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49523A -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49523A
CN102449523A CN2010800229311A CN201080022931A CN102449523A CN 102449523 A CN102449523 A CN 102449523A CN 2010800229311 A CN2010800229311 A CN 2010800229311A CN 201080022931 A CN201080022931 A CN 201080022931A CN 102449523 A CN102449523 A CN 102449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barrel
imaging
maintaining part
bo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229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49523B (zh
Inventor
松冈耕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49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49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495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using gl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透镜镜筒具备镜筒插入部(41)和透镜非插入部(42),所述镜筒插入部(41)供摄像透镜(2)中的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插入透镜保持部(32)中,透镜非插入部(42)与镜筒插入部(41)连续,具有比透镜保持部(32)的内径大的外径,且在从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分离的位置具有对置面,通过第一粘接剂(5)经由分离的部分固定至少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与透镜非插入部(42)的对置面,由此,能够防止第一粘接剂(5)向摄像透镜(2)的表面附着。

Description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带相机的携带式电话机等被期望具有具备能够拍摄广阔范围的广角透镜且小型化的摄像装置。这样的摄像装置例如具有:经由筒状的镜筒收纳于托架中的摄像透镜、相对于摄像透镜配置在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中央部具备受光部的摄像元件。收纳在托架中的摄像透镜一般由多片透镜构成。并且构成为多片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摄像元件(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大小最大。后方透镜粘接固定在比其外形尺寸大的镜筒上。
在此,关于考虑了小型化的后方透镜和镜筒的以往的粘接固定的结构,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例如,在镜筒上设置有供空气通过的狭缝开口部(收纳在镜筒中的摄像透镜(及遮光板)的外周端部的一部分被切割而产生的空间部),在经由该狭缝开口部吸引后方透镜的同时,将后方透镜侧面粘接固定于镜筒的透镜插入侧的端面。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的摄像装置中,由于镜筒的外形尺寸比后方透镜的最大的外形尺寸大,因此镜筒的外形尺寸相应导致摄像装置变大,从而存在与小型化相悖的问题。
此外,在吸引后方透镜的同时将后方透镜侧面粘接固定在镜筒的透镜插入侧的端面上时,存在粘接剂附着在收纳于镜筒中的其他透镜表面或其一部分插入透镜间的情况。其结果是,产生以下问题,即,容易因透镜表面而产生叠影(入射光模糊映入的现象),或者产生透镜的光轴偏移而导致析像度降低。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45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如下的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即,通过避免摄像透镜与镜筒粘接时所用的粘接剂附着到摄像透镜的表面(入射光通过的面),从而抑制因透镜表面产生叠影的情况和因透镜的光轴偏移导致的析像度的降低,并且能够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的小型化。
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摄像透镜,其由多片透镜构成;筒状的镜筒,其通过内壁保持摄像透镜。此外,在本发明的透镜镜筒中,镜筒在一端部形成有将摄像透镜的一面侧的外周端部在光轴方向上整体或部分地支承的透镜支承部,透镜镜筒在另一端部形成有与所述摄像透镜的另一面侧的外周端部整体或部分地对置的透镜保持部。而且,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镜筒插入部,其供摄像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外周端部插入透镜保持部。进一步而言,本发明的透镜镜筒还具备镜筒非插入部,其与镜筒插入部连续,具有比透镜保持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且在从透镜保持部的端面分离的位置具有对置面。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通过粘接剂经由上述分离的部分固定至少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镜筒非插入部的对置面的结构。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构成为具备:具有上述结构的透镜镜筒、保持透镜镜筒的托架、以摄像中心与被托架保持的透镜镜筒的光轴对应的方式配置的摄像元件。此外,本发明的携带式终端装置构成为具备具有上述结构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能够防止在镜筒与摄像透镜粘接时所用的粘接剂附着到摄像透镜的表面(入射光通过的面),因此能够抑制因透镜表面产生叠影的情况和因透镜的光轴偏移导致的析像度的降低,并且能够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及摄像装置的侧视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镜筒中的镜筒的透镜保持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透镜镜筒中的第二粘接剂及第三粘接剂的位置的俯视剖视图。
图4A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于第三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状态的一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B是表示基于该第三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状态的另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4C是表示基于该第三粘接剂进行粘接的状态的又一示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A是表示使用了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的携带式终端装置的俯视图。
