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02093B -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02093B
CN102402093B CN201110270937.7A CN201110270937A CN102402093B CN 102402093 B CN102402093 B CN 102402093B CN 201110270937 A CN201110270937 A CN 201110270937A CN 102402093 B CN102402093 B CN 102402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substrate
display apparatus
film
eletr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7093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02093A (zh
Inventor
小松晴信
下神耕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 In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402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02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02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6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 G02F1/16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by electrophoresi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6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ranslational movement of particles in a flui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an applied field
    • G02F1/1675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2F1/1679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 G02F1/1681Gaskets; Spacers; Sealing of cells; Filling or closing of cells having two or more microcells partitioned by walls, e.g. of microcup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16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conduct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Electrophoresis, Or Variable Reflection Or Absorption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作为本发明的电光显示装置的电泳显示装置具备:第1基板,其具有像素电极;光透射性的第2基板,其具有光透射性的对置电极;电泳层,其夹持于第1基板与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状的分散液、将分散液(32)分割于多个收置部的间隔壁和以封装分散液的方式配置于间隔壁与对置电极之间的光透射性的封装膜;以及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其配置于封装膜与对置电极之间且具有光透射性。

Description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若对使微粒分散于液体中而得到的分散液作用电场,则微粒通过库仑力分散移动(泳动)。将该现象称为电泳。
近年,利用该电泳显示所期望的信息(图像)的电泳显示装置作为新的显示装置而受到关注。电泳显示装置具备下述特点:在停止了电压的施加的状态下具有显示存储性和/或具有广视角性以及可以以低功耗实现高对比度的显示等。
另外,电泳显示装置,由于是非发光型设备,所以与阴极射线管这样的发光型的显示设备比较,还具有有益于眼睛的特点。已知在这样的电泳显示装置中,将一对基板间划分为由间隔壁形成的多个空间(以下也称为单元),在各单元内封装上述分散液(专利文献1、2)。将该结构也称为间隔壁型。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074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04773号公报
间隔壁型的电泳显示装置,通过对形成于具有像素电极的元件基板上的间隔壁的单元内供给分散液,之后在该元件基板上粘贴具有对置电极的对置基板而得到。有时在将基板彼此粘贴时使用粘接剂,但该粘接剂会向外侧漏出等而需要后处理,会花费劳力和时间。
此外,有时会由于粘接剂混入于分散液,而呈现不出期望的泳动行为。另外,在将供给于间隔壁的单元内的分散液使用封装膜封装、之后使用粘接剂将基板彼此粘贴的情况下,会产生下述问题:封装膜会因层压时的加热温度而溶解、因封装膜溶解而分散液浸透于封装膜从而降低封装性能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使基板彼此的粘贴时的制造效率提高并且可靠性高的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电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第1基板,其具有第1电极;光透射性的第2基板,其具有光透射性的第2电极;电泳层,其夹持于前述第1基板与前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状的电光材料、将前述电光材料分割到多个收置部的间隔壁和以封装前述电光材料的方式配置于前述间隔壁与前述第2电极之间的光透射性的封装膜;以及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其配置于前述封装膜与前述第2电极之间且具有光透射性。
据此,由于经由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将电泳层与第2基板粘贴,所以能够通过利用了热的简便的制造方法迅速地使间隔壁及电泳层与对置基板粘接。
此外,加热熔融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在封装膜与第2基板(第2电极)之间无间隙地形成,由于也具有导电性,所以能够切实地获得第2电极与电泳层的电导通。
