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81614B - 双层电梯 - Google Patents

双层电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81614B
CN102381614B CN201110237267.9A CN201110237267A CN102381614B CN 102381614 B CN102381614 B CN 102381614B CN 201110237267 A CN201110237267 A CN 201110237267A CN 102381614 B CN102381614 B CN 102381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vator
stationary member
doub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372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81614A (zh
Inventor
首藤克治
三根俊介
三好宽
石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81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81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81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一种双层电梯,在所述双层电梯中,电梯轿厢在电梯轿厢框架内设置在上下位置上,并且由绳索的端部悬吊,所述双层电梯能够防止在使固定绳索端部的固定构件移动时发生偏载。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具有:电梯轿厢框架(2)、上部轿厢(12)、下部轿厢(13)、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以及索状体(17),在所述双层电梯中,索状体(17)的一端或者两端从固定构件(26a、26b)上悬吊下来,并且经由使固定构件(26a、26b)移动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安装在电梯轿厢框架(2)上,此外,双层电梯具有引导机构(28、29),在固定构件(26a、26b)通过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的驱动而移动时,该引导机构(28、29)对固定构件的移动进行引导。

Description

双层电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梯轿厢框架内具有多个电梯轿厢的双层电梯。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上下轿厢被构造成能够移动的双层电梯中,已知有在电梯轿厢框架的上部设置驱动装置,并且通过绳索将该驱动装置与设置在上部轿厢的轿厢下方的滑轮以及设置在下部轿厢的轿厢下方的滑轮连接起来的电梯。在上述通过绳索连接驱动装置和滑轮的结构中,随着负载的变化,会产生绳索被拉长等现象,由于绳索伸长会导致电梯轿厢的地板位置发生变化,所以已经提出有对电梯轿厢的位置进行修正的方案。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上述结构的双层电梯。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特开2007-331871号公报
可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案中,作为检测装载有乘客或者货物时的电梯轿厢的负载的方法,设置了吸收悬吊体的伸长的伸长吸收装置。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轿厢位置的修正方法,其中,作为伸长吸收装置的悬吊件移动装置具有电动机等的致动器,以根据负载来修正电梯轿厢的位置。但是,该方法存在难以在承载有电梯轿厢的负载的情况下,使悬吊件以不会产生偏载的方式移动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在所述双层电梯中,电梯轿厢在电梯轿厢框架内设置在上下位置上,并且由绳索的端部悬吊,所述双层电梯能够防止在使固定绳索端部的固定构件移动时发生偏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电梯,其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电梯轿厢框架;上部轿厢,该上部轿厢以可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上下升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下部轿厢,该下部轿厢以可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上下升降的方式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设置在所述上部轿厢的下方;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该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在相反方向上驱动所述上部轿厢和所述下部轿厢上下移动;以及索状体,该索状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以悬吊所述上部轿厢,另一端在卷绕在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上后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以悬吊所述下部轿厢,所述双层电梯的特征在于,所述索状体的一端或者两端从固定构件上悬吊下来,并且经由使所述固定构件移动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此外,所述双层电梯具有引导机构,在所述固定构件通过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驱动而移动时,该引导机构对所述固定构件的移动进行引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双层电梯,在所述双层电梯中,电梯轿厢在电梯轿厢框架内设置在上下位置上,并且由绳索的端部悬吊,所述双层电梯能够防止在使固定绳索端部的固定构件移动时发生偏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的电梯轿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驱动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控制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轿厢位置调整动作的定时与轿厢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升降通道
2电梯轿厢框架
2a上梁
2b、2c一对纵向框架
2d中间梁
2e下梁
3主吊索
4平衡重
5机械室
6驱动装置
7转向滑轮
8、18控制装置
9a、9b上部轿厢滑轮
10a、10b下部轿厢滑轮
11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
11a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
