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17721A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17721A
CN102317721A CN2009801566042A CN200980156604A CN102317721A CN 102317721 A CN102317721 A CN 102317721A CN 2009801566042 A CN2009801566042 A CN 2009801566042A CN 200980156604 A CN200980156604 A CN 200980156604A CN 102317721 A CN102317721 A CN 102317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ing
vacuum heat
refrigerator
heat insulation
insulation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566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桑理义博
岩井治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17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17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04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frost or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4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subatmospheric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06Refrigerators with a vertical mull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其实现这些储藏室的大容量化并且高效地进行冷却。该冰箱(100)包括:在前面具有开口且形成冷藏室的上下方向长的第一箱体(151);在前面具有开口且形成冷冻室的上下方向长的第二箱体(152);和覆盖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的外箱(156),该冰箱(100)还包括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与第一箱体(151)相反一侧的侧面和外箱(156)之间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冷冻室和冷藏室左右并列设置的冰箱中使箱内与外部空气隔热的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纵长的长方体形状的冰箱,其用壁分隔宽度方向的中间部,在左右设置有不同种类的储藏室。这种冰箱例如被称作对开门(Side-By-Side:SBS,并排)型冰箱。在SBS型冰箱中,例如一个储藏室是冷藏室,另一个储藏室是冷冻室。
另外,现有技术中,在也包括SBS型冰箱的各种冰箱中,从压缩机喷出的制冷剂通过冷凝器、节流阀、制冷器(也称作蒸发器。),再次返回压缩机,构成制冷循环。利用这种制冷循环中所生成的冷气,将箱内冷却。
由于冰箱一般放置在室温中,所以需要使箱内与外部空气隔热。因此,一般内置有构成冰箱主体的箱体和门等隔热材料。
近年来,也存在采用真空隔热材料作为一部分隔热材料的冰箱。所谓真空隔热材料,是用层压薄膜(Laminated Film)覆盖多孔质构造的芯材后,将内部减压并密封的隔热材料。
在需要隔热的部分使用真空隔热材料的情况下,由于气体热传导率的作用几乎为零,所以能够获得优秀的隔热性能。
也公开有一种具有这种真空隔热材料的冰箱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冰箱中,在上下并列设置的温度范围不同的两个储藏室间的分隔壁,具有真空隔热材料。由此,从一个储藏室向另一个储藏室的经由分隔壁的热传导得到有效的抑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22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一方面期待冰箱的大容量化,另一方面又希望设置面积是现有的程度。因此,近年来的冰箱例如有形成冰箱的箱体的壁厚变薄的倾向,且高度方向的尺寸有变长的倾向。这在上述的SBS型冰箱中也同样。
在此,SBS型冰箱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变长是指,冷藏室和冷冻室的高度方向的尺寸变长。因此,将冷藏室和冷冻室与外部空气阻断的壁的总面积也变大,且其厚度也有薄型化的倾向。
在这种状况下,SBS型冰箱与其他种类的冰箱同样地,需要将冷冻室的温度维持在例如冻结温度(-20℃程度),将冷藏室的温度维持在例如6℃程度。
即,在SBS型冰箱中需要一种单独的技术,用于将纵长且大容量并且在左右方向上邻接的冷冻室和冷藏室分别有效地维持在适合各自目的的温度范围。
但是,上述现有的技术是有关上下并列设置的储藏室间的隔热的技术,不能说是适合SBS型冰箱的技术。
本发明考虑上述现有的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其实现这些储藏室的大容量化,并高效地进行冷却。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本发明的冰箱包括: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藏室的上下方向长的第一箱体;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冻室的上下方向长的第二箱体;和覆盖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上述第一箱体和上述第二箱体的外箱,该冰箱的特征在于: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二箱体的与上述第一箱体相反一侧的侧面和上述外箱之间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
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冰箱中温度最低且纵长的冷冻室与外部空气隔热。而且,能够使配置有第一真空隔热材料的部分的第二箱体与外箱的距离,即作为冷冻室的侧壁的与冷藏室的相反一侧的壁的厚度变薄。由此,能够使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长。
像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这些贮藏室的大容量化和高效地冷却。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还可以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二箱体的背面和上述外箱之间的第二真空隔热材料。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冻室的隔热性能,且能够使冷冻室的背面的壁的厚度变薄。即,能够使冷冻室的深度方向的长度变长,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冻室的容量。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还可以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二箱体的底面和上述外箱之间的第三真空隔热材料。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冻室的隔热性能,且能够使冷冻室的下方的壁的厚度变薄。即,能够使冷冻室的高度方向的长度变长,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冻室的容量。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还可以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一箱体和上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四真空隔热材料。
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冷冻室的隔热性能,且温度范围不同的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也能有效地隔热。
另外,能够使冷冻室和冷藏室之间的壁的厚度变薄。即,能够进一步使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长,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容量。
本发明的冰箱还可以包括:配置于上述第一箱体的与上述第二箱体相反一侧的侧面和上述外箱之间,且经由上述外箱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和配置于上述第一箱体的侧面和上述冷凝器之间的第五真空隔热材料,其中上述第五真空隔热材料具有与上述冷凝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上述冷凝器沿上述凹部配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外箱的左右纵长的侧面中的靠近第一箱体的侧面,使冷凝器有效地散热。另外,利用第五真空隔热材料,能够保护由第一箱体形成的冷藏室不受来自冷凝器的热量的影响。
