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96986B -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96986B
CN102296986B CN 201110215023 CN201110215023A CN102296986B CN 102296986 B CN102296986 B CN 102296986B CN 201110215023 CN201110215023 CN 201110215023 CN 201110215023 A CN201110215023 A CN 201110215023A CN 102296986 B CN102296986 B CN 1022969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dolly
base
wheel shaft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1021502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296986A (zh
Inventor
和民锁
严斌
齐永前
代翠兰
李宏
李养琦
周志明
刘平
石学智
李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1021502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2969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2969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69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2969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969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包括能沿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小车、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平稳升降的升降机构和带动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左右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上,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所述平移小车、左右移动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对位调整的前后对位调整机构、左右对位调整机构和上下对位调整机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物件起吊后移动及准确定位工作难度大、安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等多种实际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背景技术
现如今,公路、铁路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其中隧道施工是公路、铁路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际进行隧道施工时,通常均需要在已开挖完成的隧道洞内进行多个施工工序,主要包括隧道掌子面的凿岩、钢拱架架设、挂网、喷锚、钻爆支护、防水板铺设、施工缝处理、二次衬砌施工等多个工序。实际进行隧道施工时,在上述各施工工序中,经常都需要向掌子面位置运送大量物件(其中包括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并且有时还需对运送到位的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对位安装。目前,对上述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运送及对位安装时,没有专用的运送及安装设备,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因而机械化程度较低,实际操作起来,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施工效率低。再加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没有坚固的基础支撑,因而在新的应力形成过程中出现基础承载力不足并相应导致隧道失稳塌方等实际问题,其严重影响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并且大幅度阻碍了上述施工工序的施工进度。
例如,现如今对隧道拱架进行安装时,主要采用的是由一台挖掘机用挖斗吊着需安装的拱架,另一台挖掘机用挖斗将人送至拱架下方,以对拱架进行安装。采用现有安装方法对拱架进行安装时,很难将吊装后的拱架准确定位,并将其举升到要求的高度,因而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效率高,再加之对于洞内施工环境较差的隧道施工来说,存在的安全隐患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物件起吊后移动及准确定位工作难度大、安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等多种实际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沿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小车、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平稳升降的升降机构和能在所述平移小车上进行左右移动且在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上且所述平移小车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移动的左右向移动轨道,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所述平移小车、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对位调整的前后对位调整机构、左右对位调整机构和上下对位调整机构。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周侧且将需运送物件起吊并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提升装置。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同步顶升的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多个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的结构均相同。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同步顶升且与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同步升降的多个辅助支撑,多个所述辅助支撑的结构均相同。