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32768B -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2768B
CN102432768B CN 201110310630 CN201110310630A CN102432768B CN 102432768 B CN102432768 B CN 102432768B CN 201110310630 CN201110310630 CN 201110310630 CN 201110310630 A CN201110310630 A CN 201110310630A CN 102432768 B CN102432768 B CN 102432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ine
glycol
acrylate
polyurethane
emul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31063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2768A (zh
Inventor
郦聪
纪尚超
徐欣欣
石磊
沈连根
朱崇恩
李寿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HEXI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HEXI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HEXIN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31063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2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3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2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将含氢硅油、含氟丙烯酸酯、双烯基丙烯酸酯、无水乙醇制得含氟硅油;将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反应制得的预聚体与含氟二元醇和扩链剂、亲水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再加水分散乳化,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然后再加入丙烯酸酯、含氟硅油,高速分散,加入催化剂升温聚合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用本方法制得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具有整体性能较好、表面能低、较好的疏水性能、固含量高且固含量可控、制备方法简便,灵活等优点。

Description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一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是指大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氨基甲酸酯单元,除了含有大量的氨酯键外,还可能含有酯键、醚键、脲键、脲基甲酸酯键、异氰脲酸酯键、大分子间的氢键等。聚氨酯是以聚酯或聚醚组成的柔性软段和以氨基甲酸酯、脲基等刚性硬段交替连接而成的嵌段聚合物;因软、硬链段的热力学不相容性,软段和硬段在聚合物中各自聚集,形成软段相和硬段相,发生微相分离。由于聚氨酯具有独特的微相分离结构,所以具有优异的弹性、耐磨性、抗冲击和拉伸等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涂料、橡胶、黏合剂、纤维、软质泡沫塑料、硬质泡沫塑料、保温材料、合成皮革、防水材料、铺装材料等。随着世界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溶剂型聚氨酯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以水为分散介质的水性聚氨酯日益成为开发研究的方向。水性聚氨酯(waterborne polyurethane)是指聚氨酯溶解或分散于水中形成的聚氨酯分散体。相对于溶剂型聚氨酯,水性聚氨酯是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具有节约资源,防止污染等特点,具有良好耐寒性、弹性、温度适应性及耐有机溶剂性等,已广泛应用于涂料、皮革、黏合剂、造纸、建筑等行业。但由于水性聚氨酯结构中存在亲水基团,因此其涂膜的耐水性、耐热性、自增稠性、光泽性等方面不够理想。为提高乳液及膜的性能,扩大应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改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使制成的水性聚氨酯树脂能克服普通水性聚氨酯树脂耐水解差,耐污染性能差等缺点。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向三羟甲基丙烷的乙醚溶液中滴加酰氟,回流反应6~8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
(2)使用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装置,向恒压漏斗中加入含氢硅油的溶液,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含氟丙烯酸酯、双烯基丙烯酸酯和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60~100℃,加入催化剂,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10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获得含氟硅油;
(3)将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反应制得预聚体;
(4)将第(3)步制得的预聚体与第(1)步制得的含氟二元醇和扩链剂、亲水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
(5)用成盐剂中和,加水分散乳化,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6)将丙烯酸酯、第(2)步制得的含氟硅油加入第(5)步制得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高速分散,获得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7)加入引发剂升温聚合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本发明的方法由于应用特殊的含氟二元醇和含氟(改性)硅油,获得新型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因而具有以下特点:(1)所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固含量高且固含量可控;(2)制备方法简便,灵活;(3)制备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整体性能较好,具有低表面能、较好的疏水性能;(4)将含氟硅油与含氟丙烯酸酯相结合,在获得较好改性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5)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既可通过常规聚合得到,也可采用紫外光固化或热固化方法直接固化得到胶膜。
具体实施方式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向三羟甲基丙烷的乙醚溶液中滴加酰氟,回流反应6~8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其反应式如下:
Figure BSA00000591443100021
式中Rf为-C7F15、-C2F5或-CF(CF3)(OCF2CF(CF3))mOCF2CF2CF3,m为0~3的整数。
(2)使用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装置,向恒压漏斗中加入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含氟丙烯酸酯、双烯基丙烯酸酯和无水乙醇(无水乙醇只是起到助催化剂的效果),搅拌混合均匀,控温60~100℃,加入Pt催化剂,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10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获得含氟硅油;其反应式如下:
Figure BSA00000591443100031
式中n=s+k。
(3)将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反应制得预聚体;
(4)将第(3)步制得的预聚体与第(1)步制得的含氟二元醇和扩链剂、亲水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
(5)用成盐剂中和,加水分散乳化,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6)将丙烯酸酯、第(2)步制得的含氟硅油加入第(5)步制得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高速分散,获得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7)加入引发剂,升温聚合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第(1)步中的酰氟可为全氟-2-甲基-3-氧己烷酰氟、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全氟-2,5,8-三甲基-3,6,9-三氧十二烷酰氟、全氟-2,5,8,11-四甲基-3,6,9,11-四氧十五烷酰氟、全氟辛酰氟或五氟丙酰氟中的一种或几种;三羟甲基丙烷与酰氟的摩尔比可为1∶0.8~1。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第(2)步中的所述的含氟丙烯酸酯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辛基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壬烯氧基乙酯、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氟代辛酯、丙烯酸四氢十七氟葵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双烯丙烯酸酯可为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1,6-己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缩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缩乙二醇甲基双丙烯酸、三缩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乙氧基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氧基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第(3)步中所述的异氰酸酯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二亚甲基苯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和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聚醚二元醇可为聚乙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为1000~4000;所述的聚酯二元醇可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醇新戊二醇酯二醇和聚碳酸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为1000~4000。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第(4)步中所述的扩链剂可为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新戊二醇和2-甲基-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亲水扩链剂可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乙二胺基己磺酸钠、N-甲基二乙醇胺、聚环氧乙二醇和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氟二元醇与预聚体的重量比可为:1~8∶100,亲水扩链剂与预聚体的重量比为3~10∶100,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为2~4h。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第(5)步中所述的成盐剂可为三乙胺、乙二胺、水合肼、盐酸和乙酸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成盐剂与亲水扩链剂的摩尔比可为0.6~1.2∶1,中和的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为25~40分钟;所得的水性聚氨酯的固含量可控制在20~50%。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第(6)步中所述的丙烯酸酯可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苯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氟硅油与丙烯酸酯的重量比可为1~3∶10。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多异氰酸酯的摩尔数与聚醚二元醇、聚酯二元醇、含氟二元醇和亲水扩链剂的总摩尔数之比可以为1.1~1.8∶1。
