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36939A -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36939A
CN102336939A CN2011101412787A CN201110141278A CN102336939A CN 102336939 A CN102336939 A CN 102336939A CN 2011101412787 A CN2011101412787 A CN 2011101412787A CN 201110141278 A CN201110141278 A CN 201110141278A CN 102336939 A CN102336939 A CN 102336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rubber
less
rubber combination
tyr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412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36939B (zh
Inventor
宫崎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36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9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369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369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提供一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可以平衡地提升能源经济性、抓地性能(特别是湿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并且提供一种用这种橡胶组合物生产的充气轮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它包含软化点不低于40℃的固态树脂与从油,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和液态茚树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软化剂的熔融混合物,该熔融混合物中固态树脂与软化剂的质量比为90/10至50/50。

Description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使用该橡胶组合物生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要求通过降低滚动阻力来提升汽车轮胎的能源经济性。另外,从安全性与耐用性等性能的角度看,也要求更高水平的抓地性能(特别是湿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这些轮胎性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胎面的性能。因此,关于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的改进已有许多研究。
关于这些性能,例如,低滚动阻力与高湿抓地性能是互相矛盾的。改进这些性能的一种尝试是使用二氧化硅、改性橡胶和高活性硅烷偶联剂。然而,二氧化硅倾向于降低抗磨损性,因为二氧化硅一般与橡胶成分亲和性较低,从而带来与炭黑相比较小的补强效果。
专利文件1教导使用树脂比如苯并呋喃树脂、石油树脂和/或酚醛树脂来与丁苯橡胶相结合,以便生产一种具有改进的抓地性能的轮胎橡胶组合物。依然难以做到以平衡的方式提升能源经济性、抓地性能(特别湿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所以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
专利文件1:JP 2005-350535A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一种以平衡方式提升能源经济性、抓地性能(特别是湿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并且提供一种用这种橡胶组合物生产的充气轮胎。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它包括软化点不低于40℃的固态树脂与从油、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和液态茚树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软化剂的熔融混合物,该熔融混合物中固态树脂与软化剂的质量比为90/10至50/50。
固态树脂优选是选自由α-甲基苯乙烯和/或苯乙烯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苯并呋喃-茚树脂、茚树脂、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该熔融混合物优选在室温下呈固态形式。优选该橡胶组合物进一步包括丁苯橡胶和二氧化硅。丁苯橡胶优选是用改性剂进行末端改性的溶液聚合丁苯橡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由上述橡胶组合物生产的胎面的充气轮胎。
根据本发明,这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包括由具有特定软化点的固态树脂与特定软化剂组成的熔融混合物,可用来提供一种以平衡方式提升能源经济性、抓地性能(特别是湿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的充气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这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包括软化点不低于40℃的固态树脂与从油、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和液态茚树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软化剂的熔融混合物。
