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8540B - 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48540B
CN102348540B CN201080011358.4A CN201080011358A CN102348540B CN 102348540 B CN102348540 B CN 102348540B CN 201080011358 A CN201080011358 A CN 201080011358A CN 102348540 B CN102348540 B CN 102348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handle
tool spindle
interior layer
cl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1135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48540A (zh
Inventor
田口康明
田口二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filed Critical Vessel Industrial 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348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48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48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3/00Attaching handles to the implements
    • B25G3/34Attaching handles to the implements by pressing the handle on the implements; using cement or molten metal, e.g. casting, moulding, by welding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1/00Handle constructions
    • B25G1/10Handle construction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1/00Handle constru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GHANDLES FOR HAND IMPLEMENTS
    • B25G1/00Handle constructions
    • B25G1/10Handle construction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 B25G1/102Handle constructions characterised by material or shape the shape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facilitate handling or improve grip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42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having a "sandwich"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6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 B29C45/1671Making multilayered or multicoloured articles with an inse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336Coating a portion of the article, e.g. the edge of the article
    • B29C45/14426Coating the end of wire-like or rod-like or cable-like or blade-like or belt-lik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28Tools, e.g. cutlery
    • B29L2031/283Hand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使工具轴的把手能够嵌装在工具轴上并能对工具轴赋予抗松脱阻力。本发明的把手(1)设有包围工具轴(2)的具有止转部(12)的后部(3)的把手本体(5),和由比把手本体(5)软的树脂构成的包覆在把手本体(5)周围的包覆层(6)。在把手本体(5)与工具轴(2)的后部(3)间具有由与包覆层(6)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内部层(4)。该把手(1)最好在设于工具轴(2)的后部的插座(17)的外周面与把手本体(5)间设有内部层(4),最好内部层(4)和包覆层(6)在从把手本体(5)上的后端侧到前端侧的区间形成,而且内部层(4)和包覆层(6)在前端侧连续形成。

Description

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锥等的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改锥等的工具轴的后部,为了使用时容易把工具握住而设有把手。这样的把手,为了能够承受被传递到工具轴上的扭矩或为了能够承受使用者握住时的握力,需要有一定的刚性。另一方面,为了在握住把手时消除被施加在手指上的压迫感,要求把手有弹性。