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所述平移小车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且能沿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来回移动的多个小车车轮和对所述小车车轮进行驱动的小车驱动机构,所述小车车轮与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且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为由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的驱动电机;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为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包括竖直向推杆、带动所述竖直向推杆进行上下升降的举升油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举升油缸相接的电动油泵和为所述电动油泵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液压管路上安装有液压集成块,所述电动油泵和所述电动机均由电气控制系统进行控制;所述辅助支撑包括由多个伸缩套筒组成的多级套筒顶升结构和对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进行升降驱动的套筒伸缩驱动机构,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由内至外依次进行套装,且所述套筒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之间进行传动连接。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支撑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的外固定套筒和分别对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升降位置进行锁紧固定的多个限位锁紧装置,多个所述限位锁紧装置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伸缩套筒上,所述外固定套筒呈竖直向布设,且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同轴套装在外固定套筒内。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辅助支撑的数量与所述电液推杆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的套筒伸缩驱动机构分别为多个所述电液推杆的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为多级油缸,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中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数量与所述多级油缸的级数相同,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分别由所述多级油缸中的各级油缸带动进行伸缩运动,且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伸缩长度分别与所述多级油缸中各级油缸的顶升高度一致;多个所述电液推杆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前侧,且多个所述辅助支撑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后侧。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呈水平布设的底座一上,所述底座一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之间还安装有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前后微调的微调转盘。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左右向移动轨道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正上方的底座二和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座二上且呈平行布设的滑道,所述底座二呈水平向布设,且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布设在底座二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布设在底座二正上方的底座三和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座三上且呈平行布设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布设在底座三下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滑槽和两个所述滑道均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为安装在底座三前后两侧的滑槽一和滑槽二,两个所述滑道分别为安装在底座二前后两侧的滑道一和滑道二;所述滑槽一与滑道一的结构相对应且二者配合使用,滑槽二与滑道二的结构相对应且二者配合使用;所述滑槽一、滑道一、滑槽二和滑道二均与所述平移小车的前后移动方向呈垂直布设,滑槽一卡装在滑道一上且其沿滑道一进行左右移动,滑槽二卡装在滑道二上且沿滑道二进行左右移动。
上述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是:多个所述小车车轮包括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两种类型,且所述主动行走轮和从动行走轮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行走轮的结构均相同;所述车体下方对应设置有供所述主动行走轮的轮轴安装的轮轴安装座一和供所述从动行走轮安装的轮轴安装座二,轮轴安装座一和所述轮轴安装座二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轮轴安装座一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为工字钢;所述轮轴安装座一由两个轮轴卡装座组成,且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均与工字钢呈平行布设;所述主动行走轮为一个主动轮和一个从动轮组成的组合式车轮,主动轮的轮轴一和从动轮的轮轴二均呈水平布设且所述轮轴一和所述轮轴二呈同轴布设,所述轮轴一和所述轮轴二分别卡装在工字钢的左右两侧与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之间;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结构相同,且主动轮和从动轮均包括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的内轮圈和直径由内至外均相同的外轮圈,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内轮圈分别插装入工字钢的两侧,工字钢的两侧侧壁分别形成供主动轮和从动轮前后滑动的滑移通道;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轮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加工制作及安装布设方便,投入成本较低。
2、拆装方便,可实现快速组装。
