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55847A - 感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55847A
CN102355847A CN2009801552726A CN200980155272A CN102355847A CN 102355847 A CN102355847 A CN 102355847A CN 2009801552726 A CN2009801552726 A CN 2009801552726A CN 200980155272 A CN200980155272 A CN 200980155272A CN 102355847 A CN102355847 A CN 1023558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uction zone
sensor
sensing device
device further
access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52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55847B (zh
Inventor
杨章民
杨子琳
杨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 Zhangm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8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8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558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558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87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mounted on external non-worn devices, e.g. non-medical devices
    • A61B5/6892Ma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036Measuring load distribution, e.g. podologic studies
    • A61B5/1038Measuring plantar pressure during ga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04Garments; Clot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04Garments; Clothes
    • A61B5/6807Foot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2Seats provided with an occupancy detection means mounted therein or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8Seat coverings
    • B60N2/60Removable protective cover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61Strain gaug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A61B5/1117Fall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ntistr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感测装置包括基底材料层和设置于基底材料层上的多个感测器。所述多个感测器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该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该两个输出端之间具有一回路输出值。所述感测器在受外力作用时该回路输出值发生变化。每个感测器具有一感应值。每个感测器的感应值均不同。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感应值不与其它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总感应值相同。

Description

感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测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出端数目少, 使用者容 易操作的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利用纺织材料侦测人体或动物的感测器有很多 , 同时就要有配合的电 路来与处理器 002相连接, 以接收感测器传来的信号, 尤其是压力或拉力 感测器。 受压力或受拉力的感测器有很多方式如先前的电子装置 (PCT/CN2005 / 001520 )有排成一个阵列来测受压的点, 但每一个压力感测 器都相同, 故要多个输出线来区分受压的点是哪一个, 相同的情形也发生 在具有分离感应区的布料(PCT/CN2008 / 001570 )或可形成电子组件的布料 ( PCT/CN2008/ 001571 )。
请参阅图 1所示, 是当前现有的感测装置的端面示意图。 该感测装置, 是在布料上设置有压力感测器 、 B、 C , 并电性连接至处理器 002。 压力感 测器 A有二个输出端 1、 2, 感应区 111 a的输出端为 2, 感应区 122a的输 出端为 1 ; 压力感测器 B有输出端 3、 4, 感应区 111b的输出端为 4 , 感应 区 122b的输出端为 3; 压力感测器 C有输出端 5、 6, 感应区 1 11c的输出 端为 6 , 感应区 122c的输出端为 5。 该压力感测器 A、 B、 C与处理器 002 有四个接点, 其中一个接点与输出端 1、 3、 5共接成一点, 另外三个接点 分别与输出端 2、 4、 6连接。 压力感测器 A、 B、 C, 在没有外力时为电性断 路状态, 阻抗值非常大; 在适当外力作用时为电性导通状态, 阻抗值为零。 现有的感测装置在使用者压到任一感测器时, 处理器 002都可感测判断。 但是, 上述现有的感测装置需要使用四个输出端与处理器 002 的四个接点 相接, 即布料上要有四条独立的信号传输线, 致使材料成本较高, 输出线 的布置较繁瑣, 因为布料或皮革不像电路板可多层立体布线, 且布线愈多, 当水洗时只要断掉一条就不能工作且线与线之间不易隔离, 材料不环保, 且容易短路、 断路。
压力感测器 A测量压力的大小, 可由改变感应区 1 1 1所属的上方的结 构, 厚度或材料来产生不同的压力反应, 例如材料可为棉、 尼龙、 橡胶、 硅胶、 海绵等, 感应区 1 1 1 a或 122b的材料可为导电材料, 如钢丝、 钢线、 银丝、 银线、 导电橡胶、 铜线、 镍线、 金线、 导电碳丝等可导电材料, 或 者导电塑料。
请参阅图 2 所示, 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床单或座垫上的示意图。 床单上缝有十五个压力感测器, 用来量测使用人的睡眠姿势变化, 可测试 正躺、 侧躺、 卧睡或是有在床上发生抽蓄或不动的人体动作, 更可感测人 的呼吸及上下床时间。该床单的电路共要有十六个信号传输线与处理器 002 的输入端相接, 非常麻烦。
请参阅图 3 所示, 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床单上的另一示意图。 该 床单的电路有 X轴三条、 Y轴五条的独立的信号传输线, 处理器 002与八条 信号传输线连接, 此种电路连线非常繁瑣且处理器 002 不可能同时接收这 十五个点的信号。
请参阅图 4 所示, 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衣服上的示意图。 该衣服 的左右手肘、 肩部、 膝部、 臀部八个关节, 共要有九个信号传输线与处理 器 002输入端相接。 该衣服上的信号传输线的布置较繁瑣, 材料成本较高; 衣服上布线愈多, 愈容易愈有机会断掉且线与线之间不易隔离, 材料不环 保, 且容易短路、 断路。
请参阅图 19所示, 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腰带上的示意图。 该腰带 测人的呼吸, 因为有 5个不同拉力感测器(100克重、 150克重、 200克重、 250克重、 300克重才会导通)则需要 6个输出端与处理器 002输入端相接。
另外, 现有的相关技术有:
1.先前的布料压力感测器 US6826968是利用电容变化来感测压力, 但 就如其内容所示, 若 X轴有 N个输出线 Y轴有 M个输出线, 则与控制器之 间要有 N加上 M个输入端点, 非常不方便。
2.先前 US6210771所言, 布料上电子化电路所示也要经纬方向的电路, 且相互交错、 不易实施, 若有问题, 无法判断是哪一组件出问题。 在服饰 上有愈多的电路线就愈重, 且在统计上就愈易有失误的机会。 .
■ 3.先前 US6729025 所示的布料电子化电路如其内容所示, 要将一电路 系统固定到另一布料上 (f ibr ic ar t icle )例如上衣, 太麻烦且增加重量 与厚度, 不合乎人体工学及环保观念。
4.先前 US6600120.所设计的电子开关 ( Membrane swi tch )也是有相同 的情形, 因为上下导体都相同, 故若是多个开关, 也要多个输出端与处理 器 002相接。
5.先前 US7145432所设计的多个布料开关(swi tching devices) , 也需 要有多个输出线, 非常繁杂。
6.先前 US6642467电子开关(electr ica l swi tch)的上、 下导体亦只是 设计布料开关或压力感测器, 且需要三个组件组成。
7.先前 US6714117所设计的位置感测器(pos i t ion sensor)乃由二层导 电层且二层中间又要有一层中间层来完成感测外力所产生的信号变化, 非 常繁杂 。 8.在 US6493933 的布料电路上, 每一个电子组件就有其个别的独立传 输线, 且像处理器、 IC、 蓝芽、 电池, 这些不能防水或不耐洗或会产生电 磁波也在其中。
9.在 US6809662 利用聚合物(polymer)上下在其表面有导电电极 ( e lectrode )来做压力感测器, 但其所有的多个压力感测器, 都要用聚合 物(polymer)—体成型, 且需要转换器(transducer)来测所压位置的电阻或 电容变化, 只要有一个地方的 polymer坏掉, 全部都不能用。
以上所述的设计在操作上多了一些步骤, 例如 4 个端点输出就要与处 理器连接四个接点且容易产生接到错误的接点上, 现有的专利不是零件复 杂就是线路过多, 在水洗或生产上都有些问题, 尤其是故障后不易修理, 因为不知故障的原因及位置。
由此可见, 上述现有的感测器的布线方式在结构与使用上, 显然仍存 在有不便与缺陷, 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感测器的布线方式所 产生的问题, 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 但长久以来一直未 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 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 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成本低且操 作简便、 生产容易的新型结构的感测装置,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亦 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克服现有的感测装置存在的缺陷, 而提供一种新 型结构的感测装置,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输出端数目少, 使用者容 易操作, 且不容易发生短路。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测装置, 其包括: 基底材料层; 以及多个感测器, 设 置于基底材料层上, 所述多个感测器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该电路具有两 个输出端, 该两个输出端之间具有一回路输出值, 所述感测器在受外力作 用时该回路输出值发生变化; 所述的每一感测器具有一感应值, 每个感测 器的感应值均不同,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值不与其他一个或 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还包括有一信号处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与所 述两个输出端藕接; 该信号处理装置感测该回路输出值。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感测该感测器.在基底材料 层的位置。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基底材料层是纺织物或皮革。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感测器包括压力感测器、 拉力感测器、 发光感测器或温度感测器。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还包括有一以布料为基底的二段以上切换器。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切换器由一压力感测器或拉力感测器组 成。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感测器包括: 一第一感应区, 设置于该 基底材料层; 配件, 与该第一感应区对应设置于该基底材料层上, 该配件 具有弹性; 一第二感应区, 设置于该配件上, 与该第一感应区的位置向对 应; 以及一电子元件, 与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区电性连接。