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472B - 制冷制热模块 - Google Patents

制冷制热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472B
CN108290472B CN201680031449.1A CN201680031449A CN108290472B CN 108290472 B CN108290472 B CN 108290472B CN 201680031449 A CN201680031449 A CN 201680031449A CN 108290472 B CN108290472 B CN 1082904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oor
flow path
evaporator
conden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1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472A (zh
Inventor
元鍾普
禹相求
李东奎
朴泰用
安容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o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anon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675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70062109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501675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7006211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on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Hanon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0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1/00028Constructional lay-out of the devices in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5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vehicle
    • B60H1/00264Transportable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1Mounting or fastening of components in housings, e.g. heat exchangers, fans, electronic reg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507Details, e.g. mounting arrangements, desaeration devices
    • B60H1/00514Details of air conditioning housings
    • B60H1/00528Connections between housing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664Construction or arrangement of damper doors
    • B60H1/00671Damper doors moved by rotation; Gril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algorithms or computational models, e.g. fuzzy logic or dynamic mod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B60H1/00835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 B60H1/00849Damper doors, e.g. position control for selectively commanding the induction of outside or inside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1/00899Controlling the flow of liquid in a heat pump syst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078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 B60H2001/00107Assembling, manufacturing or layout deta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s, e.g. arrangements leading to a curved airf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14Heating or cooling details
    • B60H2001/00135Deviding walls for separate air flow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60H1/00021Air flow details of HVAC devices
    • B60H2001/0015Temperature regulation
    • B60H2001/00178Temperature regulation comprising an air passage from the HVAC box to the exterior of the cabi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制热模块(1000),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可以通过一个模块执行制冷和制热,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而且能够容易地排放冷凝水,从而能够防止发生冷凝水所致的问题,此外,能够通过驱动单元同时控制用于制热和制冷的两个门。

Description

制冷制热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制热模块,尤其涉及一种如下的制冷制热模块,能够通过一个模块执行制冷和制热,并且蒸发器和冷凝器的预定区域延高度方向位于上下侧,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既能够容易地排放冷凝水而防止冷凝水所致的问题,又能够通过驱动单元同时控制用于制冷和制热的两个门。
背景技术
车辆用空调装置是一种汽车的内置设备,其以在夏季或冬季对汽车的室内进行制冷、制热的目的,或者在雨天或冬季去除挡风玻璃(wind shield)上形成的霜等,从而确保驾驶人的前后方向的视野的目的而被设置,这种空调装置通常同时具备制热系统和制冷系统,因此在选择性地导入外空气或内空气并对该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之后向汽车的室内吹送,从而对汽车的室内进行制冷、制热或换气。