3、使用操作简便,首先通过折臂吊吊起需运送物件,且起吊至升降机构的顶升位置后,通过调整电液推杆的行程及顶升位置,使得电液推杆和辅助支撑接住需运送物件;之后控制平移小车向前移动,且移动过程中,由于折臂吊位于升降机构的初始位置后侧,因而需先通过升降机构将需运送物件举升过折臂吊顶部,然后再回落并控制平移小车不断向掌子面方向移动,直至平移小车带动需运送物件移动至掌子面后,通过本发明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对位调整,并将需运送物件顶升至施工开挖面,随后按照需运送物件的常规安装方法对顶升到位的需运送物件进行安装;最后,将升降机构回缩,并控制平移小车向后移动至初始位置,重新进行下一个需运送物件的安装。
4、使用方式灵活,可以对整体式钢拱架进行安装,也可以对整体式钢拱架中的中部拱架段进行安装。当对整体式钢拱架进行安装时,先在开挖地面对整体式钢拱架进行组装,之后采用本发明对组装成型的整体式钢拱架进行安装。当对中部拱架段进行安装时,其安装方法与整体式钢拱架的安装方法相同,且待中部拱架段安装完成后,再按照常规拱架安装方法对左右两个侧部拱架段进行安装。
5、所采用的折臂吊使用操作简便,且移动灵活,能完全满足拱架吊装的实际需求,减小了劳动强度。
6、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功能全面、使用效果好,具有横向平移、纵向平移和左右摆动功能,主要包括平移小车、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平稳升降的升降机构和带动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且平移小车、左右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分别为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对位调整的前后对位调整机构、左右对位调整机构和上下对位调整机构。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升降机构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升降调整,采用平移小车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前后调整且同时采用微调转盘进行精确地前后对中调整,并且采用左右移动机构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左右对中调整,因而本发明能在多个角度上对隧道拱架进行对位调整,调整方便、劳动强度小、对位效率高且对位效果好,能对起吊到位的需运送物件进行前后移动和多角度准确定位,同时能将调整到位的需运送物件举升到要求的高度,因而大幅度降低对需运送物件的移动、定位、安装等综合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缩短了施工周期,并且提高了劳动效率。因而,本发明设计合理且结构简单,可以将需运送物件(如钢拱架等)的调整对位、移位和举升等多个工序全部实现机械化,能有效解决现有在所施工隧道中安装物件时,存在的物件起吊后移动及准确定位工作难度大、施工工人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很难将吊装后的物件准确定位并举升到所要求的高度等多种实际问题。
7、操作方式灵活,不仅能在一个可移动的机架上使用,也可在隧道洞内临时搭设的简易台架或水平开挖面上使用,且布设安装方便,只需将本发明的水平向移动轨道铺设于可移动机架、简易机架或水平开挖面上即可。
8、使用效果好且实用价值高,其降低了隧道施工所需物件(如隧道钢拱架等)的吊装、定位、安装等综合作业的难度和劳动强度,提高作业的安全性,缩短了施工周期并提高了劳动效率,同时具有结构合理、安装简捷、移动方便等特点。同时实际使用过程中,本发明可在洞内快速完成组装,并能对开挖面进行及时且有效地支护,同时将钢拱架的起吊、翻转、举升、移动等作业工序全部采用机械化,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能有效解决现有钢拱架安装过程中存在的起吊后钢拱架的移动及准确定位工作难度大、安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等多种实际问题。
9、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施工成本低且施工效率高,其根据隧道施工工况进行专项设计,适用于隧道掌子面的凿岩、钢拱架架设、挂网、喷锚、钻爆支护等综合施工作业。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组装方便且使用操作简便、工作性能安全可靠、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物件起吊后移动及准确定位工作难度大、安装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施工周期长等多种实际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前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气控制系统;      1-01-外套筒;         1-02-中套筒;
1-03-内套筒;         1-04-整体式钢拱架;   2-1-电动机一;
2-2-微调转盘;        2-3-电动机二;        2-4-电液推杆二;
2-5-辅助支撑二;      2-7-底座一;          2-8-电液推杆一;
2-10-辅助支撑一;     2-11-滑道一;         2-12-滑槽一;
2-13-小车行走轮一;   2-14-小车行走轮二;   2-15-小车行走轮三;
2-16-小车行走轮四;   2-17-底座二;         2-18-底座三;
2-20-主动轮;         2-21-从动轮;         2-23-滑槽二;
2-24-滑道二;         2-25-轮轴安装座一;   3-工字钢;
4-驱动电机;          5-电动油泵;          7-折臂吊;
8-主动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能沿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小车、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平稳升降的升降机构和能在所述平移小车上进行左右移动且在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上且所述平移小车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移动的左右向移动轨道,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所述平移小车、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对位调整的前后对位调整机构、左右对位调整机构和上下对位调整机构。
本实施例中,需运送物件为隧道拱架。且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隧道拱架为预先组装完成整体式钢拱架1-04或所述整体式钢拱架1-04中部的中部拱架段,所述整体式钢拱架1-04由所述中部拱架段和左右两个侧部拱架段拼装组成。利用本发明可以简便、快速完成整体式钢拱架1-04的安装过程,且安装之前,先对整体式钢拱架1-04进行组装。同时,也可以利用本发明先对所述中部拱架段进行安装,且所述中部拱架段的安装方法与整体式钢拱架1-04的安装方法相同,待所述中部拱架段安装完成后,再按照常规拱架安装方法对左右两个侧部拱架段进行安装。同时,实际使用时,可以将本发明水平布设于一个可移动的机架上部或者搭设在隧道洞内的一个简易支架上即可正常使用。