该橡胶组合物包含一种通过固态树脂与软化剂经预先熔融-混合而制备的熔融混合物,与通过固态树脂和软化剂经简单混合而制备的橡胶组合物相比,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使得显著提升湿抓地性能和抗磨损性并减小滚动阻力成为可能。因此,轮胎的滚动阻力性能、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能以平衡的方式得到提升。
该橡胶组合物包含橡胶成分。橡胶成分中可以包含的橡胶例子包括天然橡胶(NR)、环氧化天然橡胶(ENR)、异戊二烯橡胶(IR)、丁二烯橡胶(BR)、丁苯橡胶(SBR)、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橡胶(SIBR)、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丁橡胶(CR)和丁腈橡胶(NBR)。其中任何一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多种联合使用。特别地,SBR是优选的,因为它可提升上述性能的平衡性。更优选SBR与BR和/或NR联合使用。
SBR没有特别限制,其例子包括轮胎工业中常用的SBR,例如乳液聚合丁苯橡胶(E-SBR)和溶液聚合丁苯橡胶(S-SBR)。在SBR中,溶液聚合SBR较优选,因为它可提供优良的抓地性能和滚动阻力性能。用改性剂进行末端改性的溶液聚合SBR(改性S-SBR)则更优选。
可用于SBR改性的改性剂例子包括:3-氨丙基二甲基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氨丙基乙基二甲氧基硅烷和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中任何一种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或多种联合使用。特别地,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较为合适,因为它易与聚合物偶联,且与填料亲和性较高。
SBR可以用常规的已知方法中使用的改性剂进行改性,例如JP H06-53768B和JPH06-57767B公开的方法。例如,可以使SBR和改性剂互相接触来进行改性,这可以通过把改性剂加入SBR溶液导致二者反应来实现。
SBR中苯乙烯的含量优选不小于5质量%,更优选不小于15质量%。苯乙烯含量小于5质量%倾向于降低抓地性能。苯乙烯含量优选不大于45质量%,更优选不大于40质量%。苯乙烯含量超过45质量%倾向于降低滚动阻力。
这里的苯乙烯含量是通过H1-NMR分析计算的。
以100质量%的橡胶成分为基准,SBR的含量优选不小于40质量%,更优选不小于60质量%。SBR含量小于40质量%倾向于导致抓地性能不足。SBR含量可以是100质量%,但优选不大于95质量%,更优选不大于85质量%,因为与其他橡胶联合使用能以平衡方式提升各性能。
此处,稍后描述的固体树脂和软化剂并不包括在橡胶成分中。
在橡胶组合物包含BR的情况下,以100质量%的橡胶成分为基准,BR含量优选不小于10质量%,更优选不小于15质量%。BR含量小于10质量%倾向于导致抗磨损性的降低。BR含量优选不大于50质量%,更优选不大于35质量%。BR含量大于50质量%倾向于降低抓地性能。
在橡胶组合物包含NR的情况下,以100质量%的橡胶成分为基准,NR含量优选不小于10质量%,更优选不小于15质量%。BR含量小于10质量%倾向于导致滚动阻力的降低。NR含量优选不大于50质量%,更优选不大于35质量%。BR含量大于50质量%倾向于降低抓地性能。
本项发明使用的熔融混合物是通过一种软化点不低于40℃的固态树脂和从油、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和液态茚树脂中选出的至少一种软化剂经熔融-混合而制备的。
这种固态树脂的软化点优选不低于40℃,更优选不低于50℃。若软化点低于40℃,则可能存在以下问题:试剂储存中发生阻塞,或试剂在材料测量装置或导入班伯里密炼机的送料管中结块。软化点优选不高于150℃,更优选不高于110℃。若软化点高于150℃,则树脂在班伯里密炼机中进行基本混合期间不易熔化,可能导致分散性的降低。
这里的软化点是在根据使用环/球软化点仪的JIS K 6220测量方法中所定义的球滴落下的温度。
合适的固体树脂例子包括:α-甲基苯乙烯和/或苯乙烯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苯并呋喃-茚树脂、茚树脂、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其中,α-甲基苯乙烯和/或苯乙烯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苯并呋喃-茚树脂和茚树脂较为优选。这些树脂可提升上述性能的平衡性。
α-甲基苯乙烯和/或苯乙烯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通过α-甲基苯乙烯和/或苯乙烯聚合而产生的树脂)包含苯乙烯和/或α-甲基苯乙烯作为芳香乙烯基单体(单元)。这种聚合物可以是一种单体的均聚物或者是两种单体的共聚物。芳香乙烯基聚合物优选是α-甲基苯乙烯的均聚物或α-甲基苯乙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因为它们经济、易于制备,并具有优良的湿抓地性能。
芳香乙烯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不小于500,更优选不小于800。Mw小于500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不能提供改进湿抓地性能的足够效果。芳香乙烯基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不大于3000,优选不大于2000。Mw大于3000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倾向于降低填料的分散性,从而降低滚动阻力。这里使用的重均分子量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Tosoh公司生产的GPC-8000系列,检测器:差分折光仪)进行测量,并通过聚苯乙烯标准进行校正的。
