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5700A - 电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电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5700A
CN102365700A CN201080015866XA CN201080015866A CN102365700A CN 102365700 A CN102365700 A CN 102365700A CN 201080015866X A CN201080015866X A CN 201080015866XA CN 201080015866 A CN201080015866 A CN 201080015866A CN 102365700 A CN102365700 A CN 102365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terminals
press
terminal
engaged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58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5700B (zh
Inventor
高谷幸悦
大久保幸治
中康弘
大上聪克
铃木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and Syste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65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5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5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44Magnetic coils or windings
    • H01H50/443Connections to co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01H50/041Details concerning assembly of relays
    • H01H50/045Details particular to conta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Abstract

一种电磁接触器具有:形成于线圈架的一端上的端子座(18),电磁线圈的绕组线围绕线圈架卷绕;端子座(20a),该端子座能连接到外部配线,以及绕组线连结部(20e),该绕组线连结部能够连结围绕线圈架卷绕的绕组线的端部以建立连接。线圈端子(20)是通过将端子(20a)、绕组线连结部(20e)和被配合部(20b)集成一体形成的部件。通过将形成于端子座(18)内的压入配合部(18b)压配到被配合部(20b)以建立配合来安装该线圈端子(20)。

Description

电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接触器,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绕组线连结部和连接到外部配线的端子的线圈端子结构,该绕组线连结部与电磁线圈的绕组线的端部连接。
背景技术
在一种情况下,电磁接触器容纳触点部和电磁体,该电磁体在施加电压时使触点部运动。触点部包括通过电磁体的操作可运动的可动触点支承体、返回弹簧和多个可动触点、触点弹簧和固定触点。
电磁体包括电磁线圈、端子座、端子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在该电磁线圈中,绕组线围绕线圈架卷绕,固定芯插入线圈架的中空部内;端子座一体形成于线圈架的一端处;端子可连接到外部配线;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可结合和连接绕组的端部(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图8和图9示出现有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线圈端子结构。
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绕线连结部2设置在容纳电磁体的第一外壳1内,而可弹性变形的U形卷线结合接触部3与该绕组线连结部2一体形成。此外,与外部配线连接的端子5容纳于连接到第一外壳1的第二外壳4内,且该端子5包括形成端子螺纹孔的端子板5a以及端子接触部5b,该端子接触部从端子板5a以基本上直角弯曲并与卷线连结接触部3接触。在该结构中,在通过弹性变形的绕组线结合接触部3的按压力保持端子接触部5b的状态下,端子5与绕组线连结部2电气连接。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0-90800号
然而,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结构中,绕组线连结部2和端子5是分开的结构,因而零部件数目增加使装置过程数增大,并类似地导致制造成本的问题。
此外,仅由弹性变形的绕组线结合接触部3的按压力保持端子5的端子接触部5b,因而,如果由于绕组线结合接触部3的弹性变形的作用而使按压力较小,则要担心从第二外壳4脱开,因此可靠性有问题。