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电子元件是电阻、 电容或电感。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感测器还包括一发光二极管, 与该第一 感应区或该第二感应区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 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测床单, 感测服饰, 感测座椅, 感测载具, 其包括上述 的感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另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一生理机能, 其包括: 一上述的感测装置, 该感测装置感测该使用者的身体变化, 并且 回应该感测到的身体变化产生该回路输出值; 至少一个检测装置, 该检测 装置分别根据一启动信号用以检测该生理机能, 并且对应产生一信号; 以 及一信号处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分别连接该感测装置以及该检测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回路输出值及该信号, 并且根据一第一准则选 择性地传送该启动信号至该检测装置以启动该至少一个检测装置检测该生 理机能。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另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一生理机能, 其包括: 一上述的感测装置, 该感测装置感测该使用者的身体变化, 并且 回应该感测到的身体变化产生该回路输出值; 至少一个治疗装置, 该检测 装置分别根据一启动信号用以检测该生理机能, 并且对应产生一信号,; 以 及一信号处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分别连接该感测装置以及该治疗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回路输出值及该信号, 并且根据一第一准则选 择性地传送该启动信号至该治疗装置以启动该至少一个治疗装置。
前所述治疗装置为加热、 低周波刺激、 超音波或电击。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测装置, 其包括: 至少一第一层, 具有可感应的至少 一第一感应区; 以及具有至少一配件, 该配件由魔鬼粘所制成,该配件上形 成至少有一第二感应区与该第一层的第一感应区的位置对应, 且相对应于 该配件, 在织布料上有魔鬼粘与配件的魔鬼粘相连接, 其中该第一感应区 与该第二感应区感应连接, 感应连接状态随外力而变化。
前述的感测装置, 该配件的导电电路由导电魔鬼粘组成。
前述的感测装置, 其中所述的配件外围绕有一线圈, 且第一感应区或第 二感应区由磁性材料制成, 在外力变化下线圈也随之产生电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 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测装置, 其包含: 一布料层, 该布料层具有至少一 裂缝, 该裂缝外围绕有一线圈; 以及感应区, 包含有第一感应区以及第二 感应区,分别位于该裂缝的两侧, 且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区包含有磁性材 料; 其中, 该裂缝及该感应区的形状, 随外力而变化, 在外力变化下该线 圈也随之产生电流。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再另外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感测装置, 其包括: 至少一第一层, 具有可感应的 至少一第一感应区; 以及至少一延伸部, 具有至少一配件、 以及至少一连 接部连接该配件,该延伸部上形成至少有一第二感应区与该第一层的第一 感应区的位置对应, 其中该第一感应区与该第二感应区感应连接, 感应连 接状态随外力而变化, 该配件外围绕有一线圈, 且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 区包含有磁性材料, 在外力变化下线圈也随之产生电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借由上述技术方 案,本发明感测装置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 并具有产业上的广 泛利用价值, 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一、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 信号传输线数目少, 使用者容易操作, 且不 容易发生短路。
二、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 应用于布料、 皮革、 服饰、 床单或坐椅, 不 会有太多的接点, 使得使用者更为舒适。
三、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 可侦测到有故障的感测器的位置, 容易修理 及更换。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 技术手段, 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 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 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附 图,详^说明如下。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 1是当前现有的感测装置的端面示意图。
图 2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床单或座垫上的示意图。 图 3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床单上的另一示意图。。
图 4是先前的感测装置应用在衣服上的示意图。
图 5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 6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 7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 8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 9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图 1 0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图 11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图 12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八的示意图。
图 1 3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九的示意图。
图 14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的示意图。
图 15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一的示意图。
图 16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二的示意图。
图 17是本发明生理机能检测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 18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床单上的示意图。
图 19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腰带上的示意图。
图 20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袜子或鞋子上的示意图。
图 21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衣服和裤子上的示意图。
图 22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三的示意图。
图 23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四的示意图。
图 24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五的示意图。
图 25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六的示意图。
图 25A至图 25D分别是本发明感测装置的切换器的示意图。
图 26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七的示意图。 实现发明的最佳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 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 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感测装置其具体实施 方式、 结构、 特征及其功效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 包括基底材料层以及多个感测器。 上述的多个感 测器, 设置于所述基底材料层上。 所述多个感测器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该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 该两个输出端之间具有一回路输出值, 在所述感 测器受外力作用时该回路输出值发生变化。 所述的每一感测器具有一感应 值, 各个感测器的感应值均不同,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值不 会与其它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其中, 感应值可以是电阻值、 电容值或电感值。 所述感测器例如是压力感测器或拉力感测器。
在一实施例中,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可以具有两个感测器。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还包括有一处理器, 该处理器与所述两个输出端藕 接; 该处理器感测该回路输出值, 并输出受到外力作用的感测器的位置信 息。 即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对应于基底材料层的位置是唯一的, 故感测装置 也具有感测器定位系统的功能。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 5 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一的感测装置, 包括有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A,、 B,、 C,。
所述感测器 A,、 B,、 C 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该感测器 A' 包括感应区 112a、 配件 el及两个输出端 7、 8。 该感应区 112a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该配件 el设置于与该感应区 112a相对应位置 的布料层 10' 上, 该配件 el包括感应区 111a及与该感应区 111a的一端电 性串联的一 100Ω的电阻 Rl, 该配件 el呈半圓型。 该输出端 7连接该感应 区 112a及该电阻 R1 , 该输出端 8连接该感应区 111a另一端。该配件 el具 有弹性, 该感应区 l l la、 感应区 112a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使该电阻 R1 短路, 压力消失后又回复原状。
该感测器 B, 包括感应区 112b、 配件 e2及两个输出端 9、 10。 该感测 器 B, 结构与该感测器 A, 相同, 但电阻 R2的阻值为 300Ω。 该输出端 10 与该输出端 7电性连接。
该感测器 C, 包括感应区 112C、 配件 e3及两个输出端 11、 12。 该感测 器 C' 结构与该感测器 A' 相同, 但电阻 R3的阻值为 500Ω。 该输出端 12 与该输出端 9电性连接。
感测器 A,、 B,、 C, 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具有输出端 8及输出端 11。 本实施例中, 感测装置还包括有信号处理装置, 例如处理器 002 , 该处 理器 002与输出端 8及输出端 11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 处理器 002 包含一电阻计可量测所述回路的电阻值, 并 且只需要两个端子, 且传输线也只要两条, 非常省材料。
