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2150A - 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2150A
CN102402150A CN2011102580563A CN201110258056A CN102402150A CN 102402150 A CN102402150 A CN 102402150A CN 2011102580563 A CN2011102580563 A CN 2011102580563A CN 201110258056 A CN201110258056 A CN 201110258056A CN 102402150 A CN102402150 A CN 1024021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flank
image forming
wire guide
form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580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2150B (zh
Inventor
龟田诚一郎
越田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02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21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1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8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means for handling the copy material in the fixing nip, e.g. introduction guides, stripp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 G03G2215/0122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 G03G2215/0125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 G03G2215/0129Linear arrangement adjacent plural transfer points primary transfer to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elt the linear arrangement being horizontal or slanted horizontal medium transport path at the secondary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定影装置,其构造成通过加热其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而将该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线状导引件,其构造成导引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和保持器,其构造成保持线状导引件,所述保持器通过使用线状导引件的弹性而固定线状导引件。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地,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的、用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工艺在片材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热定影装置,所述热定影装置构造成通过对形成在片材上的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进行加热和定影而将该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同时,片材含有水分。因此,当片材通过定影装置加热时,片材中所含有的水分蒸发并且粘附到导引部件上,所述导引部件在定影装置的下游侧上抵靠定影装置以导引片材。所述水分会冷凝而产生水滴。
当由于水分冷凝而产生的水滴粘附到穿过导引部件的片材时,尤其在图像形成在片材的两面上的情况下,电荷没有充分地施加到片材上,并且出现文本空白(空白区),这样导致图像质量劣化。另外,当水滴粘附到片材时,片材粘到导引部件而导致片材卡塞。
因此,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号2007-187821公开了一种导引溜槽,所述导引溜槽导致较少的水分冷凝。导引溜槽包括:涂覆有树脂的线状部件,所述线状部件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延伸并且在片材传送路径侧上具有无拐角的、突起的横截面形状;和保持器,所述保持器在线状部件彼此间隔开一定空间的情况下使所述线状部件布置在沿着片材传送路径的平面上。线状部件通过用树脂涂覆金属而形成。顺便提及,现今图像形成设备需要减小尺寸,并且导引溜槽也需要减小尺寸。另外,在定影装置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侧附近,设置有:导引板,所述导引板已经加入了从定影装置分离片材的功能;和传送辊,所述传送辊用于防止片材卡塞、防止片材拐角折叠以及防止片材卷曲。因此,用于导引溜槽的安装空间较窄,并且因此需要对于导引溜槽减小尺寸的需要日益增大。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号2007-187821中公开的导引溜槽通过将线状部件焊接到保持器而形成。然而,必要的是使线状部件和保持器减小尺寸以使导引溜槽减小尺寸。因而,难以将线状部件焊接到保持器,这需要大量制造劳动和制造时间。
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号2007-187821中公开的线状部件通过用树脂涂覆金属芯线而形成,并且因此需要在芯线焊接到保持器之后用树脂涂覆芯线。否则,树脂会通过焊接的热而熔融。然而,当芯线在焊接之后用树脂涂覆时,难以保持涂层厚度均匀性,这会产生不均匀的表面。因此,在传统的线状部件中,传送通过定影装置的片材的前边缘与线状部件的不均匀的表面接合,这样会导致片材卡塞。
