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0173A - 卷绕件和处理盒 - Google Patents

卷绕件和处理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60173A
CN102360173A CN201110295587XA CN201110295587A CN102360173A CN 102360173 A CN102360173 A CN 102360173A CN 201110295587X A CN201110295587X A CN 201110295587XA CN 201110295587 A CN201110295587 A CN 201110295587A CN 102360173 A CN102360173 A CN 1023601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aining part
seal
rolling piece
protuberance
junction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9558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60173B (zh
Inventor
古川哲郎
永惠英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601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01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60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601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2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a peelable sealing fil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6Developing structures, details
    • G03G2215/066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 G03G2215/0687Toner cartridge or other attachable and detachable container for supplying developer material to replace the used material using a peelable sealing fil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卷绕件,它卷绕用于密封显影剂储存单元开口的密封件,该卷绕件包括:第一保持部,其包括凸部;和第二保持部,其包括凹部,构造成用于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其中,第一保持部的一端与第二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可相对移动;并且,当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时,凸部经密封件进入凹部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该卷绕件的处理盒。

Description

卷绕件和处理盒
本分案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0910145662.7、申请日为2009年5月27日、发明名称为“卷绕件、处理盒和处理盒装配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处理盒、在该处理盒中用来卷绕密封件的卷绕件和该处理盒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电子照相感光鼓和在该电子照相感光鼓上进行处理的处理单元一体化形成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方法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处理盒中。该电子照相成像装置采用处理盒系统,其中,上述处理盒能够可卸下地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体中。
该处理盒系统使得用户无需求助于维修人员就可进行该成像装置的维护,从而大大提高了该成像装置的可操作性。因此,该处理盒系统广泛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
在成像装置中,用成像信息调制的光束从激光器、LED、灯等投射到电子照相鼓(下面称为感光鼓)上。这样,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
然后显影装置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形成在感光鼓上的显影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这样,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
该处理盒包括作为显影单元的显影辊,用于把显影剂(下面称为调色剂)供给到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该处理盒还包括:把调色剂供给到该显影辊的调色剂供应辊、包括用于调节显影辊上的调色剂的显影剂调节件的显影剂容器和储存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
此外,该调色剂容器上设有用于向显影剂容器供应调色剂的调色剂排出开口。当处理盒还未使用时,该调色剂排出开口由密封件密封。
首次使用该处理盒时,用户通过拉动设在密封件一端的拉件(例如拉片)来撕掉该密封件。
此外,由于当今广泛使用彩色成像装置,因此需要用户撕开密封件的次数增多。
一种方法是在把处理盒装在成像装置主体中时自动除去用热焊接密封该排出开口的密封件(例如参见美国专利No.6,512,903)。美国专利No.6,512,903讨论了用驱动力传递装置例如马达驱动的齿轮来转动固定着密封件一端的卷绕件,从而除去密封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卷绕件、处理盒和该处理盒的装配方法,以便于装配卷绕件和密封件。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绕件,该卷绕件卷绕用于密封显影剂储存单元开口的密封件,该卷绕件包括:第一保持部,其包括第一接合部;以及第二保持部,其包括要与第一保持部的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构造成用于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其中,第一保持部的一端与第二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相对移动;以及其中,当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时,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接合。