而且,冷凝器沿第五真空隔热材料所具有的凹部配置。因此,能够不增加配置有冷凝器和第五真空隔热材料的部分的壁的厚度地配置冷凝器。
另外,本发明的冰箱还可以包括:还具有配置于上述第一箱体的上方且收纳基板的基板用箱体,该基板用于控制上述冰箱的动作,上述第一箱体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向上述第一箱体的背面去变低的倾斜面,上述基板用箱体,以上述基板用箱体的上述第一箱体侧的面在与上述倾斜面相同的方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倾斜面的上方。
根据该结构,例如,能够维持基板用箱体和第一箱体之间的隔热性能,并且削减被充填在该部分的隔热材料的数量。
另外,由于基板用箱体配置成第一箱体的倾斜面与基板用箱体的第一箱体一侧的面相同的方向倾斜,所以例如,基板用箱体不会成为充填隔热材料时的障碍。另外,例如,能够不使基板用箱体从外箱突出地将该基板用箱体配置于冰箱。
另外,控制冰箱的动作的基板是冰箱的必备部件。另外,形成冷藏室的第一箱体例如通过真空成型来制造,为了容易地从该成型所用的模板中拔出成型后的第一箱体而设置如上所述的倾斜面。
即,上述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冰箱,其有效地利用该倾斜面的上方空间,且不会妨碍冰箱的隔热性能和储藏室的大容量化地,配置有作为冰箱的必备部件的基板。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其实现这些储藏室的大容量化,并有效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打开了第一门和第二门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省略了第一门和第二门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内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真空隔热材料的配置位置的概要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制冷循环单元的构成设备安装于冰箱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7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五真空隔热材料的截面形状。
图8表示实施方式的基板用箱体的安装形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板用箱体和第一箱体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截面图。
附图符号说明
100冰箱
101压缩机
102、103、104冷凝器
105、106蒸发器
111第一门
112第三门
113贯通孔
121第二门
122第四门
123接受口
141第一真空隔热材料
142第二真空隔热材料
143第三真空隔热材料
144第四真空隔热材料
145第五真空隔热材料
145a  部
146第六真空隔热材料
147第七真空隔热材料
150箱主体
151第一箱体
151a倾斜面
152第二箱体
153分隔壁
156外箱
156a主板
156b背面板
156c底面板
157内箱
158基板盖
162收纳容器
163隔板
170基板用箱体
171控制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冰箱100的外观的立体图。
冰箱100是将储藏在内部的储藏品冷藏或冷冻保管的装置。冰箱100包括:箱主体150、第一门111、第二门121、第三门112、贯通孔113和第四门122。冰箱100是高度、宽度、深度中高度最长的矩形的箱体。
第一门111是向着箱主体150开关自如地封闭右侧的开口部分的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门111通过合页(hinge)(未图示)安装于箱主体150,以使该第一门111在箱主体150的右侧壁的前方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另外,第一门111是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配置于从冰箱100的上部至下部,上述转动轴通过第一门111的右端缘部。
第二门121是向着箱本体150开关自如地封闭左侧的开口部分的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门121通过合页(未图示)安装于箱主体150,以使该第二门121在箱主体150的左侧壁的前方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另外,第二门121是上下方向长的长方形,配置于从冰箱100的上部至下部,上述转动轴通过第二门121的左端缘部。
贯通孔113是在厚度方向贯通第一门111的孔。贯通孔113不是用于打开第一门111,而是用于取出储藏在第一门111后方的储藏物,或者将用于储藏在第一门111的后方的储藏物放入的孔。
第三门112是开关自如地封闭贯通孔113的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门112通过合页(未图示)安装于第一门111,以使该第三门112在贯通孔113的下端缘以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另外,上述转动轴通过第三门112的下端缘部。
第四门122是开关自如地封闭接受从冰箱100的内部供给的冰等的接受口123的门。
另外,在箱主体150的上部收纳有控制冰箱100的动作的控制基板,安装有封闭该收纳空间的基板盖158。
图2是表示打开了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的冰箱10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省略了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的冰箱100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这些附图所示,冰箱100包括:第一箱体151、第二箱体152和外箱156。
第一箱体151是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藏室的上下方向长的树脂制的箱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箱体151在冰箱100的整个上下方向配置于冰箱100的右侧。另外,冷藏室是维持比冰箱100的外部温度低且比水结冰的温度高的范围的室温,来保管蔬菜等储藏品的室。
第二箱体152是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冻室的上下方向长的树脂制的箱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箱体152在冰箱100的整个上下方向配置于冰箱100的左侧。冷冻室是保持比冷藏室的温度低的室温,来保管冷冻食品等储藏品的室。
另外,在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的内部,安装有多个用于收纳食品等的收纳容器162和多个放置食品等的隔板163。
外箱156是覆盖由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构成的内箱157的金属板。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0是冷藏室和冷冻室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SBS型冰箱。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内箱157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图4所示,第一箱体151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向第一箱体151的背面去变低的倾斜面151a。具体而言,该顶面的深度方向的大约三分之一程度是倾斜面151a。
该倾斜面151a是起因于内箱157的制造工序而设置的部分。具体而言,内箱157例如通过真空成型制造。因此,为了容易地从该成型所用的模板(型枠,formwork)中拔出内箱157,设置有倾斜面151a。
另外,在倾斜面151a的上方,利用倾斜面151a和外箱156之间的空间,配置有控制冰箱100的动作的控制基板。关于控制基板的配置位置的详情,将在后面用图8和图9阐述。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箱主体150通过以下方式制造。即,被分隔壁153隔开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由内箱157分别独立地采用树脂一体成型的方法制造。
另外,在图4所示形状的内箱157的外侧,以与内箱157隔开规定的间隔地覆盖内箱157的方式配置有外箱156。另外,分隔壁153的内部也设置有与位于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的间隙连通的间隙。
在设置于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的间隙以及分隔壁153的内部的间隙,例如充填发泡硬质聚氨酯泡沫等来形成隔热材料。根据以上方法制造箱主体150。
另外,在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和各个分隔壁153配置有真空隔热材料。关于真空隔热材料的配置位置将在后面用图5阐述。
