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13965A -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 Google Patents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13965A
CN102413965A CN2010800185455A CN201080018545A CN102413965A CN 102413965 A CN102413965 A CN 102413965A CN 2010800185455 A CN2010800185455 A CN 2010800185455A CN 201080018545 A CN201080018545 A CN 201080018545A CN 102413965 A CN102413965 A CN 102413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ttle body
boss
die
hole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85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13965B (zh
Inventor
上原徹也
秋山裕茂
三浦龙也
藤野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Astem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ihin D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ihin D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ihin Doc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413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3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13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13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7Manufacturing or mounting 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2Dies; Die plates; Die supports;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s; Accessories for loosening and ejecting castings from 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8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 F02D9/10Throttle valv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rangements of such valves in conduits having pivotally-mounted flaps
    • F02D9/103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 F02D9/1055Details of the valve housing having a fluid by-p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由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以及单一的滑动模(63)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沿进气道(7)的轴线(X)相互地进行开闭,所述单一的滑动模(6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任一方,从而该单一的滑动模(63)相对于这些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的一侧面在沿气门杆(8a)的轴线(Y)的方向上进行开闭,其中,在该滑动模(63)连续设置有与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9、9’)的轴孔(9a)对应的型芯销(64a),在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单一的滑动模(63)之间包围第一型芯销(64a)来成形节气门体半成品(01)。由此,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主模以及单一的滑动模进行具备配置在第一轴承凸台的一侧的全闭止动凸台和配置在第二轴承凸台的一侧的传感器支承凸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

Description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节气门体半成品进行成形的模具装置的改进,该模具装置具备: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将其内部作为进气道;以及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一体地形成于该圆筒部的两侧壁,并且支承对进气道进行开闭的节气门的气门杆的两端部。
背景技术
该种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已经被公知。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13717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现有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由第一和第二主模以及左右一对滑动模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沿进气道的轴线相互地进行开闭,所述左右一对的滑动模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和第二主模的任一方,从而所述左右一对的滑动模相对于这些第一和第二主模的左右两侧面在沿所述气门杆的轴线的方向上进行开闭,在其中一方的滑动模连续设置与所述气门杆的一半部对应的第一型芯销,在另一方的滑动模连续设置与所述气门杆的另一半部对应的第二型芯销,在第一主模、第二主模、第一滑动模和第二滑动模之间形成有包围第一型芯销和第二型芯销以对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进行成形的型腔。