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6280B - 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6280B
CN102466280B CN201110244094.3A CN201110244094A CN102466280B CN 102466280 B CN102466280 B CN 102466280B CN 201110244094 A CN201110244094 A CN 201110244094A CN 102466280 B CN102466280 B CN 102466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mber ear
ear note
space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440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6280A (zh
Inventor
吴万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02466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6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6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6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78Air-conditioning devices using the Peltier effe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28Constructional lay-out of the devices in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包括鼓风机。珀耳帖单元连接到鼓风机单元,以便接收从鼓风机单元吹送的空气,并且珀耳帖单元包括珀耳帖设备,珀耳帖设备安装在相对的侧部段上。每一个珀耳帖设备的一个表面向内取向,且每一个珀耳帖设备的另一个表面向外取向,从而将冷却或加热的空气喷出到各个区域。隔板安装在珀耳帖单元的相对的侧部段之间,以便将珀耳帖单元的内部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安装在一个侧部段上的珀耳帖设备包含在第一空间中,并且安装在另一个侧部段上的珀耳帖设备包含在第二空间中。引导箱在其中包含珀耳帖单元,并且导入外部空气。当空气相继穿过珀耳帖单元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时发生热交换。

Description

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0年11月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0-0107810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并且更特别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设置了具有珀耳帖(Peltier)设备的珀耳帖单元并改善了空气引导通道,以便提高制冷和供暖的效率。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空气调节器(也称为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HVAC)系统)安装在车辆中,以便通过在驾驶室中响应于驾驶员的操作而执行各种空气调节功能,例如通风、制冷和供暖,从而为驾驶员和乘客提供舒适的环境。这样的HVAC系统可以由驾驶员或乘客利用设置在方向盘右下处的控制件进行操作。HVAC系统还能通过运行自动温度控制单元而调节通风通道或运行空气调节器压缩机从而进行操作。
图1为示意性地显示相关技术的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状态图。在如图所示的相关技术的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中,下面将描述穿过空气调节器蒸发器的空气的通风通道。空气入口门100确定是内部空气还是外部空气作为待吹送的空气源。鼓风机101配置为通过空气入口门100将空气强制吹送到车辆的驾驶室内。空气调节器蒸发器106设置为使得从鼓风机101导入的空气穿过空气调节器蒸发器106。空气混合门103设置为使其调节向着加热器芯体102吹送的空气量。空气导管104和通气孔105配置为将已经穿过空气调节器蒸发器106和加热器芯体102的空气供应到车辆的单独区域。
下面将更具体地描述如上所述的经过通风通道而供应到车辆的驾驶室内的空气的流动,鼓风机101从由空气入口门100所选择的空气源吸入空气,并且强制地吹送空气,从而使所吹送的空气在导入到车辆的驾驶室内之前,在穿过空气调节器的蒸发器106的同时被制冷。
在已经穿过空气调节器的蒸发器106之后,并且在已经根据空气混合门103的状态而选择性地穿过加热器芯体102之后,空气经过空气导管104和通气孔105而被导入到车辆的驾驶室内。已经穿过加热器芯体102的空气和未曾穿过加热器芯体102的空气在混合区域107中混合,从而使经混合的空气转换到预定温度。之后,所得到的空气经过空气导管104和通气孔105而被导入到车辆的驾驶室内。
因此,当穿过加热器芯体102的空气量增多时,供应到车辆的驾驶室内的空气的温度相应地升高。如上所述,空气混合门103基本用于控制导入到车辆的驾驶室内的空气的温度。
当然,可以将具有预定温度的空气供应到车辆的驾驶室内,或者通过在调节空气的基本通路的同时控制通气孔打开/关闭的程度以及空气调节器压缩机操作的程度来调节空气的供应。通气孔105通常配置为在三个方向上吹送空气,即,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足部、胸部和头部吹送空气。
相关技术的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配置为控制车辆的驾驶室的温度,并且当操作设置在方向盘右下处的仪表板的一部分上的控制件时,该空气调节器起动制冷器或加热器以对车辆的驾驶室制冷或供暖。
在这样的用于车辆的组合的空气调节器中,用于车辆的加热器的发动机冷却剂受热,并且由鼓风机101吸入的空气在穿过加热器芯体102的同时获得用于供暖的必要的热量,加热器芯体102设置在冷却剂循环路径中。
