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9908B - 除湿机 - Google Patents

除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309908B
CN102309908B CN201110162317.1A CN201110162317A CN102309908B CN 102309908 B CN102309908 B CN 102309908B CN 201110162317 A CN201110162317 A CN 201110162317A CN 102309908 B CN102309908 B CN 1023099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tor
air
heat transfer
transf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16231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309908A (zh
Inventor
胜见佳正
藤井泰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9095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09826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9095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098263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9095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709826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2909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3567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309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99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3099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3099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5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refrigeration (conden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24F3/1423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with a moving bed of solid desiccants, e.g. a rotary wheel supporting solid desicc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32Desiccant whe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56Rotary wheel comprising a reheater
    • F24F2203/106Electrical re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68Rotary wheel comprising one ro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84Rotary wheel comprising two flow rotor seg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湿机,在开口了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从吸气口吸气并从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从送风机所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转子;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使再生空气在转子的一部分中旋转的循环路径及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向转子照射辐射热从而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以及用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并使其凝结的冷凝器、为使从吸气口吸引进来的空气在转子和冷凝器分流之后一同吸入到送风机中再从排气口排出,而将转子和冷凝器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在壳体内。

Description

除湿机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0680036782.8、国际申请日为2006年10月3日、发明名称为“除湿机”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承载了吸湿剂的转子吸收水分,并将吸收了的水分作为冷凝水回收的除湿机。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将用转子吸收了的水分作为冷凝水回收的除湿机,具有如下结构,即、用加热器加热转子吸收了的水分并使其放出到高温的再生空气中,将含有该放出来的水分的高湿的再生空气在冷凝器中冷却并回收冷凝水,使除去水分后的再生空气返回到加热器并使其进行循环。就该再生空气循环型结构而言,由于高湿的再生空气不排出到装置外部,所以具有可高效除湿的优点。为了提高该除湿效率,将加热器的热量高效地给予转子并以较少的能量进行水分放出的同时,尽可能抑制从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的循环系统的泄漏是很重要的。另外,就这种再生空气循环型结构而言,由于还可利用在从再生空气中回收水分时所得到的冷凝热,所以具有可快速干燥衣物等之类的优点。为了提高该干燥效率,在增加对干燥对象物供给的空气的风量的同时,尽可能供给高温低湿的干燥空气是很重要的。
作为这种将加热器的热量高效地给予转子的方法,日本专利第2942932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加热器紧挨转子的低压侧,即相对于应除湿的空气的风向的风下游侧进行安装,利用该加热器的辐射热和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这种情况,加热器的辐射热被用于放出位于保有水分比较少的转子的除湿空气风下游侧部分的水分,另外,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被用于放出位于保有水分比较多的转子的除湿空气风上游侧部分的水分。
但是,在这种现有的方法中,由于可给予非常高的温度的辐射热被用于放出位于保有水分比较少的转子的除湿空气风下游侧部分的水分,因而存在无法高效利用加热器的热来放出水分、除湿效率较低的问题。
另外,由于在转子的低压侧配置加热器,所以有必要在用于容纳加热器并使再生空气流动的加热器外壳和转子之间设置间隙的场合,例如,为了实现节省维护作业实现长时间无维护运转的场合,存在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从该加热器外壳和转子的间隙向转子的风下游侧泄漏,产生加热器的热损耗,除湿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00-126498号公报作为用于这种干燥用途的除湿机,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由送风机送出的空气首先供给到冷凝器,通过冷却高湿的再生空气,从而给予冷凝热变为高温,其后,再供给转子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并供给到干燥对象物。
但是,就这种结构而言,由于在冷凝器中给予冷凝热而使温度上升的空气供给到转子,所以存在转子的吸湿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00-126498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由送风机送出的空气首先供给到转子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其后,供给到冷凝器,通过冷却高湿的再生空气,从而给予冷凝热进一步变为高温,供给到干燥对象物。
但是,在该结构中,由于在转子中温度因吸附热等上升后的空气供给到冷凝器,所以存在冷凝器的冷却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00-126498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即,将由送风机送出的空气分流到转子和冷凝器,分流到转子一侧的空气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供给到干燥对象物,分流到冷凝器一侧的空气通过冷却高湿的再生空气从而给予冷凝热变为高温,再供给到干燥对象物。
但是,在该结构中,需要在装置内部形成用于将从送风机送出来的空气分流到转子和冷凝器的风道,装置结构大型化的同时,由于风道的通风阻力也变高,所以存在无法对大量的空气进行送风、干燥效率低的问题。
另外,日本特开2002-361026号公报公开了以下技术,即,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空气,将一方的空气供给到冷凝器,由高湿的再生空气给予冷凝热变为高温,将另一方的空气供给到转子在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将用冷凝器变为高温的空气和用转子变为高温低湿的空气一起用送风机送向干燥对象物。