图5B是表示该携带式终端装置的背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镜筒、摄像装置、携带式终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1及摄像装置7的侧视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透镜镜筒中的镜筒的透镜保持部的放大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包括摄像透镜2、收容摄像透镜2的镜筒3。更具体而言,透镜镜筒1包括:由在外周缘部具有外缘部(透镜有效面以外的形状部)的多片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2、通过内壁保持该摄像透镜2的筒状的镜筒3。
摄像透镜2为多片例如4片凹凸透镜。各透镜的直径等外形尺寸和形状不同。详细而言,越靠近成像面(摄像元件10)的位置的透镜,其大小(直径等外形尺寸)越大。因此,最远离成像面的位置的前方透镜21的大小最小,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22的大小最大。如图1及图2所示,后方透镜22的成像面侧的直径比被拍摄体侧的直径大,在其外周端部4具备镜筒插入部41和镜筒非插入部42,镜筒插入部41的直径比镜筒3的后述的透镜保持部32的内径小(为间隙配合的嵌合尺寸或仅小几μm),镜筒非插入部42与镜筒插入部41连续,直径比透镜保持部32的内径大且在从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镜筒3中的成像面侧的端面)离开的位置具有对置面42a。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镜筒非插入部42,利用用于将后方透镜22压入镜筒3的透镜按压部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将后方透镜22压入镜筒3的透镜按压部并不仅局限于镜筒非插入部42,还可能为例如后方透镜22的透镜有效面的情况。即,在将后方透镜22压入镜筒3时,直接按压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4或后方透镜22的透镜有效面。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4的外径比透镜保持部32的外径(最大外径)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摄像透镜2(除去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的一部分因透镜的加工·成形方面等理由而形成为切口(D形切口或缺口)2a。
镜筒3构成为收容由多片(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片)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2。即,在镜筒3的一端部(被拍摄体侧的端部)形成有在光轴方向上支承摄像透镜2的一面侧(被拍摄体侧,在图1、图2中为上侧)的外周端部的整体或局部的透镜支承部31。需要说明的是,“在光轴方向上支承”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摄像元件10侧按压后方透镜22,由此,前方透镜21的外缘面(上表面)被按压成不会倾斜而由镜筒3的透镜支承部31支承。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透镜支承部31将前方透镜21的前表面整体覆盖而支承,但也可以不覆盖前方透镜21的前表面整体,而是支承例如三个部位的局部支承。进而,在镜筒3的另一端部(成像面侧的端部)形成有相对于摄像透镜2的另一面侧(成像面侧,在图1、图2中为下侧即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4(具体而言为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整体或局部地对置的透镜保持部32。图2是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具体而言,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外周面为越靠前端侧越成为小径的锥形形状。另一方面,前端部内周面成为越靠前端侧越成为大径的曲面形状(以下,称为R形状)。此外,在成为锥形形状的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在其外周面整面以散布的方式或以规定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狭缝、孔或者凹凸等。
此外,如图1所示,在镜筒3的上部设有开口部33。该开口部33用于实现摄像透镜2的光圈的功能。此外,在镜筒3的外表面形成有外螺纹34(用于与后述的托架8螺合)。
此外,在上述镜筒3的从透镜支承部31到透镜保持部32收纳摄像透镜2。具体而言,在镜筒3的内侧收纳有摄像透镜2和遮光板(间隔件)6。并且,如图1的右半部分所示,通过在上述的摄像透镜2(除去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外缘部)形成的切口部分,在摄像透镜2(除去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与镜筒3的内周面之间局部地产生有间隙(空间部)3a。遮光板6夹设在透镜的外周端部之间。然而,遮光板6未加工有与摄像透镜2的切口(D形切口或缺口)配合的切口。此外,被收纳的摄像透镜2的多个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镜筒3的开口部33的位置的前方透镜21的外周端部的上表面(被拍摄体侧面)与镜筒3的透镜支承部31的下表面(被拍摄体侧面的相反面)抵接。而且,前方透镜21被收纳成除去外周端部以外的中央部的透镜外表面21a到镜筒3的下表面(被拍摄体侧面的相反面)例如保持有大于0μm且50μm以下的规定距离。进而,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22以镜筒插入部41插入透镜保持部32的方式安装在镜筒3上。在该插入的状态下,与镜筒插入部41连续且具有比透镜保持部32的内径大的外径的作为透镜按压部42的一部分的对置面42a位于从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分离的位置。因此,通过镜筒3的前端部和后方透镜22的外周端部形成凹陷部(空间部)4b。具体而言,凹陷部4b是通过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后方透镜22的镜筒插入部41及透镜按压部42形成的凹状且环状的凹陷。即,是存在于透镜保持部32与透镜按压部42之间的分离部分。在该凹陷部4b中填充有规定的粘接剂(以下称“第一粘接剂”)5,镜筒3与后方透镜22固定。详细而言,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通过第一粘接剂5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透镜镜筒低姿态化,由镜筒插入部41和对置面42a形成的角部E设置在与透镜光路不重叠的位置。
第一粘接剂5为主要成分是丙烯系树脂或环氧系树脂的热硬化型或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优选为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
对由以上结构构成的透镜镜筒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以朝向镜筒3的开口部33依次将摄像透镜2和遮光板6收纳到镜筒3中的方式分别插入摄像透镜2和遮光板6。位于最接近镜筒3的开口部的位置的前方透镜21的外周端部的上表面(被拍摄体侧面)与镜筒3的透镜支承部31的下表面(成像面侧面)抵接。此外,以除去所述外周端部以外的中央部的透镜外表面21a到镜筒3的下表面(成像面侧面)保持例如约20μm的规定距离的状态将其收纳于镜筒3。此外,当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22向镜筒3插入时,从后方透镜22侧沿光轴方向按压透镜按压部42,在镜筒插入部41插入到透镜保持部32中的状态下,将镜筒3与后方透镜22粘接固定。具体而言,以使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分开的距离为例如30μm以上1m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上500μm以下的方式,通过遮光板6或工具等机械方法按压后方透镜22的透镜按压部42。需要说明的是,在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距离小于30μm时,粘接剂无法稳定地插入所述分离部,因而粘接强度变弱。此外,如果该距离超过1mm,则粘接剂的量增加且影响小型化。该距离为50μm以上500μm以下时,粘接强度稳定且适于小型化。