苯并呋喃-茚树脂和茚树脂分别是包含具有八个碳原子的苯并呋喃和具有九个碳原子的茚作为主要单体的煤树脂或石油树脂、和包含茚作为主要单体的煤树脂或石油树脂。它们的具体例子包括: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茚树脂,乙烯基甲苯-茚树脂,α-甲基苯乙烯-茚树脂和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茚共聚树脂。
萜烯树脂是一种包含诸如单萜、倍半萜或二萜等萜骨架的萜烯化合物作为主要单体的树脂。它的例子包括:α-蒎烯树脂,β-蒎烯树脂,柠檬烯树脂,二戊烯树脂,β-蒎烯/柠檬烯树脂,芳香改性萜烯树脂,萜烯酚醛树脂和氢化萜烯树脂。松香树脂的例子包括天然松香树脂(聚树脂)比如松香、木松香和浮油松香,氢化松香树脂,马来酸改性松香树脂,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松香甘油酯和歧化松香树脂。天然松香树脂可通过处理松树树脂来生产,每种天然松香树脂都主要由树脂酸(包括松香酸和海松酸)组成。
可用于软化剂的油、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和液态茚树脂,在室温(23℃)下呈液态。
软化剂的软化点优选不高于20℃,更优选不高于17℃。若软化点高于20℃,则液态树脂倾向于导致更多的生热性,可能导致能源经济性下降。软化点温度的下限无特别限制,优选不低于-20℃,更优选不低于-5℃,进一步优选不低于0℃。软化点低于-20℃的软化剂倾向于具有过低的分子量,因此与聚合物亲和性较低。
油类的例子包括:石油加工油如石蜡加工油,芳香加工油和环烷加工油。特别地,芳香加工油较优选,因为它与橡胶亲和性高(而且它的SP值与橡胶的SP值接近)。
熔融混合物中固态树脂与软化剂的质量比(固态树脂/软化剂)是90/10至50/50,优选是85/15至70/30。这是因为当适量加入室温下呈液态的软化剂时,固态树脂与软化剂的熔融混合物在橡胶组合物中可适当溶胀,因而易与橡胶成分合并。固态树脂含量大于90质量%可能会使橡胶成分与固态树脂的均一混合变得困难。固态树脂含量小于50质量%可能使熔融固态树脂易溶于油,使得固态树脂可能难以在橡胶成分中较好地分散。
熔融混合物可通过固态树脂与软化剂在不低于它们的熔点的温度下混合而来制备。熔融混合的条件可以是,例如,50℃至160℃,2至6分钟(优选是80℃至130℃,3至5分钟)。熔融混合可使用已知的加热器和混合器来实施。例如,熔融混合物可通过固态树脂与软化剂在水浴、油浴或类似体系中加热熔融搅拌来制备。
优选制得的熔融混合物在室温(23℃)下呈固态。通过将固态混合物与橡胶成分捏合,固态树脂可很好地分散到橡胶成分中,平衡地改进滚动阻力、湿抓地性能和抗磨损性。
在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中,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固态树脂的含量优选不小于1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5质量份。若固态树脂含量小于1质量份,则可能不能提供本发明的效果。固态树脂的含量优选不大于25质量份,更优选不大于20质量份。固态树脂含量大于25质量份倾向于引起霜化,进而引起抗磨损性降低,因为难以在聚合物中维持这样的固态树脂含量。
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软化剂的含量优选不小于10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15质量份。软化剂的含量小于10质量份倾向于引起抓地性能不足。软化剂的含量优选不大于50质量份,更优选不大于30质量份。软化剂的含量大于50质量份倾向于减小抗磨损性,导致更多的生热。
这里,除了熔融混合物中所包含的固态树脂或软化剂,还可以再加入另一种固态树脂或软化剂。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含量指橡胶组合物中各类试剂的总量。
本发明中的橡胶组合物优选含有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可提升能源经济性和湿抓地性能,由此改善上述性能的平衡性。
二氧化硅的N2SA优选不小于80m2/g,更优选不小于150m2/g。N2SA小于80m2/g可能导致补强不足,从而倾向于降低操纵稳定性、抗磨损性和橡胶强度。二氧化硅的N2SA优选不大于220m2/g,更优选不大于200m2/g。N2SA大于220m2/g会显著增加形成的橡胶组合物的粘度,可能导致较低的加工性能。另外,这样的N2SA可能使提高二氧化硅分散度变得困难,从而倾向于引起更多生热。
这里,二氧化硅的N2SA是通过根据ASTM D3037-81的BET方法所确定的值。
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二氧化硅的含量优选不小于40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50质量份。二氧化硅的含量小于40质量份可能导致提供的橡胶补强效果不足。二氧化硅的含量优选不大于150质量份,更优选不大于100质量份。二氧化硅的含量大于150质量份可能导致更多的生热和较低的加工性能,因为二氧化硅不能较好地分散。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硅烷偶联剂与二氧化硅联合使用。硅烷偶联剂的例子包括:硫化物型硅烷偶联剂,巯基型硅烷偶联剂,乙烯基型硅烷偶联剂,氨基型硅烷偶联剂,环氧丙氧型硅烷偶联剂,硝基型硅烷偶联剂和氯代型硅烷偶联剂。其中优选的是硫化物型硅烷偶联剂,比如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四硫化物,双(2-三乙氧基硅乙基)四硫化物,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和双(2-三乙氧基硅乙基)二硫化物。特别地,优选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