为了满足这样的相反的要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把硬质的树脂在工具轴的周围注射模塑成形而形成把手本体,并由软质的树脂的包覆层将把手本体的周围局部包覆的把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9666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平8-5010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的工具,由于把硬质的树脂绕工具轴固化而形成把手本体,所以,形成了难以把工具轴从把手本体(把手)进行插拔的构造。
但是,工具存在用新的工具轴替换旧的工具轴这样的要求、或仅仅把工具轴替换成刀头(日文:刃先)形状不同的另外的工具轴这样的要求。因而,工具轴插拔困难的现有的工具无法满足上述要求。
另外,例如还可以通过把插拔自如地收容工具轴的插座配置在金属模具内的腔中,在腔内注入树脂而把插座埋入把手本体,从而获得工具。
但是,这样的工具,尽管能够容易地插入工具轴,但是工具轴有时会无故地脱落。例如在作业中将工具倾斜时如果工具轴简单地脱落的话会降低作业性因而不佳。也就是说,为了使得工具轴能够在工具上插拔自如并且不会简单地脱落,最好对工具轴赋予适度的抗松脱阻力。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的把手,其不仅能插拔自如地保持工具轴,而且能够对工具轴赋予用来防止掉落的抗松脱阻力。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其嵌装有把手,并且能够简单地更换工具轴,能够防止工具轴掉落而实现良好的作业性。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低的成本制造把手的把手的制造方法,该把手能够可与工具轴嵌装地保持工具轴。
用来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讲述如下的技术手段。
即,本发明的把手设有把手本体和包覆层,所述把手本体把工具轴的具有止转部的后部包围,所述包覆层由比该把手本体软的树脂将所述把手本体的周围包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手本体与工具轴的后部之间设有由与所述包覆层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内部层。
根据本发明,通过用超过内部层赋予的抗松脱阻力的力把工具轴相对于把手进行推拉,就可以把工具轴相对于把手进行插拔,可以简单地更换工具轴,而且内部层对被插入把手的工具轴赋予适度的抗松脱阻力,因而不用担心工具轴意外地从把手拔脱、丢失。
另外,优选为,在所述工具轴的后部设有插座的场合,所述内部层被设置在设于所述工具轴的后部的插座的外周面与所述把手本体之间。
这样一来,由于在与把手本体间设置的内部层对插座的外周面赋予放松脱阻力,因此,可以把工具轴与插座一起从把手拔出和插入,可以进行具有插座的工具轴的更换。
另外也可以为,所述内部层和包覆层被形成在从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后端侧到前端侧之间,而且内部层和包覆层在前端侧连续形成,也可以为,所述内部层和包覆层被形成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从后端侧到中间部(日语:中途)间。这样一来,可以适当改变内部层对工具轴赋予的放松脱阻力,使工具的设计能够富于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工具如上述那样在把手本体与工具轴的后部之间设有由与包覆层相同的树脂形成的内部层,从而能够防止工具轴脱落,实现良好的作业性。进而,工具轴的后部优选为,使工具轴的后部形成为方轴、在圆轴上设有翅片,或在圆轴上设置翅片并嵌合有插座。这样一来,方轴的棱的部分、翅片的前端成为止转部,可以将把手的转动扭矩可靠地传递到工具轴上。
进而,本发明的把手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把工具轴的具有止转部的后部插入金属模具的腔内;从供给口把第一树脂注入所述腔内;在所述第一树脂的注入过程中,从所述供给口注入比该第一树脂硬的第二树脂;由所述第一树脂沿腔的内周面形成包覆层并在所述工具轴的后部的周围形成内部层;由所述第二树脂在包覆层与内部层之间形成把手本体。
这样一来,在之前被注入腔内的第一树脂的内侧注入第二树脂,第一树脂和第二树脂重叠着在腔的内周面与工具轴的后部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扩开,因此,可以同时形成包覆层和内部层,而且可以把把手在包覆层与内部层之间一次形成,可以用低的成本制造能够以可插拔的方式保持工具轴的把手。
另外,本发明的在制造之后插入工具轴的把手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把工具轴套管插入金属模具的腔内;从供给口把第一树脂注入所述腔内;在所述第一树脂的注入过程中,从所述供给口注入比该第一树脂硬的第二树脂;由所述第一树脂沿腔的内周面形成包覆层并在所述工具轴套管的周围形成内部层,由所述第二树脂在包覆层与内部层之间形成把手本体。
这样一来,在形成包覆层、内部层以及把手本体之后将工具轴套管拔出,可以在拔出工具轴套管后当作插入工具轴的孔加以利用。
进而,本发明的在注入树脂之后插入工具轴套管的把手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从供给口把第一树脂注入金属模具的腔内;在所述第一树脂的注入过程中,从所述供给口注入比该第一树脂硬的第二树脂;由所述第一树脂沿腔的内周面形成包覆层并在所述包覆层的内侧形成把手本体;在被充填到所述腔内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冷却固化之前,把工具轴套管一边卷进所述包覆层一边插入所述腔,在所述工具轴套管的周围形成内部层;形成所述内部层之后,通过把所述工具轴套管从所述腔拔出而在所述内部层的内侧形成轴孔。
这样一来,当把工具轴套管插入腔内时,由于被填充到腔内的第一树脂以及第二树脂没有完全冷却固化,因此,通过把工具轴以卷入包覆层的方式插入,就可以在工具轴套管的周围简单地形成内部层,可以容易地制造仅仅在腔的前端侧形成有内部层的把手。
在当如上述那样制造把手时,可以使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从所述腔的后端侧流入到前端侧。
这样的话,可以用比把手本体软的树脂形成的内部层包围工具轴的设有止转部的后部。
另外,还可以使所述第一树脂从所述腔的后端侧流入到中间部侧,使所述第二树脂从所述腔的后端侧流入到前端侧。
