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5544A -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55544A
CN102455544A CN2011103185650A CN201110318565A CN102455544A CN 102455544 A CN102455544 A CN 102455544A CN 2011103185650 A CN2011103185650 A CN 2011103185650A CN 201110318565 A CN201110318565 A CN 201110318565A CN 102455544 A CN102455544 A CN 1024555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film piece
liquid crystal
stripping
crystal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185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55544B (zh
Inventor
秦和也
梅本清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55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55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5554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方法,所述连续制造系统具有:从载膜剥离偏光膜的第一片材片的第一剥离机构、将由所述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的第一片材片借助第一粘合剂贴附在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的贴附机构、和从所述载膜排除所述偏光膜的第二片材片的排除机构,所述排除机构具有第二剥离机构,所述第二剥离机构通过从在所述第二片材片中所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所述载膜向内侧折曲而剥离该第二片材片。据此,能够不发生浆糊缺料、浆糊残留且能排除未在液晶面板贴附的偏光膜的片材片的液晶显示元件。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是涉及能将偏光膜的不合格片材片等从载膜剥离而不贴合于液晶面板上将其排除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已知有如下的制造方法:对于从连续卷筒引出的载膜上的偏光膜及粘合剂,在残留载膜的情况(未切断)下进行切裁而形成偏光膜的片材片,从载膜剥离片材片,连续地贴附在液晶面板上,来制造液晶显示元件的方法。
然而,不想将包含损伤、异物等缺陷的偏光膜的片材片(以下称为“不合格片材片”。)贴附在液晶面板上。因此,在如上所述连续制造液晶显示元件的方法中,已知有如下的方法:从载膜剥离不合格片材片,将该不合格片材片贴附在其他载膜上并卷绕成卷筒状,而将不合格片材片排除的方法(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0520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86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71521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3的情况下,需要有贴附不合格片材片的其他载膜,也会有为了更换该其他载膜的作业而中断制造的情况,希望会有所改善。因此,考虑不贴附在这样的其他载膜上而将不合格片材片单体剥离、除去。但是,此时在通过半切等在载膜上形成邻接的片材片时,容易因为粘合剂彼此的再附着而发生浆糊缺料(粘合剂的一部分脱落)、浆糊残留(粘合剂的一部分欠缺而残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在不产生浆糊缺料、浆糊残留的情况下将未在液晶面板贴附的偏光膜的片材片排除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完成了以下的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具备:
第一剥离机构,其在分别含有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的偏光膜的第一片材片及第二片材片隔着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切入线彼此相邻的同时,从经由该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形成的载膜剥离第一片材片,
贴附机构,其借助上述第一粘合剂将由上述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的第一片材片贴附在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和
排除机构,其从上述载膜将上述第二片材片与上述第二粘合剂一起排除;
上述排除机构具有第二剥离机构,上述第二剥离机构通过从关于上述第二片材片以上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上述载膜向内侧折曲而从该载膜剥离该第二片材片;
使由上述第二剥离机构剥离的上述第二片材片落下。
根据该构成,通过作用于第二片材片的重力作用,在使再附着的粘合剂彼此(例如,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暂时慢慢背离的同时或已使其背离后,使该第二片材片落下,因此抑制因粘合剂彼此附着、错位而导致的浆糊缺料、浆糊残留,能在不需要以往那样的其他载膜的情况下很好地排除第二片材片。图3是用于说明第二片材片慢慢从载膜背离的机理的图。如图3所示,通过作用于第二片材片的重力作用,作为上层的粘合面慢慢背离。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剥离机构,通过从关于上述第二片材片以上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且上述载膜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该载膜向内侧折曲而从该载膜剥离该第二片材片。
根据该构成,通过作用于第二片材片的重力作用,使已再附着的粘合剂彼此暂时恰当地慢慢背离的同时或已使其背离后,使该第二片材片落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粘合剂彼此附着、错位所致的浆糊缺料、浆糊残留。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剥离机构也是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一片材片的第一剥离机构。