图1是示出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一例的示意图,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空调外壳10,设置有通过各个门11d、12d、13d调节开度的通风孔(vent)11、12、13;送风部14,连接于所述空调外壳10的入口而吹送外空气;蒸发器E和加热器芯(heater core)H,配备于所述空调外壳10的内部;温度调节门(temp door)15,调节所述空调外壳10的被冷却的空气通路和被加热的空气通路的开度。对以上述方式构成的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而言,在启动制冷循环的情况下,所述温度调节门15在开放所述被冷却的空气通道的同时封闭所述被加热的空气通道。因此,借助所述送风部14吹送的空气通过所述蒸发器E并与在蒸发器E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转换为被冷却的空气,之后流动至所述被冷却的空气通路侧,并通过开放的通风孔11、12、13而排放到汽车室内,从而执行汽车室内的制冷。并且,在启动制热循环的情况下,所述温度调节门15在封闭所述被冷却的空气通路的同时开放所述被加热的空气通路,从而,吹送的空气通过被加热的空气通路而经由所述加热器芯H,并与在所述加热器芯H的内部流动的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转换为被加热的空气,之后通过开放的通风孔11、12、13而排放到汽车室内,从而执行汽车室内的制热。
此时,为了向所述蒸发器供应冷的制冷剂,如图2所示,通过制冷剂配管5连接如下要素而构成:压缩机(compressor)1,用于压缩制冷剂而送出;冷凝器(condenser)2,对从压缩机1送出的高压的制冷剂进行冷凝;膨胀单元3,对在冷凝器2冷凝而液化的制冷剂进行节流(throttling);以及蒸发器(evaporator)E,将通过所述膨胀单元3节流的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与吹送到车辆室内侧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蒸发,从而通过借助制冷剂的蒸发潜热的吸热作用来对排放到室内的空气进行冷凝。另一方面,所述蒸发器E如上所述地配备于空调外壳10的内部,并且所述冷凝器2为了利用行驶风来冷却制冷剂而位于汽车的前方,而且所述压缩机1应当位于引擎室内部,以通过引擎驱动带被驱动,因此存在着配管5的连接变得复杂的问题。
另外,对货车等车辆而言,提出过一种在不启动引擎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制冷的,将车辆用电池作为电源而启动的车辆用无启动空调装置,并将其图示在图3和图4中,所述图3和图4是示出车辆用无启动空调装置的立体图和示意图,所述车辆用无启动空调装置包括图示于所述图3和图4的如下的要素:第一压缩机10a和第二压缩机10b,将车辆用电池作为电源而启动;卧式冷凝器20,利用第一冷凝部20a和第二冷凝部20b构成,所述第一冷凝部20a与所述第一压缩机10a连通,且第二冷凝部20b与第二压缩机10b连通,并且分别形成有使制冷剂流入的冷凝器入口21和用于使流入的制冷剂与外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排放的冷凝器出口22;第一毛细管30a和第二毛细管30b,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冷凝部20a的所述冷凝器出口22和形成于所述第二冷凝部20b的所述冷凝器出口22分别连通;以及第一蒸发器40a和第二蒸发器40b,与所述第一毛细管30a和第二毛细管30b分别连通,且分别形成有蒸发器入口41和蒸发器出口42,所述蒸发器入口41用于使制冷剂流入,所述蒸发器出口42用于使流入的制冷剂和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之后向第一压缩机10a和第二压缩机10b分别排放。
然而,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为了进行制热而利用引擎冷却水,并且所述车辆用无启动空调装置为了在不启动引擎的状态下进行制热而需要设置独立的加热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执行制冷和制热,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且容易地安装到车辆的装置,尤其,要求一种在引擎停止或者不使用引擎的形态下也能够适当地执行制冷和制热的装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制冷制热模块:能够通过一个模块执行制冷和制热,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且容易安装。
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压缩机,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冷凝器,将在所述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冷凝;膨胀单元,对在所述冷凝器冷凝的制冷剂进行节流;蒸发器,使通过所述膨胀单元供应的制冷剂蒸发,并且蒸发器的预定区域位于所述冷凝器的高度方向的上侧或下侧;壳体。
并且,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第一送风部,吹送空气而使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而被加热;第一门,调节通过所述冷凝器的空气的流动;第二送风部,吹送空气而使空气通过所述蒸发器而被冷却;以及第二门,调节通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的流动。据此,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通过一个模块执行制冷和制热,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能够容易地排放冷凝水,从而可以防止发生冷凝水所致的问题。
此时,所述壳体形成利用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的操作而向车室内或车室外移送或排放通过所述第一送风部和第二送风部供应的空气的空间,并且,形成有:第一流入部,所述壳体的下侧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以使空气被移送到所述冷凝器;第二流入部,所述壳体的侧面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以使空气被移送到所述蒸发器。
并且,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形成有:第一流路,使通过所述冷凝器的空气被移送到车室内,且在内部安装有第一送风部以及第一门;以及第二流路,使通过所述蒸发器的空气被移送到车室内,在内部安装有第二送风部以及第二门。
