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74711A -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74711A
CN1674711A CNA2004101037796A CN200410103779A CN1674711A CN 1674711 A CN1674711 A CN 1674711A CN A2004101037796 A CNA2004101037796 A CN A2004101037796A CN 200410103779 A CN200410103779 A CN 200410103779A CN 1674711 A CN1674711 A CN 16747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road sign
side road
message
chang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1037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3373C (zh
Inventor
朴至贤
黄必龙
李泳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747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47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33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337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19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adapted for mobile IP [M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切换方法,在该通信系统中提供至MS的不同无线接入接口的BS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基于IP的网络。对从第一BS接收IP业务数据的MS决定从第一BS到第二BS的切换,并建立MS与第二BS之间的L2连接。在L2连接建立期间,检测MS在IP网络中的运动。通过IP信令在第一和第二BS之间实施切换协商。根据该协商,如果切换是可用的,考虑MS的运动执行移动性管理控制。通过移动性管理控制在重新设定到第二BS的网络路径中把IP业务数据发送到MS,并且释放MS与第一BS之间的L2连接。

Description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在包括使用不同无线接口协议的无线接入网络的基于IP(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基于IP的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也在增长。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市场需求推动了不同的容量、速度和移动支持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商业化。图1是说明具有不同重叠的无线接入网络的蜂窝环境的示意图。为了在蜂窝环境中提供通信服务,移动台(MS)必须具备多个接口。而且,为了给MS提供在漫游时不中断的通信服务,需要一种有效的切换技术。
现有IP网络上的移动IP业务是可用的。移动IP业务被设计成给在不同子网络的网络之间移动的MS重新设定路由路径。通过采用移动IP业务、该MS检测一个新的IP子网络(L3移动检测),产生新的IP地址或将其分配,把IP地址与网络绑定,并发送数据到该IP地址。当完成MS和一个新的基站(BS)之间的物理连接(L2连接)时执行移动IP操作,且该物理连接包括验证和登录。
换句话说,为了执行BS之间或由于它们各自的业务提供商而具有不同特性的网络之间的切换,不同特性包括QoS(服务质量)、小区大小、及移动支持,必须执行到新的BS的物理连接,关于来自MS的切换请求和BS之间连续服务支持的验证操作,及用于IP业务的无缝传送的重新设定路由路径的操作。
图2是说明一种典型的基于IP的技术间的切换过程的流程图。参考图2,在步骤S201中,MS主动或根据网络政策自动搜索BS,检测切换情形,及决定执行切换。在步骤S202中,在该MS和一个新的BS之间建立物理连接,并在步骤S203中交换新BS与旧BS之间关于验证、QoS协商、位置和移动管理的消息。然后,根据移动IP惯例在步骤S204中重新设定IP路由路径。
然而,由于IP移动性操作的复杂性,该移动IP切换过程可能引起切换延迟,所以降低了通信业务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和/或缺点并提供至少下面的优点、从而,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在考虑基于IP切换的L2连接建立期间预先通过检测在IP范围之间的移动台移动——也已知作为IP运动——来最小化在技术间切换上的切换移动性操作中涉及的业务延迟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在用于BS之间切换的IP信令过程中MS是否可以同时连接到两个BS来选择性的设定信令路径从而增加切换可靠性的切换方法。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通常适用于提供不同的基于IP的无线接入接口的BS的切换方法。
通过在通信系统中提供切换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在该通信系统中给MS提供不同的无线接入接口的BS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基于IP的网络。为MS做出从第一BS到第二BS切换的决定,该MS从第一BS接收IP业务数据,并且在该MS和第二BS之间建立L2连接。在L2连接建立期间,检测MS在IP网络中的移动。通过IP信令在第一和第二BS之间实施切换协商。根据该协商如果该切换是可用的,考虑MS的运动执行移动管理。IP业务数据在通过移动性管理重新设定到第二BS的网络路径中被发送到MS,并且释放MS和第一BS之间的L2连接。基于移动IP执行的移动性管理是首选的
在L2连接建立步骤中,在L2连接请求消息中MS请求到第二BS的L2连接,第二BS基于L2连接请求消息验证该MS,并且如果该MS通过验证,在L2成功响应消息中第二BS通知该MS完成L2连接,该L2成功响应消息包含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
当第一BS收到L2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它向第二BS发送与发送到MS的IP业务数据一样的数据。
在运动检测步骤中,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与已知的第一BS或连接到第一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相比较,确定该MS的运动是在同一子网络中还是在不同子网络中。
在切换协商步骤中,该MS确定该MS是否可能同时连接到第一和第二BS,并根据该确定结果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或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请求消息。第一BS参考旁路标志,并且如果收到的旁路标志指示假,则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旁路标志设置为假的切换通知消息。根据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第二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第一BS发送切换确认消息到MS。