根据该构成,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第二剥离机构,所以可以削减装置成本。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贴附机构借助上述第一粘合剂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由上述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的第一片材片。
另外,上述排除机构优选还具有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上述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使上述贴附机构进行移动,以便不会妨碍由上述第二剥离机构从上述载膜剥离的上述第二片材片落下。
根据该构成,可以在贴附位置很好地兼顾第一片材片的贴附和第二片材片的排除。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与作为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一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一剥离点相比,在其上游有作为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二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二剥离点,
上述排除机构还具有在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二片材片时使上述第二剥离机构向上述第二剥离点移动的剥离机构移动控制部。
根据该构成,通过将用于剥离第二片材片的第二剥离机构配置在贴附机构的贴附位置的上游侧,不必担心第二片材片贴附在贴附机构上。
另外,作为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剥离机构是用于传送上述载膜的多个传送辊的一部分。具有用于使该传送辊移动的传送辊移动部。根据该构成,能以简单的装置构成使第二片材片剥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优选与上述第二剥离机构相比在其上游还具有松紧调节辊(dancerroll)。在剥离第二片材片后、使第二剥离机构复位的过程中,可以使载膜向上游后退,因此在该复位过程中,可以防止位于第二片材片的上游的第一片材片因第二剥离机构而产生第一粘合剂的露出所致的不合格(变形、异物等)。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排除机构还具有对已落下的上述第二片材片进行收纳的收纳机构。
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不使第二粘合剂附着在周边的装置的情况下回收已落下的第二片材片。另外,将堆积了第二片材片的收纳机构更换为新的收纳机构的作业变得容易,在不停止制造生产线的情况下进行。
另外,优选上述收纳机构在与已落下的上述第二片材片接触的收纳面被实施脱模处理。作为剥离处理,例如可以举出成为凹凸面之类的压花加工处理、硅酮或其他脱模剂等的化学涂敷处理、脱模膜贴附加工处理等。通过对收纳面实施脱模处理,能够恰当地防止第二片材片的第二粘合剂附着在收纳面。
另外,优选在上述收纳机构的至少收纳底面还设置有能取出的衬垫构件。通过取出衬垫构件,可以容易地取出第二片材片。
另外,其他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具有:
第一剥离工序,其在分别含有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的偏光膜的第一片材片及第二片材片隔着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切入线彼此相邻的同时,从经由该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形成的载膜利用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第一片材片,
贴附工序,其借助上述第一粘合剂将由上述第一剥离工序剥离的第一片材片贴附在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和
排除工序,其从上述载膜将上述第二片材片排除;
上述排除工序还具有落下工序,上述落下工序通过从关于上述第二片材片以上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上述载膜向内侧进行折曲,而利用第二剥离机构从该载膜剥离该第二片材片,使其落下。
根据该构成,通过作用于第二片材片的重力作用,能够在再附着的粘合剂彼此(例如,第一粘合剂和第二粘合剂)暂时慢慢背离的同时或已使其背离后,使该第二片材片落下,所以抑制粘合剂彼此附着、错位所致的浆糊缺料、浆糊残留,能在不需要以往那样的其他载膜的情况下很好地排除第二片材片。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排除工序,从关于上述第二片材片以上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且使上述载膜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该载膜向内侧进行折曲,由此从该载膜剥离该第二片材片。
根据该构成,通过作用于第二片材片的重力作用,在再附着的粘合剂彼此暂时恰当地慢慢背离的同时或已使其背离后,能使该第二片材片落下,所以可以抑制粘合剂彼此附着、错位所致的浆糊缺料、浆糊残留。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第二剥离机构也是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一片材片的第一剥离机构,上述排除工序利用第一剥离机构从上述载膜上将所述第二片材片与所述第二粘合剂一起剥离。
根据该构成,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第二剥离机构,所以可以削减装置成本。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贴附工序优选借助上述第一粘合剂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由上述第一剥离工序剥离的第一片材片。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与作为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一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一剥离点相比,在其上游具有作为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二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二剥离点,