另外,包括可能导致片材卡塞的导引溜槽在内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以下固有问题。即,图像形成设备需要以与出现片材卡塞的次数一样多的次数在片材上再次形成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所述图像形成设备容易制造,并且即使粘附有当片材穿过定影装置时从片材蒸发的水分,所述图像形成设备也能够在较少的水分冷凝的情况下平滑地导引片材。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定影装置,其构造成通过加热其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而将该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上;线状导引件,其构造成导引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和保持器,其构造成保持线状导引件,所述保持器通过使用线状导引件的弹性而固定线状导引件。
因为线状导引件通过线状导引件的弹性固定,所以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可容易制造。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从以下参照附图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而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得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剖视图;
图2是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得到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片材导引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
图4是从片材穿过一侧看到的图3的片材导引装置的下导引单元的平面图;
图5是沿着图4的线V-V得到的剖视图,其示出下导引单元和肋部之间的关系;
图6是示出在肋部的端部部分中形成暴露出芯线的暴露部分的视图;
图7是肋部的一部分的详细视图;
图8是与图4相对应的另一个片材导引装置的下导引单元和肋部的平面图;
图9是沿着图8的线IX-IX得到的剖视图;
图10A和10B是当图8的片材导引装置导引具有不同的宽度的片材时执行的操作的解释性视图;
图11是当图8的片材导引装置导引片材时执行的操作的解释性流程图;
图12是设有温度和湿度传感器的图8的片材导引装置的视图;
图13是在图12的实例中执行的操作的解释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应注意,该实施例中存在的数值是形式上的数值,并且因此不限制本发明。另外,各部件公开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好方式,并且因此不限于该实施例中的那些部件。
(图像形成设备)
图1是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得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剖视图。图像形成设备50包括分别与青色、品红色、黄色和黑色对应布置的第一图像形成部分Pa、第二图像形成部分Pb、第三图像形成部分Pc和第四图像形成部分Pd。图像形成部分通过形成潜像、显影和转印的处理而在转印带130上形成顺序地覆盖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图像。
图像形成部分Pa、Pb、Pc和Pd分别包括感光鼓3a、3b、3c和3d。在对应的感光鼓3a、3b、3c和3d上形成有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对应的感光鼓3a、3b、3c和3d上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30上,并且通过二次转印辊11被二次转印到片材P上,所述转印带130与感光鼓3a、3b、3c和3d相邻地布置。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通过定影装置9被加热和加压,以便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并且所得到的片材P被输送到图像形成设备50的外部。
在感光鼓3a、3b、3c和3d的外圆周上,分别设置有鼓充电装置2a、2b、2c和2d、显影装置1a、1b、1c和1d、初次转印充电装置24a、24b、24c和24d以及清洁器4a、4b、4c和4d。在图像形成设备50的上部中,还设置有光源装置(未示出)和多角镜(未示出)。
从光源装置发射的激光束通过转动多角镜而扫描。扫描光束通过反射镜偏转,并且然后通过fθ-透镜分别聚焦在感光鼓3a、3b、3c和3d的母线上以用于曝光。通过曝光,分别在感光鼓3a、3b、3c和3d上形成根据图像信号的潜像。
显影装置1a、1b、1c和1d通过供给装置(未示出)各自装载有作为显影剂的预定量的青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黄色调色剂和黑色调色剂。显影装置1a、1b、1c和1d分别对感光鼓3a、3b、3c和3d上的潜像进行显影,以使潜像可视化为青色调色剂图像、品红色调色剂图像、黄色调色剂图像和黑色调色剂图像。
转印带130通过辊13、14和15导引,以便以与感光鼓3a的圆周速度相同的圆周速度沿着箭头方向循环。辊15是驱动辊,而其它辊13和14是从动辊。
形成在感光鼓3a上的与第一颜色对应的黄色调色剂图像穿过感光鼓3a和转印带130之间的压合部分。在黄色调色剂图像穿过压合部分的进程中,黄色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到转印带130的初次转印偏压所形成的电场以及感光鼓3a和转印带130之间的压合部分压力而被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30的外圆周表面上。类似地,与第二颜色对应的品红色调色剂图像、与第三颜色对应的青色调色剂图像以及与第四颜色对应的黑色调色剂图像以重叠的方式被顺序地转印到转印带130上。结果,在转印带130上形成与目标颜色图像对应的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
在转印带130的外圆周表面上,二次转印辊11布置成与转印带130接触。二次转印辊11具有从二次转印偏压电源所施加的二次转印偏压。