然而,在相关技术的车辆的空气调节器打算应用到电动车辆(其不需要发动机冷却剂)的情况下,难以利用现有的HVAV结构进行供暖。还存在的问题在于,难以安装加热器芯体102,并且由于蒸发器和加热器芯体设置在内部,所以系统小型化的能力受到限制。
公开于该发明背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并且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能够应用于电动车辆并且能够小型化。
另外,所提供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使用珀耳帖单元,而制冷剂并不限制为氟利昂气体,氟利昂气体的使用受到控制,并且其结构轻且简单。
另外,所提供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能够在珀耳帖单元内部进行两次热交换,从而提高了制冷和供暖的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包括:鼓风机单元,所述鼓风机单元在其中包含有鼓风机以便强制地吹送进气。珀耳帖单元连接到所述鼓风机单元,以便接收从所述鼓风机单元吹送的空气,并且所述珀耳帖单元包括珀耳帖设备,所述珀耳帖设备安装在所述珀耳帖单元的外圆周中的相对的侧部段上,并且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每一个的一个表面向内取向,且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每一个的另一个表面向外取向,从而将冷却或加热的空气喷出到车辆的各个区域中。隔板安装在所述珀耳帖单元的相对的侧部段之间,以便将所述珀耳帖单元的内部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安装在一个侧部段上的所述珀耳帖设备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并且安装在另一个侧部段上的所述珀耳帖设备包含在所述第二空间中。引导箱在其中包含所述珀耳帖单元,并且导入外部空气,以便散热到外部,该热量由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每一个的所述另一个表面产生。当从所述鼓风机单元吹送的空气相继穿过所述珀耳帖单元的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时发生热交换。
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所述珀耳帖单元可以包括上部段,所述上部段限定入口,用于使所述鼓风机单元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并且所述珀耳帖单元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进口。所述进口与通气孔连通,所述通气孔将已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引导至车辆的各个区域。所述珀耳帖单元还可以包括四个侧部段的相对的侧部段,所述相对的侧部段邻接所述上部段,所述珀耳帖设备安装在所述相对的侧部段上。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所述珀耳帖单元可以包括热交换器片,所述热交换器片安装在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每一个的一个表面上;以及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每一个的另一个表面上。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所述通气孔可以包括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以向着车辆的挡风玻璃喷出,所述第二通气孔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以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胸部喷出。
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所述珀耳帖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下部段,所述下部段与所述上部段相对。所述下部段与第三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孔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足部引导冷却空气或加热的空气。
在本发明的其它方面,第一风挡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进口中,第二风挡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孔的进口中,并且第三风挡设置在所述第三通气孔的进口中。
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所述隔板可以包括隔板风挡和连通端口,所述隔板风挡安装在所述隔板面对所述上部段的一端上,并且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彼此连通,所述连通端口在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上形成,并且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彼此连通。
在本发明的各个方面,所述引导箱可以具有排放入口通道。所述排放入口通道的一端在其中包含有排放鼓风机,以便从外部吸入空气,并且所述排放入口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到相对的侧部段中的未安装所述珀耳帖设备的一个侧部段。所述引导箱可以具有排放出口通道。所述排放出口通道的一端连接到与所述排放入口通道所连接的一个侧部段相对的另一个侧部段,以便将已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排放鼓风机可以位于发动机舱中相对于仪表板的一侧,该仪表板将车辆的驾驶室与发动机舱分离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鼓风机可以位于发动机舱中相对于仪表板的一侧,该仪表板将车辆的驾驶室与发动机舱分离开。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能够利用具有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所述珀耳帖单元而选择性地对电动车辆执行制冷和供暖。此外,可以通过改进空气流经的通道而实现两次热交换,从而提高了制冷和供暖的效率。