上述排除工序还具有在从上述载膜剥离上述第二片材片之前使上述第二剥离机构向上述第二剥离点移动的剥离机构移动控制工序。
根据该构成,通过使用于剥离第二片材片的第二剥离机构配置在贴附机构的贴附位置的上游侧,不必担心第二片材片贴附在贴附机构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剥离机构是用于传送上述载膜的多个传送辊的一部分。根据该构成,能以简单的装置构成剥离第二片材片。
另外,作为上述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排除工序还含有对已落下的上述第二片材片进行收纳的收纳工序。根据该构成,能够在不使第二粘合剂附着在周边的装置上的情况下回收已落下的第二片材片。另外,将堆积了第二片材片的收纳机构更换为新的收纳机构的作业变得容易,能够在不停止制造生产线的情况下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系统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排除机构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排除第二片材片的机理的图。
图4是表示其他排除机构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其他排除机构的一例的概略图。
【符号说明】
4                    液晶面板
12、22               载膜
14、24               第一片材片
15、25               第二片材片
41、42               剥离机构
51a、52a             贴附辊
51b、52b             导向辊
101、102             收纳容器
110                  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
112                  衬垫构件
151                  第二粘合剂
321、322             贴附机构
331、332、400、500   排除机构
401                  第二剥离机构
402                  第二剥离机构移动控制部
501                  传送辊
502                  传送辊移动控制部
Y                    液晶显示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连续制造方法,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实施例。
作为偏光膜的连续卷筒,例如可以举出(1)将具有载膜和在该载膜上借助粘合剂形成的偏光膜的连续网状(web)形态的光学膜层叠体卷成卷筒状得到的卷筒。此时,就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而言,为了从偏光膜形成第一及第二片材片,还具有残留载膜而将该偏光膜及粘合剂以规定间隔在与载膜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加以切裁(半切)的(加入切入线)切裁机构。为了提高偏光膜的成品率,该切裁机构优选按照使第二片材片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片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方式加入切入线。
另外,作为偏光膜的连续卷筒,例如可以举出(2)将具有载膜和在该载膜上分别借助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形成且在与载膜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隔着切入线彼此相邻的偏光膜的第一片材片及第二片材片的光学膜层叠体卷绕成卷筒状得到的卷筒(所谓带有切缝的连续卷筒)。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偏光膜的成品率,优选按照使第二片材片的输送方向的长度小于第一片材片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的方式加入切入线。
例如,图1所示的连续卷筒1及2,是将具有载膜12和在载膜12上经由粘合剂形成的吸收轴与输送方向(长边方向)平行的偏光膜(含有该粘合剂)的光学膜层叠体11卷绕成卷筒状得到的卷筒。就偏光膜而言,例如由偏振元件(厚度为5~80μm左右)和在偏振元件的一面或两面的偏振元件保护膜(厚度通常为1~500μm左右)经胶粘剂或不经胶粘剂而形成。作为构成光学膜层叠体11的其他膜,例如可以举出相位差膜(厚度通常为10~200μm)、视角补偿膜、亮度改善膜、表面保护膜等。作为光学膜层叠体的厚度,例如可以举出10μm~500μm的范围。关于在与载膜之间存在的偏光膜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系粘合剂、硅酮系粘合剂、聚氨酯系粘合剂等。粘合剂的层厚度例如优选10~50μm的范围。载膜例如可以使用塑料膜(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膜、聚烯烃系膜等)等以往公知的膜。另外,采用根据需要由硅酮系或长链烷基系、氟系或硫化钼等适当的剥离剂进行了涂敷处理后的、现有标准的适当的材料。
(液晶显示元件)
液晶显示元件是在液晶面板的一面或两面至少形成有偏光膜的片材片得到的元件,根据需要装入驱动电路。液晶面板例如可以使用垂直取向(VA)型、面内转换(IPS)型等任意类型的面板。液晶面板4是在对向配置的一对基板(第一基板41、第二基板42)之间密封有液晶层的构成。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具有:液晶面板供给机构301、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贴附机构321(贴附辊51a、导向辊51b)、排除机构331、液晶面板传送机构302、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2、贴附机构322(贴附辊52a、导向辊52b)、排除机构332、和液晶显示元件传送机构303。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一个第一片材片14。接着,使贴附有第一片材片14的液晶面板90°回转及上下颠倒(反向),从该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另一个第一片材片24。
液晶面板供给机构301向贴附机构321供给液晶面板4。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面板供给机构301仅由液晶面板的传送机构70构成,但并不限于此。
上述的液晶面板4的传送机构70具有传送辊及吸附板等。传送机构70通过使传送辊旋转或者移送吸附板,来传送液晶面板4。
