子模块;
所述计算子模块,用于在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确定所述重传控制消息中包含重传标识时,根据业务需求和当前网络资源状况确定重传次数的初始值;以及若非第一次接收到所述创建承载请求消息时,将所述重传次数递减1,并将所述重传次数值通知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重传次数值作为所述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当所述重传次数递减至零时,将所述0值作为所述非重传标识包含在所述重传控制信息中。
CN2008101197454A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Active CN101674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97454A CN101674621B (zh)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197454A CN101674621B (zh)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621A CN101674621A (zh) 2010-03-17
CN101674621B true CN101674621B (zh) 2012-05-23

Family

ID=42021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197454A Active CN101674621B (zh) 2008-09-08 2008-09-08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746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58351B2 (ja) * 2012-06-22 2015-08-05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582050B (zh) * 2012-07-19 2018-12-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承载切换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EP2906008B1 (en) * 2012-10-05 2021-09-01 NE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irst and second radio station, radio terminal, network apparatu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to implement inter-enb carrier aggregation
ES2703055T3 (es) 2012-12-28 2019-03-06 Nec Corp Movimiento intercélulas en escenario de mejora de células pequeñas
WO2017134235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llowance of a sidelink communication
EP3496458A4 (en) * 2016-08-12 2019-07-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1491345B (zh) 2017-08-11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接入网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67082B (zh) 2018-02-14 202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958651B (zh) * 2018-09-26 2022-06-14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核心网重选方法和装置
CN111757399B (zh) * 2019-03-29 2021-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654523A (zh) * 2020-04-28 2020-09-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3055955A (zh) * 2021-03-11 2021-06-2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切换控制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711A (zh) * 2003-12-02 2005-09-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EP1830537A1 (en) * 2006-03-02 2007-09-0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nod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4711A (zh) * 2003-12-02 2005-09-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EP1830537A1 (en) * 2006-03-02 2007-09-05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Communications system, mobile nod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hand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4621A (zh) 201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4621B (zh)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US10129795B2 (en) Data transfer management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2289879B1 (ko) 셀룰러망에서 세션의 다양한 ssc 모드 지원을 위한 upf 변경 방안
US8503394B2 (en) Method of fast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for handover
EP381344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ab node information in iab network
US202001205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qos flow to drb mapping rule
KR100972261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관리 방법
JP4962208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接続パラメータ調整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213547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ra e-utran handover
CN110149166B9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225386B (zh) 小小区通信的方法、系统及其设备
CN102098711B (zh) 一种优化切换的方法与基站设备
EP2914035A2 (en) Base station handover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198106B2 (en) Radio bearer dependent forwarding for handover
CN101888675A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跨基站切换方法及系统
US20120201222A1 (en) System and protocols for inter-mobility access gateway tunneling for fast handoff transition
CN108702656A (zh) 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基站、控制面网元和通信系统
CN101820652A (zh) 数据信息的获取方法、以及基站
US9432888B2 (en) Method for securing handover data integrity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CN101951651B (zh) 基站和越区切换控制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12235841A (zh) 一种urllc会话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69677B (zh) 移动控制装置和越区切换控制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WO2024031267A1 (en)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Kim et al. Pre-buffering scheme for seamless relay handover in relay based cellular systems
KR10164214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운링크 포워드 터널링 방법, 다운링크 포워드 터널링을 위한 기지국 및 이동통신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