按照本发明另一方面,一种处理盒,包括:显影剂储存单元,其具有开口;构造成用于密封该开口的密封件;以及卷绕件,它构造成通过转动来卷绕该密封件,该卷绕件包括具有第一接合部的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该第二保持部包括要与该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它构造成用于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其中,第一保持部的一端与第二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以便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相对移动;当卷绕件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时,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接合。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一种用于装配处理盒的方法,该处理盒包括:显影剂储存单元,它用于储存显影剂,并具有开口;构造成用于密封该开口的密封件;和卷绕件,它构造用于卷绕该密封件,该卷绕件包括具有第一接合部的第一保持部,该第一接合部用于与第二保持部的第二接合部接合,构造成用于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其中,第一保持部的一端与第二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相对移动;并且其中,当卷绕件保持密封件时,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接合从而锁定密封件,该方法包括:使密封件进入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以及在将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时,将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接合。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例示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可清楚看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方面。
附图说明
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各例示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与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A和1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在卷绕件保持密封件前的卷绕件。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例示性实施例的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图。
图3为处理盒的横截面图。
图4为处理盒装到成像装置主体中之前的立体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在处理盒中的密封件去除机构。
图6A和6B为根据本发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用于去除密封件的驱动力传递系的立体图。
图7A和7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保持密封件时的卷绕件。
图8A、8B和8C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的卷绕密封件的卷绕件。
图9A和9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例示性实施例的在卷绕件保持密封件前的卷绕件。
图10A和10B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例示性实施例的保持密封件时的卷绕件。
图11A、11B和11C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例示性实施例的在卷绕件保持密封件前的卷绕件。
图12A、12B和12C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例示性实施例的保持密封件时的卷绕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例示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
下面说明处理盒(以下称为盒)和彩色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以下称为成像装置)的第一例示性实施例,该盒可卸下地装在该成像装置中。
图2示出该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
参见图2,成像装置100包括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的安装部22(22a,22b,22c和22d)(见图4),四个盒相邻地安装在安装部中。装在该安装部22中的每个盒7(7a,7b,7c和7d)包括电子照相感光鼓1(1a,1b,1c和1d)。
电子照相感光鼓(下面称为感光鼓)1由驱动件(未示出)驱动在顺时针方向(即图2中箭头Q所示方向)转动。
在感光鼓上进行处理的各处理单元按照感光鼓1的转动方向围绕感光鼓1外周面依次布置。更具体地说,围绕感光鼓1设有清洁件6(6a,6b,6c和6d),它用来除去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表面上的显影剂(下面称为调色剂)。此外,围绕感光鼓1设有用于对感光鼓1外周面均匀充电的充电辊2(2a,2b,2c和2d)和使用调色剂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单元4(4a,4b,4c和4d)。