像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的分隔壁153形成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另外,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是共用分隔壁153作为壁部的结构。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冰箱100的真空隔热材料的配置位置的概要图。另外,为了明确地表示各个真空隔热材料的配置位置,在图5中,省略了内箱157、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等的图示,仅图示了各个真空隔热材料和外箱156的位置关系。
如图5所示,外箱156包括:将一片金属板弯折成U字而形成的主板156a、背面板156b和底面板156c。
另外,如图5所示,在冰箱100中配置有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七个真空隔热材料。
具体而言,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与第一箱体151相反一侧的侧面和外箱156之间。
第二真空隔热材料142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背面和外箱156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真空隔热材料142一直延伸至第一箱体151的背部。
第三真空隔热材料143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底面和外箱156之间。
第四真空隔热材料144配置于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之间。即,第四真空隔热材料144配置在分隔壁153的内部。
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配置于第一箱体151的与第二箱体152的相反一侧的侧面和外箱156之间。
第六真空隔热材料146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顶面和外箱156之间。
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配置于开关自如地封闭第二箱体152的前面开口部的第二门121的内部。
像这样,通过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二真空隔热材料142、第三真空隔热材料143、第六真空隔热材料146和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有效地对由第二箱体152形成的冷冻室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隔热。
另外,通过第四真空隔热材料144,有效地对由第二箱体152形成的冷冻室和由第一箱体151形成的冷藏室之间进行隔热。
而且,通过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有效地对由第一箱体151形成的冷藏室和外部空气之间进行隔热。
另外,与硬质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相比,这些真空隔热材料的隔热能力更高。因此,即使在厚度薄(例如15mm程度)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足够的隔热效果。
即,在外箱156的大小固定的情况下,使用真空隔热材料的情况比不使用真空隔热材料的情况,能够缩短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的距离。其结果是,能够增大内箱157的大小,即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内容积。
具体而言,通过配置各个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四真空隔热材料144和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能够使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左右方向的长度变长。
另外,通过配置各个第三真空隔热材料143和第六真空隔热材料146,能够使冷冻室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变长。
另外,通过配置各个第二真空隔热材料142和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能够使冷冻室的深度方向的长度变长。
即,通过将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中的任一个配置于冰箱100,能够增大冷藏室和冷冻室的至少一个的内容积。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的隔热性能,将在后面阐述。
另外,在冷藏室的右侧,即配置有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的位置,配置有用于散热的冷凝器,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也具有阻止来自冷凝器的热量对冰箱的影响的功能。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将制冷循环单元的构成设备安装于冰箱100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如图6所示,冰箱100所具有的制冷循环单元是具有压缩机(Compressor)101,冷凝器(Condenser)102、103和104,蒸发器(Evaporator)105和106的装置。
冷凝器102、103和104由形成制冷剂的流通路径的一系列散热管构成。因此,也可以将冷凝器102、103和104作为一个冷凝器来把握(理解)。
在该制冷循环单元中,在冷凝器102、103和104中散热,在蒸发器105和106中吸热。由此,能够使热量强制地从一个空间向另一个空间移动。
压缩机101是用于将流经该制冷循环的气态的制冷剂压缩,来提高制冷剂的压力的装置。
冷凝器102、103和104是将压力变高的气态的制冷剂的热量发散将制冷剂冷却,使其变成压力高的液态的制冷剂的装置。
蒸发器105和106是通过使经由冷凝器102、103和104的制冷剂气化来冷却周围的装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器105配置于第一箱体151的背面,承担冷却冷藏室内的作用。另外,蒸发器106配置于第二箱体152的背面,承担冷却冷冻室内的作用。
另外,冷凝器103在第一箱体151的侧面的外侧配置成与外箱156相接。另外,冷凝器104沿第二箱体152的前面的开口部周缘,配置成与外箱156相接。即,冷凝器103和104经由外箱156散热。
在此,如上所述,冷凝器103的配置位置是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的配置位置。因此,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具有与冷凝器10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的截面形状的图。
另外,图7表示在水平方向将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切断时的截面形状。
如图7所示,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具有与冷凝器103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145a。另外,冷凝器103配置成埋入凹部145a。
由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外箱156的侧面使冷凝器103高效地散热,并且能够减少来自冷凝器103的热量对冷藏室的影响。另外,即使在将冷凝器103配置于该位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增加第一箱体151和外箱156之间的距离,即第一箱体151的侧面的壁厚。
另外,如图6所示,冷冻室侧的冷凝器104不经过配置有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的空间。因此,如图7所示,不在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设置凹部等,是平坦的形状。
像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0具有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由此,能够提高冰箱100的收纳容量,通过有效的隔热来实现高效的冷却。
在此,通过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采用耐燃性高的材料,即便制冷剂具有可燃性,也能将整个冰箱100的耐燃性维持一定,或者提高。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0所采用的制冷剂等的种类和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等的隔热性能进行说明。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100所具有的制冷循环单元的制冷剂,例如采用烃(hydrocarbon)类的制冷剂。
另外,作为在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充填的隔热材料,例如采用以烃类的环戊烷(cyclopentane)为发泡剂的发泡树脂体。