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 当感测器 A,、 B, 与 C, 不受外力时, 处理器 002 所测的电阻值为 900 Ω , 当感测器 A, 受压时, 处理器 002所测的值为 800 Ω ; 当感测器 B, 受压时, 处理器 002所测的值为 600 Ω ; 当感测器 C, 受 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400Ω ; A' 和 B' 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500 Ω ; 当 A, 和 C, 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300Ω ; 当 B, 与 C, 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100Ω ; 当 A,、 B, 与 C, 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0 Ω。 即感测器的感测值均不同,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值不会 与其它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若将本实施例应用于袜子或鞋子只要二个输出端, 处理器 002 就可以 由这三点的变化来了解使用者左脚或右脚的步态分析, 例如是否跌倒, 因 为此时所有的感测器都没有受到压力了。
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还可以设置发光二极管, 如图 5中在感应区 112a 和输出端 7之间设置一发光二极管 dA, 因为具有发光二极管 dA, 受压的部 位例如感测器 A, 受外在压力就会发光, 若没有发光即表示此位置的感测器 有问题。 故加上发光二极管既有趣味性又有告知感测器是否故障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也可用来作为键盘使用。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 6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方法完全相同, 只是感测器的电阻设置与布料 层上的感应区上, 并且不设有发光二极管。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处理器 002 所得到的电阻值变化就可以知道感测器 A,、 B' 与 C, 的变化情形, 而且效率提高, 因为处理器 002只用二个输入 端读一个信号, 而先前图 1 的结构则需四个端输入端读三个信号, 故处理 器 002可多出二个端子去做其它信号接收。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 7 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三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E、 F、 G。
上述的布料层 10, 具有裂缝 100、 200、 300。
上述的感测器 E、 F、 G是拉力感测器, 设置于裂缝 100、 200、 300位 置处。
该感测器 E包括分别设置在裂缝 100二端的感应区 al、 a2, 配件 a及 两个输出段 1 3、 14; 该配件 a可以是导电材料, 该配件 a连接裂缝 100二 端的感应区 al、 a2 , 且在该配件 a上设有一 100 Ω的电阻 Rl。 感测器 E本 身在没有外力情况下, 电阻值为零; 外力拉开裂缝 100 时, 电阻值约为电 阻 R 1的阻值 100 Ω ο
感测器 E、 F、 G的结构基本相同, 只是电阻 Rl、 R2、 R3分别为 100 Ω、 300 Ω、 500 Ω。
上述的感测器 Ε、 F、 G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具有输出端 13及输出端 18。 该输出端 13及输出端 18之间具有一感应值。
本实施例中, 感测装置还包括有处理器 002, 该处理器 002 与输出端 1 3及输出端 18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 处理器 002 包含一电阻计可量测所述回路的电阻值, 并 且只需要两个端子, 且传输线也只要两条, 非常省材料。 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 当感测器£、 F与 G不受外力时, 处理器 002所 测的电阻值为 0;拉力感测器 E被外力拉开裂缝 100时, 处理器 002所测得 的值接近 100Ω ; 当拉力感测器 F被外力拉开裂缝 200时, 处理器 002所测 得的值接近 300Ω ; 当拉力感测器 G被外力拉开裂缝 300时, 处理器 002所 测得的值接近 500Ω ; 当拉力感测器 E、 F被外力拉开裂缝 100及 200时, 处理器 002所测得的值接近 400Ω ; 当拉力感测器 E、 G被外力拉开裂缝 100 及 300时, 处理器 002所测得的值接近 600Ω ; 当拉力感测器 F、 G被外力 拉开裂缝 200及 300时, 处理器 002所测得的值接近 800Ω ; 当拉力感测器 E、 F、 G被外力拉开裂缝 100、 200及 300时, 处理器 002所测得的值接近 900Ω。 即感测器的感测值均不同,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值不 会与其它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同时, 配件 a、 b、 c也是一个保护装置, 防止拉力感测器在过大拉力 下会使结构破坏, 即原来拉力感测器 E要在 500克重的外力才会拉开, 但 当大于 1000克重时, 布料可能撕开裂缝(100 )或弹力提早疲乏。 但设有 配件 a, 当外力大于 500克重时, 裂缝已被拉开, 且配件 a也被拉直, 故多 余的外力不会影响到裂缝(100 ), 即裂缝(100 ) 不会受到大于 1000克以 上的外力。 另外当拉力感测器的配件 a、 b、 c 所受外力过大时, 会首先断 裂, 处理器 002即时检测到, 例如配件 a断掉, 则在串联的架构下, 裂缝 100分开时所得的电阻值为非常大,此时,可以简单的缝上一条新的配件 a, 而不必将整个感测器 E换掉, 非常简易且合乎环保、 节省资源, 容易修补。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 8 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四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K、 L、 M。
上述的感测器 K、 L、 M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该感测器 K包括感应区 13a、 配件 700及两个输出端 25、 26。 该感应 区 13a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并串联一电阻 Rl, 两端具有输出端 25、 26。 该配件 700设置于与该感应区 13a相对应位置的布料层 10, 上,该配件 700 包括一球状的弹性体 gl、 将弹性体 gl固定于布料层 10, 的二条连接部 18 及设置于弹性体 gl上并延伸至输出端 26的感应区 172a。该配件 gl具有弹 性, 该感应区 13a、 感应区 172a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使该电阻 R1短路, 压力消失后又回复原状。
该感测器 L包括感应区 13b、 配件 800及两个输出端 27、 28。 该感测 器 L结构与该感测器 K相同,但电阻 R2的阻值为 300Ω。该输出端 27与该 输出端 26电性连接。
该感测器 Μ包括感应区 13C、 配件 900及两个输出端 29、 30。 该感测 器 M结构与该感测器 L相同,但电阻 R3的阻值为 500 Ω。该输出端 29与该 输出端 28电性连接。
所述的感测器 K、 L、 M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具有输出端 25, 及输出 端 30。
本实施例中, 感测装置还包括有处理器 002, 该处理器 002 与输出端 25, 及输出端 30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 当感测器1、 L与 M不受外力时, 处理器 002所 测的值为 900Ω, 但感测器 K受压时使感应区 13a与感应区 172a接触而短 路 Rl, 处理器 002所测的值为 800Ω; 当感测器 L受压时, 处理器 002所 测的值为 600Ω; 当感测器 M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400Ω; K和 L受 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500 Ω; 当 K和 M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300 Ω; 当 L与 M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100Ω; 当 K、 L与 Μ受压时, 处 理器 002的值为 0Ω。 即感测器的感测值均不同,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 测值的总值不会与其它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实施例五
请参阅图 9 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五的示意图。 本实施例的 感测装置与实施例四相比, 区别在于感测器的电阻设置在配件上, 感测器 输出端连接至配件的感应区两端。
本实施例中, 各阻值均不同且不可以有相加或相减后产生相同的数值, 以免处理器 002错误判别。 例如电阻值是 1、 2、 4、 8、 16、 32、 64的排列, 保证任何二个或多个数字相加都不会有相同的值, 当然也可以为不同单位, 即 1Ω、 10Ω、 100Ω三种不同单位的组合, 则无论每一个感测器的反应都 不可能有相同的结果。 当然保证阻值均不同, 不限于上述方法。
举一错误的电阻值选取例子,假设感测器 13a为 100Ω, 感测器 13b为 200Ω, 感测器 13c为 300Ω, 则感测器 13a与感测器 13b的感应值为 300 Ω, 与感测器 13C相同, 处理器 002不能判断是感测器 1与 2—起反应, 还是感测器 3受到外力的结果。
实施例六
请参阅图 10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六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六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N、 0、 U。
上述的感测器 N、 0、 U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该感测器 N包括感应区 13a、 配件 1000及两个输出端 37、 38。 该感应 区 13a设置于布料层 10, 的一开口的两侧。该配件 1000设置于与该感应区 13a相对应位置的布料层 10, 上,该配件 1000包括一柱状体 fl、 将柱状体 fl固定于布料层 10'的二条连接部 18及设置于柱状体 f 1上的感应区 172a。 该感应区 172a具有有三段不同电阻所形成的感应区,该三段电阻分别为 100 Ω、 300Ω、 500Ω,这三段不同的电阻共同连结在输出线 37; 该柱状体 fl 穿透该开口与两侧感应区 13a电性接触。 该输出端 38电性连接该开口侧的 该感应区 13a。 该配件 1000在外力作用下与布料层 10, 产生相对上下位移 变化, 产生 100Ω、 300Ω、 500Ω三种不同的电阻值。
该感测器 0、 ϋ的结构与该感测器 Ν相同, 但该感测器 0的柱状体 f2 上的三段电阻是 1000 Ω、 3000Ω , 5000Ω, 该感测器 U柱状体 f 3上的三段 电阻是 10000 Ω、 30000Ω , 50000Ω。
所述的感测器 Ν、 0、 U电性并联形成一回路, 并具有输出端 37及输出 端 42。
本实施例中, 感测装置还包括有处理器 002, 该处理器 002 与输出端 37及输出端 42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的感测装置外力压感测器 Ν、 0、 U其中之一或拉布料层 10, 来 导致感测器 Ν、 0、 U与布料层 10, 产生相对上下位移变化, 则处理器 002 感测电阻值的变化及所产生变化的感测器位置。
另外, 也可将上述的感测器 Ν、 0、 U 电性串联连接形成一回路, 并与 处理器 002连接, 同样也能达到发明目的。
实施例七
请参阅图 11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七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七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X、 Υ, Ζ。
上述的感测器 X、 Υ、 Ζ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该感测器 X则为模拟式的连接方式, 感测器 X的配件 1300包括柱状体 hi及二条固定于布料层的连接部 18, 其中柱状体 hi上有感应区 182a, 一 可变电阻所形成的感应区, 电阻值为 1000Ω-2000Ω , 其输出线为 43, 感 测器 X的配件 1300穿过布料层 10, 的开口, 在开口处有第一感应区 14a, 其电阻值约为 0,感应区 14a直接与配件 1300相接触,有一输出线 44相连; 感测器 Y的配件 1400包括柱状体 h2及二条固定于布料层的连接部 18 , 其 中柱状体 h2 上有感应区 182b, 是一可变电阻所形成的感应区, 电阻值为 2100Ω-4000Ω , 其输出线为 45, 感测器 Y的配件 1400穿过布料层 10, 的 开口, 在开口处有第一感应区 14b, 其电阻值约为 0, 感应区 14b直接与配 件 1400相接触,有一输出线 46相连; 感测器 Z的配件 1500包括柱状体 h 3 及二条固定于布料层的连接部 18 , 其中柱状体 h3上有感应区 182c, 乃一 可变电阻所形成的感应区, 电阻值为 6100Ω- 8000Ω其输出线为 47, 感测 器 Z的配件 1500穿过布料层 10, 的开口, 在开口处有第一感应区 14c, 其 电阻值约为 0, 感应区 14c直接与配件 1500相接触, 有一输出线 48相连, 每一个配件 1300、 1400或 1500利用连接部 18连接布料, 使得配件能固定 在布料上, 且输出端 43、 45、 47经连接部 18接到布料层 10,。