但是,在该结构中,为了从不同的方向导入空气,有必要在两处设置吸气口,所以需要用于在开有两处吸气口的主体的两面侧顺利地吸入空气的吸入空间,存在设置场所被限定,使用方便性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除湿机,在开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从吸气口吸气并从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从送风机所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圆盘状的转子,使转子旋转的驱动部,形成为使再生空气在转子的一部分中循环的循环路径,使再生空气在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循环风扇,在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由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再生空气并使水分凝结的冷凝器;加热器的设置使得向着转子的保有较多水分的部分照射辐射热。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送风机的运转将空气从吸气口吸引到壳体内并供给到转子和冷凝器。供给到转子的空气被吸湿而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变为高温低湿。另一方面,从空气中吸湿后的转子向再生空气放出水分,该再生空气由驱动部驱动沿循环路径移动,由加热器加热并在循环路径中流动。在此,由于加热器对转子的保有水分较多的部分照射辐射热,所以因辐射热的作用而增加从转子放出的水分量。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包含在用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中并流入到冷凝器中。在冷凝器中再生空气被由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而使水分饱和,该饱和了的水分便作为冷凝水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在吸入面一侧沿铅直方向切断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长边一侧的剖视图。
图4是在与吸入面相反一侧沿铅直方向切断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长边一侧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内部主要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冷凝器的简易分解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冷凝器的固定保持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安装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上的加热器外壳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运转动作的简易水平剖视图。
图中:
1-壳体,2-过滤器,3-吸气口,4-容器,7-排气口,8-风向改变部,
11-分隔壁,12-转子,13-冷凝器,14-加热器,15-加热用开口部,
16-加热器外壳,17-循环风扇,18-循环壳体,19-腔室,
20-送风机,21-吸入口,22-送出口,27-第一管道,28-第二管道,
29-循环路径,30-排水口,31-挡块,32-连通管,33-泄水孔,
34-圆形开口部,35-矩形开口部,37-周壁面,38-连接口,
39-隔热板,45-隔热部件,46-吸湿剂,47-吸湿元件,48-齿轮,
49-框架A,50-外圈,51-中心孔,52-内圈,53-肋,54-框架B,
55-轴承部,56-驱动部,57-齿轮,58-驱动马达,59-第一遮蔽壁,
60-第二遮蔽壁,61a、61b-传热板,62-内部通道,63-外部通道,
64a、64b-间隔肋,72-流入部,73-箱体,74-扇形开口面,75-盖体,
76-凸缘部,77-弯曲部,80-突出面,81-加热器框,84-分支风道,
85-反射板,86-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湿机的立体图,图2是除湿机的分解立体图。在图1及图2中,形成除湿机的外轮廓的壳体1具有椭圆形的水平断面形状,在该壳体1的长边一侧开有吸气口3。在该吸气口3上装拆自如地设置有过滤器2,由该过滤器2捕捉从吸气口3吸引的空气中所含的尘埃等的异物,抑制异物向壳体1的流入。另外,由于吸气口3仅在壳体1的长边一侧的一面上开口,所以可以将用于向壳体1内吸入空气的吸入空间仅设置在壳体1的开有吸气口3的一面上,还可减轻设置上的制约,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另外,其构成如下:在壳体1的底部设置容纳用于排出冷凝水的容器4的容纳部,在该容纳部中容纳有可从吸气口3的相反一面放入取出的容器4。在该容器4的抽出面上形成有握持部,握住该握持部,可容易地进行容器4的放入取出操作。因此,可从抽出距离短的壳体1的短边方向很容易地进行放入取出容器4的操作,提高排水时和安装时的作业性。
另外,在壳体1的上面设有用于操作除湿机运转的操作部5,在搬运除湿机时进行握持的把手6及用于排出干燥空气的排气口7;操作部5、把手6及排气口7沿着壳体1的长边方向形成为矩形状。在该排气口7的上部设置用于自动改变从排气口7排出的干燥空气风向的风向改变部8,风向改变部8具备用于使来自排气口7的排出空气偏转的百叶窗9和与百叶窗9的轴配合并用于使百叶窗9旋转的驱动马达10。因此,利用该风向改变部8能以较大的角度排出从排气口7排出的干燥空气,另外,由于可沿着壳体1的长边方向从开有矩形状的排气口7以较宽的宽度排出,所以在将该排出空气用于例如衣物等的干燥的场合,由于排出角度和排出宽度的扩大,风可在较宽的范围内接触干燥对象物,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在壳体1内设有在短边方向划分内部的分隔壁11,在该分隔壁11内在水平方向并排容纳有圆盘状的转子12和矩形状的冷凝器13。另外,在分隔壁11的吸气口3一侧,与转子12邻近地附设有内部装有加热器14并开有加热用开口部15的扇形断面的加热器外壳16,在加热器外壳16的下方设置有容纳了循环风扇17的循环壳体18。另外,在分隔壁11的排气口7一侧附设有通过转子12与加热器外壳16的加热用开口部15相对的扇形断面的腔室19,在腔室19的排气口7一侧设有用于向壳体1内送风的送风机20。这样,由于在壳体1内的长边方向,在水平方向并排地设置转子12和冷凝13的配置,所以可以在壳体1内高密度地配置零部件,实现机器的小型化的同时,还降低壳体1的高度,所以例如能以舒适的姿势执行阶段升降等的搬运作业,还会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送风机20、具备:形成与分隔壁11相对地向壳体1的长边一侧开口了的吸入口21和与排气口7相对地向上方开口了的送出口22的送风机外壳23;容纳在送风机外壳23内的叶片24;以及与叶片24连结的马达25;通过驱动马达25而使叶片24旋转,从吸入口21吸入空气再从送出口22排出空气。因此,当送风机20进行运转时,则执行如下的送风动作:即,将空气从吸气口3吸引到壳体1内,该吸引后的空气分送到在水平方向并排地设于壳体1的长边一侧的转子12和冷凝器13,分别与壳体1的短边方向平行地流动后,一同从吸入口21被吸入到送风机20中,由叶片24搅拌后从排气口7排出。这样,从吸气口3吸引的空气在转子12和冷凝器13的各个中分流,与壳体1的短边方向平行地流动,所以可取得较宽的风道面积的同时风道距离变短,机器内风道阻力减少,会向壳体1内供给大量的空气。
另外,由于送风机20的吸入口21与吸气口3相对地在壳体1的长边方向开口,所以可确保吸气口3及吸入口21的较宽的吸入面积,另外,可呈直线状顺利地从吸气口3向吸入口21导入空气。另外,由于送风机20的送出口22也与排气口7相对地设置,所以从送出口22送出来的空气会顺利地送到排气口7。这样,由于可以从吸气口3向吸入口21顺利地导入空气,另外,可从送出口22向排气口7顺利地送出空气,所以能抑制送风机20的通风阻力而增加送风量。
图3及图4是在长边方向切断了除湿机的剖视图。如图所示,在壳体1内的长度方向并排设有圆盘状的转子12和矩形状的冷凝器13,在其下方设置有用于贮存由冷凝器13凝结了的冷凝水的容器4。冷凝器13如后所述,具有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流通的外部通道和由循环风扇17进行循环的再生空气流通的内部通道,在水平方向形成外部通道,在铅直方向形成内部通道,在上面一侧设置内部通道的入口部26a,在下面侧设置出口部26b。因此,由循环风扇17进行循环的再生空气在冷凝器13中向下流经内部通道。
冷凝器13的内部通道,其上部入口部26a通过形成于转子12上方的第一管道27与腔室19连通,另外,其下部的出口部26b通过形成于转子12下方的第二管道28与形成于循环壳体18上的循环风扇17的吸入口连通。因此,便形成了如下的循环路径:从循环壳体18排出来的再生空气如箭头所示,流入到与循环壳体18连接了的加热器外壳16中,并从开口在加热器外壳16的扇形的加热用开口部(未图示)通过转子12送入到腔室19,并从腔室19通过第一管道27进入到冷凝器13的内部通道,再从内部通道通过第二管道28回流到循环风扇17。
另外,如图所示,第一管道27设置在转子12的上方,另外,第二管道28设置在转子12的下方。因此,从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所通过的转子12的区域部分不会被连接管道遮蔽而对空气供给方向宽广地敞开。由此,送风机20到转子12的供给路径的通道阻力变低,会增加向转子12供给的风量。
另外,第一管道27形成向冷凝器13方向的向下坡度,沿着该向下坡度在第一管道27内凝结了的水滴移动到冷凝器13的内部通道侧。由此,抑制了第一管道27内的水滴滞留。另外,在第二管道28的最低点附近设有排水口30,在该排水口30上以与容器4配合的方式附设挡块31。该挡块31在未安装容器4的情况下封闭排水口30,在装上容器4时进行动作以便打开排水口30。