并且,形成有第一排放流路和第二排放流路,所述第一排放流路可被所述第一门开闭,并且从所述第一流路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第一排放孔延伸而使没有向乘客供应的空气被排出,所述第二排放流路可被所述第二门开闭,并且从所述第二流路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第二排放孔延伸而使没有向乘客供应的空气被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所述制冷制热模块的所述冷凝器和蒸发器被水平安装。在此,所述制冷制热模块中,所述冷凝器包括以预定距离隔开而并排地配备的一对第一集水箱、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水箱而形成制冷剂流路的第一管、夹设于所述第一管之间的第一翅片、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水箱而使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离的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相对于所述第一集水箱、第一管和第一翅片的形成方向垂直地布置,并配备于所述第一排放流路或所述第二排放流路上,并且,所述蒸发器包括一对第二集水箱、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集水箱的第二管、夹设于所述第二管之间的第二翅片,所述冷凝器的一侧第一集水箱和所述蒸发器的另一侧第二集水箱位于彼此的高度方向的上侧或下侧。
所述壳体中形成有排水流路和排水部,所述排水流路在配备所述蒸发器和压缩机的下侧空间形成以使冷凝水流动,所述排水部形成于所述排水流路的一侧以使冷凝水被排放。并且,所述壳体形成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隔断所述蒸发器和排水流路之间,并从两侧壁向下侧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且下侧的预定区域彼此重叠,而且还形成有划分部和中空部,所述划分部划分安装所述排水流路和压缩机的空间,中空部由所述划分部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壳体中,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高度方向的上侧,所述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位于所述蒸发器的下部和所述冷凝器的侧面。并且,所述壳体中,所述第一送风部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上部以及所述蒸发器的侧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制冷制热模块中,所述膨胀单元以制冷剂所通过的空间先缩小后增大的孔口形态内置于所述壳体。而且,所述第一送风部和第二送风部形成为横流风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而言,在进行制热时,所述第一门封闭所述第一排放孔并开放所述第一流路,所述第二门封闭所述第二流路并开放所述第二排放孔,使得通过所述冷凝器而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流路而被移送到车室内,并且使得通过所述蒸发器而被冷却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孔和第二排放流路而被排放;在进行制冷时,所述第二门封闭所述第二排放孔并开放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第一门封闭所述第一流路并开放所述第一排放孔,使得通过所述蒸发器而被冷却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流路而被移送到车室内,并且使得通过所述冷凝器而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孔和第一排放流路而被排放。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联动而开闭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门及第二门连接,从而开放所述第一门并封闭所述第二门,或者封闭所述第一门并开放所述第二门。
并且,所述驱动单元只开放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的预定区域,上述驱动单元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门和第二门的链杆部件以及用于操作所述链杆部件的致动器。在此,所述第一门包括第一旋转轴和从所述第一旋转轴延伸的板形态的板部,所述第二门包括:第二旋转轴;一对支撑部,以扇形形态垂直延伸,并且中心与所述第二旋转轴连接;封闭部,连接所述一对支撑部的外周缘。此外,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一门;以及第二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二门,并与所述第一致动器电连接。
并且,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包括: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第一门以向车室内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则所述第二门以向车室外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如果所述第一门以向车室外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则所述第二门以向车室内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
技术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具有如下的优点:能够利用一个模块实现制冷和制热,且能够小型化,并且容易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现有的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现有的空调制冷系统的示意图。
图3和图4是示出车辆用无启动空调装置的立体图和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的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
图7和图8是图示于所述图5的制冷制热模块的内部立体图和平面图。
图9至图11是图示于所述图5的AA'方向剖面图、BB'方向剖面图和下侧平面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的制热状态的图(用空心箭头表示向乘客供应的被加热的空气的流动,用黑色箭头表示向外部排放的被冷却的空气的流动)。
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状态的图(用黑色箭头表示向乘客供应的被冷却的空气的流动,用空心箭头表示向外部排放的被加热的空气的流动)。
最优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进行说明。
图5和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的立体图和分解立体图;图7和图8是图示于所述图5的制冷制热模块的内部立体图和平面图;图9至图11是图示于所述图5的AA'方向剖面图、BB'方向剖面图和下侧平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的制热状态的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的制冷状态的图。