该感测器 X的输出线 43与感测器 Y的输出线 4,6相接; 感测器 Y输出 线 45与感测器 Z的输出线 48相接, 同时感测器 X的输出端 44和感测器 Z 的输出端 47, 分别与处理器 002的二输入端连接, 造成串联型式, 则外力 产生的各种变化, 处理器 002均可由 2个输入端进行感测。
实施例八
请参阅图 12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八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八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HA、 HB、 HC„
上述的感测器 HA、 HB、 HC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压力感测器 HA的配件 400上有感应区 201a, 配件 400, 500, 600分别 缝在布料层 10, 上, 且对应于感应区 201a的布料层, 上有二开路点 200a、 200b, 此二点并联一电阻 Rl, 阻值为 100Ω, 此二点的输出端分别为 166、 167; 压力感测器 ΗΒ的配件 500上有感应区 201b, 配件 400, 500, 600分 别缝在布料层 10,上,且对应于感应区 201b的布料层,上有二开路点 210a、 210b, 此二点并联一电阻 R2, 阻值为 300Ω , 此二点的输出端分别为 168、 169; 压力感测器 HC的配件 600上有感应区 201c, 配件 400, 500, 600分 别缝在布料层 10,上,且对应于感应区 201c的布料层,上有二开路点 220a、 220b, 此二点并联一电阻 R3, 阻值为 500Ω , 此二点的输出端分别为 170、 171, 配件乃由塑胶、 橡胶或硅胶、 海绵等弹性材料所制成的帽形结构。 在 外力下可变形, 外力消失又可恢复其形状。 输出端 166接到处理器 002; 输 出端 167与 168相接; 169与 170相接; 输出端 171接到处理器 002的另一 端则形成一回路, 不受外力时此回路的电阻值为 900Ω , 当感测器 HA受外 力使感应区 201a与布料层相对应的二开路点 200a、 200b短路, 故整个回 路的电阻值变为 800Ω ; 当外力消失时, 200a、 200b又断路, 则又回复到 900Ω , 以此类推。
实施例九
请参阅图 13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九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九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ZA、 ZB、 ZC0
此压力感测器 ZA、 ZB、 ZC的原理与实施例八相同, 只是将配件 400、 500、 600 的感应区 201a、 201b, 201c在外力下能直接接触到布料上电阻 Rl、 R2或 R3的二端 300a、 300b或 310a、 310b或 320a、 320b; 或者导到 300a与 300b短路; 310a与 310b短路或 320a与 320b短路。
实施例十
请参阅图 14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 例十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KA、 KB、 KC。
该感测器 KA、 KB与 KC以并联方式组成二输出线 178、 184连接到处理 器 002, 其中^件 400, 在布料层 10, 上缝上一定高度凸起的不导电层 L1 及 L2, 此两^间由一连接部 18, 在连接部 18上有一感应区 301a, 其电阻 值 Rl为 1Κ Ω ; 配件 500' 在布料层 10, 上缝上一定高度凸起的不导电层 L1及 L2, 此两层间由一连接部 18, 在连接部 18上有一感应区 301b, 其电 阻值 R2为 2Κ Ω ; 配件 600' 在布料层 10, 上^缝上一定高度凸起的不导电 层 L1及 L2 , 此两层间由一连接部 18, 在连接部 18上有一感应区 301c , 其 电阻值 R3为 4Κ Ω。 相对应于感应区 301a, 下面的布料层有 2开路点 70a、 70b, 此 2开路点分别有 2输出线 178、 179; 相对应于感应区 301b下面的 布料层有 2开路点 80a、 80b, 此 2开路点 80a、 80b分别有 2输出端 181、 182; 相对应于感应区 301c下面的布料层有 2开路点 90a、 90b, 此 2开路 点 90a、 90b分别有 2输出端 183、 184 , 其中输出线 178、 181、 183相接后, 经传输线接到处理器 002输出线 179、 182、 184相接后也经传输线与处理 器 002另一端相接, 当不受外力时, 此回路的电阻无限大, 但当感测器 KA 受外力时, 使感应区 301a接触到布料层的 2开路点 70a、 70b时, 此回路 的电阻值为 lk D , 外力消失后, 又恢复原状, 此时电阻又是无限大, 以此 类推。
另外, 图 14的结构也可将电阻 R1直接接到两开路点 70a与 70b之间; R2直接接到两开路点 80a与 80b之间; R3直接接到两开路点 90a与 90b之 间, 而连接部 18的感应区的电阻值接近零, 这样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只 是把电阻值改在布料层上。
在此结构下电阻 R1可以为热敏电阻, 故可让处理器 002知道外界或身 体的温度变化, 若是外界很冷, 因而使布料上的加热电路启动来保暖。 则 当感测器 KA受外力导通时,就可以量测受压部位的电阻变化,即体温变化, 故, 感测器 KA不只是压力感测器, 同时也是温度感测器, 相同的道理, R1 若是光电阻或光感测器, 则不同光其阻抗不同, 故此点受压时, 处理器 002 可知有光或无光, 蓝光或红光, 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无光时, 处理器 002 可利用布料上的 LED或光纤发光; 光传感器测到不同光线可让处理器 002 反应出不同的效果, 让布料上的颜色及强度随外界而改变, 故此压力感测 器也同时是光电阻或光感测器。
此配件的结构也可如实施例八所形成, 即利用塑胶、 橡胶、 硅胶、 海 棉等弹性材料所制成拱型配件, 中央有导电材料如导电硅胶所做成的感应 区来与布料层的 2开路点接触, 乃并联感测器方式组成 2输出线到处理器 002。
在实施例八、 九、 十有一个特点, 即配件上没有输出端而只有感应区, 所有的电路均在布料层 10, 上, 在生产、 制造上更加方便, 而且减少导线 也更合乎环保。
实施例十一
请参阅图 15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一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 施例十一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Wl、 W2、 W3。
上述的感测器 Wl、 W2、 W3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感测器 W1的配件 666上有一感应区 666a, 在相对应于布料层 10, 上 有感应区 666b及 666c,两感应区 666b及 666c之间有一介电材料来形成电 容 Cl, 其电容值为 10PF; 感测器 W2的配件 667上有一感应区 667a, 在相 对应于布料层 10, 上有感应区 667b及 667c, 两感应区 667b及 667c之间 有一介电材料来形成电容 C2, 其电容值为 20PF; 感测器 的配件 668上 有一感应区 668a, 在相对应于布料层 10, 上有感应区 668b及 668c, 两感 应区 668b及 668c之间有一介电材料来形成, 电容 C3, 其电容值为 100PF, 电容 C1的两端即感应区 666b有一输出线 771和感应区 666c有一输出线 772; 电容 C2的两端即感应区 667b有一输出线 773和感应区 667c有一输 出线 774; 电容 C3的两端即感应区 668b有一输出线 775和感应区 668c有 一输出线 776,.输出线 771、 773、 775相接后传到处理器 002 , 772、 774、 776相接后传到处理器 002另一端, 感测器 Wl, 受外力时, 使感应区 666a 接触到电容 C1的两端, 使电容 C1短路则处理器 002感测的电容值由未受 外力的 130PF变成 120PF; 若感测器 W2, 受外力时, 使感应区 667a接触到 电容 C2的两端, 使电容 C2短路则处理器 002感测的电容值由未受外力的 130PF变成 110PF; 感测器 W3, 受外力时, 使感应区 668a接触到电容 C3的 两端, 使电容 C3短路则处理器 002感测的电容值由未受外力的 130PF变成 30PF, 若感测器 W1及 W2受外力, 则处理器 002所测到的值为 100PF; 若感 测器 W2及 W3受外力, 则处理器 002所测到的值为 10PF; 若感测器 W1及 W3受外力, 则处理器 002所测到的值为 20PF, 三者皆受外力则为 0PF。 本 实施例的感测装置可以感测使用者的身体动作。
实施例十二
本发明的感测器还可以使用电容。 ' 请参照图 16,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二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 十二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Ql、 Q2、 Q3。
上述的感测器 Ql、 Q2、 Q3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电容 C= s A/d, ε为介电常数, 故可用不同材料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不- 同面积 Α与上、 下二片导电片之间的距离 d之不同, 就可设计出不同的电 容值 C。 如图 17所示, 感测器 Q1上的配件 333上有一感应区 333a, 其面 积为 Al, 其下有一材料, 此材料的介电常数为 ε 1, 在相对应于布料层 10, 上有一感应区 333b, 其面积为 A1 , 两感应区 333a与 333b的距离为 dl ; 感 测器 Q2上的配件 334上有一感应区 334a, 其面积为 A2 , 其下有一材料, 此材料的介电常数为 ε 2 , 在相对应于布料层 10, 上有一感应区 334b, 其 面积为 A2, 两感应区 334a与 334b的^■离为 d2; 感测器 Q3上的配件 335 上有一感应区 335a, 其面积为 A3, 其下有一材料, 此材料的介电常数为 ε 3,在相对应于布料层 10,上有一感应区 335b,其面积为 A3,两感应区 335a 与 335b的距离为 d3 , 感测器 Q1所形成的电容值为 cl; 感应区 Q2所形成 的电容值为 c2; 感应区 Q3所形成的电容值为 c3, 同时, 感应区 333a有一 输出线 444; 334a有一输出线 445; 335a有一输出线 446; 333b有一输出 线 447; 334b有一输出线 448; 335b有一输出线 449, 则输出线 444、 445、 446相接后传到处理器 002。 447、 448、 449相接后传到处理器 002, 则感 测器 Q1的电容值 cl随外力变化而变化, 只要 Ql、 Q2、 Q3的电容值变化不 会重叠, 则处理器 002 就可以知道哪一个感测器在受外力, 在此例是并联 型式, 同样的道理, 也可为串连型式。
实施例十三
请参阅图 22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三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 施例十三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Kl、 Ll、 Ml。
感测器 Kl的配件 7001由魔鬼粘所组成,魔鬼粘的中央为感应区 1721a, 且高度比四周魔鬼粘低, 感测器 K1的输出端为 250、 251, 其中输出端 250 乃由导电性的魔鬼粘组成, 与布料上有导电性的魔鬼粘 250, 相接通, 故当 配件与布料相接时, 输出端 250、 251相接, 则固'定且连通。 同时接到感测 器 L1的第一感应区 131b, 即布料上也有魔鬼粘 888' 与配件的魔鬼粘 888 相连接。 感应区 131a 与感应区 1721a之间没有魔鬼粘的功能(hook and loop ), 且配件 7001下方布料层 10, 有一连接第一导电区 131a的电阻, 阻 值 R1 为 100 Ω, 感应区 1721a约为零; 感测器 L1之配件 8001乃由魔鬼粘 所组成, 魔鬼粘的中央为感应区 1721b, 且高度 ^四周没有导电性的魔鬼粘 低, 感测器 L1的输出端为 252、 253, 其中输出端 252乃由导电性的魔鬼粘 组成, 与布料上有导电性的魔鬼粘 252, 相接通, 故当配件与布料相接时, 输出端 252、 253相接, 则固定且连通。 同时接到感测器 L1的第一感应区 131c , 即布料上也有魔鬼粘 888' 与配件的魔鬼粘 888相连接。感应区 131b 与感应区 1721b之间没有魔鬼粘的功能(hook and loop ), 且配件 8001下 方布料层 10, 有一连接第一导电区 131b的电阻, 阻值 R2 为 300Ω , 感应 区 1721b约为零; 感测器 Ml之配件 9001乃由魔鬼粘所组成, 魔鬼粘的中 央为感应区 1721c, 且高度比四周没有导电性的魔鬼粘低, 感测器 Ml的输 出端为 254、 255 , 其中输出端 254乃由导电性的魔鬼粘组成, 与布料上有 导电性的魔鬼粘 254' 相接通, 故当配件与布料相接时, 输出端 254、 255 相接, 则固定且连通。 同时接到感测器 Ml的第一感应区 131c, 即布料上也 有魔鬼粘 888' 与配件的魔鬼粘 888相连接。 感应区 131c与感应区 1721c 之间没有魔鬼粘的功能(hook and loop ), 且配件 9001下方布料层 10, 有 一连接第一导电区 131c的电阻, 阻值 R3为 500Ω , 感应区 1721c约为零。 上述的感测器 Kl、 Ll、 Ml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并电性连接。