此外,围绕感光鼓1设有扫描单元3,它根据图像信息照射激光束并在感光鼓1上形成静电潜像。围绕感光鼓1还设有中间转印带5,感光鼓1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共同转印到该中间转印带5上。
盒7包括感光鼓1、清洁件6、充电辊2和显影单元4,它们共同组成盒。用户把该盒7可卸下地装在该成像装置100的装置主体100a中。
中间转印带5围绕驱动辊10和张紧辊11张紧。此外,中间转印带5内侧设有与各感光鼓1(1a,1b,1c和1d)相对的一次转印辊12(12a,12b,12c和12d)。此外,偏压施加装置(未示出)在中间转印带5上施加转印偏压。
调色剂图像形成在以图2中箭头Q所示方向转动的感光鼓1上。中间转印带5然后在图2中箭头R所示方向上转动,正极性的偏压施加到一次转印辊12上。因此,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顺序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上。
通过进行上述过程而把四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在中间转印带5上后,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部15。
用包括片材进给装置13和一对对齐辊17的传送单元与上述成像过程同步地传送片材S即记录介质。片材进给装置13包括储存片材S的片材盒24、进给片材S的进给辊8和传送所进给的片材S的一对传送辊16。
如图2所示,片材盒24可向着主体的前侧向外拉出。储存在片材盒24中的片材S被进给辊8压住,并用分离垫9一张一张地分开(分离垫方法)。
片材S然后由一对对齐辊17从片材进给装置13传送到二次转印部15。正极性偏压在二次转印部15处施加到二次转印辊18上。因此,中间转印带5上的四色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传送的片材S上。
定影单元14对片材S加热和加压,从而将形成在片材S上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圆筒形定影带14a由带引导件(未示出)引导,加热器之类的加热装置附着在该带引导件上。此外,定影带14a和压辊14b施加预定的压接触力从而形成定影压隙。
形成有未定影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从成像部传送到定影带14a与压辊14b之间的定影压隙,在此处对片材S加热和加压。从而,片材S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片材S上,然后片材S由一对排出辊19排出到排出盘20上。
调色剂图像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1表面上的调色剂由清洁件6去除。去除的调色剂被收集在设于感光单元26(26a,26b,26c和26d)内的废调色剂室中。
此外,在片材S上进行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上的调色剂由转印带清洁装置23去除。去除的调色剂经过废调色剂传送路径(未示出),并被收集在位于该装置的远表面上的废调色剂容器(未示出)中。
下面参考图3说明该例示性实施例的盒。图3为容纳调色剂t的盒7的主横截面图。
容纳黄色调色剂t的盒7a、容纳品红色调色剂t的盒7b、容纳青色调色剂t的盒7c和容纳黑色调色剂t的盒7d的结构与图3所示盒相似。
盒7分成包括感光鼓1、充电辊(即充电单元)2和清洁件(即清洁单元)6的感光件单元26和包括显影辊(即显影单元)25的显影单元4。
感光鼓1装在感光单元26的清洁框架件27上,并借助下面将描述的轴承可自由转动。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到感光单元26,使得感光鼓1按照成像操作转动。
充电辊2和清洁件6围绕感光鼓1外周面设置。此外,用清洁件6从感光鼓1表面上除下的残余调色剂落入废调色剂室27a中。
充电辊轴承28装在清洁框架件27上,能在图3中通过充电辊2中心和感光鼓1中心的箭头D所示方向上移动。充电辊2的轴2j可转动地装在轴承28上。此外,轴承28被充电辊压件46压向感光鼓1。
显影单元4包括显影辊25,它与感光鼓1接触并从而在图3中箭头B所示方向上转动。显影单元4还包括显影框架件31。显影辊25由显影框架件31支撑,并借助装在显影框架件31纵向两侧上的轴承件32(32R,32L)而能自由转动。
此外,围绕显影辊25外周设有调色剂供应辊34和显影刀片35,调色剂供应辊34与显影辊25接触并从而在箭头C所示方向上转动,显影刀片35调节显影辊25上的调色剂层。
此外,显影框架件31的调色剂储存部31a(显影剂储存部)包括调色剂传送件36,它搅动所容纳的调色剂和把调色剂传送到调色剂供应辊34。
此外,显影单元4围绕轴37(37R和37L)可转动地与感光单元26连接,轴37(37R和37L)插入设在轴承件32R和32L上的孔32Rb和32Lb中。
显影单元4由压力弹簧38偏压。因此,当盒7形成图像时,显影单元4围绕轴37在箭头A所示方向上转动,并且显影辊25与感光鼓1接触。
下面参考图5说明该盒的密封件去除机构。
参考图5,盒中在显影室61与储存调色剂的调色剂储存单元31a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应调色剂的开口62。开口62用来把调色剂排出到调色剂储存单元31a的外部(即显影室61)。开口62用热焊接的密封件63密封,从而把调色剂封装在调色剂储存单元31a内。
密封件63在离开卷绕件70近端的方向上伸长而密封开口62。密封件63在折叠部66处折叠,朝着卷绕件70向回延伸。密封件63的折叠端穿过显影框架件31的孔(未示出)和轴承件32L的孔64。然后,密封件63的折叠端固定在卷绕件70上。
卷绕齿轮58即驱动力接收单元固定在卷绕件70上,并且卷绕件70通过卷绕齿轮58的转动而卷绕密封件63。卷绕件70由固定在显影框架件31上的轴承件32L中的卷绕件70支撑部65可转动地支撑。
下面参考图6A和6B说明驱动力向卷绕齿轮的传递。
图6A为驱动力传递系的立体图。处理盒安装在图4所示成像装置100中。通过从成像装置100传递驱动力,显影辊25(如图2所示)以及装在显影辊25的转轴上的显影驱动齿轮51转动。
显影驱动齿轮51的驱动力然后传递到空转齿轮55。所传递的驱动力从空转齿轮55分支到装在调色剂供应辊34(如图3所示)的转轴上的调色剂供应齿轮52、空转齿轮53和与蜗轮54连成一体并转动蜗轮54的空转齿轮59。
图6B示出从一不同方向看的该驱动力传递系。
空转齿轮53的驱动力经与空转齿轮53连成一体的台阶齿轮56传递到转动调色剂传送件36(未示出)的搅动齿轮57。蜗轮54的驱动力传递到卷绕齿轮58,使得卷绕件70转动。
下面参考图1A、图1B以及图7A、图7B说明在该例示性实施例中使用的卷绕件的结构。