并且,因为现有技术的机构是这样的结构:绕组线连结部2和端子5在组装时作为分开的构件连接,所以有如果灰尘或类似物在组装时侵入卷线接触部3和端子5之间会发生导电故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关注现有技术例子的上述未解决的问题,并具有提供一种电磁接触器的目的,该电磁接触器能够通过减少零部件数目和组装过程数来减少制造成本,并可防止端子在组装后脱开并且具有较高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组装具有电磁线圈、端子座、端子和绕组线连结部,在电磁线圈中,绕组线围绕线圈架卷绕,端子座与线圈架的一端一体形成;端子可连接到外部配线;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可卷绕绕组线的端部以建立连接,电磁接触组装的特征在于,使端子、绕组线连结部以及与端子座配合的被配合部一体化以形成线圈端子,且压入配合部通过压配与线圈端子内的被配合部配合。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线圈端子包括形成为一体结构的端子、绕组线连结部和被配合部,因而,零部件数目减少。此外,可通过将被配合部压配到形成于端子座上的压入配合部来简单地安装线圈端子,因而,组装步骤数也减少。此外,线圈端子是端子、绕组线连结部和被配合部的一体化结构,因而,在组装同时没有用于连接之处,且不发生连接故障。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内,压入配合部具有配合壁,该配合壁形成被配合部的压配空间,且被配合部具有压配到配合壁中的配合齿。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线圈端子的被配合部牢固地压配到压入配合部中。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内,使压配空间闭塞住的闭塞部设置在被配合部和压入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内,在该压配空间中,被配合部被压配到压入配合部中。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当被配合部的配合齿被压配到压入配合部的配合部中时产生刮削屑,但刮削屑通过闭塞部密封到压配空间中,因而,通过空气洗净等来去除刮削屑是不必要的,进而更容易进行组装。
此外,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中,设置有防脱开部,该防脱开部防止线圈端子沿与压配方向相反的方向脱开,其中,在该线圈端子中的被配合部已被压配到压入配合部中。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能够可靠地防止线圈端子脱开,因而,提高电磁接触器的配线端子部的可靠性。
并且,在一个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内,在其中设置有容纳线圈端子的线圈端子容纳室的第二外壳连接到容纳电磁线圈的第一外壳,而第二外壳的用于形成线圈端子容纳室的壁的一部分与线圈端子的规定位置邻接,并起到防脱开部的功能。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仅通过使容纳电磁线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连接来获得防止线圈端子脱开的结构。
借助于该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线圈端子是端子、绕组线连结部和被配合部的一体化的结构,因而,零部件数目可减少。此外,可仅通过将被配合部压配到端子座的压入配合部中来安装线圈端子,因而,组装过程数也减少。因此,零部件数目减少,且组装过程数减少,因而,电磁接触器的制造成本可减少。
此外,通过将线圈端子的被配合部压配到端子座的压入配合部中,线圈端子牢固地安装在端子座内,进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线圈端子在组装后脱开。
此外,线圈端子是端子、绕组线连结部和被配合部的一体化的结构,因而,在组装时不存在用于连接之处,且可防止连接故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容纳电磁接触器的电磁体的下壳体和容纳触点部的上壳体的展开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容纳触点部的上壳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电磁体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端子座和线圈端子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示出线圈端子的被配合部被压配到图4中的端子座的压入配合部中的状态;
图6是示出端子座容纳于本发明的上壳体的线圈端子容纳室中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详细示出图6的线圈端子防脱开结构;
图8示出现有技术的电磁接触器的构造;以及
图9示出现有技术的电磁接触器内的被分开的端子和绕组线连结部的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附图,详细解释用于实施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的较佳模式(此后被称为“实施例”)。
图1是示出电磁接触器的容纳电磁体的下壳体和容纳触点部的上壳体的展开立体图,图2是示出容纳触点部的上壳体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电磁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端子座和线圈端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示出线圈端子的被配合部被压配到端子座的压入配合部中的状态,图6是示出端子座容纳于上壳体的线圈端子容纳室中的状态的立体图,以及图7详细示出图6的线圈端子防脱开结构。