在切换协商步骤中,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在接收到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时,第二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在切换协商步骤中,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第一BS确定在第一BS和第二BS之间的跳跃次数是否大于一个预定值,或跳跃次数是否是不可测量的。如果跳跃次数小于阈值,则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然后,第二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如果跳跃次数大于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则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然后第二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的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说明具有不同的有重叠的通信蜂窝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说明典型的基于IP的技术间切换过程的流程图;
图3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在同一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切换的概念图;
图3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在不同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切换的概念图;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基于IP的技术间切换的信号流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图4中说明的用于L2连接建立的详细信号流的流程图;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在MS确定信令路径的情况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在BS确定信令路径的情况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这里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因为对公知的功能或结构不必要的详述会造成模糊发明,所以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在基于IP的无线网络环境中,存在两个技术间切换的场景:在同一IP子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和在不同IP子网络之间的技术间切换。在后一种情况中,业务提供商或网络构造可能是不同的。然而,预先假定每个不同IP子网络都有一个传输层。
图3A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在同一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垂直切换(VHO)的概念图。参考图3A,两个IP子网络310和320通过它们各自的子网络路由器和网关路由器(未示出)连接到因特网300。IP子网络310和320的每一个都包含多个有它们各自服务区域的BS。在这个网络环境下,在第一IP子网络310中MS 10尝试从旧BS 313到新BS 315的VHO。
图3B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在不同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VHO的概念图。参考图3B,MS 10尝试从第一IP子网络310中的旧BS 315到第二IP子网络320中的新BS 323的VHO。
本发明的切换方法可同样应用于在同一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VHO和在不同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VHO。
为了切换的目的,MS完成在与BS的L2连接建立过程中用于VHO所需的L3信息(BS或连接到该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当通过BS之间的协商确定VHO时,使用该L3信息快速执行VHO。
本发明的技术间切换方法提供由MS使用不同参数或根据网络政策支持基于IP的技术间切换的信令方案。已经知道BS在它的小区内发送可接收信号的MS根据切换政策考虑成本、QoS和移动性决定VHO,并尝试到新BS的L2连接。在MS的验证和登录之后,新BS给MS发送指示L2连接成功的消息。该消息包含新BS的IP地址或连接到新BS的接入路由器的IP地址然后,MS向旧BS发送包含IP地址的VHO请求消息。旧BS通过IP网络向该IP地址发送切换消息。两个网络或BS之间协商之后,旧BS通知MS切换结果和需要的信息。这个基于IP的切换信今是可应用于任何基于IP的网络的,因此有好的扩展性。一旦接收切换结果,MS不间断地接收IP数据业务。
为了更详细的描述上述切换过程,在同一IP子网络中的不同BS之间的VHO的情形中,一旦通过切换信令决定VHO,从旧BS向新BS传送数据或通过在网络中定义的数据路由方法发送数据到新BS。在不同IP子网络中不同BS之间的VHO的情形中,MS通过VHO请求消息告诉旧BS需要移动IP操作,或接收该VHO请求消息的旧BS,通过比较它的IP地址和新BS的IP地址来识别移动IP操作的需求。通过两个BS之间的切换信今决定VHO之后,执行移动IP操作,以便从旧BS向新BS或连接到旧BS的路由器传送数据,接收切换信息,把数据传送到连接到新BS的路由器。因此,MS在切换期间不间断地接收IP数据业务。
简要的,在到不同BS的VHO切换期间在正在进行的IP数据业务期间,通过MS与新BS之间的L2连接和通过IP信令的旧BS与新BS之间的切换协商,一旦旧BS确定到新BS的VHO成功,通过移动IP操作旧BS或新BS重新设定路由路径时,MS与新BS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可用的。所以,减少了包含在移动IP操作中的业务延迟。配置本发明的切换信令过程以便在IP层实现用于支持移动性的操作并减少操作的业务延迟。因为移动因特网协议版本6(MIPv6)标准化还没有完成,及用于移动性支持的各种各样的算法可以应用于网络,在切换信令期间BS实现IP移动性支持操作,从而在切换信令期间在适当的时间点传送或发送数据。
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基于IP的技术间切换的信号流的流程图。
参考图4,预先假定MS终端41处于从旧BS 43(BS1)到有不同无线接口的新BS 45(BS2)的切换状态。
MS 41通过到BS2的L2连接检测L3运动。当通过BS1和BS2之间的协商接受切换时,MS 41确定是否需要如移动IP操作的路由重新设定操作BS1和BS2通过VHO信令可以确定MS 41是否将调用该移动IP操作。根据MS 41的路由路径重新设定,两个BS在两条路径上操作。
在同一IP子网络中BS1和BS2之间的VHO的情形中,当通过切换信令允许它们之间的VHO时,BS1给BS2发送数据,或通过在网络中定义的方法传送数据,以便数据到达新BS。
在不同IP子网络中BS1和BS2之间的VHO的情形中,通过切换信令允许该VHO之后,在MS 41收到VHO ACK消息时BS1传送数据到BS2或BS1发送数据到MS 41和BS2,并执行如移动IP操作的路由路经重新设定操作。
参考图4,在步骤S401中MS 41正在从BS1接收IP业务。在步骤S402中,当在IP业务期间由于通信环境改变MS 41决定VHO时,在步骤S403中建立到BS2的L2连接。在步骤S404中,在L2连接建立期间MS 41从接收到的IP相关信息检测L3运动。通过在步骤S405中从MS 41发送的VHO请求消息连接的BS1和BS2,在步骤S406中实施VHO协商。在步骤S407中,BS1发送VHO ACK消息到MS 41。在步骤S408中,该MS 41通过VHOACK消息确定VHO是否可能。如果VHO是不可能的,MS 41保持正在进行的IP业务。相反,如果VHO是可能的,在步骤S409中MS 41考虑检测的L3运动状态执行IP移动性控制操作,并在步骤S410中从BS2接收IP业务在步骤S411中,MS向BS1发送L2连接释放请求消息,从而完成VHO。