12上部轿厢
13下部轿厢
14电梯轿厢框架用导轨
15上部轿厢用导轨
16下部轿厢用导轨
17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
19弹性体
20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
20a、21a、22a定位板
21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
22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
23a、23b负载传感器
24a、24b缓冲器
25a、25b固定构件移动装置(液压缸、滚珠螺杆装置)
26a、26b、32固定构件
27压力产生装置
28固定构件用导轨
29引导件
30导轨夹持件
30a螺栓
31a、31b高压软管
33滚珠螺杆轴
34固定螺母
35滚珠螺杆驱动装置
36a、36b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双层电梯装置具有:在升降通道1内升降的电梯轿厢框架2;主吊索3,其一端与电梯轿厢框架2连接以悬吊电梯轿厢框架2;平衡重4,其与主吊索3的另一端连接并由主吊索3悬吊,以在升降通道1内朝着与电梯轿厢框架2相反的方向上下升降;驱动装置6,其设置在位于升降通道1上部的机械室5内,主吊索3的中间部分卷绕在驱动装置6,该驱动装置6用于驱动主吊索3;转向滑轮7,其在机械室5内设置在驱动装置6的附近,并且其上卷绕有主吊索3;以及控制装置8,其设置在机械室5内,用于控制双层电梯的运行,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设置有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该上部轿厢12以可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上下升降的方式设置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该下部轿厢13以可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上下升降的方式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设置在上部轿厢12的下方。
图2是本发明的双层电梯的电梯轿厢框架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电梯轿厢框架2由上梁2a、一对纵向框架2b、2c、下梁2e和中间梁2d组成。电梯轿厢框架2被构造成在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电梯轿厢框架用导轨14的引导下进行升降。此外,虽未图示但平衡重4也在设置在升降通道1内的平衡重用导轨的引导下进行升降。
在上梁2a的上部隔着防振橡胶安装有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该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上设置有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11a。上部轿厢12可沿着设置在电梯轿厢框架2上的一对上部轿厢用导轨15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位于上梁2a和中间梁2d之间的空间内上下移动。此外,在电梯轿厢框架2的内侧设置在上部轿厢12下方的下部轿厢13也被构造成可沿着设置在电梯轿厢框架2上的一对下部轿厢用导轨16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位于中间梁2d和下梁2e之间的空间内上下移动。中间梁2d上设置有缓冲器24a,当上部轿厢12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过度下降时,缓冲器24a以提供缓冲的方式从下方支撑上部轿厢12,下梁2e上设置有缓冲器24b,当下部轿厢13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过度下降时,缓冲器24b以提供缓冲的方式从下方支撑下部轿厢13。
作为索状体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一端隔着弹性体19固定在上梁2a上,另一端卷绕在安装在上部轿厢12下部的二个上部轿厢滑轮9a、9b上以悬吊上部轿厢12,此后卷绕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的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11a上。此后,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所述另一端进一步卷绕在安装在下部轿厢13下部的二个下部轿厢滑轮10a、10b上以悬吊下部轿厢13,此后隔着弹性体19固定在中间梁2d上。
在升降通道1内,在各个楼层上设置有定位板20a,在电梯轿厢框架2上设置有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该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根据所述定位板20a来检测电梯轿厢框架2在升降通道内的位置。此外,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设置有用于检测上部轿厢12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位置的定位板21a。上部轿厢12设置有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和作为负载检测装置的负载传感器23a,该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用于检测上部轿厢12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位置,该负载传感器23a用于检测乘坐在上部轿厢内的乘客和装载在上部轿厢内的货物的总重量即上部轿厢内的负载。此外,电梯轿厢框架2内还设置有用于检测下部轿厢13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位置的定位板22a。下部轿厢13设置有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和作为负载检测装置的负载传感器23b,该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用于检测下部轿厢13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位置,该负载传感器23b用于检测乘坐在下部轿厢内的乘客和装载在下部轿厢内的货物的总重量即下部轿厢内的负载。
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与定位板20a对准以检测电梯轿厢框架2相对于升降通道的电梯门厅的位置,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与定位板21a对准以检测上部轿厢12相对于电梯轿厢框架2的位置,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与定位板22a对准以检测下部轿厢13相对于电梯轿厢框架2的位置。此外,因电梯轿厢内的负载变化而引起的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通过各个位置检测器20、21、22进行检测。