此外,由于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具有光透射性,所以能够将第2基板侧设为显示面侧(观看侧)。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在80℃~100℃的范围内软化。
据此,由于是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在上述温度范围内这样比较低的温度(比封装膜的溶解温度低的温度)下软化的构成,所以能够防止在经由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将电泳层与对置基板粘贴时封装膜溶解的现象。此外,能够防止由于封装膜溶解而分散液浸透于封装膜从而封装性能减弱的现象。此外,能够防止液状的电泳层蒸发的现象。
此外,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的电阻在厚度方向优选小于等于1000Ω,进一步优选小于等于500Ω。
据此,能够经由在膜厚方向具有导电性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获得电泳层与第2电极的导通。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具有1μm~50μm的范围内的膜厚。
据此,在比上述范围厚的情况下,难以获得与第1基板侧及第2电极的电导通,但是如果是上述范围内的膜厚,则能够切实地获得第1基板侧与第2电极的电导通。由此,在制造时能够容易地进行将导电粘接膜粘贴于第2基板的工作。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包含将导电材料混合于粘合剂树脂而成的材料。
据此,对热熔性导电粘接膜,除了粘接性之外,还能够赋予导电性。
此外,也可以构成为:前述导电材料的含有量为5~50重量%。
据此,能够维持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的良好的粘接性并且赋予导电性。
本发明的电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具有在一面侧开口的多个空间的间隔壁,对该间隔壁的前述空间内供给液状的电光材料,在前述空间内形成有前述电光材料的前述间隔壁的前述开口侧形成封装膜,由此形成电泳层的工序;将具有像素电极的第1基板与前述电泳层粘贴的工序;以及在前述间隔壁的前述开口侧经由加热熔融了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粘贴具有第2电极的第2基板的工序。
据此,由于经由加热熔融了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将电泳层与具有第2电极的第2基板粘贴,所以能够通过利用了热的简便的制造方法迅速地使它们粘接。此外,加热熔融了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通过在电泳层与第2电极之间消除间隙地扩展,能够切实地获得第1基板与第2基板的电导通。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下述方法:前述粘贴工序中的层压温度处于80℃~100℃的范围内。
若层压温度高则有时封装膜会溶解、电光材料会蒸发。
因此,通过使用在上述温度范围这样比较低的温度下熔融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能够防止在层压时封装膜溶解、电光材料蒸发的现象。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下述方法:包括在前述第2电极的与前述第2基板相反侧的表面上供给膜状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的工序。
据此,通过膜状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可以实现向第2基板上的稳定的供给。由于不会如液体状态的粘接剂那样在粘贴后向外侧溢出,所以作业容易。
此外,也可以形成为下述方法:包括在前述空间内形成有前述电泳层的前述间隔壁的开口侧形成封装膜的工序。
据此,能够将电泳层封装于空间内。此外,由于能够防止电泳层与第2电极直接接触,所以例如能够防止第2电极由于与构成电泳层的分散介质的接触而腐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电光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图2(a)、(b)是表示单元矩阵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对置基板侧的制造工序图。
图4是元件基板侧的制造工序图。
图5是元件基板侧的制造工序图。
图6是表示电泳层的液面高度与等待时间的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5...封装膜;14...间隔壁;21...分散介质(电光材料);26...电泳微粒(电光材料);28...金属填充物(导电材料);30...第1基板;32...分散液(电光材料);31...第2基板;35...像素电极(第1电极);37...对置电极(第2电极);38...热熔性导电粘接膜;100...电泳显示装置(电光显示装置);320...电泳层(电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各附图中,为了使各部件成为可以识别的大小,适宜改变各部件的比例尺。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电光显示装置的一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剖面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电泳显示装置(电光显示装置)100,在包含第1基板30以及像素电极(第1电极)35的元件基板300与包含第2基板31以及对置电极(第2电极)37的对置基板310之间夹持电泳层(电光层)320而形成。
在第1基板30上,按每像素设置有像素晶体管(例如TFT(省略图示))、像素电极35以及单元矩阵4。
像素晶体管,经由布线分别连接于像素电极35,通过使该像素晶体管导通、截止,能够对像素电极35选择性地施加电压。
像素电极35包含厚度50nm的ITO,但并不限定于此。
对于第1基板30,使用包含聚碳酸酯(PC)、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的基板(即树脂基板)或玻璃基板,具有0.5nm的厚度。
另外,在对电泳显示装置100赋予可挠性的情况下,选择具有可挠性的树脂基板。另外,像素电极35以及第1基板30,由于不是观看侧,所以不需要一定使用具有光透射性的材料,而也可以使用非光透射性的材料。
像素电极35,形成于元件基板300的与电泳层320相对向的一侧的面。另外,对置电极37,形成于对置基板310(图1)的与电泳层320相对向的一侧的面。像素电极35,例如是按每像素形成的电极,对置电极37是例如遍及多个像素共同地形成的电极。这样的像素电极35和对置电极37,包含例如铝(Al)等缺乏光透射性的(不透明的)导电膜或例如氧化铟锡(ITO)等具有光透射性的导电膜。
另外,在第1基板30是透明基板、像素电极35包含ITO等的情况下,能够从元件基板300侧识别显示于画面的字符、图像等。或者,在第2基板31是透明的基板、对置电极37包含ITO等的情况下,能够从对置基板310侧识别显示于画面的字符、图像等。