所述的感测器 Kl、 Ll、 Ml 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感应区 131a有一传 输线 255, 连接到处理器 002, 输出端 255也经传输线连接到处理器 002。
当感测器 Kl、 L1与 Ml不受外力时, 处理器 002所测的值为 900Ω , 但 感测器 K1受压时使感应区 131a与感应区 1721a接触而短路 R1 ,处理器 002 所测的值为 800 Ω ; 当感测器 L1受压时, 处理器 002所测的值为 600Ω ; 当感测器 Ml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400 Ω ; K1和 L1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500 Ω ; 当 K1和 M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300Ω ; 当 L1与 M受压时, 处理器 002的值为 100Ω ; 当 Kl、 L1与 Ml受压时, 处理器 002 的值为 0Ω。 即感测器的感测值均不同,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 值不会与其它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实施例十四
请参阅图 23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四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 施例十四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感测器 SA、 SB、 SC。
感测器 SA、 SB与 SC以并联方式组成二输出线 911、 916.连接到处理器 002 , 其中配件 559乃由魔鬼粘组成且感应区 302a, 其电阻值 R1为 1ΚΩ ; 配件 560乃由魔鬼粘组成且感应区 302b,其电阻值 R2为 2ΚΩ ;配件 561乃 由魔鬼粘组成且感应区 302c, 其电阻值 R3为 4ΚΩ。相对应于感应区 302a , 下面的布料层有 2开路点 701a、 701b, 此 2开路点分别有 2输出线 911、 912; 相对应于感应区 302b下面的布料层有 2开路点 801a、 801b, 此 2开 路点 801a、 801b分别有 2输出端 913、 914; 相对应于感应区 3¾2c下面的 布料层有 2开路点 901a、 901b, 此 2开路点 901a、 901b分别有 2输出端 915、 916, 其中输出线 911、 913、 915相接后, 经传输线接到处理器 002 输出线 912、 914、 916相接后也经传输线与处理器 002另一端相接, 当不 受外力时, 此回路的电阻无限大, 但当感测器 SA受外力时, 使感应区 302a 接触到布料层的 1开路点 701a、 701b时, 此回路的电阻值为 11ίΩ, 外力消 失后, 又恢复原状, 此时电阻又是无限大, 以此类推。 在此结构下, 配件 与布料的结合乃是利用魔鬼粘(VECL0 )的效果, 即布料层 10, 上有相对应 的魔鬼粘, 例如配件上的魔鬼粘 888对应布料层 10' 的魔鬼粘 888'。
另外, 图 23的结构也可将电阻 R1直接接到两开路点 701a与 701b之 间; R2 直接接到两开路点 801a与 801b之间; R3直接接到两开路点 901a 与 901b之间,而配件的感应区的电 I1且值接近零,这样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 只是把电阻值改在布料层上。
在此结构下电阻 R1可以为热敏电阻, 故可让处理器 002知道外界或身 体的温度变化, 若是外界很冷, 因而使布料上的加热电路启动来保暖。 则 当感测器 SA受外力导通时,就可以量测受压部位的电阻变化,即体温变化, 故, 感测器 SA不只是压力感测器, 同时也是温度感测器, 相同的道理, R1 若是光电阻或光感测器, 则不同光其阻抗不同, 故此点受压时, 处理器 002 可知有光或无光, 蓝光或红光, 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如无光时, 处理器 002 可利用布料上的 LED或光纤发光; 光传感器测到不同光线可让处理器 002 反应出不同的效果, 让布料上的颜色及强度随外界而改变, 故此压力感测 器也同时是光电阻或光感测器。 外界要施多大的力, 才可以使压力感测器 SA起反应, 乃利用配件与布料结合的魔鬼粘结构如厚度、 材料、 弹性与魔 鬼粘占配件面积的比例来调整。 当配件的魔鬼粘比例愈大、 厚度愈厚、 材 质愈硬或弹性愈差, 外力要愈大才可使压力感测器起反应。
此配件的结构也可如实施例八所形成, 即利用塑胶、 橡胶、 硅胶、 海 棉等弹性材料所制成拱型配件, 则魔鬼粘只提供配件与布料结合及固定的 功能, 中央有导电材料如导电硅胶所做成的感应区来与布料层的 2 开路点 接触。
实施例 1 5
请参照图 24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五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 施例十五的感测装置, 乃是在实施例二所示的结构下, 压力感测器 A, 的配 件 el呈半圓形, 只是其中配件 el的感应区 111a或布料的感应区 112a改 由磁性材料如磁铁所制, 本身除了低电阻亦有磁性, 会主动发出磁力线, 同时在配件 el的半圓上缝上线圈结构的导线, 如钢线, 且此线圈的两端可 利用压力感测器 A,受外力变形而往下或弹回原状时,所产生的磁力线变化, 会产生感应电流来产生电, 即外力变化也可以产生电能来使用。 相同的原 理也可在图 7的裂缝外围形成一线圈, 在外力变化下产生电流。 当然感测 器 B,、 C, 也可同时在半圆形结构下缝制导电线圏, 如银纱或铜丝则有相同 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一生理机 能, 其包括: 一如前所述的任一感测装置, 该感测装置感测该使用者的身 体变化, 并且回应该感测到的身体变化产生该回路输出值; 至少一个检测 装置, 该检测装置分别根据一启动信号用以检测该生理机能, 并且对应产 生一信号; 以及一信号处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分别连接该感测装置以 及该检测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回路输出值及该信号, 并且根 据一第一准则选择性地传送该启动信号至该检测装置以启动该至少一个检 测装置检测该生理机能。
请参阅图 17所示,是本发明生理机能检测系统的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包括感测装置, 四个检测装置以 及信号处理装置 003。
上述的感测装置基本与本发明实施例一相似, 包括布料层 10'、感测器 A4、 B4、 C4、 D4以及两个输出端 91、 98
该感测器 A4包括感应区 555b、 配件 555及两个输出端 9—1、 92。 该感 应区 555b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 该配件 555设置于与该感应区 555b相对 应位置的布料层 10' 上, 该配件 555 包括感应区 555a及与该感应区 111a 的一端电性串联的一 100Ω的电阻 R1 , 该配件 555呈半圓型。 该输出端 92 连接该感应区 555b及该电阻 R1 , 该输出端 91连接该感应区 555a另一端。 该配件 555具有弹性,该感应区 555a、感应区 555b在压力作用下相互接触 使该电阻 R1短路, 压力消失后又回复原状。
该感测器 B4、 C4、 D4的结构与感测器 A4相同, 但电阻分别是 200Ω、 400Ω、 800Ω。
该感测器 A4、 B4、 C4、 D4电性连接形成一回路, 具有输出端 91及输 出端 92。 上述的感测装置可以感测一身体动作如手肘、 膝盖、 颈部等的活 动, 对应输出一电阻值。
上述的四个检测装置分别设置于感测器 A4、 B4、 C4、 D4内, 每一感测 器分别包括设置于布料上的感应区 K2、 M2、 N2、 F2以及设置于配件上的感 应区 Kl、 Ml、 Nl、 Fl。 其个别的输出线为 81、 82、 83、 84 , 其中输出线 81、 83连接后传输到处理器, 82、 84连接后传输到处理器。 四个检测装置用于 检测使用者身体的一生理机能。
上述的信号处理装置 003分别连接该感测装置的两个输出端 91、 98以 及该 4个检测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 003用以接收该回路电阻值, 并且根 据一第一准则选择性地传送该启动信号至该四个检测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检 测装置, 以启动该至少一个检测装置检测该生理机能。
在实际应用中, 该第一生理机能可以但不受限于, 例如, 一心电图生 理机能、 一心跳生理机能、 一心肺音生理机能、 一呼吸生理机能(包含胸腔 呼吸、 腹式呼吸以及胸腹式联合呼吸)、 一血氧浓度生理机能、 一体温生理 机能、 一汗湿程度生理机能、 一血压生理机能、 一肌电图生理机能、 一人 体电阻生理机能、 一人体生物元素含量生理机能以及一肢体动作生理机能 等。
本发明生理机能检测系统的可用来测睡眠中的心电图。感测器 A4及 B4 放在使用者的前胸左右二位置, 感测器 C4及 D4放右后背左右二位置。 当 使用者正躺睡眠时, 感测器 C4及 D4会导通, 输出一电阻值, 该信号处理 装置 003接收该电阻值并记录使用者的睡姿, 该信号处理装置 003根据第 一准则为感测器 A4及 B4受压导通, 回路的电阻值为 1200Ω时启动 K1及 Ml检测装置检测使用者睡眠中的心电图, 相同道理, 当第一准则为 300 Ω 时, 信号处理装置 003启动 Nl、 F1的检测装置检测心电图。 故此系统不只 可知使用者睡眠姿态变化, 同时也可量测心电图。 相同原理, 可用来检测 肌电图、 脑波或体脂计。
在图 17中, K1感应区可为光感测器、 湿度感测器或是温度感测器, 可 藉此来感测外界的温度或光线, 此时就无需 K2感应区。 相同的道理也可以 只有 K2感应区而没有 K1感应区, 即 K2感应区为热敏电阻来量测接触部位 的温度或为超音波来看体内的结构或为麦克风来测肺音或心音, 如腋下温 度或胸前肺音, 当然有一独立线输入到信号处理装置 003。 另外 K2感应区 也可为加热电线来提供的保暖, 或是二个感测器的感应区 K2、 Μ2为两电极 片, 都有一独立的传输线到处理器 002 , 就可提供电流或电压在受压部位做 低周波按摩(TENS)或电击。
实施例十六
请参阅图 25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六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 施例十六的感测装置, 包括布料层 10, ,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的感测器组 AA、 感测器组 BB, 切换器 LL,以及处理器 002。 该感测器组 AA,该感测器组 BB分别具有电性连接的 5个感测器, 该感测器组 AA与该感测器组 BB具有 一共用的输出线并电性藕接该处理器 002, 该感测器组 AA与该感测器组 BB 分别连接该切换器 LL; 该切换器 LL由一连接线 连接该感测器组 AA, 由 另一连接线 2' 接该感测器组 BB, 最后连接线 3' 连接该处理器 002。 本实- 施例, 可在现在的电阻误差下, 可以增加侦测的数目。 该切换器 LL可选择 性将处理器 002与该感测器组 AA或该感测器组 BB连通。 其中切换器 LL的 结构可如图 25A所示, 由一配件 nn,此配件 nn乃由一柱状体 nnl及二条固 定于布料层 10, 上的连接部 18所组成, 柱状体 nnl上有二导电区 LL1及 LL2 ,在布料层的开口处有另一导电区 LL3。其中,导电区 LL1接连接线 Γ ; 导电区 LL2接连接线 2,; 导电区 LL3接连接线 3,, 则在外力使力于柱状体 nnl时, 可将已相通的导电区 LL1与布料层 10, 的导电区 LL3, 切换成导电 区 LL2与导电区 LL3相通, 这样相同二条输入线, 但可读到 10个感测器的 信号。 此切换器随外力自动切换, 故可随人体或动物的动作而切换。 另一 切换器 LL的结构如图 25B所示, 其中配件 nn为一帽形, 其上有一导电弹 片 LL1及一导电区 LL3, 在布料层 10, 上相对应有一导电区 LL3, 在没有外 力下, 导电区 LL3与导电弹片 LL1相通; 在外力下, 使帽形往下, 则导电 区 LL3与导电片 LL1分开而往下与布料 10, 的导电区 LL2接触, 外力消失 时, 又回复到原状。 其中, 导电区 LL1接连接线 1,; 导电区 LL2接连接线 V; 导电区 LL3接连接线 3'。 切换器 LL也可为图 25C的结构, 即切换器 LL由布料层 10, 上的二个裂缝感测器并联所組成, 其中裂缝 wl的两个感 应区独立, 感应区分别代表导电区 LL1及 LL3; 裂缝 w2的两个独立感应区 分别代表导电区 LL2及 LL3,即两个裂缝感测器的中间由一条线导通且接到 连接线 3' , 另外导电区 LL1接到连接线 Γ ; 导电区 LL2接到连接线 2', 则 在外力下使裂缝 wl分开时, 测第二组 BB; 若外力使裂缝 w2分开时测第一 组 AA; 在没有外力下表示没有人使用; 但当两者都开, 表示用力过大或故 障。 切换器 LL也可如图 25D所示, 由一配件 nn, 此配件 nn乃由一柱状体 nnl及二条固定于布料层 10, 上之连接部 18所组成, 柱状体 nnl上有一导 电区 LL3, 在布料层的开口处上层及下层有另二导电区 LL1及 LL2。 其中, 导电区 LL1接连接线 1,;导电区 LL2接连接线 2,;导电区 LL3接连接线 3,, 则在外力使力于柱状体 nnl时, 可将已相通的导电区 LL1与布料层 10, 的 导电区 LL3, 切换成导电区 LL2与导电区 LL3相通, 这样相同二条输入线, 但可读到 10组感测器的信号。 此切换器随外力自动切换, 故可随人体或动 物的动作而切换。
实施例十七