依照本发明的切换方法,用于快速切换,在L2连接建立期间,旧BS和新BS每个向MS发送包括它们的IP地址或它们连接的路由器的IP地址的L3信息。
在新BS验证MS请求连接之后,BS向MS发送表示L2连接成功的消息该消息包含它的IP地址或它连接的路由器的IP地址。所以,MS可以识别新BS的IP子网络。这个L2连接建立过程能够加快基于IP的VHO信令和在IP层中的运动检测。因此,MS能够预报和准备用于支持在IP层中的运动的操作。
图5是说明图4中说明的用于L2连接建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参考图5,在步骤S501中MS 41向BS1或BS2发送L2连接请求消息。在步骤S502中BS2验证MS 41。在步骤S504中如果验证失败,则在步骤S503中BS2向MS 41发送L2连接失败响应消息。另一方面,如果通过了验证,则在步骤S505中BS2向MS 41发送L2连接成功响应消息,并在步骤S506中登记MS41。该L2连接成功响应消息包含包括BS2或连接到BS2的路由器的IP地址的IP信息。在步骤S507中MS 41利用IP信息检测IP子网络和L3运动。
图4中说明的BS1和BS2之间的VHO协商可以关于MS 41实现或不包含MS 41直接在BS1和BS2之间实现。
用于VHO协商的信今路径可以由MS 41或BS1来确定。
依照本发明的信今路径设置方法,考虑成功连接到新BS的MS的结构和切换决定方法,成功连接到新BS的MS确定其是否能够同时连接到旧BS和新BS,并向旧BS发送VHO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包含指示MS是否使用两个信道的旁路标志。如果使用两个信道,旁路标志被设置为真,否则设置为假。旧BS通过VHO请求消息确定VHO信令路径。即,旧BS基于指示新BS的IP地址的旁路标志和MS的信道状态确定是否通过无线MS或通过IP有线网络向新BS发送切换消息。在以前的情形中,旧BS向MS发送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消息,且MS向新BS发送切换消息。这种信令设置根据MS的结构和信道状态保存了资源并减少了用于VHO信今的时间延迟。
图6是说明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在MS确定信令路径的情况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参考图6,在图4说明的VHO请求步骤中的步骤S601中。MS 41根据MS 41的结构和采用的切换决定方法确定是否可能在同一时刻与BS1和BS2都相连接。在步骤S602中,如果是可能的,MS 41把旁路标志设置为真,或如果是不可能的,MS 41把旁路标志设置为假,并在步骤S603中向BS1发送包含旁路标志的VHO请求消息。在步骤S604中BS1检测旁路标志。如果旁路标志是真,在步骤S605中BS1向MS 41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VHO通知消息。在步骤S606中,MS 41向BS2传送VHO通知消息,没有其它附加处理。在步骤S607中BS2向MS 41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VHO响应消息,且在步骤S608中MS 41向BS1传送VHO响应消息,没有其它附加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4中如果旁路标志设置为假,在步骤S612中BS1通过IP网络向BS2发送VHO通知消息,且在步骤S614中BS2通过IP网络直接向BS1发送VHO响应消息。
图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在BS确定信今路径的情况下的信号流的流程图。参考图7,在步骤S701中,MS 41根据MS 41的结构和采用的切换决定方法来确定是否可能在同一时刻都与BS1和BS2相连接。在步骤S702中,如果是可能的,MS 41把旁路标志设置为真,或如果是不可能的,MS 41把旁路标志设置为假,并在步骤S703中向BS1发送包含旁路标志的VHO请求消息。BS1在步骤S704检查旁路标志。如果旁路标志是假,在步骤S705中BS1通过IP网络向BS2发送VHO通知消息,且在步骤S706中BS2通过IP网络向BS1发送VHO响应消息。
相反地,如果旁路标志是真,在步骤S707中,BS1确定BS1与BS2之间的跳跃次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或不可测量。如果跳跃次数是可测量的且小于阈值,则在步骤S708中BS1通过IP网络向BS2发送VHO通知消息,且在步骤S709中BS2通过IP网络向BS1发送VHO响应消息。
在步骤S707中如果跳跃的次数大于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则在步骤S710中BS1向MS 41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VHO通知消息。在步骤S711中,MS 41向BS2传送该VHO通知消息,没有其它附加处理。在步骤S712中BS2向MS 41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VHO响应消息,且在步骤S713中MS 41向BS1传送该VHO响应消息,没有其它附加处理。
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切换方法中,通过切换协商决定切换时刻,旧BS向新BS发送用于MS的IP业务数据,从而最小化关于路由路径重新设定和用于路由路径重新设定的移动性操作的业务延迟。
此外,依靠用于BS之间切换的IP信令中的MS与旧的和新的BS两者之间的当前连接的可能性选择性地设置信令路径。因此,可以执行快速的、可靠的切换。
尽管本发明是参照其特定的优选实施例来给出和描述的,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修改。

Claims (33)

1.一种在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在该通信系统中提供至移动台(MS)的不同无线接入接口的基站(BS)通过路由器连接到网络,该方法包括步骤:
(1)决定用于MS的从第一BS到第二BS的切换,该MS从第一BS接收预定网络层的业务数据;
(2)在MS和第二BS之间建立链路层连接;
(3)在链路层连接建立期间检测MS在网络层中的运动;
(4)实施第一和第二BS之间的切换协商;
(5)根据该协商确定该切换是否是可用的;
(6)如果该切换是可用的考虑MS的运动执行移动性管理控制;
(7)通过该移动性管理控制在重新设定到第二BS的网络路径中向MS发送网络层的业务数据;和
(8)释放MS与第一BS之间的链路层连接。
2.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2)包括由第二BS向MS提供网络层信息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2的切换方法,其中网络层信息包含第二BS的网络层地址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网络层地址。
4.如权利要求3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步骤:
把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网络层地址与已知的第一BS或连接到第一BS的路由器的网络层地址相比较;和
确定MS的运动是在同一子网络中还是在不同子网络中。
5.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是在网络层执行的。
6.如权利要求4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步骤:
由MS请求切换;和
由第一BS或第二BS通知MS切换协商结果。
7.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6)包括通过移动IP(MIP)操作执行移动性管理控制的步骤。
8.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2)包括步骤:
由MS在链路层连接请求消息中请求到第二BS的链路层连接;