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接触器10是包括端子部12和线圈端子20、21的装置,端子部12的每一个具有触点;电磁体15容纳于合成树脂下壳体14内;以及合成树脂上壳体16安装在下壳体14的上开口上。均具有触点且设置在图1的上壳体16的前侧上的端子部12是负荷侧的端子,均具有触点的端子部(未示出)还设置在上壳体16的背侧上,这些端子是电源侧端子。
上壳体16容纳触点部22,且上开口被盖子23覆盖,如图2中所示。
触点部22包括合成树脂的可动触点支承体22a、返回弹簧22b、多个可动触点22c和多个触点弹簧(未示出)。可动触点支承体22a设置在上壳体16内,以平行于电磁体15的下述可动芯的运动方向运动,且设置在运动方向一侧上的传动杆22a1可连接地与可动芯配合。返回弹簧22b设置在上壳体16内,因而,推动力朝向可动触点支承体22a的一侧起作用。
多个可动触点22c设置在可动触点支承体22a内,每个可动触点由触点弹簧(未示出)支承,以能够沿与可动触点支承体22a相同的方向运动。此外,多个触点弹簧设置成弹簧推动力沿与返回弹簧22b的弹簧推动力的作用方向相反的方向作用于每个可动触点22c。并且,多个固定触点(未示出)固定在上壳体16内,且这些固定触点与多个可动触点22c的运动方向相对地进行设置。
如图3中所示,容纳于下壳体14中的电磁体15包括合成树脂线圈架(未示出)、固定芯(未示出)、可动芯(未示出)以及成对的线圈端子座18、19,电磁体线圈17围绕线圈架卷绕;固定芯插入该线圈架的中空部内并固定到下壳体14的侧壁;可动芯与固定芯相对并能够与其接触和分离,并插入线圈架的中空部内;成对的线圈端子座18、19一体形成在线圈架的设有可动芯的一端的侧面上且彼此分隔开。可动芯可连接地与上述可动触点支承体22a的传动杆22a1配合。
当在电磁接触器10中,电压施加到并激励电磁线圈17时,可动芯朝向固定芯运动,并且传动杆22a1与可动芯一同运动,且可动触点支承体22a沿压缩返回弹簧22b的方向运动。当可动触点支承体22a沿压缩返回弹簧22b的方向运动时,设置在可动触点支承体22a上的多个可动触点22c通过每个触点弹簧的弹簧推动力被推压接触固定触点,且多个可动触点22c和固定触点进入闭合回路(开启)状态。
此外,当停止激励电磁线圈17时,可动触点支承体22a和传动杆22a1通过返回弹簧22b的弹簧推动力而推回到初始位置,且可动芯也返回到初始位置。并且,当可动触点支承体22a运动到初始位置时,多个触点弹簧的弹簧推动力降低,且多个可动触点22c和固定触点进入打开回路(关闭)状态。
在此,如图4中所示,一个线圈端子座18包括从电磁线圈17的最上面延伸到更高位置的正方形管状部18a,以及形成于该正方形管状部18a的与另一线圈端子座19相对的外壁上的线圈端子压配部18b。
如图4中所示,在线圈端子压配部18b中,由成对的板状配合部18b1、18b2以及成对的板状保持部18b3、18b4形成大体L形,板状配合部18b1、18b2从正方形管状部18a的外壁突出并彼此隔开,并沿垂直方向延伸,板状保持部18b3、18b4延伸为从成对的板状配合部18b1、18b2的敞开端彼此接近;且颈部穿透狭槽18c形成于板状保持部18b3和板状保持部18b4之间。
此外,另一线圈端子座19具有与该线圈端子座18相同的结构,包括正方形的管状部19a和线圈端子压配部19b。
如图4中所示,线圈端子20包括:端子部20a;压配件20b,该压配件以相对于端子部20a呈大致直角弯曲并从其中伸出;形成于压配件20b的端部上的颈部20c,其与线圈端子部20a隔开最远;绕线连结基底部20d,其以相对于颈部20c呈大致直角弯曲,以与线圈端子部20a基本上平行;以及升起的绕组线连结部20e,其从卷线基底部20d弯曲成与压配件20b基本上平行。并且,在压配件20b上形成锯齿形配合齿20b1,这些配合齿在压配时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18b1、18b2的内表面配合。
在此,如图5中所示,狭窄部20f设置在端子部20a的侧面上的压配件20b中,该狭窄部的宽度尺寸陡然减小,且配合齿20b1从该狭窄部20f朝向颈部20c的侧面形成。此外,台阶部18b5形成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18b1、18b2的内表面的上部上,从而与压配件20b的狭窄部20f相对。
此外,另一线圈端子21具有与该线圈端子20相同的结构,如图3中所述,包括端子部21a、压配件21b和绕组线连结部21e;在压配件20b上形成有锯齿状配合齿(未示出),该配合齿在压配时与线圈端子压配部19b的内表面配合。
在上述构造的线圈端子20中,颈部20c在压配时穿过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颈部穿透狭槽18c,直到端子部20a与正方形管状部18a的上边缘邻接,以实现安装。此时,如图5中所示,当压配到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18b1、18b2的内表面中时,压配件20b的锯齿形配合齿20b1进行配合。并且,当端子部20a与正方形管状部18a的上边缘邻接时,压配件20b的狭窄部20f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台阶部18b5相对。
类似地在线圈端子21中,颈部(未示出)也在压配时穿过线圈端子压配部19b的颈部穿透狭槽19c,直到端子部21a与正方形管状部19a的上边缘邻接,以实现安装,且当压配到线圈端子压配部19b的内表面中时,压配件21b的被配合锯齿形部进行配合。并且,尽管未示出,但当端子部21a与正方形管状部19a的上边缘邻接时,压配件21b的狭窄部与线圈端子压配部的台阶部相对。