在以上述方式将镜筒插入部41插入透镜保持部32的状态下,向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部分插入第一粘接剂5,经由第一粘接剂5将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和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与镜筒插入部41的未插入透镜保持部32的部分的侧面粘接固定。此时,在第一粘接剂5多的情况下,第一粘接剂5到达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外周面的外部而粘接面积增大,在第一粘接剂5少的情况下,分离部的两端的第一粘接剂5的形状成为圆角(fillet)形状。在第一粘接剂5少的情况下,至少将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通过第一粘接剂5固定,而这对于第一粘接剂5多的情况而言是理所当然的。由于镜筒3与后方透镜22以上述方式粘接固定,换言之,由于以后方透镜22嵌入镜筒3的状态使第一粘接剂5夹入在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部,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粘接剂5侵入到嵌入有后方透镜22的镜筒3的内侧(收纳有后方透镜22以外的其他透镜的一侧)。其结果是,第一粘接剂5难以附着到透镜表面(入射光通过的面)。
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7主要包括:上述的透镜镜筒1(摄像透镜2和镜筒3);具备经由镜筒3收纳摄像透镜2的筒状托架8的框体9;配置在距后方透镜22为规定距离的位置且在其中央部具有受光部的摄像元件10;搭载摄像元件10的基板11;覆盖摄像元件10的玻璃板12;红外线截止滤光器13。
框体9具有保持镜筒3的托架8和支承托架8的支承部14。虽未图示,但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固定焦点时,例如通过粘接剂将托架8的下表面与支承部14的上表面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自动对焦时,如日本特表2008-099156号等公开的那样,例如,在托架8与支承部14之间设置使托架8沿光轴方向移动的由形状记忆合金构成的致动器。
托架8构成为筒状,且在其内表面上形成有内螺纹81。在该托架8的内螺纹81上螺合镜筒3的外螺纹34。
支承部14在其成像面侧(图1中的下部侧)具有定位部14a和突起部14b。定位部14a进行保持在托架8上的镜筒3及摄像透镜2的、主要在摄像面侧与被拍摄体侧之间(图1中为上下方向)的定位。突起部14b朝向摄像元件10(或基板11)(在图1中向下)突出。
定位部14a形成为具有规定面积的平面状。此外,该定位部14a的外周构成为俯视下的四边形状。定位部14a在比摄像元件10的受光部靠外周部附近进行摄像透镜2相对于摄像元件10的定位。具体而言,定位部14a与摄像元件10的位于被拍摄体侧(图1中为上侧)的玻璃板12的表面(图1中为上表面)抵接。该定位部14a经由规定的粘接剂(以下称为“第二粘接剂”)15固定在玻璃板1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二粘接剂15可以使用主要成分是丙烯系树脂或环氧系树脂的热硬化型或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优选使用热硬化型环氧系粘接剂。
图3是表示第二粘接剂15及后述的第三粘接剂16的位置的俯视剖视图。如图3所示,第二粘接剂15在多个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共四个部位)将支承部14固接于搭载在基板11上的玻璃板12上。第二粘接剂15涂敷在该支承部14的下表面的靠四个角部的位置。
突起部14b构成为在摄像元件10的外周缘的外侧位置朝向基板11突出。此外,突起部14b以覆盖摄像元件10的外周的方式构成为其下表面呈四边形状(四边筒状)。具体而言,突起部14b构成为从玻璃板12的外周缘的外侧位置朝向基板11突出。此外,突起部14b以覆盖玻璃板12的外周的方式构成为其下表面呈四边形状(四边筒状)。
突起部14b经由规定的粘接剂(以下称“第三粘接剂”)16固定在基板11的作为被拍摄体侧面的表面(图1中为上表面)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三粘接剂16可以使用硅酮树脂、烯丙酯聚合物、丙烯系树脂、环氧系树脂、聚酰亚胺、聚氨酯系树脂等粘接剂,优选使用硅酮变性聚合系弹性粘接剂。图4A是表示基于第三粘接剂16的粘接状态的一例的局部放大图。如图4A所示,突起部14b从基板11的表面离开规定的间隔S,不与基板11的表面直接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14b的前端与基板11的表面的间隔S设定在0.1mm~0.5mm的范围,优选设定在0.2mm~0.3mm的范围内。由此,在突起部14b与基板11之间夹着第三粘接剂16,由此,突起部14b固接(固定)在基板11上。需要说明的是,当间隔S超过0.5mm时,第三粘接剂16向基板11的外周面侧扩大,因此需要增大基板11的外形尺寸。即,在将基板11与突起部14b粘接时,设置在基板11上的粘接剂的厚度尺寸通常预先涂敷比间隔S大的量。即,由于需要根据间隔S而改变粘接剂量,因此在间隔S大时需要增加粘接剂量,通过增加粘接剂量使得粘接剂的涂敷范围变大。相对于此,在间隔S小时减少粘接剂量,涂敷范围的扩大也变少。此外,在间隔S小于0.1mm时,难以使第三粘接剂16夹入间隔S,因此产生粘接强度下降而支承部14偏移的问题,其结果是产生托架8相对于摄像元件10的中心轴偏移的问题。
此外,如图4A所示,突起部14b从上侧咬入涂敷在基板11上的第三粘接剂16的上侧,通过使第三粘接剂16硬化,从而突起部14b固定到基板11上。具体而言,涂敷成规定厚度的粘接前的第三粘接剂16的厚度为,在使定位部14a与设置有摄像元件10的玻璃板12抵接时,比突起部14b与基板11的表面的分离间隔S厚。由此,在使定位部14a与设置有摄像元件10的玻璃板12抵接的状态下,突起部14b从上方咬入第三粘接剂16。
在此,突起部14b“咬入”第三粘接剂16是指,如图4A所示,突起部14b的前端进入比涂敷在基板11上的规定厚度的第三粘接剂16的顶部靠下侧(基板11侧)处。在图4A中,突起部14b的前端的一部分咬入第三粘接剂16中,但例如也可以成为突起部14b的前端部的整体或其一部分咬入第三粘接剂16的状态。
以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4B、图4C是表示基于第三粘接剂16的粘接状态的另一例的局部放大图。在图4B中,突起部14b中的、设置在摄像元件10上的玻璃板12侧的部分成为咬入第三粘接剂16的状态。在图4C中,突起部14b的外周侧(设置在摄像元件10上的玻璃板12侧的相反侧)的部分成为咬入第三粘接剂16的状态。
第三粘接剂16的粘度设定得比第二粘接剂15高。此外,该第三粘接剂16的厚度比第二粘接剂15的厚度厚。具体而言,在上述的范围中,使上述突起部14b的前端与基板11的表面之间的间隔S为0.2mm,使第三粘接剂16的厚度为至少超过了0.2mm的0.3mm,使第二粘接剂15的厚度为小于该0.2mm的0.01mm。需要说明的是,第三粘接剂16的厚度优选设定为低于玻璃板12的上表面,以避免第三粘接剂16飞散并附着到摄像元件10的摄像区域。
此外,如图3所示,第三粘接剂16以覆盖(包围)摄像元件10的外周面的方式涂敷在基板11上。即,摄像元件10及玻璃板12构成为俯视下的四边形状,第三粘接剂16以将设于摄像元件10上的四边形状的玻璃板12的各边包围成连续状且四边形状的方式涂敷在基板11上。第三粘接剂16并未完全包围设于摄像元件10上的玻璃板12,而是以在其一部分上剩余有间隙的方式涂敷在基板11上。该间隙的部分成为连通第三粘接剂16的内侧(称为设于摄像元件10上的玻璃板12侧的区域)与外侧(称为设于摄像元件10上的玻璃板12侧的相反侧的区域)的连通部18(在图3中,为将粘接剂16的四边形状的上边部的线所未连接的内侧与外侧连通的部分)。在设置在托架8侧的定位部14a上涂敷第二粘接剂15,在第三粘接剂16上形成有连通部18,因此第三粘接剂16的内侧的摄像元件10的附近区域的热及膨張空气能够经由该连通部18向外部排出。