同时,本发明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周侧且将需运送物件起吊并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提升装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提升装置为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后侧的折臂吊7。并且,所述折臂吊7为具有二次折臂功能的折臂吊。
同时,本发明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1。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同步顶升的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多个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的结构均相同。同时,多个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均由电气控制系统1控制进行同步顶升,因而实现起来非常简便且多个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的同步性非常好。本实施例中,所述折臂吊7为由电气控制系统1进行控制的液压吊机。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为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包括竖直向推杆、带动所述竖直向推杆进行上下升降的举升油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举升油缸相接的电动油泵5和为所述电动油泵5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液压管路上安装有液压集成块,所述电动油泵5和所述电动机均由电气控制系统1进行控制。同时,所述液压集成块上装有电磁换向阀和溢流阀,通过所述电磁换向阀实现升降切换。
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电气控制系统1同时对多个所述电液推杆的电动油泵5进行控制,便可实现多个所述电液推杆同步对需安装隧道拱架进行竖直向上顶升的目的。
同时,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同步顶升且与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同步升降的多个辅助支撑,多个所述辅助支撑的结构均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包括由多个伸缩套筒组成的多级套筒顶升结构和对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进行升降驱动的套筒伸缩驱动机构,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由内至外依次进行套装,且所述套筒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之间进行传动连接。因而,所述辅助支撑的结构非常简单且加工制作成本低,安装布设方便,使用操作简便。实际顶升过程中,所述辅助支撑与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同步进行升降,因而二者共同配合完成需安装隧道拱架的竖直向上顶升过程。同时,多个所述辅助支撑作为多个电动液压顶升装置的辅助顶升机构,能有效避免采用单一顶升装置进行顶升时所存在的缺陷并确保需安装隧道拱架的顺利顶升。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的外固定套筒1-01和分别对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升降位置进行锁紧固定的多个限位锁紧装置,多个所述限位锁紧装置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伸缩套筒上,所述外固定套筒1-01呈竖直向布设,且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同轴套装在外固定套筒1-01内。实际进行顶升过程中,所述辅助支撑中所设置的多个限位锁紧装置能实现任意位置的锁紧固定,因而所采用的多个辅助支撑能有效解决多个电液推杆因断电等原因发生意外后造成的相关损失,并避免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安全隐患,通过多个所述辅助支撑能对钢拱架的当前举升位置进行锁定。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锁紧装置的数量与所述伸缩套筒的数量相同,且每个所述伸缩套筒上均安装有一个限位锁紧装置。
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辅助支撑的数量与所述电液推杆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的套筒伸缩驱动机构分别为多个所述电液推杆的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为多级油缸,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中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数量与所述多级油缸的级数相同,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分别由所述多级油缸中的各级油缸带动进行伸缩运动,且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伸缩长度分别与所述多级油缸中各级油缸的顶升高度一致。实际进行安装布设时,多个所述电液推杆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前侧,且多个所述辅助支撑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后侧。综上,由于本发明通过所述电液推杆的多级油缸对辅助支撑中的多级套筒顶升结构进行驱动,因而每个电液推杆与相对应的一个辅助支撑共用一个驱动装置(即所述多级油缸),则能简单、方便且有效地实现多个辅助支撑与多个电液推杆的同步升降,并且辅助支撑进行举升过程中,能在任意位置进行锁紧固定,增加了整个举升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固定套筒1-01和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均为钢管,所述限位锁紧装置为卡装在所述钢管上的钢管卡箍,且每个伸缩套筒上所卡装的钢管卡箍均安装于该伸缩套筒外侧相邻的钢管顶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中所述伸缩套筒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伸缩套筒包括同轴套装在外套筒1-01内且可沿外套筒1-01的内壁进行上下升降的中套筒1-02和同轴套装在中套筒1-02内且可沿中套筒1-02的内壁进行上下移动的内套筒1-03。所述钢管卡箍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钢管卡箍分别为对中套筒1-02和内套筒1-03进行锁紧固定的钢管卡箍一和钢管卡箍二。所述钢管卡箍一卡装在中套筒1-02外侧且中套筒1-02能沿所述钢管卡箍一上下移动,所述钢管卡箍二卡装在内套筒1-03外侧且内套筒1-03能沿所述钢管卡箍二上下移动,所述钢管卡箍一安装在外套筒1-01的顶部,所述钢管卡箍二安装在中套筒1-02的顶部。相应地,所述多级油缸为对中套筒1-02和内套筒1-03进行顶升的两级液压油缸。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级液压油缸包括对中套筒1-02进行顶升的初级液压油缸和对内套筒1-03进行顶升的末级液压油缸,所述初级液压油缸的顶升高度与中套筒1-02的伸缩高度一致,且所述末级液压油缸的顶升高度与内套筒1-03的伸缩高度一致。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两级液压油缸在对所述电液推杆进行举升的同时,同步对辅助支撑中的两个伸缩套筒分别进行顶升。