由第二BS用包含在链路层连接请求消息中的信息验证该MS;和
如果MS通过了验证,由第二BS在链路层连接成功响应消息中通知MS完成链路层连接。
9.如权利要求8的切换方法,其中链路层连接成功响应消息包含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网络层地址。
10.如权利要求8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2)更进一步包括当第一BS收到链路层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由第一BS向第二BS发送与发送到MS的网络业务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步骤。
11.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3)包括步骤:
把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网络层地址与第一BS或连接到第一BS的路由器的网络层地址相比较;和
确定MS的运动是在同一子网络中还是在不同子网络中。
12.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实施第一与第二BS之间的切换协商的步骤。
13.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实施第一与第二BS之间的切换协商的步骤。
14.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可能把MS同时与第一和第二BS两者相连接;
如果可能同时连接则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实施切换协商;和
如果不可能同时连接则通过网络实施切换协商。
15.如权利要求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可能把MS同时与第一和第二BS两者相连接,并根据该确定由MS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或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请求消息;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假,由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
由第二BS根据切换通知消息中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和
由第一BS向MS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5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由第二BS根据切换通知消息中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17.如权利要求15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一BS确定在第二BS与第二BS之间的跳跃次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
如果跳跃次数小于该阈值,由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如果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假,由第二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18.如权利要求17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包括步骤:
如果跳跃次数大于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由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如果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二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19.一种通信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在该通信系统中提供至移动台(MS)的不同无线接入接口的基站(BS)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基于网际协议(IP)的网络,该方法包括步骤:
(a)决定用于MS的从第一BS到第二BS的切换,该MS从第一BS接收IP业务数据;
(b)建立MS与第二BS之间的链路层(L2)连接;
(c)在L2连接建立期间检测MS在IP网络中的运动;
(d)通过IP信令实施第一和第二BS之间的切换协商;
(e)根据协商确定切换是否是可用的;
(f)如果切换是可用的考虑MS的运动执行移动性管理控制;
(g)通过移动性管理控制在重新设定到第二BS的网络路径中向MS发送IP业务数据;和
(h)释放MS和第一BS之间的L2连接。
20.如权利要求19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f)包括通过移动IP(MIP)操作执行移动性管理控制的步骤。
21.如权利要求19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b)包括步骤:
由MS在L2连接请求消息中请求到第二BS的L2连接;
由第二BS基于L2连接请求消息验证MS;和
如果MS通过了验证,由第二BS在包含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的L2成功响应消息中通知MS完成L2连接。
22.如权利要求2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b)更进一步包括当第一BS收到L2连接成功响应消息时,由第一BS向第二BS发送与发送到MS的IP业务数据相同的数据的步骤。
23.如权利要求21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c)包括步骤:
把第二BS或连接到第二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与已知的第一BS或连接到第一BS的路由器的IP地址相比较;和
确定MS的运动是在同一子网络中还是在不同子网络中。
24.如权利要求19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可能把MS同时与第一和第二BS两者相连接;
如果不可能同时连接则通过有线IP网络实施切换协商。
25.如权利要求19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可能把MS同时与第一和第二BS两者相连接,并根据该确定由MS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或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请求消息;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假,由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
由第二BS根据切换通知消息中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和
由第一BS向MS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26.如权利要求25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d)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由第二BS根据切换通知消息中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27.如权利要求25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4)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一BS确定在第一BS与第二BS之间的跳跃次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