在第二管道28的上面一侧连接有与腔室19的最低点连通的连通管32和与循环壳体18的最低点连通的泄水孔33。因此,在腔室19内凝结了的水滴通过连通管32滴落到第二管道28中,另外,在循环壳体18内凝结了的水滴通过泄水孔33滴落到第二管道28内。另外,在第一管道27内凝结了的水滴如上所述,移动到冷凝器13的内部通道并与在冷凝器13内部通道凝结了的冷凝水一同滴落到位于下方的第二管道28内。因此,在循环路径29内产生的水滴和冷凝水会全部汇集到第二管道28中,会全面抑制循环路径29的水滴滞留。
另外,由于汇集在第二管道28内的冷凝水通过排水口30全部排到容器4中,所以做成还很难发生从排水口30以外的漏水的结构。并且,在未安装容器4时,由于挡块31封闭排水口30,所以还可防止从排水口30出现水的滴落。再有,循环壳体18的排出口朝向上方并与加热器外壳16连接,也能容易抑制在循环壳体18内凝结了的水滴向加热器外壳16的流入。
图5是除湿机的内部主要零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在分隔壁11上开有圆形开口部34及矩形开口部35,圆形开口部34具备转子12的旋转轴36并设置有利用扇带状的周壁面37形成了扇形断面的腔室19。该腔室19在圆形开口部34的外周部利用螺纹紧固与分隔壁11接合,并在上面开有与相当于腔室19的再生空气出口侧的第一管道27的连接口38。另外,在腔室19内以覆盖与转子12相对的扇形部分的方式设有隔热板39。再有,该隔热板39还以覆盖位于腔室19的周壁面37的转子12的旋转方向后段侧的半径部分的方式延长设置。该隔热板39通过对反射率高且防锈的铝或不锈钢等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并且,以嵌插与腔室19一体形成的旋转轴36的方式将转子12容纳在圆形开口部34中,并将冷凝器13容纳在矩形开口部35中。因此,转子12和冷凝器13的相对位置关系由分隔壁11规定在规定的位置,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则适当地分流到转子12和冷凝器13中。另外,由于圆形开口部34的内径做成比转子12的外形小,所以通过转子12的外周沿转子12旁路的空气减少,可抑制吸湿效率的降低。
在该圆形开口部34中容纳了转子12的状态下,从腔室19的相反一侧安装断面为扇形的加热器外壳16。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通过螺纹紧固固定在转子12的圆形开口部34的外周部及含有旋转轴36的旋转轴部上。因此,转子12的中心部和外周部,可旋转地夹持在腔室19和加热器外壳16之间,即使分隔壁11发生翘曲,也不会影响转子12的旋转动作。另外,采用上述结构,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的间隔在全周范围内总是适当地保持,该间隔优选设定在相对转子12的厚度为0.3mm~1.5mm的较宽范围内。作为其理由是因为,该间隔若相对转子12的厚度不足0.3mm,则无法顺利进行转子12的旋转动作,反之,该间隔若相对转子12的厚度超过1.5mm,则增加空气从转子12和加热器外壳16的间隙及转子12和腔室19的间隙的泄漏,除湿效率大幅度地降低。这样,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的间隔越窄,越有转子12的驱动性降低的倾向,反之,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的间隔越宽,则有空气泄漏增加,除湿效率降低的倾向。因此,为了满足转子12的驱动性和除湿效率,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的间隔优选形成在相对转子12的厚度为0.3mm~1.5mm的较宽范围内,更优选形成在相对转子12的厚度为0.5mm~1.2mm的较宽范围内。
另外,开口在加热器外壳16的与转子12相对面上开的扇形加热用开口部15与腔室19的扇形断面部相对地设置,并做成将容纳在加热器外壳16内的加热器14的辐射热直接照射在转子12上的结构。从该加热用开口部15照射的辐射热还通过转子12到达腔室19的内部。与加热用开口部15相对地设置在腔室19内部的隔热板39隔断照射到该腔室19内的辐射热。因此,可抑制因腔室19的辐射热造成的热变形。另外,隔热板39通过加工反射率高的铝和不锈钢等的镜面金属板形成。由此,照射在隔热板39上的辐射热向转子12方向反射,促使水分从转子12放出。再有,隔热板39延长设置到还覆盖腔室19的位于转子12的旋转方向后段侧的周壁面37的半径部分。因此,表面温度因来自加热用开口部分16的辐射热照射而上升了的转子12伴随着旋转动作即使与位于旋转方向后段侧的周壁面37接近,由于隔热板37遮住从转子12所放的热,可抑制周壁面37的热变形。另外,与第一管道27的连接口38以不与辐射热所照射的加热用开口部15相对的方式在腔室19的上面一侧开口。因此,从加热用开口部15照射的辐射热不会直接入射到第一管道27内,可抑制第一管道27的热变形。
另外,在加热器外壳16的下方配置容纳了循环风扇17的循环壳体18。循环壳体18具备对铝或不锈钢等的耐腐蚀性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金属部40和容纳循环风扇17并开有排出口44的树脂部41,循环风扇17与附设在树脂部41上的马达42连接。因此,在驱动马达42时,则进行如下的送风动作:循环风扇17旋转,从开口在金属部40上的吸入口43吸入空气,并从与加热器外壳16连接的排出口44送出。在该排出口44附近附设有对铝或不锈钢等的耐腐蚀性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的隔热部件45,由该隔热部件45抑制源于从加热器14的放热和经加热器外壳16的传热引起的树脂部41的热变形。
另外,循环壳体18以将金属部40与转子12相对并接近的方式配置在箭头所示的转子12的旋转方向的加热器外壳16的后段位置上。因此,由加热器14加热后的来自转子12的热辐射通过金属部40传递到循环壳体18内,抑制了循环壳体18内部的结露发生。另外,从转子12向树脂部41的热辐射也由金属部40隔热,所以还能抑制树脂部41的热变形。
这样,由于循环壳体18、腔室19及第一管道27配置在比较容易受到来自加热器14的热辐射的影响的位置上,所以在用树脂形成这些部件的场合,最好使用耐热性高的材料。例如,在使用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撑硫化物之类的耐热性树脂形成了循环壳体18、腔室19及第一管道27的场合,即使在转子12的旋转动作不佳、送风机20及循环风扇17的送风动作不佳等的异常发生时,各部分的温度处于过高状态下,也能抑制树脂的热变形。
图6是表示转子12的详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转子12做成如下结构:具备吸湿元件47,该吸湿元件47在将陶瓷纤维、玻璃纤维等的无机纤维或者这些无机纤维和纸浆混合并抄制的平面纸和实施了波纹加工的波状纸进行了卷装而形成的环形的圆盘体上,承载了作为吸湿剂46的例如硅胶、沸石等的无机材质的吸附型吸湿剂、有机高分子电解质即离子交换树脂等的吸湿剂、氯化锂等的吸收型吸湿剂一种或者复合两种以上。该吸湿元件47用沿外周设有齿轮48的环状框架A49和从外圈50朝向与吸湿元件47的中心孔51配合的内圈52呈幅射状地架设的多根肋53的框架B54从轴向两侧夹住并被容纳。并且,框架A49和框架B54在外周用多个螺钉紧固,同时从框架B54的相反一侧将轴承部55嵌入到吸湿元件47的中心孔51中,通过框架B54的内圈52和轴承部55用螺钉紧固从而保护吸湿元件47。
如此构成的转子12为使架设在框架B54上的肋53在转子12旋转时不会被加热器14直接加热而发生变形等,以框架A49面对加热器外壳16一侧而框架B54面对腔室19一侧的朝向配置在壳体1内部。另外,使转子12旋转的驱动部56由与框架A49的齿轮48啮合的齿轮57和使齿轮57旋转的驱动马达58构成,并做成通过以齿轮57与该齿轮48啮合的状态使驱动马达58旋转,从而通过齿轮57将驱动力传递到框架A49的齿轮48,顺利地执行用框架A49和框架B54固定保持的吸湿元件47的旋转动作。该转子12的旋转速度通常设定在每小时10~40转的范围。
在框架A49上以沿着外周覆盖齿轮48的凹状部的方式一体形成有第一遮蔽壁59,另外,在齿轮57上也以沿着外周覆盖所啮合的凹状部的方式一体形成有第二遮蔽壁60。沿着圆周设置在该框架A49上的第一遮蔽壁59抑制由送风机20供给到转子12的空气通过齿轮48的凹状部而沿转子12旁路。另外,沿着圆周设置在齿轮57的外周的第二遮蔽壁60也抑制由送风机20供给到转子12的空气通过齿轮57的凹状部而沿转子12旁路。这样一来,由于第一遮蔽壁59及第二遮蔽壁60的作用使通过齿轮48和齿轮57的凹状部而沿转子12旁路的空气量减少,所以会提高转子12的吸湿效率。
另外,形成于框架B54上的肋53由于在转子12旋转时在循环路径29中与高湿的再生空气接触,所以为了防止因肋53的生锈引起的转子12的旋转不佳等,优选对铝和不锈钢等的具有耐腐蚀性的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形成框架B54。另外,该金属板最好使用板厚在0.1~0.3mm范围内。作为其理由是因为,若框架B54的厚度不足0.1mm,则一体形成在框架B54上的肋53的强度降低,无法充分保持吸湿元件47。另外,若框架B54的厚度超过0.3mm,则肋54的端部和吸湿元件47的表面的空隙变大,该空隙量的空气泄漏在框架B54和腔室19的间隙中发生,导致除湿效率降低。这样一来,框架B54的厚度越薄,越存在肋53的强度降低的倾向,反之,框架B54的厚度越厚,越存在空气泄漏量增加除湿效率降低的倾向。因此,为了满足肋53的强度和除湿效率,框架B54的板厚优选在0.1mm~0.3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5mm~0.25mm的范围内。
图7是表示冷凝器13的详细结构的概要分解立体图。冷凝器13由层叠式热交换器构成,该层叠式热交换器是将例如在厚度为0.05~0.5mm范围内的薄板上以规定图案形成了凹凸部的传热板61a、和在同样厚薄的薄板上形成了与传热板61a不同的凹凸部的图案的传热板61b交替多片层叠而成。在图7中,简便起见,在层叠方向分解表示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各两片。但是,实际上,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层叠共计20片~60片左右。该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板厚从后述的凹凸部的成形性、强度及形状维持性方面考虑优选为0.05mm以上,另外,从确保传热性方面考虑优选在0.5mm以下。并且,其构成为,通过在已层叠了多片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各间隙中交替流过由循环风扇17进行循环的再生空气和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从而每隔一段形成再生空气流过的内部通道62和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流过的外部通道63,流过该内部通道62的再生空气和流过外部通道63的空气通过各个传热板61a和传热板61b进行热交换。因此,阻碍热交换的主要因素仅是以片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热阻,可进行高效的热交换,提高冷凝器13的冷却效率。