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从连续卷筒1引出光学膜层叠体11,检查偏光膜的缺陷,根据检查结果对偏光膜进行切裁,形成第一片材片14或者第二片材片15,相对于第一片材片14而使载膜12向内侧折回,从载膜12将第一片材片14连同第一粘合剂一起剥离,提供给贴附机构321。为此,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具有:缺陷检查机构35、切裁机构31、剥离机构41和卷绕机构160。另外,关于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作为用于进行光学膜层叠体11(载膜12)的膜传送的机构,例如具有进料辊(未图示)、夹持辊(未图示)、卷绕机构160等膜传送机构、和进行该膜传送机构的驱动控制的膜传送控制部(未图示),膜传送控制部进行与贴附处理或排除处理相对应的膜传送的控制。
缺陷检查机构35对偏光膜的缺陷进行检查。作为缺陷,例如可以举出损伤、气泡、异物等。缺陷检查机构35可以由例如用摄像机构对反射光像、透过光像进行摄像并通过对摄得的图像进行图像解析来判定缺陷的装置等构成。另外,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缺陷检查机构35也可以由例如根据在偏光膜或载膜12上形成的缺陷信息(至少包括缺陷的位置信息)来判定缺陷的机构构成。
就切裁机构31而言,根据缺陷检查机构35的检查结果,在与载膜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切裁偏光膜,在载膜12上形成第一片材片14或者第二片材片15。例如,切裁机构31对通过缺陷检查机构35的检查判定为合格品的偏光膜的合格品片材片、和判定为不合格品的缺陷片材片加以区分地进行切裁。作为切裁机构31,例如可以举出切刀、激光装置等。
就剥离机构41而言,当在液晶面板4上贴附第一片材片14时,相对于第一片材片14而使载膜12向内侧折回,从载膜12剥离第一片材片14(第一剥离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剥离机构41,顶端使用尖锐刀口部(端缘部分),但并不限于此。
卷绕机构160对已剥离了第一片材片14及第二片材片15的载膜12进行卷绕。
贴附机构321(与贴附机构相当),借助第一粘合剂在由液晶面板供给机构301供给的液晶面板4的第一基板41贴附由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供给的第一片材片14(贴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贴附机构321具有贴附辊51a、导向辊51b。
排除机构331具有:第二剥离机构41(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相当于第一剥离机构)、贴附机构移动部110、收纳容器101。如图2所示,排除机构331,为了通过从在第二片材片15以第二粘合剂151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第二片材片15使载膜12向内侧折曲,由此将第二片材片15剥离,而具有第二剥离机构41,使由第二剥离机构41剥离的第二片材片15落下而将其排除(排除工序)。在排除第二片材片15时,第二剥离机构41优选从在第二片材片15以第二粘合剂151为上侧且使载膜12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第二片材片15使载膜12向内侧折曲,由此从载膜12剥离第二片材片1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剥离机构41兼有剥离第一片材片14的功能和剥离第二片材片15的功能。另外,上述膜传送控制部(未图示)进行与上述排除处理对应的膜传送的控制。
另外,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110,按照不妨碍由第二剥离机构41从载膜12剥离的第二片材片15落下的方式,使贴附机构321移动(贴附机构移动工序)。由此,可以确保第二片材片15的落下路径。就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110而言,例如在用第二剥离机构41使第二片材片15剥离时,使气缸511a驱动,将贴附辊51a配置在已剥离的第二片材片15的移动路径下方。另外,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110使气缸511b驱动,将导向辊51b配置在已剥离的第二片材片15的移动路径上方。由此,第二片材片15在没有缓冲的情况下向贴附辊51a及导向辊51b落下。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片材片15落下时,贴附辊51a可以是旋转状态,也可以是未旋转的状态。就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110而言,可以兼有将第一片材片贴附在液晶面板4时的贴附辊51a及导向辊51b的驱动机构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用于使贴附辊51a及导向辊51b移动的机构,使用气缸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采用液压缸、电动缸、齿轮齿条等公知的直动装置。
另外,收纳容器(与收纳机构相当)101对已落下的第二片材片15进行收纳(收纳工序)。另外,收纳容器101,至少在收纳底面设置有能取出的衬垫构件112。或者,在未设置衬垫构件112的情况下,对于收纳容器101,优选在与落下来的第二片材片15接触的收纳面被实施脱模处理。
液晶面板传送机构302传送通过贴附机构321贴附了第一片材片14的液晶面板4并向贴附机构322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使贴附有使第一片材片14的液晶面板4进行90°水平旋转的回转装置(未图示)、和使该液晶面板4上下颠倒的颠倒装置。
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2从连续卷筒2引出光学膜层叠体21,对偏光膜的缺陷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偏光膜进行切裁,形成第一片材片24或者第二片材片25,相对于第一片材片24使载膜22向内侧折回,从载膜22剥离第一片材片24,提供给贴附机构322。为此,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2具有:缺陷检查机构36、切裁机构32、剥离机构42、卷绕机构260。另外,就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2而言,作为用于进行光学膜层叠体21(载膜22)的膜传送的机构,可以使用构成与上述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相同的构成。