图1A、1B示出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前的卷绕件70。更具体地说,图1A示出从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相交(垂直)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另外,图1B示出从该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
参考图1A,卷绕件70包括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相交方向上分叉的保持部74和75。更具体说,保持部74和75的一端沿转动轴线连接,保持部74和75的另一端在与转动轴线相交的方向上分叉。
参考图1A,第一保持部74为与固定部72相对的可动部71的表面,第二保持部75为与该可动部71相对的固定部72的表面。
此外,可动部71包括薄壁部73。当可动部71在图1A中箭头D所示方向上变形从而薄壁部73弯曲时,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保持密封件63的一端。
如果沿相交方向看第一保持部74,第一保持部相对于在分叉部基部附近与第一保持部74相邻的表面而言形成L形表面。换言之,第一保持部74包括在离开第二保持部75的方向上倾斜的斜面,它比凸部74a更靠近基部。
在密封件63被保持时,设于第一保持部74(即,保持部的一侧)上的凸部74a偏压密封件63。此外,第二保持部75(即,保持部的另一侧)上形成有避免干涉的凹部75a。
另外,可动部71的前缘设有凸部76,即接合部(即第一接合部);固定部72的前缘设有凹部77,即被接合部(即第二接合部),以便保持住密封件63。
密封件63从图1A中箭头E所示方向拉入卷绕件70中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更具体说,密封件63进入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即进入步骤)。
图7A和7B示出保持密封件63时的卷绕件70。更具体说,图7A示出从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相交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另外,图7B示出从该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
参见图7A,通过弯曲卷绕件70的薄壁部73并将可动部71向固定部72移动,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保持密封件63。第一保持部74的凸部74a偏压密封件63。
然后凸部76与凹部77接合(即接合步骤),使得密封件63被保持在凸部76与凹部77之间。
当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时,凸部76(即接合部)防止密封件63在图7A中箭头F所示方向上滑落。
此外,凸部76与凹部77接合部位(即接合点)与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相交方向上分叉的保持部基部(即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密封件的宽度。因此,密封件63锁定在接合部与连接部之间。
与连接点相比,卷绕齿轮58位于卷绕件70端部。换句话说,连接点位于卷绕齿轮58与凸部76和凹部77接合的接合点之间。这是为了防止卷绕故障。如果不使用这一结构,例如,凸部76在与凹部77接合时会压密封件63,从而会擦伤或刺破密封件63。而使用上述结构,卷绕密封件63时密封件63不会从该孔处被撕破。
此外,与第二保持部75中的其它部分比较,凸部74a更深地沉入凹部75a中(即凸部74a进入凹部75b中)。因此,即使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之间的空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变动,密封件63也被牢牢偏压。
因此,密封件63在三点被牢牢保持,即凸部74a和凹部的两拐角75b。这样,防止了密封件63在图7B中箭头G所示方向上滑落。
在上述情况下,理想的是凸部74a的各拐角和凹部75b各拐角的角度为钝角。如果这些拐角为钝角,就能防止在密封件63被卷绕件70卷绕时密封件63被撕破或防止卷绕故障。
此外,当沿相交方向看第一保持部74时,第一保持部74相对于分叉部基部附近与该相对表面相邻的表面而言成L形。因此,增大了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保持密封件63的面积。
因此,增大了用于把密封件63保持在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的力,从而可防止密封件63从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滑落。
特别是,如果密封件63的厚度比薄壁部73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的空间薄,那么密封件63不能保持在薄壁部73与第一保持部74之间的部位。因此,L形第一保持部74有助于增大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的面积。
此外,用于偏压密封件63的凸部74a和形成为用于避免与凸部74a干涉的凹部75a的形状做成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相交方向看去时能够确认高度差。
更具体说,凸部74a和凹部75a形成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因此,增大了密封件63在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被除了由凸部74a和凹部75a之外的部分所保持的面积。
此外,按照该例示性实施例,拉动密封件63时,用于使凸部76与凹部77分离的作用力可小于凸部74a和凹部75a沿卷绕件70转动轴线形成时所施加的作用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凸部74a和凹部75a的形状可做成在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看去时能够确认台阶差。在此情况下,密封件63在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被除凸部74a和凹部75a之外的部分保持的面积变小,并且保持密封件63的力减弱。因此,本例示性实施例的形状是有效的。
在该例示性实施例中,卷绕件70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分叉成可动部71和固定部72。但是,两侧可都为可动部。
在该例示性实施例中,卷绕件70的一侧固定,从而更便于保持密封件63。
图8A、8B和8C示出卷绕件70卷绕密封件63(其中,卷绕齿轮之外的齿轮未示出)。