并且,围绕线圈架卷绕的电磁线圈17的一个线端被卷绕到线圈端子20的绕组线连结部20e上,而电磁线圈17的另一线端围绕线圈端子21的绕组线连结部21e卷绕。
如图1中所示,如上述构造中那样被压配安装了线圈端子20、21的电磁体15的线圈端子座18、19容纳于设置在上壳体6上的成对分隔壁24,25之间的线圈端子容纳室26内。
在此,如图6和7中所示,当线圈端子座18容纳于线圈端子容纳室26中时,形成于成对的分隔壁24、25的内壁中的防脱开部27与线圈端子20的端子部20a的上表面邻接。此外,尽管未示出,但当线圈端子座19容纳于线圈端子容纳室26中时,形成于成对的分隔壁24、25的内壁中的防脱开部27与线圈端子21的端子部21a的上表面邻接。
本发明的第一外壳对应于下壳体14,本发明的第二外壳对应于上壳体16,本发明的端子座对应于线圈端子座18和19,本发明的端子对应于端子部20a和21a,本发明的被配合部对应于压配件20b和21b,本发明的压入配合部对应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和19b,本发明的配合壁对应于板状配合部18b1和18b2,本发明的配合齿对应于配合齿20b1,本发明的闭塞部对应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台阶部18b5和压配件20b的狭窄部20f,以及本发明的防脱开部对应于防脱开台阶部27。
借助于具有上述构造的电磁接触器,线圈端子20和21是使端子部20a,21b、绕组线连结部20e,21e和压配件20b、21b一体化的结构,因而,可防止零部件数目的增加。此外,可以通过将压配件20b、21b压配到形成于线圈端子座18,19中的线圈端子压配部18b,19b中来简单地安装线圈端子20,21,因而,组装步骤数也减少。因此,零部件数目减少,且组装步骤数也减少,因而,电磁接触器的制造成本可减少。
此外,当将压配件20b压配到线圈端子压配部18b中时安装线圈端子20,且压配件20b的配合齿20b1在压配时与线圈压配部18b的成对板状配合部18b1,18b2的内表面配合。以相似方式,在线圈端子压配部19b内部建立线圈端子21的配合。因此,线圈端子21,21可牢固地压配到线圈端子压配部18b,19b中。
在此,当使线圈端子20压配到线圈端子压配部18b中时,由于配合齿20b1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的成对的板状配合部18b1、18b2压配和配合而产生刮削屑;但当端子部20a与正方形管状部18a的上端邻接时,形成于压配件20b中的狭窄部20f与形成于线圈端子压配部18b中的台阶部18b5相对,且产生的刮削屑被密封在线圈端子压配部18b内。此外,线圈端子21和线圈端子压配部19b经历相似的操作。因此,刮削屑并不侵入触点部分22等,并且通过空气洗净等进行去除是不必要的,因而,将更方便组装。
此外,当线圈端子座18容纳于上壳体16的线圈端子容纳室26中时,形成于成对的分隔壁24、25的内壁中的防脱开台阶部27与线圈端子20,21的端子部20a,21a的上表面邻接,因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线圈端子20,21脱开,并且可以提供高度可靠的电磁接触器1。
并且,借助于仅通过在成对的分隔壁24,25的内壁中形成防脱开台阶部27而获得的简单结构,能够容易地防止线圈端子20,21脱开。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磁接触器对于能够减少零部件数目和组装过程数以使制造成本降低来说是有效的,且对于防止端子在组装后脱开以提高可靠性来说也有效。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电磁接触器
12端子部
14下壳体
15电磁体
16上壳体
17电磁线圈
18,19线圈端子座
18a正方形管状部
18b线圈端子压配部
18b1,18b2板状配合部
18b3,18b4板状保持部
18b5台阶部
18c颈部穿透狭槽
19a正方形管状部
19b线圈端子压配部
19c颈部穿透狭槽
20,21线圈端子
20a端子部
20b压配件
20b1配合齿
20c颈部
20d基底部
20e绕组线连结部
20f狭窄部
21a端子部
21b压配件
21e绕组线连结部
22触点部
22a可动触点支承体
22a1传动杆
22b返回弹簧
22c可动触点
23盖子
24,25分隔壁
26线圈端子容纳室
27防脱开台阶部

Claims (5)

1.一种电磁接触器,包括电磁线圈、端子座、端子以及绕组线连结部,在所述电磁线圈中,绕组线围绕线圈架卷绕,所述端子座与所述线圈架的一端形成一体,所述端子能连接到外部配线,所述绕组线连结部能够连结所述绕组的端部以建立连接,
所述电磁接触器的特征在于,
使所述端子、所述绕组线连结部和将与所述端子座配合的被配合部一体化,以形成线圈端子,以及
压入配合部,通过压配与所述线圈端子内的所述被配合部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配合部具有配合壁,所述配合壁形成所述被配合部的压配空间,且所述被配合部具有压配到所述配合壁中的配合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闭塞部设置在所述被配合部和所述压入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内,所述闭塞部使用于将所述被配合部压配到所述压入配合部中的所述压配空间闭塞。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防脱开部,所述防脱开部防止所述线圈端子沿与压配方向相反的方向脱开,在所述线圈端子中,所述被配合部已被压配到所述压入配合部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设置有容纳所述线圈端子的线圈端子容纳室的第二外壳连接到容纳电磁线圈的第一外壳,而所述第二外壳的用于形成所述线圈端子容纳室的壁的一部分与所述线圈端子的规定位置邻接,并用作所述防脱开部。