在这样的现有的结构中,至少需要第一和第二主模、第一和第二滑动模这四个高价的成形模具,模具制造费高昂,这阻碍了产品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正是鉴于所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主模以及单一的滑动模进行具备全闭止动凸台和传感器支承凸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所述全闭止动凸台配置在第一轴承凸台的一侧,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配置在第二轴承凸台的一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是对节气门体半成品进行成形的模具装置,该节气门体半成品具备:圆筒部,所述圆筒部将内部作为进气道;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一体地形成于该圆筒部的两侧壁,并且支承对进气道进行开闭的节气门的气门杆的两端部;全闭止动凸台,所述全闭止动凸台与圆筒部的外侧连结,并且配置在第一轴承凸台的一侧;以及传感器支承凸台,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与圆筒部的外侧连结,并且配置在第二轴承凸台的一侧,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设有供所述气门杆旋转自如地嵌合的轴孔加工用的第一预孔,在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与气门杆的轴线平行地设有螺纹孔加工用的第二预孔,该螺纹孔用于将与第二轴承凸台嵌合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的壳体螺纹固定,在所述全闭止动凸台,与进气道的轴线平行地设有螺纹孔加工用的第三预孔,该螺纹孔与限制节气门的全闭位置的全闭止动螺栓螺合,所述模具装置的第一特征在于,该模具装置由第一和第二主模以及单一的滑动模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沿所述进气道的轴线相互地进行开闭,所述单一的滑动模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和第二主模中的任一方,从而该单一的滑动模相对于这些第一和第二主模的一侧面在沿所述气门杆的轴线的方向上进行开闭,在该滑动模连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孔和所述第二预孔对应的第一型芯销和第二型芯销,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主模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预孔对应配置的第三型芯销,在第一主模、第二主模和单一的滑动模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第一~第三型芯销以成形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的型腔。
此外,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在于,节气门体半成品具备撑条凸台,该撑条凸台隔着第一轴承凸台在所述全闭止动凸台的相反侧与圆筒部连结,在该撑条凸台,与进气道的轴线平行地设有螺纹孔加工用的第四预孔,该螺纹孔用于将支承节气门操作线的导管的端部的导管撑条螺纹固定,在第一和第二主模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预孔对应的第四型芯销,在第一主模、第二主模和单一的滑动模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第四型芯销以成形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的型腔。
进而,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于,节气门体半成品具备怠速调整凸台,该怠速调整凸台配置在第二轴承凸台的一侧并与圆筒部连结,在该怠速调整凸台,与气门杆的轴线平行地设有螺纹孔加工用的第五预孔,该螺纹孔与怠速调整阀螺合,在滑动模连续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预孔对应的第五型芯销,在第一主模、第二主模和单一的滑动模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第五型芯销以成形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的型腔。
进而,在第一~第三特征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四特征在于,在至少两组的第一、第二主模和滑动模之间设置共用的浇道,并且将一方的组的第一、第二主模和滑动模与另一方的组的第一、第二主模和滑动模隔着该浇道点对称地配置,将一方的组的第一主模与另一方的组的第二主模一体地形成而构成第一复合模,并且将一方的组的第二主模与另一方的组的第一主模一体地形成而构成第二复合模。
进而,在第一~第四特征的任意一项的基础上,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于,将所述型腔以其覆盖所述第一型芯销的末端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形成有浇道和浇口,该浇口将该浇道与所述型腔的收纳所述第一型芯销的末端面的部分连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模具以及单一的滑动模这样的较少的成形模具,使具备带第一预孔的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带第二预孔的传感器支承凸台和带第三预孔的全闭止动凸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成形,能够实现成形模具的制造费乃至产品的成本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模具以及单一的滑动模这样的较少的成形模具成形节气门体半成品,该节气门体半成品除了带第一预孔的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带第二预孔的传感器支承凸台和带第三预孔的全闭止动凸台之外,还具备带第四预孔的撑条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能够利用第一和第二模具以及单一的滑动模这样的较少的成形模具成形节气门体半成品,该节气门体半成品除了带第一预孔的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带第二预孔的传感器支承凸台和带第三预孔的全闭止动凸台之外,还具备带第五预孔的怠速调整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特征,能够通过第一复合模和第二复合模以及一对滑动模一举地成形至少两个节气门体半成品。