以100质量份二氧化硅为基准,硅烷偶联剂的量优选不小于2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6质量份。硅烷偶联剂的量优选不大于15质量份,更优选不大于12质量份。用量调整在这个范围内的硅烷偶联剂使二氧化硅足够分散,导致性能提升,如生热更少及抗磨损性更高。
本发明的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优选含有炭黑。炭黑可提升补强性和抗紫外降解性,还可提升橡胶强度。
炭黑的氮气吸附比表面积(N2SA)优选不小于50m2/g,更优选不小于70m2/g。炭黑的N2SA小于50m2/g可能导致补强不足,从而倾向于降低操纵稳定性、抗磨损性和橡胶强度。炭黑的N2SA优选不大于150m2/g,更优选不大于120m2/g。炭黑的N2SA大于150m2/g可能降低加工性能。
这里,炭黑的N2SA是根据JIS K6217中描述的方法A所确定的。
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炭黑的量优选不小于5质量份,更优选不小于20质量份。炭黑的量优选不大于60质量份,更优选不大于40质量份。用量调整在这个范围内的炭黑可提供较好的补强性、抗紫外降解性和操纵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中同时含有二氧化硅和炭黑的情况下,以100总质量%的二氧化硅和炭黑为基准,二氧化硅含量优选不小于45质量%,更优选不小于55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不小于65质量%。以100总质量%的二氧化硅和炭黑为基准,二氧化硅含量优选不大于95质量%,更优选不大于90质量%,进一步更优选不大于85质量%。当二氧化硅含量在这样的范围内时,能源经济性、湿抓地性能、抗磨损性和操纵稳定性可以平衡地提升。
除了上文提及的成分外,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可以有选择地包含橡胶工业中惯用的混合成分。这些混合成分的例子包括:硬脂酸,氧化锌,抗氧化剂,硫磺,和硫化促进剂。
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胺型抗氧化剂,喹啉型抗氧化剂,和单酚型抗氧化剂。特别地,胺型抗氧化剂和喹啉型抗氧化剂的联合使用是优选的。
胺型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胺类衍生物,如二苯胺类和对苯二胺类。二苯胺衍生物的例子包括:对(对甲苯磺酰胺)二苯胺和辛基化二苯胺。对二苯胺衍生物的例子包括: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6PPD),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IPPD),和N,N’-二(2-萘基)对苯二胺。
喹啉型抗氧化剂的例子包括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和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
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抗氧化剂的量优选是1至10质量份,更优选2至7质量份。
在胺型抗氧化剂和喹啉型抗氧化剂联合使用的情况下,胺型抗氧化剂和喹啉型抗氧化物的混合比(胺型/喹啉型(质量比))优选是50/50至90/10,更优选是65/35至85/15。
硫磺的例子包括:硫磺粉,沉淀硫,胶体硫,不溶性硫,和高分散硫。
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硫磺的用量优选是0.5至5质量份,更优选是1至3质量份。
硫化促进剂的较优选例子包括亚磺酰胺硫化促进剂(例如N-叔丁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TBBS),N-环己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CBS),N,N-二环己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DCBS),N,N-二异丙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和胍类硫化促进剂(例如二苯胍(DPG),二邻甲苯胍,三苯胍,邻甲苯双胍,二苯胍邻苯二甲酸盐)。特别地,TBBS和DPG的联合使用特别优选。
以100质量份橡胶成分为基准,硫化促进剂的用量优选是1至10质量份,更优选是2至6质量份。
本发明的橡胶组合物可用普通方法生产。具体地讲,橡胶组合物是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生产的:用橡胶捏合设备(如班伯里密炼机,捏合机,或开放式辊轧机)捏合上文提及的成分,然后将形成的混合物硫化。优选熔融混合物是在捏合过程的最高温度(约180℃)下熔化并充分分散在橡胶组合物中。这会导致更高的抓地性能。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以使用上述橡胶组合物通过普通方法生产。具体地讲,在硫化前,将有选择地含有其他添加剂的橡胶组合物挤压、加工成胎面的形状,用常见方式在轮胎制造机中铸模,然后与其他轮胎部件组装来形成未硫化轮胎。然后,未硫化轮胎在硫化器中加热加压来生产轮胎。本发明的充气轮胎适合用作比如客车轮胎或卡车和公共汽车的轮胎。
实施例
下文将参照实施例具体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与比较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列在下面。
BR150B:宇部兴产株式会社生产的BR150B。
改性S-SBR:JSR公司生产的HPR355(用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末端改性,苯乙烯含量:27质量%)。
NR:TSR20
二氧化硅:Degussa生产的Ultrasil VN3(N2SA:175m2/g)。
炭黑:Cabot Japan K.K.生产的SHOBLACK N220(N2SA:111m2/g)。
硅烷偶联剂:Evonik Degussa生产的Si266(双(3-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二硫化物)。