而且,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并不需要制冷系统,例如HVAC系统,在相关技术中其安装在具有内燃机的车辆上,并且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具有珀耳帖单元,其能够减小尺寸。因此,可以减小空气调节器的重量并降低其制造成本。
此外,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并不使用诸如氟利昂气体(其会引起环境问题)的制冷剂,因此免受禁止使用氟利昂气的管制。因此,所述空气调节器是环境友好的,并且能够不受管制地进行使用。
另外,可以增大安装有珀耳帖设备的珀耳帖单元的外圆周面积,从而增大热传递面积并提高散热性能。因此,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可应用于中型尺寸的电动车辆。
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某些原理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示意性地显示相关技术的用于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状态图。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的示例性空气调节器的主剖视图。
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的示例性空气调节器的俯视图。
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辆的示例性空气调节器的侧剖视图。
图5至7为显示喷出冷却/加热的空气的状态的状态图,其中图5为显示能够进行两次热交换的状态的视图,图6为显示能够进行单次热交换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7为显示能够进行单次和两次热交换两者的状态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
图2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主剖视图,图3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俯视图,并且图4为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侧剖视图。图5至7为显示喷出冷却/加热的空气的状态的状态图,其中图5为显示能够进行两次热交换的状态的视图,图6为显示能够进行单次热交换的状态的视图,并且图7为显示能够进行单次和两次热交换两者的状态的视图。
如图2至7所示,各个实施方案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包括鼓风机单元30、珀耳帖单元10、隔板40和引导箱20。鼓风机单元30在其中具有鼓风机31,从而使其能够强制地吹送进气。珀耳帖单元10连接到鼓风机单元30,以接收从鼓风机31吹送的空气的一部分,并且珀耳帖单元10在其外表面上具有珀耳帖设备11。隔板40将珀耳帖单元1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10a和第二空间10b。引导箱20在其中包含珀耳帖单元10,并且通过导入外部空气而将珀耳帖单元10的热量的一部分消散到外部。
鼓风机单元30包括鼓风机31和空气入口门32,鼓风机31设置在鼓风机单元30的内部空间中,空气入口门32设置在鼓风机单元30的上部中。空气入口门32用于确定内部空气还是外部空气将作为待吹送的空气源。与珀耳帖单元10连通的通风孔33在鼓风机单元30中形成。
珀耳帖单元10配置为中空的立方体结构,并且多个珀耳帖设备11设置在珀耳帖单元10的相对侧部段上。热交换器片12形成管片式散热板或片式散热板,并且安装在珀耳帖设备11的与珀耳帖设备10的内部接触的一个表面上,从而能够高效地传递热量。散热片13形成片式散热板,并且安装在珀耳帖设备11的与珀耳帖单元10的外部接触的另一个表面上,从而能够高效地传递热量。珀耳帖设备11的其它部分由绝热材料所覆盖,从而不传递热量,并且珀耳帖设备11连接到电源。
此外,在珀耳帖单元10中,上部段10c在其中限定有入口15和进口17。入口15与鼓风机单元30的通风孔33连通,并且入口15与第一空间10a接触。进口17与第二空间10b连通,并且进口17用于将已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导入到车辆的各个区域。珀耳帖设备11安装在四个侧部段的与上表面10c接触的相对侧部段10d上。下部段10e与上部段10c相对,并且下部段10e与第三通气孔16c连通,第三通气孔16c导入冷却/加热的空气,从而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足部喷出空气。
在通气孔16中,第一通气孔16a用于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从而可以向着车辆的挡风玻璃喷出空气,并且第二通气孔16b用于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从而可以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胸部喷出空气。第一风挡18a安装在第一通气孔16a的进口上,第二风挡18b安装在第二通气孔16b的进口上,并且第三风挡18c安装在第三通气孔16c的进口上。
隔板风挡41安装在隔板40的面对上部段的一端上。隔板风挡41选择性地使第一空间10a和第二空间10b彼此连通。连通端口42设置在隔板40的另一端上,从而使第一空间10a和第二空间10b彼此连通。
引导箱20设置为箱盒的形式,该箱盒在其中包含珀耳帖单元10,并且引导箱20已限定排放入口通道22和排放出口通道23。排放入口通道22的一端在其中包含有从外部吸入空气的排放鼓风机21,并且排放入口通道22的另一端连接到相对的侧部段中的未安装珀耳帖设备11的一个侧部段。排放出口通道23的一端连接到与排放入口通道22所连接的一个侧部段相对的另一个侧部段,从而排放出口通道23将已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外部。也即,经过排放入口通道22吸入的空气在直线穿行的同时经受热交换,随后在直线方向上被直接排出到排放出口通道23。在各个实施方案中,排放鼓风机21可以相对于仪表板24而毗邻发动机舱定位,仪表板24将车辆分割为驾驶室和发动机舱。车辆的发动机舱指的是设置有使车辆起动的电机或电池的空间。