同时,片材P从供纸盒10传送出来并且穿过对齐辊对12和转印前导引件(未示出)。然后,片材P以预定的定时被供应到转印带130和二次转印辊11之间的压合部,并且同时,二次转印偏压被施加到转印带130。通过二次转印偏压,以重叠的方式被转印到转印带130上的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又作为复合颜色调色剂图像从转印带130被二次转印到片材P上。
感光鼓3a、3b、3c和3d在初次转印终止之后分别通过清洁器4a、4b、4c和4d去除转印残余调色剂而被清洁,并且继续用于下一次潜像形成。另外,通过抵靠在转印带130的表面上的清洁网带(无纺布)19擦去残留在转印带130上的调色剂和其它杂质。
在上述结构中,图像形成部分Pa、Pb、Pc和Pd、转印带130、二次转印辊11和类似部件构成图像形成单元。
其上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被传送到定影装置9,并且通过定影装置9被加热和加压。结果,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片材P上。
另外,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P通过输送辊对40被输送到输送盘41。应注意,片材可以在图像形成面面朝上的情况下(在面向上的状态中)被输送到输送盘41,或者片材也可以在图像形成面面朝下的情况下(在面向下的状态中)被输送到输送盘41。
片材P在所述面向上的状态中输送,以便在片材P穿过定影装置9之后片材P沿着传送部分42直线传送。片材P在所述面向下的状态中输送,以便在片材P穿过定影装置9之后片材P以切回的方式沿着传送部分43和44沿着箭头方向传送,并且片材的正面和背面翻转。传送部分42、43和44通过切换部件(未示出)选择地切换。
另外,片材P可以在片材P的两面上都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输送。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片材的两面上并且所得到的片材以如下方式输送。在片材穿过定影装置9之后,在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片材的一个表面上的情况下,片材在沿着传送部分43和45传送的同时以切回的方式传送,以便使片材的正面和背面翻转,并且片材被传送到转印带130和二次转印辊11之间的压合部。然后,调色剂图像也形成在片材的另一个表面上,并且所得到的片材被输送到输送盘41。
(定影装置)
图2是沿着片材传送方向得到的定影装置的剖视图。
定影装置9是热定影装置,其构造成在压力辊76和定影辊77压合片材并且成对转动的同时通过对片材加热和加压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可以使用下文所述的含有热源74的膜圆筒(film cylinder)代替定影辊77。
定影辊77位于压力辊76的上侧上,并且在感光鼓3a、3b、3c和3d的一侧上(图1)。定影辊77包括卤素加热器,所述卤素加热器作为布置在定影辊77内侧的热源74。压力辊76通过用诸如橡胶的弹性部件75涂覆芯棒78的外圆周而形成。压力辊76被保持成与定影辊77压力接触以与定影辊77一起形成压合部。定影辊77通过驱动单元(未示出)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接收转动力,以便由此沿着图2的箭头方向转动。在转动期间,定影辊77的表面通过热敏电阻(未示出)或类似物维持在基本恒定的温度下。具有从转印带130转印的调色剂图像79的片材P在定影辊77和压力辊76之间的压合部NP处被压合和传送。调色剂图像79通过热源74的热以及定影辊77和压力辊76之间的压合压力被定影到片材P上。
定影辊77包括作为最外层的涂层树脂层71,以便防止调色剂图像79粘附到定影辊77。涂层树脂层71通过由粘结剂制成的底漆层72附着到芯棒73。对于涂层树脂层71,使用硅橡胶、氟树脂膜或管。优选使用的氟树脂材料的示例包括全氟烷氧基(PFA)、聚四氟乙烯(PTFE)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
另外,定影装置9通常包括脱模剂施加部分91,用于将诸如硅油的脱模剂施加到涂层树脂层71。脱模剂施加部分91包括:用脱模剂浸渍的清洁网带80;网带供给辊85,网带80卷绕在所述网带供给辊85上;卷起辊84,其用于卷起清洁网带80;和清洁网带压力辊81,其用于将清洁网带80加压在定影辊77上。脱模剂施加部分91根据复制操作逐渐地供应清洁网带80以将脱模剂施加到定影辊77并且通过定影辊77的转动去除粘附到定影辊77的显影剂。
应注意,就免清洁的定影装置而言,定影装置没有包括脱模剂施加部分91,而是仅通过定影辊77的表面的可释放性而阻止显影剂粘附到定影辊77。
因而,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设备可以采用免清洁的定影装置作为定影装置。
在定影装置9中,热源74会发出大量的热,使得围绕定影装置9的相应部件会加热而变形,或者调色剂会不必要地熔化。为了防止这些情况,定影装置9包括设置在壳体82的上部内壁上的隔热罩83。
在定影装置9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上,设置有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以用于将片材P导引到下游侧。另外,在下游侧上设置有一对转印后的辊86和87。在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之间形成有片材传送区域90。
(片材导引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片材导引装置的外观的透视图。由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构成片材导引装置92。下导引单元88包括:用作线状导引件的肋部31a至31k;和保持器88A,其用于保持肋部31a至31k。上导引单元89包括:用作线状导引件的肋部32a至32k;和保持器89A,其用于保持肋部32a至32k。
以下,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简称为“导引件88和89”。另外,肋部统称为“肋部31和32”。
保持器88A和89A是布置成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长形部件。保持器88A和89A是由具有较低热容量的耐热性塑料制成的部件,所述耐热性塑料例如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和聚苯硫醚(PPS)。应注意,保持器88A和89A可以是金属制成的导引板。