缺陷检查机构36实现与上述的缺陷检查机构35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切裁机构32实现与上述的切裁机构31的功能相同的功能,在载膜22上形成含有第一粘合剂的第一片材片24或者含有第二粘合剂的第二片材片25。剥离机构42实现与剥离机构41的功能相同的功能,从载膜22剥离第一片材片24(第一剥离工序)。卷绕机构260实现与卷绕机构160的功能相同的功能。
贴附机构322借助第一粘合剂在液晶面板4的第二基板42贴附第一片材片24上而制作液晶显示元件Y(贴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贴附机构322具有贴附辊52a、导向辊52b。
排除机构332具有:第二剥离机构42(在本实施方式中也相当于第一剥离机构)、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未图示)、收纳机构102。排除机构332为了通过从在第二片材片25以第二粘合剂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第二片材片25使载膜22向内侧折曲来剥离第二片材片25,而具有第二剥离机构42,使由第二剥离机构42剥离的第二片材片25落下而加以排除(排除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剥离机构42兼有剥离第一片材片24的功能和剥离第二片材片25的功能。另外,膜传送控制部(未图示)进行与上述排除处理对应的膜传送的控制。
另外,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未图示),按照不妨碍由第二剥离机构42从载膜22剥离的第二片材片25落下的方式,使贴附机构322移动。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的构成可以通过与上述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110相同的构成来实现。
另外,收纳容器(收纳机构相当)102对已落下的第二片材片25进行收纳。也可以在收纳容器102的收纳底面设置能取出的衬垫构件(未图示),或者还可以对收纳容器102的收纳面实施脱模处理。
液晶显示元件传送机构303传送由贴附机构322制作的液晶显示元件Y。也可以在传送下游侧设置用于检查液晶显示元件Y的检查装置,对其检查目的、检查方法没有特别限制。
(其他偏光膜卷筒)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续卷筒1及2的偏光膜均具有与输送方向(长边方向)平行的吸收轴,但该偏光膜的吸收轴方向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是连续卷筒1的偏光膜具有与其短边方向(宽度方向)平行的吸收轴,连续卷筒2的偏光膜具有与其长边方向平行的吸收轴。此时,可以适当省略使液晶面板进行90°水平旋转的回转装置。
(排除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1)
如图4所示,其他实施方式1的排除机构400具有第二剥离机构401、第二剥离机构移动部402、收纳容器101。就第二剥离机构401而言,配置成可以向位于与作为从载膜12剥离第一片材片14的位置的第一剥离点相比的上游侧且作为从载膜12剥离第二片材片15的位置的第二剥离点405移动。如图4(a)所示,第一片材片14及第二片材片15形成于载膜12,切缝A表示在与载膜12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形成的半切部(切裁位置)(以下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同样)。第二剥离机构401配置在载膜12一侧,且配置在与膜行进方向垂直的生产线上。以下,对第二片材片15的剥离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4中,第二片材片15相邻于第一片材片14a、14b之间被传送。当第一片材片14a和第二片材片15之间的切缝A1来到第二剥离机构401的顶端边缘部与载膜12接触的接触部的上游侧(或者接触部)时,停止膜传送(图4(a))。通过停止配置于松紧调节辊(锤式)403上游侧的进料辊405及配置于第二剥离机构401下游侧的进料辊406的驱动,来停止膜传送。接着,第二剥离机构移动控制部402使气缸(未图示)驱动,使第二剥离机构401朝向载膜12,垂直于该膜的输送方向前进(剥离机构移动控制工序)。此时,在已停止进料辊405、406驱动的状态下,如图4(b)所示,使第二片材片15从载膜12突出。接着,在已停止进料辊405的驱动的状态下,驱动进料辊406而进行载膜12的膜传送,如图4(c)所示,从对于第二片材片15以第二粘合剂为上侧且使载膜12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第二片材片15使载膜12向内侧折曲,由此从载膜12剥离第二片材片15,使其向收纳容器101落下,而在收纳容器101中收纳(收纳工序)。此时,在下一个第一片材片14b的前端部(或者切缝A2)到达第二剥离机构401的顶端边缘部后,停止进料辊406的驱动,从而停止膜传送。需要说明的是,前面的第一片材片14a空开第二片材片15大小的位置而存在。接着,在停止进料辊405、406的驱动的状态下,第二剥离机构移动控制部402使气缸(未图示)驱动,使第二剥离机构401向原来的位置后退,使载膜12向上游侧(松紧调节辊403)运动。直接向贴附机构321传送第一片材片14b,如果下一个第二片材片到来,再次进行上述的排除处理。上述膜传送机构(进料辊405、406等)的动作控制及松紧调节辊403的动作控制,通过上述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的膜传送控制部的功能来进行。在上述的例子中,由于松紧调节辊(锤式)403的存在,在上述一系列的传送路径的变更过程中,没有露出第一片材片的粘合剂面的过程,所以不会有异物的夹入风险、也不会有因再附着所致的气泡夹入等引起的粘合剂的变形。
第二剥离机构401的配置的移动,可以如上所述前进后退的移动,也可以是其他的移动路径,还可以包含旋转移动。在图4中,第二剥离机构401的顶端是刀口(端缘部分)的形状,但并不特别限于此,例如可以是辊形状。另外,不需要载膜12的膜传送生产线如图4所示为コ字形。第二剥离机构401优选配置在自下向上传送的载膜12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用于使第二剥离机构401移动的机构,使用气缸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液压缸、电动缸、齿轮齿条等公知的直动装置。
(排除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2)