该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是具有长边一侧和短边一侧的两组对边的平面形状,长边一侧的对边配置成与垂直方向平行的状态,此时,位于下边的短边如后所述,形成相对水平方向倾斜约10°的直角梯形平面形状。在传热板61a上沿着长边一侧的各对边突出设有宽度为4mm左右的空心凸状的间隔肋64a。另外,在传热板61b上沿着短边一侧的各对边也突出设有与传热板61a同样的宽度为4mm左右的空心凸状的间隔肋64b。传热板61a的间隔肋64a的凸状高度形成为3mm左右,该间隔肋64a的突设面在层叠状态中与传热板61b抵接。由此,内部通道62的通道间隔规定并保持为规定尺寸即约3mm。另一方面,传热板61b的间隔肋64b的凸状高度形成为2mm左右,该间隔肋64b的突设面在层叠状态中与传热板61a抵接。由此,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规定并保持为规定尺寸即约2mm左右。
另外,间隔肋64a做成:使在层叠状态中与突出设置在传热板61b上的间隔肋64b重叠的两端角部65再突出设置间隔肋64b的高度量即2mm左右,使该角部65嵌合在间隔肋64b的背面空心凹状部分,整个突设面与传热板61b抵接。同样地,间隔肋64b也做成:使在层叠状态中与突出设置在传热板61a上的间隔肋64a重叠的两端角部66再突出设置间隔肋64a的高度量即3mm左右,使该角部66嵌合在间隔肋64a的背面空心凹状部分,整个突设面与传热板61a抵接。这样,间隔肋64a及间隔壁64b以其整个突设面与所邻接的传热板61b及传热板61a抵接的方式设置。由此,在层叠状态中,内部通道62的通道间隔全都保持为适当的规定尺寸即约3mm。另外,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同样也全都保持为适当的规定尺寸即约2mm。
如上那样,由于利用突出设置在传热板61a的间隔肋64a的肋高度将内部通道62侧的层叠间隔设定为约3mm,且利用突出设置在传热板61b上的间隔肋64b的肋高度将外部通道63侧的层叠间隔设定为约2mm,所以内部通道62的通道间隔比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宽约1mm。这样,当将内部通道62的通道间隔设定得比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宽时,由于可抑制在内部通道62内凝结了的水滴的桥接现象,因而水滴可顺利滴下,可抑制因水滴滞留而引起的内部通道62的通风阻力的增加。并且,由于外部通道63不设置多余的通道间隔地紧密形成,所以可实现冷凝器13的小型化及冷却效率的提高。在此,流过外部通道63的空气在例如含有大量异物之类的环境下使用的场合,如果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为2mm左右,则异物堆积在通道间隙中而增加通风阻力。并且还妨碍热交换。这种情况,最好将间隔肋64b的肋高度设定为比间隔肋64a的肋高度还高,例如设定为4mm左右。即、最好将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设定得比内部通道62的通道间隔还宽。这样一来,通过加宽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可抑制异物的堆积。这样,间隔肋64a及间隔肋64b的肋高度最好根据流过各通道中的空气的状态例如水滴发生状态和异物含有状态进行适当调整。
另外,在传热板61a的水平方向中央部,在与间隔肋64a相同的方向上连续地形成宽度为2mm左右的空心凸状的引导肋67a,在传热板61b的铅直方向上连续地形成两根突出设置在间隔肋64b的反方向的宽度为2mm左右的空心凸状的引导肋67b。该引导肋67b在层叠状态中配置成位于间隔肋64a和引导肋67a的中央部分。因此,在层叠状态中引导肋67a及引导肋67b以在内部通道62内自两面侧间隔为大致等间隔的方式做成相对再生空气的送风方向连续地突出设置。由此,凝结在内部通道62内的水滴沿着引导肋67a及引导肋67b迅速滴下,可进一步抑制内部通道62内的水滴滞留。该引导肋67a及引导肋67b的肋高度只要在间隔肋64a以下虽然能适当设定,但最好是基于内部通道62的间隔保持状况和水滴滴下状况进行设定。例如,如果将引导肋67a的肋高度设定为与间隔肋64a相同的3mm,将引导肋67b的肋高度设定为比引导肋67a低1mm左右,则内部通道62的通道间隔即使在中央部也能适当保持,并且还能将内部通道62的通道断面积做得较宽,可降低通风阻力,再有凝结在通道内的水滴也不会桥接而能顺利地滴下。
另外,在传热板61b上在与间隔肋64b相同的方向上大致在水平方向等间隔地突出设有多根宽度为1mm左右的空心凸状的整流肋68。并且,该整流肋68的突设面做成在突出设于传热板61b的相反面的引导肋67b的空心凹部分中为不连续。因此,由于整流肋68在传热板层叠状态中从传热板61b一侧突出设置在外部通道63内,并且做成相对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的送风方向为不连续,所以供给到外部通道63内的空气沿着整流肋68均匀地流动。并且,在整流肋68的不连续部分中,可进行均压而使风速分布均衡化,可进行与再生空气的高效热交换。该整流肋68的肋高度只要为间隔肋64b以下虽能适当设定,但例如若将整流肋68设定为与间隔肋64b相同的肋高度即2mm左右,则能实现流过外部通道63的空气的风速分布均匀化的同时还兼有保持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的作用。
这样,冷凝器13的构成为,利用与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一体形成的间隔肋64a及间隔板64b、引导肋67a及引导肋67b、整流肋68等的突出设置部分适当保持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层叠间隔,抑制内部通道62及外部通道63的通风阻力的增加。另外,在形成为直角梯形状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短边一侧的对边上设置内部通道62,在与内部通道62大致正交的长边一侧的对边上设置外部通道63。由此,将外部通道63的通道断面积做成比内部通道62的通道断面积宽,使外部通道63的通风阻力比内部通道62的通风阻力低,从而可更容易地向外部通道63供给比再生空气多的空气。因此,可用更多的空气冷却再生空气,可确保较高的冷却效率。
另外,由于内部通道62以再生空气向下流动的方式设置在铅直方向上,所以凝结在内部通道62内的水滴由于其自重和向下流动的再生空气的风压而迅速滴下,可抑制因内部通道62内的水滴滞留而引起的通道堵塞。另外,由于外部通道63以与内部通道62正交的方式设置在水平方向上,所以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实质上都在水平方向上以平行状态流过转子12和外部通道63。因此,送风机20的通风阻力减少,送风机20的风量增加。另外,滴落到内部通道62的出口的水滴沿着形成为直角梯形状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倾斜面依次移动到最低点,在最低点变成大水滴并因自重而迅速滴下分离。因此,还可抑制内部通道62内的出口部分的通道堵塞。该内部通道62的下边的倾斜角度优选形成为5~20°的范围。作为其理由是因为,若倾斜角度小于5°,则倾斜过缓而使滴落到内部通道62出口的水滴不会顺利地移动到最低点,并滞留在通道出口部分而增加通道阻力,另外,若倾斜角度超过20°,则倾斜过陡而使为容纳冷凝器13所需的容积中所占的传热面积的比例减少,冷却效率降低。这样,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下边的倾斜角度越缓,越有水滴分离性降低的倾向,反之,倾斜角度越陡则越有冷却效率降低的倾向。因此,为了满足水滴分离性和冷却效率两者,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下面的倾斜角度优选在5~20°的范围,更优选做成约10°。
另外,冷凝器13通过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层叠图案可按照机器结构调整内部通道62和外部通道63的排列。例如,在依次层叠间隔肋64a及间隔肋64b的突设面一侧的场合,如图7所示,若从传热板61a开始交替层叠相同层数的传热板61b、传热板61a,则在层叠方向的两端部排列内部通道62。如果以这种排列图案构成冷凝器13,并以在冷凝器13的层叠方向外周流过空气的方式构成机器,则会进行流过排列在层叠方向的两端的内部通道62的再生空气和流过冷凝器13外周的空气的热交换。其结果,可将所有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作为传热面利用。另一方面,如果从传热板61b开始交替层叠相同层数的传热板61a、传热板61b,则在层叠方向的两端部排列外部通道63。如果以这种排列图案构成冷凝器13,并在冷凝器13的层叠方向外周设置保持传热板层叠状态的固定部等,则利用排列在层叠方向两端的外部通道63,对设置在其外侧的固定部和流过排列在其内侧的内部通道62的再生空气进行隔热。其结果,可抑制因高温的再生空气引起的固定部的热变形。这样,内部通道62和外部通道63的排列图案可根据机器结构每次都设定为最佳排列。
图8是表示冷凝器13的固定保持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冷凝器13如图7所示将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交替层叠规定片数即共计40片构成。此时的层叠最终尺寸A是形成于传热板61a上的间隔肋64a的肋高度尺寸3mm乘以传热板61a的片数的值即60mm,形成于传热板61b上的间隔肋64b的肋高度尺寸2mm乘以传热板61b的片数的值即40mm以及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厚度例如0.25mm乘以传热板的总片数的值即10mm的总计值即110mm。容纳该冷凝器13并将其固定保持的壳体69形成有比层叠最终尺寸A小的宽度尺寸B例如为105mm的宽度尺寸的容纳部70。在将传热板层叠状态的冷凝器13按空心箭头所示插入到该容纳部70中时,则冷凝器13抵接在壳体69的附设于冷凝器13的容纳方向里面的卡定部71上而完成容纳。在该完成容纳状态中,由于容纳部70的宽度尺寸B比层叠最终尺寸A小5mm,所以对层叠状态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各个由层叠方向施加了与该5mm相应的挤压力。形成于传热板61a的间隔肋64a的突设面与该突设面接触的传热板61b的抵接力由于该挤压力而增加,可提高内部通道62的气密性。另外,形成于传热板61b的间隔肋64b的突设面与该突设面接触的传热板61a的抵接力也增加,可提高内部通道63的气密性。