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包括:压缩机100、冷凝器200、膨胀单元300、蒸发器400、第一送风部510、第一门610、第二送风部520、第二门620和壳体800。
所述压缩机(compressor)100是吸入气态制冷剂并进行压缩的构成,以高温高压的气体状态向所述冷凝器200供应。此时,所述压缩机100可以通过车辆内的电源供应部、电池和外部电源等接收动力而被驱动。
所述冷凝器(Condenser)200使从所述压缩机100排放的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与外空气热交换而冷凝为高温高压的液体,并向所述膨胀单元300排放。此时,所述冷凝器200执行随着所述制冷剂被冷凝而对通过所述冷凝器200的空气进行加热的制热源的作用。如图6所示,所述冷凝器200包括:一对第一集水箱(header tank)210,以预定距离隔开而并排地配备;第一管(tube)220,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而形成制冷剂流路;第一翅片230,夹设于所述第一管220之间;以及气液分离器240,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而使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离。此时,优选地,所述气液分离器240以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第一管220和第一翅片230所形成的方向垂直的方式布置,并且配备于一侧的第一排放流路830或第二排放流路840上,从而使所述第一集水箱210、第一管220和第一翅片230所形成区域最大化,并且所述第一送风部510可以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第一管220和第一翅片230所形成的区域相邻地布置,因此能够实现小型化,并能够充分地确保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区域。
此时,所述气液分离器240可以包括在内部具有干燥材料的主体241,并且在所述主体241的一侧包括制冷剂填充端口242,从而能够在安装有所述冷凝器200的状态下补充制冷剂。在下文中再次对与此相关的壳体800进行说明。
所述膨胀单元(expansion valve)300通过节流作用来使从所述冷凝器200排放的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极速膨胀而变成低温低压的湿饱和状态,并向所述蒸发器400排放。
所述蒸发器(evaporator)400使在所述膨胀单元300被节流的低压的液态制冷剂与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之后,向所述压缩机100排放。此时,所述蒸发器400执行随着所述制冷剂蒸发而对通过所述蒸发器400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冷却源的作用。图6示出蒸发器400包括如下要素的例:一对第二集水箱410;第二管420,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集水箱410;以及第二翅片430,夹设于所述第二管420之间。
即,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100-冷凝器200-膨胀单元300-蒸发器400循环,各个构成要素可以通过配管(未示出)连接。
所述第一送风部510是以使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200而得到加热的方式进行吹送的单元,而且所述第二送风部520是以使空气通过所述蒸发器400而得到冷却的方式进行吹送的单元。所述第一送风部510和第二送风部520可以是横流风扇(cross flow fan)形态,除此之外,只要是能够向冷凝器200和蒸发器400分别吹送空气的单元,则可以实现更为多样的变形。
所述第一门610调节通过所述第一送风部510吹送的空气的流动,从而向车室内移送或排放通过所述冷凝器200加热的空气。并且,所述第二门620调节通过所述第二送风部520吹送的空气的流动,从而向车室内移送或排放通过所述蒸发器400冷却的空气。此时,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可以形成为多样的形态,尤其,所述第一门610可以包括第一旋转轴611和从所述第一旋转轴611延伸的板形态的板部612,并且所述第二门620可以包括:第二旋转轴621;一对支撑部622,以中心与所述第二旋转轴621连接的扇形形态垂直地延伸;封闭部623,连接所述一对支撑部622的外周缘。即,通过所述板部612,所述第一门610以使空气流动的方式被开放而将空气供应至车室内,或者被封闭而将空气排放到外部;通过所述封闭部623,所述第二门620以使空气流动的方式被开放而将空气供应至车室内,或者被封闭而将空气排放到外部。
所述壳体800形成如下的空间:安装所述压缩机100、冷凝器200、膨胀单元300、蒸发器400、第一送风部510、第一门610、第二送风部520和第二门620,并且通过所述驱动单元700的操作而选择性地驱动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从而向车室内移送或排放通过所述第一送风部510和第二送风部520供应的空气。
更具体地,所述壳体800中,第一流入部811和第二流入部812以中空方式形成,并且在内部形成有第一流路821和第二流路822,以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而供应到车室内。所述第一流入部811是所述壳体800的预定区域中空形成,以能够向所述冷凝器200移送空气的区域;所述第二流入部812是所述壳体800的预定区域中空形成,以能够向所述蒸发器400移送空气的区域。在所述图5至图9中,示出所述第一流入部811形成于所述壳体800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流入部812形成于所述壳体800的侧面(图5至图7的前侧)的一例,然而只要是能够向冷凝器200和蒸发器400分别移送空气的位置即可实现多样的变形。
所述第一流路821是形成于所述壳体800的内部并形成有向车室内移送通过所述冷凝器200的空气的空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一流路821上安装有所述冷凝器200、第一送风部510和第一门610。并且,所述第二流路822是形成于所述壳体800的内部而形成有向车室内移送通过所述蒸发器400的空气的空间的部分,在所述第二流路822上安装有所述蒸发器400、第二送风部520和第二门620。此时,优选地,所述第一流路821和第二流路822中,向所述车室内排放空气的一侧的预定区域沿高度方向相邻地形成,从而能够容易地设计空气的流动。
并且,在所述壳体800中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一流路821的第一排放流路830和连接于所述第二流路822的第二排放流路840,以使没有向车室内供应的空气被排放。所述第一排放流路830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门610开闭,并且所述第一流路821的预定区域从中空的第一排放孔831延伸而向外部排放空气的流路。并且,所述第二排放流路840是可通过所述第二门620开闭,并且所述第二流路822的预定区域从中空的第二排放孔832延伸而向外部排放空气的流路。