在此,作为制冷剂采用的烃类原材料虽然是可燃性的,但是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小。因此,通过采用烃类原材料作为在冰箱100中使用的制冷剂,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另外,作为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在芯材中使用无机材料以提高耐燃性,采用用气体障壁(Gas Barrier)性薄膜覆盖通过加热和加压形成芯材集合体的片状无机纤维集合体并对内部进行减压的真空隔热体。也可以使用无机粘合剂(binder)形成芯材集合体。
如图5所示,通过在各处配置这些真空隔热体,能够减少在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充填的树脂发泡体的总量。而且,能够提高箱主体150对来自外部的延烧的耐燃性,抑制有机气体的产生,提高安全性。
另外,也可以将这些真空隔热体配置在由外箱156和内箱157形成的空间,之后在该空间内发泡充填发泡树脂体形成隔热壁。或者,也可以将一体发泡这些真空隔热体和发泡树脂体而成的隔热体配置于由外箱156和内箱157形成的空间。
通过将使用了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真空隔热体配置在作为隔热箱体的箱主体150内,能够获得箱主体150的耐燃性提高且安全性高的冰箱100。
另外,由于在该真空隔热体采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芯材,所以能够得到薄且平面性优秀的真空隔热体。由此,能够形成薄且平面性好的箱主体150的隔热壁。
另外,由于切断、弯折、凹处·突起部·贯通孔的形成等加工也非常优秀,所以能够容易地获得符合冰箱100形状的形状的真空隔热体。
例如,也可以沿箱主体150的三个侧面地将一片真空隔热体弯折使用。通过形成这样的形状,能够也用真空隔热体覆盖箱主体150的边缘部,所以能够获得耐燃性更优秀且隔热性优秀的箱主体150。
另外,在箱主体150中,使希望比其他部分薄壁化的部位采用一块片(sheet),此外的部位层叠两块片,由此能够非常简单地制作符合需要的形状的真空隔热体。
而且,真空隔热体的芯材由于是片状所以厚度薄,当层叠形成所需厚度时能够广泛地满足要求。
另外,在真空隔热体上配置冰箱100所需的管(pipe)或导线等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能够制作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设置有沿管等的形状的凹处的真空隔热体。另外,也可以在制作完真空隔热体后设置凹处,在该凹处中配置管等。
另外,也可以将真空隔热体直接挤压到沿外箱156形状的管等形成凹处,保持这样在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配置该真空隔热体。像这样,由于真空隔热体使用纤维集合体所以容易成型,能够容易地设置凹处。
另外,由于纤维集合体使用无机纤维,所以与使用有机物的芯材的真空隔热体相比,在由冰箱100的外箱156和内箱157形成的空间内发泡充填树脂发泡体时的升温而导致的真空隔热体的性能劣化受到抑制。
另外,在使用无机粉末的真空隔热体中,在将无机粉末插入外覆材料之前,首先需要在内袋充填粉末。这是因为,如果不将无机粉末预先充填到内袋,则在对外覆材料内抽真空时粉末会飞散。
在将粉末充填到内袋制作真空隔热体的情况下,在进行真空隔热体的形状加工时首先需要调整内袋的形状。在使用片状的芯材的情况下,在形状加工时,只要将片状的芯材切断、弯折等成所需的形状,就能获得所需形状的真空隔热体。但是,在使用粉末的真空隔热体中要将内袋调整成所需的形状,为了防止内袋破裂或者粉末偏移,形状加工存在限定,作业效率也非常差。
另外,使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真空隔热体由于是片状且是成型体,所以与使用无机粉末时相比,在制作真空隔热体时作业效率也会大幅提高。由于省略了作为使用粉末时所需工序的粉末的内袋充填,也不必担心粉末飞散,所以作业环境也会大幅改善。
而且,由于真空隔热体破裂时芯材也不会飞散,所以当废弃冰箱100时也不会导致作业环境恶化,能够很容易地废弃具有该真空隔热体的冰箱100。
另外,由于采用纤维状的物质作为成型体而不采用粉末,所以在形成成型体时,纤维彼此的接触点变多,能够用粘合剂等容易固化来获得制作容易的芯材。
这种情况的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构成材料并无特别的限定,可以是氧化铝纤维、陶瓷纤维、硅纤维、锆纤维、玻璃丝(glass wool)、岩棉(rock wool)、硫酸钙纤维、碳化硅纤维、钛酸钾纤维、硫酸镁纤维等,只要是无机纤维即可,并不限定于单一原材料。
出于隔热性能的点,无机纤维的纤维径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下,特别优选为3μm以下。
另外,虽然也可以仅是纤维质,但是为了形成集合体,也可以使用无机粘合剂或有机粘合剂。
作为上述无机粘合剂,没有做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胶体氧化硅(Colloidal Silica)、水玻璃、氧化铝胶体、硅树脂等公知材料。
另外,作为上述有机粘合剂,没有做特别的限定,能够使用(a)酚醛类树脂、环氧类树脂或脲醛类树脂等热硬化性树脂;(b)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氰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或甲基丙烯酸丁酯;(c)氰基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或者(d)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或聚酰胺类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等公知材料。
出于耐燃性、随时间经过从无机纤维成型体中产生的气体以及密度等观点,有机粘合剂的含量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
作为这些粘合剂,也能够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也能够将一般所用的可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充填材料等混合使用。
使用以上的材料制作的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密度并没有做特别的限定,但是出于维持成型体的形状的观点优选为80kg/m3以上,而出于隔热性能的观点优选为300kg/m3以下,特别优选100kg/m3以上200kg/m3以下。
上述气体障壁性薄膜是为了在内部设置气密部而覆盖芯材的薄膜,其材料结构并没有做特别的限定。存在将例如由最外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间层是铝(以下称作AL)箔、最内层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构成的塑料层压薄膜;和例如由最外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间层是具有AL蒸镀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商品名称EVAL KURARAY公司生产)、最内层是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构成的塑料层压薄膜形成袋状的薄膜等。
外覆材料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最外层是为了对抗冲击等,中间层是为了确保气体障壁性,最内层是为了通过热熔融密闭。因此,只要能够达成这些目的,能够使用全部公知材料,作为进一步改良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在最外层添加尼龙树脂等来提高耐突刺性,或者在中间层设置两层具有AL蒸镀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
另外,作为热熔融的最内层,出于密封性和化学侵蚀性等观点优选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此外也可以使用聚丙烯树脂和聚丙烯腈树脂等。
另外,外覆材料的袋形状也没有做特别的限定,可以是四方密封袋、报纸袋、枕袋、L字袋等。
另外,以芯材的脱水、脱气为目的,也可以在插入外覆材料前实施加热处理。此时的加热温度因为要能够最低限度地脱水,所以优选为100℃以上。
另外,在进一步提高真空隔热体的可靠性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气体吸附剂和水分吸附剂等吸气剂(getter)物质。
另外,该吸附机构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吸存(吸蔵)、吸收(收着)等的任意一种,但作为非蒸发型吸气剂发挥作用的物质较好。
具体而言,合成沸石、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硅胶、片钠铝石、水滑石等物理吸附剂。
作为化学吸附剂,能够使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等,特别是氧化锂、氢氧化锂、氧化钙、氢氧化钙、氧化镁、氢氧化镁、氧化钡、氢氧化钡有效地发挥作用。
另外,硫酸钙、硫酸镁、硫酸钠、碳酸钠、碳酸钾、氯化钙、碳酸锂、不饱和脂肪酸、铁化合物等也有效地发挥作用。
另外,单独应用钡、镁、钙、锶、钛、锆、钒等物质,或者应用这些物质的合金化后的吸气剂物质更有效。
而且,为了至少吸附除去氮、氧、水分、二氧化碳,混合使用多种上述这种吸气剂物质更有效。