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顶升高度需求,对所述多级油缸的级数和所述辅助支撑中伸缩套筒的数量进行调整,且同步对多级油缸中各级油缸的顶升高度和各伸缩套筒的伸缩量进行相应调整。
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支撑和所述电液推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辅助支撑分别为辅助支撑一2-10和辅助支撑二2-5,且两个所述电液推杆分别为电液推杆一2-8和电液推杆二2-4。实际安装布设时,所述电液推杆一2-8和电液推杆二2-4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前侧,辅助支撑一2-10和辅助支撑二2-5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后侧。所述辅助支撑一2-10位于电液推杆一2-8的正后方,辅助支撑二2-5布设在电液推杆二2-4的正后方。所述电液推杆一2-8中的电动机为电动机一2-1,且电液推杆二2-4中的电动机为电动机二2-3。实际安装布设时,所述升降机构均固定安装在呈水平布设的底座一2-7上,也就是说,辅助支撑一2-10和辅助支撑二2-5、电液推杆一2-8和电液推杆二2-4以及电动机一2-1和电动机二2-3均安装在底座一2-7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平移小车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且能沿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来回移动的多个小车车轮和对所述小车车轮进行驱动的小车驱动机构,所述小车车轮与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且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为由电气控制系统1进行控制的驱动电机4。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右向移动轨道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正上方的底座二2-17和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座二2-17上且呈平行布设的滑道,所述底座二2-17呈水平向布设,且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布设在底座二2-17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布设在底座二2-17正上方的底座三2-18和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座三2-18上且呈平行布设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布设在底座三2-18下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滑槽和两个所述滑道均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为安装在底座三2-18前后两侧的滑槽一2-12和滑槽二2-23,两个所述滑道分别为安装在底座二2-17前后两侧的滑道一2-11和滑道二2-24。所述滑槽一2-12与滑道一2-11的结构相对应且二者配合使用,滑槽二2-23与滑道二2-24的结构相对应且二者配合使用。所述滑槽一2-12、滑道一2-11、滑槽二2-23和滑道二2-24均与所述平移小车的前后移动方向呈垂直布设,滑槽一2-12卡装在滑道一2-11上且其沿滑道一2-11进行左右移动,滑槽二2-23卡装在滑道二2-24上且沿滑道二2-24进行左右移动。
同时,所述底座一2-7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之间还安装有对需安装隧道拱架进行前后微调的微调转盘2-2。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一2-7通过多个紧固装置安装在底座三2-18的正上方,且微调转盘2-2位于底座一2-7与底座三2-18之间。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小车车轮包括主动行走轮8和从动行走轮两种类型,且所述主动行走轮8和从动行走轮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行走轮8的结构均相同。所述车体下方对应设置有供所述主动行走轮8的轮轴安装的轮轴安装座一2-25和供所述从动行走轮安装的轮轴安装座二,轮轴安装座一2-25和所述轮轴安装座二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轮轴安装座一2-25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为工字钢3。所述轮轴安装座一2-25的数量与所述主动行走轮的数量相同,且所述轮轴安装座二的数量与所述从动行走轮的数量相同。所述轮轴安装座一2-25由两个轮轴卡装座组成,且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均与工字钢3呈平行布设。所述主动行走轮8为一个主动轮2-20和一个从动轮2-21组成的组合式车轮,主动轮2-20的轮轴一和从动轮2-21的轮轴二均呈水平布设且所述轮轴一和所述轮轴二呈同轴布设,所述轮轴一和所述轮轴二分别卡装在工字钢3的左右两侧与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之间。所述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的结构相同,且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均包括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的内轮圈和直径由内至外均相同的外轮圈,所述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的内轮圈分别插装入工字钢3的两侧,工字钢3的两侧侧壁分别形成供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前后滑动的滑移通道。所述内轮圈位于所述外轮圈内侧且二者呈同轴布设。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轮2-20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轮轴安装座二与所述轮轴安装座一2-25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所述从动行走轮为由两个从动轮2-21组成的组合式车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为驱动电机4,所述主动轮2-20的外轮圈上设置有外齿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外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4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件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2-21与其轮轴之间以及主动轮2-20与其轮轴之间均同各国轴承进行连接。