这样一来,可以由软的内部层包覆到工具轴的具有止转部的后部的中间部、由硬的具有刚性的把手本体从后部的中间部开始包覆到前端,一方面可以把工具轴从把手拔出和插入一方面还可以把把手的转动扭矩可靠地传递到工具轴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把手,不仅能够可插拔地保持工具轴,而且可以对工具轴赋予用来防止掉落的放松脱阻力。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工具,可以简单地更换工具轴,可以防止工具轴掉落而实现良好的作业性。
进而,根据本发明的把手的制造方法,能够以低的成本制造能以可插拔的方式保持工具轴的把手。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立体图。
图2是该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3是图2的B-B线截面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6是图5的C-C线截面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8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9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10是图9的D-D线截面图。
图11是第六实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12是第七施方式的带把手的工具的截面俯视图。
图13是第八实施方式的把手的截面俯视图。
图14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把手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工具通过在工具轴2的后部3上嵌装把手1而构成。上述工具轴2由圆棒材料形成,在前端侧形成有能与螺钉等卡合的刀头。另外,在工具轴2的后部3设有把工具轴2相对于把手1止转的止转部12,从而可以把把手1的转动扭矩传递到工具轴2上。作为止转部12形成有翅片8,该翅片8在工具轴2的后部3夹着工具轴2的轴心沿径向形成了一对。翅片8通过对后部3的外周面的一部分进行冲压压缩成形而从后部3的外周面朝径向外方突出形成为片状,限制工具轴2对把手的相对旋转。
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手1A设置在工具轴2的后部3上,形成沿工具轴2的轴心方向较长的大致椭圆回转体状。把手1A设有包围工具轴2的具有翅片8(止转部12)的后部3的内部层4、包围该内部层4的周围的把手本体5、和包覆该把手本体5的周围的包覆层6。
包覆层6由比把手本体5软的树脂形成,内部层4由与包覆层6相同的树脂形成。即,把手1A被构成为,把由比把手本体5软的树脂构成的内部层4以层合状设置在把手本体5与工具轴2的后部3之间。
把手本体5,其外观形状与把手1A的外观形状相一致地形成为与把手1A相似的大致椭球状,形成与把手1A相比小于包覆层6的厚度的量的尺寸。
把手本体5从外侧包围与工具轴2的后部3的形状相一致地形成的内部层4。即,把手本体5被形成为朝前方开口的一端封口的筒状,在包围后部3的轴后端面9的内部层4的进一步后端侧也形成有把手本体5。
包覆层6将把手本体5的外周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全面包围。包覆层6由与内部层4相同的树脂一体地形成,而且在前端侧与内部层4连接,没有间隙地包围在把手本体5的径向外侧。
内部层4以将工具轴2的后部3的外周面、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全面包围的方式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并以能够全面包围后部3的轴后端面9的方式形成在轴后端面9的后端侧。
把手1A的内部层4在工具轴2上的形成翅片8的位置形成与翅片8相一致地朝径向外侧鼓出的形状,并将翅片8整个没有间隙地全面包围。
如图3所示,把手1A的把手本体5由硬的设置形成,内部层4和包覆层6由比构成把手本体5的硬的树脂软的软的树脂形成。换言之,把手1A把在内部层4与包覆层6之间夹持把手本体5的部件形成为一端封口的圆筒状,包围在工具轴2的后部3的周围。
形成内部层4和包覆层6的软的树脂,采用硅橡胶、天然橡胶、BR或SBR等合成橡胶、聚乙烯类树脂、离子交联聚合物类树脂、乙烯-丙稀共聚物、发泡聚氨酯、或把从这些选择出的多个树脂混合而成的合成树脂。
软的树脂,优选为采用肖氏硬度(ASTM D2240)为40~60的合成树脂。这是由于,通过把肖氏硬度为40以上的合成树脂用于硬的树脂,可以防止树脂渗出(日语:ブリ一ド)。而且,通过把肖氏硬度为60以下的合成树脂用于硬的树脂,在握住使用的时候可以减轻对手指的负担。
形成把手本体5的硬的树脂,采用洛氏硬度(ASTM D785)为80~100的聚丙烯类树脂、聚乙烯树脂、ABS、乙炔树脂或把从这些选择出的多个树脂混合而成的合成树脂,或采用包含这些树脂的再生树脂,这其中,尤其优选采用聚丙烯类树脂。
硬的树脂优选采用洛氏硬度为80~100的合成树脂。把具有这些硬度的硬的树脂用于把手本体5的话,即使夹着内部层4,也能够不减小拧动把手1A时产生的转动扭矩地把转动扭矩传递到工具轴2上。
另外,通过把再生材料用于树脂使用量大于内部层4和包覆层6的把手本体5,与再生材料的使用率大多不足10%的现有的把手相比较,可以把再生材料的使用率提高90%以上,可以减轻对环境的负担。而且,即使把混合各种树脂、添加物而大多呈黑色的再生材料用于把手本体5,由于形成了把手本体5被包覆层6包覆的结构,因而通过对包覆层6着色就可以把把手1A对应于尺寸、种类进行颜色区分。
通过如上述那样在硬的树脂构成的把手本体5与工具轴2的后部3之间设置软的树脂构成的内部层4,由于内部层4对被插入把手1A的工具轴2赋予适度的抗松脱阻力,因此,不用担心工具轴2无意中从把手1A脱落、丢失。而且,只要以超过内部层4对工具轴2赋予的抗松脱阻力的力强力地推拉把手1A,就可以使工具轴2相对于把手1A滑动地插拔把工具轴2,可以简单地更换工具轴2。
下面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把手1A的制造方法。
把手1A的制造方法,是通过把工具轴2的后部3插入金属模具10的腔14,把熔融状态的树脂供给到腔14内的双色注射模塑成形法(混色成形法)来制造。
如图4(a)所示,在金属模具10中设置有内部与把手1A的外观形状相一致并形成为中空的腔14。在腔14上的后端侧形成有用来供给熔融的树脂的供给口11。