请参阅图 26所示, 是本发明感测装置实施例十七的示意图。 本发明实 施例十七的感测装置, 乃是在实施例三所示的结构下, 拉力感测器 E 的感 应区 al、 a2, 此二感应区由磁性材料如磁铁所制, 本身除了低电阻亦有磁 性, 会主动发出磁力线, 同时在配件 a及布料层 10, 上, 绕着裂缝 100的 外围缝上线圈结构的导线, 如钢线, 且此线圈的两端可利用拉力感测器 E 受外力变形往外时, 所产生的磁力线变化, 会产生感应电流来产生电, 即 外力变化也可以产生电能来使用。 当然感测器 F、 G也可同时在半圆形结构 下缝制导电线圏, 如银纱或铜丝则有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中的电阻的材料, 可以是导电橡胶、 碳粉或碳纤维。 尤其奈米 碳纤维的技术, 即使少量也可获得较高的导电性而制成不同的电阻值, 其 原理在于电阻的成因是电流通过导体时与导体中的原子发生碰撞所产生的 现象, 故会影响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电量大小。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电 子在导体与原子碰撞, 与导体的形状、 导体的种类、 温度及截面积等。
同种金属:R= P x L/A, 电阻 R与长度 L成正比, 与截面积 A成反比, P为金属的电阻系数, 故可以选不同的材料来改变电阻值, 例如布料上喷 涂(coa t ing )—层炭膜、 金属膜或石墨来增加电阻值或增加导体的长度, 如车缝成螺旋紋状来增加电阻值。
以上实施例中, 用了电阻和电容, 当并不限于此, 也可使用电感。 基 底材料上只要是侦测相同类型信号 (如电感) 的传感器, 每一个传感器的 感测值都不同,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总值不会与其它一个或多 个传感器的感测值相同。 其中感测值的类型有电阻、 电容或电感, 且相同 类型的输出端只有二个, 其中电路上, 串联与并联的电路可以混合一起, 只要所有的感测器的感测值都有独特而不会重复就可以。
应用例 1
请参阅图 18所示, 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床单上的示意图。 该感 测床单, 具有布料层以及设置于布料层上的 15个感测器。 该感测器串联连 接并具有二个输出端。 处理器 002与该二个输入端相接。 该处理器 002只 要有一电阻计来分析这 15个感测器的变化, 即可知道在其上的使用者的身 体动作。 非常容易操作也不易弄错, 走线也没重叠。 同时此结构亦可作成 键盘或开关、 座椅或载具, 如车垫。
应用例 2
请参阅图 19所示, 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腰带上的示意图。 该腰 带包括布料层 10, 以及设置于布料层 10' 上的 5个感测器 FA-FE。 其配件 a-e、 配件上电阻 R4- R8、 布料层上裂缝 198a- 198e。 该 5个感测器感测不 同拉力 (100克重、 150克重、 200克重、 250克重、 300克重才会导通), 感测器的电阻值都不同, 电阻值为 2Κ、 4Κ、 8Κ、 16Κ、 32Κ。 该腰带可测人 的呼吸, 只要二个输出端与处理器 002的输入端相接并且处理器 002有电 阻计就可以读到 5个不同拉力。 但无论如何, 输出端只有 2个, 在布料的 线路上及与外界的接点上都明显减少, 非常简单。
应用例 3
请参阅图 20所示,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袜子或鞋子上的示意图。 该袜子包括袜底以及设置于袜底上的 2个感测器 GA、 GB。该两个感测器 GA、 GB 电性连接。 该袜子连接一处理器 002, 可测使用者的步态, 并进行步态 分析。
应用例 4
请参阅图 21所示,是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应用于衣服和裤子土的示意图。 该衣物包括布料层以及设置于布料层上的 8个感测器 DA至 DH。该衣物只用 二个输出端与处理器 002输入端相接。只要处理器 002有电阻计来量测这 8 个拉力感测器 (stra in gauge ) 的电阻值变化就可以知道每一个感测器的 状态, 相同的来反应使用者正在走路、 坐着、 躺着、 游泳、 弯腰、 睡觉、 开车、 骑脚踏车等身体动作。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感测装置的感测器与布料本体间的结合, 乃是利用传统缝 合或粘贴技术等, 可水洗, 就像一般服饰或沙发上直接缝上或粘贴感测器, 故组装或拆卸容易。
2.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只有一个回路, 没有电路重叠的问题, 即不会有 经线与纬线交错的缺陷, 故制造生产容易。
3.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电路走线(导线)极少, 在布料或皮革上可随着 各种衣物、 床单、 沙发、 车子的坐椅等产品的结构设计上的接缝处走导线, 外表上完全看不到导线。
4.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导线用量少, 故产品的重量与传统物品比较增加 非常少, 使用者穿戴上不会有负担重量的感觉。
5.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可将不可洗的, 如电池、 控制器、 储存卡、 蓝芽 等组件所组成的控制盒与布料分开, 本发明的感测装置可水洗。
6.本发明的感测装置, 可侦测到故障信号。 即在于提供一种当布料或 皮革上的感测器故障后可判别故障的位置, 亦因为感测器损坏的位置已可 判别, 容易修理, 即可像电子产品, 将其零件换掉就可以再度使用, 即希 望使用者在每次使用前或使用中, 当有异常现象可立即判断有问题的位置, 即有感测器定位系统的功能, 容易修理及更换。
7.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 多个感测器与处理器 002之间的回路相接处, 可利用的方式有如下: 母子扣、 磁性扣、 内衣的勾扣或导电魔鬼粘, 都是 传统服饰材料。
8.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在感测器的配件上所设的感应区串接上一发 光二极管(LED) , 且在外力下当配件的感应区与布料的感应区接触时, 发光 二极管(LED)会发亮, 这可直接让使用者或外界的人知道哪一感测器正在作 用, 同时也可测试这个感测器是否故障。
9.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 配件上可以只有感应区而没有线路, 线路全 都在布料层上, 这样制造方便且线路减少。
1 0.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 在配件或布料上的感应区旁边或外层表面有 另一个感应区, 这个感应区和原先的压力或拉力感应区没有相通, 故当外 力使压力或拉力感测器起反应时, 可同时提供此受压或受拉部位独立的感 应区的信号, 例如心电图、 体温、 肌电图、 脑波、 体脂计、 声音如肺音、 超音波、 外界光或温度、 湿度的情形。
11.本发明的另一优点, 是在配件或布料上的感应区旁边或外层表面有 另一个电击或加热片, 这个电击或加热片和原先的压力或拉力感应区没有 相通, 故当外力使压力或拉力感测器起反应时, 可同时提供此受压或受拉 部位独立的电击或加热片的电压或电流, 例如低周波电刺激(TENS)、 超音 波治疗电击或保暖。
12.本发明的再一个优点, 本压力或拉力感测器可用来测使用者姿势动 作、 呼吸、 步态分析、 跌倒侦测、 睡眠姿态活动、 键盘或多个开关。
本发明的另一优点在于提供使用者需感测不同的信号, 如体温、 呼吸、 心跳、 汗湿、 发光、 发声或姿势等, 可根据使用者个人的需要, 在布料或 皮革上加上此感测器, 要测何种参数, 就加上何种感测器, 非常方便, 因 使用者的要求改变而可以随之调整, 不必再去买一个新的产品。
以上所述, 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 上的限制,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 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 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 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 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 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Claims (19)

  1. 权 利 要 求
    1、 一种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基底材料层; 以及
    多个感测器, 设置于基底材料层上, 所述多个感测器电性连接形成一 回路, 该电路具有两个输出端, 该两个输出端之间具有一回路输出值, 所 述感测器在受外力作用时该回路输出值发生变化; 所述的每一感测器具有 一感应值, 每个感测器的感应值均不同, 任何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感测值的 总值不与其他一个或多个感测器的感应值相同。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一信号处 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两个输出端藕接; 该信号处理装置感测该 回路输出值。
  3.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信号处理 装置感测该感测器在基底材料层的位置。
  4.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基底材料 层是纺织物或皮革。
  5. 5、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测器包 括压力感测器、 拉力感测器、 发光感测器或温度感测器。
  6. 6、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一以布料 为基底的二段以上切换器。
  7. 7、 根据权利要求 6所述的感测装置, 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切换器由一 压力感测器或拉力感测器组成。
  8. 8、 根据权利要求 1至 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的感测器包括:
    一第一感应区, 设置于该基底材料层;
    配件, 与该第一感应区对应设置于该基底材料层上;
    一第二感应区, 设置于该配件上, 与该第一感应区的位置向对应; 以 及
    一电子元件, 与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区电性连接。
  9. 9、 根据权利要求 8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电子元件 是电阻、 电容或电感。
  10.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感测器 还包括一发光二极管, 与该第一感应区或该第二感应区电性连接。
  11. 11、 一种感测床单,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床单上的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感测装置。
  12. 12、 一种感测服饰,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服饰上的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感测装置。 13、 一种感测座椅,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座椅上的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感测装置。
    14、 一种感测载具,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于载具上的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感测装置。 .
  13. 15、 一种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一生理机能, 其特 征在于其包括:
    一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感测装置, 该感测装置感测该使用者的身体变 化, 并且回应该感测到的身体变化产生该回路输出值;
    至少一个检测装置, 该检测装置分别根据一启动信号用以检测该生理 机能, 并且对应产生一信号; 以及
    一信号处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分别连接该感测装置以及该检测装 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回路输出值及该信号, 并且根据一第一准 则选择性地传送该启动信号至该检测装置以启动该至少一个检测装置检测 该生理机能。
  14. 16、 一种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用以检测一使用者的一生理机能, 其特 征在于其包括:
    一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感测装置, 该感测装置感测该使用者的身体变 化, 并且回应该感测到的身体变化产生该回路输出值;
    至少一个治疗装置, 该检测装置分别根据一启动信号用以检测该生理 机能, 并且对应产生一信号,; 以及
    一信号处理装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分别连接该感测装置以及该治疗装 置, 该信号处理装置用以接收该回路输出值及该信号, 并且根据一第一准 则选择性地传送该启动信号至该治疗装置以启动该至少一个治疗装置。
    17、 根据权利要求 16所述的生理机能检测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 装置为加热、 低周波刺激、 超音波或电击。 .
