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7670A -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7670A
CN102407670A CN2011102167693A CN201110216769A CN102407670A CN 102407670 A CN102407670 A CN 102407670A CN 2011102167693 A CN2011102167693 A CN 2011102167693A CN 201110216769 A CN201110216769 A CN 201110216769A CN 102407670 A CN102407670 A CN 102407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ping
nozzle surface
core
net
coiler mand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167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7670B (zh
Inventor
井上浩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7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7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7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7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ng or detecting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17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 B41J2/1653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 B41J2002/1655Cleaning of print head nozzles using wiping constructions with wiping surface parallel with nozzle plate and mounted on reels, e.g. cleaning ribbon cassett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所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在相对于头移动时擦拭液滴喷射头的喷嘴表面。该装置包括:带状擦拭网;送出心轴,其送出网;卷取心轴,其旋转以卷取网;按压装置,其使在送出心轴与卷取心轴之间行进的网按压在喷嘴表面上;驱动辊,在按压装置与卷取心轴之间行进的网缠绕在该驱动辊上,驱动辊旋转以向网施加朝向卷取心轴移动的传送力;以及驱动装置,其驱动驱动辊和卷取心轴,以使卷取心轴卷取网的速度比驱动辊向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Description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通过按压辊将行进的带状擦拭网按压在喷嘴表面上来擦拭喷嘴表面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且涉及液滴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当在喷墨记录装置中连续地执行记录操作时,油墨附着并积聚在喷嘴附近,进而使喷嘴堵塞。喷嘴堵塞将极大地降低打印质量,因此要对喷墨记录装置中头(喷墨头)的喷嘴表面进行定期清洁。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95908披露了对头的喷嘴表面进行擦拭的装置,在该装置中,按压辊使在一对滚筒之间行进的带状擦拭网(擦拭片材)按压在喷嘴表面上,从而擦拭并清洁喷嘴表面。在该装置中,通过用电动机驱动卷取侧滚筒并且用另一电动机驱动按压辊旋转,来使擦拭网从送出侧滚筒行进至卷取侧滚筒,并且为了保持擦拭网的速度均匀,采用速度测量装置对擦拭网的速度进行测量,并且对两个电动机的驱动进行控制。
然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195908中的装置必须在测量擦拭网的速度的同时控制两个电动机的驱动,因此具有控制复杂的缺点。此外,由于必须安装机构来测量两个电动机和擦拭网的速度,因此具有难于紧凑化的缺点。此外,如果速度测量装置出现故障或者如果因油墨产生的污迹而导致出现错误测量等,则产生松弛等,而且存在擦拭网不能稳定地行进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以上情形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需要复杂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构造来使擦拭网平稳行进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构造成在相对于液滴喷射头移动时擦拭所述液滴喷射头的喷嘴表面,所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包括:带状擦拭网;送出心轴,其送出所述擦拭网;卷取心轴,其受驱动而旋转,以卷取从所述送出心轴送出的擦拭网;按压装置,其使得在所述送出心轴与所述卷取心轴之间行进的所述擦拭网按压在所述喷嘴表面上;驱动辊,在所述按压装置与所述卷取心轴之间行进的擦拭网缠绕在所述驱动辊上,所述驱动辊受驱动而旋转以施加使所述擦拭网朝向所述卷取心轴移动的传送力;以及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以使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通过一个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取心轴和所述驱动辊旋转来执行所述擦拭网的传送。在这期间,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以使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从而,即使在不执行复杂控制的情况下,仍可以卷取所述擦拭网而不会出现任何松弛,并且可以使所述擦拭网平稳地行进。此外,通过所述单个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卷取心轴和所述驱动辊,还可以简化构造。
优选地,所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还包括:送出芯部,所述擦拭网以卷的形式缠绕在所述送出芯部上,所述送出芯部能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以及卷取芯部,所述擦拭网被卷取在所述卷取芯部上,所述卷取芯部安装在所述卷取心轴上从而所述卷取心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卷取芯部。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所述擦拭网从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的所述送出芯部送出,并且被缠绕在安装于所述卷取心轴上的所述卷取芯部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执行擦拭部件的更换。
优选地,所述卷取心轴包括:卷取主轴,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及卷取滑动轴,其借助扭矩限制器安装在所述卷取主轴上,所述卷取芯部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所述卷取滑动轴上:所述卷取芯部沿周向相对于所述卷取滑动轴的旋转受到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所述卷取心轴构造成借助所述扭矩限制器滑动。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构造来将所述卷取心轴构造成滑动的。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源;以及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将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卷取心轴和所述驱动辊,以使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以下述方式旋转: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所述驱动装置由所述驱动源和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构成,该驱动力传递装置将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卷取心轴和所述驱动辊,并且使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旋转。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的转速通过驱动力传递装置以下述方式设置: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从而,可以通过单个驱动源的驱动力来驱动所述驱动辊旋转并且驱动所述卷取心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驱动辊齿轮,其使所述驱动辊旋转;卷取心轴齿轮,其使所述卷取心轴旋转;以及旋转传递齿轮,其通过接收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且与所述驱动辊齿轮和所述卷取心轴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辊齿轮和所述卷取心轴齿轮的传动比被调整为使得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设定得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通过将驱动所述驱动辊旋转的驱动辊齿轮和驱动所述卷取心轴旋转的卷取心轴齿轮与一个旋转传递齿轮啮合,并且通过调整传动比,来使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所述传送力的速度快。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构造来调整所述驱动辊的传送速度以及所述卷取心轴的卷取速度。
优选地,所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还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具有能开闭的盖体;以及主框架,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其中:所述送出心轴、所述卷取心轴、所述按压装置、所述驱动辊和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驱动源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且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时,所述驱动源和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连接成能够传递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所述擦拭网安装在可以从所述主框架拆卸的壳体中,并且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时,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中的驱动源连接至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执行所述擦拭部件的更换。
优选地,所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还包括:咬合辊,其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其中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时,缠绕在所述驱动辊上的擦拭网被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咬合辊夹住。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所述咬合辊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且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时,缠绕在所述驱动辊上的擦拭网被所述驱动辊和咬合辊咬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可靠地将所述传送力施加在所述擦拭网上。
优选地,所述送出心轴包括:送出主轴;以及送出滑动轴,其经由摩擦机构能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送出主轴上,所述送出芯部以如下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送出滑动轴上:所述送出芯部沿周向相对于所述送出滑动轴的旋转受到限制。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摩擦力被施加在安装于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所述擦拭网施加张力,并且即使张力突然改变,仍可以使所述擦拭网在所述擦拭网中不会出现松弛的情况下平稳地行进。
优选地,所述送出芯部包括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能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并且向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施加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摩擦力被施加在安装于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所述擦拭网施加张力,并且即使张力突然改变,仍可以使所述擦拭网在所述擦拭网中不会出现松弛的情况下平稳地行进。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盖体包括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按压在安装于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的端面上并且当所述盖体闭合时向所述送出芯部施加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摩擦力被施加在安装于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向所述擦拭网施加张力,并且即使张力突然改变,仍可以使所述擦拭网在所述擦拭网中不会出现松弛的情况下平稳地行进。