这样一来,通过在比传热板层叠最终尺寸A小的宽度尺寸B的容纳部70中以传热板层叠的状态容纳冷凝器13,从层叠方向挤压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各个而将其保持,从而可实现内部通道62和外部通道63的气密性的提高。该层叠最终尺寸A和宽度尺寸B之差在上述结构中虽为5mm,但优选将该差值设定在1~12mm的范围内。作为其理由是因为,若小于1mm,则在向容纳部70的完成容纳状态中从层叠方向对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各个施加的挤压力不足,内部通道62及外部通道63的气密性降低。另外,若超过12mm,则从层叠方向对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各个施加的挤压力过大,无法适当保持内部通道62和外部通道63的通道间隔。这样,层叠最终尺寸A和宽度尺寸B的差值越小,则越有内部通道62及外部通道63的气密性降低的倾向,反之,差值越大则越难保持内部通道62及外部通道63的气密性和通道间隔。因此,为了适当确保内部通道62及外部通道63的气密性和通道间隔,层叠最终尺寸A和宽度尺寸B的差值优选在1~12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2~8mm的范围内。
该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首先将平板状的薄板通过真空成形、压力真空成形、超高压成形、冲压成形等一体成形间隔肋64a及间隔肋64b、引导肋67a及引导肋67b、整流肋68等的凹凸部。然后,将成形了该凹凸部的薄板用压模进行挤压等并切断从而形成与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各外周形状相当的形状。作为该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原材料的薄板优选使用厚度为0.05mm~0.5mm范围的薄板。作为其理由是因为,厚度小于0.05mm时,由于形成凹凸时的伸缩和成形后的薄板强度的降低容易发生破裂等的破损,且已成形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也因强度弱而很难维持形状。另外,如果厚度超过0.5mm,则传热性因热阻的增加而大幅度降低。这样,薄板的厚度越薄则越有成形性、强度、形状维持性降低的倾向,反之,薄板的厚度越厚,则越有传热性降低的倾向。因此,为了满足成形性、强度、形状维持性及传热性的全部性能,作为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原材料的薄板的厚度优选在0.05~0.5mm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1~0.3mm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原材料的薄板,最好使用例如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ABS树脂(丙稀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者高抗冲聚苯乙烯之类的热塑性树脂材料。如果使用这类热塑性材料,则在成形时的加热工序中,薄板变得十分柔软,可顺利地粘贴在成形模具上,可容易进行凹凸部的成形。另外,作为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原材料的薄板,还可使用例如铝、不锈钢等的薄金属板。这种情况,由于在内部通道62内有高温高湿的再生空气通过,所以适于使用具有耐热性和在高湿下的耐腐蚀性和防锈性的金属材料。因此,优选对铝或不锈钢等的耐腐蚀性的金属薄板实施冲压加工或拉深加工形成凹凸部并作为传热板使用。在使用这类金属材料的场合,传热板的强度提高容易维持形状,另外,由于与树脂材料相比具有数十倍以上的导热率,所以可大幅度提高每一片传热板的冷却效率。因此,在用与树脂材料相同面积的金属材料构成冷凝器13的场合,因冷却效率的增加而实现除湿性能的提高,另外,在维持与树脂材料相同的冷却效率的场合,可很好地实现冷凝器13的小型化。
图9是表示加热器外壳16的详细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加热器外壳16通过用已开有加热用开口部15的扇形状的盖体75覆盖在侧面开有再生空气流入部72的断面扇形的箱体73的扇形开口面74从而设置成断面为扇形的空心状。另外,在箱体73的扇形开口面74的周边延长设有与盖体75的外形一致的平面状凸缘部76。并且盖体75的半径部分向箱体73一侧实施加工成锐角状的弯曲加工而形成弯曲部77。另外,通过将沿圆周设置在箱体73上的凸缘部76的半径部分嵌插到形成于盖体75的半径部分的弯曲部77上,从而暂时固定箱体73和盖体75。在该暂时固定状态下,通过用螺钉紧固扇形中心部和延长设置在外周方向的凸缘部76的数点,从而将箱体73和盖体75接合固定。即、设置在箱体73和盖体75的外周一侧的螺纹接合部78和设置在箱体73和盖体57的扇形中心部的螺纹接合部79通过螺纹紧固进行接合固定。这样,由于箱体73和盖体75在相互暂时固定的嵌插状态中实施螺纹紧固加工,所以可实现组装工序的作业性的提高。另外,在完成了螺纹紧固加工的完成状态中,由于设置在扇形外周部的螺纹接合部78和设置在扇形中心部的螺纹接合部79被接合固定,所以箱体73和盖体75的半径方向及外周方向的所有面抵接而抑制空气泄漏。这样,以利用扇形板状的盖体75覆盖做成扇形断面箱状的箱体73的扇形开口面74这样的简单结构就能确保加热器外壳16的气密性。
另外,加热器外壳16的设置为,在壳体1内盖体75在与转子12相对的方向上与转子12密合。在此,固定箱体73和盖体75的螺纹接合部78及螺纹接合部79位于转子12的外周一侧及转子12的旋转轴36部分,处于在转子12的相对面上不存在用于接合加热器外壳16自身的螺纹接合部。因此,在加热器外壳16的转子12相对面,能广范围地确保加热用开口部15,可将转子12的整个通风面有效用作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通过的水分吸湿区域和与加热用开口部15相对的水分放出区域。另外,加热器外壳16通过转子12与腔室19相对地设置,在外周一侧接合着箱体73和盖体75的螺纹接合部78和位于相同圆周上的转子12的外周一侧以及在扇形中心部接合箱体73和盖体75的螺纹接合部79紧闭的转子12的旋转轴36上,加热器外壳16与腔室19用螺钉紧固。此时,若将箱体73、盖体75、旋转轴36一同连接在螺纹接合部79上并固定,则可削减组装工时。
另外,在盖体75的加热用开口部15的周边上设有突出于转子12方向的扇形的突出面80。该突出面80在加热器外壳16的安装状态中与形成腔室19的扇形断面的周壁面37相对地设置,该突出面80和周壁面37的间隔决定了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的间隔。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突出面80和周壁面37的间隔设定为规定值即相对转子12的厚度在0.3~1.5mm的较宽范围内,从而可确保转子12的顺利旋转动作的同时,抑制空气从转子12和突出面80以及转子12和周壁面37的间隙的泄漏,可实现除湿效率的提高。如上所述,如果突出面80和周壁面37的间隔相对转子12的厚度小于0.3mm,则无法顺利进行转子12的旋转动作。另外,如果该间隔相对转子12的厚度超过1.5mm,则空气从转子12和突出面80的间隙以及转子12和周壁面37的间隙的泄漏增加,除湿效率会降低。这样,突出面80和周壁面37的间隙越窄,越存在转子12的驱动性降低的倾向。另外,突出面80和周壁面37的间隙越宽,则越存在空气泄漏量增加,除湿效率降低的倾向。因此,为了满足转子12的驱动性和除湿效率,突出面80和周壁面37的间隔优选为相对转子12的厚度形成在0.3~1.5mm的较宽范围内,更优选相对转子12的厚度形成在0.5~1.0mm的较宽范围内。
另外,加热器14使用镍铬耐热合金丝,该加热器14由在加热器外壳16内构设的加热器框81进行固定保持。该加热器框81将以与加热器外壳16绝缘的状态容纳加热器14地断面为五边形的加热器容纳部82做成空心状态,在该加热器容纳部82内用在半径方向及圆周方向架设的多个绝缘支撑板83支撑由镍铬耐热合金丝构成的加热器14并使其接近加热用开口部15。由此,在确保加热器14的绝缘性的同时,可从加热用开口部15向转子12稳定地供给辐射热。再有,加热器容纳部82的五边形底面部分用反射率高的金属板例如由铝或不锈钢构成的镜面状的反射板85做成。该反射板85通过将照射在加热器容纳部82底部的加热器14的辐射热向转子12一侧反射,从而促进转子12的水分放出。
另外,在加热器外壳16内的加热器框81的周围如箭头所示,形成有从流入部72流入到加热器外壳16内的再生空气通过的分支风道84。供给到该分支风道84中的再生空气回收照射在加热器外壳16内的加热器14的辐射热而温度升高的同时,通过加热用开口部15和加热器框81的间隙供给到转子12。由此,由于要泄漏到加热器外壳16的外部的热量由供给到分支风道84中的再生空气回收,再用作转子12的水分放出,所以可削减加热器14的能量损耗电。另外,加热器框81上设有用于将分支风道84的通风供给到加热器14的通风孔。因此,流过该分支风道84的再生空气的一部分从在加热器容纳部82的底面及侧面开口了的通风孔86供给到加热器容纳部82内。供给到该加热器容纳部82内的再生空气吸取滞留在加热器容纳部82内的热量并从加热用开口部15供给到转子12。因此,由于应滞留在加热器容纳部82中的热量被从通风孔86供给的再生空气回收并用作转子12的水分放出,所以削减加热器14的能量损耗的同时,还能抑制加热器容纳部82内的温度上升。