如图4(b)所示,在形成把手1A时,首先把用来形成内部层4和包覆层6的软的树脂(第一树脂)在熔融状态下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
如图4(c)所示,随着软的树脂的供给,把硬的树脂(第二树脂)在熔融状态下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此时,把硬的树脂供给到已经被供给的软的树脂的树脂积存处的内侧,由硬的树脂把软的树脂从内部膨胀。于是,软的树脂最先附着在腔14的内周面、工具轴2的外表面上,形成内部层4和在前端侧与该内部层4连接的包覆层6。
如图4(d)所示,树脂冷却(凝固)之后从金属模具10取出的话,就由软的树脂将腔14的内周面以及工具轴2的外表面没有间隙地包围而形成内部层4和包覆层6,而且,在这些内部层4与包覆层6之间形成为由内部层4与包覆层6将把手本体5夹住。
这样,把手1A通过首先供给软的树脂,在软的树脂的内侧连续供给软的树脂的混色成形法来制造。即,由于连续地供给硬的树脂和软的树脂,因而在各个树脂的供给之后不需要树脂的冷却时间。其结果,可以一次(有效地)制造出由不同树脂形成多层的把手1A。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5、6说明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把手1B设有直筒状的内部层4,该内部层4朝前方开口,当把工具的带有翅片8的工具轴2的后部3从前端侧插入时,以使翅片8贯穿内部层4到达把手本体5的方式,从前端侧插入已经成形了的把手1B的内部层4。
在把手1B,内部层4被形成为朝前方开口的直筒状,即使工具轴2的形成有翅片8的位置也不会跟翅片8相一致地朝径向外侧鼓出。而且,内部层4的后端位于比工具轴2的后端面更靠后端侧,在工具轴2的后端面与内部层4的后端之间形成有未设置树脂、工具的空间。
另外,从把手1B的前端侧被插入的工具轴2,翅片8的前端(突出端8a)贯穿内部层4并到达由硬的树脂形成的把手本体5,从而在包围翅片8的内部层4与翅片8之间产生抗松脱阻力。
下面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
把手1B直接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模具10进行制造。在金属模具10中不是在内部的腔14内插入带有翅片8的工具轴2而是插入工具轴套管。该工具轴套管使用没有形成翅片8的圆棒,使其后端位于腔14的后端侧地配置在腔14内。
而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场合同样地,首先把软的树脂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随着软的树脂的供给把硬的树脂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此时,使硬的树脂被供给到软的树脂的树脂积存处的内侧。
接着,把工具轴套管从如此形成了的把手1B拔出。当把工具轴套管拔出之后,朝前端侧开口了的直筒状的轴孔15沿轴心方向形成。而且,把实际使用的带有翅片8的工具轴2从轴后端面9插入该轴孔15。由于带有翅片8的工具轴2的翅片8的突出端8a间的外径比轴孔15的内径大,因此,对应于工具轴2的插入由翅片8在内部层4上切入切口,包围翅片8的内部层4与翅片8彼此接触。
所以,当把被插入的工具轴2从把手1B拔出时,在包围翅片8的内部层4与翅片8之间产生抗松脱阻力。
另外,由于工具轴2的翅片8的突出端8a到达硬的树脂构成的把手本体5,所以,能够把施加到把手1B上的旋转扭矩使其不被内部层4吸收地可靠地传递到工具轴2上。
进而,把手1B能够相对于轴孔15自由组合各种工具轴2进行制造。所以,在制造多种工具时很方便。进而,由于在由熔融状态的树脂造成高温的工序中取代工具轴2而采用工具轴套管,因此,可以在工具轴2上采用不具备耐热性的金属材料(例如包含耐热性弱的钕磁铁的金属材料等),可以简单地制造各种各样的工具。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7说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把手1C。
把手1C,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金属模具10,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地,不是插入工具轴2而是把工具轴套管插入腔14内,在该状态下供给树脂进行成形,然后,拔下工具轴套管形成轴孔15,把工具轴2插入该轴孔15。
把手1C与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工具轴套管是在圆棒上形成有翅片8的,在工具轴套管形成的轴孔15中插入设有翅片8的圆棒状的工具轴2。
工具轴2的轴向的长度被形成为比工具轴套管短,该工具轴2的后端面位于轴孔15的后端面的前端侧。而且,工具轴2的后部3能够仅仅与内部层4的前端侧(局部)接触而产生抗松脱阻力。
把手1C可以通过改变工具轴2的长度来改变与内部层4接触而发挥抗松脱阻力的工具轴2的长度,可以任意改变工具轴2产生的抗松脱阻力的大小。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8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把手1D。
把手1D的内部层4和包覆层6不是形成在把手本体5上的后端侧到前端侧间,而是形成在把手本体5上的从把手本体5的后端侧到把手本体5的中间部间。而且,在把手1D的前端侧,没有把内部层4设置在工具轴2的后部3与把手本体5间,把手本体5直接与工具轴2的具有止转部12的后部3接触。
即,插入把手1D上的工具轴2的后部3的轴孔15,仅仅其后部侧被内部层4包覆,在前端侧没有设置内部层4。而且,被插入把手1D的工具轴2的后端面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地位于比轴孔15的后端面靠前端侧的位置,仅仅工具轴2的后部3的后端侧(局部)被形成在轴孔15的后端侧的内部层4包覆,工具轴2的后部3的前端侧被硬的树脂构成的把手本体5包覆。而且,在轴孔15的前端侧的内周面沿工具轴2的轴心方向形成有翅片插入槽16,从而可以把工具轴2的翅片8插入。
下面说明第四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