电泳层320具有:单元矩阵4、分散液32(电光材料)和封装膜5,所述分散液32具有多个电泳微粒(电光材料)26和使这些电泳微粒26分散的分散介质21(电光材料)。在此,电泳微粒26是例如颜料微粒、树脂微粒或它们的复合微粒。作为组成颜料微粒的颜料,例如有:苯胺黑、碳黑等黑色颜料,氧化钛、氧化锑等白色颜料等。另外,作为组成树脂微粒的树脂材料,例如有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尿素树脂、环氧系树脂、聚苯乙烯、聚酯等。作为复合微粒,例如有使颜料微粒的表面由树脂材料和/或其他颜料被覆而成的物质、使树脂微粒的表面由颜料被覆而成的物质、包含将颜料和树脂微粒以适当的组分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的微粒等。包含这各种材料的电泳微粒26例如以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
分散介质21,例如是亲油性的烃系的溶剂,例如包含アイソパ一(注册商标)。即,分散介质21,例如是包含アイソパ一E、アイソパ一G、アイソパ一H、アイソパ一L、アイソパ一M之中的任一种的液体,或者是将它们之中的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液体,或者是将它们之中的任一种以上的物质与其他种类的烃系溶剂混合而成的液体。
或者,分散介质21,也可以例如是:戊烷、己烷、辛烷等脂肪族烃类;环己胺、甲基环己胺等脂环式烃类;苯、甲苯、二甲苯、己基苯、庚基苯、辛基苯、壬基苯、癸基苯、十一烷基苯、十二烷基苯、十三烷基苯、十四烷基苯这样的具有长链烷基的苯类(烷基苯衍生物)等芳香族烃类;吡啶、吡嗪、呋喃、吡咯、噻吩、甲基吡咯烷酮等芳香族杂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甲酸乙酯等单酯类;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基甲酮、甲基异丁基酮、甲基异丙基酮、环己酮等酮类;乙腈、丙腈、丙烯腈等腈类;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等酰胺类、羧酸盐或其他的各种油类等,能够单独使用或者作为混合物使用以上物质。
单元矩阵4,在第1基板30(元件基板300)上形成多个空间(即收置部),并且在各单元(收置部)15内收置作为电泳材料的分散液32。
单元矩阵4,例如包括片状(板状)的部件,该片状(板状)的部件具有板状的基部13和配置于基部13上的格子状的间隔壁14。基部13,构成单元矩阵4的底部,且与在一面上配置的间隔壁14一体地形成。对于基部1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数“μm”~数十“μm”左右的膜。另外,间隔壁14,形成单元矩阵4的侧壁,将作为电泳材料的分散液32分割收置在多个收置部(单元15)内。通过该间隔壁14,在元件基板300上划分为多个空间(即单元15),在这多个单元15的各个中分别填充有电泳材料。
间隔壁14的俯视的形状,例如为正方格子状、六角格子状或三角格子状。
图2(a)、(b)是表示单元矩阵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图2(a)所示,在间隔壁14的俯视形状呈正方格子状的情况下,单元15的俯视形状成为正方形,如图2(b)所示,在间隔壁14的俯视形状呈正六角格子状的情况下,单元15的俯视形状成为正六角形。
本实施方式的单元矩阵4其基部13与间隔壁14成为一体而形成,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通过将单独形成的基部13和间隔壁14固定而构成。或者也可以省略基部13,仅由间隔壁14构成单元矩阵4。在该情况下,可以将间隔壁14直接安装于元件基板300的像素电极35侧的最上层。
本实施方式的单元矩阵4其基部13与间隔壁14由于一体形成所以由相同材料构成,但是在单独形成基部13和间隔壁14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作为构成基部13的材料,可以是具有可挠性的材料、硬质的材料中的任意一种,例如可举出环氧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酚醛系树脂等各种树脂材料和/或硅石、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各种陶瓷材料。但是,在对电泳显示装置100赋予可塑性的情况下,对基部13选择具有可塑性的树脂材料的部件。
作为构成间隔壁14的材料,例如可举出环氧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酚醛系树脂等各种树脂材料和/或硅石、氧化铝、二氧化钛等各种陶瓷材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间隔壁14的材料,优选选择与电泳层320亲和性高的材料。例如,在电泳层320具有亲油性的情况下,优选使间隔壁14包含亲油性的材料。在该情况下,既可以使间隔壁14自身成为亲油性的材料,也可以仅使间隔壁14的表面具有亲油性。作为仅使间隔壁14的表面具有亲油性的方法,例如举例表面处理(即,使用涂敷、物理气相生长或化学气相生长等方法在间隔壁14的表面形成亲油性的膜的处理或粘贴亲油性的膜的处理)。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分散介质21与间隔壁14的接触角θ,优选处于0°<θ<20°的范围内。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能够提高分散介质21与间隔壁14的紧密附着性,在多个单元15的各个中,容易使电泳层320的表面剖面看成为凹状的形状。
封装膜5是用于在各单元15中封装(“封装”有时也表现为“密封”)作为电泳材料的分散液32的膜,其在间隔壁14的开口侧,沿着分散液32的表面以一定的膜厚形成。如图1所示,分散液32的表面的凹状显现于封装膜5的表面。封装膜5的膜厚为例如5~10μm左右。作为构成封装膜5的材料,例如可举出水溶性高分子,具体地,是包含聚乙烯醇(也称为PVA)、氨基酸、阿拉伯树胶、阿拉伯橡胶、褐藻酸衍生物、白蛋白、羧甲基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凝胶、聚环氧乙烷、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苯酚、聚醋酸乙烯酯衍生物或卵磷脂之中的任一种或者它们之中的两种以上的物质。
另外,作为分散介质21的烃系的溶剂(例如アイソパ一)以及PVA都是低价的。因此,可以降低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成本。此外,能够将封装膜5形成为无色透明,能够确保大致90%左右的光透射率。由于由封装膜5引起的光的衰减小,所以能够提高显示于由封装膜5覆盖的画面(即多个单元15的集合体)的字符、图像等的识别性。
此外,由于封装膜5与分散液32的相溶性极低,所以能够将分散液32高密闭性地封装于单元15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上述的间隔壁14、分散液32和封装膜5构成电泳层320。
并且,在第2基板31上,以覆盖其整个表面的方式设置有对置电极37。对置电极37包含厚度100nm的ITO,第2基板31包括厚度0.5μm的玻璃或PET基材,对置电极37和第2基板31分别具有光透射性。