如图1所示,控制装置8和驱动装置6通过线缆36a相互连接,控制装置8和控制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上下电梯轿厢的驱动的控制装置18通过线缆36b相互连接。此外,如图2所示,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负载传感器23a以及负载传感器23b的输出被发送并输入到控制装置8中。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双层电梯中,通过控制装置18使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驱动,由此使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11a旋转。通过使该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绳轮11a旋转,在电梯轿厢框架2内朝着相反方向驱动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上下移动。并且,如图1所示,双层电梯被构造成能够对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之间的间隔进行调整,使得在电梯轿厢框架2位于上方楼层1上(1above)时,由于电梯门厅楼层的间隔为H1,所以根据该间隔将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之间的间隔调整为尺寸H1,当电梯轿厢框架2在下方楼层1下(1below)时,由于电梯门厅楼层的间隔变成了H2,所以根据该间隔将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之间的间隔调整为尺寸H2。另外,上述电梯门厅楼层的间隔只是一个示例,电梯门厅楼层的间隔因建筑物的条件不同而不同。
在一般的电梯轿厢中,用于悬吊电梯轿厢的绳索端部的弹簧、将电梯轿厢安装在电梯轿厢框架内时设置在电梯轿厢下方的防振橡胶、安装对悬吊电梯轿厢的绳索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时所设置的防振橡胶以及作为绳索的钢丝绳等分别因负载变化而进行伸缩,所以电梯轿厢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因此,电梯轿厢的位置会因乘客上下电梯而发生数十毫米的变化。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在电梯轿厢的位置因负载的变化而产生了变化时,通过驱动电梯轿厢框架2的驱动装置6来修正电梯轿厢框架2的位置,由此对电梯轿厢位置进行修正。此外,电梯轿厢框架2内的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的位置也会因为各自的负载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悬吊端部中的一个端部固定在共用的固定构件26a上,并且将另一个端部固定在共用的固定构件26b上,同时经由使该固定构件26a、26b移动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2上。此外,通过驱动该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使固定构件26a、26b连同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一起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对电梯轿厢的位置修正进行控制。
钢丝绳具有如下的特点:在电梯轿厢行驶时,钢丝绳因承受一定的负载而产生一定量的伸长,并且在负载消失后恢复到大致原来的状态。此外,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钢丝绳还会产生老化性伸长,在产生了老化性伸长后,钢丝绳永远不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在发生了该老化性伸长时,也通过驱动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来进行修正。
以下对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双层电梯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主视图。图3所示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由多根钢丝绳构成,其端部隔着作为弹性体19的弹簧通过绳头杆(thimble rod)用螺母固定在由金属板构成的共用的固定构件26a上,并从该固定构件26a悬吊下来。作为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液压缸,通过该液压缸25a在上下方向驱动固定构件26a。根据来自控制装置8的信号,压力产生装置27通过高压软管31a、31b供应和排出压力流体,以此来控制液压缸25a的伸缩量。由于高压软管31a、31b由柔性材质构成,所以具有很高的配置自由度。在图3中,高压软管31a与左侧的液压缸25a连接,高压软管31b与右侧的液压缸25a连接。为了防止因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端部的弹簧的设置误差而产生偏载,设置有固定构件用导轨28和在固定构件用导轨28上滑动以沿着固定构件用导轨28引导固定构件26a的引导件29,由此使得固定构件26a能够顺利地在上下方向上动作。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双层电梯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俯视图。从上方观察图4所示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端部的固定构件26a时,液压缸25a的支撑点通过由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悬吊和固定的负载与固定构件26a自身的负载的合计负载的重心,由此能够保持良好的平衡。此外,为了防止因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端部的弹性体19的设置误差而产生偏载,设置有固定构件用导轨28和引导件29,以使得固定构件能够顺利地在上下方向上动作。在本实施例中,在与固定构件26a的四个角相对应的位置上竖立地设置有固定构件用导轨28,并且在固定构件26a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在该固定构件用导轨28上滑动的引导件29。如图3所示,在进行该固定构件用导轨28的固定时,在电梯轿厢框架2上设置导轨支架30,并且使用螺栓30a和导轨夹持件等将固定构件用导轨28固定在导轨支架30上。通过这一结构,能够降低朝向液压缸25a的偏载,使得固定构件能够顺利地进行动作,从而能够提高位置修正时的电梯轿厢内乘客的舒适度。又,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固定构件用导轨28和引导件29来防止偏载,同时使固定构件的动作变得顺利,但也可以利用固定构件26a的供绳头杆通过的开孔和绳头杆来形成引导机构。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驱动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包括图5在内,在以下的附图中省略了固定构件用导轨28和引导件29的图示。