图8A示出卷绕件70卷绕密封件63前的卷绕件70。如图8A所示,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后,卷绕件70可转动地装在固定在显影框架件31的轴承件32L的支撑部65上(即支撑步骤)。支撑部65支撑卷绕件70。
图8B示出卷绕件70开始卷绕密封件63。如图8B所示,卷绕件70在图8B中箭头H所示方向上转动,从而密封件63自身卷绕进入。然后,在图8B中箭头I所示方向(即从图8B前侧到后侧)上安装盖件(未示出)。
图8C示出卷绕件70卷绕密封件63。如果在卷绕件70转动从而卷绕密封件63时安装该盖件(未示出),那么密封件63会卡到盖件(未示出)中而造成卷绕故障。为防止这一故障,必须在图8B所示状态下装配卷绕件70。
如上所述,按照该例示性实施例,密封件63和卷绕密封件63的卷绕件70可方便和牢固地固定。
此外,由于部件数减少,因此制造成本下降,装配效率提高。
此外,通过在密封件63自身卷绕进入(卷绕步骤)的同时安装盒,可防止由密封件63卡到周围部件中而造成的卷绕故障。
此外,即使设置多个用于保持密封件63的凸部74a和凹部75a,或即使凸部74a和凹部75a的位置颠倒,也可实现与上述例示性实施例相似的结果。
下面结合图9A和9B说明本发明第二例示性实施例。
在该例示性实施例中,显影装置、处理盒、成像装置和密封件去除机构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所述相似,只是卷绕件70不同。因此,功能和结构相似的部件的标号不变,其说明从略。
下面结合图9A和9B说明该例示性实施例的卷绕件的结构。
图9A和9B示出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前的卷绕件70。更具体说,图9A示出从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图9B示出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
卷绕件70包括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相交方向上分叉的可动部71和固定部72。可动部71包括薄壁部73。此外,可动部71包括第一保持部74,固定部72包括第二保持部75。当可动部71在图9A中箭头D所示方向上变形从而薄壁部73弯曲时,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保持密封件63。
沿相交方向看去时,第一保持部74包括相对于分叉部基部附近第一保持部74相邻表面的L形表面。
此外,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上分别设有弧形凸面74b和弧形凹面75c。当密封件63保持在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时,弧形凸面74b偏压密封件63。弧形凹面75c形成为用来避免与弧形凸面74b干涉。
此外,可动部71上设有凸部76,固定部72上设有凹部77,以便保持密封件的保持状态。密封件63从图9A中箭头E所示方向插入卷绕件70的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
图10A和10B示出保持密封件63时的卷绕件。更具体说,图10A示出从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图10B示出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
通过弯曲薄壁部73和使可动部71向固定部72移动,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保持密封件63。因此,弧形凸面74b偏压密封件63,从而密封件63由与凹部77接合的凸部76保持住。
当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时,凸部76(即接合部)防止了密封件63在图10A中箭头F所示方向上滑落。
此外,与第二保持部75的其它部分比较,弧形凸面74b更深地沉入弧形凹面75c中(即弧形凸面74b进入弧形凹面75c中)。因此,即使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的空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变动,密封件63也被牢牢偏压。
因此,密封件63被牢牢保持,而不会在图10B中箭头G所示方向上滑落。
如上所述,按照该例示性实施例,即使弧形凸面74b偏压密封件63,密封件63和卷绕密封件63的卷绕件70也可方便和牢固地固定。
此外,由于部件数减少,因此制造成本下降;由于防止了密封件63从卷绕件保持部滑落,因此装配效率提高。此外,由于防止了当卷绕件70转动而去除密封件63时密封件63从卷绕件70的保持部滑落,因此卷绕性能提高。也就是说,该例示性实施例可实现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相似的效果。
此外,由于在该例示性实施例中弧形面偏压密封件63,因此密封件63不太可能被擦伤。因此,当密封件63由容易撕破的材料制成时,该例示性实施例是有效的。
下面结合图11A、11B和11C说明本发明第三例示性实施例。
在该例示性实施例中,显影装置、处理盒、成像装置和密封件去除机构与第一例示性实施例所述相似,只是卷绕件70不同。因此,功能和结构相似的部件的标号不变,其说明从略。
下面结合图11A,11B和11C说明该例示性实施例的卷绕件的结构。
图11A,11B和11C示出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前的卷绕件70。更具体说,图11A示出从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图11B示出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图11C为卷绕件70保持部的横截面图。
卷绕件70包括在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相交方向上分叉的可动部71和固定部72。可动部71包括薄壁部73。此外,可动部71包括第一保持部74,从而当可动部71在图11A中箭头D所示方向上变形从而薄壁部弯曲时保持密封件63。此外,固定部72包括第二保持部75。
沿相交方向,第一保持部74包括相对于分叉部基部附近第一保持部74相邻表面的L形表面。
此外,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上分别设有凸部74c和凹部75d。当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保持密封件63时,凸部74c偏压密封件63。凹部75d形成用来避免与凸部74c干涉。此外,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内分别设有凹部74d和凸部75e。密封件63保持在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时,凸部75e偏压密封件63。凹部74d形成用来避免与凸部75e干涉。