为了到达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包括:上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以及液滴喷射头,其将液滴喷射在介质上。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可以通过平稳行进的擦拭网,来擦拭和清洁布置在所述液滴喷射装置中的液滴喷射头的喷嘴表面。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复杂控制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构造来使擦拭网平稳地行进。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特性、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其中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单元的总体构造的侧视图;
图2是喷墨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单元的正视图;
图3是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的平面透视图;
图4是喷墨头的下端区的侧视图;
图5是示出从维修位置侧观察时清洁液涂敷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清洁液涂敷单元的正视图;
图7是清洁液涂敷单元的侧视图;
图8是示出从维修位置侧观察时擦拭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擦拭单元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从图像记录位置侧观察时擦拭单元的侧视图;
图11是擦拭单元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图12是擦拭单元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图13是擦拭单元的后视图;
图14是示出对按压辊的轴部提供支撑的轴承部的构造的局部剖视正视图;
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15-15截取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12中的线16-16截取的剖视图;
图17A是示出使用期间擦拭单元中擦拭网的状态的说明图,并且图17B是示出更换期间擦拭网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8A和图18B是用于使升降台上升和下降的联动机构的说明图;
图19是示出擦拭单元安装在安装部中的状态的局部剖视正视图;以及
图20是示出擦拭单元安装在安装部中的状态的局部剖视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描述以下实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清洁装置设于在单页纸张上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装置内。
喷墨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单元的构造
图1是示出喷墨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单元的总体构造的侧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图像记录单元10通过图像记录鼓14来传送介质(单页纸张)12。蓝绿色(青色)(C)、品红色(M)、黄色(Y)和黑色(K)各种颜色的墨滴从喷墨头(液滴喷射头)16C、16M、16Y和16K喷射并涂敷在介质12的表面上,由此在介质12的表面上记录彩色图像,所述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布置在图像记录鼓14的周围。
图像记录鼓14可旋转地进行布置,并且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的端部被支撑在一对轴承22(参见图2)上。轴承22布置在喷墨记录装置的主框架20上,并且由于旋转轴18的端部被支撑在该对轴承22上,因此图像记录鼓14被水平安装(旋转轴18平行于水平安装表面安装)。
电动机通过旋转传递机构(未示出)与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连接。图像记录鼓14在电动机的驱动下旋转。
图像记录鼓14设置有位于其外周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周表面上的两个位置处)的夹持部24,以便夹持介质12的前端部。介质12的前端部由夹持部24夹持,从而保持在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上。
图像记录鼓14还设置有吸引保持机构(未示出)(例如,静电吸引机构或真空抽吸机构)。缠绕在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上且前端部由夹持部24夹持的介质12通过由吸引保持机构施加在介质12的背面上的引力来保持,由此将介质12保持在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上。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记录装置中,介质12通过传送鼓26从前一步骤传送至图像记录鼓14。传送鼓26与图像记录鼓14平行地布置,并且以同步的方式将介质12传送到图像记录鼓14上。
而且,通过传送鼓28将图像记录之后的介质12传送至下一步骤。传送鼓28与图像记录鼓14平行地布置,并且以同步的方式从图像记录鼓14接收介质12。
四个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由宽度与介质宽度对应的全线头(line head)构成,并且以均一的间隔隔开地在径向上布置在与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同心的圆周上。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喷墨头16C、16M、16Y和16K水平对称地绕图像记录鼓14布置。换句话说,蓝绿色喷墨头16C和黑色喷墨头16K相对于经过图像记录鼓14中心的竖直线对称地布置,并且品红色喷墨头16M和黄色喷墨头16Y相对于同一竖直线水平对称地布置。
形成在如上所述布置的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下端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设置成与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面对,并且喷嘴30C、30M、30Y和30K布置在距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预定高度的位置处(在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与各个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之间形成有相同的间距)。此外,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中形成有喷墨喷嘴,并且这些喷墨喷嘴布置在与介质12的传送方向垂直的行上。
从形成在如上所述布置的喷墨头喷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的喷嘴朝向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垂直地喷射墨滴。
图3是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的平面透视图,并且图4是喷墨头的下端区的侧视图。
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具有相同的构造,因此,下面对一个喷墨头16及其喷嘴表面30(30C、30M、30Y和30K)的构造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喷嘴表面30形成为矩形并且包括:喷嘴形成区30A,其位于喷嘴表面30的横向(介质传送方向)中部处且具有固定宽度;以及喷嘴保护区30B,其对称地布置在喷嘴形成区30A的两侧。
喷嘴形成区30A是形成有喷嘴的区域,并且对该区域的表面应用防液处理(在该区域的表面上施加防液膜)。
此处,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头16构造成所谓的阵列头,并且喷嘴N在喷嘴形成区30A布置成二维阵列构造。更具体而言,通过沿相对于介质12的传送方向倾斜预定角度的方向等间距地布置喷嘴N来形成喷嘴列,此外,多个喷嘴行沿与介质12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等间距地布置。通过在喷嘴中采用该布置,可以减小喷嘴N在投影到头的长度方向(即,与介质12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时相互之间的有效间距,由此可以实现喷嘴N的高密度构造。
在阵列头中,有效喷嘴行是投影在头的长度方向上的喷嘴行。
布置在喷嘴形成区30A的两侧的喷嘴保护区30B是用于保护喷嘴形成区30A的区域,并且喷嘴形成区30A形成为从喷嘴保护区30B内凹预定量(大约0.2mm)的内凹部。
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头16仅仅在喷嘴形成区30A上应用防液处理(不对喷嘴保护区30B应用防液处理)。在该情况下,当液体附着在喷嘴保护区30B上时,液体弄湿喷嘴保护区30B并且散布在喷嘴保护区30B上。
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墨头16通过所谓的压电喷射系统将墨滴从喷嘴N喷出。形成在喷嘴表面30中的喷嘴N分别与压力室P连接,并且依靠压电部件使压力室P的侧壁振动来扩大和缩小压力室P的容积,从而从喷嘴N喷射墨滴。
喷墨方法不限于此,而是还可以采用使用热方法进行喷射的结构。
图像记录单元10具有上述结构。在图像记录单元10中,将介质12通过传送鼓26从上一步骤接收在图像记录鼓14上,并且使介质12在通过吸引而保持在图像记录鼓14的外周表面上的同时旋转地来传送。在该传送期间介质12从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下方经过,并且在介质12经过时墨滴从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喷射并涂敷在介质12的记录表面上,从而在介质12的记录表面上形成彩色图像。在完成图像记录之后,介质12从图像记录鼓14传送至传送鼓28,并且传送至后续步骤。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图像记录单元10中,如图2所示,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安装在头支撑架40上,并且围绕图像记录鼓14布置。
头支撑架40由以下部件构成:成对侧板42L和42R,其与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垂直地布置;以及连接架44,其将成对侧板42L和42R的上端部连接在一起。
每一个侧板42L和42R均形成为板状,并且侧板42L和42R设置成隔着图像记录鼓14彼此相对。在成对侧板42L和42R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各个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安装部46C、46M、46Y和46K(为了方便起见,图2中仅示出了安装部46Y)。
安装部46C、46M、46Y和46K以均一的间隔隔开地在径向上布置在与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同心的圆周上。在头的各端部形成有连接部48C、48M、48Y和48K(为了方便起见,图2中仅仅示出了连接部48Y),通过将连接部48C、48M、48Y和48K固定在安装部46C、46M、46Y和46K上,来将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安装在头支撑架40上。通过将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安装在头支撑架40上,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以均一的间隔隔开地在径向上布置在与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同心的圆周上。
用于安装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头支撑架40布置为在引导轨(未示出)的引导下可沿与图像记录鼓14的旋转轴18平行的方向滑动。头支撑架40布置为在诸如螺旋馈送机构等线性驱动机构(未示出)的驱动下可在由图2中实线表示的“图像记录位置”与由图2中虚线表示的“维修位置”之间移动。
当头支撑架40设置在图像记录位置处时,喷射头16C、16M、16Y和16K设置在图像记录鼓14的周部附近,并且处于能够进行图像记录的状态。
维修位置设定为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从图像记录鼓14退避开的位置。在维修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润湿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润湿单元50。
润湿单元50包括将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覆盖的盖子52C、52M、52Y和52K(为了方便起见,图2中仅仅示出了盖子52Y)。当长时间不使用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等时,用盖子52C、52M、52Y和52K覆盖喷嘴表面。由此,防止因干燥而引起喷射故障。
为盖子52C、52M、52Y和52K设置加压抽吸机构(未示出),从而可以对喷嘴的内部施压并进行抽吸。
此外,为盖子52C、52M、52Y和52K设置清洁液供应机构(未示出),从而可以将清洁液供应至盖子的内部。
在盖子52C、52M、52Y和52K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废液托盘54。供应至盖子52C、52M、52Y和52K的清洁液排到废液托盘54内,并且通过废液回收管56回收到废液罐58中。