抗氧化剂6PPD:住友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Antigen 6C(N-(1,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
抗氧化剂TMQ:FLEXSYS生产的FLECTOL TMQ(聚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
硬脂酸:日油株式会社生产的Tsubaki。
氧化锌: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生产的锌白2号。
含5%油的硫粉:鹤见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5%油处理硫粉(含5质量%油的可溶性硫)
硫化促进剂TBBS: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Nocceler NS(N-叔丁基-2-苯并噻唑亚磺酰胺)。
硫化促进剂DPG:大内新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的Nocceler D(N,N-二苯胍)。
芳香乙烯基聚合物(SA85)(固态树脂(1)):Arizona chemical生产的SYLVARESSA85(α-甲基苯乙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软化点:85℃,Mw:1000)。
C90(固态树脂(2)):Rutgers Chemicals生产的NOVARES C90(苯并呋喃-茚树脂,软化点:85-95℃)。
茚树脂(固态树脂(3)):Nisseki Neopolymer L-90(芳香石油树脂,软化点:95℃)。
萜烯树脂(固态树脂(4)):Arizona chemical生产的SYLVARES TP115(萜烯酚醛树脂,软化点:115℃)。
松香树脂(固态树脂(5)):荒川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TSF25(软化点:75℃)。
TDAE油:H&R生产的VivaTec 400(低PCA芳香油,软化点:-50℃或更低)。
芳香油:日本能源公司生产的Process X-140(软化点:-50℃或更低)。
C10:Rutgers Chemicals生产的NOVARES C10(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软化点:10℃)。
矿物油: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生产的PW-32(软化点:-50℃或更低)。
液态茚树脂:特级Nisseki Neopolymer(试验产品)(芳香石油树脂,室温下为液态)。
(熔融混合物的制备)
在实施例1至13和比较例7至9中,熔融混合物是按照表1或2中的用量使用化学试剂而制备的,具体地讲,在油浴中加热固态树脂至120℃,向其内加入软化剂,使混合物完全熔融,将形成的混合物搅拌混合五分钟,用水冷却混合物。实施例中制备的熔融混合物在室温(23℃)下呈固态。
(实施例和比较例)
将表1或2中显示的化学试剂,除了硫和硫化促进剂,在班伯里密炼机中于150℃下捏合三分钟,得到捏合混合物。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硫和硫化促进剂,用开放式辊轧机在50℃下捏合五分钟,得到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将一部分未硫化橡胶组合物在2mm厚的模具中于170℃下加压硫化20分钟,得到硫化橡胶组合物。
将另一部分未硫化橡胶组合物铸模形成胎面的形状,与其他轮胎部件组装形成轮胎。该轮胎在170℃下硫化10分钟,得到测试轮胎(轮胎尺寸:195/65R15)。
如此获得的硫化橡胶组合物与测试轮胎按下列方法评估。表1和2公开了各种测试的结果。
(粘弹性测试)
使用上岛制作所生产的光谱仪,在动态应变振幅1%、频率10Hz、温度30℃的条件下测量E*和tanδ。E*值越大相当于刚性越大,进而操纵稳定性水平越高。tanδ值越小相当于生热越少,进而能源经济性水平越高。
(湿抓地性能)
将每套试验轮胎安装在2000cc排量的国产FR车辆上。车辆在洒过水的路面(水膜厚度:1.0mm±0.5,沥青路)行驶一段测试路程。然后,在速度为70km/h时踩刹车,测量刹车后直至车辆停止时移动的距离(停止距离)。将每个实施例中距离的倒数表示成为一个相对指数,指数值100代表比较例1中的倒数。指数越大,相当于湿抓地水平越高。
(车上磨损测试)
将每套测试轮胎安装在车辆(2000cc排量的国产FF车)的所有轮子上,车辆在沥青测试路面上行驶约30000km后,测量胎面上凹槽深度的减少量。以比较例1中的减少量作为100,每种实施例中的减少值根据下列方程表示成为一个指数。指数值越大,相当于抗磨损水平越高。
(抗磨损指数)=(比较例1中的减少值)/(每个实施例中的减少值)×100
Figure BSA00000506320500121
Figure BSA00000506320500131
正如表1和2中所清楚显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使用固态树脂和软化剂所得到的熔融混合物显著提升了湿抓地性能和抗磨损性,也提升了tanδ和E*。

Claims (6)

1.一种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包含软化点不低于40℃的固态树脂与至少一种从油、液态苯并呋喃-茚树脂和液态茚树脂中选出的软化剂的熔融混合物,并且所述熔融混合物中所述固态树脂与所述软化剂的质量比为90/10至50/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树脂是选自于由α-甲基苯乙烯和/或苯乙烯的芳香乙烯基聚合物、苯并呋喃-茚树脂、茚树脂、萜烯树脂和松香树脂所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混合物在室温下为固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丁苯橡胶和二氧化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苯橡胶是用改性剂端基改性的溶液聚合丁苯橡胶。
6.一种充气轮胎,其包含由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橡胶组合物所生产的胎面。