其他实施方式2的排除机构500具有:第二剥离机构(传送辊501)、剥离机构移动控制部(传送辊移动部502)、收纳容器101。另外,图5所示的第二剥离机构,配置成可以向位于作为从载膜12剥离第一片材片14的位置的第一剥离点的上游侧的、作为从载膜12剥离第二片材片15的位置的第二剥离点移动。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剥离机构由用于传送载膜12的多个传送辊501的一部分构成。作为第二剥离机构的传送辊501,在图5中使载膜12在内侧进行接触,配置成以直角的形式变更载膜12的膜输送方向。以下,对第二片材片15的剥离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5中,第二片材片15相邻于第一片材片14a、14b之间而被传送传送。第一片材片14a和第二片材片15之间的切缝A1来到传送辊501与载膜12接触的接触部的上游侧(或者接触部)时,停止膜传送(图5(a))。通过停止配置于松紧调节辊(锤式)503上游侧的进料辊505及配置于传送辊501下游侧的进料辊506的驱动,而停止膜传送。接着,传送辊移动控制部502使气缸(未图示)驱动,使传送辊501朝向载膜12前进,将直角的膜输送方向变更为锐角(剥离机构移动控制工序)。此时,在已停止进料辊505、506的驱动的状态下,如图5(b)所示,使第二片材片15从载膜12突出。接着,在已停止进料辊505的驱动的状态下,驱动进料辊506而进行载膜12的膜传送,如图5(c)所示,从在第二片材片15以第二粘合剂为上侧且使载膜12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第二片材片15使载膜12向内侧进行折曲,由此从载膜12剥离第二片材片15,使其向收纳容器101落下,而在收纳容器101中收纳(收纳工序)。此时,在下一个第一片材片14b的前端部(或者切缝A2)到达与传送辊501的接触部后,停止进料辊506的驱动,从而停止膜传送。需要说明的是,前面的第一片材片14a空开第二片材片15大小的位置而存在。接着,在停止进料辊505、506的驱动的状态下,传送辊移动控制部502使气缸(未图示)驱动,使传送辊501向原来的位置后退,使载膜12向上游侧(松紧调节辊503)运动。直接向贴附机构321传送第一片材片14b,如果下一个第二片材片到来,则再次进行上述的排除处理。上述膜传送机构(进料辊505、506等)的动作控制及松紧调节辊503的动作控制,通过上述光学膜层叠体供给机构311的膜传送控制部的功能来进行。在上述的例子中,由于松紧调节辊(锤式)503的存在,在上述一系列的传送路径的变更过程中,没有露出第一片材片的粘合剂面的过程,所以不会有异物的夹入风险、也不会有因再附着所致的气泡夹入等引起的粘合剂的变形。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用于使传送辊501移动的机构,使用气缸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使用液压缸、电动缸、齿轮齿条等公知的直动装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剥离机构的传送辊501,在图5中使载膜12在内侧进行接触,配置成将载膜12的膜输送方向以直角的方式变更,本发明并不特别限于此,例如,作为第二剥离机构的传送辊可以配置成将载膜12的膜输送方向以规定的角度(直角除外)变更,还可以配置在载膜12的膜输送方向上(直线上)。
上述排除机构的其他实施方式1及2,剥离处理(工序)均在贴附处理(工序)的贴附位置的上游侧执行,在将第二片材片排除的情况下,剥离处理(工序)具有相对于第二片材片使载膜向内侧进行折曲的工序。特别是其他实施方式2,具有使用用于传送载膜的传送辊501并使载膜向内侧进行折曲的工序。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其他实施方式1、2中,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一个第一片材片,接着,使液晶面板颠倒(表背颠倒),从该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另一个第一片材片贴附,但并不特别限于此。例如,可以从液晶面板的上侧贴附一个第一片材片,使液晶面板颠倒,从液晶面板的上侧贴附另一个第一片材片,还可以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一个第一片材片,不使液晶面板上下颠倒而从液晶面板的上侧贴附另一个第一片材片,还可以从液晶面板的上侧贴附一个第一片材片,不使液晶面板上下颠倒而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另一个第一片材片。

Claims (18)

1.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具备:
第一剥离机构,其在分别含有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的偏光膜的第一片材片及第二片材片隔着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切入线彼此相邻的同时,从经由该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形成的载膜上剥离第一片材片,
贴附机构,其借助所述第一粘合剂将由所述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的第一片材片贴附在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和
排除机构,其从所述载膜上将所述第二片材片与所述第二粘合剂一起排除;
所述排除机构具有第二剥离机构,所述第二剥离机构通过从在所述第二片材片以所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所述载膜向内侧折曲而从该载膜上剥离该第二片材片;
使由所述第二剥离机构剥离的所述第二片材片落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剥离机构,通过从在所述第二片材片以所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且所述载膜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该载膜向内侧折曲而从该载膜上剥离该第二片材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剥离机构也是从所述载膜上剥离所述第一片材片的第一剥离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贴附机构,借助所述第一粘合剂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由所述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的第一片材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排除机构还具有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所述贴附机构移动控制部使所述贴附机构进行移动,以便不会妨碍由所述第二剥离机构从所述载膜上剥离的所述第二片材片落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作为从所述载膜剥离所述第二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二剥离点位于作为从所述载膜剥离所述第一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一剥离点的上游侧,