  15. 18、 一种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第一层, 具有可感应的至少一第一感应区; 以及
    具有至少一配件, 该配件由魔鬼粘所制成,该配件上形成至少有一第二 感应区与该第一层的第一感应区的位置对应, 且相对应于该配件, 在织布 料上有魔鬼粘与配件的魔鬼粘相连接,
    其中该第一感应区与该第二感应区感应连接, 感应连接状态随外力而 变化。
  16. 19、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 该配件的导电电 路由导电魔鬼粘组成。
  17. 20、 根据权利要求 18 所述的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配件外 围绕有一线圏, 且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区由磁性材料制成, 在外力变化 下线圈也随之产生电流。
  18. 21、 一种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布料层, 该布料层具有至少一裂缝, 该裂缝外围绕有一线圈; 以及 感应区, 包含有第一感应区以及第二感应区,分别位于该裂缝的两侧, 且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区包含有磁性材料;
    其中, 该裂缝及该感应区的形状, 随外力而变化, 在外力变化下该线 圈也随之产生电流。
  19. 22、 一种感测装置, 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至少一第一层, 具有可感应的至少一第一感应区; 以及
    至少一延伸部, 具有至少一配件、 以及至少一连接部连接该配件,该延 伸部上形成至少有一第二感应区与该第一层的第一感应区的位置对应,
    其中该第一感应区与该第二感应区感应连接, 感应连接状态随外力而 变化, 该配件外围绕有一线圈, 且第一感应区或第二感应区包含有磁性材. 料, 在外力变化下线圈也随之产生电流。
CN200980155272.6A 2009-01-24 2009-01-24 感测装置 Active CN1023558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09/000118 WO2010083630A1 (zh) 2009-01-24 2009-01-24 感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55847A true CN102355847A (zh) 2012-02-15
CN102355847B CN102355847B (zh) 2016-05-25

Family

ID=4235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5272.6A Active CN102355847B (zh) 2009-01-24 2009-01-24 感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462978B2 (zh)
EP (2) EP3398507A1 (zh)
JP (1) JP5838092B2 (zh)
CN (1) CN102355847B (zh)
WO (1) WO2010083630A1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31196A (zh) * 2013-04-15 2016-03-23 神经系统检测公司 具有用户睡眠—觉醒状态的自动检测的经皮电神经刺激器
US9675801B2 (en) 2011-11-15 2017-06-13 Neurometrix, Inc. Measuring the “on-skin” time of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TENS) device in order to minimize skin irritation due to excessive uninterrupted wearing of the same
US9731126B2 (en) 2011-11-15 2017-08-15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g orientation and leg motion for enhanced sleep analysis, including enhance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ing the same
WO2017174031A1 (zh) * 2016-04-07 2017-10-12 杨章民 多功能布料感测系统与方法及物品
US9827420B2 (en) 2013-03-29 2017-11-28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user gesture detector and electrode-skin contact detector, with transient motion detector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ame
CN107585060A (zh) * 2016-07-06 2018-01-16 克劳齐特自动公司 能够检测承载力的装置
US10159835B2 (en) 2013-03-29 2018-12-25 Neurometrix, Inc. Detecting cutaneous electrode peeling using electrode-skin impedance
USD837394S1 (en) 2017-07-11 2019-01-01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device
US10279179B2 (en) 2013-04-15 2019-05-07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user sleep-wake state
US10335595B2 (en) 2011-11-15 2019-07-02 Neurometrix, Inc. Dynamic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continuous sleep detection
US10384063B2 (en) 2014-04-15 2019-08-20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compensation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temporal fluctuations such as circadian rhythms
USD861903S1 (en) 2018-05-15 2019-10-01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D865986S1 (en) 2017-09-21 2019-11-05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strap
US10780269B2 (en) 2011-11-15 2020-09-22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eving pain using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10940311B2 (en) 2013-03-29 2021-03-09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tton-free control of a wearabl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using interactive gestures and other means
US11058877B2 (en) 2017-05-30 2021-07-13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based on current and forecasted weather conditions
US11235142B2 (en) 2016-12-23 2022-02-01 Neurometrix, Inc. “Smart” electrode assembly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11247040B2 (en) 2011-11-15 2022-02-15 Neurometrix, Inc. Dynamic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continuous sleep detection
US11259744B2 (en) 2011-11-15 2022-03-01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g orientation and leg motion for enhanced sleep analysis, including enhance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ing the same
CN115112270A (zh) * 2022-07-11 2022-09-27 西南大学 一种柔性可拉伸触觉传感器
US11511106B2 (en) 2011-11-15 2022-11-29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ing novel unbalanced biphasic waveform and novel electrode arrangement
US11883661B2 (en) 2018-12-07 2024-01-30 Neurometrix, Inc. Intelligent determination of therapeutic stimulation intensity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61826B1 (en) * 2009-03-05 2012-04-24 Stryker Corporation Elastically stretchable fabric force sensor arrays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8231555B2 (en) 2009-04-30 2012-07-31 Medtronic, Inc. Therapy system including multiple posture sensors
WO2011020216A1 (zh) * 2009-08-18 2011-02-24 Yang Changming 侦测生理机能及姿势状态的物品、方法和系统
US8172777B2 (en) * 2009-09-14 2012-05-08 Empi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lc Sensor-based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
FI123363B (fi) 2011-01-31 2013-03-15 Clothing Plus Holding Oy Tekstiilinen alusta fysikaalisen suureen mittaamiseksi
WO2012145865A1 (zh) 2011-04-29 2012-11-01 Yang Chang-Ming 布料电子化的产品及方法
CN103717123B (zh) * 2011-04-29 2017-11-07 杨章民 布料电子化的产品及方法
JP6272238B2 (ja) * 2012-01-30 2018-01-31 センソリア・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体表又はその近くの条件の集積された遠隔モニタリングおよびデータ収集に関するセンサ、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センサシステム
GB201219261D0 (en) * 2012-10-26 2012-12-12 Jaguar Cars Vehicle access system and method
US9180330B2 (en) * 2012-10-29 2015-11-10 Americo Salas Muscular integral development system for resistance (MIDSYR)
US10610447B2 (en) 2013-07-22 2020-04-07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breathing via simulation of limb movement
US20160206242A1 (en) * 2013-07-31 2016-07-21 Sensoria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ata collection, analysis and formulation of user-specific feedback; use of sensing systems as input devices
EP3082578B1 (en) * 2013-12-18 2019-07-1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Vital sig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US20150254992A1 (en) * 2014-03-06 2015-09-10 Maneesh SETHI Memory-enhancing and habit-trai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US20150379880A1 (en) * 2014-03-06 2015-12-31 Maneesh SETHI Device for training behavior
WO2015188117A1 (en) * 2014-06-06 2015-12-10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Stretchable conductive composites for use in soft devices
US10299520B1 (en) 2014-08-12 2019-05-28 Apple Inc. Fabric-based items with environmental control elements
DE102014224171B4 (de) * 2014-11-26 2021-03-04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Anordnung mit einer Kollisionserkennungsvorrichtung,medizinisches bildgebendes Gerät mit einerKollisionserkennungs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Betrieb einer Kollisionserkennungsvorrichtung
EP3028587B1 (en) * 2014-12-03 2020-03-11 Clothing Plus MBU Oy Device for determining effects of aging of a wearable device
CN107835645B (zh) * 2015-03-13 2021-11-12 乌杰尔有限公司 传感器网状织物
CN105388769B (zh) * 2015-10-22 2018-07-3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智能被子、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GB2544082A (en) 2015-11-05 2017-05-10 Impact Tech Labs Ltd A wearable garment
GB2546721B (en) 2015-11-05 2020-08-05 Nurvv Ltd A structure to absorb, dissipate and measure a force
US10197459B2 (en) 2015-12-17 2019-02-05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Indexable strain sensor
GB2548148B (en) * 2016-03-10 2019-01-02 Ford Global Tech Llc A transcranial neurostimula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US10791929B2 (en) 2016-06-06 2020-10-06 Elwha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compression with compression bandages having stretchable electronics
CN105997085B (zh) * 2016-06-17 2020-08-11 电子科技大学 可穿戴慢阻肺动态监测胸带
DE102017208162A1 (de) * 2017-05-15 2018-11-15 Beiersdorf Ag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Schweißabsonderung
DE102017208161A1 (de) * 2017-05-15 2018-11-15 Beiersdorf Ag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Schweißabsonderung
JP7228560B2 (ja) * 2017-07-05 2023-02-24 マイアント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生体データのセンシング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との双方向通信のためのその使用
USD857910S1 (en) 2017-09-21 2019-08-27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US20200107779A1 (en) * 2018-10-05 2020-04-09 Chang Ming Yang Sensing system utilizing multifunctional fabric, method, and object
CN113994190A (zh) * 2019-06-28 2022-01-28 3M创新有限公司 使用颜色感测对可穿戴对象的材料表面进行状态检测
WO2023086554A1 (en) * 2021-11-15 2023-05-19 Neuro20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omote tissue health via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6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94553A (en) * 1981-04-01 1985-01-22 F. William Carr Vital signs monitor
US4415781A (en) 1981-11-20 1983-11-15 W. H. Brady Co. Membrane switch
JPS60119880A (ja) * 1983-11-30 1985-06-27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検出スイッチ付ドアロック装置
JPS61135440A (ja) * 1984-12-06 1986-06-23 Aida Eng Ltd ミスグリップ検出装置
JPS62272415A (ja) 1986-05-20 1987-11-26 株式会社 ニフコ 電磁誘導式無接点スイツチ
US5235967A (en) * 1990-04-04 1993-08-17 Arbisi Dominic S Electro-magnetic impact massager
JPH0447617A (ja) * 1990-06-11 1992-02-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キー入力装置
JPH05137697A (ja) * 1991-11-21 1993-06-01 Sharp Corp 携帯型血圧計
JP2584221Y2 (ja) * 1993-02-10 1998-10-30 久光製薬株式会社 リモコン型低周波治療器
US6216545B1 (en) * 1995-11-14 2001-04-17 Geoffrey L. Taylor Piezoresistive foot pressure measurement
JP3024717U (ja) 1995-11-16 1996-05-31 テムコ株式会社 水道凍結防止ヒーター
JPH10144168A (ja) 1996-11-12 1998-05-29 Sensor Technol Kk 面状スイッチ
US5878620A (en) * 1997-01-23 1999-03-09 Schlege Systems, Inc. Conductive fabric sensor for vehicle seats
AU7161598A (en) * 1997-04-21 1998-11-13 Virtual Technologies, Inc. Goniometer-based body-tracking device and method
US6381482B1 (en) * 1998-05-13 2002-04-30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 Fabric or garment with integrated flexibl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US6687523B1 (en) * 1997-09-22 2004-02-03 Georgia Tech Research Corp. Fabric or garment with integrated flexible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monitoring vital signs of infants
US6210771B1 (en) 1997-09-24 2001-04-03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lectrically active textiles and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EP0970657B1 (en) * 1998-07-10 2004-06-09 RSsc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generated by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JP2003500759A (ja) * 1999-05-20 2003-01-07 エレクセン リミテッド 機械的相互作用の検出
JP2003512734A (ja) 1999-10-18 2003-04-02 マサチューセッツ・インスティテュート・オブ・テクノロジー 可撓性電子回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U4264001A (en) * 2000-03-30 2001-10-15 Electrotextiles Company Limited Manual input apparatus and processor
EP2324760B1 (en) * 2000-04-17 2019-07-24 Adidas AG System for ambulatory monitoring of physiological signs
GB0011829D0 (en) 2000-05-18 2000-07-05 Lussey David Flexible switching devices
JP2002029381A (ja) * 2000-05-31 2002-01-29 Takata Corp シートベルト張力検出装置