CN201110141278.7A 2010-07-16 2011-05-17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69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62150 2010-07-16
JP2010162150 2010-07-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939A true CN102336939A (zh) 2012-02-01
CN102336939B CN102336939B (zh) 2014-10-22

Family

ID=45512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4127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36939B (zh) 2010-07-16 2011-05-17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3693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3636A (zh) * 2012-06-12 2014-01-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3554583A (zh) * 2013-10-29 2014-02-05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赛车胎的胎面胶胶料
CN104487506A (zh) * 2012-08-03 2015-04-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5164195A (zh) * 2013-05-02 2015-1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CN105579247A (zh) * 2013-09-27 2016-05-11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硫可交联的橡胶共混物以及车辆轮胎
CN107001713A (zh) * 2014-12-24 2017-08-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117676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成物的制造方法
CN107108974B (zh) * 2014-12-05 2018-10-0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
CN109762219A (zh) * 2019-01-03 2019-05-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抗湿滑抗撕裂轮胎胎面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331A (zh) * 2004-11-01 2006-05-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及含有该橡胶组合物的轮胎
CN101117406A (zh) * 2006-08-03 2008-02-0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1173065A (zh) * 2006-09-08 2008-05-07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含有粒状亲水性吸水聚合物的富炭黑橡胶组合物和带有由其制成的胎面的轮胎
CN101223225A (zh) * 2005-07-29 2008-07-1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高性能轮胎、胎冠和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
CN102417636A (zh) * 2010-09-24 2012-04-1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充气轮胎
CN102762648A (zh) * 2010-02-17 2012-10-31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硫可交联的橡胶混合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9331A (zh) * 2004-11-01 2006-05-10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合物及含有该橡胶组合物的轮胎
CN101223225A (zh) * 2005-07-29 2008-07-16 倍耐力轮胎股份公司 高性能轮胎、胎冠和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
CN101117406A (zh) * 2006-08-03 2008-02-0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1173065A (zh) * 2006-09-08 2008-05-07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含有粒状亲水性吸水聚合物的富炭黑橡胶组合物和带有由其制成的胎面的轮胎
CN102762648A (zh) * 2010-02-17 2012-10-31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硫可交联的橡胶混合物