此外,如图1所示,第三粘接剂16的一部分成为被设在托架8侧的突起部14b和玻璃板12夹持的状态。如此,通过将粘度高的第三粘接剂16夹在突起部14b与玻璃板12之间,能够有效地防止托架8的位置偏移。
摄像元件10在玻璃板12的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侧(图1中为下表面侧)通过未图示的例如突起(bump)或焊料球等与玻璃板12的印刷配线连接固定。玻璃板12的下表面例如经由球状的焊料球等所构成的连接部17固定在基板11上。
红外线截止滤光器13设置在后方透镜22与玻璃板12间的位置上。具体而言,该红外线截止滤光器13固定在支承部14上。更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红外线截止滤光器13设置于在支承部14的下部形成的凹部底面部的内部侧。
接下来,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7的作为携带式终端装置的携带式电话机19进行说明。图5A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话机19的俯视图。图5B表示该携带式电话机19的背面图(反面图)。携带式电话机19例如为带相机的携带式电话机,其具备主体壳体20。在主体壳体20上搭载有显示器20a、操作部20b和摄像装置7。
主体壳体20由折叠式的两个长方形状的板状体构成,两个板状体20c、20d的各自的一个短边彼此连结。具体而言,通过铰链状的连结部20e,连结部位能够向一个方向折弯。即,一个板状体20c的一个面(图5A中为跟前面)与另一个板状体20d的一个面(图5A中为跟前面)以对置的方式折叠。更详细而言,如图5A所示,在构成主体壳体20的一个板状体20c的内侧的面(图5A中为跟前的面)上配设有显示器20a,并且,在另一个板状体20d的内侧的面(图5A中为跟前面)上配设有操作部20b。主体壳体20以配设有显示器20a的面与配设有操作部20b的面接近且对置的方式折叠。显示器20a例如为长方形状的液晶画面,进行与携带式电话机操作关联的画面显示。操作部20b用于对携带式电话机的功能进行操作,由圆形及椭圆形的按钮构成。摄像装置7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装置,其设置在主体壳体20上。具体而言,如图5B所示,在主体壳体20的配设有操作部20b的面的相反面(图5B中为跟前面)上配设镜筒3的开口部33侧(前方透镜21)。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透镜镜筒1、摄像装置7及携带式电话机19,在透镜镜筒1中,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22在其外周端部4具备具有与透镜保持部32的内径相同或比其小的外径的镜筒插入部41。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后方透镜22的镜筒插入部41以与镜筒3同轴的状态插入(嵌合)于透镜保持部32。因此,镜筒3可以不与后方透镜22的最大的外形尺寸配合,与镜筒插入部41的大小配合即可。由此,能够整体上缩小镜筒3的外形尺寸。换言之,镜筒3能够与镜筒插入部41的外形尺寸比后方透镜22的最大外形尺寸小的量相应地减小(小径化)其外形尺寸。即,随着减小镜筒3的外形尺寸,能够实现在内部收纳透镜镜筒1的摄像装置7或收纳该摄像装置7的携带式电话机19的小型化。
此外,透镜镜筒1具有以如下方式构成的透镜按压部42,即,该透镜按压部42与镜筒插入部41连续,直径大于透镜保持部32的内径,且在从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分离的位置具有对置面42a。因此,在将粘接固定镜筒3与后方透镜22粘接固定时,只要将后方透镜22的镜筒插入部41插入透镜保持部32,则在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位于从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分离的对置位置的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之间产生分离部分。第一粘接剂5能够插入该分离部分,因此第一粘接剂5难以附着在收纳于镜筒3的内侧的摄像透镜2(后方透镜22以外的透镜)或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22的外侧表面。因此,能够防止在镜筒3与后方透镜22粘接时使用的第一粘接剂5附着到摄像透镜2的表面(入射光通过的面),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透镜表面产生叠影的情况或透镜的光轴偏移所引起的析像度的降低。此外,摄像透镜2的多个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镜筒3的开口部33的位置的前方透镜21的外周端部的被拍摄体侧面(图1中为上表面)与镜筒3的透镜支承部31的成像面侧面(图1中为下表面)抵接。进而,前方透镜21以除去外周端部以外的中央部的透镜外表面21a与镜筒3的成像面侧面(图1中为下表面)保持有超过0μm且且50μm以下的规定距离的状态收纳于镜筒3中。因此,能够防止来自通过透镜的有效径外的开口部的多余光射入摄像元件10,从而能够抑制叠影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的摄像装置7及携带式电话机19而言,当然也能够获得抑制因第一粘接剂5产生叠影的情况和析像度下降的效果。
此外,第一粘接剂5若使用紫外线硬化型的材料,则能够在将透镜利用工具等固定在规定位置的状态下以几秒钟使第一粘接剂5硬化,因此能够起到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透镜的装配精度的效果。进而,作为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如果使用硬度低即较柔软的材料,则能够减少对透镜造成的形变等的影响。此时,相对于冲击等而言,如果粘接剂过于柔软则可能会破裂,因此需要适当选择最佳硬度的粘接剂。作为适当硬度的具体的粘接剂,例如可以举出丙烯系的粘接剂中硬度为萧氏A的80~萧氏D的70的粘接剂。
此外,由于将透镜按压部42在比后方透镜22侧靠镜筒3侧沿光轴方向按压后将其粘接固定,因此有效地使摄像透镜2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精度稳定。此外,由于在将后方透镜22的透镜按压部42向镜筒3侧按压时使用工具(jig)等机械手段,因此不易损伤后方透镜22的表面。
进而,在透镜镜筒1中,使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距离设定为30μm以上1mm以下,优选设定为50μm以上500μm以下。因此,例如,在第一粘接剂5多的情况下,第一粘接剂5到达透镜保持部32的外面前端部的外部而粘接面积增大。另一方面,在第一粘接剂5少的情况下,分离部的两端的第一粘接剂5的形状成为圆角形状。由此,在哪种情况下都能够更有效地使镜筒3与摄像透镜2的粘接强度稳定化并实现低姿态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大粘接面积进而提高粘接强度,也可以使第一粘接剂5所附着的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或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等表面粗糙。
此外,摄像透镜2的各透镜的直径向成像面方向依次增大,因此能够有助于小型且广角化。
此外,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外周面沿光轴方向呈锥形形状。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粘接剂5向镜筒3的外径方向鼓出,且第一粘接剂5容易插入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部分。并且,通过形成为锥形形状,与形成笔直形状相比,能够增大粘接面积而提高粘接强度。