即,图12是示出制热状态的图,参照图12,所述第一门610在开放所述第一流路821而向车室内移送被加热的空气的情况下,封闭所述第一排放孔831而封闭向外部排放加热空气的流动,此时,所述第二门620封闭所述第二流路822,使得被冷却的空气无法向车室内移送,并开放所述第二排放孔832而向外部排放冷却空气。在所述图12中,用空心箭头表示向车室内供应的被加热的空气的流动,并用黑色箭头表示向外部排放的被冷却的空气的流动,图12的(a)利用形成有所述第一流路821、第二流路822和第一排放流路830的图5的AA'方向剖面图来表示空气流动;图12的(b)利用形成有所述第二流路822及第二排放流路840的图5的BB'方向剖面图来表示空气流动。
相反,图13是示出制冷状态的图,参照上述图13,所述第二门620在开放所述第二流路822而向车室内移送被冷却的空气的情况下封闭所述第二排放孔832而封闭向外部排放冷却空气的流动,此时,所述第一门610封闭所述第一流路821,使得被加热的空气无法向车室内移送,并开放所述第一排放孔831而向外部排放被加热的空气。
另外,对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而言,所述壳体800可以具有包括第一壳体800a和第二壳体800b的形态,所述第一壳体800a和第二壳体800b结合在所述压缩机100、冷凝器200、膨胀单元300、蒸发器400、第一送风部510、第一门610、第二送风部520和第二门62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压缩机100容易被安装,并且可能会产生噪声,因此可以形成为可通过独立的盖体800c开闭。
并且,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优选地,所述冷凝器200和蒸发器400被水平地安装,并且所述冷凝器200一侧的第一集水箱210和所述蒸发器400另一侧的第二集水箱410沿高度方向位于彼此的上侧或下侧。其意味着所述冷凝器200的一对第一集水箱210所相隔的方向和所述蒸发器400的一对第二集水箱420所相隔的方向相同地形成,并且彼此相邻地布置的第一集水箱210和第二集水箱410延高度方向位于上侧或下侧。其目为如下:所述冷凝器200的形成第一管220和第一翅片230的区域和所述蒸发器的形成第二管420和第二翅片430的区域是在外部流动的空气与内部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区域,从而使所述冷凝器200和蒸发器400的预定区域能够延高度方向位于上侧或下侧,以能够实现小型化,同时能够充分地确保各自的热交换区域。
并且,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在蒸发器400的表面以及配备压缩机100的空间可以形成冷凝水,其不仅会降低各个构成要素的操作性能,还可能诱发难闻的味道,因此会降低乘客的舒适性。因此,在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配备所述蒸发器400和压缩机100的下侧空间形成有使冷凝水流动的排水流路851以及形成于排水流路851的一侧而排放冷凝水的排水部852。即,所述排水流路851在作为能够排放冷凝水的区域的、安装有蒸发器400和压缩机100的区域的下侧形成能够使冷凝水流动的空间,并且,通过排水部852来排放向排水流路851流入的冷凝水。此时,在本发明中,形成所述排水流路851的蒸发器400的下侧区域定义为,除了延高度方向与所述冷凝器200重叠的区域以外的区域。
并且,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第一倾斜部861和第二倾斜部862可形成于所述壳体800。所述第一倾斜部861阻断所述蒸发器400和排水流路851之间,并以在两侧壁向下侧方向倾斜的方式形成,从而向所述排水流路851引导冷凝水,并且所述预定区域彼此重叠,从而能够防止排水流路851的冷凝水溅到所述蒸发器400的现象。在图9中,用实线箭头记载了冷凝水的排放流动。
并且,配备所述压缩机100的区域中,以与所述排水流路851划分的方式形成有划分部871,并且形成所述划分部871的预定区域中空的中空部872,从而能够稳定地安装压缩机100,并且能够容易地实现冷凝水的排放。
并且,优选地,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所述蒸发器400相比于所述冷凝器200而位于高度方向的上侧,所述第一倾斜部861和第二倾斜部862位于所述蒸发器400的下部和所述冷凝器200的侧面,从而使产生于所述蒸发器400的表面的冷凝水的收集变得容易。
同时,优选地,在所述壳体800中,所述第一送风部510位于所述冷凝器200的上部和所述蒸发器400的侧面,从而可以将整体的尺寸小型化。
并且,所述壳体800的内部可以内置有膨胀单元300。如上所述,制冷剂依次地在压缩机100-冷凝器200-膨胀单元300-蒸发器400循环,因此在划分所述冷凝器200和蒸发器400之间的壳体800区域内置有所述膨胀单元300,并且在形成所述膨胀单元300的区域可以连接有使从所述冷凝器200排放的制冷剂移动的配管以及向所述蒸发器400供应制冷剂的配管。尤其,所述膨胀单元300是所述壳体800中形成使制冷剂通过的空间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内部空间时而缩小时而增大的孔口(Orifice)形态(参照图9)。据此,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无需独立地配备所述膨胀单元300并进行组装,因此具有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并减少组装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费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还可以包括用于使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工作的驱动单元700。所述驱动单元700是开放所述第一门610并封闭所述第二门620,或者封闭所述第一门610并开放所述第二门620的单元。即,所述驱动单元700使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一同联动,在开放所述第一门610的情况下,控制为封闭所述第二门620,并且在封闭所述第一门610的情况下开放所述第二门620。并且,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只能开放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各自的预定的区域,可以根据乘客的温度设定而以预定量开放第一门610,并且同样以预定量开放所述第二门620。
作为具体的一例,所述驱动单元700可以包括连接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的链杆(link)部件710以及使上述链杆部件710工作的致动器(actuator)720。所述链杆部件710包括与所述第一门610的第一旋转轴611结合的第一门杆(door lever)711、与第二门620的第二旋转轴621结合的第二门杆712、连接所述第一门杆711和第二门杆712的连接链杆713,从而在通过所述致动器720的操作而使第一门杆711和与此连接的第一旋转轴611旋转而开放所述第一门610的情况下,使通过连接链杆713连接的第二门杆712以及与此连接的第二旋转轴621也一同旋转,从而封闭所述第二门620。并且,在通过所述致动器720的操作而使第一门杆和与此连接的第一旋转轴611旋转,从而封闭所述第一门610的情况下,通过连接链杆713连接的第二门杆712以及与此连接的第二旋转轴621也一同旋转,从而开放所述第二门620。