而且,能够使构成第一复合模和第二复合模之间的多个型腔的凹部相同,因而使第一复合模和第二复合模具有互换性,并且一对滑动模也具有互换性,因此能够大幅地降低可制造多个产品的模具装置的制造费。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特征,在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时,能够使铸液从浇道通过浇口,并从第一型芯销的末端面周围起填充到型腔中。而且,通过在成形后切除坯料的覆盖第一型芯销的末端面的部分,能够同时除去埋住浇口的坯料,能够实现成形后的后续加工的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对通过本发明的模具装置成形的节气门体半成品进行加工而成的节气门体的自动两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控制装置的纵剖侧视图(沿图3的1-1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2是沿图1的箭头2-2方向的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4是沿图2的4-4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5是沿图2的5-5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6是沿图2的6-6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7是沿图2的7-7线的放大剖视图(怠速进气量最小调整状态)。(第一实施例)
图8是与图7对应的作用说明图(怠速进气量最大调整状态)。(第一实施例)
图9是沿图3的9-9线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0是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的立体图。(第一实施例)
图11是从其他方向观察该节气门体半成品的立体图。(第一实施例)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涉及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的、与沿图10的12-12线的剖面对应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3是该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的、与沿图11的13-13线的剖面对应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4是该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的、与沿图10的14-14线的剖面对应的剖视图。(第一实施例)
图1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涉及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的、与图12对应的剖视图(沿图16的15-15线的剖视图)。(第二实施例)
图16是沿图15的16-16线的剖视图。(第二实施例)
标号说明
01:节气门体半成品;
1:节气门体;
1a:圆筒部;
7:进气道;
8:节气门;
8a:气门杆;
9:第一轴承凸台;
9′:第二轴承凸台;
09a:第一预孔;
11:节气门操作线;
12:导管;
13:导管撑条;
15:撑条凸台;
15a:螺纹孔;
015a:第四预孔;
20:全闭止动凸台;
20a:螺纹孔;
020a:第三预孔;
21:全闭止动螺栓;
25:节气门开度传感器;
26:壳体;
27:传感器支承凸台;
27a:螺纹孔;
027a:第二预孔;
29:怠速调整凸台;
029a:第五预孔;
31:怠速调整阀;
38:螺纹孔;
60:模具装置;
61:第一主模;
62:第二主模;
63:滑动模;
64a~64a:第一~第五型芯销;
65:浇道;
66:浇口;
67:第一复合模;
68:第二复合模;
69:主浇道;
70:型腔;
A:一方的组;
B:另一方的组;
X:进气道的轴线;
Y:气门杆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示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参考图1~图4说明具备节气门体1的自动两轮车用发动机的进气控制装置。该节气门体1是加工利用后述的本发明的模具装置成形的节气门体半成品01(参考图10和图11)而成的。
节气门体1以轻合金为坯料,其具备圆筒部1a和从该圆筒部1a的一端部向外周伸出的凸缘部1b。该凸缘部1b在主视图中(参考图3)形成为大致方形,并且在其一方的对角线上的角部形成上下一对的第一紧固凸台2和第二紧固凸台2′,所述第一紧固凸台2和第二紧固凸台2′利用一对紧固螺栓3、3结合于发动机的进气管5的接合凸缘部。此外,在圆筒部1a的外周嵌合连接有与空气过滤器相连的入口管道6。
该节气门体1具有将入口管道6和进气管5之间连通的圆筒状的进气道7,开闭该进气道7的蝶形的节气门8的气门杆8a由形成于节气门体1的一对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9、9′的轴孔9a支承成旋转自如。上述第一轴承凸台9和第二轴承凸台9′各自的一个半周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圆筒部1a,而另一半周部一体地形成于所述凸缘部1b。如上所述,进气道7以其轴线X相对于节气门体1的圆筒部1a的外形中心向与气门杆8a的轴线Y正交的下方偏心的方式配置。优选第一轴承凸台9和第二轴承凸台9′如图示例所示,以它们的一侧面与凸缘部1b的端面处于大致同一面的方式进行配置。
这样,通过将第一轴承凸台9和第二轴承凸台9′从圆筒部1a形成至凸缘部1b,能够将节气门8靠近进气道7的下游端配置,能够实现节气门体1的紧凑化,特别是显著实现节气门体1的轴向尺寸的缩短化。
如图2~图4所示,在上述气门杆8a的一端部固定有节气门鼓10,在该节气门鼓10连接有用于开闭操作节气门8的节气门操作线11(参考图4)。