冰箱100具有上述真空隔热体和树脂发泡体,树脂发泡体没有做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使用硬质聚氨酯泡沫、酚醛泡沫、苯乙烯泡沫等。
另外,作为在将例如硬质聚氨酯泡沫发泡时所使用的发泡剂,没有做特别的限定,但出于保护臭氧层和防止全球变暖的观点,优选为环戊烷、异戊烷、n-戊烷、异丁烷、n-丁烷、水(碳酸气体发泡)、偶氮化合物、氩等,特别是出于隔热性能的点优选环戊烷。
另外,冰箱100所使用的制冷剂没有做特别的限定,可以采用作为可燃性制冷剂的异丁烷、n-丁烷、丙烷、氨等作为制冷剂。其中,出于制冷能力的点特别优选异丁烷。
在此,冰箱100的外箱156由铁板构成且呈平板状。因此,容易在外箱156的内面安装作为真空隔热体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
在预先将真空隔热体配置于外箱156的情况下,真空隔热体的安装方法有:使用粘合材料、粘接胶带、热金属、发泡树脂等粘贴的方法;或者使用固定件等固定或夹持真空隔热体,之后用泡沫树脂体充填真空隔热体以外的空间等方法,没有特别指定的方法。
另外,在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等门体配置真空隔热体的方法有:在门体的内侧面或外侧面上粘贴使用了无机纤维成型体的真空隔热体,用树脂发泡体充填此外的空间的方法;用真空隔热体和树脂发泡体首先制作多层隔热面板,将其夹持或用胶带等粘贴到门体内部等的方法;或者在门体内部配置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对门体内部抽真空将门本身作为真空隔热体的方法等,没有特别指定。
通过在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等门体使用耐燃性真空隔热体,万一在冰箱100的周边起火燃烧,也能实现耐燃性防止延烧到门体。
另外,也可以在分隔壁153的内部仅配置真空隔热体(第四真空隔热材料144),用由ABS树脂和PP树脂等构成的外框覆盖周围,由此来制作分隔壁153。
另外,也可以将真空隔热材料、树脂发泡体和分隔板外框一体成型形成分隔壁153,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分隔壁153的外框也能够与内箱157一体成型。另外,也能够预先用真空隔热材料和树脂发泡体制作隔热板,将其收纳在分隔壁153的外框内,形成分隔壁153。即,只要是使用了采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真空隔热材料的分隔壁153,分隔壁153所具有的其他部件没有特别指定。
分隔壁153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且例如在箱主体150的内箱157一侧配置采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真空隔热体,由此,在冰箱100的外部着火燃烧时,即使冷藏室前面部的第一门111被打开而冷藏室内燃烧,也能防止延烧到被分隔壁153分隔的冷冻室,且能够防止延烧到箱主体150。即,能够得到安全性更高的冰箱100。
另外,在由内箱157和外箱156形成的密闭的空间内,仅使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作为隔热材料并对该空间减压,用于冷冻循环的制冷剂也可以使用可燃性制冷剂。
另外,对于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也可以仅使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作为隔热材料并对这些门体的内侧空间减压,由此使第一门111和第二门121分别具有隔热性能。
而且,为了保持配置有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密闭空间的真空度,也能够在该密闭空间配置气体吸附剂。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构成冰箱100,由于隔热壁不具有树脂发泡体,所以冰箱100的安全性飞跃地提升。
这是因为,即使万一从冰箱100的外部延烧到冰箱,冰箱100不具有有机隔热材料,因此,能够抑制延烧到隔热材料,且能够抑制从树脂发泡体产生有机气体。
此时,只要外箱156和内箱157的气体障壁性好,且是热传导度低的物质即可。实际上非常薄的铁板、不锈钢板等金属板等也有效。
另外,由于在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使用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所以平面性优秀,在对外箱156和内箱157的内部抽真空时,也能保持冰箱100表面的平面性。另外在生产箱主体150时,与使用无机粉体等情况不同,只要在外箱156和内箱157之间插入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并对内部抽真空即可,所以生产性和作业性也非常优秀。
另外,由于使用无机纤维,所以真空隔热体随时间经过产生的气体少,箱主体150的长期可靠性也提高。
另外,真空隔热材料所使用的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也可以至少包含硅。
通过使用含硅的无机纤维,能够获得耐热性优秀且价格低廉的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
另外,真空隔热材料所使用的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也可以至少包含氧化铝。
由于氧化铝含量越多隔热材料的耐热性越高,所以能够提高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的耐燃性。
另外,片状无机纤维成型体也可以具有其他成分,其他的无机物并不是特别指定,可以是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钛、氧化硼、氧化钠、锆、硫酸钙、硫酸镁、碳化硅、钛酸钾、铬、锌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所采用的真空隔热体是通过将厚度为5mm的片状陶瓷纤维成型体在140℃下干燥一小时后插入外覆材料中,对内部抽真空并密封开口部而形成的。
该片状陶瓷纤维成型体所用的无机纤维的化学组成为:硅约60%、氧化铝约18%、氧化钙约17%、其他的无机物约5%,纤维径为约1~3μm。另外,与之相对地,作为粘合剂使用约5%的丙烯酸类粘合剂,该成型体在大气压下的密度是120kg/m3
另外,外覆材料在一面使用下述的层压薄膜A,在另一面使用下述的层压薄膜B。
层压薄膜A是表面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2μm),中间部为铝箔(6μm),热密封层为高密度聚乙烯(50μm)的层压薄膜。
层压薄膜B是表面保护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2μm),中间部为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树脂组成物(15μm)的内侧实施过铝蒸镀的薄膜层,热密封层为高密度聚乙烯(50μm)的层压薄膜。
另外,在采用如上所述结构的外覆材料,为了提高耐损伤性,在表面保护层形成尼龙树脂层。另外,使用该外覆材料的袋形状为四角密封的外覆材料。
采用如上所述结构的真空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在30Pa时为0.0043W/mK。
作为比较例,作为芯材使用的连通聚氨酯泡沫、硅粉末的真空隔热体的性能,在30Pa时是0.0065~0.0075W/mK。
像这样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由于隔热性能非常高,所以即使在较薄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充分的隔热性能,能够增大箱内容积。
另外,这种真空隔热体配置于冰箱100的背面和侧面等多个部位,所以冰箱100整体的耐燃性提高。其结果是,冰箱100的安全性提高。
另外,也可以仅在箱主体150的侧面、背面或底面中的任意一处以上的与冷冻室对应的部分配置真空隔热体。例如,仅在冰箱100配置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由此,能够维持冷冻室的隔热性能,并且抑制冰箱100的生产成本。
另外,例如,在配置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时,例如也能使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是沿底面板156c的形状地在下部后方具有缺口部的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在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外覆材料封入符合底面板156c的形状的片状陶瓷纤维。进一步,通过与片状陶瓷纤维成型体的形状匹配地弯折外覆材料,制作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
或者,通过预先与片状陶瓷纤维成型体的形状匹配地制作并封入外覆材料来制作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等有多种制作方法,并没有特别指定。
对于冷藏室一侧的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也同样,也可以形成与其他构成元件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另外,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和第五真空隔热材料145也可以覆盖分别配置有它们的箱主体150的整个内侧面。另外也可以用多个真空隔热体覆盖这些内侧面。