在下导引单元88的片材穿过侧(下导引单元88的上侧)上,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箭头A方向)相交的方向(箭头B方向)并排地设置多个肋部31a至31k。多个肋部31a至31k可去除地安装到保持器88A。类似地,在上导引单元89的片材穿过侧(上导引单元89的下侧)上,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并排地设置多个肋部32a至32k。多个肋部32a至32k用作线状导引件,多个肋部32a至32k可去除地安装到保持器89A。
沿着箭头B方向布置的多个肋部31和32导引通过定影装置9传送出来的片材P。在该情况下,片材在与肋部31和32中的至少一个发生摩擦的同时被传送。
参照图7,肋部31和32各自都由弹性的放热芯线301和涂覆部分302形成直线形状,所述芯线301具有约0.5mm至1mm的线径,所述涂覆部分302通过用具有约0.05mm至0.5mm的厚度的氟基树脂涂覆芯线301而形成。
钢琴丝适用于芯线301。另外,放热的铁铬铝基金属丝或镍铬基金属丝可以用于芯线301。另外,具有一定弹性和较高热导率的由铜制成的磷青铜丝可以用于芯线301,这是因为一旦将肋部31和32安装到导引件88和89,就很少再次去除和安装肋部31和32。应注意,由于由氟基树脂制成的涂覆部分302的弹性以及芯线301的弹性,肋部31和32是弹性的,并且因此,甚至当磷青铜丝用于芯线301时,肋部31和32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弹性,并且可分别安装到导引件88和89和从导引件88和89去除。
氟基树脂的示例包括全氟烷氧基(PFA)、聚四氟乙烯(PTFE)和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就PFA树脂而言,当PFA树脂太薄时,涂层耐用性较低,但是当PFA树脂太厚时,如果肋部31和32弯曲,则PFA树脂可能被撕裂,以下将说明。因此,优选的是PFA树脂的厚度是大约0.2mm。
通过将由金属制成的线用于芯线301,当定影装置9从冷却的状态转变到其中调色剂图像可定影到片材上的加热的状态时,肋部31和32的温度容易升高,结果肋部31和32可以自身阻止水分冷凝。另外,肋部31和32中的每个肋部的芯线301都用氟基树脂涂覆,并且因此,肋部31和32中的每个肋部的表面都具有较低的热导率系数,结果不易发生水分冷凝,并且不易粘附调色剂。另外,获得极好的耐磨性。
肋部31和32各自都通过以下步骤制造:通过涂层模制来围绕金属制成的芯线施加氟基树脂以形成线状,然后将所述线弯曲成期望的形状,并且将所述线切割。或者,肋部31和32各自都通过切割、然后被弯曲成预定的形状而形成。当在作为待围绕芯线施加的氟基树脂的多种氟基树脂之中使用可以帮助注射模制的碳氟化合物基树脂时,相对于芯线301的涂层厚度可以保持均匀。因此,优选的是涂层使用碳氟化合物基树脂。
如此制造的肋部31和32可以形成多种形状,并且因此可以根据图像形成设备中布置的多种位置用在多种形状中以及用于片材导引装置92。
参照图4和5,将说明将肋部31a至31k和肋部32a至32k分别安装到保持器88A和89A的过程。图4是从片材穿过一侧看到的图3的片材导引装置的下导引单元88的平面图。图5是沿着图4的线V-V得到的剖视图,其示出肋部31f安装到下导引单元88的关系。
应注意,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横过片材传送区域90具有水平对称的形状。类似地,肋部31a至31k和肋部32a至32k横过片材传送区域90具有水平对称的形状。因此,将肋部31a至31k安装到保持器88A的过程与将肋部32a至32k安装到保持器89A的过程类似。因此,将说明保持器88A的形状以及将肋部31a至31k安装到保持器88A的过程,并且本文部分地省略对保持器89A的形状以及将肋部32a至32k安装到保持器89A的过程的说明。
在保持器88A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分别形成与肋部的数量一样多的槽33和34。肋部31a至31k各自都与槽33和34接合,并且槽33和34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按规则的间距布置。这里,除了两个端部以外(图4的两侧),槽33和34按规则的间距形成。另外,槽33和34形成为防止肋部31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倾斜。另外,槽33和34形成为使得肋部31沿着片材传送的方向定向或者倾斜地定向。
同样在保持器89A中,形成有与槽33和34类似的槽35和36(槽36未示出)。
在保持器88A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上,分别形成有与肋部31的数量一样多的凹陷部分37和38,凹陷部分37和38用作接合部分。在凹陷部分37和38的上游和下游之间的片材穿过侧上的位置处,形成有与肋部31的数量一样多的突起39,突起39用作抵靠面。每个突起39都略微形成在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相对于导引件88的中心的下游侧上。类似地,在保持器89A中,形成有凹陷部分(未示出)和突起(未示出)。应注意,突起39不必单独地与相应的凹陷部分37和38对应形成,而是可以设置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连续形成的脊部(凸出螺纹)。另外,突起39可以是在导引件的片材穿过侧上形成为突起形状的弧形表面。
每个肋部31都以如下方式可去除地安装到保持器88A。即,肋部31在肋部31的中间部分被突起39接收的状态中克服弹性沿着箭头D方向扭曲,并且在肋部31的两个端部处弯曲的弯曲部分51和52在骑跨状态中分别与凹陷部分37和38接合。肋部31通过使用肋部31自身的弹力安装。换言之,肋部31通过使用肋部31自身的回复力通过使弯曲部分51和52分别接合凹陷部分37和38而安装(可安装)到导引件88。每个肋部32都以类似的方式安装(可安装)至导引件89。在通过肋部31和32自身的弹性竖直地夹持突起39和凹陷部分37和38的状态中,肋部31和32分别固定到保持器88A和89A。
每个肋部31都在三个位置处与保持器88A接触,即,所述三个位置为凹陷部分37、凹陷部分38和突起39。因而,甚至当肋部31通过来自定影装置9的辐射热或者从片材P接收的热而被加热时,用于加热肋部31的热几乎没有传递到保持器88A。在肋部31中,由金属制成的芯线301容易加热,并且涂层部分302,即涂覆芯线301的PFA树脂防止热耗散。因而,肋部31维持在较高的温度下,并且不易发生水分冷凝。类似地,就肋部31而言,不易发生水分冷凝。
保持器88A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大量的通孔310(图4)。通孔310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以及导引部件的布置方向相交的方向(保持器88A的厚度方向)形成。通孔310形成为使得通过定影装置9的热加热而从片材P蒸发的水分穿过保持器88A并且在图像形成设备50中扩散,以便由此抑制湿度的局部增大。也在保持器89A中形成通孔310,以便由此抑制湿度的局部增大。通过防止保持器88A和89A中的湿度的局部增大,在片材导引装置92中不易发生水分冷凝。