保持部关闭时,凸部74c进入凹部75d,凸部75e进入凹部74d。此外,可动部71上设有凸部76,固定部72上设有凹部77,以便在保持部关闭时使密封件63被保持住。
密封件63从图12A中箭头E所示方向插入卷绕件70的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
图12A、12B和12C示出保持密封件63时的卷绕件70。图12A示出从与卷绕件70转动轴线垂直的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图12B示出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卷绕件70。图12C为卷绕件70保持部的横截面图。
如图12A所示,通过弯曲薄壁部73和使可动部71向固定部72移动,第一保持部74和第二保持部75保持密封件63。
然后,第一保持部74上的凸部74c偏压密封件63,可动部71的凸部76与固定部72的凹部77接合。从而,密封件63被保持住。
卷绕件70保持密封件63时,凸部76(即接合部)防止密封件63在图12A中箭头E所示方向上滑落。
此外,如图12C所示,密封件63牢牢保持在两点,即凸部拐角74e和凸部拐角75f。因此,即使第一保持部74与第二保持部75之间的空间在尺寸公差范围内变动,也可防止密封件63在图12B中箭头G所示方向上滑落。
如上所述,按照该例示性实施例,即使从卷绕件70转动轴线方向看去的曲柄面偏压密封件63,密封件63和卷绕密封件63的卷绕件70也可方便和牢固地固定。
此外,由于部件数减少,因此制造成本下降;由于防止了密封件63从卷绕件保持部滑落,因此装配效率提高。此外,由于防止了当卷绕件70转动而去除密封件63时密封件从卷绕件70的保持部滑落,因此卷绕性能被提高。
此外,由于密封件63被曲柄面偏压,因此,如果在从卷绕件70滑落方向(即箭头G所示方向)上拉动密封件63,则密封件63在凸部拐角74e和凸部拐角75f上滑动时除了保持力以外还生成摩擦力。因此,密封件63更难以从卷绕件70上滑落。
尽管以上结合各例示性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例示性实施例。后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作最广义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卷绕件,该卷绕件卷绕用于密封显影剂储存单元开口的密封件,该卷绕件包括:
第一保持部,其包括凸部;以及
第二保持部,其包括凹部,构造成用于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
其中,第一保持部的一端与第二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以使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相对移动;以及
其中,当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时,凸部经密封件进入凹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件,其中,第一接合部设于第一保持部的另一端,第二接合部设于第二保持部的另一端,第二接合部构造成要与第一接合部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件,其中,密封件锁定在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相连接的连接点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接合的接合点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件,进一步包括构造成用来接收卷绕密封件的力的力接收部,
其中,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相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该力接收部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接合的接合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件,其中,第一保持部包括斜面,与所述凸部相比,该斜面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相连接的连接点一侧在离开第二保持部的方向上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件,其中,所述凹部形成在与卷绕件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件,其中,所述凸部形成在与卷绕件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
8.一种处理盒,包括:
显影剂储存单元,其具有开口;
构造成用于密封该开口的密封件;以及
卷绕件,它构造成通过转动来卷绕该密封件,该卷绕件包括具有凸部的第一保持部,以及第二保持部,该第二保持部包括凹部,它构造成用于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
其中,第一保持部的一端与第二保持部的一端连接,以便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能相对移动;当卷绕件把密封件保持在第一保持部与第二保持部之间时,凸部经密封件进入凹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第一接合部设于第一保持部的另一端,第二接合部位于第二保持部的另一端上,第二接合部构造成要与第一接合部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中,密封件锁定在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相连接的连接点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接合的接合点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盒,其中,卷绕件还包括构造成用来接收卷绕密封件的力的力接收部,以及
其中,在转动轴线方向上,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相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该力接收部与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相接合的接合点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第一保持部包括在离开第二保持部的方向上倾斜的斜面,该斜面比所述凸部更靠近所述连接点。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凹部形成在与卷绕件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凸部形成在与卷绕件转动轴线大致垂直的方向上。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盒,其中,通过转动卷绕件,密封件卷绕自身。