在各个实施方案中,鼓风机31也可以相对于仪表板24而毗邻发动机舱定位。
下面,将给出各个实施方案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的操作过程的具体描述。
在旨在对车辆的驾驶室进行制冷的情况下,流过珀耳帖设备11的电流的方向受到控制,从而使珀耳帖设备11的内表面转换到低温状态,并且珀耳帖设备11的外表面转换到高温状态。处于低温状态的内表面从热交换器片12吸收热量,从而将珀耳帖单元10的内部空间转换到低温状态。由外表面产生的高温热量传递到散热片13。传递到散热片13的热量通过排放鼓风机21而被强制吹送,利用经过排放入口通道22导入的空气而经受热交换,并且随后经过排放出口通道23而被排出到外部。在各个实施方案中,热交换器片12和散热片13可以设置为使其彼此相交。也即,热交换器片12优选地设置在竖直方向上,以便于在竖直方向上导入的空气的流动,并且散热片13优选地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以便于在水平方向上导入的空气的流动。
此时,当鼓风机31操作时,被强制吹送的空气经过入口15而被吸入到珀耳帖单元10内。进气在穿过热交换器片12之间的同时通过热交换而被冷却。冷却空气随后通过通气孔16而被喷出到车辆驾驶室的各个区域。具体而言,冷却空气响应第一至第三风挡18a、18b和18c的操作而向着挡风玻璃、驾驶员或乘客的胸部以及驾驶员或乘客的足部喷出,第一至第三风挡18a、18b和18c设置在第一至第三通气孔16a、16b和16c的各自的进口中。因此,车辆的驾驶室通过喷出冷却空气而进行制冷。
在旨在对车辆的驾驶室进行供暖的情况下,流过珀耳帖设备11的电流的方向受控为与制冷时的电流方向相反,从而使珀耳帖设备11的内表面转换到高温状态,并且珀耳帖设备11的外表面转换到低温状态。内表面中的高温热量被传递到热交换器片12,从而将珀耳帖单元10的内部转换到高温状态。此外,外表面的低温状态从散热片13吸收热量,从而产生冷气。由散热片13产生的冷气通过排放鼓风机21而被强制吹送,利用经过排放入口通道22导入的空气而经受热交换,并且随后经过排放出口通道23而被排出到外部。
此时,当鼓风机31操作时,被强制吹送的空气穿过通风口33,并且经过入口而被导入到珀耳帖单元10内。进气在穿过热交换器片12之间的同时通过热交换而被转换到高温状态。加热的空气随后通过通气孔16而被喷出到车辆驾驶室的各个区域。具体而言,加热的空气响应第一至第三风挡18a、18b和18c的操作而向着挡风玻璃、驾驶员或乘客的胸部以及驾驶员或乘客的足部喷出,第一至第三风挡18a、18b和18c设置在第一至第三通气孔16a、16b和16c的各自的进口中。因此,车辆的驾驶室通过喷出加热的空气而进行供暖。
在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执行如上所述的制冷或供暖)旨在进行两次热交换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当鼓风机31在隔板风挡41和第三风挡18c关闭的状态下操作时,进气在穿过第一空间10a的同时经受与一组热交换器片12的第一次热交换。已经过第一次热交换的空气经过连通端口42而进入第二空间10b,并且随后在穿过第二空间10b的同时经受与另一组热交换器片12的第二次热交换。响应于第一风挡18a和第二风挡18b的操作,完全冷却或加热的空气选择性地被喷出到第一通气孔16a和第二通气孔16b。由于可以进行上述的两次热交换,所以提高了制冷和供暖的效率。
在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旨在进行单次热交换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隔板风挡41旋转以关闭通气孔16的进口17,并且鼓风机31在该状态下操作,从而使进气的一部分被导入到第一空间10a,并且进气的其余部分经过通过隔板风挡41的旋转而打开的空间而被导入到第二空间10b。导入到第一空间10a和第二空间10b的空气在穿过各个组的热交换器片12的同时经受热交换。在完成热交换之后,空气经过打开的第三风挡18c而被喷出到第三通气孔16c。
此外,在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旨在同时进行单次热交换和两次热交换两者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隔板风挡41设置在进行单次热交换的位置和进行两次热交换的位置之间的中间,两个第三风挡18c中只有更靠近第二空间10b的一个第三风挡进行操作而打开。当鼓风机31在此状态下操作时,空气中的经过入口15而导入的部分被导入到第一空间10a,并且空气的其余部分经过通过隔板风挡41的旋转而打开的空间而被导入到第二空间10b。被导入第一空间10a的空气经受与设置在第一空间10a内部的散热片12的热交换,并且穿过连通端口42。空气中的已穿过连通端口42并且已经受热交换的部分以及导入到第二空间10b内并且已经受与第二空气10b内部的热交换器片12的热交换的空气穿过打开的第三风挡18c,并且被喷出到第三通气孔16c,并且空气的其余部分经过打开的进口17而被喷出到通气孔16。响应于第一风挡18a和第二风挡18b的操作,完全冷却或加热的空气选择性地被喷出到第一通气孔16a和第二通气孔16b。
如上所述,各个实施方案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安装在相关技术的HVAC系统的位置中,并且配置为设置两排珀耳帖设备11,并且隔板40设置在珀耳帖单元10内部。由于该配置,所以能够实现两次热交换。因此,由于通过两排彼此相对的珀耳帖设备11而能够实现两次热传递,所以由于热传递面积增大且空气流动提高而提高了制冷和供暖的效率。
鼓风机31和排放鼓风机21设置在发动机舱内部,从而减少了在吹送空气的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被传递到车辆内部的驾驶员和乘客。
为了方便解释和精确限定所附权利要求,术语上或下,前或后,内部或外部等被用于参考附图中所显示的这些特征的位置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