如上所述,每个肋部的芯线都通过定影装置的热加热,并且氟基树脂的涂层保持芯线的热。因而,在肋部中不易发生水分冷凝,并且片材导引装置92可以在不破坏调色剂图像的情况下平滑地导引片材。
另外,肋部31和32分别可去除地设置到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上,并且因此甚至当肋部31和32以及保持器88A和89A减小尺寸时,片材导引装置92也容易制造。
在该情况下,肋部31和32分别在三个位置处与保持器88A和89A接触,即,肋部31和32在其中肋部31和32的中间部分被突起39接收的状态中克服弹性与相应的保持器88A和89A的凹陷部分37和38接合。因而,肋部31和32分别通过肋部31和32自身的弹性可靠地安装到保持器88A和89A。在通过肋部31和32自身的弹性夹持突起39和凹陷部分37和38的状态中,肋部31和32分别固定到保持器88A和89A。因而,甚至当片材在接触肋部31和32的同时经过时,肋部31和32都几乎不相对于保持器88A和89A晃动,并且因此片材导引装置92能够可靠地导引片材。
另外,肋部31和32分别在其中肋部31和32的中间部分被突起39接收的状态中安装到保持器88A和89A。因而,导引片材的中间部件31A(图5)的高度可以保持均匀。具体地,与传送的片材接触的相应的肋部31和32的中间部件31A沿着片材的厚度方向的位置通过突起39可靠地对准。因而,片材导引装置92可以平滑地导引片材。
另外,肋部31和32分别在三个位置处与保持器88A和89A接触,并且因此,甚至当肋部31和32通过来自定影装置9的辐射热或者从片材P接收的热而被加热时,用于加热肋部31和32的热几乎没有传递到保持器88A和89A。因而,在肋部31和32上几乎不发生水分冷凝,并且因此,片材导引装置92可以在没有弄湿片材的情况下平滑地导引片材。
另外,突起39略微形成在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相对于保持器88A的中心的下游侧上。因此,相对的肋部31和32之间的空隙从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逐渐地减小。因而,片材导引装置92可以平滑地导引片材。
另外,本发明的肋部31和32各自都通过以下步骤形成:用氟基树脂涂覆芯线301,使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涂层部分302的线弯曲成期望的肋部形状,并且切割所述线。然后,如此形成的肋部31和32分别安装到保持器88A和89A。因而,涂层部分302的厚度是均匀的,并且肋部31和32各自都具有平滑的表面。结果,可以抑制由于片材绊住所导致的片材卡塞。
应注意,上述实施例的肋部31和32可以另外是图6中所示的肋部46。肋部46包括暴露部分301a,所述暴露部分301a没有施加涂层部分302并且设置在定影装置侧(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的芯线301的端部部分中。
借助该结构,当图像形成设备在停止的且冷却的状态中被激活时,暴露部分301a可以快速地吸收来自定影装置9的辐射热。因此,肋部46被快速地加热。通常,当图像形成设备在肋部没有充分地加热的状态中启动图像形成操作时,从穿过定影装置的片材蒸发的水分与冷却的肋部接触而导致水分冷凝。然而,就图6中所示的快速加热的肋部46而言,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快速地启动图像形成操作。
在上述片材导引装置92中,通过使用来自定影装置9的辐射热来加热肋部31和32,在肋部31和32上不易发生水分冷凝。
在接下来将说明的另一个片材导引装置192中,除了通过来自定影装置9的辐射热加热以外,允许电流流过肋部31和32,以便使肋部31和32主动地发热。结果,在肋部31和32上不易发生水分冷凝。在片材导引装置192中,与上述片材导引装置92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本文省略其说明。
图8是与图4相对应的另一个片材导引装置192的下导引单元和肋部的平面图,图4示出上述片材导引装置92。图9是沿着图8的线IX-IX得到的剖视图。
参照图9,在与肋部31f的弯曲部分51和52分别接合(可接合)的保持器88A的凹陷部分37和38中,设置有与肋部31f的芯线301接触的电极193和194。电极193和194连接有开关303f和电源G。电极193和194、开关303f和电源G构成闭合电路。应注意,当金属制成的导引板用于保持器88A和89A时,电极193和194通过绝缘部件的中介作用设置到导引板。
多个电极193和194设置成使得肋部31a至31k的各个芯线301接触与肋部31a至31k接合的保持器88A的上游凹陷部分37和下游凹陷部分38。肋部31a至31k的相应的芯线301通过肋部的弹力与电极193和194接触。另外,参照图8,构成闭合电路的开关303a至303k和电源G连接到相应的电极193和194。
相应的开关303a至303k通过用作开关选择单元的CPU 195的选择而打开和关闭。CPU 195连接有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所述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构造成检测片材的宽度(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的长度)。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设置在片材导引装置192沿着片材传送方向的上游侧上。
肋部31a至31k中的每个肋部的涂层部分也用作绝缘部分,以便由此使芯线与保持器88A绝缘。另外,在肋部31a至31k的定影装置9侧上可以省略涂层部分,以便使芯线通过定影装置9的热快速地加热。然而,必须考虑到位置关系,以便使其它部件不与裸露的芯线部分接触。
类似地,在上导引单元(未示出)中设置有与各个肋部接触的多个电极。相应的电极与开关和电源一起构成闭合电路。另外,相应的开关通过CPU 195的选择而打开和关闭。
应注意,CPU 195和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在使用中被下导引单元88和上导引单元89共用。
参照图10A、10B和11,将说明片材导引装置192的操作。图10A和10B是当图8的片材导引装置导引具有不同宽度的片材时执行的操作的解释性视图。图11是当图8的片材导引装置导引片材时执行的操作的解释性流程图。