作为另一例,所述驱动单元700可以包括:第一致动器(未示出),用于操作所述第一门610;以及第二致动器(未示出),用于操作所述第二门620,并与所述第一致动器电连接。即,所述驱动单元将用于操作所述第一门610的第一致动器和用于操作第二门620的第二致动器全部包含,并且可以使所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操作彼此联动而一同得到控制。据此,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能够对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同时进行驱动控制,因此具有能够容易进行操作的优点。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是一个单位,其能够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从而可以被利用为对车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装置,并且可以由乘客安装到车辆或从车辆拆卸,因此还可以在车辆外部需要调节温度的情况下,从车辆拆卸而在车辆外部利用。此时,在本发明中,上述“乘客侧”的含义可以被解释为,在车辆外部利用的情况下的使用制冷制热模块1000的“用户侧”,其方向是通过所述第一流路821和第二流路822而排放空气的一侧。当进行外部活动的时,如果在车辆外部需要使用空调,则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可以利用车辆的电池或外部电源而启动。并且,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在车辆室内可以安装于可进行拆装的多样的位置,作为一些例,所述位置可以为杂物箱(Glove box)、座间储物箱(Console box)、后座与后玻璃之间的空间、车辆地板部分等,而且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形成可安装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的空间,则可以安装于更为多样的位置。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可以通过车辆的主控制系统得到控制,并且还可以独立于此地得到控制。即,对本发明的制冷制热模块1000而言,在执行针对车辆室内的空调的情况以及在车辆的外部得到利用的情况下,均能够与用于控制针对车辆室内的空调的主控制系统相对独立地进行操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显然,其适用范围多样,并且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请求保护的本发明的主旨的前提下能够执行多样的变形实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作为适用于各种车辆的空调装置的装置,其被用为如下的车辆内置设备:能够对车辆的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或者去除形成于车辆的挡风玻璃的霜等,从而能够给驾驶人提供便利。

Claims (18)

1.一种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00),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
冷凝器(200),将在所述压缩机(100)压缩的制冷剂冷凝;
膨胀单元(300),对在所述冷凝器(200)冷凝的制冷剂进行节流;
蒸发器(400),使通过所述膨胀单元(300)供应的制冷剂蒸发,并且该蒸发器(400)的预定区域位于所述冷凝器(200)的高度方向的上侧或下侧;
壳体(800);
第一送风部(510),吹送空气而使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200)而被加热;
第一门(610),调节通过所述冷凝器(200)的空气的流动;
第二送风部(520),吹送空气而使空气通过所述蒸发器(400)而被冷却;以及
第二门(620),调节通过所述蒸发器(400)的空气的流动,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形成有:第一流路(821),使通过所述冷凝器(200)的空气被移送到车室内,且在内部安装有第一送风部(510)以及第一门(610);以及第二流路(822),使通过所述蒸发器(400)的空气被移送到车室内,且在内部安装有第二送风部(520)以及第二门(620),
所述壳体(800)中形成有第一排放流路(830)和第二排放流路(840),所述第一排放流路(830)能够被所述第一门(610)开闭,并且从所述第一流路(821)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第一排放孔(831)延伸而使空气被排放,所述第二排放流路(840)能够被所述第二门(620)开闭,并且从所述第二流路(822)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第二排放孔(832)延伸而使空气被排放,
在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
所述冷凝器(200)包括以预定距离隔开而并排地配备的一对第一集水箱(210)、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而形成制冷剂流路的第一管(220)、夹设于所述第一管(220)之间的第一翅片(230)、连接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而使液态制冷剂和气态制冷剂分离的气液分离器(240),所述气液分离器(240)相对于所述第一集水箱(210)、第一管(220)及第一翅片(230)的形成方向垂直地布置,并配备于所述第一排放流路(830)或所述第二排放流路(840)上,
所述蒸发器(400)包括一对第二集水箱(410)、两端固定于所述第二集水箱(410)的第二管(420)、夹设于所述第二管(420)之间的第二翅片(430),
所述冷凝器(200)的一侧第一集水箱(210)和所述蒸发器(400)的另一侧第二集水箱(410)彼此沿高度方向位于上侧或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的操作,通过所述第一送风部(510)和第二送风部(520)供应的空气被排放到车室内或者被排放到车室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800)形成有:第一流入部(811),所述壳体(800)下侧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以使空气被移送到所述冷凝器(200);第二流入部(812),所述壳体(800)侧面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以使空气被移送到所述蒸发器(4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的所述冷凝器(200)和蒸发器(400)被水平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壳体(800)形成有排水流路(851)和排水部(852),