前面对本发明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所呈现的描述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前面的描述并不想要成为毫无遗漏的,也不是想要把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很多改变和变化都是可能的。选择示例性实施方案并进行描述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及其不同选择形式和修改形式。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包括:
鼓风机单元,所述鼓风机单元在其内包括鼓风机以便强制地吹送进气;
珀耳帖单元,其中所述珀耳帖单元连接到所述鼓风机单元,以便接收从所述鼓风机单元吹送的空气,并且所述珀耳帖单元包括珀耳帖设备,所述珀耳帖设备安装在沿着所述珀耳帖单元的外圆周的相对的侧部段上,并且每个所述珀耳帖设备的一个表面向内取向,且每个所述珀耳帖设备的另一个表面向外取向,从而将冷却或加热的空气喷到车辆的各个区域;
隔板,所述隔板安装在所述珀耳帖单元的相对的侧部段之间,以便将所述珀耳帖单元内部的空间分割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安装在一个侧部段上的所述珀耳帖设备包含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并且安装在另一个侧部段上的所述珀耳帖设备包含在所述第二空间中;以及
引导箱,其中所述引导箱在其内包含所述珀耳帖单元,并且导入外部空气,以便散热到外部,该热量由每个所述珀耳帖设备的所述另一个表面产生,
其中当从所述鼓风机单元吹送的空气相继穿过所述珀耳帖单元的所述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时发生热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珀耳帖单元包括:
上部段,所述上部段限定入口,该入口用于使所述鼓风机单元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并且所述上部段限定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进口,其中所述进口与通气孔连通,所述通气孔将已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引导至车辆的各个区域;以及
四个侧部段的相对的侧部段,所述相对的侧部段邻接所述上部段,所述珀耳帖设备安装在所述相对的侧部段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珀耳帖单元包括:
热交换器片,所述热交换器片安装在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每个所述珀耳帖设备的一个表面上;以及
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安装在能够进行热传递的每个所述珀耳帖设备的另一个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通气孔包括:
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以向着车辆的挡风玻璃喷出;以及
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以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胸部喷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珀耳帖单元进一步包括下部段,所述下部段与所述上部段相对,其中所述下部段与第三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三通气孔向着驾驶员或乘客的足部引导冷却或加热的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第一风挡设置在所述第一通气孔的进口中,第二风挡设置在所述第二通气孔的进口中,并且第三风挡设置在所述第三通气孔的进口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隔板包括:
隔板风挡,所述隔板风挡安装在所述隔板面对所述上部段的一端上,其中所述隔板风挡选择性地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彼此连通;以及
连通端口,所述连通端口在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上形成,其中所述连通端口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彼此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引导箱包括:
排放入口通道,其中所述排放入口通道的一端在其中包含有排放鼓风机,以便从外部吸入空气,并且所述排放入口通道的另一端连接到相对的侧部段中的未安装所述珀耳帖设备的一个侧部段;以及
排放出口通道,其中所述排放出口通道的一端连接到与所述排放入口通道所连接的一个侧部段相对的另一个侧部段,以便将已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排放鼓风机位于发动机舱中相对于仪表板的一侧,该仪表板将车辆的驾驶室与发动机舱分离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其中所述鼓风机单元位于发动机舱中相对于仪表板的一侧,该仪表板将车辆的驾驶室与发动机舱分离开。
CN201110244094.3A 2010-11-01 2011-08-24 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Active CN1024662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107810 2010-11-01
KR1020100107810A KR101605916B1 (ko) 2010-11-01 2010-11-01 전기자동차의 냉난방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6280A CN102466280A (zh) 2012-05-23
CN102466280B true CN102466280B (zh) 2016-04-06

Family

ID=45935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4094.3A Active CN102466280B (zh) 2010-11-01 2011-08-24 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139067B2 (zh)