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平移小车的小车车轮也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行走轮,相应地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采用与行走轮结构相对应的移动轨道。实际布设安装时,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为两个结构相同且呈左右对称布设的直角角钢。
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小车车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左右两侧的左侧小车车轮和右侧小车车轮。所述左侧小车车轮和右侧小车车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左侧小车车轮分别为安装在所述车体左前方和左后方的小车行走轮三2-15和小车行走轮四2-16,两个所述右侧小车车轮分别为安装在所述车体右前方和右后方的小车行走轮二2-14和小车行走轮一2-13。
所述工字钢3的数量为两根,两根工字钢3呈平行布设,且两根工字钢3分别安装在所述机架上部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工字钢3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且两根所述工字钢3之间的间距与所述左侧小车车轮和右侧小车车轮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实施例中,小车行走轮一2-13和小车行走轮四2-16为主动行走轮8,且小车行走轮二2-14和小车行走轮三2-15为从动行走轮。实际使用时,也可以将小车行走轮一2-13和小车行走轮四2-16作为从动行走轮,而将小车行走轮二2-14和小车行走轮三2-15作为主动行走轮8。
所述提升装置为起吊物件(具体是需安装的隧道拱架)的重要装置,采用二次折臂吊结构形式,经过两次折臂可以实现灵活对位。其中,所述折臂吊7中的立轴与钢管轴承组合形成旋转结构,折臂吊7采用1吨固定式电葫芦,通过滑轮提升牵引,两个折臂之间可实现180度折叠,因而能灵活、方便地将吊起的重物吊送至到需要的位置。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折臂吊7和所述升降机构配合使用,所述升降机构将吊起后的隧道拱架举推到一定高度。
综上,本发明是吊送到位的隧道拱架进行对位调整的重要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折臂吊7吊起需安装的隧道拱架后,先将吊起的隧道拱架放至两个所述电液推杆上,最后通过两个所述电液推杆将折臂吊7吊起的隧道拱架举推到要求的高度;所述电液推杆对隧道拱架进行举升过程中,所述辅助支撑与所述电液推杆同步升降,且辅助支撑的动力源为所述电液推杆的举升油缸。
实际操作过程中,采用折臂吊7将起吊到位的隧道拱架放上两个所述电液推杆之前,需先对本发明进行一次对位调整,使得折臂吊7吊起的隧道拱架能平稳地放于所述升降机构的正上方。实际进行对位调整时,先通过水平向移动轨道将本发明移动至所述机架后侧(即本发明的初始位置);之后,通过人力对底座三2-18进行推动,使得底座三2-18上所设置的两个滑槽分别沿底座二2-17所设置的两个滑道进行左右移动,且底座三2-18进行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安装在底座一2-7上的所述电液推杆和辅助支撑也同步进行左右移动,以完成对所述升降机构的左右对中调整;然后,转动底座一2-7与底座三2-18之间所安装的微调转盘2-2对所述隧道拱架进行前后微调,并相应完成所述升降机构的前后对中调整过程。
实际进行起吊后,先采用折臂吊7将隧道拱架吊至需要求高度(即两个所述电液推杆上方),之后通过折臂吊7将吊起的隧道拱架放在已调整到位的升降机构上。
将所述隧道拱架放在已调整到位的升降机构上后,启动对两个主动行走轮8进行驱动的驱动电机4,使得所述拱架移送机构2沿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向前移动,且所述拱架移送机构2向前移动过程中,位于两个所述电液推杆上的隧道拱架也同步向前移动,直至将所述隧道拱架向前移至拱架安装位置为止(具体是移动至所施工隧道的掌子面)。
将所述拱架移送机构2向前移至拱架安装位置后,还需根据所述隧道拱架的具体安装位置,且通过所述拱架移送机构2对所述隧道拱架进行一次对位调整。实际对位调整时,先通过人力对底座三2-18进行推动,使得底座三2-18上所设置的两个滑槽分别沿底座二2-17所设置的两个滑道进行左右移动,且底座三2-18进行左右移动的同时,位于两个所述电液推杆上的隧道拱架也同步进行左右移动,以完成对所述隧道拱架的左右对中调整;之后,转动底座一2-7与底座三2-18之间所安装的微调转盘2-2对所述隧道拱架进行前后微调,并完成所述隧道拱架的前后对中调整过程,此时便完成所述隧道拱架的前后和左右对中调整过程。
完成所述隧道拱架的前后和左右对中调整过程后,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隧道拱架举升到需安装高度,之后安装常规拱架的安装方法,对所述隧道拱架进行安装。采用所述升降机构对隧道拱架进行举升时,两个所述电液推杆在举升油缸的作用下对隧道拱架进行顶升,与此同时,两个辅助支撑同步进行升降,且将所述隧道拱架举升到位后,锁紧固定两个辅助支撑的举升位置,能有效防止两个所述电液推杆因断电等原因发生意外后造成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完成所述隧道拱架的安装过程后,启动对平移小车的两个主动行走轮8进行驱动的驱动电机4,使得本发明沿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向后移动,并移至初始位置,以进行下一个隧道拱架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能沿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前后移动的平移小车、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平稳升降的升降机构和能在所述平移小车上进行左右移动且在左右移动的同时带动所述升降机构同步进行左右移动的左右移动机构,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平移小车上且所述平移小车上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移动的左右向移动轨道,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所述平移小车、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和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为在前后、左右和上下方向上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对位调整的前后对位调整机构、左右对位调整机构和上下对位调整机构;所述左右向移动轨道包括安装在所述车体正上方的底座二(2-17)和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座二(2-17)上且呈平行布设的滑道,所述