如图5所示,例如因乘客乘入上部轿厢12或者货物装入上部轿厢12而使得上部轿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由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检测出该位置变化量,并且通过液压缸25a使固定构件移动,对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L2-L1)进行修正,使得能够根据该变化量来修正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下部轿厢13与上部轿厢12的场合一样,在因乘客乘入下部轿厢13或者货物装入下部轿厢13而使得下部轿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由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检测出该位置变化量,并且通过液压缸25b使固定构件移动,对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进行修正,使得能够根据该变化量来修正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由此,能够提供一种在电梯轿厢的地板与电梯门厅的地板之间不会产生高低差的无高低差电梯。
此时,轿厢位置的检测可以通过始终对电梯轿厢位置进行监视来进行。通过将电梯轿厢的位移量的检出水平设定为二个阶段(最大、最小)或者三个阶段(最大、中间、最小),能够实现以简单的结构来调整液压缸的伸缩量,从而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检测轿厢位置的检测装置使用了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和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但也可以设置成通过限位开关来检测轿厢位置。此时,在电梯轿厢位置发生了一定量的变化时,通过限位开关来检测电梯轿厢是否已经移动到该变化位置,由此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绳索发生了老化性伸长时,检测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的位置以及各个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的负载,在电梯轿厢内没有负载时,也就是在检测到可以根据电梯轿厢内的负载判断为电梯轿厢内没有装载乘客和货物等的检测结果时,如果电梯轿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判断为绳索发生了老化性伸长,此时,通过固定构件移动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液压缸)进行与伸长量相应的修正。并且,在对绳索的老化性伸长进行了修正后,以修正后的数值为基准位置,并始终在加上该修正量的基础上进行控制。在确定绳索的老化性伸长的极限时,通过另行设置的限位开关等确定极限位置以进行伸长检测,由此能够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图3、图4和图5的说明中,以设置在上部轿厢12上的固定构件26a和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为例进行了说明,而设置在下部轿厢13上的固定构件26b和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b的结构与以上说明的结构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双层电梯,在该双层电梯中,能够对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伸长作出改善。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以在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的各自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端部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来对固定构件26a、26b进行驱动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这一结构对在两个端部均能够确保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设置空间的场合有效,由于能够同时驱动上部轿厢12和下部轿厢13,所以能够迅速进行修正,能够进一步提高修正性能。并且,由于能够通过两个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驱动来调节绳索的老化性伸长,所以能够调节的伸长量大。
此外,也可以设置成例如只在上部轿厢12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端部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的结构。在采用这一结构时,在因乘客乘入下部轿厢13或者货物装入下部轿厢13而使得电梯轿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由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来检测该变化量,并根据该变化量驱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以进行修正。此外,在因乘客乘入上部轿厢12或者货物装入上部轿厢12而使得电梯轿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或者因驱动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对下部轿厢13的轿厢位置进行调整而使得电梯轿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由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来检测该变化量,并通过液压缸25a使固定构件移动来修正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使得能够根据该变化量来修正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如此,在上部轿厢12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通过固定构件移动装置来驱动用于固定上部轿厢12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端部的固定构件26a,由此来修正上部轿厢12的位置变化。在下部轿厢13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驱动设置在电梯轿厢框架2上的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11,由此来修正下部轿厢13的位置变化。如此,可以获得相同的效果。