上侧的第一紧固凸台2在俯视图中以一部分与圆筒部1a重叠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该第一紧固凸台2的外侧一体地连续设置有撑条凸台15。在该撑条凸台15,利用螺钉16将支承上述节气门操作线11的导管12的端部的导管撑条13固定在撑条凸台15的圆筒部1a侧的端面。另外,此时,突出设置于撑条凸台15的圆筒部1a侧的端面的定位销18嵌合在贯穿设置于导管撑条13并与螺钉16的下侧相邻的定位孔17中,通过该嵌合阻止了导管撑条13绕上述螺钉16的旋转。由此,能够用一根螺钉16进行导管撑条13相对于撑条凸台15的固定。该定位销18的末端部贯通定位孔17并从导管撑条13的外侧面突出,在节气门鼓10一体地形成有与该定位销18的末端部抵接以限制节气门8的全开位置的止动臂10a。即,定位销18兼作限制节气门8的全开位置的止动销,因此无需专用的止动销,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此外,在凸缘部1b,隔着第一轴承凸台9在撑条凸台15的相反侧的部位一体地形成有全闭止动凸台20,在该全闭止动凸台20螺合有全闭止动螺栓21,该全闭止动螺栓21承接所述止动臂10a以限制节气门8的全闭位置。
如上所述,第一、第二紧固凸台2、2′的孔2b、2b、与所述螺钉16螺合的撑条凸台15的螺纹孔15a、定位销18、与所述全闭止动螺栓21螺合的全闭止动凸台20的螺纹孔20a与进气道7平行地配置。这样,能够一举进行对进气道7、第一紧固凸台2、第二紧固凸台2′、撑条凸台15、定位销18以及全闭止动凸台20的模具成形和钻孔加工,加工性良好。
在第一轴承凸台9的周围形成有将撑条凸台15与全闭止动凸台20之间隔离开的空间22,利用该空间22,将对节气门鼓10向节气门8的关闭方向施力的受扭螺旋弹簧型的复位弹簧23配设在第一轴承凸台9的外周。
这样,能够将撑条凸台15、第一轴承凸台9、复位弹簧23和全闭止动凸台20排列于凸缘部1b的一侧,有利于节气门体1的紧凑化。此时,特别地,通过在第一紧固凸台2的外侧一体地连续设置撑条凸台15,该第一紧固凸台2配置成在俯视图中一部分与圆筒部1a重叠,从而能够将撑条凸台15从凸缘部1b的一侧突出的长度尽量抑制得较短,随之,能够将与撑条凸台15上下并排的全闭止动凸台20从凸缘部1b突出的长度抑制得较短,更加有利于节气门体1的紧凑化。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所述第二轴承凸台9′的外周嵌合有检测节气门8的开度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25的壳体26。另一方面,在凸缘部1b以隔着第二轴承凸台9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与第二紧固凸台2′并排的传感器支承凸台27,利用螺栓28将所述壳体26紧固于该传感器支承凸台27。与该螺栓28螺合的传感器支承凸台27的螺纹孔27a与所述气门杆8a的轴线Y平行地配置。根据这样的配置,能够一举进行对第二轴承凸台9和传感器支承凸台27的模具成形和钻孔加工,加工性良好。
这样,能够将第二紧固凸台2′、第二轴承凸台9′以及传感器支承凸台27排列于凸缘部1b的另一侧,与将撑条凸台15、第一轴承凸台9、复位弹簧23和全闭止动凸台20排列于凸缘部1b的一侧相结合,能够显著实现节气门体1整体的紧凑化。
在图2、图3、图5~图8中,在节气门体1形成有绕过节气门8而与进气道7连通的旁路30。该旁路30用于向发动机供给怠速用的进气(以下称作怠速进气。),在节气门体1螺合有用于调整该旁路30的怠速进气量的怠速调整阀31。对于所述旁路30和怠速调整阀31在以下详细地说明。
旁路30包括:凹槽32(参考图2、图5、图6),所述凹槽32在从节气门体1的上游端到节气门8的近前为止的范围形成于进气道7的上侧面;缸状的阀孔33(参考图7),所述阀孔33向相对于该凹槽32呈直角地弯曲的方向延伸;计量孔34,所述计量孔34从该阀孔33的中途向节气门体1的下游端延伸;以及缺口部35(参考图3),所述缺口部35形成于节气门体1的凸缘部1b的与进气管5接合的端面,以将所述计量孔34与进气道7的下游端部连通。
通过如上所述使进气道7相对于节气门体1的圆筒部1a的外形中心向与气门杆8a正交的下方偏心,从而凹槽32形成于在圆筒部1a的上部形成的厚壁部36。由此,能够充分得到凹槽32的流路面积而不会降低节气门体1的强度,并且,能够容易地形成与该凹槽32相连的旁路30的其他部分而不会干扰到气门杆8a。
在阀孔33的外端侧,同轴地连接有直径依次阶段性地增大的螺纹孔38和引导孔39,该引导孔39开口于节气门体1的外侧面。上述螺纹孔38和引导孔39以与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27平行且一体化的方式形成于从圆筒部1a外周突出的怠速调整凸台29。
上述引导孔39、螺纹孔38和阀孔33与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27的螺纹孔27a同样地与气门杆8a的轴线Y平行地形成。通过如此构成,能够一举地进行对上述各孔、传感器支承凸台27和第二轴承凸台9′的模具成形和钻孔加工,加工性良好。
如图1、图5和图6所示,所述凹槽32在其下游侧具有终端部32a,所述阀孔33配置成,从上述终端部32a的近前向呈直角地弯曲的方向延伸。此外,阀孔33向凹槽32的开口部33a缩小,且该开口部33a开口于从凹槽32的内侧面32b以阶梯差h的量隆起一级的阶梯部32c,进而,开口部33a离开阶梯部32c的周缘部进行配置。
上述阶梯部33c形成为与凹槽32的顶面和终端部32a连续。由此,能够在节气门体1的模具成形时不与阶梯部32c发生干涉地进行从进气道7和凹槽32的脱模。
另一方面,怠速调整阀31由主轴41、螺纹轴42和调整气门杆43以直径依次阶段性地减小的方式同轴状地一体相连而构成,主轴41在外端具有带工具槽44的膨大头部41a,并且在外周装配有O型圈45。并且,调整气门杆43以旋转和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所述阀孔33,螺纹轴42螺合于所述螺纹孔38,主轴41经由上述O型圈45以旋转和滑动自如的方式嵌合于引导孔39,在节气门体1的外侧面与膨大头部41a之间压缩设置怠速调整阀31的止转用的螺旋弹簧46。
在调整气门杆43设有:开口于该调整气门杆43的端面并与阀孔33连通的终端孔48;围绕调整气门杆43的外周并与所述计量孔34连通的环状的计量槽49;以及将终端孔48的轴向中间部与所述计量槽49连通的多个通孔50、50...,计量槽49的槽宽被设定为比计量孔34的内径长出足够多。此外,终端孔48的比通孔50、50...靠进深侧的终端部作为异物存留部51。
所述计量孔34和通孔50、50...被配置成:无论调整气门杆43处于何种调整位置,所述计量孔34和通孔50、50...始终沿调整气门杆43的轴向彼此错位。
如图1所示,优选多个通孔50、50...的个数为沿调整气门杆43的周向等间隔地排列有四个。在调整气门杆43的末端部的外周面形成有构成迷宫式密封件的一条或者多条环状槽52(参考图6)。
而且,在节气门8全闭的发动机的怠速时,流入进气道7的空气依次经过旁路30、即凹槽32、阀孔33、终端孔48、多个通孔50、50...、计量槽49以及缺口部35而向进气道7的下游侧移动,进而经过进气管5作为怠速进气供给到发动机。能够通过由怠速调整阀31的旋入、旋出实现的调整气门杆43的进退调节来使计量槽49的与计量孔34的连通宽度w增加、减少,由此调整该怠速进气的量。即,如图7所示,如果该连通宽度w变窄,则能够使怠速进气量减小,如图8所示,如果该连通宽度w变宽,则能够使怠速进气量增加。