这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中,也可以在第(6)步所得的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中加入光引发剂,用紫外光固化获得含氟硅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薄膜。光引发剂为: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1-羟基环已基苯基甲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异丙基硫杂蒽酮、4-(N,N-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施例1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89.5g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102.5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的摩尔比为0.9。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g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20ml;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5g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1.2g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氯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获得含氟硅油24.2g。
3)制备预聚体
将87.5gMDI-50加入到100g聚四氢呋喃二醇和100g聚氧化丙烯二醇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15g二羟甲基丙酸、12g含氟二元醇、3.2g1,6-己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所得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11.7g三乙胺,反应15min。向已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20g含氟硅油和100g甲基丙烯酸甲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0.5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在40℃乳化30min。将体系升温至75℃,低速搅拌下滴加120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0.3g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进行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继续反应6h,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2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89.5g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102.5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的摩尔比为0.9。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20ml;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5g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3.2g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氯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含氟硅油26.2g。
3)制备预聚体
将112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00g聚氧化丙烯二醇(Mn=2000)和100g(Mn=2000)聚己二醇新戊二醇酯二醇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15g二羟甲基丁酸、8g含氟二元醇、1.2g乙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所得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11.7g三乙胺,反应15min。向已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30g含氟硅油和120g甲基丙烯酸甲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0.4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40℃乳化30min。将体系升温至75℃,低速搅拌下滴加100g的甲基丙烯酸丁酯、0.4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进行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继续反应4h,即可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3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20g全氟-2,5,8-三甲基-3,6,9-三氧十二烷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130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2,5,8-三甲基-3,6,9-三氧十二烷酰氟的摩尔比为0.9。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25ml;向三颈烧瓶中加入3.7甲基丙烯酸十七氟辛基乙酯、4.2g二缩乙二醇甲基双丙烯酸和1.5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60℃。加入催化剂氯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含氟硅油26.4。
3)制备预聚体
将112g四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00g聚四氢呋喃二醇(Mn=2000)和100g聚己二醇新戊二醇酯二醇(Mn=2000)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13g二羟甲基丙酸、16g含氟二元醇、2.5g1,4-丁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11.7g乙二胺,反应15min。向以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30g含氟硅油和105g甲基丙烯酸丁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0.3g引发剂过氧化十二酰,在40℃乳化30min。将体系升温至75℃,低速搅拌下滴加140g的甲基丙烯酸丁酯、0.4g引发剂过氧化十二酰,进行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继续反应4h,即可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4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133g全氟-2,5,8,11-四甲基-3,6,9,11-四氧十五烷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125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2,5,8,11-四甲基-3,6,9,11-四氧十五烷酰氟的摩尔比为0.8。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25ml;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5g甲基丙烯酸氟代辛酯、3.2g双烯基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氯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含氟硅油26.2g。
3)制备预聚体
将120g四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00g聚四氢呋喃二醇(Mn=2000)和70g聚碳酸酯二醇(Mn=4000)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10g二羟基半酯、12g含氟二元醇,3.2g乙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13.4g水合肼,反应15min。向以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35g含氟硅油和120g甲基丙烯酸丁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0.5g引发剂过氧化十二酰,在40℃乳化30min。将体系升温至75℃,低速搅拌下滴加120g的甲基丙烯酸乙酯、0.5g引发剂过氧化十二酰,进行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继续反应2h,即可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5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80g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102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的摩尔比为0.8。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30ml;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5g甲基丙烯酸十七氟辛基乙酯、3.2g双烯基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氟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含氟硅油26.2g.