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由于在芯材中使用片状陶瓷纤维成型体,所以弯折加工非常容易,生产性优秀。
另外,如果重叠多个真空隔热体来隔热,则在各个真空隔热体间会产生间隙,妨碍耐燃性提高,并且隔热性能劣化。
由此可知,如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所示,能够将一片真空隔热材料弯折使用,有利于提高冰箱100的安全性,或者提高隔热性能进而通过抑制压缩机101的运转实现节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用陶瓷纤维的氧化铝含量如上所述为约18%。但是,由于增大氧化铝含量提高结晶性则耐热温度升高,所以也可以将使用了氧化铝含量更大的陶瓷纤维的真空隔热体作为第一真空隔热材料141~第七真空隔热材料147用于冰箱100。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冰箱100的安全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箱主体150的上部,如上所述收纳有控制基板。具体而言,控制基板被收纳于安装在第一箱体151的上方的基板用箱体170。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板用箱体170的形状和配置位置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基板用箱体170和第一箱体151的位置关系的局部截面图。其中,图9的斜线部分是充填有硬质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的部分。
如这些附图所示,在基板用箱体170收纳有包含控制基板171的各种电子部件。另外,作为基板用箱体170的在第一箱体151一侧的面的底面,并非与在基板用箱体170的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端边平行,而是以随着向后方底面从上端边离开的方式倾斜。
基板用箱体170以使该上端边与箱主体150的上面平行的方式安装于箱主体150。即,基板用箱体170以使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在与倾斜面151a相同的方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于倾斜面151a的上方。
具体而言,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与第一箱体151的顶面所具有的倾斜面151a大致平行。
由此,与例如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端边平行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在基板用箱体170和第一箱体151之间的空间所需的隔热材料的数量。
另外,基板用箱体170需要具有用于收纳控制基板171等的一定程度的深度。
因此,假设在使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端边平行的情况下,需要使基板用箱体170的前部分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比图8和图9所示的长度长。
在这种情况下,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的前部分与第一箱体151的倾斜面151a的距离变短。由此,在基板用箱体170的周围充填硬质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时的隔热材料的流动变差。
另外,也考虑存在于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的前部分和第一箱体151的倾斜面151a之间的隔热材料的厚度极端地薄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认为存在无法获得充分的隔热效果这样的状况。
另外,在使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端边平行的情况下,通过将基板用箱体170的位置向上错开,能够将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和倾斜面151a分离。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基板用箱体170的上部从箱主体150突出,例如在设计方面并不优选。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使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相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上端边倾斜。由此,在将基板用箱体170安装于箱主体150的情况下,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与倾斜面151a大致平行。
通过这样的方式,基板用箱体170不会成为充填硬质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时的障碍,而且也不会成为第一箱体151的顶面的充分的隔热的障碍。
另外,不需要使基板用箱体170的上部从箱主体150突出,通过基板盖158确保箱主体150的上面的平面性。
另外被收纳在基板用箱体170内的控制基板171,沿基板用箱体170的底面倾斜地设置。
另外,由于在基板用箱体170内部存在空气,所以基板用箱体170本身也作为隔热的部件发挥功能。
另外,基板用箱体170配置于温度比冷冻室高的冷藏室的上方。因此,即使在基板用箱体170内的温度上升的情况下,该温度上升也不会给予冰箱100使箱内温度发生问题程度的影响。
另外,在通过例如第六真空隔热材料146能够对形成冷冻室的第二箱体152的上方进行充分隔热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箱体152的上方配置基板用箱体170。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第二箱体152的顶面设置与倾斜面151a同样的倾斜面,将第六真空隔热材料146配置在基板用箱体170和第二箱体152的顶面之间即可。
即,如上所述,由第一箱体151和第二箱体152所构成的内箱157通过使用了真空成型等模板的制法来制造。因此,在内箱157的后部设置有倾斜面。
于是,只要利用该倾斜面,且能够将与该倾斜面对应的形状的基板用箱体170配置在与该倾斜面对应的位置以使其不会成为充分隔热的障碍,就能够实现冰箱100内的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充分的隔热性能两立。
具有这样的特征的冰箱是例如包括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储藏室的内箱和覆盖上述内箱的外箱的冰箱,其可以表现为如下的冰箱:还具有配置于上述内箱的上方,且收纳用于控制上述冰箱的动作的基板的基板用箱体,上述内箱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向上述第一箱体的背面去变低的倾斜面,上述基板用箱体以使上述基板用箱体的上述内箱一侧的面在与上述倾斜面相同的方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于上述冰箱。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有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冰箱,其能够实现这些储藏室的大容量化,并且高效地进行冷却。因此,本发明作为家庭用和业务用等各个种类和大小的冰箱等是有用的。

Claims (6)

1.一种冰箱,其包括: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藏室的上下方向长的第一箱体;在前面具有开口部且形成冷冻室的上下方向长的第二箱体;和覆盖在左右方向上邻接配置的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外箱,该冰箱的特征在于:
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与所述第一箱体相反一侧的侧面和所述外箱之间的第一真空隔热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的背面和所述外箱之间的第二真空隔热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面和所述外箱之间的第三真空隔热材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的第四真空隔热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与所述第二箱体相反一侧的侧面和所述外箱之间,且经由所述外箱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冷凝器;和
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侧面和所述冷凝器之间的第五真空隔热材料,其中
所述第五真空隔热材料具有与所述冷凝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凹部,
所述冷凝器沿所述凹部配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方且收纳基板的基板用箱体,该基板用于控制所述冰箱的动作,
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向所述第一箱体的背面去变低的倾斜面,