在对置电极37的表面(与第2基板31相反侧的面),以覆盖其整个表面的方式形成有光透射性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是在高分子材料(粘合剂树脂)中含有预定量的金属填充物(导电材料)28的膜状的物质,其厚度适宜设定在1μm~50μm的范围内。
作为可用作为热熔性材料的热可塑性高分子,可举出聚烯烃(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丁烯及其共聚物)、聚四氟乙烯、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醋酸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缩丁醛、丙烯酸树脂(例如聚丙烯酸酯以及聚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酰胺(即尼龙)、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聚苯乙烯、聚乙烯醇、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素树脂(即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等)、上述材料中的任一种的共聚物(例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以及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另外,作为透明金属填充物28,可举出用下述物质进行了表面处理的玻璃珠等:氯化锂、氯化镁等无机盐类;作为氯硅烷、四氯化硅的水解生成物的硅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粉末;氧化铟(锡);氧化锡(锑)。透明金属填充物28的含有量为5(wt%)~50(wt%)(重量百分比)。
另外,高分子材料以及透明金属填充物28并不限定于上述物质。
在该电泳显示装置100中,在多个单元15的各个中,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朝向电泳层320侧成为凸状。即,如图1所示,在多个单元15的各个中,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下侧(电泳层320侧)的表面成为凸状。
电泳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关于上述的电泳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3~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的剖面图。图3是对置基板侧的制造工序图。图4(a)~图5(b)是元件基板侧的制造工序图。
如图3(a)所示,首先,在包括树脂基板或玻璃基板的第2基板31上的大致整面,涂敷ITO材料而形成对置电极37。
接着,如图3(b)所示,向对置电极37的表面上的大致整面供给膜状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该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包含粘接性膜,该粘接性膜通过使透明金属填充物28分散于在常温下成为固体状的热可塑性高分子而成。在此,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电阻值在膜厚方向小于等于1000Ω。更优选地,小于等于500Ω。
这样,形成对置基板310。另外,也可以在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表面(与对置电极37相反侧的外侧的面)粘接剥离片。
接着,如图4(a)所示,准备具有在一面侧开口的多个单元15的单元矩阵4。
接着,如图4(b)所示,对单元矩阵4的各单元15内,通过各单元15的开口部15a供给分散液32(具有多个电泳微粒26和分散介质21的分散液)。另外,向各单元15内的分散液32的供给,例如,可举出使用分配器的滴落法、喷墨法(液滴排出法)、旋涂法、浸涂法等各种涂敷法,但在这些方法中,优选使用滴落法或喷墨法。根据滴落法或喷墨法,由于能够对各单元15(收置部)选择地供给分散液32,所以能够对单元15内无浪费且更切实地供给分散液32。
在对单元15内供给了分散液32之后,优选设置一定的等待时间。由此,如图4(c)所示,在单元15的中心部,分散液32的表面(液面)下降,基于其剖面观看的形状成为凹状。
在此,图6是表示分散液32的液面高度与等待时间的关系的图。如图6所示,在供给于单元15内的分散液32的液面高度与供给分散液32后的等待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存在着随着等待时间变长液面高度下降的倾向。
另外,该液面下降的倾向,在单元15的中心部比单元15的周边部显著。即,存在着单元15的中心部的液面高度比单元15的周边部的分散液32的液面高度下降得快的倾向。这是因为,在单元15的周边部,分散液32与间隔壁14接触而支撑分散液32的液面,相对于此,在单元15的中心部没有液面的支撑。
此外,单元15的周边部的分散液32的液面高度,存在着分散液32与间隔壁14的紧密附着性越高则越难以下降的倾向。因此,对于分散液32和间隔壁14,通过选择相互亲和性高的材料,能够防止液面高度h2的下降。
另外,封装膜5的厚度,通过h1与d1(像素电极35与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之间的距离)之差而获得。
例如,在分散液32具有亲油性的情况下,由亲油性的材料构成间隔壁14。由此,能够提高分散液32与间隔壁14的紧密附着性,能够防止液面高度h2的下降(能够使图6的依赖于等待时间t而下降的h2的倾度变得平缓)。亲油性的分散液32,例如可以通过将亲油性的烃系的溶剂(作为一例为アイソパ一)用于分散介质21而实现。或者,通过以分散介质21与间隔壁14的接触角处于0°<θ<20°的范围内的方式分别选择分散介质21和间隔壁14的材料,能够提高它们的紧密附着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对分散介质21选择亲油性的溶剂,对间隔壁14选择亲油性的材料。更优选地,使分散介质21与间隔壁14的接触角θ处于0°<θ<10°的范围内。
这样,通过基于图6中所示的相关性调整等待时间的长度,并且选择分散液32与间隔壁14的材质的组合,可以将单元15的中心部以及周边部的分散液32的液面的高度h1、h2设定为期望的值。即,可以使分散液32的表面所显现的凹状的形状、深度等接近于期望的形态。
接着,如图4(d)所示,以将分散液32封装于各单元15内的方式形成封装膜5。具体地,用封装膜5覆盖被供给分散液32的单元矩阵4(间隔壁14)的开口部15a侧,在单元矩阵4的各单元15内封装分散液32。封装膜5的成膜方法,例如如下所述。
将水溶性高分子溶解于例如水或亲水性的液体(作为一例,为甲醇或乙醇)而形成为液状,制作封装液。例如,作为水溶性高分子选择PVA,将PVA溶解于水而制作3(wt%)~40(wt%)(重量百分比)的封装液。
接着,将该封装液涂敷于单元矩阵4的开口部侧而形成封装膜5。分散液32是亲油性的,封装膜5是亲水性的,分散液32与封装膜5不会混合。因此,通过在供给于单元15内的分散液32的露出部分形成封装膜5,能够将分散液32高密闭性地封装于单元15内。此外,由于能够防止分散液32与对置电极37直接接触,所以能够防止对置电极37由于与分散液32的分散介质21的接触而腐蚀的现象。