为了把把手1D成形,使用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场合相同的金属模具10,把工具轴2或工具轴套管配置在腔14内,而且把软的树脂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当随着软的树脂的供给把硬的树脂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时,硬的树脂被供给到软的树脂的树脂积存处的内侧。减少先被供给的软的树脂的供给量,增加后被供给的硬的树脂的供给量。这样,当软的树脂的供给量减少时,先被供给的软的树脂的树脂积存处就滞留在腔14的后端侧,只有后被供给的硬的树脂贯穿树脂积存处扩散到腔14的前端侧,可以把内部层4和包覆层6仅仅形成在把手本体5上的从后端侧到中间部间。
如此地仅仅使工具轴2的具有翅片8的后部3的局部被内部层4包覆的话,与由内部层4把后部3整个包围的方式相比较,可以减小内部层4对工具轴2赋予的抗松脱阻力,能适当改变抗松脱阻力而使工具设计富于变化。
(第五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9、图10说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把手1E。
把手1E装拆自如地设有工具轴2,该工具轴2具有插座17,在插座17的外周面与把手本体5之间设有内部层4。
插座17被形成为方筒状,在其前端侧形成有凸缘部19。在插座17的内部,沿轴心方向形成有插通工具轴2的通孔18。在该通孔18形成有与轴心平行的翅片插入槽16,通过把翅片8沿该翅片插入槽16引导,就可以把工具轴2的后部3装拆自如地插入。
另外,插座17的外周面被插入与该插座17的外径相一致地形成的轴孔15,通过插座17的外周面与内部层4接触,而可以对具有插座17的工具轴2作用抗松脱阻力。
这样一来,由于设置在把手本体5与插座17的外周面间的内部层4对插座17赋予抗松脱阻力,所以可以一把工具轴2跟插座17一起从把手1E拔出和插入,不仅可以更换工具轴2而且可以更换插座17,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工具、把手1E的方便性。
下面说明把手1E的制造方法。
为了制造把手1E,预先把跟插座17的方筒部的外形相一致的工具轴套管插入金属模具10内部的腔14。该工具轴套管的长度被形成为从腔14的前端到后端边际的长度,而且为了其后易于插拔插座17而朝前端侧形成有锥状。而且,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首先把软的树脂和硬的树脂从供给口11供给到腔14内,在工具轴套管的周围形成内部层4、把手本体5、包覆层6。而且,在冷却后拔出工具轴套管,在拔出之后的轴孔15中插入工具轴2和插入了该工具轴2的插座17。
(第六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1说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把手1F。
把手1F设有六棱筒状的内部层4,作为工具轴2插入了六棱棒状(方轴状)的工具轴2,由于六棱筒状的内部层4把六棱棒状的工具轴2的各个面包覆,所以不仅容易拔出工具轴2,而且能够在旋转方向上传递一定的扭矩。
即,把手1F形成为装拆自如地设置在工具轴2上的把手,该工具轴2为方轴状,轴的棱部构成止转部12。该把手1F,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四棱筒状的内部层4的把手,该内部层4能够插入四棱棒状的工具轴2。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2说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把手1G。
把手1G插拔自如地设有工具轴2,该工具轴2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把手1E同样地具有插座17。把手1G的内部层4和包覆层6形成在把手本体5上的从后端侧到中间部间,在把手1G的前端侧,没有在插座17与把手本体5间设置内部层4,把手本体5与插座17的外周面直接接触。
即,在把手1G上,轴孔15的前端侧被形成为与插座17的外径(插座17的方筒部)相一致的形状,轴孔15的后端侧被形成为与工具轴2的外径相一致的、直径比前端侧小的圆筒状,在形成于轴孔15的后端侧的内部层4与嵌装在插座17中的工具轴2的后部3之间作用抗松脱阻力。
制造把手1G的方法,是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中,不使用圆棒状的工具轴套管而是使用跟插座17的后端侧(方筒部)的外形相一致的工具轴套管。即,把手1G的工具轴套管的前端侧被形成为与插座17的方筒部相一致的形状,后端侧被形成为与工具轴2的外径相一致的、直径比前端侧小的圆柱状。
而且,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地借助树脂进行成形之后,把插座17插入通过拔出工具轴套管而形成的轴孔15的前端侧,而且把工具轴2的后部3插入通过拔出工具轴套管而形成的轴孔15的后端侧,由此就可以制造把手1G。
(第八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3、图14说明第八实施方式的把手1H。
把手1H是未设置工具轴2的把手单体。把手1H具有朝前端侧开口的轴孔15。为了能够把设有翅片8的工具轴2的后部3插入该轴孔15,而把翅片插入槽16从轴孔15的中间部侧形成到前端侧,在轴孔15的周围形成有内部层4。
相对于把包覆层6在从把手本体5的前端侧到后端侧的全长上形成,仅仅把内部层4形成在了把手本体5的前端侧,包覆层6与把手本体5的前端侧连接。内部层4的厚度以从前端侧朝后端侧逐渐变薄的方式形成,在翅片插入槽6的比中间部侧靠后端侧的部位没有形成内部层4。如此地仅仅把内部层4形成在把手本体5的前端侧的话,当插入工具轴2的后部3时可以减小与内部层4间产生的拔出阻力,即使不施加强的力也可以进行工具轴2的插拔,可以容易地更换工具轴2。
下面说明把手1H的制造方法。
把手1H的制造方法如图14(a)所示,首先把软的树脂以及硬的树脂从供给口11顺次注入未插入工具轴套管26的腔14内。在腔14的前端侧的金属模具10上形成有用来插入带有翅片8的工具轴套管26的轴插入部20,当注入树脂时,该轴插入部20被工具轴套管26堵住,从而使被注入腔14内的树脂不会从轴插入部20泄漏到腔14的外部。