所述基板用箱体,以所述基板用箱体的所述第一箱体侧的面在与所述倾斜面相同的方向上倾斜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倾斜面的上方。
CN2009801566042A 2009-02-12 2009-03-09 冰箱 Pending CN1023177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0211 2009-02-12
JP2009-030211 2009-02-12
PCT/JP2009/001043 WO2010092627A1 (ja) 2009-02-12 2009-03-09 冷蔵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17721A true CN102317721A (zh) 2012-01-11

Family

ID=42561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566042A Pending CN102317721A (zh) 2009-02-12 2009-03-09 冰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397802B1 (zh)
CN (1) CN102317721A (zh)
WO (1) WO2010092627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029A (zh) * 2012-03-20 2012-07-11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壳体及其成形方法和具有该壳体的冰箱
CN113686077A (zh) * 2020-05-18 2021-11-2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686076A (zh) * 2020-05-18 2021-11-2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686076B (zh) * 2020-05-18 2024-05-31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03478B2 (ja) * 2010-09-14 2014-05-2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2466381A (zh) * 2010-11-10 2012-05-23 安徽康佳同创电器有限公司 冷藏冷冻箱及其制作方法
WO2012132772A1 (ja) * 2011-03-25 2012-10-0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331147B2 (ja) * 2011-03-25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5331148B2 (ja) * 2011-03-25 2013-10-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038403B2 (en) 2012-04-02 2015-05-26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do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the creation thereof
US9221210B2 (en) 2012-04-11 2015-12-29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to create vacuum insulated cabinets for refrigerators
US9182158B2 (en) 2013-03-15 2015-11-10 Whirlpool Corporation Dual cooling systems to minimize off-cycle migration loss in refrigerators with a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US10052819B2 (en) 2014-02-24 2018-08-21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packaged 3D vacuum insulated door structure and method therefor using a tooling fixture
US9689604B2 (en) 2014-02-24 2017-06-27 Whirlpool Corporation Multi-section core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with hybrid barrier film envelope
US9599392B2 (en) 2014-02-24 2017-03-21 Whirlpool Corporation Folding approach to create a 3D vacuum insulated door from 2D flat vacuum insulation panels
US9476633B2 (en) 2015-03-02 2016-10-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3D vacuum panel and a folding approach to create the 3D vacuum panel from a 2D vacuum panel of non-uniform thickness
US10161669B2 (en) 2015-03-05 2018-12-25 Whirlpool Corporation Attachment arrangement for vacuum insulated door
US9897370B2 (en) 2015-03-11 2018-02-20 Whirlpool Corporation Self-contained pantry box system for insertion into an appliance
US9441779B1 (en) 2015-07-01 2016-09-13 Whirlpool Corporation Split hybrid insulation structure for an appliance
US10429125B2 (en) 2015-12-08 2019-10-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sulation structure for an appliance having a uniformly mixed multi-component insulation material, and a method for even distribution of material combinations therein
US10222116B2 (en) 2015-12-08 2019-03-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for an appliance having a pressing mechanism incorporated within an insulation delivery system
US10422573B2 (en) 2015-12-08 2019-09-24 Whirlpool Corporation Insulation structure for an appliance having a uniformly mixed multi-component insulation material, and a method for even distribution of material combinations therein
US10041724B2 (en) 2015-12-08 2018-08-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s for dispensing and compacting insulation materials into a vacuum sealed structure
US11052579B2 (en) 2015-12-08 2021-07-06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densified insulation material for use in appliance insulated structure
US10422569B2 (en) 2015-12-21 2019-09-24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door construction
US9752818B2 (en) 2015-12-22 2017-09-05 Whirlpool Corporation Umbilical for pass through in vacuum insulated refrigerator structures
US9840042B2 (en) 2015-12-22 2017-12-12 Whirlpool Corporation Adhesively secured vacuum insulated panels for refrigerators