此外,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内周面为R形状。因此,夹在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部分的第一粘接剂5插入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与镜筒插入部41之间。其结果是,能够增大粘接面积而提高粘接强度。
此外,在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具备多个狭缝、孔或凹凸等。因此,由于第一粘接剂5填充于镜筒3的狭缝或孔等中,因此与后方透镜22的粘接面积增大,粘接强度提高。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7收纳有透镜镜筒1,因此能够得到透镜镜筒1相关的上述全部效果。进而,对于摄像装置7而言,除上述以外,例如,由于第一粘接剂5插入透镜保持部32的端面32a与透镜按压部42的对置面42a的分离部分,因此能够抑制第一粘接剂5向镜筒3的外径方向鼓出。由此,能够抑制第一粘接剂5和与外表面对置的机构部件抵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7中,例如,能够减小透镜镜筒1的镜筒3的外形尺寸,因此能够减小摄像装置7的框体9的大小(小型化)。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携带式电话机19由于配设有上述摄像装置7,因此除了能够得到透镜镜筒1及摄像装置7的上述全部效果以外,例如,还能够实现作为整体的小型化及轻量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镜筒、摄像装置、携带式终端装置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中,摄像透镜2由四片透镜构成,但也可以不为四片而例如为两片。此外,透镜的一部分形成为切口(D形切口或缺口),但也可以不设置切口。此外,镜筒3收纳于摄像装置7中,因此具有与摄像装置7侧的内螺纹81螺合的外螺纹34,但也可以不具有外螺纹34。此外,在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前端部,也可以不具有锥形形状或多个狭缝、孔或凹凸等,在前端部内周面也可以不具有所述R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透镜镜筒1中,在镜筒3与后方透镜22粘接时,在将后方透镜22向镜筒3按压后,即在将后方透镜22的镜筒插入部41嵌入镜筒3的透镜保持部32的状态的基础上进行粘接固定。但是,除了该方法以外,还可以在将后方透镜22向镜筒3按压后,随着后方透镜22的吸引,将后方透镜22和镜筒3粘接固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遮光板(间隔件)6上加工与透镜的一部分被切除而形成的部分(D形切口或缺口)相配合的切口(D形切口或缺口),从而能够在有效地吸引后方透镜22的同时将后方透镜22和镜筒3粘接固定。
此外,对于第一粘接剂5而言,也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基础上附加通过对紫外线硬化型的粘接剂施加热、可见光、湿气、嫌气等而可使其硬化的功能。由此,在通过紫外线硬化后仍存在未硬化的部位时,可以通过对该部位进行补充硬化而使其完全硬化。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由多片透镜构成的摄像透镜、通过内壁保持摄像透镜的筒状的镜筒。此外,在本发明的透镜镜筒中,镜筒在一端部形成有在光轴方向上将摄像透镜的一面侧的外周端部整体或部分支承的透镜支承部,并且在另一端部形成有与摄像透镜的另一面侧的外周端部整体或部分对置的透镜保持部。进而,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供摄像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外周端部向透镜保持部所插入的镜筒插入部。进而,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备透镜按压部,其与镜筒插入部连续,具有比透镜保持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且在从透镜保持部的端面分离的位置具有对置面。进而,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具有经由上述分离的部分通过粘接剂将至少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固定的结构。
根据上述结构,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外周端部由于具有与透镜保持部的内径相同或比其小的镜筒插入部,因此能够将镜筒插入部插入透镜保持部。换言之,能够将后方透镜的一部分按压嵌入镜筒保持部。因此,镜筒的外形尺寸可以不考虑后方透镜的最大的外形尺寸,只要为能够嵌合镜筒插入部的程度即可。因此,能够缩小其外形尺寸。此外,对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后方透镜与镜筒进行粘接固定时所使用的粘接剂插入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处于从该端面分离的对置位置的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的分离部分。因此,粘接剂不会附着在收纳在镜筒中的其他透镜(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以外的透镜)的表面或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外侧表面上。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镜筒构成为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的分离距离为30μm以上1mm以下。根据所述结构,能够将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的分离距离设定成短距离。因此,镜筒与摄像透镜(后方透镜)的粘接强度稳定且能够实现低姿态化(小型化)。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镜筒形成为构成摄像透镜的多片透镜的各透镜的外径向成像面方向依次变大。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应对小型且广角化的透镜镜筒。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镜筒构成为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外周面越靠前端侧越成为小径的锥形形状。根据所述结构,由于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外周面为锥形形状,因此能够抑制镜筒的外径方向上的粘接剂的鼓出,且粘接剂容易插入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的分离的部分。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镜筒构成为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内周面越靠前端侧越成为大径的R形状。根据所述结构,夹在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的分离的部分中的粘接剂插入透镜保持部与镜筒插入部之间,其结果是,镜筒与后方透镜的粘接面积增大,能够提高粘接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透镜镜筒构成为在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具备多个狭缝或孔。根据所述结构,在透镜保持部的狭缝或孔中填充粘接剂,因此与后方透镜的粘接面积增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