图10是表示除湿机的运转动作的简易俯视剖视图。当对未图示的操作部指示除湿机的运转时,送风机20、循环风扇17、驱动马达58、加热器14分别驱动。首先,通过送风机20的驱动从吸气口3将空气吸引到壳体1内。这时,空气中的尘埃由附设在吸气口3上的过滤器2除去。已吸引到壳体1内的空气供给到在壳体1的长边方向并列设置在送风机20的风上游侧的水平方向的转子12和冷凝器13中。该空气由于分流到转子12和冷凝器13中,并且实质上沿平行于壳体1的短边方向流动,所以通风阻力并列地分散,通风距离也变短,对送风机20的机内阻力降低,会增加送风机20的送风量。分流到转子12一侧的空气未接收冷凝热地供给到转子12。因此,在转子12中吸湿效率不会降低,供给供气除去湿气的同时给予吸附热而变为高温低湿。另一方面,分流到冷凝器13一侧的空气未接收吸附热地供给到冷凝器13的外部通道13中。因此,在冷凝器13中冷却效率不会降低,供给空气冷却流过内部通道62的再生空气并吸取冷凝热而变为高温。由转子12吸湿后的高温低湿的空气和由冷凝器13吸取冷凝热后的高温空气一同被吸入送风机20中经搅拌后从排气口7排出。该排出空气是在转子12中吸湿效率没有降低的并被充分吸湿后的空气、和在冷凝器13中冷却效率没有降低的充分吸取了冷凝热的空气的混合空气,具有较高的干燥度。另外,该空气如上所述,由于对送风机20的机内阻力降低还可确保充分的风量,所以当将该干燥度高且风量大的排出空气从排气口7供给衣物等的干燥对象物时,可得到极高的干燥效率。
另一方面,吸收水分后的转子12通过驱动马达58的驱动而向循环路径29移动,经加热器14加热后放出水分。在此,加热器14相对由送风机20供给到转子12的空气的风向从风上游侧对转子12照射辐射热。因此,对位于送风机20的风上游侧的转子12的上游部分87照射辐射热。该转子12的上游部分87是最先与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接触的部分,且是来自空气的吸湿量高、保有大量水分的部分。由于对该转子12的保有较多水分的上游部分87照射加热器14的辐射热,所以通过辐射热的直接照射增加从转子12放出的水分量,可将辐射热有效地利用于水分放出。从该转子12放出来的水分包含于在加热器外壳16中由加热器14的发热而被加热的高温的再生空气中。含有该水分的高湿的再生空气由腔室19接收后,流入到冷凝器13的内部通道62中,被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冷却使水分达到饱和。在冷凝器13中除去了水分的再生空气被循环风扇17吸入,返回到加热器外壳16内并在循环路径29内循环。
在此,为了促进转子12的顺利的旋转动作,加热器外壳16及腔室19的设置分别在与转子12的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因此,通过该间隙,循环路径29与送风机20的送风路径连通,发生再生空气和送风机20送风的空气之间的空气转移。例如,通过转子12的再生空气的风速比由送风机20向转子12供给的空气的风速慢的场合,即循环路径29一侧的转子12的通风压力损失低的场合,就加热器外壳16和转子12的间隙88而言,空气从外部流入到循环路径29内,就腔室19与转子12的间隙89而言,空气从循环路径29内部向外部流出。这种情况,加热器14的热量不会泄漏到循环路径29外部而全部供给到转子12中。另外,通过转子12的再生空气的风速比由送风机20向转子12供给的空气的风速快的场合,即、循环路径29一侧的转子12的通风压力损失高的场合,就加热器外壳16和转子12的间隙88而言,空气从循环路径29向外部流出,就腔室19和转子12的间隙89而言,空气从外部向循环路径29内流入。这种情况,加热器14的热量的一部分伴随着空气流出而暂时泄漏到循环路径29的外部。但是,该泄漏的热量如虚线所示供给到转子12的接近加热器外壳16的旋转方向前后的部分中,在转子12的下游侧从腔室19与转子12的间隙89流入到腔室19并被回收到循环路径29中。这样,在转子12的前后即使发生循环路径29与外部的空气转移,也可将加热器14的热量的大部分用于从转子12放出水分,降低能量损耗。由此,可得到极高的除湿效率。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除湿装置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具有以下效果。
即、通过将加热器14设置成对转子12的保有较多水分的部分照射辐射热,可通过辐射热的作用增加从转子12放出的水分量,可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由于通过相对由送风机20向转子12供给的空气的风向,加热器14从风上游侧向转子12照射辐射热,而主要对位于送风机20的风上游侧的转子12的保有较多水分的部分照射辐射热,因而可通过辐射热的作用增加从转子12放出的水分量,可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通过做成具备夹持转子12并与加热器14相对的腔室19,并将加热器14加热了的再生空气通过转子12从腔室19回收到循环路径29内的结构,从而在转子12的前后即使发生循环路径29和外部的空气转移,也能将由加热器14加热了的再生空气从腔室19回收到循环路径29内,将加热器14发热的大部分用于从转子12放出水分,抑制加热器14的热能损耗,可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循环路径29的形成使得再生空气按照以下的顺序循环,即,容纳循环风扇17的循环壳体18、容纳加热器14并开有与转子12相对的扇形加热用开口部15的加热器外壳16、夹持转子12并与加热用开口部15相对的断面扇形的腔室19、在冷凝器13中再生空气通过的内部通道62;通过相对送风机20的风向在转子12的风上游侧设置加热器外壳16,而在转子12的风下游侧设置腔室19,即使在转子12的前后发生循环路径29和外部的空气转移,也能将由加热器14加热了的再生空气从腔室19回收到循环路径29内。其结果,由于能将加热器14发热的大部分用于从转子12放出水分,抑制加热器14的热能损耗,因而可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通过用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可旋转地夹持转子12,从而可抑制因翘曲等引起的转子12的旋转不佳的情况。
另外,通过将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固定在转子12的外周部及旋转轴部,从而可在全周范围内适当保持加热器外壳16和腔室19的间隔。
另外,通过在腔室19的形成扇形断面的周壁面37的转子12旋转方向后端部分设置对来自转子12的放热进行隔热的隔热板39,因而可抑制腔室19的热变形。
另外,通过在腔室19内设置对加热器14的辐射热进行隔热的隔热板39,从而可抑制因辐射热引起的腔室19的热变形。
另外,由于照射到腔室19内的辐射热利用由镜面金属板形成的隔热板39向转子12方向反射,所以可促进从转子12放出水分。
另外,由于利用设置在加热器外壳16内的反射板85可将加热器14的辐射热向转子12一侧反射,所以可促进从转子12放出水分。
另外,通过将加热器外壳16做成用开有加热用开口部15的扇形状的盖体75覆盖在侧面开有再生空气的流入部72的断面扇形的箱体73的扇形开口面74的结构,可简化加热器外壳16的结构。
另外,通过将盖体75的半径部分向箱体73一侧弯曲成锐角状而形成弯曲部77,并将沿着外周设置在箱体73的开口面外边缘的凸缘部76嵌插到弯曲部77中,从而暂时固定箱体73和盖体75,可实现组装性的提高。
另外,箱体73和盖体75通过在扇形中心部及加热用开口部15的外周部用螺钉紧固进行接合,从而在全周范围内使箱体73和盖体75密合,可提高加热器外壳16的气密性。
另外,通过在盖体75的加热用开口部15的周边形成向转子12方向突出的扇形状的突出面80,并使腔室19的形成扇形断面的周壁面37和突出面80夹持转子12并相对,从而可抑制循环路径29在转子12前后的空气泄漏,可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通过将周壁面37和突出面80的间隔相对转子12的厚度形成在0.3~1.5mm的较宽范围内,可确保转子12的顺利的旋转动作的同时,能抑制循环路径29在转子12前后的空气泄漏,可提高除湿效率。
另外,通过在加热器外壳16内部构设以绝缘状态并与加热用开口部15接近的方式容纳并保持加热器14的断面为多边形的加热器框81,在确保加热器14的绝缘性的同时,能可靠地规定加热器14的位置,并稳定地向转子12供给辐射热。
另外,通过做成在加热器框81的周围以包围加热器14的方式形成分支风道84,并使通过了分支风道84的再生空气从加热用开口部15中排出的结构,从而可将泄漏在加热器81的外周的热量回收到再生空气中,可降低能量损耗。
另外,通过在加热器框81上设有用于将分支风道84的通风供给到加热器14中的通风孔86,从而可用再生空气回收滞留在加热器框81内的热量并供给转子12,可促进转子12的水分放出。
另外,通过将加热器框81的底面形成为反射加热器14的辐射热的镜面状,从而能将照射在底面上的辐射热反射到转子12一侧,可促进转子12的水分放出。
另外,通过将从吸气口3供给的空气分别分流到转子12和冷凝器13中并平行地流动,从而能减少通风阻力,供给大量的空气。
另外,从吸气口3吸引的空气由于不给予冷凝热而向转子12供给,因而可抑制吸湿效率的降低。
另外,从吸气口3吸引的空气由于不给予吸附热而向冷凝器13供给,因而可抑制冷却效率的降低。
另外,通过利用通风阻力的减少来确保充足的风量,另外未降低吸湿效率和冷却效率地将具有较干燥度高的空气从排气口7向干燥对象物供给,从而可大幅度地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通过将吸气口3做成仅能在壳体1的单面上开口设置在,从而可减少对设置场所的制约,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另外,由于通过在水平方向并排设置转子12和冷凝器13而可降低壳体1的高度,实现机器的小型化的同时,能以舒服的姿势进行机器的搬运,所以可提高使用的方便性。
另外,通过在开口在分隔壁11上的圆形开口部34及矩形开口部35上分别嵌插转子12和冷凝器13,从而能可靠地规定转子12和冷凝器13的相对位置,可分别适当地分流空气。
另外,通过使圆形开口部34的内径小于转子12的外形,从而可减少沿转子12的外周旁路的空气量,可提高吸湿效率。
另外,通过用沿外圆周设有齿轮48的框架A49和向内圈52呈放射状架设了肋53的框架B54从两轴侧夹持并固定吸湿元件47的同时,将嵌插到吸湿元件47的中心孔51中的轴承部55和框架B54的内圈52进行固定,用驱动马达58使与齿轮48啮合的齿轮57旋转,从而将驱动马达58的旋转力通过齿轮57传递到沿圆周设置在框架A49上的齿轮48,可容易地进行用框架A49和框架B54和轴承部55牢固保持着的吸湿元件47的旋转动作。
另外,通过用厚度0.1~0.3mm范围的金属板形成框架B54,从而可保持呈放射状架设的肋53的强度的同时,降低肋53的高度并减少空气从间隙的泄漏量,可提高吸湿效率。
另外,由于利用与框架A49一体形成的第一遮蔽壁59可减少通过齿轮48的凹状部而沿转子12旁路的空气量,所以可提高吸湿效率。
另外,由于利用与齿轮57一体形成的第二遮蔽壁60可减少通过齿轮57的凹状部而沿转子12旁路的空气量,所以可提高吸湿效率。