在图像记录位置与维修位置之间布置有用于对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进行清洁的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在喷墨头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同时,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清洁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下面,对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的结构进行描述。
喷嘴表面清洁装置的结构
如图2所示,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包括清洁液涂敷装置62和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
清洁液涂敷装置62将清洁液涂敷在从维修位置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通过将擦拭网按压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来擦拭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中涂敷有清洁液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清洁液涂敷装置62和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布置在头支撑架40的移动路径中。在该情况下,清洁液涂敷装置62设置在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维修位置侧。由此,在涂敷清洁液之后,在喷墨头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同时,可以通过擦拭网来擦拭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该布置可以颠倒。换句话说,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可以布置在清洁液涂敷装置62的维修位置侧。在该情况下,在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从图像记录位置向维修位置移动的同时,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墨头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接着用擦拭网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清洁液涂敷装置的结构
图5是示出从维修位置侧观察时清洁液涂敷装置62的侧视图。
清洁液涂敷装置62由与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对应地布置的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和安装有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的基座72构成。清洁液涂敷装置62设置在废液托盘54的内部,废液托盘54设置在润湿单元50(参见图2)中。
基座的结构
基座72水平地布置从而可通过升降装置(未示出)上升和下降。在基座72的上表面部上形成有清洁液涂敷单元连接部72C、72M、72Y和72K。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通过螺栓等固定至形成在基座72上的清洁液涂敷单元连接部72C、72M、72Y和72K,从而安装在预定位置。通过将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安装在基座72上,来将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布置在对应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移动路径上(即,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移动路径上)。
清洁液涂敷单元的结构
下面,对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的结构进行描述。
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均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因此在此描述清洁液涂敷单元70的结构。
图6和图7分别是清洁液涂敷单元70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如图6和图7所示,清洁液涂敷单元70包括:清洁液涂敷头74,其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30上;以及清洁液回收托盘76,其回收从喷嘴表面30落下的清洁液。
清洁液回收托盘76形成上部敞开的矩形盒形状。清洁液涂敷头74竖直地布置在清洁液回收托盘76的内部。
清洁液涂敷头74形成为具有倾斜上表面的矩形块形状,并且上部具有倾斜的清洁液保持表面74A。清洁液保持表面74A形成为与待清洁的头的喷嘴表面30的倾斜角相同的倾斜角,并且形成为宽度比喷嘴表面30的宽度(介质传送方向上的宽度)稍微大一些。
在清洁液保持表面74A的上部附近形成有清洁液出射口78,并且清洁液从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从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的清洁液沿倾斜的清洁液保持表面74A向下流动。如此,在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形成清洁液层(膜)。通过使喷嘴表面30与形成在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的清洁液层接触,来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墨头16的喷嘴表面30上。
在清洁液涂敷头74的内部形成有与清洁液出射口78连通的清洁液供应流槽80。清洁液供应流槽80与形成在清洁液回收托盘76中的连接流槽76A连通,并且连接流槽76A与形成在清洁液回收托盘76中的清洁液供应口76B连通。当向清洁液涂敷头74中的清洁液供应口76B供应清洁液时,清洁液从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
清洁液由清洁液罐(未示出)供应。清洁液供应口76B与连接至清洁液罐的管(未示出)连接。在该管中布置有清洁液供应泵(未示出)和阀(未示出),并且通过开启阀并且驱动清洁液供应泵,来将清洁液从清洁液罐供应至清洁液涂敷头74。
如上所述,清洁液回收托盘76形成为上部敞开的矩形盒形状。清洁液回收托盘76的内部的底面成倾斜的,并且该底面在倾斜方向上的下端部形成有清洁液排出口88。清洁液排出口88经过形成在清洁液回收托盘76内部的清洁液回收流槽76C与形成在清洁液回收托盘76的侧面部中的清洁液回收口76D连接。
从清洁液涂敷头74的清洁液出射口78出射的清洁液沿清洁液保持表面74向下流动,并且回收到清洁液回收托盘76内。通过清洁液回收托盘76回收的清洁液输送至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并且用于冲走废液(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清洁液涂敷单元70(70C、70M、70Y、70K)均如上所述来构造。清洁液涂敷装置62通过将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安装于形成在基座72上的清洁液涂敷单元安装部72C、72M、72Y和72K上来构造。
清洁液涂敷装置62的操作由控制器(未示出)来控制。控制器通过控制升降装置等的驱动来控制清洁液涂敷装置62的清洁液涂敷操作。
上述清洁液使用主要组分例如为二甘醇一丁基醚的清洁液。通过将这种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30上,可以容易地将附着在喷嘴表面30上的油墨所产生的固体附着物溶解并去除。
清洁液涂敷装置的操作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清洁液涂敷装置62的清洁液涂敷操作。
在喷墨头16(16C、16M、16Y、16K)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时,清洁液涂敷装置62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墨头16(16C、16M、16Y、16K)的喷嘴表面30(30C、30M、30Y、30K)上。更具体而言,清洁液按以下方式进行涂敷。
整个清洁液涂敷装置62布置成可上升和下降。当不执行清洁时,清洁液涂敷装置62设置在预定的等待位置。在清洁期间,清洁液涂敷装置62从等待位置上升预定量到达预定操作位置。
当清洁液涂敷装置62移动至操作位置时,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设置在预定清洁液涂敷位置。因此,依靠布置在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中的清洁液涂覆头74,可以将清洁液涂覆在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换句话说,当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设置在清洁液涂覆位置处时,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设置在使流溢在清洁液涂覆头74的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的清洁液与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接触的位置处(即,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与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之间的间距在预定范围内的位置处)。
当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设置在预定的清洁液涂覆位置处时,控制器驱动线性驱动机构并且使头支撑架40以预定移动速度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控制器还根据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到达清洁液涂覆单元70C、70M、70Y和70K的清洁液涂覆头74的定时驱动清洁液供应泵。由此,清洁液以预定的流速从布置在各个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中的清洁液涂覆头74的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从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的清洁液在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向下流动。因此,在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形成清洁液层(膜)。
当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经过清洁液涂覆头74时,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与形成在清洁液涂覆头74的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的清洁液层接触。从而,将清洁液涂覆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的结构
图8是示出从维修位置侧观察时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侧视图。
如图8所示,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包括: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其与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对应地布置;以及擦拭装置主框架102,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放置在该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
擦拭装置主框架的结构
擦拭装置主框架102水平地布置从而可通过升降装置(未示出)上升和下降。擦拭装置主框架102形成为上端部敞开的盒形形状,并且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内布置有用于安装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
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分别形成为能够容纳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空腔,并且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的上端部敞开。通过将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经由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的上开口竖直向下插入,来将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放置在对应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中。
在各个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上布置有闭锁机构(未示出),从而可以锁住安装的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闭锁机构构造成,例如在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被插入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内时自动地操作。
擦拭单元的结构
下面,描述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结构。
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均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因此此处只描述一个擦拭单元100的结构。这同样适用于擦拭单元安装部104C、104M、104Y和104K,从而此处只描述一个擦拭单元安装部104。