另外,在封装液的涂敷工序中,例如使用涂刷器(スキ一ジ)17在单元矩阵4(间隔壁14)的开口部15a侧的整面均匀地涂敷封装膜5。此外,封装液的涂敷方法,也可以用这以外的涂敷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了印模涂敷机(ダイコ一タ一)和/或逗点涂敷机(コンマコ一タ一)的涂敷方法。
接着,对涂敷封装液而形成的封装膜5,实施干燥处理而使之固化。例如,将封装膜5放置于室温~50(℃)左右的温度环境下,使其干燥固化。干燥处理的所需时间,取决于封装膜5的厚度,例如为数分钟到数小时左右。由于封装膜5的膜中的PVA的浓度高,所以能够使封装膜5的干燥以自然干燥或比较低的温度进行。在该干燥处理中,由于封装膜5中含有的水分挥发(蒸发),所以如图5(a)所示,能够使封装膜5的厚度与刚刚涂敷之后比较变薄。这样,形成电泳层320。
接着,如图5(b)所示,准备另外形成的具有像素电极35的元件基板300和具有上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对置基板310。
在此,元件基板300,在包括树脂基板或玻璃基板的第1基板30上具备多个选择晶体管以及像素电极35,并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制造。
接着,将元件基板300和对置基板310安装于电泳层320。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真空层压法使对置基板310、电泳层320、元件基板300相互粘贴。
首先,如图5(b)所示,将元件基板300的具有像素电极35的一侧的面安装于单元矩阵4的基部13侧的面。另外,在该安装中,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未图示)。
此外,将对置基板310的具有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一侧的面安装于单元矩阵4的存在多个各单元15的开口部的间隔壁14(封装膜5)侧的面。此时,在使粘接于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表面的剥离片剥离后,在使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表面相对于间隔壁14的表面接触着的状态下以预定的温度80℃~100℃使之加热熔融。于是,对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赋予流动性,使之在封装膜5与对置电极37之间消除间隙地扩展,紧密附着于封装膜5与对置电极37。这样,使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通过加热熔融而活性化,由此使电泳层320与对置基板310瞬间粘接。
之后,通过冷却熔融了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而使之恢复为原来的固体,维持电泳层320与对置基板310的粘接状态。
这样,使元件基板300与对置基板310经由电泳层320粘贴,获得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电泳显示装置100。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泳显示装置100,由于利用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使电泳层320与对置基板310粘贴,所以能够通过利用了热的简便的制造方法迅速地使被粘接部件彼此粘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于单元15内的分散液32的液面高度,在单元15的中央部比周边部凹陷,封装膜5依照该分散液32的液面形状而形成为凹状。因此,若使用没有熔融的固化性粘接剂,则无法将成为凹状的封装膜5与对置电极37之间填埋,无法获得对置基板310与元件基板300之间的电导通。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通过使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加热熔融而无间隙地填埋封装膜5与对置电极37之间,所以能够切实地获得对置基板310与元件基板300之间的电导通。
此外,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能够以优异的粘接力将部件彼此粘接,并且历时变化小,耐老化性也优异。
此外,由于现有使用的粘接剂为液体状态,所以为了防止所含有的透明金属填充物28的沉降而需要搅拌。
相对于此,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不包含溶剂,所以在将电泳层320与对置基板310粘贴后不会溢出剩余溶剂,不必除去溶剂。因此,在制造时仅简单地使各部件彼此粘贴即可,不需要特别的处理。
此外,在使用了液状的粘接剂的情况下,粘接剂本身或粘接剂的溶剂有时会溶解封装膜5。若溶解了的封装膜5向分散液32内混入,则有可能对电泳微粒26的电泳产生影响,并且也有可能在与对置电极37之间混入气泡。
相对于此,由于本实施方式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不包含溶剂,所以没有使封装膜5溶解的担忧,因此可以获得电泳微粒26的期望的电泳并且防止气泡的混入而切实地获得与元件基板300侧的电导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是膜状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所以处理容易,可以实现向对置基板310上的稳定的供给。此外,由于是膜状,所以膜中的透明金属填充物28的分散性也均匀。
此外,由于在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内混合有很多透明金属填充物28,所以可获得与对置电极37的电导通。
此外,由于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包含具有光透射性的材料,所以能够将粘贴侧(对置基板310侧)设为显示面。
实施例1
以下示出实施例1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结构。
·热熔性材料:聚醋酸乙烯酯(熔点100℃)
·金属填充材料:氧化锡
·热熔性导电性粘接膜的厚度:10μm
·对置基板:在聚酯膜(PET)上蒸镀氧化铟锡(ITO)而成的透明导电性膜(东丽NXC1)
·层压温度:80℃
·供给压力:0.4MPa
实施例2
接着,示出实施例2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结构。
·热熔性材料:聚氨酯(熔点90℃)
·金属填充材料:氯化镁
·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厚度:10μm
·对置基板:在聚酯膜(PET)上蒸镀氧化铟锡(ITO)而成的透明导电性膜(东丽NXC1)
·层压温度:85℃(也可以与实施例1相同)
·供给压力:0.4MPa
接着,示出作为比较例的电泳显示装置的结构。
比较例1
·热熔性材料:丙烯酸酯系UV固化剂(熔点170℃)→溶解封装膜5。
比较例2
·热熔性材料:环氧系粘接剂(熔点150℃)→溶解封装膜5。
比较例3