这一结构对设置空间受到制约的场合有效,由于只在一侧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就能够调整电梯轿厢的位置,所以能够实现简单的结构。此外,在上述说明中,以只在上部轿厢12侧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场合为例进行了说明,而只在下部轿厢13侧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在只在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一方的端部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情况下,在需要对绳索的老化性伸长进行调整时,不采用通过驱动固定构件移动装置来移动固件构件而进行伸长调整这一方法,而是在维修等时,在没有设置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一侧对伸长进行手动调整,而在驱动固定构件的一侧,以只对因电梯轿厢的负载变化而引起的位置变化进行修正的方式使固定构件移动。由此,能够确保在更大的范围内对电梯轿厢的位置进行修正。
第二实施例
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主视图。在图6中,与第一实施例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省略其重复说明。在图6中,液压缸25a被构造成对支撑作为弹性体19的弹簧的固定构件32进行驱动。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由于作用在弹性体19上的反复负载所产生的振幅只要能够对应承载的变动部分即可,所以能够降低弹性体19的所需强度,并且能够实现弹性体的小型化。电梯轿厢位置的修正通过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本实施例通过取代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各种变形例。
第三实施例
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双层电梯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的端部概况的主视图。图7所示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被构造成通过滚珠螺杆装置25a来驱动悬吊作为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的钢丝绳的固定构件26a。使滚珠螺杆轴33穿过固定在固定构件26a上的滚珠螺杆用的固定螺母34,通过滚珠螺杆驱动装置35(例如伺服电动机)将旋转力矩变换为滚珠螺杆的直线运动,由此通过滚珠螺杆轴33来修正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量。该电梯轿厢位置的检测可以通过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来完成。由于滚珠螺杆装置可以用电力来驱动,所以不需要使用压力流体,也就是不需要使用液压油,所以能够构成有利于环保的简易的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取代在第一实施例中进行了说明的结构,还可以适用于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各种变形例。
第四实施例
图8表示能够适用于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控制流程图。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以及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2的安装方法等与在图2中所说明的方法相同。电梯轿厢框架2的位置以电梯轿厢框架2和上部轿厢12的停止位置为基准位置,通过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来监视电梯轿厢相对于电梯门厅的位置(S1)。例如在乘客乘入上部轿厢12时,电梯轿厢框架2整体朝下方变化,同时上部轿厢12相对于电梯轿厢框架2朝下方变化,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和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在上限值与下限值的范围内持续监视位置(S2)。当有更多的乘客乘入上部轿厢12时,电梯轿厢位置下降到下限值以下。此时,电梯轿厢框架位置检测装置20在检测到轿厢位置已经下降到下限值以下时,向驱动装置输出表示电梯轿厢位置变化量的信号,以对电梯轿厢框架2的位置进行修正(S3)。此外,在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21检测到轿厢位置已经下降到下限值以下时,使压力产生装置起动(S4),此后驱动液压缸(S5)而将轿厢位置修正到基准值。反复执行上述步骤,直到轿厢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为止(S6)。在轿厢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后停止控制(S7)。由此,能够对因乘客乘入电梯而引起的电梯轿厢的位置变化进行修正。
当电梯轿厢框架2的主吊索3和上部轿厢12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都产生了伸长时,通过驱动装置6来修正电梯轿厢框架2的主吊索3(修正1),并且通过固定构件移动装置25a、25b来修正上部轿厢12的轿厢位置调整用绳索17(修正2)。该修正1的动作和修正2的动作可以设置成分别在独立的控制下进行,设置成同时进行驱动的结构。通过这一结构,能够缩短修正时间。
第五实施例
图9是前述实施例中说明的双层电梯的轿厢位置调整动作的定时与轿厢位置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在图9中,分别以乘客乘入电梯的场合、乘客离开电梯的场合、进行电梯轿厢位置修正的场合和不进行电梯轿厢位置修正的场合为例,说明上部轿厢12的轿厢位置相对于基准位置的经时性变化以及装载质量的经时性变化。
图9(A)所示的曲线表示在乘客乘入电梯时不进行轿厢位置修正的场合。从图9(A)可以知道,在电梯轿厢停止后,上部轿厢12停靠在高度与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相同的基准位置上,随着乘入电梯的乘客的增加,电梯轿厢朝向下方位移,在乘客数量达到了一定量以上时,轿厢位置与楼板标高之间的差值超过了规定的下限值。如果不对上述状态进行修正,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与电梯轿厢的地板高度之间的高低差将增大。
图9(B)所示的曲线表示在乘客乘入电梯时进行轿厢位置修正的场合。从图9(B)可以知道,在电梯轿厢停止后,上部轿厢12停靠在高度与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相同的基准位置上,随着乘入电梯的乘客的增加,电梯轿厢朝下方位移,在乘客数量超过了一定量时,轿厢位置与楼板标高之间的差值达到规定的下限值。在检测到差值已经达到下限值时,驱动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以对电梯轿厢的位置进行调整。经过对电梯轿厢的位置进行调整,电梯轿厢位置被修正到基准位置,即使乘客量很多,也能够消除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与电梯轿厢的地板高度之间的高低差。