图9是擦拭单元100的平面图,图10是从图像记录位置侧观察时擦拭单元100的侧视图,图11是擦拭单元100的局部剖视侧视图,图12是擦拭单元100的局部剖视正视图,以及图13是擦拭单元100的后视图。
如图9至图13所示,擦拭单元100具有形成为带状的缠绕在倾斜布置的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并且擦拭单元100通过将缠绕在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按压在喷墨头的喷嘴表面上来擦拭并清洁喷墨头的喷嘴表面。
擦拭单元100包括:壳体112;送出心轴114,其将形成为带状的擦拭网110送出;卷取心轴116,其卷取擦拭网110;前段引导件120,其引导从送出心轴114送出的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缠绕在按压辊118上;后段引导件122,其引导缠绕在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以将擦拭网110卷取在卷取心轴116上;以及网格辊(驱动辊)124,其传送擦拭网110。
壳体112由壳主体126和盖体128构成。壳主体126形成为竖直方向较长且上端部和前面部敞开的盒状形状。盖体128借助铰链130连接至壳主体126的前面部。壳主体126的前面部依靠盖体128来敞开和闭合。
盖体128设置有可弹性变形的锁钩132,并且盖体128依靠锁钩132固定至壳主体126,锁钩132弹性变形从而与形成在壳主体126上的钩接纳部134咬合。
送出心轴114具有圆柱形形状,并且其基端部固定(以悬臂的方式支撑)于布置在壳主体126上的心轴轴承部136上,且送出心轴114水平地安装在壳主体126的内部。送出心轴114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送出芯部138。送出心轴114形成为比送出芯部138的长度稍短。因此,在安装送出芯部138时,能使送出心轴114退避在送出芯部138的内周部中。
送出芯部138具有圆筒形形状。形成为带状的擦拭网110以卷的形式缠绕在送出芯部138上。
通过将送出心轴114插入送出芯部138的内周部内而使送出芯部138配合在送出心轴114上,来将送出芯部138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的送出芯部138绕送出心轴114旋转,并且被支撑为可旋转。
此处,如图11所示,在壳体112的盖体128上布置有与送出心轴114的安装位置对应的送出芯部按压块139。当盖体128闭合时,送出芯部按压块139沿送出心轴114的轴向按压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的送出芯部138的端面,以便向送出芯部138施加摩擦力。
送出芯部按压块139包括:轴部139A;按压部139B,其可滑动地布置在轴部139A上;以及弹簧139C,其沿轴向推动按压部139B。
轴部139A具有圆杆状形状,并且垂直地安装在盖体128的内表面上。轴部139A布置成当盖体128闭合时位于与送出心轴114同轴的位置。
按压部139B包括凸起部139B1和凸缘部139B2。凸起部139B1具有圆筒状形状,并且其外径形成为与送出芯部138的内径大致相同,以便能够插入到送出芯部138的内周部中。此外,凸起部139B1的内径形成为与轴部139A的外径大致相同,并且可沿轴部139A滑动。凸缘部139B2与凸起部139B1的基端部形成一体,并且形成为沿外径方向延伸。凸缘部139B2的基端部形成有扩大的内径,并且弹簧139C容纳在该内径扩大的凸缘139B2的内周部中。按压部139B在轴部139A的前端方向受到弹簧139A推动。
在轴部139A的前端形成有凸缘部,并且通过该凸缘部来防止按压部139B脱落。
在以上述方式构造的送出芯部按压块139中,当壳体112的盖体128闭合时,按压部139B的凸起部139B1配合在送出芯部138的内周部内,此外,凸缘部139B2紧靠送出芯部138的端面,并且在弹簧139C的力的作用下沿轴向按压送出芯部138。由此,将送出芯部138设置并且按压在送出芯部按压块139与凸缘114A之间,并且当芯部138旋转时送出芯部138受到摩擦。
擦拭网110使用例如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聚乙烯)或NY(尼龙)等超细纤维制成的针织或机织片材,并且形成为宽度与被擦拭的头的喷嘴表面的宽度对应的柔性带状形状。
卷取心轴116在送出心轴114的下方位置处布置成使得卷取心轴116的轴线沿水平方向。更具体而言,卷取心轴116布置在送出心轴114下方并且与送出心轴114平行。
如图11所示,卷取心轴116包括:主轴116A;滑动轴116B,其绕主轴116A布置成可沿周向旋转;以及扭矩限制器116C,其将主轴116A和滑动轴116B连接起来,并且以下述方式构造:如果施加有超过阈值的载荷(扭矩),则滑动轴116B相对于主轴116A滑动。
主轴116A具有圆杆状形状,并且其基端部附近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承部140上,轴承部140布置在壳主体126中。
滑动轴116B具有圆筒状形状,并且绕主轴116A的外周部布置成可沿周向旋转。
扭矩限制器116C布置在滑动轴116B的前端的内周部上,并且将主轴116A和滑动轴116B连接在一起。扭矩限制器116C包括输入侧旋转体(未示出)和与输入侧旋转体同轴地布置的外侧旋转体(未示出),并且当相对于输入侧旋转体向输出侧旋转体施加超过阈值的载荷(扭矩)时,扭矩限制器116C在输入侧旋转体与输出侧旋转体之间滑动。扭矩限制器116C的输入侧旋转体(例如,通过键和键槽或者凸起部和凸起部孔,或者通过固定成一体而传递旋转)与主轴116A连接,并且输出侧旋转体(例如,通过键和键槽或者凸起部和凸起部孔,或者通过固定成一体而传递旋转)与滑动轴116B连接,从而将主轴116A与滑动轴116B连接在一起,以便在主轴116A与滑动轴116B之间传递旋转。从而,实现以下功能:当向滑动轴116B施加超过阈值的扭矩时,滑动轴116B相对于主轴116A滑动。
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卷取心轴116中,如果施加在滑动轴116B上的载荷(扭矩)在预定范围内,则不发生滑动,并且滑动轴116B与主轴116A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如果施加在滑动轴116B上的载荷(扭矩)超出预定范围,则在滑动轴116B与主轴116A之间出现滑动,并且可以防止过度载荷施加在主轴116A上。
在卷取心轴116上安装有卷取由送出芯部138送出的擦拭网110的卷取芯部142。
卷取芯部142的构造与送出芯部138的构造大致相同。更具体而言,卷取芯部142具有圆筒状形状。缠绕在送出芯部138上的擦拭网110的前端固定至卷取芯部142。
通过将卷取心轴116配合在卷取芯部142的内周部内来将卷取芯部142安装在卷取心轴116上。
这里,如图11所示,卷取芯部142在其内周部中形成有键槽142C。另一方面,在卷取心轴116的外周(滑动轴116B的外周)中形成有与键槽142C接合的键116D。在安装卷取芯部142时,形成在卷取心轴116上的键116D配合在形成于卷取芯部142中的键槽142C内。由此,将卷取芯部142安装成,能够使卷取心轴116的旋转传递至卷取芯部142。
此外,如图11所示,引导板143在壳体112的盖体128的内侧布置成与卷取心轴116的安装位置对应。引导板143具有直径与擦拭网110的卷取直径对应的圆盘状形状,并且当盖体128闭合时布置在卷取心轴116的前端。
此外,如图11所示,在卷取心轴116的基端部形成有直径与引导板143的直径大致相同的凸缘116E。卷取芯部142安装在卷取心轴116上,并且当壳体112的盖体128闭合时,布置在凸缘116E与引导板143之间。被卷取在卷取芯部142上的擦拭网110在擦拭网110的两边缘被凸缘116E和引导板143引导的情况下,缠绕在卷取芯部142上。
卷取心轴116的主轴116A布置成,主轴116A的基端部突出到壳主体126之外,并且该突出的基端部固定有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通过驱动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旋转,来使卷取心轴116(主轴116A)旋转。下面,描述卷取心轴116的驱动机构。
按压辊118布置在送出心轴114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按压辊118、送出心轴114和卷取心轴116布置在同一直线上),并且相对于水平面布置成预定倾斜角。换句话说,按压辊118根据待擦拭的喷墨头16的喷嘴表面30的倾斜角来设置(即,按压辊118的轴线平行于喷嘴表面),以便将擦拭网110按压在喷墨头16的喷嘴表面30上。
根据作为清洁对象的喷墨头16的喷嘴表面30的剖面形状,按压辊118形成为中部具有增大的直径(参见图14)。在本实施例的喷墨头16中,喷嘴表面30的中部(即,喷嘴形成区30A)形成为内凹成凹入形状,由此,根据形成为凹入形形状的喷嘴表面30,按压辊118的中部形成为突出形状(直径比其它部分的直径大)。更具体而言,与内凹成凹入形状的喷嘴形成区30A对应的区域(擦拭期间邻接的区域)形成为根据内凹量而突出(鼓胀)。如此,可以将擦拭网110适当地按压在形成为内凹的凹入形状的喷嘴形成区30A上。
按压辊118设置有从其两端部突出的轴部118L和118R,并且轴部118L和118R以可旋转和可摆动的方式被成对的轴支撑部146L和146R支撑。
图14是示出对按压辊118的轴部118L和118R提供支撑的轴支撑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正视图,并且图15是沿图14中的线15-15截取的剖视图。
如图14所示,轴支撑部146L和146R布置在水平布置的升降台170上。轴支撑部146L和146R由竖直地竖立在升降台170上的柱部150L和150R和以弯曲方式布置在柱部150L和150R的顶端处的支撑部152L和152R构成。
支撑部152L和152R垂直于按压辊118的轴布置,并且在支撑部152L和152R的内侧形成有凹入部154L和154R。各个凹入部154L和154R形成为宽度分别与按压辊118的轴部118L和118R的直径大致相等的矩形形状,并且各个凹入部154L和154R的长度方向与待清洁的喷墨头的喷嘴表面垂直(参见图15)。位于按压辊118的各端处的轴部118L和118R自由地配合在支撑部152L和152R的凹入部154L和154R内。从而,按压辊118被可摆动地支撑在与待清洁的喷墨头的喷嘴表面垂直的平面内。
在凹入部154L和154R内容纳有弹簧156L和156R,并且按压辊118的自由地配合在凹入部154L和154R内的轴部118L和118R受到弹簧156L和156R的向上按压。如此,可以通过跟随待清洁的全线头的喷嘴表面来使按压辊118的外周表面与喷嘴表面紧密接触。
前段引导件120由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和第二前段引导件162构成,并且引导从送出心轴114送出的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缠绕在倾斜布置的按压辊118上。
另一方面,后段引导件122由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构成,并且引导缠绕在倾斜布置的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卷取在水平布置的卷取心轴116上。
前段引导件120和后段引导件122关于按压辊118对称地布置。更具体而言,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关于按压辊118对称地布置,此外,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关于按压辊118对称地布置。
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形成为具有预定宽度的板状形状,并且竖直地直立在升降台170上。第一前段引导件160的上缘部160A形成为擦拭网110的支撑部,并且上缘部160A的表面形成为圆弧形形状。此外,上缘部160A相对于水平面形成为预定倾斜角,从而改变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
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与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具有相同的结构。更具体而言,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形成为具有预定宽度的板状形状,并且竖直地直立在升降台170上。上缘部164A形成为擦拭网110的支撑部,并且形成为圆弧形形状。此外,上缘部164A相对于水平面形成为预定倾斜角。
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关于按压辊118对称地设置。通过将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上,来将从送出心轴114送出的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从与送出心轴114的轴线垂直的方向变为与按压辊118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通过将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来将如下所述缠绕在第二后段引导件166上的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变为与卷取心轴116的轴线垂直的方向。
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形成为各个端部具有凸缘162L和162R的引导辊。第二前段引导件162设置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与按压辊118之间,并且引导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上的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缠绕在按压辊118上。更具体而言,将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即被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变为与按压辊118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稍作调整以使擦拭网110沿刚好与按压辊118的轴线垂直的方向行进。此外,第一前段引导件160的各个端部上的凸缘部162L和162R防止擦拭网110蛇行(skewed travel)。
第二前段引导件162的仅仅一端被支撑在支架168A上,并且第二前段引导件162设置成预定倾斜角。如图13和图16所示,支架168A形成为具有弯曲顶端的板状形状,并且支架168A的基端部固定至壳主体126的后表面的上端部。支架168A安装成,从壳主体126的上端部垂直地向上突出。第二前段引导件162的仅仅一端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支架168A的顶端的弯曲部上。
第二后段引导件166的构造与第二前段引导件162的构造相同。更具体而言,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形成为两端部具有凸缘166L和166R的引导辊,并且第二后段引导件166的仅仅一端被支撑在支架168B上。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布置成预定倾斜角。支架168B形成为具有弯曲顶端的板状形状,并且支架168B的基端部固定至壳主体126的后表面的上端部。第二后段引导件166的仅仅一端可旋转地被支撑在支架168B的顶端的弯曲部上。