·无热熔性材料→在封装膜5与对置电极37之间产生间隙而不工作。
根据以上的结果,通过对热熔性材料使用可以低温熔融的聚醋酸乙烯酯和/或聚氨酯等,能够防止封装膜5的熔融而获得良好的粘接性。
另一方面,若对热熔性材料使用相对于上述材料在相对高温下熔融的丙烯酸酯系UV粘接剂和/或环氧系粘接剂,则由于封装膜5会溶解,有可能对分散液32产生影响,所以不理想。此外,在高温层压的情况下,作为电泳材料的分散液32也有可能蒸发。
因此,优选使用在上述实施例1及2中所示的在低温下熔融的热熔性材料。
以上参照附图关于本发明所涉及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样的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内,可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这些例子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热熔性导电粘接膜38的膜厚设定为在将对置基板与单元矩阵(电泳层320)粘贴时能够填埋沿着分散液32的液面形状形成为凹状的封装膜5与对置电极37之间的厚度。但是,由于若形成得过厚则难以获得与对置电极37的导电性,所以如上所述,在1μm~50μm的范围内设定,优选在10μm~20μm的范围内设定。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光显示装置举出电泳显示装置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具备电光层的电光显示装置,就可以应用本发明。例如,对于具备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STN(SuperTN,超TN)液晶显示器、铁电液晶显示器、胆甾相液晶显示器、色粉显示器、扭转球(ツイストボ一ル)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电光装置,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Claims (8)

1.一种电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1基板,其具有第1电极;
光透射性的第2基板,其具有光透射性的第2电极;
电泳层,其夹持于前述第1基板与前述第2基板之间,具有液状的电光物质、将前述电光物质收置于多个收置部的间隔壁和以封装前述电光物质的方式配置于前述间隔壁与前述第2电极之间且包含水溶性高分子的膜厚为5μm~10μm的光透射性的封装膜;以及
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其配置于前述封装膜与前述第2电极之间,膜厚为1μm~50μm,电阻在膜厚方向小于等于1000Ω,且具有光透射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在80℃~100℃的范围内软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的电阻在厚度方向小于等于500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热熔性导电粘接膜包含将导电材料混合于粘合剂树脂而成的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电材料的含有量为5~50重量%。
6.一种电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具有在一面侧开口的多个空间的间隔壁,对该间隔壁的前述空间内供给液状的电光材料,在前述空间内形成有前述电光材料的前述间隔壁的前述开口侧形成包含水溶性高分子的膜厚为5μm~10μm的光透射性的封装膜,由此形成电泳层的工序;
将具有像素电极的第1基板与前述电泳层粘贴的工序;以及
在前述间隔壁的前述开口侧经由加热熔融了的膜厚为1μm~50μm且电阻在膜厚方向小于等于1000Ω的具有光透射性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粘贴具有第2电极的第2基板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前述粘贴工序中的层压温度处于80℃~100℃的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光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前述第2电极的与前述第2基板相反侧的表面上供给膜状的热熔性导电粘接膜的工序。
CN201110270937.7A 2010-09-14 2011-09-14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4020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05622A JP5531877B2 (ja) 2010-09-14 2010-09-14 電気光学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5622/2010 2010-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02093A CN102402093A (zh) 2012-04-04
CN102402093B true CN102402093B (zh) 2015-12-16

Family

ID=4580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70937.7A Active CN102402093B (zh) 2010-09-14 2011-09-14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611000B2 (zh)
JP (1) JP5531877B2 (zh)
KR (1) KR20120028264A (zh)
CN (1) CN102402093B (zh)
TW (1) TWI5560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81445A (ja) * 2011-03-02 2012-09-20 Seiko Epson Corp 電気装置
JP2013222089A (ja) * 2012-04-17 2013-10-28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用基材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160013908A (ko) 2013-05-22 2016-02-05 클리어잉크 디스플레이스 엘엘씨 향상된 컬러 필터 포화도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60221B1 (ko) * 2013-07-08 2019-12-27 클리어잉크 디스플레이스, 인코포레이티드 Tir 조절된 광 시야 각도 디스플레이
US10705404B2 (en) 2013-07-08 2020-07-07 Concord (Hk)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Limited TIR-modulated wide viewing angle display