CN201080015866.XA 2009-08-20 2010-06-14 电磁接触器 Active CN1023657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90584A JP5104825B2 (ja) 2009-08-20 2009-08-20 電磁接触器
JP2009-190584 2009-08-20
PCT/JP2010/003934 WO2011021332A1 (ja) 2009-08-20 2010-06-14 電磁接触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5700A true CN102365700A (zh) 2012-02-29
CN102365700B CN102365700B (zh) 2014-09-03

Family

ID=43606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5866.XA Active CN102365700B (zh) 2009-08-20 2010-06-14 电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58649B2 (zh)
EP (1) EP2469569B1 (zh)
JP (1) JP5104825B2 (zh)
CN (1) CN102365700B (zh)
WO (1) WO20110213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3703A (zh) * 2016-06-20 2016-10-19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47343B1 (en) 2016-11-24 2021-04-21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Insertion structure between static spring and bobbi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5985U (zh) * 1981-03-25 1982-09-30
US4945328A (en) * 1988-10-31 1990-07-31 Furnas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al contactor
US5227757A (en) * 1989-04-24 1993-07-13 Fuji Electric Co., Ltd. Terminal device
JP2008300328A (ja) * 2007-06-04 2008-12-11 Fuji Electric Assets Management Co Ltd 電磁石装置のコイル端子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0305A (en) * 1978-04-17 1979-12-25 North American Philips Corporation Sectional electrical terminal block
JPS5748257Y2 (zh) * 1978-04-28 1982-10-22
CA1090723A (en) 1978-06-05 1980-12-02 Gellert, Jobst Ulrich Collapsible container
JPS581953Y2 (ja) * 1978-09-29 1983-01-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プランジヤ型電磁継電器
JPS576137A (en) 1980-06-09 1982-01-13 Akebono Brake Ind Co Ltd Caliper of disc brake assembly
JPS576137U (zh) * 1980-06-11 1982-01-13
WO1984001661A1 (en) 1982-10-15 1984-04-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JPS5959450U (ja) * 1982-10-15 1984-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磁接触器
US4724410A (en) * 1986-09-25 1988-02-09 Furnas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al contactor
JPH02256127A (ja) * 1989-03-29 1990-10-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磁接触器
JP3108441B2 (ja) 1990-12-28 2000-11-1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電磁継電器の端子部構造
JP2869285B2 (ja) * 1993-03-01 1999-03-10 三菱電機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電磁コイル、この電磁コイルを用いる電磁接触器及びこの電磁コイルの製造方法
JP2000090800A (ja) * 1998-09-10 2000-03-31 Fuji Electric Co Ltd ヒンジ型電磁接触器