图9(C)所示的曲线表示在与图9(A)相反的情况下即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时不进行电梯轿厢位置修正的场合。从图9(C)可以知道,在电梯轿厢停止后,上部轿厢12停靠在高度与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相同的基准位置上,随着电梯轿厢内的乘客离开电梯轿厢,电梯轿厢的位置朝上方位移,当电梯轿厢中的乘客量减少到一定量以下时,轿厢位置与楼板标高之间的差值超出了规定的上限值。如果不对上述状态进行修正,电梯轿厢的地板高度将变得高于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从而导致高低差变大。
图9(D)所示的曲线表示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时进行电梯轿厢位置修正的场合。从图9(D)可以知道,在电梯轿厢停止后,上部轿厢12停靠在高度与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相同的基准位置上,随着下电梯的乘客的增加,电梯轿厢的位置朝上方变化,在乘客量减少到一定量以下时,轿厢位置与楼板标高之间的差值达到规定的上限值。在检测到差值已经达到上限值时,驱动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以对电梯轿厢位置进行调整。经过对电梯轿厢位置进行调整,电梯轿厢位置被修正到基准位置,即使乘客量减少,也能够消除电梯门厅的楼板标高与电梯轿厢的地板高度之间的高低差。
如此,根据上述各个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电梯,在该电梯中,当电梯轿厢位置的变化达到了一定范围以上时,通过控制使电梯轿厢的位置返回到基准位置,由此能够缩小电梯轿厢的高低差。也就是说能够提供一种双层电梯,其相对于因乘入上部轿厢和下部轿厢的乘客引起的负载变化,修正电梯轿厢的位置变化,能够提高电梯的舒适性。

Claims (5)

1.一种双层电梯,其具有:在升降通道内升降的电梯轿厢框架;上部轿厢,该上部轿厢以可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上下升降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下部轿厢,该下部轿厢以可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上下升降的方式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设置在所述上部轿厢的下方;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该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在相反方向上驱动所述上部轿厢和所述下部轿厢上下移动;以及索状体,该索状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以悬吊所述上部轿厢,另一端在卷绕在所述轿厢位置调整用驱动装置上后固定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以悬吊所述下部轿厢,所述双层电梯的特征在于,
所述索状体的一端或者两端从固定构件上悬吊下来,并且经由使所述固定构件移动的固定构件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此外,所述双层电梯具有引导机构,在所述固定构件通过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的驱动而移动时,该引导机构对所述固定构件的移动进行引导,所述引导机构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上设置有导轨支架,并且,所述引导机构设置有:固定在所述导轨支架上且在与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周四个角相对应的位置上竖立地设置的T字状导轨;在所述固定构件的外周四个角上分别设置且沿着所述导轨滑动的大致C字状引导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由液压缸和压力产生单元构成,所述液压缸支撑所述固定构件,所述压力产生单元供应或排出用于驱动所述液压缸的高压流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由滚珠螺杆轴和滚珠螺杆轴驱动装置构成,所述滚珠螺杆轴与所述固定构件螺合,所述滚珠螺杆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滚珠螺杆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层电梯进一步具有: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该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上部轿厢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的位置;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该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下部轿厢在所述电梯轿厢框架内的位置;以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根据所述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和所述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驱动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电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轿厢和所述下部轿厢中分别设置有检测装载在电梯轿厢内的负载的负载检测装置,在通过所述负载检测装置检测到可以根据电梯轿厢内的负载判断为电梯轿厢内没有装载乘客或货物的检测结果时,在通过所述上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或所述下部轿厢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上部轿厢的位置或者所述下部轿厢的位置与初始值相比出现了差值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控制装置驱动所述固定构件移动装置,以消除与所述初始值之间的差值。
CN201110237267.9A 2010-08-30 2011-08-18 双层电梯 Active CN1023816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1640 2010-08-30
JP2010191640A JP5501159B2 (ja) 2010-08-30 2010-08-30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1614A CN102381614A (zh) 2012-03-21
CN102381614B true CN102381614B (zh) 2014-07-23

Family

ID=45821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37267.9A Active CN102381614B (zh) 2010-08-30 2011-08-18 双层电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501159B2 (zh)