CN102417636A (zh) * 2010-09-24 2012-04-18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充气轮胎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83636A (zh) * 2012-06-12 2014-01-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4487506B (zh) * 2012-08-03 2019-06-0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4487506A (zh) * 2012-08-03 2015-04-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充气轮胎
CN105164195A (zh) * 2013-05-02 2015-12-16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CN105164195B (zh) * 2013-05-02 2018-04-20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
CN105579247B (zh) * 2013-09-27 2017-09-29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硫可交联的橡胶共混物以及车辆轮胎
CN105579247A (zh) * 2013-09-27 2016-05-11 大陆轮胎德国有限公司 硫可交联的橡胶共混物以及车辆轮胎
CN103554583A (zh) * 2013-10-29 2014-02-05 中策橡胶集团有限公司 赛车胎的胎面胶胶料
CN107108974B (zh) * 2014-12-05 2018-10-0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
CN107001713A (zh) * 2014-12-24 2017-08-01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7001713B (zh) * 2014-12-24 2020-10-27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8117676A (zh) * 2016-11-29 2018-06-05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成物的制造方法
CN108117676B (zh) * 2016-11-29 2020-05-08 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橡胶组成物的制造方法
CN109762219A (zh) * 2019-01-03 2019-05-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高抗湿滑抗撕裂轮胎胎面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36939B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36939B (zh) 用于胎面的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JP5200134B2 (ja)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456348B (zh) 胎面冠部用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CN104130461B (zh)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CN105764974B (zh) 冬胎
EP3037468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2212218A (zh)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和充气轮胎
JP6434585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9198398A1 (ja) ゴム組成物
WO2016072499A1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イヤ
JP2012121944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競技用タイヤ
JP6152397B2 (ja) 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JP2013071938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9001898A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トレッドおよびタイヤ
CN103965528B (zh) 轮胎用橡胶组合物以及充气轮胎
JP2019026671A (ja) タイヤ
JP6030104B2 (ja) タイヤ用ゴム組成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イヤ
JP5038040B2 (ja)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JP2018135500A (ja) キャップ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162620A (ja)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6291105A (ja)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174101A (ja) ベース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JP2023157716A (ja) タイヤ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及びタイヤ
JP2019056056A (ja) トレッド用ゴム組成物および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0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