另外,由于冷凝器13由将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以规定间隔层叠多片的层叠式热交换器构成,因而通过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和由循环风扇17进行循环的再生空气借助于各个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进行热交换,从而可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凝结在内部通道62内的水滴利用水滴自身的自重和向下流动的再生空气的风压迅速滴下,可抑制通道堵塞的同时,由送风机20供给的空气由于与转子12和外部通道63平行地流动,因而可抑制通风阻力。因此,可使送风机20的风量增加。
另外,通过使外部通道63的通道断面积比内部通道62的通道断面积更宽,从而能以更多的空气冷却再生空气用,可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由于滴落到内部通道62的出口的水滴沿着形成为直角梯形状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倾斜面移动至最低点,并变为大粒的水滴,利用其自重顺利滴下,因而可抑制通道堵塞。
另外,在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层叠方向的两端排列内部通道62的场合,由于与流过排列在层叠方向的两端的内部通道62和冷凝器13的外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全部作为传热面有效利用,因而可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在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层叠方向的两端排列外部通道63的场合,利用在层叠方向两端排列的外部通道63对设置在起外侧的冷凝器13的固定部和排列在其内侧的内部通道62内的再生空气进行隔热,可抑制因高温的再生空气引起的固定部的热变形。
另外,通过将间隔肋64a及间隔肋64b与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一体形成,从而可适当保持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层叠间隔,可抑制通风阻力的增加。
另外,通过将内部通道62一侧的层叠间隔做成比外部通道63一侧的层叠间隔更宽,从而可抑制内部通道62内的水滴的桥接现象,可使水滴顺利滴下。
另外,通过将外部通道63一侧的层叠间隔做成比内部通道62一侧的层叠间隔更宽,从而可抑制流过外部通道63的空气中的异物堵塞。
另外,通过从层叠方向挤压并保持各各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从而可提高内部通道62和外部通道63的气密性。
另外,由于使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厚度在0.05~0.5mm的范围内,因而可抑制在成形保持层叠间隔的肋等的凹凸部时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破损并减少热阻,可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在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用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场合,由于热塑性树脂的成形容易性,可提高保持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层叠间隔的肋等的凹凸部的成形性。
另外,在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用金属板形成的场合,可确保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较高的强度,且热阻变小,可提高冷却效率。
另外,通过在转子12的上方设置第一管道27,在下方设置第二管道28,从而能消除送风机20的送风通道的管道的通风阻力,可进一步增加向转子12的空气供给量。
另外,通过以向下坡度形成第二管道27,可将凝结在第一管道27内的水滴沿着向下坡度引导到腔室19或者内部通道62内,可抑制向第一管道27内的水滴滞留。
另外,通过将在循环路径29内发生的冷凝水汇集在第二管道28内,并从排水口30的一处向容器4内排出,从而可抑制漏水的发生。
另外,在未安装容器4的场合,可利用挡块31封闭排水口30,可防止来自排水口30的水滴滴落。
另外,由于凝结在循环壳体18内部的冷凝水通过泄水孔33向第二管道28滴落,因而可抑制循环壳体18内的冷凝水滞留。
另外,由于凝结在腔室19内部的冷凝水通过连通管32向第二管道28滴落,因而可抑制腔室19内的冷凝水滞留。
另外,通过将加热器外壳16配置在循环壳体18的上方,从而可抑制已凝结在循环壳体18内的冷凝水向加热器外壳17的流入。
另外,通过在循环壳体18的再生空气排出侧附设隔热部件45,从而可抑制因加热器14的放热引起的循环壳体18的热变形。
另外,通过用金属板形成循环壳体18的与转子12相对的面,从而可抑制因从转子12的热辐射引起的循环壳体18的热变形。
另外,通过将循环壳体18设置在转子12的旋转方向的加热器14的后段侧,从而可抑制循环壳体18内的结露。
另外,通过在与通过转子12照射加热器14的辐射热的腔室19的加热用开口部15的相对面不同的面上开有与第一管道27的连接口38,从而可抑制因辐射热引起的第一管道27的变形。
另外,利用与加热用开口部15相对地设置在腔室19内的隔热板39,可以对加热器14的辐射热进行隔热,可抑制腔室19的热变形。
另外,由于照射在腔室19内的辐射热由镜面状的隔热板39向转子12一侧反射,因而可进一步促进从转子12放出水分。
另外,通过用耐热性树脂形成腔室19、循环壳体18及第一管道27的至少任一个,从而可抑制异常运转时的热变形。
另外,通过将从吸气口2供给的空气分流到各个转子12和冷凝器13,并大致流过短边方向,从而可缩短风道距离,减少通风阻力,可供给大量的空气。
另外,通过在壳体1的长边方向并列设置转子12和冷凝器13,从而可在壳体1内高密度配置零部件,可实现机器的小型化。
另外,由于通过确保吸气面积宽,将从吸气口3吸引来的空气顺利地送到送风机20,将从送风机20排出来的空气顺利地送到排气口7,使通道阻力降低,送风机20的送风量增加,所以可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通过将排气口7做成沿着壳体1的长边方向呈矩形状开口,从而可较宽地送出干燥空气,可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在风向改变部8从排气口7排出的空气的风向期望自动地改变,通过将干燥度高且风量大的排出空气广范围地供给到干燥对象物,从而可提高干燥效率。
另外,用装拆自如地设置在吸气口3上的过滤器2捕捉从吸气口3吸引的空气中所含的异物,可抑制异物向壳体1内的流入。
另外,贮存用冷凝器13回收的冷凝水的容器4从壳体1的短边方向可装拆地设置,可缩短容器4的移动距离,可提高排水作业和安装作业时的作业性。
以上说明的内容仅对用于实施发明的一个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虽然将壳体1的水平断面形状实质上做成椭圆状,但只要是至少具有一组长边一侧和短边一侧的形状,都可以形成为矩形状和六边形状等。
另外,虽然将覆盖齿轮48凹状部的第一遮蔽壁59做成与框架A49一体形成的结构,但也可以与框架B54一体形成。
另外,虽然将第一管道27向冷凝器13一侧形成向下坡度,但也可以朝向腔室19一侧或者冷凝器13和腔室19两侧形成向下坡度。
另外,虽然做成将传热板以层叠状态插入宽度尺寸比传热板层叠最终尺寸小的外壳体69中并挤压各个传热板61a及传热板61b的结构,但也可以做成将弹性体嵌入到层叠状态的传热板中并挤压的结构。
另外,虽然作为加热器14使用镍铬耐热合金丝,但只要是能照射一些辐射热的结构即可,也可以使用卤素加热器、石墨加热器、铠装加热器或者陶瓷加热器等。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除湿机可将加热器的辐射热高效地给予转子的同时抑制因空气泄漏引起的加热器的热能损耗而得到较高的除湿效率,另外,消除了转子的吸湿效率和冷凝器的冷却效率的降低,通过减少机内阻力而供给大量空气以提高干燥效率,使除湿机主体小型化,实现了减少设置场所的制约,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适用于除湿机、干燥机、衣物干燥机、衣物干燥洗涤机、浴室干燥机、空调机或者溶剂回收装置等的需要高效率的除湿运转的用途。

Claims (19)

1.一种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在开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壳体内,具备:
从上述吸气口吸气并从上述排气口排气的送风机,
从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中进行吸湿的圆盘状的转子,
使上述转子旋转的驱动部,
在上述转子的一部分上以使再生空气循环的方式形成的循环路径,
使再生空气在上述循环路径中循环的循环风扇,
在上述循环路径中使水分从上述转子中放出的加热器,
利用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冷却含有上述转子所放出来的水分的上述再生空气并使水分凝结的冷凝器;
上述转子和上述冷凝器在上述壳体中在水平方向上并排设置,从上述吸气口吸引的空气分流且并行流到上述转子和上述冷凝器中之后,一同被吸入到上述送风机中再从上述排气口排出,
具备相对上述送风机的送风方向前后划分上述壳体内部的分隔壁,在上述分隔壁上开有嵌插上述转子的圆形开口部和嵌插上述冷凝器的矩形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圆形开口部的内径为上述转子的外径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转子至少由以下部件构成:
具有承载了吸湿剂的多个通道的环状吸湿元件,
形成为环状并沿着外周设置了外环齿轮的框架A,
从环状的外圈向与上述吸湿元件的中心孔配合的内圈呈放射状架设肋的框架B,
嵌插到上述吸湿元件的中心孔中的轴承部;
由上述框架A和上述框架B从两轴侧夹持并容纳上述吸湿元件,
从上述框架B的相反一侧将上述轴承部嵌入到上述中心孔中,将上述框架A和上述框架B在其外周部固定,