3)制备预聚体
将6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90g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00g聚四氢呋喃二醇(Mn=2000)和100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Mn=1000)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10.5g三羟甲基丙酸、15g含氟二元醇、4.5g1,4-丁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所得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8.6g三乙胺,反应15min。向以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50g含氟硅油和100g甲基丙烯酸丁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0.2g引发剂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在40℃乳化30min。将体系升温至75℃,低速搅拌下滴加140g的甲基丙烯酸丁酯、0.3g引发剂过氧化特戊酸特丁酯,进行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继续反应2h,即可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6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72g全氟辛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85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辛酰氟的摩尔比为0.9。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25ml;向三颈烧瓶中加入7g丙烯酸四氢十七氟葵酯、3g双烯基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氟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8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含氟硅油28.5g。
3)制备预聚体
将98gTDI加入到100g聚氧化丙烯二醇(Mn=2000)、20g聚乙二醇(Mn=1000)和100g聚己二醇新戊二醇酯二醇(Mn=2000)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6g三羟甲基丙酸、15g含氟二元醇、4g一缩二乙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11.7g三乙胺,反应15min。向以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40g含氟硅油和130g甲基丙烯酸丁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聚合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加入0.25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在40℃乳化30min。将体系升温至75℃,低速搅拌下滴加80g的甲基丙烯酸丁酯、0.5g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进行烯酸酯类单体的乳液聚合。继续反应6h,即可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实施例7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72g全氟辛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85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辛酰氟的摩尔比为0.9。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向三颈烧瓶中加入7g丙烯酸四氢十七氟葵酯、3g双烯基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氯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8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侧含氟硅油28.5g。
3)制备预聚体
将98gTDI加入到100g聚氧化丙烯二醇(Mn=2000)、20g聚乙二醇(Mn=1000)和100g聚己二醇新戊二醇酯二醇(Mn=2000)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6g三羟甲基丙酸、15g含氟二元醇、4g一缩二乙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11.7g三乙胺,反应15min。向以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80g含氟硅油、50g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50g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140g甲基丙烯酸丁酯并高速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6)光固化
将光引发剂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溶于去离子水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搅拌均匀后成膜,并在70~80℃下烘干,然后将试样放入500W的紫外灯下照射。固化效果采用指干法(压痕法)测定,以手指轻压涂膜,若压不出痕,则视其为表面固化(表干)。
实施例8
1)制备含氟二元醇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加入26.8g三羟甲基丙烷和50ml无水乙醚,在氮气保护下滴加80g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回流反应6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102g。其中,三羟甲基丙烷与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的摩尔比为0.8。
2)制备含氟硅油
在装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中(抽烤3遍),向恒压漏斗中加入18.5含氢硅油的甲苯溶液;向三颈烧瓶中加入4.5g甲基丙烯酸十七氟辛基乙酯、3.2g双烯基丙烯酸酯和2g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80℃。加入催化剂氯铂酸0.2g,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即可获得含氟硅油26.2g。
3)制备预聚体
将6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90g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入到100g聚四氢呋喃二醇(Mn=2000)和100g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Mn=1000)中,滴加催化剂0.1g辛酸亚锡,在85℃中反应2h。
4)扩链反应
将反应体系降温至80℃,加入10.5g三羟甲基丙酸、15g含氟二元醇、4.5g1,4-丁二醇,并用100ml丙酮降粘,反应2h。
5)中和乳化
向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50ml丙酮并用冰水降温至40℃,加入8.6g三乙胺,反应15min。向以中和的亲水性预聚体中加入600g去离子水高速乳化分散,然后加入50g含氟硅油、60g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70g二缩乙二醇甲基双丙烯酸和100g甲基丙烯酸丁酯并高速搅拌混合均匀,减压蒸馏获得固含量为30%的水性聚氨酯乳液。
7)光固化
将光引发剂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溶于去离子水中,按一定比例加入到水性聚氨酯乳液中,搅拌均匀后成膜,并在70~80℃下烘干,然后将试样放入500W的紫外灯下照射。固化效果采用指干法(压痕法)测定,以手指轻压涂膜,若压不出痕,则视其为表面固化(表干)。
上述实施例的样品的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Figure BSA00000591443100111
上表中对照组为普通的水性聚氨酯。从上述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到,经过含硅氟改性后,聚氨酯胶膜的耐水解性能和耐碱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随着含硅氟量的增加,其耐水解性能和耐碱性能随之进一步提高。
关于实施例样品性能检测中的胶膜的说明:
1、胶膜的制备方法:取15ml的乳液在干净玻璃向上流延成膜,胶膜厚度小于1mm,室温下静置3d,然后放入烘箱中60℃下干燥4h、80℃干燥4h.