如果跳跃次数小于该阈值,由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如果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假,由第二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28.如权利要求27的切换方法,其中步骤(d)包括步骤:
如果跳跃次数大于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由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如果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二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29.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从给MS提供网际协议(IP)业务的第一BS到第二BS的移动台(MS)的切换上设置切换信令路径的方法,在该通信系统中提供至MS的不同无线接入接口的BS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基于IP的网络,该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可能把MS同时与第一和第二BS两者相连接;
如果可能同时连接则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实施切换协商;和
如果不可能同时连接则通过网络实施切换协商。
30.一种在通信系统中从给MS提供网际协议(IP)业务的第一BS到第二BS的移动台(MS)的切换上设置切换信令路径的方法,在该通信系统中提供至MS的不同无线接入接口的BS通过路由器连接到基于IP的网络,该方法包括步骤:
确定是否可能把MS同时与第一和第二BS两者相连接,并根据该确定由MS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或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请求消息;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假,由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
由第二BS根据切换通知消息中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和
由第一BS向MS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31.如权利要求30的方法,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由第二BS根据切换通知消息中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32.如权利要求30的方法,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在切换请求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一BS确定在第一BS与第二BS之间的跳跃次数是否大于预定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
如果跳跃次数小于该阈值,由第一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如果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假,由第二BS通过网络在有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假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33.如权利要求32的方法,更进一步包括步骤:
如果跳跃次数大于阈值或是不可测量的,由第一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二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通知消息;和
如果在切换通知消息中的旁路标志是真,由第二BS通过MS在无线信道上向第一BS发送带有设置为真的旁路标志的切换响应消息。
CNB2004101037796A 2003-12-02 2004-12-02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3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86792/03 2003-12-02
KR1020030086792A KR101194031B1 (ko) 2003-12-02 2003-12-02 Ip기반의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서로 다른 무선인터페이스를 갖는 기지국간 핸드오프 방법
KR86792/2003 2003-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4711A true CN1674711A (zh) 2005-09-28
CN100413373C CN100413373C (zh) 2008-08-20

Family

ID=34464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10377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373C (zh) 2003-12-02 2004-12-02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53052B2 (zh)
EP (1) EP1538861A3 (zh)
KR (1) KR101194031B1 (zh)
CN (1) CN100413373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6729A1 (fr) * 2006-01-06 2007-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pour utilisateur mobile et dispositif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reseau a evolution
CN101496443B (zh) * 2006-08-01 2011-03-30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使得具有未使用带宽的运营商能够获得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052209B (zh) * 2006-04-07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重选方法
CN101674621B (zh) * 2008-09-0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518126B (zh) * 2006-09-14 2012-06-06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用于支持技术间网络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70626B (zh) * 2006-04-07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重选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18264B2 (en) * 2004-05-07 2008-08-26 Lg Electronics Inc. Performing handover by deferring IP address establishment