第二后段引导件166设置在按压辊118与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之间,并且引导缠绕在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
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关于按压辊118对称地设置。行进方向被第一前段引导件160变为与按压辊118的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的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二前段引导件162上,由此,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被稍微调整,以使擦拭网110沿刚好与按压辊118的轴线垂直的方向行进。此外,通过第二后段引导件166稍微调整缠绕在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以使擦拭网110能够缠绕在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通过将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变成与卷取心轴116的轴线垂直的方向。
从而,前段引导件120和后段引导件122通过逐渐改变擦拭网110的方向来引导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能够容易地缠绕在按压辊118上。
因此,与第一前段引导件160的倾斜角相比,第二前段引导件162的倾斜角更接近按压辊118的倾斜角,类似地,与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的倾斜角相比,第二后段引导件166的倾斜角更接近按压辊118的倾斜角。
如上所述,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布置在升降台170上。升降台170能够沿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升和下降。
如图11所示,引导轴172与升降台170连接成一体。引导轴172从升降台170的下表面向下竖直延伸,并且配合在设置于壳主体126内的引导套筒174中。引导套筒174借助支撑部件176固定至壳主体126的内壁面,并且竖直地引导引导轴172。
以这种方式,设置有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的升降台170可沿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升和下降。因此,如图17A和图17B所示,通过使升降台170上升和下降,可以使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相对于固定设置的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前进和后退。如此,可以简单地更换擦拭网110。
更具体而言,如图17B所示,通过使升降台170下降,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可以相对于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向下退避,因此可以确保上述部件之间具有较大的空间。因此,可以简单地执行将擦拭网110缠绕在各个部件上的任务。此外,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处于向下退避的状态下,可以通过将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而简单地将擦拭网110缠绕在各个部件上,接着使升降台170上升。换句话说,如果擦拭网110被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则如图17A所示,在使升降台170上升的情况下,擦拭网110会自动缠绕在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上。
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能够相对于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前进和后退,可以简单地执行更换擦拭网110的任务。
在使用时,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必须处于预定的使用位置(图17A中的位置),并且与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上相联动地使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移动至使用位置。
下面,将描述联动机构。如图11和图13所示,在升降台170上布置有升降杆(接合部)178,升降台170上布置有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升降杆178布置成经由形成在壳主体126的后表面上的切除部180从壳主体126的后表面突出。通过使升降杆178滑动而使升降台170上升和下降。
另一方面,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在放置有擦拭单元100的擦拭装置主框架102的安装部104(104C、104M、104Y和104K)的内侧突出地布置有销(被接合部)182。销182布置成,当擦拭单元100安装在安装部104上时与布置在擦拭单元100上的升降杆178接合。
根据上述构造,如图18A和图18B所示,当擦拭单元100插入擦拭装置主框架102的安装部104内时,升降杆178与销182接合,并且被强制地抬高至预定位置。由此,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被配准在预定的使用位置。
以这种方式,与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上相联动地使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移动至使用位置。
网格辊124在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的下方位置处设置在壳主体126的底面附近。网格辊124驱动并引导擦拭网110,以使擦拭网110卷取在卷取心轴116上,上述擦拭网110的行进方向已经被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变成与卷取心轴116垂直的方向。
网格辊124布置成与卷取心轴116平行(即,平行于水平面),并且网格辊124的基端部附近可旋转地被支撑在轴承部184上,该轴承部184布置在壳主体126上。此外,网格辊124布置成其旋转轴的基端部突出到壳主体126之外,并且网格辊驱动齿轮186固定至旋转轴的该突出的基端部。通过驱动网格辊驱动齿轮186旋转来使网格辊124旋转。
下面,对包括网格辊124的擦拭单元100的驱动机构进行描述。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擦拭单元100中,通过在驱动网格辊124旋转的同时也驱动卷取心轴116旋转,来使擦拭网110从送出心轴114朝向卷取心轴116行进。
如上所述,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固定至卷取心轴116(构成卷取心轴116的主轴116A)。另一方面,网格辊驱动齿轮186固定至网格辊124。如图13所示,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与旋转传递齿轮188啮合。
旋转传递齿轮188的旋转轴水平布置,并且可旋转地被支撑在布置于壳主体126上的轴承部190上。通过驱动旋转传递齿轮188来使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两者沿相同的方向旋转。因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的旋转而使得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旋转。
这里,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使用不同直径的齿轮(具有不同齿数的齿轮),并且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设置成以不同的速度旋转。更具体而言,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为了在不产生任何松弛的情况下传送擦拭网110,将卷取心轴116的转速和网格辊124的转速设定成,使擦拭网110卷取在卷取芯部142上的速度比网格辊124传送擦拭网110的速度快。因此,可以在不产生任何松弛的情况下,稳定地卷取擦拭网110。
更具体而言,卷取心轴116的转速和网格辊124的转速设定成,使安装在卷取心轴116上的卷取芯部142的圆周速度V1比网格辊124的圆周速度V2大(V1>V2),并且基于这些速度来设定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与网格辊驱动齿轮186的传动比。
通过利用实验等找出最佳的速度,来确定实际设定的转速。更具体而言,如果这些速度之间的差异太大,则可能引起磨损或故障等,因此通过基于实验等找出最佳值,来设定转速。
以这种方式,即使卷取速度与传送速度之间存在差异,也会由于滑动机构(基于扭矩限制器116C)布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卷取心轴116中,而可以在不施加过多载荷的情况下,驱动卷取心轴116、网格辊124和电动机194等。
当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的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时,使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旋转的旋转传递齿轮188与布置在安装部104内的驱动齿轮192啮合。
驱动齿轮192固定至电动机194的输出轴,并且当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时,驱动齿轮192处于与旋转传递齿轮188啮合的位置处。
电动机194由例如脉冲电动机构成,并且安装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的基部上。电动机194的驱动受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
擦拭单元100的驱动机构如上所述来构造。
以这种方式,通过将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的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上,布置在擦拭单元100的壳体112中的旋转传递齿轮188与布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的驱动齿轮192啮合(参见图18A和图18B)。当在该状态下驱动电动机194时,固定至电动机194的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192旋转,并且该旋转被传递至旋转传递齿轮188,进而使旋转传递齿轮188旋转。
当旋转传递齿轮188旋转时,旋转传递齿轮188的旋转被传递至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因此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旋转。由此,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旋转。因该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的旋转,从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的送出芯部138送出擦拭网110,并且擦拭网110经过预定的行进路径缠绕在安装于卷取心轴116上的卷取芯部142上。
如上所述,当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上时,旋转传递齿轮188与驱动齿轮192啮合,从而可以驱动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
另一方面,当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上时,如图19和图20所示,布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的咬合辊200通过形成在壳主体126的底部中的开口126A按压在网格辊124的外周部上。
咬合辊200的宽度与网格辊124的宽度大致相同,并且咬合辊200的外周部覆盖有由橡胶制成的弹性体等。咬合辊200水平安装在设置于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的废液容器202上部。
废液容器202为上部敞开的矩形盒状形状,并且在废液容器202的上缘部布置有用于支撑咬合辊200的轴承部(未示出)。咬合辊200被轴承部支撑成可在废液容器202中旋转。
废液容器202内部的底面形成有倾斜角,并且该底面在倾斜方向上的下端部形成有废液排出口206。废液排出口206通过管子(未示出)连接至废液罐58。
当已安装有擦拭网110的擦拭单元100安装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时,缠绕在网格辊124上的擦拭网110被夹在咬合辊200与网格辊124之间。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网格辊124旋转,来将夹在咬合辊200与网格辊124之间的擦拭网110朝向卷取芯部142传送。
此处,夹在咬合辊200与网格辊124之间的擦拭网110为已经擦拭过喷嘴表面的擦拭网110,因此该擦拭网110吸收了清洁液等。当擦拭网110从网格辊124与咬合辊200之间通过时,从擦拭网110中去除擦拭网110所吸收的液体,并且将该液体回收在废液容器202中。
因此,咬合辊200和网格辊124用作擦拭网110的传送装置,并且还用作用于去除擦拭网110所吸收的液体(废液)的装置。从而,可以放止废液从卷取在卷取芯部142上的擦拭网110上滴落,并且防止污染周围环境或者使装置出现故障。
擦拭单元100(100C、100M、100Y、100K)如上所述来构造。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通过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的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安装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来构造。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操作由控制器(未示出)控制。控制器通过控制如电动机194等升降装置的驱动来控制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擦拭操作。