如图14(b)所示,当腔14内被填充了软的树脂以及硬的树脂时,在被填充的树脂开始冷却固化之前,把工具轴套管26插入腔14内。此时,把工具轴套管26一边卷入被形成在腔14的前端侧的包覆层6一边插入腔14内,在工具轴套管26的周围由与包覆层6相同的软的树脂形成内部层4。
如图14(c)所示,当把工具轴套管26插入腔14内时,在工具轴套管26的周围形成内部层4,与该内部层4的形成相一致地由翅片8在内部层4上形成翅片插入槽16,进而,工具轴套管26穿破内部层4侵入把手本体5内。
如图14(d)所示,当软的树脂和硬的树脂开始冷却固化时,把工具轴套管26从腔14拔出,由此在内部层4和把手本体5的内侧形成轴孔15。
当如此地把工具轴套管26插入腔14内时,由于被填充到腔14内的软的树脂以及硬的树脂未完全冷却固化,所以,通过把工具轴套管26以卷入包覆层6的方式插入,可以在工具轴套管26的周围简单地形成内部层4,可以容易地制造仅仅在腔14的前端侧形成有内部层4的把手1H。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在不改变本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可以适当改变各部件的形状、构造、材质、组合等。
尽管作为软的树脂、硬的树脂举例示出了硅橡胶、聚丙烯类树脂等,但是,软的树脂、硬的树脂不限于上述材料。例如,也可以采用多种树脂的混合物、再生树脂。
尽管作为工具轴2的翅片8举例示出了在后部3夹着工具轴2的轴心沿径向形成一对的片状的翅片,但是,翅片8也可以是在轴向、周向上延续的突起,而且例如也可以形成为3片以上。
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把两种树脂从设置在腔14的后端侧的供给口11注入形成内部层4和包覆层6的例子。但是,这些供给口11也可以设置在腔14的中间部侧、前端侧,各位置的供给11还可以形成为一个或多个,只要能从各供给11注入两种树脂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仅仅由内部层4对工具轴2赋予抗松脱阻力的把手1,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从包覆层6的外周侧贯穿把手本体5以及内部层4到达工具轴2的螺钉、螺栓等卡止部件,对工具轴2赋予更强的抗松脱阻力。
附图标记说明
1    把手
2    工具轴
3    后部
4    内部层
5    把手本体
6    包覆层
8    翅片
8a   翅片的突出端
9    工具轴的轴后端面
10   金属模具
11   供给口
12   止转部
14   腔
15   轴孔
16   翅片插入槽
17   插座
18   通孔
19   凸缘部
20   轴插入部

Claims (11)

1.一种把手,所述把手设有把手本体和包覆层,所述把手本体把工具轴的具有止转部的后部包围,所述包覆层由比该把手本体软的树脂将所述把手本体的周围包覆,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把手本体与工具轴的后部之间设有把拧动所述把手时产生的扭矩传递到该工具轴的内部层,
所述内部层在前端侧与所述包覆层连接,从而能对所述工具轴赋予抗松脱阻力,而且,所述内部层由跟所述包覆层相同的软质的树脂与所述包覆层一体地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层被设置在设于所述工具轴的后部的插座的外周面与所述把手本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层和包覆层被形成在从所述把手本体上的后端侧到前端侧之间,而且内部层和包覆层在前端侧连续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层和包覆层被形成在所述把手本体上的从后端侧到中间部之间。
5.一种工具,其特征在于,在工具轴的后部设有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把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轴的后部形成为方轴、在圆轴上设有翅片,或在圆轴上设有翅片并嵌合有插座。
7.一种把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工具轴的具有止转部的后部插入金属模具的腔内;
从供给口把第一树脂注入所述腔内;
随着所述第一树脂的注入,从所述供给口注入比该第一树脂硬的第二树脂,把所述第二树脂供给到已经被供给的所述第一树脂的树脂积存处的内侧,由所述第二树脂把所述第一树脂从内部膨胀;
由所述第一树脂沿腔的内周面形成包覆层并在所述工具轴的后部的周围形成内部层;
由所述第二树脂在包覆层与内部层之间形成把手本体。
8.一种把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把工具轴套管插入金属模具的腔内;
从供给口把第一树脂注入所述腔内;
随着所述第一树脂的注入,从所述供给口注入比该第一树脂硬的第二树脂,把所述第二树脂供给到已经被供给的所述第一树脂的树脂积存处的内侧,由所述第二树脂把所述第一树脂从内部膨胀;
由所述第一树脂沿腔的内周面形成包覆层并在所述工具轴套管的周围形成内部层,
由所述第二树脂在包覆层与内部层之间形成把手本体。
9.一种把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供给口把第一树脂注入金属模具的腔内;
随着所述第一树脂的注入,从所述供给口注入比该第一树脂硬的第二树脂,把所述第二树脂供给到已经被供给的所述第一树脂的树脂积存处的内侧,由所述第二树脂把所述第一树脂从内部膨胀;
由所述第一树脂沿腔的内周面形成包覆层并在所述包覆层的内侧形成把手本体;
在被充填到所述腔内的第一和第二树脂冷却固化之前,把工具轴套管一边卷进所述包覆层一边插入所述腔,在所述工具轴套管的周围形成内部层;
形成所述内部层之后,通过把所述工具轴套管从所述腔拔出而在所述内部层的内侧形成轴孔。
10.如权利要求7~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把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树脂和所述第二树脂从所述腔的后端侧流入到前端侧。
11.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把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一树脂从所述腔的后端侧流入到中间部侧;
使所述第二树脂从所述腔的后端侧流入到前端侧。