KR (1) KR101605916B1 (zh)
CN (1) CN102466280B (zh)
DE (1) DE10201105259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96340B1 (en) * 2010-10-13 2013-12-03 Horn-Barber Technologies, LLC Apparatus for heating liquid samples for analysis
JP2014034231A (ja) * 2012-08-07 2014-02-24 Valeo Japan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0202019B2 (en) * 2013-01-30 2019-02-12 Hanon Systems HVAC blower
US20140213168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Hvac heat exchangers
JP2015101293A (ja) * 2013-11-27 2015-06-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10391831B2 (en) 2015-07-23 2019-08-27 Hyundai Motor Company Combined heat exchanger module
JP6592466B2 (ja) * 2016-01-18 2019-10-16 ハンオン 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CN109599630B (zh) * 2017-09-30 2021-02-2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池的温度调节系统
US10710424B2 (en) * 2018-01-05 2020-07-14 Byton Limited HVAC unit placement configuration for a vehicle
CN110356190B (zh) 2018-04-11 2022-12-20 翰昂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辆用空调机的送风装置
DE102019129974A1 (de) * 2019-11-06 2021-05-20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limatisierungsvorrichtung sowie Fahrzeug
KR20220020113A (ko) * 2020-08-11 2022-02-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에어컨 멀티 에어 모드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DE102021128481A1 (de) 2021-11-02 2023-05-04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Frischluft-Umluft-Steller sowie Kraftfahrzeug mit einem solche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5900A (en) * 1965-08-03 1967-12-05 Renault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using the peltier effect for automobile vehicles and the like and for machines
RU2115566C1 (ru) * 1996-07-04 1998-07-20 Товари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омплексные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системы"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кондиционер
CN1195090A (zh) * 1998-04-28 1998-10-07 石家庄市中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半导体致冷空调器
US6213198B1 (en) * 1995-12-13 2001-04-10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with thermoelectric dehumidifier in a double layer system
CN2929593Y (zh) * 2006-03-24 2007-08-01 陈志明 一种直换式汽车专用电子空调
KR20100030102A (ko) * 2008-09-09 2010-03-1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98493B1 (fr) * 1986-01-30 1988-04-22 Parienti Raoul Procede de climatisation chauffage utilisant l'effet peltier et son dispositif de mise en oeuvre
JPH0516648A (ja) 1991-07-09 1993-01-26 Nippondenso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675017B2 (ja) 1996-01-16 2005-07-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0146220A (ja) 1998-11-02 2000-05-26 Nissan Motor Co Ltd 空気調和手段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318434A (ja) 1999-05-10 2000-11-21 Futaba Industrial Co Ltd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1147054A (ja) 1999-11-18 2001-05-29 Honda Motor Co Ltd 熱電モジュール型の熱交換器