另外,存在着因结露等而有水滴附着在凹槽32的内表面、该水滴与所述怠速进气一起流入凹槽32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与该凹槽32连通的阀孔33在从凹槽32的终端部32a的近前呈大致直角地弯曲的方向配置,且该阀孔33向凹槽32的开口部33a开口于从凹槽32的内侧面32b高出一级而形成的阶梯部32c,进而开口部33a离开阶梯部33a的周缘部进行配置,因此流过凹槽32的内侧面32b的水滴会因流动的惯性而如图5的箭头a和图6的箭头b所示地流过阶梯部32c的周围,从而避开了开口部33a,能够防止水滴进入阀孔33。
此外,即使在万一水滴和细微的尘埃等异物与怠速进气一起流入阀孔33的情况下,怠速进气从终端孔48向通孔50、50...使行进路径呈直角地拐弯而移动到环状的计量槽49,与此相对,进入终端孔48的异物因流动的惯性而直行并被终端孔48的进深侧的异物存留部51捕捉,从而从怠速进气中分离。
进而,即使万一存在与怠速进气一起从通孔50、50...移动到计量槽49的异物,由于通孔50、50...与计量孔34无论调整气门杆43处于何种调整位置均始终沿调整气门杆43的轴向彼此错位,因此,相对于从通孔50、50...移动到计量槽49的怠速进气直接使行进路径呈直角地拐弯而流向计量孔34,通过通孔50、50...的异物因惯性而与阀孔33的内周面碰撞并落下到阀孔33的下部,从而从怠速进气中分离。
这样,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计量槽49和计量孔34的计量部,因此,能够使由怠速调整阀31调整过的怠速进气量长时间稳定。
在要使发动机加速而打开节气门8时,流入进气道7的进气在由节气门8的开度控制流量的同时在进气道7内直行并被吸入发动机。此时,旁路30的入口为从进气道7的内表面下陷的凹槽32,因此,进气道7的流路面积不会减少,并且不会妨碍在进气道7中直行的进气流。由此,降低了发动机的进气阻力,有利于发动机的输出提高。
此外,即使是在这样的发动机的负载运转时,即使存在沿凹槽32的内侧面32b流动的水滴,与上述的怠速时同样地,也能够利用阶梯部32c防止水滴进入阀孔33的开口部33a。
再者,在图3和图7中,在凸缘部1b的与进气管5对置的端面,在进气道7的斜上方,开口形成有作为旁路30的下游端部的缺口状的上述缺口部35,在凸缘部1b的端面形成有围绕该缺口部35和进气道7的水滴形状的密封槽53,当凸缘部1b的第一紧固凸台2和第二紧固凸台2′由紧固螺栓3、3紧固于进气管5时,在该密封槽53装配与进气管5的端面紧密接触的O型圈54。此时,在各紧固凸台2、2′形成比凸缘部1b的密封槽53形成面稍稍隆起的接触面2a、2a′。此外,所述缺口部35配置于横穿进气道7而连结上述第一紧固凸台2和第二紧固凸台2′的中心之间的直线55的一侧,在直线55的另一侧,沿着密封槽53的外侧缘的一部分形成有比凸缘部1b的密封槽53形成面稍稍隆起的圆弧状的抵接座56(参考图3、图9)。该抵接座56和所述接触面2a、2a′在节气门体1的铸造后,被精加工成处于同一平面。
而且,在上述紧固时,通过所述接触面2a、2a′和抵接座56的三个部位与进气管5的端面抵接,准确地限制O型圈54的压缩变形量,能够长期地保证其密封功能。而且,在将凸缘部1b的与进气管5抵接的抵接面精加工成处于同一平面时,仅对第一紧固凸台2的接触面2a、第二紧固凸台2′的接触面2a′以及抵接座56这三处进行精加工即可实现,从而能够实现该加工的加工效率的提高和加工工具的寿命延长。此外,通过将缺口部35与抵接座56夹着连结两紧固凸台2、2′的中心之间的直线55彼此配置于相反侧,从而使形状复杂的部分分散,能够实现压铸时的铸液流动性的提高。
接着,参考图10和图11说明上述节气门体1的加工前的节气门体半成品01。
节气门体半成品01以轻合金为坯料压铸制成,其由所述圆筒部1a、所述凸缘部1b、所述第一轴承凸台9、所述第二轴承凸台9′、所述全闭止动凸台20、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27、所述撑条凸台15以及怠速调整凸台29构成,在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9、9′沿气门杆8a的轴线Y形成有支承所述气门杆8a的轴孔9a加工用的第一预孔09a,该第一预孔09a的第二轴承凸台9′侧端部由端壁9b封闭,该端壁9b由与节气门体半成品01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全闭止动凸台20,与进气道7的轴线X平行地设有螺纹孔20a加工用的第三预孔020a,该螺纹孔20a与所述全闭止动螺栓21螺合。
在传感器支承凸台27,与气门杆8a的轴线Y平行地设有螺纹孔27a加工用的第二预孔027a,该螺纹孔27a用于将所述节气门开度传感器25的壳体26螺纹固定。
在撑条凸台15,与进气道7的轴线X平行地设有螺纹孔15a加工用的第三预孔015a,该螺纹孔15a用于将所述导管撑条13螺纹固定。
在怠速调整凸台29,与气门杆8a的轴线Y平行地设有螺纹孔38加工用的第五预孔029a,该螺纹孔38与怠速调整阀31螺合。
接着,说明上述节气门体半成品01的压铸用的模具装置60。
首先,通过图12~图14对其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该模具装置60由以下部件构成: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沿所述进气道7的轴线X相互地进行开闭,并且该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在闭合时,在通过所述气门杆8a的轴线Y的平面相互抵接;以及单一的滑动模63,所述滑动模6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被支承于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任一方,从而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的一侧面在沿着所述气门杆8a的轴线Y的方向进行开闭。
在该滑动模63连续设置有第一型芯销64a和第二型芯销64b(参考图12),所述第一型芯销64a和第二型芯销64b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孔09a和第二预孔027a对应,此外,在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第三型芯销64c,该第三型芯销64c与所述第三预孔020a对应地配置。
进而,在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第四型芯销64d(参考图13),该第四型芯销64d与所述第四预孔015a对应。此外,在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型芯销(未图示),该型芯销与第一和第二紧固凸台2、2′的紧固螺栓3、3的贯穿插入用的孔2b对应。