GB2364827B (en) 2000-07-13 2003-12-1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witch
EP1335831B1 (en) * 2000-10-16 2011-01-05 Foster-Miller, Inc.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 fabric article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ry and fabric articles
DE60011445D1 (de) 2000-11-28 2004-07-15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Textilartiger kapazitiver Drucksensor und Verfahren zum Abbilden des auf Punkte einer Oberfläche eines flexiblen und biegsamen Objekts, insbesondere eines Segels, ausgeübten Drucks
JP3079412U (ja) 2001-02-05 2001-08-17 錫仁 連 折り畳み可能な薄膜キーボード
JP2002361576A (ja) * 2001-06-05 2002-12-18 Toshiba Corp 3次元空間内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
US6852086B2 (en) * 2001-06-18 2005-02-08 Dan Atlas Detection of signs of attempted deception and other emotional stresses by detecting changes in weight distribution of a standing or sitting person
CN1582535A (zh) 2001-09-05 2005-02-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多重积分来编码和译码信号的调制码系统和方法
US6600120B1 (en) 2002-07-01 2003-07-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mbrane switch arrangement with chamber venting
CA2393880A1 (en) * 2002-07-17 2004-01-17 Tactex Controls Inc. Bed 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
JP2004139144A (ja) * 2002-10-15 2004-05-13 Alps Electric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US6944920B2 (en) * 2002-10-19 2005-09-20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Electrostatically releasable fasten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US20050065552A1 (en) * 2003-09-23 2005-03-24 Yu Tsung I. Medium or low frequency electro-stimulated massaging shoes
US7762953B2 (en) * 2005-04-20 2010-07-27 Adidas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on-invasive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of non-human animals
ATE381250T1 (de) * 2005-05-13 2007-12-15 Sefar Ag Leiterplatt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EP1727408A1 (de) * 2005-05-13 2006-11-29 Eidgenö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 Textil mit einem Leiterbahnsystem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JP2007035586A (ja) 2005-07-29 2007-02-08 Bridgestone Corp マットスイッチ
WO2007033520A1 (fr) 2005-09-21 2007-03-29 Chang-Ming Yang Dispositif electronique
US7978081B2 (en) * 2006-01-09 2011-07-12 Applied Technology Holdings, Inc.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biometric and biomechanical information
TW200728699A (en) * 2006-01-23 2007-08-01 Chang-Ming Yang Fabric-based strain gauge
US7301351B2 (en) * 2006-02-10 2007-11-27 Milliken & Company Printed capacitive sensor
AU2006343489B2 (en) * 2006-05-15 2011-08-25 Actegy Ltd Device for peripheral information input in test subjects by means of electrical fields and currents
JP2008002927A (ja) * 2006-06-22 2008-01-10 Nissan Motor Co Ltd 圧力計測装置及び圧力計測方法
US7861605B2 (en) * 2006-07-14 2011-01-04 Newcom, Inc. Pressure distribution sensor utilizing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US20090281394A1 (en) * 2006-09-25 2009-11-12 Brian Keith Russell Bio-mechanical sensor system
JP2008123918A (ja) 2006-11-14 2008-05-29 Hitachi Ltd 接触検出器、接触検出装置および真空断熱槽
JP4362786B2 (ja) 2007-01-25 2009-11-1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フィルム式着座検出用静電容量センサ
US8527028B2 (en) * 2007-05-16 2013-09-03 Medicomp, Inc. Harness with sensors
WO2009030068A1 (en) 2007-09-04 2009-03-12 Yang, Tzu-Lin Fabric with separate inductive area
WO2009030067A1 (fr) 2007-09-04 2009-03-12 Chang-Ming Yang Toile pouvant former des composants électroniques
US20090227857A1 (en) * 2008-03-06 2009-09-10 Chuck Rowe Biomedical electrode
JP4618349B2 (ja) 2008-08-11 2011-01-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撮像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US8475371B2 (en) * 2009-09-01 2013-07-02 Adidas Ag 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garment
EP2560548A1 (en) * 2010-04-20 2013-02-27 Wearable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S.L. (Weartech) Sensor apparatus adapted to be incorporated in a garment
US9808196B2 (en) * 2010-11-17 2017-11-07 Smart Solutions Technologies, S.L. Sensors
US9271864B2 (en) * 2011-10-04 2016-03-01 Feinstein Patents Llc Orthosis for range of motion, muscular and neurologic rehabilitation of the lower extremities
US8948839B1 (en) * 2013-08-06 2015-02-03 L.I.F.E. Corporation S.A. Compression garments having stretchable and conductive ink
US8945328B2 (en) * 2012-09-11 2015-02-03 L.I.F.E. Corporation S.A. Methods of making garments having stretchable and conductive ink

Cited B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59744B2 (en) 2011-11-15 2022-03-01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g orientation and leg motion for enhanced sleep analysis, including enhance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ing the same
US9675801B2 (en) 2011-11-15 2017-06-13 Neurometrix, Inc. Measuring the “on-skin” time of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TENS) device in order to minimize skin irritation due to excessive uninterrupted wearing of the same
US9731126B2 (en) 2011-11-15 2017-08-15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leg orientation and leg motion for enhanced sleep analysis, including enhanced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ing the same
US10780269B2 (en) 2011-11-15 2020-09-22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eving pain using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10335595B2 (en) 2011-11-15 2019-07-02 Neurometrix, Inc. Dynamic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continuous sleep detection
US11717682B2 (en) 2011-11-15 2023-08-08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lieving pain using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10293159B2 (en) 2011-11-15 2019-05-21 Neurometrix, Inc. Measuring the “on-skin” time of a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TENS) device in order to minimize skin irritation due to excessive uninterrupted wearing of the same
US11247040B2 (en) 2011-11-15 2022-02-15 Neurometrix, Inc. Dynamic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herapy using continuous sleep detection
US11511106B2 (en) 2011-11-15 2022-11-29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ing novel unbalanced biphasic waveform and novel electrode arrangement
US11730959B2 (en) 2013-03-29 2023-08-22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tton-free control of a wearabl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using interactive gestures and other means
US10159835B2 (en) 2013-03-29 2018-12-25 Neurometrix, Inc. Detecting cutaneous electrode peeling using electrode-skin impedance
US10130810B2 (en) 2013-03-29 2018-11-20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user gesture detector and electrode-skin contact detector, with transient motion detector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ame
US9827420B2 (en) 2013-03-29 2017-11-28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user gesture detector and electrode-skin contact detector, with transient motion detector for increasing the accuracy of the same
US11191443B2 (en) 2013-03-29 2021-12-07 Neurometrix, Inc. Detecting cutaneous electrode peeling using electrode-skin impedance
US10940311B2 (en) 2013-03-29 2021-03-09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utton-free control of a wearable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using interactive gestures and other means
US11247052B2 (en) 2013-04-15 2022-02-15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user sleep-wake state
CN105431196A (zh) * 2013-04-15 2016-03-23 神经系统检测公司 具有用户睡眠—觉醒状态的自动检测的经皮电神经刺激器
CN105431196B (zh) * 2013-04-15 2019-02-01 Gsk消费者健康有限公司 具有用户睡眠—觉醒状态的自动检测的经皮电神经刺激器
US10279179B2 (en) 2013-04-15 2019-05-07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or with automatic detection of user sleep-wake state
US10384063B2 (en) 2014-04-15 2019-08-20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compensation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temporal fluctuations such as circadian rhythms
WO2017174031A1 (zh) * 2016-04-07 2017-10-12 杨章民 多功能布料感测系统与方法及物品
CN107585060B (zh) * 2016-07-06 2022-04-19 克劳齐特自动公司 能够检测承载力的装置
CN107585060A (zh) * 2016-07-06 2018-01-16 克劳齐特自动公司 能够检测承载力的装置
US11235142B2 (en) 2016-12-23 2022-02-01 Neurometrix, Inc. “Smart” electrode assembly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US11058877B2 (en) 2017-05-30 2021-07-13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automated control of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based on current and forecasted weather conditions
USD837394S1 (en) 2017-07-11 2019-01-01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TENS) device
USD865986S1 (en) 2017-09-21 2019-11-05 Neurometrix, Inc.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strap
USD861903S1 (en) 2018-05-15 2019-10-01 Neurometrix, Inc. Apparatus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US11883661B2 (en) 2018-12-07 2024-01-30 Neurometrix, Inc. Intelligent determination of therapeutic stimulation intensity for 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CN115112270A (zh) * 2022-07-11 2022-09-27 西南大学 一种柔性可拉伸触觉传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462978B2 (en) 2016-10-11
US20110282164A1 (en) 2011-11-17
EP2441385A4 (en) 2014-03-19
JP5838092B2 (ja) 2015-12-24
CN102355847B (zh) 2016-05-25
WO2010083630A1 (zh) 2010-07-29
JP2012515900A (ja) 2012-07-12
EP2441385A1 (en) 2012-04-18
EP2441385B1 (en) 2018-05-30
EP3398507A1 (en) 2018-1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55847A (zh) 感测装置
CN104662800B (zh) 用于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的触觉控制布置
US20140084045A1 (en) Cloth electronization product and method
KR101938215B1 (ko) 스마트 인터렉션 장치
CN102300499A (zh) 利用布料电容传感器来产生生理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EP257814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physiological signals with fabric capacitive sensors
CN1938677A (zh) 织物结构接触传感器
KR20190005861A (ko) 다기능 페브릭 감지 시스템, 방법 및 물품
JP2010538410A (ja) 分離感応区を持つ生地
CN101542642A (zh) 可形成电子元件的布料
TW200831053A (en) Textile structure for detecting human vital signs and signal detector applying the same
CN103717123A (zh) 布料电子化的产品及方法
US20170017265A1 (en) Textile motherboard, having a modular and interchangeable design, for 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controlling
JP2016014684A (ja) 感知装置
CN107454949B (zh) 一种运动传感装置、方法及穿戴模块
CN108478190A (zh) 一种睡姿检测装置及其睡姿检测方法
CN205729355U (zh) 一种人体生物电及运动姿态智能监控服装
CN102143709A (zh) 侦测生理机能及姿势状态的物品、方法及系统
CN219330762U (zh) 一种可穿戴的柔性织物压力传感器背心
CN215649519U (zh) 用于足部压力检测的智能鞋垫
CN107616556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贴身衣物及其生产工艺
CN208726714U (zh) 一种便携的多功能跳舞毯
CN213309781U (zh) 一种穿戴装置
CN117815553A (zh) 上肢袖套、袖套控制系统以及上肢复健方法
CN102215745B (zh) 具有分离感应区的布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ANG ZILIN YANG HAO

Effective date: 2014071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Zhangmin

Inventor before: Yang Zhangmin

Inventor before: Yang Zilin

Inventor before: Yang Hao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YANG ZHANGMIN YANG ZILIN YANG HAO TO: YANG ZHANGMI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710

Address after: 27, Guangfu Road, bamboo town,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Yang Zhangmin

Address before: 27, Guangfu Road, bamboo town, Miaoli Coun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before: Yang Zhangmin

Applicant before: Yang Zilin

Applicant before: Yang Ha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