DE10213286A1 (de) * 2001-04-06 2002-10-10 Denso Corp Elektromagnetischer Schalter für einen Anlasser
DE202004008141U1 (de) * 2004-05-24 2005-10-06 Ellenberger & Poensgen Gmbh Modularer Stromverteiler für hohe Ströme
FR2871287B1 (fr) * 2004-06-04 2007-02-09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Transformateur a bornes simplifiees
JP4306604B2 (ja) * 2004-12-20 2009-08-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JP2006286258A (ja) * 2005-03-31 2006-10-19 Denso Corp スタータ用電磁スイッチ
JP4692841B2 (ja) * 2006-10-04 2011-06-0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タータ用マグネットスイッチ
FR2908233B1 (fr) * 2006-11-02 2009-01-09 Abb Entrelec Soc Par Actions S Contacteur a raccordement modulaire de la bobine
JP4631843B2 (ja) * 2006-11-29 2011-02-16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磁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5985U (zh) * 1981-03-25 1982-09-30
US4945328A (en) * 1988-10-31 1990-07-31 Furnas Electric Company Electrical contactor
US5227757A (en) * 1989-04-24 1993-07-13 Fuji Electric Co., Ltd. Terminal device
JP2008300328A (ja) * 2007-06-04 2008-12-11 Fuji Electric Assets Management Co Ltd 電磁石装置のコイル端子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33703A (zh) * 2016-06-20 2016-10-19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线圈端子模块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469569A1 (en) 2012-06-27
EP2469569B1 (en) 2015-09-02
JP2011044281A (ja) 2011-03-03
US8558649B2 (en) 2013-10-15
EP2469569A4 (en) 2014-04-02
WO2011021332A1 (ja) 2011-02-24
US20120146750A1 (en) 2012-06-14
JP5104825B2 (ja) 2012-12-19
CN102365700B (zh) 2014-09-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9205B (zh) 电磁继电器
CN101136291A (zh) 静音型电磁继电器
JP2002289079A (ja) 電磁継電器
CN101324288B (zh) 电磁阀
JP6060631B2 (ja) 電磁接触器
US8274346B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 device
CN104916495B (zh) 电磁接触器
WO2024046334A1 (zh) 一种零件通用性高兼容性强的模块式继电器结构
KR20050078988A (ko) 적어도 하나의 계전기 구동기를 갖는 전자기 계전기와계전기 구동기용 리셉터클
CN102365700B (zh) 电磁接触器
JP2012156188A (ja) コイルおよびコイルを用いた電磁弁
CN106449280B (zh) 一种小型电磁继电器
CN105097359A (zh) 触点装置
CN102422372B (zh) 电磁接触器
CN102725814B (zh) 电磁接触器和用于该电磁接触器的组装方法
CN110970266A (zh) 电磁继电器
CN108962682B (zh) 一种抗跌落及便于自动化装配的继电器及其自动装配方法
US8653918B2 (en) Single coil actuator for low and medium voltage applications
CN209981115U (zh) 小体积高耐压电磁继电器
JP5822804B2 (ja) 電磁リレー
JP4864115B2 (ja) 電磁継電器
CN220569615U (zh) 继电器
JP5722850B2 (ja) 電磁石装置および電磁リレー
CN214505387U (zh) 无压簧的电磁继电器
CN103456568A (zh) 电磁继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Saitam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Patentee before: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