2、胶膜吸水率的测试方法:将聚氨酯膜浸入蒸馏水中,24h后取出,用滤纸吸干膜表面的液体,分别称得浸入前后的质量m2、m1,再按下式计算吸水率:吸水率%=[(m2-m1)/m1]×100%。吸水率越高表明其耐水解性能越差。
3、胶膜耐碱性能测试方法:将聚氨酯胶膜浸入10%氢氧化钠的溶液中,24h后取出,观察其胶膜的情况。胶膜破裂表明其耐碱性能极差,发白表明其耐碱性能一般,而胶膜没有变化表明其具有优异的耐碱性能。
4、接触角:接触角是用来表征材料表面亲/疏水性一种简单又高效的方法。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越好,其接触角也越大。接触角的测试采用座滴法(Sessile drop method)。在室温下,将10μl去离子水滴于膜材料表面,通过拟合与计算,得出样品的静态接触角。每个样品平行测定6次,求出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Claims (7)

1.一种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在氮气保护下,向三羟甲基丙烷的乙醚溶液中滴加酰氟,回流反应6~8小时,用水洗涤,减压蒸馏除去残留的水及未反应的原料,得到含氟二元醇;
(2)使用有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三颈烧瓶装置,向恒压漏斗中加入含氢硅油的溶液,向三颈烧瓶中加入含氟丙烯酸酯、双烯基丙烯酸酯和无水乙醇,搅拌混合均匀,控温60~100℃,加入催化剂,缓慢滴加含氢硅油,反应6~10h,反应混合物减压蒸馏除去甲苯,获得含氟硅油;
(3)将异氰酸酯、聚醚二元醇和聚酯二元醇反应制得预聚体;
(4)将第(3)步制得的预聚体与第(1)步制得的含氟二元醇和非亲水扩链剂、亲水扩链剂进行扩链反应,其中所述的非亲水扩链剂为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一缩二乙二醇、新戊二醇和2‐甲基‐1,3‐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5)用成盐剂中和,加水分散乳化,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6)将丙烯酸酯、第(2)步制得的含氟硅油加入第(5)步制得的水性聚氨酯乳液中,高速分散,获得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7)加入引发剂升温聚合得到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1)步中所述的酰氟为全氟2,5-二甲基-3,6-二氧壬烷酰氟、全氟-2,5,8-三甲基-3,6,9-三氧十二烷酰氟、全氟辛酰氟或五氟丙酰氟中的一种或几种;三羟甲基丙烷与酰氟的摩尔比为1︰0.8~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2)步中所述的含氟丙烯酸酯为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辛基乙酯、丙烯酸六氟丁酯、甲基丙烯酸-2-全氟壬烯氧基乙酯、丙烯酸全氟烷基乙基酯、甲基丙烯酸氟代辛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双烯基丙烯酸酯为1,6-己二醇双丙烯酸酯、1,6-己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二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二缩乙二醇双丙烯酸酯、三缩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3)步中所述的异氰酸酯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四甲基环己烷二异氰酸酯和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聚醚二元醇为聚乙二醇、聚氧化丙烯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为1000~4000;所述的聚酯二元醇为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和聚碳酸酯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分子量为1000~40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亲水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二羟甲基丁酸、二羟基半酯、乙二胺基己磺酸钠、N-甲基二乙醇胺和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氟二元醇与预聚体的重量比为:1~8︰100,亲水扩链剂与预聚体的重量比为3~10︰100,反应温度为60~90℃,反应时间为2~4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5)步中所述的成盐剂为三乙胺、乙二胺、水合肼、盐酸和乙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成盐剂与亲水扩链剂的摩尔比为0.6~1.2︰1,中和的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为25~40分钟;所得的水性聚氨酯的固含量为20~5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6)步中所述的丙烯酸酯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含氟硅油与丙烯酸酯的重量比为1~3︰10。
CN 201110310630 2011-10-10 2011-10-10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432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10630 CN102432768B (zh) 2011-10-10 2011-10-10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310630 CN102432768B (zh) 2011-10-10 2011-10-10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2768A CN102432768A (zh) 2012-05-02
CN102432768B true CN102432768B (zh) 2013-07-31

Family

ID=45981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310630 Active CN102432768B (zh) 2011-10-10 2011-10-10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327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30610B (zh) * 2014-06-26 2017-01-25 衢州市万能达清洗有限公司 一种硅烷偶联预膜剂用耐蚀增强剂的制备方法
CN105294979A (zh) * 2015-12-02 2016-02-03 昆山阿基里斯人造皮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表面耐光性的人造革
CN105400410B (zh) * 2015-12-18 2017-11-07 佛山市高明绿色德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人造革的水性uv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12303B (zh) * 2016-05-17 2018-08-03 东华大学 一种纤维基防水透湿膜的静电纺丝/湿固化制备方法