KR101166765B1 (ko) * 2004-05-07 2012-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IPv4 및 IPv6을 지원하기 위한 IP 주소 설정
KR101119372B1 (ko) * 2004-05-10 2012-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Ip 연결 설정 방법
US7471950B1 (en) * 2005-01-27 2008-12-30 Sprint Spectrum L.P. Base station controlled vertical handoff in a hybri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60194579A1 (en) * 2005-02-25 2006-08-31 Leung Kin K Method of mobility support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7920519B2 (en) * 2005-04-13 2011-04-05 Cisco Technology, Inc. Transferring context information to facilitate node mobility
US7574212B2 (en) * 2005-06-22 2009-08-11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ommunication sessions during multi-mode mobile station handoff
US7835743B2 (en) * 2005-08-03 2010-11-16 Toshiba America Research, Inc. Seamless network interface selection, handoff and management in multi-IP network interface mobile devices
US8010107B1 (en) * 2005-09-01 2011-08-30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r-requested vertical handoff
AU2006300029B2 (en) * 2005-10-14 2010-07-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oaming service method in a mobile broadcasting system, and system thereof
KR100856256B1 (ko) 2005-10-14 2008-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방송 시스템에서 로밍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장치 및방법
US8625548B2 (en) * 2005-11-14 2014-01-07 Broadcom Corporation Access points of different types exchanging addresses and rules to support end points devices
KR100685740B1 (ko) * 2005-11-17 2007-02-22 경북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데이터 링크 계층의 링크 정보를 이용하여 핸드오버를수행하는 단말 장치
US8180349B1 (en) 2005-12-01 2012-05-15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off controller-mediated handoff of a mobile node
US8417285B2 (en) 2006-03-17 2013-04-09 At&T Mobility Ii Llc Mobility management message analysis
US7613150B2 (en) * 2006-07-20 2009-11-03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Hitless restart mechanism for non-stop data-forwarding in the event of L3-mobility control-plane failure in a wireless switch
KR100810701B1 (ko) * 2006-11-09 2008-03-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컬 네트워크의 인터넷 프로토콜 주소의 이동성 관리 방법및 시스템
US8442526B1 (en) 2007-09-24 2013-05-14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istering a mobile node via a registration proxy
US8385216B1 (en) 2007-11-20 2013-02-26 Spring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tical handoff with target traffic channel setup conveyed via source channel
US9042373B2 (en) 2009-01-09 2015-05-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Data flow mobility
KR101639748B1 (ko) 2009-12-15 2016-07-15 와이어리스 퓨처 테크놀로지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핸드오버에 대한 시그널링 방식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들, 장치들, 관련된 컴퓨터 프로그램 물건 및 데이터 구조
CN102711281A (zh) * 2012-05-22 2012-10-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间建立x2链路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US9992714B1 (en) 2012-10-24 2018-06-05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 management of handoff based on detected network
KR20140074649A (ko) * 2012-12-10 2014-06-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이동성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05624A1 (ko) * 2013-07-07 2015-01-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단말의 이중 연결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06500B2 (en) 2014-04-25 2019-05-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ffic during access to wireless LAN and cellular network
EP3254500B1 (en) * 2015-02-03 2019-05-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rokering service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in for assisting roaming in multiple mesh networks.