进而,在滑动模63连续设置有第五型芯销64e(参考图14),该第五型芯销64e与所述第五预孔029a对应。
在第一、第二主模61、62与滑动模63之间形成型腔70,该型腔70与上述结构的节气门体半成品01对应并且收纳所述第一~第五型芯销64a~64e,该型腔70由分别设于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滑动模63的第一凹部70a、第二凹部70b和第三凹部70c构成。此时,型腔70具有收纳所述第一型芯销64a的末端面的部分70d。
此外,在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的一方形成有与铸液的注入口相连的浇道,并且将该浇道65与型腔70的和收纳第一型芯销64的末端面的部分70d连通的浇口66形成于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的接合面之间。
而且,如图12~图14所示,将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闭合,并且与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相对地将滑动模63闭合,然后将铸液从浇道65通过浇口66填充到形成于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滑动模63之间的型腔70中的话,能够使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01成形。等待填充铸液的固化,使滑动模63向打开方向滑动,接着使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相互地打开的话,能够将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01从模具装置60中取出。
对于从模具装置60中取出的节气门体半成品01,首先将附着于该节气门体半成品01的埋住浇道65的坯料部分在浇道65的部分处折断而除去后,切除第一预孔09a的封闭端壁9b,接着在第一预孔09a加工气门杆8a用的轴孔9a,并且在第二预孔027a加工节气门开度传感器25安装用的螺纹孔27a,在第三预孔020a加工全闭止动螺栓21用的螺纹孔20a,在第四预孔015a加工撑条凸台15安装用的螺纹孔15a,在第五预孔029a加工怠速调整阀31装配用的螺纹孔38和引导孔39。此时,特别地,在第一预孔09a的封闭端壁9b附着有埋住浇道65的坯料,因此通过切除该封闭端壁9b,能够同时除去埋住浇道65的坯料,有利于加工工序的简化,并且在节气门体1不会残留浇道65的痕迹。这样,制造出外观良好的节气门体1。
接着,对图15和图1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2
在本第二实施例中,通过一次铸造工序制造多个节气门体半成品01,在至少两组A、B的第一、第二主模61、62和滑动模63之间设置共用的浇道65,并且将一方的组A的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滑动模63与另一方的组B的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滑动模63隔着该浇道65点对称地配置。并且,将一方的组A的第一主模61与另一方的组B的第二主模62一体化而构成第一复合模67,并将另一方的组B的第二主模62与一方的组A的第一主模61一体化而构成第二复合模68。
进而,在该第二实施例中,在上述两组A、B的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滑动模63的一侧方并排设置另外两组A、B的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滑动模63,在共计四组A、B、A、B的中心部,配设有将两组A、B;A、B彼此的浇道65、65与未图示的铸液的注入口相连的共用的主浇道69。其他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因此在图15和图16中对与前述实施例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根据该第二实施例,能够通过第一复合模67和第二复合模68以及一对滑动模63使至少两个(在图示例中为四个)节气门体半成品一举成形。而且,能够使构成第一复合模67和第二复合模68之间的多个型腔70的第一复合模67和第二复合模68的凹部70a、70b;70b、70a相同,因而使第一复合模67和第二复合模68具有互换性,并且一对滑动模也具有互换性,因此能够大幅地降低可制造多个产品的模具装置60的制造费。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设计变更。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本发明应用于进气道7水平的卧式节气门体1,然而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进气道7朝向竖直方向的立式节气门体。

Claims (5)

1.一种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对节气门体半成品(01)进行成形,该节气门体半成品(01)具备:圆筒部(1a),所述圆筒部(1a)将内部作为进气道(7);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9、9′),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9、9′)一体地形成于该圆筒部(1a)的两侧壁,并且支承对进气道(7)进行开闭的节气门(8)的气门杆(8a)的两端部;全闭止动凸台(20),所述全闭止动凸台(20)与圆筒部(1a)的外侧连结,并且配置在第一轴承凸台(9)的一侧;以及传感器支承凸台(27),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27)与圆筒部(1a)的外侧连结,并且配置在第二轴承凸台(9′)的一侧,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轴承凸台(9、9′)设有供所述气门杆(8a)旋转自如地嵌合的轴孔(9a)加工用的第一预孔(09a),在所述传感器支承凸台(27),与气门杆(8a)的轴线(Y)平行地设有螺纹孔(27a)加工用的第二预孔(027a),该螺纹孔(27a)用于将与第二轴承凸台(9′)嵌合的节气门开度传感器(25)的壳体(26)螺纹固定,在所述全闭止动凸台(20),与进气道(7)的轴线(X)平行地设有螺纹孔(20a)加工用的第三预孔(020a),该螺纹孔(20a)与限制节气门(8)的全闭位置的全闭止动螺栓(21)螺合,其特征在于,