TW201502680A (zh) * 2013-07-10 2015-01-16 Seiko Epson Corp 電泳裝置、電泳裝置之製造方法及電子機器
JP6379495B2 (ja) * 2014-01-24 2018-08-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188829B2 (en) * 2013-09-09 2015-11-17 E Ink California, Ll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film for anti-counterfeit application
JP2015075517A (ja) 2013-10-07 2015-04-2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及び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7111016B (zh) 2014-10-08 2020-08-28 协和(香港)国际教育有限公司 滤色器对准反射式显示器
JP5885868B1 (ja) * 2015-03-24 2016-03-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パネル部材への連続貼りに用いる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
US10386691B2 (en) 2015-06-24 2019-08-20 CLEARink Displa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ry particle totally internally reflective image display
CN105161512B (zh) * 2015-08-03 2019-02-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用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US10261221B2 (en) 2015-12-06 2019-04-16 Clearink Displays, Inc. Corner reflector reflective image display
US10386547B2 (en) 2015-12-06 2019-08-20 Clearink Displays, Inc. Textured high refractive index surface for reflective image displays
EP3400056B1 (en) 2016-01-08 2020-05-06 Cardiac Pacemakers, Inc. Obtaining high-resolution information from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US11083372B2 (en) 2016-01-08 2021-08-10 Cardiac Pacemakers, Inc. Syncing multiple sources of physiological data
US10888702B2 (en) 2016-01-08 2021-01-12 Cardiac Pacemakers, Inc. Progressive adaptive data transfer
EP3422934B1 (en) 2016-03-04 2020-07-01 Cardiac Pacemakers, Inc. Reducing false positives in detection of potential cardiac pauses
US10631744B2 (en) 2016-04-13 2020-04-28 Cardiac Pacemakers, Inc. AF monitor and offline processing
US10850093B2 (en) 2016-04-13 2020-12-01 Cardiac Pacemakers, Inc. Lead integrity monitoring
KR20220094196A (ko) * 2019-11-04 2022-07-05 이 잉크 코포레이션 광 투과성 기판 및 전기영동 매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컬러-변화 오브젝트들
WO2021133541A1 (en) 2019-12-23 2021-07-01 E Ink Corporation Transferable light-transmissive electrode films for electro-optic devices
CN111399304A (zh) * 2020-04-30 2020-07-10 无锡威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反射结构的显示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CN116235102A (zh) * 2020-07-28 2023-06-06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光路控制构件和包括该光路控制构件的显示装置
CN115308966A (zh) * 2022-08-26 2022-11-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177A (zh) * 2002-07-17 2004-01-21 ϣ 用于改善电泳显示器性能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981245A (zh) * 2004-05-12 2007-06-13 希毕克斯影像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器的制造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89026B1 (en) * 1987-05-01 1994-12-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xternal circuit connecting method and packaging structure
JP3007464B2 (ja) * 1992-01-16 2000-02-07 エヌオーケー株式会社 可視表示装置
EP1118038A1 (en) * 1998-10-07 2001-07-25 E Ink Corporation Encapsulat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having a monolayer of capsules