CN (1) CN10238161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0225A (zh) * 2017-02-23 2017-06-06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返平层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3657B (zh) * 2012-02-08 2016-01-13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双层电梯
JP2014001018A (ja) * 2012-06-15 2014-01-09 Hitachi Ltd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5997064B2 (ja) * 2013-01-18 2016-09-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
CN104129695B (zh) * 2014-07-17 2016-07-06 苏州莱茵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轿厢牵引绳绳头自动调整装置
JP6720110B2 (ja) * 2017-04-26 2020-07-0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6336A (zh) * 1999-06-07 2000-12-13 株式会社东芝 双层电梯车厢
CN1305942A (zh) * 1999-12-20 2001-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控制装置
CN1849257A (zh) * 2003-08-12 2006-10-18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
JP2007238331A (ja) * 2007-04-09 2007-09-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7331871A (ja) * 2006-06-14 2007-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CN101633465A (zh) * 2009-05-22 2010-01-27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双层电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8840B2 (ja) * 1999-03-03 2002-07-08 オイルドライブ工業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昇降かごのレベル補正方法と装置
JP2001039648A (ja) * 1999-07-30 2001-02-13 Mitsubishi Electric Building Techno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調速機用ロープのテンション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4994711B2 (ja) * 2006-05-18 2012-08-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荷重検出装置
JP2008056468A (ja) * 2006-09-01 2008-03-1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8137756A (ja) * 2006-11-30 2008-06-19 Showa Yusoki Kk エレベ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76336A (zh) * 1999-06-07 2000-12-13 株式会社东芝 双层电梯车厢
CN1305942A (zh) * 1999-12-20 2001-08-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双层电梯控制装置
CN1849257A (zh) * 2003-08-12 2006-10-18 通力股份公司 电梯
JP2007331871A (ja) * 2006-06-14 2007-12-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
JP2007238331A (ja) * 2007-04-09 2007-09-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1633465A (zh) * 2009-05-22 2010-01-27 苏州新达电扶梯部件有限公司 双层电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00225A (zh) * 2017-02-23 2017-06-06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返平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81614A (zh) 2012-03-21
JP2012046340A (ja) 2012-03-08
JP5501159B2 (ja) 201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81614B (zh) 双层电梯
CN104093657B (zh) 双层电梯
JP6092356B1 (ja) 補償索の案内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
EP1705147B1 (en) Elevator with Vertical Vibration Compensation
KR101920546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02115005B (zh) 双层电梯
CN103118966A (zh) 补偿装置和电梯
CN102838009A (zh) 一种电梯轿厢重心动态自动平衡装置
CN102642749A (zh) 附带地板高度调节机构的电梯
US20170362063A1 (en) Elevator system roping arrangement
CN102398821A (zh) 双层电梯设备
JP2012520807A (ja) エレベータの耐荷重部材の振動制御
CN202829219U (zh) 一种电梯轿厢重心动态自动平衡装置
CN102741145A (zh) 双层升降机设施
KR101862970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JP6720110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ー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03175708A (zh) 一种电梯下行试验系统
CN103935869B (zh) 双层电梯
CN103264946A (zh) 一种无对重装置式电梯
CN107000968B (zh) 电梯设备
CN104692212B (zh) 一种电梯涨紧装置
JP6603626B2 (ja) かご位置調整ロープの交換方法
CN104520225B (zh) 电梯设备
JP6673612B2 (ja) コンペンシーブ下クリアランスの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08150760U (zh) 电梯轿厢动态平衡调整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