所述排除机构还具有在从所述载膜上剥离所述第二片材片时使所述第二剥离机构向所述第二剥离点移动的剥离机构移动控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剥离机构是用于传送所述载膜的多个传送辊的一部分。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在比所述第二剥离机构靠上游侧还具有松紧调节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排除机构还具有对已落下的所述第二片材片进行收纳的收纳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收纳机构在与已落下的所述第二片材片接触的收纳面被实施了脱模处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其中,
在所述收纳机构的至少收纳底面还设置有能取出的衬垫构件。
12.一种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具有:
第一剥离工序,其在分别含有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的偏光膜的第一片材片及第二片材片隔着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切入线彼此相邻的同时,从经由该第一粘合剂及第二粘合剂形成的载膜上利用第一剥离机构剥离第一片材片,
贴附工序,其借助所述第一粘合剂将由所述第一剥离工序剥离的第一片材片贴附在液晶面板上而形成液晶显示元件,和
排除工序,其从所述载膜上将所述第二片材片排除;
所述排除工序还具有落下工序,所述落下工序通过从在所述第二片材片以所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所述载膜向内侧折曲,而利用第二剥离机构从该载膜上剥离该第二片材片,使其落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排除工序,通过从在所述第二片材片以所述第二粘合剂为上侧且使所述载膜的输送方向朝向斜上方的状态相对于该第二片材片使该载膜向内侧折曲,而从该载膜上剥离该第二片材片。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剥离机构也是从所述载膜剥离所述第一片材片的第一剥离机构,
所述排除工序利用第一剥离机构从所述载膜上将所述第二片材片与所述第二粘合剂一起剥离。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贴附工序,借助所述第一粘合剂从液晶面板的下侧贴附由所述第一剥离工序剥离的第一片材片。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中,
作为从所述载膜剥离所述第二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二剥离点位于作为从所述载膜剥离所述第一片材片的位置的第一剥离点的上游侧,
所述排除工序还具有在从所述载膜剥离所述第二片材片之前使所述第二剥离机构向所述第二剥离点移动的剥离机构移动控制工序。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第二剥离#所述载膜的多个传送辊的一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排除工序还含有对已落下的所述第二片材片进行收纳的收纳工序。
CN201110318565.0A 2010-10-21 2011-10-19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55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36727 2010-10-21
JP2010236727A JP5181011B2 (ja) 2010-10-21 2010-10-21 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55544A true CN102455544A (zh) 2012-05-16
CN102455544B CN102455544B (zh) 2014-10-08

Family

ID=45971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1856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5544B (zh) 2010-10-21 2011-10-19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097325A1 (zh)
JP (1) JP5181011B2 (zh)
KR (1) KR101239531B1 (zh)
CN (1) CN102455544B (zh)
TW (1) TWI4764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82888B1 (ko) * 2013-10-11 2020-1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필름 절단용 나이프 및 이를 이용한 편광판 제조 방법
KR101774219B1 (ko) 2015-12-01 2017-09-06 주식회사 나래나노텍 비접촉식 약액 필름 박리 장치 및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기판 합착 장치 및 방법
JP6484571B2 (ja) * 2016-02-16 2019-03-13 日昌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加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86994A (ja) * 2008-01-09 2009-08-20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1528445A (zh) * 2006-10-17 2009-09-0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贴合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WO2009125574A1 (ja) * 2008-04-07 2009-10-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貼合せ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装置
JP2009271516A (ja) * 2008-04-07 2009-11-1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6417A (en) * 1980-07-04 1982-01-27 Sanritsu Denki Kk Feeding method of polarizing plate
JP4371709B2 (ja) * 2003-06-05 2009-11-2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装置及び方法