此外,本发明的摄像装置为具备上述的透镜镜筒、保持透镜镜筒的托架、使摄像中心与被托架保持的透镜镜筒的光轴对应而配置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
根据所述结构,例如,粘接剂插入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透镜按压部的对置面的分离的部分。因此,通过抑制在镜筒的外径方向上的粘接剂的鼓出,粘接剂不会与和外表面对置的机构部件抵接。此外,例如,由于能够减小透镜镜筒的镜筒的外形尺寸,因此能够减小摄影装置的框体的大小(小型化)。
进而,本发明的携带式终端装置具有具备上述的摄像装置的结构。根据所述结构,通过使用采用了上述记载的透镜镜筒的摄像装置,能够作为整体实现小型化。进而,在作为相机模块使用的摄像装置中,能够抑制因镜筒与后方透镜的粘接所用的粘接剂产生叠影的情况和析像度的降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透镜镜筒或摄像装置由于能够抑制因透镜表面产生叠影的情况和因透镜的光轴偏移导致的析像度的降低,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因此对于携带式点焊装置等携带式终端装置而言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透镜镜筒
2摄像透镜
2a切口
3镜筒
3a间隙
4外周端部
4b凹陷部
5第一粘接剂
6遮光板
7摄像装置
8托架
9框体
10摄像元件
11基板
12玻璃板
13红外线截止滤光器
14支承部
14a定位部
14b突起部
15第二粘接剂
16第三粘接剂
17连接部
18连通部
19携带式电话机
20主体壳体
20a显示器
20b操作部
20c、20d板状体
20e连结部
21前方透镜
21a透镜外表面
22后方透镜
31透镜支承部
32透镜保持部
32a端面
33开口部
34外螺纹
41镜筒插入部
42透镜按压部
42a对置面
81内螺纹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透镜镜筒,具备:
摄像透镜,其由多片透镜构成;
筒状的镜筒,其通过内壁保持所述摄像透镜,
所述镜筒在一端部形成有将所述摄像透镜的一面侧的外周端部在光轴方向上整体或部分地支承的透镜支承部,
所述镜筒在另一端部形成有与所述摄像透镜的另一面侧的外周端部整体或部分地对置的透镜保持部,在所述透镜镜筒中,具备:
镜筒插入部,其供所述摄像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外周端部相对于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侧的内周面以间隙配合的嵌合尺寸插入;
透镜非插入部,其与所述镜筒插入部连续,具有比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且在从所述透镜保持部的端面分离的位置具有对置面,
通过粘接剂经由所述分离的部分将至少所述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所述透镜非插入部的对置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所述透镜非插入部的对置面的分离距离为30μm以上且1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构成所述摄像透镜的多片透镜的各透镜的外径朝向成像面方向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外周面为越靠近前端侧越成为小径的锥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内周面为越靠近前端侧越成为大径的曲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在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具有多个狭缝或孔。
7.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保持所述透镜镜筒的托架、以摄像中心与被所述托架保持的所述透镜镜筒的光轴对应的方式配置的摄像元件。
8.一种携带式终端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

Claims (8)

1.一种透镜镜筒,具备:
摄像透镜,其由多片透镜构成;
筒状的镜筒,其通过内壁保持所述摄像透镜,
所述镜筒在一端部形成有将所述摄像透镜的一面侧的外周端部在光轴方向上整体或部分地支承的透镜支承部,
所述镜筒在另一端部形成有与所述摄像透镜的另一面侧的外周端部整体或部分地对置的透镜保持部,在所述透镜镜筒中,具备:
镜筒插入部,其供所述摄像透镜中的位于最接近成像面的位置的后方透镜的外周端部插入所述透镜保持部;
透镜非插入部,其与所述镜筒插入部连续,具有比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内径大的外径,且在从所述透镜保持部的端面分离的位置具有对置面,
通过粘接剂经由所述分离的部分将至少所述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所述透镜非插入部的对置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部的端面与所述透镜非插入部的对置面的分离距离为30μm以上且1m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构成所述摄像透镜的多片透镜的各透镜的外径向成像面方向依次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外周面为越靠近前端侧越成为小径的锥形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内周面为越靠近前端侧越成为大径的曲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其中,
在所述透镜保持部的前端部具备多个狭缝或孔。
7.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镜镜筒、保持所述透镜镜筒的托架、以摄像中心与被所述托架保持的所述透镜镜筒的光轴对应的方式配置的摄像元件。
8.一种携带式终端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1080022931.1A 2009-08-31 2010-08-05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95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9714A JP5671684B2 (ja) 2009-08-31 2009-08-31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JP2009-199714 2009-08-31
PCT/JP2010/004928 WO2011024387A1 (ja) 2009-08-31 2010-08-05 レンズ鏡筒、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49523A true CN102449523A (zh) 2012-05-09
CN102449523B CN102449523B (zh) 2014-01-29

Family

ID=43627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2293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49523B (zh) 2009-08-31 2010-08-05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87883B2 (zh)
JP (1) JP5671684B2 (zh)
KR (1) KR20120057575A (zh)
CN (1) CN102449523B (zh)