JP2003320843A (ja) 2002-05-09 2003-11-11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空調装置
JP2004255921A (ja) * 2003-02-24 2004-09-16 Denso Corp 車両用換気装置およ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DE602004000980T2 (de) 2003-02-27 2006-12-28 Intier Automotive Inc., Troy Thermoelektrische wärmepumpeanordnung
US20060075758A1 (en) 2004-10-07 2006-04-13 Tigerone Development, Llc; Air-conditioning and heating system utilizing thermo-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JP4493641B2 (ja) 2006-10-13 2010-06-30 ビーエスエスティ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車両用の熱電型暖房および冷房システム
KR101140864B1 (ko) 2009-03-26 2012-05-03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루퍼 각도 입력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5900A (en) * 1965-08-03 1967-12-05 Renault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using the peltier effect for automobile vehicles and the like and for machines
US6213198B1 (en) * 1995-12-13 2001-04-10 Denso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with thermoelectric dehumidifier in a double layer system
RU2115566C1 (ru) * 1996-07-04 1998-07-20 Товари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омплексные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е системы"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кондиционер
CN1195090A (zh) * 1998-04-28 1998-10-07 石家庄市中天电子技术研究所 半导体致冷空调器
CN2929593Y (zh) * 2006-03-24 2007-08-01 陈志明 一种直换式汽车专用电子空调
KR20100030102A (ko) * 2008-09-09 2010-03-18 한라공조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02973A1 (en) 2012-05-03
KR101605916B1 (ko) 2016-03-23
KR20120045920A (ko) 2012-05-09
DE102011052599B4 (de) 2020-01-09
CN102466280A (zh) 2012-05-23
DE102011052599A1 (de) 2012-05-03
US9139067B2 (en) 2015-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6280B (zh) 电动车辆的空气调节器
CN1321011C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空调系统
CN103796853B (zh) 包括旁路换热器的空气流动通道的暖通和/或空调设备
US4991405A (e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20090031742A1 (en) Seat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2442174B (zh) 电动车辆的冷却和加热装置
CN107199843A (zh) 用于车辆的电池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2444943A (zh) 用于车辆的辅助空气调节设备
CN103673257A (zh) 汽车的用于吸热的换热器装置和空调系统
CN106061772A (zh) 汽车乘员舱空气调节用空调系统
CN106871504A (zh) 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
KR10199817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6515360A (zh) 车辆顶置空调器的风道系统、车辆顶置空调器和车辆
CN114312225A (zh) 一种车辆的通风换热系统及车辆
CN105270132A (zh) 车用制冷系统及使用其的汽车
KR101450635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8290472B (zh) 制冷制热模块
KR101172694B1 (ko) 자동차용 리어 공기조화장치
US7191825B2 (en) Separately air-conditionable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unit
KR101605915B1 (ko) 전기자동차의 냉난방장치
KR101418851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1166710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219096445U (zh) 空调装置、空调系统和车辆
CN107839430B (zh) 汽车用空调系统
KR20170118998A (ko) 차량용 루프형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