<擦拭装置的操作>
下面,对根据本实施例的具有上述结构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操作进行说明。
<<擦拭网的安装>>
对在擦拭单元100上安装擦拭网110的方法进行描述。
擦拭网110在缠绕状态下以卷的形式位于送出芯部138上,并且擦拭网110的前端固定至卷取芯部142。
首先,从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取出擦拭单元100,并打开壳体112的盖体128。当盖体128打开时,送出心轴114和卷取心轴116被露出,接着将送出芯部138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并且将卷取芯部142安装在卷取心轴116上。
此时,在安装送出芯部138和卷取芯部142时,将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和网格辊124上。
更具体而言,首先,将送出芯部138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通过将送出芯部138配合在送出心轴114上来安装送出芯部138。由此,送出芯部138被支撑为可绕送出心轴114旋转。
随即,使送出芯部138送出预定量的擦拭网110,擦拭网110从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下方经过,并且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的上侧。此时,在升降台170处于下降状态时,即,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处于向下退避的状态时,将擦拭网110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由此,可以确保相对于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存在足够空间,并且可以通过使擦拭110从第二前段引导件162和第二后段引导件166的下方经过,来将擦拭网110容易地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
将缠绕在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上的擦拭网110进一步缠绕在网格辊124上,最终将卷取芯部142安装在卷取心轴116上。
通过将卷取芯部142配合在卷取心轴116上来安装卷取芯部142。在该情况下,形成在卷取芯部142的内周上的键槽142C配合在形成于卷取心轴116的外周上的键116D上。由此,卷取芯部142在沿轴向的旋转受限的情况下安装在卷取心轴116上。因此,卷取心轴116的旋转可以传递至卷取芯部142,并且卷取芯部142可以与卷取心轴116一起旋转。
如上所述,由于扭矩限制器116C布置在卷取心轴116上,因此如果施加有超过阈值的载荷,则会出现滑动,从而可以在避免出现过度载荷的情况下缠绕擦拭网110。
通过以上步骤来完成擦拭网110的安装。随即,闭合壳体112的盖体128。
这里,当盖体128闭合时,布置在盖体128内部的送出芯部按压块139紧靠在安装于送出心轴114上的送出芯部138的端面上,并且沿送出芯部138的轴向按压送出芯部138。由此,将送出芯部138设置在送出芯部按压块139与送出心轴114的凸缘114A之间,从而使送出芯部138受到摩擦。由于送出芯部138以该方式受到摩擦,因此即使张力突然改变,也可以使擦拭网110在不松弛的情况下平稳地行进。
此外,在盖体128闭合时,布置在盖体128的内部的引导板143设置在卷取心轴116的前端。从而,可以在使擦拭网110的侧端对齐的情况下,将擦拭网110卷取在卷取芯部142上。
<<放置在擦拭装置主框架中的步骤>>
随即,将安装有擦拭网110的擦拭单元100放置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
通过将擦拭单元100竖直地插入形成于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的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来将擦拭单元100放置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
当擦拭单元100放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时,如图8所示,擦拭单元100的旋转传递齿轮188与布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的驱动齿轮192啮合。由此,能够驱动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
此外,当擦拭单元100放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时,布置在升降台170上的升降杆178与布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上的销182接合,从而迫使升降台170上升至预定位置。由此,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被配准在预定的使用位置。通过将第一前段引导件160、按压辊118和第一后段引导件164配准在预定的使用位置,擦拭网110变成缠绕在位于第一前段引导件160与按压辊118之间的第二前段引导件162上,此外擦拭网110还变成缠绕在位于按压辊118与第一后段引导件164之间的第二后段引导件166上。从而,擦拭网110绷紧地缠绕在按压辊118的周面上。
此外,当擦拭单元100放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时,如图19和图20所示,布置在擦拭单元安装部104中的咬合辊200按压在网格辊124上。由此,将缠绕在网格辊124上的擦拭网110夹在咬合辊200与网格辊124之间。
通过以上方法,来实现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放置擦拭单元100的操作。
在以该方式放置在擦拭装置主框架102中的擦拭单元100中,通过驱动电动机194来将擦拭网110从送出心轴114送出,并且使擦拭网110在沿预定的行进路径穿行之后卷取在卷取心轴116上。
此外,如图8所示,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分别与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对应的按压辊118分别与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平行地设置,其中所述喷墨头16C、16M、16Y和16K设置成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从而,可以使缠绕在各个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与对应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紧密接触。
<<擦拭操作>>
与清洁液涂敷装置62类似,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在喷墨头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时,擦拭并且清洁喷墨头16(16C、16M、16Y、16K)的喷嘴表面30(30C、30M、30Y、30K)。更具体而言,按以下方式擦拭喷嘴表面。
整个擦拭装置64安装成可上升和下降。当不执行清洁时,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设置在预定的等待位置。在清洁期间,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从等待位置上升预定量至预定操作位置。
当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移动至操作位置时,可以通过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来擦拭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更具体而言,当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经过对应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时,可以使缠绕在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按压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
当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已被清洁液涂敷装置62涂敷有清洁液的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移动经过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时,缠绕在按压辊118上的擦拭网110分别按压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从而,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控制器根据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到达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定时来驱动电动机194并且使擦拭网110行进。由此,行进中的擦拭网110按压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从而通过行进中的擦拭网110擦拭并清洁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在此期间,擦拭网110在沿与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的同时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从而,可以有效地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此外,还可以始终利用新的网表面来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擦拭网110均按以下方式行进。
在驱动电动机194时,电动机194的旋转经过驱动齿轮192和旋转传递齿轮188传递至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和网格辊驱动齿轮186。由此,使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旋转。
当网格辊124旋转时,对擦拭网110进行传送操作,并且将擦拭网110从送出芯部138送出。接着,朝向卷取芯部142传送擦拭网110。
在此情况下,如上所述,将摩擦力施加在送出芯部138上,因此即使擦拭网110的张力突然改变,仍可以在没有松弛的情况下送出擦拭网110。
此外,因卷取心轴驱动齿轮158旋转,所以卷取芯部142旋转,从而卷取擦拭网110。
以这种方式,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卷取芯部142缠绕擦拭网110的速度设定成比网格辊124传送擦拭网110的速度快。从而,可以在没有松弛的情况下,以平稳的方式卷取擦拭网110。
另一方面,如果以该方式使擦拭网110的卷取速度比上述传送速度快,则当卷取芯部142的缠绕直径增大时,载荷施加至卷取心轴116,但是由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的卷取心轴116上布置有扭矩限制器116C,因此可以在不施加过度载荷的情况下缠绕擦拭网110,并且可以使擦拭网110平稳地行进。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通过驱动电动机194来使擦拭网110行进。通过使行进中的擦拭网110以该方式按压在喷嘴表面上,而用擦拭网110擦拭喷嘴表面。
如上所述,完成擦拭的擦拭网110缠绕在卷取芯部142上,但在前段位置夹在网格辊124与咬合辊200之间。通过这种方式来去除擦拭网110上的吸收液体(清洁液、油墨等)作为废液。
从擦拭网110上去除的废液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向下滴落,并且被回收在废液容器202中。回收在废液容器202中的废液从废液排出口206经过管子(未示出)回收至废液罐58中。
喷嘴表面清洁装置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如上所述来构造。
下面,对本实施例中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所执行的喷嘴表面清洁操作进行描述。
在喷墨头16C、16M、16Y和16K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时执行清洁喷嘴表面的操作。
当将喷嘴表面清洁指令输入至控制器时,控制器将清洁液涂敷装置62和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移动至预定操作位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用清洁液涂敷装置62涂敷清洁液并且用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执行擦拭。
控制器在清洁液涂敷装置62和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移动至预定操作位置之后使头支撑架40以预定移动速度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
另一方面,控制器还根据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到达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的清洁液涂敷头74的定时来驱动清洁液供应泵。从而,使清洁液以预定流量从布置在各个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中的清洁液涂敷头74的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从清洁液出射口78流出的清洁液在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向下流动。
当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经过清洁液涂敷头74时,流溢在清洁液涂敷头74的清洁液保持表面74A上的清洁液与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接触,由此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