JP4620433B2 (ja) * 2004-03-26 2011-01-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イルム貼着装置及び方法
JP2005321582A (ja) * 2004-05-10 2005-11-17 Hitachi Industries Co Ltd フィルム貼付方法及び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JP4693560B2 (ja) * 2005-09-13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枚葉体の貼合せ方法および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製造装置
JP2008191438A (ja) * 2007-02-06 2008-08-21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方法、光学フィルム貼付け装置、及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1008418B1 (ko) * 2008-04-08 2011-01-14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시스템,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배제 장치 및 배제 방법
WO2009128115A1 (ja) * 2008-04-15 2009-10-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ロール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28445A (zh) * 2006-10-17 2009-09-0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件贴合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
JP2009186994A (ja) * 2008-01-09 2009-08-20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09125574A1 (ja) * 2008-04-07 2009-10-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貼合せ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装置
JP2009271516A (ja) * 2008-04-07 2009-11-19 Nitto Denko Corp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239531B1 (ko) 2013-03-06
US20120097325A1 (en) 2012-04-26
TWI476476B (zh) 2015-03-11
JP5181011B2 (ja) 2013-04-10
KR20120041672A (ko) 2012-05-02
CN102455544B (zh) 2014-10-08
TW201222069A (en) 2012-06-01
JP2012088623A (ja) 2012-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93782B (zh) 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系统及光学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3999143B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系统
TWI522687B (zh) 剝離方法及剝離裝置
CN104898309B (zh) 薄膜贴附系统及薄膜贴附方法
CN102419489A (zh)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JP5837396B2 (ja) 光学シート貼り合わせ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それらに用いる粘着シート
KR101947219B1 (ko) 광학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학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시스템
CN103192557A (zh) 膜贴合装置
KR101780852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시스템
CN207044871U (zh) 一种oca光学胶贴附设备
CN102455544B (zh) 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系统及液晶显示元件的连续制造方法
JP5868733B2 (ja) 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方法および光学表示パネル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
JP2013123915A (ja) フィルム材の貼合方法及びフィルム材の貼合装置
CN103412430A (zh) 一种待切割的液晶面板母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74623B1 (ko)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소자의 제조 시스템
CN102763028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31531B1 (ko) 터치 스크린 및 lcd 패널용 광학 필름의 프레싱 시스템
CN209765219U (zh) 一种可自动翻面和贴附偏光片的全自动偏光片贴附机
JPS5921004B2 (ja) 偏光板の貼付装置
CN206906739U (zh) 用于制造显示单元的系统
JP2010037009A (ja) フィルム剥離装置
KR101761118B1 (ko) 스티커 제조 장치 및 그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이형지 부분 겹침 구조의 스티커
CN216233203U (zh) 一种用于防尘式光学膜片双面粘胶的结构
TW201915571A (zh) 製造光學顯示裝置的層積體的方法及裝置
CN104126147B (zh) 光学显示面板的连续制造方法及其连续制造系统、切换方法及放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710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