将上述除湿机做成将上述轴承部与上述框架B的上述内圈固定的结构,
上述驱动部由与上述外环齿轮啮合的齿轮和使上述与外环齿轮啮合的齿轮旋转的驱动马达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框架B用厚度0.1~0.3mm范围的金属板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上述外环齿轮的凹状部的方式沿着上述外环齿轮的外周设置的第一遮蔽壁与上述框架A或上述框架B一体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以覆盖上述与外环齿轮啮合的齿轮的凹状部的方式沿着上述齿轮的外周设置的遮蔽壁与上述齿轮一体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冷凝器是在以规定间隔层叠了多片的传热板的层叠间隙中交替地形成由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通过的外部通道及由上述循环风扇循环的上述再生空气通过的内部通道的层叠式热交换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通道为使上述再生空气向下流动而设置在铅直方向上,
上述外部通道为使由上述送风机供给的空气与流过上述转子的空气平行而设置在水平方向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热板的外形形成为矩形,将上述外部通道设置在长边一侧,将上述内部通道设置在短边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为使上述内部通道的出口一侧相对水平方向倾斜,将上述传热板的外形做成直角梯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内部通道排列在上述传热板的层叠方向的两端。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外部通道排列在上述传热板的层叠方向的两端。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保持上述传热板的层叠间隔的间隔肋与上述传热板一体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通道一侧的层叠间隔做成比上述外部通道一侧的层叠间隔更宽。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外部通道一侧的层叠间隔做成比上述内部通道一侧的层叠间隔更宽。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从层叠方向挤压并保持各个上述传热板。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热板的厚度在0.05~0.5mm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热板由热塑性树脂薄板构成,所述热塑性树脂是指聚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ABS树脂。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湿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传热板由防锈金属板构成,所述防锈金属是指铝或不锈钢。
CN201110162317.1A 2005-10-04 2006-10-03 除湿机 Active CN1023099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90953 2005-10-04
JP2005290952A JP2007098262A (ja) 2005-10-04 2005-10-04 除湿機
JP2005290953A JP2007098263A (ja) 2005-10-04 2005-10-04 除湿機
JP2005-290951 2005-10-04
JP2005290951A JP2007098261A (ja) 2005-10-04 2005-10-04 除湿機
JP2005290954A JP5135673B2 (ja) 2005-10-04 2005-10-04 除湿機
JP2005-290952 2005-10-04
JP2005-290954 2005-10-04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67828A Division CN101277748B (zh) 2005-10-04 2006-10-03 除湿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309908A CN102309908A (zh) 2012-01-11
CN102309908B true CN102309908B (zh) 2014-06-11

Family

ID=3790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62317.1A Active CN102309908B (zh) 2005-10-04 2006-10-03 除湿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2309908B (zh)
HK (2) HK1125063A1 (zh)
WO (1) WO20070402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6730B2 (ja) * 2007-05-28 2010-0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6800649B2 (ja) * 2016-08-03 2020-12-16 伸和コントロールズ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6498A (ja) * 1999-12-10 2000-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2326012A (ja) * 2001-05-07 2002-11-1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2361026A (ja) * 2001-06-07 2002-1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除湿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57808B2 (ja) * 1998-04-27 2006-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転式除湿材への再生空気加熱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除湿機
JP3892600B2 (ja) * 1998-11-13 2007-03-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再生空気加熱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除湿機
JP3880279B2 (ja) * 2000-03-08 2007-02-14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除湿機
JP2005013903A (ja) * 2003-06-27 2005-01-20 Seibu Giken Co Ltd 除湿ロー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除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26498A (ja) * 1999-12-10 2000-05-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2326012A (ja) * 2001-05-07 2002-11-1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除湿装置
JP2002361026A (ja) * 2001-06-07 2002-12-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除湿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40213A1 (ja) 2007-04-12
HK1125063A1 (en) 2009-07-31
HK1162154A1 (zh) 2012-08-24
CN102309908A (zh) 201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7748B (zh) 除湿机
JP4122726B2 (ja) 除湿装置
JP4945956B2 (ja) 除湿装置
JP5261865B2 (ja) 除湿装置
JP5011750B2 (ja) 除湿機
CN107923635B (zh) 除加湿装置
JP5135673B2 (ja) 除湿機
CN102309908B (zh) 除湿机
JP3581137B2 (ja) 除湿装置
WO2007013483A1 (ja) 除湿装置
JP2005262068A (ja) 除湿装置
JPH11300145A (ja) 除湿機
CN103884049B (zh) 除湿装置
TW201700923A (zh) 除濕機
JP2007098262A (ja) 除湿機
JP2000317250A (ja) 除湿機
JP2007098263A (ja) 除湿機
JP2005211743A (ja) 除湿装置
JP2001259352A (ja) 除湿機
CN1161569C (zh) 空调机
JP2011020082A (ja) 除湿機
CN107949750B (zh) 除加湿装置
CN101822934B (zh) 风路结构以及具有该风路结构的空气调节装置
JP2005103365A (ja) 除湿装置
CN212006103U (zh) 一种新风除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621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621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