在片材进入定影装置9之前或者当片材离开定影装置9时,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检测片材的宽度。基于关于来自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的片材宽度的信息,CPU 195选择在与片材宽度对应的区域中的开关以打开所选的开关。
参照图10A,就较大宽度的片材P1而言(S111中的“YES”),CPU 195选择所有开关303a至303k以打开所选的开关303a至303k(S113)。电流流过开关打开的肋部31a至31k,结果相应肋部的芯线301发热。
参照图10B,就较小宽度的片材P2而言(S111中的“NO”和S115中的“YES”),CPU 195选择与片材的宽度对应的区域中的开关303d至303h以打开所选的开关303d至303h。然后,其它开关303a至303c以及303i至303k关闭(S117)。电流流过开关打开的肋部31d至31h,结果相应肋部的芯线301发热。
当没有传送片材(在S111和S115中“NO”)时,CPU 195关闭所有开关303a至303k(S119)。
类似地,就上导引单元而言,CPU 195根据片材的宽度选择开关,以便使肋部发热。
借助该结构,甚至当从片材蒸发的水分粘附到肋部时,已经发热的肋部也能快速地蒸发水分,并且从而不易发生水分冷凝。因此,与上述片材导引装置92类似,片材导引装置192可以在没有由于水分冷凝而在片材导引方面带来任何麻烦的情况下平滑地导引片材。
应注意,因为以下原因,根据片材的宽度选择允许电流流过的肋部。
在导引较小宽度的片材的情况下,有肋部没有与片材接触。因此,当允许电流流过所有肋部时,片材在某种程度上带走与片材接触的肋部的热,并且肋部的温度降低。然而,片材没有带走未与片材接触的肋部的热,并且肋部的温度不会降低。在该情况下,当下一张纸具有较大的宽度时,较大宽度的片材通过温度没有降低的肋部以及温度降低的肋部导引和传送。因此,穿过温度没有降低的肋部的调色剂图像的一部分被熔化到某一程度,并且调色剂图像有条纹。结果,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质量劣化。
因此,在片材导引装置192中,不允许电流流过在不与片材宽度对应的区域中的肋部。因而,调色剂图像没有条纹,并且防止调色剂图像的图像质量劣化。另外,不允许电流流过不需要的肋部,并且从而可以减少能量消耗。另外,片材导引装置192的温度不会不必要地升高,并且从而不需要使用高耐热性的昂贵部件作为围绕片材导引装置192设置的部件。
在上述说明中,通过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检测来获得关于片材的宽度的信息,但是另外可以从通过用户输入到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关于片材的信息获得关于片材宽度的信息。因此,可以省略片材尺寸检测部分196。
应注意,即使没有给肋部施加电流,肋部也通过定影装置9的辐射热而被加热。因而,在图像形成设备50中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即使肋部没有借助流过肋部的电流被迫加热,也没有发生水分冷凝,这是因为粘附到肋部的水分蒸发了。
因此,如图12中所示,在图像形成设备50中设置有用作温度和湿度测量单元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197,其构造成测量温度和湿度。当温度和湿度传感器197检测到在图像形成设备50中测量到的湿度值等于或大于基于所测量的温度确定的预定值时(图13中的S131中的“YES”),CPU 195使电流流过肋部(S133至S141)。应注意,从S133至S141的程序与从S111至S119的程序相同,并且因此本文省略其说明。
应注意,基于温度所确定的湿度的预定值是在肋部上没有发生水分冷凝的临界值。因此,通过提供温度和湿度传感器197,在没有发生水分冷凝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不允许电流流过,以便不使用不必要的电能。结果,节约了电能。
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受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限制。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将与最广泛的解释一致,从而包含所有这些修改和等同结构以及功能。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包括:
定影装置,其构造成通过加热其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而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片材上;
线状导引件,其构造成导引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所述片材;以及
保持器,其构造成保持所述线状导引件,所述线状导引件通过使用所述线状导引件的弹性而固定至所述保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保持器包括:
接合部分,所述接合部分与所述线状导引件的两个端部部分接合;以及
抵靠面,所述线状导引件的中间部分抵靠在所述抵靠面上,并且所述抵靠面形成在所述接合部分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通过所述线状导引件的弹性,在夹持所述抵靠面和所述接合部分的状态下,所述线状导引件固定至所述保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线状导引件通过用树脂涂覆金属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线状导引件的在所述定影装置侧上的部分不用所述树脂涂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所述线状导引件包括沿着与片材传送方向相交的方向并排地布置的多个线状导引件,并且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多个电极,所述多个电极分别与所述多个线状导引件的金属接触;
多个开关,所述多个开关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电极中的每个与电源之间;以及
开关选择部分,所述开关选择部分构造成从所述多个开关之中选择在与所述片材的尺寸对应的区域中的开关,以打开和关闭所选的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温度和湿度测量部分,所述温度和湿度测量部分构造成测量温度和湿度,
其中,当由所述温度和湿度测量部分测量到的湿度等于或大于基于由所述温度和湿度测量部分所测量的温度而确定的预定值时,所述开关选择部分选择所述开关以打开和关闭所选的开关。