WO (1) WO201102438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224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74645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3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20210384245A1 (en) * 2018-10-24 2021-12-09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54628B2 (ja) * 2011-04-26 2016-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KR101231517B1 (ko) * 2011-09-19 2013-02-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US9857568B2 (en) 2013-07-04 2018-01-02 Corephotonics Ltd. Miniature telephoto lens assembly
CN108388005A (zh) 2013-07-04 2018-08-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小型长焦透镜套件
US9869839B2 (en) * 2013-09-18 2018-01-16 Kabushiki Kaisha Tsuso Optical element holding structure, camera filter frame, camera filter unit, and imaging lens
JP6191541B2 (ja) * 2014-05-20 2017-09-0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撮像装置のレンズモジュール
US9392188B2 (en)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FR3029013A1 (fr) 2014-11-21 2016-05-27 St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Sas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comprenant des puces empilees
US9773740B2 (en) 2014-11-26 2017-09-26 Stmicroelectronics (Grenoble 2) Sas Stacke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protective wafer bonded to a chip by an infused adhesive
JP2016202830A (ja) * 2015-04-28 2016-1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先端部および内視鏡
DE102015225122A1 (de) * 2015-12-14 2017-06-14 Robert Bosch Gmbh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optischen Elements
KR101792442B1 (ko) * 2016-12-12 2017-10-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전자 모듈과 그 제조 방법
CN106843389B (zh) * 2017-01-09 2022-08-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110058372B (zh) 2017-02-23 2022-02-08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折叠式摄影机透镜设计
EP3640695A4 (en) * 2017-06-16 2020-06-10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MULTI-GROUPS LENS, CAMERA MODUL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CN109683427B (zh) * 2017-10-19 2022-03-29 台湾东电化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驱动机构
TWI831737B (zh) * 2017-11-07 2024-02-11 揚明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鏡頭及其製造方法
US11002937B2 (en) * 2018-03-08 2021-05-11 Robert Bosch Llc Camera lens assembly
EP3761099B1 (en) * 2018-04-28 2023-11-22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TWI754098B (zh) * 2018-09-21 2022-02-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模組
TWI754099B (zh) * 2018-09-21 2022-02-0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模組
TWM578388U (zh) * 2018-10-24 2019-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4615400A (zh) 2019-01-03 2022-06-1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相机、双重相机及三重相机
CN109788096B (zh) * 2019-03-01 2021-02-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
KR102657027B1 (ko) * 2019-05-02 2024-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WO2020258327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210270323U (zh) * 2019-08-09 2020-04-07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CN210270326U (zh) * 2019-08-15 2020-04-07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镜头模组
US11656538B2 (en) 2019-11-25 2023-05-23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zoom camera module with adaptive aperture
CN117572549A (zh) 2020-05-30 2024-02-20 核心光电有限公司 用于获得超微距图像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118176A1 (en) 2020-12-01 2022-06-09 Corephotonics Ltd. Folded camera with continuously adaptive zoom factor
KR102610118B1 (ko) 2021-11-02 2023-12-04 코어포토닉스 리미티드 컴팩트형 더블 폴디드 텔레 카메라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8208A (ja) * 1998-09-25 2000-04-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枠構造およびレンズ鏡枠の光学的芯出し方法