所述排水流路(851)在配备所述蒸发器(400)和压缩机(100)的下侧空间形成而使冷凝水流动,所述排水部(852)形成于所述排水流路(851)的一侧而使冷凝水被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800)形成有:第一倾斜部(861)和第二倾斜部(862),隔断所述蒸发器(400)和排水流路(851)之间,并从两侧壁向下侧方向倾斜地延伸,并且下侧的预定区域彼此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800)形成有划分部(871)和中空部(872),所述划分部(871)划分安装所述排水流路(851)和压缩机(100)的空间,所述中空部(872)由所述划分部(871)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800)中,
所述蒸发器(400)位于所述冷凝器(200)的高度方向的上侧,
所述第一倾斜部(861)和第二倾斜部(862)位于所述蒸发器(400)的下部和所述冷凝器(200)的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800)中,所述第一送风部(510)位于所述冷凝器(200)的上部以及所述蒸发器(400)的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所述膨胀单元(300)以制冷剂所通过的空间先缩小后增大的孔口形态内置于所述壳体(80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送风部(510)和第二送风部(520)是横流风扇。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单元(700),与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联动而开闭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700)只开放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的预定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700)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门(610)和第二门(620)的链杆部件(710)以及用于操作所述链杆部件(710)的致动器(72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门(610)包括第一旋转轴(611)和从所述第一旋转轴(611)延伸的板形态的板部(612),
所述第二门(620)包括:第二旋转轴(621);一对支撑部(622),以扇形形态垂直延伸,且中心与所述第二旋转轴(621)连接;封闭部(623),连接所述一对支撑部(622)的外周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700)包括:第一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一门(610);以及第二致动器,用于操作所述第二门(620)并与所述第一致动器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单元,如果所述第一门(610)以向车室内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则所述第二门(620)以向车室外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如果所述第一门(610)以向车室外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则所述第二门(620)以向车室内排放空气的方向被驱动。
18.一种制冷制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00),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
冷凝器(200),将在所述压缩机(100)压缩的制冷剂冷凝;
膨胀单元(300),对在所述冷凝器(200)冷凝的制冷剂进行节流;
蒸发器(400),使通过所述膨胀单元(300)供应的制冷剂蒸发,并且该蒸发器(400)的预定区域位于所述冷凝器(200)的高度方向的上侧或下侧;
壳体(800);
第一送风部(510),吹送空气而使空气通过所述冷凝器(200)而被加热;
第一门(610),调节通过所述冷凝器(200)的空气的流动;
第二送风部(520),吹送空气而使空气通过所述蒸发器(400)而被冷却;以及
第二门(620),调节通过所述蒸发器(400)的空气的流动,
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形成有:第一流路(821),使通过所述冷凝器(200)的空气被移送到车室内,且在内部安装有第一送风部(510)以及第一门(610);以及第二流路(822),使通过所述蒸发器(400)的空气被移送到车室内,且在内部安装有第二送风部(520)以及第二门(620),
所述壳体(800)中形成有第一排放流路(830)和第二排放流路(840),所述第一排放流路(830)能够被所述第一门(610)开闭,并且从所述第一流路(821)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第一排放孔(831)延伸而使空气被排放,所述第二排放流路(840)能够被所述第二门(620)开闭,并且从所述第二流路(822)的预定区域中空而形成的第二排放孔(832)延伸而使空气被排放,
在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000)中,
在进行制热时,所述第一门(610)封闭所述第一排放孔(831)并开放所述第一流路(821),所述第二门(620)封闭所述第二流路(822)并开放所述第二排放孔(832),使得通过所述冷凝器(200)而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流路(821)而被移送到车室内,并且使得通过所述蒸发器(400)而被冷却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孔(832)和第二排放流路(840)而被排放;
在进行制冷时,所述第二门(620)封闭所述第二排放孔(832)并开放所述第二流路(822),所述第一门(610)封闭所述第一流路(821)并开放所述第一排放孔(831),使得通过所述蒸发器(400)而被冷却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二流路(822)而被移送到车室内,并且使得通过所述冷凝器(200)而被加热的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孔(831)和第一排放流路(830)而被排放。
CN201680031449.1A 2015-11-27 2016-11-21 制冷制热模块 Active CN1082904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67534A KR20170062109A (ko) 2015-11-27 2015-11-27 냉난방 모듈
KR10-2015-0167538 2015-11-27
KR1020150167538A KR20170062110A (ko) 2015-11-27 2015-11-27 냉난방 모듈
KR10-2015-0167534 2015-11-27
PCT/KR2016/013392 WO2017090942A1 (ko) 2015-11-27 2016-11-21 냉난방 모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472A CN108290472A (zh) 2018-07-17