该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由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以及单一的滑动模(63)构成,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沿所述进气道(7)的轴线(X)相互地进行开闭,所述单一的滑动模(63)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支承于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任一方,从而该单一的滑动模(63)相对于这些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的一侧面在沿所述气门杆(8a)的轴线(Y)的方向上进行开闭,
在该滑动模(63)连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孔(09a)和所述第二预孔(027a)对应的第一型芯销(64a)和第二型芯销(64b),
并且在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预孔(020a)对应配置的第三型芯销(64c),在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单一的滑动模(63)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第一~第三型芯销(64a)~(64c)以成形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01)的型腔(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节气门体半成品(01)具备撑条凸台(15),该撑条凸台(15)隔着第一轴承凸台(9)在所述全闭止动凸台(20)的相反侧与圆筒部(1a)连结,在该撑条凸台(15),与进气道(7)的轴线(X)平行地设有螺纹孔(15a)加工用的第四预孔(015a),该螺纹孔(15a)用于将支承节气门操作线(11)的导管(12)的端部的导管撑条(13)螺纹固定,
在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中的一方连续设置有与所述第四预孔(015a)对应的第四型芯销(64d),
在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单一的滑动模(63)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第四型芯销(64d)以成形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01)的型腔(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节气门体半成品(01)具备怠速调整凸台(29),该怠速调整凸台(29)配置于第二轴承凸台(9′)的一侧并与圆筒部(1a)连结,在该怠速调整凸台(29),与气门杆(8a)的轴线(Y)平行地设有螺纹孔(38)加工用的第五预孔(029a),该螺纹孔(38)与怠速调整阀(31)螺合,
在滑动模(63)连续设置有与所述第五预孔(029a)对应的第五型芯销(64e),
在第一主模(61)、第二主模(62)和单一的滑动模(63)之间形成有包围所述第五型芯销(64e)以成形所述节气门体半成品(01)的型腔(7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至少两组(A、B)的第一、第二主模(61、62)和滑动模(63)之间设置共用的浇道(65),并且将一方的组的第一、第二主模(61、62)和滑动模(63)与另一方的组的第一、第二主模(61、62)和滑动模(63)隔着该浇道(65)点对称地配置,
将一方的组的第一主模(61)与另一方的组的第二主模(62)一体地形成而构成第一复合模(67),
并且将一方的组的第二主模(62)与另一方的组的第一主模(61)一体地形成而构成第二复合模(68)。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型腔(70)以其覆盖所述第一型芯销(64a)的末端面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第一和第二主模(61、62)形成有浇道(65)和浇口(66),该浇口(66)将该浇道(65)与所述型腔(70)的收纳所述第一型芯销(64a)的末端面的部分(70d)连通。
CN2010800185455A 2009-04-27 2010-04-14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Active CN1024139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08166 2009-04-27
JP2009108166A JP2010255572A (ja) 2009-04-27 2009-04-27 スロットルボディ半製品の成形用金型装置
PCT/JP2010/056659 WO2010125914A1 (ja) 2009-04-27 2010-04-14 スロットルボディ半製品の成形用金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13965A true CN102413965A (zh) 2012-04-11
CN102413965B CN102413965B (zh) 2013-12-04

Family

ID=43032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85455A Active CN102413965B (zh) 2009-04-27 2010-04-14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55572A (zh)
CN (1) CN102413965B (zh)
BR (1) BRPI1009776B1 (zh)
WO (1) WO201012591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2714A (zh) * 2015-07-01 2018-08-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铸造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07741B (zh) 2014-12-03 2021-05-11 捷迈有限公司 注入抗氧剂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KR102402078B1 (ko) * 2015-06-30 2022-05-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05382203B (zh) * 2015-10-29 2017-10-31 共享铸钢有限公司 蒸汽轮机阀壳铸件的铸造方法
JP6676804B1 (ja) * 2019-03-29 2020-04-08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吸気制御装置