CN201110258056.3A 2010-09-07 2011-09-02 图像形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21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0123 2010-09-07
JP2010200123 2010-09-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2150A true CN102402150A (zh) 2012-04-04
CN102402150B CN102402150B (zh) 2014-12-17

Family

ID=4577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805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02150B (zh) 2010-09-07 2011-09-02 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79934B2 (zh)
JP (1) JP5441969B2 (zh)
CN (1) CN10240215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568A (zh) * 2012-09-14 2014-03-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750039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引导结构、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05419B2 (ja) * 2009-06-03 2015-04-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5829638B2 (ja) * 2013-02-08 2015-12-09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170B2 (ja) * 2013-08-28 2016-04-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537305B2 (ja) * 2015-03-09 2019-07-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537304B2 (ja) * 2015-03-09 2019-07-03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460047B2 (ja) * 2016-05-20 2019-01-3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10064735B1 (en) * 2017-07-06 2018-09-04 Robert E Simonson Method of inserting a surgical implant within a transcorporeal void
US11857431B1 (en) 2023-02-01 2024-01-02 Robert E. Simon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ement of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device into a transcorporeal void during a surgical operation on the cervical portion of the spine
US11766338B1 (en) 2023-02-06 2023-09-26 Robert E. Simon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ement of a reduced vertebral body replacement device during a surgical operation on the cervical portion of the spine including into a transcorporeal void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5385A (ja) * 1990-01-31 1991-10-0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US5623332A (en) * 1993-12-20 1997-04-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utilizing a bias voltage applied to a pre-determined area of a paper guide
JP2002148973A (ja) * 2000-11-10 2002-05-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87821A (ja) * 2006-01-12 2007-07-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ガイドシュート
US20080156325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Charles Galauner Heating element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sert molded stri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869A (en) * 1912-05-27 1913-07-22 Pacific Electric Heating Company Electric heating unit.
JPS5653412Y2 (zh) * 1978-08-25 1981-12-12
JPS5821778A (ja) * 1981-07-31 1983-02-08 Fuji Xerox Co Ltd 定着装置の用紙搬送装置
JPH0895468A (ja) 1994-09-26 1996-04-1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38858B2 (ja) * 2006-11-02 2011-02-23 昭和電線デバイス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網状ヒータ