CN201110295587.XA 2008-05-27 2009-05-27 卷绕件和处理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01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38245 2008-05-27
JP2008138245 2008-05-27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5662.7A Division CN101650545B (zh) 2008-05-27 2009-05-27 卷绕件、处理盒和处理盒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60173A true CN102360173A (zh) 2012-02-22
CN102360173B CN102360173B (zh) 2013-08-14

Family

ID=4137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5662.7A Active CN101650545B (zh) 2008-05-27 2009-05-27 卷绕件、处理盒和处理盒装配方法
CN20111029558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60173B (zh) 2008-05-27 2009-05-27 卷绕件和处理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45662.7A Active CN101650545B (zh) 2008-05-27 2009-05-27 卷绕件、处理盒和处理盒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095033B2 (zh)
JP (1) JP5404169B2 (zh)
CN (2) CN1016505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4169B2 (ja) * 2008-05-27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巻き取り部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
JP5911275B2 (ja) * 2011-11-29 2016-04-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9608A (en) * 1986-09-18 1989-01-2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artridge
JP2001134058A (ja) * 1999-11-08 2001-05-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JP2001305839A (ja) * 2000-04-20 2001-11-02 Canon Inc トナーシール巻取り部材及び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シール部材とトナーシール巻取り部材との組み立て方法
US6496667B2 (en) * 2000-04-03 2002-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detachably attach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4117777A (ja) * 2002-09-26 2004-04-15 Canon Inc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13817B2 (ja) * 1991-06-25 1998-02-16 株式会社テック 用紙巻取装置
JPH06104519B2 (ja) * 1991-10-24 1994-12-21 株式会社エイチイーシー 帯状物の巻取装置およびその巻取方法
JP2903199B2 (ja) * 1994-08-16 1999-06-0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H096109A (ja) * 1995-06-19 1997-01-10 Katsuragawa Electric Co Ltd トナー補給装置
JPH0922240A (ja) * 1995-07-04 1997-01-21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補給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122458A (en) * 1997-11-12 2000-09-19 Minolta Co., Ltd. Replaceable developer supplying device and replaceable imaging cartridge for a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3950568B2 (ja) * 1999-02-16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06609A (ja) * 2000-06-26 2002-01-11 Canon Inc トナーシール部材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23476A (ja) * 2000-07-07 2002-01-23 Canon Inc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48919A (ja) * 2000-11-08 2002-05-22 Canon Inc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919779B2 (ja) * 2003-08-29 2007-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89035A (ja) * 2003-09-12 2005-04-07 Sun Tec:Kk 台紙巻取装置
JP2006290615A (ja) * 2005-04-13 2006-10-26 Riyoukoushiya:Kk 巻き取り機用巻芯