底座二(2-17)呈水平向布设,且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布设在底座二(2-17)上部的前后两侧;所述左右移动机构包括水平布设在底座二(2-17)正上方的底座三(2-18)和两个分别安装在底座三(2-18)上且呈平行布设的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布设在底座三(2-18)下部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滑槽和两个所述滑道均呈水平布设;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为安装在底座三(2-18)前后两侧的滑槽一(2-12)和滑槽二(2-23),两个所述滑道分别为安装在底座二(2-17)前后两侧的滑道一(2-11)和滑道二(2-24);所述滑槽一(2-12)与滑道一(2-11)的结构相对应且二者配合使用,滑槽二(2-23)与滑道二(2-24)的结构相对应且二者配合使用;所述滑槽一(2-12)、滑道一(2-11)、滑槽二(2-23)和滑道二(2-24)均与所述平移小车的前后移动方向呈垂直布设,滑槽一(2-12)卡装在滑道一(2-11)上且其沿滑道一(2-11)进行左右移动,滑槽二(2-23)卡装在滑道二(2-24)上且沿滑道二(2-24)进行左右移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周侧且将需运送物件起吊并放在所述升降机构上的提升装置。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个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同步顶升的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多个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的结构均相同。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同步顶升且与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同步升降的多个辅助支撑,多个所述辅助支撑的结构均相同。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气控制系统(1);所述平移小车包括车体、安装在所述车体下方且能沿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进行来回移动的多个小车车轮和对所述小车车轮进行驱动的小车驱动机构,所述小车车轮与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之间通过传动机构进行传动连接,且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为由电气控制系统(1)进行控制的驱动电机(4);所述电动液压顶升装置为电液推杆,所述电液推杆包括竖直向推杆、带动所述竖直向推杆进行上下升降的举升油缸、通过液压管路与所述举升油缸相接的电动油泵(5)和为所述电动油泵(5)提供动力的电动机,所述液压管路上安装有液压集成块,所述电动油泵(5)和所述电动机均由电气控制系统(1)进行控制;所述辅助支撑包括由多个伸缩套筒组成的多级套筒顶升结构和对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进行升降驱动的套筒伸缩驱动机构,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均呈竖直向布设且其由内至外依次进行套装,且所述套筒伸缩驱动机构与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之间进行传动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还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上的外固定套筒(1-01)和分别对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升降位置进行锁紧固定的多个限位锁紧装置,多个所述限位锁紧装置分别安装在多个所述伸缩套筒上,所述外固定套筒(1-01)呈竖直向布设,且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同轴套装在外固定套筒(1-01)内。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的数量与所述电液推杆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辅助支撑的套筒伸缩驱动机构分别为多个所述电液推杆的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为多级油缸,所述多级套筒顶升结构中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数量与所述多级油缸的级数相同,多个所述伸缩套筒分别由所述多级油缸中的各级油缸带动进行伸缩运动,且多个所述伸缩套筒的伸缩长度分别与所述多级油缸中各级油缸的顶升高度一致;多个所述电液推杆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前侧,且多个所述辅助支撑并排布设在所述左右移动机构的后侧。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在呈水平布设的底座一(2-7)上,所述底座一(2-7)与所述左右移动机构之间还安装有对需运送物件进行前后微调的微调转盘(2-2)。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小车车轮包括主动行走轮(8)和从动行走轮两种类型,且所述主动行走轮(8)和从动行走轮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行走轮(8)的结构均相同;所述车体下方对应设置有供所述主动行走轮(8)的轮轴安装的轮轴安装座一(2-25)和供所述从动行走轮安装的轮轴安装座二,轮轴安装座一(2-25)和所述轮轴安装座二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轮轴安装座一(2-25)的结构均相同;所述水平向移动轨道为工字钢(3);所述轮轴安装座一(2-25)由两个轮轴卡装座组成,且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均与工字钢(3)呈平行布设;所述主动行走轮(8)为一个主动轮(2-20)和一个从动轮(2-21)组成的组合式车轮,主动轮(2-20)的轮轴一和从动轮(2-21)的轮轴二均呈水平布设且所述轮轴一和所述轮轴二呈同轴布设,所述轮轴一和所述轮轴二分别卡装在工字钢(3)的左右两侧与两个所述轮轴卡装座之间;所述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的结构相同,且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均包括直径由内至外逐渐增大的内轮圈和直径由内至外均相同的外轮圈,所述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的内轮圈分别插装入工字钢(3)的两侧,工字钢(3)的两侧侧壁分别形成供主动轮(2-20)和从动轮(2-21)前后滑动的滑移通道;所述小车驱动机构与所述主动轮(2-20)之间通过传动装置进行传动连接。
CN 201110215023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Active CN1022969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5023 CN102296986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10215023 CN102296986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986A CN102296986A (zh) 2011-12-28