CN106939069A (zh) * 2016-11-28 2017-07-11 江南大学 一种可uv固化水性含氟有机硅和环氧复合改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7880235A (zh) * 2017-12-19 2018-04-06 江南大学 一种高耐候性氟改性uv固化多臂型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8587437B (zh) * 2018-05-11 2021-01-26 嘉兴烯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烯和有机氟硅水性聚氨酯复合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35362A (zh) * 2018-11-16 2019-03-29 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氟硅改性聚醚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80521A (zh) * 2018-12-17 2019-04-26 江苏丽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聚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乳液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49298B (zh) * 2020-07-03 2021-09-21 安徽朗凯奇建材有限公司 有机氟硅/含氟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8226B (zh) * 2020-09-13 2021-09-03 上海普信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酸碱氟硅丙烯酸树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11224A (zh) * 2020-09-24 2020-12-2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临沂供电公司 一种中压配电柜防腐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6282B (zh) * 2021-08-27 2023-05-26 江南大学 一种聚氨酯丙烯酸酯杂化含氟硅树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6041713A (zh) * 2022-12-21 2023-05-02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一种三嵌段氟硅协同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6496467B (zh) * 2023-06-27 2023-09-12 旭川化学(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仿木聚氨酯原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3517A (zh) * 2011-01-04 2011-06-15 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革面料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3517A (zh) * 2011-01-04 2011-06-15 合肥市科天化工有限公司 用于合成革面料的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2768A (zh) 2012-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2768B (zh) 含氟硅聚氨酯-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方法
CN107141434B (zh) 一种用于合成革面料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6953B (zh) 一种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制备方法
CN103254867A (zh) 一种磺酸型水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CN102516465B (zh) 高弹性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树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333285B (zh) 一种可uv固化侧链含氟水性聚氨酯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04215B (zh) 一种耐黄变的水性聚氨酯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US905687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ydrophilic silicone prepolymer
CN103030769A (zh) 一种聚氨酯复鞣填充剂
JP2007262070A (ja) モノ置換フッ素化オキセタンモノマー
CN102344539A (zh) 含硅双固化基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JP6377525B2 (ja) イオン化フルオロポリマーの組成物
CN103890027B (zh) 氟化水-油排斥剂
CN109369880A (zh) 一种可光固化的甲基苯基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750432B (zh) 一种基于含氟聚氨酯的疏水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9381A (zh) 一种具有自交联结构的阳离子型有机硅改性水性pua织物涂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75192A (zh) 一种无乳化剂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疏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94974A (zh) 一种制备高冲击韧性聚氨酯树脂光学材料的方法
CN102516920A (zh) 水性聚氨酯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08536A (zh) 一种含有非离子-阴离子亲水基的水性聚氨酯-脲分散体
JPH06503120A (ja) ポリウレタンの製造におけるハードセグメントのサイズ制御
CN104371085B (zh) 一种两性离子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
CN107849173B (zh) 含氟化合物、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固化物
CN105885010A (zh) 一种高活性水性uv固化氟树脂的制备方法
US20140329975A1 (en) Interpenetrating dilatant polymer network for impact prot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4003 Dongfang Road, Jiax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xing, Zhejiang Province, 1 Building 3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ex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East Road Hexin Industrial Park of Jiaxi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314003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Hexi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