CN201080011358.4A 2009-03-13 2010-03-10 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23485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61304 2009-03-13
JP2009061304A JP4440327B1 (ja) 2009-03-13 2009-03-13 グリップ、工具及びグ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PCT/JP2010/054021 WO2010104123A1 (ja) 2009-03-13 2010-03-10 グリップ、工具及びグ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540A CN102348540A (zh) 2012-02-08
CN102348540B true CN102348540B (zh) 2014-03-12

Family

ID=42193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11358.4A Active CN102348540B (zh) 2009-03-13 2010-03-10 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2407280A4 (zh)
JP (1) JP4440327B1 (zh)
KR (1) KR20110135952A (zh)
CN (1) CN102348540B (zh)
TW (1) TWI422472B (zh)
WO (1) WO20101041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97710B2 (en) * 2012-10-16 2015-08-04 The Methodist Hospital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plexed volumetric bar chart chip for point of care biomarker and analyte quantitation
EP2868438B1 (en) * 2013-11-04 2023-02-15 Fiskars Finland Oy Ab Handl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andle
IL230808A0 (en) * 2014-02-04 2014-09-30 Eliyahu Gitman A manual tool with a flexible seal that can be assembled between the body of the tool and its active tip
US9969067B2 (en) * 2015-02-17 2018-05-15 Snap-On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a remote wrench
DE202015102811U1 (de) * 2015-06-01 2016-09-06 Kirchhoff Witte Gmbh & Co. Kg Handwerkzeug
DE102016212247A1 (de) * 2016-07-05 2018-01-11 Wiha Werkzeuge Gmbh Bit für ein Schraub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TWI650209B (zh) * 2018-03-09 2019-02-11 劉再發 手工具把手結構改良(一)
US11162647B2 (en) * 2018-07-10 2021-11-02 Simple Products Corporation Flashlight with overmolded grip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16774A (en) * 1954-09-27 1959-12-15 Wetty & Sons Inc Sa Process for molding hollow articles
US3770033A (en) * 1971-12-10 1973-11-06 C Gavillet Molded handle for impact tools
JPS52164660U (zh) * 1976-06-07 1977-12-13
GB2049114B (en) * 1979-01-29 1983-03-09 Caterpillar Tractor Co Fluid flow shutoff valve
FR2636557B1 (fr) * 1988-09-21 1993-06-04 Deville Sa Outil a couper a poignee tournante, ameliore
JPH0296661A (ja) 1988-10-04 1990-04-09 Shiojiri Kogyo Kk クランプ式電流計
JPH0261601U (zh) * 1988-10-28 1990-05-08
JPH0354123U (zh) * 1989-09-29 1991-05-24
US5355552A (en) * 1991-07-23 1994-10-18 Huang Ing Chung Air cushion grip with a cubic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shock-absorbing function
DE4304965C2 (de) * 1992-02-24 2002-10-24 Holland Letz Felo Werkzeu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Werkzeughandgriffes und Werkzeu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4219253C2 (de) 1992-06-12 2001-04-26 Werner Hermann Wera Werke Heft für Werkzeuge, insbesondere Schraubendreher
FR2714863B1 (fr) * 1994-01-11 1996-03-29 Facom Manche d'outil.