CN102296986B true CN102296986B (zh) 2013-08-14

Family

ID=45357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10215023 Active CN102296986B (zh) 2011-07-29 2011-07-29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29698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4910A (zh) * 2019-11-23 2020-02-18 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轨道拆除运输一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9133A (zh) * 2014-04-17 2014-07-23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迈步式自移机构
CN107882582A (zh) * 2017-12-13 2018-04-06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内移动式液压工作防护平台
CN108120614A (zh) * 2017-12-17 2018-06-05 内蒙古航天红峡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危险性物质自动远程取样装置用回转装置
CN108857310B (zh) * 2018-07-18 2023-11-21 湖南进军隧道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开挖立架移动安装车
CN113320914B (zh) * 2020-09-22 2022-12-16 南安市宏兴钢结构安装有限公司 砖块烧结用送料接料中转推车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02519B (zh) * 2021-04-22 2024-05-28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建造用中隔板安装设备
CN113239546B (zh) * 2021-05-17 2022-08-02 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ddci体系的装配式机房施工方法
CN113047902B (zh) * 2021-05-19 2023-05-1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三机狭窄空间人员与配件运输装置
CN113622939A (zh) * 2021-08-31 2021-11-09 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用运输装置及隧道掘进机
CN114537464B (zh) * 2022-02-21 2023-08-18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掘进机后配套拖车用平移装置及掘进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41953B2 (ja) * 2005-03-31 2010-09-08 岐阜工業株式会社 トンネル用の天井板の脱着作業車
CN201057050Y (zh) * 2007-06-21 2008-05-07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中心可调式隧道衬砌台车
CN101082280A (zh) * 2007-07-18 2007-12-05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单线铁路隧道衬砌台车
CN101230785B (zh) * 2008-02-22 2010-08-11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大断面、多断面隧道衬砌施工方法
JP5148322B2 (ja) * 2008-02-29 2013-02-20 大成建設株式会社 自走式セグメント組立装置及び自走式セグメント組立方法
CN201330609Y (zh) * 2008-12-22 2009-10-21 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 浅埋暗挖大洞室洞内钢支撑机械化吊运装置
KR100953494B1 (ko) * 2009-09-23 2010-04-16 진명구 터널의 콘크리트 타설용 정면 거푸집
CN202148920U (zh) * 2011-07-29 2012-02-22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04910A (zh) * 2019-11-23 2020-02-18 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轨道拆除运输一体装置
CN110804910B (zh) * 2019-11-23 2021-04-06 深圳市东深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轨道拆除运输一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96986A (zh) 201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96986B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CN102287209B (zh) 隧道拱架安装作业车
CN202148909U (zh) 隧道拱架安装作业车
CN104695984B (zh) 隧道多功能施工台车
CN103726421B (zh) 地铁施工用高度及跨度可调式轨道铺设机
CN202148920U (zh) 一种隧道施工用运输机构
CN104533466A (zh) 多功能挠性牵引防水板铺设台架
CN102230381B (zh) 一种空心针梁衬砌台车
CN104775834A (zh) 同时适应整环管片输送及小曲线掘进功能的管片输送小车
CN204627622U (zh) 一种隧道多功能施工台车
CN104295307A (zh) 隧道钢拱架安装机及其安装方法
CN201410953Y (zh) 托架式隧道内管道运输安装车
CN104632088A (zh) 石油钻机塔形井架套装安装方法
CN203684019U (zh) 地铁施工用高度及跨度可调式轨道铺设机
CN201882805U (zh) 井下自移式多功能安装机
CN106744341B (zh) 一种泥水盾构全自动换管吊机
CN204492846U (zh) 带仰拱衬砌设备的移动式过车栈桥
CN106629389A (zh) 地下泥水盾构机移动轨道式泥浆管路吊运系统及吊运方法
CN110700107A (zh) 滑移式预制防撞墙吊装施工方法
CN103206232B (zh) 跟随掘进机同步预支护与锚护的装置
CN206599384U (zh) 泥水盾构全自动换管吊机
CN106586922B (zh) 一种应用于煤巷掘进机铺设单轨吊的提升装置
CN107601268B (zh) 门式起重机
CN206691869U (zh) 一种单桩转运系统
CN204960838U (zh) 一种钻井动力猫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