US6930818B1 (en) 2000-03-03 2005-08-16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novel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US6788449B2 (en) 2000-03-03 2004-09-07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novel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US6829078B2 (en) * 2000-03-03 2004-12-07 Sipix Imaging Inc.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nd novel process for its manufacture
US7347957B2 (en) * 2003-07-10 2008-03-25 Sipix Imaging,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improve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erformance
JP4675060B2 (ja) * 2004-05-14 2011-04-20 三菱鉛筆株式会社 電気泳動表示媒体
US7880958B2 (en) * 2005-09-23 2011-02-01 Sipix Imaging, Inc. Display cell structure and electrode protecting layer compositions
JP2007279352A (ja) * 2006-04-06 2007-10-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107484A (ja) 2006-10-24 2008-05-08 Seiko Epson Corp 電気泳動表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330712B2 (en) * 2008-12-22 2012-12-11 Lg Display Co., Lt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buffer pattern in non-display region
JP2011154202A (ja) * 2010-01-27 2011-08-11 Mitsubishi Pencil Co Ltd 電気泳動表示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9177A (zh) * 2002-07-17 2004-01-21 ϣ 用于改善电泳显示器性能的方法和组合物
CN1981245A (zh) * 2004-05-12 2007-06-13 希毕克斯影像有限公司 电泳显示器的制造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611000B2 (en) 2013-12-17
TWI556049B (zh) 2016-11-01
JP2012063419A (ja) 2012-03-29
CN102402093A (zh) 2012-04-04
TW201222123A (en) 2012-06-01
JP5531877B2 (ja) 2014-06-25
KR20120028264A (ko) 2012-03-22
US20120062981A1 (en) 201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2093B (zh) 电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Wang et al. Microcup® Electronic Paper and the Converting Processes
US7365900B2 (en) Electrophoretic sheet, electrophoretic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re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999997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236371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8331016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TW201144366A (en) Electrophoretic media
CN101248158A (zh) 疏水粘合剂中的液晶液滴
US7964076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11609473B2 (en) Display plasma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220291565A1 (en) Reflective microcells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WO2006098315A1 (ja) 表示媒体用粒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表示用パネル
US20230194914A1 (en) Multi-layer device comprising a repair layer having conductive a hydrogel film or beads
JP2007233178A (ja) マイクロカプセル型電気泳動式表示装置の表示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202245A (ja) 電気泳動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21435B2 (ja) 電気泳動装置、電気泳動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US20130146811A1 (en) Method of reusing micro-encapsulated 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
CN103365018B (zh) 电泳显示媒质、光电显示器及其组件和制作方法
US11740530B2 (en) Electro-optic media including oppositely charged particles and variable transmission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4556403B2 (ja) 表示体の製造方法、表示体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2758158U (zh) 一种前显示组件、显示组件及光电显示器
JP2011227109A (ja) 表示シートの製造方法、表示シート、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01265261A (ja) 電気泳動表示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929

Address after: Massachusetts, USA

Patentee after: E Ink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