JP2004354482A (ja) * 2003-05-27 2004-12-16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光学系、投写光学系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投写光学系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CN100462763C (zh) * 2004-11-08 2009-02-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00510825C (zh) * 2005-01-17 2009-07-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影透镜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5312A (ja) * 1995-07-11 1997-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ピックアップ用対物レンズ取付構造
US5781351A (en) 1995-06-02 1998-07-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ounting structure of objective lens for optical pick-up used for optical disk device
JP2006154764A (ja) 2004-11-08 2006-06-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レンズユニット
JP2008145929A (ja) * 2006-12-13 2008-06-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レンズユニット、撮像装置、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CN101241219B (zh) * 2007-02-08 2012-09-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2009128680A (ja) * 2007-11-26 2009-06-11 Olympus Corp 鏡枠及びレンズ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98208A (ja) * 1998-09-25 2000-04-0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レンズ鏡枠構造およびレンズ鏡枠の光学的芯出し方法
JP2004354482A (ja) * 2003-05-27 2004-12-16 Seiko Epson Corp 投写光学系、投写光学系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投写光学系を備えたプロジェクタ
CN100462763C (zh) * 2004-11-08 2009-02-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
CN100510825C (zh) * 2005-01-17 2009-07-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影透镜单元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4224A (zh) * 2017-11-22 2019-05-28 扬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174645A1 (zh) * 2018-03-16 2019-09-1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1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3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110275260A (zh) * 2018-03-16 2019-09-24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275260B (zh) * 2018-03-16 2023-12-2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可成像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US11899268B2 (en) 2018-03-16 2024-02-13 Ningbo Sunny Opotech Co., Ltd. Optical lens, camera module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CN110275263B (zh) * 2018-03-16 2024-04-26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20210384245A1 (en) * 2018-10-24 2021-12-09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oration Imag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053283A (ja) 2011-03-17
US20120147489A1 (en) 2012-06-14
KR20120057575A (ko) 2012-06-05
JP5671684B2 (ja) 2015-02-18
CN102449523B (zh) 2014-01-29
US8587883B2 (en) 2013-11-19
WO2011024387A1 (ja) 2011-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9523A (zh)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及携带式终端装置
CN102483504A (zh) 透镜镜筒、摄像装置和移动终端装置
US9995911B2 (en) Mobile device and optical imaging lens thereof
CN109143552B (zh) 镜头及包含该镜头的摄像模组
JP5149419B2 (ja) 薄型表示装置
EP261718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ssembly of camera modules
CN204707179U (zh) 摄像模块
JP2009141844A (ja) 光電変換素子ユニット及び撮像装置
US20190064471A1 (en) Support frame and image capturing device
JP2012098429A (ja) 光学系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の接着方法
CN105527775A (zh) 含有支持手段的相机模块
JP2006227324A (ja) 固体撮像装置
US11457135B2 (en) Camera unit with light steering mechanism and the application thereof
CN102799046B (zh) 影像稳定模组及成像装置
US20070280678A1 (en) Camera modu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20150033088A (ko) 카메라 모듈
JP4118172B2 (ja) 固体撮像装置
CN101086548A (zh) 镜头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KR20050000722A (ko) 소형 카메라 광학계
JP2014063195A (ja) 薄型表示装置
US20040150062A1 (en) Simplified image sensor module
US8596891B2 (en) Camera module
CN212324199U (zh) 电子设备
TW202022425A (zh) 攝像裝置
TWI731822B (zh) 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9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