KR102562915B1 (ko) * 2021-06-28 2023-08-04 주식회사 신성하이텍 생산성을 향상시킨 다이캐스팅을 이용한 차량용 스로틀바디의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된 스로틀바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70A (zh) * 1996-01-12 1997-10-29 托比工业株式会社 铸造轻合金轮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580523A (zh) * 2003-08-01 2005-02-16 株式会社电装 节气门体和节气门阀的同时成形方法
JP2005113717A (ja) * 2003-10-03 2005-04-28 Keihin Corp 燃料噴射弁付きスロットルボディ及びスロットルボディ成形用金型装置
CN1613630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株式会社电装 内燃机节气门装置的成型方法
CN1816436A (zh) * 2003-07-01 2006-08-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两部件压力注射成型方法制造节气门单元的方法
JP3857550B2 (ja) * 2001-07-26 2006-12-1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ギア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金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156A (ja) * 1999-09-07 2001-03-23 Nissan Motor Co Ltd 空気流量制御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成形金型
JP2007239560A (ja) * 2006-03-07 2007-09-20 Mikuni Corp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および二輪車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70A (zh) * 1996-01-12 1997-10-29 托比工业株式会社 铸造轻合金轮件的方法和装置
JP3857550B2 (ja) * 2001-07-26 2006-12-1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ギアハウジング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金型
CN1816436A (zh) * 2003-07-01 2006-08-0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两部件压力注射成型方法制造节气门单元的方法
CN1580523A (zh) * 2003-08-01 2005-02-16 株式会社电装 节气门体和节气门阀的同时成形方法
JP2005113717A (ja) * 2003-10-03 2005-04-28 Keihin Corp 燃料噴射弁付きスロットルボディ及びスロットルボディ成形用金型装置
CN1613630A (zh) * 2003-11-07 2005-05-11 株式会社电装 内燃机节气门装置的成型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72714A (zh) * 2015-07-01 2018-08-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铸造装置
CN108472714B (zh) * 2015-07-01 2019-11-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铸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1009776B1 (pt) 2018-05-08
CN102413965B (zh) 2013-12-04
BRPI1009776A2 (pt) 2016-03-15
JP2010255572A (ja) 2010-11-11
WO2010125914A1 (ja) 2010-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13965B (zh) 节气门体半成品的成形用模具装置
US7546828B2 (en) Throttle body assembly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3122884B (zh) 可调式先导溢流阀
CN103122882B (zh) 可调先导溢流阀
CN104612773B (zh) 基于电液控制式的进气配气系统
CN102362055B (zh) 发动机的进气控制装置
DE102004056764A1 (de) Drosselkörper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solcher Drosselkörper
CN101270827B (zh) 双温水暖系列二注式顺流控制阀及其制造方法
CN100473808C (zh) 发动机用进气控制装置
CN102362062B (zh) 发动机的进气控制装置
CN204572184U (zh) 进气管道
CN103422930A (zh) 进气用发动机气门
CN110617167A (zh) 一种喷油泵及发动机
CN101253325B (zh) 发动机用进气装置
CN100396897C (zh) 内燃机进气结构
CN203067860U (zh) 一种抗衡阀
CN207315760U (zh) 一种基于微型插装阀技术的新型液压电磁阀组
CN206129470U (zh) 一种ve分配泵回油阀
CN205938127U (zh) 一种燃气灶阀体
CN205382967U (zh) 油底壳
CN215950500U (zh) 一种用于阀体的密封结构及阀
CN220930213U (zh) 一种手动波纹管阀
CN211371337U (zh) 一种组合式滑阀套
EP3855053B1 (en) Electric switch valve and valve block thereof
CN104895711B (zh) 进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Address after: Ibaraki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KEIHIN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