CN108290472B true CN108290472B (zh) 2021-06-22

Family

ID=5876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1449.1A Active CN108290472B (zh) 2015-11-27 2016-11-21 制冷制热模块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449824B2 (zh)
CN (1) CN108290472B (zh)
WO (1) WO2017090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2466B2 (ja) * 2016-01-18 2019-10-16 ハンオン 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システム
JP7363057B2 (ja) * 2019-03-05 2023-10-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乗り物用空調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5050A1 (en) * 2005-02-01 2006-08-10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1332753A (zh) * 2007-06-28 2008-12-31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汽车用空调装置
WO2013002529A2 (ko) * 2011-06-30 2013-01-03 한라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288965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61039B1 (ko) * 2013-02-05 2014-02-12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전기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34451A (en) * 1973-04-13 1974-09-10 Gen Motors Cor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multiple function heat exchanger
JP3834959B2 (ja) * 1997-10-13 2006-10-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US8056351B2 (en) * 2007-02-09 2011-11-15 Dometic Corporation Blower for marine air conditioner
KR101429996B1 (ko) 2011-11-08 2014-08-14 한라비스테온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US20140123696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Hongseong KIM Air conditioner and evaporator inlet header distributor therefor
KR20160144552A (ko) * 2015-06-08 2016-12-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5050A1 (en) * 2005-02-01 2006-08-10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CN101332753A (zh) * 2007-06-28 2008-12-31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汽车用空调装置
WO2013002529A2 (ko) * 2011-06-30 2013-01-03 한라공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N102889653A (zh) * 2011-07-21 2013-01-23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361039B1 (ko) * 2013-02-05 2014-02-12 충남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전기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49824B2 (en) 2019-10-22
WO2017090942A1 (ko) 2017-06-01
CN108290472A (zh) 2018-07-17
US20180251002A1 (en) 2018-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086837B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JP4321242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02692100A (zh) 热交换系统和车辆制冷循环系统
JP3325421B2 (ja) 電気自動車用冷暖房装置
KR20080039073A (ko) 히터코어 및 상기 히터코어가 장착된 자동차용 공조장치
CN111315603B (zh) 车辆空调装置
CN108290472B (zh) 制冷制热模块
KR102203686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102613353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60091227A (ko) 냉난방 모듈
CN107635804B (zh) 制冷制热模块
KR20170062109A (ko) 냉난방 모듈
KR100601832B1 (ko) 자동차용 보조 공기조화장치
KR102172936B1 (ko) 냉난방 모듈, 차량용 공조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2955899B2 (ja) 自動車用空調装置
KR102174250B1 (ko) 차량용 냉난방 장치
JP200524711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20040061633A (ko) 차량의 에어컨디셔너 냉기를 이용한 냉장박스
KR20170062110A (ko) 냉난방 모듈
KR20170062114A (ko) 냉난방 모듈
KR102603486B1 (ko) 냉난방 모듈
KR20170062112A (ko) 냉난방 모듈
JP2001080340A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及び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KR20200025725A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20160068283A (ko) 차량용 냉난방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