涂敷有清洁液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在该状态下朝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在经过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过程中,通过擦拭来清洁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控制器根据喷墨头16C、16M、16Y和16K到达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的定时来驱动电动机194并且使擦拭网110行进。由此,使行进中的擦拭网110按压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从而擦拭并清洁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当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完全经过清洁液涂敷单元70C、70M、70Y和70K时,暂停驱动清洁液供应泵,进而暂停清洁液的供应。随即,清洁液涂敷装置62回退至等待位置。
当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完全经过擦拭单元100C、100M、100Y和100K时,暂停驱动电动机194,进而擦拭网110暂停行进。随即,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回退至等待位置。
通过上述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对喷墨头16C、16M、16Y和16K的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的清洁。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中,清洁液涂敷装置62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然后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由此清洁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从而,可以可靠地去除附着在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上的污迹等。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清洁装置60中,可以使擦拭网110在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始终平稳地行进,由此可以可靠地擦拭喷嘴表面30C、30M、30Y和30K。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具有依靠单个电动机194来驱动卷取心轴116和网格辊124的构造,因此可以简化装置构造。此外,还可以使擦拭网110平稳行进而无需执行复杂控制。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设置成使擦拭网110卷取在卷取芯部142上的速度比网格辊124传送擦拭网110的速度快,因此可以平稳地卷取擦拭网110而不会在行进中的擦拭网110中出现松弛。
另一方面,如果以该方式使擦拭网110的卷取速度比该传送速度快,则当卷取芯部142的卷取直径增大时,载荷施加到卷取心轴116上,但是由于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的卷取心轴116上布置有扭矩限制器116C,因此可以在不施加过度载荷的情况下缠绕擦拭网110。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在送出芯部138上施加有摩擦力,因此即使擦拭网的张力突然改变,擦拭网110仍可以在没有松弛的情况下行进。
此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中,在壳体112的盖体128闭合时摩擦力自动施加在送出芯部138上,并且在盖体128打开时摩擦力自动解除,因此可以容易地执行更换擦拭网110的任务。
其它实施例
在上述实施例中,扭矩限制器116C作为用于在卷取心轴116中产生滑动的机构布置在主轴116A与滑动轴116B之间,以便依靠扭矩限制器116C来使滑动轴116B滑动,但是用于在卷取心轴116中产生滑动的机构不限于此。可以采用以下构造:当施加有超过预定阈值的载荷时,滑动轴116B绕主轴116A旋转。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送出芯部按压块139作为用于向送出芯部138施加摩擦力的机构布置在盖体128中,以使送出芯部按压块139按压送出芯部138,从而将压力施加在送出芯部138上,但是用于向送出芯部138施加摩擦力的机构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例如,送出心轴114可以与卷取心轴116类似地由主轴和滑动轴构成,并且可以在主轴与滑动轴之间施加摩擦力。在该情况下,与卷取芯部142类似,送出芯部138在沿周向的旋转受限的情况下安装在送出心轴114上。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由超细针织或机织材料制成的擦拭网用作擦拭网110,但擦拭网110的构造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具有其它构造的擦拭网,只要这些擦拭网具有吸水性即可。通过使用由超细针织或机织材料制成的擦拭网,可以利用擦拭网表面的粗糙度来有效地去除附着材料。此外,如本实施例,通过使用具有吸水性的擦拭网,可以从喷嘴孔中吸出于喷嘴孔附近进入喷嘴的清洁液或者喷嘴内粘度较大的油墨。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使擦拭网110沿与喷嘴表面30的行进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的同时擦拭喷嘴表面30,然而也可以在使擦拭网110沿与喷嘴表面30的行进方向相同的方向行进的同时擦拭喷嘴表面3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使喷墨头移动并且将清洁液涂敷在移动中的喷墨头的喷嘴表面30上的构造,然而也可以采用以下构造:通过使清洁液涂敷装置62移动来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30上。此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通过同时使喷墨头16和清洁液涂敷装置62移动,来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30上。类似地,还可以通过使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移动来擦拭喷嘴表面30。此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通过同时使喷墨头16和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移动来擦拭喷嘴表面30。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将喷墨头16从维修位置向图像记录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喷嘴表面,但也可以采用以下构造:在将喷墨头16从图像记录位置向维修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清洁喷嘴表面。在该情况下,清洁液涂敷装置62设置在喷嘴表面擦拭装置64的图像记录位置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清洁液涂敷装置62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上,但用于在喷嘴表面上涂敷清洁液的构造(用于弄湿喷嘴表面的构造)不限于此。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采用以下构造:通过喷雾器等将清洁液涂敷在喷嘴表面上。
此外,还可以用盖子52盖住喷嘴表面,并且通过抽吸来弄湿喷嘴表面。此外,可以采用以下构造:在不涂敷清洁液的情况下,用擦拭网擦拭。
此外,上述实施例涉及对倾斜布置的喷嘴表面进行清洁的情况,但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此。还可以用于对水平设置的喷嘴表面进行清洁的类似情况。
此外,上述实施例涉及喷嘴形成区30A形成为凹入形状的情况,但喷嘴形成区30A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喷嘴保护区30B的高度相同的高度。换句话说,喷嘴表面可以形成为平坦形状。
此外,上述实施例涉及仅仅在喷嘴形成区30A应用防液处理的情况,但也可以同时在喷嘴保护区30B上应用防液处理。
应该理解到,意图不在于将本发明限制为所公开的确切形式,相反,本发明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表述的本发明范围和主旨内的全部变型、替换构造和等同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构造成在相对于液滴喷射头移动时擦拭所述液滴喷射头的喷嘴表面,所述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包括:
带状擦拭网;
送出心轴,其送出所述擦拭网;
卷取心轴,其受驱动而旋转,以卷取从所述送出心轴送出的擦拭网;
按压装置,其使得在所述送出心轴与所述卷取心轴之间行进的所述擦拭网按压在所述喷嘴表面上;
驱动辊,在所述按压装置与所述卷取心轴之间行进的擦拭网缠绕在所述驱动辊上,所述驱动辊受驱动而旋转以施加使所述擦拭网朝向所述卷取心轴移动的传送力;以及
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以使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还包括:
送出芯部,所述擦拭网以卷的形式缠绕在所述送出芯部上,所述送出芯部能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以及
卷取芯部,所述擦拭网被卷取在所述卷取芯部上,所述卷取芯部安装在所述卷取心轴上从而所述卷取心轴的旋转传递至所述卷取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中,所述卷取心轴包括:
卷取主轴,其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以及
卷取滑动轴,其借助扭矩限制器安装在所述卷取主轴上,
所述卷取芯部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所述卷取滑动轴上:所述卷取芯部沿周向相对于所述卷取滑动轴的旋转受到限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驱动源;以及
驱动力传递装置,其将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卷取心轴和所述驱动辊,以使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卷取心轴以下述方式旋转: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
驱动辊齿轮,其使所述驱动辊旋转;
卷取心轴齿轮,其使所述卷取心轴旋转;以及
旋转传递齿轮,其通过接收来自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旋转,并且与所述驱动辊齿轮和所述卷取心轴齿轮啮合,
所述驱动辊齿轮和所述卷取心轴齿轮的传动比被调整为使得所述卷取心轴卷取所述擦拭网的速度设定得比所述驱动辊向所述擦拭网施加传送力的速度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还包括:
壳体,在所述壳体的上部具有开口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前表面具有能开闭的盖体;以及
主框架,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其中:
所述送出心轴、所述卷取心轴、所述按压装置、所述驱动辊和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中;
所述驱动源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中;并且
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时,所述驱动源和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连接成能够传递驱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还包括:
咬合辊,其布置在所述主框架中,
其中,当所述壳体安装在所述主框架中时,缠绕在所述驱动辊上的擦拭网被所述驱动辊和所述咬合辊夹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中,所述送出心轴包括:
送出主轴;以及
送出滑动轴,其经由摩擦机构能旋转地被支撑在所述送出主轴上,
所述送出芯部以如下的方式安装在所述送出滑动轴上:所述送出芯部沿周向相对于所述送出滑动轴的旋转受到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中,所述送出芯部包括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能旋转地被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并且向安装在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施加摩擦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其中,所述壳体的盖体包括摩擦装置,所述摩擦装置按压在安装于所述送出心轴上的送出芯部的端面上并且当所述盖体闭合时向所述送出芯部施加摩擦力。
11.一种液滴喷射装置,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嘴表面擦拭装置;以及
液滴喷射头,其将液滴喷射在介质上。
CN201110216769.3A 2010-07-28 2011-07-28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Active CN1024076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9566 2010-07-28
JP2010169566A JP5438619B2 (ja) 2010-07-28 2010-07-28 ノズル面払拭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7670A true CN102407670A (zh) 2012-04-11
CN102407670B CN102407670B (zh) 2015-05-20

Family