KR100895461B1 (ko) * 2007-09-10 2009-05-06 (주)지티 난방용 발열장치
JP2009204731A (ja) * 2008-02-26 2009-09-10 Oki Dat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02804A (ja) * 2008-06-23 2010-01-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25385A (ja) * 1990-01-31 1991-10-04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定着装置
US5623332A (en) * 1993-12-20 1997-04-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n image utilizing a bias voltage applied to a pre-determined area of a paper guide
JP2002148973A (ja) * 2000-11-10 2002-05-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87821A (ja) * 2006-01-12 2007-07-2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ガイドシュート
US20080156325A1 (en) * 2006-12-27 2008-07-03 Charles Galauner Heating element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sert molded strips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6568A (zh) * 2012-09-14 2014-03-26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676568B (zh) * 2012-09-14 2018-01-23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750039A (zh) * 2018-07-23 2020-02-04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引导结构、图像形成装置
CN110750039B (zh) * 2018-07-23 2024-02-13 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 引导结构、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078803A (ja) 2012-04-19
US20120057887A1 (en) 2012-03-08
JP5441969B2 (ja) 2014-03-12
CN102402150B (zh) 2014-12-17
US8879934B2 (en) 201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2150B (zh) 图像形成设备
US11269274B2 (en) Heating device with a non-conveyance span temperature detector
US8175508B2 (en) Planar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3099062A (ja) 加熱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80291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30209131A1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575444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7209696B2 (en)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with elastic conductive member contacting internal surface of rotation member
US93956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ncluding forming a cleaning toner image
CN104345619A (zh) 图像加热装置
JP4425870B2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8549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7270896B2 (ja) 加熱部材、加熱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87890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96274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89098A (ja) 加熱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036309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17833A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53275B2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066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28506A (ja)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982955B2 (en) Prevention of fire by absorbing local latent heat of fixing belt
JP7322253B2 (ja) ヒータおよび定着装置
US9002251B2 (en)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7276700B2 (ja)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