JP3490588B2 (ja) * 1997-04-28 2004-01-26 株式会社ベッセル工業 手動工具の柄
US6368536B1 (en) * 1997-09-15 2002-04-09 Snap-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forming tool with dual-material handle
TW368462B (en) * 1998-09-25 1999-09-01 Tzeng Hung Guei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olychrome handle of screwdriver
US6648535B2 (en) * 2001-02-27 2003-11-18 Daniel A. Ferrara, Jr. Cushioning element
ITVI20010079A1 (it) * 2001-04-06 2002-10-06 Selle Royal Spa Manopola per manubrio in particolare di bicicletta
TW565490B (en) * 2002-12-24 2003-12-11 Nieh Chuang Ind Co Lto Method of producing tool handles, and the products produced thereby
CN2671757Y (zh) * 2003-12-15 2005-01-19 新昌县兄弟工具有限公司 多功能锉刀手柄
DE202005021195U1 (de) * 2004-12-23 2007-05-31 Felo-Werkzeugfabrik Holland-Letz Gmbh Schraubendreher
CN101384413B (zh) * 2005-12-23 2011-04-27 Felo-工具制造厂霍兰-莱茨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手柄的方法
DE102007010972B4 (de) * 2006-03-03 2010-01-28 Felo-Werkzeugfabrik Holland-Letz Gmbh Handgriff für ein Werkzeug
CN101466505A (zh) * 2006-06-28 2009-06-24 威赛尔工业株式会社 工具类的把手及其制造方法
DE102006032537A1 (de) * 2006-07-12 2008-01-17 Felo-Werkzeugfabrik Holland-Letz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riffes
DE102007023129A1 (de) * 2007-05-16 2008-11-20 Raumedic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nststoffprodukts mit einer Kunststoff-Hartkomponente und einer Kunststoff-Weichkomponente sowie nach d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s Kunststoffproduk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48540A (zh) 2012-02-08
EP2407280A4 (en) 2014-04-23
EP2407280A1 (en) 2012-01-18
JP2010214481A (ja) 2010-09-30
WO2010104123A1 (ja) 2010-09-16
JP4440327B1 (ja) 2010-03-24
TW201039989A (en) 2010-11-16
KR20110135952A (ko) 2011-12-20
TWI422472B (zh) 2014-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8540B (zh) 把手、工具及把手的制造方法
US6543959B1 (en) Two-way quick connector
AU2001287294B2 (en) Method of forming tool with dual-material handle
AU2001287294A1 (en) Method of forming tool with dual-material handle
AU2009200186A1 (en) Auto locking chuck
WO2011105542A1 (ja) 歯科用根管治療器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514400A (ja) ドリル及びリーマーの工具接続配置
CN201998113U (zh) 扭力型套筒
US20040177733A1 (en) Composite socket wrench
US20130263706A1 (en) Multi form screw driver and screw driver bit
CN201049406Y (zh) 快速换刀杆的铰刀
TWM615899U (zh) 扭力扳手握把鎖定結構
CN215201848U (zh) 一种可换头伸缩工具组套
CN201415379Y (zh) 分离式起子工具组件
JPH0333456Y2 (zh)
GB2225971A (en) Composite tool
CN111232763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置充电线收折装置的预调节方法
CN220415943U (zh) 一种基准销结构及检测装置
CN206839971U (zh) 一种组合式多用螺丝刀
CN217696651U (zh) 一种t型快换式医疗器械手柄
CN2328458Y (zh) 锁紧式手紧钻夹头
JP3120440U (ja) 自動車のミッションオイルやデフオイルなどの取り替え作業用具
US20080315467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lastic sleeve
TWM503981U (zh) 工具動力角度轉接器結構改良
TWM452026U (zh) 電鑽鎖接用連接件之結構改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