ID=4552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16769.3A Active CN102407670B (zh) 2010-07-28 2011-07-28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120026244A1 (zh)
JP (1) JP5438619B2 (zh)
CN (1) CN102407670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117A (zh) * 2012-08-22 2014-03-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头清洗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3847236A (zh) * 2012-11-30 2014-06-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4441975B (zh) * 2013-09-20 2017-05-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8621581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擦拭装置及排出装置
CN109421378A (zh) * 2017-09-01 2019-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擦拭单元、液体喷射装置及擦拭部件的用尽状态判断方法
CN109968820A (zh) * 2017-12-28 2019-07-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喷头自动清洁装置及方法
CN110431018A (zh) * 2017-06-13 2019-11-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擦拭器刮片位置
CN110682686A (zh) * 2018-07-05 2020-0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头部清洗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头部清洗方法
CN112319054A (zh) * 2020-09-18 2021-02-05 季华实验室 一种喷头擦拭装置和喷墨打印设备
CN112644179A (zh) * 2019-10-09 2021-04-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集装置、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40918A (ja) 2011-07-21 2013-02-28 Denso Corp 絶縁不良診断装置および絶縁不良診断方法
JP5467117B2 (ja) 2012-02-23 2014-04-09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液体吐出ヘッドの清掃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330555B2 (ja) 2014-07-31 2018-05-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JP6916887B2 (ja) * 2017-09-25 2021-08-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ヘッド清掃方法
TWI667147B (zh) * 2018-08-08 2019-08-01 東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水匣清潔裝置
CN110816047B (zh) * 2018-08-08 2021-03-02 东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墨盒清洁装置
JP2020203442A (ja) * 2019-06-18 2020-12-24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クリーニング機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EP4074511A4 (en) * 2019-12-11 2023-01-25 FUJIFILM Corporation PRESSURE DEVICE AND BACK-PRESSURE CONTROL METHO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04559A (ja) * 1984-03-29 1985-10-16 Sato :Kk 帯状部材の適正繰出し装置
JPH08323999A (ja) * 1995-06-02 1996-12-10 Brother Ind Ltd メンテナンスユニット
JP2004202842A (ja) * 2002-12-25 2004-07-22 Kishu Giken Kogyo Kk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80266342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lp Print head wip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6988A (ja) * 1995-10-02 1997-04-08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
US6692100B2 (en) * 2002-04-05 2004-02-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lea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for for cleaning an inkjet print head
JP4389443B2 (ja) 2002-12-20 2009-12-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ワイピングユニット、これを備えた液滴吐出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49105B2 (ja) * 2004-02-24 2008-02-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ワイピング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並びに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6160377A (ja) * 2004-12-02 2006-06-22 Canon Inc 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04559A (ja) * 1984-03-29 1985-10-16 Sato :Kk 帯状部材の適正繰出し装置
JPH08323999A (ja) * 1995-06-02 1996-12-10 Brother Ind Ltd メンテナンスユニット
JP2004202842A (ja) * 2002-12-25 2004-07-22 Kishu Giken Kogyo Kk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80266342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lp Print head wiping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5117B (zh) * 2012-08-22 2016-12-28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头清洗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3625117A (zh) * 2012-08-22 2014-03-1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头清洗装置以及液滴喷出装置
CN103847236A (zh) * 2012-11-30 2014-06-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847236B (zh) * 2012-11-30 2016-02-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5667092A (zh) * 2012-11-30 2016-06-1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和擦拭盒
CN105667092B (zh) * 2012-11-30 2017-07-2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和擦拭盒
CN104441975B (zh) * 2013-09-20 2017-05-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装置
CN108621581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擦拭装置及排出装置
CN108621581B (zh) * 2017-03-21 2022-04-01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擦拭装置及排出装置
US10926543B2 (en) 2017-06-13 2021-02-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iper blade positions
CN110431018A (zh) * 2017-06-13 2019-11-08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擦拭器刮片位置
CN109421378A (zh) * 2017-09-01 2019-03-0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擦拭单元、液体喷射装置及擦拭部件的用尽状态判断方法
CN109421378B (zh) * 2017-09-01 2021-08-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擦拭单元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9968820A (zh) * 2017-12-28 2019-07-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喷头自动清洁装置及方法
CN110682686A (zh) * 2018-07-05 2020-01-1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头部清洗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其头部清洗方法
CN112644179A (zh) * 2019-10-09 2021-04-1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集装置、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644179B (zh) * 2019-10-09 2023-06-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收集装置、液体喷射装置、液体喷射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2319054A (zh) * 2020-09-18 2021-02-05 季华实验室 一种喷头擦拭装置和喷墨打印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438619B2 (ja) 2014-03-12
CN102407670B (zh) 2015-05-20
US20120026244A1 (en) 2012-02-02
US9033461B2 (en) 2015-05-19
US20130187980A1 (en) 2013-07-25
JP2012030391A (ja) 201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7670A (zh) 喷嘴表面擦拭装置和液滴喷射装置
JP5612962B2 (ja) ノズル面清掃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US1044976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device
JP5438632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JP20082299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15242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501061B2 (ja) 液滴吐出装置
CN104553321A (zh) 液体喷射设备
JP201024112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8999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03399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N101462399B (zh) 墨接收组件及打印装置
CN101628502B (zh) 喷墨记录装置
JP7302282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US7926903B2 (e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JP5860778B2 (ja) ノズル面清掃装置および画像記録装置
JP5531576B2 (ja) 流体噴射装置
JP5519370B2 (ja) ノズル面清掃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JP4273999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これのメンテナンス機構
JP7375453B2 (ja) メンテナンス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255666B2 (ja) 液体噴射装置
KR101911223B1 (ko) 디지털 프린팅 머신용 헤드의 와이핑 장치
CN101480873A (zh) 打印装置
JP2005238777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151271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