US10610985B2 (en) 2015-12-28 2020-04-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barrier materials with PVD or plasma coating for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US10018406B2 (en) 2015-12-28 2018-07-10 Whirlpool Corporation Multi-layer gas barrier materials for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US10030905B2 (en) 2015-12-29 2018-07-24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a vacuum insulated appliance structure
US10807298B2 (en) 2015-12-29 2020-10-20 Whirlpool Corporation Molded gas barrier parts for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US11247369B2 (en) 2015-12-30 2022-02-15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of fabricating 3D vacuum insulated refrigerator structure having core material
WO2017180147A1 (en) 2016-04-15 2017-10-19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refrigerator cabinet
EP3443284B1 (en) 2016-04-15 2020-11-18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refrigerator structure with three dimensional characteristics
WO2018022007A1 (en) 2016-07-26 2018-02-01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cuum insulated structure trim breaker
EP3500804B1 (en) 2016-08-18 2022-06-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Refrigerator cabinet
EP3548813B1 (en) 2016-12-02 2023-05-31 Whirlpool Corporation Hinge support assembly
US10907888B2 (en) 2018-06-25 2021-02-02 Whirlpool Corporation Hybrid pigmented hot stitched color liner system
US10907891B2 (en) 2019-02-18 2021-02-02 Whirlpool Corporation Trim breaker for a structural cabinet that incorporates a structural glass contact surfac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6119A (en) * 1982-01-08 1983-11-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riable capacity binary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H0587443A (ja) * 1991-09-26 1993-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590941A (zh) * 2003-08-27 2005-03-09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冰箱
JP2006268220A (ja) * 2005-03-23 2006-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販売機
CN101086314A (zh) * 2006-06-06 2007-12-12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真空隔热材料以及采用这种真空隔热材料的冰箱壳体隔热结构
JP2008116126A (ja) * 2006-11-06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89214A (en) * 1927-07-21 1932-11-29 William C O'leary Refrigerator
JPH10300330A (ja) * 1997-04-25 1998-11-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低温貯蔵庫
JP2003222466A (ja) 2003-01-15 2003-08-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JP2008298360A (ja) * 2007-05-31 2008-12-11 Sharp Corp 冷却庫の断熱筐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16119A (en) * 1982-01-08 1983-11-22 Whirlpool Corporation Variable capacity binary refrigerant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H0587443A (ja) * 1991-09-26 1993-04-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CN1590941A (zh) * 2003-08-27 2005-03-09 日立家用电器公司 冰箱
JP2006268220A (ja) * 2005-03-23 2006-10-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動販売機
CN101086314A (zh) * 2006-06-06 2007-12-12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真空隔热材料以及采用这种真空隔热材料的冰箱壳体隔热结构
JP2008116126A (ja) * 2006-11-06 200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4029A (zh) * 2012-03-20 2012-07-11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壳体及其成形方法和具有该壳体的冰箱
CN113686077A (zh) * 2020-05-18 2021-11-2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686076A (zh) * 2020-05-18 2021-11-23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686077B (zh) * 2020-05-18 2024-05-07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CN113686076B (zh) * 2020-05-18 2024-05-31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97802A4 (en) 2015-02-18
EP2397802B1 (en) 2018-08-01
WO2010092627A1 (ja) 2010-08-19
EP2397802A1 (en) 201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17721A (zh) 冰箱
CN1325864C (zh) 冰箱
JP3478771B2 (ja) 冷蔵庫
KR100980175B1 (ko) 냉장고
KR101495127B1 (ko) 진공 단열재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냉장고
KR101368009B1 (ko) 진공 단열재 및 이것을 사용한 기기
JP2017106526A (ja) 真空断熱体、それを備える断熱機器、及び真空断熱体の製造方法
CN204630234U (zh) 冰箱
JP3478792B2 (ja) 冷蔵庫
JP4778996B2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JP2013119878A (ja) 真空断熱材用芯材、その真空断熱材用芯材を有する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の真空断熱材を適用した冷蔵庫
JP5401258B2 (ja) 冷蔵庫
JP5548025B2 (ja) 真空断熱材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JP2013040717A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冷蔵庫
JP2012026583A (ja) 冷蔵庫
CN206449358U (zh) 真空隔热体和使用其的隔热容器、隔热壁
JP2012229849A (ja) 冷蔵庫および冷凍庫
JP2015001290A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冷蔵庫
JP2004011706A (ja) 真空断熱材及びその真空断熱材を用いた機器
JP2004212042A (ja) クーラーボックス
CN111141100A (zh) 真空绝热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