CN113873615A (zh) * 2015-08-18 2021-12-3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Ue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US10298540B2 (en) * 2016-04-01 2019-05-2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network node for transmitting IP address information, and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IP address information
US10716037B2 (en) * 2018-10-11 2020-07-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ssessment of machine learning performance with limited test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40615B1 (ja) * 1998-08-14 1999-08-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Cdma無線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ハンドオフ選択方法
US6775253B1 (en) * 1999-02-25 2004-08-10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signaling for wireless packet telephony
US6487406B1 (en) * 1999-06-16 2002-11-26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PCS-to-mobile IP internetworking
US6907017B2 (en) * 2000-05-22 2005-06-14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obility management in wireless internet protocol networks
US6999434B1 (en) * 2000-11-28 2006-02-14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system and circuitry for soft handoff in internet protocol-bas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networks
US6922559B2 (en) * 2001-02-26 2005-07-26 Kineto Wireless, Inc. Un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base station to facilitate unlicensed and licen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a subscriber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US6993000B2 (en) * 2001-06-19 2006-01-31 Telcordia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DMA soft handoff via IP multicasting
KR100945969B1 (ko) 2001-08-14 2010-03-09 콸콤 인코포레이티드 무선 네트워크 접속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0424620B1 (ko) * 2002-03-27 2004-03-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근거리 네트워크에서 이동단말의 서브네트워크간이동성을 지원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76729A1 (fr) * 2006-01-06 2007-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ede de transfert intercellulaire pour utilisateur mobile et dispositif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et dispositif reseau a evolution
CN101052209B (zh) * 2006-04-07 201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重选方法
CN102170626B (zh) * 2006-04-07 2013-04-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用户面实体重选方法和系统
CN101496443B (zh) * 2006-08-01 2011-03-30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使得具有未使用带宽的运营商能够获得用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518126B (zh) * 2006-09-14 2012-06-06 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用于支持技术间网络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74621B (zh) * 2008-09-08 2012-05-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移动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413373C (zh) 2008-08-20
EP1538861A2 (en) 2005-06-08
KR20050053172A (ko) 2005-06-08
KR101194031B1 (ko) 2012-10-24
US7953052B2 (en) 2011-05-31
US20050130660A1 (en) 2005-06-16
EP1538861A3 (en) 2006-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3373C (zh) 在基于网际协议的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技术间切换方法
EP1911239B1 (en) Dynamic packet buffering system for mobile handoff
US8477725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optimized inter-RAT handover
AU2010284785B2 (en) Server for control plane at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PTO based session
US8050232B2 (en) Handover optimisation in a WLAN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3609150B (zh) 基于apn专有或者非apn专有信息经由本地网络进行流量分流
EP1929815B1 (en) Mea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handove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CA2450204C (en) Protocol to determine optimal target access routers for seamless ip-level handover
US76572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enhanced handover performance
US824425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ast mobility IP with link identifier prefix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673980B1 (ko) 3gpp 무선 액세스 기술 간 핸드오버 시의 ip 트래픽 분산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281148A1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support for a plurality of mobility management protocols
CN1930903A (zh) 在切换期间传送服务信息的移动宽带无线接入系统
CN1630263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和无线局域网之间进行耦合的系统和方法
US2016015715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dual connection mode, apparatus and system
EP1277367A1 (en) Handover in a wireless mobile-ip network
KR102116411B1 (ko) 이동 통신망에서 ip 주소 할당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750710A (zh) 用于具有重叠区域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切换方法
RU2466513C2 (ru) Изменения обслуживающих точек доступа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и обрат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CN113438665B (zh) 一种会话路径优化方法及装置
WO2010094235A1 (zh) 切换过程中支持多载波聚合的方法及装置
US20110116475A1 (en) Vertical handoff method, vertical handoff system, home agent, and mobile node
CN1866891A (zh) 一种WiMAX接入网络链路切换处理方法
CN108307504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040421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arge capacity data stream handov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