JP4545077B2 (ja) * 2005-10-14 2010-09-1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台紙巻取り軸
US7509070B2 (en) * 2007-04-05 2009-03-24 Future Graphics Imaging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pooling a cartridge toner seal
JP5404169B2 (ja) * 2008-05-27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巻き取り部材、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の組み立て方法
JP5570237B2 (ja) * 2009-03-02 2014-08-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99608A (en) * 1986-09-18 1989-01-24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artridge
JP2001134058A (ja) * 1999-11-08 2001-05-18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装置
US6496667B2 (en) * 2000-04-03 2002-12-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detachably attachable to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1305839A (ja) * 2000-04-20 2001-11-02 Canon Inc トナーシール巻取り部材及び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トナーシール部材とトナーシール巻取り部材との組み立て方法
JP2004117777A (ja) * 2002-09-26 2004-04-15 Canon Inc 現像剤収納容器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50545B (zh) 2011-11-23
US8095033B2 (en) 2012-01-10
US20120070184A1 (en) 2012-03-22
JP5404169B2 (ja) 2014-01-29
US20090297207A1 (en) 2009-12-03
JP2010009023A (ja) 2010-01-14
CN102360173B (zh) 2013-08-14
CN101650545A (zh) 2010-02-17
US8218999B2 (en) 2012-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02715B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100516086B1 (ko) 현상 카트리지, 측면 커버 장착 방법 및 전자 사진 화상형성 장치
US771575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linear movement member
JP4011930B2 (ja)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ES2897960T3 (es) Aparato de formación de imágenes y cartucho de proceso
JP4241865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727233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first and second frames and separating member moving the second frame to a separated posi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detachably mounting the cartridge
JP5419584B2 (ja)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US8494409B2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50003865A1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cartridg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968005A (zh) 成像设备
JP2007248618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68019A (zh) 设有用于提高定位精度的定位轴的感光构件盒和处理盒
US5887232A (en)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toner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printing system
JP2006337413A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60173B (zh) 卷绕件和处理盒
US8620197B2 (en) Developer stirring member,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JP3984978B2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14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現像ユニット
JPH1130944A (ja)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ユニット及びその着脱構造
US6253043B1 (en) Developer sealing member and develop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the same
US20120328324A1 (en) Cartridge
CN102467029A (zh) 处理盒和显影装置
JP40472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062165B1 (en) Feeding device,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